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精选8篇)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篇1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和政府体察社情民意、关注民生的重要方式,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莆田市充分挖掘港口优势,制定了“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号召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鼓足士气,创先争优,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临港产业崛起成为莆田发展的新引擎,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矛盾的产生,从信访工作者角度出发,现阶段,信访渠道反映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生问题和利益纠纷,表面看是社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主要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意识树立得不牢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到位,利益调整、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等方面相对滞后。要真正缓解和消除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就必须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找出路。

为此,做好信访工作,发挥排查化解、辅助决策、疏导理顺群众情绪等重要职能,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应当积极发挥信访工作的助推作用,在预防、制止、纠正侵害群

众利益行为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发展与矛盾关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信访工作的良性互动,关键要发挥好以下几方面的职能:

充分发挥信访辅助政府决策职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汇聚民智民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走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获得群众的参与支持。群众的来信来访从群众感触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蕴含了大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的重要信息,各级党委政府可以从中最真切地了解社情民意,检验工作得失,丰富和完善政策,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水平。信访工作要更加主动地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畅通信访信息通道,注意在工作中发现、捕捉、分析和利用与经济发展方式有关的信息,及时向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智力支持。

充分发挥信访排查化解职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树立民意标尺。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好排查、督查督办作用,从群众来信来访提供的线索入手,加大对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督查力度,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解决问题的协调力度,不断强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落实好处理信访问题的主体责任,对于复杂疑难信访问题,要运用好会商解决机制,努力找到不同利益间的契合点,力争创造双赢或者多赢局面,努力使经济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进

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发挥基层网络的前哨作用,对群众反映的各类利益问题,要及时介入、尽早解决,避免事态复杂化和扩大化,尽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消除在基层和当地。进一步深化信访评估制度,完善相关措施,确保各级各部门研究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前必须进行信访评估,着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充分发挥信访疏导理顺群众情绪职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环境。当前,一些地方社会矛盾累积叠加,不安定因素增多,群众往往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恶性上访的形式表达诉求,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阻滞性作用,同时,也牵涉了地方和部门领导的主要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信访部门在着力推动问题解决、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帮扶解困,理顺群众情绪,及时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努力提高群众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度,让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抓好经济工作,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够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向前推进。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篇2

一、致力于执法理念的铸造, 着力强化和谐执法意识

(一) 树立和谐执法理念

和谐执法是一种方法要求, 也是一种境界的体现, 它折射出执法的水平、能力, 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反映。因而, 检察机关在依法打击犯罪活动、调解矛盾冲突等工作中, 要更加注重在维护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的更高要求, 不能只是就事论事, 还要从内涵和外延上善于把各种对抗性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这就要求每个检察官在执法办案中牢记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总目标, 时常从服务大局的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自觉把自身所从事的检察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认识, 去定位, 去把握, 去检验。

(二) 端正和谐执法态度

坚持把是否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衡量检察工作的重要标准, 使整个检察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大局。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明确刑罚手段处理案件的范围, 凡是属于民事、行政手段调整的事项不得随意使用刑事手段。要充分运用好刑事司法手段, 增加和谐因素, 化解不和谐因素, 从源头上消减刑事发案的各种隐患, 以维护稳定, 促进和谐。

(三) 倡导和谐执法理念

对非对抗性的犯罪, 在依法惩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矛盾的化解。这就要求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时准确把握社会矛盾的规律和特点, 把执法办案与解决矛盾纠纷紧密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忠诚、理性、平稳地履行职责, 客观、周全、审慎、平和地执法办案, 坚持以诚待人、以善处事、以理服人, 注重强化公平公正意识、文明尊权意识、平等保护意识、司法诚信意识, 真正做到理性执法, 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

二、致力于执法过程的规范, 认真落实和谐执法措施

(一) 在规范执法上下功夫

注重强化对执法活动的监督, 规范自身执法行为, 保障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切实做到有罪追究、无罪保护、严格依法、客观公正, 使检察机关的每一项执法办案活动都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要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细化办案流程, 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推进和谐执法。在内部监督制约方面, 要建立案件首办责任制和分管领导负责制, 严格落实错案追究制, 认真执行赃款赃物管理规定, 确保办案的公平公正。在外部监督制约方面, 要深化和加强人民监督员工作, 认真实施“一案三卡”, 确保监督到位。

(二) 在文明执法上下功夫

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 慎用强制措施, 强化为民思想, 尊权及平和执法理念。在初查时, 要注意不得对被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 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在讯问时, 要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 不使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侮辱人格。在搜查时, 要注意回避老人和未成年人, 做到行为文明, 举止得体。坚持把文明取证与保障办案质量相结合, 强化文明意识, 规范文明用语, 确保办案安全。

(三) 在落实宽严相济上下功夫

依法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就是要切实做到该严必严, 当宽则宽, 宽严适度。要注意以和缓、和解的方法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慎刑、轻刑、少刑, 惩罚、教育、矫正并重, 化消极为积极, 化冲突为和谐, 解矛盾于初发。要依法实行重罪严惩、轻罪宽治, 对严重刑事犯罪依法严厉惩处, 对于轻微犯罪或者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以及具有教育挽救可能的犯罪人, 尽量采取非刑罚化的方法和手段。在审查逮捕和提起公诉环节上, 要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和过失犯, 慎重逮捕和起诉, 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对未成年人犯罪要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尽量不捕不诉。对不捕不诉的未成年人, 要认真落实帮教措施, 促使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改邪归正。同时, 要积极推行刑事和解制度, 力求把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降到最低点, 有效地融解和减少社会中的对抗性矛盾。

三、致力于执法目标的实现, 注重体现和谐执法效果

(一) 通过提高质量来实现和谐执法效果

要正确处理办案力度与办案质量的关系,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依据法律规定定性定案。对案件质量要实行经办人、部门领导、分管领导三级监控体系。通过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职务犯罪大案要案, 营造廉洁勤政的政务环境;通过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二) 通过强化服务来实现和谐执法效果

牢固树立“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念,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做到既严格执行法律, 依法办理案件, 又防止孤立办案、就案办案, 把执行法律和执行政策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 严格区分民事经济纠纷、一般违法行为、改革探索中的失误和执行政策中的偏差等与犯罪的界限, 支持改革者, 保护创业者, 惩治犯罪者。

(三) 通过注重细节来实现和谐执法效果

细节决定质量。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行使检察权中无小事。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 必须牢固树立细节意识。在接访、搜查、讯问、调查等环节, 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在接待来访中要做到热情服务, 找准问题, 既帮助释疑解惑, 又依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着力做好群众工作, 减少对立情绪, 定纷止争, 真正把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 实现息诉罢访, 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

(四) 通过关注民生来实现和谐执法效果

要始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坚持以民为本, 关注民生, 做到执法为民, 公正为民, 清正为民。要稳步推进被害人帮助制, 从“法律帮助”、“物质帮助”、“精神帮助”、“心理帮助”四个方面, 着力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维权护法, 从而在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检察功能最大化。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篇3

