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论文(共8篇)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最新医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的病因复杂,血脂升高、血液黏稠、血栓形成,都可导致心脑血管病。尤为重要的是,血管相通、心脑相连,心脑关系密不可分。临床资料显示,约6成脑血管病由心血管病引起,而5成以上的脑血管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病。专家指出,心脑不能单一治,全面治疗是关键。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常见病种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脂等。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是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最常见的死因。在我国,近30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显著增高,成为首要的死亡原因。世界大多数国家第1~3位死因都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同时,心血管疾病对劳动生产的影响及 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在保护人民的健康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及心肌疾病等,其中冠心病死亡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
一、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在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是首要死因,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约占死亡总人数的一半。美国1982年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为420.0110万,占死亡总数的49.2%,调整死亡率为238.9/10万,比1950年下降了43.9%。其中心脏病1982年死亡率为316.1110万,占死亡总数的37.1%,调整死亡率为178.3/10万,与1950年相比,下降达40.0%。其中下降最多的是冠心病。澳大利亚、芬兰、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近年也已下降,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目前在爱尔兰、苏格兰、丹麦、德国及大多东欧圉家仍持续增加。
在我国,全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百万以上,心血管疾病在人口死亡中的比例从1957年的第五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一位。
十六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MONICA方案)协作组对我国十六省市急性冠心病事件(包
括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各类冠心病死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87~1989年十六省市35~74岁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有较高的病死率。
据1986年30个城市抽样调查慢性病的结果,在城市10万居民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36.32‰。据1986年全国农村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12.36‰,仅次于呼吸系病(15.81‰)和消化系病(14.44960)。全国十三省市1984~1986年和1988~1989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而且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地区分布上,高血压的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如北京为9.68%,广东为3.52%;城市高于农村,据华北50万人口调查,城市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52%,农村为3.94%。在时间分布上,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958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北京为7.44%,上海为6.98%;1972年北京为10.89%,上海为8.33%;表10-12显示了1984~1986年和1988~1989年部分地区35~64岁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十六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MONICA方案)协作组的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职业分布上,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据福建 省调查,农民患病率为3.15%,工人患病率为6.69%,脑力劳动者为9.31%。在年龄性别分布上,冠心病在40岁前很少发病,此后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有研究指出,40岁后每增加10岁,患 病率增加1倍,男性高于女性,女性较男性晚10年左右发病,绝经期后女性患病率明显增加,逐渐靠近男性水平。
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一)遗传因素
很多心血管疾病有遗传倾向。人类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父母一人有高血压者,子女有28%血压升高;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子女40%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成年兄弟姐妹中65%出现高血压。可见,高血压的家庭聚集倾向不仅反映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还见于同胞手足之间。冠心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发生心肌梗塞的机会比~般人高5.5~12.8倍。
(二)种族
非洲黑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比高加索人高,而美国黑人的血压也比白人高,可见,血压和种族有关。
(三)地理环境因素
寒冷和微量元素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影响。
在对农村老年的健康调查中发现,肺心病在寒冷季节发病对老年人健康危害甚为严重,在人口死亡中约占10%。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慢性肺部疾患的后果,而这些疾病与简陋、保暖差等居住条件恶劣有关,风湿性心脏病与居住保暖条件有关。
日本、美国、英国等发现饮用软水(含钠、镉高)的人群平均血压高于饮硬水组。已发现微量元素锌、铜、铬、硒、镉等与血压有关,其中以镉的关联最强。动物实验表明,微量的镉可引起慢性高血压。锌有拮抗高血压的作用。
(四)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
1.饮酒:1915年Loin第一次研究了酒精消耗与高血压的关系,发现法国服务业人员每日饮酒(红酒)量大于2.5升者,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以后大量的不同人群的断面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酒精消耗呈正相关,并在某些前瞻性研究中得到证实。
2.吸烟:有报道吸烟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天津医学院的研究表明,男性吸烟者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很多学者认为吸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倍以上,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高3~4倍,且危险性随吸烟的数量和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吸烟量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呈剂量反应关系(见表10-16)。Doll相Hill等的研究提示戒烟者较吸烟者冠心病的死亡率低。
3.体力活动:Gyntelberg对哥本哈根40—50岁的男性调查结果表明,适当的体力活动与血压呈负相关。Forohumon报告印第安人没有高血压患者,且血压不随年龄上升,这与他们饭后跑步的习惯有关。干预实验表明,规则的运动可使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
4.饮食因素:(1)盐与高血压:。近40年来,大量的人群研究证实了食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钠盐摄入过多的地区血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而吃盐少或不吃盐的地区没有或极少发生高血压,且血压不随年龄而上升。Forohumon报告印第安人没有高血压患者,且血压不随年龄上升,原因之一是他们的食物中含盐较少。
(2)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与冠心病发病有密切关系。血浆中胆固醇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比一般人高2~3倍,且血脂水平与发病危险成正比关系。在几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对照组。但有报道冠心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故多数学者主张用血浆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来预测冠心病发病危险性。
