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纪检派驻室作用的几点思考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发挥纪检派驻室作用的几点思考(共6篇)

如何发挥纪检派驻室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1

推行纪检监察派驻制度,设立纪检派驻室并实行统一管理是强化部门内部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助推。自设立纪检派驻室以来,我室牢固树立“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理念,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协助配合等职能,积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推动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纪检派驻室的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要求。新形势下,我们纪检派驻室要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派驻机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各种因素和问题,积极探索派驻机构有效履行职责、顺利开展工作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职能作用。

一、工作运转现状

我纪检派驻室现负责民政局、人社局、统计局、安监局、服务大厅、接待中心等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自派驻室设立以来,我们认真地履行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和查办案件等工作职责,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整体工作质量上强化了纪检监察的专职意识,有效地保证了对负责单位独立监督权和检查权。一是在学习上肯下工夫,能积极参加纪检监察部门和驻在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种培训,主动钻研纪检监察业务

知识和驻在部门的工作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二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县各级文件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及政治理论素养,在驻在部门起到了积极的表率作用;三是在工作上敢于大胆履职,从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进驻单位进行有效监督,极大的增强了各驻在部门及领导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驻在部门及领导自觉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反腐败斗争中,纪检派驻室在党内监督、遏制腐败现象、端正党风政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派驻室建设及我县基层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对重视和支持派驻机构工作力度不够、认识不高,不愿意接受监督、逃避监督的事情时有发生;二是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三是个别单位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服务意识淡薄,宗旨意识不强。四是职工群众反映个别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我县实际,扎实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引

向深入。

三、认真履行纪检派驻室职责、实现党内有效监督的对策及措施

实现党内有效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新的形势下,必须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又考虑到长效管理和超前规范;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有效的监督方式,又体现与时俱进、重点突出,积极探索监督的新机制、新制度、新方式,采取更加有力的各种监督措施,实现党内有效监督,从根本上不断促进党的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构建长效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是党内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化、监督过程规范化的基本保障。从派驻单位实际出发,整合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责任目标管理制度》、《派驻机构工作报告制度》、《工作台账制度》等,进一步深化督领域,细化监督内容,规范监督程序,加强与纪检委的沟通、协调,推动党内监督工作持续深入健康的发展。同时,通过健全、完善巡视制度、述职述廉和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检查的水平,切实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重大投资项目、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使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明晰职责,理顺关系,增强监督的实效性。派驻机构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纪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驻在单位党组(党委)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驻在单位所属部门的积极配合。正确处理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职能作用,有利于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作为纪检派驻室首先要明确“改革领导体制,强化监督职能,确保工作成效”的理念。强化监督职能,提高驻在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作风和效能建设、廉政教育及派驻机构自身建设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纪检机关的指示、决定和决议,积极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报告工作和重大活动、重要事项,争取支持及指导。其次,纪检派驻室要明确服务意识,要积极协助、配合驻在部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不包办、不越位。要主动沟通、加强与进驻单位党组(党委)的联系,经常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参谋和助手;积极参加驻在单位的各种业务活动,在参与中提高服务水平,协调解决工作中矛盾和问题,既搞好本职工作又服从工作大局,整体推进驻在单位的各项工作。正确处理与驻在单位各部门的关系,就是要统一部署本行业、本系统纪检监察工作,既加强协调、又不超越权限,既加强指导、又不包办代替,既善于牵头、又乐于配合。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监督的有效性。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建设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作为防腐倡廉“前沿阵地”的纪检派驻室,更应该在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从根本上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在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适合于服务单位的纪检监察方法。如对于整顿工作作风上,我们在进驻单位提出了“重实效、强服务、转作风、提素质、顺民意、听民声、树形象”的工作思路,组织进驻单位人员深入学习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并结合进驻单位实际帮助出台相关机制,同时在社会上广泛聘请各界行风监督员,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各单位工作作风的转变,实现“重基层、讲实用、强实效”的目标,真正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在预防腐败、端正党风建设上,我们重视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通过观看警示宣传片、多形式学习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提高领导干部的党风党纪素养。同时我们帮助进驻单位利用媒体、网络等手段,全力推行“三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四评议”活动,大力构建“五监督”机制,切实领导干部及进驻单位的工作置于阳光下运行。

此外,我们还要在全社会加强针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党风廉政建设中,利用网络、信件等平台,积极扩宽群众的沟通渠道,切实推进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为实现党风净、政风洁、作

风实而努力奋斗。

如何发挥纪检派驻室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2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了国有企业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升级,更好地实现从粗放型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向着集约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转变。这样一来,更多的企业发展开始实现了良性循环,这一过程中,企业党委的作用功不可没。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领导和指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成本的有效节约,在经营理念上实现拓展思维,在管理模式上实现创新优化,这些都是需要国有企业有一个民主和谐的领导班子,党委的作用就是实现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相互协调、统一,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在新常态下,这种作用是否已经发生变化,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战斗堡垒作用,是企业党务工作者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国有企业中从事党建工作多年,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1 新常态的相关理念分析

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政治社会发展的新名词,首次提出是在河南考察期间;在2014年的AEPC会议上,习总书记又进一步论述了这一名词的基本含义,主要涉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发展的速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一直保持着一个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产业调整,社会需要进一步消化其中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这就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减缓,由原来的高速发展转变为现代的中高速发展。

其次,结构的调整。这里的结构指的是多个方面的结构,第一是政治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政府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型转变为现代的服务型。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是顺应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民主、主人翁意识的增强现状。第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又包括了各个产业链条中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传统的粗放型种植模式转向现代高效集约化的生产管理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的转变实现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第三是社会结构的调整。长期快速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部分人群的收入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对其非法收入进行调整,优化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总之,结构调整已进入了深层次发展阶段。

最后,发展内动力发生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我们的发展内动力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的发展动力不是简单地拉动内需可以实现的,需要进一步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这都是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创新思维上多下工夫,进一步实现发展内动力的创新升级,实现更加全面的、新的发展模式。

面对新的发展模式,习总书记指出,我们需要有一个平常心,要在战略上藐视问题,战术上重视问题,有粗有细地积极应对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

2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委面临的新挑战

2.1 产业结构调整给企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积极进行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实现了相关产能的优化升级,不断适应现代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新常态。然而,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存在很大的难度,主要还是因为国有企业属于船大难调头的性质,很多企业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其落后产业的有效淘汰,这就给企业党委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即科学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党委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决策部门,需要针对相关的粗放型产业结构大胆地予以淘汰,实现集约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企业党委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同时需要有面对问题处事不惊的心态,还有需要有处理突发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预案。

2.2 拓展创新需要转变企业党委的发展思维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展创新的思维,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见来指挥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企业党委作为其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桥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在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就需要有效地转变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这种转变更多的是需要在党委集体学习中逐渐实现的。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集中学习,进一步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创新思维,有效地拓展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2.3 职工民主诉求进一步提升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意识的增强,法律保护诉求不断提升,企业职工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向上反映给领导,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职工在家庭生活中也有可能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党委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倾听职工的民主诉求,更好地满足职工的需要。

