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管理制度
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的环境,将流动人口管理列入重要日程,坚持统一领导,协调配合,落实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制度措施,强化管理工作,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着眼解决流动人口管理的突出问题,以服务为基础,以引导合理有序流动,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不断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二、以抓服务为宗旨,加强基层管理工作
我场坚持以“共聚一地、共建家园、共保平安、共创繁荣”的管理理念,强化相关人员的法制观念,坚持平等化、亲情化的人性管理。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管理服务。
三、以增强归属感为主旨,营造和谐氛围
关注外来人口生存、生活质量。认真落实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政策,切实强化计划剩余服务,从各方面着手,不断增加外来人口的归属感。
Xxx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4月—2011年7月在我街道经明确诊断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6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7~69岁。结核病的诊断:结核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痰结核菌等资料,痰菌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痰菌阴性者需要更多的辅助检查,如CT、纤维支气管镜和血清抗体甚至活体组织检查等。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转诊,并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其临床疗效。流动人口的定义:非本区常住人口,不具有本地户口,而在本地常住的人群,包括已经申请暂住证的外地人群。
1.2 方法
对我街道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各种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患者发病情况及临床疗效等资料。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来人口结核病流行特征
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45岁年龄段,占病例总数的65.63%;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46:1,见表1。
2.2 外来人口结核病职业分布
在外来人口结核病职业分布中,农民工患病率最高,占68.75%;其次为商业人员,占18.75%;第三为待岗人员,占12.50%。
2.3 结核病人管理情况
自2007年实施街道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以来,患者的全程督导率由管理前的79.69%,上升到管理后的9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43,P<0.05);实施前后全程管理率分别为62.50%和9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532,P<0.05)。患者未经管理前的治愈率为87.50%,进行管理后患者的治愈率为96.88%,管理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15,P<0.05)。
3 讨论
肺结核病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大致相关,因此,在我国防治结核病一直是预防工作的重点[5]。外来人口由于流动性较强,对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了解,且由于人群流动性较大,因此,发生传播的机会显著增加,导致人群中结核病的感染呈现居高不下的状态,对其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结核病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街道社区近年来实施结核病项目管理,对结核病患者实施全程监督管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于结核病全程及时规范服药妥当,依从性提高,从而治愈率较高,预后也较好。
本调查显示,结核病患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1~45岁之间,且男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女性,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家庭中肩负主要责任,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并且这个阶段男性吸烟较多。职业分析显示,农民工患结核病构成比最高,与农民工所处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并且农民工生活居住条件差,因此,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于结核病的了解相对较少,即使是患病,其就诊率也相对较低。不少患者由于自身经济条件较差,即使是出现相关症状也不能主动就医。实施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项目后,对患者进行全程督导和管理的投入和力度均加大,患者治疗后其临床治愈率也增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2年我国已经开始将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纳入《中国结核病防治指南》,并且规定对于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享有相同的政策。尽管政策方面显著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7]:(1)国家对于外来人口结核病防治政策尚不完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2)医院和疾控中心之间的合作还不是很协调,造成部分患者漏报、错报,延误了患者的就诊以及治疗;(3)健康教育力度不足,导致大多数患者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不够,常忽略自身的病情,直至患者病情加重,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也增加患者本身的经济负担,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后果。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1)加强政府投入和负责机制,将外来人口纳入当地结核病防治规划,对外来人口结核病防治增加相应的政府投入;(2)增加医院与疾控中心之间的合作,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3)制定政府激励机制,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进行医疗费补助或者减免,使所有结核病患者都能得到最佳的治疗;(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外来人口对结核病的认识,针对外来人口结核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宣教。
参考文献
[1]李雪,姜世闻.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状况与对策[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0):561-563.
[2]陈涛,汪洋唐,晓君.对中国流动人口结核防治工作干预策略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71-375.
[3]夏珍,梅建,倪惠莉.流动人口对上海市肺结核病疫情控制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2):67-68.
[4]钟达,张玉华,傅衍勇.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现状和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77-4278.
[5]张淑兰,毛玲琼,单志力,等.温州市2002-2006年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11):68-69.
[6]张懿行,蔡风珠,白云,等.上海市浦东新区2000-2006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7-8.
