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精选9篇)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 篇1

(用于处方权管理)

科室 姓名 职称 2013年 7 月 日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 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头霉素类 2.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的是()

A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3.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A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 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 以上都是

4.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A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 以上都不是

5.卫生部 38号文件规定应严格控制()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 头孢菌素类 B 氨基糖苷类 C 氟喹诺酮类 D 大环内酯类 6.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A 去甲万古霉素 B头孢他啶 C 利福平D 头孢曲松 7.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归类分级情况,下列哪个头孢菌素类的药物为非限制使用()

A 头孢噻吩 B 头孢咪诺 C 头孢美唑 D 头孢克洛

8.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A 1 B 2 C 7 D 5 9.甲状腺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需用药应选()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0.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A 一代头孢菌素类 B 氨基糖苷类 C 氟喹诺酮类 D 二代头孢菌素类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哪几部分()

A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C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D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2.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 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 疗程不合理

3.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是()

A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B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C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D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A 选用品种 B 剂量 C 给药次数 D 给药途径、疗程 E 联合用药 5.以下抗菌药中,属浓度依赖性的有()

A β-内酰胺类 B 大环内酯类 C 四环素类 D 氨基糖苷类 E 氟喹诺酮类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 宜较大。2.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 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如果手术时间超过,或失血量大,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4.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 给药。

5.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 过 种。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 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 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 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 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 个品规。

6.头孢哌酮可引起,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内应避免摄入含酒精饮料。

7.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三级综合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应,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治疗性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治疗性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四.连线题(共5分)

1.抗菌药物分类题:将右侧药物与左侧对应的所属类别画线连接 第一代头孢菌素 红霉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 甲硝唑 第三代头孢菌素 万古霉素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吩 糖肽类 头孢匹罗 喹诺酮类 头孢曲松 大环内酯类 奈替米星 氨基糖苷类 头孢唑林 碳青酶烯类 加替沙星 硝基咪唑类 亚胺培南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 篇2

1 资料与方法

3600张处方包括门诊处方3362张, 临床用药医嘱单258份。患者年龄27~86岁, 使用抗菌药物1~3种, 使用时间2~10d。共由28位医师开具, 由9位药剂人员调剂。对36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36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680张,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89%, 其中单一抗菌药物处方512张, 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5.29%;三联抗菌药物处方7张, 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03%。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主要是药物选择不合理及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处方47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91%, 其中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处方45张中仅有3例对头孢哌酮不敏感, 占药物选择不合理的95.74%。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41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03%, 抗菌药物叠加处方: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联合应用处方17张占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的41.46%。给药途径不合理处方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0.44%, 其中庆大霉素与其他药物配伍进行雾化处方2张, 占给药途径不合理处方的66.67%。药物服用方法不当处方8张占抗菌药物的1.18%, 主要是药物剂量选择不当处方4张占50.00%。药物配伍不当处方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0.44%, 主要是头孢呋辛配伍不当处方3张占药物配伍不合理处方的100.00%。

3 讨 论

3.1 联合用药

(1) 抗菌药物与活菌制剂联用:处方中发现阿莫西林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贝飞达) 合用。贝飞达为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适当配合而成的活菌制剂, 与抗菌药物合用可减弱其疗效, 应分开服用。 (2) 抗菌药的叠加作用[1]:处方中发现的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联合应用,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与阿莫西林颗粒联用, 两者作用相同的靶位, 均竞争青霉素结合蛋白而产生拮抗作用, 甚至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 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3) 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合用:后者应选用具杀菌活性的, 且注意联合使用的剂量和给药顺序, 以防发生拮抗作用[2]。 (4) 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临床医师在感染指征不明显的情况下, 习惯同时使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 原则上无细菌并发症的病毒感染, 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5) 喹诺酮类与含钙、镁、铁、锌等药物联合应用:喹诺酮类与含钙、铁、锌等药物联合应用, 会形成螯合物, 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抗菌活性, 同时也使体内的金属离子流失, 尤其对妇女、老人和儿童引起缺钙、贫血、缺锌等不良反应[3]。 (6) 头孢曲松与乳酸钠林格等联合用药:头孢曲松与含钙制剂或含钙产品合并使用有可能导致死性结局不良事件, 而乳酸钠林格中含氯化钙0.1g, 故不主张两者联用。 (7) 银杏叶注射液与青霉素联合用药:银杏叶禁止与抗生素联合使用, 尤其是不能与青霉素类高敏药物合并使用。

