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范文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范文(精选8篇)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范文 篇1

一、材料题

1、列举题

2、归纳体

3、意义题

4、启示题

5、建议题

二、辨析题

三、分析类题

四、开放类题

1、演讲提纲

2、活动策划方案

3、建议书

4、倡议书

5、调查步骤

6、调查表

一、材料题

1、列举类题(1)、写完整句子,具体、真实。(2)、注意地域范围:如我国、河南、郑州、学校、家庭、社会等。

(3)、注意时间范围:如1949建国前、建国后、1978改革开放以来、2000年新世纪以来

(4)、注意数量要求:如果没有指定数目,请写三个以上(5)、注意内容要求: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 例1:刘廷在生活中担任了哪些角色?承担了什么责任?这些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答:(1)、作为学生:他承担了认真学习的主要责任,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分配的任务、公民身份;(2分)(2)、作为子女:他承担了孝敬父母的责任,这个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2分)(3)、作为社会成员:他承担了扶危济困的责任,这个责任来自道德原则、分配的任务、公民身份。(2分)例2:请写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科技、体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举一例)(6分)答:经济方面: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 科技方面:“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体育方面: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

例3:你能列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成就的具体事例吗?(请举两例,10分)答:(1)、袁隆平成功培育“三系杂交稻”,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2)、“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其它方面也可,但要注意写完整句子,不是词组)

例4、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百姓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事例。(3 答:(1)、居住条件:人们告别旧平房,住进新楼房。

(2)、家用电器:彩电、冰箱、空调进入百姓家。(3)、交通工具:从公交车、自行车发展到地铁、私家轿车。

例5、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列出三项)和不利因素(列出二项)(5分)答:有利条件

(1)政治:“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

(2)文化:两岸文化交流加深,感情上日益亲近。

(3)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 际地位日益提高。不利因素(1)、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挠。(2)、外国干涉势力的干扰。

2、归纳类题

---------设问方式:(1)(以上材料、数据、图表、事件。。)表明了;说明了;体现了;反映了什么(2)分析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用政治术语对材料进行概括------------答题技巧

(1)答案一般为书上的一句话或一段话,然后再简要的结合材料。(2)无法明显看出观点,可综合课本观点作答或从材料中找答案。(3)注意:“分别说明了。。。”;“共同说明了。。。

3、意义类题--------------设问方式:

如:意义;作用;影响;重要性;好处等---------------答题技巧

(1)至少写出三点,如有利于“自身、他人、家庭、社会、国家”等(2)如果考“危害性”,也至少从三个方面写 例1: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内容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的影响。5分

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由此可见:

(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4、启示类题

------------------设问方式

如:启示;启发;启迪;思考;感受;体会;感悟;打算等-------------------答题技巧(1)先谈材料表明了什么

(2)再具体谈我们怎么做(至少3点)例1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内容 材料(略),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5分 答:材料告诉我们实行计划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 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我国应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2)政府应重视对流动人口管理,为控制人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执法部门应依法查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4)社会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让这项基本国策更加深入人心

(5)公民应严格遵守计划生育的相关规定,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5、建议题

―――――设问方式

如:建议;对策;出主意、措施;该怎么做 5、建议题

―――――设问方式

如:建议;对策;出主意、措施;该怎么做 ―――――答题技巧(1)要具体,可操作

(2)一般可围绕国家、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几个方面提(3)建议:国家――――在立法、执法、管理、制度方面如何做

社会――――在知识宣传、媒体监督、环境治理等方面如何做 学校、家庭――――如何做好教育、示范、活动

个人――――在提高意识、宣传、落实行动上如何做

例1:我国正在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面对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你怎样做才能节约用电?10分

答:(1)树立节约用电的意识,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2分)(2)配合社会、学校,做好节约用电的宣传工作(2分)

(3)监督周围同学、亲友,及时举报、制止浪费用电行为。(2分)

(4)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如随手关灯、关风扇,尽量少使用空调,必须使用空调时适当控制空调温度。(4分)例2: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3分 答:(1)、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和立场,维护国家主权。(3)、坚持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不利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例3:材料(略)除了材料中的做法,负责任的你还可以落实哪些环保行动?5分 答:(1)回收废旧电池并送到收集点

(2)爱护花草树木,多参加植树活动

(3)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吐口香糖(4)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例4、请你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答:(1)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拨专款奖励科技创新人士,为海外归来的华侨、华人提供良好就业环境,以此吸引、号召卓有成就者回国奉献,以广觅人才

(2)学校应多教授课外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其创新能力,有探索精神

(3)学生自己应勤于思考,多动手、多制做、多发明,科学求实,努力学习,提高创 例5:材料(略)为避免此类污染事件的再次出现,我们该怎么做?5分 答:(1)我们应完善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水环境。

(2)执法部门应依法严惩破坏水环境的相关责任人,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企业应积极采用净水环保设备,避免污染水环境

(4)社会应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5)公民应采取实际行动,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二、辨析题

答题思路:

1、判断:正确/错误/片面 2、课本理由 3、材料分析 4、总结。我们如何做

------------------设问方式: 1、谈谈对。。。。的认识、理解 2、结合材料阐述问题、观点

3、用。。。原理,分析。。。问题、观点、现象-------------------答题技巧

1、如果是正确的观点和材料,按照what—why—how分三段来答,即观点、理由、做 法。

2、如果是错误的观点或材料,按照辨析题的答题方法来答,即判断正误---课本理由----材料分析-----总结,我们如何做。

例: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请结合红色旅游的作用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1)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3)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好起来之后,看到我们伟大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通过参观革命圣地的“红色旅游”,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党的衷心拥护,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心。

