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精选15篇)
一、公开承诺制度
党支部每年初按照镇党委和上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党员和干部的思想实际,制定党支部创先争优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同时指导党员制定个人创先争优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并以适当方式将制定的创先争优目标和具体措施作为承诺内容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医护人员和群众监督。
二、示范创建制度
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以争创“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党员在思想政治觉悟、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服务医院科学发展能力、业务技能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
三、领导点评制度
党支部每年底组织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点评工作,主要由党支部书记负责对支部全体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践诺情况、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充分掌握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努力方向,督促整改提高。点评情况要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教职员工监督。
四、述职评议制度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实验性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可行和可操作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战术模式和实施策略。潍坊市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验性研究,不但在实践经验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理论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1 明确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1.1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广义上说,凡能够促进健康、维护生命和防治疾病的服务都应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狭义上说,从现实出发,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社会和个人合理分担且负担得起的,充分体现公平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才定义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高精尖、高费用技术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得起的服务,则是“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2]。本研究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狭义上的内涵。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外延包括[1,2]: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规范诊疗程序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供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用水等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外延虽然广泛,但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公共卫生服务、小病的基层服务和大病的适宜服务”。
1.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界定的依据
之所以这样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是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是将卫生事业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定位的。将“基本”作为前置条件,有助于区分发展的阶段性和渐进性,遵循了卫生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有利于体现公平、利贫的原则。在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时,充分考虑到了以下4个方面因素的制约:(1)期望寿命不可能无条件延长。(2)医学科技不可能无条件进步。(3)卫生费用不可能无条件增长。(4)就医预防不可能无条件自由[3]。
1.3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化,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制度保证。其实质就是通过刚性的制度规定,向居民提供规范的公共卫生、小病和大病诊治三大类基本卫生服务,让广大居民看上病、看起病和少生病。
2 确定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产品选择和实践模型
2.1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构架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础构架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保障供应四大体系建设,以及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人才、信息及法制8个方面的体制、支撑(图1)。怎样在此基础上,选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
2.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选择
新医改方案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我们在研究中认为,如果改为“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更为妥切。因此,选择符合人民需要和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既可及又可得,既公平又有效,既普惠又利贫,政府、群众和卫生机构都比较满意的产品,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问题。
前期卫生改革的实践证明,要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导下的卫生服务,很难保证其公益性和公平性。政府主导下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提供有以下的模式可供选择:
一是补供方。政府按照卫生服务需要的标准,以政府拨款的方式向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资助,免费或低费向居民提供服务,即英国模式。但依靠强大的财力支撑,同时可能带来低效率问题。二是补需方。通过加大对需方的补助力度,提高对需方的补偿水平和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保障的覆盖面和覆盖程度,类似于德国。但要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也必须有强大的国力支持,同时居民就医的可得性得不到保证,且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三是供需双方都补,即拉美模式。限于政府财力,可行性较差;同时,可能会导致机构低效率[4,5,6]。
根据我国的实际,我们认为供需双方都补更符合中国实际,关键是如何补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和效率,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可得又可及。
2.2.1 补助方式利弊分析。
根据对供需双方补助力度和范围的侧重不同,又有两个模式可以选择:一是.“小病补需方、大病补供方”的模式。小病补需方的缺点是,居民小病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得性得不到有效保证,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数量较少,难以自我发展,如果只补需方,居民就医会出现可及但不可得;大病补供方的缺点是,为居民提供大病服务的效率低下,可能导致新的“看病难”。二是“小病补供方、大病补需方”的模式。一方面主要由政府出资,举办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直接为居民提供小病和公共卫生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力度,对居民的大病住院服务等实行第三方付费。这样,既照顾到了小病、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又考虑到大病就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较为可行。我们认为,“小病补供方、大病补需方”更符合中国国情。
2.2.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选择。
根据群众“小病到小医院找小医生花小钱费小时间,大病到大医院找大医生花大钱费大时间,预防服务不在乎”的就医特点,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化分为3个部分。即:小病就医、大病住院和公共卫生服务。并提出将“小病社区低收费以补供方为主、大病住院有保险以补需方为主以及公共卫生政府管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三大服务”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选择。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产品选择路径见图2。
2.3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践模型
我们在分析中认为,“四梁八柱”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措施和手段,是“生产设备和生产的组织过程”;为居民提供“小病社区低收费以补供方为主,大病住院有保险以补需方为主,公共卫生政府管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三大服务”,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产品”,是最终的目的和落脚点。“四梁八柱”构成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构架,是实现“三大服务”的基本载体。
“四梁八柱”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共同作用于“三大服务”。离开了“四梁八柱”,“三大服务”便无从谈起;同样,离开了“三大服务”,“四梁八柱”也就失去了意义。本研究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践模型概括为“四梁八柱”、“三大服务”。也就是说,在构建“四梁八柱”的基础上,向居民提供“三大服务”才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全部内涵。
基于以上分析,实验研究紧紧围绕产品选择的目标,加强“四梁八柱”建设。把“四梁”作为“三大服务”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条件;把“八柱”作为“三大服务”有效提供的体制机制保证,作为“三大服务”的“程序系统”,并把“四梁八柱”概括成“四大体系、四大机制和四大支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践模型如图3所示。
3 设计了“基本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
前期本课题组承担的《国民基本卫生服务包可行性研究》,将小病基层门诊就医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划分为五级包,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1]。但这一理论,是基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只涉及到小病基层门诊就医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不涉及大病的住院服务,在本研究中将其称为“基本卫生服务包”。
本研究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指导,在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国民基本卫生服务包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基本卫生服务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病的就医服务,并按照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急诊急救、孕产妇住院分娩、妇女儿童大病就医、住院手术和全部大病就医服务等5个层级,是基本卫生服务包的发展,本研究将其称为“基本医疗服务包”。
概括此两项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划分为“基本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之所以将其分级打包,是因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长期的建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将其“打包”,更清楚地区分了“基本”和“非基本”,明确了服务产品选择的内容;将其“分级”区分了居民需要的轻重缓急,明确了提供服务的步骤和提供顺序,以便于随着财力的不断增加而逐步扩展。
基本卫生和基本医疗两个服务包是动态的、开放的和逐步递进的,有利于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随着政府卫生投入的不断增加,进行适时调整。
4 拟定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程度评判标准
为更好地考核一个区域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程度,本研究从需方可得性、可及性方面,拟定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全建成和基本建成两个标准,并利用优度评价法,对其建立程度进行量化评判。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标准如表1所示。
上述标准确定的依据,一是标准值。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如居民步行到达最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等。二是经验值。参照国内外的经验而拟定的,如医药费用的比例等。三是实验值。根据试点地区的现实情况拟定的。当然,这些指标还可以在实践中予以修正,我们仅以此考核、评判试验地区的成效,以督促工作进度。
综上所述,潍坊市实验研究通过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什么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和结合国内外的各种相关研究,提出了符合广大居民需要和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小病社区低收费以补供方为主、大病住院有保险以补需方为主以及公共卫生政府管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以“三大服务”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选择,以构建“四梁八柱”,提供“三大服务”为核心的实践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建立什么样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问题;通过制定基本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回答了怎样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问题;通过制定建立程度评判标准,解决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程度的评判问题。上述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为在我国其他地区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摘要:本文明确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和外延,确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产品选择和实践模型,设计了基本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程度的评判标准。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怎样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及如何评判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程度等4个问题。
关键词: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理论研究,卫生服务包,产品模型,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马安宁,郑文贵,王培承,等.国民基本卫生服务包可行性研究概述[J].卫生经济研究,2008,12(4):8-10.
