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

2025-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认识音节,在游戏中学会“两拼法”,能准确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学习音节在生活中的运用。

2.养成认真倾听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及对汉语拼音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b、p、m、f”的发音部位及方法,会准确发音;正确书写。2.学习“两拼法”,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字母卡片 小纸条 小镜子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刚刚认识了拼音王国里的六个单韵母,还记得他们吗?(多媒体出示)要求:读得清楚响亮。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

2.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认识四个声母朋友。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出示情境图及播放广播。(1)说说你的所见所闻。

(2)出去旅游多开心啊!不过还要注意爱护文物。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带领学生多念几遍“山坡的坡”、“大佛的佛”、“广播的播”、“不要摸的摸”,读的轻一些短一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声母——

(3)相机引出:声母b p m f,板书课题

(二)探究声母“b”“p”音形,自编口诀 1.学习声母“b”的音

(1)教师出示书上表音表性图1,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2)教师出示声母“b”。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音:这个字母读音与“水波”的“波”很像,把“波”读得轻些短些就可以了,谁会读?请你做小老师带同学读一读。(3)教师示范发音,并讲解发音要领。(发b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气流爆发出来,发出的音要又轻又短。)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模仿发音。(可以用“菠萝的菠”、“广播的播”“玻璃的玻”等来提示发音。)(4)学生学读,体会发音方法,要点:轻而短(5)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2.学习声母“b”的形

(1)生自己观察表音表性图,识记字形:你觉得b与图上什么地方很像?你觉得b还像什么?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及时肯定学生想象的事物。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b的读音、形状自己编顺口溜。(右下半圆bbb)3.指导书写“b”

(1)课件出示“b”的书写方法讲解,根据课件讲解同桌互相说说“b”的笔顺、占格。(2)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不要顶格;生描红并在空白处仿写一个。

(3)学生在拼音本上书写,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姿势好的学生及时表扬。4.依照上面的方法学习“p”。

(1)“p”的发音方法:读“p”,时,先紧闭双唇,然后突然放开,送出很强的一口气,要读得又轻又短。

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及时正音。

(2)自主培养: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记“p”的音和形的?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右上半圆p p p)

(3)出示课件,学生学习“p”的书写。

(4)巩固练习:认读,书写,完成《新课堂》中的书写练习。

(三)做游戏,辨析“b”和“p”

1.我们来玩游戏,老师手里有一张纸条,对着它读“b”和“p”,学生认真看,发现纸条的变化,并照样子试一试,领会两个声母的发音方法。2.辨析“b、p”

看卡片找辨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3.听音游戏

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小耳朵。如果你听到的是“b”摸摸鼻子,如果你听到的是“p”,摸摸耳朵。师生共同游戏。

(四)探究“m”“f”音形,自编口诀 1.学习“m”的音

(1)课件出示书上表音表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小朋友白兔在干什么?

蘑菇的蘑 轻些短些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声母m(2)学生尝试读声母“m”。(摸一摸的摸)

(3)教师示范发音,并让学生注意口型的同时,讲解发音方法(“m”是鼻音,发音时先把双唇闭紧,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然后张开嘴,声带颤动,要读得又轻又短。)(4)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练习发音。指名读。2.学习“m”的形

(1)生自己观察表音表形图,识记字形:你觉得“m”与图上什么地方很像?看图说说怎样记住“m”。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m”的读音、形状自己编顺口溜。(三个蘑菇mmm)(两个门洞m m m)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m”的书写讲解,学生边听边记。同桌互相说说“m”的笔顺、占格。(2)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不要顶格。

(3)学生在拼音本上书写,教师巡视,并做及时辅导。(4)展示书写好的,有进步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依照学习“m”的方法,学习”f”

(1)“f”的发音要领:读“f”时,上唇轻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要读得又轻又短。(学生根据方法读音)

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

(2)自主培养: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记“f”的音和形的?引导学生编顺口溜。(一根拐棍 f f f)

(3)出示课件,指导学习“f”的书写。5.巩固练习:在拼音本上书写四个声母。

(五)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

1.教师出示“八只大雁”图,请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几只大雁。2.教师出示音节“bā”,告诉学生这个音节就念“八”。学生练读。

3.教师讲故事,学习拼音方法:有一群猴子也在学拼音,他们想,如果没有图,只看这个音节,怎么才能读出音呢?这时,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b”,轻轻念“b”,另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a”,大声念“a”,它们合在一起就读——ba 学生自由充分地练习,尝试发音。

4.出示音节“ba”的四声抽拉卡片,让学生自主练读,联系口语中相关词语说一说。如:扒开的扒 拉粑粑的粑 尾巴的巴 拔草的拔 把手的把 爸爸 小结口诀:两拼音发音方法是“声母发音短,韵母发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5.同样方法学习拼读音节“po、mi、fu”及四声。

6.学习音节四声时,挑选在生活中常用的音节进行运用(及时评价鼓励语言顺畅、说话完整的孩子,引导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

如:pō(泼水的泼)(山坡的坡)mí(谜语的谜)

mǐ(大米的米)(昨天妈妈给我煮玉米吃了。玉米的米)mì(蜜蜂的蜜)(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喝蜂蜜水。)

„„

(六)做游戏,巩固复习

1.师引导学生用小镜子和小手,观察自己的口形,感受气息,反复比较“b、p、m、f”四个声母发音的异同。

2.游戏:“摘苹果”,练习“ba、bo、pa、po、mi、ma、fu、fa”的拼读。3.看书认识所学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的声母在第几页呢?轻轻地打开课本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找到的小朋友请举手。

依次观察课本,认识所学内容,用手指指着读一读。(七)练习达标

1.听汉字发音,选音节连线。

鼻 八 笔 布 米 木 发 皮 妈

bǐ bí mā bā mù bù fā pí mí 2.将学生分成声母组、韵母组,进行“交朋友“游戏。3.抄写音节练习:bà mā pō fǔ

bàba板书设计 b p m f b p m f(四线三格中书写)

b— a---bā

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杖,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孩子刚上学不久,还没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这势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上课之前研究教材的时候我就想,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多,也并不难,主要是怎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组织好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好新的知识。所以每个环节我都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

一、在复习导入环节,我制作了生动有趣的动画,学生复习六个单韵母的过程,兴致特别高,注意力集中。

二、以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感觉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引人入胜的法宝之一。我将本课的情境图用优美动听的小故事呈现,故事中包含了字母的读音、字形。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投入到课堂中,很好的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对新的拼音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三、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增强识记。教学时,bp很容易混淆。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区别,学生兴趣极高,有的找相似的事物,有的编儿歌,还有的学生用手指拼摆bp,又与老师做游戏很快区分开了bp.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在后面的环节中也设计了游戏,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四、注重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着力于学生认真倾听,同时书写上,我十分注重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下笔的顺序,占格,并组织学生观察我示范的过程,让学生比较书写得美观与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 篇2