自2010年6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九大任务之后,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已经由战略规划进入实施联合阶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把握人口的变化特点与经济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制订城市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最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北京市解开了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特征。本刊编辑部特约三位专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趋势,以及世界著名城市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人口增长的分布特点,经济结构转变与用地三者的相互联系等,从而正视北京人口形式走向,主动迎接管理挑战。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探讨北京人口现状,寻求城市管理新突破,将是下一步北京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必然之路,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人文北京”内涵的全面体现。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北京人口管理确实面临许多难题,如何在准确把握北京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管理上寻求新的突破,将有序管理落在实处,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北京人口的基本特征
最近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通过网站、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虽然从总体看,北京的人口结构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是程度上的变化却非常明显。
1.人口增速过快,规模大大超出规划目标
这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增加604.3万人,增幅41.9%,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8%,大大快于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量26.6万人、年平均增长2.2%的速度,提前10年突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2.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每10人中有3名大学生
一是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0年提高到11.5年;二是每10万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已经达到31499人,比2000年的16839人增幅87.1%,比上海同类指标高出9500多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人口红利期”延续
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0.9万人,占8.7%,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微增0.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621.6万人,占总人口的82.7%,高出2000年同类指标4.7个百分点,换言之,在北京近10年增加的604.3万人中,89.6%的人口是劳动年龄人口,“纺锤形”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的特点更加突出。它表明北京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仍然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
4.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加快,呈现一些新特点
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达到704.5万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447.7万人,增幅1.7倍,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35.9%,即每3个常住人口中已有1个是外省市来京人员。由于10年增加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4.1%,因此,常住外来人口的激增是北京10年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外来人口有几个明显变化:
一是性别结构趋于合理。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8.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0.8相比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二是平均年龄逐渐增大。年龄中位数是反映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的指标,意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29.6岁,分别比2005年1%人口抽样和2000年“五普”时提高0.9岁和2.2岁。
三是环城带人口增速加快。虽然位于中心城区边缘的朝阳区和海淀区仍然是外来人口的高度聚居之地,其人口总和占到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39.3%,但是与其交界的昌平区已经跃居常住外来人口的第三大区,人数达到84.7万人,而且从增速看,位于环城带的通州区、昌平区和大兴区三个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增长最快。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8.6%、18.3%和18.2%,远高于本地区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速。
四是务工经商比例大幅提高。2010年在北京的704.5万常住外来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口比例已由2000年的68.3%上升到73.9%,增幅5.6%,净增人口约345万人,是2000年的近2倍。
五是移民特征日趋突出。一方面是外来人口在京居住时间普遍趋长,其中1/4的外来人口在京居住时间在6年以上;另一方面随迁家属或是投亲靠友比重明显增加,已占常住外来人口的1/8。
5.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严重,分离时间长达5.5年
人户分离是近十年来北京户籍人口变化的突出特点,分离的原因主要是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和务工经商。十年间,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1]不仅大量增加,而且分离时间普遍较长。2010年在北京1256.7万常住户籍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多达345.4万,比2000年净增127.9万人,在常住户籍人口中的比重也由19.8%升至27.5%。平均人户分离时间长达5.5年,其中37.1%的人口人户分离时间在六年以上。
6.人口外扩趋势显现,但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近年来北京人口的区域分布已经呈现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生态涵养发展区限制增量的“三降一升”态势。一方面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比重下降,分别由2000年的15.6%和10.1%下降至11%和9.5%;另一方面,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平分人口增量,且后者比重明显提高。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两个功能区新增人口占10年全市人口增量的92.1%,分别达到271.6万人和262万人,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在全市的比重由49.5%降至48.7%,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比重由24.8%升至30.8%,升幅6%。尽管如此,北京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一是区域间人口密度差异明显。201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407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的3.1倍,发展新区的24.4倍;二是区域内部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城中村”人口密度远高于周边的城市社区。