[2]马安宁.潍坊市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试点框架设计[J].卫生经济研究,2008,12(12):16-17.
[3]马安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得懂摸得着行得通[J].中国卫生,2009(5):22-23.
[4]李妍嫣,袁祥飞.主要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模式比较及启示—以英国、美国和德国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5):44-45.
[5]于保荣,王维夫,李友卫.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基本卫生服务提供及管理体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9):641-644.
关键词 完善 党支部 制度建设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明确高校基层支部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党支部凝聚力
据本课题组调查显示,衢州学院有85%以上基层支部基本保证每月过一次以上组织生活,绝大多数党员能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40%的党支部书记高度评价支部书记岗位对自己具有吸引力,他们不仅能自觉地完成党委要求的思政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一线的管理,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在高校的执政自觉和执行力;但是也有34%的支部书记对此态度暧昧,有的对支部书记的岗位缺乏认同感,认为定位模糊、职责不明,与基层教学科研工作关系不够清晰,对如何参与基层工作存在制度保障的缺失。
在新形势下,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注入了新的内涵。党章明确规定党支部负有八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则进一步界定了高校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为支部工作明确了方向。面对当下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实践与存在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党支部的工作条例,在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的同时,重新定位、明确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完善和更新“支部建在连上”的具体内容,发挥支部的政治、组织优势,增强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凝聚力,提高党支部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
2 完善高校基层支部书记的激励机制,提高党支部战斗力
衢州学院党委在开展对党员管理、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探索并建立了党支部的党员管理制、民主生活制;基层组织选举制、组织发展制、集体领导制、党员公开评议制、教育监督制、争先创优制等基本制度。据我们关于衢州学院基层支部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大多数制度执行受到支部书记的肯定。基层支部当前侧重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亟待在三方面克服困难:一是发展新党员工作任务重,二是因教师不坐班组织活动难,三是支部内部协调难。
处于教科一线的教工兼职支部书记,在完成工作岗位定量考核的同时,多数支部书记工作思路清晰,主观上愿意积极配合党委、总支的各项工作,但因支部工作的制度保障缺位、活动经费短缺等影响工作创新,难有更多作为。调查显示多数兼职支部书记能任劳任怨地工作,甘于奉献,有较高素质,这正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现。据调查了解,不少高校基层支部活动经费短缺是多年来的常态,一般很少下拨党支部的专项党建经费,配套机制不完善必然影响基层支部党建活动的有序开展。为了激励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推进基层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衢州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工作支持、经费补助、业绩评价、培养发展和提拔使用等五方面。
3 构建基层组织的支持系统,发挥党支部的基础性作用
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仅需要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需要党支部在管理党员、联系群众、引领群众及为人民服务中的纽带作用。衢州学院党委就根据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对党支部支持系统的基础性建设:
一是党支部工作条件的创新改善。在学校党建工作领域中,所有的党员档案和支部的相关资料,实行由档案室集中保管与支部流动管理运用相结合办法,采取分层次管理;每年度下拨专项经费,创造条件保证各院、部筹建党员活动室,并适时开展评比活动,逐步改善了党支部的工作条件。
二是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建设。党委根据调研中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发挥学院党校作用,建立了支部书记岗位培训制度,组织支部书记分批轮训、学习考察,定期组织交流支部书记工作;学校党委组织并选派党务专家讲解(下转第71页)(上接第48页)时政、指导支部书记提高党务工作水平,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及时透过各种现代传媒方式定期传递中央精神和各种信息,及时传达学校重大事项、工作决策,在每项改革出台前,都要召开有支部书记参加的座谈会、听证会,有意识地培养、提高支部书记的参政议政能力。
三是党支部管理系统建设。学校党委重视支部在基层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创新、营造党务工作制度和环境,为党支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明确制定支部书记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目标措施、工作激励等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校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使用和培养制度;建立对党支部建设、管理的监测机制和奖惩制度,及时发现和把握一线党支部工作的达标情况。
4 强化党支部书记人格魅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书记是基层党支部的“领头羊”,作为实现党的根本任务和工作目标的基层领导,对于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促进班子的团结,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实现党的工作目标,支部书记的影响力尤为重要,领导者只有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群众,群众才会由衷地产生出激情与钦佩之情,从而心甘情愿地追随领导去实现党的目标。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支部书记,如何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清正廉洁和浩然正气去带动支部成员,团结和引领广大师生在一线开展工作呢?
