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忆秦娥陈德武,忆秦娥的意思,忆秦娥赏析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忆秦娥,忆秦娥陈德武,忆秦娥的意思,忆秦娥赏析(共4篇)

忆秦娥,忆秦娥陈德武,忆秦娥的意思,忆秦娥赏析 篇1

该谱是笔者根据张先生早年演唱的录音直接记录整理的, 当时, 并没有其他资料可供参考。它是首次发表的此唱段的唱谱, 因而受到张派戏迷们的欢迎, 不少人都在按此谱传唱。它也是我这个业余京剧爱好者第一次发表的京剧唱段记谱, 难免会有些不足和错误。

早在1995年, 我也曾在《中国京剧》第2期上发表过《京剧板眼规律初探》一文, 该文对京剧板腔体唱词的“字位”做出了系统规律性的归纳。但在此谱中, 就有忽视此规律的错误出现, 这就不是水平问题, 而是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了。但愿此文能起到一点纠正读者所受误导的作用, 以弥补我内心的遗憾。

在京剧的唱词里, 除了曲联体的昆曲是采用长短不同的唱句外, 在板腔体的唱词中, 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像“诗”那样字数比较整齐的、由上下句组成一联的唱句, 常见的有七字句、十字句, 偶尔也可能夹入些五字句、六字句、垛字句等。但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就大不相同了, 它是由长短句组成的“词”, 而不是“诗”, 不但不是由上下句组成一联, 而且每句的字数也不相等。要想将它唱出传统的皮黄味而不是昆腔味来, 难度实在太大了。这曲张腔《忆秦娥·娄山关》所取得的创新成就, 首先就在这唱腔 (也包括伴奏锣鼓) 的创新设计上。

此唱段全部采用了长于抒情的二黄曲调。京胡是在开唱锣鼓[冲头]的最后一锣同步“起琴”的。在前奏的乐句中, 还用了[撕边]一锣和紧节奏的一锣, 来为进入常规过门前作为铺垫。

“西风烈”虽只有三字, 但它是一个完整的上句, 切不可误解其为上句前部的“句首”。

这个三字句是散唱的, 虽可称其为[散板], 但其位于全段之首句, 便从其唱腔来分析, “西”字用的是导板的“句首”行腔, “烈”字却用了导板的“句尾”拖腔。张先生把“西风烈”三字用一句导板的首、尾腔有机地结合起来, 唱出了完整的导板韵味, 虽未用[导板头]锣鼓引入, 我们仍可明确地听出此三字是一句完整的[二黄导板]。凡[散板]都有“断句锣”。为了强调这三字是个独立的上句, 故其后用了个特殊的、强化了的三击断句锣。

“长空雁叫霜晨月”是“西风烈”的下句。它虽然是标准的七字句, 但张先生却根据词情, 作了不平凡的处理。

句首“长空”二字仍“承上”而散唱, 但通过垫了两“拍”过门后, 就很自然地转入“上板”了。这种既无锣鼓点子引入、又用了两“拍”前奏而进入上板的转法, 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其后的“雁叫霜晨月”五字, 根据其迂回婉转的行腔和所处于导板后的位置, 可称其为[回龙]。

[二黄导板]后的[回龙], 随其后板式的不同而有“三眼板”和“一眼板”之别。笔者当年误将此[回龙]全列为三眼板, 则“句腹”、“句尾”的首字“雁”和“霜”都不在板上, 而处于中眼, 这就不符合传统规律了。后来从梅大师《太真外传》“忽听得侍儿们一声来请”唱段中发现, 其[回龙]的“句首”和“句腹”为一眼板, 而其“句尾”“来到了前庭”为了与其后续[慢板]协调, 却转为了三眼板。

这就是说:根据需要, 一句[回龙]可兼容两种板式。为此, 我认为此[回龙]正确的板式应该是:从上板的两“拍”起为一眼板, 从“月”字起转为三眼板。这样“雁”、“霜”都在板上了。梅大师是“句尾”转三眼板, 张先生是“句尾”末字转三眼板, 这就是张先生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了。

这个“霜晨月”, 是指这场激战发生在南方的遵义、二月下旬、有霜的早晨、月亮尚未落下时的特定写照, 其字虽简, 其意却很深。

张先生不仅将“霜晨”二字于板上同时吐出, 还第一次使用了本曲的最高音“5”;其后的“月”字, 又安排了一个长达五板之多的尾腔。这个长尾腔, 基本是在低音区运行的, 其中还运用了近两眼长的半音“4”, 来突出词人对这场悲壮战斗的凭吊之情。用这么细致、动听的旋律来描绘意味深长的“霜晨月”, 这就是大师级的不同凡响的创作水平了。

其后的“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都是词人在回忆这场战斗中的感受, 看似一句, 其实是两个完整的上句和一个完整的下句。

第二个“霜晨月”是承上启下的重复句, 无需强调。张先生既做到了该繁的就繁, 该简的就简, 很有“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的意境。

