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推荐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推荐(精选7篇)

以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推荐 篇1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开学,来临了,中秋,也不知不觉的跟来了。

中秋的夜,人们聚在一起,围拢着那带来的月饼、零食,在谈笑风声。而我,则坐在一旁,等待着“花儿”的开放。

“天凉好个秋”现在正是气候宜人、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天气变凉了,枫叶也变红了。满山遍野的枫红,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不禁想起中秋节已经悄悄的来临了。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大家归心似箭,放眼望去,赶着回家团圆的人潮和车潮挤得到处水泄不通。到了中秋夜,亲人团聚一堂,烤肉已是不可或缺的余兴节目,香甜多汁的橘子,风味独特的月饼,配上香味扑鼻的烤肉,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人人乐不可支。五天的长假,大家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起来,好不快乐、好不热闹啊!

忽然,“嘣!”的一声响,随着声音,我的目光落在了上方。我笑了,是的,“花儿”开放了。

烟花一个接一个地冲上天,它的身躯分离了,成了一朵又一美丽的花儿。“哇!”人们的欢呼声跳了出来。原来,烟花已变成许多可爱的图案,像一只小兔子,向人们一蹦一蹦地跳来;它像一只小猫咪,“喵”的向人们点头;它像一只大花狗,向它的“主人”跑去;它像一只狡猾的狐狸,不知躲到哪儿去了呢!烟花,又变成了那花朵,在空中绽放,绽开她的笑脸,绽放她的生命,也绽进我的心里。

啊!烟花,你如一位教师,默默无闻地给人们带来欢笑,直到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以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推荐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推荐 篇3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以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初中 篇4

那天早上,我们全家人起的很晚,为了晚间的活动,而做好准备。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后,我们便提着所需的东西,一起来到我姑姑家,准备晚上的活动了。

终于到了晚上,我和我的父母一起把咖啡桌、小吃、饮料和椅子拿出来。我想你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吗?是的,月亮!很快,我们将准备好的物资都摆放整齐,然后拉着我的哥哥和姑姑,一起看月亮。

月亮出来了,圆圆的月亮挂在高空中,散发着迷人的光彩。白天太阳比如果在白天作为一个慈祥的爷爷太阳,然后在晚上月亮是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对晚上的独特的神秘气息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美丽不同。然后很少,过去现在繁星点点的夜空只有月亮天地间独自绽放属于她的独特风格。四周一片寂静,仿佛一切都将放弃他们与明亮的月光下天空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禁想起苏轼写道:“你的思考”,“比较研究,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以难忘的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吃完晚饭后,我便和妈妈一起下楼,一边散步,一边赏月。

仰望天空,一轮明月就像一个玉盘,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中,周围几颗明亮的星星,就像几个庄严的士兵,守在月亮的身旁。忽然,月亮被一团薄雾遮住了,妈妈对我说:“看,月亮长毛了!”我笑得前仰后合,“明明是月亮姑娘披上了一层轻纱嘛。”我边笑边说。

过了一会儿,妈妈突然对我说:“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呢?”我挠了挠头,深思熟虑了一番,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唔,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呃,还有,还有……”看顾着我一边挠头,一边着急地想时,老妈给我提示:“你以前经常背的,李白写的.,很有名的,五言诗。”我想了想,脑袋里灵光一闪,就像短路的电线重新接好了一样,嗡声嗡气地念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故意停了一下,接着摇头晃脑地继续念到:“看见X光,全家会死光光。”这回轮到妈妈笑了:“你这算是哪门子的诗啊?”

笑完以后,老妈继续说到:“来,趁这中秋节,我好好给你补补关于月亮的诗句,听好了啊:“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听着听着,我便昏昏欲睡了,于是央求老妈:“老妈,求你别再念了好不?要不然我都要睡着了。”老妈听了说:“一听到学习,你就想睡觉。”

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篇6

入夜,天上挂有皎洁的满月,我泡上一壶清冽的桂花茶,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静静地吹着风,甚是美哉。一轮明月和着黑夜,随着从壶里弥散开来的缕缕茶香,品尝着碟里精致的月饼,欣赏着诗词歌赋,更是妙哉。

