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共8篇)

《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 篇1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生活的环境,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应当阅读《阿Q正传》的全文。可在上课前两三周安排在阅读课上阅读。不开设阅读课的学 校,可提早布置让学生在课外自学。即使这样,可能仍有一些学生未读全文,所以在上第一课时时,还需教师把选文前后几章的故事梗概作点间要复述。

2。现在的学生对产生阿Q的那个时代比较陌生,鲁迅先生的文笔又比较迂回含蓄,为了更好地了解阿Q这个独特的形象,在教学中介绍一点时代背景是必要的。

3。课文内容深邃,语言幽默,句式多变,还有不少新词典故,如果仅让学生自学,由老师重点分析几个问题,那就会失去许多精彩的地方。为此,我们安排四课时,采用串讲的形式,在师生边阅读(主要是朗读)、边欣赏、边训练、边总结等共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教学任务。

4。为了使讲课和学生的思路跟上文章的思路,我们理出作者在这两章中的文章思路,归纳成三条线索:①未庄在革命中的变化,②阿Q“投降革命党”的过程,③假洋鬼子等投机革命的行径。而②和③又组成了一对矛盾,故事情节就在这矛盾斗争中开展。

[媒体设计]

1.上课前后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

2.参照话剧《阿Q正传》,组织师生演出其中的片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激发学生学习《阿Q正传》的兴趣。

2。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3。讲读课文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4。初步了解阿Q所处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性讲话。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成功地塑造出阿Q这个世界画廊中的著名形象。当它于19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连载不到一半的时候,茅盾先生就敏锐地指出,它“实是一部杰作”。郑振铎更预言它“将成为世界最熟识的中国现代的代表作”。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我们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但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究竟有什么深远意义?阿Q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阿Q精神包括哪些内容?等等,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出示小黑板:

说明: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在情节结构上属序幕和开端。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是小说情节的发展,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即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而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致使他对辛亥革命极度失望。这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九章“大团圆”描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在介绍每一章时可简要叙述该章的主要情节。

三、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用叙述语气,平稳中稍有起伏。

释疑(每节读后由学生提出疑难的地方,教师择要解释,下同):宣统: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三更四点:旧时夜间用打更(敲竹筒、锣)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三更四点正好午夜。埠(bù):停船的码头。魆(xū):暗。伊:五四前后的白话文没有“她”字,常用“伊”字代“她”;在绍兴土话中,也用“伊”代“他”。

提问:①这三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宣统三年、三更四点、黎明、未庄等——自然环境。乡下人睡得熟、举人老爷、赵秀才、“转折亲”等——社会环境。总起来为环境描写。

②“大不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举人老爷把衣箱寄放到未庄,跟赵家排了“转折亲”,未庄人心摇动,谣言旺盛等。

③“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对革命恐惧心理,为保护各自的私利使他们联合起来,同时为下文城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投机革命留下伏笔。

④未庄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报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现实。

总结:这部分文字生动地记叙了在杭州、绍兴光复的当天半夜,城里的举人老爷就把财物转到乡下藏匿,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当时封建势力的猛烈冲击,他们那度惶诚恐的虚弱本质跃然纸上。可是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忽视唤起民众的觉悟,即使未庄的农民也人心摇动,想参加革命也不知如何革法。阿Q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孤寂的环境中。

板书:未庄(环境):不安

四、布置作业。

1。预习朗读从“老Q”至“说着自去了”这段课文。注意不同身分的不同语气。

2。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

2。了解假洋鬼子之流从惊惧革命到投机革命的行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从“阿Q的耳朵里”至“也要投降革命党了”。注意读出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过程。阿Q心理活动那段话要注意以下几点:“也”要读重音。两个“的”,前一个要紧跟“妈妈”,速度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感情要真,语气要狠,但不一定要响。“投降”读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

释疑:“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字,使语气婉转,显得不太严肃,对阿Q的这一态度有点讽刺味道。鸟男女:鸟,念diǎo ,骂人的话,《水浒》中常用。

提问: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为什么又“要投降革命党”?学生 讨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是未庄一个贫穷落后的雇农,他赤贫如洗,光棍一条,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常年寄宿在土谷祠里。经济上受到地主豪绅的剥削,超时的做工,有时还拿不到工钱;政沾上受到侮辱,连姓什么都没有资格。他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有一种变革现实地位的潜意识。但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忠于皇帝便是阿Q的正统思想。加上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没有唤醒这部分最具有革命积极性分子的觉悟,使他们对革命产生糊涂认识,“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但是,当革命风暴来到未庄,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会害怕起来,生平第一次看到使他受尽欺压和侮辱的“一群鸟男女”慌张的神色,他那受 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意识萌动了,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感到了革命的威力,于是对革命神往起来,“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板书 阿Q对革命的态度: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

2。请一学生朗读从“阿Q近来用度窘”至“得得,……”。整节要读出阿Q的“快意”。“造反了!造反了!”要放开嗓子神经质似地大叫。唱词部分要把阿Q得意忘形的神态体现出来,锣鼓声和唱词 要用不同语调,唱词最好能用绍兴高调或其它地方戏唱念。

释疑:可怜的眼光,为什么用“可怜”?阿Q要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从他内心的体验来看,“惊惧”就是怕他要革他们的命,“嚓,”杀头。又顺着他的思路,未庄人一定会向他求饶,于是又可怜起他们来。说明阿Q对革命的肤浅认识和狭隘的阶级局限。

提问:这一段文字怎样描写阿Q投降革命后的得意心情?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首先,写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其次,写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两点是写阿Q的心理活动。第三,写了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得意地唱绍兴戏《龙虎、斗》的行动。第四,进而写他的狂言乱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些心理、行为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那两句话还暗示了阿Q对革命目的糊涂认识,为下面的革命狂想曲埋下了伏笔。

3。请五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从“老Q”至“阿Q说着自去了”。叙述者请女同学读。其他同学要求能体现出不同身分的人不同的态度和语气。

释疑:惴:念zhuì,恐惧、忧愁。口风:江浙方言,指消息。

提问:从对话和神态描写中,表现了赵太爷、赵秀才、赵白眼和阿Q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议论。教师小结:赵太爷:把“阿”字改成“老”字,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阿Q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起来;“怯怯的”,反映他的惊恐不安;“低声”,说明他放不下太爷的架子;“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中暗藏狡猾。赵秀才:直呼“阿Q”,是因为阿Q不理睬赵太爷的招呼,心急了;同时也说明他年轻气盛,在他父亲面前发一点余威。赵白眼:赵太爷的穷本家,在未庄狐假虎威,欺压比他更穷的人,现在见风使舵想跟阿Q套近乎,同时也为他的主子探听革命风声。阿Q:开始赵太爷叫他以为跟他无关,这是他奴性的自然流露;当赵太爷问他“发财吗”时,便把他那想当然的革命目的和盘托出;而对赵白眼问话时回答的那句“你总比我有钱”,倒真实地道出了他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地位,体现了阿Q朦胧的阶级意识。