(3)高热量、肥胖和高血压:许多研究证实血压和体重有密切关系,平均体重高或平均体重指数高的人群拥有高的平均血压水平,且各年龄组均如此。高血压患者若减肥,血压也会下降。Framingham研究显示,经过数年追踪后,过渡肥胖组患高血压的人是较瘦组的8倍,尤其是在30~40岁间增加体重者更易罹患高血压。高血压伴肥胖者有血浆胰岛素升高,葡萄糖耐量受损等代谢失常表现,这种肥胖与膳食中总热量高有关,进食过多碳水化合物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单纯减轻体重可在部分高血压患者中收到治疗效果,如再加土限盐则效果更好。这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有关。
(五)社会心理因素
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心身疾病,其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研究显示教育程度差、社会地位低者,血压较高。大量人群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有害心理环境下,可导致持续性高血压。美国职业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与紧张程度有关,50~69岁组职业低度紧张的患病率为5.87%~9.4326,中度紧张的患病率为9.12%~11.35%,高度紧张的患病率为9.81%~11.60%。另外,情绪反应也会使血压上升。A型性格(急躁、进取心和竞争心强、具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等)中高血压病人显著多于非A型性格者。芬兰心脏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提示,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仅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流行有关,且影响其复发频度、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肌梗塞的病死率。
(六)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预防意识和技术的加强以及方便居民就医的全科医疗服务体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下降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医科大学1985~1989对心血管疾病的监测结果显示,冠心病猝死的人中,有59.4%在一小时之内死亡,提示应加强医院内外急救的人力、条件及急救水平,有研究报告冠心病死亡人中,有一半左右的人在接触到医院服务之前死亡,提示在社区内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急救将会降低其死亡率。
(七)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冠心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研究证实高血压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高血压增加各年龄组的死亡危险特别是增加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在Framingham等的研究中,70岁以上各年龄组总的死亡数字都证实了这一点。舒张压和收缩压升高,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先兆都有特别的意义。在Framingham的研究中,这二者在75%的病例中均有升高。有研究表明,致死性心血管病和心力衰竭引起的死亡更多地与收缩压升高有关。
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p受体阻断剂等新药和搭桥手术等内外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然而,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发病1~2小时病情迅速恶化,在未见到医务人员前即死亡;又因现行医疗技术的昂贵等,使其对患者的可及性和可近性受到限制,针对个体的治疗技术的改善并未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对人群的危害。因此,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别是一级预防至关重要。一些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和人群干预结果均证明,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去除或减少致病的危险因素,减少个人的患病机会,降低人群的发病率。
1.一级预防的原则:
(1)全人群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相结合:从芬兰北Karelia计划的资料看,在高危人群预防中,若降低血清胆固醇20%,并把舒张压降至11.97千帕(90毫米汞柱),可减少28%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同样的效果在全人群预防中,只需降低血清胆固醇10%,并把舒张压降5%就可以达到。而实际上,凭籍改变饮食习惯,确可做到全人群降低血清胆固醇10%,并把舒张压降至10%,从而减少50%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从整个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才能真正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对全人群的预防措施不易普遍接受,而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较易实现且效率高,因此,对全人群的预防应与高危人群预防相结合。
(2)一级预防应从儿童开始:大量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家族性及遗传学的证据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生都在进行的,是从儿童开始的。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如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都易于在儿童及青少年期形成。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宜于尽早进行。
(3)综合防治,多因素干预:一般认为,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以同时控制多个危险因素 较单个危险因素更为合理有效。要调动社区、家庭的各种资源,采取全方位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在社区、家庭、个人的水平,在生物、心理及社会的层次进行多因素干预。
(4)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需与基层医疗保健相结合。
2.主要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旋:
(1)控制体重:血压和体重有密切关系,平均体重高或平均体重指数高的人群拥有高的平均血压水平,且各年龄组均如此。而体重下降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控制体重是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简单、经济的措施。
(2)戒烟:吸烟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危险度不如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大,但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故特异危险度高,因此,减少吸烟率,降低人群特异危险度,已经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旋。具体措施有社区、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教育,个人香烟戒断症状的处理,制定控制香姻销售和吸烟场所的政策,动员学校、机关、厂矿等社会团体的配合等。
社区医生最了解居民的健康习惯及心理背景,容易掌握居民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因而社区医生应利用此优势,找到吸烟者的心理、社会原因及其戒烟的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3)加强体育锻炼:规则的体育锻炼对血压及心脏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也有利于体重的控制,瑜珈、气功和肌肉松弛的运动项目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
(4)改善社会、心理环境:长期的精神刺激和压力,如紧张、噪音等不良的社会心理环境可导致高血压,长期的压抑愤怒等负性情绪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限盐:钠盐摄入多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也高。控制盐的摄入量可减低高血压的发病。首 钢采用以限盐为主的综合性心血管病干预,已在血压控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5)控制饮食:合理膳食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关键,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高血脂、体重的控制以及超重、高血压等的预防均有重要作用。WHO推荐了预防性食谱的基本原则:①避免体重过重,如已过重则应减少能量摄入,并增加能量消耗;②增加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天然形成”的糖类的摄入,使它们占总能量摄入量的48%;③控制精制糖或经过加工的糖类的摄入,使之仅占总能量的10%;④控制总脂肪的摄入量,使之占总能量的30%;⑤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使之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使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平衡,各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⑥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至3 00mg/天;⑦控制盐的摄入量至5g/天。