3 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核心作用的具体措施

3.1 以“三严三实”为主线,内修党委的创新思维

“三严三实”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央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国有企业党委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以“三严三实”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党的先进理论思想等方面的学习,有了政治理论知识的拓展,思考问题的方式才能与中央的部署保持一致,有了知识储备,创新思维才能有更多的基础和前提,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创新发展。严以修身、用权、律己主要是指党员干部的自我素养的提升,对自己人文素养、对自己掌握的权利及对自我的约束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国有企业党委需要不断加强自我的政治学习的平台作用,严格执行相关政治学习任务,按照党员学习的“两会一课”制度,每年制订政治学习计划,采用理论学习和参观见学,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升华相结合,不断加深领导干部对党的最新政治理论成果的理解。同时,采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激发领导干部自我政治学习意识的提升。

3.2 以群众路线回头看为载体,倾听企业职工心声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没有职工的支持,企业发展就像离开水的鱼,没有发展活力。习总书记说,群众路线教育始终在路上,没有终点。可以以群众路线回头看为载体,企业党委认真倾听职工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创新发展思维,尽可能地解决职工的问题,为其解决后顾之忧,这样一来,职工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具体来说,定期开展职工群众座谈会,接受职工提出的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建议,不断优化企业的民主氛围,在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不断提升他们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实施人本主义管理,企业党委以组织的名义,实现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的联系活动,不断拓展领导干部关心企业职工生活、学习的途径和平台。企业党委经常组织企业职工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在工会组织的篮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中,号召领导干部带头报名参加,实现企业文化氛围的提升,营造更加和谐的企业职工关系。群众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党委带头参与企业文体活动,不断拉进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之间的距离。

3.3 以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树立党委成员清正廉洁的形象

廉政风险是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需要时刻面对的问题,他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就可能触及廉政问题,因此权利背后隐藏着风险,党委的集体研究是集中党委成员意见,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有效方式,可以进一步规避廉政风险点,实现企业重大事项党委研究决定。进一步完善党委成员的廉政风险体系,更好地树立其清正廉洁的形象。具体来说,根据领导岗位的变动,梳理相关岗位的防控廉政风险点,落实有针对性的不同等级的风险点。这样一来,党委委员更加明确自己岗位的职责,在各自的分工中,能有所侧重地开展自我的廉政风险约束。企业“一把手”是单位廉政风险的总负责人,对班子其他成员有着监督和提醒的责任。同时,每年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的警示教育,组织相关人员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见学活动,筑牢党委委员的廉政风险意识。还可以邀请党校的专家学者开展廉政风险方面的最新政策解读,这样可以给党委班子成员一个全面的、具体化的认识。

4 结语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速度变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成为新常态,这就需要国有企业积极应对,党委需要提高其成员的思想认识,倾听职工心声,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靳光辉.浅谈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业务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业务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0(12):1 19-120.

[2]黄维和.行业性央企对中小企业的辐射渗透功能作用——结合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群体与实力提升路径研究》重点项目研究过程与成果建议思考[A].对接京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 2次论坛)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15:134-135.

如何发挥纪检派驻室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3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章守纪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又应成为学习模范。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共产党员在不同时代中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和平年代,对于每个共产党员而言,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在这样的考验面前,如果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党员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我们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集体,每个党员都是这个集体的一个元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是党组织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也是人民群众衡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的基本尺度。具体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员,必须发挥模范作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作风上、认真履行党章的要求规定,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不忘党员的先进性,不忘自己一言一行对党的形象的影响和对群众的影响,1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华翔公司现状:

华翔公司作为丹河公司的辅业公司和二级机构,肩负着主业服务和外部创收的双重责任。由于华翔公司自1997年成立至2008年,一直随主业地处偏远山区,所有的产业都依附主业优势而生存,基本属于安臵型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的市场竞争优势和能力。丹河公司自从2008年响应国家上大压小政策而关停机组后,几年来,一直处于艰难跋涉的困境中,仅靠关停的优惠政策不仅不能养活职工,更不能使企业爬出死亡之谷。扩建项目好事多磨,几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困扰一直踯躅不前,电站服务业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逐步走上正轨,但受市场行情和经营成本的限制,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营所面临的困难。职工收入下滑,项目部又比较偏远,需要背井离乡,难免出现怨言和消极。这时候,共产党员就应该做好表率,坚定地围绕企业发展,听从指挥,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职工为企业排忧解难共谋发展,想方设法使企业扭亏为盈。华翔公司党支部现有党员43人,目前超过半数人员分布在各个项目部从事电站服务,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少数党员在企业困难时期思想上对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工作积极性下降;一些党员宗旨意识淡薄,困难面前思想消极,责任意识不强,进取心不足,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责任,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不注重学习和提高,知识面较窄,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上述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导致了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主要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党员自身,而要找到党员教育、管理、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加强思想教育上下功夫。

1.通过形势教育,明确党员中心任务。

明确形势和任务,是企业中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员的中心任务也有所不同。随着企业形势的不断深化,激励约束机制的日益强化,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越来越明显地触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对党员和职工的价值取向产生强大的冲击,面对诸多压力,作为基层党支部,要想带领职工走出困境,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和形势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和监督党员的作用,使党员的形势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张旗鼓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以华翔公司为例,自2008年丹河公司响应国家上大压小电力政策要求全面关停机组后,华翔公司的生产经营遭受重创,经营业务因为失去水电优势全部瘫痪,对内服务量也骤减,面临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华翔公司没有支柱产业,没有任何产品,没有资金、技术、人才和经验的优势,招商引资困难重重。经过苦苦探索,公司在主业的指引下,毅然确定了尝试和参与电站服务业的经营项目。这是一项全新的领域,华翔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力量,党员的中心任务就是带头学习,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带头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思想教育和组织动员工作,强化宗旨和责任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党员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报名参加电站服

务,珍惜公司创造的学习和实训机会,在各项目部中,从门外汉到持证专业人员,从在现场打下手到独立工作的班组长,我们的党员以实际行动积极地推进了公司中心任务的顺利开展。也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关键时候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通过思想教育,着力培养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一种身份意识,一种认同意识,一种先锋意识。就是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始终不忘自己是党的肌体的一部分、党的一分子,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推进华翔公司生存发展先锋队的一员,增强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基层组织,要不断地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加强理论武装,加强能力建设,加强自身修养,促使共产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做到平常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转型攻坚战豁得出来。从而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大局的先进分子。通过思想教育,无论是在项目部还是留守在公司本部,全体党员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带动广大职工脚踏实地的履行工作职责,在企业经营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带头保持了企业难能可贵的和谐稳定。

四、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良好的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

1.在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上下功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终要体现在岗位上、工作中。华翔公司最初涉足电站服务时,一方面需要大量地输出人员,学习技术,锻炼队伍,为将来独

