读《月是故乡明》有感(精选12篇)
文章讲的是作者在故乡时天天都会看月亮,看月亮时还会做一些趣事。可是后来作者离开了故乡,去世界各地看月亮,每当作者看到月亮,都会想起自己家乡的月亮,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月亮的思念。
我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那时是夏天。每当月亮从天边缓缓升起,我和奶奶吃完晚饭,就会搬着椅子出去看月亮,奶奶搬着大木椅,我搬着小木凳出门赏月。
有时候奶奶看着天上的月亮还会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而有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谈,只是静静地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月亮。
还有的时候,我们会一边吃着冰棒,一边闲聊。奶奶常常会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我那时还太小,总是想去太空,于是我想了想说,我要当宇航员,去月亮上找嫦娥,但是我不知道的是,做宇航员是要经过严格的考验的。奶奶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看着我,然后又看着月亮。
【选文再现】
1.《桂花雨》(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略)
2.《春酒》内容简介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还有个家家户户邀饮春酒的节目,而我则作为母亲的代表去喝春酒,喝完春酒手里会捧一大包吃的回家,其实,我家吃的东西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母亲就拿出来请大家尝。
除了喝春酒,我家还有一个特别的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用钱,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凑钱的人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红厅。
母亲从不上会,但总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并且捧出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会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告诉大家,高兴得两颊通红。除了酒,母亲终年都是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会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会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无论做什么事,她都有个尺度在心中。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但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3.《粽子里的乡愁》内容简介
异地客乡,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光景。
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因为她会包种类很多的粽子。除了家人享受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我不明白讨饭的人有什么福。母亲告诉我:“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敲了一下。后来再看到那些乞丐,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一次,一个女孩悄悄地让我给她一个粽子,说是阿婆有病走不动,想带回去给她吃。等我给了她一个肉粽后,她才告诉我,她没有阿婆,是后娘叫她这样说的,而且经常打她。听了她的话,我的眼泪马上流下来了,让她跟我回家,可她却摇摇头,很快地跑了。
日月飞逝。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但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选文缘由】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为主题,选取了《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四篇文章,让学生通过不同体式文章的学习,体会漂泊异乡的游子那份浓郁的思乡情愫,并用心揣摩、感悟作者是怎么表达的。
抚今追昔,多少漂泊异乡的文人墨客通过文字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些名家名作,虽然传递的都是思乡的情愫,但因为生活阅历、生命体验的不同,在思乡意象的选取上有很大的区别。《古诗词三首》中,王安石通过春风、明月的意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张籍的乡愁则融入在那一封拆了又封、封了又拆的家书里;纳兰性德在风雪交加、灯火通明的夜晚沉浸在乡愁中辗转难眠。值得关注的是,古诗词中的意象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春风(春天)、明月、家书等意象已经在诗词里成了约定俗成的乡愁代名词。如,“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等。古诗词如此,那么散文中的意象又是怎样的呢?孙绍振教授曾指出,古诗词中情感的意象选择大多数是共性的,融入了集体意识,而散文中的意象则是个性的,是作家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的相遇。如散文《梅花魂》主要通过“梅花”这一意象传递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桂花雨》中,琦君的思乡情愫在“桂花”的香气里萦绕不绝;谢冰莹在《小桥流水人家》中呈现的意象就更复杂,小溪、垂柳、木桥、老屋……思乡的情感在意象的叠加、融合中散发开来。这些散文中呈现的意象带着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具有一定的个体化特征。然而,发现、体验散文中思乡的意象,并由此感悟那份思乡的情愫,对于处于“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懵懂状态的五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就需要探寻一个阅读的范式,让学生在思乡散文的阅读中“得法”,由个及类,去阅读其他思乡的文章。