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精选7篇)
在小学阶段,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研究小学作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与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兴趣,促进他们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的养成,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能熟练地进行阅读、分析、语言表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途径。
一、优秀范文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的是非、优劣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选择优秀的作文进行范读。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此篇范文写作的技巧、结构、语言运用等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比如,在进行人物描写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我的爸爸》进行范读:他个子不高、剃着平头、平时总是低着头走路,行色匆匆,似乎有忙不完的工作;他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但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上手去帮忙;他是一个坚强的人,自己遇到事情时,总是自己解决,从不麻烦别人;他是一个寡言的人,从不会对亲人说一句“我爱你们”;他是一个好父亲,虽然不会表达,却总是默默地将儿女放在心上……他就是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一段作文,描写了爸爸的哪些品质?是以什么方法进行写作的?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学生讨论得出答案:《我的爸爸》以排比句式写出了爸爸的忙碌、善良、坚强、寡言等特点,虽然没有一句人物对白,却将一个好爸爸的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对爸爸的爱与尊重。可见,读范文,可以使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学会一些写作方法,提高作文能力。
二、积累阅读素材的训练作用
作文能力,不但要靠教师的指导,同样还要靠学生自己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这就需要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以丰富的阅读来奠定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学会将阅读中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作文写作技巧等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能力。增加小学
生的阅读量,同样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学习的文章,切勿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推荐小学生阅读一些较难的文章,以防挫伤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以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表达来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进行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看过那些有关叙事的作文,这些作文是以怎样的顺序进行叙事的,在自己写作时可以参照哪些写作方法等等。小学生拥有一定量的阅读词汇与写作技巧,就会很容易地完成叙事作文的写作。
三、开展第二课堂,在生活中观察、学习
所有的学习都来源于生活,同样小学作文的写作学习,也可以到生活实践中开展。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对所有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开展第二课堂,将小学生带到生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比如,在适当的时机,带领小学生去校园进行“实景写作教学”。教师可以选择某一种花卉或者树木等作为写作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如组织小学生观察牡丹花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朵牡丹花单生在枝的顶端;牡丹花的颜色很鲜艳,有
红色、粉色、紫色、黄色等等;牡丹花的香味浓郁、隔很远都能闻得到;牡丹的叶子是相对而生的”。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想象,有关牡丹的诗句、典故。学生经过思考,说出一些有关的诗句、典故,最后对这些观察、想象进行整理,形成一篇文章。“春天,百花齐放,牡丹成为这百花从中的女王。它以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花香,优美的姿态,使百花顿失颜色。曾有很多诗人赞美过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天下真花独牡丹”。这些诗句充分表现出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富贵吉祥,国色天香,牡丹不愧为花中之王。
四、重视作文批改,引导小学生完善作文
有的教师误以为小学生写完作文就是教学的完成,这是错误的。其实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在自己的作文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改正,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应该怎样加以避免等。所以说,作文批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理性的分析,总结在作文写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而扬长避短,弥补不足之处。在教师进行作文点评过程中,要注意对典型问题的重点分析与指导,还要注重作文点评的方式,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促进小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的提高,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一、挖掘内容, 进行拓展
小练笔要与阅读教学配合进行, 在教学实践中, 我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挖掘, 抓准训练点, 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仿写、改写、想象写等训练。
如我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 我让学生续写故事:当小木偶拥有了所有的表情后, 它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写一写。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浓, 续写了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了《火烧云》一文后, 我启发学生想象, 火烧云的样子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外, 还有哪些形状,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又如学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 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有一天, 小钱和台湾青年相遇了, 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把他们见面时的经过写一写。
二、欣赏古诗, 进行改写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 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如《赠汪伦》可改写成一篇以“送别”为内容的叙事文章。让学生把李白和汪伦在岸边依依惜别的经过写下来。《望洞庭》可让学生改写成一篇写景的美文, 让我们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三、精彩篇目, 进行仿写
《桂林山水》一文, 首尾呼应, 脉络清晰, 自然流畅, 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学完课文后, 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一处景物, 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 抒发感情, 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仿写可以对全篇课文进行, 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片断练习。包括对句式的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方面的仿写。仿写时, 先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秦兵马俑》中对各种兵马俑神态的描写, 在构段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 在写法上运用了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学了课文后, 适时要求学生按这种构段方式与写作方法来写一处景物,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让学生及时掌握作文的表现方法, 可充分利用随文练笔这一有效的训练方式。
四、积累语言, 进行运用
有些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是很好, 特别是农村孩子, 知识面相对较窄, 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 让他们写一篇结构巧妙、语言优美的好文章确实很难。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看书十分种, 每天摘抄十个好词, 两个好句, 从而加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 有一段描写了大榕树长得很茂盛的句子, 班上的有一位同学写《校园的一角》这篇作文时, 他主要抓住校园的树木来写, 他写道:“校园里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樟树, 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都展示给我们看……”我想, 学生如果能够把自已积累的语言引用到作文中, 这也是作文能力的进步吧!