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经济体制转型、利益格局调整的新时期,党支部书记一定要认真学习,要有正确的名利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政治上保持坚定,在理论上趋于成熟,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是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也。支部书记“官”虽小,但必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认识,要慎欲、慎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因“官”小而刻意去逢迎讨好,不因“官”小放纵自己,而要锻炼自制力,自觉地用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洁身自好。
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师生眼中,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盏灯,尤其是党员领导的一举一动更是众人注视的重点。支部书记尤其应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群众的表率。
四是作风民主,多渠道采纳众言。支部书记要广纳群众意见,只有民主才能达到人和政通,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倾听群众的呼声、意见,掌握教工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把群众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出来,群策群力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支部书记还要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知群众之疾苦、问群众之冷暖,纾群众之困难,以满腔热情的工作,体现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并自觉地塑造说实话干实事的形象。
五是加强个人修养,培育人格魅力。做人要方正,讲原则讲风格主持公道;胸怀要坦荡,有容人之心,涵纳之量,善于换位思考,体谅人、理解人、宽容人;待人要诚恳,要与人为善,言而有信,承诺必践,做到群众批评不急躁,同事批评不计较,领导批评细检点。总之,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通情达理,知礼守节。还要认真总结支部工作的规律,把人格魅力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把基层的工作做得更好更细些。
参考文献
[1] 钮秀山.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中国科技信息,2009(4).
目的:明确党费收缴、学习、民主生活、重大情况通报等一系列制度,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
一、党费收缴制度:
根据中组部《关于共产党员交纳党费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凡有工资收入的共产党员,每月以比较固定的经常性工资收入总额为基数交纳党费。
2、交纳党费比例严格按中组部规定执行。即党员月收入在400元(含400元)以下者,按0.5%交纳;月收入在400元以上至600元(含600元)者,按1%交纳;月收入在800元以上(税后)至1500元(含1500元)者,按2%交纳。党员按季度向党组织交纳。
3、党员自愿交纳党费者,支部应予鼓励。
4、党员无正当理由六个月不交纳党费者,视为自行脱党。
二、xx中学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
(一)、党支部学习的组织
(1)、党支部学习由支部书记主持,全体党员干部参加,吸收校内的非党同志参加。
(2)、主持人负责审定学习计划或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
(3)、组织委员负责按要求提出学习内容,拟出学习计划,具体职责是:
1.负责拟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所需的书籍、文件、辅导材料,对理论学习的内容、重点和研讨题目按照要求列出,并经主持人审查后印发或组织学习。
2.记录学习情况,建立学习档案。集中学习研讨时,负责学习研讨记录和考勤工作。
3.组织学习辅导,围绕学习专题,进行调查研究,编辑学习资料,邀请有关专家作辅导报告。
4.总结和经验推广。每年要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整理、上报学习中的做法和体会。
(二)、党支部学习的内容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有关内容;上级组织部门或政府、学校的重要文件;组织工作业务知识和经济、政治、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公共知识和党支部建设的有关内容。
(三)、党支部学习的形式
党支部的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分散学习、自学、专题讲座、推荐(文件)、主题发言等形式进行学习。要把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党支部学习等有机结合;集中学习与工作安排有机结合。
(四)、有关学习要求
1、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掌握新的技能。
2、党员干部个人每年年初要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每月学习计划,党支部要制定每年、每月及周学习计划。
3、要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坚持以自学为主,每年至少要读两本好书,做读书笔记1万字以上。
党支部学习制度
为适应时代发展、单位建设需要,以提高全中心职工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为目的,制订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
1、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条令、条例、决定、通知。
2、法律法规和与单位建设发展的有关政策性文件。
3、植物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
4、用电安全知识和电器操作、使用规程。
5、消防知识,外伤急救处理等急救护理知识。
6、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7、各部门专业知识。
二、组织 计划
1、办公室对全年学习计划进行统筹、组织、安排。
2、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3、中心领导、部门领导制订授课讲议、计划方案。
4、职工针对自我需要制订学习计划。
5、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不少于四次的集中学习。
6、部门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
7、单位领导、部门领导每年不少于一次相关知识授课。
三、学习时间
1、1月、2月、11月、12月为单位组织集中学习时间。
2、每月、每周为部门组织学习时间。
3、工闲、休息时间为个人自由学习时间。
四、学习形式
1、单位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的集体学习。
2、中层以上部门领导的`集体学习。
3、党员领导干部的集中学习。
4、全体党员关于党的知识集体学习。
5、部门领导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的学习。
6、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学习。
五、学习方法
组织学习、交流学习、自学、选学。
六、学习落实
1、单位组织学习,部门有记录。
2、部门组织学习,部门有记录。
3、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支部有记录。
4、党员学习,党员个人有记录、有心得。
5、政治学习有学习心得体会。
党 支 部 党 员 学习制 度
为使党员自觉坚持经常性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促进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党支部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党支部要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每年年初制定学习计划。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决议、决定和党的基本知识,以及上级党组织布置的有关学习要求,使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高党性修养。
3、党员学习采取党课教育与专题辅导相结合、中心发言与集体讨论相结合、书面交流与口头发言相结合、书本教育与形象直观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并采取带着问题学、考评促学等方法,激发党员参学的内动力,增强学习效果。党员每月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4小时,其中集中学习不少于2小时,党课教育每半年不少于1次。
4、党员学习应做到:
(1)有学习记录。学习使用专门的笔记本,学习笔
—1—
记情况作为对党员考学、评学的重要依据。
(2)有学习体会。党员每年至少写出一篇有针对性的心得体会,交党支部审阅。流动在外的党员,可以通过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党支部提交学习体会。
(3)有学习小结。党员每年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小结。小结可与党员个人总结结合进行。
5、党支部应做到:
(1)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时间安排和方法措施等。
(2)布置学习任务。根据学习计划,落实每一阶段学习的具体任务。学习任务要落实到每一名党员。
(3)进行学习考评。采取书面问答、审阅体会文章等形式,对党员学习的情况进行考查。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每年考评一次。对检查考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对学习优秀的党员,要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表彰。考评结果,作为评比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
(4)做好学习记录。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情况、党员学习情况等内容要记录在册。每半年对学习记录进行一次整理,年底对学习记录进行归总。确定专人保管。
1 基本情况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共有行政区域面积56.98平方公里, 行政村40个、总人口2.85万人。卫生院设有全科门诊、内外科、妇产科、B超心电图室、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 开放床位20张, 配备有彩超、生化分析仪、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等基本辅助设备。全院共有职工59名, 其中在职在编26人, 编外33人。2009年卫生院业务总收入达890万元 (中医科、儿科和妇产科等特色专科2009年总收入为356万元, 占全院收入的53%) , 除去各项支出年结余12万元。
2 实施情况
