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推荐15篇)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xx省首届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在三年的培训活动中,通过专家引领,同行交流切磋,课题组研究,使我更加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了课改方向,明晰了新时期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在追逐人生梦想中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在教育反思中升华

在培训期间,名师班的殷xx、周xx、张x等学员的交流发言,发人深思。“转变角色——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包容社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尊重同行——善于合作,服务他人;热爱学生——关注成长,呵护心灵;不辱使命——关注集体,荣辱与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的杨xx老师关于《生物教育中的德育》,xx十中特级教师王xx关于《养成教育与学生成才》等专题讲座,献身说法,深入浅出,引起了我对近三十年来教育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体验到自已的进步,振奋了精神,在反思中我更清楚地找到了自已的不足,我要在反思的征途上不懈地奋进。

三年中,我先后聆听了十一位专家的学术报告,耳目一新,茅舍顿开。如: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与教育发展改革研究室的青春主任作《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刘建国老师作《教育科研对优秀教师的磨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傅xx教授作《教育家的师德情怀》,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教授侯xx教授作《体育与健康》,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黎xx作《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思考》等专题报告生动而精彩,启发我们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

二、在课题研究中成长

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新的使命:教师即研究者,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智能和智慧。教师要把研究作为幸福的道路,成长的阶梯。教学与研究的有效结合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XX年9月,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我作为第一主研,和郭昭祥、杨智勇、胥杰等名师组成了一个课题组,大家在先期研究内容: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有效学习研究、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模型建构研究、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学习中学生心理活动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反思总结,形成了较为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案,完成了“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有效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该课题经西华师大培训中心专家组指导,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查批准正式立项。从此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课题研究,在xx师大专家组的指导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现已取得初步成果,正加紧进行结果整理。在这三年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好处: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工作职责,具备突出的教育科研能力,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型,是名师必备的素质。

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熟

作为名师培养人选,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开展课改探索,努力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尝试建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效率提升,没有老师一言堂式的讲解,没有沉闷的课堂气氛,没有学生被动地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上,我巧妙地运用问题,通过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将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单边活动”,变为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双边活动”,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人,整个课堂变得妙趣横生。“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学生们表示,启发式地提问、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他们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学到了知识)。任教的XX届7班是一个普通班,在XX年下学期的半期考试中,生物学科的入围率、双入围率在班级各学科中领先,在全年级的前十名中包揽了第一、第二名。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2

一、拓展视野, 更新观念

本次培训是采用课堂教学观摩和专家点评、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印象特别深的是西安高新第三小学鲁凤华老师上的《有趣的皮影》这节课, 鲁老师在教学中, 具有非常专业的精神, 准备工作精心充分:包括课堂上需要的幕布、灯光、皮影、音乐、视屏, 等等。同时, 在课堂中又特别注重师生互动, 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 避免扎堆现象, 使交流时能共享更多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整理资料, 在“做”中逐渐提高相应的能力。最后, 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团结协作的成果,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真正做到了乐有所学, 学有所乐。

随后, 在冯恩旭老师的讲座点评中, 我了解到, 在绘画发展阶段, 小学到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 即小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对美术普遍保持兴趣, 五到六年级对美术兴趣开始下降, 所以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是不稳定的, 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形成极大的挑战,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对美术保持一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 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要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当然, 最关键的还是要用真心、真情的态度去教美术。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 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传承

在讲座中专家提出: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本地区自然风景、民间文化特色, 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在今后的工作教学中, 我们应该结合本地区风土人情, 深入生活, 潜心研究,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校本美术课程资源, 把有地方特色、有教师个人风格的课拿出来。

三、优秀美术名师成长路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 不仅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的传播者, 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美术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人生必修,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 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 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完善自我人格。所以说, 美术不仅给生活带来色彩, 而且给人生带来意义, 一个人关注艺术不但是获得感性的愉悦, 同时还从中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存在, 产生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我们教师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 做一个引导者, 带领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 并让他们在广阔的艺术空间尽情翱翔。

