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选9篇)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1

信息是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条件,是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向各级各部门提供信息,是信息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体现。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利用农村信息化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打造农业生产活动中产、供、销环节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拓展农产品市场,帮助供需双方有效交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建设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发展的距离,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 1

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化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武装到农业各个领域的必然途径。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连接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养殖管理等方面。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由于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养殖、销售,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卖粮难、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信息网站的出现,发达地区的农民已经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利用网络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认识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4、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目标。在现代信息社会,农民素质主要体

现在接受、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谁能最先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走在市场的前列,就能掌握生产经营主动权。如果信息不灵,反应不快,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遭受损失。高素质经营型农民正是以自身很强的信息意识,不断地搜集、筛选、利用信息,使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不断地为自身创造发展机会。农业信息化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5、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2

1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总称。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及使用基础上的新型农业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农业进一步现代化的趋向和标志,其核心是以农业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农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农业信息集成和网络服务为目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将渗透到农业产、供、销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环节,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加速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2]。农业信息化也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业管理决策信息化。

连续四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要求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等内容。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要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3]。可见中央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信息化,迫切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强调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期,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2.1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尤其是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内容服务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加速农民增产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4]。通过农业信息化,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在WTO框架内,制定科学有效的农业政策,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提供及时、准确、有利的信息支撑和科学决策,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依靠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增强农业抵御或转移风险的能力,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受制约因素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2.2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农业信息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源泉,必须以高新技术及高智力为依托,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一是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二是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发展距离,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三是借助于通讯技术,可以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四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经营、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可以让农民及时获取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信息,依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规模、品种和数量,因而可以有效地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协调和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2.3 农业信息化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种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切实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产销对接,增强农民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改变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 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宏观调控。也只有在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下,农村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因此政府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政策支持对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1 制定农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政府制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对国家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也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突出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地方政府部门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意义的客观认识,始终站在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局的战略高度,增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5]。

3.2 制定政策法规,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

政府在培育和完善农业信息市场、建立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过程中,需要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供支持。同时,采取行政、立法手段规范信息市场秩序,建立监管机制,对信息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关于农业信息的采集、传播、发布等方面法律依据不足,所以立法部门要加大农业信息化立法工作,使农业信息服务法制化,逐步依法建立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机制,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业信息采集、发布、运行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信息资料的保密、信息资料的发布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可靠性,以及信息市场规则和发展政策以促进农业信息市场的有序发展。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立法工作使之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 同时要确保法制的严厉性,做到有法必依打击信息犯罪,发挥政府的权威规制作用。

3.3 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融资与筹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

按照我国“信息服务行动计划”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计划部门支持以便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求中央负责本级和对省级、部分试点地区的引导性支持,省、市、县负责本级和对下级及部分试点地区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和信息意识。基础设施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能促进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进行资源开发、网络延伸和终端建设,对于农业信息的采集、发布、接收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不同的投资额度。目前,在我国沿海和内地,内地的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偏远农村等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其次要确定农业信息化中应该优先发展的领域。农业信息化技术应当是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它可以以最低代价获取最佳效果。实用化当以网络农业为代表,它实现网上的科技推广和电子商务适时化。再次,建立统一的宏观管理机构,制定有关的优惠政策,创造更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以便吸引、鼓励、引导、扶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3.4 重视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我国农业信息体系各级网络平台建设、网络延伸、正在渐次解决农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省、市信息化平台设施,大力推行县级农业虚拟网站建设,建设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使整体得到良性发展。一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能促进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进行资源开发、网络延伸和终端建设,对于农业信息的采集、发布、接收有巨大作用,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比较晚,利用信息技术为“三农”服务才刚刚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二是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和监控,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增强农民对农业信息的认识,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只有实现农业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建设新农村。

3.5 重视国外信息与技术引进和人才的培养

农业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网络与通讯技术的支持,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知识型农民,为农村社会和各个市场主体提供及时、丰富、准确的信息与服务,引导与组织农民收集网络信息资源与发布自身农产品信息,基层政府加强乡镇、村级信息站信息员的培训。目前,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业信息化上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队伍上也更是不在同一层次,所以必须加大农业信息组织和信息队伍建设,加大在技术人才的培训以及农户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力度。在完善农业信息组织和信息队伍建设中,高校应该担当起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科技人才的工作。在高校设置农业信息化等专业,吸引或选择回国的国外信息科技人才。