基于此,琦君的散文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琦君的散文文字温婉雅致,淡淡的笔墨浸润着一丝伤感的情愫。本组课文中的《桂花雨》,通过中秋节回忆起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及一系列往事,淡淡的乡愁由此散发开来。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将琦君的散文《春酒》和《粽子里的乡愁》放在一起对比阅读。琦君在《春酒》中,描绘了儿时在故乡喝春酒、会酒时的一番景象,母亲勤劳善良,邻里之间和睦融洽,清淡白描的文字透露着一股浓浓的“酒香”,让人沉醉忘返。《粽子里的乡愁》一文中,作者通过端午节吃粽子、分粽子的生活剪影,刻画了母亲的聪慧、善良,细腻地传递出了那份淡淡的思念和伤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琦君的这三篇散文融叙事、抒情于一体,分别描述了中秋节、春节和端午节时一系列的童年生活剪影。值得关注的是,琦君的童年生活是非常快乐、温馨的,她的散文中的母亲,温柔敦厚。事实上,这个母亲并非亲生,而是养母。琦君从小就失去了亲生父母,是由养母叶梦兰抚养长大。童年的底色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若不是这样一位有着佛心般善良、贤惠的母亲对琦君千般呵护、万般疼爱,相信琦君的童年不会如此温馨、快乐,更不会在长大成人远离故乡后,如此深切地留恋故乡的一切。母亲在琦君生活中的位置非同小可,在她的散文里,我们也总是能发现那个勤劳、纯朴、和蔼可亲的女性。因此,琦君的乡愁,除去那些细细碎碎的快乐往事,更多的在于对母亲的无尽怀念。
《桂花雨》《春酒》和《粽子里的乡愁》在意象选择、情感传递和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共性。以“举三反一”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梳理、感悟这些共性,产生明晰的阅读线路,并进而以一组带一类,打开一扇思乡的阅读视窗,去阅读、体验更多的思乡文章。
【备课构想】
琦君的散文字浅情深,主要的旋律就在于对故乡深切的怀念。这份怀念学生能通过阅读粗浅地感知,却不能自觉地把握、梳理情感背后的承载物。情感是抽象的、复杂的,琦君在这三篇散文中,描述了儿时在故乡的一系列情境,白描的文字暗藏着款款深情,抽象的情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慢慢散发开来。因此,我要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去解读、鉴赏:一是童年的往事,在琦君所描述的这些天真、纯朴、温馨的往事里让学生自在惬意地遨游,并调动自身经验,发现自己与琦君的“相似点”,达成情感认同。二是母亲的形象。母亲对琦君的童年底色以至生命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琦君萦绕不绝的乡愁的根源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多篇文章的互文阅读中还原、丰满母亲的形象,深化对思乡的感悟。
琦君的散文是专属于琦君的,三篇散文在写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本课的最后,可让学生在对比中,高屋建瓴地归纳琦君的文字密码,发现琦君清淡、白描的写作手法,以及追忆式行文结构。这对于体味文字中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言语图式,提升其言语敏感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本课中,要采取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地达成以上目标呢?
一、以“读”为基,提炼资源
阅读是一种带着自身体验融入的创造过程,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只能是哈姆雷特。因此,在阅读中,学生要从文本的角度去思考,不做盲目、随意的猜测。三篇散文的横向阅读,要让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把握内在的情感,就要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提炼资源。首先,按照儿童的阅读认知规律,初次接触到文本时,通常会关注文本中形象性、具象性的事物。因此,我以童年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梳理琦君童年生活的片段,再感悟母亲形象的环节,引导学生在横向对比阅读中,学会浏览、提取画面,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品读关键的句段,体验情感。然后,在“聊童年”和“聊母亲”的基础上,提炼、归纳内在的思乡情愫。最后,散文写法的归纳,只需要学生略读归类,发现潜藏其间的专属于琦君的语言形式。这也是一种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方式,让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能有意识地去发现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
二、以“聊”为本,外化认知
和谐自在的“闲聊”式阅读能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阅读情境,以实现心灵的共振、智慧的交融。散文的阅读更倾向感性的活动,学生因生命体验的不同,阅读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应。在“聊”中,学生将体验、感知不设防地跟学生交流,没有硬性任务、评价标准。轻松闲散的“聊天”,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但这里的“闲聊”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唠嗑”,而是在议题的统领下,发散性地呈现有序而随性的交流方式。从“聊童年”聚焦散文中的情感意象,“聊母亲”体味情感背后的根源,到“聊思乡”把握整体的情感基调,最后“聊表达”归纳行文的脉络。学生的阅读收获、阅读体验都通过简简单单的“聊”来外化。
教学中,以“读”为基,以“聊”为本,“读聊一体”,边读边聊。在“读”“聊”的交替中,散文的情感基调、文本结构、表达体式都会慢慢呈现出明晰的脉络。
【课例呈现】
一、聊“童年”
导语:同学们,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有一次放学回来,我看到我家旁边的小山坡上有几头又白又嫩的大胖猪,突发奇想:咦,既然人们可以骑牛,可以骑马,那我为什么不能骑猪呢?于是,我就跑到小山坡上,准备骑一骑这些大胖猪。谁知道这些猪家伙们特别不听话,我刚走近,它们就跑了。好不容易发现一头比较迟钝的猪大哥,可这头“后知后觉”的猪大哥也不好驾驭啊!我的左腿才刚刚垮上猪大哥的肥腰,它就像触了电一样,撒开粗壮的短腿狂奔,我摔了个仰面朝天。(生哈哈大笑)