本次培训还为同行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可以说, 学习中遇到的良师益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与优秀同行们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分享了各自的教育心得, 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 我将努力把本次所学的理论知识, 认真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并树立终生学习的决心, 不断坚持学习与探索, 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 竭力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3

第一、回归语文本真,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问题。

语文的方法就是指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方法,比如多读多写,体验感悟。我们平常的语文课虽然热闹非凡,却把语文的本真淹没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呈现出它的虚假繁荣,学生的语感、思维、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秀方法,服务语文教学,比如周老师讲的《苏州园林》一课,由字词入手到关键词再到虚词的品味,让学生在对文字的涵咏中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认识和深化了理解,真不愧是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课。

第二、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提倡自主学习,但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今天的教学中,教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他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灵活有趣师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比如周老师上的《苏州园林》,让学生积极探索,各抒己见,努力思考,层层递进,同时又注意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带有敬佩的夸赞,兴奋地握手,殷切的激励……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些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原来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两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两堂课,孩子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感触颇深,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第三、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通过所听的两节课,我明显的感觉到两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比如《老王》一课的情感主线和《苏州园林》一课的词语教学,都让我看到了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总之,这两节课让我发现了许多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再有一点就是研读教材,教了这么几年的课文在专家和名师的正确解读和演绎下方才显露其本色,《老王》那“幸运者的愧怍”、“灵魂的拷问”、“高尚的人格”将一篇课文的立脚点一下到了最顶点,这才是把文章讲“透”了。在本次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认真研读教材,用心去感悟,去解读,站在学生的立场用最易于他们接受的形式传授给他们,在每堂课中不断探索尝试,不断自查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4

在2014的5月16日--5月18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江苏省2014 “名师送培”镇江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专家的报告,教师的核心理念,还有优质课观摩研讨。为期3天的培训,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在这里,我此次培训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

四、教师应善于反思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来登塔尔说:“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因此,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应善于反思,它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回顾自己的教学,才发现自己实践的不少,但思考太少。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懒于反思、总结,通过这次学习,我才发现在不经意间我错失了许多。在失去了及时总结的习惯的同时,教育灵感的火花也瞬时熄灭,如今只有感叹名家怎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

五、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海名师培训培训心得 篇5

平利县中心幼儿园 石珊珊

第一次接触幼教这个职业、第一次接触幼儿、第一次面对面感受幼教名师培训、第一次观摩名师示范课、第一次见到优雅、从容淡定、幽默、睿智的应彩云老师。去的时候从身边的同事中听到应彩云老师授课的方式独特,而亲身感受之后,发现她在课堂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以及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示活动课在不经意间就结束了,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她们在课堂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总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总是能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使整个活动展现出来的是孩子的天真、快乐。记得在应老师给孩子们上《跳舞吧,小雅》活动时,由于孩子们刚刚升入大班的缘故,孩子们接触新的老师都比较胆怯,带班老师可能提醒过小朋友要坐端正表现好,应老师觉得这些孩子缺乏孩子本真的活泼机灵劲,特别是在师幼互动时。应老师做出了引导,幼儿都不能较好的完成,说话声音小、没想好就举手发言。此时,坐在台下的我也有点着急得了,心想该如何收场呢?可是,应老师展现给我们的是遇事不急,随机应变的机智,她就着孩子的知识经验,及时的顺应着孩子的能力来互动,及时调整。让我们坐在下面的我们汗颜,被她在活动中的应变能力所征服。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授《换一换》活动中,老师风趣幽默,将绘本活动大胆的进行改变,变成了一节有情境,有游戏角色的趣味活动,孩子们在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活泼、自然,整个一个真实生活的展现。后来我深深的进行里自我反思,之所以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是因为,老师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也熟知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大胆的进行改编,创设,将一次语言活动,改编成了多个领域的综合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经验,同时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环培训法”培养名师 篇6

第二环, 实践教学培训。以课堂教学为专业发展主阵地, 使教师培训回归教育教学实践, 在实践教学中完成名师培养任务。

第三环, 名师示范培训。依托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名师”课堂, 让“名师工程”学员有机会现场观摩全国各地名师的经典课堂教学艺术。