为了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我院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政策宣传, 通过在院内悬挂横幅、张贴药价公示牌、更新电子触摸屏内容、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二是修改药品数据, 对中、西药房进行药品盘存, 及时修改卫生院药品管理数据, 并对集中采购、网上确定进行熟悉演练。三是加强业务学习, 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使用说明书等基本药物使用知识, 充分提高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意义的理解。四是应急准备到位, 为了做好可能出现的大流量就诊病人, 调整作息, 重新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并修改挂号收费程序, 使病人减少候诊时间, 保证服务质量。五是准时实施, 2月25日零时起, 正式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严格实行六统一制度, 及时采购和使用基本药物、所有药物均实行零差率销售、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
3 成效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群众得到了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有效缓解了看病贵问题。实施两个月以来我院门诊人次增加了3 822人次, 增幅达31%, 而药品收入下降了17万元, 降幅26.3%, 平均处方值从实施前的50.96元下降至29.15元, 下降了21.81元, 降幅达42.8%。临床医生用药也逐步合理规范, 切断了“以药养医”的利益链, 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
4 思考
4.1 现有卫生队伍的稳定问题
根据省有关编制人员设置要求, 我院人员编制应为57人 (根据服务人口和开放床位数) , 而目前我院33名编外职工身份仍未确定,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后, 编制问题如何解决将直接影响我院人员队伍的思想稳定。
4.2 中医药进社区工作面临严重挑战
我院于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中医科已成为我院的拳头科室, 在周边县市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中医科年门诊量2万人次, 业务收入达208万元, 占全院总收入的31%,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中药饮片也实行零差率销售, 卫生院的原有绩效机制无法兑现补偿, 中医药人员的原有待遇也就无法保证, 势必影响中医药队伍的稳定, 最终影响中医专科的良性发展。
4.3 今后卫生发展经费的保障问题
2009年我院上级补助卫生事业经费34.12万元, 而实际卫生院正常运行就需68万元, 而目前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在即, 我院的血球计数仪、X光机、洗片机、救护车都已频发故障, 急需更新, 仅此项资金缺口100多万元。
2009年全院人员工资共计344万元, 人均收入达6.5万元,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运行两个月来区财政预拨我院人员经费仅20万元, 据此估算区财政全年将拨给我院人员经费约120万元, 可见资金缺口巨大。
2009年我院中央投资项目一期扩建工程建筑面积2 742平方米的接种门诊和住院楼已完成初步验收, 资金已投入325万元, 如需正常投入使用仍需资金100多万元。
摘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新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章针对农村基层卫生院如何顺应形势、改变服务理念, 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从实施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以及合理建议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在基层农村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新医改;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存在问题
新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药物零差价”,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的难题。新医改,对原有职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在职职工工资待遇全部由县财政统发,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职工工资得到了基本保障,并得到一定程度地提高。但现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一定制度上也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研究分析乡镇卫生院现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对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绩效考核组织实施容易形式化
目前,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是由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领导组组织实施的,而绩效考核领导组一般是由本院的院长、副院长和科组长组成。乡镇卫生院规模小、人员少,加上人员流动性差,有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很多年,员工之间都比较熟悉,关系融洽,和睦团结。所以由本院人员对本院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就会存在碍于情面怕得罪人不能较真的问题。所以在实际考核中,只要没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一般都是合格的,考核制度形同虚设,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有效性。此外,考核领导组都是领导,缺乏医药、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对专业绩效考核难于准确操作把握,影响了绩效考核效果。
(二)专业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统一化
目前,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在内容上,关注各种组织管理形式的较多,为病人治疗服务的较少。在指标上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医院的差异性,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在地理位置、人口总量及经济状况等方面都不同,但都采取统一的考核指标。在指标上设计上也没有充分考虑医护人员的层级水平,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医护人员的考核指标相同,甚至指标权重也相同。在指标上设计上也没有充分考虑岗位职责和任职能力要求,不能根据劳动强度、责任大小、岗位风险程度来设置相应的岗位考核系数,无法体现特殊岗位的特殊性和关键岗位的重要性。绩效考核指标细化量化不足,大大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卫生服务绩效。
(三)管理岗位考核容易边缘化
目前,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重点是临床、医技科室,对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较少。仅有的绩效考核,内容也比较单一、肤浅,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进行有效评价,特别是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管理科室评价标准难制定更难统一,难显评价结果的公平性。考核指标也是定性多定量少,管理人员和一线医务人员的考核指标系数也难以确定,目前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待遇普遍降低,影响了为一线提供行政指导和后勤保障服务的积极性,影响了行政职能部门在医院的价值地位。
(四)奖励性绩效考核凸显平均化
现行职工的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占比一般是6:4,有的是5:5。基础性绩效由县财政按按照人头统一发放。奖励性绩效中,先要支出医务人员加班费、节假日补助等,结余部分再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配。这样就导致奖励性绩效资金量很少,差距拉不开,最高的与最低的也就在1000元以内,无法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价值,难以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大多数不愿收治患者,病人病情只要稍微复杂,医院就往往以各种借口往上级医院推,本来可以在乡镇卫生院花小钱看的病,病人要花更多时间、更多金钱到上级医院就诊,造成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发生。
二、优化现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的建议与措施
(一)建立第三方考核组织机构
引入第三方考核组织机构,由上一级卫计部门负责统筹安排,考核人员要专业对口,分工负责,做到分配科学、专业对口。考核人员要坚持客观标准,熟悉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流程,能在较长时间内全方位观察员工工作表现,了解掌握辖区内群众对乡镇卫生院的满意度,切实达到公平、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目标。
(二)建立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制度
在乡镇卫生院整体考核时,将业绩指标、成本核算和执行结果纳入预算体系,建立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的人均指标和平均每床日住院费用和单病种平均费用指标,把投入与降低费用挂钩,对均次费用低且日均门诊量高的乡镇卫生院给予奖励性补助,激励乡镇卫生院改善医疗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监督评价乡镇卫生院的收费行为和经济效益,引导其既要节约卫生院运营成本,又要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三)强化绩效分配制度激励原则
改革现行绩效分配制度,取消基础性绩效,将绩效工资100%实行奖励性绩效,避免平均主义倾向,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让多劳者多得,医德高尚者多得,临床一线者多得,高风险高技术岗位者多得,让群众满意者多得。
(四)绩效考核指标量化细化
对公共考核指标及专业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分和提炼,合理设置指标评价等级,把工作数量、质量及群众满意度作为关键绩效指标,对不同层级或不同类别建立不同的子指标,也要确定相应的指标权重,子指标要有具体详细的说明,以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准确把握内涵,减少考核偏差,避免考核者的主观性,提高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对特殊贡献人员可酌情调高岗位系数,以调动职工积极性。
三、结语
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要具有包容性和科学性,要留有适当空间,及时根据绩效考核实施效果,采取合理的对策,逐步修改完善,主动适应医改和绩效考核改革的本质要求,主动适应各类新特点、新情况,开创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真正做到政府满意、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医护人员满意。