(4)因此,我们中学生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光荣历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自觉地坚持四

四、开放类题 1、演讲提纲:

(1)演讲题目:主题突出、语言简洁(2)演讲对象:按题目要求写称呼

(3)演讲内容:分“what—why—how”三个方面写,每方面要比较具体,约50字,共150个字以内。

例: 让历史昭示未来 同学们: 搞“台独”、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是不得人心的,我们要坚决反对。(是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注定失败。(为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武力。作为青少年要认真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领,肩负起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怎样做)2、活动策划方案(1)活动主题

(2)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了解。。,明确。。。,提高。。。,从而达 到。。。目的。(3)活动准备

(4)活动时间和地点

(5)活动步骤:1、2、3(6)活动总结

例:10月1日是国庆日,为迎接庆祝这一重要时刻,我校准备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请你设计活动主题和几种活动形式。5分 答:活动主题: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活动形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

例:学完“我的角色、我的责任后”班里打算以“我是谁,我该做什么”为主题开展一次活动。为了能取得较好成果,特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假如你是该班一员,请完成下列设计任务:(1)设计出该活动的目的(2)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3)就你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活动目的:通过此次主题活动,使学生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分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明确责任的不同来源,从而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责任。3分 设计宣传标语:(1)责任与你我同在

(2)自觉履行责任,创造美好人生(3)人人有责任,事事要负责

(4)我的责任我负责(选2条即可,4分)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范文 篇2

一、选择题

1.选择题特点

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单项选择的特点是具有唯一性和最佳性, 是比较容易的题型, 因而同学们答题的准确率也相对比较高。单项选择是由题干和题肢构成, 题干通常是陈述不完整或者缺少东西的句子。多项选择则是同学们在答题中倍感棘手的一个题型, 多选题有四个备选答案, 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答案要求只有全部选对才能得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因而多选也是同学们容易丢分的一个题型。

2.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同学们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通常要使用答题的“四审四排法”。

四审:

1) 审题干:把关键词掌握好, 明白题目的主旨意思。

2) 审设问:正向或者逆向选择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

3) 审题肢:正确或者错误。

4) 审题干与题肢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排:

1) 排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排除掉最不符合题意的一个。

2) 排异法:所陈述的观点正确, 但是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3) 排重法:与题干的意思相同, 重复的题肢。

4) 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上面简单概述了做选择题的方法, 下面看一个例题。

例题: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 有了法律, 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 。

A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多,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风气不断加强。

C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D民主程度加快, 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人们具有高度的民主和法律意识。

解析思路:题干说的是法律的重要性。A物质财富与题干无关, BC都是D的其中两方面, D最能概括, 当然了D也是公认的社会进步的标准之一。

二、简答题

简答题的技巧相对来说比较小, 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认真审题。认真阅读材料及问题, 要找准材料的关键词句, 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对于直言式的简答题, 要把握问题的关键;对于其他类型的简答题, 例如材料式、漫画式、图表式的简答题, 同样要把握中心内容, 提炼精华并揣摩命题目的是什么。

其次, 构思答案。根据问题要求和课标要求构思答案。分层次解答, 不要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 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最后, 规范答题。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内容完整、表述精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书写规范, 不乱写乱画。

三、辨析题

辨析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是针对某一观点的多种看法进行辨析, 这种题型是考生最容易丢分的题型之一, 主要原因是考生对于辨析题的做法和技巧了解的不够透彻。下面我结合例题, 谈谈这一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四、分析说明题

分析说明题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试题一般都是跟社会热点挂钩, 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题型, 属于开放性试题。

例题:做好2007年经济工作, 最重要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与以往相比, “好”“快”前后顺序做了调整。“好在快”前, 成为2007年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提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 我国政府应怎样做?

解析思路:对于此类问题, 主要从以下几点思路进行分析。

第一步, 要仔细阅读材料, 把握主题中心内容。以避免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带着题中的问题分析材料, 筛选出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第二步, 针对试题中反映出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找出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在这道题中, 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出的有效信息是“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联系到所学的知识有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第三步, 依据题意, 合理的进行分析解答。通常情况下只要材料中的中心内容与理论知识相对应即可。

总结:

以上是我对初中政治答题技巧的总结。总之,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不断发展, 中学生要重视政治这门学科, 掌握政治的答题技巧, 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学习中不断感悟、反思和超越自我。

摘要: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 初中政治是一门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学科。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政治课本教学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学生们在解题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答题中不知道从何下手, 不懂得解题技巧。本文对于初中政治答题的技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并且做出总结, 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政治,解题技巧,传授

参考文献

[1]卢银中.初中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与疑难透析[J].湖南少儿出版社, 2013, 6.