3.2 药物选择不合理

(1) 我院临床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数量在增加, 根据我院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发现药敏试验45例中仅有3例对头孢哌酮不敏感, 主要原因是由于临床医师认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作用优于头孢哌酮, 事实上只有细菌在产生β-内酰胺酶作用下, 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作用才优于头孢哌酮。 (2) 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小儿不选用喹诺酮类药物。 (3) 临床诊断为乳腺、疝气的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选用青霉素预防用药。头孢菌素类是较理想的预防用药, 第1代头孢菌素是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最基本用药。

3.3 给药途径不合理

(1) 应用庆大霉素与其他药物配伍进行雾化治疗。应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 很少被吸收, 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2) 阿莫西林的局部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4], 易诱发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需局部应用时, 应选用杆菌肽、磺胺米隆和磺胺嘧啶银等供局部应用的药物。

3.4 药物服用方法不当

(1) 忽视饮食对药物的影响:阿奇霉素片半衰期为35~48h, 故为顿服而不是每天2次或每天3次服用。克拉霉素分散片单剂给药后半衰期为4.4h, 但其主要代谢产物是具有大环内酯类活性作用的14-羟基克拉霉素, 故每12小时给药1次, 而非每天3次给药。 (2) 药物剂量选择不当:注射用头孢曲松, 每天剂量>4g;头孢他啶小儿剂量>6g, >65岁老年患者每天剂量>3g。 (3) 剖宫产手术前30min预防用药:剖宫产手术最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术前预防用药头孢唑啉1~2g静脉滴注 (结扎脐带后给药) 。

3.5 药物配伍不合理

(1) 溶媒量太多:阿莫西林舒巴坦1.5g溶解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 40滴/min, 溶液在60min内滴不完, 溶液放置时间过长, 造成阿莫西林失活聚合物增加降低抗菌作用, 又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率。 (2) 头孢呋辛2.25g溶解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 头孢呋辛最好采用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20~30min, 溶媒量大、时间长会降解失效, 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提高用药水平, 更要发挥药师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 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及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促进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高海玲.浅析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现状[J].实用医技杂志, 2001, 8 (5) :342.

[2]王俊平.2006年鱼台县医院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医疗前沿, 2007, 8 (10) :100.

[3]胡建.抗菌药物化学结构与临床应用注意[J].中国执业药师, 2007, 5 (4) :19.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 篇3

抗菌药物是我国医院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问题也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抗菌药物同样也广泛应用于儿科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对我院儿科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的应用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利于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又可为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7月-2008年12月的儿科门诊处方。随机抽取每月10天处方,共计12818张,就抗菌药物的处方数、种类、应用率、二联以上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在全部的12818张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7716张,占总数的60.20%。排序前10名抗菌药物中,β -内酰胺类占5种。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1.58%;注射剂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8.42%。抗菌药物二联应用率占抗菌药物总量的20.34%。

2.2 抗菌药物的应用频率排序:抗菌药物的应用频率,详见表1。

2. 3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2 .3. 1 合理联用。本次调查中,抗菌药物联用多为二联,未见三联。抗菌药物联用可扩大抗菌谱范围,如青霉素和美洛西林联用,青霉素可杀灭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螺旋体、而美洛西林可杀灭革兰阴性菌,二者联用,其抗菌谱明显扩大。有些药物联用可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提高疗效,如青霉素与苯唑西林联用,可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起效,有相加作用。尽管严重感染时抗菌药物的联用是必要的,但是一定遵循抗菌药物药物联合治疗原则及联合用药的指征,对于普通感染尽量避免联用。

