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入党(共16篇)
这个党,当然是中国共产党。
放在从前,我会很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不入党。
但现在,我想通了,既然我生活在这个一党执政的国家里,要想更顺畅地干每一件事,就只能加入这个庞大的政党组织。连我那个极端反革命的爸爸都极力让我在大学的时候入党,那么,我又有什么选择呢?没有了。
况且,我已经做了近六年的共青团员了,团费也交了六年了,要是不入党,不深入地发展下去,至少是对不起六年的团费的。对不对!
现在,亲爱的同学们选择了我,让我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近党的机会,我又怎么可以浪费呢!浪费了,至少是对不起这将近一年来的友情的。对不对!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决定,参加党对我的培训与考试,争取早日加入这个伟大的组织!
但是,党的考验在我即将准备入党的时候就来临了。团支书昨天通知说,每位被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写三篇“思想报告”,每篇1000字,明天就交!晴天霹雳啊!因为它直接让我在到底要不要入党这个问题上再次动摇了!团支书说,这三份“思想报告”没有主题,但必须要有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用他的原话就是“越积极越好”。好的,这个没问题的,小学中学到大学,我哪篇见日的文章消极过啦~人民教师培养的就是积极向上的好学生,而我,就是那群又乖又听话的好学生之一!我骄傲!
可悲的是,没有主题……虽然我的文学素养还是不算很低的,但要是让我写3000个字来歌颂国家歌颂中国共产党,我还是能力有限的!特别是看了多年韩寒的博客之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一开始,就在我最热爱的文字上面考验了我。可见,我们亲爱的党需要的是在文学上稍微有的造诣的成员,并且,这些成员必须具备歌颂祖国大好形势赞扬祖国英明政策的能力。我相信,我是可以的。起码,在网络的培养下,我是能够胜任的!
当然,以上种种遐想,均是基于本人的幻想,因为很有可能,在我努力了n久之后,党会很淡定地告诉我说,对不起,你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本文浏览者还查看了入党动机栏目文章
改变从阅读《夏山学校》开始。夏山学校校长尼尔主张:礼貌不要教, 不能教, 越教小孩越不真诚。儿童和成年人相处, 他们不需要学会点头哈腰, 最好的状态就是——自然, 如若无人。我们常常教孩子懂礼貌, 其实是在维护着成年人的尊严, 维护着“教师”这一特有身份的崇高神秘感。然而, 我们一直颠倒地看待一个客观现实:学校, 是儿童的天地;教师, 是闯入儿童世界的外来者。从这个角度看, “闯入者”更要懂得尊重原住民, 更要学会不打扰主人, 不改变他人的生活原貌, 更不能设定有利于闯入者的规章制度。尼尔认为:好的学校, 就是要想办法适应儿童。
尼尔还认为, 礼貌教得越多, 无异于让儿童戴上越来越厚重的面具, 这样虚伪的面具会在他回到生活中的时候被无情地撕去。不要期待教出来的礼貌能够持久, 一旦他脱离了权威的震慑, 那些他不能理解但又要无条件执行的伪装会立刻被卸掉。尼尔举例说, 一个七岁的小孩要用手拿东西吃, 那就是天性。他还要舔干净盘子, 也是天性。我们不需要担忧其到了青年时期还会如此, 因为小孩在成长中能够自我学习。
尼尔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没有“礼貌教育”的夏山学校, 孩子特别懂得尊重他人, 特别给人绅士淑女的感觉。学校秉承了学生自治制度, 选举主席, 决定大小事务, 连尼尔和他的太太也不能有特例。有时候小孩的决定和投资者相悖, 即便不能获得赞助, 尼尔也坚持让小孩做主。
尼尔说, 礼貌不要教, 但礼节可以学。礼貌是人的潜意识, 礼节是处于意识表层, 可以通过行为上的简单模仿达成。小孩子天生喜欢模仿, 学会基本的礼节不成问题。原来,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身范。只要教师坚持公平、民主, 温文尔雅, 有礼有节, 学校制度是真正为儿童量身定制, 小孩会自然地享受, 进而模仿, 不断趋于相似。“不教”而取得效果的秘诀就在于此。
由此, 在中国学校教育中的礼貌教育, 我提出三个设想。
其一, 作为成年人, 教师要率先注重自身修养, 身正为范。在儿童目之所及的区域内, 在与儿童相处的时空中, 让优雅与文明, 成为我们天然的名片。用尊重换取尊重, 用礼节影响行为, 这就是成年人和儿童相处的意义所在。
其二, 对于小孩而言, 最好的礼貌是合群。“合群”, 是儿童礼貌训练的要义。要想在“群”中“合”, 小孩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让人讨厌, 让人接受, 让人喜欢。小孩要通过“群”的考验, 要在相处中自我调适, 这是一种自觉改变的力量, 而不是教育和训导。“合”中也可以不同, “合”不是让你忘记自我, 相反是让自我的个性成为“群”中一种存在, 一种力量。因为“合”之后, 你就是“群”中一员, 你也会影响“群”, 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这些是夫妇间讨论得最投入的一类问题。