[2]朱景德.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人权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 2007.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范文 篇3

一、简答题

简答题灵活多变,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是中考试卷中最基础的题型之一。简答题的命题依据是学生成长要求、阅历实际和认知特点。

简答题一半通过一段或几段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设问的方式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考查考生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素养;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理解有关实际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应当关心并能够理解的现实问题、相关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信息的能力,以及评价社会领域中有关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的能力等等。解答此类题型要做到“四审”。

例析:(2007年北京中考试卷)据报载,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天安门广场日产垃圾达到19吨,清理口香糖、小广告仍是“老大难”。另据中科院测算的数据,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2分)

(2)针对上述问题,请说说我们该怎么办。(4分)

解析:

1.审材料。研读材料,明确大意。可分句或分段阅读,查找关键词。阅读上段材料,我们可以根据两个句号,分成两句。第一句中主要说明天安门广场垃圾多,垃圾从何而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第二句中我们可以找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关键词,主要说明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审题目。上题中第一小题我们阅读时应注意上述“哪些”。上述“明确了答案的指向性”,哪些则告诉我们答案不可能是一点,至少两点。第二小题我们阅读时应注意“针对上述”“怎么办”。归纳答案时,要把材料含义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回答第一问时要从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两方面人手。回答第二问,要针对人们的素质和环境破坏两方面提出具体做法,即转化为如何提高人们的环保素质,如何保护环境两个问题。

3.审分值。分值的设定与答案要求是紧密联系的。一般情况下,每一个答案要点都有规定的分值,具体看试卷总分值。如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政治试卷总分值为50分,简答题中每一个要点都是1分。从上题后面所标的分值我们可得知:(1)小题的答案要点至少两点;(2)小题的答案要点至少四点。

4.审空格。简答题中的空格也非常讲究,设计者既要保证让考生有写全答案的空间,又不能浪费纸张。所以,我们考生所写的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所写内容不能超出空白范围,尽量使用课本术语。如果考生写的答案太少或太多,则答案有可能不够全面或过分累赘,甚至是错误的。

二、辨析题

辨析题也是政治考试常见的一种题型,“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解答此类题时,既要判定是与非,更要分析道理,其中“析”是主体,是关键。常见的题型有以下两类。

1.判断说明题

对于这类题的应答,要看题目阐述了几层意思,对于正确的观点不要置之不理(这也是考生易犯的通病),要略加评析;对于错误的观点要运用政治理论,重点加以批驳。

如考题:“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可随意行使自由权利。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回答以上问题,第一步先亮观点。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第二步是辨析第一句话,“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正确的。要略加分析: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步是辨析第二句话:“人民可随意行使自由权利”是错误的,然后就“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由权利”进行应答。

2.漫画评析题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总结 篇4

1、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

2、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3、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4、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5、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6、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7、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1“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3“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4“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5“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6“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7“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8“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9“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 。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范文 篇5

漫画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漫画题寓意深刻,形式活泼,且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解答好漫画题主要做到“三步走”

①析漫画,点本意

首先,要观察漫画的寓意;其次,观察漫画的标题,这是沟通漫画与教材的桥梁;再次,观察漫画中的文字。

②连教材,觅“结合”

试题在书外,理论在教材。在观察漫画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的有关内容,多角度进行分析,寻找漫画与教材的结合点,这是解题关键。

③组答案,亮观点

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抓住漫画和教材的结合点,亮出观点,组织答案,这是解答漫画题最重要的一步。

对于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漫画问题,大家都怎么解答的?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类问题进行解题方法的分析!

一、漫画题的总体思路:

1、解题顺序:漫画表意→漫画寓意→命题者意图;初步明确命题者是想针砭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等。

2、画面解读:“人”、“物”“事件”及其相互关系,整个画面呈现的色调是健康积极或是颓靡消极,是正面肯定还是反面讽刺。

3、漫画中的文字:文字对解读漫画起着提示、补充、说明、深化的作用,特别是漫画的标题往往对漫画意图和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4、反对不读漫画,只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二、漫画选择题的特点

1从题干构成上看:

漫画选择题题干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漫画(包括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性文字(漫画标题)和选择要求。

2从题肢类型上看

题肢部分一般有两种类型:单项型题肢和复合型题肢。

3从试题特点看:

漫画形式新颖别致、构思精巧;漫画内容反映现实、寓意深刻;漫画取材广泛多样; 考核目标以哲理为主;难度系数一般较高,往往是本套试卷的压轴题。可见,漫画选择题具有“新、活、精、巧、深、难、全”的特点。

三、漫画选择题的解读程序和过程:

先审题干→再辨题肢→干肢相连、依干求肢

1“先审题干”

就是分析漫画的主旨,了解命题的意图,弄清选择的要求。审题干就是对漫画、说明性文字、选择要求三部分分别审读和全面综合审读。着重考虑以下四要素:

(1)漫画表意:即画面直接反映的表层意思 ,即能读出感性信息;

(2)漫画寓意:既借助画面反映出来的隐藏在漫画表意背后的深层次的道理,它是漫画中心意图所在;寓意要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必须对漫画进行分析和综合,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的飞跃;

(3)漫画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解题离不开学科知识,因此在弄清漫画表意和寓意的基础上,必须回归学科知识。

(4) 选择要求:题干中的选择要求即题眼,十分简练,往往是一个短语。选择要求不同,对题肢的取舍标准就不同。例如:“漫画表明”与“漫画中的某一事物表明”、“漫画能反映的道理是”与“漫画不能反映的道理是”、“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与“漫画体现的经济学(政治学)道理、以上这选择要求中,由于用语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审读“选择要求”必须格外谨慎、严格区分,最好是“咬文嚼字”,以明确选择的要求.

2“再辨题肢”

就是要弄懂每个题肢的内容、含义、正误、角度以及题肢间的联系。正向选择一般要排除错误题肢、与题意明显无关的题肢和不符合选择要求的题肢,留下备选题肢。

3“干肢相连、依干求肢”

就是把题干和备选题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的题肢,这是解题的最后一环:

(1)与题干明显无关或与选择要求不符的题肢肯定不选。(2)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的题肢存在选与不选两种情况: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应选;与题干仅有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不选。

(3)本身错误但符合漫画意图和选择要求的题肢,应该入选(一般是反选)。

问答题技法十一

图表类: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

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前后相继的关系。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问答题技法十二

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议?

