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信息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额信贷信息(精选8篇)

小额信贷信息 篇1

甲方: 地址:

乙方: 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根据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就共同开展贷款项目合作之事宜,达成如下合意,并承诺共同遵守: 第一条 合作标的

乙方为甲方提供的会员客户办理信贷融资服务,甲方会积极协助乙方的工作。第二条 合作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第三条 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会员客户的贷款需求及其提供的相应贷款资料,为甲方的客户提供信贷服务。

2、甲方有权根据其与乙方签订的约定,收取乙方一定比例的信息服务费用。

3、甲方作为乙方在本协议合作标的的范围内唯一的合作方,乙方应遵守行业竞业禁止的规定,不得将客户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4、甲方不承担任何有关贷款的担保责任及乙方与贷款客户约定的违约责任。

5、甲、乙双方就在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给其他组织、集体和第三人。第四条 服务费用的分配方式

乙方收到甲方会员客户缴纳的服务费用后三个工作日内,应将贷款客户下款额度的百分之_2__支付给甲方,作为甲方的信息服务费用。第五条 违约责任

1、乙方如未按照本协议约定向甲方支付信息服务费用,应当自逾期之日起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2、如有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即视为违约,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承担一切损失。

3、在合同履行期限内,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银行等相应主管部门的规定导致本协议的解除或终止,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第六条 不可抗力

在合同履行期限内,任何一方如遇到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原因导致本协议履行不能,则本协议自然终止,且无须承担任何违约责任。第七条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和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八条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另行签订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年 月 日

乙方:

小额信贷信息 篇2

关键词: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

一、小额信贷概述

(一) 小额信贷的定义

对于小额信贷, 国际上有两个词相对应, 一个为Microfinance, 是微型金融服务的概念, 主要是指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另一个为Microcredit (小额信贷) , 是指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信贷服务。关于小额信贷的概念, 国内还没有统一。百度百科中把小额信用贷款 (Microfinance) 定义为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

(二)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在我国, 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第一, 1994-1999年, 是试点初期阶段, 主要是通过项目来开展小额信贷活动。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际捐助和软贷款, 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重点探索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 (Grameen Bank) 式小额信贷的可行性;以半官方或民间机构进行运作, 并注重项目运作的规范化。第二, 1999-2005年, 为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的制度化建设阶段。农村信用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倡导下, 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城市领域, 劳动部门与商业银行结合, 推动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这一阶段, 带有很强的政府色彩。第三, 2005年以后, 步入小额信贷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阶段。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额信贷发展的制度框架, 小额信贷进入商业性可持续发展阶段。

(三)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影响

小额信贷的介入打击了民间高利贷行为、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金融市场竞争, 并进一步完善了金融体系。小额信贷是扶贫的有效工具, 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户收入的增长、增强了农民的信用意识。小额信贷的影响还表现在女性家庭决策参与度的提高、家庭地位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小额信贷的发展, 不仅使金融服务深入到贫困人群中, 而且为银行家提供了新的经营创新模式, 其影响是巨大的。但是, 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价, “中国的小额信贷尚处于初期阶段”。我国小额信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 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而信息贫乏的人员, 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宾塞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 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 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在金融市场中, 一方往往并不能掌握对方的足够信息, 从而不能做出准确的决定, 这种情况即为信息不对称。

三、小额信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

信贷风险, 从广义上讲, 是指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和信贷资产损失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信贷风险是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信贷风险密切关系着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过度的信贷风险将使小额信贷机构亏损甚至倒闭。

小额信贷的一些特点, 决定了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信贷风险比较显著和特殊, 风险必定大于其他金融机构。这些特点包括:小额信贷面向贫困人群, 这些低收入客户既没有足够的自有资本作为小额信贷机构服务的担保 (抵押) 品, 也不能提供可信的资信报告 (财务报表) 和借贷记录;贫困人群缺乏信用记录, 信息搜集困难, 信息成本高;贫困人群所需贷款业务量很大, 信贷成本非常高;贫困人群受教育程度低, 难以有效使用贷款;小额信贷市场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等等。在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中, 小额信贷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最主要的。

小额信贷理论认为:小额信贷的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 对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是以借款人的信用等级高低为标准的, 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 借款人往往没有过去的信用记录以供小额信贷机构参考。信用档案资料缺失的情况下, 借款人从小额信贷机构借入贷款, 只有借款人知道自己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信贷机构由于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放贷前, 借款人有可能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使得小额信贷机构不能有效甄别安全的借款者和有风险的借款者, 最终使风险最大的借款人得到贷款, 安全的借款人却被挤出信贷市场。特别是在农村, 贷前调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村组干部的推荐、介绍, 对信用状况的判断经常与个人主观思维以及人际关系有关, 随意性很大, 缺乏系统科学的信息搜集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 农户信用等级与实际情况可能差距较大。等级不准确, 贷款额度核定不科学, 可能造成低信用的农户借款需求更急切, 但不够条件获得贷款的却获得贷款, 从而存在严重逆向选择问题。

