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作文题(精选16篇)
大仲马说:“烦恼和欣喜,挫折与成功,仅在一念之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收获不同的欣喜。
从前,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遭了贼,被盗走了许多东西。朋友写信安慰他,他却笑着给朋友回信。他在信中写到“我很幸运,第一他偷走的只是我的一部分物品而不是全部;第二,他偷走的只是我的财物而不是我的生命;第三,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是啊,从一方面看,家中被盗的确损害了我们的利益,但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我们所损失的利益少而又少了。
换一个角度,在同一处地方,你也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花园里长满了玫瑰,有人路过,说:“真可惜,这样美丽的花居然长在荆棘中。”而有的人却说:“真好,荆棘中竟然开满了美丽的花。”同一处风景,不同角度,所见风景不同。
当遭受嘲讽、挫折时,换一个角度,你就可能取得成功。
青年歌手王源被黑粉嘲笑长得一般,唱歌一般,只有流浪没有实力。若是常人,或会在网上大开言论,亦或是消沉下来。可他做到了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他说他确实不喜欢黑粉的言论,但那可能是事实,他们能够帮助他找出自己的缺点,他也会更加努力向他们证明自己的实力。而这个过程正使他变得更加优秀。正是他换了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些言论,才使他成为了这样优秀的青少年。
马云曾做过一次演讲, 题为《爱迪生欺骗了世界》。看到这个题目, 你脑子里会不会冒出许多问号来呢?
我们不妨先听听他的开场白吧。马云讲道:“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 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 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地奋斗, 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得想他成功的原因, 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听到这样的说法, 你做何感想呢?这段演讲令人震惊, 就是因为马云对我们看惯了的东西换了个角度去看、去说, 像是颠覆了人们心中的成功准则。很多人对爱迪生说的那句话, 是奉为真理的, 为什么马云竟敢“如此妄言”?于是,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马云接下来的演讲内容上了, 希望听到马云如何自圆其说。而这, 正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所在:所换角度要言之有理, 能自圆其说。
“很多人可能认为我是在胡说八道, 好, 让我用100个例子来证实你们的错误吧!事实胜于雄辩。”马云在后面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来支撑他的观点, 最后在结尾处点明:“我以上所举的例子, 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靠‘懒人’来支撑的。世界如此精彩都是拜懒人所赐。现在你应该知道你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了吧!懒不是傻懒, 如果你想少干, 就要想出办法来, 要‘懒’出风格, ‘懒’出境界。像我从小就懒, 连肉都懒得长, 这就是境界。”
听完演讲, 听众恍然大悟, 原来马云是换了个角度来谈成功:成功需要多用心去思考, 而不是一味地傻干、蛮干, 否则花了99%的汗水也没有用。
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身体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它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之为“天鼠”——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天兵天将,突然降临。
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产6~7窝,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
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
1985年的春天,成群结队的旅鼠浩浩荡荡地挺进挪威山区,所到之处,草木被洗劫一空,庄稼被吃得一塌糊涂,牲畜被咬伤。旅鼠成灾,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此,人们忧心忡忡。然而,到了4月份,这群旅鼠大军突然以日行50公里的速度直奔挪威西北海岸,遇到河流,走在前面的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为后来者架起一座“鼠桥”:遇到悬崖峭壁,许多旅鼠会自动抱成一团,形成一个个大肉球,勇敢地向下滚去,伤的伤,死的死,而活着的又会继续前行,沿途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旅鼠尸体。就这样,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向前,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了下去,奋力往前游,直到全军覆没。
别取一面服务人类
老鼠虽对人类生活造成危害,有时还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如鼠疫、溃堤:但鼠类毕竟还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就是危害最大的家鼠、田鼠、水鼠,只要将其合理开发利用,别取一面,还是可以变害为宝。何况鼠类是个大家族,良莠不齐,利弊相间呢?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岭南人把老鼠叫“家鹿”。因老鼠繁殖力极强,一月而生,多则六七子,惠州獠民取初生闭目未有毛者,以蜜养之,以献亲贵,挟而食之,声即唧唧,谓之蜜唧,成为一种美味佳肴。
另外:鼠肉、鼠肝、鼠脑等都可剖而为药,尤其是鼠胆汁,治聋有奇效,可治三十年老聋。“有人侧卧沥胆入耳,尽胆一个,须臾汁从下耳出,初时益聋,半日乃瘥矣……”现在实验室里的小鼠,对人类健康工程的贡献,更是世人皆知了。在文化生态的档案里,鼠实在有服务于人类的一面,是诸物所不可替代的一枝独秀。
“旅鼠之谜”又一解
《美国科学周报》报道,芬兰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奥利维尔·吉尔格和艾尔卡·汉斯基,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的班诺特·括斯特勒尔宣布,他们在经过长达15年的观察之后解开了旅鼠数量定期剧增及骤减的奥秘。
3位科学家称,旅鼠根本不是死于“集体自杀”,而是作为自己的4大天敌:白鼬、北极狐、雪豹和长尾贼鸥的盘中餐而死去的。过去15年,研究人员在东格陵兰岛上一处面积为75平方公里的山谷里进行了长期的数据收集工作,对那里的旅鼠以及白鼬、北极狐、雪豹和长尾贼鸥数量的增减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旅鼠及其近亲鼠类的数量一旦迅速扩张,其规模可以达到原先的100倍甚至1000倍。
旅鼠数量的剧增和骤减每四年都会准时重复一次。而在整个循环中,起决定作用的动物是白鼬。白鼬的特殊之处在于旅鼠是它唯一的食物来源。而北极狐、雪豹和长尾贼鸥则是“多面手”,他们只在旅鼠的数量相当多之后,才会开始吃这种小动物。
研究人员发现,当旅鼠数量开始增多时,白鼬虽然也会相应增多,但其增多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旅鼠,于是旅鼠的数目逐渐超过白鼬的捕食能力。这时候,北极狐、雪豹和长尾贼鸥就会加入捕食旅鼠的行列,直到白鼬的数量赶上了旅鼠,由于4种动物一起捕食,便造成了旅鼠的大幅减少。
文化生态中的“鼠意象”
鼠与民族文化生态的第一链接,便是作为十二生肖的首席宠物。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曾说过,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有些人抱怨大橘子太酸,甜橘子太小;而另一些人则庆幸拿到的小橘子是甜的,拿到的酸橘子是大的。
还有另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开洗衣店,小女儿开伞店,每逢天气阴沉,老太太就担心大女儿的衣服晾不干;每当天气晴朗时,老太太还是愁眉苦脸因为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后来,在一位智者的点拨下,老太太终于笑逐颜开。在下雨天,老太太为小女儿生意兴隆而高兴;在天气晴朗时,她又为大女儿顾客盈门而欢喜。