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少年(个人)

②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府、社会、公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8、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

1.找准行为

2.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3.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4.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危害)

5.应该怎样做

①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单一行为评析。

②单个人物(多种行为)或多个人物(多种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侧重是什么、为什么。

步骤:

A、仔细阅读题干,找准、找全行为和人物。

B、针对每种行为进行具体行为定性,说明依据点到为止。

9、青少年应怎么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某问题你应该怎么办(怎么做),”或“你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应对某某问题”或“你打算怎样去做”等。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上树立什么理想(或观念,或意识或精神);

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

下面为几种常见的模式: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②观念(意识)+行动(宣传+具体行动)——(一般针对某一领域的建设,如环保、诚信、节约型社会等说明怎样做时,可用此思路)

③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树立成才目标,肩负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发扬……精神(艰苦奋斗、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增强体质,磨砺意志,将来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家乡、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问答题技巧十三

中考思想品德探究与实践题复习指导

一、探究实践题型的取材和特点

近年来,中考政治试题不断创新,出现了大量的探究实践题。作为开放性试题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材广泛,主要有(1)党和政府部门的报告、决议(2)伟人、名人的语录、讲话。(3)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代表人物的事迹(4)本年度重要的或热点时事(5)人们共同关注的某些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科教等)。选取的素材均密切联系本年度的时事热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注意贴近初中生的实际。

其显著特是(1)知识主干化,各地考查内容都重点放在了最重大的时事和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上,(2)知识综合化,各地试题均坚持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迁移和整和所学的基础知识。(3)答案生成化。既答案在教材中找不到相同的表述,而且要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走进试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生发、组织答案。(4)试题德育化。通过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实际水平和知行统一的觉悟品质,试题发挥了应有的德育功能,体现了积极的价值趋向。

二、探究实践题的种类及答题要求、方法:

常见的活动题型分如下几个类别。

(一)、应用文类,如小论文,书信,建议书,倡议书,发言提纲,感谢信。解应用文类试题,要注意(1)答题要把握试题要求,符合题意,(2)要符合应用文体的格式,(3)答案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姓名。

(二)、主题会议类,如辩论会、讨论会、主题班会、展览会等。1、辩论会形式的活动题,一是要明确辩题;二是要正确理解正、反双方的立场、观点;三是要根据正方(或反方)立场观点,回到教材找辩论的角度和相关知识;四是语言表达要规范,准确,态度要鲜明,坚决。2、主题班会类题要深入活动情景,了解各类会议的主题、场景安排,内容、对象等;要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要结合教材知识,找准分析问题的角度,做出符合题意,符合活动主题和自己角色的答案。

(三)、社会调查类。包括建议类、打算类、献策类等。解析这类试题,比如社会调查计划的制定,要具体安排调查活动的各个环节,调查时间、对象、方法、结果处理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调查报告类,包括标题、引言、主体、结论和建议。建议、打算类题要联系实际,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切忌“大而空”的口号。解答建议类题一要分析原意提建议;二要联系材料提建议;三要结合时事提建议;四要发挥想象提建议。

(四)、宣传板报类,如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这类问题的考察一般是有关“——报”的某些部分。如有关板报的标题、前言、结尾、内容安排。答题时要认真审题,明确主题,各个小题的答案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包括说明问题、正确建议等部分。标题书写要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合理化建议部分可从现实生活入手,提出具体措施即可,鼓励创新。

(五)、标语口号类,如写广告词、宣传标语、主题、口号、警示语、座右铭等。标语口号类题,答题要符合题意,明确主题,语言表达要求较高,可以是一句简洁的语句,也可以是词组组合,还可以用对偶句形式,但都应做到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有感染力,富有宣传教育意义,最好能写出新颖、时尚的语句。

(六)、活动方案设计类。活动方案设计不是考查某种具体的活动形式,而是给出明确要求,如拟订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准备等。设计主题或宣传标语一定要起到宣传作用,活动目的可从开展活动的意义、作用等方面考虑;形式可以多样,如手抄报、演讲、小发明均可。通过设计活动情景,考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和认识,以及把学习融入生活的能力。其命题结构包括拟题、探究、参与、建议四部分。合理设计活动方案要做到(1)活动的主题要鲜明(2)活动的理由要充分(3)活动的目的要明确(4)活动的形式(或内容、步骤)要多样。同时注意:层次分明、渲染气愤、激发热情、鼓励参与、讲究实效、有始有终。下面我就举例说说几种主要探究实践题的答题模式:

三、探究实践题的答题模式:

一、倡议(建议)书:

写作要求:

格式正确;标题、称呼、正文、结语、署名和年月日。

标题:只要“倡议(建议)书”或“关于XX的倡议(建议)书。

明确向谁倡议(建议)。

正文包括(1)背景、原因或意义、目的、根据等。(2)分条列出倡议(建议)内容、要具体可行。(3)提出倡议(建议)者的希望或表明倡议(建议)者的决心等。

[范例]:

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全体公民:

面对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和水资源的严峻形势,为了更好地使全体公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要求,特提出如下倡议:

1、各级政府都要积极宣传节水的重要性。

2、每个公民都要使用先进技术管理水、依法治水。选择科学、合理的洗漱、沐浴方式。

3、每个单位和家庭都要生产或使用节水水龙头和专用设施。

4、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

希望您能响应倡议,做节约用水的好公民!

