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德规范心得体会(精选8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有师曰:“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惟勤耕耘。”这是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自然流露。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对学生、对事业的责任心。责任心促使教师热忱地、自觉地投入工作。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才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书育人。爱和责任不是孤立的,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就一定有爱心,有爱心的老师不会没有责任心。
通过学习新《规范》让我了解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为我进一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规范自身言行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对全体学生负责。
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我们教师有的并不如此,他们总是偏爱优生,而歧视后进生。公开让全班学生对之疏远,甚至进行人格侮辱。在批评学生不是耐心开导,而是威胁恐吓。使学生终日紧张,提心吊胆,其后果只能更加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对后进生,做为教师要多加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大家族里得到成长壮大。不能对学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政治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二、对学生未来负责。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教育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包级制”,而对学生培养过程是“流水式”,倘若出现不合格的学生难分清楚是哪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这样就是处在“无责任”位置上。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当今有的教师就抱有这种思想,他们没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那几节课一上完,就溜之大吉。平时不钻研,临上课时才匆匆上阵,没有课前准备。今天不高兴,让学生自习,明天喝醉酒,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就误了学生。我们应该承认,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刺激性。而且,目前教师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对较低。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三、对学生所授的知识负责。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授知识。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因此,较强的综合能力是教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终随着水涨船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会有更大改善,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1 锅炉、汽机等6个专业的新验收评价规程
1.1 新、老规范的差异
1)由过去的《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改为《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虽然“评定”与“评价”一字之差,但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评定”只是对产品实体质量是否“合格”或“优良”进行判定;而“评价”包含了对管理、过程、性能、资料和人员能力等全面的考核,并规定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
2)在具体内容上,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的原则,对施工质量验收和施工质量评价分别独立的作了明确的规定,使质量验收和评价彻底的分离。
3)在新编《验规》六个部分中增加了检验批的概念,与土建规程一致,符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满足了施工组织的实际需求。同时规定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只设“合格”等级。
4)新《验规》明确划分了“单项工程质量评价”“单台机组质量评价”和“工程整体质量评价”三个阶段,符合火电机组基本建设的程序。
5)新《验规》内容全面,基本涵盖目前火电建设中已认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规模、新参数,如:脱硫、脱硝、海水淡化、空冷、循环流化床直流锅炉、超临界、特种钢等。
6)新《验规》突出了对强制性条文执行和检查的力度,在各专业验收的内容上予以单独列项,使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检查和验收、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7)新《验规》质量验收划分,由原来的“四级验收”改为“五方最终验收”与施工自检相结合。
8)新《验规》重新调整了验收项目的“主控”和“一般”的比例,严格了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及隐蔽工程的验收要求。
9)坚决摒弃了陈旧、过时、落后的方法、技术、工艺和检验手段。
10)管道专业的新验收规程中将燃油、燃气、氢气和其他新型管道单列为两个单位工程:“燃油、燃气系统管道安装”和“其他管道安装”,以提高特殊管道的质量标准。
11)管道专业的新验收规程中取消了混凝土管道安装的项目,混凝土管道安装验收按土建专业执行。
12)新《验规》高强螺栓抽检按GB/T 50205-2001执行。
13)新《验规》化学专业需由施工单位编制“单位工程签证项目清单”,经监理和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
14)新《验规》汽机专业需由施工单位编制“质量控制点签证、记录、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项目清单”,经监理和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记录表式可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
1.2 火电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对关键内容进行的讲解
1)关于将“分段工程”改为“检验批”的问题。检验批是指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是施工质量验收的最小单元。它既可以将一个分段施工的工程划分成若干相互衔接的工序进行质量检验,也可以将分项工程按施工范围划分为若干更小的批次来进行质量检验。
2)新规程彻底实现“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建设部在对1988年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修订时,为引入新的质量控制理念,和国际上通行的质量标准接轨,将原标准中“检验评定标准”名称去掉了“评定”二字,原标准中涉及施工质量评定的有关内容也作了相应删除,只保留了与质量验收的相关内容,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而质量等级的评价则另行制定相应的推荐性标准,2006年发布的GB/T 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与工程质量验收实行了彻底分离。本次新规程中验收与评价的分离也体现了和国标接轨的原则。分离的目的是为了强化验收,“强化验收”的核心就是突出质量验收的强制性作用,强化和量化施工质量合格的保证值。
3)对质量评价的理解和具体要求。进行工程质量评价是本次编制新规程的主要变革之一。本次新规程中将质量验收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整合在同一个标准中,质量验收和质量评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便于操作人员的验收评价人员使用。
施工质量评价必须在施工质量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的全部重要部位(范围)系统,分别按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观感质量六个评价项目来评价、测量。
本次新规程中提出由独立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工程质量评价。火电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对第三方进行了详细解释:现阶段,独立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是指两部分监理单位和其他独立机构(如中电建协等)。
4)将工程质量由“四级验收”改为“五方终验”与施工单位自检相结合。
1.3 学习新《验规》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1)工程质量评价是否应该由监理单位进行。
a.监理单位是否具有工程质量评价的能力和资质,此类资质由何机构进行认定,这个问题仍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条例等具有法定效力的文件进行规范和明确。
b.如果由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质量评价,那么此项工作是否是现行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内的工作内容。通过对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和已签订的监理合同的查阅,我认为基本所有的监理合同均不含此项工作,应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协商对监理合同进行补充、增加监理费用并签订补充协议。