这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带来的改变。试想,如果老太太不接受智者的点拨,那她将会永远都不开心。因此,解决问题要是能换一个角度, 也许就会柳暗花明。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只是我们总在为烦恼而烦恼,而忽略了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有时,人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就像挑橘子一样。如果你挑到了适合自己的“橘子”,那你真的太幸运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橘子”不会完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就像大部分人喜欢吃大而甜的.橘子一样大而甜的橘子早已被抢光,只剩下其他橘子了。如果你得到的不是大而甜的橘子,你也应该庆幸,而不是去抱怨。这时我们就需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了。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抱怨橘子太小或太酸,那你必定会想不通,必定会感到失望;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庆幸自己的橘子小或甜,那么你就会豁然开朗,心里也会想通许多。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能带给我们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许你本来的角度是非常消极的负面的,但是当你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后,你会变得积极乐观起来,看待世界也会更加积极,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中的真善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光明的。
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倘若你只看到一个方面,那么你的视野便太过狭小,又何不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呢?
苍鹰见麻雀飞行的低,可它却未曾体会过在低处飞行的感受,或许只是见惯了高飞的景观,有时候也是可以尝试一下低飞的感受,体会那不一样的风光。
一个婆婆家里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雨伞的,一个嫁给了卖蔬菜的。一到下雨天,婆婆就会担心地里收成不好,而一到晴天,婆婆便会担心雨伞卖的不好。邻居听闻此事,便劝她说:“何不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呢?下雨天你家大女儿雨伞卖得好,而晴天你的小女儿蔬菜卖得好。”婆婆听完之后想了想,便不再愁眉不展。正如这位邻居所言,为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如果有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转换一下思维的方式,或许事情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有一群正在上山的人碰见了一群正在下山的人,然后他们问下山的人说:“上到山顶的风景是怎样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有的人觉得山上的风景很美,视野很开阔,有的人认为山上的空气清新,能让人感觉很舒服享受。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观念进行观测,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便造就了答案的不同。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思维不同,自然所想的也就不同。若想要全面的观察到了解到事物,那么就需要以不同的眼光来思考。
如今在生活之中,这种多视角的观察方式早已充斥于其中。大家现在了解机器人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吧!如扫地机器人,写稿机器人等。在它们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为何不想一想它的存在给我们带来的隐患呢?如果有一天,他们真正的成为了人类的代替品,那么我们便会更加的被动。如今李世石与阿尔法的“人机大战”以1:4战败,那么我们是否该警惕一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状况呢?如果有一天,世界变成机器人来主宰,那我们人类就是他们的奴隶。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要利用好其中积极的一方面,更要防患不好的那一面。
我们更应该在思索问题的时候后换个方面。在哲学中有提到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全面辩证的思考问题。在数学的解题方法中,常常有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由问题解出结论,这样再来找条件进行结论正确,即可推出问题的答案。生活中的事情其实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如同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在你迷茫困惑的时候,或许可以选择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如今,我们要培养自己辨证思考的能力,尽量全面的思考问题,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人生好比橘子,一些人拿到大的抱怨酸,拿到甜的抱怨小,换个角度看问题则会发现更多,还会增强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你知道艾金森的故事吗?他从小便因为憨头憨脑遭嘲笑,长大后又多次碰壁,但他在母亲的引导下,换个角度看问题,最终凭借着憨头憨脑的人物形象,幼稚的行为,惹了事不负责任的心性霸占了世界的荧屏,他就是憨豆先生。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扬长避短,促使人走向成功。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多次失败,可他不气馁,换个角度看问题,终成就了“发明大家”的美誉。一生拥有1000多项专利。换个角度看问题,不仅能提升心性,也能使人们发现自己的缺失,成就自我,动物也是一样,刚出生的小鹰会被母亲狠心推下悬崖。效应面临两个抉择,要么摔死,要么飞翔,换个角度看看,这不也是小鹰成长的动力吗?螳螂母亲在怀孕时狠心吃掉自己的丈夫,以保证后代的平安降生,换个角度看看,这不正是生物的智慧吗?换个角度看看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奇妙的世界,同时对生灵产生一种油然的敬意。
相反的,不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人便生活的步步艰难了,他们不懂的事物的双面性,遇到挫折就深受打击,遇到失误就怨天尤人。不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人可能会生活的很累,因为他们看不到事物的好处,只被事物的坏处阴云笼罩着。那么他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曾讲了这么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在安南的学生时代, 一次课堂上, 老师出示了一张白纸, 白纸上有一小黑点, 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都说看到了一个黑点。老师表情严肃, 语重心长地说:“为什么摆在你们面前的一张白纸你们视而不见, 而只注意那个小黑点呢?看待人和事可不能这样。”
待人处世不能如此, 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啊:每个学生都如同一张白纸,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黑点”, 对待他们不要一味盯着其“黑点”, 看不到“白纸”,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发扬其长处, 多表扬鼓励, 少批评指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笔者曾见过这么一件小事。一个好动的小男孩问老师:“老师, 我能当少先队员吗?”老师应声喝斥:“少先队员有像你这样的吗?今天中午你还与××争座位!”听罢此言, 小男孩黯然无语。孩子是怀着一种期待而诚挚的心向老师提出这个问题, 他幼小的心灵中充满着被肯定的渴望。然而老师只见“黑点”却不见“白纸”, 一叶障目式的回答瞬间便将孩子的自信击得粉碎, 令人仿佛听到了孩子那颗晶莹剔透的心被“喳”的一声打碎。事实上,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又有多少这样的否定呢?