五、读文有感, 进行体会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 讲的就是大作家叶圣陶先生为中学生肖复兴认真修改作文并请肖复兴到他家去做客的事。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品质深深地感动了肖复兴, 同时也感染了我们的学生。学完课文后, 我要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来写一写自已的反思和体会。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深切的感受;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是高超的本领和高尚的品格的完美统一。我感谢肖复兴先生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装进了我的心里, 而且也会永远绿着……
六、抓住空白, 进行补充
如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而有些插图, 文中只是一笔带过。教学时, 可引导学生根据插图进行看图作文, 把课文中没有描写的内容补充完整。又如,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省略号也意味深长, 可安排学生把省略的内容展开想象。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总之, 教材中丰富的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鲜明的画面、生动的材料、可以延伸的空间。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改写、仿写、运用、体会、补充等训练形式中, 培养了学生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及时有效的小练笔, 再加上长期的训练, 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兴趣有显著的提高, 作文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一、鼓励小学生多读,丰富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熟练地掌握写作规律和技巧,得心应手地反映生活,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为至理名言,因此按照《看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完成阅读任务,并提高阅读质量,要读熟、读透,读出品味与意境。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阅读同样是获取知识的路径,而且是更重要的来源。读熟越多、越丰富,就会从作者写作的意图与技巧获得经验,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指导小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养成笔记的好习惯,这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及学者都是通过博览群书,才功名成就,写出流传百世的不朽名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令后人所敬仰、所陶醉。因此,从作文的写作路径来讲,阅读能提供范例和借鉴,通过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因此在阅读中虽然提倡自主阅读,但必须加强教师的指导,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绝不能忽视。文章的重点字词、段落及关键词,特别是精彩之处,要反复朗读,甚至背诵,这样才能做到积累,运用自如,成为写作的重要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如在一次命题作文《家乡的自然风光》,许多学生就是巧妙运用了《桂林山水》中的问句及写法,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家乡山水的景物特点,这都来自于先前读书所积累素材。
积累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加强课外阅读也非常重要。课外阅读不仅能积累素材,更重要的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受益。因此,教师除完成课程标准规定阅读任务外,还要积极为小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如《少年百科全书》、《小学生作文》、《卖火柴的小女孩》、《鲁滨孙漂流记》、《安徒生》,等等。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素材,夯实写作基础,并达到“移花接木”的效果,使作文形象生动,脍炙人口。
二、鼓励小学生多说,锤炼词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孩子的发音是否正确、标准,符合普通话的要求,避免出现方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字、词首先要通过查字典、弄明白、正确,这样在孩子说的过程中才有针对性,从而正确指导孩子的读音,使孩子读音正确、标准,这既是孩子正确表达的基础,又是孩子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早自习、第二课堂或课后组织小学生进行普通话演讲竞赛,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体竞赛、小组之间竞赛、男生女生竞赛、接龙式竞赛,等等,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说“的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基础,使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三、鼓励小学生勤写,激发写作兴趣,运用所积累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光说不做,其实无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小学生通过阅读的积累与表达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要适时鼓励学生勤动手进行写作训练,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如,开始可以进行小日记训练,逐步进行叙事写作的训练、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等等。在写作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可持续性。
对于农村学校的小学生来说,写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原因方式方法有问题,教师指导不到位。其实,农村自然环境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如优美自然风光,清澈的河水,“三农”问题等都是孩子写作的素材。只要教师重视,方法得当,指导到位,那么并非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起初可以先从遣词造句开始训练,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词汇,然后指导孩子善于观察生活环境,并做好记录,进行模拟写作训练,主要坚持写作训练,持之以恒,完全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如我班的王某某、张某某、徐某某等同学,他们从最初的坚持写日记开始,逐步锻炼,最终在《难忘的一件小事》的作文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的好成绩。
四、鼓励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写作水平