(6)健康教育:在社区、家庭及个人的范围开展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在传播健康知识,转变人民健康信含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已取得了成就,成为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之一。社区医生执行健康教育有天然的优势,应把与病人的每一次接触均视为健康教育的机会,使病人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制体重、戒烟、控制饮食等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习惯,加强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性。
(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原则。对已患病者个人或群体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等措施,预防复发及病情加重。由于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的患者,有很多在未见到医务人员以前即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而,心血管疾病的社区监测,如周期性健康检查是早期发觋病人的重要措施。另外,家庭监测应成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措施之—。
(三)三级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患者, 其中男49例, 女37例, 年龄62~89 (75.5±13.5) 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胸闷以及胸痛;心悸以及气促均以夜间为主;反酸、腹胀以及恶心;以窦性心律失常以及室性早搏为主。其中脂肪肝患者45例, 占52.33%, 设为脂肪肝组;非脂肪肝患者41例, 占47.67, 设为非脂肪肝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以及血脂, 空腹血糖, 清晨空腹B超检查, 详细记录相关检查参数。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 或者是舒张压≥90mmHg;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总胆固醇>5.23mmol/L, 甘油三酯>1.69 mmol/L;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1979年WHO公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民以及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分析
86例患者中经过心电图检查未经B超检查诊断为心脏病疾病共32例, 其中26例误诊为单纯冠心病, 6例心绞痛。误诊率为37.21%。
2.2 两组患者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非脂肪肝组患者中各项疾病患病率均低于脂肪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老年消化性系统疾病在临床中常出现胸痛、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2,3]: (1) 消化系统及心脏均是由自主神经进行支配, 痛觉经过交感神经传导, 两者的痛觉纤维以及胸部躯体组织的痛觉纤维就会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重叠交叉, 并且对于同一神经源而分享共同的传导通路; (2) 消化脏器内的部分痛觉纤维当经过迷走神经传导, 同时胃酸、胆管高压以及胆汁酸盐对迷走神经进行刺激, 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3) 胃内容物的反流, 胃酸刺激了食管粘膜内的化学感受器, 导致食管纵形运动失调, 最终造成食管弥漫性痉挛; (4) 患者精神疼痛以及精神紧张就会使交感神经兴奋, 增高窦房结自律性;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或者是迷走反射导致心律失常; (5) 当患者处于卧位时食物反流从而诱发哮喘等疾病。
脂肪肝是人体代谢絮乱的征兆, 发生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脂肪肝发病率比较高, 其易患冠心病的因素比较多, 与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 脂肪肝组中冠心病患病率达36.73%, 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明显。因此, 老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恢复正常的脂质代谢, 降低过高的胆固醇及血糖, 能够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素芬, 涂晓荣.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对心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21) :4236-4237.
[2]陈锐, 朱尤庆.老年消化性溃疡230例临床与内镜特点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下半月) , 2011, 9 (3) :51-52, 54.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死于以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1700万,占所有原因死亡的三分之一。2020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加50%,高达2500万,将超出传染性疾病成为全球“头号杀手”。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其中的80%,即1900万死亡将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2004年公布的有我国7000多名公民作过研究对象的全世界51个国家的合作研究结果表明,容易检测,可防可控的9个因素可预测90%的心肌梗死发作。这9个因素依权重顺序为:1、血脂异常;2、吸烟;3、糖尿病;4、高血压;5、腹型肥胖;6、缺少运动;7、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8、紧张;9、为健身目的长期坚持少量饮酒(为保护性因素)。美国经过30年努力,人均寿命延长6年,其中的3.9年归因于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预防控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策略是综合控制与之相关的多重危险因素。首先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尤其从青少年时期培养这种生活习惯,不吸烟,管好嘴(合理平衡饮食),迈开腿(热爱和坚持运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身心健康。对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者,在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基础上,提倡使用有研究證据,有明确预防疾病作用和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
我国卫生部于2004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数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2000万,超重2亿,肥胖6000万,吸烟者3.3亿,被动吸烟9亿。我国1998年统计资料显示,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3分钟1个中国人被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夺去生命。1984年~1999年15年期间,北京市35岁~44岁男性居民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15.6%。虽然心血管疾病发生致残致死后果多在中老年以后,但其起病在18岁以前的青少年时期,经过少则十多年,长则几十年的隐匿发展,以毫无先兆突然发作的致残致死后果结束疗程,甚至结束生命。因此,无论怎样强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都不为过分。预防要从青少年抓起,要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就要实现相关多种(如心血管学会、糖尿病学会)的紧密合作,要重视大医院与社区医疗系统的协调发展,把疾病预防落实在社区,要有政府、学术团体、专业人员、媒体和相关企业的全方位协作,共同努力奋斗。做好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关键是把科学防疫治疗的知识普及到我国城乡的千家万户,把防治心血管病的科学道理转化成广大群众能听得懂、记得住、用的上的科普语言,向社会广泛宣传。
(摘自《光明日报》)
常唱健康八字歌
洪昭光曾经做过一首“健康8字歌”,每一句里都含有“8”字:“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养心八珍汤,健体八段锦,米寿八十八,茶龄百零八。”他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夜眠8小时。洪昭光以美国进行的山洞试验来论证。山洞试验即是让人在山洞里呆着,与外界完全隔离,不知白天黑夜,人愿睡就睡,愿醒就醒,监护仪通过监测,看人的天然生物钟究竟该睡多少小时。结果:一种人醒来10个小时后,再睡5个小时;一种人醒来16小时,睡8小时;一种人一醒就醒20个小时,一睡就睡10个小时。“人的生物钟周期长短不一,但清醒状态与睡眠状态的比例,不论男女老少,都是2:1。即是说在正常生物钟下,人醒16小时,睡8小时,此时身体最健康。”他进一步论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睡眠8小时一组人寿命最长。每少睡1个小时,死亡率升高9%;少睡2小时,死亡率升高18%;少睡3小时,死亡率升高27%。”
一天8杯水。洪昭光说:“黑龙江边防战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里,防冻的办法主要就是多喝水,因为人在寒冷的情况下,外周血管循环(四肢末梢血管)受影响,水喝多了,循环好了,四肢便暖和了。夏天防暑最重要的办法也是多喝水,体表血管循环好了就好散热。防病也还是要多喝水。很多老年人水喝少后,血黏度立刻升高,血栓、冠心病就来了。8杯水的概念是要保持尿量1500毫升。那怎么知道喝水的量是否‘达标’?看早起后第一次小便,如果量很少、很黄,就有问题,如果清亮、量多,便可以。”
