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课件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识产权课件

知识产权课件 篇1

第一章 概述

一、知识产权范围

(一)概念

从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或者IPR)翻译而来,我国台外地区译为“智慧财产权” 在我国,法学界长期采用“智力成果权”的说法,《民法通则》颁布后,开始正式通行“知识产权”的称谓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相关规定 1.版权与相关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未披露的信息权;

8.反不正当竞争

(三)相互关系 公有领域

二、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 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后经1992年、2000年两次修订,2008年12月第三次修订(2009年10月1日施行);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93年、2001年修订; 3、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订; 4、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法的客体(对象)——作品

(一)作品: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1、是思想的表达

2、独创性

独立创作:体现作者的精神劳动和智力判断,而非简单摹写或材料汇集; 与质量、价值无关:创作没有高度标准要求,同时创作不排除借鉴。

3、可复制性

(二)作品的类型: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三)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1、官方文件

2、时事新闻

3、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二、著作权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著作财产权

——作品的使用、许可使用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表演权;展览权;摄制权;广播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三、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取得:自动取得 期限:50年

四、著作权的归属

(一)一般作品著作权归属——作者

《著作权法》第11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二)特殊作品:

1、职务作品: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1)职务作品的构成:

1)作者与法人具有劳动关系

包括:具有劳动法或者类似劳动法例如国家公务员同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2)作品创作在本职工作范围之内 3)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任务

(2)职务作品的归属

1)原则上:

--著作权归创作者所有

--单位在两年内在其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

2)例外--署名权归作者,著作权其他权利归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类型: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地图、计算机软件等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2、委托作品

3、合作作品

4、演绎(改编、翻译、汇编等)作品

5、他人执笔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

6、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的自传体作品

7、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五、著作权的限制

(一)合理使用:无需取得著作权人许可、无需支付使用费 个人使用;适当引用;新闻使用;教学使用。

(二)法定许可:无需取得许可,但需要支付使用费

(三)强制许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

第三章 商标法

蓝野酒业诉百事可乐案件 背景:

2003年12月,蓝野酒业申请取得了“蓝色风暴”文字、拼音、图形组合注册商标,核准使用商品为麦芽啤酒、水(饮料)、可乐等。随后,蓝野酒业在自己生产、销售的啤酒上使用了“蓝色风暴”注册商标,并准备在碳酸饮料和茶饮料上使用“蓝色风暴”注册商标。从2006年6月开始,百事可乐推出最新的广告,印有“蓝色风暴”字样的百事可乐陆续在各城市发起销售攻势,百事可乐公司推出的“蓝色风暴”系列产品的广告耗资亿元,是历年来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广告宣传。

被告称,早在1996年,百事公司为以蓝色包装替换原先红、白、蓝相间的包装,启动了“蓝色风暴”计划(projectblue),并投入5亿美元

一、商标的概述

(一)商标的概念:用以区别不同来源的同类商品的可视性标志

(二)商标的分类:商品商标/服务商标;

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商品包装装潢/特有名称/商务标语)驰名商标;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特殊标志

地理标志

(三)商标的功能:识别;品质保证;广告;表彰

二、商标权的取得——注册取得

先申请原则

自愿注册为原则,强制注册为例外

三、注册的条件

(一)注册的积极条件:

显著性——易于识别,以减少消费者寻找特定产品的成本

第9条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固有的显著性

取得的显著性(第二含义)

显著性的取得与丧失

(二)商标禁用条款

1、绝对禁止条件

(1)维护我国国家尊严和尊重他国际组织的规定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2)禁止具有不良社会影响的标志做商标的规定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3)地名做商标的禁止性规定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红河”商标纠纷

金华火腿纠纷(4)三维标志禁用条件

第十二条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5)驰名商标的保护方面的禁用条件

第十三条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6)不得损害被代理人的商标权益

第十五条 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7)禁止使用虚假的地理标志

第十六条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2、相对禁止条件

无显著性的标记(《商标法》第11条)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第二含义)

(三)不得与他人商标混同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商标相同:指使用于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的商标的文字、图形一样的商标。(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商标近似:使用于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的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名称的音、形、意基本相同,足以使消费者误认的。(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类似商品:指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类似服务:指在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服务。

商品与服务类似:指商品和服务之间存在特定联系,容易使相关公众混淆。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原则:

(1)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2)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

(3)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认定商品或者服务是否类似的原则 “消费者”--“相关公众”

应当以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一般认识综合判断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可以作为判断类似商品或者服务的参考

四、申请程序

五、商标权的内容和限制

1、普通注册商标

禁:相同或者近似标志使用于同类或者类似商品上 行:以核准注册的商标使用于核准注册的商品上

2、驰名商标

注册的驰名商标:跨类保护

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与普通注册商标同

3、限制:描述性使用

南京“百家湖”案件

新东方案件

六、商标权的保护

相似性的判断:相关公众;隔离观察;整体比较

赔偿额计算:被害人的损失;侵权人的得益;酌定

善意侵权问题:构成侵权,但不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知且不应知销售的是侵权产品)

七、驰名商标的保护

(一)驰名商标的认定

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2、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3、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4、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5、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二)认定驰名商标考虑的相关因素:以下材料可以作为证明商标驰名的证据材料:

1、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有关材料;

2、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有关材料,包括该商标使用、注册的历史和范围的有关材料;

3、证明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的有关材料,包括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方式、地域范围、宣传媒体的种类以及广告投放量等有关材料;

4、证明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记录的有关材料,包括该商标曾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有关材料;

5、证明该商标驰名的其他证据材料,包括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销售区域等有关材料。

第四章 专利法

一、概述

1、专利:经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是一种具有独占权的公开技术,实质是垄断与公开.2、专利权: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

二、专利权的对象——发明

Trips协议27条:专利应该适用于所有技术领域中的发明,不论其是产品或者方法,只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即可。