二、正确研判人口形势,主动迎接管理挑战
虽然已经公布的“六普”数据提供给我们的人口情况还仅仅是一个粗线条的,但是从人口管理的角度分析,已经有许多信息值得研究。
(一)人口形势总体向好,客观评判现实问题
1.判断北京人口形势总体向好的三个标志
首先是流动人口结构的优化。作为一个有着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移民城市,北京人口结构的改善虽然从总体上看是性别比趋于合理,老龄化进程减缓、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但是如果我们把占常住人口1/3的外来人口因素考虑进去,不难分析出在常住户籍人口结构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北京人口结构改善的背后是外来人口总体结构的优化,包括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即外来人口的大幅增长是有人口结构优化做支撑的。
其次是人口区域分布的改善。2010年人口区域分布虽然还不甚理想,但是“三降一升”的分布态势表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城市功能区人口正在向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第三是继续保持劳动年龄的优势。在全国许多城市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数百万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动者,不仅帮助北京化解着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风险,而且源源不断地贡献着经济财富,使北京这个十多年前就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持续地分享着“人口红利”。
上述三个指标都是决定北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的重要的积极因素。
2.认清人口规模调控的客观性、艰巨性、可能性与协调性
当然,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北京城市人口的总规模,因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十分纠结的事。一方面是人口的频繁流动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失调,可能诱发“城市病”等社会风险。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北京1961.2万人的城市规模呢?首先应该承认现实的客观性。工业化时期的人口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流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人口向大都市圈聚集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因此,在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数百万人怀揣梦想奔向具有首都优势和区域经济高地叠加的北京工作、生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其次是认清人口规模调控的艰巨性。人口规模调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常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相对应,因此,不要期冀通过政策调整就可以一蹴而就。第三是认同调控人口规模存在的可能性。一方面北京产业升级换代,使人口规模调控还有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对域外人口的拉力会逐渐降低。特别重要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调控上的公权力和公信力,使政府在城市人口规模合理调控上具有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独特优势。第四是重视人口规模调控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调性。切忌以牺牲流动人口权益作为人口规模调控的代价,注意在调控人口规模的同时,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3.传统的户籍管理模式亟待改进
以户籍属性、属地作为社会管理对象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其特征是“城乡分治[2]”与“人口分管”[3]。本来“城乡分治”的社会管理模式所对应的是以户籍为单位,城乡人口居住地界限分明,城镇居民居住地相对固定、人户统一,农村人口严格限制进城的传统社会形态,后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大量流动人口进城的管理需要,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组织都设立了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又形成了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分管的社会管理模式。“城乡分治”与“人口分管”两种社会管理模式叠加产生的最大问题,不仅是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因资源配置不足难以到位,而且因为目前政府提供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管理,包括劳动就业、低保申领、优抚照顾、医疗卫生、党员和转退人员的管理都是以户籍所在地为依据的,因此,大量“人户分离”人口的存在,也使户籍人口的权利保障难以落在实处。客观地说,传统户籍管理模式产生的诸多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只是北京更为突出,因为它涉及到占北京常住人口半数以上人口的公共利益,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人口管理创新时机已到
1.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自2010年6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九大任务之后,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已经由战略规划进入实施阶段。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明确提出了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以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等,这些都为北京人口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2.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已有明确目标和任务
2011年6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开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局面。明确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是: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的十项重点任务:一是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三是着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四是着力夯实社区服务管理基础;五是着力创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六是着力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水平;七是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八是着力创建社会文明环境;九是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十是着力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它标志着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3.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
与“十一五”规划重在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出的指标主要围绕人口自身发展不同,在2011年1月公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北京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即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严格、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格局,并将其细化为合理调控人口规模、改进人口服务管理和引导人口合理布局三个部分,这种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人口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北京实现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基础。
