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镇党委 先进事迹材料(推荐10篇)
东光镇党委
东光镇共辖60个行政村,离退休干部共209人,其中离休干部16人,退休干部193人。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老干部组织建设、落实“两项待遇”和服务模式上大胆创新,不断开创老干工作新局面。
一、真正重视,加强领导,为老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实现我镇老干工作“六个老有”的目标,我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老干工作,建立健全的工作组织机构和领导管理体系,为做好老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加强领导。镇党委把老干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调研,掌握工作动态,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几位老干协助员协助具体抓落实。同时建立健全了党委成员联系老干制度,促使老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沟通。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将每月15号定为老干部活动日,向老干部传达重要文件精神,同时面对面了解并解决老干最关心的问题。三是建章立制。我镇成立了老干党支部,建立健全了《老干支部党小组活动制度》、《党政领导联系老干制度》、《老干走访慰问制度》等。其他还有建档制度和“三访”制度。我镇通过对老干的走访,全面了解了老干收入、住房、健康状况等,建立了完善的老干部档案。我镇在老干工作中坚持“三访”制度,即在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到老干家里拜访;凡遇老干生病住院,到医院探访;多通电话见面,经常与老干走访。为了使老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继续发光发热,我镇还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参会、到课率达90%以上。
二、真诚关怀,保持沟通,落实老干“两项待遇”
我镇本着“落实老干政策就高不就低,宜宽不宜严”的基本原则,扎实推进老干“两项待遇”的落实工作。一是不折不扣落实政治待遇。必须向老干部传达上级重要文件精神,具体由老干党支部负责通报传阅;镇党委政府召开重要会议,邀请老干部代表参加,使老同志既能参政又能议政;今年镇财政列支4万元为老干部征订党报党刊,搭建起对老干部关心的平台。二是全心全意保障生活待遇。经党委研究,从去年起提高老干体检标准,由原40元增加到50元,节日补贴离休干部每人100元,退休干部由原60元增加到80元;重阳节和春节期间,镇财政拨款3.6万余元进行老干慰问金发放,并为11名离休干部报销药费12万余元,为离退休干部体检拨款15000余元;对行动不便,出不了门的离休干部董占海、张之兰,退休干部刘泽甫、曲忠英、马冬甫等15名老同志,镇政府联系大夫登门体检,使老同志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加强老干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诸如讲革命故事、象棋比赛、老干讲座等活动。
三、真情服务,提供资源,发挥老干“余热”作用
为保障老干部退有所养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发挥老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让他们退有所养,养有所乐,乐有所为,我镇有以下措施:一是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老干在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积极献计献策,指导协调;农村老干则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为新农村建设出主意,想办法。二是发挥其在社会和谐中的参谋作用。我镇部分老干被聘为村关协会副会长、计划生育协会“五老”副会长、红白理事会会长、民调委员帮写县志和新开发区的群众工作等,成为矛盾调解机制的重要载体。三是发挥其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的模范作用。据统计,今年先后举办各种报告会6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6000余人。他们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年来,我镇在老干工作中在扎实推进的基础上力求不断创新,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再接再厉,努力开创老干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
——XX市XXX区XXX镇党委先进事迹
XXX辖15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31086人,总面积11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57亩。镇党委下设25个党支部,943名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XXX党委按照区、市党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镇党委先后被市委、市纪委命名为“五个好”基层党委、勤廉为民“五好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交通运输局和市水利局评为“先进管理镇乡”、“2011年水利工程先进镇”。
一、抓班子强素质,全面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镇党委始终把班子建设作为抓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五个”不放松,全面提升班子的整体合力。一是紧抓制度建设不放松。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制度,对涉及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都通过集体研究决定,切实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紧抓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放松。镇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坚持每周二中心组理论学习日制度,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三是紧抓调研不放松。坚持和完善党委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班子成员结合干部“下基层”活动,定期到党建工作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联系点解决实际问题。四是紧抓转变工作作风不放松。把“亲民、爱民、为民、1富民”作为班子成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建立了“三个一”的领导责任制,即主抓一个项目,树立一个样板,带动一个产业,营造人人身上有担子,人人都在抓发展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了领导干部创大业、争一流的积极性。五是紧抓模范带头作用不放松。班子成员带头遵守镇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干部做到的,领导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干部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
二、抓教育强队伍,着力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水平
创先争优活动中,镇党委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不断创新载体,拓展内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狠抓教育强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党员进行政策理论、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党员群众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47期,累计培训党员群众4000多人次。二是创新载体强支部。在各基层党组织中认真开展了“五个好”党支部、“红星”党组织、“双争双创”、“结对共建”等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创先争优活动中,共创建“五个好”党支部10个,“红星”党组织6个。三是拓展内涵争先锋。深入开展了党员“评星定格”、服务承诺、“志愿服务”、“一帮一”结对帮扶、日行一善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激发了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四是发展党员增活力。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每年都确定发展一批新党员,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壮大了党员队伍,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近年来,累计发展新党员96人。