立开展电站服务打基础;一方面留守人员明显减少,在日常工作量递增的情况下,必须克服困难保证正常工作和服务质量。党支部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工作特点,不间断地组织各种党员主题活动,凝聚人心,增强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采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工作方法,着力在活动中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党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评先中我们把外出施工人员的评先比例调到最高,“十佳”职工的声誉,也被外出施工的优秀人员获得。通过活动,华翔公司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有的是电站服务独挡一面的技术尖子,有的是留守在家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成绩的业务骨干。他们都在华翔公司攻艰克难、持续发展中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建立创先争优的良好环境机制。建立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环境机制,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近几年,华翔公司党支部按照丹河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营造“一个党员一面旗臶”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活动,亮明党员身份,树立党员形象,增强宗旨意识;向广大职工公开党员承诺,对承诺情况定期检查考核,接受职工监督;开展党员践行承诺活动,以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果,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完成;重点围绕电站服务、资产盘活方面,创建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影响力;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突击队,紧密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和职工需

求,开展急难险重任务突击、义务劳动、为职工排忧解难等活动,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在各个项目部中,每个党员都参加了项目部组织的突击队,在抢急排险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为外出人员提供贴心的组织关怀。为了解除外出参加电站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我们公司组织在家人员成立了党员服务小分队,对全公司开展服务。那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若遇到困难,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如在节日慰问和发放物品方面,我们提供货运车辆和搬运人员免费送达至职工家中。一旦遇到职工家庭急事,我们派专车接送。所有这一切都让身处千里之外的施工人员感受到了党组织贴心的关怀,也让这些业余时间乐于奉献的党员同志累在脸上、甜在心里。通过这些看似平凡的活动,确实使党员的身份意识提高了,使党员的凝聚力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结束语

关于发挥城区政协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4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就如何发挥城区政协的作用作几点思考。[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城区政协工作的特点与难点

城区政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基层性。由于城区政协组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参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活动最直接,内容也最具体。二是灵活性。城区交通便捷,信息畅通,联系广泛,委员集中,活动易于组织,也便于委员更直接、更及时地掌握信息、宣传政策、沟通情况、化解矛盾、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三是多样性。随着社会呈现多样化趋势,改革开放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城区得以集中体现,城区政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渠道。四是实用性。政协在组织调研、视察、反映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同时,比较注重意见、建议的实用性。五是联谊性。城区开放度比较高,港澳台胞接触也较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交流很频繁,城区政协从中发挥着团结联谊的积极作用。

但是,城区政协由于成立较晚,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优势上面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思想认识有待于提高。从城区政协的外部履职环境来看,不少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了解不深,认为政协是个冷机构。二是履行职能有待于深化。城区一级政协无民主党派团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层次和水平。从城区政协履职现状来看: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还存在随意性。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监督的效力和影响力还比较弱。参政议政成果转化的形式和渠道有待于规范和拓宽。政协委员履职意识和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专联”基础地位有待于确立。当前,专委会专职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不够“专”。开展调研多,分析的少,提出针对性和前瞻性措施还不够多;联委会“联”的作用和优势还有扩大的空间;委员界别组活动不够经常。界别作用在提案、社情民意、专题调研、视察等工作中,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联系渠道有待于拓展。对口联系制度还需规范和深入实施,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还没有形成约束机制;委员联系制度有待落实。针对性较强的委员走访、约谈活动相对比较薄弱,为委员搭建知情平台,理顺知情渠道方面还需努力。城区政协与上级政协工作上是指导关系,故缺乏来自政协组织系统内的理论、业务指导。

二、发挥城区政协作用的几点思考

随着政协工作的拓展,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对政协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城区政协要找准定位,积极探索,掌握工作规律,改进工作方法,大胆实践,务实创新,努力开拓城区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一)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确立城区政协的职能优势

如何发挥纪检派驻室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5

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发布日期:2006-1-11 17:32:06 信息来源:人口计生委

1月10日下午,我区举行了“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建”启动仪式,区直工委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结合工作实际,人口计生委拟定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党组书记李福旺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组织建设”为核心做了动员讲话。主任杨振富强调,党建工作要从三方面创新,通过创新确保三方面成果,“三创新”即党建工作形式要创新、党建工作内容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要创新;“三确保”即确保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确保三个文明健康有序发展、确保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新村务监督机制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 李兴兵

近年来,五眼泉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村级组织民主监督机制,对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规范村务行为、约束村干权力、保障村民权利”作出了有

益探索。

一、主要作法

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反复酝酿、借鉴经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工作的意见》,从机构设置、产生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监督职责、经费保障、工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大胆创新。

(一)创新产生途径,变“举手通过”为“海推直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产生途径突破传统的由村“两委”内定,代表会举手通过的方式,结合村委会班子推选进行等额“海推”,根据得票多少分别确定主任和委员侯选人,由村民代表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具有群众代表性强、受村“两委”干扰小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对村“两委”的监督。同时,人员组成采取回避制度,明确村“两委”及其直系亲属、配偶、不得担任监委会成员。去年底,全镇各村抓住村级换届契机,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同步换届和成立工作,作为村级配套组织和配套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村召开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该选举办法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4名,经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选举前由村民在村民代表中推荐候选人,投票推荐按得票多少,从高到低分主任和委员职位确定候选人。然后,由全体村民代表采用直接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设投票箱集中投票,公开唱票、计票。按照此选举办法全镇11个村均民主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镇55名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党风廉政建设、有一定政策水平及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较高威望的村务监督员上岗履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创新监督内容,变“单一理财”为“全面过问”。过去,一提及监督,大都将其等同于财务监督。《意见》明确规定将村务监督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全面的村务监督延伸,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涉及村级管理的重要行政事务、村集体经济活动及其它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等均行使监督权利。主要是开展七个方面的监督:一是政策执行监督;二是村务决策监督;三是村务公开监督;四是财务收支监督;五是资产管理监督;六是项目建设监督;七是勤政廉政监督。

(三)创新工作流程,变“事后盘点”为“全程跟踪”。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延伸,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马后炮”,监督更加及时、有效。事前超前监督,即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对不合制度规定或不合民意的决策及时提出异议,提请村民代表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表决。事中跟踪监督,即参与决策执行过程,抵制不符合制度和有悖于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村务行为。事后检查监督,即做好事后财务收支、资产处置和重大投资行为的审查、督促、公示等工作。具体工作方式主要是以下八种:一是列席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或参加村党组织活动以外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把握村级工作安排和工作动态;二是收集民意,联系村民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及时向村党组织、村委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共同商议,就村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村“两委”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及时纠正;四是提出建议,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作出的决定或决策提出废止建议,村委会就具体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决定;五是拿定主意,对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帐前的凭证进行稽核,对不合规单据严格把关,“拒之门外”;六是现场动意,对村级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过程监督,一经发现问题,现场落实整改;七是民主评议,参加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活动,协助镇党委做好村“两委”成员的年终考评;八是留下记忆,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推行台帐管理,“干好每笔事,记好每笔帐”。

(四)创新监管机制,变“被动监督”为“主动出击”。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上级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的双重领导。镇党委组建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由镇纪委、组织、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与村纪检委员共同承担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责任。《意见》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利都有准确的定性,对监督工作的主动性、规范化都有明确的要求,由于有了制度做支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腰板”挺得笔直,改变了过去被动监督、不愿监督、监督乏力的现象,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积极性和成员间的内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主动争取村“两委”的重视与支持,做到办公有场所、有桌椅、有牌子,主动参加相关会议、安排相关具体监督事项。