2. 3 .2 不合理联用。本次调查中,存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同时应用的情况。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合用,临床上产生拮抗作用。但大量临床经验表明,若繁殖期先用杀菌药,后用抑菌药,不会发生拮抗作用。如红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治疗支原体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常有效,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在先,红霉素后2h~3h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建议临床医师联用时先使用快速杀菌剂,然后在使用抑菌剂。

3 讨论

1985年,WHO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合理用药专家会议,将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临床需要,药物剂量应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药物对患者及其社区内为最低廉。”在新修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工作的重心,并概括为“安全、有效、经济”。可见,影响合理用药的原因应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来考虑。

调查中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应用率为60.20%表明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偏高,不符合儿科门诊以呼吸道感染的,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主的现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疾病,大多由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少数患者可能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可给予抗菌治疗。医师在选择抗菌药物时一定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在应用剂量和疗程上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要疗程”的原则,以防止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所致毒性反应,并避免剂量过低、疗程过短,使感染未能彻底消除,留下病情复发的后患。

本次调查注射用抗菌药物应用率高达78.42%其原因是儿科患者家长期盼患儿康复的心情迫切,医师认为静脉注射药物作用强、起效快、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因此哪怕是普通感冒发烧也多选用静脉给药,这既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有可能产生相关的不良反应。

处方使用频率表显示,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其次为大环内酯类。这主要是由于其他类抗菌药物对患儿的毒副作用大,所以在临床中受限使用。由于细菌耐药与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正相因素,因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使抗感染治疗更难。本次调查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类抗生素应用占19.25%,应用频率最高。该药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不宜应用于一般轻、中度感染。但是由于患儿往往就诊前在诊所或二甲以下医院经常因一般感染应用较高档抗菌素,医师和患者家属未重视不良反应对病人及其疾病的影响,随意用药,助长了抗菌药物的滥用。使患者机体耐药性增加,难控制感染,因此我院儿科临床医师针对一般感染不得不选用三代头孢。三代头孢的超前应用,也浪费了国家的医药资源。据统计,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一年多花费7忆多元。为此,应强化医师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严格抗菌药物用药指征,限制预防性用药,这是减少和延缓耐药菌产生的基本策略.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应用主要以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为主,应用率较以前明显上升。这主要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组织和细胞内浓度比同期血中浓度高,在细胞浓度较高的感染部位可激发药物释放系统,作用持久,疗效显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临床多种常见致病,尤其是支原体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并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儿童无特殊的毒副作用,所以在儿科应用广泛。

总之,抗菌药物是儿科门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合理应用可治愈和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则会导致一系列危害,如诱发细菌耐药、损害人体器官、(上接第360页)导致二重感染、浪费药物资源等。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还体现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议临床医师一定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充分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有针对地、稳妥地选用相应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同时注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减少二重感染几率。医院注重监测控制菌株耐药性,延缓用药升级,严格执行抗生素分

级管理制度,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Ghodse AH.Baigent B.Evans TC The Use of drug utilization index to monitor Psychotropic drug use in hospital,1987

[2] 徐小薇,王跃明,李大魁.儿科合理用药探索.期刊论文.中国药业,2001(2)

[3] 谢术明.8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期刊论文. 中国药业,2003(1)

[4]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1998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 篇4

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就我院抗菌药医师处方权限、药师调剂资格做以下规定:

一、医教科负责按对本院医师和药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

二、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师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并落实到每名医师、药师。

三、信息中心根据医教科发授的处方权限和调配权限的正式文件,在HIS系统中开通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配权。

四、抗菌药处方权限制度与程序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我院执业的,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教科按照分级管理规定授予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2.职称晋升后,医师应参加医教科组织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给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权限调整。

3.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医务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

4.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医教科予以取消:(1)被责令暂停执业;

(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五、药师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

1.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教科决定给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2.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的药师,医教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并要求药剂科严格按照是否具有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安排工作。

3.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六、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方可应用。

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住院期间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可持相应证明在门诊取药完成序贯治疗。

抗菌药物培训试题 篇5

1、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门诊、急诊静脉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A)

A、7% 25%

B、20% 40%

C、30% 60%

D、14% 30%

2、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要求,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水平,医师应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因此应该提高微生物标本,尤其是(C)的送检率。