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鼓励小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与评价,使其取长补短,是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正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一改以往学生写,教师批改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参与批改与评价。对于一些孩子可能评价得不是准确,甚至有误,教师不要粗暴指责,要耐心帮助他们改正不足之处,努力帮助他们提高甄别、判断水平,促进他们评价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评价自己,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小学语文(作文)专题教研心得体会
-----九间房小学 刘乐红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们普遍不愿教语文,因为怕教作文,尤其是怕教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因为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写作时不是咬笔头,就是提笔问字,真叫人头疼。通过参与这次小学语文(作文)专题教研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乐教乐学是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让学生学会用五官观察,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采用猜谜语、编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再由学生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习作练习之中。
2.使用鼓励性评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很多学生写好习作之后,常有大功告成的感觉,希望老师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这种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教师批改作文时可采取鼓励性评语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以赞赏的目光写赞赏式的评语。时刻抓住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进步,哪怕是某一点也要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习作进步的喜悦,增强习作的内动力,从而使学生爱上习作,让学生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
3.展示优秀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习作是学生本人的“劳动成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特别是对习作刚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每次习作,我都尽力做到“慧眼”识佳作,并要求学生将优秀的习作用稿纸抄好,有条件的打印好并整理成册。学期末,将整理成册的作文加封面、插图,编成《优秀习作选》并进行展览。这样学生可获得劳动过后收获的喜悦。这对于有习作被选中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荣誉、鼓励;对于没有习作被选中的同学来说,又是一种刺激。现在班上已经有一本《优秀习作选》了。
二、挖掘教材习作资源,加强“小练笔”训练 1.抓典型——仿写。
仿写就是仿照例文写作文,是给那些一时找不着话说的学生一个向上攀爬的把手,也是给那些已有一定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
学生提出新的挑战,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桥梁,是伴随孩子登上写作的阶梯。教学时要重视读写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把课文当成“习作例文”去赏析,从中学习文章写法的独到之处,逐步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2.寻空白——扩写。
扩写就是巧抓课文“空白”,紧扣中心,将原有的句、段或一篇文章中内容不够具体的地方写具体。纵观教材,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地方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较广想像、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写生动,把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充。3.找拓展——续写。
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像,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例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第八次》课后有这样一道想象性的思考题:“请你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的?”这是一个富有余味的结尾,学生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我趁热打铁地启发学生:“是什么使布鲁斯树立起了信心?布鲁斯看到了什么情景?”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随后我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
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生活处处皆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就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阅读教学中写的次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努力创造实践机会,为学生习作提供素材
好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学时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激发情趣,获得第一手材料。为了让学生写好《记一次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炒菜等),我让他们回家先自己尝试性地做一做,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这些活动的过程,有了所见、所闻、所感,再动笔写。这样,习作时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情可抒,兴趣盎然,写出的作文也就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