大凡优秀的教师都善于在学生的心头播撒激励, 嫁接信心, 呵护学生的自尊, 给予学生嘉许和赞扬。他们总能看到“白纸”而非“小黑点”, 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学生的心态处境, 然后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理向导”, 让他们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不知不觉中树立起自信, 使孩子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而为”。
树干与树根
一位农夫买了一棵大树, 他将树干锯成各种规格的木料, 准备盖房子用。他觉得树根没什么用处, 就将其扔在一边当烧火柴。一位雕塑家看到这个树根, 把它运回城里, 精心雕琢出一件精美的根雕艺术。作品展出后, 轰动全城, 并被一家宾馆高价购买。农夫百思不得其解, 就去问雕塑家:“那没用的树根到你的手里, 怎么就变得这么珍贵呢?”雕塑家笑着回答:“这个树根, 你从实用的角度看, 它只能做烧火柴;但我从艺术的角度看, 它的价值就大了, 远远超过了树干。看的角度不同, 其价值也就不一样。”
好一个“看的角度不同, 其价值也就不一样”, 在根雕家眼里, 每截树根都是幸运的, 不曾被宣判“死刑”, 打入“冷宫”;每截树根决无“它什么也不能做”的结论, 只会坚信“它一定能做什么”。我们的学生可能就这么幸运了, 他们有的学习差、不守纪律、不热爱集体, 学校、老师对他们不闻不问, 任其发展。“让他们混到毕业算了。”大多数老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遇到这样的学生, 同学讨厌, 老师头痛, 学校无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一堆看似无用的树根在艺术家的手里都有可能变成一件绝世精品, 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学生, 难道不如树根?对于这样的学生, 关键在于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换个角度, 从心底里去关心、爱护他们, 帮助、鼓励他们, 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根雕家钟爱每一截树根, 以“爱”为德, 以“创造”为追求, 对每截树根毫无嫌弃之心, 而且视为至宝, 爱如生命, 甚至不惜重金罗致门下, 留而刻之, 因型而造, 依其天性, 顺其自然, 以成精品。我们为人师者难道不应该像根雕家那样, 热情地接纳每一截尚未成型甚至很不中看的“树根”, 近之、爱之, 唯有这样才能知根、知底, 才能凝神构思, 才能娴熟地操好智慧之刀, 打造出各具神韵的“艺术精品”。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 只要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 都可以发芽, 开出绚丽多姿的花朵。
乱石与假山
学校打算在教学楼侧面做一座假山, 做假山的石头运来了, 被横七竖八地堆在草坪上。这些石头, 坑坑洼洼, 斑斑驳驳, 有棱无角, 是砌墙没人要、筑路无人问的次品。园艺师来了, 他并不忙着干活, 而是饶有兴趣地欣赏这每块石头, 这边看看, 那边望望, 或站立或下蹲或侧身, 像欣赏着一件件古董似的。
“就这些乱石头能堆成假山吗?”我疑惑地问。
“乱石头?不错, 是乱石头, 却是我的宝贝。”园艺师笑着回答, “这些都是有缺点的乱石头, 没形没状, 被人嫌弃, 其实它们都是有个性、有灵性的。只要换个角度, 或者将它们的缺点稍加修饰, 美就出现了!你们教师教育学生不也如此吗?”