(一)发明专利

1、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保护范围

――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授权前须进行实质审查

3、保护期

――自申请之日起20年

(二)实用新型专利

1、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2、特征:

(1)必须是一种产品,该产品应当是经过工业方法制造的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2)必须是具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产品。

3、保护范围:

——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授权前不作实质审查

4、保护期:申请日起10年

(三)外观设计专利

1、外观设计: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2、特征:

(1)与产品相结合,以产品为依托(2)不追求实用功能

3、保护范围:

——以交存的图片或者照片为准 ——授权前不作实质审查

4、保护期:申请日起10年

三、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积极条件

(一)新颖性

1、含义: 指(1)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2)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抵触申请”或称“冲突申请”)

2、相关概念:

(1)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绝对新颖性)(2)公开:一项技术处于可为非特定人可获取的状态就意味着该技术的公开。公开的方式:

1)出版物公开――最大量

问题:出版物的定义?和发表的关联性?是否包括内部文件?

――如果内部文件的读者是特定的人,则不属于公开;如不特定,则属于公开 2)使用公开――生产、销售、产品的充分展示 3)其他方式公开――演讲等 公开的标准

1)地域标准:

相对新颖性――只把在本国领域内公开的技术作为现有技术。如德国实用新型、美日的“公知公用”标准均采该标准

绝对新颖性――指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技术的公开状态,无论哪一国家的公开都认为该技术进入公有领域,构成现有技术 2)时间标准:申请日

(3)抵触申请――构成新颖性的否定

指在申请日之前,如果同样的技术已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于在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那么该他人的申请就是被审查人的抵触申请

1)在先申请的申请人和在后申请的申请人不是同一人,也不是共同申请人 2)两申请具有的技术主题相同 3)在先申请于在后申请的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以前不曾公开,但被记载于在后申请的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以后公布的申请文件中(4)丧失新颖性的例外

——已公开,但可认为不丧失新颖性

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发明创造,在展出之日起六个月内申请专利的

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发明创造,在发表后六个月内申请专利的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内容的,申请人于泄露之日起六个月内申请专利

(二)创造性

相对新颖性、实用性而言具有主观性

1、含义――非显而易见性、先进性、进步性

2008修正案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2、创造性的判断主体

――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一个虚拟的人的概念,他具有某一技术领域现有技术范围的一切知识,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仅限于当时该领域的中等水平;他的能力平平,只能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和组合

3、我国关于创造性的规定(1)发明专利的创造性

--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对于发明专利,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本质区别,对于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他不能直接从现有技术中得出构成该发明全部必要的技术特征,也不能够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试验而得到。--“显著的进步”是指从发明的技术效果上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长足的进步,它表现在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或者该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路线,或者该发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以及代表某种新技术趋势。(2)实用新型的创造性

--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只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所区别并具有进步即可认为具备创造性。

(3)外观设计的创造性: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三)实用性

――指的是一项发明创造能够在产业上进行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即工业再现性、有益性。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消极条件――专利保护的排除客体

(一)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

(二)不给予保护的技术领域

专利法不保护自然法则、自然现象和抽象的思想,这在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已形成共识。

1、科学发现:发明与发现之争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对获得该产品的生产方法可授予专利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08年修正案中增加: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未依法披露遗传资源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的,不授予专利权。

四、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

(一)专利申请的原则

1、书面原则

2、先申请原则(相对“先发明原则”)

3、单一性原则:(1)一件专利申请只能包含一项发明创造:但是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2)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次专利: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4、优先权原则:将后续的申请日提前至首次申请日的权利 国际优先权;国内优先权

12个月;6个月

(二)申请文件

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

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1)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

(2)权利要求书:具体说明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请求专利法保护的范围的书面文件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1)必要技术特征:为独立权利要求,至少一项,要求记载发明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由前序部分(发明要求保护的主题名称和发明主题与现有技术共有或最密切的必要技术特征)和特征(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部分构成 一般表述为“一种 …的产品,其特征在于…”

(2)附加技术特征:为从属权利要求,表述上分为引用部分(引用的权利要求部分的编号和发明主题的名称)和限定部分(附加技术特征)一般表述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其特征在于…”

(3)说明书:阐述发明创造内容的书面文件(充分公开的途径)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

内容包括发明创造的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具体实施例(4)摘要:

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

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3、其他

有要求优先权的,需提交优先权证明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八条 在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过程中,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修改其权利要求书,但是不得扩大原专利的保护范围。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不得修改专利说明书和附图,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人不得修改图片、照片和简要说明。

(三)专利申请的审批

1、审查程序 发明:早期公开迟延审查制度(美国即时审查)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登记制度

(二)相关规定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第17条)

2、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本法办理。(第18条)

3、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19条)

4、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若有违反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第20条第1、4项)

(三)专利复审与无效宣告制度

1、专利复审:3个月内复审申请;司法审查

2、无效宣告: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专利权授予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可请求专利复审委宣告该专利无效

——没有时间、利害关系、是非标准的限制 效力:一事不再理的效力

追溯力:视为自始不存在;但是对于宣告无效前已经作出并执行单裁决判决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许可合同和转让合同,不具溯及力;

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依照前款规定不返还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专利权转让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五、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的属性——公开+垄断

(二)专利权的内容(实施专利)(第11条)

1、为生产经营目的,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许诺销售;

2、对方法专利的使用专利方法;销售、使用、进口、许诺销售用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

3、为生产经营目的,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

许诺销售:指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或者在展销会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销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2、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

3、处分其专利的权利:技术方案、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均可转让

4、在产品上注明专利标志的权利:

第十七条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

――在美国这是义务,我国85年专利法中也有该规定——?

5、共有人对专利权的行使: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的可单独实施或普通许可他人实施

第十五条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三)专利权人的义务:缴纳年费

(四)专利权的限制:

1、权利用尽(权利穷竭或首次销售): 第69条第1项: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在国外的进一步销售或使用呢?