道德风险是指占有信息优势的借款人“损人利己”的行为。借款人如果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瞒相关信息, 小额信贷机构为了保证收回所发放的贷款, 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获得借款人的真实还款意愿以及监督贷款的使用, 从而使收集信息的成本和监督成本过大。特别是在农村, 农户分散、交通不便, 小额信贷的信息成本更加高。还有的借款人受小额信贷低息的影响, 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出现小额贷款使用不当、挪作他用、还贷率低等情况, 给小额信贷机构造成损失。

四、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控制小额信贷风险的对策

小额信贷的推广与发展在消除贫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信息不对称也给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因而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尽可能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 对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非常重要。

(一)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一是在全社会加大信用教育, 提高大家的信用意识, 造就诚信环境。以后随着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健全并在全国范围内联网, 实现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库的共享, 将有效降低借款人发生败德行为的可能性。二是小额信贷机构在积极放贷的同时要实行差别管理制度。要逐步建立合理、严格、多层次的、能上能下的、诚信奖励与失信惩罚相结合的等级信用制度。当然, 这套等级信用制度要结合实际, 相对统一, 并且便于操作。比如海南农村信用社创立了“诚信奖励金”制度, 贷款的协议利率由实际利率和诚信奖励金率两部分构成, 根据农户的还款记录确定不同的诚信奖励金率。如果农户每月按时还息、到期还本, 诚信奖励金率就高, 实际利率就低, 贷款的额度也越高。这种机制不仅减轻了借款农户的利息负担, 而且有利于培育借款人的信用意识, 为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 创新信贷方法, 规避或降低风险

1. 实施联保机制。

克服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最常见方式是借款者提供抵押品, 但是, 小额信贷面向贫困人群、不需要抵押, 因而可以实施联保机制。采用联保贷款, 即由不含直系亲属关系的3-5户人家组成互助互保贷款小组, 小组成员互相担保, 实行连带责任。一方面, 小组成员彼此熟悉, 了解各自的具体情况。为了防止自己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代替他人偿还贷款, 通常都会选择信用较好、还款能力强的小组成员。这样可以使高风险借款者逐渐退出信贷市场,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方面, 借款人有着来自于组内成员的压力。如果不能按时归还贷款, 虽然会使小组其他成员代替自己还款, 但是也会导致自己的信用情况不佳, 其他人员不愿意再和自己交往, 在本地区孤立自己。尤其是在农村, 个人信誉特别重要, 信誉基本能决定一个村民在整个村社结构中的地位。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情况, 借款人会积极归还贷款, 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借款人的败德行为致使小额信贷机构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 运用“农业保险+订单农业”+“小额信贷”一体化风险管理工具。

“农业保险+订单农业”+“小额信贷”, 即农户在从事生产经营之前与农业保险经营公司和农产品龙头企业签订相应的保单和订单, 之后农户直接将订单合同抵押给信贷机构以获得小额信贷资金, 购买诸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农业保险的主要功能在于化解贷款农户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 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设计和推广, 政府在财政上予以合适比例的补贴, 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确保贷款农户农业生产稳定。而订单农业可以通过订单将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散和转移给订单企业, 帮助贷款农户获得稳定的收益, 确保其还款能力。订单农业还具有抵押担保的功能。如果到期借款农户违约, 不能按时偿付, 信贷机构可以直接将抵押品 (订单合同) 拍卖转让以获得补偿。此时信贷机构虽然还是难以充分了解借款农户的信息, 但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已大大降低。这样小额信贷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得到有效克服, 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农业风险传导或诱发信用风险。

总之, 面对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科学发展是研究小额信贷的最终目标。通过控制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小额信贷可以完善对穷人的扶贫价值, 同时实现小额信贷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孙若梅.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理论与来自扶贫合作社的经验数据[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何广文, 杜晓山, 白澄宇, 李占武.中国小额信贷行业评估报告[EB/OL].http://www.chinamfi.net/summary.asp, 2009-02.

[4].徐忠, 袁国良.中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实践和评价[J].上海金融, 2007 (3) .

小额信贷信息 篇3

据融道网在会上发布的《2011年上海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报告,上海8成左右高科技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在500万元以下;同时超过七成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仅可接受利率上浮50%以下。

融道网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郑海阳在“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高峰论坛”上介绍说,“本次调查中选择了具有高科技特征的IT、互联网、电信及增值、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等行业。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海高科技中小企业所处行业的融资需求特点。”

在IT行业,表示有贷款需求的小型企业占51.06%;中型企业占17.02%;微型企业占31.91%。而这些IT企业贷款需求额度大多数为5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下的占36.17%;50万元-100万元的占23.4%;100万元-500万元的占23.4%;500万元以上的占17.02%。7成以上的IT企业表示接受基准利率上浮50%以内的贷款利率。

在物联网行业,表示有贷款需求的中型企业占17.14%,小型企业占54.29%,微型企业占28.57%。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贷款需求额度多在100万元-500万元之间:贷款需求额度低于50万的占20%;50万-100万的占8.57%;100万-500万的占45.71%;500万元以上的占25.71%。同时,超过八成的企业表示可以接受基准利率上浮100%以内的贷款利率。