板书:赵太爷之流对革命的态度:惊恐

4。请两位学生朗读从“大家都怃然”至“却又倒头睡去了”。一个(可请女同学)读叙述部分,一个读阿Q心理活动部分。读阿Q部分的要顺着前面“快意”的心情,三段话可处理得稍有不同,第一段对未庄人嘲弄,对赵太爷等仇恨,对王胡为了报复。第二段体现阿Q的贪心,口气命令式。第三段表现他的想入非非,声音渐轻,速度渐慢,口齿也逐渐含糊不清。

释疑:树烛台:树,当动词“插”讲,迸跳:迸,念bèng,迸发;跳,顺着前文的“闪闪的跳”而来,这里有不连贯、跳跃式活动的意思。小D为什么作为“第一个该死”的?因为第五章里讲到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抢了他的帮工生活。这是阿Q的误解,人家不要他帮工,是由于“吴妈事件”的缘故。至于王胡也不留,仅因为王胡抓的虱子比阿Q大!赵司晨:赵太爷的本家和帮凶。吓:多音词,这里念hè,其他如恫吓、恐吓,也念hè;又念xià,如吓唬、吓不倒。“脚太大”:封建社会用布把女子的脚裹成小脚,越小越美,这里反映了阿Q还有严重的封建思想。

提问:阿Q向往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长期过着受欺压蒙侮辱的生活,经济又赤贫如洗,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向吴妈求婚不仅被打了一顿,还丢了饭碗,因此,他对革命的希冀只能从最切身的、最实际的又反映他最狭隘心理的要求出发:①报复杀人,因为是他们使他处于被侮辱被压迫的地位;②抢夺财物,这是生存的本能要求;③挑选女人,这是传种接代的需要,万不可像小尼姑骂的那样“绝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在他“喝了两碗空肚酒”醉醺醺、飘飘然中“迸跳”出来的想法,我们不妨称它为阿Q革命狂想曲。

板书:

5。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从“第二天”至“没有回答了”。读老尼姑的对话要显出她的恐惧和厌烦的情绪,读阿Q的要反映他先气壮后失意的神情。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阿Q到静修庵去闹革命的?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先写他“仍然肚饿”,暗示靠“狂想”解决不了生计问题,还得有“行动”,干什么呢?又“想不起什么来”,最后“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有意”,是指阿Q先前因肚饿曾去静修庵偷过萝卜;“无意”,说明他的革命思想是模糊与紊乱的,因而行动也是盲目的,迟疑的。这也可从他对老尼姑的回答很“含糊”中看出。当他得知赵秀才、假洋鬼子已抢先一步到静修庵“革过一回命”后,便“诧异”、“更其诧异”、“很出意外”,“失了锐气”。这一系列描写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然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由于革命领导者未能对他们加以引导,致使他认识模糊,行动软弱无力。

6。教师朗读从“那还是上午的事”至本章完。主要用叙述语气,末一句要有自我安慰的口气。

《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 篇2

关键词:小说《阿Q正传》,阿Q,精神分析

鲁迅的小说以“不和众器,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见长。“五四”运动后,受西方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他的很多小说是中国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合成的产物,其中可以看到精神分析法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精神分析法,虽然本身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但是其作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扭曲变形的人格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代表作。了解了这篇小说,对了解鲁迅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小说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具有精神分裂的特征。因此,本文以《阿Q正传》为例,结合精神分析批评,分析该小说主人公阿Q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1. 生存压抑与活着的意志的冲突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未庄的一个下层农民,他的性格多变。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他时而表现出农民的质朴,时而表现出游民的狡猾;时而自尊,时而自卑;时而不满强者对自己的凌辱,时而又欺负比自己更弱的弱者;他看不起城里人,又嘲笑未庄人没见过城里人的煎鱼;他保守、仇视异端,却又要造反。可以看出,阿Q是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的人物。但所有性格矛盾都可以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那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行为、言论是受到无意识本能、欲望的驱使的。根据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重,即本我、自我和超我。阿Q作为一个底层的农民,活下去是其无意识的本能,其无意识中的自尊和各种萎缩的想法,如造反之后要分钱抢女人,都在作为超我的各种外界压抑下,衍化为以精神胜利法出现的自我。这是三重人格在冲突中失去平衡时产生的精神病状和人格异常。压抑使本我力量积聚,本我力量未驯服,经常冲动,因此阿Q和王胡、小D发生冲突,调戏小尼姑。“原欲以焦虑的方式来求得发泄,乃是由于潜抑作用的直接命运”(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为了生存的延续人要寻求解压的途径,而弗洛伊德的途径之一就是移情,移情可以让焦虑找到出路。面临无饭可吃的境况,阿Q于是进城了,和一帮人一起做了贼。贼的身份反而让阿Q在未庄赢得了他人至少是表面上的尊重,虽然其真正意义上是出于敬畏。“阿Q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了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阿Q的大名忽又传遍了未庄的闺中”。阿Q终于赢得了他一直想得到的尊重和敬畏,在从城里回来之后,生存问题被解决了。被枪决前,阿Q的“二十年后又是一个……”是在受人群围观后、自尊心作祟的表现。

2. 性本能的压抑

作为一个无产的下层农民,阿Q一生似乎已没有娶妻生子的机会了。但作为人类本能的性并没有始终被超我压制而循规蹈矩。所以虽然“阿Q本来也是正人”,并对“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但是在那次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了脑袋,在小尼姑身上找回精神上的胜利后,“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觉得大拇指和二拇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时滑腻些”。这飘飘然的精神,其实就是阿Q体内长期被压抑的性本能被唤醒,这对小尼姑轻轻的一捏就让阿Q无意识中潜伏的性本能冰山浮出了水面。

性本能作为无意识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中国传统和阿Q自身的社会地位与条件压制,但只需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苏醒。苏醒的性冲动必须寻找宣泄对象,因此鬼使神差的,阿Q跪地对吴妈脱口而出:“我和你困觉。”宣泄虽然以失败告终,阿Q赔罪又赔钱,但是其性本能的压抑随后得到了转移,因为“性愿望可以用一种把最初的性目标移走的方式就能得到满足,而不是直接地得到满足,即这种满足能与其他自我成为合为一体”(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机》)。阿Q性本能的需求被不自觉地移走,移走至生计问题方面。无工可打、无饭可吃的阿Q已没有闲情逸致去想这些事情了,为了活下去,阿Q离开未庄进了城。从城里回来之后,阿Q在未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时性本能问题又冒了出来。在土谷祠中有关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的老婆和吴妈的幻想,其实都是他性本能在以一种幻想的形式宣泄出来。性本能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冲动,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它始终是困扰阿Q的一个问题。

3. 阿Q的白日梦

阿Q训斥了赵太爷父子之后,飘飘然回到土谷祠。躺在自己的小屋里,思想也迸跳起来:“造反?有趣?……第一个该死的是赵太爷和小D,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似醉未醉的阿Q想了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钱和女人。白日梦和睡眠中的梦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幻想,其动力是“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阿Q在现实生活中希冀而又得不到满足的东西,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他的白日梦中,这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钱和女人的具体形象是作为“显现内容”出现的,隐藏在这些形象之下的欲望即“潜在思想”是生存本能和性本能。

鲁迅的很多小说,像《狂人日记》、《孤独者》、《示众》、《在酒楼上》等作品都可以看出精神分析法的痕迹。鲁迅的作品中贯穿的国民性批判的精神,就是对国民扭曲、分裂的人格的批判,表现了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国人被压抑的灵魂的颤动。对这样一种精神病态,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的内涵,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民性存在的各种弊病和病态。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5.