2、先用权(先行实施):

第69条第2项 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条件:

--技术与专利权人无关 --制造或做好制造、使用准备 --在原有范围内

3、临时过境:

第69条第3项 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条件:

--交通工具自身需要;

--临时通过我国领土、领水或凌空; --两国之间订有条约或参加公约

4、科研实验使用(非营利实施):

第69条第4项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是否包括制造?

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为了在已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探索研究新的发明创造,演示性地利用有关专利,或者考察验证有关专利的技术经济效果。

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使用药品或医疗器械专利的

第69条第5项

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条件:

——为行政审批提供所需信息

——行为方式包括制造、使用、进口(不能销售)——限于药品或医疗器械专利

6、善意侵权:

--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侵犯他人专利权产品的行为

第七十条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里不承担赔偿责任并不意味着不侵权,实际上行为人仍然需要承担停止侵权等责任。

“善意侵权”仅限于使用和销售和许诺销售,不包括制造和进口行为

(三)专利权的行使(通常通过合同方式行使)

1、种类: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权人或专利权人授权的人作为一方许可另一方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技术所订立的合同。

合同内容包括:专利号、有效期、实施许可的范围;技术后续改进的提供和分享方式、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条款、担保条款等。

3、分类:

按被许可人享有的排他范围不同,许可合同可分为:

(1)独占许可:指在独占实施许可有效期间,被许可人以外的任何人,包括专利权本人,都不得实施该项专利,只有被许可人享有实施该项专利的权利的许可方式(2)排他许可:被许可人和专利权人有权实施专利(3)普通许可:不排它

(四)强制许可:

1、含义:指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不经专利权人同意,通过行政申请程序直接允许申请者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并向其颁发实施专利的强制许可。同时由被许可人支付许可费用的许可方式

2、目的:防止专利权滥用。

3、强制许可的类型

(1)对滥用专利权的强制许可 《专利法》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一)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

(二)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

(2)紧急状态的强制许可(第49条、50条)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 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

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

(3)从属专利发明创造的交叉强制许可

第二专利权人若不实施第一专利权人专利权就不能实施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 第二专利比第一专利具有更大的经济意义和重要的技术进步 第一专利权人有权在合理的条件下取得交叉强制许可

第五十一条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3、程序:申请//审查//决定//登记和公告

4、强制许可的范围:普通许可

强制许可条件消失的,可根据权利人申请予以终止;(第55、56条)

5、条件和限制:(1)针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2)申请人(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

(3)支付许可使用费(协商不成可由行政管理部门裁决,对强制许可和许可费的裁决不服的,均可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第57、58条)(4)以合理条件提出请求,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许可;(第54条)(5)主要为供应国内市场需要(除消除垄断影响需要和公共健康需要);(第53条)(6)强制许可涉及的发明创造为半导体技术的,其实施限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和消除垄断影响的情形。(第52条)

(五)计划许可

指国家主管机关可以根据计划,无需经过专利权人的同意,许可指定单位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针对重大发明专利,对国家或者公共利益意义重大 --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级政府报国务院批准才能进行

第十四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六、专利权的归属

--指在未转让专利申请权的情况下的原始归属

(一)非职务发明

--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二)委托发明

――协议约定//无约定归完成方

(三)合作发明

――约定//共有

(四)职务发明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归属:前者归单位;后者约定优先,无约定则归单位,发明人可获得报酬 “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

“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对上述物质条件的利用,应当是完成发明创造所不可缺少的

即:物质条件在发明中起了关键作用;且不存在缴纳使用费的情况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属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七、专利权的保护

(一)专利侵权

1、专利权范围的界定

--权利要求书或图片、照片 “以权利要求书为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解释权利要求”

2、专利侵权的基本类型

(1)直接侵权:未经许可实施专利的行为

(2)间接侵权:鼓励或诱使别人实施侵害专利权的行为。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构成专利侵权,但是:A、属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出售专门用于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者专门用于实施方法的设备或材料;B、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C、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等。

3、侵权认定的主要原则(1)全面覆盖原则:

权利要求书

被控侵权物 技术特征:A B C D

A B C D

全面覆盖,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全部再现,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2)等同原则:等同替换,效果相同

权利要求书

被控侵权物

技术特征:A B C D

A B C D‘

--技术特征上并不完全相同,但属于“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3)多余指定原则技术效果相同或变劣

权利要求书

被控侵权物 技术特征:A B C D

A B C

——如果同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技术方案时认为该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某一技术特征对于解决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余的,则可以忽略该技术特征 总之:

增加技术特征: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此时,不考虑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与专利技术是否相同。减少技术特征:效果相同;效果不同:变优或变劣(4)禁止反悔原则:

构成:

专利权人对有关技术特征所作的放弃或限制的承诺是明示的,并被记录在专利文档中;

知识产权课件 篇2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已经被推广和使用多年, 成为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体现为:通过创设情境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直观, 结构化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进行信息加工、交互练习。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 语文中的每一个字、词、句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 能够开发学习者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 因此语文学习也担负着培养学生智力开发的使命。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蕴含一定的隐性知识, 课程中文章体裁的多样化特点使得课程知识在知识表征方面有很大的难度, 尤其对于抽象化的形象、意象、意境等很难把握到位, 如何将这些抽象知识通过图形图像等视觉形式更直观、简洁地进行表达, 这对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可视化正是研究如何运用图解手段进行知识表征, 将复杂知识直观化的理论。本文结合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 对知识可视化在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1知识可视化理论概述