据介绍,丽港城流动服务站店位于观塘茶果岭道88号丽港城商场一楼,面积约为840平方英尺。店堂布置舒适宽敞,藏书达13000册,书种包括最新优质中英文流行读物、补充练习及旅游、生活百科、心理励志、工商投资、文化历史等各类书籍。

香港商务印书馆推出学生网上阅读免费试阅计划

为响应4月23日世界阅读日,鼓励香港学生多阅读,香港商务印书馆于4月23日推出“阶梯阅读空间”(学校版),并向全港小学派发账户,让各校学生在4月23日至6月30日内免费试用。

据介绍,香港商务印书馆于2008年正式研发出中文网上阅读平台“阶梯阅读空间”(个人版),让小朋友透过平台上精选的优质文章及练习,增强中文语言能力。今年,为让更多学生可以受惠,该馆更推出“阶梯阅读空间”(学校版)。全港各小学于4月21日前填妥申请表格,并传真至商务印书馆推广部,便可获全校免费使用中文网上阅读平台——“阶梯阅读空间”两个月。在世界阅读日当天,香港商务印书馆还举行“网上悦读计划”活动,邀请各校师生到场参与。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副刊告别读者

据台湾媒体报道,创刊于1992年4月16日的台湾《联合报》副刊《读书人》,于4月26日出版后,宣告停刊,告别读者。在告别启事中说:“17年中,感谢读者的一路支持与批评指教,尤其要向长期提供《读书人》协助的作者及出版业者深深敬礼。阅读带来智慧与快乐,过去如此,未来也不会改变。”

台湾第三届数字出版金鼎奖开始报名

据台湾媒体报道,为促进出版产业升级,鼓励出版事业发行优良数字出版品,以活络数字出版市场及鼓励数字出版创作,台湾“新闻局”主办的第三届数位出版金鼎奖,开始报名。

数字出版金鼎奖奖励项目包括:最佳电子书奖、最佳电子期刊奖、最佳多媒体出版品奖、最佳电子数据库奖、最佳数字动漫、绘本奖、最佳互动设计奖、最佳公益数字媒体奖、最佳加值服务奖、年度数字出版公司奖及评审团特别奖等。

评审团特别奖今年除由数字出版金鼎奖评审委员推荐外,也接受各界推荐。

屈臣氏跨足杂志出版

和美丽有关的话题,女性永远不会缺席,屈臣氏推出的《style W》时尚志创刊号,首卖3天就破万本,预计创刊号发行量达10万本。

《Style W》是由屈臣氏与康泰纳仕集团共同合作创办,为双月刊。这本杂志瞄准20至40岁女性追求聪明、时尚、合宜的消费观,内容除了有海内外时尚、美妆、保健新知及趋势,每期还会给消费者超过百个美丽小秘技及实用知识。书中介绍的商品不仅和国际同步流行,而且还能在台湾买得到。

屈臣氏营销公关总监寇碧茹表示,康泰纳旗下拥有VOGUE、GQ等国际知名媒体,在双方专业配合下,推出有着时尚味道的美妆保健刊物。虽然杂志不是屈臣氏的主力商品,但是希望这本杂志能够成为顾客的姐妹淘,一同分享、探索美妆保健新知。

潘思源将并购电视台发展新事业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大陆打拼近30年的泛太平洋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潘思源,近日公开表示想拿出50亿元新台币买下台湾媒体。这是继旺旺集团收购台湾媒体后另一有意跨界经营媒体的大陆台商。

潘思源是在上海的思源商厦落成启用典礼后向媒体表示,他想拿出台币100亿元,其中50亿元购买台湾的电视台,另外50亿元作为教育文化事业与个人投资事业。至于要买哪一家电视台,目前还没有标的。

潘思源兴趣广泛,对文化事业甚感兴趣,曾投资《商业周刊》、《新新闻》、《TO'GO旅游情报志》、《解读时代》等,后来又买下秋雨印刷台北办公室,目前是《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发行人。

第21届信谊幼儿文学奖揭晓

据台湾媒体报道,第21届“信谊幼儿文学奖”近日揭晓,今年共有360件作品参赛,创新记录,荣获“评审委员特别奖”的是安石榴的《乱78糟》及李嘉倩的《我的兔爸爸》,而图画书和动画影片创作首奖出现前所未有的空缺。

今年图画创作组决审主委指出,今年的参赛作品数量虽多,但故事性普遍太弱,图画表现比故事和文字好。而今年首次增设动画影片创作组,其决审主委表示,参赛影片质量都待加强。

曾以《星期三下午捉蝌蚪》在五年前获首奖的安石榴,今年以实验性强的作品《乱78糟》获赠特别奖,被评审认为“有很多童趣”。安石榴却对自创幽默情节谦称“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

李嘉倩则以描绘父子关系与家庭生活的《我的兔爸爸》获得特别奖。目前她已辞去护理工作,专事创作。

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篇4

衡东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志平

衡东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80﹪以上,农村稳不稳,民心稳不稳,农民幸福指数高不高,关系到全县社会和谐和稳定。“基层不牢,地动山摇”,维护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检察工作面临着的新考验。今年以来,我院根据上级院的指示精神和县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今年换届选举矛盾多、问题多、举报多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目前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村官”贪腐这一突出问题,坚持“打防并举”,查办了一批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共立案7件14人,大案 3 件 7人。在狠抓打击的同时,我院着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预防警示教育,取得了“查办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

一、立足职能,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今年是我县农村换届选举之年,矛盾突出,上访激增,据统计,今年1-6月,我院共接待村民来信来访54件,集体上访6件。有的村由于各种势力、各种矛盾交织,选举无法进行,普遍反映的重点是极少数村干部贪污、挪用征地款、救灾款等问题,有的村较为严重,干群关系极为紧张,矛盾一触即发。如草市镇平山村,因部分村民对原支部书记陈建中作风霸道,一手遮天,贪污征地款的行为极为不满,多次引发矛盾纠纷,致使该村换届选举无法进行。我院党组了解这一情况后,进行讨论研究,大家统一思想,一致认为: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农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需求,把握促进解决影响农村稳定,损害农业发展和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把查办农村村干部职务犯罪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使农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有了统一的思想,反贪工作就有了强力的保障,我院制定了“系统抓,抓系统”的办案工作指导思想,集中力量,查办一批有影响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一是集中力量,查办群众反响强烈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今年5月,根据群众举报,我院反贪部门对草市镇平山村原支部书记陈建中贪污征地款的问题立案侦查。经查明,陈建平等三人利用职务之便,合伙贪污征地款共计31万元。目前,此案已移送法院起诉。此案的查处,社会效果较好,村民拍手称赞。陈建平担任村支部书记多年,在任期间,作风霸道,对不同意见者,动口就骂,抬手就打,连村干部不合他的意见,也动手打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霸”。该村的选举工作,在我院反贪部门和镇政府的配合支持下,随着陈建中的“落马”,选举一举成功。二是办 “窝案”,成效明显。目前,涉农案件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有的村村干部“一窝端”,无一幸免。如我院今年6月份查办的草市镇新洲村原支部书记谭石明等三人贪污案,草市镇平山村原支部书记陈建中等3人贪污案。两村村干部均陷入“窝案”中,贪污的金额均在30万元以上,作案的手段惊人相似,狼狈为奸,集体贪污,集体分赃,影响恶劣。三是增强配合意识,形成合力。在办案中,我们注意加强与县纪委的联系和配合,做到情报共享,资源共享。形成了较为默契和有效的联动办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查办草市镇新洲村、平山村的系列窝案中,我院适时向县纪委汇报联系。县纪委对涉案的吴集镇原政协工委主任贺凤生涉嫌贪污问题进行双规,在双规期间,贺凤生交待了问题,县纪委移送我院立案侦查,我院组织力量再突破,固定其犯罪证据,并对其采取了强制措施,突破了此案。