“健体八段锦”。洪昭光介绍说:“八段锦其实就是一次全身按摩,认认真真地做一次,通常需要半个小时。苏东坡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头几天练习八段锦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百十日后,功效不可量,胜过用药十百倍。医学研究发现,人早上起来,所有微循环都处于闭塞状态,心绞痛很容易发作,但做完八段锦以后,就可保平安。曾经有一本书讲,一平方毫米的皮肤在安静状态开放10根毛细血管,热疗以后,可以开放到50根,按摩以后,可以从10根开放到300根----按摩的作用比热疗还大!”(摘自《健康时报》)
预防骨质疏松
中国人的骨密度比西方人低约8%,这可能与人种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因此,中国人也比较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随着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延长,骨质疏松症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002年,我国中年及老年人口骨质疏松率为16.1%。在男性人口中的总比率为11.5%;女性人口则为19.9%。在我国,每6名男性中,就有1人会发生1次或1次以上的脊椎骨折。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患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及早作科学的治疗,约一半的股骨颈骨及脊椎骨骨折是可以避免的。专家认为预防骨质疏松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二是保持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三是不吸烟,不大量饮酒;四是定期进行负重运动,如跑步、跳绳、有氧运动、网球及快步走等有益于骨骼的运动。
(摘自《中国老年报》)
先热身,再健身
大家都知道剧烈运动前要作准备活动,如果重视不够或敷衍了事,我们就会感觉难受,影响锻炼效果,有时甚至出现运动伤害。
准备活动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一般准备活动,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逐渐激活身体各大系统;另一部分是针对运动的主要内容做类似的活动,但强度和复杂程度略低,从生理和心理上为进入运动状态作好准备。
将准备活动称为“热身”,确实有一定道理。恰当的准备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和皮肤温度略微升高,增强肌腱弹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活机体各系统,使之配合协调,让身体的能量利用进入高效状态,为进入主体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在跑步或游泳时,若一开始动作频率就较快,很容易出现憋气、头晕等难受的反应,不由自主想停下来。这实际上是内脏功能与肌肉动作不同步的结果。人体神经肌肉系统与内脏器官功能的“启动”速度不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存在较大惰性,不能瞬间进入良好工作状态。
要克服这种惰性,可以使用“假喘”的办法。所谓假喘,就是故意提高呼吸频率并增加呼吸深度。要参加长跑、游泳运动,临近上场或刚开始运动时,就好像很累似地大口喘气。这种看似夸张的举动,会使内脏器官的活动较早达到较高水平,与神经肌肉系统的活动基本平衡。
本章学习目标
一、掌握
1.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主要降压药物的种类、适应证及代表药物
2.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二、熟悉
1.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2.心衰的治疗药物原则
二、了解
1.降压药物的选择 2.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种类
本章主要介绍三个内容:
一、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二、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本章重点掌握:
第一节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导致伴有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如不有效地对血压进行预防性监测,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Framingham心脏研究提出,在55岁血压正常的人群中,有90%的可能性发展为高血压。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连续一致,持续存在,并独立于其它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血脂紊乱、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一)药物治疗目标
抗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多数高血压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者,收缩压(SBP)达标时,舒张压(DBP)也会达标,治疗重点应放在SBP达标上。血压达到<140/90 mm Hg能减少心血管疾病(CVD)并发症。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 mm Hg。
(二)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是治疗高血压必不可少的部分。降低血压的主要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采用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即提倡富含钾和钙的饮食方法;减少钠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限制饮酒。调整生活方式能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降低心血管危险。
(三)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分为五大类,即利尿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利尿剂
(1)分类:包括①噻嗪类:氢氯噻嗪、甲氯噻嗪、多噻嗪、吲达帕胺;②袢利尿药:呋塞米、托尔塞米和布美他尼;③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
(2)适应证: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感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妇女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的降压效应。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时。利尿剂能增强其它降压药的疗效。
(3)不良反应:一般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低血钾症和影响血脂、血糖和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其它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及尿量增多。
(4)禁忌证:痛风者禁用。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1)分类:包括:
①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和乌拉地尔;
②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比索洛尔、卡替洛尔和喷布洛尔;
③α、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
(2)适应证: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3)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的抑制心功能,还会增加气道阻力,增加胰岛素抵抗,掩盖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症,用药时应予以注意。
⑸ 禁忌证: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等。
3.钙通道阻滞剂
(1)分类:包括①二氢吡啶类: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和尼莫地平等;②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2)适应证: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对嗜酒患者也有明显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
(3)禁忌证:非二氢吡啶类抑制心肌收缩力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⑴ 分类:常用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西拉普利、培朵普利、雷米普利和福辛普利。
⑵适应证: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3)不良反应:①刺激性干咳发生率约10-20%,可能与体内缓激肽增多有关,停药后消失。②血管性水肿,较少发生。③高血钾症。
(4)禁忌证:妊娠妇女、高血钾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⑴ 分类:常用制剂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替米沙坦和坎地沙坦。
⑵ 特点: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一般在6-8周时才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合用能明显增强疗效。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治疗窗较宽。