四、留心身边事物,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有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无话可写,关键在于没有留心身边的事,没有养成用五官观察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教会学生寻找事物并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观察时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观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外出参观、调查访问,而后谈见闻、谈体会;可以给学生布臵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任务,教师抽查日记;还可以限定学生的观察日记篇数,由量变到质变,习惯成自然。观察的面宜广,人、事、物、景均可涉及。观察后要及时记录,不计较文章长短,不计较结构笔法,只求真实。例如:观察人,可以观察他的相貌、衣着,也可以观察他(她)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同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观察事,可以观察“校内的事”、“校外的事”、“家里的事”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大事小事家常事,凡事留心;观察物,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下至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动态的、静态的。当学生能有意识地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他们的“材料仓库”就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宝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储备量。例如:学完一篇新课,教师可以布臵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活动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领悟和积累;还可以引导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
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将不断丰富完善,写作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董菊花
(淮安市车桥镇初级中学)
摘 要: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从课前准备谈起,以分析课外阅读的价值终篇。教海浩瀚,岸边戏水,一窥之得,分享同仁。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效率;游戏;课前准备;课外阅读
一、准备充足,抓好课前的准备活动
1.游戏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把握好课堂的开始,让最初的十几分钟引人入胜,可使教学出师告捷。上课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登上讲台,精力充沛,状态良好。一般来说,我用优美动听的歌曲和一些欢快的游戏进行课堂导入。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年纪,他们稚气未脱,喜欢活泼的气氛,大多数都喜欢唱唱跳跳。有趣味的英文歌曲再加上优美的舞蹈动作,可以让他们身心愉悦。这种课堂组织教学方式,能使大家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没有精神压力,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更浓。增强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学习,能够主动地去学习,不会因为要上英语课而愁眉紧锁。使他们对英语课形成期盼,这才是成功的教学。
2.动静结合
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或者歌曲内容,自己编排舞蹈动作,让学生的学习有静有动。孩子们乐此不疲,收效甚大。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Magic eyes”“Do the actions”等游戏都可以进行,比如:Hello,Hello,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and say“hello”to you.一边唱歌一边挥手,一边优美地扭动四肢,一边轻声地哼唱,使课堂其乐融融。我们高兴地称之为学习之前的热身。在这种情况下,哪有走神的学生呢?更不会出现偷偷打盹的情况。身体的各个器官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保持兴奋的状态,求知的欲望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这样,对于学习的内容就能够轻松简单地掌握。适度地将游戏加入课堂,掌握好时间,能让学生们真正地实现在游戏中学习,保持他们对学习的专注和兴趣。
二、课外阅读的意义与方法
1.增加阅读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民的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阅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英语也越来越频繁的使用,并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与外国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英语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并且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来吸收多方面的知识。英语被视为最基础的课程,所以提高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阅读英语要与汉语文化桴鼓相应
在经济转型的现代社会,科技与教育显得特别重要。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教育,探讨在当今社会格局中如何与世界接轨。英语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而我国的汉语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何更好地把东西方文化相交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的汉语文化,我们应该引以为荣。可是我们的国民却不以为然,都在学西方的流行文化。我国国民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也要有的放矢。不能一味地去吸取,要批判性地去吸取西方先进文化。一个不懂英语的大师,为什么也能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因为大师头脑有智慧,一个人有智慧到哪都能过得很好。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投入到英语的浪潮,却忽略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实在太悲哀了,正所谓哀莫大如心死。我们应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汉语在全世界扎根发芽,这就需要英汉最佳的结合。改变环境的最好办法是不要让自己成为环境的奴隶,而是让自己成为环境的能动圈,去影响这个环境,从而创造大环境。
一、构建课堂生态, 培养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兴趣开始, 而兴趣的培养, 要循序渐进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课堂生态, 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命体的认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教学的设计要具有梯度和层次, 教学的内容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法, 使教学的过程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让学生在“活”的课堂中轻松掌握“双基”知识, 培养化学思维方法, 变被动为主动。