听了老师童年的故事,在你的童年中有没有很难忘的事情呢?(生交流自己的童年生活片段)
1. 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体验一位作家的童年生活,这位作家叫琦君。
(板书:琦君)阅读三篇散文,看看琦君描写了哪些童年生活片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体会体会。
2. 小组合作探究,按表格提示梳理琦君童年的生活片段。
3. 学生交流。
(1)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雨》)
摇花乐,桂花雨,空气里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一“摇”一“喊”,俏皮的琦君,天真快乐、香气袭人的童年。
(2)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春酒》)
小琦君“闻”,小花猫“舔”。小馋人,小馋猫。有趣的画面,香甜的春酒,“醉”了的童年。
(3)有一回,一个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粽子里的乡愁》)
乞讨女孩的穷苦、悲惨,让小琦君生发怜悯之心。送灰汤粽、肉粽,甚至想收留女孩。善良、博爱的童年。
…………
4. 读着琦君的童年,聊着琦君的童年,我们看到了一个无忧无虑、天真快乐、善良可爱的琦君。
二、聊“母亲”
1. 从琦君的童年往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快乐、善良可爱的小姑娘。
可是,琦君的身世是怎样的呢?(出示琦君的资料)
琦君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小名春英,童年在农村度过,上有兄长一位,因亲生父母早逝,兄妹俩就过继给伯父,由伯父潘鉴宗与伯母叶梦兰扶养长大,潘父与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
追问:一个人的父母早逝,你觉得这个人是怎样的?(不幸的、可怜的、自卑的)那么,在琦君的文字里,你读到不幸、可怜和自卑了吗?是什么让原本不幸的童年如此美好?(因为琦君从小就有一个疼爱、呵护她的养母,是养母的宠爱造就了活泼可爱、天真善良的琦君。)
2. 那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散文中有很多描写母亲的文字,找一找。
(1)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桂花雨》)
(2)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春酒》)
(3)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粽子里的乡愁》)
……
3. 聚焦有关描写母亲言行的文字,体会母亲的善良、勤劳、贤惠、仁慈。
认识到正是这样一位有着佛心般的母亲给予了琦君厚重、深沉的母爱,为她的童年打下了敦厚、纯朴的生命底色,并以此度过了无忧无虑、温馨美好的童年时光。
三、聊“思乡”
1. 同学们,你们看。
我们就这样读着、聊着琦君的童年、琦君的母亲。我们感受到她的童年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可是,琦君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些呢?(琦君很怀念儿时的生活,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2. 哪些地方直接表达了她很思念故乡?默读,圈画相应的句子。
依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关键句子:
(1)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桂花雨》)
(2)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春酒》)
(3)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粽子里的乡愁》)
(4)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粽子里的乡愁》)
月是故乡明,琦君的三篇散文都传递了那份真切的思乡情愫———生齐读关键句子。(板书:月是故乡明)
四、聊“表达”
1. 我们读到的三篇散文都是琦君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生活片段,表达对家乡的怀念,文字中浸润着一股淡淡的乡愁。
那么,在写法上,大家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1)描写的时间都是中国传统佳节,分别是中秋节、春节和端午节。
(2)文章的结构相似,特别是《桂花雨》和《粽子里的乡愁》,开篇都点出了现实生活中处在什么节日,并由此回想起了小时候。三篇散文的结尾都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3)文字都很清淡,没有华丽的辞藻。
(4)内容看上去有些散,但表达的主要情感都是思念家乡。
2. 好的散文往往不用繁琐的辞藻来堆砌,琦君的散文文字浅显,但细读细品,浓郁的思乡情愫就会蔓延开来。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漂泊异乡的游子写下了很多思念家乡的文章。大家课下有兴趣可以去读读这一类文章,你会发现不同的作家笔下的乡愁是类似的,但思乡的根源和表达是不同的。细细读、对比读,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读聊”结合,在多样化的“读”和轻松自如的“聊”中横向对比还原童年、探寻根源、发现主题、归纳形式。散文中童年的片段,是那样的温馨美好。学生在教师呈现的童年往事中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畅所欲言交流自己难忘的经历,为后续读、聊琦君的童年铺设了“先前经验”。我想只有融入自身情感体验的阅读,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也才能在这一张张童年剪影中体味那种思乡的情愫。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的底色对未来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琦君的童年是充满爱的。相对于她的身世(自小无父无母),这份爱就显得弥足珍贵。当学生了解到琦君的身世,再观照她的童年时,就会在情感的颠覆中深切体验到母亲的伟大。并由此打开了一个阅读琦君、了解琦君的入口。
在叙事作品中,感知人物的形象是一个重点。三篇散文中对于母亲形象的还原,是深入体味思乡的密钥。学生在横向阅读中,提炼出描写母亲的文字,温柔、善良、纯朴、勤劳的母亲形象逐渐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那至善、至真、至亲的母亲,怎能不让琦君忧思难忘、感怀不已呢?