三、对人口有序管理的几点认识
1.“人口有序管理”的新内涵
“人口有序管理”作为一个全新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通常我们看到的解读多是从流动人口管理的角度,强调通过经济、社会、法律等手段,控制人口的无序流动,使社会处于组织程度较高、秩序井然的状态。而我们所说的“人口有序管理”则是站在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人口管理向着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严格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人口有序管理”的内涵已经超出了狭隘的流动人口管理范畴,是从人口全员化管理的角度,与社会管理创新相契合的全新概念。
2.正确把握人口规模调控与人口有序管理的关系
人口规模调控是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前提条件。因为人口有序管理是一个涵盖人口“规模、结构、和谐、分布、服务、管理”多目标的集合,规模适度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倘若把它作为有序管理的前提,则意味着没有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就无需提出人口有序管理,显然这与现实情况不符。说它是重要组成部分,或是北京明确提出要努力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的局面,不仅是因为北京现有的人口规模已经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需要调控,也因为北京已经出现了人口无序盲目聚集膨胀的势头。当然这种无序盲目不是指流动人口进京目的盲目,而是指部分产业发展失控导致对人口的无序吸纳。因此,从“人口规模调控”入手,通过对“六普”数据的定量分析,从管理的角度找出人口的社会结构与空间布局、就业构成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的提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管理措施,力争通过管理来促进产业和人口规模的匹配,进而实现人口规模适度的目标,无疑是“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好处:一是厘清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因放大人口规模调控在有序管理中的作用而使有序管理落入单一调控人口规模的误区;二是有助于在人口有序管理框架下实现调控人口规模、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服务保障的有机结合,避免将人口规模调控与改善流动人口服务对立起来。三是有利于与社会管理创新对接。人口有序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实现人口有序管理的制度保证。
3.“人口有序管理”重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
人口有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控制人口规模,又要分享“人口红利”;既要保持城市“活力”,又要防止出现“大城市病”;既要强化管理,又要做好服务等等。妥善处理这些复杂关系需要从北京的现实出发,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上下功夫。
统筹兼顾需要把握好三层关系:一是平衡人口规模调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北京现有人口规模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是如果把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调控的首要因素,而不能兼顾老龄化社会对财富积累的需求,那么,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防止顾此失彼。应当以“人口均衡”发展作为“人口有序管理”的基础,即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十分重要。二是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没有规划做引导、建设做支撑,人口有序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规划做引导不仅要将与人口规模调控相关的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等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规划中直接体现以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扩散、住宅用地控制、就业政策引导、社会保障监督等人口规模调控的思路,同时要考虑人口变动趋势,统筹规划配置公共服务实施,特别是重点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倾斜,在满足实有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同时,避免“大城市病”的出现。建设做支撑就是要将规划落地实施,特别是加快对人口密集且公共服务实施严重不足地区的建设,为人口有序管理打好基础。三是正确把握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北京持有“提供的公共服务越多,人口规模越控不住”看法的人不在少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政策选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作为一对矛盾,体现在管理者和被服务者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即管理者强调控制规模,被服务者强调权益对等,但是人口管理与服务在目标上又具有同一性,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服务者都希望北京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这是与人口有序管理目标一致的本质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人口规模的扩张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之间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性,因为收入预期是决定人口聚散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调控人口规模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可以增强移民的社会归属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控人口规模与提供公共服务是人口有序管理的两个方面,不应成为相互制约的因素。
同步推进是指人口有序管理作为综合创新与系统创新,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例如将人口有序管理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框架之中,以构建居住地实有人口一体化管理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人口有序管理机制;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在人口有序管理中的作用,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化研究。
注:
[1]人户分离人口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户口登记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的人口。
[2]城乡分治是指城乡社会彼此独立、相对封闭的社会管理模式,即街乡行政组织和居村自治组织以户籍属性为界,分别管理和服务于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
[3]人口分管特指在居住地层面,以户籍属地划线,非户籍的流动人口,无论他是居民还是农民身份,只要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工作、生活,都由专门设置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提供管理与服务。
我们上横街村地处观海卫镇东部,县金柯桥大道两侧,面积0.8平方公里,746户,户籍人口2081人。06年工业产值7500万元,村级收入148万元。由于紧邻柯北工业园区,外来打工人员数量较大,暂住人口超过常住人口35%,共计2809人,应办证对象2386人,已办证2182人,办证率91.5%。由此对应的出租房房东共350户,出租房屋1045间,年租金收入100万元左右。
我村历来十分重视外来人口管理,在全县大规模推广外口专管员制度前,我村就安排了专职管理人员。近年来,在镇外管办和派出所的支持指导下,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
下面我简要把我村外口管理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一:系统完善的外口管理制度,是我们工作的基础。