而在电子电器行业,表示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中,微型企业占了76.32%;中型企业占21.05%。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贷款需求在50万元以下的占34.21%;50万元-100万元的占18.42%;100万元-500万元的占31.58%;500万元以上的占15.79%。超过八成的企业只接受基准利率上浮50%以下。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金融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融道网CEO周汉,在本次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报告——《网络信贷元年与上海金融信息服务“第三极”》。周汉说,上海围绕着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以金融资讯平台、电子支付为重点的金融信息服务业。目前,金融资讯中心已然成形。在金融资讯平台方面,上海近年来建立了新华社“新华08”、万得信息“国际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东方财富“财经网站平台”及“大智慧金融终端”等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在2010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上,上海共31家企业入围,同比增加14.8%,数量创造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就有7家上榜,如万得信息、银联数据服务、大智慧、东方财富等,都成为超亿元型的国家重点软件企业。上海金融资讯中心的地位已然建立。

他说,第三方支付,上海占1/3天下。在金融信息服务业的电子支付板块,2011年上海已经成为全国第三方支付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11年央行共发布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5月共有27家支付企业获得了首批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中10家上海企业;8月发放13家,其中上海4家;12月31日共发放61家,其中上海20家,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8家落户上海,而在获得牌照的企业数量上,上海已经占到了全国的1/3。

周汉说,网络信贷有望成为上海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第三极”。央行关于“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特别是缓解了一些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是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一个补充渠道”,令长期以来处于海平面以下的民间借贷,也纷纷如礁石般露出了水面。而网络信贷,作为技术含量最高、最具时代特征的现代信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凭着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为中国现有的金融生态体系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在上海,网络信贷行业在2011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两种模式的齐头并进的发展下,网络信贷行业,有望继金融资讯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后,成为上海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第三极”。

信贷行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其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而网络信贷则正发挥了网络在信息沟通、收集、传递过程中的巨大优势。借助互联网,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个人需求者,都可以足不出户地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的整个流程,基本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地完成。

周汉分析了网络信贷行业的两种模式:P2P模式与B2C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0月,全国主流P2P网络贷款平台约42家,其中北京8家,广东8家,上海7家,江苏5家,浙江4家,重庆、湖南、广西、安徽、山东、四川、新疆、辽宁、福建、云南各1家。长三角地区如果再加上山东和安徽,共拥有18家,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珠三角一带算上广西和福建有10家,环渤海一带以北京为主有8家, 中西部地区有5家,东北地区1家。

从有成立年限记录来看,国内P2P贷款平台从2006年的1家、2007年的3家、2009年的6家、2010年的12家,升至2011年15家。不管是成立的家数,还是分布的范围,2011年都无愧于P2P“网络信贷元年”的称号。

网络信贷是对传统信贷行业的一种优化,B2C模式(Bank to customer)不仅有助于提高标准化的个人信贷产品的效率,而且对于贷款需求“短、小、频、急”、无法像个人贷款那样有相对标准化产品的中小企业来说,B2C模式正解决了它们融资难的主要症结——信息不对称问题。周汉认为,网络信贷元年,向社会各界展现了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之无穷的发展潜力。他表示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之下,网络信贷有望继上海的金融资讯平台和第三方支付之后,成为上海金融信息服务的“第三极”。

上海信息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袁丽燕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在我国,金融行业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引入业务管理的行业之一,信息化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她表示,在上海创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上海金融信息服务行业也正承担着促进传统金融行业向现代金融服务业转变的重要职能,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金融信息服务业的水平决定着上海金融服务业的水平。

在高峰论坛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李志军报告了《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模式研究》,拍拍贷联合创始人胡宏辉作了《P2P金融创新 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报告,维诚志信总经理潘凌佶谈了《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基石》,上海联合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CEO庞阳围绕“金融信息服务和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发言。论坛还举行了圆桌会议。

本次论坛是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服务办公室、宝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宝山区工商局支持下,由上海市宝山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金融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融道网·中国融资渠道共同举办。由于以融道网为代表的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在2011年为解决上海中小企业融资难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本届论坛也得到了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金融办的大力支持。

为了在上海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内营造守法、诚信、专业、和谐的经营氛围,在宝山区副区长夏雨的倡议下,上海金融信息服务行业主流企业在会上共同发起了企业自律倡议,向社会许下 “依法诚信经营、抵制不当竞争、防范业务风险、保障客户利益”的庄严承诺。

这次由民营企业“融道网 中国融资渠道”参与举办的论坛,得到了媒体的高度重视,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国际金融报、东方网、东方财富网、中国企业家、青年报、劳动报、浦东时报等多家媒体均作了报道。

小额信贷信息 篇4

您的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上海交通大学

要求字数:4000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是

补充要求和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生开题报告:企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银行业金融自由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放松管制带来了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市场竞争中,银行利润率下降,在分配过程中的风险问题突出,银行等行业遭受失败的后果,也忙着处理与非的问题不良资产和债务危机的教育。