案例描述

今天一年级的《花点心》一课, 关于技法的学习方式, 课前我思索了很久, 琢磨了很多不同的方案, 设想了各种不同方案下课堂中会出现的状况。最终, 我决定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孩子---让他们先探究基本技法, 充分自主探究和自主尝试后再互动学习, 让学生来做老师。

走进教室, 看着50多个稚气未脱的小毛头, 似乎还沉浸在课间的愉悦游戏中, 他们叽叽喳喳准备工具的时候, 我多少还是有点担心:让他们自己先做, 方法能够探索出来吗?能保证每个人都掌握技法吗?课堂会不会一团糟, 无法进行下去?……但是铃声的响起, 意味着时间不允许我再多想, 那就试试吧, 相信孩子, 也许会有奇迹。

游戏, 对低段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 他们很快就沉浸在我创设的情景——“懒洋洋的点心店招聘巧手点心师傅”中, 被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中外花点心视频和图片深深吸引, 仿佛自己真的进入了香美的点心店, 都瞪大眼睛, 垂涎欲滴, 连连发出惊呼喝彩声。

当孩子们听说要被选为点心师傅, 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闯关游戏, 挑战一个个困难———在规定时间内, 自主探究花点心的制作方法时, 显得兴奋不已, 同时眼睛里也闪现一丝不知所措。

我给孩子们出示了学路建议:在小组内观察、讨论、研究桌上的花点心 (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制作了一个花点心成品) , 看看这些点心里有哪些基本形状, 自主探究这些基本形状该怎么制作 (可以拆解) ;再看课本上同学还用了哪些方法;5分钟之后每个小组推荐同学展示自己发现的、探索出来的制作方法。我话音刚落, 孩子们在组长的组织下, 纷纷行动起来了, 看着每一个小组时而安静、时而热闹;看着每一张小脸, 有的面红耳赤、有的静思沉吟;看着各色彩泥在孩子们白嫩的小手与桌面之间翻飞, 变长、边扁、扁圆、变成花、变成叶……我悬着的一颗心, 才慢慢放下来。

5分钟之后, 各组都有举起小手的孩子了。雯雯第一个上台了, 她自信大方地说:“我们看了老师制作的花蛋糕, 发现上面长长的巧克力棒是这样用两只手掌相对搓出来的……”她边说边示范给伙伴们看, 只见她把一团红色的橡皮泥在两只手掌中间来回搓动, 几秒钟之后就变成了一根长长的面条……

天天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送给我们组的是一碗汤圆, 可是里面只有一颗, 我们又这样团出来了很多圆圆的汤圆, 你们看。”说着把自己做的汤圆举起来了……

坐在第6组后排的涛涛急不可耐, 把右手举得高高的, 左手举着一片叶子形状的彩泥, 当我的眼睛一看向他, 他立刻飞奔到讲台上, 拿着“绿叶”大声对大伙说:“你们看, 我做出了和老师一样叶子形状的饼干。”我说“你的手真巧, 可以给我们示范一下, 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他说:“我先拿出一块绿色的彩泥, 揉成一个圆球, 再放在桌面上压成扁扁的一片, 最后用铅笔画出一片这样的叶子形状, 再把多余的彩泥拿走, 就可以了。”我摸着她的头说:“你表达得真清楚, 小手特别能干。”“孩子们, 你们也用他的方法试试看, 压出一片漂亮的叶子吧。”孩子们马上低头尝试起来, 不一会, 样式各异的树叶纷纷出现在孩子们的手上了, 虽然有的显得很朴拙, 但是那一份份积极与专注感动了我……

这个时候只见小米粒怯生生地站起来说:“老师你做的这颗小海星面包太好看了, 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我顺水推舟, 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们。问题一出, 教室里安静了2秒钟。“我会做”, 一个文静的声音从教室旁边传出来, 只见琪琪举起了她的小手, 我朝她点点头, 她自豪地走到前面来说:“我刚才看到这个海星, 也试着做了几次才做好。要先团成一个球, 然后压扁, 再用手指头捏出一个一个的小角角。”我把她抱在怀里, 说:“你很会动脑筋, 遇到困难不退缩, 真好!”

“小米粒, 你看明白了吗?孩子们,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海星制作大赛, 1分钟之内, 看谁的海星圆润又饱满。”孩子们接到号令, 又纷纷开始忙碌起来。一会儿后, 海星大聚会, 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海星扁扁的, 没有别人的圆润, 捏出来的小角无法成形状, 就小声的向旁边的同伴请教:为什么你的那么好看?同伴说:因为你把小圆球压的太扁了……我鼓励他俩带上各自的作品, 上前来把刚才的对话在其他伙伴面前重演了一遍, 其他有同样困惑的孩子都受到了启发。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我看在眼里, 喜从心出。“孩子们, 瞧, 我的大拇指在向你们点头微笑, 你们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灵巧的小手还会变魔术,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你们太棒了!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

小小手儿真灵巧, 拿出彩泥变魔法。

来回绕圈揉揉揉, 揉出汤圆圆溜溜 (揉)

一前一后搓搓搓, 搓出面条长又长 (搓)

手掌相对压压压, 压出大饼香又甜 (压)

拇指食指捏捏捏, 捏出羊角真好玩 (捏)

于是我带着他们念儿歌巩固技法, 教室内其乐融融。

“小老师”们自信地教, 其他小学生们认真地学, 时间在这种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过得飞快, 看着他们小小的身影, 我为自己今天的决策感到欣喜, 为孩子们今天表现出的学习能力而感动。我不由得想起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地球。的确, 学生需要的是机会, 大胆地给予他们机会吧, 相信他们会回报你无比的惊喜与幸福!

教学反思

人的主动发展需要个性自由, 而个性自由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呵护, 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释放和展示,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 是具有能动性的。他会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心理水平出发, 本能地判断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符合的就接受, 不符合的就产生心理抗拒。

因此在教育培养上,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 大胆放手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为了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欣赏, 初步了解点心文化, 自主探究学习搓、揉、压、捏等基本的泥塑技法, 我尝试用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逐步发展学生发现美, 创造美的能力, 体验成功的乐趣。

我抓住低段孩子游戏性、直观性的特点, 游戏串课, 寓教于乐。精心设计深受学生喜爱的卡通明星———“懒洋洋”选“巧手点心师傅”的情节为主线, 贯穿整堂教学的始终,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充分融入情景, 融入角色,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 篇3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气氛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一年级汉语拼音bpmf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拼音:应会b、p、m、f 四个声母。1.认一认:

(1)利用情景图引出四个声母。(2)编顺口溜或儿歌识字声母。2.拼一拼:

(1)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2)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会拼读儿歌中的红色音节。3.写一写:

能按笔顺在四线三格内正确书写b、p、m、f 四个声母。

二、识字:

图片识字:应会“爸”“妈”两个生字 1.借助情景图。2.借助拼音拼读。

三、情感体验:

1.增强学习拼音的学习兴趣。2.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本课的汉字。难点:韵母带调的拼音。教学准备:

一、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字母卡片。

二、学生:字母卡片及课堂所用物品,如:四线三格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周我们认识了单韵母,一起用响亮的声音背一背。生按顺序背诵单韵母。

我们打乱顺序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老师请坐的最端正的一组来开火车!看清楚声调,边划声调边读,其他组的同学可要认真的听。

打乱顺序抽读声调单韵母。

小火车开得真不错!单韵母的声音是(又响又长)

二、认一认,单韵母bmpf 出示情境图,看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小朋友跟着爷爷去爬山,爷爷背着一个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小朋友呢,手里拿着一个收音机在听广播,山下还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玩游戏。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学生的表述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也为后面的看图写话打好基础。)

今天,拼音王国又有新朋友来了,他们是“bpmf”,你能在这幅图上找出来吗? 生当小老师找出。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

怎么记住“b”呢?(都有哪些词语发“b”的音,“菠菜、菠萝”)借助儿歌“收听广播bbb” 发音方法:

发“b”音时,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

2、出示图片,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借助儿歌“爬上山坡ppp”“脸盆泼水ppp”

发音方法:

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注意“p”比“b”的气流强,把气送出口外注意也要读得又轻又短。

师范读,生跟读,开火车读。

对比“b”、“p”读音的不同之处:通过小游戏,感受“b”的气流弱,“p”的气流强。

3、出示图片,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做过摸人的游戏吗? 看图说说怎样记住“m”的形? 编小儿歌“两个门洞m m m” 发音方法:

发“m”音时,双唇闭拢,把气赌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教师示范读。

师范读,生跟读,及时正音。

4、出示图片,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怎么记忆“f”的形呀?借助图片上的拐杖记忆“f”。儿歌“一根拐杖fff” 发音方法:

学 “f”的音时借助“佛”的音读“f”。上牙轻轻放在下唇上,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

再次巩固“bpmf”的发音。生齐读。

(通过图片和字母的对比识记,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便于识记。再通过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朗朗上口。教师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口型,记住发音要点,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游戏巩固完成本节课的认识会读bpmf的教学目标。)

三、学习拼读

1、出示图片,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韵母a听到你们读的这么好听,也来到我们中间,他想跟声母b交朋友呢!先读声母b,再读韵母a,由慢到快,说一说,发出的是哪个音?

师范读b-a-ba(声母和韵母拼起来就组成了一个音节)

学习两拼音的拼读要领。b-a---ba(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

2、根据图片,练习拼读带调音节。(学生第一次拼读,有困难,可以让学生用手做标调的动作,帮助学生能较快地读准。)

四、找朋友

一听到声母b和韵母a交上了好朋友,成了音节,其他声母和韵母也想这样做,它们在这儿,谁来帮助它们?

出示图片,试着让学生拼读带调音节。师及时正音。

借助词语帮学生更好的读准拼音。在拓词环节,可以把学习过的汉字以及本节课的“爸”“妈”及时导入,加深印象,读准拼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两拼音节拼读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新内容,在说话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五、识字

同学们,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告诉你们了,汉语拼音是一个神奇的宝贝,他能让我们认识许多的汉字,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音节的拼读,这下汉语拼音就能派上大用场了,因为汉字的读音都是由音节决定的。

我们来看这一幅图,上面有两个词语是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听老师来做个示范。师读第一个词语“爸爸”,强调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生试着读第二个词语“妈妈”,同样强调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师及时正音。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齐读。学生看拼音读词,去掉拼音读词。

再来一个有挑战性的,你能看着这幅图说一句话吗? 锻炼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及时给予鼓励。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爸爸”“妈妈”的读音,也为今后看图写话奠定基础)

六、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它们分别是“b p m f ”,而且他们还会和韵母做好朋友,组成一个音节。

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从而愿意上学,喜欢学习。

2、教学生正确看书、执笔、写字姿势。

教学难点::

教学生正确看书、执笔、写字姿势。

教学准备::

学校曾开展过的大型活动的录像带,国歌的录音磁带;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的挂图。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请同学们拿出语文书。(指导学生认识封面上的“语文”,说说封面上的图画)

这本书就是我们语文课要用的书。书里面有许多知识和有趣的故事。我们将一起学会拼音、生字,阅读课文,了解更多知识。

(二)联系实际,导入学前教育内容.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晨来上学,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进一步引导: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说看见的人和事、物。)

(三)指导学生观察、讲述

1.请大家打开书,翻到入学教育第一课。请你们看一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请你想一想: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同学和同学,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

3.说说你今天早晨上学时的表现。

小结: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小学生,上学时与父母说再见,见到老师能问好,见到同学打招呼。我们一起学一首儿歌。

做个小学生

晨风吹,阳光照,我背书包上学校。

见了老师行个礼,老师夸我有礼貌。

(四)看录像片

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各种专用教室的功能。例如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等。

(五)参观学校模拟练习

参观教学楼,了解专用教室、老师办公室、卫生室等位置。观看楼道里的橱窗,了解学校生活,增长知识。参观操场及其他。在国旗下,简述升旗仪式的要求,并播放国歌,师生共同模拟向国旗行注目礼。

总结:让学生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老师小结:在学校中,我们不光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与人交往,学会劳动,学会锻炼身体,从而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2]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又是语文课,我们学习什么呢?打开书看一看就知道了。

(二)指导观察,进行常规教育

1.观察图画:同学们在上什么课?这些字你认识吗?谁愿意把这些字读给大家听?到前面的小女孩她在干什么?你知道她是怎样争取的这个机会吗?(引导学生正确的举手姿势)再看看图上的其他同学是怎么坐着。(端端正正坐着,专心看黑板)

2.学儿歌。

守纪律

铃声响起进教室,伏在桌上休息好。

老师讲课专心听,动脑筋来认真想。

要想说话先举手,站直身体大声讲。

同学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别嚷嚷。

一起讨论一起学,良好习惯人人夸。

3.指导观察,练习正确的看书、执笔、写字姿势。

说一说什么样是正确的读书、写字、执笔方法。边看图边模仿图中人物练一练。老师逐个检查。夸奖姿势正确的同学。在纸上写一写自己的名字,老师重点指导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三)总结

正确的读书、写字、执笔姿势对眼睛起保护作用,而且有利于身体成长,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学习儿歌

上课了

叮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

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

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

教学后记::

汉语拼音  第一单元  ( 11课时 )

1 a  o  e

第一课时                 [3]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2、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认识四线格,练习写,能掌握正确的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单韵母的形和音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和儿歌录音。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在拼音王国里你们将认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你们高兴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读注音读物,是我们学习的好助手。你们想不想学好它呀?要想学好汉语拼音,你们上课就要积极动脑筋,专心听讲才行呢!请你们跟读读这首小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这节课我们先认识3个朋友“a o e”。

二、学习3个单韵母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a”

1、出示a的图片:

(1)问:图上画的是谁?她们在干什么?你们让医生看过嗓子吗?会发出什么声音?

