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精选8篇)

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 篇1

2.为了文物这项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3.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4.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利于文物保护。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三 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有一定负作用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负作用。

1.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2.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刮益,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将其弄成一个大怪物,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4.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

5.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时期中大量游人的攀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出现了严重的凹陷

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四、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旅游的发展,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只保不用,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

2、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3、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4、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

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 篇2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 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 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 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 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 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 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 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 消极影响更大。

(二) 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 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我国自1973年开始,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 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二、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一) 只有环境美, 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 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 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 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 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 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 沉浸在美的意境里, 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 激发热情, 充满活力。因此, 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 欣赏自然风光, 瞻仰名胜古迹, 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 享受大自然的美, 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二) 开发与保护并重, 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 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 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一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 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 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 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 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

其次, 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 为人类的休养生息, 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

最后, 要加强治理已被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 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 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 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 搞好环境保护, 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丰姿绰约的旅游资源, 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同时, 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特别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 要应用美学观点, 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其次, 要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再次, 要研究环境容量, 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 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 要进行综合治理。

(一)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初步形成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 所涉及的面更广, 因素更复杂, 因此, 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 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 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 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做到有法必依。

(二) 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 少谈“治”, 突出“防胜于治, 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 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 规划时, 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 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 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 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三) 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 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 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 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 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四) 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 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 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 在旅游环保管理上, 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 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不断增强经济后劲, 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五) 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见长的交叉学科, 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 因此, 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 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 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 使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

(六) 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 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 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 为了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都能饱览我国风景旖旎的自然环境和奇妙绝伦、丰姿绰约的旅游资源, 必须保护好我国的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不受污染, 璀璨文化不受破坏, 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所以, 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迎接更多的国际旅游者, 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应有的贡献。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 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 而且也是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汉洪, 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J].旅游学刊, 1991 (1) .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J].旅游学刊, 1989 (4) .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J].旅游学刊, 1994 (2) .

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篇3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是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展示与宣传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丰富了旅游资源,使旅游内容更加多样化。二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旅游业与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消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民俗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二是外来文化会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俗传统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受到干扰。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使当地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还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安阳的民俗文化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旅游特色,增强了旅游竞争力。二是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部分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年轻一辈对民俗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会严重干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民俗文化的遗失和灭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研读了崔凤军的砜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等书,这些书籍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的看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本次研究以安阳为个案,通过研究安阳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状况,找出现代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调研过程

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网上文献查阅等方式找出有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材料,对课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制订调研计划,确定行程,明确到安阳要进行调研的地点,比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风景区等地。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初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了解民众对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看法。

五、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防止过度开发导致民俗文化破坏严重,降低民俗文化吸引力;二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民俗文化发展出现商品化、庸俗化,扭曲其原始性;三是注重保护本地民俗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和现代理念的冲击。采取“政府主导十企业运作十社区居民监控”等管理模式,使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

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固有资源,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人無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突破传统民俗单纯的看表演、看古建筑等形式,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采用合理的模式,开发民俗资源

一是集锦荟萃式。它是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也属此类。

三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公平分配给村民。

四是主题附会式。它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近期推出的“古典夜园”活动,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

五是短期表现式。其一,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其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等。

(四)加强文化保护,健全法规制度

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各地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民俗旅游

地方政府要深入领会和创新执行国家各项旅游开发政策,主动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建立民俗保护区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地方民俗特色,切实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

总之,旅游是人们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旅游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当地民俗特色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共同促进和发展。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 篇4

目录

1.凰古城的基本概况

1.1 地理概况 1.2 人文概况

2.凰古城开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发展现状 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凤凰古城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策略

3.1 合理利用资源

3.2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旅游环境承载压力 3.3理清古民居产权, 加强政府管理 3.4 实施整体保护

3.5大力宣传,加大保护力度增强游客保护意识 4.结语

一、凤凰古城的基本概况

地理概况:

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人文概况:

湘西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湘西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当代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特别是随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出现,湘西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凰山城依偎着沱江,群山环抱,关隘雄奇。这里的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峰岭相摩、河溪萦回,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河畔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可谓天人合一。

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韵味独特的湘西凤凰土话、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苦辣咸酸的饮食习惯,还有原始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十足的阳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文茶灯,以及玻璃吹画、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格调清新高古的民间工艺,构成湘西凤凰独具特点的民族民俗风情。

湘西凤凰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还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条。保存完好的唐朝旧县治黄丝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城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国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

二、凤凰古城开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开发发展现状:

在古城整治过程中, 凤凰县首先抓好了规划修编, 主动聘请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共同修编了《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同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于2004 年 2 月 28 曰通过。凤凰古城保护工作已有法可依。近年, 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上, 完成了城区自来水改造和路灯改造工程, 实现了广播、电视、通讯、供电线路全部入地,恢复了拉毫段南方长城 3.4 km,投资 1 900万元实施古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投资 1 100 万元修复东门至南门至西门的城墙城楼, 完成了南门休闲广场、彩色音乐喷泉及兰桥建设。凤凰县还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县建设,沿公路构筑起了绿色长廊和经济林带, 逐步实现走近凤凰,古城风貌扑面;进入凤凰,古城意境迷人的意境。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过度商业化现象,且商业业态单一:沿着古街游览, 发现古街两旁原来的居民小楼几乎都改作小商店, 大多卖一些本地特产和零售杂货, 古朴的小巷里商业气息非常浓厚。不仅如此, 大部分的当地居民也以个体商户的身份参与进古城的商业化现象里来, 绝大部分是卖一些自己的手工艺品, 摊位沿着屋檐下、墙根角一路向下, 热热闹闹。过度商业化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凤凰, 丽江的大研古镇受商业的冲击愈发严重。笔者认为, 从古城传统文化保护这个角度来看, 当传统文化成为交易商品, 过度商业化对古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只能是弊大于利。2.原生态资源的破坏:

原生态资源是指天然的环境与本土原生的文化, 而非强加于该文化的外来因素或被该文化所汲取的外来因素, 原生态资源具有两层涵义, 即原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自然性、民间性、独特性、稳定传承性等特点凤凰地处边疆, 有着水洁风清的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由于古城旅游业的发展, 大量游客的进入,对自然的原生态资源造成了破坏,甚至威胁到生态平衡。比如游客将废弃物丢到沱江中,甚至向江中吐痰, 部分居民为追求眼前利益随意扩大营业门面, 破坏了古城原有的完整性。

3.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

根据近10 年的统计, 每年游客少则 l8 万人次,多则50 万人次,平均30 多万人次, 主要的旅游宾馆、饭店有富丽华大酒店、南华宾馆, 金叶宾馆、古城宾馆,总床位数仅有 1 500 多个。宾馆床位数远不能足旅游高峰期的需要, 导致许多游客玩在凤凰,住在吉首;同时, 古城内和各景点间还以摩托三轮车作交通工具, 旅游娱乐设施和旅游商品开发还十分有限,旅游购物场所规模小且分散, 这些问题导致古城的实际旅游收入大打折扣, 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4.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古城更新过快:

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建筑更新过快。由于传统民居环境质量较差、卫生设施不便等因素, 居民也迫切希望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来到凤凰不难发现,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绝大部分当地居民将祖传的老屋拆掉重修或者擅自加建改建作为家庭旅馆, 这不仅严重破坏民居原本风貌、住宅格局, 而且建筑形态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住宅穿插于古巷之间。这一次前往凤凰, 发现沱江两岸民居外面都被搭上了脚手架, 有工人正在作业。一打听才得知, 当地政府希望凤凰的夜景更加美丽, 小镇的夜间轮廓线更加清晰, 于是江边民居家家户户都在安装夜间照明景观灯。乡土建筑一时间/脱贫致富, 纷纷披上了时尚的外衣。

5.古民居产权不清:

古民居作为文物的一种, 从文物实体的角度看, 国家是无权对不属于自己的文物实体(古民居)进行维修的。凤凰居民作为中国古民居的代表, 正承受着产权问题带来的灾难。近年, 随着旅游规模的日渐扩大, 一些古民居被列入文物保护区, 由于产权不清, 文物保护单位只用不管, 造成部分居民对古民居的过渡使用, 弃落荒废、破旧不堪, 严重影响了古城风貌, 不利于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6.旅游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居民与游客保护意识淡薄:

凤凰古城内任居住有居民,作为保护主体的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居民对古城文化历史价值认识不高,在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下,广大的居民生起了盖洋楼、拆旧民居的观念,一些文化预产有所破坏。而来当地旅游的游客也没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观念乱扔垃圾、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政府也没有大力进行保护宣传导致很多旅游资源招到破坏。

三、凤凰古城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策略

1.合理利用资源: 合理利用有限的旅游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是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 所以才能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和旅游欲望。凤凰景色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任何旅游地都有着自己的旅游环境容量旅游饱和和超载会对旅游地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为了当前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资源。应合理利用资源,不能过度的商业化,着眼于其长远发展。

2.控制人口数量,缓解旅游环境承载压力: 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某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 如环境美学价值的减损、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等, 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旅游环境承载量包含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等几个方面, 如果游客数量长时间超过其旅游承载力, 将加速古城的衰老进程。因为凤凰古城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所以应增加一些旅游接待设施,改善凤凰古城的交通条件,让一些游客去古城旁边城市居住来缓解古城的环境承载压力。凤凰古城现已成为国家风景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但是旅游接待设施及相关公共设施的落后, 制约着古城的旅游承载力及进一步发展, 因此, 必须加大投资力度, 修缮各种必要的设施。同时,做好营销宣传工作, 引导游客流合理分配。应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宣传,高峰期分流游客,使古城的游客量旺季合理、淡季不淡,保证古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理清古民居产权, 加强政府管理:

古民居是凤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 不仅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带来经济效益, 而且构成了城市特有的魅力。但如果民居的产权关系不理清,将不利于古民居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 使旅游资源缺乏可持续性。笔者认为对待古民居的产权问题, 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一为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古民居经济价值。通过优化文物生产要素的配置, 实现等价交换。这样使交易双方都达到满意效果,既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文物保护不力问题, 也避免了以后产权不清可能生出的事端, 具体操作可采用货币收购或土地置换的方式。其二为政府管理, 随着凤凰旅游规模的日渐扩大, 为了更好地做好古民居的保护, 有关部门应明确要求将古民居纳入强制性保护的范畴, 明确报批程序及责任单位。一些民居保护改造有别于一般的改造工程,其实施方案必须在广泛征求专家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多方论证, 慎重决策。古民居若没有居民生活于其中, 是没有开发价值的, 对于一些失修已久、产权归属不清的古民居,政府应该明确国家的所有权, 鼓励个人购买, 但买方必须按照政府的房屋保护和修缮方案,承担起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责任,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古民居的用途, 国家拥有古民居完整的所有权。

4.实施整体保护:

文物古迹、传统民居、民俗文化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整体保护原则就是不能将各个部分孤立起来, 不仅要保护各个文化单元,还要保护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内一切能反映其特性的相关信息。凤凰古城的沱江、南长城、东门城楼、沈从文故居等景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一个景点的不足会影响其整体,应实施整体保护措施。如沱江旁边现在现代酒吧等的兴起对凤凰古城的整体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大力宣传,加强居民保护意识和游客的保护意识:

首先,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应提高保护意识有利益第一向持续发展进行转变。积极引导各政府部门提高办事效率,为古城的开发与保护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并对旅游保护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当地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引导游客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其次,当地居民应意识到古城文化历史的价值,从自己的意识、生活、生产等各方面来着手改变,培养出一种保护理念积极参与到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中去。最后,来此的游客应该爱护公工财产,保护好旅游资源不对旅游资源进行破坏。在当地导游指导下正确进行游玩。

四、结语

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 篇5

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

平遥,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中部,离太原108公里,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县境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人口49万。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改革开放以来,平遥象其它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开始了旅游接待。全县接待游客人数从1997年的5万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92万人次,增长了21.5倍,旅游门票收入从1997年的125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8862.92万元,增长了69.9倍;旅游综合收入从1997年的125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8.45亿元,增长了66.6倍,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0.96%增长到2009年的58.5%。平遥古城旅游业对平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凸现,正在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与龙头,正在成为拉动平遥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业成为平遥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计划观念与市场观念对接与联系的纽带,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们的思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动。

一、旅游发展与文物古迹保护

文物作为遗存和见证,承载着人们成为历史的过去。从平遥县这些年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来看,旅游开发经营与文物古迹的保护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平遥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国家文物资金拨付有限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平遥县政府也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古城保护中。近几年,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对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镇国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实施了护城河、环城路、城门综合整治工程;积极借助平遥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古城保护中。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对文庙、县衙署、城隍庙实施修复,如今都开辟成为景点向游人开放,成为古城的骨干景点。再就是实施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工程。1998年以前,古城内有近5万常驻人口,多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古城内,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几倍,超负荷的人口密度对保护古城、管理城市及发展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减轻古城人口承载压力,平遥县把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作为有效保护古城的重要举措,做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1997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至2004年共带动8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累计投资2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古城内人口减少到现在的2.7万人,为保护古城、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条件。旅游业的发展为平遥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由此人们对于古城保护的意识也就更加强烈,更具危机感,促使所有的人自觉地加入到保护古城的行列中来。

另一方面来看,旅游业发展与文物保护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旅游业的发展,商业人口及游客的大量涌入,使古城也承受着一定的环境压力、生态压力。污水、生活垃圾、汽车尾气等已经平遥古城最大的污染源,也对古城文物古迹的保护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文物保护中,过于标本化、死板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古城的旅游吸引力。

二、旅游发展与传统民俗文化保护

平遥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明清金融都市的地位积淀着浓厚的传统节日文化习俗。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平遥方言、服饰、民俗、节庆等也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进行了系统的抢救、整理与传承、保护,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统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有力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春节、元宵节期间,各种各类多姿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吸引来了天南海北的各路游客。