人对生儿育女的看法不仅人言言殊,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及不同程度的后悔与羡慕。
80年代末期,《今日美国》总结了一百多个调查结果,然后展示出90年代的生活面貌。在要不要孩子一栏下,发现了许多具启发性又叫人迷惘的现象:在一个离婚率飙升的年代(今天每两对步入教堂的新人,将有一对要在法庭分手),人一定以为家庭生活是一种趋于没落的生活方式,人可能向往做个无牵无挂的单身自由人。但在问到家庭生活与自觉是不是快乐的问题上,已婚的人士答“很快乐”的最多(占73%),其次是单身人士(52%),最不快乐的是离婚或分居者(41%)。
问到“生活中那一点最使人满足?”答案分别是孩子(82%);夫妇关系(81%);家人(79%);朋友(74%);健康(64%)。此外,3/4以上的人(79%),他们与家人相处得到很大的满足;61%的家庭天天一起吃晚饭;66%的人会放弃影响家庭生活的新工作;而79%的人期待较大的家庭聚会。这样看来,家庭生活(指有孩子的)还是挺受欢迎呢。
叫人迷惘的是,有孩子若比没有孩子更快乐(77%),为什么妇女生育年龄在不断延迟?孩子若是父母的快乐之源,为什么现代父母会生比计划中还要少的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大概不是统计数字尽能解释的。
让我们从较个人的角度来谈谈要不要孩子的问题。
孩子带来的负担
我们也许都知道有孩子的好处,就如你不必担心家具电器用了几十年都完整无缺,没有换换它们的借口;有了孩子,家里就是多了一队歼灭者,你还未摸清楚新买回来的电器有多少个按纽,他已经剖开它的胸膛,让你欣赏它的内脏。因此有了孩子的家庭是不可能沉闷的,它总是日日新,又日新,包括惊喜与惊愕。
但以此经验来劝人快快生孩子,就有点鲁莽和不负责任,因为虽然孩子会带来很大的喜乐,没有孩子也有没有的乐趣。先从俩口子说起。
没有孩子的夫妇有更多时间独处,他们可以自由安排下班后的节目,可以有更大的经济能力安排出外度假,就连平日的衣着与消费都可以更随心所欲。你是否留意今天在公车或街上的一个景象呢?一家大小上街去,穿着一身名牌的多半是孩子,两老穿的常是地摊货;我们当然会想到亲情伟大啦什么的当作解释,虽然有点真实,但要是没有孩子呢?这一身的伟大还不是挂在两老身上?当然,挂在两老身上是不是会快乐些?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就算有孩子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伟大,你可知道这些美好的时光是不经用的?转眼间他们就要离巢而去,夫妻要是一直只为孩子生活,二人从没有学习过相处和沟通,孩子离巢后的日子更难挨。更糟的是,离巢燕是愈飞愈远的,美国有58%的青少年说长大后不会与父母住同一社区,1/3预期会住在离家200公里的地方;东南亚因为政治和社会问题,移民的结果是孩子不会与父母住在同一洲。为什么没有导演开拍这样的电影,专门探讨现代家庭的“空巢”问题?这是研究现代家庭的新兴题目呢。
一般说来,夫妇能充分享受孩子的时候,就是在他们小学之前。那时他们似是而非的逻辑还未发育,不会一天到晚挑战父母所剩无几的权威:孩子未上小学,等于父母还未需要再做小学的功课,又不担心他们只能报读九流小学,还要在亲友面前掩饰或解释。
都是儿女惹的祸
孩子开始读书,通常就是父母后悔生了孩子的时候,且是由小学悔到中学;孩子冥顽不灵,父母还会后悔久一点;但哪一样会比女儿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时更叫父亲后悔的呢?诚然没有。
你看,问题不在乎一个陌生男子就要把你心爱的丫头捡走了,有先见之明的父亲通常在女儿不断照镜的时候,就开始训练自己要接受这一日的来临。整个问题都是出在那浑小子的不敏感,完全漠视你的感受。女儿把她的男朋友介绍给你的时候,浑小子会怎样称呼你呢?我敢向你保证,你的丧钟已经无情地敲起了;无怪乎你跟他握手的时候暗暗运劲,希望把他的手捏碎。
你若像大多数的父母(25%),生第一胎的年龄是在30岁之后,女儿成长到可以拍拖的时候,你还未到50岁,刚进入现代心理学家所称之“童心未泯”的精壮之年,是现代社会人老心不老的一族。那浑小子本于年纪比他大3载的都是老得不能忍受的心态,当然称你为伯伯,你除了想把他捏死之外还有啥办法?
如今50岁的人,跟我们父母的50岁时不大一样;他们的外表可能同样出现皱斑和白发,但现代50岁人士的心境可就年轻多了。进步的医疗和保健,加上成长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时代,50岁人士的心境年岁其实只有35岁左右,对世界仍然好奇、对异性仍然有野心,对事业就更有雄心,一切好像全是为50岁的时候方升火待发,那浑小子却直呼你为“伯伯”,好像说:你太老了,不能照顾如花似玉的女儿了,我要带她认识真实的世界,你還是躺在安乐椅上看红楼梦,或到后花园弄雀修花吧。你说还有更合法的杀人理由吗?
但你看,这不都是儿女惹出来的祸吗?
“是呀,最近都是这样,可是,就快考试了,不拼一下不行的。”
“要不然,过十分钟再叫醒她吧。”
安静下来的空气中,我已完全清醒,闭着眼睛等那得之不易的十分钟,过去。那是做父母的挣扎与不忍,我等着他们来叫醒,精神饱满的醒来,让父母以为这十分钟的功效显著。
即使为人师表,清晨起来上课,也要倚赖母亲叫唤,这么多年成了习惯。一个人到香港教书,初初抵达时,住在大学宾馆里,陌生的新环境,陌生的新生活,我陷在难以言喻的焦虑里,并没有什么不如意,我只是无法入睡。连续好几夜,我完全没有睡意,天亮以后,却又精力充沛,在焦烈炙阳下,奔波寻找一个适合的居所,安顿下来。
如果一直不能睡,可以支撑多久呢?