中学 班

年 月 日

二、活动方案

设计要求

1、明确主题,把握活动具体要求及内容

2、注意完整性,条理性和可执行性

3、格式正确,书写规范。

4、内容包括:活动名称;实施时间及场所;活动主题、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具体要求(安排);活动体会等等。

[范例]

社区活动方案

主题;

1、活动名称:“树环保意识,创绿色社区”

2、实施时间:年 月 日

3、实施地点:道路两旁,房前屋后,

4、要求:

(1)每组学生种植两棵小树,或领养一片草坪或一段路边绿化带。

(2)协同有关管理部门定期施肥、浇水、剪枝及其他管理,保证其成活。

5、主题:还 (地名)碧水蓝天,让 (地名)更亮丽!

(1)目的: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创造环境优美的绿色社区。

(2)形式:①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并向本社区公民发出倡议,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②从我做起。大力宣传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等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③开展植树种草等活动,美化居住环境,④对社区周围的居住环境进行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⑤积极揭发检举各种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

三、主题班会

设计要求

l、明确主题及具体内容的要求;

2、设计要完整有条理;

3、体现班会的气氛,鼓励参与,讲究实效;

4、步骤具体可行,环节齐备。

[范例]

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

1、班会主题:学习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

2、活动目的(意义)使同学们学习、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并能向周边的人宣传该法,提高大家的文明意识和法律素养。

3、班会前的准备:搜集资料,走访有关人员,邀请有关专家、写出发言稿、布置场地、安排活动程序,并准备活动有关物质,如话筒、电视及播放器等。

具体步骤:

(1)观看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专题影片、录像资料。

(2)展示各小组收集到的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资料。

(3)请专家作有关治安管理处罚常识和法律知识的报告。

(4)请学生代表谈观看专题片和专家报告后的感想。

(5)请学生代表宣读号召大家提高治安管理意识,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倡议书,

(6)请老师作总结发言,向同学提出要求,并宣布活动结束。

四、演讲比赛设计

[设计要求]

1、符合演讲比赛情境,注意比赛的环节要齐备,

2、程序及安排要可行具体。

3、主题明确观点明析,能体现演讲的实质及要求。

[范例]

关干节约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演讲比赛设计

1、主题:节约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活动形式:演讲比赛。

3、意义:通过组织演讲比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资源的重要性及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从而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落实节约、保护资源的行动,以及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和决心。

4、活动准备:(1)在班级宣传、动员同学们积极报名,并要求参赛人员做好准备。

(2)聘请评委老师,选拔主持人并确定相关的参与人员,

(3)制定并公布演讲比赛规则及评比标准。

(4)确定好演讲比赛的时间、地点、落实相关设备等。

5、步骤:(1)主持人宣布演讲比赛主题。(2)介绍评委老师。(3)公布演讲比赛规则及选手出场程序。(4)比赛并评分。(5)公布分数及获奖同学名单。(6)请老师总结、颁奖。

6、注意事项:宣传动员中应突出积极参与的要求,维护好场地设备,注意保持好场地清洁,同时维护好比赛过程中的纪律等。

五、墙报、壁报、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

[设计要求]

1、形式正确、篇幅短小。

2、内容丰富多彩,板块设计合理,体现知识体系与结构。

3、形式活泼、图文并茂,编排美观。

[范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设计 报

1、主题(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板块设计:(1)编者按(本期主要内容简介及编者的希望)。(2)背景介绍及办报的目的。(3)板块设计:至少三个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国家的具体措施及青少年的实际行动、要求等等。

3、资料的收集方法:看报、到图书室查相关资料、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查找,向老师等咨询。

4、意义: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意识,自觉落实行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提高动手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增长才干,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等。

六、调查研究方案

[设计要求]

1、明确主题及活动形式。

2、调查的准备及实施及调查材料的处理。

3、通过调查想达到的目的及相关的建议。

[范例]

关于 (学校)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计划

1、活动时间:年 月 日——年 月 日

2、活动地点:班级、操场、校门口等。

3、活动准备: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自任务,确定调查对象、内容、方法等。

4、活动方式:问卷调查、走访等。

5、调查对象:学校领导、教师、中学生。

6、调查内容:创造性的想象能力,进行类比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的能力;持之以恒地将思维意识和设计转化为行为,将精神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或者是自学能力、探索能力、评价能力等等)。

7、汇报交流:谈感想体会、汇总调查资料等。

8、写出调查报告、呈交有关部门。

七、调查报告的写法

[设计要求]

明确主题及所定内容。

格式正确条理清楚。

3、书写规范有层次。

4、文章格局:(1)标题。标题必须紧扣调查目的,符合调查主题。(2)引言。引言部分必须写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3)主体。主体部分必须具体叙述调查的基本情况,列出典型事例和数据,并恰当地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和规律。

(4)结论和建议。结尾部分必须对全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范例]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标题: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中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现状的调查。

2、引言部分。

调查目的: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帮助学生克服浪费奢侈的不良习惯,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习惯。

调查对象:用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出七、八、九年级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了解同学们平时的生活态度和表现。

调查方法:问卷、座谈、访问、观察等。

3、主体部分。归纳出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和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表现及各自所占比重等调查的情况,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剖析,从而找出规律,阐明自己的观点。

4、结尾部分。结论:在校学生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任何理想的实现过程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等。建议: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艰苦奋斗教育;开展”勤俭节约、朴素光荣、浪费奢侈可耻“的宣传活动;评比”艰苦奋斗模范生“等。