中国的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墨西哥银行风险问题已悄然出现。近年来,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进程的主要障碍。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坏账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如何更好地控制风险已成为当前银行业更侧重于。特别是作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公布,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银行也开始逐步按照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设标准。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计划进度和预期成果: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2 新企业信贷管理系统的分析

2.1 现存问题的分析

2.2 系统的目标与建设原则

2.3 数据抓取相关技术

2.3.1 数据清洗

2.3.2 数据清洗技术的研究

2.3.3 重复记录检测技术

2.4 已有贷款风险识别和评估模型评价

2.4.1 a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与评价

2.4.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建立

2.5 系统实现技术

2.5.1 web2.0体系结构

2.5.2 .net fw4.0体系结构与最新技术

2.5.3 ado.net技术概述

2.5.4 asp.net mvc3框架

农村小额信贷 篇5

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含量总体偏低,决定了农业金融具有交易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村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发展缓慢和城乡差别扩大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日渐萎缩,一些在县城设立的银行分支机构为了追求利润,纷纷把视角从农村转移到大中型城市,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正规农村金融信用社垄断经营,地下非正规金融活跃失控的局面产生。大量农村资金的“非农化”使饱受资金困扰的“三农”资金缺口更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使农村资金供应雪上加霜。农村资金外溢,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也给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可能支撑当地金融的正常发展。

尽管目前黄冈市已初步形成了政策性的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基本框架,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其整体服务功能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建立新农村的需要。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金融网店覆盖不足,机构竞争不充分,由于不同的原因,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都比较少,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整体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有效覆盖农村的每个乡镇,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

(二)服务层次和水平低。

目前,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网点业务品种还仅限于对公结算、居民储蓄以及银行卡业务,贷款业务也只开办了商户联保、个人小额贷款等小额信贷业务、个人存单质押业务,部分代收代付、代理保险、国债销售等中间业务,业务品种相对较少。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

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的情况,已严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农业保险难以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1994年农业保险市场化后,由于农业保险固有的赔付率高、回报率低等问题,使得商业保险公司纷纷对农业保险业务采取限制规模的措施以控制亏损,呈现出保费收入逐年大幅下降、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农业保险的缺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的风险评估,成为“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仅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状况,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进程。

(四)、农村贷款需求日益增大,可用于农业贷款的总量严重不足。

商业可持续性经营的原则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不可能把全部资金都投向农村。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身份是双重的,不仅要为农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商业可持续经营。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如何在两者之间平衡的问题。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实际运行的情况看,这些机构在农村的信贷投入比例非常低,而在城市工业领域投入较多。出现这种情况也无可厚非,因为只有实现了商业可持续性,保住了生存,才能谈支农问题,这是前提。表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资金来源狭窄,且多为自筹资金,要让它把仅有的资金投向三农是不现实的,这是由农业的弱质性以及贷款收益率、回收期限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要实现支农与商业可持续之间的良好、稳定平衡,最可行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其内部成立一个专门服务三农的部门,并且对该部门采取独立核算、独立考核。

此外,如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有限、农村金融贷款经营机制僵化和农村金融信贷管理能力弱等等,使农村金融缺乏良性循环的基础,这些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二、行为模式中的缺陷

(一)、农户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户贷款担保难制约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目前,农户小额贷款的担保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联户担保”、住房抵押、个人保证等。然而这些担保形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许多难题,使农户可望而不可及。“公司+农户”的形式要求贷款户必须是公司的下属体。而目前许多农户都是个体经营,特别是纯农业的农户都是独户独体,不可能加入公司,而公司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出面为那一个农户作担保,这种形式使许多农户根本无法入门。“联户担保”的形式,银行要求很严,农户必须联合寻找三户以上有担保实力的担保体,由于农户经营的特殊性,往往很难寻找这种既有实力又相互信任的联保体,因此具体操作难度很大。“住房抵押”的形式虽然很方便,但农户在农村住房无土地证,村住宅不能作为担保体,虽然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经推行农村住宅可抵押担保,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系列的问题尚待解决,就目前而言农村住房抵押对农户来说仍是一句空话。个人保证的形式,银行要求很高,担保人必须是公务员或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主。这些担保人在实际操作中农户很难找,一般的人根本不可能为农户作担保。因此,个人保证的形式对农户来说也是望尘莫及。由此,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担保难成了制约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的一大瓶径。

(二)、农户的分散经营和高风险性,农户小额贷款投向选择难制约了农户小额贷款的业务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户,而目前农户的分散经营方式,使得面向农户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琐碎而复杂,农户小额贷款每户一般贷款余额是5万元,而5万元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数额相对较小,根本派不了用场,上不了项目,因此,产生的效益也较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的市场风险也不断加大。目前,农业生产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数量农业部适应买房市场和种植业产品高成本且竞争力不强,一级政府缺乏控制农业风险的政策体系等。因此,农业作为一项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投资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抑制农村小额贷款的有效投入。给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拓展带来了难度。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相对较高,加之农户经营形式多种多样,从客观上讲,农行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风险也相对较高,由此影响农行向农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积极性。由于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农行在发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过程中将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如果没有政府引导或者其它组织协调和农户的融资关系,农行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将因风险问题而受到制约。