我镇的外口管理制度,以党委(06)50号文件形式下发,细化工作,量化考核,操作性非常强。外口专管员共分十三项工作,每月考核一次。镇外口办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各村分管领导共同参加,目的分析本月情况,安排下月任务,检讨工作得失。
二:双重管理、量化考核,是工作的动力。
外口专管员受镇,村两级双重领导,外口管理许多方面工作与村委会工作重叠。根据外口管理工作内容,我村安排村委委员妇女主任兼职管理。这样一来,我们村两委会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本村外口管理的进度及考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增改不足。而且经常抽调力量帮助外口专管员完成突发性任务。
每月的量化考核,是确定外口专管员工奖的依据,其中10%的分值是有村两委会根据他们的工作打分。考核成绩高低就反映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收入的多少。像5月份我村外口管理考核得满分,那村外口专管员年底就能多得工奖。有压力,但也是动力所在。
三: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工作的保证。
外口管理是政府行为,是种管理工作,同时也是服务行业,以服务促管理,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是我们做好外口管理工作的保证。
我村外口专管员都是本村人,情况十分熟悉,人员基本认识,提供全天候服务。只要外地务工人员,符合办证条件,手续齐全,不管上班下班,家里路上,一律予以接受办理,三日后办公室取证或由专管员送证上门。找到那个村干部都能取,因为暂住证集中放置。
外地务工人员也为我县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县委县府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计划生育和生殖服务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也比较好,妇女主任心细,嘴勤腿勤,以上门服务为主,贯穿宣传教育,对外来育龄妇女做到做好产前产后和术后的随访,同时上门发放避孕工具和免费券,使我村外口计生管理工作得到顺利发展。有一次,有一对**籍年轻夫妇前来办理妇检免费券,免费券办好了,却把流动人口婚育证落在了桌上,发现后追喊不住,就马上打电话通知镇计生服务站,请他们放行检查,免了他们多跑路。我认为这就是服务,而且是优质服务,细节体现了本质。
一、XX市外来人口基本情况。
XX市是一个新兴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辖区户籍人口63.7万人,登记外来暂住人口62.5万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是1:1,外来人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2000年登记外来人口数为13.5万人,2004年登记数为62.5万人。外来人口每年以48%的速度递增。
2、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XX市外来人口中80%来自农村,8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3、外来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主要分四类:一是“白领”,以人才引进为主,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思想、工作、生活比较稳定,约占10%;二是“蓝领”,以打工为主,居住相对集中分布在工厂企业,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7%;三是“灰领”,即自由职业者,以小商小贩为主,占总数的8.2%;四是“黑领”,即“三无”人员,居无定所,素质较差,对社会危害大,约占2‰。
4、外来人口滞留时间延长,在XX定居趋势上升。其中,暂住一年以上占30%,相当部分在昆居住数年以上,有的举家定居XX,成为新XX人。
5、外来人口违法犯罪比例高。近年来,外来人员违法犯罪一直占查获违法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2004年,XX市查获刑事作案人员1524人,外来人员1282人,占84.12%。
二、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转摘于wmxz.net
1、确立了本地化的管理理念。正确看待外来人员对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作用,确立“共处一地、共创繁荣、共保安宁、共树新风”的指导思想,将外来人员视为“新XX人”,不排斥,不歧视,与本地人一视同仁,并在具体管理方法上提出融管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管理理念,调动外来人员参与XX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了网络化的管理组织。成立市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相关部门抽调16名同志组成。同时,开发区、各镇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市现有各级管理办公室58个,登记管理站283个,共有专兼职协管员2435人,治安人员1014人。经费保障问题,由市、镇两级财政共同为每个登记的外来人员拨款31元,其中:公安20元、劳动和保障8元、计划生育2元、外口办1元,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经费保障。
3、形成了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五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外企单位内部管理为主的“校园式”;二是以房屋出租社会管理为主的“卡片式”,如所参观的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每户出租业主有一个档案,在其中租住的外来人员每人一张卡片记录其信息,由专兼职协管员进行管理;三是以社会面上集中居住为主的“旅馆式”,如所参观的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分别居住外来打工人员4500人、4000人左右;四是以建筑工地集中管理的“营房式”;五是以“三无”人员为主的“救助式”。
4、落实了全程化的服务措施。一是成立社区服务站,在农村建立以综治、警务、调解、治安保卫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综治办,把登记发证工作延伸到农村。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基本素质。三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到现在,已建成各种规模的打工楼65余处,有打工楼386幢,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70.6%,集中居住人数43.73万人。五是创造良好的就读环境。市外口办会同教育局对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达标”管理。目前全市共有11所合格民工子弟学校,其中,中学一所,吸收外来人员子女11523人,另外有13324名适龄外来人员子女被市公办学校吸纳。六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电视台开设每周一期的“相聚XX”,《XX日报》开设“海纳百川”、“新XX人”等专栏,积极宣传外来人员的先进典型。并经常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丰富外来人员业余生活。
外来人口劳动就业管理工作的思考
为创建 “平安江苏”、“平安建邺”,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各项工作中做品牌、争第一、创优先的施政要求,使劳动就业管理工作有利于全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河西大开发、大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创建安全城区的需要,进一步巩固我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的成果,创建最佳外来人员居住地、最佳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站的工作,我个人想就外来人员劳动就业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随着河西大开发工作的拉开,我区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到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已达成10万余人,这对建设繁荣新城区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给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我区如何保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求全区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必须从全区一盘棋的高度落实抓好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实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的整体规划和考核中,做到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有人干,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工作中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量化到各局、各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2、分工明确,落实管理职责。