三、抓管理建机制,全面夯实基层党组织工作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创先争优活动中,镇党委从阵地建设入手,进一步完善设施,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全面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区、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新建了孟家湾、黑林、沙坡头等13个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加固维修了夹道村、长流水村、迎新社区3个村(居)活动场,翻建改建率达到94%。按照“六有”标准,给各村配备桌椅500余套、电脑85台、电视17台、多媒体设施3套,切实解决了无处办公、无处议事的问题。同时,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务管理模式,扎实开展“民主议政日”、“一事一议”、“五牙子章”民主理财等活动,规范了村级民主决策程序,提高了村级组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认真落实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对发展党员、工程招投标、村集体经济收支情况等重大事项,按要求进行及时公开、随时公开、定期公开和不定期公开,确保了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了对村“两委”班子的监督。
四、抓党建促经济,全面建设和谐富裕新迎水
活动中,镇党委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先后引进宁夏逸悦葡萄酒业公司、宁夏正旺饲料公司,着力培育了夏华公司、科源农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经济产业结构。二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建成了金沙海旅游区、北长滩度假区、大漠边关影视城、美利风情苑、鸣沙生态园、固沙生态园等8个旅游景区。同时,鼓励和支持沙坡头村当地群众,连续三年投入资金1800万元,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农家
该同志任党委书记后,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策精神,创新工作思路,以“氧化铝聚集区”为依托,以建设“全国重点镇”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全镇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城镇框架不断拉大,环境不断优化,道路、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目前,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2.1亿元,先后投资1.51亿元,建成了义煤集团张村棚户区改造工程39幢住宅楼房; 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新华街商贸小区;投资38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达2075平方米的高标准幼儿园;投资300万元,建成了计生和司法服务大楼;投资350万元,完成了镇区供、排水工程建设。张村镇也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河南省重点镇”、“全省文化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四、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张赞民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各项职责,统筹兼顾,科学分工,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镇党务工作、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和谐建设、信访稳定等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全镇上下呈现出政治清明、干群和谐、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他明确指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思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各项措施,严格工作失误追究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大力推广信访代理制度,着力疏导和化解矛盾,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深化信访评估制度,对全镇重点项目进行了认真评估,确保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施工。他始终牢记安全生产重如泰山的责任,对全镇煤矿和非煤矿山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包矿责任制,实现了对无证矿井的长期有效监管,境内所有无证矿井全部取缔关闭,有证矿井按上级要求进行技改,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稳定。
张赞民同志在张村工作期间,牢记党的宗旨,始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现出了很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大局意识,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能够运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作风民主,科学决策,讲究工作方法,坚持工作原则,求真务实,深入实际,能够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津的有关规定,树立了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彰显了新时期的公仆本色,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在镇只要提到镇党委书记,人们会交口称赞。因为是这位德才兼备的好书记把镇这节相对滞后的“车厢”拉上了超常发展的快车道。自担任镇党委书记以来,镇党委分别在、连续两年被委评为先进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党委。获全县岗位目标考评三等奖,获全县岗位目标考评二等奖,获全县岗位目标考评三等奖,自起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示范乡镇。信访工作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乡镇。个人荣获县劳动模范、县委、市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殊荣。
一、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出身干部家庭的,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当官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的谆谆教诲,自小就在他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自他踏入工作后,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成了他的行为准则。担任乡镇领导工作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一是在执行制度上起带头作用。全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干部廉洁自律制度等十几项制度,他总是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二是在廉洁自律上起带头作用。从事镇党委书记几年来手中虽然有了一定的权力,但他始终以普通一兵的身份,严格要求,时刻保持艰苦朴素优良传统,办公室设施简陋,并始终与一般干部同吃一锅饭,同挤一辆车,从不搞特殊化,他每年都要到苏南招商引资,从不乱发集体一分钱。去年以来,镇先后投入余万元铺设镇村水泥路和完善小城镇配套建设,每一项工程他都坚持,阳光操作,把钱发在明白处,用在刀刃上。在执行工作制度上起带头作用。长期的基层工作,练就了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韧劲,多年来,在他工作日历表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虽然毗邻市城,但他在工作期间坚持吃住镇里,每天从早到晚上紧花条,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全镇各项目标任务高效率快节奏向前推进。四是扎根基层甘为人梯。乡镇工作条件艰苦,而把艰苦条件作为磨练自己的机会,在一干就是近十个年头,在这期间一些比他年龄轻干得晚的同志得到了提拔或调进城里工作,特别是他大力培养年轻干部,全镇先后提拔20名干部,其中有6名干部走上了乡镇党政领导岗位,3名如今已走上了副处级领导岗位,但他始终已一个平常的心态,立足岗位,埋头苦干
