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共8篇)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篇1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南方人相对精细。

我国饮食的总体特征:

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起步较早,发展也很快。

早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懂得烤吃食物。陶器、陶罐等较为先进的储器或饮器问世后,人们能较为方便地煮、调拌和收藏食物,饮食习惯便进人了烹调阶段。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夏商时代已经有王者十二鼎食之说。汉代时已经发展形成并充分掌握了炖、炒、煎、煮、酱、腊、炙等烹调方法,并外传到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封建时期每个朝代的宫廷御膳,都代表了当时的饮食最高水平。可见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又相当丰富。

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多样,以五谷为主食者为最多。

因为我国广大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尤其是东部广大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大多地区习惯于早、中、晚一日三餐

我国的饮食调制方式各式各样

烹、妙、煮、炸、煎、涮、炖等,加之丰富的佐料大葱、香菜、蒜、醋等,使我国的饮食和菜肴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这是西方型饮食所不能比的。

东西南北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比如我们海南,“饭前喝汤”,海南人吃饭一般要在饭前喝汤,无论饭菜是否已经摆上,先要吃的东西一定是汤,喝过汤之后才吃饭吃菜,酒足饭饱以后,还要再喝碗汤,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裸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篇2

广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时代机缘成为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的城市。广州近代建筑装饰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记载着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痕迹, 昭示社会文化的时代与地域特征。

一、近代广州建筑装饰的分类

根据建筑装饰和作为结构主体的建筑体形的关系, 近代广州建筑装饰与建筑体形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四类组合:西方装饰与西方体形, 西方装饰与传统体形, 传统装饰与西方体形, 以及传统装饰与传统体形。

(一) 西方装饰与西方体形的组合

殖民地外廊建筑是较早由殖民者传入广州的西洋建筑形式, 其一般特征是:砖木或砖混结构, 方形平面、平屋顶或坡屋顶, 一面、二面、三面或四面围廊, 外立面以列柱、连续拱券为主要构图元素。洋人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初期在广州建造的十三行商馆就出现了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两次鸦片战争后租界和条约口岸的开辟, 外廊式建筑在岭南广为流行。沙面是广州早期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最集中的地区, 外廊式建筑一般采用砖混或者砖木结构, 室内外装饰完全西洋化, 室内的壁炉、百叶门窗、维多利亚式的楼梯栏杆、套色铅丝玻璃、地砖、柱式、拱券、铸铁栏杆等装饰 (图1) 均体现近代转型时期西方艺术及技术之成就。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是西方建筑领域古典复兴运动 (又称新古典主义) 和折中主义风格的盛行期。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上述两种风格迅速传入广州。广州的沙面集中了较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图2) 的建筑, 如德国领事馆、英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慎昌洋行等。这些建筑立面构图稳定、严谨, 多作三段式处理, 底层多以粗大的石料饰面, 中部以古典柱式构图, 屋顶往往出挑檐口。英国和俄国领事馆立面还融合了折中主义风格, 装饰手法呈现巴洛克细部的痕迹。

广州的民居在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从传统的竹筒屋、三间两廊式的民居到“洋房”的转变。广州东山区在华侨和市政府的支持下, 推行模范住宅区运动, 由广州市工务局邝伟光、伍希侣、林克明设计的十余种洋楼样式供民众参考, 从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洋楼的内部空间结构与建筑装饰都已经是西方式建筑的体形与装饰。

20世纪30年代艺术装饰主义 (Art Deco) 在广州等商业发达的城市里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 1937年建成的爱群酒店以其简洁明快的竖线条达到该时期该地区摩登商业建筑的最高成就。艺术装饰主义建筑用几何形的图案代替了繁杂的古典装饰, 用简练的几何形体形成了逐渐收缩的建筑轮廓线, 不论装饰图案还是它的外轮廓都充满艺术装饰主义情调, 这种装饰很符合商家经济利益与民众追逐时尚的心理。