(三)、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缺乏,信息传递不畅,贷款对象确定难制约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多年来农行对农户贷款业务基本上停办,因此一些农户对农行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缺乏信心,由此造成双方缺乏了解,除了抵押物不足,主要原因是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管理半径过长,而目前农行只有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了解农户的信息,农村专业合作社又还只是起步阶段,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还相当低,加上农行在乡镇一级的机构仅限于大的集镇,对于分散或边缘山区的农户普遍缺乏了解,信息不灵,由此造成农户小额贷款的客户对象情况不了解,贷款农户对象选择难,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四)、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缓慢影响小额农贷的发放工作。

由于部分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属空壳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的不良贷款较多,少数地方政府、司法部门打击恶意逃废债的力度不足,无法满足信用村镇的评定标准。另外,农村信用社贷款以农业为主,农民生产主要以传统的粮食、烟叶、食用菌生产为主,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沉淀的贷款较多。个别信用社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汇报和银子支持,加上认为小额信贷量小、笔数多、成本高,不愿意积极参与。

(五)、农行机构客户经理超负荷运转,业务开展难影响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

农户小额贷款具有点多、面广、额小、业务量大的特点,而目前基层行又没有专职的农户小额贷款客户经理,这对于工作量大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来说,管理很难到位,加上基层行客户经理紧缺,且要承担公司业务、法人客户、个体经营户的贷款管理和中间业务、银行产品营销等,仅维持现有业务量都很困难,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上,由此,影响了对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拓展。

(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亟须创新。

小额农贷以额小、灵活、简便深受众多农户的青睐。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资金供求呈现出金额大、期限长、利率要求低的特点,目前,不少地区的小额农户贷款已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亟须突破诸多瓶颈制约:①、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不尽合理,一定程度限制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②、贷款的风险性较高。农业属于高风险、微利行业,小额农户贷款担保机制缺失。同时,小额信用贷款主要依赖借款人的信用作保证,个别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存在逃债、赖债行为,导致风险不断积累。③、贷款管理难到位。农信社信贷人员偏少,而小额信用贷款具有点多、面广、零星分散、工作量大的特点,致使贷后管理工作难到位。

(七)、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职能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弱化使得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缓慢。

个人小额信贷(模版) 篇6

个人小额信贷有新招

在持续收缩流动性的背景下,各银行的小额信用贷款,成了市民筹措资金的首选。然而小额信贷的高利息,也将不少人挡在了门外。记者获悉,近期部分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一种全新的分期付款方式,可将资金打进借款人的借记卡,资金随意支取,分期还款,手续费明显低于信用卡循环利率,更低于现有的小额信用贷款利率。

分期付款客户由银行选

记者日前接到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表示由于信用度良好,属于优质客户,现在推出一项新的服务——免抵押、免担保的专项消费分期付款业务,邀请记者成为该行特选客户。他们可将资金打进借记卡,资金随便支取,只不过要分期还款。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提供此项服务,如浦发银行“万用金”和广发银行“财智金”等。

几家银行此类业务方式差不多,为防范风险,一般以邀请函或打电话方式推广此项业务,并仅对一些资质好的持卡者开放。一般将借记卡与信用卡捆绑,让客户通过借记卡提取现金。客户在需要现金时,可致电客服,告知需要的金额(1000的整数倍),需分多少期还款,银行将现金转账到同名借记卡,客户从借记卡里取现。

业内专家认为,信用卡个人无担保小额信贷,有助于短期融资。银行给客户一个额度、并计息还款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贷款,一般贷款通常以房屋、汽车等作抵押物或担保,同时对借款用途有明确监管,而这种信用贷款则没有抵押和担保,也不管用途如何,客户只要能到期还本付息即可。它为自然人和自然人企业筹措短期资金,提供了方便的渠道。利率成本明显低

选择小额信用融资,首先考虑的是融资成本,也就是融资利率。目前市民小额无抵押融资主要有银行小额信贷、信用卡透支循环利息以及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目前渣打银行的“现贷派”、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都是小额个贷的抢手产品。以“现贷派”为例,1年期贷款利率为7.9%,另外,每月还款时按照总贷款本金的0.49%收取贷款管理费(1年合计管理费为5.88%)。贷款管理费与信用卡分期付款时所产生的手续费类似,无论还款进度如何,实际剩余本金多少,都需按贷款总额的0.49%来缴纳。以一年期“现贷派”无抵押贷款看,除7.9%的贷款利率外,一年还需缴纳本金5.88%的手续费,利息与费用合计为13.78%。然而由于账户管理费是按总借贷金额而非剩余借贷金额计算,在偿还了部分借贷后,依然必须为这些已偿还部分支付管理费,因为其实际年化借贷利率(采用月度利率×12计算)为20.28%。

以建行分期付款业务为例,如果借1000元,分12期还,只要交7%手续费,一次性手续费仅70元,每月还本金83.33元,总还款为1070元。然而由于累计还款金额没有将手续费计算在内,消费者需考虑虽然名为借贷1000元,但因为先行一次性缴纳手续费,所以实际借贷金额为930元,然后按月还款83.33元,因此计算借贷利率时也必须做相应调整,最后算得的实际贷款年利率(采用月度利率×12计算)为13.6%。