三、关注民生,乐为群众办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范文网
在镇领导岗位工作年,就是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年,也是不懈追求和奉献的年。
诚心诚意办实事。近年来,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从实际出发,用足政策,发挥优势,激发活力,在各方面困难较多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及社会快速发展,在农业上立足城郊实际,抓好产业特色调整。着力抓好蔬菜种植、水产养殖、食用菌生产、花卉苗木生产等基地建设,努力培育地方特色。
在工业上,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目标,坚持把工业突破当作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积极借助外力,激活民力,把内培外引作为工业突破的驱动力,一方面针对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既抓顶天立地,又抓扑天盖地,形成了木材加工、缫丝、针织、服装、化纤等产业群体,全镇私营个体经济总量达家,其中列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个企业,增加值达万元,占全镇总量的%。
多年来,该同志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该同志平时能刻苦钻研学习党务知识,注重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提高自身素质。他严于律己、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和党赋予的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一、坚持学习,全面提高素质
张文风同志深知: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要想做好党务工作,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新时期党务工作给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他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无论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组织和坚持好党委中心组学习,与中心组成员一道探讨理论修养的必要性。一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了理论修养。二是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增强自身法律观念和廉洁意识。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契机,深入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政许可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并组织党委中心组成员开展讨论,领会其精神内涵,进一步指导农村工作。三是加强当前农村各项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学习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工作水平。特别强化了党务工作知识的学习,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通过一系列学习,提高了驾驭全局,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想问题、办事、干工作,以是否有利于黄阳司镇的发展,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对政治上与区委政府保持一致,思想上经得起考验,作风朴实,团结和带领一班人,兢兢业业,得到了班子成员和干部的信赖。
二、勤于调研,积极履行职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张文风同志深知这个道理,始终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平时除开会和处理重大问题,都要下村听取干部和群众情况,与村干部群众一道共同探讨经济发展大计,并帮助村支部、村委会解决具体问题。6月调任黄阳司镇党委书记后,他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先后跑遍了全镇37个村300多个村民小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积极为各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同时他带头联系难度较大的社塘村和新建村,多次深入联系的新建村及社塘村组织村支两委听民忧,解民难,帮民富,在新建村发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建设,共建设沼气池42口,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针对全镇反映强烈的道路建设问题,积极争取上级重视,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完成全长21公里的鲁黄公路硬化工程,缩短了与市区的交通里程;投资600余万元对郝皮桥至黄阳司主干道进行全面硬化改造,方便了近20个村群众的出行;妥善解决黄大公路历史遗留问题,全程硬化并通车,方便了沿线各村群众的出行;加大了村级公路建设力度,目前通往全镇37个村的主干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化,方便了群众出行。制约黄阳司镇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打破,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逐步形成,交通优势开始凸现。
三、强化管理,狠抓队伍建设
黄阳司镇干部多,思想较复杂,张文风同志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把为民服务作为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的关键点,注重用先进思想武装人,用规章制度约束人,用模范人物激励人,用高尚情操陶冶人,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是交心通气促民主。他主动交心通气,广泛找班子成员和干部谈心,与干部沟通思想,消除误会,促进团结。不断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凡重大问题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从不搞“一言堂”,凡重大决策、人事安排、财务管理等方面自觉接受全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公开透明,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测算到户,足额发放到户,做到了决策科学,切实可行。建立健全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自己不怕丑,不怕痛,批评同志讲客观、讲公正,形成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章立制亮实招。黄阳司镇干部职工思想复杂,观念较为落后,加上财政状况不好,情绪较低落,管理难度大。