现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例, 谈谈如何构建生态课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之后进行。因此, 在教学时, 借助实验, 以溶解与沉淀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如, 通过让学生分析“为什么饱和溶液NaCl溶液加入浓HCl有晶体析出”, 加深理解“难溶”与“易溶”的区别, 从而引出“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概念;通过“向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加入KI”的实验, 说明了:1.“AgCl溶液中含有Ag+ 离子;2. AgCl溶液中存在一种平衡;3.AgCl的溶解度大于AgI, 难溶的物质可以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 从“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等不同角度反复地论证物质溶解的绝对性和物质溶解限度大小的相对性, 最后得出结论: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这种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以实验为基础, 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 以“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表征”为主线, 以“动态”为原则, 符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规律, 使学生在“动态”中去学习,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训练到位, 夯实能力基础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习能力”, 而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均必须以“导学案”为抓手, 以展示为形式, 先学后教, 特别是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 教师不要包办课堂, 一讲到底。教师讲得过多, 学生往往听得“明白”, 对于概念的内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则理解不透, 并在实际应用时“无从下手”。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转变, 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思考, 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讲出来, 既可以形成思维上的互补, 又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思考问题时存在的不足, 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强化能力训练,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 为什么自己“一听就会, 一看就会”, 却“一做就错”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有效的思维训练, 只是单纯地去“记”知识, 对能力的训练只是停留在表面, 无法实现“知识结构”到“能力结构”的转变。课堂教学没有由“碎片化学习”走向“整体化学习”, 即没有由“碎片———整体———碎片”转变为“整体———碎片———整体”。比如, 在常规化的教学中, 特别是在复习课中, 教师的复习往往是按照“1、2、3……”这样的知识层面进行归纳, 这种“线性”的知识碎片, 只会让学生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记忆中, 缺少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掌握和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就达不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因此, 教师必须强化以能力为核心, 以问题为引导, 以检测为手段, 让学生在“整体”问题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深加工, 在问题中强化薄弱知识, 最后回归到整体的知识内涵及联系, 避免“炒冷饭”。比如,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的复习时, 就是采取了“整体———碎片———整体”的复习思路。
环节1:情境创设 (能力结构)
练习: (2010年全国高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 的性质,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 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实验过程中, 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和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 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 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
(4) 尾气可采用_________溶液吸收。
(设计意图, 把知识回归整体, 让学生自己去回忆相关的知识, 避免重复讲述。)
环节2:知识构建 (知识结构)
1、让两位学生上黑板写出答案并说出理由。
2、本题中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3、请归纳出二氧化硫的性质。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资源, 让学生自主归纳和补充, 实现思维碰撞, 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
环节3:能力拓展 (能力结构)
练习: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 (浓) CO2↑+2SO2↑+2H2O
根据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 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 作用是___。B中加入的试剂是__作用是__。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 作用是除尽____气体。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
(设计意图, 让能力回归基础知识, 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
四、实验探究, 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 离开实验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在教学中, 必须落实以实验为切入点, 实现“问题”与实验相结合, 通过实验探究, 化抽象为直观, 激发思维兴趣, 突破知识难点, 培养创新意识。
案例:NaHCO3溶液中是以HCO3 -离子还是以CO3 2- 离子的形式存在, NaHSO4溶液中是HSO4 -离子还是以SO4 2-离子的形式存在。
提供的试剂:等浓度的NaHCO3、NaHSO4和BaCl2溶液, 等溶度的Na2SO4、Na2CO3和BaCl2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试管, 胶头滴管。