“修饰缺点”, 我重复着这句话, 没想到教育的真谛被园艺师诠释得如此精妙。作为教师的我感到羞愧, 扪心自问, 在应试教育还没有过时的今天, 我以及我的同事们, 有多少耐心去修饰引导孩子们的缺点, 又有多少时间发展孩子们的个性呢?我们常常在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学生, 凡是与学习无关的都视为“缺点”, 用严格的制度来“严禁”、“不准”, 直至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其实孩子们的那些“缺点”与“不足”, 或许就是他们的个性与特长, 作为老师, 就是要换个角度, 修饰、引导这些缺点, 并将其发展成孩子的个性, 这样美才会出现。
【引言】 银行和小企业之间的恩怨情仇由来已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台面上强者(银行)常常振振有词,俨然救世主,总脱不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名声;台面下弱者(小企业)可谓百般委屈,罄竹难书,其嗷嗷待乳状时的牢骚更是情真意切,让人怅然落泪。
弥合这条鸿沟,需要多方合作,需要长期辛勤的努力,需要大智慧、大战略。对银行而言,恐怕不只是银监会(上面)的压力,其实来自市场的压力才是根本。对小企业的服务远不只是额度、成本和风险这么几个简单的概念,那是卖方市场、朝南坐的遗风,其实早已过时,只是春风已绿江南岸,长期封闭于体制内的人麻木不识而已。小企业服务才是真正的战略定位,才是富有忠诚度的客户资源,才是具有成长性的潜力股,才是打造自身队伍的成长土壤,才是最大目标预期的投入。
对小企业(创业者)而言,条条道路通罗马,绝不可在一棵树上吊死。对方(银行)怎么样是对方的事情,我们都得端正态度,从长计议,规范流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价值,以我们的价值博得认同认可,进而为对方创造价值。不埋怨,不牢骚,只检讨,只反省,在正确的方式方法支持下,在正确的创业路上忍耐并坚持。所有我们创业成功所需的工具,都会为我所用,重要的是找到方法,坚守诚信,体现价值。
第一次集体去圣佛山,自然是很兴奋。正如那山林中的鸟儿,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我们的体育委员就开始尽他的责任,一路上一直管着我们,我们心里就有点不爽。出来玩嘛,干嘛一直约束着我们呢?而且是贯穿了我们在在圣佛山的整个过程。
回到家后就向妈妈倾诉我的苦衷,可妈妈并不替我打抱不平。
只是淡淡的说:“哦,是吗”,好像对此根本不感兴趣。我有点失落,只好继续埋头吃饭。突然妈妈说:“你们体育委员有什么优点吗?”我想了想说:“嗯,他很负责任,是个责任感特别强的人。”“你们是觉得他太过于负责任了才觉得烦,对吗?”我点点头。
“可是你要想想,他也想让你们整个班集体是好的,对吧?要不这么热的天谁愿意管啊。没准儿让你去管还不如他呢。”妈妈说完后,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是啊,他也想让我们班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我们还总是觉得烦。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有一个这样负责任的体育委员才对。
做事并不能总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在遇到让你心烦或者讨厌的事时,多想想别人的感受或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可能就会好很多。
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轻松地化解一场矛盾,可能结交一个新朋友。换个角度看问题,能让世界更美好。
十六、七岁的年纪,少不了这个年纪本就该有的轻狂。许多人都倾向于把自己无限扩大、扩大、再扩大,即便只是一味的毫无意义的膨胀,他们也仍然乐意于看见自己站在顶峰或者活在耀眼的中央。我们不应该完全否认这种倾向,但也不应该举双手赞成。对自己有自信并且许多时候坚持自我,这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是自己赋予自己的空洞的自信或是过分偏执的坚持错误的自我,那就有问题了。
这么多年计划生育实施下来,周遭大多都属于独生子女,我自己也不例外。或许是因为生活环境,许多人都太过自我。
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多了聚在一起,难免有矛盾发生,你一味坚持你自己的想法,他又只接受他自己的主张,且先不论谁对谁错,意见的相悖总会导致不欢而散,这样的相处是不愉快的。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看上去活得很快乐,自以为有收获、有成长,他们从来不愿意听旁人的指点,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觉得世界上的人都该围着他转,他自己就是一切,这一切都成就了他们的坏毛病,自大、自以为是、自负…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苍白,他们的身体里、脑子里一片荒芜,想想,可怕!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坏毛病,我们应该学会放宽心态去面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换个角度去看风景。把自己缩小一点,再小一点,努力腾出空间让身边的`精彩发芽生长,这样,我们才会看到美妙,也看到更好的自己。不要把自己放得太高,你应该俯下身子听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并且去面对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允许他失败、出糗,但绝不能止步不前,山顶不是你说到就到得了的,你必须找到对的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耀眼的中央也不是你想站就站的,你必须为那个位置付出代价,你自己的代价。
千万不要觉得谁有必要为你付出什么,没有人有义务承受你的坏毛病,没有人有义务天天围着你转,你应该感谢那些一直为你付出的人,他们心甘情愿的为你付出,接纳不完美的你,你也应该感谢你所处的这个世界,无论他是怎样的,他总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现在的你乃至以后的你,现在的你或许不够好,但你所要做的就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这样,你会少掉很多烦恼的,真的。
20岁的人,失去了童年;30岁的人,失去了浪漫;40岁的人,失去了青春;50岁的人,失去了理想;60岁的人,失去了健康;70岁的人,失去了盼头。
如果换个角度,用加法思考人生,那么,处处充满着希望,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快乐:
20岁的人,拥有了青春;30岁的人,拥有了才干:40岁的人,拥有了成熟;50岁的人,拥有了经验;60岁的人,拥有了轻松;70岁的人,拥有了彻悟。