c.工程质量评价是否可由建设单位委托其他监理单位进行。此问题需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长期实践,确定是否有可操作性。
2)本次新规程将“四级验收”改为“五方终验”与施工单位自检相结合。
五方是指:施工、监理、建设、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家。此类人员是否应有相应的资质证件,这些问题仍需相应法律、法规或规程、规范进行明确。
2 新火电机组启动试运规程
本次新规程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对火力发电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等相关工作进行修订和补充,同时废止了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最终将部发通知变成行业标准。
本次制定的《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对试运阶段的划分、试运中各单位的职责、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试验项目进行明确,并明确了启委会和试运指挥部人员组成、部门划分、部门职责等。主要对以下几点进行了修订和增加:
1)明确提出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的保修期为移交生产后一年,即满负荷试运完成后一年。2)对移交生产明确提出要求:与电网调度管辖有关的设备和区域,在受电完成后,必须立即由生产单位进行管理;达到满负荷试运结束要求的机组,在总指挥宣布机组试运结束后,代表机组投产移交生产单位,生产单位必须接收。3)对满负荷试运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具体说明。4)将以前的试生产期改为考核期,并明确考核期从满负荷试运结束后计算,时间为6个月,不应延期。5)对移交档案的移交时间和档案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6)启委会的人员组成增加了“投资方”,并由投资方任命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体现电力建设、生产为企业行为。启委会的职责中增加了“主持办理机组移交生产交接签字手续”。7)试运指挥部的职责中列出“审批重要项目的调试方案或措施和单机试运计划、分系统试运计划及整套启动试运计划”和“组织和协调试运指挥部各组及各阶段的验收签证工作”。8)增加了启动试运过程中的监理职责。9)火电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对进入满负荷试运条件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予以特别强调,即:“汽水品质已合格”,指所有汽水品质和化学品质指标全部合格;“热控协调控制系统已投入,且调节品质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指设计的机跟炉、炉跟机和机炉协调自动控制全部投入。10)火电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专家提出,甩负荷试验不作为完成满负荷试验的必要工作,可由试运总指挥安排至考核期期间进行试验。11)火电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建议在整套启动试运期间对汽机真空严密性和发电机漏氢量进行考核。12)鉴于目前我国电力建设投资的多样化,电力体制改革后行政主管的不确定性,以及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繁多的现实情况,在制定本次规程时对竣工验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化。13)暂按电质[1996]111号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进行调试阶段的验收项目划分和质量检验评定。14)要求单机试运的首次操作必须在控制室操作盘上完成,不得就地操作启动试运。15)电气、热控专业自动控制系统原则上按设计套数统计,但经试运指挥部讨论研究确认设计不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不计入总套数内。
以上是我参加新规程宣贯培训的理解体会,因为培训时间较短、内容较多,而且是分组培训,所以有些培训内容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角度不同,可能导致有些问题无法阐述详实、完整,希望各位同仁能提出宝贵意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摘要:通过参加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举办的“七项新规范宣贯培训”,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具体就锅炉、汽机等专业的新验收评价规程和新火电机组启动试运规程作了论述,以期指导工程实践。
关键词:电力建设,新规程,验收,评定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经教育部修改并重新颁布,我们作为中小学普通教师,渴望通过贯彻执行这部新师德规范,能进一步赢得学生的支持、社会的信任,在更好的环境里更加务实高效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落实新师德规范,关键在教师。教师应该全面把握这部规范的实质内容,正确运用新规范促进自己的成长,使自己真正能为人师表。
一、新师德规范为新时期教师指明了前进方向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1985年第一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随后于1991年、1997年和2008年三次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修改完善。这些规范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最新出台的规范继承优秀师德传统,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为新时期教师进一步指明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实现自我的前进方向。
1正确把握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6大方面20句话,是教师的自律准则和立业指南,既贴近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贯穿其中的主题是“尽责爱生”。围绕这一主题,规范明确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确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强调了师德的灵魂所在——关爱学生,强调了教师的天职所在——教书育人,指出了从教者的内涵特征——为人师表,指出了育人者的能力之源——终身学习。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全面界定教师处理与学生、学校、国家、社会关系的行为方向。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真正做到为国为民依法履职,爱岗爱生高度负责,尚学尚德强技增效,重能重公倾心施教。
2科学看待新规范的时代内涵
新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灾区教师在大难面前展示大爱情怀这一重要背景下修订的。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必须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进步需要,关键在教育质量,根本在教师素质,最核心的还是要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高尚而强大的精神支撑,为人师者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去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各种困难,安心从教、精心育人。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出台的新规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既强调教师对自己要知荣明耻,坚持终身学习,抵制有偿家教,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更强调对学生要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充分体会新规范的良苦用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也是活生生的普通人。正是看到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看到了大部分地区的教师待遇还不高、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教师的付出回报还不够,中央才特别强调要加强师德建设,要通过上千万教师的无私奉献来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受人尊敬、为人期待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充分体谅党和国家领导的良苦用心,继承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向地震灾区的同仁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发扬奉献和敬业精神,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有效地贯彻新师德规范
师德规范不是法律,不具有强制性,但对于具有高度自爱自律意识的教师来讲,它不是法律胜似法律,没有强制胜似强制。它让从教者守则安然、违则茫然。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师德规范内化为敬业、专业、勤业、创业的精神,在平凡而充实的教育工作中问心无愧、不折不扣地去践行和落实。
1尊重现实,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贯彻新规范