二、多措并举,多层次、多方位开展预防教育 打击是手段,预防是目的。形成长效的预防职务犯罪机制,达到“不敢犯、不能犯、不想犯”的效果,是遏制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一是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法制预防教育。利用检察长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开辟新闻专题,在网站发布权威信息,开辟“检察视野”,宣传检察的方针、政策、执法为民的举措、反贪腐成果,组织干警下乡宣传,在城关主要街道挂横幅标语,发送检察宣传短信,送贺年卡,在新闻媒体刊发宣传信息等形式,大张旗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活动。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墙上有字,预防教育形象生动。二是开展“大走访”,贴近群众。共走访群众2000余户,发送宣传资料2000余份,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加座谈会30余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8条,并条条予以落实。三是建立预防网络。建立了由工商、税务、公安、安监、交通、劳动等部门参加的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情况,交流经验,扎实开展预防教育活动。四是开展个案预防,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预防。每查办一起案件,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个案预防,采用检察建议的形式,提出预防整改措施。如今年查办的一批涉农案件,我院预防部门对案件进行了分析解剖,发现其带有规律性的犯罪特点和手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特征。剖析成案的原因,找出预防对策,形成了“当前衡东县基层村干部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特点及对策”的调查报告,并向县政府发出“检察建议”,提出预防及解决对策的检察建议。我院在建议中提出:“村官”涉嫌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是:一是综合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在我院查处的7案14人中,1人为高中文化,其余的为小学、初中文化,平均年龄在53岁以上,最大的为64岁。由于受年龄、文化、素质的局限,加之平时学习不够,法律知识处于空白状态,有的还天真地认为,只要把钱退了就万事大吉。二是拜金思想严重。有的村干部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与人不比贡献,攀比金钱享乐,甩掉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三是权利高度集中,民主制度不健全。有的村干部或村长把持村里的大权,制度形同虚设,想干啥就干啥,山高皇帝远,乡镇管不了,村民无法监督,我行我素。四是信息不对称,监督机制不到位。如土地补偿款、救灾款等的发放,一些职能部门往往只与乡镇或村干部联系,群众不发动,不宣传,发放的标准、金额群众不知晓。村干部领取款项后,职能部门监督不到位,发多少全由村干部说了算,这就为“村官”提供了机会。五是财务管理混乱,村务不公开。有的村的财务大权由村支书或村长独揽,村务不公开,财务缺乏透明,管理混乱。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我院提出了一是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二是大力提高村官素质;三是完善村官的选拔任用制度;四是开展村务公开;五是建立涉农资金公示制度;六是改善村官待遇的检察建议。

三、注重实效,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工作中,我院坚持服务大局,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在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是稳定一方,突出打击阻碍重点工程建设的不法分子。近几年来,我县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相继启动,一些“地头蛇”在利益的驱动下,以补偿过少或补偿未到位为由,组织村民阻工,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衡茶吉铁路衡东段的石滩真陂村原支部书记许建国多次带人阻工,经镇政府和指挥部的领导多次做工作,依然我行我素,影响极坏。而许建国本人在担任该村支部书记期间有贪污救济款的嫌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我院接到举报,经过周密的初查,查清其贪污救灾款的犯罪事实,决定对其立案侦查,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检察机关的重拳出击,警醒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大家表示,不再阻工,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二是小案办出大效果。今年9月,我院接到S315扩改建工程协调指挥部的举报,称甘溪镇枫荷村5组组长吴水秋贪污挪用村民征地款潜逃,致使未得到补偿款的村民多次阻工,指挥部领导要求立案查处,我院接到举报后,仔细审查材料,认为吴水秋虽是村民小组长,但其具有符合职务犯罪主体资格的特征,属检察机关所管辖范围,我院决定对其立案侦查,并根据指挥部提供的线索,组织警力南下广州,在广州警力的配合下,将其捉拿归案,并督促其亲属返还赃款4万余元,根据法律有关规定,我院将赃款退还给村民。村民对检察机关秉公执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篇5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建设的作用

——东光烟草局谢琳

摘要:品牌之争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点,而品牌的核心因素就是其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我们不能说,缺少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一定不能够取得成功,但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会缺少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因而注定不会长期成功,注定不能够成为做大,做强、做久的“品牌老店”。品牌不仅仅是商标和标志,它更是企业的一种象征。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代表着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品牌意味着一种文化和纪律。

关键词:11158;企业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围绕我全省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与发展核心,即明确一个目标,突出一个主题,抓住一条主线,把握五个重点,强化八种意识的“11158”发展思路,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建设的作用,提升烟草行业“文化软实力”,深入推进我省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

一、企业文化在行业发展的中的充分运用

(一)企业文化的建设,行业领导重视是关键。

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引领行业发展成功的奠基石。而一个企业文化的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立足当前烟草“两个至上”行业价值体系,要想构建全省统一,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的文化建构体系,行业的各级领导应该主动承担“一岗双责”,既是行政负责人,又是文化建设负责人。既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也要表率示范、身体力行,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并不断创新。创新企业文化,领导是关键。领导者的追求、理念和价值标准将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文化取向,只有领导高度重视,从组织上、建设上给予积极的认同和支持,才能激发每个员工的创造活力,从而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团队凝聚力。

(二)企业文化的宣贯,各级单位创新是关键。

文化宣贯是实现文化落地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员工由“知”到“行”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行业各直属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调动员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本着“边建设、边传播”的理念,使员工逐步实现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实践,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行业要大力推广企业文化,培训和锻炼自己的内训师,形成培训系统,激发员工创新能力,用以保证企业文化这条行业发展的脉络畅通。

(三)企业文化的融入,各部门职能发挥是关键。

企业文化是行业健康发展的灵魂,一定要将文化建设融入卷烟经营,融入市场管理,融入财务管理,融入领导的廉政建设。要构建全岗覆盖的企业行为体系,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即要构建信息化终端营销服务平台,加强行业内部监管力度,杜绝一切不规范经营行为,建设市场监管员队伍。深入强化员工行业文化意识,建立健全财务机构设置及各项规范制度,成立领导廉政建设监督小组,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之间职能协作作用,让企业不断从灵魂深处发展。

