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通用8篇)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篇1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1、做好患者坠床与跌倒的预防

(1)针对引起坠床与跌倒的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坠床与跌倒的危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动态评估。

(2)根据评估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高危患者悬挂警示牌,做好交接班。(3)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2、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报告

(1)迅速报告医生,进行伤情认定,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72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

(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4)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5)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金乡县人民医院企业标准 Q/JXYY/XZGL204-060-2012 2009年8月1日发布 2012年6月1日实施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1、伤情认定:

(1)一级: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2)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3)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

2、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师,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医生根据患者受伤情况,进行伤情认定,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1)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二级:根据伤情为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处置。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篇2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第三章患者安全第七节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中有两个条款:3.7.1进行跌倒坠床等风险评估, 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3.7.2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我院2013年7月份已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对2012年全院发生的19起跌倒、坠床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评审标准进行了制度修改, 新建流程、警示及补充规定等措施, 2013年上半年发生跌倒坠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 持续改进有显著成效, 该条款在评审中达到了A级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全院通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上报护理不良事件78起, 其中跌倒、坠床19起, 发生率为24.4%, 按照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的伤情认定标准分为一、二、三级。19起起跌倒14起, 坠床5起, 年龄最小8个月, 最大83岁, 其中50岁~83岁15起, 占78.9%。发生地点:院内18起, 院外1起, 其中卫生间9起, 占47.3%;发生时间:白班9起, 占47.3%, 夜班10起, 占52.7%。伤情划分:一级15起, 占78.9%;二级2起, 占10.5%;三级2起, 占10.5%, 均无后遗症及经济纠纷。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从2012年1月—12月护理人员通过无惩罚性上报系统呈报的19起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归因分析, 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 原因分析

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 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 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而住院老年患者不但有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 而且还有病理因素, 增加了跌倒的概率。分析19起跌倒、坠床的发生, 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2.1 患者

2.1.1 年龄因素

纵观19起跌倒、坠床事件, 50岁~83岁15起, 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概率明显提高。跌倒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加, 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其中本体感觉、前庭、视觉老化, 传导神经和中枢整合能力明显降低。性别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女性跌倒的概率约为男性的2倍[3]。

2.1.2 疾病因素

目前我国有83.12%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 其中以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为多, 占总数的61.4%[4]。研究证明, 老年人患慢性病越多, 跌倒的危险性越大[5]。本组患者均身体衰弱, 有慢性病史, 肢体活动不灵活, 贫血、头晕等。

2.1.3 心理因素

许多患者因久病不愈, 怕家人嫌弃, 或对家人有亏欠, 有时又过高估计自己能力, 常常逞强不愿别人帮助而自行下地行走、如厕等。尤其是康复后期, 患者意识清楚, 无肢体活动障碍, 甚至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 无论患者、家属、护士均容易麻痹, 瞬间的意外多在此时发生。

2.1.4 不可预知的因素

由于患者本身的植物神经不稳定, 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体位骤然改变, 排尿时屏气等原因, 或通过迷走神经反射, 心输出量骤降, 血压下降, 脑供血不足而引起晕厥均会导致跌倒。

2.1.5 药物因素

药物如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药物可以影响患者的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 易引起老年患者跌倒[6]。由于住院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使反应减退或削弱认知能力, 使意识错乱等, 增加了老年人的跌倒概率。

2.2 医院

2.2.1 医院环境存在危险隐患

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1%与环境因素有关[7]。如病房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 地面不平坦, 有台阶, 卫生间无紧急呼叫设施, 地面易滑倒, 照明过暗, 病房走廊无扶手, 使用气垫床而床扶手太低导致烦躁患者坠床等因素。

2.2.2 系统方面

护理部制定的患者跌倒、坠床流程不细化, 可操作性差。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路标无分值, 未体现高、中、低危险程度。跌倒、坠床未分开警示, 同时警示标志未引起医护人员高度的关注, 未做到随时提醒、告知风险, 以引起其监护人高度重视。

2.2.3 护士方面

未熟练利用评分量表进行量化评分, 未能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病情, 做有针对性地告知, 未列举一旦出现跌倒、坠床可能带来的危害, 未将防范措施告知患者, 同时反馈认知和重视程度。