遵守师德最终是为了更好她进行教育教学,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就我们玉林市的实际而言,城乡结合,人口众多,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还不尽如人意,我们贯彻师德规范不能做秀,一定要着眼于最终目的,着眼于基层实际,不在机械对照上做文章,而在领会实质上下工夫,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期望出发,在做实事、求实效上践行师德规范,把对社会的负责、对学生的关爱融入严以施教之中,朴实无华地贯彻新规范的精神实质。
2尊重时代,在与学生和谐互动的过程中贯彻新规范
新时代要求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有新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地转变育人理念、更新教学思维。终身学习是新规范六大方面之一,我们要按照要求,真正从道德层面上,从对学生关爱和向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重视“知新、创新、教新”,重视运用符合时代特点的新观念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做学生的朋友,在与学生和谐互动的过程中,在有效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有效地传授为人处世、安身立业的人生技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尊重社会,在社会监督和支撑的过程中贯彻新规范
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师德建设同样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特别是新规范规定的不少要求,离开了家长、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光靠教师自己独善其身,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此,作为普通教师贯彻新规范,一定要有社会意识,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言行自觉地置于社会的监督和支撑之中,尊重社会意见,从社会上汲取力量,更加有效地以师德标准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坚守职业道德,倾心施教育人,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在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强势推进师德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师德为要。真正把师德规范落到实处,需要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势推进。
1把师德建设作为抓教育的重要目标
无良师则无良生,无良生则无良才,无良才则无一方之未来。良师之要,一是有才,二是有德。因此,党委政府重视教育,主管及相关部门推进教育,首先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把其作为抓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抓到实处,抓出成效。就基层学校而言,一定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真正依靠师德打基础,依靠队伍打天下。
2以推动素质教育带动师德建设
新规范的贯彻执行,需要教师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实现这一转向,关键在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推动。要大力推行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使学生不再为了应试而学习,使教师不再围绕考试而教学。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兼顾教书和育人,真正兼顾传道与关爱。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以贯彻落实新规范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3以评价机制促使师德建设成为经常性工作
师德建设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在经常化、制度化上下工夫,要常抓不懈,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齐抓共管、动态监测、科学考评、有效激励的机制,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依据,促使广大教师在外部有效监督下,增强内力,践行师德规范。
总之,新师德规范是教师的前进方向,我们应该以推行新师德规范为契机,在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努力学习,为社会、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学校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学习了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对照新旧规范,校长重点强调了新规范中所规定的“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不敷衍塞责;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
铭记在心。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对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于国家
2008年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可以说我们国家经历了生死的磨难,在最困难的搏斗中我们胜利了,同时在这胜利的背后有很多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优秀的教师为了挽救自己的学生丧失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伟大的身躯保护了学生,而身在家中的妻子与孩子却无人关心。这些教师在遇到困难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学生,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到忠诚于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勤恳敬业,乐于奉献,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我觉得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还不够,还应该像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对学生的奉献精神,那种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并且在最危险的时刻保护了学生的安全,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值得我去反思自己的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对于学生
说到学生,我就会想到家长,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遇到好的老师,我们老师也有为人母的一天,我们的心理和家长们的心理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再好的环境下成长,都希望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关心学生这方面应站在家长这一方面,对待学生要想自己的亲人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觉得有时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体会.相会理解,来共同把孩子们教育好。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我们在教学中让一些孩子去背,去写,去读,让他们去学习知识,他们却以为是给老师学的。却体会不到老师这样做是对他们的一种爱。所以我觉得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对于教师自身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
在教学中应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辅导学生,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多听取优秀老师的公开课,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后一条是终身学习,我觉得教师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教师还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
总之,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会有更大改善,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教师师德心得体会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小朋友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对他们关心太少了,作为一个英语专职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要面对的是五个班级的学生,精力较为分散。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
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灵魂的导航灯。