3.6 规范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强化农业信息主体意识

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推动各类农业信息主体成为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真正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并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信息发布窗口 [6]。首先政府要加快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功效。加快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从整合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入手,统一标准和规范,统一发布制度。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推进农业信息系统、网站、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兼容与共享,使政府、农户和企业获得充分、有效的农业信息。其次要加强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做好农业信息源建设,解决好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乡级到农民住处的信息传递问题)。应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切实加强农业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开拓、发掘及信息采集整理工作,要对相关的信息源分析、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保障农业信息网络能够提供大量符合农民需求的有效信息资源。再次要加强数字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建设现代农业应从数字化农业建设入手,用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推进产业化,进而在高起点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要求在农业发展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时才能得到发展,只有摆脱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产业化的情况下,才会形成对信息的强烈需求。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支重要力量的农业信息化,理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来全面开展工作[7]。政府既要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建设,重视解决信息化中的问题,还要营造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制环境,通过完善政策、出台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抑制信息垄断、信息封锁,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坑农、骗农的虚假信息,实现规范服务与管理。政府还需要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作用、导向作用、组织管理作用;加快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便充分行使服务农业与组织农村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尽快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梁保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J].云南农业,2006(11):37-38.

[2]刘勇.浅谈信息化农业与新农村建设[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4):56-58.

[3]方家平.“一号文件”推进农业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7(01):35-36.

[4]张玉香.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信息界,2006(2):12-15.

[5]牛盾.农业信息化建设呈现五大趋势[EB/OL].(2006-08-09).http://www.caq.com.cn/commoditydetail.asp.

[6]乔忠,刘琳.政府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战略选择[J].科技与产业,2006(3):1-6.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The Effects of agro-information on Build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HUChun-xiao

(Institute of High Learning Education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n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Agro-information plays an significeat role in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process of agro-informationand its effects on build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this paper analyzs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backwor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insufficuent agriculture informationresources,incomplete service mechanism,etc. It puts forward three policy suggestion such as setting up agro-information invest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tudying and developing the mature agricultureinformation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agro-information to strengtheningthe agriculture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to steed up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近代世界农业革命,大致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主要标志是拖拉机等农用工具降低了劳动强度;第二次是以现代遗传学、化学肥料、有机农药为标志的生物化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化技术为标志的新的农业技术,正在使农业产生新的变革。特别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市场化、集约化、高效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领域,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上的应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工作已着手研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初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历经10多年的建设,农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的成效。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农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80%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实现联网。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和精准农业研究和应用总体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1-2]2006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信息服务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和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探讨农业信息化发展及其在新农村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关于农业信息化的确切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含义涉及到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中的应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等。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资源环境的信息化、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

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4

樊畅群

2006年04月07日14:0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农业综合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综合开发长期以来努力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布局。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就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促进生产发展的过程;就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富裕的过程;就是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开发、自觉投入、民主管理的过程。(一)农业综合开发始终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为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己任,通过对项目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综合项目和农业现代示范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现代农业。(二)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民生活。农业综合开发通过贷款贴息、有偿和无偿扶持相结合、投资参股、财政补助等方式,大力扶持具有较大规模、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了农民受益群体。(三)农业综合开发十分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开发,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施生态项目,加强了小流域治理,减少了水土流失;通过沼气推广,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面貌;通过长江流域防护林和项目区农田林网建设,使项目区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实现了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四)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和完善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投入机制,体现了管理民主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遵循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原则,项目建设坚持以农民要办为前提,项目的竣工验收、工程监理和建后管护,吸收农民参加,从机制上维护和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自身优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十几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发挥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主要职能作用,探索了一条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开发。按照扶弱补缺的原则,做到缺水补水,缺路补路,缺林补林,着力消除了制约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二是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实现稳粮增收目标,按照优质、高产、高效、节水、生态的要求,大力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核心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三是以灵活的投入机制,培育壮大农副产品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四是注重生产与生态相互益补;发展与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

三、服从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大局,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思路

(一)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产发展。目前全市尚有中低产田近220万亩,具有很大的增收潜力。“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23577万元,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再改造中低产田60万亩。在布局上,重点向粮食生产区倾斜,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努力打造益阳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建设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益阳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产品加工大区,全市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经营组织1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15个。“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项目20个,投入财政资金82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初步规划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重点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30个,其中龙头企业15家,使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小康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量。