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

B、引流液或分泌物标本

C、无菌部位标本

D、血标本

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下列哪种手术(操作)不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C)

A、肝胆手术

B、剖宫产术

C、体表肿物切除术

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4、外科手术原则上不得选择氟喹诺酮类作为预防用药,但(C)手术除外。

A、颅脑

B、胃十二直肠

C、泌尿道

D、心脏大血管

5、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及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C)级管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门诊、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A)

A、20% 40%

B、15% 30%

C、10% 20%

D、30% 50%

7、关于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滴注时间要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应在(A)滴完。

A、20-30分钟

B、30-60分钟

C、20分钟以内

D、60分钟以上

8、Ⅱ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原则上不超过(B)。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B)

A、10%

B、30%

C、50%

D、70%

1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得低于(B)

A、20% 40% 60%

B、30% 50% 80%

C、50% 80% 100%

D、30% 50% 100%

11、哺乳期妇女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B)。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与头孢

C、氨基糖苷类

D、磺胺类

12、抗菌药物剂量选择时,可使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的感染性疾病(B)

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B、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C、血流感染

D、感染性心内膜炎

13、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目的是预防(D)。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14、下列抗微生物类(细菌、真菌、病毒)药物在妊娠期属于X级,孕妇禁用的是(D)

A、阿米卡星

B、四环素

C、伏立康唑

D、利巴韦林

15、原则上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在存在高危因素时,可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其中的高危因素不包括:(D)

A、年龄大于70岁

B、营养不良

C、糖尿病控制不佳

D、酗酒者

1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A)

A、医疗机构负责人

B、临床科室主任

C、药剂科主任

D、医疗组长

17、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分别为(A)。

A、60% 40

B、50% 50

C、60% 50

D、50% 6018、医院应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B)

A、50% 70%

B、50% 75%

C、60% 80%

D、60% 75%

19、下列哪种情况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C)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D、急性肾盂肾炎

20、Ⅰ类切口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 球菌,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C)。

A、喹诺酮类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氨基糖苷类

21、可作为手术预防用药的抗菌药物品种是:(B)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

D、碳青酶烯类

22、下列关于新生儿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说法错误的是(B)

A、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B、呋喃类—脑性核黄疸

C、磺胺药—溶血性贫血

D、万古霉素—耳、肾毒性

23、关于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氨基糖苷类为小儿患者的绝对禁忌,任何情况下不得使用;

B、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

C、糖肽类有一定耳、肾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

D、氟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无特殊情况者,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患者。

2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B)次。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25、可授予特殊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需具有(A)任职资格。

A、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B、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C、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D、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所有医师均具有

26、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应于(B)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27、下列抗菌药物中,(D)不属于我院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A、注射用头孢硫脒

B、地红霉素肠溶片

C、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D、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28、下列抗菌药物中,(B)不属于我院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

A、注射用萘夫西林钠

B、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C、注射用氨曲南

D、注射用头孢吡肟

29、以下哪种药物属于头霉素类抗菌药物(B)

A、头孢吡肟

B、头孢美唑

C、头孢哌酮

D拉氧头孢

30、关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其吸收,应避免同时使用;

B、应严格限制本类药物作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C、可有皮肤光敏反应、关节病变、肌腱炎等不良反应;

D、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需要一日多次给药。

31、关于抗菌药物的局部使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B、眼部、耳部感染可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腹腔手术后,可用甲硝唑冲洗腹腔;

D、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32、关于抗真菌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卡泊芬净用于隐球菌性脑膜炎;

B、氟康唑用于肺曲霉病;

C、伏立康唑用于念珠菌性尿路感染;

D、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米卡芬净时无需调整剂量。

33、患者,女,32岁。以“急性胆囊炎”收住入院。入院后拟给抗菌药物治疗,请根据以下药物的组织分布特点,首选(C)。

A.头孢呋辛

B.头孢他定

C.头孢哌酮

D.头孢唑肟

34、患者,男,41岁,因“尿频、尿急、排尿痛3天,发热2天”入院,临床诊断:尿路感染,患者经验性治疗应首选以下哪种药物(A)。

A、左氧氟沙星

B、莫西沙星

C、克拉霉素

D、克林霉素

35、预防用抗菌药物缺乏指征(无效果,还可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B)