⑶ 适应证: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⑷ 禁忌证:妊娠妇女、高血钾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四)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选择
1.个体患者的血压控制
多数高血压患者需2种或更多的抗高血压药来达到目标。噻嗪类利尿剂应作为多数患者的初始用药,单独或与一种其它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的益处已被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教科书上表9-1-4高血压联合用药请同学们复习。
第二节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通常所指的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的主要原因,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调整血脂水平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血脂是血浆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类脂的总称。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磷脂均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溶解和运行。与脂质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Apo)。脂蛋白主要有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高脂血症常常是高脂蛋白血症的反映。
(一)血脂异常的分类
血脂异常的分类方法有多种,这里我们主要了解WHO修订的分类系统,又称为表型分类法的一些基本概念。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又名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血浆中CM增加,血脂测定TG升高,TC正常或轻度增加,此型临床上较为罕见。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中仅LDL增加,血脂测定TC升高,TG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复合性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VLDL和LDL均增加。血中TC和TG均升高。此型临床相当常见。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乳糜微粒和VLDL残粒水平增加,血脂TC和TG均明显增加,此型临床上很少见。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中VLDL增加。血脂TG水平明显升高,TC正常或偏高。此型临床常见。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混合型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中CM和VLDL水平升高。血脂TG升高明显,TC亦升高。此型临床不常见。
(二)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1.治疗目标
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2001年正式发表的第三次报告指南(ATP III)中,明确指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LDL-C水平。
1.血脂水平分类
2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5年均应进行一次空腹脂蛋白谱包括总胆固醇(TC)、LDL-C、HDL-C和TG测定。有关TC、LDL-C和HDL-C分类见教材表9-2-1。
2.影响降低LDL-C目标值的主要危险因素
(1)吸烟
(2)高血压(BP≧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3)低HDL-C(40mg/dL)(4)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5)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6)糖尿病已视为冠心病等危证
(7)HDL-C≥60mg/dL,可作为冠心病的负性危险因素。
3.明确有无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虽然明确将降低LDL-C作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但在决定将LDL-C降至何种程度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存在其他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者降低LDL-C的目标值<2.6mmol/L
4.明确冠心病等危证
在ATP III的报告中,除再次明确规定将冠心病患者的血浆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还提出应将具有冠心病等危证个体的血浆LDL-C也应降至2.6mmol/L。
(二)治疗原则
1.一级预防
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重点是改善生活方式。①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②增加体力活动;③控制体重。
2.二级预防
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应将LDL-C降至2.6mmol/L。治疗12周后需要根据血脂情况调整药物降脂治疗方案。
3.降LDL-C治疗起始值和达标值
依据冠心病危险性高低而决定应用药物或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降LDL-C的起始值和达标值见教材表9-2-3。
(三)降脂药物
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这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脂药,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故常简称为他汀类。临床常用的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妥伐他汀(立普妥),以及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的血脂康。西立伐他汀因其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目前已退出国际市场。
(1)药理作用:他汀类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对LDL-C的降低作用最强,TC次之,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HDL-C。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血症,也可用于Ⅱ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亦可用于肾病综合征、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以及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等,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3)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①他汀类不良反应较少,大剂量应用时偶可出现胃肠反应、肌痛、皮肤潮红、头痛等暂时反应。②但目前已经明确在某些情况下,他汀类可引起肌病,常见的不适是非特异性的肌肉疼痛或关节痛,通常不伴显著的肌酸激酶升高。他汀类与括环孢霉素、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某些抗真菌药和烟酸类,肌炎的发生率增加,应慎重或避免使用。
2.苯氧芳酸类或称贝特类
常用药物有吉非贝齐(诺衡,康力脂),非诺贝特(立平之),苯扎贝特(必降脂),环丙贝特
(1)药理作用:贝特类既有调脂作用也有非调脂作用。能降低血浆TG和提高HDL-C水平,减少VLDL的合成和分泌,可轻度降低LDL-C水平。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TG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对Ⅲ型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亦可用于Ⅱ类糖尿病的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患肝、胆疾病、孕妇、儿童及肾功能不良者禁用。与他汀类药物合用可能增加肌病的危险,应谨慎选用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测。
3.胆酸螯合剂
包括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替泊(降胆宁)和考来维仑。
(1)药理作用:使血浆TC和LDL-C浓度降低。
(2)临床应用:故仅适用于Ⅱa、Ⅱb及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血症,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无效。对Ⅱb型高脂血症者,应与降TG和VLDL的药物配合应用。
4.烟酸及其衍生物
该类药物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I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的高脂血症。
第三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目前认为CHF治疗有四种基本药物,即利尿剂、洋地黄类、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前两类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后两类不但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药、抗凝药等也可作为心衰治疗时的选择。
1.利尿剂
常用为袢利尿剂、噻嗪类和保钾利尿剂几类药物。
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阿米罗利、螺内酯仅在使用ACEI和利尿剂后出现低钾血症时或补钾无效时应用,一般采用小剂量,时间是一周的用药方式,应密切监测肌酐及血钾的浓度。