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5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的总要求,村党支部是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党员及群众的民主权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开展、党员群众管理的最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如何发挥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对我们当前解决农村改革和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村的稳定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组织建设,落实组织制度,选好“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级党的组织建设不健全,有的村支书根本就不懂组织建设;有的村有组织,但没有组织生活等等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我们党在基层的政治、思想、经济工作落实。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是当前村支部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体制的转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渐渐失去了对农村各种资源的控制权。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更是大为减少,功能和作用的萎缩必然带来组织虚化,组织的虚化必然影响党员的意识,组织作用的虚化和党员意识的弱化,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使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当完善支部组织建设,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丰富组织生活。对外出务工的党员,应当建立与组织及时汇报思想的制度。村民务工大多结伴而行,应视情况设立党小组,同时可以发展一批新党员。村支部还应领导建立健全村级妇女、儿童组织。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村与村、村与企、村与上级帮带机关部门等各种支部设立形式。

村支部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的班子建设,首要的是选配好支部书记。选取村支部书记要本着选准一个人,带好一班人,发展一个村的目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支部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带头人;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带头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

二、更新观念,群策群力,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观念的更新在于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永恒的。我们应当从发展中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者也应当注意到这一点。

当前,村党支部在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全面管理,对农村社会具有全面控制的功能。当前,村党支部应当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变以往的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服务,工作方式上变强压为督查,变放任为支持,变埋怨为关心。对于各种重大活动、工程应当发挥群众智慧,广泛征求意见,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例如以往,农村兴修水利、道路等重大工程,采取的是由政府出资,农户出劳动力的方式解决,而当前由于农村现有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同时,由于现代化器械的运用,采取了农户分摊劳力花费的方式,雇用大型机械解决了相同的问题。

党员干部应当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的群众路线,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不断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紧密联系农村工作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破除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是村党支部的中心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如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摆

在我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经济搞不搞得好,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村党支部应当紧紧围绕党中央工作部署,本着“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服从和服务于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的调整与变革,适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村党支部工作思路,开展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村党支部应当主动配合上级部门搞好三个经济工程:招商引资工程、资源开发工程、科技兴农工程。

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支部在经济抓好的同时,也应当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放松。要在农闲时期多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具有风土特色的歌舞戏曲表演等,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要积极宣传,抵制赌博等不良习俗,构建和谐新农村。

四、发扬民主,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是党的基层民主制度的集中体现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党内讲民主,党外更要讲民主,要将民主烙入民众骨子里,就必须从基层开始。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党基层民主制度最集中的体现,其的主要形式就是实施村民自治,村支部应敢于接受监督,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村务公开;二是财务透明;三是民主评议;四是及时上报。广大农村党组织在民主建设上,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的相统一,摸索以程序保证制度执行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巩固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强村级组织的工作合力,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谈谈村党支部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民,关键在农村党员干部,关键在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村党支部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认识,当好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向和重大举措,是对各级党委、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能力和执行能力的重大考验。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正确把握形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村实际,引导、组织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指挥、策划好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寻求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充分挖掘各种潜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二是加强宣传,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发动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是建设的主体力量。村党支部书记直接面对群众,最具说服力,因此要想尽办法,把农民群众发动起来。要深化认识,注重当前,注重长远,认真分析研究,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扩大城乡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多方面分析研究,耐心细致做好群众的发动和解释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向村民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内容、原则及相关配套政策。

三是健全机制,当好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成片治理,发挥效益,加快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进程。要探索新机制,帮助指导规划和建设,争取上级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真正形成村社互动、农户行动的良好局面。要以政策为导向,打造好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最大限度地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

四是立足产业支撑,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基础、最核心的是发展生产,要坚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做到每村都有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每个农户都有稳定增收的渠道。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6

林学院园林101安定

20100347251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建设现状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在民主选举方面,80%的农村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选举,但是个别村庄存在贿选问题,一些村干部利用在村里面的势力,再加上一些金钱的诱惑,使村民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动,村民的选举权受到了极大地侵害。在民主管理方面,一些村干部独断专行,目无政策法律。在民主监督方面,由于农村在国家组织体系中处于末端位臵,监督体系不健全,使部分村干部自行其是,盲目蛮干,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25%的村没有认真落实村务定期公开制度,只是上级监督一阵子,下面公开一下子,不监督不公开,不反映不公开。在一些村里出现了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农民民主意识越来越高,表达民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在机制体制的制度上,未能建立起充分表达这一愿望的平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逐步市场化,农业发展节奏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村基层干部成了土地稀缺资源供应的决策者,有权发包、限制、出售或重新发包这些稀缺资源。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发挥作用时存在的问题