我开始觉得好奇,好像不干自己的事。
找到房子那夜,我的疲惫不堪的躯体,和暂时松弛下来的灵魂,一块儿拉我入梦。天亮以后,我仿佛听见父母亲的声音:要不要叫她起来……在等待中,感觉到太阳光从百叶窗筛进地板,缓缓爬上枕被;听见鸟雀此起彼落的鸣唱,我只是等不到父亲或者母亲,走进房里,叫我醒来。那天早上,我一直没有等到,于是自己睁开眼睛来,在床上默默坐了许久,觉得非常孤单。
搬到新家,从买家具到锅碗瓢勺杯子的采购,都得自己来,我终于体会到白手起家是怎样的滋味,忙碌之中,许多心情都冲淡了。
①与会同志还讨论了学术交流中涉及的保密问题,大家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是不加区分地强调保密,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有人甚至借口“保密”对内实行技术封锁,阻碍了技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报)
[点拔]四个句子中,第一、第四、第六这三个逗号要改为句号。
②在万恶的资本家的剥削压迫下,李师傅打了五年半铁,没吃一顿饱饭,没穿过一身棉衣,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熬过了五个严冬,一年冬天,屋外也是下着大雪,他和几个师兄冷得浑身打颤,想在火炉旁烤烤火,突然被资本家发现了,资本家舀了瓢冷水,就恶狠狠地泼在他们头上,李师傅几乎被折磨死。(报)
[点拔]四个句子中,第五、第十和最后一个逗号要改为句号。
也有相反的情况,在不该用句号的地方用了句号,把一个句子拆成了几个句子。例如:
③一次,王文鼎师徒从病房看病出来,路过走廊时,看见一位病人,膝盖肿大如石。疼痛难忍,寸步难行。(报)
④一九七五年九月,周总理在重病中还亲自审阅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指出增加简化字字数和简化偏旁的重要性。(报)
[点拔]例③和例④都只有一个句子,第一个句号都应该改为逗号。
有人以为“所以”“然而”这一类连词只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句子,所以在它们前边只能用逗号、分号,不能用句号。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这一类连词是可以连接句子的。例如:
⑤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所以一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⑥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下面这个句子在“可是”的前边要用句号:
汗蒸是一种休闲项目,是能量谷热疗的一种,历史悠久,深受民众喜爱,汗蒸是将黄泥和各种石头加温,人或坐或躺,用于驱风、寒、暖体活血、温肤靓颜,古代只是贵族或皇室的特权享受,文化渊源深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地被国人所认可和接受,并且逐渐成为一种人们所热衷和追捧的休闲保健方式。
汗蒸钱是要洗澡的。汗蒸前沐浴是为了清除皮肤表面的垃圾,以防止堵塞毛孔,不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因此汗蒸前一定要先沐浴,尤其是化妆的女性要将皮肤表面的化妆品清洗干净后才更有利于皮肤的美容。
有很多人可能觉得汗蒸的时候应该是先汗蒸后洗澡的,都认为这样再洗澡的话容易洗干净,其实不然,汗蒸的正常顺序是洗澡--汗蒸--休息--完成。并且,汗蒸过后不需再冲澡,在休息室等汗干后,皮肤会有很特别光滑的感觉,汗蒸过后再南方最好四至六小时内不要冲澡,而在北方最好八小时之后再冲澡。
一、都市防雷10问10答
1. 打雷时可以洗澡吗?
打雷时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因为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 绝大多数没有接地线, 没有连接避雷设备。一旦遇雷电, 热水器就可能成为“引雷器”, 造成雷击事件。成都人常用的燃气热水器, 问题不大。
2. 打雷时关不关窗?
打雷时要关闭门窗, 这是为了防止“滚球雷”随着空气进入室内。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内, 千万不要跑动, 至少不形成穿堂风, 因为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电脑及家用电器最好不要靠外墙安放。一般来说, 城市建筑都安有防雷设施, 关闭门窗在室内是比较安全的。
3. 打雷时可以看电视吗?
最好不要看电视, 因为电视线路可能“引雷入室”, 造成家用电器被损坏。
4. 打雷时可以打电话吗?
打雷时使用手机是安全的。有人感觉打雷时手机会发出声响, 是因为打雷瞬间, 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场, 会对手机的电磁波造成影响。但手机本身不会“引雷”。
相反, 打雷时最好不要使用座机, 因为座机连接着线路, 线路可能引雷入室。
5. 打雷时开车有危险吗?
打雷时开车的危险, 更多的是因雷声干扰, 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而不是被雷劈的危险。车内是相对安全的空间, 打雷时最好关闭车窗。如果雷声太大有碍安全行车, 可以停在路边, 但不要停在树下。另外, 在车内不要听收音机等。
6. 打雷时收衣服安全吗?
如果晾衣服的铁丝在屋顶或空旷的户外, 收衣服是危险的, 在城市中, 一般在室内阳台上, 影响不大。
7. 打雷时可以使用电器吗?
打雷时使用电器可能造成电器的损坏。而且, 电器的线路可能“引雷入室”, 正确的做法是将线路断开, 并拔下电源插头。
8. 打雷时可用笔记本电脑吗?
如果笔记本电脑连接着电源线和网线, 同样存在线路引雷的危险, 如果将电源线和网线拔掉, 就要安全得多。
9. 打雷时可以上网吗?
有人问是不是只要关主机就行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脑只要接上电线或者网线, 术语叫“电气连接”, 不管开不开机, 电源通不通, 电流仍然可以侵入电脑。所以, 雷雨天最好不要上网, 特别是在避雷设施比较不齐全的建筑物内, 不但要关电脑, 最好把电源关了。
1 0. 打雷时可以撑伞吗?