教育振兴必然推动民族的素质提高这就要我们,教师师德必须高尚,师德是教师的根。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师德归结为一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传身教,诲人不倦。古人为我们现代人做出了榜样,而我们现代的“人民教师”又该怎样去做呢?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充满活力、希望的 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热爱学生尊重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忌以分数取人,忌借手打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都是教师难免遇过激动行为。比如:题错了罚抄10遍、100遍;上课捣乱就罚学生站或赶出教室等这些做法,对于教学没有一点儿好处,反而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不能用时间洗掉的阴影。
曾在报纸看到过一篇有关报导:说一位教师罚一名学生抄题字100遍、5道500遍,于是受不了教师的惩罚而跳楼自杀的事例。这件事给我启示很大,一方面让学生抄写更多的遍数给学生增加很大的负担,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最后学生自杀。这样做有害无一利,这个事例使我认识到虽然每个孩子在心理上智力上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总的趋于是积极向上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进步。
教师是一棵参天大树,教师是一本厚厚的书,教师是一支燃烧自己照别人的红烛。有的教师行程一万多里,利用暑假自费到学生家家访,他不是告学生的坏而是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创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许多的学生,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为学生遮风挡雨,他是一盏灯,为学生前进指路。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的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随着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在教师中掀起了对其学习的高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被列为六点要求之一。充分说明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给每一位任课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也是我们能更好第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尽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轮——已有六个年头,但社会上对教育的评价却没有及时跟上步伐,应试教育依然轰轰烈烈,客观上导致了学校评价体系的偏离,以及教师评价手段的单一。追求短期的效应,唯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手段不仅累了学生,也累了老师。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真正理解教育工作的内涵,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新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不断创新作业的批改评价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关爱学生”是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关爱学生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提升。最关键的一点,爱学生就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正是本人一直思索的一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追求个体纵向的发展提升,让他感觉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发展有提升,看到前途一片光明。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不断积累起一些经验、方法,同时提升价值观。此外,关爱学生,要求我们不仅能关注到学生课堂上、作业中、考试时的点滴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了解其心理活动,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沟通交流。我始终坚信一条:只有信任老师,才能喜欢你的课。所以,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是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实验小学李淑英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对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于学生
说到学生,我就会想到家长,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遇到好的老师,我们老师也有为人母的一天,我们的心理和家长们的心理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在好的环境下成长,都希望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关心学生这方面应站在家长这一方面,对待学生要想自己的亲人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觉得有时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体会.相会理解,来共同把孩子们教育好。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我们在教学中让一些孩子去背,去写,去读,让他们去学习知识,他们却以为是给老师学的。却体会不到老师这样做是对他们的一种爱。所以我觉得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
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的好的教育效果。
二、对于自身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
在教学中应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辅导学生,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多听取优秀老师的公开课,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后一条是终身学习,我觉得教师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
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教师还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
总之,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
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兰州三十四中 万里松
一、对几个主要概念的认识
规范:标准、法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言规范
(一)师德:指教师的道德
道德一词一说:源于拉丁语,意指风尚、习俗。道德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论语〃述而》:“老于道,据于德”。《孟子〃公孙丑下》:“尊德贵道”。道德是分开讲的。所谓“道”,是指人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天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作为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得,所谓德者“得也”,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在古代,“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首先将道德两字连用的是《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现在人们通常把道德理解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德、境界、修养及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
道德作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具体生活和具体行为进行制约和引导。道德渗透到具体的职业生活职业行为中,就表现为丰富多采的职业道德,如:干部道德、医生道德、教师道德、律
师道德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二、师德及师德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道德是在教师的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民教师处理和调节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道德总的特点:利他性、自觉性、广泛渗透性、稳定性、实践性等等。
⑴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职业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这种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的神圣任务,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与其他职业劳动特别是工农业劳动、商业活动等不同,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和塑造新的一代,所以不仅要用自己丰富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传授”品格,即以自己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健康、聪明、活泼的新一代,正由于此,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因为此,社会对师德水准的要求比较高,在人类道德史上,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上。