(2)讲:你们看医生在给小女孩看嗓子,小女孩同样也发出“啊”的声音。这个“啊”就是字母“a”的读音。发音时把嘴张大,舌头不动,舌面中间微微隆起,唇不动。自己试试?

(3)教师范读a

(4)学生练读“a”。

2、学习“a”的形

(1)问:小女孩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她头后梳的是什么小辫子?比较一下“a”的什么地方相似?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

(3)学记忆小儿歌:圆圆脸蛋梳小辫,嘴巴张大“a a a”。

(二)学习单韵母“o”

1、出示“o”图片

(1)观察后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讲:发出“窝窝”的声音,发音时嘴角隆圆,大小适中,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

(3)教师范读。

(4)学生体会读。

2、学习“o”的形

学儿歌:太阳一出公鸡叫,嘴巴圆圆“o o o”。

(三)学习单韵母“e”

1、出示“e”的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1)师讲:大白鹅的“鹅”平读就是“e”,发音是把嘴角向两边裂开。

(2)教师范读。

(3)学生体会读。

2、学习“e”的形

(1)怎么记“e”的形呀?

(2)大家看图:(教师出示卡片“e”)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相似?

(3)读儿歌:清清池塘一只鹅,嘴巴扁扁“e e e”。

三、书写3个单韵母

1、认识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

出示四线三格小黑板,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条线,几个格子。告诉学生它叫四线三格。四线三格从上往下数,上面一格叫上格,中间一格叫中格,下面一格叫下格。即:上格、中格、下格。书写拼音要按规格写。

2、同学们看一看汉语拼音“a  o  e”占什么格

3、我们先看着字母“a”是怎么写的?

(1)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几笔写完的?

(2)请学说一说。

(3)看清楚了吗?拿出小铅笔跟老师一起写一个“a”,找到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

(4)学生练习书写“a”。

4、指导书写“o”

(1)老师书写,请大家注意“o”是从哪起笔的?几笔写成的?

(2)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边写边讲:“o”是一笔写成的,从左上起笔,注意要写圆。

(4)学生练习书写“o”。

5、指导书写“e”

(1)老师演示书写过程:大家注意“e”是怎样写的?

(2)说一说。

(3)教师过写边讲:“e”是一笔写成,占中格,从中格的中间起笔,先写一短横,接着连写半圆。

(4)学生先书空再动笔写

注意:学生书写时,老师行间巡视,具体指导,纠正握笔姿式、笔顺和坐姿。

四、巩固练习

1、黑板指读字母。

2、看卡片读字母。

3、看书上字母的位置,读一读。

五、作业:回家做字母卡片,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三个单韵母a o e

2、认识声调符号,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3、在四线格上练习写单韵母的四声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声符号,会认,会写

教学准备::

黑板上有四线格,拼音卡片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a、o、e”,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a、o、e”的四声。

二、复习三个单韵母“a、o、e”。

取卡片,学生读。

同学读卡片。听音取卡片,看谁取得又对又快。

看口形取卡片,看谁取得又对又快。

复习顺口溜。并且请同学上讲台在小黑板上写三个单韵母。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写。

三、学习字母四声

1、师讲:要读准字音,讲好普通话,我们还要学习声调。这声调就加在单韵母的头上,好象给它戴上了一顶小帽子。aoe的头上可以分别戴上四顶不同的帽子,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声调就变了。

2、指导学生看声调示意图,认识四个声调。

出示四个声调符号高低示意图。看小汽车的走势,配合手势和儿歌学习。

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3、学习“a”的四声

(1)师讲:看,我们在a的头上戴上小帽

(2)板书:“ā á ǎ à”教师边用手势表示四个调号边按顺序读四个声调,以显示调号与声调的关系,速度要慢,读二声、三声有困难,教师要做好范读,帮助学生掌握调号,读准声调。

(3)学生按顺序学读四声,读音要准。

(4)按四声顺序请同学读,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指名读,互相读,开火车读。

(5)顺口溜:a的头上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6)打乱四声顺序练习读,逐步达到能正确地直呼出带调声母。

4、学习“o”的四声

(1)师讲:“o”和“a”一样也有四个声调。

(2)出示:“ō ó ǒ ò”。 问:谁能像读“a”的四声那样,试着读一读“o”的四声。教师纠正后,再练习读四声。

(3)打乱顺序读。

5、学习“e”的四声,学生练习的方法同上。

6、打乱顺序读“a、o、e”的四声。

四、练习在四线格中书写带调的韵母。

指导学生练习抄写带调韵母。“一声”要从左往右写,“二声”从左斜下再往斜上挑,“三声”像个小对勾,四声“从左上往右下降。

学生在拼音本上练习抄写带调韵母。注意声调位置。3个单韵母各一行。老师行间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师生共同配合讲好故事。

五、布置作业:

回家做字母卡片,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a     o      e

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é ě è

教学后记::

补充资料:

a、o、e的发音方法 发ɑ时,嘴张大,舌位最低,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发o时,舌头略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口微开,唇略圆。发e时的口腔大小、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ˉ”是第一声,叫阴平声。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音高。“′”是第二声,叫阳平声。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到最紧为止,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ˇ”是第三声,叫上声(“上”在这里读shǎng)。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上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长的。“`”是第四声,叫去声。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由高到低。去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短的。

故事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ɑ字歌 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 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的倒影,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

歌诀  ɑ的头上戴小帽, 读音不同要记牢。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ō”和“wō”发音相同吗    “ō”和“wō”的发音明显不同:发ō音时,嘴唇呈圆形,自始至终没有变动,发出来的声音是“噢”;发wō音时,先是发“w”(乌)的音,然后再滑向“ō(噢)”音,口形先扁后圆,发音的始末口形完全不同,发出来的音是“窝。

“喔”原本是个多音字,一读ō,作叹词,表示了解,如:“喔,原来是这回事!”另一读音为wō,是拟声词(过去称“象声词”),用来模拟公鸡的叫声。在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韵母o的读音除了用注音字母“”注音外,还注有汉字“喔”。“方案”制定者的意图是取“ō”音而不是取“wō”音,殊不知用多音字给韵母注音给人们带来了麻烦,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好多方言区的教师只知道“喔”读wō,于是长期以来,在一些地区的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的拼音教学中,把韵母o误发成了“wō(喔)”的音。加上小学语文第一册在韵母。旁边印有一只彩色大公鸡,这就更加巩固了这一误导