区劳动局在外来人员劳动就业管理工作中应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对全区各街道、各用人单位,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发挥劳动监察和各街道劳动保障站的基层管理作用,各街道劳动保障站负责用人单位发证、合同签证的监督、服务作用,各街道对外来人员做到分片负责,流管站负责查验证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人抓、抓的住,有人管,管的实,并积极的做好接待投诉工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3、优质服务,规范管理行为。实施长效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街道流管站和劳动保障所这一常设阵地,对外来人员劳动就业工作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主动上门查验证件,登记造册,并做好台帐,使流动人口劳动就业证发证率达到上级要求。 4、加大培训,搞好队伍建设。区流管办要配合各街道抓好流动人口管理人员的工作,继续加大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协管员队伍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专项工作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做到依法管理,规范操作,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1 外来骨科器械供应商的管理
外来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为了便于管理, 我们要求外来器械厂家相对固定, 确定其资质后在设备科备案。对外来器械供货厂家实行准入管理, 定期资质认证。医院制订了《植入物及外来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规定》, 以红头文的形式下发到科室。凡外来器械需要验明生产厂家、经营厂家的资质, 经业务院长、设备科批准后方可进入医院。院感科定期检查厂家的产品合格证, 医疗器械必须由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企业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提供。禁止医师自行将植入物带入手术室使用。
2 加强相关人员技能培训
外来骨科器械产品的品牌和种类繁多, 因此护理部、院感科经常组织手术室、供应室参加院内、外的相关培训, 使他们正确熟练掌握各类外来手术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知识与技能, 掌握器械及工具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明确个人职责, 同时相互配合。
3 外来器械管理流程
需要用外来器械, 首先由科内医师填写申请表送器械科, 器械科联系供应商, 术前1天由器械供应商将器械送到手术室, 手术室设置厂家器械登记本, 由手术室人员和器械商交接清楚后签字确认。手术室再与供应中心交接, 由供应中心负责清洗、打包、消毒、灭菌。灭菌后配送至手术室, 由器械护士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手术结束后, 将使用后的器械及时返还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由专职护士按规范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整理。然后通知器械公司业务员, 双方共同清点、核对、确认无误后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上签名, 器械公司即可取回器械[2]。
4 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的管理
供应中心严格按照2009版国家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规范要求对外来器械进行清洗灭菌和监测。并建立了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记录, 记录具有可追溯性。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清洗消毒。手术室把清点好的外来骨科器械送到供应中心, 供应中心护士再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清点交接, 然后进行清洗、包装、灭菌。具体的清洗消毒流程:首先用流水冲洗超声清洗机加入多酶溶液进行自动清洗进一步手工刷洗软水冲洗煮沸润滑烘干, 通过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 加强对外来器械的清洗工作, 重视环节质量的管理, 保证了器械的清洗质量。
第二步:检查和包装。外来器械清洗消毒后待包装前, 供应中心护士仔细检查每一件器械, 保证器械表面、关节、齿牙光洁、无血渍、污渍等残留物质。然后按器械的材质和灭菌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灭菌包的体积和重量严格遵循卫生部CSSD相关要求, 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灭菌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 在灭菌包内最难灭菌处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和第5类化学指示物, 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灭菌前注明灭菌器锅次、灭菌日期、失效期、清洗者、打包者、灭菌者[3]。
第三步:灭菌与监测。根据器械的材质进行分类灭菌, 我院耐高温的器械应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高温的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灭菌时同步进行生物监测, 监测结果合格后灭菌的器械和植入物方可发放使用[4]。由于常规生物检测需48 h出结果, 为满足手术需要, 我院使用快速生物阅读器做生物监测, 3h即可出结果。并做好记录, 记录有可追溯性。如果是急诊手术, 灭菌后先看第5类化学指示物, 如果合格可以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 先将器械送手术室使用。同时做生物监测.将监测结果通知手术室并做好记录。如结果阳性, 则通知主刀医师推迟手术, 器械全部召回重新消毒灭菌、监测, 各项培养合格后方能使用。
第四步:回收。手术结束后, 使用后的外来器械再由手术室返回供应中心。供应中心护士再按规范要求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最后通知器械公司业务员, 双方共同清点、核对, 确认无误后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上签名, 器械公司即可取回器械。
5 外来骨科器械的记录
内固定物使用后, 需保留一式2份的产品标签 (由代销商或生产厂家提供, 标签上注有材料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注册证号) , 一份附于病历麻醉单背后, 另一份由手术室保存, 并将相关资料录入微机系统登记在表格上, 以备查证。
6 小结
由于现今的植入物及其手术器械的繁多而且价格昂贵, 绝大多数医院采用租借方式使用。医疗器械公司为了减少成本, 会把器械提供给多家医院交叉使用, 所以各医院对外来器械管理就非常重要。从外来器械的准入到清洗灭菌, 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5]。我院严格外来器械准入制度, 有效保证了进货渠道, 保证了产品质量。外来器械的消毒灭菌至关重要, 供应室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 严格把关, 层层落实, 确保了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效果。手术后还要按清洗消毒规范处理。只有各医院对外来器械都实行规范、合理地管理, 才能保障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 使医疗资源得以共享。
摘要:目的 对外来骨科器械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保障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 通过加强对外来器械供应商的管理, 加强相关人员技能培训和供应中心严格清洗灭菌, 保证灭菌合格。结果 本院实行对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以来, 未出现因外来骨科器械的使用而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 虽然外来骨科器械多为重复使用, 存在手术感染的风险, 但是通过规范、细致、严格的管理, 会有效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 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使医疗资源得以共享。
关键词:清洗灭菌,技能培训,生物监测
参考文献
[1]梁建梅.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 (9) :55.