参考文献:
[1]雷瑞杰.高建民.钱玉燕.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探讨――以陕西省眉县金渠镇中心卫生院为例[J].农村卫生伦理,2011,2(24).
[2]高建民.雷瑞杰.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方案设计[J].卫生改革,2011,(11).
[3]阮柏荣.喻国军.余飞.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11(1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分局党支部的学习,努力提高党支部的理论水平,引领分局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党支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分局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党支部全体党员要在分局的政治理论学习中起好带头作用,做出表率。
第三条 党支部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坚持与分局的工作实际相结合。要结合省厅和上级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成员进行专题研讨,发挥理论学习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推动分局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党支部由分局全体党员组成。
第五条 党支部学习由支部书记主持,如支部书记因故不能出席,由支部委员主持。
第六条 分局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党支部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党支部学习计划、安排发言、提供学习资料等,组织实施方案需经支部书记审核同意。
第七条 分局党支部组织委员或分局办公室党员负责会议记录并撰写会议纪要,同时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会议。
第三章 学习要求
第八条 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分局各项建设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第九条 学习内容。党支部学习主要围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上级的重大决策、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理论、业务知识及重要时事等内容展开。紧密联系国内国际的形势和全党、全国、全局工作的大局,密切结合分局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实际,深入研究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特别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形势给分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涉及分局建设的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支部学习的全过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分局第一线,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寻求新办法,为党支部和班子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十条 学习目的。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不断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把理论学习同解决自身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找差距、查不足,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拒腐防变能力,要“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两个务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十一条 学习计划。根据上级行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分局实际,由支部牵头,制定学习计划,对学习目的、学习专题、阅读书目、中心发言作出明确规定,并提出具体要求。党支部每一位成员都要根据党支部学习计划,制定个人自学计划。
第四章 学习方式与时间安排
第十二条 党支部的学习可以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学习采取听专题报告和讲座、观看录像和展览、社会考察、讨论交流、写心得体会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十三条 党支部原则上每月学习一次,每次学习半天,学习时间一般选定在星期五的下午。如有重要的内容需要学习传达,可以随时安排。党支部集中学习时间全年不得少于两周。
第十四条 党支部的学习时间及地点以分局党员学习表的安排为准,如有变动再另行通知。
第五章 学习制度
第十五条 学习考勤制度。党支部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支部成员必须准时参加学习,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事前必须向支部书记请假。每半年由组织委员负责通报一次学习考勤情况。根据公布的考勤纪录,党支部成员全年有两次以上无故缺席的,须自觉向分局党支部写出书面说明。
第十六条 学习上报制度。党支部学习情况由分局党支部组织委员或办公室党员进行记录,每季度整理上报上级党组织。如因此项内容影响到行长绩效考核,将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第十七条 学习档案制度。要建立党支部成员个人学习档案,包括自学笔记、讨论记录、中心发言材料、学习体会文章等内容。
第十八条 学习自律制度。每次大的学习内容或活动结束后,党支部员应结合本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或论文。优秀文章将在向上级党组织宣传部门推荐。
第六章 学习考核制度
第十九条 指导思想。党支部理论学习考核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从严治行”原则,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以此调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增强党性锻炼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十条 考核的基本原则。
(一)述学、评学与考学的原则。述学是领导干部在每年的述职报告中,要对自己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工作情况进行专题汇报和自我评价;评学是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让职工对干部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进行评议;考学则对干部的理论学习和运用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这三种方式应紧密结合,各有侧重,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学以致用上,准确了解干部理论学习的效果。
(二)考用结合原则。要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理论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
(三)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考核要根据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提出基本要求,明确学习内容,规范考核标准,简化考核程序,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学习效果。
第二十一条 考核的组织领导。党支部成员理论考核工作在上级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由省厅机关党委和开发区工委负责组织实施。分局要定期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上报,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理论学习考核逐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确保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十二条 考核对象。学习考核的对象为党支部成员。第二十三条 考核的办法和具体措施。
(一)理论考核与争创“五好”党组织活动考核相结合。组织对党支部成员理论学习的考核是把理论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把它纳入争创“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切实抓紧抓好。
(二)建立党支部考核制度。对党支部学习情况考核,重点检查支部书记职责的履行情况、学习计划制定及落实情况、集中学习出勤情况、联系实际开展调研情况、集中研讨发言质量、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的效果、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组织本单位党员职工学习理论情况等。要建立党支部学习情况简报制度、季度上报制度和考核制度。党支部每次学习结束后均应上报学习情况反映;每季度末将党支部学习记录上报上级党组织;每年年底前,要写出自查报告报上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三)建立在职自学考核制度。主要了解党支部成员对上级和本级党支部规定的必读书目研读情况、结合工作需要选读其他书籍情况以及个人撰写的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以此检查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必要时以年为时段,根据规范的学习材料和必读书目制定试题,统一组织测试。
(四)建立阶段性学习考试制度。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保证上级行有关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党支部成员参加阶段性学习结束时,均要进行测试。
第二十四条 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态度。一是看党支部成员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能否按要求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平时学习是否自觉等;二是对党支部书记,还要考核其是否带头学习、带头发言、带头调研、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带头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并组织好本单位党员职工的理论学习;三是看党支部成员学习刻苦认真程度、参加学习率高低、能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四是看其是否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分局工作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考核基本理论掌握情况。一是看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二是看其对国土资源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等履行工作职责所必备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三是看其对应具备和熟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土资源管理、现代科技、法律基础知识和反映当今世界文明的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考核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与水平。一看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看其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二十五条 考核结果的评定标准。