(四)企业文化的传承,以人为本,认同是关键。

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传承,企业文化理念的确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文化不断传承和推广下去,使其深植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那么,企业文化如何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呢?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具体化,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制订相关的制度保障等,都是企业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具体化,企业文化的相关理念本是复杂和抽象的,企业如果不对其不加以解释或者描述,可能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宣贯效果。海尔张瑞敏就曾说过,“在确立企业价值观时,提出理念不算困难,让人认同一个理念才是困难的。”那么,烟草行业的企业传承,就需要每个烟草人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理解并付诸于行动,将行业文化不断进行诠释和传承。

一、服务品牌建设在行业发展中的充分运用

(一)深入浅出,提高服务品牌认知度。

服务品牌,是行业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称号,是“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在品牌文化的总标识。行业上下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到提升我省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关键是卷烟上水平,服务创品牌。建设服务品牌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具体体现。建设服务品牌可以把服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的脑海中以及岗位、服务流程中,让员工变被动应付服务为主动用心服务,将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素质得以优化,服务得到提高。建设服务品牌是提升行业整体形象的实际需要。服务品牌包含先进的服务理念、热情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服务技能、灵活的服务技巧、快捷的服务效率等。因此,行业建设具有特色的服务品牌,可以不断增强发展软实力,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

(二)结合文化,建设特色服务品牌。

特色是品牌的标识,是品牌的个性。品牌没有特色,就像人没有个性一样。打造河北省品牌特色要依托中国文化、河北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自身文化,吸收先进文化和先进元素。围绕行业文化构架体系,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内涵、服务形象和服务体系,并通过广泛传播,让员工有自豪感,客户有亲切感,社会有认同感。

(三)提升素质,打造服务品牌人才队伍。

人是创造服务品牌的第一要素。离开了人的素质,优质服务、客户满意、品牌价值都无从谈起。在服务品牌建设工作的推进中,就要求各单位既要关注服务的接受者,又要关注服务的提供者。着力转变员工意识,提升员工能力,增强员工素质,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服务品味,打造一支过硬的服务品牌人才队伍。

当前,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服务品牌正成为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价值手段和提供现成巨大价值优势的关键潜力。因此,烟草行业无论是商业还是工业,都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布局,从未来的视角审视今天,本着当前提出的“11158”新思路,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和积极建设服务文化,引导员工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努力打造有影响、有实效、有价值的服务品牌,用服务的实践应对挑战,用服务的力量占领市场,用服务的效用满足需求,进一步强化服务工作和服务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基业长青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篇6

农工民主党梧州市委会

目前,梧州市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而经济水平远落后于全国水平,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水平的65%,具有显著的“未富先老”特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远未形成体系。为推动梧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我会组织了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文献研究,并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调研,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市城区老龄化特点和传统习惯的养老模式,并结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和优势,探讨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如何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辟社会服务新领域。

一、梧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分析

1.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

根据梧州市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市总人口316.18万人,常住人口为288.22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40.02万人,占总人口数12.7%; 65岁以上老年人26.34万人,占总人口数9.14%,高于全国水平0.72%,其中,中高龄老年人(70岁以上)占老年人总数的54.8%;空巢家庭的老年人45046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2%,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7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3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0.49人。

同时,2010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约为19430元,远低于全国29748元的人均水平,而我市的60岁以上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供养比例为19.69%,高于全国18.91%平均水平。

表1:全国、广西和梧州市老龄人口对比

表2:梧州市老龄人口结构/

4以上数据显示,我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于全国水平,中高龄老年人要多于低龄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而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2.老年人生活照料依赖程度高

表3:梧州老年人年龄结构及生活自理能力分析

以全国老龄办2008年2月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进行估算,我市老龄人失能人群比例为8.4%,高于全国水平达3.4%,半失能人群比例为14.1%,高于全国水平达4.5%。数据显示,我市老龄人的生活自理对家庭与社会的依赖程度较大。

3.代际分离问题应引起重视

由于语言及习俗相同、地方经济水平偏低以及邻近广东等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青壮年有外出工作、生活的风气。数据显示,我市空巢家庭的老年人45046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2%。代际分离现象突出,使家庭养老出现严重困难。一组来自某民办养老机构的统计表明,集中养老的对象90%来自代际分离家庭,无子女和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老人是特困老人的多发群体。

二、梧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过去的十多年来,我市的老龄事业显著发展。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但是,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状态来看,仍有很多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26个,拥有床位2415张,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制定的目标10803张相差甚远,缺口高达77%。两年来,民进梧州市委针对我市老龄服务事业发展做了深入细致地调研,认为存在问题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滞后,在规模、设施、服务水平、服务品质等方面均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2.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老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3.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缺乏明确的养老机构行业管理标准,缺乏规范技能培训和竞争机制;4.养老机构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培训;5.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等五个方面。数据显示,梧州市老龄服务事业明显落后于广西区内柳州、桂林、南宁等城市。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组织走访调研。调研发现,目前我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居家养老层面、城乡社区养老层面、机构养老层面,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方面,养老服务装备与信息化建设方面,乃至整个社会对居家养老的认知和敬老文化建设等方面,均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三、文献研究结果

1.家庭小型化与核心化的趋势明显,家庭的养老功能正急剧弱化

“421”家庭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主流家庭模式,家庭的养老功能正急剧弱化。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观念的更新、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代际差异的扩大,家庭小型化与核心化的趋势明显,大家庭日渐减少,小家庭日益增加,家庭的许多传统功能特别是养老功能也随之逐渐弱化。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方面,计划生育使得家庭中年轻人的比例下降;另一方面,寿命延长使得家庭中老年人的比重上升,通常所说的“421”家庭就是目前状况较为准确的描述。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工作繁重,子女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老人,家庭对老年人照顾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家庭养老功能正急剧弱化。

2.社区居家养老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本形成一个共识,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是当今城镇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指的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一些养老服务是由社会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这种模式既不同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养老的方式看,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二是从养老资源提供的主体看,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居家养老可让老年人仍生活在他们熟悉眷恋的常态化社区中,不割裂老年人的社会网络,而社区养老服务可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改善老人的护理条件,进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2006年2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出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标志着居家养老模式得到了官方层面的肯定。

四、对策与建议

目前,梧州市乃至全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还不足。在未来的18年时间里,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

(一)尽快根据我市情况,制定本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求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十二五”走向成熟。这份规划的出台,将全面推动我国老年事业的快速发展。

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有利战略机遇期,从政策、制度、物质等方面作好全面的准备,特备是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措施等,被认为是应对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在这些环节里政府的统筹规划和主导作用无疑是关键性的。我市经济水平欠发达,社会资源薄弱,老龄化问题相对突出,更需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主导和统筹作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本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形成全市“一盘棋”,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汇集各方面力量,努力构建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彻底改变我市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连续性,整体布局不合理,政策落实难,落实不到位的被动局面。

(二)把弘扬孝的美德打造成为梧州精神的一部分

从长远的角度,以及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应对老龄化挑战不仅是经济问题、政策问题和制度