打雷时不宜在旷野中打伞, 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过, 在城区内这一点是不必担心的, 因为周围都有高层建筑。
二、户外防雷指南
人们在工作之余喜欢到户外旅游, 掌握正确的户外人身防雷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在户外, 首先要判断雷离你的远近, 若闪电和雷声间隔时间较长, 说明雷距离较远, 应尽快寻找安全地方躲避。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 应马上上岸, 即便是在大的船上, 也应躲到船舱里。
雷雨时不要在山坡孤立的小屋、草棚、大树下躲雨。不要在旷野里肩扛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金属工具, 不要进行足球、篮球、游泳、划船、垂钓等户外运动。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杆的雨伞, 不要站在楼顶,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 切忌狂奔。
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 此时应提高警惕, 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 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 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头顶电闪雷鸣时 (俗称“炸雷”) ,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 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 蹲下, 双脚并拢, 手放膝上, 身向前屈, 临时躲避, 千万不要躺在地上, 如能披上塑料雨衣, 防雷效果就更好。人不要集中在一起, 或者手拉手。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 身上有蚂蚁爬走感, 头发竖起, 说明将发生雷击, 应赶紧蹲在地上, 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三、被雷击后怎么办?
万一不幸发生了雷击事故, 现场人员要及时报警求救。
1. 伤者就地平卧, 松解衣扣、腰带等。
2. 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
3. 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
“身份证掉了,怎么办?”
“平常骂我笨,简单的数学题目都不会。现在轮到你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
当小孩子用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考验大人,看到大人答不出来的窘态,得到报复的快感时,脑筋急转弯变成了一种人际关系的融合剂。因为他不是正经八百的道德问题,也不是要取得严肃的科学结论,他巧妙地将不平衡的杠杆偏向另一边,让优势的一方发窘出丑,让原来居于劣势的一方取得暂时的优势。难怪他可以大发利是,一集又一集地卖。
脑筋急转弯的成功在于他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颠覆传统,充满了娱乐效果,如果拿这些问题来问所谓的专家或科学家,结果会令人捧腹。
几年前,某国际杂志曾经出了一个问题,去请教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得到一堆很无趣的答案,文章栏名为“名人现丑”,题目是“如果外面下起雨来,蝴蝶会往哪里躲”。
名人1:“我想他们会躲到叶子下面……你应该去问昆虫或植物学家。”
名人2:“我想他们会喜欢淋雨吧!因为我们下雨天都不出门,所以看不到他们淋雨的样子。”
名人3:“我哪儿会知道!我到了这种身份地位,往往会受到诱惑。那就是不管你知不知道,别人都会问你一大堆问题。有些人屈服了,毫无顾忌发表高见是很过瘾的,尤其是讲废话。但是我努力抗拒诱惑,对我不懂的事拒绝回答。”
名人的出丑当然是因为他们用科学的角度一板一眼地回答问题,但是,如果他不是登在娱乐版而是学术版呢?这就是颠覆场景的效果:深入思考,科学家常被认为是缺乏生活机能,令人扫兴,很不识趣的人。就因为科学家常常忽略了交谈的对象、场合或目的,而只就他个人的角度去回答,结果令人乏味:简言之,科学家长于处理“事”,而不会处理“人”。他们每一句话都希望有所本,有所用,巧言令色是很虚伪的,人际关系却常需要圆融成熟的智慧来处理,所以他们宁可坦诚率直,与研究为伍,而厌倦与人相处。
脑筋急转弯是文学的、艺术的或娱乐的产物,更早以前流行的诸如“科学的100个问题”、“人类的100个问题”等则是科学的、教育的或益智的产物。从这里就可以发现社会的变迁,在资讯充斥的现代,娱乐性质比教育性质要来得有用处及受欢迎。曾经有一个“星座完全戒烟手册”,就是投年轻人所好,用娱乐来代替说教的例子。但是在10年前,这可能会被冠上提倡迷信的大帽子。所以,从多元价值观的角度而言,人的适应能力必须增加,不能只会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那会变成酱缸里的老学究。
在人类的进化史里,创造力是很重要的。而创造力有两种:一种是无中生有,或者专家称之为“发散性的思考”:一种是有中生新,专家称为“收敛性的思考”。文学和艺术是前者的例子,科学则是后者的例子。这两者充分激荡互补之下,可以产生文明的进步。因为“发散性思考”的人,想象力丰富,观念跳跃前进,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或完全颠覆的思维,但却可能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恒心或能力。而要从这么多问题和见解找出答案的人,则必须是“收敛性思考”的人,一步一步归纳、分析,重复许多枯燥乏味的动作,才能够成功。
科学家容易让人枯燥,原因即在此,对于收敛性思考的人,是不容易发明脑筋急转弯的。同样的,对于发散性思考的人,你要他一丝不苟的写出一篇四平八稳的研究专题,也可能要了他的老命。现代的管理学也同样强调这样的概念,喜欢“人”的人,从事工作性质就会以人为主,如业务、公关、管理等;喜欢“事”的人,则常从事研发、制造等工作。在生涯规划上,更要注意到,做事很强的人,常常在升官当了主管后,反而发挥不出效能,因为,管人和管事是不一样的专长。
许多制度较完善的公司,在作员工的生涯规划上,就会问员工是希望走管理的主管培训路线,还是走专业的技能培训路线?再施予不同的训练,就是希望适才任用。但是很多职场新鲜人,从传统的角度思考,明明适合专业技能,却常会选择管理路线,反而让自己及公司受损,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身份证掉了,怎么办?”