问答题技法十四

巧答探究性试题

探究性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一般选取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的交叉点作为载体,三言两语创设情境,巧妙设问,设问较为宽泛,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从分析材料入手,找到相关知识的切入点,显得格外活泼,新颖。其答案不是惟一的,呈现多元化,这极大地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但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不能脱离死记硬背的束缚,走不出应试的圈子,答案显得呆板、教条、肤浅、片面,这样就不容易得高分。我认为解答探究性试题一是要有话说,二是要有话会说,三是要有话好好说,四是要有话慢慢说。

一、有话说

学生在解答探究性试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也只是干巴巴的三言两语,原因在于学生对教材不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要让学生有话说必须回归教材,围绕问题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知识点,组织答案。在答题时要将教材上的原理反复推敲筛选,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原理回答问题。不回归教材,不向教材求索,肯定无话可说。例题:某中学九年级(2)班周涛同学在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后,对当地的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结构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得到如下信息:①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占当地经济成分的57%,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占当地经济成分的43%。②马龙一家四口人月收入21 000元。其中马龙的父亲靠自己的专利技术在某国有企业当工程师,月收入5000元:马龙的母亲是一家外资企业的职工,月收入4000元;马龙本人是一家民营企业老板,月收入7000元,炒股月收入3000元;马龙的妻子开了一家小商店,月收入元。根据材料回答:①从信息一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实行怎样的经济制度?请你向周涛同学介绍一下确立这一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②从信息二可以看出哪些生产要素参与了分配?这一分配方式有什么优越性?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向教材求索,需要熟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和我国的分配制度,搞清了这些知识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有话会说

会说要说到点子上,说到要害处,说到实质上。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要说清题意。说清题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材料中的中心含义、层次;另一方面是问题的指向、具体要求,这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前提。例题:4月,下岗职工李明筹办私营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请回答:材料中政府行为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审题,一要审清背景材料,注意背景材料中的每个信号:“204月、私营企业、下岗职工、政府行为“等都是有效信号;二要审设问,问的是政府行为的依据,这就是政策和法律,要求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的新规定等角度来回答;意义则根据教材和题意来回答,要求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劳动致富等角度来回答。其次要说深,不能浮于表面,简单地就事论事,应该深入分析,深挖其内涵,深思其引申义。探究性试题答案除了正确与错误之外,还有优与不优、优与更优之分。比如,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推石头,问你这个人在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三种回答:一是这个人在推石头;二是这个人在挣钱;三是这个人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很明显这三种回答都正确,但一个比一个深刻,第一种回答只能得1分,第二种回答可以得2分,只有第三种回答才能得满分3分。再次要说全,不能只说其中某一个方面,而应该多角度思维,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解释,要力戒单向思维和定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思维和多角度择优的意识。例题: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60岁生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振兴的百年梦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奇迹?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往往只说经济方面所创造的奇迹,而忽略了政治、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样就很不全面,而且容易失分。

三、有话好好说

好好说指的是主次分明,主次兼顾。探究性问题大多是一题多问,但所问之中又有主次之分,如果答题时不弄清其中的主次关系,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何判定题目中的主次呢?一般来说,答题中要点多的部分为主,少的部分为次;占分比重大的为主,小的为次。题目中的主次关系清楚了,才能在答题的时间、精力、篇幅上做出恰当的安排。但要获得好的成绩,还须主次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同时还要把握各个提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像原因与结果、材料与分析、条件与发展趋势、作用与启示、后果与认识等。这样,答题时就不会出现前后脱节、左右不连贯的现象。例题: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族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争着用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了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法国人拿出大香槟;俄罗斯拿出伏特加;德国人拿出威士忌;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但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把各国的酒倒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它代表着美国的文化精神。”①各国来宾为什么要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②能聚集一堂谈论“酒”文化说明了什么?③“鸡尾酒”的诞生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的第三问是主问题,需要多加思考,多点笔墨,但与前两问关系密切。第一问从爱国的角度回答,第二问“能聚集一堂“说明人类需要交流、沟通与学习,在此基础上上升到第三问的回答,人类还需要创新。

四、有话慢慢说

慢慢说是指答题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许多学生在拿到试题以后,往往不假思索,不去深入分析,提笔就答,答卷时又不分段落,一气呵成,不分层次,想到哪写到哪,结果是杂乱无章,条理不明。要使答案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答题前必须根据题意有目的地精选和组织材料,简要拟定提纲,同时要力求规范化。具体来说是:(1)段落化。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把大题化成小题,每小题为一段落进行表述。如:平时不注意小节的张某,因一口痰引出了一场麻烦。前几日,张某在城市街心公园玩耍,不小心将一口痰吐在法院干警王某的鞋上,王某遂以张某侵犯了其人身权利为由,强行将张某带到法院,罚了他200元钱才算了事。请你对张某、王某的行为作出评析,并谈谈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根据题意可分成两段进行回答,第一段表述张某行为的不道德和王某行为的违法;第二段从法律和道德相互关系的角度谈谈对我们的启示。(2)要点化、序号化。指的是抓住问题要点进行简明作答,并在每一个要点前冠以表明先后顺序的符号(1、2、3、4或A、B、C、D)。采用要点化、序号化答题,答案显得严谨、精炼、醒目,给人一种整洁、利索、切中题意的感觉。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范文 篇6

一、回答分析题的具体要求: 回答分析题一定要按照2010年的大纲评价目标的要求来作答,以下是2010年大纲的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

问题。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一、回答分析题的具体步骤:(1回答分析题前,首先要看分析题材料后面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一般材料里往