[2]陈思和.精神分析狂潮——弗洛伊德在中国[C].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9.

[3]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浅析《阿Q正传》的漫画色彩 篇3

关键词:《阿Q正传》形象图漫画色彩

对于《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许多学人做过深入研究,此不赘述。其实,《阿Q正传》除了具有小说的特色外,还极具漫画色彩,如一部漫画集一般。关于阿Q的精彩漫画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本文将略做梳理,展示其中几幅以就教于方家。

一、炫耀图

阿Q虽然穷困潦倒,但常常炫耀自己。如炫耀“先前阔”,癞疮疤别人“还不配”,本来跟未庄的大人物赵老太爷是本家等等。还炫耀自己进过城,见过世面,看过杀人,以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他的种种努力常常适得其反,不仅没有争来社会地位,有时甚至招来更多的侮辱。因为姓氏问题他招来赵老太爷的几个嘴巴,因别人还不配的癞疮疤他招来未庄闲人的嘲讽和打骂。其实阿Q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因为太不切实际,而且有些是根本不值得炫耀的丑陋一面,他的炫耀也就成了一种变相的自嘲。阿Q对于自己的缺点很忌讳,在遭人嘲弄后,常常自我安慰,以缺陷为美,就此做无谓的抗争。这幅炫耀图上画着的是一个不屑一顾、洋洋自得沉迷于自我解嘲的阿Q。

分析阿Q爱炫耀的深层原因,用中国人的俗语来说就是“爱面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其实就是满足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本来是平常人的平常心,但因阿Q的不恰当使用使得他常常自取其辱,只好缩在自己编织的蜗牛壳中自我安慰。

二、赛虱图

小说还有一幅精彩的炫丑图,那就是王胡与阿Q蹲在墙角翻检衣服上的虱子,比谁的虱子大,谁的虱子多。这完全是赛丑,但阿Q反因虱子不及王胡的大,不及王胡的多而懊恼不已,以至于先是口角,继而发展到武斗,最终还是阿Q吃了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阿Q其实是很好强的,连丑的一面也不肯输过别人,足见阿Q的无聊、无知和对被尊重的强烈需一求。阿Q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有着跟其他人一样的被社会认可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常常被社会无情剥夺,使得阿Q只能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下功夫,这才有了可笑的赛虱场景。

这一场景展现了阿Q跟大多数人一样,也有攀比心理和好胜心理,只不过阿Q的争强好胜用错了地方,才惹来了读者的嘲笑。

三、革命图

当革命发生时,阿Q是很神往的。阿Q自发地革命,起初只是想让未庄的男女老少恐惧,于是用筷子将辫子盘到头上,口称“造反了!造反了!”,心里想着杀人和夺财。他的世界无非是未庄这个小圈子,于是想到杀钱秀才等可恶之人,夺赵家、钱家这些未庄大户之财。具体的行动就是跑到尼姑庵,但却连门也未进得去。结果革命无门,反成了抢劫赵家的替罪羊。阿Q糊涂而短暂的革命史仅仅表现在头发上的一根辫子和嘴里喊的几句造反歌词上,结局是比造反前生活状况更糟,最终被充做抢劫犯杀头。一个有着强烈革命愿望的人反成了革命的牺牲品。瘦骨嶙峋的阿Q在半夜被抓时,当局动用了“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对门还架着机关枪。当局如此兴师动众,抓走的不过是个睡眼艨胧、糊里糊涂、手无寸铁的阿Q。力量的强烈对比让读者对阿Q产生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当局的无能嗤之以鼻。

阿Q之所以想革命,无非是对生活现状极度不满。他想通过革命改变自己落魄不堪、衣食无着的状况。但革命并未让底层民众受益,可怜如阿Q者反而成了革命者处罚的对象。

四、欺尼图

阿Q虽然常常被人欺负,但并不意味着阿Q就老实巴交。只要找到机会,他也是会欺负别人的。他对小尼姑的欺负可谓精神侮辱与肉体伤害双管齐下,足见阿Q身上的流氓无赖习气。小说写道“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一头皮,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当看到旁边闲人们开怀大笑时,阿Q更加得意,进一步对小尼姑动手动脚。仿佛欺负了尼姑就平复了自己所受的所有欺凌。在这幅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浑身酒气、满口粗话、一副流氓嘴脸的阿Q。

从阿Q的这种行径来看,长期被欺凌的状态使阿Q的心理开始失衡,他有强烈的发泄欲望,只是并未将他内心深处的怒火烧向欺凌他的群体,而是找了一个处于更弱地位的小尼姑做替罪羊。他的这种行径是当时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典型写照。从阿Q身上我们看不到对弱小的同情,可见他人格上内在的“人性恶”的一面。

五、求婚图

阿Q三十出头依然孤身一人,欺负完小尼姑后心中燃起了对女人的强烈渴望。正在赵府打短工的阿Q,视野中并无别的女性,就只有赵家唯一的女仆吴妈,于是他将目标定在了吴妈身上。当吴妈与其聊天时,阿Q突然对吴妈跪下,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两句话犹如一声惊雷,吓得吴妈连哭带叫地跑了。阿Q的求婚方式颇有些惊世骇俗,结果是挨了秀才一顿痛打,丢掉了随身衣物和临时的活计。这幅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单腿下跪抒发本能的阿Q和一个赤着上身逃避竹竿的阿Q。

阿Q的求婚原因,就小说的叙述看,是受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的影响。其实,从阿Q的内在心理看,这是成年男性再正常不过的需求,但贫穷如阿Q者往往是娶不起老婆的。小说以近乎滑稽的方式来展现阿Q对家庭的需求,以“含泪的笑”体现社会的不公。

六、偷盗图

小说展现出的偷盗场景有两处。其中一处阿Q是主角,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他偷了尼姑庵的萝卜,当老尼姑质问他时,阿Q却像无赖一样耍赖,不承认自己的偷盗行为,狡辩说:“这是你的么,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另一处,阿Q是配角,迫于生计给城里的小偷做帮手在外接东西。