现在不少人想去当公务员,觉得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饭碗”,而且如果顺利的话,或许还可以走上从政的道路。
但是,公务员并不代表从政,只是走上从政的机会会稍微大一些。
那对于年轻人来说,要不要当公务员呢?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回答。
无意间我在网上看到了台湾监察院长王建煊说的一段话:好人一定要从政。一个坏制度,会把好人变成坏人;但一个坏的制度,只有更多的好人加入,才有改变的可能。有改革意识的青年是社会变革的希望。
看完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最近比较火的阿米尔汗,相信有不少人知道《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据说印度官方因此而改变了自己国家的法律。
搜索了一下阿米尔汗的资料,貌似只有在的时候,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印度区第三任大使,更多的时候好像是当演员。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奚,大腹也。
书,箸(zhù)也。
惟,凡思也。
施,旗p(mào)。
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孔子回答说:《尚书》里面说:孝道啊!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要在家能孝悌,又能推广此心,施于一家之政,这就是从事政治了,还要做什么才算是从政呢?
当然了,孔子说的这段话会有一种大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比较差别,而且并没有不让人去从政,如果是为了行道方便的话,还是可以去从政的。
什么是“政治”?“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就是说你自己行得正,就是最大的政治。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从孔子到孙中山,代表了中国人对政治从传统到现代概念的理解。所以政治不是当官权斗,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国之政治。
说到这里,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那些恶势力的大佬,手里往往会抓着一些人的小辫子――犯罪的.证据――要挟对方去做一些事情。
所以,这也是一些想要从政的人在心里想的另一个问题:会不会被“体制”给“同化”了?
这个问题,就像前面一篇文章《有心无力》中提到的一个观点:现在想只是想,当你到了那个时候,就知道了,或许会是另一种情景。
刚刚进入体制的年轻人是脆弱的,会因为发现一些漏洞或者是不良现象是否说出来而纠结。不说出来,自己在良心上或许过不去,但说出来的话,或许前途可能就毁了。
在之前的文章《孟武伯问孝》中,提到过“大孝”――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而阿米尔汗就是这样一个“大孝”的人。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案,十有八九是假的。也就是说,教案不是在上课前写的,而是补写的。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凡是当过中小学教师的人莫不对此深有体会。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要求教师写教案的初衷,是把备课的结果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防止上课时遗忘。但为什么大家都在抄呢?是广大教师懒惰吗?不。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不合理的教育工作评价机制造成的,是对教案不正确的认识在作怪。不改革与教案有关的评价机制,这种情形还会继续下去。
在我国香港地区,除了实习时期需要指导的实习生外,教师基本上不写教案,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从来没有统一要求让教师去写,教师备课的形式灵活、多样、自主。这是很多人去香港考察学校教育后的最大感慨之一:国外的教师也同样如此,几位外国教育专家到中国考察,发现教师都写着详细的教案,甚至有的学校的教师教案后面还有校长签字,感到十分惊讶,他们惊呼:中国教师的工作负担之重,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减少教师的无用劳动,我们完全有必要向香港和国外同行学习,取消教案。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强烈呼声。
一、教案形式呆板。
内容不实用。造成大量浪费。目前教案形式的要求主要有:
1.教案要完整。即在一篇教案中,应该有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案正文、教后感想。正文中又包括导入、每一部分的详细教法、过渡语、小结、总结……
2.教案要书写清楚、工整。3.教案书写要及时,要在上课前写好。
教案的形式,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众所周知,教案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原文照抄的《教学参考》。既然参考书上已有,教师读了心中有数即可,为何还要再抄写一遍呢?另外,教案正文要求十分繁琐,一般每一节教案的字数在1000~3000。教师书写教案要边想边写,遇有疑难要查资料,因此,写一篇教案一般不会一气呵成,少说也得1个小时。小学教师一天至少要上2节课,那么单是写教案起码得2小时以上。
既然教案是为自己上课准备的,自己能看清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那为什么还要求工整、清楚呢?这有何意义呢?越工整,写起来就越慢,写教案所耗的时间就越长。教师平时要上课,有大量作业和试卷要批改,要与学生交流,有的还兼任班主任,需要处理许多杂务。因此,教师事实上根本无法按要求写详教案,为了完成工作难怪要抄教案了。抄教案书上的,抄老教案,抄别的教师的教案。赶上学校检查教案,大家更忙了,抄得不亦乐乎。显然,抄的教案对教学没有一丝一毫的指导意义。
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的,但多数人又不愿公开承认是抄的,尤其是面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更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许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有一种先入之见,即“不认真写教案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公开的工作场合,或面对学生家长,为了表明自己对工作是“负责任”的,很多教师往往说,我的教案不是抄的。这是很可笑的。但笔者在做私下调查时,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很诚实,承认自己的教案是“假”的,是抄的。当然,不排除有的教师按要求写教案,但这是极少数,不是主流。
二、教案只是备课的一种形式。无必要性。
备课与写教案是不同的两回事。备课,是对所讲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过程。备课的结果和课堂上要强调的内容完全可以记在课本上。上课是一定要准备的,不备课上不好课,但一些人把此理解为“不写教案上不好课”,实为大谬。很多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都坦诚自己的教案多为“假造”、“抄了一辈子教案”,但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一样做得很好吗?