3 对策

3.1 护理部修订患者跌倒、坠床防范流程, 使之更加细化、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重新修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记录表 (儿科患者单独使用评分表) , 对所有入院患者根据年龄, 坠床、跌倒史, 活动情况, 神经精神状态, 感觉功能, 疾病因素, 药物因素七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分, 设立分值, 体现高、中、低危险程度, 利用颜色做警示标识, 低风险1~7分用绿色警示;中等风险8~14分, 用黄色警示;高度风险15~21分, 用红色警示, 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将跌倒和坠床分开警示, 以利于医护人员随时随地给予搀扶帮助。患者用药, 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存在风险每周再评估, 修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如果特殊患者没有评分标准, 也可以根据实际评估情况给予警示。

3.2 要求责任护士根据评分结果结合病情做好告知, 并在预防患者跌倒/坠床告知书签字, 对头晕、身体虚弱、沟通障碍、残疾的特殊患者, 或者用降压、降糖、镇静催眠及扩张血管的药物, 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存在着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 应按照宣教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例如:改变体位应遵循三步曲:即平躺30 s, 坐起30 s, 站起30 s再行走, 尤其是夜间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巡视, 做好针对性告知, 如例举跌倒、坠床可能带来的危害, 将防范措施告知患者, 同时反馈其认知程度。对低风险患者也不容忽视, 值班护士应掌握本科室特殊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术后第1次下床, 化疗虚弱, 眼科患者等, 给予搀扶帮助。使用镇静催眠、扩血管药物易导致头昏, 应先排空膀胱, 以免药物起效后下地导致跌倒。

3.3 增加病房警示标识引起医护人员高度关注, 做好随时提醒, 告知风险, 以引起患者和监护人的注意。

3.4 加强住院患者请假回家或离院的管理, 对不听劝阻或有特殊情况需离院的患者签署劝阻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 详细交代各种防范措施, 将跌倒、坠床等安全警示及防范措施贯穿始终, 加强患者安全防范意识, 引起重视。

3.5 消除病房环境安全隐患, 如安装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设施, 卫生间安装紧急呼叫系统, 改建坐便系统, 合理调节厕所台阶高度。对使用气垫、床挡相对低的烦躁患者, 在征得患方同意的情况下, 给予适当约束等措施。全院更换醒目的床头牌, 方便查对;固定好病床、轮椅、平车的轮子、扶手, 病房走廊地面保持干燥, 主动将患者可能使用的物品置于随手可取之处, 患者衣裤大小合适等。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 预防是控制跌倒、坠床所致损伤的重要手段[8], 我院护理部经采取以上措施, 明显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确保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3.

[2]肖春梅, 周巨林, 李阳, 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4 (6) :1014-1015.

[3]李林涛, 王声涌.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 (4) :262.

[4]宋江丹.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2004, 4 (2) :81-83.

[5]张健, 伍爱婵.广州3个城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2001, 9 (5) :257.

[6]库洪安, 詹燕, 于淑芬, 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9 (2) :143-144.

[7]范宝华, 王秀平.老年人的跌倒问题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 (2) :24.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篇3

【关键词】肺肿瘤;跌倒坠床;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62-01

患者住院期间跌倒或坠床是国际医疗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往往导致机体损伤,功能状态衰退甚至危及生命,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

肿瘤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呈急剧增长的趋势[2]。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肿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3]。肿瘤科患者多数年老、体弱,患者本身及化疗的不良反应使得肿瘤患者体质虚弱,耐力差,病情变化快。具有急、危、重、化疗后副反应多的特点,易发生护理意外事件,故任何细微的护理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本文收集了我科近一年来发生的跌倒、坠床事件,探讨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和防范措施。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1450例的肺肿瘤患者,其中发生跌倒20例,均为男性,年龄在50~80岁,其中化疗第4周期10例,化疗第3周期6例,化疗第2周期2例,化疗第1周期2例。发生时段:下夜班:11例,上夜4例,中午班3例,正常班2例。值班护士年资:发生在工作1年以下护士11例,发生在工作2年以下5例,其他年龄段4例。

2 原因分析

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是多种因素迭加的累积效应,跌倒的可能性随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4]。跌倒、坠床经常是多种因素合并所致,如:年龄、体质、疾病、住院环境、防范意识、心理因素等造成。肿瘤科的患者多数年龄大、体质虚弱、心理压力大加之化疗的不良反应,致使肿瘤科成为跌倒、坠床高发区。