本来还算勤快,靠下苦力吃饭的阿Q被社会逼得靠偷盗为生,纯属社会“逼良为娼”,但社会不会理会自己的弊病。阿Q因为有偷盗史于是被顺理成章地当作了抢劫赵家的替罪羊,就此送命。社会由剥夺阿Q的劳动权开始步步紧逼,直至最终无情地剥夺了他的生存权。

七、逃跑图

阿Q有几次尴尬的逃跑经历,一次是求爱不成又遭赵秀才父子痛打时仓皇逃出赵府,一次是到尼姑庵偷萝卜被发现后仓促逃离,另一次是与人合伙盗窃在外接应时听见吵嚷声仓皇逃走。

第一次逃离躲避的是秀才打人的大竹竿。阿Q因逃得过于仓促,连唯一的布衫也没来得及穿,以至于受了一个月的冻,打了几个月的赤膊。还典卖了棉被才完成了赵府的条件:花钱做法事消除缢鬼,买红烛和香赔罪。阿Q因求爱不成而导致自己再次陷入到赤贫的境地。

第二次逃跑是躲避黑狗的追逐,当黑狗追来时,阿Q十分狼狈,小说写道:“黑狗哼而且追,眼看就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掉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早已爬上桑树,越过土墙,连人带萝卜都滚到墙外去了。”从这一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身手似乎还很矫捷的阿Q,

小说中没有提过阿Q的具体年龄。据小说文本的叙述推算,阿Q应该是一个30岁左右“既不能上墙也不能钻洞的”瘦骨伶仃的男人,平时只能做个望风或者接应事务的小角色,逃跑时能有如此敏捷的身手,实在是“人急也跳墙”了。

第三次是参与偷盗时,听见里面一嚷,就赶紧跑,连夜爬出城,逃到了未庄。未庄虽然并无阿Q赖以生存的家,但总还有一个可暂时栖身的土谷祠,他的生活也就此回到原点。但在未庄人弄清阿Q在城内的所作所为后,所有人都对他起了防备之心,他的处境反而大不如前。

几幅逃跑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稳定生活来源和生活环境的阿Q。就像鲁迅先生所言,阿Q“求做奴隶而不得”,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活。

八、被打图

在小说中,只要涉及到打架,最终被打和吃亏的一定是阿Q(欺负小尼姑,这次算不上打架,只是阿Q单方面的出击)。小说中,阿Q挨过赵太爷的耳光,赵秀才的竹竿,假洋鬼子的哭丧棒,闲人的响头……阿Q毫无招架之力,完全是被动承受。连他平时颇不以为然的王胡,阿Q也只有乖乖挨响头的份。只有小D,似乎还势均力敌地比划了几下。小说写到:“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一手也来拔阿Q的辫子,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这是唯一的一次不让步的情形,为的是阿Q现在已经没有了基本的生存保障,竞争对手就是这个小D,所以阿Q才拼尽全力,为生存而战。但是,阿Q并没有争回自己的劳动权。因为“这一场‘龙虎斗似乎并无胜败,也不知道看的人可满足,都没有发什么议论,而阿Q却仍然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

九、招供图

阿Q最终被当作抢劫赵府的替罪羊而抓走,成了革命的牺牲品。在接受审讯时,阿Q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不自觉地下跪,喋喋不休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却句句听来都像罪证。最后糊涂画押还因没把圆画圆而懊恼。这幅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的悲剧人物阿Q。阿Q在完全没弄明白状况时在招供书上画了押,可怜不识字的阿Q被文化的独占者们悄然剥夺了生存权却并不知情,照样安心地睡着了,直到临刑前一刻才若有所悟。

十、受刑图

游街时,阿Q突然意识到自己要被拉去杀头了,又急又怕的阿Q只茫然了一小会儿,就无师自通地喊了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目的是取悦路边蚂蚁似的看杀头的人。围观看杀人正是阿Q当年也做过的事,还津津有味地当作炫耀的谈资给未庄的闲人们描述过。现在轮到阿Q自己了,死到临头还在期待看客中有人关注他、尊重他。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情的阿Q临刑前那本能的恐惧暴露了他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在他的眼前似乎总有鬼火似的狼眼睛的凶光不远不近地逼着他,使他的恐惧一步步加深。阿Q的恐惧随着行刑的枪声而消失,他的悲剧也随着他的服刑而收场。阿Q的悲剧结束了,更多的茫然无助的“阿Q们”依然过着命如草芥般朝不保夕的生活。

阿q正传粤教版教案 篇4

(一) 通过阅读,理解和鉴赏人物的形象,了解小说的内容和情节发展,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归纳总结小说深刻的主题。

(二) 认识典型人物阿Q的性格特点,提炼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 研讨“精神胜利法”,评点其作为一种病态文化的根源,如有条件,可以写成研究性文章。

二、教学要求

(一)充分做好预习,可设计以下题目:

1.了解《阿Q正传》整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仔细阅读课文,理清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并体会小说叙述这一过程的意义。

2.提炼文章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对表现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讨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结合小说的情节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准确的诠释。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作批判性历史总结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鲁迅先生剖析“国民性”,塑造“精神胜利”的人物最典型的作品。,距《阿Q正传》问世已整整80年,阿Q这个不朽的名字仍被人提及。阿Q思想中的某些因子仍然被今天的人类延传着,所以,我们今天再读这篇小说,已经是不仅仅停留于小说所揭示的时代主题上。还要结合新时代,并用当代人的观念来审视它。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三)创作背景

《阿Q正传》创作于1921—1922年。它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的畸形的中国人,这部不朽著作的诞生,有着其深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并且没有从根本上震动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四)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提问1:在第七章《革命》中,阿Q对革命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划分这部分的结构。

解答:革命:①未庄风传革命

②阿Q宣布革命

③阿Q梦想革命

④地主投机革命

提问2:作者写阿Q的变化过程,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解答:(可讨论完成,不要求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

①写出阿Q式农民的落后和不觉悟,并体现在他对革命的错误认识上。他不分敌我,认识混沌,革命方式和革命目的都很低下。

②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阿Q们仍在沉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

③鲁迅先生向世人提出一个巨大的历史问题:中国应该有怎样的革命,革命怎样才能成功?