A、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B、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等;

C、昏迷、休克、心力衰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 共20分)

1、特殊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2、在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相对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

3、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的患者,为预防其可能导致的感染,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4、患者痰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后,则一定需要行抗真菌治疗。(×)

5、应用头孢哌酮时应给患者补充维生素B1。(×)

6、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不推荐用于3月以下的婴儿。(√)

7、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口服剂型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

8、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

9、氟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各年龄段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治疗。(×)

10、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我院处方点评标准,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商品名开具的处方属于 不规范处方 ;未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属于 不适宜 处方,无抗菌药物适应证而开具了抗菌药物的处方为 超常 处方。

2、喹诺酮类常见的不良反应中,表现在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是: Q-T间期延长。

3、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 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级和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调剂资格取消后,在 6 个月内不得恢复。

4、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

2014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试题 篇6

一、1、2、3、4、二、名词解释 药物限定日剂量(DDD): 用药频度(DDDs):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积DDD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 简答题

1、根据有关规定,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门

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不得超过多少?

2、抗菌药物根据哪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级,分为哪几级?

3、国家对各级抗菌药物处方权是如何规定的?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调查与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本院门诊西药房2007年第2季度至2008年第2季度的处方。

1.2 抽样方式

随机抽取每月上、中、下旬各1天处方, 抽取25 632张处方, 使用抗生素处方13 144张;共使用抗生素42种。

1.3 方法

对含抗菌药物的处方, 分别进行归类, 统计各类别口服和注射用抗菌药的品种数, 使用频度, 口服与针剂的比例, 进行排序, 单用和联用处方数及比例, 四个季度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汇总。同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

1.4 概况

2 结果

2.1 从表1中可看出本院门诊抗菌素使用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为51.28%, 高于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50%和WHO推荐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30%, 说明本院抗菌素使用率偏高并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WHO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专家论证对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标准, 该标准中注射剂使用率为13.4%~24.1%, 本院注射剂使用率23.95%刚刚在范围内, 需引起注意。[1]

2.2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经 (见表2) , 54.10%为口服给药, 45.90%使用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等给药方式, 反映出门诊患者感染较轻。

2.3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 绝大多数 (83.63%) 为单一用药, 符合门诊患者感染较轻的实际情况。见表3。

2.4 从表4中可看出, 抗菌素使用前四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

2.5 本次调查中, 少数处方存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无病用药、轻症用重药等现象。

2.6 医生未能根据疾病的常见致病菌选择适当的药物, 在药物的选择上, 采取大包围的方法, 试图覆盖所有的病原菌, 忽视了正常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免疫功能, 凡有轻度的感染或小的外伤, 均应用抗菌药物。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诊断与临床用药不相符

诊断为皮癣的患者使用头孢克洛胶囊, 皮癣为真菌感染, 使用头孢克洛胶囊不合理, 诊断为高血压、腰肌劳损的患者分别使用头孢克洛胶囊、硬脂酸红霉素胶囊。

3.2 选药不合理

诊断为急性乳腺炎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 该病原菌主要为金葡菌, 应首选氯唑西林或头孢氨苄。头孢哌酮是广谱抗菌素, 对革兰阴性菌活性强, 在此处用不合适。在调查中发现脑震荡、多发伤、头皮裂伤的患者给用氨曲南, 预防外伤引起的感染, 应选择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的药物, 而氨曲南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诊断为唇痛、乳腺炎、面部外伤的患者使用替硝唑和甲硝唑。

3.3 无适应症的应用抗菌药

抗菌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性反应, 对病毒等引起的炎性反应是无效的。诊断为神经性耳痛、上感、亚急性甲状腺炎、颈痛查因、阴囊湿疹、荨麻疹、鼻中隔偏曲、月经失调、过敏性咳嗽等患者, 使用洛美沙星、头孢克洛、罗红霉素、头孢孟多、培氟沙星等。上述病情无使用抗菌素的指症。上感的病原体大多数是病毒, 临床上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加清热解毒中药对症处理, 有益于症状的缓解。绝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