(二) 西方装饰与传统体形的组合

近代广州民间建筑如民居、铺肆等在西洋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竹筒屋是当地民居建筑的一种类型, 而骑楼是竹筒屋的一种特殊形式。骑楼建筑适应了广州当地多雨、炎热的气候特征, 底层为商店, 二层以上作为住宅。广州于民国初年进行“改良城市运动”, 企图将传统城市改造为现代都市, 骑楼成为现代都市空间的主角。民国时期, 建筑领域中新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风格盛行, 骑楼的立面大量地采用西方古典的装饰元素, 被称为“洋式店面”。上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骑楼商业建筑的立面出现简洁的垂直向几何线条、简单的水平带形窗, 体现了建筑装饰风格从传统向现代主义风格的过渡。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继竹筒屋的出现之后, 广州城流行一种脱胎于传统三合院的三间两廊式的民居, 由于其多建造于西关地区, 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一种典型的三合院式民居形式, 建筑装饰别致、华美, 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 体现了传统工艺美术之成就, 但同时建筑装饰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 门窗、屋顶檐口装饰角线增多 (图3) , 拱券和铁花装饰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在建筑内外装饰上, 真实地反映了岭南近代化发展的历程和中西文化的融合。

(三) 传统装饰与西方体形的组合

根据设计者的背景及不同的建造目的, 这种组合源于两种设计群体:第一类是西方设计群体, 为了迎合中国民众心理, 教会建筑很早就表现出对中国建筑的尊重与喜爱。他们设计的建筑基本属于中国式的折衷主义, 停留在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简单模仿与西方体形的糅合, 例如岭南大学的马丁堂, 岭南大学附中宿舍、黑石屋、格兰堂等。美籍建筑师墨菲是第一类设计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他对于中固古典建筑的复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奠定了“中国固有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墨菲对中国建筑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 归纳出五个基本特征:1.反曲屋面;2.布局有序;3.构造真实;4.华丽的色彩;5.建筑各构件间的完美比例。但是在装饰和细节上却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装饰与结构的矛盾性, 例如, 他所绘制的建筑屋顶正背两端的装饰构件正吻, 其正脊像要穿过吻兽的腮部, 大大削弱了装饰对构造关系的表现力。

随后出现第二类中国设计群体, 由受到西方学院派熏陶过的中国职业建筑师组成。从海外归国的第一代职业建筑师怀着复兴传统建筑艺术, 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振兴民族精神的愿望, 将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功能结合, 将“中国固有式”建筑推向高潮。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就是很好的例证。他将西方建筑的几何精神渗透到中国传统建筑语汇中, 将复杂的中国古典建筑装饰与大体量的西方形体成功地结合, 解决了新功能、新技术与传统建筑装饰形式之间的关系。

1930年代前后, 广东官方文化推行趋向保守的“广东复古运动”, 导致了“中国固有式”建筑装饰样式较为广泛地运用于官方建筑, 它们一般采用西方钢筋混凝土结构, 室内外装饰以中国传统装饰为主。起初的“中国固有式”装饰较为繁缛, 例如林克明设计的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公署和杨锡宗设计仲元图书馆。1930年代以后, “中国固有式”装饰呈现简化趋势, 例如国立中山大学的“中国固有式”建筑 (图4) , 简化的装饰主要体现在斗拱上。

(四) 传统装饰与传统体形的组合

2 0世纪上半叶, 传统体形与传统装饰的结合已经日渐式微。这类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部都保持传统建筑形制和装饰, 西式装饰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不足以改变其作为传统建筑的观瞻。建于1888年的陈家祠是广府地区最典型的祠堂建筑形制。该建筑为三进院落式布局, 广泛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壁画等工艺 (图5) , 充分展示了民间精湛的工艺。即使庭院连廊的铁柱构件也未改变其整体传统的建筑语汇的特征。

竹筒屋是近代广州传统住宅形式之一, 基本型制为单开间, 进深大, 通风、采光、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 一般分前、中、后三部分, 分别布置门厅、内厅和房间。墙基一般以麻石砌筑, 墙身用青砖, 山墙为承重体, 屋顶结构为木构架和瓦顶饰面。随着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 竹筒屋层数增加至四层, 水泥、混凝土代替了砖木结构。随后, “三间两廊”住宅建筑的出现满足了富裕家庭的居住要求。其平面为三开间, 中轴对称, 轴线上布置着小天井、厅堂、神位, 体现了广州本土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以上分类表明, 广州近代建筑装饰中西合璧, 兼具中西方的时代特征。西方建筑形体及传统建筑形体支撑之下的广州近代建筑既包含西方装饰元素, 也包含传统装饰元素。广州近代建筑装饰中西合璧的特征主要受到处于中西文化浸渍的广州近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对建筑装饰的影响