旅游开发使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整理挖掘。积极利用文物旧址,开设博物馆、展览馆,增加文化遗产内涵。利用城墙陈列古代兵器展览;利用店铺旧址和遗物开设票号,钱庄、当铺、镖局等博物馆和展览馆;利用县衙旧址设立古代监狱展览馆等等。挖掘整理出城墙古战场文化、双林寺彩塑艺术文化、日升昌票号文化、清虚观道教文化、城隍庙道教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县衙礼制文化、高跷、秧歌等地方风俗民情文化等等,都使游客在观光旅游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感受和体验。其次是各类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发扬。近年来,平遥县先后开发并提升了平遥大戏堂《晋商乡音》和云锦成演艺中心《一把酸枣》两大节目,填补了古城旅游文化娱乐项目的空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县太爷升堂、状元祭孔、镖局走镖、县太爷迎宾等娱乐表演项目;利用摄影大展这一平台举办“漆文化艺术节”、推出了“平遥中国年”系列活动等文化娱乐项目。

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但平遥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游客的大量涌入,商业人口的比例提高,平遥原住居民的大量减少,必然对古城原有的民俗、民风文化等造成严重的冲击。失去原生态文化生生不息传承的土壤,脱离原有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体系,也造成一定程度文化内涵的缺失。

三、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传统的非物质类文化遗产是旅游业最具吸引力的基础和卖点,越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旅游地越能吸引游客的目光。

旅游业直接促进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平遥“永隆号”漆器店店主原是国有漆器厂职工,随着现代漆艺的兴起,平遥原有漆器厂全部倒闭,推光漆器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正是随着平遥旅游业的兴起,平遥漆器作为非物质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才重新进入市场,这一技术才避免失传于世。目前,平遥已经建立了平遥漆器博物馆,有匠人现场演示漆器的做法,而且镇上的小作坊主也在出售着自己加工的各种漆器工艺品。正是靠旅游业为纽带,类似平遥漆器这样的文化遗产才保留下来,并不断融入旅游获得新生。剪纸、盲书等民间艺术也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得到了复活和光大;手工布鞋、黄酒酿造、银器加工等传统手工艺产业获得了新生,推光漆髹饰技术、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纱阁戏人制作技艺等四个项目正在申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力构建旅游服务体系,实现了以市场化、商业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原南大街、西大街等传统商业旧街,开设古玩,民间工艺品和乡土特产商店,将平遥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全县各类宾馆、酒店和民俗客栈达到130余家,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粉、手工布鞋、佛像雕塑、平遥火柴、剪纸等数10种极具平遥特色的旅游产品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刺绣、根雕、泥塑、古刀剑制作、黄酒酿造等民间传统工艺类项目,也大量占领市场,让游客消费感觉,体验文化差异。

能够从旅游中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的多是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一定生产能力和广泛市场消费特征的品牌或项目,部分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整理和挖掘的、市场效益不高的民俗传统文化

项目难以通过市场化渠道得到保护。

四、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文化

社会的变化总是伴随着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动。平遥这些年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以及商业人口,不同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给平遥人带来了巨大的文化价值观念冲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封闭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被逐步打破,推动了平遥现代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遥人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小农意识,思想更加开放,价值道德观念也趋于多元化。旅游经济是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环境的改善,而这又依赖于古城环境秩序和居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平遥这些年旅游经济的大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一点。尤其是随着“爱古城、讲诚信、争做文明平遥人”和“家家是景点、人人是形象”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古城居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正在朝着文明、和谐、诚信的方向不断发展,平遥古城逐步塑立起了环境整洁、服务规范、秩序井然、和谐文明的国际型旅游城市新形象。

另一方面,旅游经济对原有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快速市场化、商品化,原有的传统文化逐步丧失,道德价值观念更加趋于市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 篇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在国民经济诸多产业中,独具“朝阳产业”的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人士猜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探究,结合 我国的实际制定出生态旅游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二、我国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一)、工业“三废”造成对旅游的严重污染

据有关方面报导,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武汉东湖、桂林漓江、长江三峡等旅游区,受到沿岸工业废水、废渣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水质逐年下降,有的形成了一条长年不消的污染带;例如江苏苏州著名的寒山寺下有一条黑臭的河流是造纸厂排放液所致,使得文化灿烂,景观奇特的大佛和寺院大煞风景,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

又据了解,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这些年来污染呈增长趋势,山下共有市属企业150个,乡镇企业95个,监测数据表明,年废气排放量达92.7亿标立方米,致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中等污染状态。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建筑的危害、峨眉山顶冷杉大片死亡。这些都是工业“三废”对文物古迹造成的腐蚀和灾害。

(二)、旅游区内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区内各大饭店,宾馆林立而起,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楼堂馆以及生活设施也随着剧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以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它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各种各类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已有30多家,生活煤灶273座,每年排烟尘22.5吨,烟尘和二氧化硫分别超标率为100%和46.2%,生活污水排放内20.2万吨,使景区内水体质量逐年下降,景区内垃圾每天总量约为6.5吨,有的不加处理,有的埋于林内,造成二次污染,上述种种生活污染,影响了游客的欣赏情趣和游览心境。