教师的这一教学误导,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来源于“教参”。几乎各种版别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参”上都有这样一类话:“公鸡打鸣发出的声音‘喔’表示韵母o的音。”“ō,大公鸡,喔喔啼。”“路边公鸡喔喔(ō)啼。”“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ōōō。”这些说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错误的。过去,“喔”还是多音字的时候,表示公鸡叫声的也不读ō,而读wō;现在,“喔”统读wō(见《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后,已取消了“ō”的读音,跟韵母o的发音更是不搭界了。当然,“教参”的误导,根源还是那只“大公鸡”。

鉴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用“噢(ō)”代替了原来作叹词用的“喔(ō)”,小学语文教材上应该删去那只“大公鸡”,“教参”上也该作出相应的修改。这样,也就能堵住把韵母o误发成“喔(wō)”音的源头了。(令怡)

2 i  u  ü Y W

第一课时                    [5]

教学目标::

1.读准三个韵母i  u  ü的音,认清字形,能正确读出带调的韵母。

2、在四线格上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教学难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教学挂图和配合 i u ü发音的的录音带。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a o 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 o 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 o 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 u 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 u ü”的音形?

二、学习“I   u ”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 i 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念: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板书:“īí ǐ 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 医院;í 怀疑;ǐ 可以;ì 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 í ǐ 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 u 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 “ū ú ǔ ù ”,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 ù ū ú ”

三、指导书写“i u”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 u”。

请同学们观察“i 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 ”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 ü 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 ǘ ǚ 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3.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五、指导学生书写带调的单韵母。

六、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 o e”,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就是单韵母“i、u、ü”。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6]

教学目标::

1、学会Y 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

3、掌握书写的正确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正确读和书写。

教学准备::

相关的卡片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单韵母a o e i u v

2、认读带调的单韵母。

3、听音取卡片。

二、学习声母y w和整体认读音节yi wu

1、看图,学习y和yi

1) 出示卡片y,告诉学生衣服的“y”读得轻些,短些就是y的音。

2) 师师范发音,学生仿读。

3) 区别y和i的读音(y是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i是韵母,可以读长一些,声音亮一些),区别后让学生反复读几遍。

4) 出示卡片yi ,问:一个声母y和一个韵母i合在一起知道怎么读吗?(这是一个音节,读时声音长些。)

5)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声母y,韵母i ,合在一起就是音节yi.

6) 读yi的四声。

2、看图学习w和wu .(方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抽读y w i u v yi wu

2、抽读yi wu 的四声。

四、指导书写。

1、观察y w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练习。

1)老师范写

Y占中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两笔写成。

W占中格,由两个v组成,笔画名称叫斜下斜上。

2)学生在课文中临摹。

3)在拼音本上练习。

4)师巡视检查指导。

五,作业: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7]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y w和整体认读音节yi wu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及它的四声。

3、知道y和v组成音节,v 上两点省写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u及两点的省写规则。

教学准备::

1、声母y w 和yi wu yu的卡片。

2、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de 四声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y 和yi ,w和wu

2、抽读y 和i ,w 和u.

二、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出示韵母卡片u ,问:这个字母年什么?

2、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u与v比较,告诉学生,yu 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由声母y和韵母v组成的,也读作v .

3、认读音节yu

领读,

三、比较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小黑板。

2、比较异同点。

相同点:读音相同

不同点:声母y w读得轻、短、韵母i u 和整体认读音节读得稍长,响些,它们的字型也不同,整体认读音节可以加上四个不同的声调,给汉字注音,而声母y w和单韵母i u v 就不行。

四、复习巩固

认读小黑板上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五、扩展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带调的音节yi wu yu 口头组词。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补充资料:

巧记ī和ǖ   拼音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文字。为了让孩子对拼音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学习拼音,并且在四人小组内或家中能更好的学习拼音,我让孩子自制拼音字母卡片。在检查中我发现有几个小孩做的“i”的四声卡片上还“”,显然是孩子在做的时候没有仔细观察书上的范字,但如何让孩子记住“i”标上声调时上面的“”去掉了,而“ǖ”标上声调时“”还在呢?

首先,我让孩子观察书上的范字,和孩子做的卡片比较,说说哪个字母是对的,并在四人小组里讨论怎样记住它们。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他们的思维是“全新”的,全班交流时,我不禁为孩子惊人的想象力咋舌,五花八门的回答从孩子的口中蹦出来:

“i是一个大力士,它用劲一拉,把上面的‘ ’拉成了‘ˉ’;再用劲一拉,‘ ’拉成了‘ˊ’……”

“i是个绑着圆圆小辫子的小女孩,帽子(四声标记)一戴就把小辫子遮住了。”

“小鱼(ǘ)没有眼睛就看不见了。”

“快下雨了,小鱼(ǘ)游到水面上来吐泡泡,把帽子顶了起来。”

“ǖ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她有着长长的头发,扎了两个小辫子,又喜欢戴帽子。戴上帽子后,她还把辫子露出来。”

“ǖ去掉两点就和u一模一样了,会分不清。”

“……”

3 b  p  m  f

第一课时                    [8]

教学目标::

1、学习b p m f 4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正确书写。

2、能对他们互相区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清字形,区分b  p

教学准备::

1、b p m f   4个声母的教学挂图。

2、b p m f   4个声母卡片。(写在四线格上了)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b p m f ”的音形

(一)学习“b”的音形

1.出示“b”的图

(1)引导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问:这个字母念什么?学生试读“b”。

(3)讲: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4)教师范读。

(5)学生学读,体会发音方法。

(6)开火车读。

2.学习“b”的形

(1)引导学生提问:怎样记住“b”的形?或“b”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像?

(2)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

拉开天线听广播“b b b”。

右下半圆“b b b”。

6字“b”。......

3.指导书写“b”

(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3)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学生书空笔顺。

(5)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二)学习“p”的音形

1.出示“p”的图

(1)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学生试读字母“p”。

(3)讲: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注意“p”

比“b”的气流强,把气送出口外注意也要读得又轻又短。

(4)教师示范读。告诉学生“b”不送气,“p”送气。可以用一页纸放在嘴前,看纸的颤动大小作区别。

(5)学生随读体会发音要领。

(6)发纸条,试验比较,区别发音。

(7)指名读。

2.学习“p”的形

(1)学生提问:字母“p”与图的哪一部分很像呢?

(2)谁愿意编儿歌记忆“p”的形呢?

右上半圆“p p p”。   端起脸盆把水泼“p p p”。   路灯“p”。

3.指导书写“p”

(1)认识基础笔画:下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p”的书写,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观察后同桌同学说一说?

(3)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在投影上进行展示。

你认为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条线起笔写竖,到第四条线上面一点停笔,然后再写右半圆。

(5)学生结合书中的范字进行对照比较,修改!