3.4 抗菌素使用级别过高

门诊患者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 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所致, 病程有自限性, 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 可予以抗菌治疗, 治疗原则可首选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菌素, 也可选用第1代或第2代头孢菌素, 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使用3代头孢菌素罗氏芬 (头孢曲松钠) 头孢哌酮。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以A组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5%~10%) , 少数可为C和G组链球菌, 偶可为白喉棒状杆菌﹑溶血不动杆菌、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该病首选青霉素, 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或第一代及第2代头孢菌素。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的应用, 可减少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

3.5 用药配伍不合理

20%甘露醇针和地塞米松针同一输瓶, 易使溶液产生沉淀, 并引起低血钾, 可能析出甘露醇结晶, 并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导致低血钾。[2]司帕沙星不能和碱性药物同服, 在处方中发现司帕沙星和碳酸氢钠合用, 后者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前者吸收减少, 同时使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形成结晶, 降低药效, 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3.6 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 减低毒性反应, 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头孢哌酮和司帕沙星, 氨曲南和依替米星均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克林霉素对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与替硝唑合用, 均属没必要联用。为此必须明确临床多数细菌性感染疾病使用一种抗菌素就可控制, 联合用药仅适用于少数情况, 并应十分注意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须有更明确的指征。

3.7 抗菌素给药方法不正确

有些医生开加替沙星分散片用错误用法:3次/d, 加替沙星分散片半衰期为7~14 h, 故用法只能为1次/d, 而不是每天3次。同样有些医生开阿奇霉素软脐囊用错误用法:3次/d, 阿奇霉素半衰期为35~48 h故用法只能为1次/d, 而不是每天3次。β-内酰胺类抗菌素是本院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 这是因为该类抗菌素具有杀菌力强, 毒性低, 耐青霉素酶, 过敏反应少, 抗菌谱广等优点。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原则, β-内酰胺类抗菌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这是指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时间, 即细菌的暴露时间, 而峰值浓度并不重要。β-内酰胺类抗菌素 (除头孢曲松钠外) T1/2较短, 约1.8~2 h, 每天需给药2~3次才可起到预期的抗菌效果。[3]在处方调查中, 头孢哌酮和头孢呋辛等β-内酰胺类抗菌素一天使用一次的频率较高, 该状况在本科药学通讯中多次提及。因此合理、科学的应用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关键在于优化细菌暴露于药物的时间, 用药后24 h内有50%~60%的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时才能保证良好疗效, [4]临床上常需每日多次给药才能达到目的。若把头孢哌酮和头孢呋辛一天的剂量集中一次给予患者, 影响了药物作用的发挥, 使药物浓度长期维持于亚致死量, 这样既不能杀死细菌, 反而会诱导耐药菌的产生, 同时, 如此大剂量用药, 很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分次静脉给药有困难, 可第1次用全日量的1/3~1/2静滴后, 余下剂量分2~3次 (间隔6~8 h) 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 亦可静滴数日后改为口服给药。

4 讨论

4.1 本院抗菌药用药排序首位是头孢菌素。头孢菌类抗菌素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 为原料, 在其7- 氨基头孢烷酸 (7-A-CA) 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 杀菌力强, 耐酸、耐酶, 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按照卫生部在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设计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表, 临床药学室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调查2008年5月20日门诊成人处方707张, 使用抗菌药物占处方的49.8%, 使用抗菌药物的诊断。该结果与一年来的处方调查情况基本相符。从表中反映门诊患者感染大部分较轻, 使用非限制性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 本院2006年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将第3代头孢菌素规定为限制性使用药品。临床应用的第3代头孢菌素主要品种有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等。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的日趋广泛, 由难辨性羧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近年来, 多有第3代头孢菌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报道, 尤以头孢哌酮发生率居高, 这可能与头孢哌酮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少有关。长时间应用本类药物使体内正常菌群发生改变, 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 导致二重感染, 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应严格掌握第3代头孢菌素的适应症, 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的剂量和方法, 防止滥用、过量应用。