(三)、旅游区内资源和景观的破坏与日俱增

许多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随意砍树、采石、偷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修建违章建筑、设置过多的旅馆饭店、辟地摆摊设点、任意开辟索道、随地抛弃垃圾

和果皮等等。

由于开发者不合理的开发,管理者不当的管理,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自然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解决上述的环境问题,如何使旅游事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旅行,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意义,不是说旅游前面冠一个“生态”就是生态旅游,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生态旅游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破坏污染环境,保证游区的持续发展的一切旅游活动,统称为生态旅游。狭义概念: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

(二)、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的兴起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多,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类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一直表现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 2

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论战在拥护经济增长派和反对经济增长派之间展开,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将论战归结为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并提出人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来迎接人面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挑战。

2、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热带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碧蓝的大海和舒适的海滩,使居住于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加,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转向了大自然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情结,使自己在融入自然中进入“天堂”。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三)、生态旅游基本特性

与旅游其他形式比较,生态旅游有许多独立特性,如自然性、高品位性、可持续发展性、专业性等。

1、范域上的自然性

生态旅游取向于生态环境,依托于自然资源,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域元开展的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的运动场所应是那些纯自然环境或受人为环境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2、层次上的高品性

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高品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同时也非常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这是生态旅游高品位的第一个表现;生态旅游高品位的第二个表现是具有高含量的科学与文化信息。

3、利用上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以生态系统为对象所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要求所有旅游经营者、参业者和旅游者都要为改善旅游地质量、维护有限的旅游资源不受破坏和可持续利用,有必要选择一种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恰好是这种形式的一种最佳选择。

4、内容上的专业性

生态旅游属于高层次的专业旅游活动范畴,其旅行取向多集中于具体不同生态学特性的自然景观资源之内,可划分若干专业旅游类型,旅游项目也会多种多样。

(四)、生态旅游的作用和一般原则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生态旅游推动了区内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又对生态旅游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会起到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通过旅游开发积累资金,从而增加自然保护方面的投入;使 3

旅游区免遭破坏促进旅游区的保护工作;通过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改善保护区和当地居民的关系,使他们自觉成为自然保护的拥护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旅游区的坏境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2、开发生态旅游的一般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2)整体性、系统性原则(3)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原则(4)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四、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进步了人们走进自然、观赏自然的兴趣,也进步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未为国家中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懂得,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风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损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应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计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进利,在缺乏必要论证与总的计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摸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侵害与浪费。许多处所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有的风景区处于经济目的。热衷于饭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建设。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检测资料显示,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超过了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流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 4

散发出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海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

五、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合理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生态旅游资源是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要使旅游业有一个飞跃发展,步入世界旅游大国行列,就必须对旅游资源项目进行合理的利用。

1、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景点布局的合理化;可以促进旅游行为活动层次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改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举措

做好生态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消除瓶颈的限制;广开渠道,多方筹措开发资金;努力提高生态旅游项目的知名度,不断开拓客源市场;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二)、加强大气环境、水环境保护、建设清洁文明的旅游资源环境

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以保护生态和保护环境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在主要景区内禁止燃用烟煤、茶炉,灶事灶均采用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不得将污水随意排入河溪等水体中,禁止在溪流中洗涤衣物。

(三)、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快营林步伐、促进植被景观建设

加强对物种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研究,重点对珍稀,涉危物种进行研究和驯化,建立生物信息库;营造风景林,选择秋色叶、春色叶、异色叶树种造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造成的生石面、碎石坡的绿化。

六、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管理

旅游区的保护和发展除了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综合考虑和统一规划外,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生态文化的教育内容是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它保护和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旅游区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已制定一些旅游法规和标准,都强调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是一般的规定都比较原则、简单、很不全面,满足不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的一些主要环境管理制定和措施没有得到体现,这样就影响了在旅游区实现严格的环境管理。为此需制定专门的《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条例》和《生态旅游管理方法》,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制止不文明行为。

(二)、旅游开发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

旅游区对旅游资源必须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新建、扩建资源开发项目时,要经专家审查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且在建设时又必须实行三同时的国家规定,否则不准项目的建设。

(三)、旅游经营必须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结合方针

生态旅游之所以不同于传统旅游,其根本之点是它不仅重视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更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开展生态旅游不仅是为了赚得利润,更重要的是使旅游区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功能,不注意后者,经济效益不能持久,因此旅游经营得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结合方针。