知识可视化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 (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数据可视化 (Data Visualization) 、信息可视化 (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根据Martin J.Eppler和Remo A.Burkhard给出的定义, 知识可视化是应用视觉表征手段, 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研究视觉表征在提高群体之间知识传播和创新的作用, 目标在于传输见解 (insights) 、经验 (experiences) 、态度 (attitudes) 、价值观 (values) 、期望 (expectations) 、观点 (perspectives) 、意见 (opinions) 、预测 (predictions) 等, 并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1]。赵国庆 (2009) 认为知识可视化定义主要表达了以下3个层面的含义:①知识可视化的研究目标是促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知识创造与传递, 一方面是如何创造新知识, 另一方面是如何将知识传递给他人, 为他人所接受;②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对象是视觉表征手段的应用, 即采用什么样的图解手段来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递;③知识可视化传递的内容不是一般的事实信息, 而是包含人的智能的复杂见解[2]。由此可见, 知识可视化的核心内容是如何通过视觉表征手段, 即将知识 (包含人的智能的复杂见解) 通过合适的图解手段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传递。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内隐知识或隐性知识外显化, 将外显知识生动化。

Eppler&Burkhard 将知识可视化技术概括为 6 种类型[3]:①启发式草图 (Heuristic Sketches) , 这种技术是将思考过程中的观点用草图表示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由于每个人的思考过程各不相同, 勾画的草图也千差万别, 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流程, 启发式草图有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灵感捕捉;②概念图表 ( Conceptual Diagrams) , 它是利用标准化图形 (诸如箭头、圆、锥或矩阵) 的帮助对抽象观点的纲要性描述, 用以构造信息和阐明关系的可视化表示方法[4];③视觉隐喻 ( Visual Metaphors) , 是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抽象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从而将信息有意义地组织起来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习得;④知识动画 ( Knowledge Animations) , 是计算机支持的动态的和交互式的可视化, 它允许学习者通过控制、交互和熟练操纵不同类型的信息来促进知识的生成和传递;⑤知识地图 ( Knowledge Maps) , 是将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关联绘制, 具有导向性, 学习者通过探索概念之间的关系, 连接特定情境中的复杂观念;⑥科学图表 ( Scientific Charts) , 包括知识领域可视化和数字图书馆的可视化界面。知识领域可视化关注的是标识和可视化表达在多学科背景中科学前沿的动态, 并且允许通过科学领域的可视链接、关系和结构获取知识资源 (作者、机构、论文、期刊等) 的新途径;数字图书馆的可视化界面以可视化为基础, 应用现有的或新的视觉手段来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新的方法, 以更好地开发现有信息宝库。

随着对知识可视化理论的深入研究, 知识可视化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六种形式, 在实际运用中要吸收可视化技术的思想, 灵活运用, 构造清晰的知识网络。因此, 不论什么“图”, 只要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造, 都是知识可视化的有效途径。

2语文课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课件设计中对语文知识图像化深度不够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发现, 来自网络的课件及平时看到的参赛课件中文字表述过多、图像与文字的浅层组合是语文课件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件设计中将文字材料作为课件设计的重心, 而对复杂见解转化为图形图像的表达方式加工不够, 甚至直接将文字材料搬进多媒体课件中。一个组织良好的图形能够帮助学习者清晰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好的图形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使他们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比纯语言显示要长久。而目前在进行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时, 教材中文字材料中蕴涵的知识“图像”没有或很少被挖掘, 没有把文字材料中所表述的关于人物、事件、情境等形象通过生动、典型的画面表现出来。

2.2课件设计缺乏思维训练氛围

语文多媒体课件将呈现的教学内容局限在教科书的文字范围内, 而纯粹的文字呈现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能引发学生深层思维, 从而不能把文字表达的知识转变为应用性等知识。课件呈现内容缺乏层次性、结构性, 在加重学生思维负担的同时, 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 不利于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网络。此外, 多媒体课件缺乏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评价与互动, 如不能检测学生对复杂知识的学习效果, 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纳入到原有知识体系结构中, 这样多媒体课件从辅助课堂变为单向知识传播的高级黑板。

2.3缺少对知识内容的可视化表征技术

好的课件必须建立在好的教学设计及对知识内容深度分析的基础上, 尤其语文学科内容本身就是表述性的文字较多, 根据学生的短时记忆只能记忆7±2个项目, 长的文字表述往往超出了短时记忆的时间范围, 又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 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将文字表述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清晰明了的图形、图像或图表, 使得陈述性知识经过逻辑处理、思维加工转变为程序性知识,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知识可视化在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

3.1将复杂知识结构化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具有学科交叉的特征, 随着研究的深入, 知识可视化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展。知识可视化是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 将任何抽象的事物、过程简洁地构建成图形图像的表示都可以称作“可视化”。语文学科内容多以文字陈述为主, 将文字提炼为精简的图形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并且有助于记忆。知识结构化的步骤为目标分析——关键词提取——关系梳理——修饰——评价。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每一环节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目标, 因此在进行知识结构化时, 首先进行学习目标分析, 然后提取能为学习目标服务的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以后再进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梳理, 继而对形成的结构图进行修饰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最后进行评价并修改, 使得形成的结构图更好地为学习目标服务。如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关系梳理, 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知识图像化以后, 图形中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不仅让学习者能够快速把握知识主线, 而且图形中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会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 有利于快速系统地整合知识, 为知识的集聚、形成结构提供一种“脚手架”和“结构框架”的作用, 从而促进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有利于“触发”发散思维, 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5]。