(一) 社会风俗因素——民众对西方文化的崇尚

岭南地区禀赋古南越族文化基因, 具有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内涵,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近代以来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门户。由于岭南“得风气之先”的品格使得岭南文化很早就挟裹着西方文化的气质。

肇始于鸦片战争的西学东渐潮流激起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广州作为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后第一批开埠的城市之一, 自然最早开始觉察中西方文明之差异。1860年清政府引发了以“自强”为己任的洋务运动, 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与产业被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1898年戊戌变法的倡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都希望将西方知识与中国的思想原则整合构成一个“中体西用”的模式。“五四运动”更将崇尚和追求科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对中国传统建筑否定的结果使岭南人普遍向往西方的建筑文化。

在1925年官方正式提倡中国固有建筑风格之前, 中国的业主、建筑师所设计的新式建筑大多都是在模仿西洋建筑风格。在广州, 早期的十三行及沙面的西式建筑为被动输入的建筑模式, 而后来在民间流行的“洋式店面”、庐居洋房、以及对国际建筑风格样式的效仿则是当地人崇洋心理的体现。这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西式建筑代表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二) 政治文化因素——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中国传统建筑的复兴最早成因于外国教会的倡导。外国传教士欲使中国人皈依西方宗教, 想方设法迎合中国人心理, 教会的建筑也一样要让中国人感到亲切, 因此教会建筑很早就采用中西结合的折衷主义风格形式。1922年美国基督教在上海开会, 对教会向“中国化”过渡做了明确的指示和引导。从此, 中国教会学校建筑开始出现明显的古典复兴倾向, 其形式指向正统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收回教育权”运动发生后数年, 教会许多建筑由中国建筑师设计, 但是广州教会学校中首先运用中国传统建筑语汇进行设计的是西方建筑师。美国人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颇有研究, 是外国建筑师中能纯正地进行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1930年, 他为岭南大学设计哲生堂、陆佑堂、惺亭等, 使中国古典元素与西式立面构图达到高度协调与统一。

1920至1930年代空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国人的忧患意识, 呼唤民族精神的呼声普遍高涨。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着手实施文化本位主义, 这种文化方针渗透在国民党政府的官方建筑活动中。1929年制定的南京《首都计划》和上海《市中心区域规划》都反映出了这种思想。《首都计划》提出:“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 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这是导致当时公署建筑采用中国固有式建筑的直接原因。广州作为国民革命的根据地, 在市政建设中响应了对“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号召, 并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这座建筑的意义不只是一座纪念性建筑或是建筑技术上的飞跃, 更象征着一种民族和时代的精神。

(三) 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固有式”装饰的制约

“中国固有式”是近代重要的建筑风格, 它被官方立为正统的建筑风格, 得到广东官方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但在政府经济活动不景气情况下, 建造活动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很大限制, 造价成为建造的主要问题。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公署第一期历时多年方成, 市府公署只完成了一期工程, 其原因均因资金短缺而导致工期延误或未能实施。鉴于经济原因, 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的装饰进行简化处理, 既节省材料又加快施工速度。

(四) 社会经济因素对民间建筑装饰西洋化的推动

近代广州的民间建筑十分丰富, 包括骑楼、茶楼、祠堂、西关大屋、庐居洋房、竹筒屋等。这些传统建筑在鸦片战争后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洋建筑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由洋务运动引发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近代广州民间的建筑发展变化。广州是华侨集中的地区, 华侨因其经济实力和观念意识成为民族工商业者的主力军。民国期间华侨回乡投资达到一个高潮, 如1923-1937年间, 华侨投资广州的房产约有7000座, 投资总额在9000万元以上[1]。华侨对家乡建筑活动的资金投入与审美取向的带动, 无疑对建筑的装饰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使得民间建筑装饰呈现西洋化倾向。

三、结语

建筑装饰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折射社会文化环境。在本土化、西方化为主要矛盾的近代社会文化背景下, 广州近代建筑装饰兼容并蓄, 深刻烙上了时代印记。

注释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篇3

摘 要 影响体育教学实施与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众多影响因素中,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本文通过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以及体育教学怎样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揭示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进行的目的。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体育教学 关系