(五)创新报酬考核,变“粗放无序”为“绩效问责”。一是规范管理指导。镇组建由纪委牵头的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具体指导,一季度召开一次监督委员会主任会议,半年开展一次工作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村级党组织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村纪检委员负责具体指导和协调;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监委会主任负责,对照《村务监督委员会责任制及百分考核办法》,从自身建设、政策执行监督、村务决策监督、村务公开监督、财务收支监督、资产管理监督、项目建设监督、勤政廉政监督等八个方面规范运行。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村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必须的办公经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补贴由镇定补到村,原则上每年不低于1000元,有一定资金能力的村,可以适当增加补贴,并纳入年初村级财务支出预算。其他成员的误工,参照当地农民务工收入水平,实行据实补贴,误工记载和补贴来源由村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问责。镇村务监督指导组年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监督委员会主任享受镇级定补和村级预算补贴;得分在90分以下的,以90分为基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减补贴的10%。其他成员的补贴由村委会、村纪检委员考核发放。对于工作成效突出,富有创新的,镇党委、镇政府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对于履职不到位,群众意见大,个人违规违纪的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和提交村民代表会议罢免。

二、初步成效

(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过去,村务监督存在监督不力、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的现象。如今,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日常民主监督职责,将监督工作贯穿于村务工作的始终。群众利益无小事,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围绕群众反映的水、电、路等热点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向村“两委”反映。

(二)优化了村级组织的权利架构。村党总(支)部是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是决策机构,村委会是村务管理和决策的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务的监督机构,改变了过去村务监督委员会隶属于村委会,地位不对称、力量不对等,自下而上的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的尴尬局面。村务监督委员会瞄准的就是村“两委”的权力。袁家榜村一村干部在社区建设施工中,向群众表态超计划增加一个农户的稻场硬化任务,该村监督委员会成员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了纠正,一向“自由惯了”的村干部们自然有了压力。龙口子村监委会主任朱家义在该村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向村民代表述职时说:“群众选我,是对我的信任。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好似‘赤脚医生’,‘挑刺’但不‘添乱’,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

村“两委”的工作做得更好。”

(三)提高了村务工作的监督实效。监督制约干部行为,防止干部滥用职权,对村财务的管理和支出实现有效监督,防止村干部营私舞弊、滥支招待费、资金违规出借等问题。响水洞村“两委”主动安排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与收支预算管理、工程招投标、现场监理、工程决算。弭水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吸引过去的惨痛教训,下大力气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村里大小开支全部采取民主公开方式决定,如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日当天快餐面的采购问题上也采取了现场抓阄确定,有群众反映,“这样的干部我们放心”。反映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的信访一直是农村群众信访的重点。通过监督委员会向群众宣传解释村重大决策和事项,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前几年,袁家榜村因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导致村级管理混乱,人民群众意见大,直接影响了村“两委”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性,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向群众全程公开,向群众征求意见,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群众有意见的村务接受质询,群众有争议的事务接受听证,使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化解,密切干部关系。

(四)促进了农村基层的廉政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扩大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既给村两委干部加上一道“紧箍咒”,又起到加强沟通,解疑释惑的作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促进农村稳定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镇政府所在地的庙岗村过去也曾由于监督“缺位”,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过上访群众锁政府大门的事件。村书记林大贵说起过去就相当窝火:“以前村干部怕干事,村民总怀疑你从中得多少好处。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里一切事都在监督下进行,就没有这种情况,我们干事心理负担轻了,听到的赞扬也多了。今年该村陆渔一级公路征地拆迁中,村监督委员会积极参与征地实物指标调查、补偿额度确定、补偿款的发放,全程监督,该村征地拆迁任务如期完成,无一起因征地引发的上访和纠纷,实现零投诉目标。(作者系五眼泉镇党委书记、镇长)

五眼泉镇:创新村务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五眼泉乡以第七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从机构设置、产生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监督职责、经费保障、工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源头上堵塞农村监督体制上的漏洞。

一、创新产生途径,变“举手通过”为“海推直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产生途径突破传统的由村“两委”内定,代表会举手通过的方式,结合村委会班子推选进行等额“海推”,根据得票多少分别确定主任和委员侯选人,由村民代表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具有群众代表性强,受村“两委”干扰小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对村“两委”的监督。同时,人员组成采取回避制度,明确村两委及其直系亲属、配偶、不得担任监委会成员。今年,全乡各村抓住村级换届的契机,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同步换届和成立工作,作为村级配套组织和配套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村召开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该选举办法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4名,经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选举前由村民在村民代表中推荐候选人,投票推荐按得票多少,从高到低分主任和委员职位确定候选人。然后,由全体村民代表采用直接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设投票箱集中投票,公开唱票、计票。按照此选举办法全乡11个村均民主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乡55名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党风廉政建设、有一定政策水平及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较高威望的村务监督员上岗履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

完善。

二、创新监督内容,变“单一理财”为“全面过问”。过去,一提及监督,大都将其等同于财务监督。我们明确规定将村务监督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全面的村务监督延伸,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涉及村级管理的重要行政事务、村集体经济活动及其它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等均要行使监督权利。主要是开展六个方面的监督:一是政策执行监督。重点是对村“两委”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监督,严禁村级新增债务的监督,维护农民利益的监督。二是村务决策监督。重点是决策过程的监督,看决策事项是否合理合法,决策过程是否合理合法,对于群众反对的、不符合政策的、不符合法律的决策事项,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该否决的坚持立场、坚决否决。三是村务公开监督。重点是围绕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程序,公开的全面性、真实性开展监督,杜绝在公开的问题上搞形式、走过场、假公开、不公开的问题。四是财务收支监督。重点是监督年头预算、年终决算、日常开支、制度执行和财务公开。五是资产管理监督。重点是对集体资产的承包、处置进行监督,参与招标竞标、合同订立,协助调处纠纷。六是项目建设监督。重点是对项目建设方案、代表通过过程、招标投标环节、合同起草订立,工程建设质量、竣工验收结帐的监督。七是勤政廉政监督。重点是监督村组干部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进行监督,参加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活动,听取、收集群众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村两委班子进行反馈,对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向乡纪委报告或举报。

三、创新工作流程,变“事后盘点”为“全程跟踪”。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延伸,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马后炮”。村务监督委员会将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全程跟踪,监督更加及时、有效。事前超前监督,即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对不合制度规定或不合民意的决策及时提出异议,提请村民代表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表决。事中跟踪监督,即参与决策执行过程,抵制不符合制度和有悖于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村务行为。事后检查监督,即做好事后财务收支、资产处置和重大投资行为的审查、督促、公示等工作。具体工作方式主要是以下八种:一是列席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或参加村党组织活动以外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把握村级工作安排和工作动态;二是收集民意,联系村民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及时向村党组织、村委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共同商议,就村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村“两委”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及时纠正;四是提出建议,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作出的决定或决策提出废止建议,村委会就具体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决定;五是拿定主意,对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帐前的凭证进行稽核,对不合规单据严格把关,“拒之门外”;六是现场动意,对村级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过程监督,一经发现问题,现场落实整改;七是民主评议,参加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活动,协助乡党委做好村“两委”成员的年终考评;八是留下记忆,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推行台帐管理,“干好每笔事,记好每笔帐”。