3.2恰当利用图像激发学生思考

任何通过视觉有利于知识传递和创造的呈现形式都属于知识可视化的范畴, 但是能够可视化的知识不一定能够图像化, 图像化是知识可视化的核心。知识可视化的方法与文本不同, 是用创造性的图解使学习者可以快速、整体性地学习知识、激发想法, 并拓展创造性思维。邱婷 (2006) 提出知识可视化的实现步骤:①确定主题;②明确目标;③构思框架;④选择形式;⑤绘制图形;⑥评价图形。笔者在本文中将采用邱婷对知识图像化步骤的理解, 但认为构思框架、选择形式、绘制图形与评价图形4个环节应该是一个循环过程, 图像化本身就是随着思维的不断调整而建构出最佳图形的过程, 因此在这4个环节中会不断修改和完善, 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知识图像化的步骤, 笔者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形成图形以激发学习者对“祥林嫂之死”的思考, 首先将与祥林嫂之死相关的人物和关键词来指明思考的大方向, 使学习者有一个思考主线以避免其思考迷航, 在各个可能使祥林嫂走向死亡的因素后面都打上问号, 不给出明确的答案以引发学习者思考。思维导图能反应人真实的思维过程, 在多媒体课件中利用知识可视化的这种技术可以巧妙地激发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祥林嫂之死的思维导图设计如图3所示。

3.3利用知识可视化思想设计多媒体课件评价环节

目前, 语文多媒体课件普遍缺少对学习者内在知识结构的评价环节, 简单知识的习得通常可以由学生口头回答进行检测, 而需经过思考的内在认知知识一般需要学生的深度思考, 并在与教师或者学生的互动中习得。知识可视化结合了大脑思维方式, 采取一种独特的画图方式, 将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图中。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 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 还可以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 将思维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6]。将知识可视化的这种思想运用在语文课件设计中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设计者在课件界面呈现知识内容的关键词和图形结构, 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对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动手将关键词填入到图形中的适当位置, 在填空中学习者经过了再次知识梳理和内化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学生填词的修改和思考过程中, 可以判断出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 根据最终的图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生, 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以鲁迅的文章——《药》为例, 评价目标是让学习者总结华老栓和夏瑜的身份、社会地位、性格特征、作者对其态度, 笔者运用表的形式设计了这种评价方式, 如图5。另外一种是在设计过程中只提供中心词让学生在已学知识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 这种评价方式既检验了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图4。这两种方式都给出了学生思考的节点, 避免学生思维迷航。

3.4运用高度组织化的图形作为多媒体课件导航

知识可视化的核心是将复杂见解图像化, 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以形成新的认知。对知识进行图像化后, 所作出的图形, 如思维导图, 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导航, 是非常有益的。一部分多媒体工具, 如PPT单个页面并不能呈现很多内容, 而知识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庞杂的知识体系梳理到一张页面上, 将知识结构化、图像化, 使得学习者快速把握整个知识体系, 顺利进入每个知识节点,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以《沁园春·雪》为例,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导航图, 如图6、图7所示。

4结语

任何学科的课件设计与开发既是一项艺术工作也是一项技术工作, 同时语文学科中涉及的形象、意境等隐性知识很难把握, 这对设计出好的语文多媒体课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可视化理论的引入给语文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注入了活力, 同时也提供了理论指导, 但是任何理论都有一个学习、运用的过程, 课件开发人员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 真正掌握知识可视化理论的思想, 才能将其熟练地融入到课件开发中。

摘要:好的多媒体课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之一。阐述了知识可视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分析了语文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对知识可视化理论在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王朝云, 刘玉龙.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6) .

[2]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3) .

[3]张会平, 周宁.基于知识可视化的隐性知识转换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7 (2) .

[4]钟达.几种分类引用自:知识可视化及其教学应用——以《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5]邱婷.知识可视化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6.

基于知识树的多媒体课件 篇3

关键词:知识点;知识树;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4-0056-03

随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普及,课件的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开发高质量的课件也就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3] 一般来说,课件不仅要支持教材,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并考虑教学本身的特点以及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同。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树的课件。知识树课件使用树描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用引入原因、多视点和外部特征等对知识进行演绎和描述,强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示知识与隐含知识的对接;[6] 知识树课件既可以作为教学课件,也可以作为学习课件,还可以解决课件制作中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示问题和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对与多媒体课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树课件,第三部分分析了知识树课件的特点,第四部分进行了总结。

一、与多媒体课件相关的问题

一方面,课件要支持教材;另一方面,课件不能照搬教材。在教材中,有一些表述,如“根据第八章的例2”,对于读者来说是不方便的;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创建一个超链接来方便读者。用动画来演示时间序列事件,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来描述不同的内容,灵活的界面布局使表述的问题一目了然,这些都是教材和传统板书无法做到的。

教学包含多项活动:教师写,学生看、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听、理解;师生讨论。写和看、讲和听在速度方面差别很大,其中写和讲,比看和听慢很多。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看的内容十分有限。然而,视觉冲击不仅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且有助于记忆,丰富多彩的视觉材料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多媒体课件淡化了速度慢的板书,增加了丰富的直观图形和动画,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材料成为可能,还加快了教学的速度,因此,丰富的案例、及时的总结、练习和实践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就显得格外重要(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一门课程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课程的内容,这严重影响了后继课程的学习)。课件内容应该与学生已经掌握的隐含知识实行对接,而不同的学生其隐含知识不同,一些学生需要更详细的资料以弄清已学的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进一步的资料以探索新的知识。加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而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所以,课件应该是教学课件,尽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课件也应该是学习课件,方便学生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二、基于知识树的课件

1.知识树

描述教学领域知识的完整的教学单元称为知识点。知识点包括元知识点和复合知识点。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的知识点称为元知识点,由一组知识点聚合而成的知识点称为复合知识点。知识点关系是指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各种关联,它包括组成关系:一个(父)知识点可以由若干(子)知识点聚合而成;前驱关系:若学习知识点A,必须先掌握知识点B,则B称为A的前驱;相关关系:在内容或逻辑上存在相关性的知识点互为相关的关系。 知识树是知识点及其关系的集合,即KTREE={知识点集合,知识点关系集合}。其中知识点关系集是指知识点之间的父子关系集合。[1] 知识点之间的其他关系隐含在知识树中。

知识树可以看作知识图的简化形式,它有利于建立知识体系中的关联和推理机制,利于知识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科知识表示的需求。[2]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取舍。需要强调的是,经过取舍后的教学内容应该仍然能够构成一棵知识树。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知识的应用,与离散的知识集合或线性的知识链相比,知识树都有明显的优势。