4.2 本次调查中, 少数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①可导致治疗失败, 延误疾病治疗 ②细菌产生耐药性, 菌群失调, 导致二重感染③药不对症, 感染加重恶化, 能引起药源性疾病, 引起药源性不良反应, 轻者感到不适, 重者致残、死亡。④浪费药物资源, 增加医疗费用负担。使医疗机构和医生信誉受损。

4.3 为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需进行积极干预, 加强医德教育, 本院制作抗菌药物三线分级卡片, 发给每个临床医生, 每个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和评价, 监测结果及时汇报;医疗质量检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与科室质控评分直接持钩;超常处方的公示:医院内部通报、院内网张贴;行政处罚:对单张大处方超过180元, 罚款20元;重点药物监控, 对使用异常的抗菌药物, 由院行政科室, 实行警告、限制使用、暂停、停用、避免不必要使用抗菌药物, 无依据的预防用药, 使用有效的药物覆盖耐药菌株, 执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用适当的药物、剂量、途径、时间、疗程,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门诊药师要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规定, 加强处方的审核工作, 严把处方审核关, 一方面要加强与处方医师必要的沟通和联系, 一方面应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工作。

总之, 本院门诊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但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需要进一步加强门诊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加强业务培训, 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保证抗生素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一年门诊西药房处方使用抗菌素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查与分析, 了解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以便更好地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 对处方进行逐一审查,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机抽取25632张处方, 使用抗生素处方13144张;共使用抗生素42种, 抗菌素使用前四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结论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关键词:抗菌素,处方分析,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龙.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适宜技术与基本药物手册.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1:11.

[2]杨毓瑛, 陈文, 张爱知.不合理用药分析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3]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考核试题 篇8

姓名

科室

时间

得分

单选题(每题5分,共20题)

第 1 题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一般不宜采取()A.胆囊造口术

B.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C.胆总管探查取石去除病灶 D.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E.及时合理使用多巴胺

第 2 题 为治疗菌群失调症,应该使用()A.维生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E.生态制剂

第 3 题 对于一患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经系统治疗,尿菌已阴性,为防止复发,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停药后,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 B.寻找尿路梗阻等不利因素 C.多饮水,定时排尿

D.增加营养,提高免疫的功能 E.大剂量抗生素联合应用

第 4 题 支原体肺炎应用抗生素的疗程应是()A.体温正常后停药 B.症状基本消失后 C.1周 D.2~3周 E.4~6周

第 5题 患者王某,女,24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3年,尿常规检查:RBC20~30/HP,WBC充满,普通尿细菌培养阴性,更换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应考虑下述那种疾病可能性大()A.慢性肾盂肾炎 B.慢性膀胱炎 C.尿路感染 D.肾结核 E.尿路畸形

第 6题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仍需应用抗生素至少()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6周

第 7 题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最常用的抗生素是(A.红霉素 B.头孢唑啉 C.青霉素 D.克林霉素 E.磺胺类药物

第 8 题 下列何药为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A.青霉素G B.青霉素V C.氯唑西林 D.氨苄西林 E.甲氧西林

第 9 题 治疗支气管肺炎抗生素应持续用至(A.体温正常后2~3天 B.体温正常后2~5天 C.体温正常后3~7天 D.体温正常后5天 E.体温正常后5~7天

第 10题 治疗支气管肺炎抗生素应持续用至(A.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2天 B.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 C.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4天 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5天 E.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1周

第 11 题 急性肾炎的治疗,正确的是()A.卧床休息至尿红细胞消失 B.无盐饮食至尿蛋白消失

C.低蛋白饮食至尿常规恢复正常

D.应用抗生素7~10天,肃清残存感染 E.血沉正常后,可恢复剧烈运动))))

第 12 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是()A.开放性骨折

B.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C.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D.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

E.接受激素或抗癌治疗的病人需做手术时

第 13 题 在钩体病的治疗中,首选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氯霉素 E.磺氨类

第 14 题 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第三代头孢菌素 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E.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 15题 有关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叙述,哪项有错()A.链霉素具有抗结核作用