(四)、必须加强环境教育、提倡生态文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提高游人的环境意识,提倡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通过旅游使人们欣赏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但在不少旅游区的宣传讲解中都缺乏科学知识的宣传和讲解,因此必须通过标语牌、导游、广播和录像等手段,结合各种活动,向游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的知识宣传,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避免精神污染,达到增强人们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及正确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和生态旅游的目的。

(五)、注意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容量和承载能力

研究生态旅游的稳定性,提出合理的旅游容量和旅游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管理的科学手段之一,所以旅游区一定要注意旅游容量和承载能力。

七、结束语

生态旅游从开始出台起就以不寻常的速度在世界某些国家和地区传播着。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旅游发达国家,这种以生态旅游为特征的观光、探险、科考等旅游更是风靡各地,成为新时尚的高刺激性的旅游项目。生态旅游的理论生态学以及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成为今日旅游理论界和实业界的焦点与规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李晓莉.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发展原则【J】.广州:广州大学学报,2000. [3]李天元.旅游学概念【M】(第4版).天津:南开大学生版社,2002. [4]李宁宁.环境意识与保护行为.学海.2001.第一期.

[5]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CSSCI学术论文网,2010. [6]卞有生,金冬霞.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北京:国家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7]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光明日报,1998.

江孜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 篇7

一、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发展

何谓古城?古城首先是一个城市, 具有城市的基本功能和基础设施。同时, 古城是区别于现代城区的。它除了承载城市的生活外, 还具有特殊的风貌和历史文化遗存。

对待古城既要保护, 又要发展。保护是一种对历史人居环境的延续和保存, 发展则是融合现代的生活方式、基础设施、价值观念, 对古城这种历史的遗存进行演替的过程。如果不进行合理地保护, 只进行发展, 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就缺乏一种文化的支撑, 很容易湮没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如果不进行发展, 只进行保护, 那么这座古城就只是一座死城, 毫无活力可言。

古城的发展势必要进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具有提供就业、丰富城市产业结构, 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旅游文化遗产, 改善古城的市政设施,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良好效益。一方面, 发展旅游业需要商业化、游客化;另一方面, 要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高强度的房地产开发和古城的景观建设的趋同现象。要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 避免出现假古董、假文物。在尽量保持古城的原有风貌的同时要注入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生活服务设施。

二、江孜古城简介

江孜古城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 历史文化底蕴较为丰富, 古建筑众多, 古城聚落的形成具有后藏地域性风貌。江孜古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1.江孜古城的构成要素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到, 城市结构中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种要素对城市的意向性和可持续性起着关键作用。而对于江孜古城来说, 它具有传统的街巷、像白居寺和江孜古堡这些重要的节点空间、古城自然发展的整体布局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它们共同构成了江孜古城重要的物质要素。此外, 江孜古城还拥有非物质要素, 包括原有的城市居民、民族手工艺、历史文化以及特殊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1) 江孜古城的街巷空间

江孜古城的街巷空间容纳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商业、游憩等多种活动。传统的街巷空间由街巷、弄、渠、广场组成。它有一定的层次变化, 由私密到公共, 由传统院落的自由组合形成街巷, 进而形成聚落和城市。这种自由发展的城市往往有其自然而独特的城市肌理和小巧的城市尺度。古城中相邻的院落空间、小巧的街巷广场易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使人们拥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

(2) 江孜古城的自然要素

江孜古城还拥有以农田、果园, 绿色植被和山水自然风光为基本要素的自然环境, 这便是古城周围环抱的自然风光。这与江孜古城本身又形成了十分自然的图底关系, 是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典范。

(3) 江孜古城的传统建筑

古城中拥有众多的历史传统建筑。街区由100多座大院组成。江孜古城中的建筑多以石木结构为主, 具有非常显著的后藏特征。如典型的白红黑三色构成, 乱石与土砖墙体肌理, 门窗装饰构成等。这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肌理的保持和传统施工技术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古城建筑往往拥有巨大的石基础, 有些直接裸露在街巷中成为人们休息的良好场所, 且有利于院落的排水。建筑依山而建, 高低错落, 参差不齐, 行进的过程中又平添了几分乐趣。

(4) 江孜古城的城市居民

人是空间的使用者, 同时又会使空间得以丰富, 空间中因为有人的存在才会更加活跃。古城内原有的居民是古城原有生活方式的继承者。江孜古城内原住居民仍占大多数,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可避免地会有原有居民的迁出, 而外来人口会逐渐增多。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对传统古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 防止古城民俗和历史文化的流失。要以保存、修复、保留、更改、更新、再生的保护模式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

(5) 独特的藏南文化习俗和民间艺术

宗教对西藏传统文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藏传佛教不仅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政治体制, 也创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包括当地的服饰、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此外, 茶马古道对江孜的文化和民俗也有重要的影响。江孜古城作为“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上的必经中转站, 有着重要历史地位, 更加诠释了“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 又是安藏之道。千百年来, 江孜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民间艺术。其中, 江孜的地毯和卡垫尤为著名, 远销海外。