(6)学生再独立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学习“m”的音形

1.出示“m”的图

(1)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做过摸人游戏吗?

(2)这个字母怎么读?

(3)发“m”音时,双唇闭拢,把气赌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教师示范读。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5)开火车读。

2.学习“m”的形

(1)看图说说怎样记住“m”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两个门洞“m m m”

3.指导书写“m”

(1)认识基本笔画:右弯竖。

(2)学生书空。

(3)请同学观察书中字母“m”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

(4)教师范写,强调“m”占中格,注意左边和右边的门洞要一样大。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书写好的,有进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f”的音形

1.学习“f”的音

(1)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佛”的音读“f”。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

(3)学生体会读。

2.学习“f”的形

(1)怎么记忆“f”的形呀!你们见过拐杖吗?

教师出示拐杖,帮助记忆“f”的形。

(2)编记忆“f”的小儿歌:

爷爷拐杖“f f f”。     一根拐棍“f f f”。

3.指导书写“f”

(1)认识基本笔画:右弯竖。

(2)观察书中“f”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写到中格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横写在第二条线下边略低一点的位置。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三、复习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它们分别是“b p m f ”。同学们学习得可认真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9]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声母b p m f

2、学习声母b p m f 与单韵母的拼音。

3、认读3个生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拼读音节,会写。

教学准备::

1、声母b p m f卡片和单韵母a o e i u 卡片

2、单韵母a 四声卡片。

3、生字卡片。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6个韵母家族的老朋友“a o e i u ü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声母家族的四个新朋友“b p m f ”,如果把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放在一起,让他们做朋友,就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音节拼出一个汉字的音,这种方法叫拼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拼音的方法。

二、学习拼音方法

1.学习“b”和“a”组成的音节

(1)先出示声母“b”,再出示“a”,接着出示小女孩推卡片图:

(2)问:小女孩在干什么?

(3)讲:小女孩在推卡片“b”,表示“b”和“a”要快速连读。

(4)教师范读“ba”,学生仿读。

强调“声韵连读”的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也可这样记:“声韵连着发,千万别分家。”

(5)学拼音方法儿歌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体会发音要领。

2.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电脑课件

(2)拼读练习

告诉学生“b”和“u”用线连起来表示“b”和“u”组成音节。

(3)给学生充分的拼音时间,引导学生在拼读中模索规律。

有的音节不太好拼,可以加上声调练习。如:bù pú mǔ fù bó

三、学习小儿歌

1.电脑课件一句一句出示,出示一句学生读一句。指名读,同桌互读儿歌。

2.找出新学的字母,电脑放大“b p m f”后,学生练习读。

四、小结

今天我们除了能认识4个声母朋友,还学习了拼读音节的方法,老师希望你们课下多练习,比比谁拼得又快又准。

板书设计:

b               p              m             f

教学后记::

4.  d  t  n  l

第一课时                     [10]

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 4个声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分辨b 和 d,n和m,n和l的音和形。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d t n l 4个声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分辨b 和 d,n和m,n和l的音和形。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拼音字母卡片。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还记得都是谁吗?读卡片“b p m f”,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好吗?教师贴卡片“d t n l”。

二、学习“d t n l”的音形

(一)学习“d”的音形:

1.出示“d”的图

(1)问:图上画了什么?你们亲眼看见过大马奔跑吗?大马奔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个字母怎么读?

(2)讲:我们借助马奔跑时发出的“得得得”的声音学习“d”的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些。

(3)教师范读“d”。

(4)学生随读“d”。

(5)教师强调发“d” 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音不颤动。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

(6)学生再发音体会。

2.学习“d”的形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d”的形呀?

(2)看图观察马奔跑时留下的脚印很像什么?

(3)编记忆“d”形的小儿歌:“反6 b,大马奔跑d d d”。

(二)学习“t”的音形

1.出示“t”的图

(1)学生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讲:“t”的音在图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我们给“t”编一个小儿歌记住“t”的音:“雨伞把t t t”。

(3)学生在诵读儿歌时记住“t”的音。发音时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4)怎样记字母的形?引导学生在观图中去发现。

(5)师讲:声母“t”容易与“f”混淆,怎样分辨“t f”的形呢?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想看吗?你们看,老师在白纸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一个“f”,写好“f”的白纸向上一翻,你们看变成了“t”。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记忆小儿歌,“一根拐棍f f f,小伞把儿t t t ”。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6)学生们在唱歌谣和教具演示中,准确地分辨了声母“t、f”的形。

(三)学习声母“n l”的音形

1.学习“n”的音形

(1)出示“n”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结合插图和字母“n”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读“n”,边读边讲发音要领。

(4)学生随读时体会气流从鼻腔透出来。

(5)谁能编一个顺口溜帮助记忆“n”的形?

(6)出示卡片“m”与“n”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

“一门n,二门m”

2.学习“l”的音形

(1)出示“l”的图:图上的小孩在干什么?赶猪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教师边范读“l”,边讲发音要领,捏鼻子“l”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3)学生随读体会。

(4)小孩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像什么?

(5)编顺口溜:“小棍赶猪l l l”。

(四)同桌同学互读“d t n l”的音,相互纠正。

三、正确书写“d t n l”

过渡语:这四个声母的音形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要能写好这4个字母,你们真棒!

1.学生自学

请同学翻开语文书P13页,借助字母下面的笔顺自己分析一下这几个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应该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占什么格?一会儿比比谁说得最好?

2.请同学说说每个字母的笔顺及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教师强调“t”的横,“n”的左弯竖。

4.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字母是否写得正确。

四、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d t n l”四个声母,同学们不仅读准了字母的音、认清了形,而且写得也不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1]

教学目标::

1、巩固四个声母d t n l

2、学会d t n l 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拼音方法及带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1、卡片、声母d t n l 韵母a e i u v

2、拼音练习小黑板。

3、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声母卡片“d t n l”。

2.抽读单韵母卡片“a o e i u ü”。

3.读带调的单韵母:“á ǎ ī í ǚ ù ú ǘ”

二、用游戏的形声学习“d t n 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1.学习“d t ”与“i u”相拼音节

(1)请两名同学带上“d、t”的头饰,另外再找两名同学带上“i、u”的头饰,做找朋友游戏。

(2)学生们边拍手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

(3)找到的好朋友站在一起,组成“di、tu”。

(4)学生用学过的拼读方法自己试着拼一拼。

(5)指名拼,教师纠正做示范,讲的拼音方法。

(6)同桌互拼,相互纠正。

(7)开火车拼读。

(8)四个字母朋友重新结识好朋友,再做找朋友游戏。学生边唱边找好朋友。重新组成音节:“du、ti”