如果采用信用卡透支,则需支付循环利息,日息万分之五,合计年息为18.2%。比较来看,还是信用卡分期付款的融资方式更有竞争力。

小额信贷信息 篇7

银行信贷是中国主要的融资方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新增信贷规模已从年均3万多亿的常态激增至7万亿元以上。信贷资源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借款在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新增资金来源中占比60%以上。会计信息作为公司信息的主要来源,它通过缓解事前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来发挥其在投资者保护中的作用(魏明海等,2007)。在转型经济的融资环境中,银行信贷人员使用会计信息的具体方式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银行业一直进行着商业化趋向的变革,但一些频频发生债务逾期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或“ST”公司仍然能够获得巨额银行借款。在会计目标的定义过程中,往往是将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具体使用方式看作一个“黑匣子”。信贷交易过程中贷款人如何使用企业会计信息也有不少谜团。边泓(2007)指出“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以及他们如何使用这些会计信息”是一个从没有得到会计学者正面回答的问题,可能这个问题一直被大家忽略,也可能是会计研究人员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识别意愿问题,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信贷交易过程中如何使用会计信息这个“黑匣子”。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Sloan(2001)曾经指出,虽然会计信息对于债权人权利的行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这方面的研究却十分缺少。在过去十年,可能是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改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会计信息如何影响债务契约方面的文献。Francis et al.(2005)提供了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债务成本的证据,发现最低会计信息质量公司的贷款利率比最高会计信息质量公司多出126个基点。Bharath et al.(2008)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借款人对债务类型(发行债券或银行借款)的选择,低会计信息质量的借款人偏好银行借款;较低会计信息质量的借款人的利率较高、期限较短且更可能被要求提供抵押。Graham et al.(2008)认为财务报告重述意味着银行以前掌握的信息是不准确的,需要重新评估企业的信贷风险。财务报告重述也让银行怀疑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增加了银行对企业的感知信息不对称。因此银行将采取包括提高利率、缩短债务期限、更可能要求抵押和更多限制条件等价格与非价格条款,来应对增加的风险与信息问题。Costello et al.(2011)认为,应计项目和及时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存在不足,而内部控制报告为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衡量。他们发现,当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后,债权人会减少使用财务约束性条款和以财务比率为基础的定价条款。

(二)国内文献蔡祥等(2003)认为会计信息的决策辅助功能还体现在为信贷、债券的评级以及财务师的盈利预测提供数据支持上,由于资料的限制,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为一片空白,有待于未来者的填补。中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会计信息在信贷交易中是否有作用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胡奕明、周伟(2006)、Firth et al.(2008)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信贷交易中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证据。会计信息质量对股权性融资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几年也有少数学者就会计信息质量对信贷交易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陆正飞等(2008)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数据发现,对于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上市公司,新增银行长期借款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中国的银行不能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姚立杰和夏冬林(2009)研究发现,中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总借款债务成本、长期借款债务成本和信用借款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银行能够识别借款企业的盈余质量。叶志锋(2009)在得到了企业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进行业绩操纵的证据后,进一步利用债务期限考察了银行是否能够识别这些行为,以及如何应对这些行为,结果发现银行无法整体上识别企业的业绩操纵行为,这些行为给银行带来了不良的经济后果。刘浩等(2010)研究发现信用贷款的获得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但是这个正相关关系受到企业股权性质和企业所在金融市场差异的影响,即国有企业较之非国有企业、金融业市场化程度高较之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将会削弱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获得信用贷款的比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程六兵、刘峰(2013)发现银行在事后风险控制过程中,信贷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在国有企业里,信用借款比例越高,企业稳健性越低;在非国有企业里,二者显著正相关。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认为会计信息在信贷交易中是有用的,但信贷人员能否识别会计信息质量并据以调整债务契约条款却没有得到一致的证据,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更少有探讨。本文认为,信贷人员能否识别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他们的意愿和技术,即愿不愿意识别和有没有能力识别。信贷人员不需要花费什么信息收集成本就能意识到这些企业很可能有问题,这相当于控制了技术这一因素。那么,考察信贷人员对非标审计意见公司的授信情况,就近似于单独检验识别会计信息质量的意愿问题。林志伟(2011)是与本文研究数据与问题类似的文献,他发现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新增银行贷款和债务期限结构没有显著负面影响。我们认为该文有两个较明显的不足:一是仅用非标审计意见后的所有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情况进行检验;二是未划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分别进行检验。我们对此进行完善,并且提出了单独检验识别意愿的新颖想法。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受到高度关注,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对于非标审计意见这样明显有会计舞弊嫌疑的公司,信贷人员迫于追究贷款责任的压力,将授予它们较严格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干预、监管失效等转型经济特有的融资环境使得一些“差”公司照样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因此我们认为,识别会计信息质量意愿的检验结果不是简单的“有”或“无”,而是要区分出信贷人员对哪些特征的公司有识别意愿,对哪些特征的公司没有识别意愿。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市场经济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并且出现了一些股份制银行。但转型中的中国,其主要制度特征之一仍然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所谓的社团主义和纵向庇护主义,政府通过控制审批、许可、资金、获得技术和其他稀缺资源的权利以及制定产业政策方式对经济施行调控。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假设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天然的利益关系,不少文献已发现了中国金融机构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歧视”问题(方军雄,2007)。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实质上起到了为公司借款提供隐性担保的作用。这种隐性担保事实上是会计信息的一种替代,降低了银行信贷人员在信贷决策时识别会计信息质量的意愿。而非国有企业却没有政府的这种庇护,在陷入财务危机时也得不到政府的救助,债权人此时面临的信用风险相对于国有企业更大,因此会要求非国有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会计信息,且为了降低信用风险会识别这类债务人的会计信息质量。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银行信贷人员对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识别意愿,具体表现在这些企业的银行借款在非标审计意见前后显著减少