(一)在工作方面与村委会不够融合。到农村服务,面临工作着难以深入的问题,如感到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和村干部在工作中没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二)没有引起村委会的足够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投入了人力、物力去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政策,理应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的工作做好。而一些村干部对此并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不闻不问,甚至有的村干部直接将其“发配”到村小学代课

去,不参与对村里的管理工作,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三)社会经验不足,处理问题过于理想化,不能和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大学生从大学校园出来后直接步入社会,在社会经验方面略有不足,缺乏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得心应手。

三、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一)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有助于提升基层组织的整体文化水平。大学生村官为高知识、高文化的群体,在高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大学生的加入使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在这过程中,一些民主的思想和处事方式会被带到工作中去,民主的思想和宣传力度将在以后的服务过程中大大加强,更能调动农民参加基层组织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也能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打破了农村传统的保守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的领路人,是农村各项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者和处理者。这就要求村干部在解决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由此导致工作方式拘泥于原有的经验基础,很难有大的改观和突破,而大学生村官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

四、村官在促进新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实际作用路径分析

(一)强化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学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大学生村干部初涉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这就需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坚持原则,明辨是非;认真学习农村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村级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农村实用技能,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村民服务。同时,要虚心向老同志、老党员学习,向群众学习,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二)转变角色,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基础。大学生村官要转变角色,真正把自己当成村民的一员,而不是村“官”,扎根农村、敢于吃苦、甘于奉献;要放下架子,从心理上走进群众,从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耐心听取村民的诉求,有针对性的化解矛盾和处理事情,真正把群众要求的事情办实办好。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7

1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农业机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的提出, 旨在改善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滞后的局面, 打造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真正将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纳入到和谐社会中来, 让他们也沐浴到和谐的温暖。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繁荣农村经济, 逐渐改变“三农”落后的面貌, 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尽动力。一是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 直接创造财富, 还可以节约种子、水、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 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催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 经营农业机械也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农业机械化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低农民劳动强度的主要手段。使用农业机械可以突破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 实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要求,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 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三是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量。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可以替代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也推动工业、服务业的大发展。农机部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不断拓展多种规模经营形式, 发挥种粮大户、联合农场、农机大院和农机服务大户的拉动作用, 加快农村劳动力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进程, 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插上腾飞的“翅膀”, 进而实现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 城乡互动, 协调发展。四是农业机械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凸显, 取得社会认同。秸秆还田、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使农村最根本和稀缺的2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变政府禁烧秸秆为农民主动利用秸秆资源, 有效控制了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问题。

1.2 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是实施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 农业机械化渗透和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是生产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的应用, 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 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二是生活宽裕也需要农业机械化。经营农机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农业机械可以替代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为广大农民开辟更为广阔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村容整洁也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广泛使用农业机械, 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如通过机械深耕深松和水利工程建设, 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化肥深施技术, 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 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 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机械化灌溉和排涝, 可以实现旱涝保收;通过畜粪无害化机械处理, 能有效改变畜粪污染, 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总之, 农业机械能极大改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乡风文明也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机械本身就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成果, 它可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 促进了农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依据, 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2 对策

2.1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新农村建设, 政府是主导, 农民是主体, 政策是关键。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 《国家农机化促进法》《安徽省农机化管理条例》的相继颁布实施, 中央和地方各级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 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为此, 要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时机, 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 完善各项配套法规, 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 依法促进、依法监管, 努力构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多渠道争取投入, 扩大补贴规模, 为农机化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2 推进农机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讲到“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 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2010年的两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等政策为农机服务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在增加农机户收入的前提下,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前要积极做好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作。同时, 应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大户利用装备和技术优势, 以提供农机作业及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纽带, 与基地和周围农户建立或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培育农机服务龙头。农机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 搞好信息引导服务, 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提高农业竞争力。

2.3 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 抓好关键环节和技术的农机推广应用工作。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 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机化配套工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围绕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些技术瓶颈, 开展关键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研制, 为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重点加强对水稻栽植机械、油菜收割机械的示范推广, 加强与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农机化技术研究, 促进畜禽养殖机械化、畜粪处理机械化、畜禽舍降温设施化发展和河道清淤、节水灌溉、植保等农村环保机械发展, 通过推广应用新农机新技术, 努力提高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率。

2.4 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加大对农民特别是农机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 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 向农民介绍新技术新机具, 增强农民和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和直面市场的经营水平。充分利用农机培训机构的现有资源, 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 使农业的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村建设者。

2.5 农机结合农艺, 构建和谐农业

按照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构建和谐农业,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 提高机械适应性,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适应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需求, 推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农业、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农业。

参考文献

[1]谢春国.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9 (6) :32-33.