以上三个层面,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3:自读《不准革命》章节,划出阿Q革命的心路轨迹。

解答: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打击→极端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 第二课时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归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流程:

速读课文,找出阿Q典型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等,归纳其性格特点。

1.“造反了!造反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解答:后一句系《龙虎斗》中的唱词,是宋赵匡胤被敌击败时唱的。“我„„”系其敌人的唱词。

①阿Q的革命目的是:获取钱财和美色。

②“打”表明阿Q的复仇心理。

2.动作:“嚷”→“喊”→“唱”

“飞”→“游”→“踱”

解答:

①“嚷”→“喊”:对革命的认识“造反”,有做人的强烈要求,但对革命的理解又表明他的狭隘和落后。

②“喊”→“唱”:兴奋而得意,唱的高昂,表明对革命的热情和勇气,革命会给他带来梦想中的一切,让他浑身一爽,犹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飞”:阿Q扬眉吐气,喜形于色,得意之形溢于言表。表明阿Q式的农民对革命的欢迎,对革命的极大热情和勇气。

“游”:阿Q的失落和茫然。

“踱”:从“飞”到“踱”精妙地写出阿Q由兴奋到绝望的革命历程,阿Q式的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始,无声无息的结束,如此短暂。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经历,也是广大农民的真实的革命的体现。

3.心理描写:(略)

4.细节描写:①剪辫子和盘辫子。②神态等。

5.反讽和白描手法的运用:(可参看“课文点析”。)

总结归纳:1.人物形象及刻画方法。

2.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参看“课文点析”)。

第三课时

重点:深入阅读课文,提炼小说的主题思想,研讨“精神胜利法”,概括“精神胜利法”的内涵;评点其作为一种病态文化的根源。

布置:研究性学习论文,提供参考书目。

流程:设计若干研讨题:

1.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写道:“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结合这句话,谈谈《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2.鲁迅先生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中写道:“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鲁迅所指的“魂灵”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3.结合阿Q的形象,写出你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

4.寻找“精神胜利法”这种病态文化的根源?

《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 篇5

上课。

师:先提一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祝福》这一课,主人公祥林嫂,究竟姓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甲:姓卫。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她是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来的,而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和她家是邻居,所以祥林嫂该姓卫。课本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很好,看书看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乙:我认为她姓祥,不然怎么叫她祥林嫂?

师:她是生来就姓祥,还是出嫁后改姓祥,和丈夫一个姓?

生乙:不知道。

师: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是搞错了。卫老婆子从卫家山嫁到鲁镇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她该从丈夫一个姓才行。当然,丈夫也有可能姓卫,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况且,在封建社会,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表兄妹却可以,因为他们不同姓。)

生乙:也就是卫老婆子不该叫“卫老婆子”,而应该叫“鲁老婆子”或别的什么?

师:对,反应灵敏。你的说法有道理,祥林嫂该姓祥才对。

生甲:但祥林嫂生来又姓什么,该不会也姓祥吧?

升乙:当然不会姓祥,刚才老师说了,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

生甲:那又姓什么?我认为还是应该姓卫。

师:姓卫肯定不对,因为卫家山是她的婆家而不是娘家。我猜她应该姓林。

生(一起):为什么?

生丙:我知道老师的意思。香港有个陈方安生,女士,陈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姓方。师:很好!很会联想。的确,陈方安生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名字,但听着却象是日本名字。

生丙:陈方是姓,安生是名,加起来就是四个字。但中国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人们只叫“祥林嫂”而不叫“祥林安生”了。

生丁:可是林黛玉不是有名有姓吗,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王熙凤出嫁了不是还叫“王熙凤”吗?该改叫“贾西凤”才行啊。

师: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是上流社会的女性,所以精贵些,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只有名而无字,在《林黛玉进贾府》里,贾宝玉要给林黛玉取一个字,叫什么?

生丁:颦颦。

师:对,记忆力真好。这个细节表明贾宝玉很顽皮,但更表明贾宝玉思想上尊重女性,认为男性有的权利女性也应该有,哪怕是姓名后面的“字”。

生丙:可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林黛玉她们算幸运的,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没有名字。张氏,王氏,就是她们的名字,翻开四大名著,都是这样。

师:有一个相声,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旧社会有个姓马的女人嫁给了姓牛的,辛劳一生,死后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牛马氏”。“牛马氏”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明一切。

生戊:所以您认为祥林嫂应该姓林。可是她第二次到鲁镇来,鲁镇上的人还是喊她祥林嫂啊,她已经改嫁给贺老六了,该叫“贺林嫂”才对呀?

师:鲁镇上的人对她的第二次婚姻认同还是不认同?

生戊:不认同。

师:对啊。如果认同,大家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就没有柳妈讲的那个可怕的故事了。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生己:老师,我觉得您的话题扯远了,我们是在上《阿Q正传》呢。

师:对不起,是扯远了点。阿Q为什么没有名字,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己:因为阿Q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亲戚,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大家都喊他阿Quei,但又不知道是哪个Quei字,于是鲁迅先生就用一个Q代替了。

生庚:我觉得“Q”用得不对。因为“桂”或“贵”的声母为“G”,阿Q应该叫阿G才对!

师:很好,敢于怀疑权威,而且很有道理,向你学习!我想,可能是方言造成的吧,江浙一带,“桂”或“贵”的声母读成“Q”。况且,“Q”还具有象形意味呢,像什么?

生己:一个人的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

师:对!象征着大清国的子民,“东亚病夫”的形象。而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阿Q就是其中的典型。

生甲:老师,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

师:是啊,卫家山的卫老婆子姓“卫”,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庚:未庄很大,有姓赵的,还有姓钱的,还有王胡姓王,吴妈姓吴,所以.....师:在阿Q所处的年代,江浙一带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农村相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较开放,所以一个村庄共一个姓的现象不多见。但未庄还是以姓赵和姓钱的居多,赵太爷和钱太爷是未庄的实际统治者,两家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

生丁:那地保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师:地保是封建政权的基层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生丁:地保的官大还是赵太爷的官大?怎么地保老是听赵太爷差遣呢?

师:赵太爷是族长。在封建社会的农村,族长的权力很大,几乎一手遮天。建议你课后读一读陕西作家陈中实的《白鹿原》,里面完整而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宗族文化。

生丁:赵太爷的权力的确够大,一个嘴巴就把阿Q的姓打掉了。

师: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卑微,一般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男人则姓名字齐全,有的还有号。譬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弟弟叫苏辙,有谁知道兄弟俩名字的来历?

生申:我知道,来自《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见其辙”。

师:聪明!谢谢。名和字也是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瞻不就是“望之”吗?还有韩愈,字退之;愈是“前进”的意思,与“退之”刚好相反,大家说有不有趣?鲁迅,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其实他最初的字是“豫山”,因为江浙方言里“豫山”读起来像“雨伞”,于是鲁迅小时候有一个绰号叫“雨伞”,长大后鲁迅就把“豫山”改成“豫才”了。

生申:古人的名字也可以随便改吗?

《阿Q正传》全文 篇6

篇一:《阿Q正传》 教案

《阿Q正传》 教案

《阿Q正传》 教案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分析赏读第一二章

一. 概述小说内容。(略)

二. 阅读第一章。

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

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

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三. 序

小说难以正名

主人公姓氏无从查考

主人公名字不详

主人公籍贯不清楚

戏作“正传”

似乎姓赵,称阿

权且叫“Q”

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地位低下

处境悲惨

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

四. 阅读第二章: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

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

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

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

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

五. 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

六. 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优胜记略

先前阔

见识高

真能做

光荣的癩头疮

挨打的荣耀

痛苦的转移

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

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

七. 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三课时 分析赏读第三四章

一. 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 阅读第三章:

1. 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3.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 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5. “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6. 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7. 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8.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 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

赵太爷的巴掌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王胡的碰墙

欺人篇

调戏小尼姑

因荣耀得意

意外灭威风

轻松高兴

更轻松得意

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四. 阅读第四章:

1. 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2. 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3. 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

4. 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

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

5. 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6. 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

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

7. 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

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

五. 调戏小尼姑

宗族的忧虑

女人假正经

舂米的无聊

笨拙的求爱

秀才的闷棒

屈辱的条约

地保的敲诈

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

六. 作业布置:

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

第四课时 分析赏读第五六章 一. 阅读第五章:

1.“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

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

2.“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

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

3.“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一词?