琦君的三篇散文,无论在意象选择还是表达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共性,是属于琦君特有的语体风格。学生在三篇散文的“比读”中梳理出了行文的脉络,“举三反一”地验证琦君的独特的表达,发现白描的写作手法和追忆式的行文结构。这对于学生以后阅读思乡类的文章,起到一定的范式作用,至少为他们寻找到一条通往言语密钥的思维路径。
“闲聊”并不代表着随意和轻率。“聊书”主要是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交流氛围,在“聊”中有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融、思想的启迪。学生在“聊”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并由此去开拓更宽广的阅读空间。
【教学评析】
鲁林红老师的“走近琦君”主题阅读教学既让我惊讶,又让我叹服。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说,散文是最难教的一种文体,因为里面的诗意和烂漫很难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感知,更遑论这种思乡主题的散文。阅读是带着自身体验融入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在没有背井离乡的经历的前提下,如何才能体味散文中萦绕的乡愁?从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说,从古至今,许许多多漂泊异乡的游子都写下了大量思乡的散文。尽管这些散文的情感聚焦点都是思乡,但不同的散文所呈现的思乡载体是不同的。那么,在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组散文的阅读,内化阅读范式,达成“由个及类”的阅读效应,需要教师深入探究。但无论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还是宏观的文化定位上,鲁老师都给我们呈现了一堂丰满、明晰、灵动的主题阅读课。
一、议题的选取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议题”是主题阅读教学最核心的元素。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议题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鲁老师在教学中所定位的议题是多个的:“聊童年”“聊母亲”“聊思乡”和“聊表达”。但这多个议题并不散乱,而是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建构,并且议题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呈现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阅读形态。
教师由自己的童年生活切入,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唤起了学生的相似经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童年的心理场,大家兴致盎然地聊童年、忆童年。在情境的催发下,教师顺势而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体验一位作家的童年生活,这位作家叫琦君。”学生的先前经验一旦被唤醒,并将经验融入到阅读中,与作者进行对话,后续生成的经验认知就更完整、立体。
二、学法的指导强化阅读范式的习得
琦君的童年让人流连忘返,那些快乐、细腻的文字引发我们很多的向往。教师带着孩子们边读边聊,体验了琦君的童年,认识了琦君的母亲。“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就这样读着、聊着琦君的童年、琦君的母亲,就能感受到她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可是,琦君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些呢?”巧妙的一问,将前面的“聊童年”“聊母亲”与“聊思乡”紧紧地衔接起来,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琦君的乡愁是通过童年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和母亲的形象来呈现的。具象的画面与抽象的情感达成融会贯通的美妙境界。
琦君的散文文笔雅致、手法特殊,教师在最后让学生将三篇散文归纳探寻,发现行文的脉络,体验文笔的清淡,为学生的阅读起到很好的范式作用。尤其是教学的最后,鲁老师进一步归纳:“好的散文往往不用繁琐的辞藻来堆砌,琦君的散文文字浅显,但细读细品,浓郁的思乡情愫就会蔓延开来。从古至今,许许多多漂泊异乡的游子写下了很多思念家乡的文章。大家课下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读这一类文章,你会发现不同的作家笔下的乡愁是类似的,但思乡的根源和表达是不同的。”既有入乎其内的指导、揣悟、体验,又有出乎其外的阅读拓展、引领,可谓意法兼得。
三、承接的形态提升教材教学的效果
鲁老师以教材中的《桂花雨》为探寻点,统整了琦君的其他两篇相同体裁的散文,既关注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又承接了同类体裁的文章,延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发挥了群文阅读的最大效益。
在广东,许多人读过江先生所写的小说《师姐》。这部作品获得广东鲁迅文学奖,还拍成电影,产生过较大影响。后来,他又出版过电影文学剧本《晚霞》,人们多以为他是专业作家。其实,江先生是很有成就的科学家,是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导,是我国微生物学领域著名的学者,被法国学术机构聘为外籍院士。我曾问他,《师姐》是怎样写成的。他回答说,在病床上写成。原来,江先生从小爱好文学,又当过记者,还想考读中文系。抗战军兴,他深感科学救国要紧,才决心攻读理科。他说,“文革”后,生了一场大病,入院留医,不能在实验室搞科研,只能在枕上飞驰想象力,这就有了写作《师姐》的机会。江师母在旁嘟哝:“他真不要命,一面打吊针,一面在稿纸上写。”能在病床上写成廿万字的中篇小说吗?对此,我将信将疑。不过,后来江先生又一次生病住院,我去探望他,看到他戴着心脏起搏器,正在写《晚霞》初稿,这才服了。当时,江先生病情不稳,视力模糊,稿纸上的字歪歪斜斜。我劝他保重身体,并从心底里敬佩他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才华!
