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一年级下教案(推荐8篇)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统计较为复杂的图形中所包括的三角形,初步学习根据图形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活动实践,向学生渗透在处理复杂事物的时候,可以先对事物进行分析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图形进行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耐心、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等非智力品质。
二、活动准备
本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材》中已有的图形。可以绘制教学挂图供课堂活动使用,如能制作活动的计算机软件,将会有助于提高课堂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数数方格和三角形
本活动由“数数方格有多少”和“数数三角形有多少”两项内容组成。(1)数数方格有多少。是让小朋友们数一间农家小房是由多少方格组成的。活动难度并不大,只相当活动的热身;但它初步告诉小朋友,图中的方格可以按照代销进行分类和统计。尽管因为图中方格数目有限,数起来并不困难,但仍然可以引导小朋友依大方格、中方格、小方格三类,按顺序分别去数,这样数的好处是,数数时思想集中,不容易发生少数或重复数的错误。
(2)数数三角形有多少。活动的难度已经明显加大,训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使小朋友认识到对图形的分类不仅可以按形象的大小来分,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标准。例如在数六边形图案中所包含的三角形的时候,单纯按三角形的大小分就已经不够了;除了按大小来分之外,还要按“尖”朝上,“尖”朝下细分。这样数起来,就不容易少数或重复数了。
2.拓展与延伸:做个小统计
根据问题的不同, 所要采用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但是要建立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基本原则是:采用能够获取“好”的数据的方法。为了获取好的数据,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对于实际背景已有的先验知识。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身高, 先验知识是“年龄之间差别很大”。因此, 最好是根据年龄段学生数的多少按比例抽取样本, 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分层抽样”。可以看到, 统计方法的直观想法是很明显的。如果对于实际背景一无所知, 那么, 一定要随意抽取样本, 这便是“随机抽样”。当然, 也可以用“分层抽样”, 但是要麻烦得多。第二个基本原则是:采用简单的方法。能够基于上述两个原则的方法就是一个“好”方法。我们不要小看第二个原则, 一个好的方法往往能够节省很多调查经费。这就是为什么咨询公司非常欢迎统计学家的原因。
样本实质上就是数据, 但是, 统计学中涉及的数据往往是具有随机性的。还是回到“学生的身高”这个问题上来。在抽样之前, 我们并不可能知道具体数据的大小, 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是随机的;为了讨论出一个好的方法, 我们假想能够得到这些数据, 并且假想这些数据的出现是依据某种规律的, 这种规律就是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我们称之为“概率”。但是, 只有当抽样之后, 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 才能进行实质的计算与分析。这样, 我们所要研究的数据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真实性。为了方便起见, 我们称这样的数据为样本。
基于以上论述结合我校实际做出以下统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静态情境的创设, 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记录数据, 认识简单的条形图和统计表,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 能根据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渗透可能性预测的思想。
(3) 在合作, 交流中学会倾听, 尊重别人的意见, 并培养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3)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的动物、水果统计图和统计表彩色笔
(4) 教学流程
(1) 课前谈话
T:这节课我们四组来赛赛, 看哪组积极动脑, 积极举手发言。
1创设静态情境, 初步感知统计
a.故事引入激趣。
T: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 将要举行一场跑步比赛, 很多动物都来了, 其中有谁? (小猴、小狗、小免、小松鼠) 它们排得这么乱, 如果想知道它们各来了几只?怎样又对又快的数出来?
学生在此过程中都用到了先分类, 再数数的方法。
b揭示课题。
T:下面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涂小格的方法分别表示出小松鼠, 小猴, 小兔, 小狗的只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教师有意识的巡视, 搜集不同的表示方法展示。
T:像刚才我们先数出每一种动物的只数, 并用涂小格的方法表示出来,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在统计,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统计。 (板课题, 齐读两次)
4创设动态情境, 理解统计的不同方法
d根据需求,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
T:跑步比赛要开始了, 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要到大象那儿报到, 在大象点名之前, 老师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 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 参加跑步比赛的小动物各有几只, 待会儿告诉大家?
第一次报完:学生记不下来。
T:光用脑袋记不下来, 怎么办? (同桌讨论......汇报)
汇报: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
S 1:我是用数字来记的。
S 2:我是用打勾来记的。
S3:我是用画三角形来记的。
(如果学生没想到正字)
老师介绍用“正”字来记的方法。
第二次报:学生选取认为方便的方法进行记录。
展示: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结果又是怎样?
学生汇报各种方法。
T:有没统计的结果不一样的? (渗透统计要细心, 统计的数据要准确)
b.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T:虽然统计的方法不一样, 但是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让我们将答案填在这样的表格上。 (学生填统计表......汇报)
再独立填统计图。
T:看着这张统计图, 你能知道什么? (指名)
小结:看来统计图不仅能知道参加跑步的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还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b学以致用。
学了今天的知识, 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T:再过一两个星期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老师准备在我们班开个联欢会, 想买些水果, 怎么买好呢?谁能来帮帮老师? (统计)
小组分工合作。
提要求:选取自己一项最喜欢的, 用上你身边的三份材料, 统计自己组里喜欢的水果。
展示。
T:通过这张统计图, 谁能告诉大家老师怎么买水果呢?