假设2:银行信贷人员对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没有识别意愿,具体表现在这些企业的银行借款在非标审计意见前后没有显著变化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01-2011年中国A股上司非标审计意见前后年度所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进行分析。样本选择的方法如下:某上市公司2001年是标准审计意见,且2002年是非标审计意见,则该公司2002年的银行借款数量为一个研究样本 (非标审计意见前的银行借款),2003年的银行借款数量为对应的另一研究样本(非标审计意见后的银行借款),以此类推。符合上述条件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共有904个,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后,共剩848个研究样本。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我们采用winsorization的方法,对所有大于99%分位数(小于1%分位数)的连续变量,令其分别等于99%分位数(1%分位数)的值。本文的财务数据与审计意见类型来自CSMAR数据库,最终控制人类型来自色诺芬数据库,财务指标数据是依据财务数据计算得到的。

(三)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由前述分析可知,本文通过比较中国A股上市公司非标审计意见前后年度所获得的银行借款数量的差异,进而判断信贷人员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否有识别意愿,以及是否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我们选取企业基于上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类型收到的借款现金CASH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借款数量。其中,GCASH表示国有企业银行借款数量,FCASH表示非国有企业银行借款数量。(2)解释变量。为了捕捉住上市公司银行借款在非标审计意见前后年度的差异,本文设计了一个哑变量来表示借款发生的时点,即如果发生在非标审计意见前,则为0,如果发生在非标审计意见后,则为1。根据假设,如果银行信贷人员没有意愿识别国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则系数β1不显著;如果银行信贷人员有意愿识别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则系数β1应显著为负。(3)主要控制变量。Bharath et al.(2008),孙铮、刘凤委和李增泉(2005)陆正飞、祝继高和孙便霞(2008)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规模(SIZE)、有形资产率(TANGIBLE)、财务杠杆(LEV)、流动比率(CURRENT)、资产净利率(ROA)、增长率(GROWTH)、市场化指数(MKT)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银行贷款情况,本文选取了滞后一期的以上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同时设置了行业和年度哑变量,以控制行业和宏观经济对银行贷款的影响。主要变量定义见表(1)。

(四)模型构建 本文使用以下模型来检验提出的假设: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到,在总样本中国有企业约占62%,非国有企业约为38%。国有企业GCASH的均值为26.0%,中位数为21.2%,非国有企业的FCASH均值为20.9%,中位数为14.3%。这一结果表明银行信贷人员向国有企业发放的贷款多于非国有企业。以下的数据处理区分国有组与非国有组进行。表(3)是各主要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可以发现,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并且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数量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系数不显著,但是非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数量与审计意见类型在5%水平显著负相关。

(二)单变量分析表(4)是均值差异检验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国有样本组的银行贷款数量在非标审计意见前后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前后两年的银行贷款数量仅相差0.934%,且在统计上不显著。而非国有样本组中,本年度银行贷款数量比上年度减少了7.02%,且这一差异在1%水平显著。通过单变量分析,我们初步获得了支持两个假设的证据。

(三)多元回归分析表(5)是运用OLS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我们使用了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ConsistentStandard Errors & Covariance进行处理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从表(2)可以看到,在总样本中国有企业约占62%,非国有企业约为38%。国有企业GCASH的均值为26.0%,中位数为21.2%,非国有企业的FCASH均值为20.9%,中位数为14.3%。这一结果表明银行信贷人员向国有企业发放的贷款多于非国有企业。以下的数据处理区分国有组与非国有组进行。表(3)是各主要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可以发现,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并且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数量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系数不显著,但是非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数量与审计意见类型在5%水平显著负相关。