第四环, 课堂模仿培训。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 研究其外在的教育形态和技能、内在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实现自身教育理念的提升及教育技能的发展与改进, 这是一种跟进性的行为, 是一种从渐进走向根本性变革的教育创新过程。

第五环, 同伴互助培训。以两个或三个及以上教师自愿参与为原则, 以平等的对话方式展开活动, 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同伴互助过程中, 教师分享知识、交流经验、反馈意见, 为提高技能、解决问题而互相支持、相互帮助。

第六环, 展示突破培训。把握并利用教学展示的机会, 充分发挥并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技艺, 既突破自身的原有水平与教学状态, 又使自己在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 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创造美好的前景。

第七环, 反思提高培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 对照培训初期的“专业愿景”, 结合理论、实践、科研等方面的所学所得, 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反思, 力求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这个环节, “反思”是手段, “提高”则是目的。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7

2014年10月18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3节示范课,聆听了3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听刘松老师讲小学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一节课中,他告诉我们讲数学,教学细节是老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诠释,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教学细节”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精彩的教学细节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学细节”的精彩设计和运用,是老师提升教育智慧的“直通道”。关注“教学细节”是老师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智慧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智慧型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刘松老师告诉我们,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执掌,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4月19日,听了“北京人大附小”特级教师,钱守旺名师讲的观摩课,使我难以忘怀。他上的是等量代换,首先是课件出示:(1)左边两只小兔,右边六只乌龟,刚好平衡。问学生一只小兔相当于几只乌龟?学生很快答出:三只乌龟。(2)如果你得了30个“福娃”5个“福娃”换一只小兔,3只小兔换一个小博士标志,可以换几个小博士标志?学生通过模拟表演,演示,算出可以换2个小 博士。30÷5÷3通过听这节课,使我懂得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

4月18日下午听王延安老师上一节《圆柱、圆锥》的复习课,首先课件出示圆柱木头,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提出问题,最后师通过课件横切、竖切圆柱木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整节课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数学知识。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尝试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听了3个学术报告后,我们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8

寻名师之路_

铭记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着,我很荣幸地参加了XX年梅江区中小学“名教师”培训学习。本次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区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一些优秀教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接触。非常感谢区领导和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培训我们认真听取了几位专家教授的报告,经历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评课互动等等的系统培训,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本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我人生中一笔最珍贵的财富。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感受之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一,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幸幸福福做教师”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把教学、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工作。有了对教育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你就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就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第二、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基,对学生的爱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本功阶段,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生成阶段,而第四阶段就是教师品德阶段。没有对学生的爱,你的课上得再好,荣誉得的再多,教学基本功再扎实,教学设计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教师品德阶段,甚至连精彩的课堂生成都不可能出现。

感受之二:变,有变革才有创新。

第一,改变思维模式,有了新思维才会有新行动。由原来的重视“双基”教学转变成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改变对教材的理解,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挖掘蕴含在教材中教育素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新的教材资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各种素养的养成„„

第二,改变角色定位。让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进行合理的位移,转变成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由原来的“主演”转变成“导演”,变成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恢复学生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张扬个性,发现自我。

第三、转变备课方式。“一堂课备一辈子,一辈子备一堂课。”从单纯的备教材转变为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各种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备自己,备教学设计。备出挑战传统、异想天开的课,备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课,为学生的成功引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同时也为教师自己的幸福积累资本。

新课改的基本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老师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行列中,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老师的职责要求。

感受之三:思,有反思就有进步。第一,反思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记得一位专家说:“你努力地教一辈子的课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要坚持写几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长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第二,善于反思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我们上的、听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及时地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以后备课的资源,任何一堂课也都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课下冷静思考,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就会成就下一次的成功。另外,反思还可以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有效的生成,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有利于对教学的再设计。