笔者认为,如果习惯于写教案,那么备课的结果用简明实用的教案形式表达未尝不可,写在教材上也同样管用。备课结果的表达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应该根据教师的习惯和学生情况来确定,没有必要千篇一律。事实上,一个合格的教师,上课时不会边讲课边看教案的。何况,许多精彩的课段事先往往预料不到。很难想像,一个教师边看教案边讲课能产生好的课堂效果。
三、教案改革关键在领导。
如果校长或教育局长当过中小学教师,他应该非常清楚教案是怎么一回事,会积极主张改革教案的有关评价机制。怎么改?要注重教育教学效果的考查,把教师从繁琐无用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同志在自己做教师时反对写教案;当了领导,却要求教师“写详教案、写好教案”。这其实是一种官僚主义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应是领导干部的工作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是领导干部具备的操守。
孩子手里拿着一本书,很认真地在看。可是,当你问他这个字念什么的时候,他却一脸的茫然,或者干脆说不知道,甚至会反感。
怎么办?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认字呢?孩子能够从图画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就已经很好了。孩子的阅读,几乎都是从读图开始的,然后再逐渐地过渡到文字的阅读。不必担心他以后会只看图不认字,当他知道文字可以解释图画中的意思时,就会对文字产生兴趣了。很多孩子会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认一些字,而不用你刻意去教。你需要做的只是,激发孩子读书的愿望。
感受文字的存在
认识文字不一定只在课本上进行。日常生活中,孩子随处可以看到文字的影子,也有许多机会与文字打交道。比如去公园玩,会看到各种指示牌、标语;和妈妈一起在超市购物,会看到各种物品的名称等。你可以随机地教孩子指认一些,让他感受到,文字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中的文字是零星的,最终还是要引导孩子从生活过渡到书面阅读。想办法让他逐渐爱上书本,连同书中的文字。
可以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给孩子办一张阅览证,带他去图书馆看书、借书,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书。陪孩子看书的时候,你可以让他指一指、认一认他所喜欢的故事中的小主人公的名字。要是孩子还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些他所喜爱的小动物的识字卡片送给他,加大他的识字量。但要注意,不要将认字作为一项任务,不要强迫孩子去认字。不然的话,他可能连看书的兴趣也没有了。
听故事的愿望在持续
你是不是有过这种念头:孩子认字以后,你就可以从讲故事的任务中解脱出来了。小心,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对识字产生抵触情绪。孩子会担心自己认字以后,失去和爸爸妈妈一起享受读故事书的乐趣。所以,即使孩子已经认了不少字,甚至会自己看简单的故事书了,你还是要经常地给他讲故事,陪他一起看书。
我儿子上小班的时候,就开始对文字感兴趣了。走在大街上,他总要让我告诉他商店的招牌上写的是什么字,比如糕点店、小吃店……我也把教他认这些文字当做一种游戏。不知不觉中,儿子认识了很多字。上大班以后,他就更喜欢识字了,还让我给他买了文字拼图。
在经济前景相当模糊的情况下, 任何为了短期内刺激经济的手段都只会让经济昙花一现。只有扩大有效供给, 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需求, 从“病根”入手慢慢调养生息, 才能促进社会有条不紊地健康发展。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怎么改依然是很宽泛的问题, 如果这种改革不能落地, 或者是换汤不换药地通过其他方式来“变通”, 改革或又将成为一个制造泡沫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 减少无效供给, 扩大有效供给, 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当前, 很多人在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 只看到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却没有看到“适度扩大总需求”。我们需要意识到, 如果需求量固定, 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 供给侧的产能、产量也将向需求侧靠拢。一旦需求降低, 供给侧又会陷入“产能过剩的陷阱”之中。因此,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是单单通过市场调研看市场需求, 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挖掘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产业、产品。
例如, 在没有手机移动支付之前, 人们可以通过现金或银行卡刷卡交易, 没有人会感到不便。当手机移动支付普及之后, 手机移动支付不仅被人们所接受, 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此之前, 人们是没有手机移动支付这一需求的。通过挖掘、扩大这种需求, 不仅不会颠覆现有产品的市场秩序, 反而能够创造新的利润来源, 再通过产品衍生进行深入挖掘, 就能够开拓更多的, 人们此前没有意识到的有效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只是改革产品、企业、行业本身, 而是要从各个方面共同入手。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精准扶贫”就是一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农村的扶贫需要探究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 例如探究原因出自扶贫方式不对、地方不知名、村民没有积极性还是没有优势农产品, 发现问题之后才能研究出解决方案。
对农村而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要研究符合他们发展的方针政策, 还需要完善各种配套措施。从中国农村发展情况来看, 很多农村的农产品在市场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产品之所以没有成功走向市场, 一是因为人们对产品的意识不够, 二是没有完善的渠道供产品流向市场。因此, 对这类贫困农村的供给侧改革措施, 可以通过辅导教育以提升居民相关知识水品、产品市场意识, 树立居民致富的信心;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渠道即“要想富先修路”, 同时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建立针对农产品的加工设备、培育设备等, 多管齐下才能实现结构性改革。
举个例子, 从3D打印到现在虚拟现实, 每一项技术火热之际, 在市场的眼中都是“无与伦比”新时代的诞生。但就目前而言, 很多追逐3D打印的企业以失败告终, 而现在追逐虚拟现实的企业又层出不穷。虽然3D打印和虚拟现实一样, 在理论上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在实际应用当中, 有多少需求是有效需求尚不得而知, 这也意味着一味追逐热点并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它, 不管是工业、制造业还是电子信息业等想实现这种改革, 就需要自己研发、创造热点, 制造有效并能快速投入市场使用的产品。
恭敬礼貌地对待与你合不来的人。无论你对他人怀有何种情绪,对方会根据你的态度和行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例如,如果你对其粗鲁蛮横,他就会用粗鲁蛮横回应你。
别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别人。我们往往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我们期望别人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做事、说话,然而这并不现实,所以你要不断调整对他人的期望值。
注重自我修养。被一个人惹得生气了,不要总想着如何还击,而是应该探究自己如此反应的原因。别人让我们看不惯的地方,往往也意味着我们对自己不满意。
表明自己的需求和立场。如果有人总是惹你生气,你可以直接平静地告诉他,他的行为习惯或说话方式已经对你产生了困扰。不过,你要避免使用指责性语言,尽量使用“你做……的时候,我感到……”的正式语言。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会一个本领,或者安心把一件事做完,我们做父母的常常是软硬兼施,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许诺:“做完给你买玩具!”或者“给你吃巧克力!”等等。这一招容易在短期内见效,但是从长久发展来看,会挫伤小孩子学习的兴趣;因为他只是为了礼物,为了食品而在“工作”。奖品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危险。