2.1 年龄、体质 跌倒、坠床在肿瘤科发生率较高。以50~75 岁为主。由于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定向力障碍、幻觉、烦躁;感觉障碍(如失明、耳聋等);大小便失禁需要帮助;肢体移动或平衡障碍;氧合障碍或头晕,老年男性伴有前列腺增生等。由于上述原因,极易发生跌倒。

2.2性格 许多老年人因久病不愈,怕麻烦别人或怕遭人嫌弃,有些患者性格较要强,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活动时拒绝家属或医护人员陪伴,以中老年男性、化疗第3-周期患者多见,不愿意请家属或他人帮忙,夜里自行下床如厕或饮水致跌倒。

2.3疾病因素 肿瘤病人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尤其以脑转移致致跌倒多见。化疗第3~4疗程时,机体对药物耐受性较差,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肢体乏力,精神倦怠等均易导致跌倒。

2.4病房环境 患者新入住病房对新环境不熟悉;病房防范设施不足如遇地面湿滑未及时擦干、床脚固定不到位使床移动,坐凳固定不稳,夜间灯光昏暗,床位过高等均增加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2.5 使用特殊药物时宣教不到位 如服用利尿药、导泻药、降压药、镇痛药、镇静药、麻醉药、降糖药等,护士未予及时告知跌倒危险,或有告知但病人、家属不够重视,未及时采取相应的跌倒防范措施致病人跌倒。

2.6低年资护士防范意识低 低年资护士缺乏护理经验,安全意识淡薄。工作时,责任感不强烈,工作不细致,对跌倒、坠床的危险性认识不够,造成安全意识淡薄,不能时刻注意安全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特别是夜班时段,人为减少巡视病房次数或巡视时不认真细致,以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3 防范对策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3.1.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患者安全的保证,建立《护理差错登记表》;发生不良事件科室应在24小时内通过医院内网上报护理部;1周内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讨论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提倡非惩罚性的主动报告系统,此系统有利于尽早发现不良事件的苗头,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杜绝不良事件发生;并能使护士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维护护理安全。重视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医疗纠纷。

3.1.2 肿瘤病人多数体质虚弱,活动无耐力,化疗的不良反应使得肿瘤患者体质更虚弱,耐力更差,跌倒几率增高。故肿瘤科病房管理可将年龄≥60岁、近期使用化疗药物及特殊药物者均列入跌倒高风险人群。针对高风险人群建立跌倒、坠床监控表,及时跟踪,列入交接班内容。

3.2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安全培训 病人安全,医疗才能安全,医疗安全医院才能安全。当今医院呈现护士年轻化,低年资护士是临床一线的主力军。故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培训应从岗前培训、科室入科安全培训做起。护理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医德规范及行为规范、科室规章制度、护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培训过程中可适当使用“案例管理”法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5】。科室不定期对其进行考试考核,护士长不定期予以安全检查、督促,帮助指出安全隐患,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3 加强对患者、家属、陪护的安全意识教育

3.3.1入院当天,当班护士或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有关跌倒因素的评估,(如年龄≥60岁、体质、性格、病情、既往病史、服药史、有关本次住院治疗目的等。)达到危险因素者在床头卡、病人一览表、护理牌注明“预防跌倒”警示标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预防跌倒预防措施。指导患者穿合适的裤子,防滑鞋;湿性拖地后避免不必要的走到;睡觉时将床栏拉起;固定好床轮;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伴。使用轮椅、便器应注意固定刹车轮;协助将信号灯、眼镜、杂志放于病人易取处;指导呼叫器的正确使用;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乏力、步态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尽量将私人常用物品放置在固定位置;保持过道通畅。护士与病人、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性格较要强者,护士应不厌其烦对其做安全健康指导,必要时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安全意识,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帮助,主动维护自身安全。利用交接班、查房、治疗、护理时加强安全宣教。

3.3.2 服用特殊药物,如服用利尿药、导泻药、、降压药、镇痛药、镇静药、麻醉药、降糖药及化疗患者水化等体位改变时易导致跌倒。指导病人改变体位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s,做起30s,站立30s,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夜间致跌倒。加强巡视,主动帮助患者。

3.4增加基础设施,加强病房管理。病区采用防滑地砖,拖地时应设有警示牌;走廊、卫生间、浴室设有扶手及防滑垫等;病房護栏、病床、轮椅刹车砸性能完好。夜间照明灯灯光柔和,亮度适宜。