(4) 总结。
T:这节课学了什么?统计在生活中还可以统计什么?
其实老师今天也在统计, 瞧, 你知道哪组表现最好啊? (黑板的四组星星比赛)
假如我们得到了数据, 由于数据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 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整理, 整理的实质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压缩”。根据问题的不同, 压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平均身高, 称之为“总体均值”。我们可以计算样本的平均数, 然后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均值。样本平均数就是对于数据的一种压缩方法。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比如计算中位数, 或者计算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平均数。那么, 哪一个方法要好一些呢?虽然我刚才谈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使用条件, 但这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对于数据压缩也有一个原则, 就是不能失去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信息, 满足这个条件的压缩后的值被称为“充分统计量”。这个原则的数学表达需要借助“条件概率”, 涉及很深的数学。因此, 统计学需要哲学的思考, 也需要严格的数学推理。事实上, 对于总体均值, 上面的三个压缩后的量中只有样本平均数是充分统计量。直观地想, 样本平均数以局部的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 可能要好一些。这是因为, 虽然样本平均数依赖样本的选取也是随机的,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当我们反复取样本计算时, 这些样本平均数应当在总体均值附近摆动。当然, 我们还可以建立其他的准则来判别方法的好坏, 只要这个准则是合理的。
摘要:统计已经成为当今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小学统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的主线应该是, 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 建立统计直观。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3分)
A. 缙绅(jìn)纾祸(shū)巡缴(jiǎo)层见错出(jiàn)
B. 赀财(zī)溷藩(fān)户牖(yǒu)逡巡畏义(qūn)
C. 赊帐(sē)趿拉(jī)蹙眉(cù)呕哑嘲哳(zhāo)
D. 伛偻(yǔ)阴翳(yì)猿猱(lóu)渚清沙白(zhǔ)
2.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草行露宿(在草丛中)抗辞慷慨(意气激昂)
B. 行为士先(榜样)辱人贱行(污辱)
C. 百步九折(形容多)渚清沙白(水中小洲)
D. 声声思(悲愁)取酒独倾(倒酒喝)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有人说:“得到众人的关注,我就会做出成绩。”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说法。我们只有做出了成绩,才可能得到众人的关注。
B.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学校应该主动和乡镇学校结对子,鼎力相助薄弱学校。
C. 麦迪和姚明的复出并不是火箭灾难的终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能让火箭的症结暴露得更明显。如果火箭把本赛季剩下的时间浪费在自怨自艾上,那才是他们最大的不幸。
D. 王华几个月来苦心孤诣,备战迎考,终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 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C. 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5.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 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6.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表祝贺。(3分)
① 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 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 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______________文学社:______________摄影小组:______________
7. 请根据柳永的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涉及诗人心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以“幸福”开头,依照例句的句式,仿写两句,构成一个排比句。(4分)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顺昌,字景文,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税监高寀爪牙,不少贷。寀激民变,劫辱巡抚袁一骥,质其二子,并质副使吕纯如。或议以顺昌代,顺昌不可,纯如以此衔顺昌。擢吏部稽勋主事。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署选事。力杜请寄,抑侥幸,清操皭然。乞假归。
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巡抚周起元忤魏忠贤,削籍,顺昌为文送之,指斥无所讳。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因戟手呼忠贤名,骂不绝口。旗尉归,以告忠贤。御史倪文焕者,忠贤义子也,诬劾同官夏之令,致之死。顺昌尝语人,他日倪御史当偿夏御史命。文焕大恚,遂承忠贤指,劾顺昌与罪人婚,且诬以赃贿,忠贤即矫旨削夺。先所忤副使吕纯如,顺昌同郡人,以京卿家居,挟前恨,数谮于织造中官李实及巡抚毛一鹭。已,实追论周起元,遂诬顺昌请嘱,有所乾没,与起元等并逮。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吉不能语。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顺昌乃自诣吏。又三日,北行,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顺昌至京师,下诏狱。许显纯锻炼,坐赃三千,五日一酷掠,每掠治,必大骂忠贤。显纯椎落其齿,自起问曰:“复能骂魏上公否?”顺昌噀血唾其面,骂益厉。遂于夜中潜毙之。时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
明年,庄烈帝即位,文焕伏诛,实下吏,一鹭、吉坐建忠贤祠,纯如坐颂珰,并丽逆案。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给事中瞿式耜讼诸臣冤,称顺昌及杨涟、魏大中清忠尤著,诏谥忠介。
(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三十三》)