“马蹄声碎”中为了强调“声碎”二字, 不仅使此两字突出地以较高音同出于板上, 还用上了两板长腔。

“喇叭声咽”使了更长的、基本在低音区运行的旋律, 除了表达词人的心情外, 还表达出了对上半部词的结束感。此词的上半部共有五句, 合计21个字, 张先生就这样运用张派特有的声腔, 把《娄山关》的词情不温不火地演唱出来了。

此词的下半部, 用五句共25字描绘出红军向遵义胜利进军的情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 我原发表的记谱是继续使用三眼板, 错了!事实上, 它用的是节奏较快的[原板], 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此词的上、下两半部不同的情绪。这两句如继续按三眼记谱, 则“铁”、“而”、“越”三字都出于眼上, 违反了传统的板眼规律。如按一眼板的[原板]来记谱, 此三字都处于板上, 就符合传统的板眼规律了。

这一联唱词虽是典型的七字句, 但张大师却根据词情进行了非凡的处理。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用“首腹紧缩句”于四板中一气呵成的;在紧缩句中, 还用第二个最高音“5”来强化这个“真”字。“而今迈步从头越”却将句首、句腹用过门隔开, 句尾还使了个长腔。用这样密疏有致的手法, 既表达出红军无坚不摧的雄姿和藐视敌人的气概, 又让听众享受到了悦耳、动听的美感, 这正是大师编曲的妙处所在。

下半部的后三句, 也是由两个上句和一个下句组成的。大师把重复的“从头越”紧接在上一句的尾部并简单地唱出, 然后通过转散来突出后两句的词情。

“苍山如海”后的连续四击断句锣, 既避免与前三锣的重复, 又收到了更强化的断句作用。落日映出的红色大地, 使词人坚信战斗中烈士献出的鲜血一定会开创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残阳”二字的尾腔, 更丰满地唱出了全曲第三处的最高音“5”, “如血”二字就用低音稳定地来结束全曲了。

尾部用了一击断句锣, 结合“尾曲”的末尾才加入一个[住头]锣鼓, 这也是很有新意的收尾锣鼓设计。

2000年12月, 我应邀参加了在京召开的“张君秋艺术研讨会”。会务组赠送与会专家每人一套内部资料《张君秋影视资料集》, 其中就有《娄山关》唱段的录像带。

就《娄山关》一事, 我曾向张君秋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刘雪涛先生请教过, 据他答复:“《娄山关》电视片是中央电视台有一次请张君秋清唱, 使用了75年、76年时的录音, 当场对口型记录下来的。”别无其他。看来, 张腔《娄山关》当是大师1975年前之作了。

电视片的片头刊出:“演唱:张君秋;编曲:张君秋、张延培。”大师已作古了, 如果张延培先生还健在, 但愿能听到他关于参编此曲的一些高见。

京剧的唱段, 都是出自剧中人之口的, 例如:唱《望江亭》的是谭记儿、唱《状元媒》的是柴郡主。因此, 唱腔除了体现词情外, 还要求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娄山关》的“剧中人”是谁呢?只能理解为参加过这场战斗的、此词的作者。张先生身着中山装、满头白发地拍下了《娄山关》的电视片, 在表达词人的睿智、大度等方面也是很相宜的。

如何为长短句的“词”谱唱皮黄腔?张大师的《娄山关》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一首仅有46个字的《忆秦娥·娄山关》, 张先生运用了导、回、慢、原、散等板式, 通过长短、繁简、高低、疏密等丰富的音乐手段, 把词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了。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篇2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比较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透过这种情调,读者能够想象到即将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一幅晓月寒霜图幻化而出,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这种手法似取自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但在渲染气氛的效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这霜、晨、月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的词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跟着,“霜晨月”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联系下文的作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碎”,证明马蹄声急而低;“咽”,除了证明喇叭声不怎样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能够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事实上,红军就是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拿下这座易守难攻的雄关的。词没有直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能够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

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国维所说的“景中有我”,实在是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那里的景物描述其实可是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境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变得心境沉郁。

下阕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照一般的章法写来,下阕能够写人之困顿,路之艰难,以抒行军艰难之慨,进而深化这种基调,写成一首写长征路难的抒情之作。但作者没有如此,而是笔锋一转,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经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句。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

激抒自我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能够“从头越”。

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证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经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句既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写的是黄昏景象,从凌晨写到黄昏,乍看跳跃起伏,前后不太连贯,但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时空上的错位,描述了这样的一幅景象:天亮复天暝,红军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急行军,早已过了险峻的关口,击败敌人,占领了娄山关,把困难和艰险抛到了身后。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而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此时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画卷之美正贴合苍凉沉雄的大写

忆秦娥·花深深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3

忆秦娥·花深深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花深深。

一钩罗袜行花阴。

行花阴。

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

画眉楼上愁登临。

愁登临。

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译文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踱着轻盈的步子,独自徘徊于花荫之下,看到长长的柳条,便随手攀折了几枝,然后细心编成一个同心结,期望丈夫能与自己永结同心。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在愁苦无奈的时候,只能独自登上闺楼远眺。从海棠花开就开始盼望,一直盼到现在。

注释①一钩:常用于形容新月,此喻美人足。

②同心: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结子,为男女相爱的象征。

赏析:

这是一个痴情的妻子寄给游学未归的丈夫的词作。作者为南宋太学生郑文之妻孙氏。

词一开始即以“花深深”三字写出百花盛开的浓丽景色,紧接着写自己独自徘徊于花阴之下。“一钩罗袜”指小巧的双足,由此可以想见痴情女主人公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妙龄女子。“花阴”二字一方面补足上句花的繁茂,另一方面也点出这是一个晴和的日子。春和景明,本该夫妻团聚欢乐,携手共游,但如今却良辰美景虚设。不言惆怅,而惆怅自见。第三句“行花阴”重复第二句末三字,不仅是格律上单纯的重复,而含有徘徊复徘徊之意,以引出下面的行动。“闲将柳带”二句写女主人公看到长长的柳条乃随于攀折几枝,精心地编成了一个同心结。以表达对于心心相印的爱情的向往。

如果说上阕是以行动来暗示独处的怅惘和对坚贞爱情的向往的`话,那么下阕便是以直抒胸臆来表达她痛苦的期待和热切的召唤。下阕着力写一个“望”字。

忆秦娥·花深深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译文

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踱着轻盈的步子,独自徘徊于花荫之下,看到长长的柳条,便随手攀折了几枝,然后细心编成一个同心结,期望丈夫能与自己永结同心。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在愁苦无奈的时候,只能独自登上闺楼远眺。从海棠花开就开始盼望,一直盼到现在。

注释

一钩:常用于形容新月,此喻美人足。

同心: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结子,为男女相爱的象征。

赏析:

春和景明,本该夫妻团聚欢乐,携手共游,但此时却良辰美景虚设。不言惆怅,而惆怅自见。第三句“行花阴”重复第二句末三字,不仅是格律上单纯的重复,而含有徘徊复徘徊之意,以引出下面的行动。“闲将柳带”二句写女主人公看到长长的柳条乃随于攀折几枝,精心地编成了一个同心结。以表达对于心心相印的爱情的向往。

忆秦娥黄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篇4

原文:

忆秦娥·秋萧索

黄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忆秦娥·秋萧索字词解释:

⑴孤负:辜负。

⑵黄花:菊花。

忆秦娥·秋萧索翻译:

秋天的景象萧索,西风凄厉,使梧桐落尽叶子,又送来了几声新燕的鸣叫声,几声稀疏的号角声。秋景秋声都那么悲凉,促动游子思归的心。四处漂泊,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无法相见。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不知怎样地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

忆秦娥·秋萧索阅读答案:

试题:

(1)上片连用两个“数声”,请分析其妙处。(3分)

(2)有人认为“离愁不管人漂泊”一句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①“数声”写出声音稀疏零落,衬托出秋天的萧瑟,烘托出悲凉氛围。(1分)

②两个“数声”,一来于空中,一来于地上,突出了悲凉弥漫于天地之中。(1分) ③连用“数声”,构成反复,形成回环之美。(1分)

(2)①离别之愁与漂泊之苦本相关联,但此处却分割开来,更突出游子的孤寂、凄凉。(2分)

②“不管”用拟人手法,借离愁无情,反衬游子之有情。(2分)

忆秦娥·秋萧索创作背景:暂无

忆秦娥·秋萧索赏析:

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离人的愁绪,更何况此时此刻已不是黄叶方飘的初秋,而是“梧桐落尽”的深秋呢?词人于“西风”下着一“恶”字,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然而“西风”之“恶”还不止于落尽梧桐而已,作者巧借此调叠句之格,在强调“西风恶”三字后,又引出“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幽咽凄厉,声声扣击着游子的心扉。这样,整个上片写出了一派浓重的秋意,为下文写游子的愁绪渲染了氛围。梧桐叶落、西风、雁声等意象的描写,为下阙游子的孤寂之情的抒发,奠定了基调。“离愁不管人飘泊”。离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这里却将它拟人化,“离愁”完全不顾及游子四处飘泊的痛苦处境,久久不去,折磨着人的心灵。“不管”二字,包含着多少无可奈何之情!“年年孤负黄花约”,游子的离愁如此难以排遣,原来更有着期约难践的歉疚。想当初,临别这际,自己与恋人相约在菊花开放的的秋天重逢。可是,花开几度,人别数载,事与愿违,年年负约,每念及此,怎不令人肝肠寸断!紧接着,作者又用叠句将笔触伸向天边,从恋人的角度写情。有味的是,作者只是描写了她的居处:“几重庭院,几重帘幕”。然后,戛然而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余地。那深深庭院里、重重帘幕中的人儿是怎样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孤寂,年复一年地翘首盼望游子归来,已是不言而喻了。总之,此篇以直笔写游子离愁,以墨写闺人之幽怨,两地相思,一种情愫,在萧杀秋景的环境中,更显得深挚动人。

个人资料:

【忆秦娥,忆秦娥陈德武,忆秦娥的意思,忆秦娥赏析】推荐阅读:

忆秦娥,忆秦娥朱敦儒,忆秦娥的意思,忆秦娥赏析09-30

上一篇:小学十周年校庆致辞下一篇:北京联合大学摄影比赛策划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