20世纪50年代,我在中大求学时,便知道江静波的名字了。但他是理科的前辈师长,我学的是文科,我们之间,没有交往。而后来一次误解,使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20世纪80年代中,我主持中大中文系的工作,系里创办了“中文刊授”,学员多达20万人。正忙得焦头烂额时,有人告诉我:“江先生在到处骂你呢!”我一怔,江先生是人大代表,挨他的骂,非同小可!但不知是否属实,也不知他骂我什么,无从解释,颇感惶惑。
1986年寒假前夕,校领导让系主任们向全校教工汇报工作。我在大会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文系的办学情况,说明刊授教育与本科教育相互促进的关系,介绍了刊授运作情况以及社会效应等等,反响还好。那年,第一届的刊授学员有2000人毕业,本科生教育也有起色,全系老师才舒了一口长气。
春节的早上,全校教师团拜,小礼堂喜气洋洋。只见江先生径直向我走来,我吓了一跳。谁知他开口便说:“天骥同志,我要到府上负荆请罪呢!”我手足无措,连声说:“不敢。”赶紧躬身向他拜年,并约好改天登门拜访他。
春节过后的一个早上,我和江先生促膝谈心。我们交换对教育的意见;我向他请教治学方法,也详尽地向他介绍中文系有关教学科研的具体做法。说着说着,他忽然站了起来,从书房里拿出一叠文件,约10多张,对我说:“这些,是我在各种场合指责你的文稿。你看,我不了解情况,便乱骂一通,多么不妥!”我说:“我们确有许多不足之处,您严格要求,是应该的。”原来,江先生听了我在大会上的汇报以后,又作了调查,便消除了对我们的误解。看到他真诚的态度,我完全明白,他的“骂”,实在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出于对学校的爱,他生怕我乱搞一气,损害了学校的清誉。而一旦了解真相,他又是那样地胸怀坦荡,竟向后辈坦诚自责。我十分感动,我知道,江先生有时会有点偏执,但他的心,像水晶一样透明。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师长们爱国爱校爱事业的高尚品格。
从此,我和江先生来往多了。每年的5月7日,他必邀我同享师生们送给他的生日蛋糕。他又爱写诗,常常送给我欣赏。
有一天,他要我给他指导的博士、硕士生讲讲唐诗。长者命,少者不敢辞。我说:“您名叫江静波,我就讲《春江花月夜》吧!”这俏皮话引得他拊掌大笑。晚上,十多位理科研究生围坐在江先生的客厅里,我请来王季思老师压阵,便在长辈面前班门弄斧。江先生还特意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客厅里流溢着悠扬的曲韵。我的讲析,并不理想,幸而王季思老师在场,随时给予补充和纠正;同学们提问、研讨,气氛活跃融洽。两个小时一下子过去,江师母又捧出红豆沙糖水请大家品尝。那一夜,江先生组织的教学方式,让师生们沉醉在温馨的氛围中,沉醉在爱心与学术交融的诗情画意里。离开江家,心旷神怡,月色如银。我想,这就是生活在高等学府中得到的最美的享受。
沟通文理,是江先生一贯的教育理想。他经常说:文科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理科学生,长于逻辑思维。无论学文科还是学理科,都需要有想象力,这是一致的。而形象思维,对促进想象力的萌发,尤有帮助。科技的创造发明,需要想象。在他看来,提高理科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是关系到提高科研队伍素质和水平的问题。这理念,江先生自己一直身体力行。他在生物学领域能够取得杰出的成就,和他一辈子爱好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大人才辈出,像江先生这样文理兼通的学者,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文革”期间,江先生饱受折磨。《师姐》、《晚霞》中男主人公的苦难,其实有他的身影在。他的一个女儿,不幸在“文革”期间一次沉船事故中亡去。国乱家难,使他心力交瘁,但他一直努力工作,爱国爱校爱事业之情,始终如一。记得1988年,一位中医学院教授应邀来校作报告,讲述其科研成果获得奖励的感受,一再说明他的研究得到了江教授无私的帮助。江先生说:“这不算什么。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科技系国家之命脉。只要于国有利,不必计较你我。”正是出于科学家的爱国良知,长期以来,他对后辈学者热诚关爱,认真指点,无私地作出奉献。
江先生晚年身体很差,需要亲属照料,不得不居留美国,但他一直惦念故乡,惦挂母校。他来信说,在美感到孤寂,只有女儿在参与交响乐团演出时,才带他到剧院感受一下,得到一点安慰。他还说,等身体好一些,就要回校居住。说实在的,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我也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再和他一起,在康乐园里,谈学术,论人生,拂清风,对明月。然而,现在切都不可能了。
月是故乡明,魂兮归来!