(9)自己拼、指名拼,同桌拼、开火车拼读。

2.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学习“n l”与“ü u”相拼音节。

3.巩固练习

dì dú tī tù nù nǚ lù lǘ

(1)自己试拼音节。

(2)学生可选择音节进行拼读。

(3)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4)同桌互读。

(5)选择音节进行组词。

三、看图拼读音节

1.课件出示P14页的图(不带音节)

提问:小明的家里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生:小明的家

里有爸爸、妈妈和小明。小明在拿玩具车。)

2.点击鼠标:电脑出现“n--á-ná”

(1)自己试着读,(2)指名读,(3)教师纠正后进行范读(4)同学互读,(5)指名读。

3.生:爸爸在打电脑。点击鼠标:电脑出示:“d--ǎ-dǎ”学生练习拼读。

4.生:妈妈提着篮子对小明说话。点击电脑:“t--í-tí”指名读音节。

5.看图:桌子上有什么?(梨)点击鼠标,电脑出示:“l--í-lí”学生练习拼读。

6.巩固练习:同桌同学互读四个音节,相互纠正,达到正确拼音。

四、读儿歌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儿歌:请同学读读红色的字母。

2.找出学过的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de”读一读。告诉学生:没有声调读轻声。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3.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同学读儿歌。

4.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指导学生读全文

1.教师范读,学生了解读书的顺序。

2.教师领读,学生随读。

3.自由读。

4.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六、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朋友“d t n l”,不仅读准字母的音,还学会了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会了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并认识了五个生字,非常好!

七、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复习一

第一课时                    [12]

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3.认读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认读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学生情况::

教学准备::带调的6个单韵母和学过的10个声母的字母卡片;过程: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读。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集体读)

2、按顺序连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区分字母不同的发音方法。

(二)第二题:我会写。

1、出示:b---d f---t n---m u---ü

先集体认读,再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顺口区别。

2、对比抄写,边抄写边小声念字母。

3、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个同学的胸前,这些同学依次走上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所拼出的音节。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3]

教学目标::

1、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2、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3、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重点:

1、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2、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学生情况::

教学准备::事物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看看读读。

1、看看图上画着哪些东西,你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音节: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3、读音节。(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二)第四题:我会连。

1、看看图上画着哪几种动物?

2、拼读音节,指一指音节所说的动物在哪里?

3、画线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三)第五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大、土、米、我、马、地、爸爸、妈妈。(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给生字扩词,看谁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词语说一句话。

3、游戏: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或请学生来组词,说出一个词语时,拿着词语中所带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来,并拿着卡片领着同学读,如:“大,大家的大”。

一年级上写字教学反思 篇6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反思1 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

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拼音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拼音字母加以联想,活化字形,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 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字形顿生兴趣,产生 了写字的欲望。

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四线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第一笔在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时,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书写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 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 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 然。

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 的上进心。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反思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我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教学中,我本着从长远出发的思想,精心指导学生写好字。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练习笔画是创作美字的基础。因此,写字时应从练习写笔画开始。初学写字的孩子们虽然能把笔画写得平直,但那些横和竖总是像一根根小木棍,头尾一样粗,显得很生硬,缺少提和按的粗细变化。开始时,我给学生讲写字时要注意提和按,同时不断地示范。可是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虽然我讲得很卖力,收效却不大。学生对我的讲解似懂非懂,听的兴趣也不大。很多学生说得很好,写字时要注意笔画的提按。但让他写时,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写字习惯中,忽视了笔画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这让我很是苦恼了一段时间。

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一节音乐课。在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念拍子时,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念大大大。而是用跑和走来代替。如:×-×-×××,就是走—走—跑跑跑,仿佛是在做游戏,形象生动,同时突出了节拍的长短快慢的变化。学生边念边记,学得兴趣盎然,记忆效果也很好。我从中得到启发,我也可以让学生一边念,一边写生字啊。

又一节写字课上,我指导孩子们写字时,就把提按改成了停和走。写横时,就教小朋友念:停停走停停回。因为学生刚写按笔时,总是谨小慎微,按得比较轻。因此,我在口诀中用了两个停进行强调。而回就是回锋收笔。然后,我叫小朋友一边念一边写。这一招效果很明显,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写字的兴趣高涨。教室里一片停停走走声。很多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笔画的提按也开始鲜明。而后,我又让学生观察撇的写法,自编撇的口诀。学生编的是停停走。我对走的念法进行了变化,由强变弱,以此来体现撇先重后轻的行笔变化。其他笔画的口诀,我让学生依次类推加以变化。学生自编自念自写,书写有了明显的提高。后来我还发现在基本笔画练习时,为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这些方法将脑的思考和手的书写统一了起来。

在给一年级小朋友上写字课时,千万不能用写字专业术语,他们听不懂,反而让他们认为写好字是件很难的事,太复杂。作为教者我们应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撇要有尖,捺要有脚。“撇”是一个很帅的大哥哥,他的头发上还有一点点翘起来,“撇”和“捺”是兄弟。

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 篇7

从观察生活开始的学习

不久前, 笔者走进了澳大利亚小学四年级的英语写作课。老师简妮请全班学生背对她, 随后在教室白板上展示了一张富士山的远景图, 邀请一位学生上来描述图片, 并要求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图片里的景物。发言的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说:“这幅图片是一座山, 山上全是雪, 山下有一个蓝色的湖泊, 还有低矮的房子和一簇簇盛开的樱花。”

简妮追问他:“这座山有什么特征, 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当学生讲到山顶是平的, 雪只是覆盖了山的上半部分时, 简妮又说:“很好, 这是一座火山, 因为火山喷火的时候山顶会融化, 所以山顶常常是平的。”

等全班学生转过身来看到图片, 简妮说:“请大家观察, 哪些元素构成了这一景物的特征?”学生们又开始思考、讨论。

在课堂上, 教师就这样鼓励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细节和周围的世界。孩子们观察的机会越多, 察觉、使用和理解细节的能力就越强。

观察和分析是关键

融合了图片的英语学习也有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视觉文学中运用象征符号形象、直观地表达意思。同时, 教师还鼓励学生根据图像内容发挥想象, 去理解视觉文学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这样的理解是基于对细节的观察和分析的。

在课堂上, 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观察形状、大小、象征物、线条、图像、颜色, 进而提问学生, 图像中的主要形状是什么, 有什么效果, 大小怎样;哪个角色的空间最大, 里面有反复出现的象征物吗;里面有什么图像, 位置怎么样;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什么意义;以及作者、绘画和背景知识等。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视觉阅读从浅层次认知走向深层次分析。浅层次认知是基于文本本身, 要求学生回答你看到了什么, 什么正在发生和背景是什么等;而深层次分析是要求学生从背景知识和文本线索来理解和阐释不同元素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康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知功能。”培养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澳大利亚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视觉文学的特点, 让学生在想象中跨越文本图像和作者真实意图间的鸿沟, 培养想象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 在英语课上, 老师会选择一组动漫故事、图片故事或系列新闻图片等视觉素材, 让学生观察第一张图片, 并想象和猜测在第二张图片里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然后再观察第二张图片, 想象和猜测第三张图片中故事的发展, 依此类推, 一直到故事结束。