這是用加减法算的人生這道题。减法,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使我们觉得人生苦短;加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使我们增添了信心。一加一减,這其实是换个角度看人生。
换个角度看人生,在生活中时时可遇。有一天,我乘出租车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经过一个路口时,眼看可以过去了,绿灯却转换成红灯。我不禁叹口气说:“倒霉!”司机不急不慢地说:“谁说倒霉,等下绿灯亮了,我们第一个走,不是很幸运吗?”听了司机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开朗了:“换个角度看事情,倒霉变成了幸运。”由此我想到,人生又何尝不是這样?征途中遇到了困难、挫折,若换个角度来思考,困难就成了考验,挫折就成了财富。
中国有句古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此,我们不妨把這话改为:换个角度海阔天空。
美国有个执业多年的心理醫生,成就卓著,退休前他出版了一本1000多页的专著,洋洋数十万言,但他在一次讲课时告诉学生:此书只有4个字,就是“如果,下次”。他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两字:如果我那道题答对了,我就能考上大学:如果当年听父母的话,就不会错过他;如果毕业后选的不是這家公司……医治心理障碍的方法有上千种,最有效的只有一种,就是把“如果”换成“下次”:下次我不会错过我爱的人;下次我一定会找到一家好公司……
生活是严酷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朋友,遇到挫折时,不妨换个角度,比如,不说“如果”,改说“下次”,我们的生活就会有阳光和鲜花。
责编/余扬
一、平等看学生, 真诚待学生, 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一向以来, 是习惯于站着的姿势与学生交谈, 俯下头去看学生, 势必让学生昂起头看教师, 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就产生了, 形同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其实, 师生之间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是双方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老师闻道在先, 阅历丰富, 学生年纪小, 阅历浅, 思想简单, 但是大家是平等的。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谈话、见解, 而不能总摆出惟我独尊的模样。教师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 蹲下来与学生交谈, 学生才能无所顾忌, 真正向教师敞开心扉;要蹲下来看孩子,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你蹲下来, 孩子就能看到你的眼神, 从中他能体会你是否跟他处在平等的地位。你的举动, 你的言语都会从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 他能体会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是亲昵的还是敷衍的。当然, 无论是让学生坐下来, 还是老师蹲下来, 都只是形式而已, 如果我们老师没有从内心上把孩子摆上平等的地位, 无论你说的多么悦耳动听, 我们的学生还是会远离我们, 甚至惧怕我们, 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只能是一种须仰视才见的令人生畏的感觉。甚至还会因为你的言行不一, 遭致学生对老师人格的怀疑与鄙视, 对孩子来说, 我们就缺乏信任。所以教师要一种能蹲下来读学生的心理, 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和学生做朋友, 做好教育工作。
二、转换角色体验学生的心态。
平等看学生, 真诚待学生, 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可以让我们更多地理解学生。继续深入地了解学生, 还要试着让自己的心态走进学生, 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仔细去体会他们的心理。
成人的心理和儿童的心理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世界, 只有体验学生的体验, 老师和学生之间才能走得更近。学生每天要面临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 要处理与很多同学的关系, 要接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约束。而在这些事情中, 对他们来说, 可能有很多新奇, 有很多不习惯。因为有着好动的天性, 这些新奇和好动就会让他们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 有些是成人能够认可的, 有些则是成人不大认可的, 这样, 我们往往就会约束他们, 教育他们, 训斥他们。但事实上, 他们的行为或许是符合他们的天性也没有违背常规的, 因为我们太多的要求, 反而使他们的天性得到压制, 这样其实是很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 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会, 我们或许更能去分辨哪些是可以为之, 哪些需要约束为之的。
学生是各种各样的, 自然也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处表现出来, 对不同的表现尝试用不同的心态去体会。使自己融入学生之中, 做成学生中的一分子, 与学生一起成长, 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师生之间才能有心灵上的沟通, 从而体验到学生的内心感受, 更好的关爱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 更好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因材施教,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能够懂得学生的身心特点, 能够懂得学生的需要, 教师就要运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教育。学生还小, 需要教师做好引路人。
1、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对学生要有一定的宽容心。