⑵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人们形容教师:“人之楷模”、“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等。比喻成“园丁”、“红烛”等等均是对教师道德行为表率性或典范性的要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你们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⑶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由于教育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具有共同性,尽管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教师道德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又具有某些共同的规范要求,这些共同性正是师德内容继承性的基础。我国历代师德具有丰富的内容,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孔子的“有教之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骨干师德之风”。孟子也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他主张“因材施教”,荀子认为教师学习礼仪是修身的重要环节,“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之谓道德之极。”学习后还必须初中躬行。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篤行”(篤:忠实、全心全意)要求教师不仅要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并要认真地分析、思考,明辨其真伪、善恶、是非,并贯彻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三、教师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这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或称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就是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认真教学培养后昆为天职,人们对教师也用了许多比喻,如:“园丁”、“春蚕”(吐尽最后丝)、“红烛”(烧尽自己,照亮别人)、“人梯”(让别人踩着肩膀向上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树人”是伟大的工程,并不仅仅是完成某门课的教学。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代早有“师表”提法,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孔子最早倡导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从事教育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倡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举止、语言的修养,也很重视教育有道,受到学生的爱戴。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教师的举止影响太大了。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要身体力行。
(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这是师道规范,教师要爱学生,这是社会责任,是社会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体现的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爱的具体体现,责任感和良心,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当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爱时,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言,师之惰”,但严格并不等于惩罚,教师绝不允许使用体罚,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要使学生对自己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远之。诲人不倦,即对学生要特别有耐心,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坚持正面教育,正面引导、灌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另外对学生要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一碗水端平,孔子有句名言:有教无类,即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尤其对差生,更应当倍加爱护和关心。
(四)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因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有比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这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混糊现象在高校教师中是绝不能存在的,千百年来,一直将精通业务作为师德的主要内容之一,“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感不能解,非师也”。
过去有一桶水的比喻,“活水”、“源头水”,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要了解当代科研成果的最前沿动态,要讲知识,更要传授学习的方法,要精通一门学科,又研究相邻学科,使自己具备广博精神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经济、知识爆炸时代,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新的成果,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学而不厌还应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鼓励教
篇二: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吕燕:
教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和大发展,首先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对于特殊教育岗位上的老师而言更要做到爱生以德。
爱是生命的维生素,人们都渴望得到“爱”,爱的范围是很大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爱的关系,而离我最近的、最有内容的爱则应当是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的爱。汐。
“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爱对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教育中有爱,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舒展,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涌动。
徐敏:
教师去学习礼仪规范,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风度,也许比学业的进修更来得有意义。因为我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项不断与人交流交往的工作,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如果不懂文明礼仪,周围的人很难接受你,承认你。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为人师表,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次,当我走进教室,我们班的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的回家作业忘在家里了!”换做以前处理学生的办法,我肯定让他另外补起来了,谁知道他到底做没做呢?但当我看到眼前这张稚嫩的脸蛋时,我原谅了他,只是要求他明天带来给我看。第二天早晨,我刚从教室走过,还没进办公室,他就追出来把作业交给我了。我想,不管他是真的做好了忘在家里了,还是后来补起来到第二天再来交的,这一次小小的宽容让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信任,我相信,以后他一定能及时上交作业的!
所以我认为爱护学生,善于包容的老师,这样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顾小红:
一、“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爱的越深,教育的效果就越大。当然,教师的爱要细致而严格,爱学生不是一味地溺爱学生,更要有严师之威,教育是爱更是一门艺术。
二、“诚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出发点。
教师对待学生,就要心平气和,真心相待,要努力使学生相信教师这样做是为他们好,要充分理解与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耐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必要环节。
教育学生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对于我们的特殊学生,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善于捕捉任何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充分肯定,热情鼓励。