党支部成员理论学习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1、优秀等次标准:①学习认真刻苦;②理论素养高;③运用理论绩效明显;④民主测评优秀得票率应在60%以上;⑤理论考试成绩优秀(90分以上)。
2、良好等次标准:①学习认真;②理论素养比较高;③运用理论绩效比较明显;④民主测评合格以上得票率应在60%以上;⑤理论考试成绩良好(80—89分)。
3、合格等次标准:①学习比较认真;②理论素养基本符合要求;③运用理论绩效一般;④民主测评基本合格以上得票率应在60%以上;⑤理论考试成绩合格(60—70分)。
4、不合格等次标准:①学习不认真,自觉性差;②理论素养较低;③运用理论绩效较差;④民主测评基本合格以上得票率达不到60%的;⑤理论考试成绩不合格(60分以下)。
第二十六条 党支部成员理论学习情况考核要成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主管部门对领导干部考察、考核时,要对其学习态度、理论素养、学习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领导干部述职时,要将本人的学习情况作为述职的重要内容;群众在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要对其理论学习情况一并进行评议。
第二十七条 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要把理论学习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政治理论学习考试考核优秀的干部要通报表彰,作为评选各类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干部,不能被评为优秀和称职等次。
(二)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对理论学习考核结果,要向领导班子和本人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要求,促使中心组成员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第七章
附 则
一、党支部集体学习
1、支部每学期将根据院党总支的学习安排,参照学院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内容,院系学生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
2、党员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做好学习记录,在参与学习讨论时应积极发言,并根据学习内容,上交学习心得,管理制度《院系学生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
3、认真学习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报告、文件。结合支部实际情况,从认真学习讨论到领会其精神,再到贯彻落实,逐步深入,力求把握精神主旨,指导实际工作。
4、由学生支部宣传委员做好学习记录和有关档案整理。
二、党员个人学习
1、自觉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根据学习内容,作学习总结。
2、积极参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三、配合总支集中学习
一、完善学习制度,建立保障学习的长效机制
制度是推进学习型党的基层建设的重要保障。制度不健全或者流于形式,学习任务就很难落到实处。为此,我们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着眼于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近两年,我们把党支部成员的学习由原来两个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并把集体学习与工作研讨确定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对学习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方式方法、成果转化等进行了细化,对理论研讨、调查研究、心的交流、读书笔记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并完善了督促检查等约束机制。今年,根据县委制定下发的《关于建立学习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支部年度学习计划,进一步明确建立以考核促学习、以督查促学习、以宣传促学习等相关制度,对学习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量化指标,努力形成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确保学习制度的贯彻执行。一年来按照党支部制定的年度学习计划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没有特殊事情从不间断,从制度上较好地保证了学习任务的落实。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单位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二、丰富学习内容,努力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作为一个党的基层干部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因此,“学习什么”是一个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我们始终把创新学习内容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问题来对待,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需要出发,创新学习内容,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政治理论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特别是突出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领会,努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思想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二是突出政策指导性。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单位实际进行认真研究和思考,对单位的发展方向、重点工作等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指导性意见。近几年单位政治生活稳定,思想作风过硬,服务意识增强,社会形象树立,正是得益于我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是突出现实针对性。坚持围绕一个“实”字做文章,紧扣单位发展的实际和党支部建设的重大问题,专门安排了供水发展规划、水质安全管理、供水安全预案演练、安全生产以及党内民主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学习,使大家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针对目前供水能力低、尽快解决新水源地建设、如何长期有效的扩大供水能力等问题,大家形成了共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进。四是突出知识前瞻性。根据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党支部成员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从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举措,使学习更加丰富生动,更加紧贴实际,更加富有成效,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成为科学决策、推动实践的过程。
三、从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把认真读书同研究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无论是指定书目的阅读还是拓展阅读,都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去读,鼓励大家带着问题去读,真正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二是把个人自学同集中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大家在干中学、学中干,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实提高自己。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生活会、专题学习会和研讨会等形式进行集中交流讨论,达成了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把“请进来”同“走出去”结合起来,积极参加县直工委组织的党务干部培训、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同时经常走出去和兄弟县市水司交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四是把向书本学习同向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在注重学经典、学原著,广泛涉猎书本知识的同时,强调支部成员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实地研究解决中作中的难点问题,使大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本领。我们要求每个班子成员要和科室联系在一起,要和班组联系在一起,始终掌握一线人员的思想情况、工作情况、生产情况等。通过“四个结合”,学习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大家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认识到了学习的价值,自觉地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学以致用,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归根到底就是丰富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把工作搞上去,这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根本标准。作为基层党支部,我们始终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加快单位发展、促进单位和谐上,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单位长远稳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上,坚持学与思、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举措。