[2]王敏杰.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8 (8) :36.

[3]文霞.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甘肃农业, 2009 (10) :7-8.

新闻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8

新闻媒体是时代发展的记录者和推动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新闻宣传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来。新闻媒体应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实施途径的基础上,用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去追踪、记录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用媒体的力量支持和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媒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有清醒认识

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有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日渐具备。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只有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要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究竟要建成什么样子,中央提出了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概括力很强,基本描绘了我国农村未来的整体面貌。应该说,这也是深藏在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内心的梦寐以求的美好图景。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认识。新农村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国家实行了近50年的城乡分别治理的所谓“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渗透到人们的观念和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指望一朝一夕就能根本改变是不可能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具体就是要解决四个关系:一是解决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使分散经营的农户更加便利有效地进入国内市场,逐步发展到国际市场;二是解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同时,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提高我国城市化率;三是解决农民与城市的关系,使离开土地的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四是解决农民与政府的关系,让公共财政和社会服务的阳光普照全体农民。这四个关系中的每一个关系都事关重大,关系到方方面面,解决起来需要很多的探索和一个很长的过程。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既把它看成一个长期发展方向,又把它看成当前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既不为一地一事的变化而盲目激动欢欣,也不能对新事物新苗头新进展视而不见。

新闻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发挥作用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8个方面32项政策措施,其中最后一项提出:“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又专门强调“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这说明,新闻媒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是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新闻媒体的视野、广度要有新的开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进程的启动,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步关键棋,也为新闻媒体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与传统的“三农”新闻宣传相比,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宣传的视野应该大大拓宽,从过去主要宣传农村政策和农业农村经济,延伸到农村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不仅要关注农村内部的发展,也要关注农村与外部的联系;不仅要关注农民的就业与增收,也要关注农民的精神需求与权利保障;不仅要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也要关注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自身的发展和新型农民集群的培养和造就;不仅要关注“三农”_[作的强化,也要关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没有旁观者,中央和国务院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过去我们做“三农”报道,采访的是农民、有关县乡干部、专家、技术人员等业内人士。现在,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宏观趋势下,围绕着建设新农村,我们既可以采访农民以及有关干部和专家,也可以采访企业的厂长、城市的市长、银行的行长、学校的校长等,因为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民和农村的事情,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

新闻媒体应该找准自己的方位。新闻媒体要成为提供新农村建设理念和思路的源泉之一,成为政策和决策的传播载体,成为建设成就展示的平台,成为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监督的阵地。在日常报道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着党、政府、社会、亿万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节奏。具体地说,就是要抓住“十个新”:新观点、新探索——针对新农村建设开展理论研讨,进行工作思路探索;新决策、新举措——及时刊发中央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最新决策,各部门各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推出的最新举措;新实践、新经验——报道宣传各地区、各行各业、农村基层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创举与做法;新成就、新典型——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新矛盾、新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突出问题进行舆论监督。新矛盾、新问题出来以后,自然会有一些解决矛盾、问题的观点和探索,自然会有新的决策和举措,自然会有一些新的实践和新的经验,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成就和典型,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这足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新农村建设也必将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进。

新闻媒体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最活跃最积极的主体性力量。在整个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做到“三个说话”,即“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通过做好“三个说话”,创新新

闻宣传的方法,增强新闻宣传的效果。在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处于相对弱势、缺少话语权的情况下,非常需要有人为他们说话。新闻媒体触角宽泛,客观公正地反映农民的愿望与诉求,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开展,也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

新闻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宣传千头万绪,我们媒体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下提出几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在新闻宣传中多多予以关注。

多关注农村建设中的机制体制建设问题。“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工作层面的问题,而是机制与制度的问题,机制与制度问题解决了,才能为更多问题的解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的基础。解决机制体制问题,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的关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建立五大机制: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机制。这五个机制的解决,也就是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