中秋的明月是富有情怀的。李白在《静夜思》中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忆昔,他独身站在窗前,凝视着同样寂寥的明月,想着远隔千里的故乡,在这月朗星稀的夜晚,故乡远在天边却又近在咫尺。又思,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落笔:“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夜,虽与亲人天各一方,可晴朗的月亮寄托了彼此的离人思绪。

这时的月被那淡然的雾笼罩了星星点点,若有若无,更显现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绝代韵味,而月下人的心里也不知何时涌起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情愫。

中秋的明月是满含愁绪的。其中离国之愁是最深沉、最凝重、最伤感的。它是李煜笔下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无言独上西楼。”寥寥数语道尽凄婉之神,他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那月已完全被覆盖了,雾也越来越厚重,万物失去月光的润泽后也失去了活力,心中阴霾渐渐聚拢,一阵烦躁沉闷不可言说。

中秋的明月是饱含希望的,是皮日休笔下的:“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在桂树枝下,房屋前后檐下,去寻觅那被露水包裹的桂子,那是月宫送给人间万物的包含美好希冀的中秋之礼。

此时的雾早已离去,那轮被薄雾洗涤后的圆月不见羞涩,不见朦胧,不见迷茫,明月的清辉又涌入了世间,心中的阴霾也一消而散,逐渐明亮起来。

念往昔,多少文人墨客为你——中秋婵娟,泼墨毫就,留下数不胜数的绵绵情思。我突然觉得,中秋佳节,对月抒怀,真是人生一大美事,我不觉信步走到书桌前......

以中秋节为话题的作文推荐 篇7

一、2014 年福建省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办法简介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省特级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指出:“特级教师的推荐评选,采取广泛发动、自下而上、差额推荐、集中评选的办法,按照分配的推荐名额,由各设区市负责推荐所辖县( 市、区) 学校和市属学校的人选,省教育厅负责推荐省属学校和全省技工学校、校外教育机构( 青少年宫) 的人选。具体的推荐细则,由推荐单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从“通知”中知特级教师的推荐评选步骤,一般分五步或四步。

第一步:申报。根据特级教师的评选条件,教师个人申报或自荐。

第二步:测评。学校对申报人( 含自荐) 进行民主测评。

第三步:提名。学校( 单位) 主管部门应在全面考核申报人选的基础上,择优确定特级教师提名人选。

第四步:推荐。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组建特级教师推荐委员会,通过教学答辩和专业技能测试等,对申报人选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和师德表现等进行集中考察,按照分配名额,评选确定推荐上报人选。省教育厅负责考核推荐省属学校( 单位) 和全省技工学校、校外教育机构( 青少年宫) 推荐人选。

第五步:评审。省教育厅组建由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为主的省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 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议,评选产生特级教师建议人选。报省政府批准确认。

从“准”特级教师( 符合特级教师的评选条件)到特级教师:针对县( 市、区) 学校的教师要经过五步或四步,设区市直属学校和省属学校经过四步( 详见表1)。

本文重点探讨各设区市“推荐评选办法”,省属学校推荐人选由省厅直接负责,“平潭综合实验区”具有特殊性,这里不再赘言。

二、各设区市 2014 年福建省特级教师推荐评选模式

各设区市2014年福建省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办法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 个人申报或自荐———学校民主测评考核———县( 市、区) 主管部门确定提名人选———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推荐人选———省教育厅产生特级教师建议人选, 省政府批准确认。这种模式有7个设区市,分别是福州、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简称“传统一般模式”。第二种模式是: 个人申报或自荐———学校民主测评考核 ( 厦门市区属学校的推荐人选由区教育局组织考核) ———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推荐人选———省教育厅产生特级教师建议人选、省政府批准确认。这种模式有2个设区市,分别是厦门市、龙岩市,简称“改革创新模式”。

两种模式区别是“: 传统一般模式”由县( 市、区)主管部门确定提名人选, 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推荐人选“; 改革创新模式”直接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推荐人选。

三“、传统一般模式”的优势与问题

( 一)“ 传统一般模式”的优势

长期运作的模式肯定有合理的一方面“, 传统一般模式”肯定也有合理的一面,因特级教师提名人选的权责在县( 市、区) “, 提名人选”的话语权在县( 市、区) ,有利于调动县( 市、区) 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可减轻设区市考核评选的工作量等。但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 二)“ 传统一般模式”存在的问题

1.差额比例越小,矛盾越大

“传统一般模式”7个设区市差额比例不同,详见表2:

“设区市推荐到省厅名额”与“各县推荐到设区市名额”比例越大,矛盾越小;比例越小,矛盾越大。因为从“较多”“准”特级教师中,要择优确定“较少”特级教师提名人选。“较多”与“较少”的矛盾,使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犯难, 某县有2名特级教师提名人选,因“僧多粥少”而矛盾大,故领导决定放弃提名。2014年某县教育局长提名人选确定后发出无奈的感叹:申报特级教师的人多,少数提名者高兴,多数落选者郁闷,最好不要评。

从表二中知“设区市推荐到省厅名额”与“各县推荐到设区市名额”比例最大的是福州市, 比例为1:1.79;最小的有泉州市、莆田市、南平市,比例为1:1.2。以N市为例,N市推荐到省厅名额为20人,县( 市、区) 推荐到N市名额为24名,详见表3:

“农村教师原则上不少于25%;初中教师原则上不少于15%;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原则上不少于5%;各县( 市、区) 校级正职领导和教研人员不超过本县名额的20%;有关市属学校( 单位) 每校推荐对象不多于1人;注意推荐特教人选,民办学校的合适人选也可以推荐”( N教人〔2014〕31号) 。

从表3知:h县、k县仅1个名额, 根据“各县( 市、区) 校级正职领导和教研人员不超过本县名额的20%”这条,假定该县有校长或教研员属“准”特级教师,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该县有校长或教研员若达不到3人申报, 哪怕这位校长或教研员再优秀也无法作为特级教师的提名人选, 显然对他们是不公平的。a区、d市、j县三个“县”推荐名额最多,有3个,其中农村占1个,同样存在问题。以j县为例,符合申报特级教师评选条件的有8人, 分成校长及教研员、城区教师、农村教师三类“, 简明情况”见表4:

按规定“校长及教研员”不超过本县名额的20%,也就是不超过3×20%=0.6,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最多不超过1人。从表4中知,校长及教研员类4人 ,提名1人为小学校长 ;城区教师2人 ,提名1人为幼儿园教师,农村教师2人,提名1人为幼儿园教师。中学5人无1人入选,其中4人是名师,3人是县级学科会长, 另1人是省级学科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2人是兼职副教授,可见这4人学术地位在当地是有影响力的。若按三明市的推荐办法,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校、农村教师等6类各推荐1名,给X县至少要有5个名额。

2.考核方案多样化 ,教师不清楚如何努力才能成长为特级教师

以Y县为例。历次考核的方案主要有四种:一是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决定提名人选。二是主管部门的班子成员投票表决, 票多者为提名人选。三是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分×70%+主管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与特级教师代表评分 ( 上限100,下限85) 的平均分×30%。四是按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从高分到低分。

上述的四种办法,第一种、第二种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主观意愿较强。第三种努力做到评审以实力说话,通过量化分与“推委会”代表评分来实现考核相对公平公正, 第四种方案开始制定量化的评分标准,增加了评比的可操作性及透明度,通过量化来实现考核相对公平公正, 最大限度地避免“打招呼”等不正之风的影响,但因制定方案者能力所限或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 很难做到一份自编量表具有三个特征:有较好的信度;高的效度;一定的区分度。自编量表往往出现: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不高,区分度不理想。如2014年某县采用“量化考评”方案,结果提名人选是“名师”落选“, 非名师”当选。说明这份自编量表可信但低效。

特级教师一般四年评一次。笔者访谈过十几位参加二次评选的“准”特级教师,他们属特别优秀的教师,8年的努力无法摘掉“准”字成为特级教师,都感到县( 市、区) 推荐方式多样化,自己不清楚如何努力才能成长为特级教师。某县,首届评名师教研员不能参评, 有位特别优秀的教研员,2010年申报特级教师,落选的理由是他不是名师,第二届允许教研员参评, 他成了名师,2014年这位教研员再次申报特级教师,又落选了,不是名师的教师入选了。有的感慨说:“准备了八年都评不上, 未来的特级教师如何评,我不知道。”有的说“: 二次落选,心灵的伤痛不言而喻,算了吧,不要活受罪”……他们迷失了方向。