我想到了记忆中的故乡,一条小河旁边长满了绿草,在绿草中点缀着几朵忽隐忽现的小花。我坐在那棵大柳树旁,抬头仰望月空,此时,它是那样的幽静。
皎洁的月光悄悄洒向人间,它身披银纱,为大地万物撒上一层白灿灿的银色,光彩夺目,好像仙境一般。月亮是凄凉的,在寂静的夜空中,孤独地望着人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优美的诗句不正是表达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情思。月光如水,情深如诗,在清凉的月光下,我静静的沉思着……
月儿,像一位温柔的母亲,静静的陪伴着我,失落和焦虑一刻间烟消云散。
月光如画,它是多么的美丽,笔画都难以描绘出她的漂亮,月亮如歌,它犹如一个五线谱,装饰着一个个如音符的星星,谱成了一首又一首优美的乐曲。
看着洁白的月亮,想起了月亮上的嫦娥娘娘,她抱着玉兔,看着远在人间的后羿,听着吴刚的一声声砍树声,每发出一声,就又过了一个夜晚。他不停砍着,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我想,此时此刻学习、生活、工作在美丽杭州城里故乡的亲人,他们看到窗外悬挂在空中的一轮明月,也会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里的亲人和朋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学业有成,事业成功之时,一定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去。
望着窗外明亮的月亮,我心中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也来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家乡的月亮变得更圆,更明,更亮。
说到月饼,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每到中秋时节家家都要烙好多月饼,不仅给自己多烙些月饼解馋或是让在外地上学的孩子们拿到学校当作干粮(儿时的我们就是这样),而且亲朋好友之间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并会及时品尝一下谁家的月饼又香又脆,手艺更加精湛了。
中秋节家乡人除了买月饼,还要各自在家中烙好多各式各样的月饼,带有家乡气息的月饼不仅味道好,而且制作起来像是在做一件艺术品,花样繁多,新颖别致。说它新颖别致,就要先谈谈制作月饼的模型——月饼壳(老家的叫法)了。月饼壳都是经过精工巧匠刻制而成,有有圆形的、月牙形的、葫芦形的,亦有猴子爬杆形的,以及各种逗人喜爱的花样,不过这些只是家乡的老辈们为了哄小孩开心而制作的,同时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其次是制作月饼和面的方法和馅的制作方法。和面时按比例把油烧热,放到一边晾着备用。乘着凉油的时间将买回来备用的食材核桃、葡萄干、芝麻和花生仁等馅料一一剥好、洗净、碾碎,然后把它们放到铁锅里焙干备用,再取适量的面在锅里烘干,待其放凉后将白糖、红糖和以上备料一起倒入搅匀即可。接着将晾好的油与适量的白面揉到一起,白开水稍凉一会儿,再一起揉匀成面团后,即可开始制作月饼了。
将和好的面揉成圆状长条,用手揪出大小均匀小面团,揉成圆形,像擀饺子皮一样擀开,把备好的馅包好压平,再用擀面杖擀成适合模型大小的圆形饼,放入月饼壳里均匀压好,面皮一边便会呈现出代表中秋含义的美丽图案,美不胜收。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制作一个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大饼,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嫦娥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最后只要将制作成型的月饼放到电饼铛里烤至双面金黄且弥漫出月饼的香味,那么既香又酥、甜而不腻的月饼就大功告成了。
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家乡仍有中秋祭月的传统习俗,在院里摆一方桌,桌上供上石榴、枣子等各种水果和自己烙的月饼,尤其要摆上那个代表家人团聚的大大的月饼,烧香点蜡拜月之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这时,妈妈就会坐下来和我们一同赏月,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吴刚折桂的等那些神话故事。
月是故乡明,饼亦故乡香。的确,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怀;季羡林老先生的月是故乡明,写出他对家乡的一片爱恋之情。饼亦故乡香,则道出了一个人思念家乡故土的怀念之情,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贬官华州后,当地发生饥荒,诗人乃弃官去了秦州。当时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战事紧张,音信不通,夜月、秋露引起了诗人对弟弟的强烈思念,于是在边塞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写对战乱中弟弟的思念。
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上的更鼓一声一声地响着,由于战事频繁、激烈,秋夜,边塞的路上已不再有行人的踪影,只是偶尔传米一两声孤雁悲切的鸣叫。边地、秋月、雁声,此地此景使客居异乡的诗人倍思亲人,于是便借渲染边塞秋天浓重的悲凉之景以抒发心中强烈的怀念舍弟之情。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题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已是秋天,霜露在今晚显得分外的惨白;月光洒满大地,诗人对月心乡,故乡的月亮该比他乡更圆、更明吧?这两句诗不只是单纯写景,而且也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普天之下一轮明月本无差别,作者却偏偏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诗人思念家乡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也点明了题旨。
颈联承上启下,诗人由望月转入抒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在这清冷的月夜,诗人对月怀人,在这战乱岁月中,可怜兄弟们都已离散,“家”已不再存在;弟弟们是生是死,我又如何去打听?诗人到秦州,除最小的弟弟杜占同行外,其他的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别在河南、山东客居,而此时这两地正处于战乱之中。两句诗在绵绵的愁思中夹杂着对兄弟生死离别的焦虑与无奈。
尾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亲人们四处离散,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送达,更何况现在烽火连天,生死难料!尾联不仅表明了对家人的担忧,而且寄寓了作者对国家破碎的沉痛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全诗脉络连贯,结构严谨。因“未休兵”而“断人行”,因望月而“忆舍弟”,因“无家”而“书不达”,因兄弟“分散”而“死生”难卜;一句一转,一气呵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虽语意平淡,但感情深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速读课文,理解“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晶莹澄澈、风光旖旎、平沙无垠、碧波万顷、巍峨、点缀”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抓住重点句探究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
2.理解作者对故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著名学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2.课件出示:季羡林(1911.8-20xx.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随文理解下列词语。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篝火:泛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通过累积木材或树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在活动里点燃的火堆。
旖旎(yǐ nǐ):柔美的样子。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指年纪很大的人。
2.自读课文,完成“设问导读”。
(1)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以什么为主线?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2)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3)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理清思路。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2-4):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
第三部分(5-6):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
第四部分(7):月是故乡明。(呼应开头,突出主旨。)
三、自主学习,引导感悟。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作者回忆了对故乡与童年的哪些事?