往隐含着很多对回答问题有用的信息,只不过比较零碎,需要考生去理解和分析,去归纳和总结。

(2作答时候最好在草稿纸上列上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多多益善,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结合题

目中的材料再在试卷上引申发挥。在这里我强调的是,考生在回答分析题时,切忌泛泛而谈,尽量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精练、逻辑性强。

(3如果分析题选取的材料不是围绕某一主题设置的一组材料而是蕴含深刻涵义的某一句或某一

段话时候,要结合材料做适当引申,分析其中要旨作答。

(4回答分析题时一定要层次分明。分析题中如果有两个问题,你在答题时就要标上(1(2等符

号分别回答每个问题,以此类推。在回答每个问题需要展开的时候,一般标上“第一、第二、第三…….”或“①、②、③……”等“分类性”词语或符号。

(5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清晰,切勿涂改,一般只须把写错的划下就可以了。另外

答题的字数要适当多一些,尽量把字写得稍大一些,争取把卷面写满。

三、回答分析题的实例解析(以下就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的部分分析题展开解说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

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含蕴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 【答案要点】:(1上述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评注:回答分析题要按题目的要求作答,材料涉及的有哪些辩证法基本范畴都要写出来,如果写多了也不要紧,也不会扣分,但其中的上述两点必须列出来,2分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

系范畴,它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评注:这是材料涉及的思想理论相关知识点阐述部分,注意回答时候务必要准确,做到符合考试分析的评价标准1、6条,1分“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即同果异因,因果关系中存在着同因异果和多因多果等复杂现象。(评注:这是运用材料的实例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知识点作答,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的重点所在,所以考生在作答时候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例>,这样阅卷老师才会做出高分的回应,1分华佗通过望色、诊脉,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评注:评注:同上,这是运用材料的实例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知识点作答部分,1分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现象,而本质则要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评注:这是材料涉及的思想理论相关知识点阐述部分,注意回答时候要准确,做到符合考试分析的评价标准1、6条,1分

(2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

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即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评注:这个4分的小问题,正是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答案要点趋向于开放性的具体体现,给那些知识记忆能力弱,但分析能力较强的考生发挥才华提供余地,但考生回答时候一定要通过问题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想到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知识点做出适当的自由发挥,可以从细微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比如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想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问题。

36.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1957年2月2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79年3月3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及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6分(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4分

【答案要点】:(评注:这个2009年的跨学科的分析题正好透露出2010年大纲改革的信息,说明今年的毛中特部分的分析题多半也是一道毛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综合的题目,也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对考生综合能力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56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中国共产党回答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2分(评注:材料中间接隐含着这个小问题的答案要点,比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所以说,考生在回答材料信息较多的分析题时候千万不要忽视材料中的有用

信息,如果为了节约时间不顾阅读材料,看了题目就随意发挥,这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总之,考生在遇到材料较多的分析题时候一定要快速浏览,再通过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知识点适当引申一下,把材料中的间接答案变成符合思想政治理论的直接答案。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解决这种矛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4分(评注:回答这个小问题其实很简单,材料的信息已经告诉你问题所在,只不过你要回答出如何解决,考生在阅读到材料2的信息就应该联想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方式和途径,这也正是大纲的评价目标5的体现。总之,材料中信息是有用的,所以考生一定要快速浏览材料,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2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区分开来,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根源主要在于体制;明确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分

(评注: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善于联想到“改革开放的具体细节”来结合材料回答,自己可以做适当的引申发挥。这个问题从侧面体现2008年的时代主题,即体现着2008年的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也是大纲评价目标5的要求。按照命题者的这种命题思路我们可以联想到2010年的毛中特部分的分析题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观、民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建设问题等等。所以考生平时一定要强化复习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基本功扎实,考试时候就得心应手了。

38、选做题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中国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物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频现于国际社会。

阿拉伯国家联盟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本?哈拉2007年4月14日介绍,在会见中国驻阿联盟全权代表吴恩科大使时说,阿盟高度赞誉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关于解决该问题的立场是公正积极和平衡的,所发挥的作用是建设性的,有深远的影响力。第一届东盟秘书长、泰国前外长素林2008年1月7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积极支持东盟组织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解决本地区以及国际事务,中国为提升整个东亚地区自信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在东亚地区所做的贡献,对地区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让东盟信服。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已累计对49个不发达国家免除到期政府债务374笔。中国已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

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了中国的参与,许多国际热点问题呈现出积极的变化态势。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了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人次、物资26万多吨,接诊病人3.6万多人次,先后有3名军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2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做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何在?(4分 【答案要点】:(1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国际热点和地区冲突问题上成为一个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6分

(2中国之所以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的国际政治角色定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战略。(4分

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攻略 篇7

一、找关键词法

在选择题题干设问和题肢中,一般都有明确的关键词对题目的设问方向、知识考查点等作出规定。首先,把握题干关键词,即“题眼”,明确设问规定性。设问规定性就是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限定。找到了这样的关键词,就找到了选择的方向。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关键词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规定范围的关键词,“经济学道理是”“哲学道理是”“正确的是”等;规定内容和角度的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启示是”“原因是”“说明”“体现”“表明”等;规定条件的关键词,如“根本”“主要”等。有些选择题的题干材料还涉及一些行为主体,我们在审题时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如企业、消费者、政府、党、政协等。