总之,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预防跌倒、坠床是护理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能做到预见性护理,妥善做好防范措施,以致从多渠道保证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安全。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根据病情的进展及患者的心理反应,确定护理要点,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不良事件高发时段,应提高警惕,加强巡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增加该时段的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科室根据病人病情、治疗、专科特点制定相关的预防管理制度,如肿瘤病人体质虚弱≥60岁,化疗3或4周期者视为高危人群,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保证护理安全。护理管理过程中预防为主,重点抓好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5个环节(1)重点环节:交接班。(2)

重点时段:中午、夜间、节假日。(3)重点员工:低年资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有情绪波动的护士。(4)重点病人:年老体弱、无家属陪护、危重病人。(5)重点治疗:特殊药物治疗、近期化疗病人。护士长应经常检查患者的安全知晓率,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患者、家属对病区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妥善处理【6】。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是实现优质护理质量的基础,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医院的信益和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冯茂群, 方菊花.患者坠床事件分析与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2009, 9(5):49-50.

[2]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3] 石兰,和惠卿.癌症患者化疗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8):2526.

[4] 姜旭文,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国外护理学?护理学分册,2002,21(8):347-349.

[5] 胡艳丽。PDCA循环在护士岗前培训的实施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2):66.

[6] 俞美定。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J﹞. 解放军杂志,2004,21(12):70-80.

作者简介:

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及报告制度 篇4

1、科室护士长、值班护士几医院后勤管理人员,每天认真检查病区公共设施及护理单元,发现潜在危险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或设立警示牌,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隐患。

2、责任护士必须对每位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高风险患者入院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100%。

3、高危患者:对年龄≥65岁。Hb﹤110g/L,有头晕症状、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缓泻剂及镇静剂等患者;感知、认知、机能障碍者;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残疾等患者,病情不允许起床或体质虚弱患者。

4、高危患者床头卡上做好“预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记,提醒全科医护人员加强对易坠床、易跌倒高危人群的安全管理。主动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患者跌倒、坠床风险、防范措施并记录,并进行交接班。

5、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有效落实防坠床、防跌倒措施,必要时协助患者上下床、入厕等。

6、预防跌倒措施:

1)指导患者走动时穿防滑鞋;看到“防滑标识”牌绕道走,年龄大、体质虚的患者扶助走廊两侧的栏杆,以防跌倒。

2)如病情不允许起床或体质虚弱的患者、不能自行如厕的患者,应在床边使用便器,以免入厕发生意外。其他患者入厕时遇紧急情况可紧急呼叫铃。3)指导患者起床或久蹲/久坐后站立动作要缓慢,并有旁人协助。4)指导患者需要时及时请求帮助,如上厕所、起床等。5)走廊、厕所的扶手牢靠;转弯处有足够照明。

6)保持病室通道和病房走廊无障碍物,及时清除地面上积水、油、水果皮等。

7)对于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7、预防坠床措施:

1)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2)病床床栏、轮椅和平车的安全使用。

3)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加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

4)加强巡视,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严防护理空挡时间的出现。

8、9、各级护理人员对安全措施落实要督察、必要时预警备案。

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执行(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应急处理流程)。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初步观察,并立即报告医生,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

10、医生根据病人跌倒或坠床受伤的部位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影响生命安全的顺序处理救治病人,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

11、同时通知后勤保洁,护士、患者一起确认跌倒、坠床现场,必要时拍照取证。

12、一旦发生跌倒、坠床,2小时内当班护士逐级上报,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24小时内填写《跌倒/坠床伤情认定登记报告表》,每月汇总上报护理部,病区每月分析整改,护理部每季度分析整改。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篇5

1.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并记录,做好防范知道,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2.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使其积极配合。

3.对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4.加强巡视,对高危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视力障碍,年老体弱,儿童,孕妇,行动不便及偏瘫患者应重点防护,并告知家属陪伴。

5.保持病室环境,地面,通道,照明等设旋的安全性及功能完好。

6.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积极采取处理措施;

1)护士应及时赶到现场,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与医生一起迅速采取救助措施。

2)记录病情及应急处理过程,认真做好交接班。

3)值班护士须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4)及时填写“患者跌倒,坠床报告表”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