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传统的养老敬老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一个基本内容,它所体现的家庭养老方式是由农业社会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也是出于人子的孝亲敬亲的情感需要。随着社会养老理念多元化变革的到来,中国养老保障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儒家的尽孝养老思想正在被自力更生和社会养老的新价值观念所取代,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也让老年人的生活受到冲击,他们仍然需要子女赡养的回归,需要倡导和谐与人性的儒家文化的回归。构建儒家文化为底蕴的社会主义的孝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老年事业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是老龄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社会的老龄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老人数量的越来越多,也使得养老保险资金的压力也在增大,必须寻求可以平衡养老保障压力的方法。家庭子女的赡养仍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主要的养老保障,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家庭子女积极赡养老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助老、感恩”的文化氛围,通过重构孝文化而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良好家庭伦理,把弘扬孝的美德打造成为梧州精神的一部分。

(三)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探索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新途径

民主党派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其成员居住点集中在城镇社区,具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是开展社会服务的新探索,也是自身建设的一个需求。

我市各民主党派组织都有很多老龄成员,老龄成员的养老问题是新世纪地方组织面临的新问题。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年轻成员不乏“421”家庭,帮助他们做好家中老人的养老安臵,保障成员安心本职工作,是为成员排忧解难的具体行动。因此,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民主党派的自身需求。

民主党派有严谨的组织制度,长期以支部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经常性地参与社会服务,有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同时,老年成员彼此容易信任和接近,有的本身就是多年知己朋友,安臵在共同的社区可以更好地获得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一方面,依靠社区工作人员和党派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做好老党员的联系工作,帮助协调、联系养老服务,另一方面,恰当地发挥低龄老年成员的优势,可以带动身边的群众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居家养老组织模式,突破居家养老的信任瓶颈,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带头作用,使我们的成员可以真正意义上地做到“老有所为”!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篇7

一、高校档案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档案资源的内涵。高校档案对于校园文化的丰富、传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是新时期大学校园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可以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做好档案工作是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十分有效的途径。高校档案部门只有将内涵丰富的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把握好高校档案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二) 高校档案的文化功能。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留下的珍贵记忆, 具有自然天成的文化属性。高校档案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让档案积极参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使高校档案和大学校园文化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文化积淀与文化传承、文化教育、文化创新等文化功能特征, 真正发挥档案“以古励今熏陶人, 以史为鉴塑造人, 以绩为荣鞭策人”的功效。

(三) 高校档案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 高校档案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母资源”,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具有凭证和参考价值, 高校档案可以成为查考和处理问题的依据凭证, 可以为校园文化建高提供生动素材和可靠资料。利用室存档案挖掘出高校档案中的文化精华, 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有效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全面做好档案工作, 服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 增强高校档案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

一是要提高全校档案文化意识, 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共识, 高校档案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靠而又丰富的信息来源, 应把高校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系统。二是要成立学校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切实解决高校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新情况, 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开发。三是高校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档案文化理念, 加强档案研究工作, 充分挖掘和整合档案资源, 把握好档案信息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努力打造档案精品, 宣传特色档案信息。

(二) 进一步优化丰富馆藏档案。

室存档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利用效果。因此, 高校档案部门要不断丰富优化馆藏资源, 加强室存档案资料的开发, 提升高校档案馆藏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是要不断丰富馆藏资源, 合理扩大档案收集范围, 积极做好各种载体和各类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 防止档案材料的丢失。二是要努力优化馆藏资源, 注重馆藏质量, 可根据需要做好室存档案的数字化及各类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 并积极做好各类档案材料的鉴定工作, 对超期的各类档案进行鉴定销毁, 确保馆藏档案的真实完整。

(三) 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开发利用档案的过程。档案信息化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全面创新, 是影响档案工作未来地位的战略性任务, 高校档案馆应根据档案事业发展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加快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步伐, 加强档案数字化成果、电子档案、电子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并积极开展各类电子档案的备份工作。加快档案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范围。

(四) 积极做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高校档案部门要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力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自觉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档案的开发利用包括档案借阅、档案复制、档案证明、档案咨询、档案开放、档案公布、档案编研、档案展览等方式, 其中档案编研以主动提供或报道档案信息内容, 满足利用档案的需要为目的, 是高校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常见的形式。高校档案部门在做好各类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同时, 尤其应注重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档案编研要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参考价值, 要有深度和特色, 要与本校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可以收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史实、学科专业发展、毕业生情况、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学校发展的信息。做好高校档案编研等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五) 加强档案文化交流工作。

文化需要交流才能发展得更好, 高校档案馆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部门的沟通, 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与渗透, 相互取长补短, 共享优质资源。唯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功能。

摘要:高校档案部门应把握好高校档案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充分挖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功能, 全面做好档案工作, 促进和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档案,校园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戴秀文.高校档案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11) .

[2]胡丹, 高永青.浅谈高校档案工作如何服务大学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22.

[3]单晓维.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唯物辩证观[J].兰台世界, 2011, 08.

[4]韦晓青.发挥高校档案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攀登, 2011, 04.

[5]孟宪秋.浅谈高校档案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兰台世界, 2012 (6) .

发挥信访工作与服务港城建设 篇8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农村水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作为直接关系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水利部门,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建设人水和谐的新农村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面

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如何在2006年这一开局之年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呢?我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结合我区实际,认为当前的水利工作必须坚持四条原则、突出五个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坚持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

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转变水资源管理模式,加强水的供需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保护水环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要坚持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目标,切实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过去桃城水利事业发展靠的是改革创新,今后的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创新。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深化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加大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

突出五个重点

一、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用水计量,加强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用水效率。按现有的四种模式(总量、总量 定额、水价、水价 定额),实行两种资金补助方式(补工程促制度,直补制度)普及推广,全年发展试点村20个。

二、高标准建设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年内我区将建成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面积1.2万亩,其中加密低压输水管道及二级管网灌溉面积6000亩,咸淡混浇管道一体化灌溉面积6010亩。通过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措施和技术体系的推广与应用,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以上,亩均年耗水量降低40立方米,水分生产率达到1.5Kg/m3,亩均增产10以上,增收效益332万元。

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年我们将在巩固农村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优先解决含氟水、苦咸水等饮水问题,年内解决15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行联村联片供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规范建设、规范管理,大力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分质供水,彻底改善农村用水条件,让农民群众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卫生健康的自来水。

四、加快咸淡混浇推广力度,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保护深层淡水资源,增加抗旱水源,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年内建设咸淡混浇井组150个,使全区咸淡混浇井组达到600个,年节约深层淡水1500万立方,农民每年增收节支达700余万元。

五、充分发挥河渠网络优势,提高集蓄雨水能力。按照“河渠联网、坑塘疏通、相机蓄水”的指导思想,通过扩挖、清淤渠道,逐步健全“拦得住、排得出、蓄得起、灌得进”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防洪、除涝、蓄水、排水、节水一体化的格局,密切注视汛期及其它季节上游水库河道水源情况,科学调度闸涵泵站,相机蓄水,力争蓄水1500万方,为农民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抓好六项工作

一、加强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水利发展基础。项目是拉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发展关键在项目。一是抓项目,积极谋划跑办,力争多上项目,重点抓好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闸涵泵站维修新建工程,并进一步完成项目库,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二是抓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和上级资金到位时限,年内新建续建的工程有5项,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郭埝桥新建工程、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区项目、咸淡混浇建设工程等,严格按基建程序运作,严格监理,严把质量,确保优质。