2.洋地黄糖苷类药物
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是最常用的洋地黄糖苷类药物,它们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但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地高辛经肾排泄。与此相反,洋地黄毒苷经肝脏代谢,其消除不依赖于肾功能,因此可用于肾功能异常和老年患者。
禁忌证: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颈动脉窦综合征,WPW综合征,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低钾血症以及高钙血症。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无论是否存在容量负荷过重,因心脏收缩功能异常导致的症状性心衰的任一阶段,ACEI都是绝对适应征,对于服利尿剂的所有心衰患者都应考虑同时接受ACEI的治疗。
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干咳。ACEI的绝对禁忌证是双侧肾动脉狭窄和既往使用ACEI时出现血管性水肿,有ACEI诱发咳嗽史是其相对禁忌证。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药可改善CHF的症状,提高射血分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
5.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不能用于因由于收缩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衰。
6.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地位是作为心衰治疗中的辅助手段加以应用。在ACEI治疗禁忌或不能耐受时,肼屈嗪与硝酸异山梨酯的联合用药是心衰治疗的另一选择。
7.抗凝药物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对心衰患者予以长期的阿司匹林治疗对死亡率有任何影响,但口服抗凝药物在减少心衰患者全身栓塞危险方面具有良好的声誉。
8.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因和症状总结-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指导
心血管系统疾病总结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
心力衰竭
1.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心功能分为四级,根据客观辅助检查来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级;心衰的基本病因是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劳累或激动、治疗不当及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他病均可诱发心衰;左心衰为肺循环淤血,右心衰为体循环淤血;心衰病人要区分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心室重构在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2.慢性心力衰竭中左心衰三个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肺底水泡音,心源性哮喘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表现,注意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区别。若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则可判断为心源性哮喘。右心衰三个主要表现: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肿、腹水应与肾性水肿、心包疾病如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和内分泌疾病相鉴别医学|教育网。治疗心衰重要措施包括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消除诱因;增加心排血量减轻心脏负荷。ACEI剂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方法:不可逆心衰患者唯一的方法是心脏移植。
3.急性心力衰竭多指左心衰,表现为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干啰音。急救措施:半卧位、腿下垂、吸氧、利尿等,有呼吸系统疾病时禁用吗啡。
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失常中注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房早一般无需治疗;快速房颤可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慢性房颤分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类;阵发性室上速终止方法可用刺激迷走神经法,根治最好方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法为射频消融。
3.终止室速首选利多卡因,维拉帕米可治疗特发性室速;提早出现宽大畸形QRS波是室性早搏的主要表现,治疗药物用普罗帕酮、美西律和胺碘酮的。
4.房室传导阻滞分三度,Ⅰ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大于0.20s,Ⅰ和Ⅱ度无特殊治疗,Ⅲ度心率过慢者可予阿托品,症状明显者可安装起搏器医学|教育网。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一定是心搏骤停,心搏骤停不全是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多数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电除颤是复律有效的手段,掌握猝死急救ABC.高血压
1.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140/90mmHg,高血压分三级,降压药分六类,注意降压药物的选择,降压目标140/90mmHg以下。
2.注意恶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3.高血压脑病是血压升高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突出特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为重要。
2.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3.冠脉血流不足,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产生心绞痛,胸痛性质常为压迫性或紧缩性,持续时间3~5分钟,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分为四级。心电图是诊断心绞痛的常用方法,但其诊断要依靠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需与心神经官能症、急性心肌梗死等相鉴别医学|教育网。
4.不稳定型心绞痛是除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以外的所有心绞痛,其处理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
5.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血栓形成或冠脉持续痉挛使之完全闭塞,最重要的症状是疼痛,还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体征多发心率增快奔马律及乳头肌功能不全;有Q波心肌梗死特征性改变是ST段抬高弓背向上,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和病理性Q波;无Q波心肌梗死是ST段普遍压低;心肌酶学中CK-
MB和LDH1特异性最高;心肌梗死诊断三要素;疼痛、心电图和酶学改变,注意与心绞痛、急腹症、急性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瘤相鉴别;急性心梗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最常见,长期ST段不回落要注意并发室壁瘤。
6.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包括监护和一般治疗;解除症状常用罂粟碱、吗啡和哌替啶;溶栓成功判定指标;急诊冠脉成形术室目前最积极有效的方法;消除室性心律失常多用利多卡因;治疗心衰慎用洋地黄类药物而主张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制剂。
7.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泵衰竭的Killip分级,Ⅰ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Ⅲ级有急性肺水肿;Ⅳ级心原性休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和声音嘶哑;重要体征是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开瓣音;X线为左房增大,心电图示二尖瓣型P波,超声心动是诊断二尖瓣狭窄最有价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值的检查;该病最多见并发症是房颤,其次为急性肺水肿、血栓栓塞、右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肺部感染;治疗中主要注意并发症的处理,介入和手术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最佳方法。
2.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分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表现不甚典型,体征有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动,最重要的是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是二尖瓣关闭不全有意义的检查;并发症有心衰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代偿期无需治疗,换瓣手术为最佳治疗医学|教育网。