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 篇6

一、评估患者跌倒医学上相关危险因素

(一)视力减退或受损:如白内障、青光眼。

(二)心血管系统:如体位性低血压、晕厥。

(三)下肢功能不良:如中风、小儿脑变

(四)步行及平衡状态不良

(五)排尿系统不良:如夜尿病。

(六)认知不良:如老年性痴呆

(七)使用药物:如利尿药、降压药、镇静剂、精神药

(八)以前有跌到记录

(九)地面、厕所、浴室地砖湿滑

二、预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一)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高危患者床头/尾挂警示标识并履行告知义务。

(三)高危患者病例中有风险评分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记录。

(四)高危患者及病情变化者每班评估患者的相关因素。

(五)向患者交代如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是随手接触到呼叫仪。

(六)病床高度适中,床两边加护栏。

(七)增添必要的设备,在楼梯、浴室等处装扶手,并将扶手调整到适合的高度。

(八)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移除,室内家具的摆放定位放置,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在手能拿到的位置。

(九)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

(十)给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辅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等,并将其放置于床边。

(十一)楼梯的收边处有防滑处理,浴室、洗手间的地面保持干燥,地板应有防滑设备

(十二)协助生活护理及移除协助。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各护理单元上报的77例跌倒/坠床事件的患者为对象,其中男53例,女24例;年龄60~90岁,平均(77.38±7.05)岁。

1.2 研究方法

跌倒/坠床事件发生后,护理单元填写意外事件登记表并上交护理部,填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事件发生的经过,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后给予的处理措施及防范措施等。根据上报表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跌倒风险等;跌倒/坠床事件概况: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陪护情况、约束情况、护理级别、诊断、发生前后的活动、伴随症状等。

1.3 评价工具

采用MMSE[3]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满分30分,<24分为认知功能障碍,18~24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6~17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15分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采用中文版BI量表[4]评估患者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为100分,≤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0分为轻度功能障碍;100分为生活能自理。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5]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该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总分为125分,<25分为低风险,25~45分为中风险,>45分为高风险。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77例患者中男性占68.8%;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占67.5%;88.3%的患者的护理级别为一级护理;事件发生时患者均未给予保护性约束;81.9%的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27.3%的患者有呼吸系统疾病,20.8%的患者有糖尿病,18.2%的患者有阿尔茨海默病,13.0%的患者有恶性肿瘤。36.4%的患者是在自行如厕过程中跌倒,34.2%的患者是在自行转移体位、散步以及洗漱等活动时发生。事件发生时多有头晕感或由于肢体活动不利/无力而无法控制和适应由于改变体位或者体位转移而引起的力度。

2.2 老年综合评估情况

77例患者中仅7例(9.0%)生活能自理。53例(68.8%)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为高风险。44例(57.1%)患者认知功能受损。见表1。

2.3 跌倒/坠床事件发生时的概况

77例事件中77.9%发生在夜班;62.3%发生在寒冷季节;发生地点主要在床旁和卫生间,分别占59.7%和22.1%;63.6%的患者有陪护,但57.1%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时陪护不在身边;当班护士职称以护士为主,占77.9%,工作年限≤5年的占83.1%。见表2。

3 讨论

3.1 人员因素

对77例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根因分析,主要原因在人员这个环节上,患者因素: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67.5%,这与周君桂等[6]的分析结果一致,可能与患者自身对跌倒以及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认识不足有关。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自理和完全依赖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概率比较小,而中轻度功能缺陷者生活部分能够自理的患者主观能动性比较大,反而增加了跌倒/坠床的危险性。77例患者中男性占68.8%,女性占31.2%,这与李海芳等[7]的报道一致,这可能与男性患者好胜心及主观能动性更强,依从性差有关。老年患者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常伴有头晕、运动及感觉障碍,导致跌倒的危险系数增加[8],77例患者中45.5%有心血管疾病,36.4%有脑血管疾病。护士因素:77例事件发生时83.1%的当班护士工作年限≤5年,护师及以上职称的仅占22.1%,这可能与年轻护士工作经验相对不足、风险识别能力差、健康宣教不到位等因素有关。77.9%的事件发生在夜班,这与王慧芬等[9]的报道一致,可能与夜班护理人力相对不足,且夜间治疗少,患者自行活动时间较多有关。陪护因素:77例患者63.6%有陪护,但事件发生时只有42.9%的陪护在身边,一方面是由于陪护安全意识不强,知识缺乏,对健康宣教认识不足,认为将患者安置好就不会有问题,但事件往往是发生在瞬间,如给患者洗完脸去放毛巾时,将患者安置于马桶上去拿纸时等。部分患者是由自己老伴陪护,陪护本身年老体弱,另外由于老年人住院时间长、自理能力差,陪护普遍存在过度疲劳的现象。