他始终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规章约束人,先后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理、考勤考核、挂牌上岗、岗位明星评选、工作倒查制,工作督查制等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并认真抓好制度的落实,邀请部分退休老同志和离任村干部为监督员,把干部职工时刻放在群众的监督下,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规范化管理已初见成效,一支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已经建立,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三是雷厉风行夯基础。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村党支部中开展了以创“五好”为目标的`“五带五看”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对2个后进党支部和涣散党支部进行集中整顿,切实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七一”期间都要表彰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取得较好成效。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积极为民服务,共为农民发放各类致富技术资料2万余份,帮助创办结构示范点15多个,落实订单农业面积1.5万多亩,帮助落实生产经营项目62个,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3个,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
四、求真务实,谋求经济发展
黄阳司是个大镇,人口多,社情、民情较复杂,加上交通比较落后,经济发展较慢,负债大。但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后,张文风同志认为黄阳司镇的发展还是有天时地利的条件,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在思路上他始终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工业富镇,以小城镇建设和特色农业为亮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切实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社会,重振黄阳司工业重镇、财政大镇雄风。在工作中他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办好事、实事,坚决克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农民增收上,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做大做强蔬菜、渔业、优质稻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逐步建成了1000亩藠头,亩稻田养鱼,30000头牲猪,40000亩优质稻,5000亩大豆,6000亩蔬菜基地,农民增收速度加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50元。在小城镇建设上把小城镇作为培植财源的基地,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工业发展的园地来抓,投入资金40万元硬化了湘桥南路,规划了旧城改造,兴建了停车场,合理划分功能小区,初步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道路格局,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5万人。在培植财源上,以招商引资新上企业为契机,开放引进步伐加快,工业发展已成良好势头,同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依托零陵煤矿、中大公司,每年组织召开黄阳司经济座谈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项目亲自跑,老板亲自请,走“工业富镇、工业强镇、工业扩镇”之路。全年共新上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即威华冶炼、同升冶炼、兴达冶炼等,民营企业纷纷落户,为打造黄阳司镇在XX市的化工、建材、冶金基地奠定了基础,为黄阳司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民营经济产值达17963万元,年均增长21.2%,在财税征管上,配齐配强力量,严防“跑、冒、滴、漏”,抓好经常性税收和小税收征管的同时,重点强化对项目税收的监督,对实现的税收应收尽收,减少税收流失,全面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分配的税收任务。
与此同时,张文风同志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和公民道德教育;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做到调处率100%,结案率98.5%,开展了水上安全、小煤窑的专项整治,确保了社会稳定,被评为市区综治先进。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计划生育工作步入正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派祥和、文明和谐的新黄阳司正在崛起。
五、严于律己,树立良好形象
镇党委书记官不大,但一言一行,群众特别关注,稍有越轨行为,就会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张文风同志始终要求班子成员和全镇干部职工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观念,保持勤俭节约,适度从紧的理财方针,做好“节支”文章。严格用车制度,禁止随意租车;加强机关后勤管理,一切招待进食堂,一律不准在外就餐;对住房进行调整,不允许在外租房;实行财政综合预算,做到一个口子进钱,一支笔审批,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全年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均在7万元以上。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他深知,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不是用来谋私利的。他平时就十分注重党性修养,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律已奉公、洁身自好,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从不大手大脚花钱,不利用职权谋私,保持勤俭本色,没有利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也没有接受他人红包礼金和拉拉扯扯的吃请。
保稳定
护民生
促党建
—先进基层党组织江城县整董镇党委事迹材料
近年来,整董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业绩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化思想认识,转变作风、推进工作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理顺民情,凝聚民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着力解决好群众所盼、所争、所忧、所怨的问题。镇党委高度重视民情责任区工作,把民情联系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健全完善民情责任区制度,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以民心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镇党委建立了民情责任体系、民情工作实行分片包保、逐级负责好责任连带,做到镇领导包村联组、普通干部结对帮扶,使每名领导干部都有责任区。每个干部职工按“1+X”的模式,有两个以上结对帮扶对象,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全镇的民情责任体系,全力帮助各个 1 民情责任区实现保稳定、促发展、重民生、带党建的目标。目前,整董镇共建立了120户、240名党员结对帮扶对子。
二、掌握社情民意,广纳民言、集中民智
在工作中,镇党委以有利于联系服务群众为原则,把握村民的需求和习惯,切实了解群众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如社会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及村务公开,以村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民情联系服务工作。