多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如果农村经济没有长足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加,村容村貌再怎么整洁漂亮也不行,他们照样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生病住院照样付不起医药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搞好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同时还要发展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农民就业。还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多关注农民权利和农民的地位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原因,农民实际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他们的权利最容易被忽视和被侵害。我们一直说我国存在“三农”问题,现在有专家说实际上存在着“四农”问题,在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之外,又多了一个农民工问题。不管是“三农”问题还是“四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新农村建设,要使“三农”的弱势地位有个根本的改变,使我们的农业成为受保护的有吸引力的产业,使我们的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使我们的农民过上更宽裕更富足更有尊严的生活。“农民”一词的概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国家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从身份的标志回归到职业的称谓。

多关注农民的利益,做好舆论监督

监督的方式、途径和渠道有多种多样,更多的时候,舆论宣传、媒体监督的作用及威力,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地方违背农民意愿,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或者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加重农民负担等情况。这就需要新闻媒体的及时发现和坚决揭露,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强大优势,使错误做法得到切实纠正。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发挥对事物分析、判断的敏感性和超前性的特点,及时提出有价值的工作建议,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时代、新农村建设需要新闻媒体准确及时地反映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呼吁动员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新闻媒体要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勇往直前,不断努力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宏观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报社)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9

1、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竹业富民

龙游县是浙江省主要产竹县之一,有竹林面积2.7万hm2,经30多年的持续努力,已建成比较完备、在国内处于前列的竹产业体系。2005年竹业产值13亿元,其中直接利益于农民的竹业栽培产值达1.8亿元。竹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竹乡镇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溪口、庙下、大街等竹资源集中分布的乡镇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竹业,出现了一批因竹子而富裕起来的小康村。

1.2 生态环境保护

竹子具有可择伐作业的特点,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是其它树种所不具备的。不仅可年年有产出,而且由于竹林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固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对持水固土、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很好的作用。研究表明,立竹密度3893株·hm2、平均胸径9.1cm、平均高14.6m的毛竹纯林,林冠表面最大持水率平均为22.10%,林冠层最大持水量0.84mm;1m3上层土壤中,竹地下茎、根系占50-70%空间,固土能力为马尾松林的1.5倍,吸收降水能力为杉木的1.3倍,涵养水量比杉木多30-45%;0-40cm的上层土壤抗冲指数和抗蚀指数,毛竹分别为0.998和1.051,高于刺槐、水杉和杨树。我县处于钱江水系源头,丰富的竹子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竹子的绿化和景观改善作用

竹子的美学特征和意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有梅、兰、菊、竹“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雅称。我国民间一直有种竹、爱竹、赏竹等传统习惯,竹子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中国竹子种质资源丰富,有39属500多种,其中有许多竹种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分为观叶、观秆、观形、观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具有良好观赏性的竹子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我县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宜竹地栽植竹子已尉然成风,既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绿化、美化了环境。

1.4 竹业的劳动力就地有效安置作用

竹产业无论是竹业栽培,还是竹加工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发达的竹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竹业栽培从业人员按人均0.4hm2竹林计,一产从业人员达6.7万人,全县585家不一规模的竹加工企业,农村就业人员达1.5万余人,而从事竹贸易的农民也达2000人以上。各项合计,竹从业人员有8.4万之多,占全县农村人口(33.03万)的25.4%。可见,我县竹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贡献巨大。

1.5 竹业科技对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

我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开展了竹子低产林改造、笋材两用毛竹林定向培育、竹林高效无公害丰产栽培、竹加工产品开发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县竹业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县竹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以上,较全国竹业科技科贡献率(40%)高出20个百分点。其中一大贡献就是转变了竹区农民竹业经营观念,从传统竹业经营转向了科学育竹中来,竹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普遍,素质

得到了明显提高。

2、竹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涉农问题

2.1 竹林立地生产力衰退

为获取竹林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县与全国其它产竹区一样,存在着大面积竹纯林经营、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农药和除草剂、频繁林地垦复、连年林地有机材料覆盖等措施,虽短期内显著提高了竹林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竹林地物理、[找文章到文秘资源-/-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化学、生物性劣变,立地生产力严重退化,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无产出的负面影响。如果继续实施上述不能维持竹林生产力长期稳定的经营措施,预计5年后,大规模竹林严重衰退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尤其是笋用小径竹林,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竹林大面积开花。

2.2 竹业经营中的“谷贱伤农”