感受之四:读,会读书的人是幸福的。

第一、读书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读各位专家的教学设计、教育专著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次培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书籍,如《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给我一个班就满足了》等等,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这次培训,除了知识、理念上的收获,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第二、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同行。

感受之五: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

第二、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9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识字速度慢,写字质量差,识字拖阅读后腿的老大难问题,设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板块。研究重点:多种形式,识字提速,写字提质。研究形式:大家讲坛+研究课+名家论坛。

阅读教学改革如何处理好精读与略读,教科书学习与其他资源阅读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精读是“举一”,是准备;略读是“反三”,是运用,二者不可偏废。为此本次活动特设以下两个阅读教学板块: 一是单篇课文教学研究。研究重点:突破瓶颈,守正出新。二是群文阅读研究。研究重点:开放主题,比较阅读。

本次活动展示的10节课,都是名师最新设计的新鲜课例,同时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名师现场讲座并深度点评。内容覆盖低、中、高年段,涵盖多种课型,成果接地气,突出操作性。同时开通“微信、短信有奖评课活动”,组织参会代表现场与专家、名师互动。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术支持】《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杂志社

【研讨时间地点】2015年11月5~6日(4日报到,如参加教育考察延至8日)深圳。

【参加对象】教育局有关领导、教研员、校长、主任、语文教师;其他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者等。

【与会专家名师】(以姓氏音序排列)

陈林(全国大赛特等奖) 崔峦(全国小语会名誉理事长) 戴汝潜(中国教科院研究员)

侯华丽(主题学习名师) 蒋军晶(著名特级教师) 李亮(江苏教研员博士)

刘晓军(四川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 田本娜(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王晓辉(全国大赛一等奖)

吴立岗(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许嫣娜(全国大赛特等奖) 袁浩(《教师论坛》主编)

张立军(北京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 张学伟(著名特级教师) 郑明江(全国小语会理事)

周德藩(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 朱家珑(苏教版小学语文主编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

【课程安排】请在官网http://www.dnjks.com下载

【会议费用】580元/人(食宿、交通费用自理,回单位报销。)

【报名办法】

电话:0755-28773933 18138876001 13802237528 13632668001

邮箱:dnjks001@qq.com QQ:360019085教研QQ群:74689441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需名师指路。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在此,我粗浅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独具匠心、充满智慧的课堂

我们分别听了全国名师刘飞耀和程翔教学不同学段的《故乡》,陈延军老师的《挑山工》、薛法根老师的《半截蜡烛》、以及赵志祥老师的《三笑》等课。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风趣幽默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一线老师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赵志祥老师的文言文《三笑》让我们见识了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功底和素养,让我们见证了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范式的成功实践。亮点一:基于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的目标意识。“三笑”分别选自三国魏国邯郸淳的《笑林》、明代冯梦龙的《笑府》和赵南星的《笑赞》,三则小古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言精品,而且“找奶奶属牛”文本更能为学生所津津乐道。亮点二:基于由浅入深编排体系和剥笋探新教学策略的过程意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特别是“屁颂”这则小古文,教学过程更是精彩纷呈,韵味无穷,整个课堂处处洋溢着笑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书声琅琅的吟诵中感受文言文的.乐趣。亮点三:基于师生灵活互动的评价。在赵老师的引领和策动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高昂投入、趣味盎然,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补充完善,更多的是赵老师妙语连珠的点评与激励,都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入到“更上一层楼”的境地。赵老师设计的《三笑》小古文教学却踏入了“天上人间”的境界,“天上”指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间”指能对接学生当下的生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二、解读文本理性回归

本次教学研讨围绕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教学侧重点,紧扣语文课堂的转型展开研讨观摩。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会把握不准教学的重难点,是因为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领会不了编者的意图,对教材缺乏正确的理解。所以,今后我们想上一节好课,就应该理解教材,领会课标的实质,要知道,教材只是例子,教材只是引子,我们要通过例子挖掘出经典背后的内涵所在。