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

4.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

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

5.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

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

6.“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8. 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

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

9.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

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

二. 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

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

三. 生计问题

古怪的人世

断绝生路

可恨的小D 龙虎斗

不争气的肚皮

静修庵偷萝卜

畏强凌弱无赖霸道

国民吃人的本相

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

四. 阅读第六章:

1.“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2.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变化过程。

① 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

② 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篇二:《阿Q正传》教案

《阿Q正传》 教案

《阿Q正传》 教案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分析赏读第一二章

一. 概述小说内容。(略)

二. 阅读第一章。

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

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

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三. 序

小说难以正名

主人公姓氏无从查考

主人公名字不详

主人公籍贯不清楚

戏作“正传”

似乎姓赵,称阿

权且叫“Q”

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地位低下

处境悲惨

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

四. 阅读第二章: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

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

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

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

五. 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

六. 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优胜记略

先前阔

见识高

真能做

光荣的癩头疮

挨打的荣耀

痛苦的转移

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

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

七. 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三课时 分析赏读第三四章

一. 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 阅读第三章:

1. 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3.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 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5. “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6. 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7. 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8.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 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

赵太爷的巴掌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王胡的碰墙

欺人篇

调戏小尼姑

因荣耀得意

意外灭威风

轻松高兴

更轻松得意

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四. 阅读第四章:

1. 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2. 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3. 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

4. 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

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

5. 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6. 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

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

7. 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

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

五. 调戏小尼姑

宗族的忧虑

女人假正经

舂米的无聊

笨拙的求爱

秀才的闷棒

屈辱的条约

地保的敲诈

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

六. 作业布置:

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

第四课时 分析赏读第五六章

一. 阅读第五章:

1.“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

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

2.“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

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

3.“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一词?

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

4.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

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

5.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

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

6.“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8. 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

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

9.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

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

二. 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

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

三. 生计问题

古怪的人世

断绝生路

可恨的小D 龙虎斗

不争气的肚皮

静修庵偷萝卜

畏强凌弱无赖霸道

国民吃人的本相

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

四. 阅读第六章:

1.“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2.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变化过程。

① 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

② 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

③ 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

④ 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

提示: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现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他们听完后觉得过隐,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出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

3.阿Q不再帮举人老爷的忙了,因为其太妈妈的了。听的人何以“叹息”又“快意”呢?

提示: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

4.“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些话说明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一个本已“睡着了”的人,当然不可能觉悟,嘛木愚昧之余,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

5.“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联系前面妇女对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没有”“有罢”,说说此时妇女和阿Q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

提示:前面的情节里妇女躲避阿Q,是因为受了赵太爷之流的宣传蛊惑,加以愚昧,以为阿Q真个是猎色的坏蛋。而到这里,她们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为阿Q手里有东西,她们并不喜欢阿Q而是喜欢阿Q的东西。“没有”“有罢”表明阿Q以为自己地位提高了,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过分搭理她们。这里,作者对妇女持一种讽刺态度。

6.“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的说,“那里会完得这样快呢?”这刻画了其怎样的心态?

提示:赵太爷开始摆出架子,本来想贪小便宜却偏要做出个老爷的样子来,所以一开始说话想说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没想到阿Q说“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觉失声”,露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来。

7.“秀才听了‘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此句中的“庭训”“撤消”“驱逐”“提议”是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一方面刻画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像这样的词小说中还有不少,阅读时注意找出一些并加以体会。

提示:略,学生找寻。

8.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过程。

略,学生概括。

五. 板书小结第六章内容:

从中兴到末路

中兴的风光

末路的失意

酒店人的刮目相看

王胡的肃然起敬 妇女们的照顾生意

赵太爷的亲善巴结

得意忘形透底细

敬而远之失人心

斯亦不足畏也矣 篇三:《阿Q正传》教案

《阿Q正传》 教案

《阿Q正传》 教案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分析赏读第一二章

一. 概述小说内容。(略)

二. 阅读第一章。

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

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

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三. 序

小说难以正名

主人公姓氏无从查考

主人公名字不详

主人公籍贯不清楚

戏作“正传”

似乎姓赵,称阿

权且叫“Q”

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地位低下

处境悲惨

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

四. 阅读第二章: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

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

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

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

五. 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

六. 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优胜记略

先前阔

见识高

真能做

光荣的癩头疮

挨打的荣耀

痛苦的转移

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

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

七. 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三课时 分析赏读第三四章

一. 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 阅读第三章:

1. 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3.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 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5. “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6. 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7. 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8.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 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

赵太爷的巴掌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王胡的碰墙

欺人篇

调戏小尼姑

因荣耀得意

意外灭威风 轻松高兴

更轻松得意

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四. 阅读第四章:

1. 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2. 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3. 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

4. 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

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

5. 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6. 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

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

7. 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

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

五. 调戏小尼姑

宗族的忧虑

女人假正经

舂米的无聊

笨拙的求爱

秀才的闷棒

屈辱的条约 地保的敲诈

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

六. 作业布置:

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

第四课时 分析赏读第五六章

一. 阅读第五章:

1.“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

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

2.“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

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

3.“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一词?

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

4.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

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

5.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

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

6.“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8. 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

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

9.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

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

二. 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

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

三. 生计问题

古怪的人世

断绝生路

可恨的小D 龙虎斗

不争气的肚皮

静修庵偷萝卜

畏强凌弱无赖霸道

国民吃人的本相

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

四. 阅读第六章:

1.“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2.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变化过程。

① 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

② 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

③ 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

④ 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

提示: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现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他们听完后觉得过隐,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出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

3.阿Q不再帮举人老爷的忙了,因为其太妈妈的了。听的人何以“叹息”又“快意”呢?