像这样, 教师们在教授视觉文学时, 努力让学生充分想象, 大胆猜测。不仅如此, 他们还注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学生动手参与, 增加体验, 促进学生想象。

一年级上bpmf教学设计 篇8

A)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单词拼写。

1. Kitty is 12 years old. Her b____ is September 16th.

2. Jack was born on A____ 18th.

3. September is the n____ month of the year.

4. What sports e____ do you have at your school?

5. Monday is the s____ day of the week.

B)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father’s, twelve, birthday, second, twelfth, of

6. February is the ____ month of a year.

7. I want to buy a map ____ China.

8. Happy ____!

9. There are ____ months in a year.

10. His ____ birthday is May 5th.

Ⅱ.選择填空。

1. We can see the sun ____ the daytime and the moon ____ night.

A. in, onB. at, onC. in, inD. in, at

2. ——When is her birthday party?

——____.

A. I don’t tell youB. I don’t know

C. All rightD. Thank you

3. Your eyes are bigger than ____.

A. herB. LucyC. JaneD. Helen’s

4. His sister was born ____ December fifth, 1988.

A. of B. inC. at D. on

5. Jim was born ____ October 1990.

A. inB. on C. atD. to

6. Is December the ____ month of a year?

A. twelveB. twenty C. twelfthD. twelve

7. ——Happy birthday to you!

——____.

A. The same to youB. Thank you very much

C. You too D. That is all right

8. ——How old is Kitty?

——____.

A. She is very well B. She is fourteen

C. She is young D. She is fourteenth

9. That is not ____ English book; it is ____.

A. yours, Daniel’s B. your, Daniel’s

C. your, DanielD. yours, Daniel

10. The boys ____ white sports shirts are the fans of Yao Ming.

A. with B. in C. at D. from

11. ____ is New Year’s Day in China.

A. January firstB. June first

C. August firstD. December twenty-fifth

12. This classroom is those ____.

A. students’B. student’sC. studentD. students

13. There will be a party ____ the evening of October first.

A. at B. in C. onD. to

14. Is this CD ____?

A. Maria B. Marias C. Maria’s D. Marias’

15. The woman with thick glasses(深度眼镜) is ____ teacher.

A. Tom and Carl B. Tom’s and Carl

C. Tom and Carl’sD. Tom’s and Carl’s

Ⅲ.补全对话。

A: Hi! Are you free this Monday evening?

B: Yes. Why?

A: I have a birthday __1__ __2__ Monday.

B: Great! __3__ is your birthday? October 23rd?

A: Yes. I was __4__ __5__ October 23rd, 1993.

B: OK, so you are 14 years __6__.

A: Yeah. My school has a __7__ __8__(合唱比赛). Please join us.

B: When is __9__?

A: It’s also on Monday. It’s __10__ the afternoon.

B: That sounds great.

Ⅳ.完成句子。

1. 我妹妹的生日是五月五日。

My sister’s birthday is ____ ____.

2. 他在哪年出生?

____ year was he ____?

3. 你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When is ____ ____ ____?

4. 你们有演讲比赛吗?

Do you have ____ ____ ____?

5. 我哥哥是1990年出生的。

____ brother ____ ____ ____ ____.

Ⅴ.完形填空。

Mr Clarke is a busy man. He __1__ works hard. He often __2__ his family’s birthday. Today he remembers __3__ is his wife’s birthday. He loves his wife. He wants to __4__ her a present. On his way home from his __5__ he buys some nice __6__ in a shop.

When Mr. Clarke gets home, he gives his wife the flowers and says, “Happy birthday to you, __7__!It’s September 28 today. I remember yourbirthday this __8__.”

Mrs. Clarke __9__ and says, “My birthday is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__10__ later than never!”

1. A. neverB. reallyC. alwaysD. sometimes

2. A. forgetsB. hasC. remembers D. comes to

3. A. thatB. it C. todayD. this

4. A. playB. use C. make D. give

5. A. schoolB. shopC. hospitalD. office

6. A. cakeB. flowers C. presentD. candles

7. A. wife B. dearC. ClarkeD. sir

8. A. yearB. time C. dayD. month

9. A. smilesB. thinks C. criesD. looks

10. A. BetterB. MoreC. EarlierD. Be

Ⅵ.閱读理解。

(A)

Jane and Kate are good friends. They can sing and dance. Jan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Kate likes math(数学). They are in China now. They go to school five days a week. They play sports or play games at home on Saturday and Sunday. They have two Chinese friends. Their names are Wang Ping and Han Li. They are all in the same class. They like their school. Jane and Kate love China. They say, “China is great, and Chinese food is very good.”

1. Jane and Kate are ____.

A. teachersB. doctorsC. studentsD. workers

2. Kate likes ____.

A. French B. EnglishC. ChineseD. math

3. Where are Jane and Kate now? They are in ____.

A. China B. EnglandC. AmericaD. Japan

4. They don’t go to school on ____.

A. MondayB. FridayC. WednesdayD. weekends

5. Jane and Kate say Chinese ____ is very good.

A. foodB. fruitC. vegetablesD. mooncakes

(B)

On Children’s Day, a young woman from America goes to Beihai Park with her little daughter.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the park. The woman can’t find her daughter. So she goes to the policeman for help. She tells the policeman her daughter is only six years old. She has two big eyes and a round face. Her hair is golden yellow(金黄色). And she is in a short blue dress. At last(最后), he helps her find her daughter. She thanks him very much.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6. On Children’s Day, ____ woman goes to Beihai Park with her little daughter.

A. an AmericaB. AmericanC. U.S.A.D. an American

7. The woman can’t find her ____.

A. sonB. the daughterC. children D. child

8. Her daughter is only ____.

A. five B. six C. seven D. four

9. The little girl’s hair is ____.

A. yellowB. blackC. golden yellowD. brown

10. ____ helps her find her daughter.

A. The policemanB. Policeman

C. Some peopleD. Her father

Ⅶ.句型转换。

将下列句子改为同义句。每空一词。

1. My birthday is November 3rd.

I ____ ____ on November 3rd.

2. Her age is 16.

She is 16 ____ ____.

3. My friend’s birthday is June 1st.

My friend’s birthday is ____ ____.

4. Do you have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____ ____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in your school?

5. We each have an autumn (秋天) festival.

____ ____ ____ ____ an autumn festival.

Ⅷ.书面表达。

这是Helen的学校日历,请根据下列信息介绍一下学校的活动。至少6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猜谜语作文下一篇:以乡村为话题的作文:乡村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