三、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教学

聆听了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何捷老师的《晏子使楚》,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毛玲霞老师、赵昭老师、张龙老师的词语教学,扎实到位:或归类,或以点带面,或图片猜字等方法,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赵昭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精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在文中找词。接着在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能从中对比词语的不同,从而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我觉得词语教学新颖,有趣,扎实。

四、轻松愉快的课前互动

在课前创设这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们用聊、猜、玩的方法,尽可能的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此刻,使我深深认识到想让孩子们喜欢上你的课堂,前提就是要孩子们喜欢上你。如:赵昭老师在课前让学生猜猜自己的名字,以此来拉近与学生距离。赵志祥老师与孩子交流谈话,我与图片上的三位老人比帅,来逗乐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

五、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这十几位老师,都是在学生展开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并且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老师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去发现,去感悟。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1

作为教师,能读到《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我觉得是很幸运的,读了这本书后对我帮助很大。书中介绍了8位小学数学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所具有的教学特色,并列举了一些经典课例和教学片断,以及每位老师的教学感悟等等,这些都给初出茅庐的我以很大的启发。

比如前段时间,我班学生上课发言明显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的表述也不尽人意,刚开始以为是他们年龄还小,表达能力欠缺,可就在我无意中看到这本《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书时,顿时让我的心里又惊喜又后悔,惊喜的是我有收获了一份财富,后悔的是曾经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书中刘可欣老师说:“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发出描述其思维过程的语言”。

书中刘可欣老师说:“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发出描述其思维过程的语言”。在交流算法和解答策略的时候,有些孩子的“另类”、“错误”的方法往往会受到其他学生的议论,甚至是蔑视,如果此时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往往就再也不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而刘老师她不会回避这样的问题,她会抓住这个孩子的想法,引导大家讨论、分析这种方法的思路和优劣,但是在最后,一定会反过来启发全班同学:“是谁引发了我们的争论?”没有他的贡献,就不会有我们精彩的讨论,我们一起来谢谢他。于是,我把刘老师的这种方法用在了课堂上,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就连我们班最内向,而且成绩也差的王星会同学也举手回答问题了,像她这样的还有赵东钰、刘恒基、李宗林等。让我感受到他们由胆小、懦弱、犹豫逐步变得大胆、放松、表达自如了。我想: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表述中,表达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在不断的交流中,思维才能得以提升和发展,才能相互启发影响衍出新的智慧。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和被听课,有不少的收获,可是也发现了自己有许多的不足。结合听课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最深的是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好的老师在上课前充分备课,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安排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课堂上富于表现力,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不会觉得学习是老师安排的一项任务,而是自己想要去参加,想去与同学交流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有序的交流,共同进步。自己还要在课堂组织能力和课堂生成时的应变能力上多下功夫。学校进行的自育自学实践课,个人认为老师在小组讨论时一定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仔细观察倾听,为后面的回顾点拨做好准备,哪些是孩子已经明白的,哪些学生还说不清楚,说到哪一步了,老师都要能在小组讨论时一一了解,这样在点拨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关键。我自己在进行试验时,可以先进行同桌讨论示范,目前就让一年级的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好像孩子还不能真正实行,先同位同学交流,慢慢在扩大到4人小组中,可能要好一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老师的课前准备,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备好,在课堂上多一些互动,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思考交流,少一些机械练习,让我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学习天地。

田立莉 老师曾感慨地说:“课堂教学,这是最平常又最广泛引人重视的教育问题。最平常是因为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天天在课堂里教与学;最广泛引人重视是因为它是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生产地。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有效率、有魅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经营知识、能力、情感,交流价值观的平台,成为共同快乐生活、成长的场所。为此,我上下求索,勇于实践。”

不同的生活背景,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生活及学习经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发展潜质。教学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均等机会。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中受益,得到不同的发展,正是 田 老师的教学理念。

在班级教学中,她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以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班集体教学中,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共性,而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位哲人说:“人不是一件东西,它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是的,在生命的每一刻,我们需要尊重,需要平等,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欣赏,需要吸取,需要相知,需要相伴,需要相望„„因此,在 田 老师的数学课上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在 田 老师的心里没有不被关注的学生。