按照行政区将全镇3个行政村划分为3个责任区,镇挂钩村的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每个村民小组确定了1名民情联络员,将民情责任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岗位职责等情况制成卡片发送给群众,共将4100张民情联系卡发放到各村民小组、困难户的手中,确保在群众遇到困难时能第一时间解决,确保了责任区困难有人问,工作有人抓,任务能落实;每个村、站所设立了一个民情意见箱;公布一部民情电话,向社会公布的民情电话号码,有专人接听,专人记录;开通一个民情邮箱的“四个一”民情信息反馈网络,以及健全镇、村两级民情档案,建立起同群众“零距离”沟通的机制。搭建起立体、高效的民意反映渠道,2 使群众有条件通过正常的渠道、健全的机制,有序、真实、迅速的将他们的愿望反馈,并得到迅速妥当的解决。
三、解决突出问题,了解诉求,排忧解难
深入群众,听民声、理民情、解民忧是人民勤务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体察民情、深入基层,深入责任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是人民勤务员的基本要求。镇主要领导、党员干部多次深入挂钩责任区,结合各村实际,与县挂钩单位、民情责任单位紧密联系,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抗旱救灾资金、物资,确保在群众遇到困难时能第一时间解决。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为群众解决饮水困难投入资金16.44万元为罗其牙、上新华、小曼凸等5个因旱水源枯竭的村组架设新的饮水管道,确保了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
县挂钩民情责任单位对各自挂钩的3个行政村及挂钩户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面对全省的特大旱灾,挂钩单位多次进村、到组、入户,全面深入具体的了解灾情。期间,县政法委为确实保障人民群众在困难时期的安全饮水问题。在查看旱情的过程中,协调资金5000元帮助曼滩村一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村民送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通过多种措施,有效保证了全镇抗旱救灾和防 火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整董村挂钩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供销社走访了整董村曼贺井、麻栗树等村民小组,为整董村解决了6000元抗旱资金,保证了整董村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启动。县人大对挂钩的滑石板村走访查看的受灾情况之后,了解到全镇唯一的异地移民村也在经受着这场灾害的考验,部分村民小组还出现人蓄饮水困难的问题,及时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2000元的抗旱资金,帮助解决了26户,11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镇党委组织镇机关全体党员及各村党(总支)、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开展了“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赠活动”。根据各村委会经过摸底调查,多次审核、筛查上报的困难群众情况,镇党政班子成员分组奔赴各村委会进行“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资金的发放工作,把县级安排整董镇的7500元关爱资金全部发放到各个村委会25户特困党员及群众的手中,全县“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赠”关爱资金的发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在镇挂钩领导及责任挂钩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镇争取并投入抗旱资金近20万元,参与了抗旱工作150余人次,派出抗旱先锋队共3支,132人。新架水管8750米,抗旱浇灌1500亩,解决了7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预计挽回经 济损失47万元。
四、丰富工作载体。创新方式、维护稳定
在具体的工作中,镇党委做到“五个结合”,即把民情联系与察民情、解民忧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相结合,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相结合,与信访稳定、平安建设等日常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使民情联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保持社会的可持续稳定,镇党委、政府综合运用调解、救助等化解手段,完善各项便民措施,及时制定预案,使矛盾纠纷调处率达85%以上,答复满意率达90%以上,信访案件年终结案率达到85%以上。同时加大对非煤矿山私挖乱采的打击力度,杜绝非法开矿现象。加强对企业、旅馆、网吧、公共场所的排查,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信息工作报送力度,坚决做到不迟报、瞒报、漏报。2010年,全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3件,其中调处成功22件,正调解1件,无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五、探索长效机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解决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加快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搞好困难群众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镇党委不断创新帮困形式,拓展帮扶内容,把过去单纯的送钱、送粮、送物,变为送技术、送信息、送法律。从思想、政策、资金、物资等给予多方面帮助,从扶贫、扶志、扶技、扶项等给予多方面扶持,使群众早日走上致富道路。
镇党委要求各部门、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深入到帮扶对象家庭进行调查,摸清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认真排查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提出解决的措施。倾听他们呼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要求,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通过增强群众观念、责任意识、发展意识,狠抓帮扶工作的落实,确保帮扶措施到位,使这项活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为民办事、替民解忧、加深感情、改进作风的民心工程,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天长镇先进基层党委事迹摘要
近年来,天长镇按照“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保稳定、求和谐”的党建思路,大力推行“一揽子会”制度,创新“放心支部竞赛”和“惠民承诺活动”载体,通过深化党建工作考核,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突出党的基层队伍的梯队建设,增强培训力度和质量,并全面推行 “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公开率达95%以上,有效地实现了班子、村情“双稳定”。同时,该镇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实施“312”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开发历史古镇,打造文化名镇,建设经济强镇,构建和谐大镇”四篇文章,全镇多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整体工作在全县实现了争先进位。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夯基础、增财源、促发展的关键来抓,抢抓机遇上大项目,优化环境促大发展,做强企业促大跨越,煤炭、钙镁、旅游三大园区初具规模,投资30多亿元,发展各类工业项目30余个,财政收入四年翻了五倍,2008至2010年连续三年突破亿元大关,坐稳了井陉县第一经济强镇的“交椅”; 创新‘以宣明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律人"信访工作方法,全镇近年来没有出现一起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成为全县17个乡镇唯一一个市级先进单位;大力实施古城开发战略,投资1000多万元,修复开发省级文物保护景点十几个,完成了环城路、商贸区、护城河、农村公园等十几项配套基础设施,2008年天长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投资1000多万元,硬化乡村公路110多公里,实施人畜饮水工程30多个,整修村级卫生场所20多处,建成农村公园9个,农村文化广场15个,全镇95%以上的村实现村村通油路和光纤入户。