3.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很多,但以风心病、先心病和老年退行性变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重要体征为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常伴震颤;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和判定狭窄程度的重要方法;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感染性心内膜炎、体循环栓塞、心力衰竭和胃肠道出血;内科治疗仅限于并发症和对症治疗,介入手术治疗是有效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与我们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我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习惯有很多,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饮食。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已获得社会的公认。对于此类疾病只靠单纯治疗是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的,也无助于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已受到了高度重视。这其中饮食习惯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熟知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所以饮食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过食肥甘厚味,可使人突然中风偏瘫,也可以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为什么饮食也能引起心脑血管病呢?主要是因为饮食成份的不同可影响人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钠、钙等离子的含量,这些都是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
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习惯最大的原因还是饮食,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要从饮食上去控制。而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可以通过,臧堃堂教授的纯中药保健茶—年青宝消除这些症状。年青宝茶能够溶解氧化酸败的脂肪,减少脂肪堆积,调节血脂,消除大肚腩,营养五脏六腑,恢复系统功能,平衡新陈代谢。
食物中的主要成份是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它们与心脑血管病都有关系。如食物中糖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过多的摄入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又在体内转化为三甘油脂,使血脂升高。长期的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对此应有所限制。而豆制品、牛奶、淡水鱼等,含胆固醇较低,可适当多吃一些。
蛋白质饮食可延缓血管壁弹性减退进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血压,促使钠离子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所以,对蛋白质饮食不必限制。
1 心理因素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可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和慢性应激同样也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密切的联系已不容忽视.和其他心理因素相比,抑郁、焦虑与心血管疾病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对于没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抑郁可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一项对4493名老年人6年的追踪调查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抑郁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加40%,死亡的危险增加60%。患有重度抑郁的人群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是无抑郁人群的3.9倍。而对于有冠心病基础的患者来说,抑郁则与预后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抑郁症状的加重而增加,即使仅有轻度的抑郁症状也有死亡事件的上升.对疾病长期预后持续、稳定的影响提示抑郁是一个持续发挥作用的慢性心理因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有多个随访资料表明焦虑、抑郁和随后的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相关,焦虑和抑郁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个性和性格特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A型行为人群包括一组特点,即富于竞争意识、潜在的敌意、缺乏耐心、过激的言论、过度执著于言论等。A型行为已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A型行为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大于等于50%的血管数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患者,严重冠脉狭窄者90%为A型行为者。有研究者猜测,A型行为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产生的心理应激具有强烈的交感神经反应,这种高交感反应使心肌电活动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易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另外,一些慢性应激原,如低社会支持、低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紧张、压力等工作应激均可导致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心理因素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解释:①神经内分泌学说:情绪的抑郁或焦虑和慢性应激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使机体交感活性增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率变异性消失、压力反射功能异常等。②血小板活性学说:血小板聚集在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有着重要作用。情绪障碍可引起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进而促进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③炎症学说:很多证据证明冠心病是一种炎性疾病,而抑郁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增高的,考虑与易导致冠心病有关。另外,心理障碍及心理应激的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有关。
2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疾病
2.1 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精神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
在以冠心病为诊断的住院患者中,重度抑郁的发病率在16%~18%,轻症抑郁在20%以上,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组中,35%~4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重症抑郁的发病率在15%~20%。焦虑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精神疾患,文献报道,在心脏专科门诊患者中,包括有证据诊断冠心病和那些冠脉造影显示正常结果的心脏或胸部不适症状主诉的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为6%~57%。一项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及时诊断率不到10%,而有效干预及治疗措施的实施更少之又少,其原因在于心脏科医师对疾病诊断的认识不足,而且情绪抑郁与心肌梗死所致的躯体虚弱等症状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与难以分辨性。尽管急性冠脉事件合并心理障碍的低识别性,焦虑和抑郁对于急性冠脉事件预后的影响却是显著的,抑郁已被证实是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警作用至少不低于甚至超过了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子,如左室射血分数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等。因此,急性冠脉事件后的情绪抑郁和焦虑成为双心医学研究与关注的焦点,及时明确危险因子、确定高危人群,对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是极其重要的。