B.妥布霉素最大优点是对钝化酶稳定 C.卡那霉素耳毒、肾毒均较多见 D.对金葡菌有效

E.对革兰阴性杆菌杀菌力强

第 16 题 治疗大肠杆菌脑膜炎首选抗生素为()A.青霉素+氯霉素

B.先锋霉素V+氨苄青霉素 C.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 D.红霉素+庆大霉素 E.青霉素+庆大霉素

第17题 下列抗生素中最容易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A.头孢曲松(罗氏芬)B.红霉素

C.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D.头孢他啶(复达欣)E.氯霉素

第 18题 急性阑尾炎发病已4天,腹痛稍减轻但仍发烧,右下腹可触及有压痛 的肿块,应()A.立即手术,切除阑尾 B.立即手术,切除肿块 C.立即手术,腹腔引流

D.暂不手术,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E.不需手术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第19题、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第20题、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A.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C.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 篇9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以下抗菌药物按化学结构不属于抗生素的是(D)。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喹诺酮类

2、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的青霉素类药物是:(D)。A.青霉素

B.苯唑西林

C.氨苄西林

D、哌拉西林

3、肠球菌感染的首选应用的青霉素类药物是(C)。

A.青霉素

B.苯唑西林

C.氨苄西林

D、哌拉西林

4、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

A.过敏反应

B.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C.消化系统反应

D.肝脏损坏

5、以下为三代头孢菌素的是(D)。

A.头孢呋辛

B.头孢唑啉

C.头孢吡肟

D.头孢曲松

6、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D)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该类药物的使用。A.30%

B.40%

C.50%

D.75%

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D)。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8、哺乳期妇女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B)。

A. 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

C. 红霉素酯化物

D. 磺胺类

9、头孢菌素中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是(D)。

A.头孢唑啉

B.头孢呋辛

C.头孢曲松

D.头孢他啶

10、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D)。

tob_id_4542

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头孢哌酮

D.万古霉素

11、下列哪种情况是预防用药的适应症(D)。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置换术

12、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常选用的抗菌药物是(B)。

A.头孢氨苄

B.头孢唑啉

C.阿奇霉素

D.头孢他啶

13、磺胺类药物在尿中乙酰化率高,且溶解性较低,较易出现结晶尿、血尿等。大剂量应用时宜大量饮水,并与等量(C)同服。

A.氯化钠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氯化钾

14、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A.青霉素

B.头孢氨苄

C.罗红霉素

D.头孢克洛

15、以下手术切口属I类(清洁)切口的是(C)。

A、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B、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C、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D、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

1、抗菌药物超常处方包括:(ABCE)。

A、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B、无适应症应用抗菌药物

C、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D、重复使用抗菌药物

E、无指征联合应用

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BDE)。A.耳毒性

B.肾毒性

C.消化系统反应

D.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E.过敏反应

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以下哪几方面(: ABCDE)。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疗程不合理

4、以下属于繁殖期杀菌剂的抗菌药物是(AB)。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四环素类

E、大环内酯类

5、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ABCDE)。

A.手术切口感染

B.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C.预防呼吸道感染

D.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E.预防消化道感染

6、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ABC)。

A.非限制使用

B.限制使用

C.特殊使用

D.随意使用

E.经验使用

7、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ABCDE)。A.选用品种

B.剂量

C.给药次数

D.给药途径、疗程

E.联合用药

8、以下抗菌药物中,不属时间依赖性的有(DE)。

A.β-内酰胺类

B.大环内酯类

C.林可霉素类

D.氨基糖苷类

E.氟喹诺酮类

9、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要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BCD)。A.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B.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C.肠道感染

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E.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10、发生脑膜炎时,在脑脊液中易达有效药物浓度的抗菌药物药物有(ACD)。A.青霉素

B.克林霉素

C.磷霉素

D.头孢曲松

E、四环素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 每百人天40DDDS以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预防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80%。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 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上一篇:寄托相思之苦的诗句下一篇: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