3.教研员处于弱势

根据“各县( 市、区) 校级正职领导和教研人员不超过本县名额的20%”这条。一个县( 市、区) 至少要有8个提名人选,8×20%=1.6, 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正校长和教研员才有2个提名人选。笔者通过网络查看过绝大部分县( 市、区) 都是少于8个提名人选,只有部分县( 市、区) 能有1个提名人选。假如有1个提名人选 ,县( 市、区) 主管教育的领导 ,从工作全局的角度出发,正校长和教研人员二者,一般都优先考虑校长。如,2010年Z设区市各县( 市、区) ,有5位优秀教研人员申报,无1人提名,提名5个都是校长。从“Z市2014年省特级教师推荐结果名单公示”中知,推荐或候补人共32位,7个是校长、书记或园长,无1个教研员。一位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他是特级教师,曾担过设区市特级教师评委主任。他曾说过“: 假如我是局长, 正校长和教研人员二者之间只能推荐1人,我肯定优先考虑正校长,原因是在局长的心中, 正校长比教研员的份量重, 这是潜规则。”该校这位教研员两次参评都落选,这位校长感到非常无奈。如,某县一位优秀的数学教研员为了评特级教师,调动到小学,结果是如愿以偿,评上了特级教师及小中高。同样,该县语文教学评比第一名的一位优秀教师,在小学工作25年,因从小学调到进修学校成为教研员, 结果退休前既没有评上特级教师,也没有评上小中高。有些教师说:申报特级教师,教研人员“享受”正校长待遇,可以说是陪衬。优中选优不一定公平, 如果一定要在正校长和教研人员分出伯仲,教研员处于弱势,正校长处于强势,容易挫伤教研员的积极性。如“, 关于组织开展2006年福建省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写到:要重点推荐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一线教师、教研和电教人员推荐数应占推荐名额的75%以上,学校校级领导的推荐数不得超过推荐名额的25%。这样教研员可享受一线教师的“待遇”,或教研员和电教人员比例单列,比较合理。

四“改革创新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特级教师如何推荐更合理,如何进行改革,厦门市、龙岩市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改革创新模式”的优势有哪些,下面以厦门市为例。

1.解决了差额比例问题

厦门市教育局关于转发组织开展2014年省特级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文件精神, 根据特级教师的评选条件,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特别是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初中教师踊跃申报,岛外四个区的推荐人选中至少须有一名农村教师; 要严格规范工作推荐程序,确保推荐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认真做好推荐人选的考核工作, 区属学校的推荐人选由区教育局组织考核 ( 市属学校的推荐人选由所在学校组织考核) ,形成考核材料,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推荐。”从“通知”中可看出,“准”特级教师经学校或区教育局考核后可参加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 解决了“差额推荐”比例小,矛盾大的问题。“准”特级教师有机会参加设区市考核这一环节,体现了公平原则。

2.评审凭实力说话 ,在全市内能推荐出更优秀的教师

“传统一般模式”因各县( 市、区) 受比例限制,部分“准”特级教师无法到设区市考核,而“改革创新模式”所有“准”特级教师可参加设区市考核。例如,按1:1.2比例推荐,厦门市推荐到省厅名额为18人,参加厦门市考核只能22人,采用“改革创新模式”,厦门市有百人参加考核。在设区市考核的“准”特级教师人数比各县( 市、区) 提名的“准”特级教师总数多几倍。

3.有利于评审公正,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由县( 市、区) 提名特级教师人选,考核方案由各县( 市、区) 设计,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指标少,容易因“人”设计方案,出现考核方案多样化。设区市评审考核“准”特级教师,相对而言,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考核方案会更科学、更专一,有利于评审公正。

4.有利于按比例分类,优中选优

全市“准”特级教师人数多,有利于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校、农村教师等类别分类,按比例推荐人选,各类优中选优,分出伯仲。

5.为教研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厦门市2010年福建省特级教师有17人, 其中教研员有2人;厦门市、龙岩市2014年福建省特级教师各16人,其中教研员各有2人,表5反映出“两种模式”教研员占特级教师总数比例不同。

“改革创 新模式” 后教研员 评上特级 教师占12.5% ,“传统一般模式”教研员评上特级教师仅占4.88%,低于教研员人数评上特级教师占6.12%。实践证明,教研员参加设区市“考核”,成为特级教师有了机会,不会轻易扼杀在县( 市、区) 这个“摇篮”中。

上一篇:制作企业劳动合同书下一篇:幼儿园教师师德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