2.基于知识树的课件

基于知识树的课件的主要思想是用一棵知识树来组织知识点课件。图1是一个知识点课件模板。其中,引入原因包括: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学习本知识点的必要性。知识点是上课时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视点和外部特征来进行讲解。视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知识的解释以及不同解释之间的关系。知识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视点显示地表述出来。外部特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知识的描述。例如,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即多视点;每一种解决方法的过程可以用自然语言,或者数学语言,或者计算机语言,或者图形语言来描述,即多外部特征。

视点是用元知识点或复合知识点来描述的。为了言之有据和方便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应该给出各个视点的参考文献。不同的视点和外部特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丰富的例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时的总结不仅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需要,还可以明确知识的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使用多媒体后,应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练习和实践,达到积累经验并及时把知识转换成能力的目的。注意,把图1中的知识点放在一门课程的知识树上,就形成了这门课程的基于知识树的课件,简称为知识树课件。

3.课件在屏幕上的表示

知识树课件应该在屏幕上清晰地表示领域知识树,并以领域知识树作为导航图。如果一个知识点由很多子知识点组成,需要将这些子知识点进行分类,因为根据相关心理学原理,人同时处理的对象最好不要超过九个。

例如,如果一门课程有很多章,则可以将其分为预备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三类。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必须使用暖色显示给出,表示将在课堂上讲解;对于超出课程范围的知识点,例如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知识就会涉及到超出课程范围的知识点,应该使用冷色给出相关链接。视点在屏幕上显示地给出,如果视点很多,也需要分类,并使用暖色突出重点。使用超链接指向子知识点,既保持了屏幕显示的简洁,又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

4.知识树课件的使用方法

知识树课件的使用方法实际上就是树的遍历方法,一般有两种:先根遍历,即先学习父知识点,然后再学习子知识点;后根遍历,即先学习子知识点,然后再学习父知识点。在子知识点比较多的时候,使用先根遍历比较困难。建议在整体上使用先根遍历,在局部有选择地使用后根遍历。

知识树课件的使用要特别强调学生的预习。通常,一门课程的序言是对整个课程各章的关系进行描述,而此时各章的内容还未学,如果没有预习,要学好这部分内容是相当困难的。很多的知识相互关联,很难给出严格的前趋后继关系,而且使用多媒体后教学速度加快,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搞好预习。

三、知识树课件的特点

1.统一了学习型课件和教学型课件

在知识树课件中,使用暖色调链接起来的知识点是教学内容,使用冷色调链接起来的知识点是供学生自学的。

2.增强了知识表示的逻辑性

知识树课件从三个方面增强知识表示的逻辑性。知识树本身显示地给出了知识点之间关系,任何一个知识点在知识树中都有明确的位置;新知识点的引入原因部分,分析了该知识点前驱的特点与不足,显示地把前驱知识点与该知识点关联起来;总结部分总结了该知识点特点,并指出了进一步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样又把当前知识点与其后继知识点关联起来了。

3.在教学中使用知识树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在知识树课件中,由于显示给出了即将讲述的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超前;冷色调表示的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可以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需求,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完整地掌握知识;用一棵知识树把课程的内容置入到学生的记忆中,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从而减轻了学习负担,激发了学习兴趣;由于引入了多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件要求有“引入原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兴趣、完整地掌握知识以及各种能力是进行创造必不可少的。[5]

4.为相互依赖的知识的表示提供一种途径

有些知识是相互依赖的(例如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和进程),在决定教学次序时就会产生困难。在知识树课件中,如果先讲述内存,对涉及的进程知识点使用暖色调创建一个超链接表示进程将要讲述,避免了学生不安和急躁。

5.知识树课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内容表示的一致性

显示说明每一门学科所包含的课程以及各门课程之间关系是必要的。这既可以防止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又可以使学生明确每一门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防止关键课程被轻视。然后,每一门课程的各章节之间关系被显示说明。所以,知识树课件可以有效地、一致地把整个学科的知识组织为一棵知识树。

6.使用知识树对知识进行度量

纵向可以判断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的细节;横向可以判断是否了解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从纵横两个方向上可以判断是否了解相关知识的全部。

四、总结

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隐含在知识点所包含的知识之中。知识树把这种关联显示地表示出来了,知识树课件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关联。使用知识树课件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记忆中种植一棵知识树;使用冷暖色调表示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可以有效地把教学课件和学习课件结合起来;基于知识点的课件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知识树课件。

参考文献:

[1]吕皖丽,陈宁江,钟诚.教学知识树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

税收知识课件 篇4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税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请看教材80页“相关链接”,了解一下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0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请大家阅读教材80页内容,看看能否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二、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农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80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

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请大家看教材82页,增值税计算题,并回答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0×17%-1445=1105元;或者=(15000-8500)×17%=1105元。织布厂缴纳的增值税由产品使用者――服装厂直接负担。由此可见,增值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产品销售价-原材料价)为征税对象的,它的直接负担者是下一环节的购买者。如织布厂的布的增值税由服装厂负担,服装厂的服装的增值税由百货商场负担。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请大家看教材82-83页“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这一特点从教材83页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上可以看出。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8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8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计算教材所列题目。

学生活动:计算。应税所得额:4000元;不超过500元部分:25元;500――元部分:150元;2000――4000元部分:300元;累计所得税:475元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税收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税收的特点和种类,重点介绍乐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知道了它们的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意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这表明( )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基本特征

B.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C.国家和政府是赋税制度的产物

D.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

答案:D

[例2]国家决定,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这一举措在于(  )

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

C.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D.解除国家计划对农业发展的束缚

答案:C

[例3]某机械厂从钢铁厂购进一批钢材价格30万元,加工成机器后售价45万元。这批机器应缴纳的增值税是 ( )

A.5.1万元  B.7.65万元  C.2.55万元   D.无法计算

答案:C

[例4]下列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对调节个人收入有重要作用  B、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交个人所得税

C、公民的个人所得都在纳税范围  D、实行累进税率不利于社会公平

答案A

课余作业

简述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体会

学校消防知识课件 篇5

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分享了学校消防知识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的: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身命。

3、掌握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消防安全常识,扑救常识,灭火方法

三、活动准备:收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实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1、讲述1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力

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教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2、学生分组讨论(56人一小组)“火灾案例”,以增强,火灾预防意识,安全意识

(二)分组讨论消所安全应注意的事项,火灾扑救的方法及逃生方法,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 校园防火应注意什么?