一、前言

体育教学活动与人类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也必然会通过自身独特的作用影响体育教学的实施与效果。而另一方面,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它也需要不断的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于是,体育教学又可以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来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有序的进行。本文试图从这两方面入手来揭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二、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层次的,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欲望,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如学校的报刊、广播、宣传栏、篮球场、足球场、体育馆等构成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以及由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等构成的行为文化环境和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队伍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欲望。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校园中关于美国NBA比赛所形成的舆论氛围,会无形中影响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学习态度,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下,会自觉养成一种锻炼习惯,并向终身体育过渡。

(二)使学生形成正确体育文化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从人文的视角来看待身体的活动,才能分析体育的真正的意义所在,形成对体育人文价值的一系列认识观念[1]。由于学生的体育思想观念与学校的体育文化在一开始时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从而带来“个人与周围环境在体育文化观念上的冲击[2]”,于是学生为了尽快融入周围的体育环境中,他们开始将别人的体育态度、行为和能力与自己作比较,通过外界环境对自己体育行为方式的认可与否,来矫正自身的体育文化观念。于是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就会以它特有的渗透方式来影响甚至很大程度上的决定学生的体育文化观的形成。从而也无形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这种质量的提高不同于某一项运动技能的习得,它是学生对体育文化观念的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人文体育价值观。

(三)指导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文化属于意识范畴,其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这种稳定性时间的延伸与范围的扩大,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其产生心理认同感。这也就为校园体育文化对人们的体育教学行为起指导作用提供了可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3]”,而无论是校园体育文化物质环境,还是校园体育人文环境,或是校园体育制度环境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重要体育课程资源。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并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这种指导作用,那么,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指导下,我们的体育教学方法就会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就会不断优化,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三、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途径,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一)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修养和综合能力

学校体育教师作为校园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体育经验,才能让学生信服。同时,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体育教师光有以上的素质还不够,他们还必须具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动作操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一位传播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倍受学生的关注,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二)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同步发展。然而,“由于经济、学校政策等种种原因,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总是跟不上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于是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成为一种必然。

(三)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体育组织、体育政策、制度、体制等。可见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环境对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起着全局意义上的规划与引导作用。因而,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环境的优化有着其现实的必要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环境的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它是学校制度环境的一部分,要从属于学校大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它又是與学校其他工作相互交叉、融合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环境时要做到从宏观的视角去把握,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达到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环境,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发展的目的。

四、小结

体育教学是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文化因素、体育因素在校园这个空间环境中的综合结果。所以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体育教学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可以对体育教学产生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二是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来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35.

[2] 章罗庚.校园体育文化导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82.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篇4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水污染排放第一。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是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许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许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就拿北京等多个城市来说,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尤其到了冬天,在没有风的时候几乎天天被雾霾所笼罩,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草地面积已在逐年缩减。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例如陕、甘、宁地区;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立方米。

6、生物多样性破坏。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7、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44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13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8、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9、垃圾成灾。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在我国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已经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

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自愿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们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各种投资,比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有能力去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研发或购买环境保护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好,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高、居民生活富裕,所以就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环境保护这方面来,再加上他们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和培养水平高,所以他们更容易研发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是他们社会发展水平高,企业、政府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高,这就使得环保政策的执行更加容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收到的成效更好。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穷和饥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没有多少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并不是说政府不愿意保护环境,而是他们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也大都为生计奔波,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有相对足够的能力了,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把环境保护做好。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了地球以外任何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这颗星球我们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却对我们唯一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森林滥伐、大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加剧、物种锐减等等,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说经济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到保护的基础上,环境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文明的消失。公元前2500年前,拉丁美洲曾出现过高度的人类文明——玛雅文明,当时当地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壤肥沃、各种资源丰富,玛雅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当时高度文明的农业社会,但是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玛雅人想到了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短期内耕地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期下来,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当地气温上升,环境已经变得不在适合居住,玛雅人只好背井离乡,留下永远的教训警示后人。这个例子说明,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它,保持生态平衡,一旦使用过度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资源,人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正确认识我国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具体说,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

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 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3、制定法律法规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环境问题上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订与市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人与环境的关系。月 篇5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警告。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人类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传统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