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镇在创建“五个好”党委工作中,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通过理清思路、健全机制、强化责任、精心组织,形成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促进了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湟中县城东南部,北与省城西宁隔山相望,西与本县**乡相邻,南临本县**乡,东接**乡。全镇总面积32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10万亩,退耕还林草15429亩。镇辖**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50个生产合作社,有9304户,41850人;现有党支部47个,其中农村党支部43个,现有党员1307名,其中农村党员1241名,妇女党员189名,少数民族党员121名,五好党支部33个。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65元。
二、主要成效
(一)领导班子好。
一是学习创新好。党委班子成员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个月集中学习四次,重点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委成员定期深入村户调查研究,并撰写1篇以上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镇党委中心学习组通过学习,全体班子成员的整体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普遍提高。二是民主团结好。镇党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划定了班子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定期对全镇的重要工作集体研究决定。三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确定副书记、组织干事二名人员具体抓;作为一班之长的镇党委书记,自觉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党建工作作为基础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来抓。
(二)党员队伍好。
1、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管理教育。一是党员发展工作中,针对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结构偏低等问题,重点在35岁以下的率先致富又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致富带头人、农村优秀青年、退伍军人、优秀妇女当中发展党员。不断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壮大党员队伍,今年共发展党员65名,使党员队伍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逐步趋于年青化、知识化。二是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集中活动日、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项制度确保党员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采取经常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专题教育与见缝插针相结合、学习培训与讨论相结合、镇党校主阵地教育与参观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在党员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进行了党的基础知识、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教育。三是深化“双培双带”、“在职党员进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先锋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的自
身实际状况,通过党员承诺、支部审诺、公开践诺等程序和方式,在群众中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2、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在镇村干部的管理上,我们从思想政治、为民服务、工作主动性、创新性、理论业务学习、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增强了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重机关效能建设,针对乡镇工作实际,制订了科室+包村的干部管理新体制,将全镇干部分别归属到党政办、经济发展中心、社会发展中心、城管办、民政办五个科室,并将全镇43个行政村划分为六个小片,由六个片长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通过干部管理新模式的运行,使干部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把机关建设成为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的表率。同时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考核和任用工作,尤其是村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任用,建立了有172人的后备干部队伍,制定了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指定专人进行培养,建立档案,为村两委班子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才资源。
(三)工作机制好。
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下发了《**镇组织工作要点》、《**镇党员关爱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完善了《**镇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镇民主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政务、事务公开制度》、《干部实绩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一事一议”制度》、《领导干部谈心制度》等23项制度。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重大事项以公示、公告、公开的形式接受群众的举报、监督。2010年新建**镇综合办公大楼,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将全镇的服务窗
口前移,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办事政策、办理程序和办理结果公开,规范了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运行。
(四)工作业绩好。
近年来,镇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干部群众中走访调研,在充分认识镇情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农牧发展立镇、生态养殖强镇、招商引资活镇、劳务经济兴镇”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一是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以发展优质高产作物为重点,小麦种植24500亩,青稞种植280亩,蚕豆23000亩,豌豆400亩,马铃薯27000亩,油料28000亩,蔬菜种植10000亩,青饲料7820亩,其中玉米种植取得突破进展,达3000亩。二是畜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镇建成大型养殖基地4个,中小型养殖基地14个,预计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2053万元,突破亿元大关。三是劳务输出工作稳中有增。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的力度,不断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目前,全镇已输出劳动力总人数18538人次,其中省外3551人次,国外10人。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班2期,参加人员110人,劳务性收入达8862万元。