(2) 外出野炊应注意什么?

(3) 发生火灾时应如何报警?

(4) 火灾扑救有哪些方法?

(5) 人身着火时如何自救?

(三)学生发言(一两个小组代表)

(四)学习教材内容

(1)火灾的概念:

火灾,就是在时间和窨上失去控制的`燃烧。一般说来,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菜引起的火灾:二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

(二)火灾的预防

1.家庭防火

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安全用电及家电器

安全使用炉火

2.学校防火

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等易然、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

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严格的使用,保管制度,并在专门库存放,随用随领,用完产即清理。

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消防制度,关键部位要设置灭火器材

3、山林防火

要杜绝人为火种(吸烟、野炊、举行火晚会)

要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如防止汽车漏气,扔烟头引起火灾

(三)火灾初发时应急措施

1.报警

记住火警电话:“119”,同时说明失为地点,由什么引起火灾。

说明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

2.初起火灾的扑救措施

若是因用电不录引起火灾,应迅速切断电器电源。

火场的具体情况,可余用隔离法,冷却法,室息法,抑制法旧种方法灭火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消防队到达后,起火单位和在场的人员应及时向指挥员介绍已查明的场情况

(四)火场自救与逃生:

1.加强安全自救的观念

2.冷静选择逃生路线:脱离险境时,应冷静观察周围的火情,选择最安全路线

3.不盲目跳楼一从各个安全通道,安全门及,防火梯敬

七、实践活动:分组演示灭器的使用

八、小结: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篇6

一、医院消防的特点

1、医院火灾损失大

医院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不仅有病人和医护人员,还包括后勤、病人家属等,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出现摔伤、踩踏、烧伤甚至死亡等威胁和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现代医院的功能逐渐由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看病治病。许多综合型医院集门诊、住院、临床、教学、实验与一体。为了满足功能需要,医院的贵重医疗设备不断增多,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贵重设备的损失就再所难免。

2、火灾扑救难度大

医院长期有大量的病人,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很难逃生,尤其是骨伤科患者,有的甚至还躺在担架上,对于人员的救护增加了难度。医院建筑主体部分有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辅助治疗部分有放射、理疗、病理、生化检验等医技科室,大部分建筑连成一片,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也将加大。

3、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大

消防安全涉及到医院事务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消防设施的维护、检查,还包括消防技能的演练、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有些措施和方法还可能与其他管理方面相矛盾。如消防通道的开启与关闭,为了防止偷盗事情的发生,许多医院往往将消防通道的问紧锁,这虽然有利于财产安全管理,但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是极不合理的。

二、日常火灾预防措施

1、防火巡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2、防火检查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3、员工上班前、下班后防火检查内容

每个科室的每位员工都要养成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对本科室区域内进行防火检查的好习惯。重点检查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锁闭情况,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场所有无遗留火种等。

三、发生火灾,如何处理

1、正确报警,防止混乱

在火势发展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失火医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并且疏散条件比较好时,可同时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疏散。在火场上具体怎样通报,可根据火场具体情况确定,但必须保证迅速简便,使各种疏散通道得到及时充分利用,防止发生混乱。

2、正确引导,稳定情绪

火灾时,由于人们急于逃生的心理作用,可能会一起拥向有明显标志的出口,此时,有关工作人员要设法引导疏散,为逃生人员指明各种疏散通道,同时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大家消除恐慌心理,有条不紊地疏散。

3、制止脱险者再进入火灾场内

对疏散出来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由于受灾的人员脱离危险后,随着对自己生命威胁程度的减小,可能增强对财产和未逃离危险区域内亲人色和你生命的.担心程度。此时,逃离危险区的人员有可能重新返回火场内,区救还没有逃出来的亲人,这样有可能遇到新的危险,造成疏散的混乱,妨碍救人和灭火。因此,对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员,要加强管理,禁止他们危险行动,必要时应在建筑物内外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4、如何进行火场救人

(1)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者、儿童以及因惊吓、烟熏、火烧而昏迷的人员,要用背、抱、抬的方法捕拿他们抢救出来。需要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有湿衣服、湿被褥等将被救者和救援者的头、脸部及身体遮盖起来,并用雾状水枪掩护,防止被火或热气灼伤。

(2)楼层的内部走道、楼梯、门等通道已被烟火封锁,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时,应利用消防拉梯等架到被困人员所在的窗口、阳台、屋顶等处,然后利用消防梯、举高消防车、救生袋。缓降器等将被困人员救出。

(3)无法架设消防梯时,可利用挂钩梯,徒手爬落水管窗户等方法攀登上楼,然后用救生器材救人,或使用射绳枪将绳索射到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上,再让被困人员用绳将缓降器、救生梯、救生袋等消防器材吊上去,然后让被困人员使用器材自救。

(4)被困在窗口、阳台、屋顶的人员,尤其是悬掉在建筑物外面的人员,在浓烟烈火的威胁下,有可能冒险跳楼,此时要用喊话或大字标语的方式,告诫他们坚持到底等待救援,不要铤而走险。同行四在地面做好救生准备,如拉开救生网、救生垫,可用海绵垫、席梦思床垫等代替,以防万一。

(5)在使用消防梯抢救楼层内被困人员时,要警惕并制止他们蜂拥而上,以免造成人员坠落、翻梯等事故。被困人员自己沿消防梯从楼层向地面疏散时,应用安全绳系其腰部保护,或由消防人员降其背在身上护送下梯。

知识产权课件 篇7

【案情一】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是王某根据自己的意志和经验,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制作出来的。请问,王某对课件是否享有著作权?