二、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一是加快推进节水管道网络化工程建设,按照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用水计量化的总体要求,保证新打更新机井全部采用管道化灌溉,还要对原有管道进行维修改造和加密,井灌区力争全部实现管道化输水。二是根据我区的区域特点、种植结构、经济条件、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大力推行计量灌溉和高标准管道灌溉技术,加速推行地下管道套接地上小白龙,实现农业灌溉全程管道输水,逐步取消地上浇地垄沟。

三、坚持防汛抗旱并举,进一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防汛抗旱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水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认真研究和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一是正确认清形势,做到未雨绸缪。要科学分析气象形势,正确认识防灾能力,准确把握防汛抗旱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二是抓好责任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防汛抗灾的责任,做到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资、队伍、责任制全面落实。三是排除安全隐患,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认真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方案,制订应急措施,在做好重要河道堤防、蓄滞洪区防洪安全的同时,突出城区的防洪除涝、低洼地带排涝这两个重点,努力争取安全度汛。四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的工作方针,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和制度建设,突出防御重点,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搞好旱情监测,增大监测密度和频率,创新防汛抗旱预警机制,及时给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大力推广微咸水利用技术及抗旱节水措施,深入开展抗旱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四、依法加强水利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一是继续利用“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系列活动,搞好《水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按照省、市、区的要求,严格落实限采方案,严格实施,严格督查,确保落实。三是严格控制新打深机井,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巡查,及时严厉查处非法打井案件。四是认真做好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五是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案件,妥善调解水事纠纷,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五、强化水利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水利持续发展能力。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水利事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弘扬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以各项改革的新突破赢得水利事业的新发展。我们要统筹协调水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促发展、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和实施政策融资、政府投资、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社会资金进入水利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步伐。二是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程序和办法实施。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落实好。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民营水利,对集体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能改制的逐步完成改制;对农户自办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体制;积极探索和实践“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新机制。四是在工程建设管理上,明晰责任、规范运作、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安全、保证效益。五是在水管体制改革上,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经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用水户的民主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对受益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水利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为社会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六是行政提速、服务提质,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效能是机关建设的主线。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能,切实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抓教育,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抓制度,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十项”制度和“六项”公示制;三是抓载体,创新工作模式,运用现代化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四是抓好民主评议活动,坚持以思想建设为龙头,以机关建设为基础,以执法执纪部门为重点,以业务工作为载体,以“优质、方便、规范、真诚”八字服务方针为标准,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我局的民主评议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和省市文明单位;六是注重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深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素质较高的水利队伍。

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把我区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水利向新型现代水利转变,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形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哺农、以城镇带乡村的具体化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政策。我认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就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尤其关键,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地方经济,只有地方财政富裕,才能更大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加快发展,也才能够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水利是重要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二、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作为与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水利部门,在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必须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水利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未来五时间内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加大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就无法提升。

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伴随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小农小”的境况更趋尴尬。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将是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特征明显的农田水利设施来说,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和支点,不断扩大政府支持农田水利特点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更多地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农田水利上来。

农田水利建设要发展,还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调动受益区农户的积极性,积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对自己的直接受益的工程投工投劳。“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

社会资金也是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就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村集体管理的模式淡出已久,但是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却一直存在,且越发严重。

“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产权流转,就将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填补了空缺的主体。

“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农户自用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主体所有;而对于受益户较我的小型工程,则可以建立用水户协会,相关设施归用水户协会所有。

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人把受益户组织起来,用民主管理替代行政命令,将农村用水决策权、农田水利工程使用管理权赋予农民,让农民走到“前台”,自己的工程自己建设,自己管理,才能使这些小型工程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根据江苏“十一五”发展方略,结合水利实际,今后五年江苏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究效益,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保障防洪安全、保证水资源供给、保护水生态环境,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总体目标是建设完善四大体系,即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

在“十一五”水利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五条原则:

“十一五”期间,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要切实加大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供水能力。一是完成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完成东调南下二期工程,使沂沭泗地区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全面完成国务院既定的我省境内11项治淮骨干工程;争取实施“老三项”标准提高工程,进一步增强淮河流域防洪保安能力。二是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段工程建设。2007年实现调水出省目标,全面建成淮安四站、淮阴三站、刘山站、解台站和蔺家坝站。2010年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三是完成重点海堤达标工程建设。完成堤岸防护保滩工程143公里,改造大中型涵闸24座。四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实施6座中型水库和300座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五是完成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继续推动13个省辖市和重点县级市防洪工程建设,力争2008年前初步形成大中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结合改善城市水系河道面貌。六是加大区域治理力度。重点实施里下河、沂南沂北、太湖、秦淮河等沿湖沿河洼地排涝工程和省际、市际边界河道整治工程,完善区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新一轮太湖治理、长江河口段综合整治、滁河水阳江治理以及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工程。

(三)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步伐。一是围绕恢复提高引排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在继续推进县乡河道疏浚的同时,启动实施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全面恢复和提高农村河道引排能力,逐步使农村水系变活、水质变清。二是围绕建设节水型农业,积极实施灌区改造和丘陵山区水源工程。以节水增效为目标,加强灌区节水改造。以提高水资源保障和供给能力为目标,继续抓好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增加蓄水量3亿立方米。三是围绕提高低洼地区抗灾能力,加快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加大圩区治理力度,加高加固圩堤,更新改造圩口闸、排涝站。启动实施农村小型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更新改造泵站3万座120万千瓦。四是围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等突出问题,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区域地表水利用总量、地下水可采总量、以水功能区为单位的纳污总量和取水单位定额管理的取水总量。以四个总量控制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社区等载体建设,完成徐州、张家港2个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无锡、南通、淮安等11个省级试点。建成南水北调大中型节水灌区30个,节水型农业示范区100个;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800项,50以上高耗水行业和单位建成节水型企业(单位),初步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制和机制;积极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鼓励公众参与;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切实加强水利管理,着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健全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保证饮水安全。在建设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四项制度”,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稽查和监察工作,确保“三个安全”,创建优质工程。在工程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进水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提高水工程完好率、良性运行率和水管单位的达标率。建立湖泊管理机构,完善湖泊管理机制,有效遏制围占河湖情况,确保流域河湖和区域现有水面率。在依法管理方面,要健全地方水法规体系,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

(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水利服务发展能力。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要全面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大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水工程维修养护市场,积极培育维修养护企业。要结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改革,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合理定编,落实管理经费。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要继续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分配转让机制、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机制、水价形成机制以及省际边界水事矛盾预警机制,提高水利服务发展能力。