我县竹加工产品主要是竹板材、水煮笋、竹工艺品等,加工能力已具

相当规模,年消耗竹材1200万支,竹笋4.5万吨。从表象看当地资源已满足不了竹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年需引进竹材400万支、鲜笋及半成品3万吨,竹材、竹笋价格逐年提高。但深层次分析,竹农利益维护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为:竹加工产品结构单调,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极少,易受国内外市场冲击;竹林资源和丰产面积将不断扩大,5-8年后全县竹林总产量将翻番,有可能出现竹林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周边地区是我国散生竹资源集中分布区,劳动力成本、竹加工原料价格较我县低30%以上,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大量原料“引进”势必出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竹林丰产或许就意味着竹农减收。

2.3 竹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竹资源扩增、竹林培育、竹加工和贸易等构成了现代竹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也通过市场这一杠杆分配着其中的利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市场分配原则无可厚非,但在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太健全的环境下,农民往往是利益分配的“低端”,除无可奈何承受农资涨价外,还需面对企业原料收购的压价、资金拖欠、农民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诸多问题。再者,在竹业发展中,资源培育是基础,加工利用是龙头已成共识,但政府往往注重于竹加工业的发展,在政策优惠、经济扶持上倾向于后者,而竹农这方面的受益往往被忽视。还有,竹林维护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目前还未得到经济上的体现,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竹加工企业未付出应有的环境恢复代价。

2.4 竹业科技支撑薄弱

经过长期与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开展竹类研究和技术推广,在实践中我县已建立了一支县、乡、村各个层次的竹业知识较为扎实、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敬业精神良好的技术队伍。但总体而言,技术队伍人员数量偏小,高层次人才过少,尤其是竹加工方面人才更为缺乏。技术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充电”机会少,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已跟不上现代竹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而且,技术人员经若干年的奋斗,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弦”从政或易地流失现象也时有出现。一个地区要快速、健康地发展竹产业,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是内因,科研院所技术力量是借助,是外因,本末不能倒置。

2.5 竹业生产中的环境恶化

竹子具有多功能效益,但竹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县竹业生产导致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1)竹林栽培中频繁竹林地垦复和化学除草剂施用,林下植物丧失,造成水土流失,有益生物数量减少,病虫害时有发生;(2)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竹林土壤有害物质大量残留,影响竹笋品质。地表径流导致水系的富营养化和有害物质超标;(3)竹加工业废弃物(竹屑、笋箨等)未得到综合利用,乱抛乱弃,既影响景观,废弃物的腐烂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竹笋加工下脚料对水系污染较为严重;(4)竹笋加工废水对水系ph和富营养化、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竹材加工中的化学胶剂对大气、土壤的污染。解决竹业发展中涉农问题的建议

3.1 依靠科技,最大化长期发挥竹林的多功能效益

如上所述,我县在竹业栽培中存在着与现代竹业栽培发展趋势不吻合的“音符”,为切实改变落后经营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科技进步,以维护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稳定、保障竹林生态效益良好发挥的竹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为载体,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技术培训、政策引导等手段,培育出质地优良、产材量高的毛竹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促进我县竹业栽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构筑竹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

竹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竹产品的深度开发、产业链的拉长及新产品开发等,无论竹产业链有多长,链中各个环节都是产业利益的“受体”,应树立共兴共荣理念,即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各个环节均能享受合理的利益分配。目前竹加工业是竹产业链中的最大获益者(我县粗加工环节除外),应采用与竹农联合建立工业竹林基地、支持竹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竹农等实际行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多从竹农利益出发,充分调动竹产业中最大数量群体经营竹业的积极性,达到竹产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目标。

3.3 建立健全竹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未来的竹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技术推广、市场信息传播、咨询、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显重要。我县虽然建立了竹产业行业协会,但总体而言,存在着面不广、参与人员不多、运作难度大等问题。政府应积极鼓励竹加工龙头企业、竹业经营大户等组建以竹林培育或竹加工产品为类型的行业协会,并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和与外界的各种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4 统筹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竹业发展中,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

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针对我县竹业生产实际,要应用先进竹业栽培技术改变目前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经营措施,变废为宝提高竹加工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实行废物无害化处理,坚决关、停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不及时进行环保整改的企业。

3.5 机制创新与体制完善

上一篇:鼓励努力坚持的名言下一篇: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过程应急预案-北京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