四、创新监管机制,变“被动监督”为“主动出击”。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上级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的双重领导。乡党委组建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由乡纪委、组织、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与村纪检委员共同承担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责任。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利都有准确的定性,对监督工作的主动性、规范化都有明确的要求,由于有了制度做支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腰板”挺得笔直,改变了过去被动监督、不愿监督、监督乏力的现象,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积极性和成员间的内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主动争取村“两委”的重视与支持,做到办公有场所、有桌椅、有牌子,主动参加相关会议、安排相关具体监督事项。

五、创新报酬考核,变“粗放无序”为“绩效问责”。一是规范管理指导。乡组建由纪委牵头的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具体指导,一季度召开一次监督委员会主任会议,半年开展一次工作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村级党组织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村纪检委员负责具体指导和协调;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监委会主任负责,对照《村务监督委员会责任制及百分考核办法》,从自身建设、政策执行监督、村务决策监督、村务公开监督、财务收支监督、资产管理监督、项目建设监督、勤政廉政监督等八个方面规范运行。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村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必须的办公经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补贴由乡定补到村,原则上每年不低于1000元,有一定资金能力的村,可以适当增加补贴,并纳入年初村级财务支出预算。其他成员的误工,参照当地农民务工收入水平,实行计实补贴,误工记载和补贴来源由村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问责。乡村务监督指导组年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监督委员会主任享受乡级定补和村级预算补贴;得分在90分以下的,以90分为基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减补贴的10%。其他成员的补贴由村委会、村纪检委员考核发放。对于工作成效突出,富有创新的,乡党委、乡政府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对于履职不到位,群众意见大,个人违规违纪的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和提交村民代表会议

罢免。

关于充分发挥村监督委员会作用的几点思考

根据上级要求,在村级建立村监督委员会,目前明光市已有部分村建立了村监督委员会,其他村将陆续建立村监督委员会。如何发挥村监督委员会在加强对村务工作监督中的作用,提高监督效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把好推选关,优化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把选人用人与培养锻炼结合起来,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制约,努力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首先要把好推选关。村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村监督委员会担负着对村政务、财务等工作的监督职责,是受村民代表会议授权行使职责,成员组成应由村民代表或党员等人组成。要注意推选那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办事公道,有责任心、有文化、懂政策,对财务知识有一定了解,在村民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担任。

二是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人员实际工作能力。要突出教育培训的重点,在培训对象上重点加强对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也要加强对村务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抓好金融、审计等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要加强对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实践锻炼,通过参加专项工作等方式在实践中促进监督人员的的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即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关心爱护基层监督人员,通过开展谈心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上要关心支持,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现并主动予以关心帮助,将组织的关心爱护落到实处。要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注意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宣传身边的典型,激励干部弘扬正气、振奋精神、鼓舞斗志。要进一步明确村监督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使他们具有独立行使监督的职能。要进一步规范监督职责,提高监督实效。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监督的内容、监督的时间、监督的形式、监督的程序、监督的保障措施等,使其逐步规范,使其便于操作和执行,从而提高监督的效果,更加充分地发挥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黄店镇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全镇监委会的具体选举工作,由镇纪委牵头,镇民政所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强化村党支部书记的具体责任。二是注重监委会成员的产生与考核。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民主推荐或选举产生监委会主任及其他成员。监委会成员将接受联户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一次,评议结果当场公开。三是确保2010年9月底前全镇所有行政村都建立村委监督委员会。镇党委、政府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每个阶段工作的落实。届时,镇纪委将组织相关人员,采取重点抽查、督察督办等形式,对各行政村推行监委会制度和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中走过场的行政村,将查明原因,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甚至设置障碍的村组干部,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赋予职权 监督有效

华县根据民主监督的职能,充分赋予村民监督委员会“四权”:即:参与权、建议权、审核权、监督权四项权利发挥职能作用,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审核不审批、履职不对立,切实当好村民的贴心人,村两委会的好帮手,扎实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提升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村民监督会委员列席“村两委”会,参与村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开支等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讨论。尤其在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三资”(资产、资源、资金)、征地款分配、工程建设、低保、计生指标分配等方案的讨论与制定过程中,村民监督委员会积极参与,对方案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及建议,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了村级重大事项少数人说了算现象,维护和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赤水镇辛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在该村480万元莲菜池产业工程建设中,从工程资金的筹集、建设方案的制定、工程的承包、工程建设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程的监督,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积极主动深入村户了解村民意愿,收集村民合理化意见建议,并能及时否决两委会不合理决策,切实维护村民利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架起了村两委会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村民监督委员会建立以来,共列席村两委会议52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335余条,其中采纳311条,对360余项(次)村级重大事项进行了监督,否决违规违纪和不合理事项125件,全县信访量平均下降了56%左右。村民监督委员工作良好的运行,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瓜坡镇对各村地膜玉米种植补贴面积统计,各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坚持不漏一户,不多报、虚报一户的原则,实施有效监督,全镇统计种植面积共计1.8万亩,享受惠农政策补贴36万元。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直接参与,有效化解了多报、虚报引发的矛盾。

融洽了干群关系。以前,一些村干部在村委会选举前向群众“拍胸脯”、“表承诺”,当选后只管“拍脑袋”、“表困难”,由此,干部和群众产生了隔阂,出现误解,甚至引发冲突。还有一些村干部确实是为了村上的事忙前忙后,为集体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但事与愿违,往往被群众怀疑是“别有所图”、“心怀莫测”。可现在村干部普遍反映:“有了监督委员会的公正评说,不必担心那些不必要的麻烦了,烦心的事儿少了,闲话没了,工作的劲头足了,可以放开膀子干大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还干部一个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对村级班子成员起到关心和保护作用。

促进了基层民主管理。村民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以来,重点对财务、低保、计生指标分配、集体财产处置、退耕还林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了监督。通过有效实施监督,对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起到了一定的督导和震慑作用,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金惠乡、下庙镇等乡镇对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的监督事项以表格的方式进行登记,凡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监督的村级重大事项,都如实填写《村级重大事项跟踪监督情况》登记表,对监督的具体时间、事项、监督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使监督工作既阳光透明又规范运行。