2、加大软硬件建设,确保党员电化教育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在全镇43个村配套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明确了一名网络管理员,建立了管理制度,镇党委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新建6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对5个村党员活动室进行了维修,使党员活动阵地得到加强。
3、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我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
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镇党委始终本着“办好学校教育,关注学校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办学条件,改善适龄儿童就读环境,使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并且抽调2名干部负责“两基”档案整理工作,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市、县验收。二是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率达100%。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和谐社会局面逐步构建,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秦腔文化艺术得到发扬和传承,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镇坚持规划先行,制订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五是社会治安保持稳定,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加强了对重点人口、高危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常抓不懈地开展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和计划生育等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了社会稳定。
(五)群众反映好。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年初承诺的各项惠民工程顺利完成,得到群众的认可。一是投资750万元的综合集贸市场修建项目,消除了乱摆摊点、占道经营现象;二是完成4村道路硬化项目,该项目共计45.5公里,总投资1141万元;三是完成4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四是完成了投资560万元的151户整体搬迁项目的前期工作;五是完成了总投资175万元的**镇敬老院项目;六是完成3村的通畅公路项目;七是完成了320户农村危房改造、200户奖励性住房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居住条件;八是协调完成了28公里的公路建设项目。
XX镇党委书记、镇长 XX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执行力建设年”,本人安排部署镇党委开展“执行力建设年”自查自纠活动,并积极带头参与“执行力建设年”自查自纠活动,认真开展“九对照九检查”,并听取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自己所担负的工作职责和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具体要求,结合干部、群众对自己反映的问题,通过剖析自身,启发很大,感触很深。现将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方面的问题。平时的理论学习抓得时紧时松,理论学习不深不透。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常理论学习多是“看书看皮,看报看题”,对党建知识的理论专研不够,缺乏真实而厚重的党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把学习作为应急手段,急着干什么就学什么,满足于一知半解。所以在工作实践当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当前,乡镇党委的主要工作就是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维护一方稳定,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实现强镇富民目标。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己忙于事务多,自觉学习时间少、尤其是对市场经济知识、农业适用新技术、基层民主建设、农材实用法律法规学习得不够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决定了自己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能
力,掌握新时期市场经济知识和商品经济规律,提高驾驭经济全局的本领。
(二)经济建设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问题。对全镇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问题,虽然发展的意识很强,设想很多,站在全镇的角度思考的少,关注的少,因此,平时对如何加快XX镇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的少,考虑少。特别是对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如何解决农民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如何把落实上级政策同农民意愿很好的结合起来,找到解决矛盾的最佳结合点等方面做的不够,总是想的多,落实效果还不够理想。
(三)工作方法和工作力度需进一步深入。一是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群众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我们的工作距群众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我和班子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在群众的满意度上还要进一步提高。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我们党委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势必影响基层干部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势必影响全镇“XXXXX”目标的实现。二是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在工作的安排布置上缺乏一种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拨的精神。特别是有时受一些阶段性工作的影响,不能统筹兼顾,使一些工作落实的不好。
(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严于律己做得不够
在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办法还
不多,机制还不是很健全,考核还不是很科学;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有的村、社区、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力还不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不明显,而自己作为党委书记负有领导责任。
二、原因分析
(一)学习不系统。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基层党委的一把手,放松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不深不透。在一定程度上把学习作为应急手段,急着干什么就学什么,满足于一知半解。所以在工作实践当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由于对学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
(二)基层调研不够深。由于上级召开的会议较多,每天都要占用一大半的时间,从而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调研、用于思考,与同志们接触谈工作任务多,谈思想听取意见少,难以了解群众思想工作方面的想法、自身的工作困难。