四、“信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动力。
教师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对症下药,教育出现成功的那一天就会到来。我们的学生都缺乏自信,但作为教师必须充满信心,否则就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或功亏一篑的结局。
无论是谁,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拥有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把教师的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我们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顾敏:
作为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所面对的对象是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他们有的生活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中,有的情绪无法自控,有的行动不便,甚至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在这片园地里,我们需要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淡泊名利;需要用十倍的艰辛、百倍的耐心去培育这些“残苗”。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更需要注重创新师德观念,更需要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崇高的师德师风。
我们从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去爱学生,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要疼爱与关心他们,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到系鞋带,上厕所等小事,处处时时对他们给予帮助、指导,促使他们萌发健康、正常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一开始就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特殊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生存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源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紧密围绕生活主题编排实用教材。因为这些残疾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得到的关爱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师更需要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分别制定不同的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他们制定个体化教学方案。
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苦中有乐。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
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顾敏捷:
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热爱学生,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老师要真正走到学生中,营造一种和学“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能使心灵更健康的发展。创设宽松的育人环境,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活泼的学习,是我所追求的工作原则
归顺萍: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审美感念,他们也都喜欢美的事物,在他们的小眼睛里最想看到的老师我想不一定有美丽的外表但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我时常和他们谈心时说道:老师允许你们犯错,老师象你们那么点大的时候也做过调皮捣蛋的事情,但是要知道悔过,同样的错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记得以前在一次师德报告中一位老师谈到:教师的礼仪分为“教师的素养”和“教师的语言”两个板块。我们知道学生每天在校与老师同学8个小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令而不从。”这就要我们要有严谨的态度,对自身要有高要求。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我们的学生,我想每个学
生都愿意接受一个“阳光”而又富有爱心的好老师,多点表扬与鼓励,相信我们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爱的好老师,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文明有礼的育人环境。
赖美君:
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关心。特教老师对学生也有一种本能的母爱,关心是它的主线。当天气突变,老师发现学生穿少了,她一定会想方设法找衣服给学生穿,或者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学生身上。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耐心。老师的爱是理智的,她比母爱多了一份耐心。当孩子以哭闹“要挟”父母以达到某种要求时,老师会非常“狠心”不理他,耐心等待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能力。一种专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听懂无语孩子的“语言”,并使他们开口说话。这种能力能把阳光注入孩子封闭的心田。这种能力能让奇迹不断在孩子身上出现。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意志。为了让一个孩子学会某一种技能,老师可能会教几年,也许仍然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老师会坚持,永不放弃。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智慧。老师的爱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某个吵闹的孩子忽然不吵闹了,刚进学校的小朋友,队伍排得那么整齐,课堂上,各种层次与性格的孩子能互相配合,在老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学习??这一切成果无不凝聚着老师的智慧。老师只有艺术地处理各种出现在孩子们身上的状况,用智慧引导孩子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孩子们才会不断地进步。
盛虹:
从事特教这个职业已经是我生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进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我将在这个舞台上坚持不懈地努力。
对于老师的看法,我们的学生最简单:只要你是爱他(她)的,就会回报你他(她)的爱。篇三:学习师德规范十不准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十不准》心得体会
胡秋梅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 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 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教师 十不准》 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 爱,这种 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 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 亲地给予解答;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 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首先,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
(1)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 职尽责,教书育人。
(2)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 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所以,教学工 作
中,我门要保证学生既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积极参与 课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 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
(1)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
(2)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 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 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 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