提示: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

另类视角解读《阿Q正传》 篇7

通过人物心灵的异化、病态化倾向揭示社会病态的审美方式是《阿Q正传》非常显著的特征。作者通过此审美方式, 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 并揭示了悲剧主人公的内心真实和精神实质, 从而对异化的、病态化的、非理性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对真实人自身的复归流露出热切的期盼。

阿Q的异化和病态化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奴性”和“精神胜利法”上。这是社会对个人的异化, 是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鲁迅认为, 奴才兼有两重身份, 在主子面前是奴才, 而在地位比他低一等的奴才面前则又是主子。阿Q所处的恶劣环境和被压迫、被凌辱的屈辱地位, 造成了他病态的复杂性格, 这也是专制主义制度对下层人民造成的心理变态和人性异化, 实际上是奴性的典型表现。有人说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雇农典型, 也有人说鲁迅是在给剥削阶级画像, 还有人说鲁迅是要表现一种抽象的人类共性, 但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 其实鲁迅是想借阿Q这一能唤醒民众的形象来活画出国民的灵魂即奴性心理。

精神胜利法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病态心理, 是长久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沉淀中形成的扭曲的思维方式。与阿Q荒诞的人生结构相伴随的, 是他变形的精神状态。由于他的头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思维时而正常时而紊乱, 因而他的行为方式也就时而正常时而反常, 处于常规与荒唐之间。他的“精神胜利法”, 能使他在一瞬间转败为胜, 而且损失愈重, 忘却愈快, 胜利得也愈彻底。可以说除了“精神胜利法”阿Q一无所有, 他就这样在半清醒半糊涂、半是常人半是疯子的状态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成了专制主义制度下一个不值一提的牺牲品。他当然不是好人, 但也不是坏人, 他只是人生边角上一个苟且偷生、卑躬屈膝、凌弱畏强、想活得好一点的小丑而已。封建末世文化使人性异化至此, 真是可悲可叹。

二.表现策略:用喜剧形态调制成的一出人生悲剧

鲁迅曾说过:“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 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多。”《阿Q正传》是一部悲剧, 但作者却没有把它写得慷慨悲壮、庄重肃穆, 而是加入了冷嘲、调侃和揶揄, 使它带有浓郁的喜剧色彩。其中的奴性、专制主义、愚民等都是用滑稽幽默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它是一部无事的悲剧, 无泪的悲剧, 是所谓“含泪的微笑”。以喜衬悲, 悲喜互渗, 反而使悲剧的意味变得更加强烈了。

狄德罗在《论戏剧诗》中说过:“轻松的喜剧, 以人的缺点和可笑之处为对象;严肃的喜剧以人的责任和美德为对象”。从文本来看, 阿Q的自私、麻木、健忘、自欺欺人等特征正是从他的缺点和可笑之处来加以渲染的, 从这点来说, 它应当是轻松的喜剧。阿Q的悲剧虽有喜剧性, 但在嬉笑中又体现出作者的“精神痛苦”。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上, 则是以喜剧的外化包裹了悲剧的内核, 体现出的只是一出“生活的闹剧”。然而, 读《阿Q正传》, 读者的轻松和笑却会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和发展, 慢慢变得沉重悲哀以至于不堪重负, 作者正是通过喜剧的表现方式化解了阿Q的整个人生悲剧。

构成喜剧性的客观原因在于形象本身所处的不协调状态, 表现在阿Q身上即既麻木又油滑, 既憨直又诡诈, 既可怜又可悲, 既可爱又可笑。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在他的“反败为胜”中充满喜剧意味。可以说, 没有喜剧效果, 就没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作品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表现深度。“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精神病根之所在, 它本身就是悲剧与喜剧的混合物, 它是在无可奈何时的大彻大悟, 是在活不下去时的自信与勇气。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反抗方式, 但充满了奴性与消极;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但充满了无奈与不得已。阿Q对于浸润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国民性根本无法超越, 当他好不容易做稳奴隶之时, 他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寻回扭曲和丧失的自我;当他做不得奴隶之时, 便只能从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消失了。

三.异化原因:儒释道三教压榨下的阴影原型

鲁迅对病态社会的反思, 来源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 他继承并超越了传统文化, 家庭由盛而陡衰的大变故发生在少年鲁迅的一个相当关键的年龄阶段。从此这份早年体验就积淀在他的无意识心灵河床上, 决不放过任何参与他思考与创作的机会, 他立足于中西方两种文化基础之上,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这种情感态度, 集中体现在他对阿Q奴性人格及“精神胜利法”的描绘及批判上。阿Q就是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积淀形成的奴性灵魂的代表;是专制、愚昧的封建末世文化对人性的异化。

走进《阿Q正传》的世界, 我们看到的不是儒家的温文尔雅而是一个缺乏仁爱、礼制灭欲的王国, 看到的更多是人性的冷漠无情, 人心的隔膜与自私;所谓的信佛也变异了, 不是被当成升官发财的手段, 便是被当成文饰门面的点缀;道士们也开始世俗化了, 不再潜心修道, 而是用民间信仰来诵经拜忏, 画符施术为业, 成了世俗社会上的宗教职业者。儒释道合力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心灵的束缚与毒化, 自然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 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 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 愚昧麻木而不觉悟, 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变为猎奇取笑, 对别人的痛苦也只报以冷漠轻视, 甚至刻毒凶残。

“未庄”其实是典型的封建宗法制社会的缩影和象征, 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近代阴暗的缩影。在这里, 集中显现了人性之恶, 人性的异化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荣格曾定义的人类阴影原型此时被重新激活。它是最低的无意识自我中较黑暗的一面, 是人格中低劣的接近动物的一面, 是拖在人身后看不见的蜥蜴尾巴, 它可以在人格化的形式中被直接地体验到。阿Q也只有生活在未庄, 才是一个奴性十足、人性空前异化的阿Q。他几乎集结了所有人性之弱点, 有意思的是, 这些都与儒释道先哲们提醒人类自身存在的障碍不谋而合。撇开深刻的社会和阶级根源不论, 仅从人性的角度谈, 阿Q的“精神胜利法”便是最典型的“自矜”表现, 这使他永远生活在胜利的幻觉里, 这也是他聊以存活的本能生存智慧, 是他得以活下去的精神法宝。

四.面对异化的思考

中国尽管经历了不断的思想改造运动, 但著名的阿Q精神胜利法, 如自欺欺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惰性、凌弱怕强等特征, 在社会主义的国民性中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鲁迅正是通过对国民性的批判显现出他睿智的理性精神和沉沦的忧患意识, 也正是通过阿Q荒诞的人生结构与变形的精神状态, 揭示了人性之恶, 并写出了世态炎凉, 人类的自私及惰性等本质。

人本身是向善的, 但积重难返的传统文化却造成了阿Q的病态异化, 阿Q在幽默滑稽中表现出恶的一面, 本身是牺牲品, 却不自知, 盲目乐观, 自欺欺人, 他的精神折射出人性的普遍弱点。叔本华的现代人本学告诉我们, 欲望与意志是人的本质, 是人的痛苦之源。欲望无穷, 追求无尽, 而满足则永远是暂时的、有限的。当欲望成为奢望时, 痛苦与困惑便伴随而来。正如恩格斯所说:“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 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 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 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阿Q正是找到了“精神胜利法”这一精神法宝才在现实的处境中得以苟且偷生。但“精神胜利法”却在缓解他的痛苦之时扭曲了他的灵魂;在释放了他被压抑的困惑并赢得了一时的欣慰之时加深了他心灵的暗影;同时也使他的灵魂更加扭曲变形。事实上, 《阿Q正传》书写的正是一个为污浊的外部世界所窒息而变形的个体生命, 作者用寓言化的书写方式揭示了人性的普遍弱点。

作者通过常态下的变异, 写实中的荒诞, 塑造了阿Q这一异化病态化形象, 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痛彻反思, 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终极关怀。阿Q的异化、病态化特征在当代人身上仍然普遍存在, 因此, 阿Q的出现, 不断提醒人们时刻反省并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 在确认和赞美良知的同时, 背负起精神的十字架时刻警醒并保持对罪恶和灾难的记忆。正因为恶不会永远消亡, 所以人类才更应当去寻求爱, 寻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更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姜异新.《阿Q正传》的深层文化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 2000 (2) .