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不能存挑剔之心,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 最重要的是尊重他的人格,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教师能够尊重学生, 理解了学生, 自然就应该给学生一份宽容之心。要能够容忍学生的缺点, 容忍学生在班级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如人意之处, 也要允许学生犯错。尤其是学生年龄小, 他们的行为的反复性很大, 教师要理解他们的反复性, 耐心地教育他们, 并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知道这样的教育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会有反复, 反复时同样不能暴躁地对待。
2、教师要能灵活运用教育手段。
“个性”一词恰切地描述了人的不同, 正因为人是有个性的, 人性就自然呈现出了纷繁复杂, 教师就是要在这纷繁复杂的学生面前做好教育工作, 这就决定了工作的灵活多样性。不同的人身上会发生不同的事, 不同的事就要教师以不同的态度面对;不同的人身上还可能发生相同的事, 这相同的事也需要教师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同一个人身上可能发生不同的事, 更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以教师需要灵活地面对学生中发生的桩桩件件。
总之, 把自己融进学生之中, 和学生心心相通, 能够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从而教师就能站在学生的这个年龄段的位置和角色上, 看问题, 想问题, 真正的避免千篇一律的“成人化”的说教。在与学生共处的过程之中, 教师应该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这个年龄段, 我也处于同样的环境下, 我会干些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看似出现在学生身上的一些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也能迎刃而解了。这样师生之间便有了共同语言, 成为真正的朋友, 师生之间便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边维贤《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21世纪中学生作文杂志社2009.4
乐观角度看生活
天气渐渐转冷,每当我下午放完学回到家时,妈妈就会为我准备好热水以便于我洗手。几天前,当我回到家时,妈妈一脸遗憾地对我说:“我刚才烧好一壶水放在桌子上,转身拿完东西后,再一转身,就一不小心把水壶碰倒了。水洒了一地。唉。”妈妈说完后又叹了一口气。我问道;”妈妈,你被烫到了吗?“”没有,水全都洒地上了。”我笑了笑,说:“妈妈,幸亏我们只是洒了一壶水,并没有烫到人,真是太好了。”妈妈一愣,继而一笑。是啊,从乐观角度看生活,记住我们所拥有的,不要过于注重失去的,问题似乎就不再是问题了。
悲观角度看生活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旅游团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漠里迷路了,而他们所带的食物和水也寥寥无几。面对这一问题,他们茶不思饭不想整天整夜都忧心忡忡着,讨论着如果他门走不出大漠,他们所面临的是葬身于此地,甚至有的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不禁泪流满面。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实是残酷的。当他们吃完最后一口食物,喝完最后一滴水时,他们绝望了。他阿门的后果正如他们想象的那样,筋疲力尽,被漫天黄沙吞噬了。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离他们不远处就有一个小村庄,所谓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罢了。从悲观角度看生活,现实就是残酷的,而悲观的人会自取灭亡。
秋天,一片又一片枫叶落在这片黄地毯上,仿佛像生命宣告了死亡。植物干渴着,浑身上下只有枯,枯地让人心疼,枯得让人恐惧,枯得让人悲伤。
下雨吧,我乞求着。坐在屋里,手捧一本鲁迅的《狂人日记》。书中,朦胧中似乎看到一双幽邃的眼神,是怨恨,是杀意。突然关上书,看到窗外的景色,仿佛被黑暗笼罩着,一点点的吞噬着我的灵魂。天还是没有下雨。
在床上,用厚厚的被子裹住自己,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被一只手拽向地狱。窗外的一棵树垂头丧气的耷拉着脑袋,身体已快枯萎的变成皱皮,紧紧的抱着被子,黑暗悄悄的延伸,向我走来。
下雨吧,我哀求着。让雨水冲散所有的阴霾,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回迷失的自我。
天依旧不下雨,我要崩溃了。正在这时,不知道是谁正在播放谢霆锋的《你微笑时很美》,这世界还很美,看我们选择什么视野,如果你愿意面对,你微笑的时候好美……心中开始发颤,是啊,这世界真的好美,只是我选择了悲伤的视野来看世界。心悲伤,视野悲伤,世界也跟着悲伤起来。为什么不以另一种角度看待呢?
如果把区域经济发达的程度用影像来展示,或许你就更容易理解楼宇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凡国内一线发达的城市,无一例外都会拥有相当著名的地标性楼宇建筑以及极为可观的楼宇经济收入。国内最佳案例,如上海的静安区,该区面积不过区区7.62平方公里,年度税收却达到61亿多元,这个区内的重点楼宇税收就能够占到全区税收的61.4%以上。
作为区划调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今年6月26日,在市北区发展战略说明会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上,现代商务中心“楼宇经济”完成了它的“首秀”。
“应该说,这也标志着市北区的楼宇经济到了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说这话的人正是市北区招商促进局局长迟永杰。“要最大化地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空间聚合效应,是我们对市北区未来发展的工作共识。尤其是随着各种产业园区逐步建成,片区化布局特色明显,提升楼宇经济的高端集约化发展,可以说是当下市北区实现内涵式增长的重要选项。”所以,在记者与迟永杰局长聊起关于未来市北区招商重点时,发展楼宇经济就是他最为迫切启动的按钮。
“充分的”发展平台
楼宇经济,被发达国家喻为“垂直的印钞机”。这种变平面为立体,把人、财、物、信息聚集在一栋楼宇内的经济发展形态,就是新市北区新一轮招商引资成效的试金石。
就招商工作本身而言,楼宇招商算不上是新鲜事,但要推陈出新却不简单。尤其是作为青岛的老城区,市北区楼宇经济这块“蛋糕”到底可以做多大?
今年9月中旬,市北区委办同区招商促进局及有关部门,就组织了对楼宇经济发展情况的全面摸底调研,并形成了详细的调研报告。
根据专报显示:市北区在楼宇数量、体量方面,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32座,总办公面积达到69.2万平方米;在建商务楼宇33座,办公面积161.64万平方米。凯景广场等4座商务楼字目前正在预售,办公面积12.9万平方米。今后3年,依次将有15.2万、45.9万、58.8万平方米的楼宇投入使用,预计到2015年底,全区商务楼宇数量和面积都将超过现在的两倍以上,基本达到国内发达城市水平。