探究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在方案一中, 向Na2SO4和NaHSO4中滴加BaCl2溶液, 均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两种溶液中均含有SO4 2-离子。在方案二中, 向Na2SO4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无明显变化,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出现红色, 说明了NaHSO4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离子。综合两组实验, 证明NaHSO4完全电离出Na+、H+、SO4 2-。在方案三 中 ,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而向NaH- CO3中滴加BaCl2, 无明显变化。方案四中, 向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酚酞, 其中Na2CO3溶液中颜色很红, 而NaHCO3溶液中只是出现较浅的红色。综合两组实验, 说明了NaHCO3溶液中, 主要是以Na+和HCO- 3 的形式存在, 所以其电离方程式分别为
以上四个实验方案, 均来自于学生的设计, 并且都是对比实验,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 积累运用 构思方法 积极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解决写作问题有许多途径,但是实践证明,简单的应用有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背道而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有效措施的同时,更需要艺术的引导和积极的评价。
一、注重积累写作运用的材料
学生进行写作时,有的是无话可说,有的头绪纷乱,产生这种问题的关键就是没有对素材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注意平时积累的三部曲就可以打开写作创造的大门。
一部曲:有效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1.进行丰富的阅读,增加素材积累。首先从课本中积累,对于课本中的好词好句要不断地积累;其次从广泛的阅读或新闻媒体中积累,如广播电视、报刊文学、经典名著等都是积累素材的有效途径。
2.观察积累,丰富素材。观察是直接获取素材的重要手段,将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春天,引导学生看百花竞放,体会万物复苏;秋天来到丰收的田野,感受春华秋实;冬天,带领学生来到冰天雪地的旷野,享受那种冰清玉洁的境界。详细地观察不仅仅包括观察事物的表象特征,还要关注事物的内在特征和现象的本质。总之,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随时思考记录,逐步地丰富写作素材。
二部曲:关注材料的后期整理
随着观察素材的不断积累,如果不注重素材的联系,只注重堆积,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无从下手。所以一定要对素材进行整理分类,可以通过材料主题分类、材料用途分类等。
三部曲:积极灵活地运用材料
根据写作要求首先要确定素材的选取范围,其次要灵活运用材料,通过不同的角度,将平淡无奇的材料表现得富有新意。一段平淡的素材可能就是一份珍贵的情景。
二、注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灵活运用语言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而语言的组织,素材的筛选又是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有利的补充。
(一)充分利用教材,及时加以训练
1.熟读课文,学生熟练地朗读可以积累好词和好句,同时将词汇进行一定的归类。
2.口语交际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达到一定的语言表达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法,如写景状物的手法,借景抒情的手法等。
(二)营造语言表达的平台,激发兴趣
1.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利用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如开展讨论会,主题班会,故事演讲等。
2.借助图画,激励学生展开联想。如:“图中有一截树桩,一个渔人正拿着鱼竿钓鱼,就这幅图请你发表你的看法。”图本身体现的是缘木求鱼的典故,学生只有正确地领会其内容实质才可以应对自如,所以加强学生观察图画、提炼观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注重作文构思的方法,关注写作习惯的培养
文章的构思是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的一种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利益、选材、布局等技巧,较好的构思可以起到表达自如、引人深思的作用,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思路清晰,文理严谨,所以好的构思需要有丰富的素材和灵活的组织技巧。
(一)通过原型启发进行组材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常常依赖一定的原型,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体会一些好的文体,并分门别类树立典范,如写人叙事类、借物抒情类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已有的原型,填入自己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掌握各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写作要结合自己的目的确定适当的表达方式,如记人叙事、写景状物通过叙述性语句,分析事理、宣传观点要通过议论性语句,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的要使用抒情的语言等。
四、注重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引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要指导学生读有文化品味的优秀作品,作品文体要多样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2.鼓励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总结生活。随时记录思想的火花,注意反思稍纵即逝的感受、奇异的联想、引人深思的生活现象等。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作文素材来自生活,通过利用多媒体的加工使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注重科学评价,提高写作的能力
1.在作文讲评时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2.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倡鼓励性评价。让学生自己对照评价标准,找到自身的不足。写作的评价要实行鼓励评价,不足的可以参考范文的形式提出改进建议。
总之,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注重细致的观察、平时的积累、兴趣的培养。除此之外,通过积极的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有一个质的飞跃。
【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推荐阅读:
小学计算能力的提高06-09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07-09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审题能力10-21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09-21
论如何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1-10
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方法11-14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09-13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