3.2 环境因素

77例事件中81.8%发生在病房内,其中22.1%发生在卫生间内,可见跌倒/坠床事件最容易发生的地点是床旁,其次是卫生间,这与胡瑷[10]的调查结果一致。有3例事件因地滑、光线不足、地面不平导致,另外,夜间由于陪护床等设施的放置,也会增加患者跌倒的发生。77例事件中62.3%的事件发生在比较寒冷的季节,这表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的穿着有关,厚重的裤子和鞋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行动和移位,这些因素均会增加跌倒的发生率。

3.3 设施因素

77例事件中7例因床档过低,床档不牢固,椅子面积小,轮椅自重轻,自动门速度过快等基础设施不合理或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

3.4 管理因素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方式较单一,防跌倒知识培训未普及,全员防跌倒意识薄弱,另外,人力配备相对不足均是导致跌倒/坠床发生的不利因素。

研究显示防范跌倒体系的建立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11,12],综上所述,建议对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发生的措施如下:(1)自身因素:加强对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健康宣教,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自身防范意识,避免患者自身不良行为。(2)治疗与护理:应对患者进行综合医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应用多学科整合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步态、平衡、肌力、移动能力及本体感觉等的康复训练;用药方面尽可能选择跌倒风险小的制剂,尽可能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密切监测药物浓度及不良反应。(3)基础设施和环境方面:保证地面干燥、防滑、平整及光线充足,提供适合老年人的桌椅、轮椅及卫生间设施。关注为预防压疮使用防压疮垫造成的床过高导致床档过低的情况。(4)管理方面:提高护士人力配备的基础上,加大对医护人员及陪护防跌倒知识及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增强全员防跌倒的意识,让大家共同参与到预防跌倒/坠床的管理工作中,才能更有效地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安全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事件的7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7例跌倒/坠床患者中,68.8%为男性;67.5%的患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88.3%的患者为一级护理;81.9%的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68.8%的患者跌倒评估为高风险;57.1%的患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77.9%的事件发生在夜班;62.3%的事件发生在寒冷季节;59.7%事件发生在病床旁;63.6%的患者有陪护,但事件发生时57.1%的陪护不在身边;83.1%的当班护士工作年限≤5年。结论 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应在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应用多学科整合管理模式,积极治疗患者自身疾病,最大可能地保留和改善残存功能;加强对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及培训,让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到预防跌倒/坠床的管理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根因分析,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晓华.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防护的研究现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1):11-13.

[2]钱援芳,徐东娥.根因分析法在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9-980.

[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77-179,343-345.

[4]李奎成.国内Barthel指数和改良Barthel指数应用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8):737-740.

[5]Chow SK.Lai CK,Wong TK,et al.Evaluation of the Morse Fall Scale:applicability in Chinese hospital populations[J].Int J Nurs Stud,2007,44(4):556-565.

[6]周君桂,李亚洁,范建中.老年患者跌倒史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1):3725-3728.

[7]李海芳,罗昌春,金晓蕾,等.8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6):525-526.

[8]田素斋,曹雯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857-859.

[9]王惠芬,李宇红.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9-30.

[10]胡瑷.老年患者跌倒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J].天津护理,2007,15(3):183-185.

[11]张林英.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11):964-965.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篇8

2、评估时机 入院时、转科、手术后当班、第一次下床前、高危险因自由变化是,根据危险评分实施再评估。

(1)一般因素:年龄大于65岁、手术后第一次下床、疼痛、下床后如厕频繁、药物(如麻醉性镇痛药、镇静剂、轻泻药等)、失眠、睡眠形态不稳定、听力障碍、视觉障碍。

(2)特殊原因:脑部损伤或脑卒中、脊髓损伤、关节炎、眩晕、恶性贫血、拒绝或不易执行物理约束、不遵从或忘记医护人员的卫教指导。

(3)高危跌倒患者使用警示牌。

1床头呼叫系统定期检修;○2浴(4)营造安全环境,给予个别性预防跌倒的保护设施:○

3病床床栏随时拉上;○4地面随时保持干厕、走廊设置扶手,斜坡设止防滑措施;○

上一篇:创业加盟谨防上当受骗下一篇:梦想中新型的汽车小学六年级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