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数学课堂应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它应是经验的共享、情感的融会与灵魂的感召。

新的教育理念再次告诉我:只有关注学生查差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2

一、多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农村中小学, 我见到不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报了名就完事。每次上课, 想来就来, 起走就走。有的说:“这么搞, 有什么用?都是形式主义。”有的则说:“我四五十岁的人了, 还参加什么培训?”更有甚者认为:“教个小学, 还要培什么训, 我眯着眼睛都能上课!”凡此种种, 都是对继续教育培训认识不够。殊不知,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日渐壮大,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要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发展教育。“国家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形成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让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职责, 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二、继续教育培训力量薄弱

在农村, 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学校, 继续教育培训的力量十分薄弱, 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者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大多数培训者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不高, 更新知识的速度慢, 尤其是大多数培训者已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多年, 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 新问题感觉不够敏锐, 把握不够及时, 在指导培训时, 就缺乏了可行性、创新性。此外, 由于近几年地方财政比较紧张, 教育方面投入不大, 培训经费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多流于表面, 注重形式, 培训手段单一, 培训质量不高等不良后果。

三、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不大

继续教育培训重点是培养一批政治思想素质过硬, 业务水平高, 教学教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以点带面, 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但从目前来看, 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不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骨干教师培训面太广, 成效甚微

自2006年以来, 湖南省宁远县骨干教师培训每个学期都要举办1~2次, 全县几乎所有中青年教师都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 各乡镇中小学每年为此支出培训费万余元, 但收效不大。其原因就是参加培训的教师多, 许多事情都是走马观花, 摆场面, 失去骨干教师培训的意义, 正如一句顺口溜说的:“没去的你莫闹, 去了的你莫笑, 反正个个都培到。”古语云:“宁缺毋滥。”我们应该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用有限的经费培养一批真正能够站到教育教学前沿, 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年青教师。

2. 学校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不够重视

作为一所学校, 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必须重视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必须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 只有让个别骨干教师“火”起来, 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和超越的目标, 才能带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让星星之火势成燎原。可叹的是有的学校宁愿把钱吃掉、喝掉, 也舍不得花一分在骨干教师身上。试问, 天下间有“既要马儿跑, 又想不喂草”的好事?!

四、广大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难度很大

作为一名教师, 如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已成为检验一名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而今, 农村教师在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方面难度很大, 多数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或掌握的程度低, 有的甚至还不会操作计算机。这种现状已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利用,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观念的更新, 阻碍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创新的步伐。要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必须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用计算机进行教改教研以及上网查询信息等内容, 使教师们适应时代的需求。

总而言之, 继续教育培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类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需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强化继续教育意识, 牢固树立继续教育观念, 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培养和造就出建设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科学、更文明、更先进的方向迈进!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 篇13

延安实验小学

王俞敏

“名师之路”是一个感悟名师课堂、见习名家风采的学习舞台,也是一个学术沟通的桥梁、教学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见证绚丽多彩教育人生的“大咖秀”……2015年5月8日-5月10 日,我有幸在西安石油大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共观摩了9位名师的9节优质课和专家的8场专题报告。本次研讨会以故事教学和语音教学为主题,各位名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让我为之惊叹;各位专家深入浅出讲述教育教学理论的精髓,更让我为之折服。名师专家们有太多值得我膜拜的地方,我惊羡,我反思,我向往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英语课堂的“大腕儿”,如鱼得水,尽情演绎。

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成长为独具特色的魅力老师。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都将是亘古不变的。在这些名师的课堂上,我们切身感受到民主、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表现未能达到老师的期望值时,名师的做法不是责备,而是灵活的变通和引导。如在林丽老师的课堂上,当学生不能如期说出“Hi!I’m …I like…I have…”等句子时,林老师灵活地改用问句“Do you have…”“Do you like…”时,学生统一用“Yes”来回答。之后,林老师说“大家不能只习惯于说Yes,其实我知道你们都可以说出那些句子…”果然,在林老师的带动和引导下,孩子们在之后的课堂上能自如说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句子。还有在王超老师’“It’s okay to be different”的课堂上,一位学生几次把“it’s okay to lose your mittens”说成“it’s okay to lost your mittens”,教师机智地用“it’s okay to make a mistake”一句话处理了学生因犯错而畏难的负面情绪。