我们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推动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针对供水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始终坚持以广大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大力倡扬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为目的,积极推出供水服务的“八项承诺”,努力做到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使广大用户用上放心水。这些举措和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单位各项工作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概述乡镇卫生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乡镇卫生院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为乡镇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必须积极的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尤其是会计内部控制。而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应用使得会计内控工作更加有序。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会计内控制度必须满足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同单位自身发展实际相符合[2];其二,内控会计制度效用针对医疗卫生单位所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人可以超越该项制度所赋予的权利;其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涉及单位内部所有会计经济业务及其岗位,对于关键性业务,细化到决策、实施、监督等各项工作中;其四,会计内控制度关于职务的部分必须满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明确各个岗位工作,科学设置相应会计机构,确保各个机构之间互相监督、制约[3];其五,会计内部控制原则的实施可以使各个医疗卫生单位投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针对各项会计控制活动,相关部门都需要充分分析其成本效益,假如该项内控活动并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其六,医疗卫生机构所制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可以结合机构自身外部具体的发展形势,以及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本身的发展实际对该项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此外,单位必须重视对制度的评价工作,适时对对该项制度的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查找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一旦发现及时进行修正,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乡镇医疗卫生院应用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较强的内控意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现阶段,很多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医疗卫生专业出身,缺乏较为专业的管理素养,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卫生院日常的财务工作中,更多的强调医疗收入,将医疗业务收入作为单位紧抓的第一要务,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卫生院内部更多的人误认为会计内控工作会影响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加之单位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导致制度应用最终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明确的分工,会计内控制度的应用处于失控状态
现阶段,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工作人员很多都不具备相应的资格,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甚至会出现会计和出纳兼任的情况,各个会计工作岗位之间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职责模糊。经济业务相关的资格审批、保管人、经办人等不相容的职务没有进行分离,岗位之间的制约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给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导致会计工作秩序极为混乱,会计内控制度的运用处于失控状态。
(三)会计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会计内控体系欠缺
《会计法》明确了会计本身具备监督和核算两项职能。但是现在各个医疗单位自身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发挥。会计原始凭证合法性、真实性不足;相关财务手续并不完整,同时一些单据存在漏洞,单据上没有相关人员的签字。债权债务管理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导致相关工作非常混乱,不仅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有效解决,同时导致债务红字现象加重。会计工作流程不明确,相关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其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使得单位财务管理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三、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乡镇卫生院的应用
(一)增强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
将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内控工作归入单位自身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相关主管机构将会计内控制度的应用和执行作为单位年终目标和任期考核一项重要标准,同时规定详细的惩罚。对于单位管理者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内出现重大经济责任的,需要按照有关法律进行处理。强化审计、财政等监管部门对其医疗单位监管。对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财务活动实施突击检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二)合理设置会计机构,促进会计内控制度的应用
首先,合理设置会计机构,同时给各个机构配置相应会计人员,同时进行合理的分工,保障各个机构人员互相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4]。其次,切实落实会计继续教育制度,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多种形式逐步扩大会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确保财会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的学习相关经济法规,了解会计动态,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再次,构建轮岗制。建立轮岗制不仅可以提升会计工作者业务水平,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会计活动中存在的各项弊端。最后,积极的进行文化建设,培养工作人员的会计内控意识,努力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会计团队,由此来保障会计内控制度的应用和实行。
(三)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是事前防范。结合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发展,建立完善会计内控制度,比如《会计内部控制考核办法》、《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各个岗位相关权职进行明确,实现不相容职务进行制衡。构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具体会计操作人员自身权职范围进行明确,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其次是事中控制。在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切实按照会计内控制度进行,构建经济业务动态监控制度,对单位内部各个业务活动,会计人员需要对其追踪监督。关于重大项目安排采取集体决策制度,在决策过程中不可出现单独决策或者私自改变决策的情况。对于现金以及银行账务必须及时的清账,同时对业务收入的入账情况进行定期的抽查,严防公款私用现象的发生。最后是事后监督。对于会计期间各项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内部监督机构需要根据相关监督流程,对单位各个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审计,第一时间发现会计内控工作存在的漏洞;各个科室也需要将资金的流动情况向分管领导或者财务机构及时的进行反馈,及时查看所筹资金是否和需求量保持一致,人、财、物三者的使用和单位预算相符合。
四、结束语
综上,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对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来说意义重大,可以保障医疗单位自身的稳定发展,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很好的推动乡镇医疗机构的有效运行。但是从乡镇卫生院目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该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应用,对此我们对其展开深入的分析,了解了具体问题所在,进而对症下药,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由此推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更好的控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成本,使其更加稳定的运营。
参考文献
[1]刘丽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乡镇卫生院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外资,2012,18:103+105.
[2]石文红.新医改形势下乡镇卫生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1:65-66.
[3]张庆泉.完善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J].会计师,2014,22:47-48.