六合街道“四抓”着力打造“阳光”村务 文章来源:六合街道“四抓”着力打造“阳光”村务 作者:六合 发布时间:(2010-8-19)浏览次数: 一是抓基础,扩展公开内容。注重由针对性公开向全方位公开延伸,凡是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以及本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尤其对村级组织各种经济活动、集体资产经营、宅基地审批、粮食补贴、低保救助等情况都必须公开,把“村务”的议事权交给村民,把“村财”的处置权交给村民,让群众全面了解监督村集体财产和财务收支情况。同时还将土地流转租金兑现及国家强农惠农补贴及时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二是抓重点,创新公开形式。把村务公开由事后公开调整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凡是群众要求知道什么,村上就公开什么,使村务公开真正成为“阳光工程”。定期集中公开,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村文化大院及群众居住集中、醒目的地方设置公开栏,坚持每月8日-15日,对村务、财务收支情况公示一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民主理财和群众参与意识,增强村务财务管理透明度。垂直对应公开,对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宅基地审批、农村财务审批等属于站所业务范围内的事项,按照“谁审批、谁公开”的原则,由负责审批的站所直接到村公开。随时点题公开,对不在规定的公开内容之列,但党工委、办事处认为事关重大,或群众在某个时期最想了解的事项,由党工委、办事处或群众以“点题”的方式提出,村两委按要求及时公开,较好地解决了村务公开中一些不到位的问题,把方方面面的知情权真正交给了群众,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抓关键,规范公开程序。注重由随意操作向按程序公开延伸,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公开内容必须由村务监督小组先行审核,并经村民主议政会议讨论通过后,再进行公布。村务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村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等情况,并及时向村民主议政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严格按照“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程序评定,先由村两委会提议,经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然后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实施,把党的领导机制、“两委”协调机制、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和农村村民自治机制有机融合在一起,坚持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尊重了党员民主权利和村民自治权利,以严格的程序保证了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积极性。今年来,东坝村实施整村搬迁社区建设工程;梅家村实施了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新合村建成了100亩胡萝卜种植基地。四是抓监督,加大督查力度。对于三议两公开确定的事项,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将工作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并明确完成时限,定期向村民代表公布事项办理进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村级组织集体做出的决定“说了算、定了干”。街道督察办每月8日对各村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督察,结果列入村级年终考核。

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

华州大地,基层民主清廉,和谐清风吹拂。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健全,推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95亿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63元,增长17.8%。全县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

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和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落实,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进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豫办〔2009〕37号)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方案〉的通知》(豫纪发〔2010〕3号)要求,我市要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现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就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不断创新和完善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式方法,逐步在全市农村基层形成“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组织。有效整合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纪检小组等村级监督形式,2010年7月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所有城市社区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在全市形成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村务管理和决 策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务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机制。

(二)巩固提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督促检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不断强化对村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继续规范农村“阳光工程”建设,制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向村级组织延伸,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着眼点,以切实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为落脚点,促进村级组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坚持党的领导,民主监督的原则。村务监督委员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依法自治统一于村级组织体制之中,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建立党领导下的村民广泛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监督村务,职责明确、程序完备、充满活力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

(三)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不断总结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作机制,既要对村务公开、财务管理进行监督,也要对村干部民主决策、履职的情况进行监督,创新监督形式,确保监督效果,使村级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由单方面监督向全方位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转变。村务监督委员会助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有效施行,既要成为村干部的保健站,又要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从而使村干部“运动员兼裁判员”的身份实现分离。

四、方法步骤

主要采用动员推进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部署(3月1日至4月10日)。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关于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批示和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的目的意义、选举程序和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扩大加强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的社会影响,为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建立组织(4月11日至7月31日)。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采取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迅速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纪委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豫办〔2009〕37号)中关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产生和考核办法”的规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由村民代表大会或党组织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也可由村民自荐或联名推荐。2008年依法选举产生的村理财小组、纪检小组等成员可以优先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候选人。

2、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候选人。在充分酝酿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由乡(镇、办事处)纪委商村党组织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候选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候选人应当是中共党员,为便于开展工作,也可由村党组织副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

3、审查候选人资格。乡(镇、办事处)党委按照豫办〔2009〕37号文件有关要求,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同意后,提交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与村民委员会同期同届。

4、召开村民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主任。确有实际困难,暂无法召开村民大会的,作为过渡办法,可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选举。选举时,乡(镇、办事处)纪委有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到场。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设成员5人(含主任1人),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或人口较少的行政村也可设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产生后,名单报乡(镇、办事处)纪委备案。届中,因工作需要,可以按程序由村民代表大会对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作出增补、调整决定。

5、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为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各县(市)区、乡(镇、办事处)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必要保障。一是建立工作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做到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办公场地、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二是建立培训制度。通过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水平,保证依法有效开展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成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县(市)区纪委牵头,组织、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落实。9月底前,要将全市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成员轮训一遍。三是建立补贴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给予一定补贴。以县(市)区为单位,结合本地财力实际和各行政村实际,分类别、分层次制定补贴标准。四是建立报告制度。各县(市)区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情况,每年底要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写出书面报告。7月底前,全市城市社区应参照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

(三)检查验收(8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对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和全面验收。对工作中走过场的地方,要查明原因,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甚至设置障碍的领导干部,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工作中有创新、成绩突出的地方,要总结经验,培养先进典型。

五、工作内容

(一)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任职条件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策法律意识强,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群众信任、熟悉村情、热心公众事业等条件。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村报账员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应当是中共党员,为便于开展工作,也可由村党组织副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

(二)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

1、监督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监督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的执行情况。

2、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凡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村级重大事项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决定。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四议两公开”决策实施过程,如发现村“两委”未严格遵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应督促其重新召开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3、监督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情况。凡是上级规定和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村务、党务事项,村“两委”应当全面、真实、及时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要认真审查公开的内容、时间和程序,如公开情况不能满足村民要求,应督促村“两委”重新公布,村“两委”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

4、监督村级财务管理情况。村级财务事项发生时,必须取得有效的凭证,由经手人签字并注明用途后,交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查签署意见并盖章,再由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后,报乡(镇、办事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入账。

5、监督村级集体经济合同和项目招投标情况。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监督村级集体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处置的公开竞价、招投标活动。按照有关规定,配合乡(镇、办事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定期检查、审核村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

6、监督村干部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村务监督委员会担负村务监督、民主理财等职责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村干部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并及时向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报告监督情况。

7、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未在法定时间内启动罢免程序的,可督促村民选举委员会召开村民大会投票表决。

8、监督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授权的其他事项。

(三)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村务监督委员会享有的权利:

1、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了解掌握村务决策、执行过程。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村党组织会议,涉及村级重大事项,全体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村党组织会议。

2、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权获得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办公场所和工作条件,可以查阅、复制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有权要求村民委员会对监督事项作出解释说明并提供有关材料。

3、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有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及村民自治章程,损害村民根本利益行为,情节轻微的,可以提出批评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向乡镇(街道办事处)纪委报告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4、村务监督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与村委会的决定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可建议提请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

村务监督委员会需要承担的义务:

1、认真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的监督工作知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督活动,不得借监督之名故意刁难。

2、配合支持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正确履行职责,引导村民支持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协助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联系村民,广泛听取并收集、整理村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质疑、建议、反映和举报等监督权利。

3、村务监督委员会应积极协助村民委员会建立村务档案。村务档案包括:选举文件和选票,会议记录,土地发包方案和承包合同,经济合同,集体财务账目,集体资产登记文件,基本建设资料,宅基地使用方案,“村务公开大台历”合订本等。村务档案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规范。