望子成龙的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会一个本领,或者安心把一件事做完,比如学弹一首曲子,画完一副图画,把积木搭完等等,常常是软硬兼施,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许诺:“给你买个玩具!”或者“给你吃巧克力!”等等。
这一招常常见效。但孩子学习的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得到奖赏。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并没有自发自愿地去做,然后家长只好再次扛起“许诺的大旗”。久而久之,甚至会挫伤小孩子学习的兴趣,因为他只是为了礼物,为了食品而在“工作”。
因许诺而发展起来的这种行为常常不会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这种被动行为不易巩固,更谈不上发展。如果需要让它维持和发展下去,只有新的,更高级的许愿才行,否则孩子的积极性或兴趣就会立即大打折扣。
其实,这种情况,心理学上早就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了两组。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孩子们则只是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奖品,B组的孩子们只是得到了几句平常的赞语。
三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孩子们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这个实验,曾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兴趣组里进行过,实验结果得到了反复的验证。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奖品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危险。
从这件事上我们不难联想到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对老师的话那么重视。如果哪天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老师的表扬,哪怕只是“今天吃饭很快!”或者“圈圈画得很圆!”他也会兴奋很久,回到家忙不迭告诉爸妈,然后第二天就可能早早盼着去幼儿园。这就是精神奖励的作用。老师当着小朋友的面这样表扬他,说明他很能干,做得好,其他小朋友都要向他学习呢!
我厂用的几个农民工, 因为怕扣养老保险, 一直拖着不和我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样一拖数月, 厂里急需用人, 我们也没强求。眼下劳动部门查得很紧, 不签书面劳动合同是不行了。他们要再坚持, 厂子准备不用他们, 让他们走人。劳动者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 一拖再拖, 用人单位终于下决心与其终止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否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顺发
顺发同志:
最近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做出了明确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 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在轨道交通发达的欧洲,一条火车线可以保证白天运客、晚上运货,互不冲突。
而运力不足却始终是中国交通的最大问题,并由此产生了“春运”等影响社会和谐的准政治现象。
随着六次大提速和高铁网络的公布,铁路看起来再次成为中国交通战略的主要选择。
事实上,一直被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裹挟的中国交通战略,正进入一个新空间。用王庆云的话说,1979年后的第一个十年,是在“到处灭火”;第二个十年,开启了高速公路时代;第三个十年迎来了高速客运;至于下一个十年,“应该是综合交通的时代”。
与这个国家的许多领域—样,交通运输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再次突破体制的限制。考察中国引以为豪的高速公路网络就不难发现,汹涌而来的不同渠道资金,是它迅速跃居世界第二位的主要原因。
不过,王庆云认为,改革本身当然是一个难题。但眼前的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短缺经济,这是“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
但显然,用何种方式支撑综合交通,仍是一个问题。
迷人的高速公路
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庆云,在1982年进入当时的国家计委交通局。到2009年秋天调任国家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他供职交通口整整28年。
1982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5.29万公里,公路里程90.7万公里。时任交通部计划局局长的卢希龄向本刊记者回忆说,那时国家每年给交通部一亿元,进行公路建设。
“这些钱都用来搞国防公路和边防公路还不够。先是珍宝岛打仗,投在东北;后来西南边境局势紧张,都投在了云南、广西。”卢希龄说。
事实上,中国公路漫长而艰辛的建设之路此时已遭遇瓶颈。早在1958年,原交通部下属的所有工程局和设计机构全部下放,但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他们又无法通过市场经营获得活力。从1978年到1982年,全国公路里程只增加了1.68万公里,在1979年甚至还下降了1万多公里。
同样的困局也发生在铁路方面——1978年到1980年,全国铁路投资从33.38亿元下降到30.44亿元。
就在此时,曾经在20世纪初作为现代化标志被引入纷乱中国大地的铁路,似乎失去了光彩。来自西方世界的“先进交通方式”——高速公路,让重启国门的中国人眼前一亮。
1975年,一个六人考察团前往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其中包括后来高速公路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沙庆林。他们回来汇报说,高速公路会改变中国。
此后,随着决心推进改革的中国领导人频繁出访,高速公路作为一个新鲜事物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本刊记者之前采访1978年谷牧访欧代表团成员时,他们就反复强调,德国时速120公里的高速公路,曾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人对外国高速公路的考察,正在一个特殊的节点上:发达国家最迟在20世纪初就基本完成了铁路网建设。此时,高速公路作为新的运输方式正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人们并没有注意,当时德国铁路总里程接近4万公里,铁路网密度每千平方公里超过100公里,而中国的这个数据,当时还不到8公里。即使在高速公路发达的美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只相当于铁路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与德国十分相近。
而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和《十一五铁路规划》,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和铁路将分别达到8.5万公里和10.2万公里,比例接近1:1。
与高速公路紧密相连的是中国人的另一个梦想:轿车。“轿车越多,现代化程度越高。”这不仅是普通百姓的呼声,也代表了当时各级领导者的认识。
1977年,时任交通部部长的叶飞提出,要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并力争3年内通车。
没想到公路能自己找钱
不过,高速公路的计划一经公布,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卢希龄告诉本刊记者,当时许多人认为高速公路太超前、不适合中国国情。也有人认为,高速公路以及汽车的发展占地多、能耗高,将带来严重的污染和浪费。
30年后回顾这段争议,人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反对的意见有偏颇之处,却部分预见了今天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
卢希龄说,当时真正产生影响的还是钱。“很多同志说,就这么些钱,为什么不投入到运力更大的铁路建设中?”