(3)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再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要知 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学之 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篇四:2012年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2012年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在想,我要怎么做才能算得上是好老师?优秀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五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明白了:教育孩子的正真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作为新时代的普通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简单谈谈我对学习“师德”的体会:
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要爱岗敬业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么这一辈子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要热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给予很多的爱。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能在我们的学校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要学无止境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四、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
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楷模,正如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时严格地要求自己,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让学生心服囗服,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良师益友,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会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篇五: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尤溪五中 陈爱华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对于老师这个崇高的职业还有一点“陌生”和“距离”,在学习了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之后,对于教师职业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下面就是我认识最深刻一点心得体会:
一、“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教育者要先爱教育。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卓有成效地工作。同时,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怎能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尽心尽力?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作为一名新老师,刚投入教学工作,有许许多多的疑惑和苦恼,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惑,有时也会灰心,也想放弃,但一个老师如果不爱自己的岗位,不忠于自己的职业,又怎能成为一名好老师,所以我时刻鼓励自己,一直坚持努力工作,并且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二、“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键词:高职教师,师德,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立德树人,以身示范
“业精堪称师, 德高能为范”, 人以德为本, 作为高职教师在师德方面上, 有一个怎样道德标准?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就说教师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人民教师在师德方面上, 标准则更高, 要求则更严。
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之重任, 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在新时期, 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 对教师的师德、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对高职教师师德规范的起码要求。
一、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道为最先。而要传道, 教师首先得正身”。“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 教师的一举一动, 时时刻刻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言行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 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 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精辟话语阐明了教师要教好书, 育好人, 教师师德为先。良好的师德素养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是在从教生涯中所必备条件, 是在教坛事业中的执教之本。高尚的师德, 是对学生无声无息的教育, 最生动具体的表现。师德建设是当今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是人民群众度量教育者的一把尺子, 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是知识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社会, 时代呼唤着高素质、高端科技的创新人才, 而这些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人民的教师, 那么人民教师就得具备新世纪的高素质。因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把舵人, 教育的目标以及办学方向都需要教师去落实, 教育质量好坏和办学效益都得教师去身体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都要教师去实施。所以振兴教育事业,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 以德为主”。高职学生大多数来到大学里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没有远大的理想, 没有更高的追求, 很大一部分学生得过且过。这就要求高职的教师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每个学生。什么叫良好的道德?道德的好坏虽然没明确标准和法律准绳, 但“德”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体现于非正式舆论之中, 所谓“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是道德标准。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是“德”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德为先, 以身示范, 培养良好的师德, 在教书生涯中体现人生的价值, 是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的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最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导师, 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所以教师的师德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为师者的一面镜子。
二、爱生如爱子, 以德感人
一名人民教师热爱自己教育事业要如何体现呢?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奉献出无限的师爱, 师爱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教师的爱是用挚诚的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爱生如爱子。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 孩子就不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美德。因为教育职业场所是校园, 校园的主人是学生, 学生每一天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 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 每一时期有着的不同的思想, 要教育学生, 教师就必须想学生之所想, 思学生之所思, 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 时时刻刻向他撒播无限的师爱, 用无私的爱来开启学生的心灵。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当遵循的教育的规律, 是为师者必备的品质, 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作为高职教育者, 在高职的教育工作中, 教师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去感动学生。在教师工作中应该充分相信学生, 时刻把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 学会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和不同的呼声, 教师与学生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 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以德感人,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书育人, 尊重学生的人格,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爱生如爱子, 以德感人”, 是高职教师灵魂的化身。