[2]陈艳.外来手术器械纳入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9) :156-158.
[3]李小娟.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1, 28 (1) :127.
[4]孙群峰, 冯德春.加强外来手术器械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6) :1153.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思想
30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为了解决内部纷争和摆脱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威胁,多次迁都。尤其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組织的人口大迁徙。为了迁徙的顺利进行,盘庚制定了严厉的政策。在迁徙过程中,对叛逆不逊、诈伪奸邪、犯上作乱者,轻者割掉鼻子,严重的将处以死刑,灭绝其全家;而对听话服从的良民,则将在新都城“永建乃家”。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商代的青铜器上,已经出现了“万年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吉祥语。
周朝:重视人口管理
周朝十分重视人口数字的统计,设有许多掌管人口事项的官员。据《周礼》记载,专门负责人口统计的官员——司民(司命),每年要把国都与郊野的人口,注明性别,登记在户籍册上,生者登记,死者注销。人口数字上报给周天子时,他要慎重其事,要“拜而受之,登于天府”;大宰负责安排人口在农业、苗圃、虞衡(林矿)、薮牧(畜牧)、百工(手工业)等部门的分配;媒氏负责男婚女嫁,男30岁,女子20岁,必须结婚;司徒负责考察各地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分析它们与居民的关系,以趋利避害,让百姓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地繁衍生息;此外还有司商、牧人、场人、廪人等管理与人口相关事项的官员。
西周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调查。《国语·周语上》记载,在公元前789年,周宣王在江汉之间被姜戎氏打得全军覆没,于是准备在大原(今甘肃固原)进行人口调查,补充兵源。
西周也和商朝一样,流行多子多福的思想。《诗经》等歌谣中,关于子孙繁昌的祝福很多。
汉朝:人口锐减,鼓励生育
秦朝的人口约为2000万,但秦末汉初,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汉初,人口下降为1200万。汉惠帝、吕后两朝,实行休养生息,人口逐渐增加。汉惠帝实行鼓励生育政策,规定民间女子15岁到30岁未出嫁的,要罚款5算(120钱为1算)。
到汉平帝时,全国人口约为6000万,但人口分布不均匀,陕西关中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次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江以南的人口依然稀少,边境地区更甚。出于政治安全的考虑,汉朝把罪犯、贫民和豪强势族,进行大规模移民,迁徙到边远地区。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上王莽改制失败,导致战乱天灾频繁,人口锐减。到东汉光武帝时,全国人口只有2100万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汉安帝、汉顺帝时,人口才又达到5000万。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剧,天下乱。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在战乱、饥饿与瘟疫的摧残下,到三国时期,全国人口只剩下1000万左右。
晋朝:大动乱与大迁徙
公元265年,三国归晋,天下重归统一。人口增长,太康元年,达1600万。但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出现八王之乱,黄河流域又成战场,关中大饥荒,大量百姓逃往四川、南阳、今湖北、湖南、河北。为了争夺生存资源,流民和当地政府、土著发生大冲突,动辄死成千上万人。永嘉四年(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和瘟疫,中原白骨蔽野。
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处于空前的大混乱、大屠杀和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至少有90万人迁向比较安定的长江流域苏、皖、鄂、湘、川等地。从此,长江流域开始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开始赶上黄河流域。
隋朝:人口大起大落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恢复、发展生产,大力兴修农田水利。隋炀帝即位后,汇通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等水系有交通、灌溉之利,促进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对人口的增加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到609年,据《隋书》记载,全国有4600万人,比南北朝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江南地区和陕西、河南地区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
但隋炀帝屡次进攻突厥、高丽,还大兴土木。611年后,天灾频繁,百姓死于战乱和饥荒的很多。据《通典》记载,唐初武德年间(618-626年),人口锐减,全国只剩下1100万人。其中损耗最大的是黄淮流域的主要农业区。