境的关

系。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的真正贡献,不在于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茉系,而在于揭示了消解人与环境之间悖论的契机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走出人与环境的悖论所造成的怪圈,必须诉诸于人的现实活动,亦即实践。这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也优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只能诉诸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之间异化关系的彻底扬弃,只有通过历史的无限发展才能完成。而历史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现。因此,人与环境矛盾的最后克服,只能诉诸于实践及其发展。所谓“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说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人化、人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人化的彻底完成,亦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己化关系被最终超越,从而使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不再表现为两种互为外在的而且相互否定和矛盾的规定,而是完全变成两种互为内在的同一个过程。

当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规定。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对的,也是相生的,在“相对”的阶段中,人改变环境,让环境来顺应人,或人被环境改造,一旦度过相对的阶段,人与环境便会进入“相生”的阶段,彼此“和平共处”,但这种“相生”是好是坏则因环境、因人而异。每个不同的阶段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也不同。当代视野下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应当立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自我反思这一参照系来加以审视。

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特定历史际遇看,把握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应注意对环境的理性和价值的双重审视。由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人类生存和行为在范围上已经大大扩大,上也大大丰富与加深,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要解决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全面要求与提高生活的质量;充分地满足人们置身环境中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因此,人们对其自身环境生存与行为质量认识程度,以及环境的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人与环境和价值的和谐关系。

人与环境关系的作文 篇6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体污染以及土壤污染和热污染。

大气污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各种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危及动植物的生长,甚至有一部分地区的气候也受到影响。如1852年12月,英国伦敦地区工厂和居民取暖排出的煤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连续四天不散二氧化硫浓度高达平时的6倍,严重危害了居民的呼吸,早成了震惊一时的4000多人死亡的烟雾事件,这么有毒的气体还使地球升温,使紫外线大大增强,从而使人们得病,农作物减产。

污染进入水中,含量超出它的净化能力,水就被污染。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水被污染,大家可就惶恐了。前不久,由于水厂建立 在工厂旁边,水被严重污染,发生长时间的停水事件。如果这些水被人饮用,那将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在我们学校的后面,正在建设复线,汽车发出的噪音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虽然交通的便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让我们上课分心,导致上课的效率下降。

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篇7

一、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涵义

质量文化的定义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质量文化,是指群体或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所自然形成的关于质量的理念、意识、技术知识、行为模式与准则、制度与道德规范以及风俗习惯和传统惯例等因素的总和,表现为消费质量、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集中体现了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狭义的质量文化,通常是指企业质量文化,着重提倡的是全面质量管理,侧重于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质量观念和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直接显现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和工作质量。

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的总和。它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塑造企业的面貌、风格、生产经营的个性机制,并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员工行为之中。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企业文化倡导的是企业精神,研究的重点是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其着眼点是产品和品牌。对此,笔者着重从狭义质量文化的角度出发,对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1.内涵的相互渗透性

企业质量文化包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理念、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其中,质量理念是质量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完整的企业质量文化的建立必须依靠企业质量理念的确立;而在企业文化中,质量文化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一个企业关于本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理念、意识,所以讲,质量理念也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因此,二者在内涵上具有相互渗透性。

2.表现形式的相似性

企业质量文化对一个企业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影响企业员工的质量理念和质量意识,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机制;企业文化中的行为文化也涉及到如何使企业生产活动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问题。可见,企业质量行为与企业文化行为的表现形式是相似的,都是一种企业活动的表现,但同时在各自的系统中又都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3.与企业环境的不可分离性

企业环境是指对企业的运作造成影响的主要力量,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质量文化的建立不能脱离企业环境,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制约。例如选择建立质量文化的时机,质量行为准则的制定等,都要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同企业质量文化一样,企业文化同样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同,相应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不相同。两者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并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

(二)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1.范畴不同

企业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改善企业质量绩效的原动力,其着眼点在于改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建立企业内部标准、规范的质量管理系统。而企业文化从实际功用上则可分为制造文化、经营文化、质量文化、公共文化等。可见,相对于企业质量文化,企业文化包含的范围更广,侧重于涵盖企业整体活动。

2.功能不同

对一个企业而言,建设质量文化最大的直接作用是降低企业质量成本,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在此基础上能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在于约束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在企业员工中形成关于本企业的认同感,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果。

3.发展阶段不同

企业文化现象是伴随着企业存在而存在的。现存的企业,无论其历史发展时间有多长,都普遍存在着自己的文化现象;而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企业文化内涵逐步深入和扩大的表现和结果。因而,在企业初创时期,只是涉及到质量管理,只有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质量文化才会逐渐的形成。