三、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处处以身作则, 率先给学生做出榜样, 以便学生效仿。目前高职大多数学生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较差, 在校得过且过, 是非观模糊。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教师,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尤其重要。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是美德, 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必须做到, 只有老师端正自己的行为, 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无德无以为师。”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定会为人师表, 行为世范,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他会对事业执着地追求, 他一定会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率先垂范就是给学生树立典范, 对学生切实地负责, 这样才能潜够默化、影响源远流长的教育。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 教人读书, 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 为正士, 在家则家重, 在国则国重, 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 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阐明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所以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 要做到以身作则, 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 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教育每一个学生。“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是高职教师的行为准则。
四、热爱教育, 甘为人梯
教师这个职业有它的特殊性, 它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生动活泼的人,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 教师每天有着不同的智力劳动, 所以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它看不见, 摸不着。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坚定的献身精神, 也就是热爱教育, 甘为人梯。首先忠于职守党的教育事业, 甘愿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图名利, 甘做蚕烛。其次, 师德的另一体现是乐于奉献, 甘为人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的引诱下, 不少人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低、物质条件较差, 教师还处于相对清贫的位置, 这一现状动摇了不少教师在职业方面的信念。而高职教师担负着培养祖国栋梁之重任, 换言之, 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 这就要求教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完成好历史交给教师的使命。所以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 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甘为人梯, 无私奉献。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否则只能成为“教书匠”, 不可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任何职业有所不同, 教师只有苦心经营才会有收获, 才有可能来完成史命。由此看来, “德”是赋予人类灵魂的基石。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是一个高职教师的天职。“热爱教育, 甘为人梯”仍是高职教师一生的追求。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是教师的灵魂。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爱生如爱子, 以德感人;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热爱教育, 甘为人梯。“业精堪称师, 德高能为范”, 身为高职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标准, 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张明.教子有方[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
[2][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西力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
关键词:师德;新课程;规范
跨入21世纪的人类,将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站在新世纪的巅峰之上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兴旺,寄托于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一、敬业爱岗,立足本职
任何职业道德都要求从业人员做到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热爱教育,忠诚于教育事业。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对教育工作有着无限的热爱和忠诚,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他说:“爱之能勿劳乎?中焉能无悔乎。”他的学生子贡说:“教不倦,仁也。”“教不倦”的精神是他对学生忠与仁的表现,是作为教师的负责精神的表现,所以被称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脱下西装,到农村去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对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当然也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最根本的是要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他们塑造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教好他们。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爱,才会主动地、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合格的教师。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必须铭记这一名言。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宠爱。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从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深受学生欢迎的特级教师斯霞认为:教师既是学生的慈母,又应是学生严格的老师,还应是学生的亲密挚友。
另外,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书育人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教书”,最主要的是指教学各门功课。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教不好功课,就是没有完成基本任务。
然而,“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的。在学校中,“育人”主要是通过“教书”即学校过程来进行的。教师把课文中所载的“道”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原则影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就是在育人。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
因此,历来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把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善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信服、仿效,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新师德规范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新师德规范心得体会09-29
学规范,明师德学习心得06-24
师德规范要求10-15
中美师德规范差异06-13
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细则10-26
教育法律法规及师德规范讲稿07-01
读《新纲要新师德》心得体会07-08
学习新师德心得体会09-14
新师德师风学习体会06-01
新时期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