2.交流。
(1)课件出示:(指名读)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数星星,捉知了)
(2)课件出示:(指名读)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看月亮,梦月亮)
3.默读课文(5-6自然段),思考:
(1)作者离开故乡后到过哪些地方?找出来。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
在北京度过四年,
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
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
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
(2)作者到过这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①课件出示: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②学生在朗读当中感受故乡的月光下有我儿时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③学生在配乐《思乡曲》中深情诵读。
课件出示《故乡的月亮》。
④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四、师生总结。
再读课文第一节与最后一节,想一想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样写能突出强调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拓展。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给同学们说一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板书设计
月是故乡明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1) (总起全文)
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2-4)
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5-6)
月是故乡明(7) (前后照应)
思乡之情
教后反思
我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老师要大胆放手,确实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集体交流汇报展示环节,应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老师则要认真倾听,及时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使“生成”效果更佳。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透过窗,看一轮明月如盘似玉,倾洒着柔美的银辉,似母亲温柔的目光,抚慰着一个思乡的孩子,这样的夜晚又会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久别故乡,总会在明月当空时,思念故乡的蓝天、白云、夕阳、浓雾、大山、小河,窑洞,还有那暖过心窝的浓浓乡情。
儿时,喜欢坐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伴着繁星,月亮,晚风听母亲讲述一个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凄美,感人,我听得如痴如醉。院子里不时有萤火虫打着灯笼穿梭行走,似在为路人引路,又似在开一场灯火盛宴;蟋蟀不知躲在什么地方尽情弹唱,琴声悠扬、婉转,有节奏,响彻夜的每一个角落。有一种昆虫喜欢在院子里的花丛里转来转去发出嗡嗡的声音,它们不仅喜欢采花粉,还喜欢玩泥巴,用长长的触角拖着泥巴转圈子,像是推磨子,一会儿功夫,一堆泥巴被它们滚成一个个小泥球,甚是有趣。也许是因为觉得不可思议,那时的我对这种昆虫倍感兴趣,格外喜欢,至今,那种情怀都难以忘记。
如诗的夜晚,依偎在母亲身旁,看流星划过天际,瞬间即逝的璀璨,可否带走我的夙愿?看月宫寒冷凄清,是否有嫦娥在“起舞弄清影”?我哼着小曲昏昏欲睡,母亲的脸上挂着微笑,父亲疲惫早已荡然无存,一把蒲扇伴我享受着多少童年的甜蜜,两双大手牵着我走在成长的路上。祥和的`夜,织着暖暖的幸福。时过境迁,母亲慈祥的笑容早已模糊,熟悉的身影早已远去,只能在春花秋月中留下一声声长叹,在寒来暑往中留下一串串回忆,还有深深的思念……
今夜,风清露白,秋高气爽,记忆的闸门被汹涌澎湃的情思冲开,一泻千里。那年,那月,那一条曾经熟悉的小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载着多少求学少年飞翔的梦。春夏秋冬,披着星光上路,踏着月光回家,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淋春雨,顶冬雪,虽有甘苦,却是青春飞扬,快乐如风。而今,星转斗移,那一段美丽的时光何时才能梦回?还有多少快乐留存?