各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总要求,紧密围绕安监局中心工作,有效加强我局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等具体要求,有效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完成好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特制定闵行区安监局党支部学习制度。
一、学习时间和计划
原则上每两周安排一次学习,每次2个学时,时间为周五下午15:00—17:00时。由党总支根据上级和专题教育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和本制度规定的学习内容制订具体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可按、季度和月度制订,如遇临时任务和上级紧急要求,可对具体学习时间、内容作出调整。
二、学习内容
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
2、学习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法律法规、党规政纪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
3、学习与完成本单位中心工作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
4、学习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和规章制度等。
三、有关要求
1、党支部学习由支部书记(或书记委托的委员)主持,每名党员、干部都应按时参加党支部学习活动,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应提前向支部书记请假,事后要安排时间进行补课。
2、各支部应建立学习考勤制度,由组织委员负责考勤登记,由党总支定期公布考勤情况。
3、各支部应建立学习登记制度,由宣传委员详细记录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参加人数、缺席人员姓名及原因、讨论发言内容等。
4、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好学习笔记,每年至少要写两篇学习心得体会,年终总结中要反映出一年的学习收获和体会。考勤记录和相关学习材料将作为年终评比的依据。
5、政治理论学习主要采取支部集中学习研讨、专题讲座、主题发言等形式,业务学习可采取科室队集中或分散自学等形式。党支部学习应与其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6、党总支建立政治学习和宣传园地,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及时反映各支部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及各项活动等情况。
中共闵行区安监局党总支
为了加强党员干部全面把握党的知识、政策、决定,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党支部党员干部自觉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的能力,构建学习型的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环州中学党支部学习制度。
一、学习方式
1.集中学习。每季度一次,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的知识、党的方针路线、上级组织的会议精神。
2.分散学习(每学期个人自学一本书)。由党支部推荐学习材料,党员个人做好读书笔记。
二、学习内容
1.《党章》、《党史》、党的各种方针、路线、决议。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知识。
3.党中央及上级党委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
4.时事政治。
三、学习要求
1.年初由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时间和内容,按学习计划按时开展学习。
2.学习严格考勤管理,按时签到,因事不能参加学习要请假。
3.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作好学习笔记,每年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一篇。
2009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2009年,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1 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使用现状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已有26 006个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占总数的51%。安徽、江西和陕西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开。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2]。到2011年6月底,在全国98%的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实施[3]。
乡镇卫生院除了配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基本上还有每个省的基本药物目录,除此之外还有几十种到上百种的县级增补目录药品。每个省的具体情况略有不同。如以山东省莒县为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307种,省级基本药物为210种,县级的增补目录为60种。基本药物实施之后,很多地方都提高了使用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山东省莒县住院和门诊都相应地提高了15%。
2 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试点运行中的问题
2.1 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无法完全满足患者需要
乡镇卫生院中只配备基本药物,有一些患者的药品无法得到满足,只能将患者推向药店和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所以,导致了高等级医疗机构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现象再现[4]。
很多的乡镇卫生院的药房工作人员都表示,基本药物目录中缺乏退烧和儿童应用的麻醉药品,使得本来能够开展的治疗无法开展,对医院的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也对医院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
2.2 现实中仍有滥用诊疗行为的危险,这就成为了“以药养医”的替代
取消了药品加成后,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生开“大处方”的现象,但现实中却存在着滥用诊疗行为的危险,这就成为了“以药养医”的替代。而且,由于中草药并没有取消药品加成,所以,很多中草药的药方中也存在着“大处方”的问题。
2.3 基本药物制度的三统一中,统一配送中的问题比较突出
有很多地方虽然和药企签了药品合同,却无法实现药品的配送,药品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很多地方的药品配送率只有60%。单纯的价格压制做法,使得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积极性都不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较低[5]。
3 基本药物制度给乡镇卫生院带来的挑战
3.1 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技术水平无法满足需要
医生的行医习惯受到挑战,由于原来的处方行为已经成为习惯,所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的次均费用不升反降。这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是个很大的挑战,要求乡镇医生在改变自己的用药习惯以后还要引导患者合理用药。
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然而,若一个合格有效的药品被不合理使用了,那它不仅不会起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反而会造成伤害[6]。
3.2 乡镇卫生院的收入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很多的乡镇卫生院都盖了大楼,配备了很多先进的仪器,每年的运营成本都很高。现在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减少了很多,能够维持运营但是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的院长都表示,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医院的收入减少了将近4成,而且医生的收入也减少了300~600元不等,但是工作量并没有减少。所以,医生的行医积极性不高。虽然很多地方的财政都有补贴,但是事实上,财政补贴难以完全到位。
3.3 乡镇卫生院传统的定位受到挑战
2008年10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所以,乡镇卫生院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负责公共卫生服务,比如接种疫苗、健康查体等。还有一个就是要管理村卫生室。但现在很多的乡镇卫生院购置了很多的先进仪器,盖了很高的大楼,浪费情况严重,运转成本扩大。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的乡镇卫生院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上。
4 对策建议
4.1 加快发展中医药卫生服务
在2011年全国中医药工作厅(局)长座谈会上,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11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将覆盖除县级医院之外的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届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成药将没有任何加成,但根据国家扶持中医药的相关规定,中药饮片仍可加成销售[7]。这不仅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乡镇卫生院应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
4.2 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诊疗水平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培训机制
虽然很多地方都有培训机制,但是,无论是培训的方式还是考核的方式都无法满足乡镇卫生院提供医疗服务的技术要求,所以,应该建立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使得培训不流于形式。
比如要对基本药物目录的用药进行指导,最好是分期针对全体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国家卫生部公布了《国家处方集(征求意见稿)》,对15类、194种常见病给出了明确的用药指南。现在乡镇卫生院中很多的培训都是为一部分人以后升迁或者晋升提供依据。所以,一部分年轻的资质浅的工作人员无法得到培训机会,使得这部分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中药品的合理使用缺乏理论依据。而且培训最好能有可量化的考核。
4.3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管机制
很多乡镇卫生院的院长都反映,现在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取消了“以药养医”的模式之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医生的利益如何得到满足,切断了医生和药品之间利润的链条之后更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监管激励和培训考核应该挂钩,用客观的方式来达到激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覃正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杂志,2008,19(14):1041.
[2]2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N/OL].http://news.163.com/10/1222/16/6OH8C3LQ00014JB6.html.
[3]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在京举办[N/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chenz/pldhd/201108/52673.htm.
[4]徐玮.基本药物制度问题浅析:以浙江省试点情况为例[J].中国健康资源,2010,13(6):258-309.
[5]刘宝,叶露.基本药物可获得性障碍的原因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7-8.
[6]罗莎,罗珊,马爱霞,等.浅议合理用药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J].中国执业药师,2010,12(7):46-48
【卫生院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推荐阅读:
卫生院培训演练制度10-08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10-25
卫生院预算管理制度06-05
卫生院的管理制度06-18
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06-21
卫生院进修管理制度09-24
乡卫生院请假休假制度10-15
卫生院人员培训制度11-06
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制度07-18
卫生院一岗双责制度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