与其他慢性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包括躯休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明显下降。并且,由于反复就诊或住院,心衰患者的住院医疗负担也逐渐增高,因此,心力衰竭患者比其他心脏病患者具有更严重的抑郁焦虑倾向。国外研究显示,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在门诊患者中为11%~25%,住院患者中为35%~70%。很多临床研究也已证明,抑郁障碍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均增高,预后不良。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二者症状有时是重叠的,如都可表现为淡漠、疲乏、无力、体重改变、睡眠障碍等,但应注意的是合并有抑郁障碍的患者有更明显的主观症状,如低自尊、自责、无用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常有消极绝望的念头。另外,很多心力衰竭患者同时合并焦虑障碍,通过临床观察不难识别,但有部分焦虑障碍患者可出现惊恐发作,也可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易与急性心衰相鉴别。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项研究资料表明,焦虑、抑郁既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高血压也易使焦虑、抑郁加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是一件严重的应急事件,所以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并造成情绪与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的患者易合并抑郁和焦虑性精神障碍,其中术前抑郁的发病率为43.1%,术后6个月为23.4%;术前抑郁者中有1/4的症状呈自限性倾向,而18%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
2.2 造成心血管病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①患者对自身疾病不了解,读了大量相关书报,但又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反而受到误导,从而过度紧张,另外,许多躯体疾病缺乏根治的方法,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担心会危及生命、致残、造成终身痛苦:病情控制不良时会产生恐惧和悲观的情绪。②疾病给患者造成的伤害:疾病作为应激源本身也会产生心因性焦虑、抑郁,且焦虑、抑郁可作为疾病本身的症状存在。目前许多慢性心血管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服药,并且在控制不良时会有躯体上不适症状,易导致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尤其是已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由于生活及劳动能力下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③患者的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生活环境及家属态度均对其情绪产生影响,个体的易患性在适应障碍的发生与表现形式上也起较大的作用。如在体检中可发现一些青少年患有良性期前收缩,孩子本身多无症状,但家长得知后,往往惊慌失措,反复查阅书籍及反复就诊,使孩子精神压力加大。
2.3 心血管疾病并发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出
以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居多,且焦虑症状更为突出。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广泛的焦虑状态或惊恐发作不同,焦虑症是无原因的预见性焦虑,而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核心是躯体疾病。主要表现:①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怕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怀疑医生的诊断不准确、检查不细致,并为此多方求治。②思维内容集中在疾病上,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谈话内容几乎不离开自己的疾病,寻求支持与同情。③焦虑的躯体症状包括早醒、失眠、多梦、入睡困难,食欲差、恶心、呕吐;还可出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症状、各种疼痛症状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情绪不稳定等。以上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状或伴随其他躯体疾病的症状。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表现为患者表情愁苦、不愿与人交谈、不愿谈自己的病、活动少、反应缓慢。但与典型的抑郁症比较有明显区别,如自杀的想法少见,自责、自罪者少见,心境低落随躯体疾病的病情变化而变化,甚至随医生的处置方法的改变而改变。焦虑、抑郁共病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常合并存在,多表现为各种躯干体不适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悲伤,想死又怕死的心理状态。由于综合医院医生对精神科疾病的识别率差,认识不足,加之患者掩饰否认心理症状,而一味强调躯体症状,使医生更加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状态,只重视第一主诉,导致过多的不必要检查,无形地迎合了患者的求医心理,造成漏诊、误诊或误治,使之得不到预期效果。患者依旧承受着难以摆脱的痛苦,易出现反复就医,要求某些仪器的检查,求医时心情迫切,终日奔波在医院与医院之间,即使在同一医院,也会一看几个科别或多位医生。对待每个医生,既抱着很大希望,又有一定的不信任,当既往各种治疗达不到预期疗效,就更加重了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恐慌和疑虑。
2.4 心血管疾病伴发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干预
长期较大量饮酒或酗酒的人,容易招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等消化器官病变,已尽人皆知,但对某些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的知识则知之甚少。因此,现特分述如下:
一、饮酒和冠心病——流行病调查证明,少量饮酒者(每天少于三四十毫升),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不饮酒的人或酗酒者都要低,但已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者饮酒则是弊多利少,嗜烟的人饮酒也同样不好。日常生活中因酗酒引起冠心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塞和脑出血以及猝死并非罕见。故对平日不饮酒的冠心病人,是不宜饮酒的。
二、饮酒和高血压病——研究证明,饮酒对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都有影响。多饮酒后的兴奋期,血管会收缩,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加重心肌的耗氧和心脏负担,使心排血量下降。饮酒者血压上升的机制可能和交感神经活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等内分泌的增高有关。有的血压升高可出现在1~2天后,这被认为是一种慢升压效应。血压上升的程度和饮入的酒量一般是成正比的。这种情况在已有高血压者和老年人中较为明显。常喝烈性酒或不能自控的无限度饮酒,对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都是有损害的,空腹饮酒还更易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血压增高,心跳加快,易诱发脑出血(中风)。据统计在脑中风的患者中,长期大量饮酒者比常人要高出2—3倍。
三、饮酒对血脂的影响——实验证明少量饮酒每天不超过50毫升,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这是一种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利的所谓好胆固醇。然而大量饮酒或酗酒者则可使肝脏合成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此两种都属于所谓的坏胆固醇,对人体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展都是不利的。酗酒还可使血浆脂蛋白脂酶升高从而使血脂的乳糜微粒和VLDL—C的水解物增多,也是不利于冠心和动脉粥样硬化的。
四、饮酒与心肌病——长期大量饮酒如每日饮250毫升(半斤)酒以上,超过10年,则将损害心肌细胞,显微镜下可见心肌有散在性、退变性、灶性坏死以及纤维化等。久之,心脏会肥大、扩张,心肌收缩力减退,心排血量降低甚或心力衰竭,还可发生心律失常,临床上称之为酒精性心肌病。
除上述而外,饮酒者常伴以膏粱厚味的食物,令摄入的能量增多,使体重增加,特别有些人虽不饮白酒而却贪饮啤酒,孰不知啤酒是大麦芽、啤酒花等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而制成的,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糖分、维生素、无机盐和酵素等,饮入后产生大量热能,致人发胖。发胖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健康不利。有人统计腰围和人的寿命是呈反比的(即肚皮越大寿命反而短),值得警惕!
因此应特别提示,下列情况不宜饮酒或应少饮酒:(1)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和对酒的耐受力均不如年轻人,故不宜多饮酒。有时饮少量酒也会发生心慌、气短、血压增高。
(2)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因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增加心肌的氧耗,故不宜饮酒。
(3)有过脑血管病(中风等)的病人忌饮酒。
(4)嗜烟者,不宜同时又饮酒又吸烟,因香烟中的致癌物质易溶于酒精中,使它粘附在咽喉粘膜上而增加喉癌发生机率。同时也会加重吸烟对动脉血管内膜和肺部的损害。
【心血管疾病论文】推荐阅读:
心血管07-25
心血管内科实习日记06-03
药物化学心血管药物09-24
心血管内科试题库10-08
心血管科发展计划09-25
心血管科实习手册自我鉴定07-11
脑血管诊疗06-05
心脑血管内科07-27
血管外科健康教育05-26
心脑血管用药培训试题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