那一排排窑洞,与日月同在,与山水相依,冬暖夏凉,青砖绿瓦,错落有致,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饱尝了多少辛酸和沧桑,却初衷不改,永不枯竭的暖暖气息,牵动了多少游子的心?那一方热土,养育了多少朴实无华的好儿女,憨憨的笑容,真诚的言语,纯朴的情怀,都是每一位游子对故乡的留恋和牵挂。每一次回乡都被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腔如火的热情所感动。故乡的人啊,男儿似大山,伟岸忠实,粗狂豪迈,女儿似清泉,清澈纯美,柔情万千。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延续着爱的血脉。
浓浓的乡情,大山的情怀,明月的寄盼,装满了我梦的小屋,在每一个月圆之日,便开出思的花,生出念的叶,摇曳在清风中,静静绽放。“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遥水皆有情”山有情,水有情,故乡的人情更浓。谁又能忘记那一起走过的岁月?忘记“春看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悠然?黄昏、夕阳、牧童、老农,篱笆的影子,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闲适。那蓝盈盈的天,清粼粼的水,飘逸自在的云朵,又怎能不牵起无数思念?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遥寄一曲诉相思。那山,那水,那人;那情,那缘,那念,轻轻滑过岁月的指尖,植入心扉,掀起无数的暖。看烟雨斜阳、渔舟唱晚,心中荡起丝丝温婉,为谁染指流年,诉一曲魂梦牵。几许怅然,几许留恋,任时光流转,情深依然,梦醉千年……
时间过得飞快,我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变成了星科团的科学家了。每当我抬头研究星空的时候,总能看到一轮明月嵌在黛色的天幕中,这时我总会深深地思念阔别已久的故乡———铜陵,想起前几次回家时都没能见到家乡月亮的遗憾。
禁不住对家乡的日思夜想,我坐上了心爱的“飞飞快碟”,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家乡。
“飞飞快碟”是一种像公交车一样的交通公具,它的发动机是靠吸收日月的光芒来蓄积能源。在平时,它的四个轮子正常打开,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碰到堵车的.时候,它会把轮子收起来,像飞碟一样从空中越过障碍物;它还可以当船来用,每当遇到水的时候,轮子就会自然收起,变出四个桨划水前进。
驾驶着它,一转眼,就到了铜陵。
我走在家乡的柏油马路上,看着两旁的高楼大厦,心想: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突然,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铃声,我用眼睛瞟了一下四周,发现在我西偏北约35度的地方有一个青年男子,他身上系了一个铃铛。咦!那不是我高三毕业时送给我的好友何强的“友谊之铃”吗?怎么会在他身上呢?难道他就是我的高三好友何强我得弄明白。于是我赶了上去,拍拍那青年的肩膀问:“你是何强吗?”“是啊。”何强回答道,“你是谁呀?”“我是黄世恩呀,你的高三好友。”何强想了想,激动的说:“啊,是黄世恩呀,去我家叙叙旧吧!”“好呀!”我说。“那走吧!”何强说。
来到何强家,我惊奇的发现他家除了客厅的天花板上有一盏灯以外,其他什么也没有。于是我带着嘲笑和悲哀的语气对他说:“何强,你不会这么穷吧!”“没有。”何强说,“你在这等一下。”只见他走到客厅西面的墙前,用手按了一下画有小蚂蚁的砖板,立刻弹出一个抽屉,里面装有许多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微缩体,何强拿了沙发、桌子、电视和储物柜的微缩体,把他们摆放好后大喊了一声“还原”,微缩体马上变成普通家具一般大小。我说:“现在都用变换抽屉了呀!”“现在科技发达了嘛!”何强得意洋洋的说。“还有没有其他高新产品?”我问。“有。”他说,“看好了哟,当当当――百变衣,他会随着环境气候和穿上衣服的人的心理变化而变化
。如果你到南极,它就会变成温暖的棉袄;你到热带雨林,它就会变成冰爽的背心;你到外太空,它就会变成宇航服;你感到害怕,它就会变成金钢铠甲怎么样,够尖端吧!”“不错!”我说。
1、会认本课16个生字,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1、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深情。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什么?(预设: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想到文章主旨是“思念家乡”;想到李白的《静夜思》。)
3、作者简介。
季羡林,198月生于山东清平。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等。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生字过关,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6个生字)
(2)理解新词。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离乡背井: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平沙无垠:沙子无边无际。
2、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离开家乡后,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
三、质疑难点,感悟深情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是自己喜欢的句子。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梳理指导之后解决。
3、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做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依据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本文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4、学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1)作者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进行过渡,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到了水。)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
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5、学习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1)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对比,文章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6、学习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思考:本文用“月是故乡明”作为结尾,作用是什么?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点明主题,使主题得以深化。)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呢?(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2、教师再次重申三个重点:对比、借景抒情、形散而神不散。
3、课下,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读《月是故乡明》有感】推荐阅读:
《月是故乡明》的教案05-24
月是故乡明阅读答案07-20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12-02
月是故乡明的初二作文10-02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教案11-06
月是中秋明作文05-29
读故乡有感作文600字06-12
读故乡作文09-25
学 籍 证 明05-30
宋明理学教案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