其次,认清题干“关键词”,排除错误选项。在题肢选项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词能够让我们迅速地判断出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利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表述过于绝对的选项一般都是错误的,如“只要…… 就”“消除……差异”“杜绝…… 现象”“一定……”“一切”“任何”“完全”等。意识、思想、文化、观点等主观的东西一般具有指导或影响作用,而不是绝对作用,如果题肢说思想、意识、文化、观点对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就是错误的,可以直接排除。注意有没有定语修饰词,如“正确的”“科学的”等。哲学、文化、意识、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具有双重性,如“哲学推动社会发展”是错误的。反作用、导向作用、能动作用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意识能促进物质的发展”是错误的。

二、排除法

排除法是选择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排除法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第二,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予以排除。

第三,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肢须排除。

第四,排倒法。如果题干和题肢为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因,谁为果,有无因果。无因果关系排除,因果关系颠倒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称为排倒法。该题型有四种情况需引起重视。一是要区分原因的性质,即“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二是要注意原因和结果的对应性,即是否针对结果回答到了原因;三是要注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四是选项是否是题意的简单重复。

第五,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则予以排除。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着严格的规定性,务必准确把握,慎防题肢用相似的词语、符号,暗中将它的内涵改变,使其成为错误选项。 2 题肢的内涵之和应等于题干。如果题肢的内涵小于或大于题干,都不能说明题意,都违反了同一律。3 题干和题肢的外延必须对等。4慎防以偏概全的题肢。以偏概全的题肢是指用片面的题肢,或者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题肢,来说明需要全面、完整说明的题干。

三、猜测法

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可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项,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几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会。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得分的几率仍有25%。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从一道试题看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篇8

2011年湖北文综卷尤其是政治试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很好地贯彻了教学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而且与去年相比,试题呈现了稳定性的特征。

这种稳定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试题结构、试题长度、试题难易程度1、阅读量与信息量等几个方面。可以说做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字当头”。

2.重视基础而不忽视能力,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众所周知,湖北卷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的题目直接来自课本,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第38题的第(1)问:“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实际就是对课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虽然湖北卷是面向大纲区的,但只要你细细研究近几年湖北的高考试题,你不难发现试题在给大纲区的教学考试以正确引领的同时,也在逐步渗透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题呈现出的创新性、灵活性和“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在不忽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同时,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

3.试题不回避热点,呈现明显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就是以能力立意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2011年高考湖北文综卷政治试题部分,尤其是第38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同时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也为我们2012年的备考指明了方向。

下面仅以第38题为例,对2011年高考湖北文综试题进行解读。

38.(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过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 说明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8分)

(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12分)

答案(1)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2)加快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西藏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生产发展。

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维护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其积极性。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推动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1.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意义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伟大首都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彻底驱逐了帝国主义在西藏的残余势力,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和统一,打破了西藏社会长期停滞落后的局面,在西藏各族人民心中播下了光明和希望的种子,为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基础。从此,翻开了西藏历史新的一页, 开辟了西藏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开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新时期,在西藏发展史、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2.西藏和平解放的巨大成就

经过60年的不懈奋斗,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巍然矗立在世界之巅。经济发展实现飞跃,政治文明开天辟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建设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社会局势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3.西藏和平解放给我们的启示

(1)60年峥嵘岁月,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西藏60年的历史巨变,饱含着党中央的深情关怀,西藏始终在祖国大家庭中繁荣发展。西藏60年的发展进步,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

(2)西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是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西藏,任何搞“西藏独立”、分裂中国的图谋都必然注定失败。达赖集团开历史倒车、梦想恢复封建农奴制度的图谋绝不会得逞,鲜艳的五星红旗将永远在西藏高高飘扬。60年的发展进步,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60年的沧桑巨变,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60年的历史进程,满载着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60年的辉煌成就,镌刻着西藏各族人民的不懈追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会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4.小结

通过以上背景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藏的和平解放有着深远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的事情,也是全中国人民的事情,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党中央和社会各界对西藏成立60周年都格外关注,因此,它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不足为怪!

一道高考试题的质量如何,设问非常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设问就是试题的题眼,设问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试题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因为通过设问我们就能够看出它要考查考生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如何去考查,这些知识点考查的价值有多大;它要考查考生的哪些能力,怎么去考查这些能力;它要考查考生的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去考查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纵观本道高考试题的设问,我觉得它主要呈现以下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设问方式比较单一。该题的三个设问:“作用”“意义”“原因”,可以说都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设问的,没怎么涉及“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知识设限比较具体。该题的三个设问,尤其是第(3)问,“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设限更为具体,要求考生学会运用一个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确熟练掌握具体基础知识的能力。

三是设问都注意了结合材料。该题共给考生呈现了两段材料,对两段材料的使用,有分有总,使用充分,这有利于培养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要解答好本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审清模块。这是解答好本题的前提和基础。本题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模块进行设问的。答题时考生如果审错了模块,那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既浪费了自己答题的宝贵时间,也浪费了答题的宝贵空间,到头来却一分不得,给自己的成绩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也影响自己理想目标的实现。不过本题的三问只要考生稍加注意,要想判断出分属于哪个模块还是不成问题的。

二是审题要细致。比如第(1)问,题目实际又提出了两个小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2)结合材料一 ,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在高考阅卷的时候,发现不少考生只答了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漏答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从而导致了不应该失的分失了。其实,在题目中也有警示词“并”,只是部分考生审题不细,没看到罢了。

三是答题要全面辩证。比如第(1)问,在答有关“作用”型的题目时,一定要对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答积极作用,又不要忘了消极作用,当然又不能过于教条,该题从出题来看是不需要答消极作用的。

上一篇:我发现生活中的美作文下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调研报告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