三、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推进2006年水利工作

(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和水资源供给能力。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计划投资45亿元。一是全力推进以治淮为重点的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新沂河工程,起步实施中运河工程;续建完成奎濉河工程,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及湖洼支流治理工程。二是加快以南水北调一期为主体的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刘山、解台、蔺家坝站主体工程;加快实施江都站改造、淮安四站、淮阴三站、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开工建设淮安二站改造、泗阳站、刘老涧二站、皂河二站;起步实施高水河整治和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加大淮安、扬州、宿迁三市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泰东河工程。三是加快海堤达标建设。完成连云港市16.8公里海堤和临洪闸、武障河闸、五图闸3座中型闸加固,盐城市16.6公里海堤和射阳河闸、翻身河闸等6座大中型闸加固,南通市7.5公里海堤和塘芦港新闸加固。四是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安峰山、小塔山、塘马等大中型水库和8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继续实施西双湖、庆安、崔贺庄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五是积极实施区域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里下河、太湖、秦淮河地区引排骨干工程,起步实施沂北地区防洪排涝骨干工程。

(二)以村庄河道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建设。全省计划兴建及改造小沟以上建筑物3.2万座,疏浚县乡河道土方1.86亿立方米,疏浚村庄河道土方1亿立方米以上,修复整治圩堤1865公里,修建防渗渠道2475公里,新建和改造塘坝2237座,新建改造泵站1798座9万千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12万亩。在全面推进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圩区整治、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开展村庄河道疏浚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已被省委列为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办实事之一。要将淤积污染严重,影响村容环境和农民健康生活的村庄河道、塘坝作为重点,通过综合治理,达到“两清一建”,即清理淤泥,拆除坝埂,疏浚水系,改善水质;清理垃圾,清除杂物,整治河坡,改善环境;建立制度,长效管理,巩固成果,群众满意。各地要高度重视,抓紧部署发动,落实建设经费,扎实推进村庄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共同抓好这项工作,确保完成村庄河道整治任务。

(三)加快推进城市水利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快以城市防洪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明年要继续实施13个省辖市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各地要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系,重视提高新城区及重点城镇的防洪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组织开展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制订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筹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水问题,提高城市水利工程抗灾标准,改善城市水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加大水利管理力度,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水利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必须进一步加大水利管理力度,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加强水利规划管理。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流域水情、工情变化,健全水利规划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利规划服务。要切实推进水利规划的实施,研究制定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公示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依法实行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逐步推行规划保留区制度。通过规划,规范社会涉水活动,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二是严格水利建设管理。规范建设行为,严格基建程序,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坚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从投资、进度、质量等方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加强对项目法人的考核,把好工程质量关。三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制度,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三化”建设,提高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抗灾效益,实现工程效益的升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强化水资源管理。根据《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要求,通过抓好徐州、张家港两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典型带动,示范引路,加快推进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全面启动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完成全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加大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水源涵养工程以及监控和应急保障等工程建设力度,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按照新批准的超采区划,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巩固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果。五是加强依法管理。加强水利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继续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活动,确保工程防洪安全。

(五)一是基本完成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提高水工程管理效益。湖泊保护一直是我省水利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要贯彻落实《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明确湖泊管理体制,制定管理制度,按规划严格实施湖泊管理。二是加快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逐步建立水利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等。改革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水利项目的建设实施方式,积极探索“代建制”、“委托制”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咨询机构等单位市场化改革。三是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强化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深入开展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探索农民用水组织、大中型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市场运作,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投资水利,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形成有法制保障、比较稳定可靠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完善农村水利投资机制,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建立政府投入、市场化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渠道,确保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

(六)立足防大汛、抗大旱,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地必须把防汛防旱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河道、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努力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防汛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加快水毁修复和防汛急办工程建设,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近几年来我省遭受台风灾害袭击的机率增加,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完善防台风预案,落实防台抗台的各项准备。各地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统筹防洪、供水和避污调度,迎战可能出现的各类水旱灾害,最大可能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确保夺取明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提高认识,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如何干?

第一、要增强责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新农村建设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是国泰民安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要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各项工作要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

第二、要突出三个工作重点。

二、抓管理,推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桃城区水利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区的水资源总量利用不足10,与全国的水资源总量利用率有很大差距;我省的工程处数有62万处,大中型不到110处,骨干工程的数量还没有湖南、湖北省一个地级市多;人饮不安全达到3144万人;基础设施薄弱,已建成工程老化、病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等等是制约四川水利发展的主要矛盾,加快四川水利发展是解决我省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因此,要发展就必须搞建设,不搞建设就不能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要巩固建设的成果,就必须抓管理。管理就是生产力,管理能够出效益。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都对水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更迫切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国家水利投资减少,以及移民、生态、环境等原因,水利建设的速度将放缓、规模将相对缩小,水利建设不再是唯一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转变思路,切实把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着力研究科学规划,研究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水利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措施来加强水利工作,推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规划,科学实施。抓规划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履行的政府职能、职责,抓好规划,科学实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要加强对水利发展和改革中重大战略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深入思考水利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统一性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这里要强调一下规划统一性的问题,凡是通过计划下达的,农水、水电、水产、水保等都要把资料汇总或抄送到规计处。要认真思考和筹划本单位、本部门在“十一五”建设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抓哪些重点,怎么抓;在2006年要重点干哪几件大事,怎么干,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特别是主要业务处室和几大局要按照《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拿出具体、书面的工作意见和分步实施计划,并付诸于行动。要按照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制定的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措施,认认真真抓落实。

(二)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水行政执法管理。要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机制,严格行政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06年要做的几件事:一是要出台《防洪法实施办法》,水政处负责。该办法的出台将在防洪保安上、在防洪的有关规费的收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二是要加强执法力度。要按照《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维护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电力、渔业等执法的程序,维护我们正常的职能职责,比如《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对小水电开发我们要依法依规加强管理,对水土保持、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等等;三是要加大规费的征收力度,我们已经出台了水资源费的征收办法、水土保持有关规费的征收办法、砂石资源费有关办法,关键是贯彻落实。争取在规费上有新的突破,增强水利自身造血功能。

(三)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和机制。一是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抓住城乡统筹的机遇,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拓宽水利服务的新领域,从农田水利到农村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不断拓宽水利服务的领域,丰富水利服务的内容。二是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建立起我省节水型社会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工程、宣传六大体系,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三是切实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认真总结前两年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条件成熟一个,改制一个,实实在在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要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制、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搞活小型水利工程。四是深化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管理范围和管理主体,落实管理经费。五是深化地方电力体制改革。按照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力争2006年底全面完成地方电力企业产权改革工作,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四)科教兴水,培养水利人才队伍。要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水利科技成果水平;强化科技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选拔、培养一批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和学术带头人,推动全省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各个单位在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有硬性指标,要有投入,差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把水利信息化作为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效率和效益。要加快水利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将原有的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改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各单位都要结合业务工作,制定和实施科研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教兴水的力度。