王庆云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压力太大,高速公路一度成为敏感词汇,并以“高等级公路”、“快速公路’等名称代替。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终被搁置。
最终解决高速公路发展问题的,仍是钱。
卢希龄回忆说,在70年代经李先念同意,远洋运输业采取了贷款的方式,快速发展。在具有改革精神的原交通部负责人的坚持下,这—模式被引入公路建设。
从1982年开始担任原交通部部长的李清在1983年的全国交通会议上,曾说过一个今天仍被反复提起的观点“有河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行车”。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交通提高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此后历次五年计划都延续了这种说法。
1984年12月,国务院专门就公路建设问题听取了原交通部的汇报。根据会议精神,集资或贷款修建公路被允许,用路桥费偿还。这就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由来。
“主张把钱投入铁路的人,没有想到公路可以自己找到钱。”卢希龄认为,体制放开是公路建设超越铁路的根本原因。
卢希龄说,1989年在沈阳召开了第一次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1984年开工的沈大高速公路国家本来批的是一级路,由辽宁省投资提升为高速公路,1989年时还不敢称为高速路,只是叫做高等级公路。
时任国务委员的邹家华一锤定音:“我国不是要不要发展高速公路的问题,而是怎么加快发展、怎么把它建设好的问题。”
中国的高速公路时代就此开启。
对于这段看起来存在选择可能的历史,王庆云认为,在那样一个基础设施全面落后的时代,加速建设任何一个交通系统都十分必要——一只尽是短板的水桶,显然无所谓特别提高哪一块。
铁路“回归”
不过卢希龄也向本刊记者提及,当时他们是反对还贷后继续收费的。“我们去日本考察,利用日本贷款修路。他们是反对我们收费的。我们只好解释,中国政府没有实力独立承担建设费用。”
不得不承认,高速公路的盈利能力,也成为地方政府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而铁路因由中央部委管理等特殊性,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决策权。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經历20年争议终于完工。
从1978年的9.86亿元开始,1999年全国公路投资达到1305.78亿元。铁路投资则由33.38亿元增加到760.38亿元。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
中国人用了12年;从1万公里到2万公里,用了4年;从2万公里到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这时,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比世界第三的加拿大多出近—倍。
公路甚至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选择。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1998年至2003年对公路建设投资16254,3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至5%。
而同期铁路建设一直大约相当于公路投资的一半,到2003年、2004年,甚至只相当于公路投资的五分之一强。
同时,铁路建设还纠缠于改革的话题。对此,王庆云则提出慎重的观点。
他认为,从世界各国铁路改革的经验看,往往一直在私营、公营和国有之间徘徊反复。而在铁路运力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很难检验到底谁对谁错。
目前的一个巨大压力是,由铁路运力滞后导致的远距离运输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国家关心的话题。无论是“春运”还是“黄金周”,人们首先责难的往往是铁路系统。
对于“铁路派”而言,1997年以来的六次大提速充分证明了铁路的潜力。从“一五”到“十五”期末,铁路营运里程虽然增加了不到2倍,客运量却增加了2.6倍,货运增加了8倍。
事实上,公路铁路的不平衡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整个国家经济的某种特点:在全国的大盘子下,中央财政的分配与富裕地区的地方财政存在落差,由中央层面实施的全国规划,有时难免力不从心。
2004年,国家批复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其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启动的背景,是中央财政前所未有的充实。
铁路重又成为中国交通战略的主角了吗?
“五纵五横”的综合交通网骨架
对于近年来在多个场合提倡铁路运输,王庆云解释说自己并不是“铁路派”,而是因为公路已经得到发展,需要推动铁路。
2007年,《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这是1959年3月建立了国家级综合运输研究机构——综合运输研究所以后,首次将综合运输的概念上升到中央层面。
事实上,中国在50年代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概念时,它是当时12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之一。
综合交通的概念显然比“高速公路派”、“铁路派”更难以推广。由于交通管理体制的分散性,直到90年代后期,还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专业报刊上反对综合运输的说法。
对综合运输的质疑,似乎掺杂着一定的利益。长期以来,中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并非通过国家财政预算统一安排,各部门自己筹措资金,分部门使用。其结果只能是各运输部门自行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在解读这一规划时,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负责人回顾说,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认为航空是贵族的运输方式,公路能耗大不节约,水路和铁路才是最经济的。于是将铁路作为发展重点,并成为当时国家财政主要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这样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铁路成为运输的“独木桥”。之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变化,几番反复,到本世纪初,交通运输全行业才基本认可了综合运输的理念。
根据这个规划,中国的综合交通网骨架由“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组成。
王庆云认为,这个规划主要解决的不是投资规模问题,而是要进一步明确各种运输方式与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的关系。“在一个大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如何分配,当然主要还是依靠市场。现在仍是交通基础网络形成期,首先需要使各种运输方式畅通。”
虽然目前国家依然没有统一的财政资金预算安排,但随着未来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各项收益逐步纳入国家税收,就有可能在建设资金的使用上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发展需要。
【要不要入党】推荐阅读:
结合实际谈谈为何要入党07-04
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入党10-20
《要结果不要理由》读后感07-19
入党思想汇报:坚定入党信念06-14
大学生申请入党自传-入党申请10-10
入党志愿书中入党志愿格式例文10-17
入党思想汇报范本:浅谈入党动机11-14
十六大入党思想汇报入党思想汇报07-12
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申请09-23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入党志愿书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