2.江孜古城的价值分析

江孜古城具有创造价值, 它表现出一种人类创造性天赋的杰作, 它是后藏先民创造的城市的典范;江孜古城具有见证价值, 江孜古城是江孜保卫战抗英历史的重要见证。毛中华在《江孜古城一个西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策略研究》中提到, 1904年, 英国侵略军入侵西藏, 路过江孜, 遭到江孜地方军民的英勇抵抗, 抗英军民固守宗山城堡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 最后殉国就义。由此, 江孜宗山作为抗英遗址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江孜便成为了一个英雄城市;江孜古城具有典范价值, 江孜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发展典范。这里土地肥沃, 盛产大蒜、青稞等农作物, 是后藏的建筑风格特征和技术与景观的典范;江孜古城还具有交流价值, 它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着后藏其他城镇。

三、江孜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对于江孜古城的保护仍处在初级阶段, 各种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 对于旅游吸引物的塑造比较薄弱。这既是一种机遇, 因为古城大部分事物仍处于原生态状态;又是一种挑战, 因为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古城发展的保守性导致发展的迟缓

江孜古城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过于保守, 因古城遗产保护, 江孜古城的传统风貌保存较好, 原生态景观较多, 但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较为缓慢, 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较差, 旅游产品市场空缺, 古城旅游业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不合理地管理和规划导致游客游览体验较简单

江孜古城目前在管理上存在着多级领导参与和多头管理的特点, 街区的发展有时易受领导的个人意愿支配, 由此则导致城市建设的不伦不类。例如, 宗山抗英遗址被当地肆意改造后, 历史遗迹不明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历史只能通过讲解员的述说得知, 却很难看到大量的证人、证物、证言以及战争期间留下的照片、文件和相关音视频资料。

3.江孜古城的旅游开发仍不够深入

江孜古城的红色文化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旅游服务尚不健全。多数参观者只是主要参观白居寺, 对于宗山抗英遗址只是在江孜广场上停留一会儿。游客对古城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红色革命历史无法深入地了解。由于古城现有旅游条件不能吸引游客住下来, 所以参观江孜古城的游客以短期旅行为主。

4.居民的外迁

随着古城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古城中生活的便利程度不及现代城区, 古城内原有的居民会更加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很多青年人会更加向往拉萨、日喀则等更加现代化的大城市, 从而导致部分居民的外迁。而古城中原有的居民的外迁, 会使古老街区丧失原有的生活气息, 从而动摇传统文化的活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古城会渐渐衰败。

四、对策和建议

1.古城的分区保护和发展

江孜古城在发展时, 可以以古城为中心, 传统古城进行改造, 保护街区的肌理, 尊重古城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 保持其传统的居住功能, 通过增加城市功能等方式创造一个居民日常生活活跃的城市中心, 刺激古城活力。可建立商品一条街、小吃一条街, 将商业集中的同时避免了古城的过度商业化, 开发重点的, 具有历史背景的院落、名人故居为景点、展览馆, 强化功能分区, 有些片区是静态的、纯洁的, 有些是休闲的、娱乐的, 而有些则是文化的、商业的。

在古城保护区外围建立风貌协调区, 可以借助临近古城的优势, 开发高档住宅, 利用传统庭院与现代居住理念和设计相结合, 保护古城核心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古城保护, 除以保护城市为核心外还应保护城市周边环境风貌。江孜地处平原地区, 依山傍水, 土地肥沃, 农作物生长良好, 在历史上便为后藏重要的粮仓。江孜周围的农田是古城的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持各景点之间的视线走廊的通达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古城空间的合理转化

要处理好古城空间的内向封闭性和现代生活空间与旅游空间的开放公共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避免游客过度集中影响当地居民生活, 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供当地居民与游客互动的场所。古城中的空间既是古城中原有的居民生活的空间, 又是游客观赏旅游的空间, 古城的建设必然会有由封闭空间向流动空间再向社会空间转化的过程。也就是需要从原有的私密型院落向开放的庭院、廊棚、巷弄或其他方式形成的灰空间, 以及由水渠、桥梁、街巷、广场等构成的公共空间转化。

由于古城历史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 街区内保留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在避免破坏街区现存的邻里关系, 完整地保存街区风貌和风俗习惯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增加酒店、咖啡馆、酒吧、藏餐厅、藏茶馆等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空间。

室外空间是主客共享的空间, 而室内空间是游客进行吃、住、购、娱等活动的空间。所以, 也应注重室内空间的地方特色。利用尺度与比例, 协调与对比等构图手法的综合运用, 在空间上考虑古城地域性文化要素, 形成鲜明而有特色的功能空间。