(三)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

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重要内涵,是创建和实现优秀企业文化的必由之路。质量文化倡导全面质量管理,致力于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质量理念、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技能水平,这些正是企业文化的根本所在。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成效,就必须落实到质量管理上,因为质量创造了产品、顾客、市场以及企业形象,质量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而企业质量文化恰恰是注重以提高每个组织成员的质量意识并自觉追求完美,不断改进、不断发展、软硬兼备而偏重于软管理的管理系统。因此,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企业文化不断内化和升华的不竭动力。

同时,企业文化也是顺利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历史传统,又支配着一个企业的现实表现,它渗透在企业的所有方面,并直接表现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和工作质量。在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核心部分质量理念的确立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认同,而全体员工认同感的形成必须依靠企业文化才能实现。因此,企业文化是推行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谢珏明.什么是TQM的真正含义[J].质量,1999(6):2-5

[2]赵怡,刘永.企业质量文化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2)

[3]王兰兰.企业质量文化浅析[J].金山企业管理,2006(3)

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篇8

关键词:环境差异很大;气候;地形;资源;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35-01

纵观各地的传统民居,无不深深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系。气候对居民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温度对建筑的影响最为主要。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不同地方气温也不同。靠近两极地区气候寒冷;而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炎热,因此高低纬度地区就形成不同的建筑景观。这些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墙体的厚度与位置的选择上。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比较薄,房屋较高,如东南亚地区的高架屋。因为东南亚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常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特点使当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上层住人通风散热,避免潮湿和野兽袭击,下层堆放杂物饲养牲畜。这样有利于加速房屋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反之墙壁较厚,房间较小,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坯房。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保暖的作用。

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窑洞式住宅是陕北以及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黄土高原区气候比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挖洞而居,这样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因纽特人多住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即使在夏季,太阳也是以低度角斜射下来,并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因此太阳光的热量已所剩无几,而部分又有部分被冰雪所反射。面对恶劣的气候,勤劳勇敢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采用一种原始方式建造了奇特的圆顶“冰雪屋”,以抵御凛冽刺骨的暴风雪,度过漫漫寒冬。

二、降水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降水主要影响到居民地址的选择以及建筑屋顶的不同处理。居民选址一般都在地势高、易排水的地方等。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这样可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例如中欧和北欧地区的许多中世纪居民为了减轻积雪的重量和压力,减少冰雪对房屋的破坏,设计成尖顶样式。再如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终年降水较多,所以房顶坡度普遍较大这样利于排水。

三、民居与地形的关系

世界各地地形复杂多样,不同地形就会分布着适应于其地形特征的传统民居。例如地形平坦的地区,建筑底面一般与地面直接接触,建筑依附于地面而建,有筑台、提高勒脚、错层、掉层等形态;地势起伏大的地区,建筑表面不只接与地面接触,通过悬挑和支撑架空于地面之上,有杆栏、吊角楼、悬挑等形态,如我国横断山区的栗族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

四、民居与当地资源的关系

不同地区人们利用当地的资源建造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强特点,建起了窑洞;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利用当地的冰块构筑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当地人们利用木材建造了自己的木屋;我国西南西双版纳地区盛产竹子,因此傣族居民就地取材建起了竹楼。以及我国山东胶东地区的特色民居“海草房”都独具风格。

五、民居与当地生活需要的关系

以前居住在草原的少内蒙古地区以数民族多过着游牧生活,传统上蒙古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四次,有“春洼、夏岗、秋平、东阳”之说,所以建筑上既需要注意防寒隔热,又要考虑轻便、易装,易拆等需要,就形成了蒙古包一样的帐篷式住宅。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所以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这些圆锥形活动房子的墙壁和房顶是厚实的羊毛毡制成的。夏季可减弱太阳光的强烈照射,冬季又避风保温。此外,还将房顶做成像窗户那样可以开闭,白天拉开,让太阳光照进室内,增高室内的温度,同时排放烟雾和废气,夜晚将包顶盖上,烧奶茶、做饭的热量留在屋内,使屋内十分暖和。近年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蒙古族古老的建筑艺术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住”的内涵,获得了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建筑是不用文字书写的历史,各类民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更反映出与环境的关系,相信未来民居与环境能更和谐发展。

上一篇:暑假畅想作文下一篇:天津市北辰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