三、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边学习,边剖析,边整改,边提高,一件一件抓好落实,确保真正见到实效。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掌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以此明辨是非,指导工作。认真学习现行农村政策,提高解决重大问题和复杂矛盾的能力,提高领导决策水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学习理论、政策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用理论解决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学习方法上,制订严格的学习计划,解决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确保学习时间与质量。除按要求积极认真参加中心组学习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记、多写、多思考。
(二)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整体形象。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克服好人主义,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党性锻炼,勇于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合理摆布局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自觉处理好事业发展与经济工作的关系,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工作大局。
(三)加强廉政建设,清正廉洁,拒腐防变。坚持做到自重、自警、自励。坚持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持不做。坚持一岗双责,管好政府班子成员和机关工作人员。
(四)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找问题,总结经验抓典型。加强个性修养,要学
会理解人、容纳人,多与同志们交心谈心,增加感情联络,上下沟通,形成合力,推动工作。
镇党委书记xx同志考察材料
2006年10月24日至25日,我组对xxx同志进行了考察。
xxx同志现任四会镇党委书记、四会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负责镇党委、四会科技工业园全面工作。该同志的主要表现:范文搜版权所有
该同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勤奋工作,政绩突出。该同志积极投身于固本强基工程、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排头兵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狠抓党建工作,大力发展思想好、年纪轻、文化高的群众加入党组织,特别重视抓好各支部的班子建设和非公领域的党建工作,使全镇党支部、党员分别迅速发展到85个、998人,其中建立非公领域党支部36个212名党员。认真组织开展“三进三助”(即走进村居帮助致富、走进企业扶助发展、走进学校资助就学)先进性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受到显著的成效,去年11月4日,省委在四会镇召开全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充分肯定和全面推广了四会镇的经验做法。
该同志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核心,加快了四会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四会镇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进入了快速、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实现了四会镇在珠海各镇中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该同志坚持走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双轮驱动”战略,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特色壮大支柱产业,围绕龙头做强骨干企业,活化载体做大工业园区,重点培育一批布局合理、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群体优势突出的工业经济板块,全镇工业园区面积迅速发展到10多平方公里,使其成为四会镇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城镇发展的新生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高地,引进了一批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的高成长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项目,真正地把产业结构调优、主导产业调强、高附加值调先、重点企业调大,新型产业异军突起,全力抓好经济工作,重点抓好项目的引进建设与工业园区的拓展,追商抢资实现了新突破,使四会镇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精密制造、汽车配件四大支柱的新型产业群,吸纳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全镇的工业企业迅速增加到420多家,利用外资达6.6亿美元,其中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34家,世界500强企业有8家。去年,全镇工业总产值、本地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79.2亿元、24亿元、6352万美元,增幅分别达27、21、22,财政总收入突破一个亿,达1.1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8154万元,增幅达42。
为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该同志组织制定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政策,每年镇财政安排300万元,采取补贴方式扶持各村兴建厂房、商铺和工人宿舍,大大激发了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使全镇村集体厂房、商铺和工人宿舍总面积迅速增加到12.56万平方米,去年全镇村集体收入达到3120万元,比上年净增937万元,增幅达62,直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0多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6930元,增幅达13。
在狠抓经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该同志坚持统筹协调,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范文搜版权所有明建设,加强领导与管理,加大投入,使全镇社会各项事业长足进步。近两年,四会镇被评为全国卫生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镇、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镇、珠海市首届“十佳”和谐文明村镇,镇文化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
xxx同志有坚定的理论信念,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与政策水平,爱基层、爱党员、爱群众,宣传教育和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具有良好的形象,得到四会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公认!
2003—2005年的考核为:优秀。
共找7人谈话,其中领导干部4人,中层干部3人。
【东光镇党委 先进事迹材料】推荐阅读:
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10-26
镇党委书记抗旱救灾个人事迹06-05
镇先进性教育讲话党建党委07-23
镇党委书记2006年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1-03
党委书记事迹材料05-25
“市级五好乡镇党委”事迹材料11-18
市XX局机关党委先进事迹材料10-11
镇党委巡察工作汇报11-09
镇党委党建工作汇报10-12
镇党委党建工作总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