唐朝:“婚育状况”成为地方官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第一年,即627年,他下诏书要求地方官奖励民间婚嫁,男子20岁,女子15岁以上,连同寡妇、鳏夫,都要结婚生育;对于无钱娶妻的光棍,亲戚和乡亲中的富人必须给予资助,并把“婚姻及时、鳏寡数少”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天宝十三、十四年(754-755年),唐代人口达到高峰,这段时期人口的剧增,除了政府奖励生育,境外人口的归附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天宝年间,人口估计在6000万~7000万。
从地域分布看,黄河中下游仍为重心,人口分布最密;江南地区人口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已超过淮河流域;秦汉时人烟稠密的关中地区,人口已渐衰落;南方沿海地区,尚未很好开发,人口稀少。
宋朝:人口再次大规模南移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有4700万人口,后突破1亿大关,据历史学家推算,此时最高垦田数是7.2亿亩,这一数额不仅超过前代,即使后来的元、明两代也未能逾越。在地域分布上,长江流域人口已占绝对优势,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是因为南方农田水利得到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提高。粮食的增加为人口的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宋朝,黄河下游一两千里的河床多次改道,酿成巨灾。北宋政府治水不力,越修越坏,导致北方水利网遭受严重破坏,在频繁的自然灾害侵袭下,社会经济日益破败,人口自然衰落。
北宋末的1126年,金人南侵,汴京(今河南开封)被攻占,金人所过之处,大肆烧杀抢掠,留下一片废墟,人口遭受极大摧残。1127年,宋室南渡,北方士民也随之大批南迁,迁居长江、珠江流域,这是继西晋末年之后,我国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移。
到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全国(含金国)当时登记人口达8000万,南北人口实际总计1.2亿。
元朝:人口南稠北稀格局形成
元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全国人口约为6000万,最高人数为8500万。
蒙古军官多掠人为奴,动辄千万计,蒙古贵族、僧侣等又任意圈地为牧场,动辄千顷,导致北方百姓大量南迁。元朝南北户口,为10∶1,长江流域江浙一带的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多达91人,而北方地区的人口密度最多的是行中书省,为10人,其余均在10人以下,少的甚至只有1人。
中国人口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在宋元時代已经形成,经济重心南移,至此完成。
明朝: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下南洋
据学者考证,明朝人口就已经突破1.5亿大关,到万历二十八年已达1.97亿。当时全世界的人口也不超过4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明朝重视开发大西南,鼓励移民,云贵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但明朝人口流动最值得注意的是下南洋(今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及大洋洲等处)的海外移民。据估计,明朝下南洋的人口至少有50万,达到空前的程度。这些下南洋的人大多是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
从1405年到1432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历30多个国家,其中23国属于南洋范围,当郑和前往时,华侨在这些国家已经很有势力了。
明朝人口移入菲律宾的最多,华侨为菲律宾的开发作出了很大贡献,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明、清时期多次屠杀华侨。
清朝:人口突破4亿
清沿明制,赋役根据人丁征收,对人口编审十分重视,规定每3年(后改为每5年),“逐甲、逐里审察均平”,也会进行人口登记。
到了道光十四年,全国人口首次突破4亿。这主要是因为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此外红薯、玉米、蚕豆、花生等高产农作物的传播、推广和双季稻在江南地区的栽培,补救了粮食的不足。可以说,当今中国庞大的人口,其初基是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人口大发展时期奠定的。
从清朝开始,关内过剩人口陆续向东北各地迁徙(俗称闯关东)。有的整座城均为移民所创居,如辽阳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准噶尔部、回部被平定,天山南北归入中国版图,定名“新疆”。关内人口大批移入新疆。另外,清初湖南、湖北地区流入四川、云南的人口也有一定的数量,山西人迁移到蒙古地区的也不少(俗称走西口)。去暹罗(今泰国)的也很多。
【外来人口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外来人员来访管理制度09-11
外来人员管理规定105-28
外来参观 实习人员安全管理制度07-25
外来人员及车辆安全管理制度12-12
外来务工证明06-04
外来车辆安全协议07-26
外来施工人员安全11-07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12-16
外来作业人员培训试题09-14
28外来人员安全告知书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