解析:教师对独创性的课件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法》所指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课件要成为《著作权法》所要保护的“作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独创性。即由作者独立构思创作而成,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同。其表现在课件的主干部分有作者自己的创作和构思,课件辅助部分图片、视频的搭配具有独特性。二是可复制性。即能以某种物质复制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从案情一来看,王某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学识、 感悟等,制作出了富有个性化的、独特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该课件制作过程中, 王某是自愿的、主动的,体现了他的个人意志和个性特征。因此,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是王某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且该课件能够被复制、拷贝,因而属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王某享有著作权。

【案情二】李某是某幼儿园的教研主任,他拷贝了王某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后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使用了该课件。请问,李某是否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

解析:合理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合理使用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一般情况下,使用人若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则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视为合理使用。比如,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等等。

从案情二来看,李某是基于学习研究的目的而对王某的课件加以使用,并没有用作商业用途,因而属于合理使用,没有侵犯王某的著作权。

【案情三】教师张某在拷贝了王某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后,私自将该课件上传到某文库网上。请问,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权利?

解析:未经许可网络传播侵权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项规定了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司法解释中指出: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权利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将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由于张某未经王某的许可而将其课件私自上传到某文库网上,因此侵犯了王某的网络传播信息权。

《琵琶行》课件赏析 篇8

涉及学科:高中语文

开发平台:Authorware 6.0

课件大小:5600K

下载网址:http://218.22.166.101:8088/infor/jsp/source/1152.rar

联系方式:chenjie7918@163.com

本文是一篇自读赏析课文,培养学生在懂得读诗的同时仔细品味诗中的意境,鉴赏诗中对音乐的描写,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思想感情的共鸣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要把这一点突出,课件中通过播放视频材料展现了琵琶女的演奏,这段视频在听觉、视觉上给学生的冲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鉴赏诗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更好地品味诗中的意境。

本课件设计了作家作品、课文朗读、课文讲解、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五个部分,其中课文讲解是本课件的重点,而课文讲解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和分析既是课文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在鉴赏音乐的同时能够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

课件设计

素材准备

经Photoshop处理好的琵琶女素材图片、琵琶演奏曲(打开课件时播放)、课文朗诵以及视频材料,分别存放在PICTURE、SOUND和MPEG文件夹下。

结构布局

课件分为作家作品、课文朗读、课文讲解、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五个部分来完成。课文讲解部分又包括:课文解题、写作背景、音乐描写、课文结构和主题思想。在课件的布局上,笔者采用了“目录—内容”的格式,让目录和内容在同一个界面出现,方便操作者在不同内容间的切换。

设计思路

运行课件后,出现课件制作工作室的名称,如同软件的飞屏,体现制作的专业性(关于飞屏详细制作步骤见2004年第11期P71)。以一幅琵琶女的图片作为课件的封面,并伴随着琵琶演奏曲,如图1所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点击“Enter”按钮进入课件目录内容部分;点击“About”退出课件。

点击相对应的目录按钮可进入相关学习内容。鉴赏音乐是本文的重点,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鉴赏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呢?设计如下:先观看视频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先去分析,最后给出鉴赏分析的结果。这里通过“播放”和“分析”按钮,实现视频材料的播放和对文中音乐描写的鉴赏分析,如图2所示。

课件的结构层次是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线索,制作的时候就以三幅图作为热区响应的对象,如图3所示。分别点击不同的图片就可以进入具体的结构中对其进行分析,单击界面上“返回”按钮返回到该层面上。这样设计既让学生对结构一目了然,又方便教师的切换。

课堂练习部分是对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功能设计:学生选择相应的答案,课件可以给出相对应的判定,学生也可以自己查看正确答案。此部分用到了MSAGENT。在输入答案以后按“回车键”确定后,会出现对你所选答案的判定。如果答对,出现“答对了”信息,同时卡通人物也会作出恭喜的动作;如果答错了,出现“答错了”信息,卡通人物作出鼓励的动作。这样设计让我们的课件更“人性化”,学生也不再是机械地回答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课件实现

课件总体的流程如图4所示,整体上采用的是“显示—交互—群组”这样一种结构,并且在其内部又实现了这种结构的嵌套使用。这里采用的是“热区域”响应的交互方式,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改变。

程序的整体结构确定下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实现程序中各部分的跳转,这里使用的是GoTo函数,其使用的形式是GoTo(IconID@"IconTitle")。例如在“作家作品”这个群组内部流程,在流程底部加上一个计算图标,采用按钮交互方式。计算图标中的程序如下:GoTo(IconID@"背景"),由“作家作品”这个层次跳转到“主体”层次中的背景,其他各层次结构都类似。这种结构形式如果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可以说用Authorware来制作一个课件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其余的工作就是对于具体内容的安排了。

技巧心得

首先是前期结合课文对课件的分析和结构设计,以及课件中所用到素材的准备,这为后面制作课件奠定了基础。只有结合课文分析之后才能去确定课件的结构,因为课件是为课文服务的。至于课件中的素材,如果在制作以前准备好,就避免了在制作过程中去找素材的局面,减少制作的周期。

其次就是在制作技术上而言,一是要掌握上面的这种程序结构;二是作家作品、课文朗读和知识拓展这几部分的结构大致相同,我们只要做好一个,其他的复制再修改名称和相应程序图标中的内容,一切就OK,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作的效率。

教学反馈

上一篇:四川大学好的专业都有哪些下一篇:父亲的目光中学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