位于山东路以东、福州北路以西、延吉路以北、辽源路以南的青岛中央商务区,总计2.46平方公里,一直是市北区产业升级、品质提升的核心区域。目前已累计引进中海、万达、卓越、山东海运等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0余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据市北区招商促进局国内招商科李潇潇介绍,今年已有欧亚中心、诺德广场、嘉合7080中心广场等5个项目完成交付使用,可提供写字楼面积约35.5万平方米。预计2014年至2016年,还有卓越世纪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中央广场、民建大厦、凯景广场等14个重点项目要投入使用,可以提供写字楼面积约102万平方米。
“这些已建成或将建成的商务楼宇,都能让市北区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的服务体系,也将为下一步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及国内大企业集团区域总部打下很好的硬件基础,未来这里也是市北区商贸物流的总部集聚区。”迟永杰告诉记者,今年市北区预计将有15座楼宇实现年税收过千万元。其中,6座楼宇税收将达1亿元以上,9座楼宇的税收在1000万到5000万元之间。从调研掌握的楼宇入驻企业情况来看,市北区楼宇入驻企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商贸流通、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等行业。
“有效的”政策引导
引导楼宇经济发展,如果仅仅是寄希望于政府畫张图然后让企业去实施,其结果必然会有所差池。因此,市北区招商促进局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健全工作体制和服务平台提升的两个方面。
“毫无疑问,市北区发展楼宇经济的硬件同市南区相比,会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有很多的特色优势。”迟永杰罗列在心里的这些优势,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两个字—创新。
在迟永杰的构想中,楼宇经济能做好,主要依托于三个支点同时发挥作用。其一,楼宇自身;其二,政府的规划引导;其三,介于政府与楼宇之间的协调平台。
事实上,考虑到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管理体制特点,商务楼宇发展的成功与否都与政府的配合不无关系。记者曾经采访过的一位开发商就坦言,写字楼建设初期其实并没有明确的产业引进方向,但随着大楼的逐步建成,大楼的管理团队才开始意识到,成功的楼宇必须要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离不开与当地政府的密切配合。许多成功的写字楼经验也表明,能够充分研究区域及周边产业定位,对于招商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细化调整,将对入驻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楼宇经济发展,文化是内涵,产业是基础,服务是方向。”迟永杰表示,楼宇经济的根本点在于发展经济,楼宇只是载体,政府要引导规划,但不是超越规划。“其实市北区商务楼宇‘两区一园’的片区化布局已经基本成型。”这里的“两区”指的是中央商务区和新都心,各有在建楼宇13座和6座;“一园”指的是现代产业园,共有在建楼宇9座。
“今后在发展方向上,市北区应该会更加注重专业化楼宇的发展。在继续培育综合性示范楼宇的基础上,将会同相关部门,培育打造一批商贸流通、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特色鲜明的主题示范楼宇。”
有了大力发展特色楼宇经济的意识,市北区的动作相当迅速。这里率先建立的“中央商务区综合服务中心”,就为楼宇经济服务模式走出了一大步。
众所周知,青岛中央商务区云集了万达大型城市综合体、超五星艾美酒店、万千百货、中海地产、新兴体育馆、卓越大厦等项目。“这个服务中心通过‘楼宇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数字感知,智能服务’的楼宇社区服务功能的新跨越。”通过相关工作人员,记者了解到,中央商务区综合服务中心是青岛市首创,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内设综合服务大厅、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党建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等,旨在为商务区内的企业和员工提供经济、民生、城管、综治、党群等“一站式”服务。“这也是政府实现服务理念转变,把‘企业找服务’变成‘政府送服务’,真正做到政府服务企业‘零距离’。”
对话迟永杰
商周刊:就您看来,市北区发展楼宇经济会有哪些优势?
迟永杰:按照以往的发展来看,青岛楼宇经济发展得较好的肯定是沿海区域,但区划调整后,市北区作为未来青岛的中心,“承上启下”的“中枢价值”区位优势也更加明显;其次市北区有良好资源优势,比如这里产业根基、人文资源、商业资源等等都是区域发展的潜力;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市北区商务楼宇资源很丰富,可提供人驻企业较为充裕的自改空间,这个可能是沿海区域无法做到的。
今年上半年,我们新引进的交通能源、金融投资、批发零售、地产开发项目分别占到了引进项目总体注册资本的33%、16%、15%、10%,像山东能源集团、西王集团、齐都药业等一批企业总部纷纷落户市北,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招商引资项目结构的变化。市北区确实已经做好了从内到外改革的决心,我觉得从招商工作里,就能看到我们转变职能,做服务型政府的态度。
商周刊: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多年的发展中,楼宇与楼宇之间往往互不往来,即便在一栋楼宇里面的各个企业往往也是如此。其实如果有可能建立一个“居委会”的协调组织,为楼宇间进行联系,形成促进发展的统一规范或标准,可能会更有利于推动产业联动,资源共享。
迟永杰:的確如此。所以今年我们推出的“中央商务区综合服务中心”,就是借鉴杭州下城区楼宇社区化建设经验,对市北楼宇社区发展模式的创新尝试。通过打造“同驻商务区,我们是一家”的楼宇文化,发挥文化引领和凝聚力,形成对商务区的集体认同感和沟通桥梁,满足新时期楼宇企业和员工的全方位需求,打造楼宇白领“八小时生活之家”,从而推动楼宇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中我们还采取公益创投模式,引进了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实现“政府投资建设,社会服务组织,助推楼宇企业”。从而节省了人力、财力,但又能够让服务更专业、更高效。这的确可以为我们下一步全面发展楼宇社区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
商周刊:除此以外,发展楼宇经济还会有哪些创新值得期待?