3.不断地唤醒和强化文化观念

文化是古城的精髓和灵魂之所在, 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是古城的魅力之所在。因此, 在做建筑和城市设计时, 要注重保护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习惯以及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因为这本身就是古城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充分利用古城遗留的文化传统, 深度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 充分利用古城的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 进行传统产业的振兴, 打造生态宜居的古城风貌。同时利用古代文人诗歌等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塑造和表达, 表现它的文化象征的含义。此外, 还可以通过各种旅游活动向游客展示古城文化, 如可以利用古城现有的文化传统, 引进艺术类的专业人才, 开办文化创意园区, 将艺术特色与文化传统相结合, 使得古城文化被充分唤醒和挖掘出来。

4.善于挖掘鲜明而独特的核心旅游资源

江孜古城的发展需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避免旅游资源的均一化发展, 避免与拉萨老城区、日喀则老城区的发展雷同。

宗山抗英遗址就是江孜典型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在进行旅游发展时, 可以通过场景、影像等还原历史, 它是江孜古城的核心图景, 是必须值得看的。可以通过遗址公园的建立, 完善江孜抗英历史的演绎。其中的广场和建筑的设计, 要渲染一种革命英烈的气氛。

5.引导当地原有居民参与旅游建设

在旅游开发的同时, 要避免当地居民的空心化以及经营者与居民在空间上的完全替换。要以古城原有的居民为主体, 引导居民参与到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浪潮之中, 通过一系列的参与活动, 避免外来人员过度地掠夺当地居民的旅游利益,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等措施, 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服务的积极性。鼓励一部分古城居民通过出租房屋, 出让土地所有权, 将古民居转由股份制公司经营。使当地居民以从事导游、经营酒店、家庭旅馆的方式参与到旅游服务业中来。

五、结语

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 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规划及发展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概述

在旅游发展中,重视古城古镇开发比较早的是江苏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庄、同里和甪直三个古镇。这三个古镇经过科学详尽的规划,进行了具有保护性的开发,立刻在旅游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这些成功的典型示范下,全国各地一批各具特色的古镇成为旅游热点,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就是典型案例。与此同时,古镇古城的开发,也带动了一些小城市旅游的升温,如桂林的阳朔西街、丽江的大研古城和湖南的凤凰古城等,都迅速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开发,只有在做了科学规划后,才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进步。历史文化名城很快成为区域性旅游的热点,使原本日渐衰落的古城(镇)保留了下来,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開发的关系辨析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空间环境效益。遗址地的空间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只有完整无损地保护好遗址地的自然与人文风景及其周边的环境,才能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游览。

其二、社会发展效益。旅游的社会意义在于欣赏其它地方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以及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人们交往和双方的文化交流。

其三、经济发展效益。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人们称旅游业为“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旅游业还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旅游目的地国,接待外国游客可望达到2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有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措施——以山西为例

从山西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实践看,坚持不懈的贯彻这种设计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为了更加科学的保护古城,开发古城,造福古城,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完善法制

第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强制保护。针对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保护好现存的历史遗产,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山西省首部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已颁布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应当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为辅的方针编制。

第二,建立文物保护程序及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在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应该进一步确立起“谁使用、谁保护”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制订具体的保护办法、审批程序和法律责任,由“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一旦文物发生人为或自然破坏,“责任人”就应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二)科学的规划设计及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主要包括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针对综合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应该做为工作重点。为此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在各地的调研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三)准确抓住旅游资源的特征

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旅游策划重点必然不同,只有在准确把握城市特性,深入了解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好高效率、高回报、低成本的优秀旅游策划。如山西漫长的发展历史、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干燥的自然气候,使得这块土地上存留了大量以木结构建筑为代表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山西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包括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550处。除了散布全省的文物遗产,各式各样的古村镇也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的山山水水。这些古村镇不仅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建筑遗产,也保留了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汾河流域、沁河流域、黄河沿岸和边关边寨“三河一关”区域古村镇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丰富、地域特色最为鲜明。截至2009年,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101处,其中5镇、13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的7.2%。

(四)加强古城历史风貌保护的教育宣传,增强风貌特色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在编制历史文化名称规划的同时,大力加强历史名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主要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和直接的专题讨论、演讲等,宣传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意义以及定期开展历史风貌保护的教育宣传活动,使历史名称保护成为一项积极和自发的行动,推动历史名称风貌保护的顺利开展,从而有力地促进古城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是相互扶持、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使得旅游规划有历史舞台得以施展,同时通过旅游规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效的反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们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问题的时候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旅游开发设计思路,这对我们全面认知保护和利用的协同有很多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罗亚蒙等.中国名城[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5]王红,冯卫红.古城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发展探析——以平遥古城为例[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06.

上一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心怀感恩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