(四)稳健性检验为了进一步增强本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尽量减少由于因变量选择的影响,进行稳健性检验。根据当前上市公司银行借款大部分是短期借款的事实,我们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获得非标审计意见将直接影响的是下一年度的短期借款。因此,我们用短期借款数量(期末短期借款除以期初总资产)来代替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数量进行补充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可知,检验的结果仍然是国有样本组AUDIT的系数不显著,而非国有样本组AUDIT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再次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五、结论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2001-2011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非标审计意见前后年度所获得的银行借款数量,在控制识别技术的条件下,创新性地检验了银行信贷人员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识别意愿问题。我们得出结论:银行信贷人员对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识别意愿,但对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没有识别意愿。这表明信贷人员具备识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意愿,但识别意愿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影响银行信贷人员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进而影响信贷人员的信贷决策。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非标审计意见表示被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较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银行信贷人员应该减少对该类公司贷款的发放。但是在中国特定的转型经济环境中,政府拥有特殊的权力和政策去保护国有企业,为其提供隐形担保,降低了银行信贷人员识别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意愿。而对于非国有企业,没有政府的隐性担保,银行信贷人员就会更加依赖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且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和信用风险,银行信贷人员有动机识别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即对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识别意愿。随着民营企业在经济中发挥日益强大的作用,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推动信贷市场的更加商业化,使得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面对等同的融资机会,为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摘要:本文对2001-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非标审计意见前后年度所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人员对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识别意愿,但对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没有识别意愿。这表明信贷人员具备识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意愿,但识别意愿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

小额信贷概念评述 篇8

关键词:小额信贷扶贫惠普金融商业性小额信贷

1.国外学者组织对小额信贷的概念综述

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这一专属于世界银行的小额信贷工作部门,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储蓄、保险和汇款服务。”这是小额信贷比较基本的一个定义,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一种用于扶贫的有效手段,他从服务项目和对象方面对小额信贷进行了描述。这一概念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并且具有说服力。?

除此之外,国际上的很多学者也对小额信贷有过不同的定义。

韦斯尼夫斯基强调“小额信贷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是满足那些从未或很少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家庭和企业的金融需求。”他认为小额信贷是金融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金融体系发展和完善的自我要求。

JonathanMorduch在《小额信贷的分裂》从小额信贷的主要信贷特征出发把小额信贷定义为一种向贫困人群直接提供较高利率的、无资产担保的、小额度的并保持了高还贷率的信贷方式。②这也正是小额信贷与传统信贷方式的主要区别点。

StuartRutherford(,2000)则是从现金流入流出的特点方面来定义小额信贷,认为小额信贷是“穷人将小笔和大笔钱兑换的途径”。这也是从金融跨期配置资源的作用角度来阐释,同样比较侧重小额信贷的金融功能性。

而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教授则从侧重扶贫职能的角度指出:“小额信贷是帮助穷人尤其是贫困妇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2.国内学者及各组织对小额信贷的概念综述

1997年,杜晓山、孙若梅在《小额信贷基本内涵的界定》中将小额信贷定义为指专向中低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以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顾客并提高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是小额信贷项目区别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常规金融服务以及传统扶贫项目的本质特征。

随着小额信贷实践在中国的发展,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项项目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开始发展,小额信贷不仅指以贫苦人群为服务目标的福利主义小额信贷,还包括了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课题组在2006年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为贫困和低收入者以及微型企业提供额度较小的信贷服务。

此时的小额信贷不再将其服务对象仅仅定位于低收入的人群,还包括了农村的中小企业。实现了一大飞跃。

3.小额信贷的新发展

经过了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和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如今的小额信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满足小额信贷的两个基本内涵即扶贫和持续发展,小额信贷在未来的发展重心必将走上商业性小额信贷的道路。这也是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观点,主张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提供信贷服务,也称作“造血式”的小额信贷。

2008年,银监会进一步扩大小额信贷市场,我国的小额信贷便呈现出以商业性小额信贷为主,公益性小额信贷为辅的局面。

杜晓山认为如今的商业性小额信贷,即服务群体为高于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和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但传统银行不愿或难以服务的群体,又追求机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小额信贷机构。并且,他指出,如今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许多贷款业务,根据其贷款额度从严格的学理上讲,已经不属于小额贷款而是小企业贷款,其应归于国际上也在宣传倡导的“惠普金融”的概念和范畴之内。而惠普金融是小额贷款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将小额信贷逐步发展为惠普金融势在必行。

4.总结

小额信贷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实践和改革已经逐步踏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的小额信贷,其服务对象不应再仅仅局限于贫困人口,还有服务与各个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户甚至于勇于并有实力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们。应该通过积极的金融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其金融血脉的作用,改变中国如今金融压抑的局面。未来的小额信贷应抛弃过去靠国家和慈善机构输血的生存模式,实现商业化运作,将市场机制运用到小额信贷机构中来,让良性的竞争使如今过速膨胀的小额信贷市场优胜劣汰,并促进其不断的发展进步实现自我的持续经营。(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2001年:《小额信贷的适用性——减缓贫困的小额信贷、捐赠和其他非金融措施》,CGAP刊物《焦点》,第20期)

②MorduchJ.TheMicrofinanceSchism[J].PovertyandDevelopment,2000,28(4):617—629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0,(7)。

[2]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經济,2004,(8)。

[3]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J],中国农村经济,2002,(8)。

[4]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6,(8)。

[5]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现代经济探讨,2004,(2)。

[6]孙若梅: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6,(8)

[7]杜晓山:,建立“普惠金融”势在必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01—16(A03)。

上一篇:江都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