4、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正确行使监督权,不直接参与具体村务的决策和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每半年向其报告一次工作,每年年中和年底还要向乡(镇、办事处)党委、纪委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四)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考核办法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接受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评议,乡(镇、办事处)纪委要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各行政村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进行一次,确因原则性不强、工作不力等原因,且连续两年被评议为不称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当主动辞职;拒不辞职的,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有权罢免,罢免程序参照产生程序。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务求实效。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必要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专人,抓好工作落实。成立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纪检监察、组织、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要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各乡(镇、办事处)和各行政村(社区)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强化县(市、区)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的直接责任和村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组织、纪检监察、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民政部门负责并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和各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综合指导作用,及时掌握各地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加大对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产生和制度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确保我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顺利有序实施,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各县(市)区要加大对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以及村民代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依法依纪按程序办事能力。要引导农民(居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民主意识,在实践中提升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逐步在全市农村基层形成“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

(三)把握进度,稳步推行。为确保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要求各行政村在7月31日前全面完成村务监督委员会组建工作,为下阶段启动监督,深入推进村级惩防体系建设夯实基础,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市、县、乡三级要设立举报电话,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定期汇报,创新经验。各县(市)区要及时上报有关工作信息和经验材料。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5日内,要写出阶段性工作小结报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纪委农村党风室)。在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同时,要善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同时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使工作不断有提升、有创新、上水平、出经验。各县(市)区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总结,于2010年9月20日前报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纪委农村党风室)。

河南渑池:探索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

实践与思考

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地方因监督体制弱化、监督机制不到位,造成个别乡村管理混乱,少数党员干部为政不廉和办事不公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制度管理、执行因素外,监督体制乏力、监督不到位是一项重要原因。村级组织体系里虽然设有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纪检小组等各种监督组织,但因职能交叉,人员分散,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其次,按照现在通行的机制,村级监督组织的产生方式和日常工作模式,因群众基础弱,参与机会少,致使监督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其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缺乏刚性的监督制约措施,因此也无法保证监督的经常性和持久性,更不可能把监督渗透到干部权力日常行使的过程之中。监督体制和机制上的这些缺陷,使监督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干部监管体制的漏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程,渑池县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强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监督体制、改革乡村财务监管机制为载体,遵循《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了创新农村监督体制和工作机制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创新农村监督体系,着力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监督组织,参与村务机会少、监督手段弱化的现状,整合原有监督资源,集中有效监督力量,提高监督组织地位,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在全县农村初步建立了新的民主监督体系,有力促进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

整合监督资源,创建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组织体系内,如何形成有效地内部监督,以保证组织的健康有序运作,是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渑池县按照提高权威性、保持经常性、严格程序性的总体要求,创新监督体制,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纪检小组三组合一,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委会成员一般为2-3名,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直接选举产生,设主任1名,实行任期制。在职级待遇上与村委会平级,且同期同届,享受村干部待遇。在人员构成上,监委会成员既不能是村“两委”成员,也不能是其亲属。在工作上,监委会在村党支部直接领导下实施民主监督,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接受乡镇纪检部门指导。监委会成员参加村委会议和村“两委”联席会议,列席除单一组织活动外的党支部会议,并赋予监委会“三项”职能、“五项”权力和“三项”义务。“三项”职能即:监督村务决策、重大事项执行及财务运行情况,参与村务管理活动;监督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对村务公开清单和财务报帐凭证进行审查;监督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组干部履行职责情况。“五项”权力即:有权对村务活动中不廉、不公、不民主行为,以及影响稳定和发展的事情,向村党支部和乡镇有关组织反映、报告;有权对一切有疑义的村务活动要求村委作出解释;有权对村务活动中的违纪、违法和不合理的事项向有关方面提出否决建议,并督促纠正;有权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村委决定,提出废止建议;有权对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认为不合格的村干部,向上级提出罢免建议,并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三项”义务即: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村务管理制度,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义务;有协调干群关系,支持村“两委”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的义务;有联系群众,收集反映意见、建议,督促反馈落实的义务。

建立监管机构,提高监督质量。加强农村基层监管体系建设,需要县、乡、村三级联动,健全组织网络,形成一体化的监督制约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渑池县为保证民主监督工作有序开展,防止监督断档和缺位,在县纪委建立了农村党风室,设专职工作人员5名,实现了编制、经费、办公场地和设备四到位,加强对乡(镇)、村两级监督组织的督查指导,确保其民主监督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在乡(镇)建立了民主监督中心,设专职工作人员3—5名,中心主任由乡(镇)纪委副书记兼任,具体指导村监委会开展工作,定期对村务、财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收集、处理监委会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并对乡直各部门廉政建设情况,以及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村监委会定期向乡(镇)中心报告工作,并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形成上下一体的县、乡、村民主监督网络。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为保证监督组织规范有序运作,渑池县主要围绕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以决策监督、事务监督、财务监督为重点,突出抓好管理和监督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规章制度15项。针对干部作风不民主,拍脑袋决策、搞虚假政绩等,制定实施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听证制度;针对村干部自律意识不强、作风霸道等现象,完善实施了民主评议制度;针对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完善实施了村务管理、财务预决算、向村民报告三项制度;针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如:种粮直补、大型项目建设占地补偿等问题,完善实施了公示制度;针对有些村干部离任时交糊涂账、夹生账等现象,制定实施了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针对农村在建校、修路等项目建设中易引发纠纷的问题,制定实施了招投标制度,将造价5万元以上的工程,纳入县招投标中心统一管理,保证了农村集体项目建设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加强培训教育,明确监督职能。为解决监委会不懂不会、业务生疏的问题,渑池县通过采取开辟电视专栏、开展经验交流、编印相关资料等措施,对监委会成员进行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村务监督等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监督重点,规范操作程序,增强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自2005年成立监委会以来共举办专题培训班86期,培训4500人次,召开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8次,印发学习资料3000余套。目前,各乡村已自觉形成了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听取一次汇报,审核一次帐目,部署一次工作为核心的乡镇民主监督工作例会和村集体办公制度,实现了村务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改革乡村财务管理制度,对腐败易发多发部位进行分权制约。

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基层干部产生腐败的易发多发部位。为防范农村腐败的发生,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作用,渑池县按照统一管理、分权制约的基本思路,积极稳妥地在全县推行了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以“归口财政、统一管理”为基点,建立新的农村财务管理机构。一是成立“一个中心”。各乡(镇)依托财税所,成立乡村财务服务中心,作为县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乡(镇)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行政村、村民组的财务进行统一管理,在坚持村、组财务“所有权、支配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办理三级资金结算、统一办理三级会计核算、统一管理三级会计档案。二是落实“两个取消”。即取消乡镇机关及乡(镇)直部门、行政村、村民组三级会计设置,只设一名兼职报帐员,所有收支直接纳入中心管理;取消乡(镇)直部门和村组原有帐户,由乡村财务服务中心为乡(镇)直部门设立基本户和政策专户,为各行政村设立基本户,在村基本户中为各村民组设立明细帐,实行独立核算。三是统一财务软件管理系统。在县、乡两级实行一套乡村财务管理软件,统一配置核算软件、数据库、服务器等设施,进一步提高乡村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相互制约、权钱分离”为核心,建立新的农村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乡村财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乡(镇)直属部门的财政供给费用、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及开支等;统一管理村、组转移支付收入、集体经济收入、集体企业、土地、固定资产租赁收入、上级专项拨款和其他收入及开支等,从根本上杜绝了“四乱”和滥支乱花现象。同时,中心实行预算管理和程序审批,严格按照业务流程从预算、审批、报帐、结算等所有环节进行审查,逐步提高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程度。