(五)善于总结,大力宣传。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造福千秋万代,任务艰巨而繁重。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以使全社会形成对水利工作重要性、全局性和紧迫性的共识,争取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要充分展示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发掘水利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提升水利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今年要重点宣传我们水利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效果如何。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宣传。关于经济效益,要大力宣传水利工程保证了粮食安全,宣传水利保障重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宣传小水电在改善农村供电、生活环境、增加农村收入所起的重要作用,宣传水产产值增长对农民收入增加所作出的贡献。关于社会效益,一是安全效益,要大力宣传防汛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加强了预报工作,由于预报及时、由于预报科学准确,减少了死亡人数、减少了土地淹没,一定要有数据,才有说服力。二是生态效益。水土治理减少了水土流失量是多少,小水电的发展少烧多少煤、少砍多少柴,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一定要大力宣传。三是环境效益。总之,怎么抓宣传,从哪里找切入点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行业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行业也要同步发展和进步。水利厅是一个老厅、大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我们要切实抓好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坚持事业、行业和职工协调发展,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行业实力,让职工分享改革的成果,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三、抓作风,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风是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领导方式的集中体现。作风包括行业作风、单位作风和机关作风。今天要求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列席厅务(扩大)会议,主要是强调机关作风问题。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关职能的全面履行和工作成效,事关行业形象和事业发展大局,在机关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水行政职能,作风整体情况是比较好的,能够适应全省水利、水电、水产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风建设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是,面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机关作风建设新要求,面对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水利事业的企盼,我们的作风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不够扎实、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的情况。有的同志不善理政,调研不够,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对一些苗头性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有的抓落实力度不够,花架子多一些,工作布置了,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不严抓细管,督促检查不力,没有收到应有的实效。一些干部工作节奏缓慢,布置任务不是雷厉风行,而是拖拖拉拉。还有工作质量问题,某项工程在设计上、施工上、监理上都是我们自己的队伍,没有严格把关,致使工程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是低级错误,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有的同志工作只求一般过得去,不求高标准过得硬,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有些处室之间不协调,部门之间不团结,大局意识不强,各自为政,相互推诿。二是在工作纪律方面存在散漫松弛的现象。个别机关干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离岗不请假。上班时自由散漫,串岗离岗、扎堆聊天、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时有发生。今后发现哪位同志再上网打游戏,先追究处长责任,因此处长们一定把职工管好。三是在班子建设方面个别存在政令不畅、班子不团结的情况,我行我素,贯彻党组决定的力度不够。有的单位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政务公开化、规范化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极少数班子不团结、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班子内部沟通交流不足,内耗严重。这些不和谐的现象,虽然仅存在于极个别单位、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必须严肃整顿,否则将严重损害机关的整体形象,影响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制约了四川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这是不能允许的。

2006年是“十一五”水利发展的起步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水利发展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作风保证。因此在领导岗位上必须履行好工作职责,抓好部门工作。不能履行好工作职责,只有采取组织措施。

(一)加强学习,健全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办事水平和能力

学习是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也是我们不断增强自身各种能力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不断变化和需要。首先,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新任务的提出,新时期治水方针、治水思路的不断调整和改变,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学习去理解,只有在领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贯彻、去执行。二是科学知识在不断发展,业务领域在不断延伸和拓宽,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有许多新知识需要去更新和掌握,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三是随着人们对行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的要求更高,水利不仅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实现人水和谐。这些都对我们的服务水平、发展能力、工作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新的知识要掌握,新的观念要更新,新的领域要拓展,新的方法要适应。因此,要大力建设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营养,增强服务本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时刻加强学习,要把学习作为首要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制度是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水利工作者必须要依法行政,依章办事,严格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法有章可依,有法有章必依,执法执章要严。当前,特别需要学好、用好、执行好三个方面的法规:一是公务员法,这是作为公务员务必要做好的。公务员法今年起施行,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一名公务员应尽的义务。机关公务员首先要学习好、履行好公务员法。二是水利职工的职能职责。这是我们履行职责的准则,需要时时重温、认真执行。要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水利部门的职责,明确职能、权限和职责分工,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做到不越位、不错位,更不能缺位。要强化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视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水问题,全面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三是机关纪律和行为规则。要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事项的调查研究、集体决策、公示听证、专家咨询以及失误追究制度;创新和探索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如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完善机关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党风廉政、信访投诉、作风监督员等各项制度,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要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督,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认真处理,努力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要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办事能力是对一个公务员或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必须具备基本能力才能做好所从事的工作。能力是水平的基础,水平是能力的体现,水平高反映出能力强,能力和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没能力谈不上有水平,没水平就说明没能力。因此,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和水平是对每位同志的要求。怎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呢?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善于思考,认识自己,缺什么补什么,循序渐进不断学习和充实,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二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从满足于具体事务,向善于抓大事、谋全局转变;从注重做好当前工作,向善于从实际出发、搞好超前服务转变;从被动应付,向勤于思考、开拓创新、主动服务转变,从按习惯办事,向工作规范化转变。

(二)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共事心,共谋水利事业发展大计

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为什么要讲作风问题,厅党组是经过认真考虑的。水利厅是老厅、大厅,是业务厅局,我们既要从讲政治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履行政府职能,也要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当好参谋,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还要切实加强对全省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配置、有效利用。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和共事心。

一是增强责任心,切实谋其政谋好政。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必须尽其责。水利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胆负责任,敢于负责任,认真负责任。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行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党组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不负责的态度肯定是不合格的角色,担当不了这个角色就必须换角色。责任心特别重要,是一个公务员角色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条件。对自己多一些责任,对别人少一些苛责;班子主动多负一些责任,上级就少一些负担。同时,善待他人也是一种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多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宽容职工,改进领导方法和艺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营造和谐的氛围。

二是增强事业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群之间,部门之间,积极主动尤为重要。职工主动了,干部主动了,部门就活了起来;部门之间主动配合了,行业就活了起来。如何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改进工作方法,理顺体制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水利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比如,水利工作重点向管理方面转移。又如,水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问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再比如,水利、水电、水产在生态四川、平安四川、和谐四川建设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大局,都是政治,也是水利人应该做而且要做好的大事。

要回答这些新课题,只有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出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创新,水利才有希望;创新,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地位;创新,才有作为。我们要主动高扬生态的旗帜,宣扬人水和谐的理念,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变水害为水利;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水域监测,开发水电清洁能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要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确保防洪安全,综合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切实减灾保安;确保供水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确保水生态安全,为“生态四川”建设做贡献。

三是要共事共心,团结一心谋发展。大家走到一起是缘份。省委、省政府决定我担任厅长,孙厅长和大家推荐我担任厅长,这是对我的信任。我有责任、有信心做好这一角色,但也离不开大家支持、关心和帮助。如果我按部就班,碌碌无为,大家也不团结,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这既不是省委、省政府的希望,更不是你们愿看到的。作为厅长责任重大,我是十分清楚的。我已多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厅长也多次讲,叫我放手大胆干,不干预我们的工作,这是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我要向历届老厅长学习、向孙厅长学习、向大家学习,大胆地干好工作,尽心尽力地把四川水利做好。

做人要实实在在、坦坦荡荡,不虚伪、不张扬,不搞阴谋,不设计整人,这是大家所期望的。孙厅长经常说,他很直,不说假话,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水利厅历届党组和厅领导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心齐、风正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继续发扬下去。对个别不良现象的存在,要帮助、教育和整顿。我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团结共事,以“心齐、风正、和谐、进取、务实、公道、坦诚、宽容”十六字与大家共勉。也希望同志们要团结,要共心。

(三)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上一篇:兖州发展分析下一篇:“重温进京赶考,交出满意答卷”主题民主生活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