迟永杰:健全机制打造楼宇经济发展平台,会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主要想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就是牵头建立区楼宇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它对全区楼宇经济发展进行督导、协调和支持;出台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形成楼宇业主、中介机构、入驻企业和物业管理企业共同支撑的楼宇经济发展大平台。其二是建立楼宇经济服务网络平台,这个已经列为了2014年市北区区办实事之一。这个平台涵盖了楼宇电子地图、招商信息即时发布、数据查询、网上洽谈、政策咨询等功能,服务楼宇业主和投资企业;联合楼宇企业,策划组织楼宇经济专题推介会,促进楼宇经济集聚发展。其三就是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特色楼宇。这方面,可以依托市北区特色产业园及周边资源优势,根据区域特点,帮助开发商在规划布局上做好定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调动楼宇业主和物业公司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并对有发展潜力的楼宇进行改造升级,也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办公和生产用房改建,兴办专业特色楼宇。
相关新闻
招商引资平台网上“安家”
实习记者 李菲
青岛市政府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发布了青岛首个招商引资工作网站“投资青岛”。2013年8月6日,青岛市市北区招商促进局对外公布了www.qdshibei.gov.cn域名,市北区的网络招商引资平台正式投入试运营。集政策公告与解读、信息发布、办事指南、项目推介、对外宣传等于一体的网络招商平台,打破时空和地域的界限,为投资方、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了一座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网络信息互通的桥梁,使“不出门推项目”、“不出门赶大集”成为了现实。
“利用这个招商网站,我们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而且随着网站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和项目的资料集合起来,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招商信息数据库。通过我们的网站,投资商可以真正体会到‘一条龙’的信息服务,轻松获取从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到投资流程等各种投资信息。”市北区招商促进局网络招商科科长朴恩淑告诉记者。
据市北区招商促进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市北区在招商信息宣传引导方式上,将特别为楼宇经济服务平台引入GIS功能,“我们以地图为载体,可以全面、详实、立体对招商项目载体进行展示,投资商只需要动一动鼠标,就可以精准地了解楼宇状况及周边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楼宇投资。”
另外,楼宇经济服务平台还将突出打造“网上政务办公”的功能,为入驻企业提供集政策宣传、企业登记、民政事务、劳动保障、非公党建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一站式”的服务,简化投资流程,让投资商对各项业务一目了然,“方便”入驻。同时实时性、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将促进楼宇业主、投资企业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实时、便利的信息交流,方便日常管理和业务办理。
情景一 乱放冷箭出于防御
星期一早上开公司例会的时候,主管要求大家就某个提案发表自己的意见,你想客观地表达一点不同看法,可没等你讲完,就听见提案人不阴不阳地说:我觉得这样的讨论不应该让什么人都参加,有的人才来几天啊,就想冒充专家了!你气得一时语塞,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就事论事,她却要这样攻击你。
点评: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想不通的事情:明明没打算跟别人对立,却偏偏有人要专门站到我们的对立面去,有一搭没一搭地向我们乱放冷箭。这种时候,我们常以为他们又强悍又无礼,于是要么以牙还牙地回击,要么敬而远之地回避,无法与他们建立轻松正常的关系。然而,如果有机会深交,我们会发现:其实,在他们强悍的外表之下,有着比别人更加脆弱的心灵。换个词想想看:
不是攻击,是防御―――其实脆弱而敏感的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攻击谁、伤害谁,只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怕受伤,所以才会在感觉到威胁的时候,用攻击来防卫自己而已。所以说,与他们缓和关系的最佳办法,不是反击或回避,而是理解和包容。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近脆弱的心灵呢?
情景二 怪话连篇只因撒娇
你答应老公说每个月跟他回去看望公婆一次,可是,生性活泼的你有一大堆狐朋狗友密切往来着,隔三差五地总要小聚一番,所以难免有时食言。老公没有责怪你,可是每次你兴致勃勃地梳妆打扮完毕后,他不是嘲笑你的发型古怪,就是埋怨说房间太乱。你很生气,怀疑他是不是有了二心,否则为什么总要来攻击糟蹋自己。
点评:有的时候,身边的人会突然频频拿我们开涮,作为攻击的对象。表面上看起来很像调侃,但我们听了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因为他们的言词之间似乎总有些损人的意味,让人不那么舒服。稍不注意,也许就会战火连绵。换个词想想看:
不是攻击,是提醒―――那些常常对我们怪话连篇的人,其实潜意识中,只是想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了他或她内心的某种特别需要哦,否则大家都不会很开心!
情景三 吵架指责弱势心理
阿姨临出国前,将读高中的表妹托付给你照看。你唯恐表妹贪玩惹麻烦,所以恨不得拿根绳子把她绑在自己身边。可是表妹非但不感谢你,反而三天两头跟你吵嘴,指责攻击你是八婆、拿着鸡毛当令箭。你简直被她伤透了心……
点评:在人际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人有种本能的逆反心理:你要我向东,我就偏要向西。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大局当然总是掌握在当权者手里,而弱势人群唯有通过不断地攻击和否定当权者,才能获得某种阿q式的平衡。
换个词想想看:不是攻击,是反抗―――不是别人真的那么讨厌我们、想要伤我们的心,而是我们的某些做法让别人感到压抑和不解,因此通过指责来反抗罢了。更多的时候,我们甚至可能只是一只替罪羊、一个出气筒,那些指向我们的攻击其实本来另有所属。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了解对方到底为什么要反抗、又究竟想要反抗什么呢?
情景四 嘴不饶人不懂表达
你的老搭档善良勤奋,什么都好,但不知为什么,就是一张嘴老是不饶人,每天不是说这个不好,就是讲那个太烂,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似的。你很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也变成一个怨妇,但又不知该如何制止他的攻击行为。
点评: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因为有不少的家庭在代代相传地制造这样的特产―――从父辈的父辈开始,一家人彼此就习惯了把攻击当作沟通的唯一方式。不幸继承了这份遗产的人,除非有人特别点拨,否则不会意识到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供选择。换个词想想看:
【换个角度看问题作文题】推荐阅读:
换个角度看问题1206-20
换个角度看问题初三议论文10-21
从法律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06-04
换个角度的作文07-20
角度看人生06-18
从管理学角度看12-02
从市场招商角度看DM经营06-27
从教师角度看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09-09
从文体的角度看《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翻译11-11
人生角度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