以“民主理财,集中监督”为保障,建立新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形式。一是把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纳入必经程序。在村、组财务支出管理中,实行一事一议和专项开支票决化制度,对公益性、生产性和大额开支预算,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批准,变民主理财由事中、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同时,要求所有票据必须加盖监委会公章,方可准予入帐报销。二是实行全县网络监控。乡村财务服务中心与县财政部门对接联网,县财政部门随时查阅、审检乡村财务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同时乡(镇)辖区村民凭身份证,可随时到乡村财务服务中心对本村、组的财务状况进行网络查询,发现疑问或问题,有权要求中心进行说明和纠正。三是成立专门监督机构。各乡(镇)都成立了由人大、纪检、农经、民政等部门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对乡村财务服务中心及纳入管理的单位实施全面监控,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实行集中公开。乡村财务服务中心每季度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对乡、村、组财务状况进行集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的成效与思考。

开展农村民主监督体制创新和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是新形势下预防农村干部腐败的有益尝试,有效堵塞了乡村监管体制上的漏洞,加速推进了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程。

建立村级监督组织,有效解决了监管体制上的漏洞和缺陷。一是形成新的权力制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督缺位、失位问题。通过整合监督资源,变过去农村松散的监督为权威性、经常性、规范性的专门监督,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干部上级监督不到、群众监督不了、自己监督不好的问题,形成了村级领导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组织三者并存的权力制衡机制,实现了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村务和所有公共事务监督的转变,由兼职监督向专门组织监督转变,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由垂直监督向水平监督转变,从源头上堵塞了腐败漏洞,使村务、财务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各村监委会成立以来,共审核纠正不规范票据7860多张,拒付不合理开支103万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是加强民主监督工作,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四权”的发挥。监委会代表群众参与村内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全过程监督,使群众有了一个行使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载体,拓宽了群众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渠道,架起了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截止目前,渑池县235个村级监委会,共参加各种村务会议760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6530多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30起,督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100个,监委会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法院”和农民自己的“纪检委”。三是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了基层干部廉洁自律。监委会的建立,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产生了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地解决了决策不民主、村务财务不公开、村干部作风霸道等问题,使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从根源上遏制了乡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同时,因新村建设、移民搬迁、占地补偿等各种容易引发信访案事件的比率明显下降。2008年该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较改革前2004年下降56%,各类信访案事件的发生率,较改革前下降近60%。

开展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强化了财务监管,从源头上预防了农村腐败现象的发生。成立乡村财务服务中心,规范财务运作程序,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使监督贯穿于决策、预算、开支、审核、报批、公开的全过程。同时定期开展财务审计,堵塞财务管理漏洞,使财务管理更规范、更科学。乡村财务服务中心自2004年运行以来,共开展业务48.2万宗,涉及金额9.4亿元,纠正不规范票据5320张,拒付689万元。监管机制的规范运作,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类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2008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经济类违法违纪案件较改革前2003年下降45%,经济类信访案件下降52%,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如何发挥纪检派驻室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6

培训是让学习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工会干部“全能”素质提高的体现;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的宗旨、方针、目标,对工会干部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靠自己的能力,靠学来的本事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更好的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责。

1“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我们基层工作的准则

在近几年的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及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想把上级工会有关政策和要求贯彻好、执行好,把广大职工组织好、维护好,充分发挥工会与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必须卓有成效的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具体来讲,就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我们基层工会工作的努力方向,是我们今后工作必须坚持的准则,同时也是我们组织起来,加强团结,平等协商,维护权益,履行职责,顾全大局,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权职能的要求;也是基层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地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对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在履行基本职责的过程中,充分反映民情民意,以大局利益为重,以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用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检验。我们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决职工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秉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理念,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组织起来”进而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通过“切实维权”为执政打好基础。在工会组织中借助“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式将广大职工和劳动合同工人吸纳到组织中,全面贯彻落实基层组织的工作方针,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会组织要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实践,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广泛团结职工群众,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工会的职能作用,密切联系群众。

作为基层组织,要逐渐巩固和强化工会工作的方式,并随着职工队伍发生变化,切实做好基层工会的本职工作,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将工会组织的工作重心放到职工群众遇到的难点问题上,通过民主、法制的方式,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以及工会规模,将更多优秀的职工吸纳到基层工会组织中,进而提高组建率和职工的入会率,不断强化职工队伍的自身建设,履行工会组织的职责和功能,努力将基层工会组织打造成甘于奉献,勇于进取的组织团队,进而服务于职工群众,服务于社会,组织起来谋求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2 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好大局

为了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全面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将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完成企业的各项施工任务和奋斗目标作出贡献。工会工作要以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就要以大局为重,处理好、服务好企业内部改革、企业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受到损害,真正做好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为谋发展,切实维护好企业内部改革和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进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与此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广大职工的潜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将工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解决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在确保企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并且将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贯穿到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大职工才会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工会组织要团结在党的周围,始终围绕中心服务的重点,把广大职工群众和外包队伍组织起来,团结在企业振兴发展的目标上来,为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而奋斗,这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八字方针的具体表现。在党和企业的工作大局中,工会组织要始终考虑建设和维权工作,加强组织建设,明确方向,认清形势,找准位置,扎实工作,不断壮大工会力量,做好本职工作,化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改革和发展的矛盾,维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正确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进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3“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工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队伍的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由过去的企业内部职工,逐步扩大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职工,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企业职工的流动性逐渐加大,同时职工的权益也朝着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随着这种形势的不断发展,工会工作必须加大劳动关系的协调力度,追随发展的步伐,做好工会组织的本质工作,健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机制,丰富确保职工利益的手段。在我们企业内部只有把所有的同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团体和个人组织起来,进而壮大工会组织的力量,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只有发动一切职工力量,才能更好地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只有将广大职工组织起来,才能夯实党群基础,进而做出更大的贡献,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是工会组织成员做好本职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工作新思路,制定新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满足职工在收入、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权益和利益。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心,进而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

4 发挥基层工会在不同时期的组织作用

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发展时期,工会组织仍然是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向前发展迈进的基本力量,同时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企业基础。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企业经济建设重要支柱,作为广大职工的群众组织。工会组织的职责和作用是将企业与工人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党的地位和工人的使命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组织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拥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为重,维护职工利益,确保企业稳定,作为工会组织必须围绕党的建设开展各项工作,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哪里有组织建设,哪里就要有工会建设,哪里有工人,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巩固和强化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工会组织成员的素质,最大限度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出实际工作。体现维护的基本职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力度,增强广大职工关心企业大事的民主意识,把广大职工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大计上来,维护好职工的政治利益。职工的政治权力是工会的维护基础,主要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的建设。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职工经济利益是工会的维护根本,建立完善的平等协商,保证职工的经济利益,维护职工的文化权力是工会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会要迎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挑战,主动配合行政,全面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总之,在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维护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工会安身立命之本,是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国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企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 2011 (S2) .

[2]于赞.浅谈我国企业工会的维权职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2) .

上一篇:给妈妈的一封信专题下一篇:线下活动研修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