二、以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为基石,不断成长为独具特色的魅力教师。

一位教师犹如一位舞者,一名歌手,舞台背后需要的是无尽的基本功练习。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看到的是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精致巧妙的课件、丰富多变的肢体语言,感受到的是别具风味的英语课堂。在名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是基础,能唱能跳能导能演是锦上添花。如王超老师用耳熟能详的小苹果调子改编成富有动感的“It’s okay to be different”,顿时全场high了起来……

一口漂亮地道的英语口语,一份扎实的教学理念,一颗永远爱生的童心,成就着这些名师,也滋润着祖国的未来。

三、以扣人心弦的故事为线索,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课堂,不断生成别具特色的魅力课堂。

英国教育学家Andrew Wright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由此可见,故事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英语语言的输入,从而为语言的输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次研讨会上,王劲春老师的“A hungry caterpillar”,叶建军老师的“Naughty animals”,林丽老师的“The mouse and the lion”以及王超老师的“It’s okay to be different”,他们的故事以兴趣入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故事学习中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些名师的课堂上,并不是遵循固定的感知故事-呈现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教学流程,而是插有Let’s chant, Let’s talk, Let’s sing 以及韵律小诗等活动,他们的故事课堂在润物细无声中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教师的日常教学行动、教学习惯、教学性格亦会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命运。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4

近期,我有幸参加“新课程、新理念、新策略”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收获良多。之前,曾在网上拜读过专家及特级教师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如今进入课堂亲身体验,真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叹。那一天,王崧舟老师、赵志祥老师、闫漯老师上的几堂课以及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师的精彩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令人惊叹。

当我听着这三位教师的课时,我惊叹了:原来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把学生带进广袤的沙漠,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闫漯老师在教学《沙漠里的春天》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沙漠的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那片广袤荒凉、杳无人烟的沙漠。

“沙漠给我的印象是荒凉的、可怕的”。

“沙漠给我的印象是恐怖的”。

“沙漠给我的印象是大而荒凉的”。

……

学生的这些感受从何而来?不就是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创设的情境所传递的吗?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听听赵志祥老师饱含深情地朗读自己写的下水文,把学生带进了母爱的世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看似平凡但却伟大的母爱,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母爱的崇敬和赞颂,为学生写母爱奠定了基础。王崧舟老师真可称得上语言大师,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遨游地球,看遍了地球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唤醒了学生沉睡的环保意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曾经读过王崧舟老师的一篇名为《“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的探索》的文章,王崧舟老师在文中谈到:“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意在强调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王老师所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王崧舟老师把自读感悟分为三个阶段: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自读感悟时,王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问问自己,你的心情怎样?在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王老师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课文的哪些文字、叙述让你的心情如此沉重、复杂,请在这些地方画上你颤抖的线条。你在画这段话时心里想的是什么?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王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读了全文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王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折服的是他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么难的地方你都能自己把它读懂,而且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真不简单”。“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像王老师那样随机应变,但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三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闫漯老师在处理课文中的三处省略号时分别采用了“说”、“读”、“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第二处省略号的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地读出了“还有我呢!”“还有我呢!”……同时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草的勃勃生机和团结向上的精神。

湖南省邵东组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 篇15

1月27日, 县教育局召开名师工作室成立大会。邵东县两市镇三小赵俊杰被认定为小学语文首席名师, 王伟被认定为小学语文名师。李敏、苏小花、唐珊洋、叶琼、曾懿分别被认定为小学语文、数学、心理教育研修员。

据悉, 邵东县教育局成立的名师工作室, 旨在建设教育强县, 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促进优秀教师梯队的建设, 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上一篇:计算工具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设计 教案下一篇: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