[2]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陈非.阿Q:人性丑陋的化身——《阿Q正传》新论[J]广西社会科学, 2006 (11) .

[4]温晓芳.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解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

[5]袁俊华, 焦亚东.论阿Q悲剧的喜剧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0 (3) .

[6]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7]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8]鲁春梅.悲凉悲愤悲壮——鲁迅杂文悲剧心态解读[J]语文学刊 (高教版) , 2006 (5) .

《阿Q正传》教学札记三则 篇8

【关键词】“鬼”;阿Q;恋爱;大团圆;悲剧

一、鲁迅思想里的“鬼”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开头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那么,他思想里的鬼是什么呢?愚读《阿Q正传》,觉得鲁迅思想里有三个“鬼”。

其一,自古以来,所谓“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鲁迅自认为自己作的是一篇“速朽”的文章,他的文笔既不是不朽之笔,阿Q也不是不朽之人,所以说“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那“我”为什么还要给阿Q做传呢?在别人看来,那真是鬼使神差了。这是最小的一个鬼。

其二,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里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这和小说开头说是一致的,说明鲁迅给阿Q做传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鲁迅不是给所谓的圣人立传,是要“替穷人立言”。为什么要给穷人立言呢?这和鲁迅创作文学的初衷有关。鲁迅是主张文学为人生的,他把文学用来作为改良社会的手段,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鲁迅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是一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作者给他立传,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于是,先生心里的这“鬼”,便是他的使命感了。这是最大的一个“鬼”。

其三,鲁迅先生心中的“鬼”,是他的担心。给这样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职业的人做传,会招来是非,给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或者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也未可知。况且,鲁迅写阿Q,用的是“杂取种种”之法,把多个人物混合在一起,加以作者对人物性格的高度提炼,使得阿Q综合了几乎所有人的共性,于是读者有时会疑心阿Q就是自己。果然如鲁迅所料,小说的发表遭来了许多的麻烦。鲁迅的担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些读者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意图,即隐藏在喜剧中的悲剧,开心里的悲哀。

综上所述,先生思想的“鬼”,绝不是表层的所谓莫名其妙,鬼使神差,而是大有深意。读出了先生心中的“鬼”,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二、阿Q向吴妈求爱为什么会失败

在《恋爱的悲剧》中,鲁迅先生生动地描述了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的经历。阿Q向吴妈求爱的方式是唐突的滑稽的,这种生硬的求爱吴妈是断然不肯接受的。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

阿Q是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家居无职业的雇农,小说里这样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你想,像阿Q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来养活吴妈?爱情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所以,阿Q的恋爱是注定要失败的。

吴妈可能会爱阿Q吗?从女性的心理来分析:阿Q既没有好的人才,又癞又瘦;也没有好的家产,又穷又贱,根本就不在女性选丈夫的视野之内。况且,阿Q和吴妈没有感情基础,谈不上志同道合,吴妈如果爱上阿Q才是荒唐!从吴妈自身的条件看,她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地位比想做奴隶而不得的阿Q要高,所以,从门当户对的角度讲,她不会考虑下嫁阿Q。而且,吴妈是一个寡妇,她特别看重自己的声名。她既然看不上阿Q,所以当阿Q大胆向她求爱时,她既不接受又要保护自己的声名,于是便必然装腔作势的大哭大闹起来,还要假装去上吊。她这样一闹,阿Q便没有了好“果子”吃了。阿Q爱吴妈,纯粹是一厢情愿的事。

综观上述三个意见,阿Q恋爱失败的根源在于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太底。当然,如果吴妈是一个不在乎这些的人,是一个普渡众生的救世主,那她是可能会救阿Q于水火之中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吴妈便不是吴妈而是观世音菩萨了。

三、“大团圆”中的“五悲”——简析《阿Q正传》的结局

“大团圆”是中国古代戏剧(主要是喜剧)和小说“结局”的常见形式,是中国人喜欢的一种喜剧气氛。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最后一章中用“大团圆”作题目,是“结局”的代名词,深含幽默和讽刺意味。我从其中读出了“五悲”。

在这一章中,阿Q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是喜剧吗?不是。尽管阿Q死前无师自通的喊出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也改变不了他的悲剧命运。对阿Q来说,“大团圆”是反语,是大悲哀的同义词。读者没有看到人物寿终正寢的满足,没有看到花好月圆的快意,有的只是从脊背深处透出的丝丝冰凉,是为阿Q洒下的一把同情之泪。此其一悲。

带兵的把总“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有十几件,全不破案”,现在抓住一个阿Q,并且砍了头示了众,总算给老百姓有了一个交待。结了案子,似乎也捞回了面子,总算治国有功。殊不知阿Q是个替罪羊,他没有参与抢劫却成了抢劫犯,他想投靠革命党却被“革命党”杀害。这荒唐滑稽的“大团圆”是对“革命党”的一种讽刺。此其二悲。

对于赵太爷一家来说,虽然遭了抢,但已经破了案,且枪毙了抢劫犯,似乎也“大团圆”了,却不料“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他们一家也遭了殃。此其三悲。

对于未庄和城里的那些看客们来说,看见了死囚游街示众,似乎也过了一把瘾,可以心满意足了,但小说的结局却这样写道:“他们多数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趁兴而至,败兴而归。作者愤懑地画出了看客们麻木愚昧的可悲灵魂,实在是国人的悲哀。此其四悲。

对于作者来说,行文至此,总算给阿Q作传完了,可谓了却了“不止一两年”的一桩心愿,埋葬了一个阿Q,埋葬了阿Q时代,算是“圆满”了。但作者笑得起来么?当我们看到先生那“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分明感受到先生的忧愤更深广了。当我们看到先生写完《阿Q正传》后行色匆匆,一篇又一篇投枪匕首式的文章从他笔尖流出的时候,当我们读到《阿Q正传》之后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时,先生有功德圆满的感觉吗?当看到世界上阿Q的子孙绵绵不绝时,先生高兴得起来吗?此其五悲也。

上一篇: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句子下一篇:初中教师化学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