9.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纯如以此衔顺昌衔:怀恨
B. 许以女聘大中孙聘:嫁
C.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国:国家
D. 一鹭、吉坐建忠贤祠坐:定罪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显纯椎落其齿
A. 劫辱巡抚袁一骥,质其二子B. 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C. 蜂拥大呼,势如山崩D. 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
11.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
A. 旗尉屡趣行B. 时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
C.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 余负重伤,逾墙走
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nlc202309040159
(1) 文焕大恚,遂承忠贤指,劾顺昌与罪人婚,且诬以赃贿,忠贤即矫旨削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 请简要概括孔子对“过”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共31分)
阅读下列两首诗,分别回答相关问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4. 首联作者写景,请问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你赏析其中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这首诗意蕴丰富,请简要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古代文人咏月的诗数不胜数,试写出三句通过月来表达思乡的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8. 请赏析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名句默写。(13分)
(1)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原《楚辞·离骚》)
(2) 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屈原《楚辞·离骚》)
(3) 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楚辞·离骚》)
(4) 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屈原《楚辞·离骚》)
(5)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 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7)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8) 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9) 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10)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11)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12) 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3) 乘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四、 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陈奂生转业(节选)
高晓声
陈奂生回来了。
火车到达县城的时候,已经万家灯火了。陈奂生一点也不着急,他悠闲得很,好像已经到了家里。不,不是到了家,而是陈奂生心里太舒服,因此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都很亲切,到东到西,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他一路上碰到的所有人,都觉得很亲爱;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老汉,那些妇女,都像是自己人。在火车上,坐在陈奂生对面的一个中年女人,漂亮极了,使陈奂生想起了自己的老婆;不错,老婆是很丑的,但总觉得那个漂亮女人有些地方很像自己的老婆。是眼睛吗?鼻子吗?还是嘴巴呢?好像是,又好像都不是;总之吃准了有些相像的地方,不过是吃不准什么地方像罢了。陈奂生因此就开心,想象着自己的老婆如果也和那漂亮女人一样细细地打扮起来的话,一定也会把男人的乌珠儿吊出眼窝来的。
走出车站,陈奂生知道已经没有汽车下乡了。他横竖不想乘汽车,也不要住旅馆,早早晚晚只要两只长脚晃荡晃荡,到家极容易。所以他一点不急,像了结了人生的一切大事,可以随便游转了。他走过一向摆摊卖油绳的地方,依恋地逗留了一会,好像在寻找那少掉的三角钱;他又去看了看那次病倒、落难困着的长椅,想起和吴楚的邂逅,谁知道这竟是他命运的转机。咦呀,一个人活在世上,原不必穷凶极恶,苦也罢,乐也罢。总要凭良心过日子,要吃、要穿、要钱用,就老老实实出力气去赚,不要挖空心思去转歪念头。自己想发财去害别人,到头来总没路好走。吴书记这条路,大队书记、厂长自己不能走,却叫他陈奂生走,也就能看出“天意”了。
想到这里,陈奂生心里坦荡荡,无忧无虑;天气虽冷,胸中滚热。他划着两只长脚,提着卖过油绳的旅行包,轻悠悠地摸黑走回去,看那夜空里的寒星,也觉得明亮清爽。他确实很满意,回顾自己的生平,也找不出一件快事能和今天比较。他不禁想起大队里那个说书的陆龙飞,讲过薛仁贵征东,岳武穆抗金;大将军旗开得胜,班师还朝,也不过像今天我陈奂生这样吧!当然,那些人是骑了高头大马回来的,不像自己靠“11”号;威风虽然威风,其实大官也不容易做,从来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变脸,午朝门外就杀头,真不及自己安稳呢。
陈奂生手里拎的旅行包,装得满鼓鼓的,不是金,不是银,也不是油绳;而是老阿姨送给陈奂生老婆穿的几件旧衣裳。陈奂生把它看成了宝贝,不是值钱,而是情重如山哪!这是他用勤俭老实换得的关切和尊重,凭这就证明了吴书记一家对自己的情意。他回来的时候,吴书记还在外面检查工作;假使吴书记在家,也许会有更多关心的表示。因此,陈奂生竟然想到了买上一斤块块糖,他要告诉老婆和他的孩子,这糖是吴书记给孩子们的礼物。这不是骗人,因为吴书记定会这样做,这叫知情着意,方称得上知己呀!
nlc202309040159
胜利是胜利了,但是陈奂生觉得自己实在干不了这个行当。外面的世界这样复杂,如果碰到坏人,把自己卖掉了,也会不自知。他决不想吹牛皮,他在外面一共十六天,除了整理好一块菜畦之外,什么事情都不是他干出来的。没有吴书记、刘主任、老阿姨以及新交的朋友林真和的帮忙,他会连拉屎都摸不着茅坑的,还能干什么。所以,林真和那一吨材料,不给他还有良心吗!
……
果然,回来以后,书记、厂长都把他捧得几乎上天,工交办公室原来也并不真指望他能办成功,不想居然也拿到了两吨,也喜出望外;拿他做例子,在全公社的采购员面前吹嘘……
(节选自《高晓声精选集》)
【注】 本文为陈奂生首次当采购员在地委吴书记等人帮助下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采购任务回来后的情形。
20. 文中说“那些人是骑了高头大马回来的,不像自己靠‘11’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中第三段说“他又去看了看那次病倒、落难困着的长椅,想起和吴楚的邂逅,谁知道这竟是他命运的转机”,作者为什么说“这竟是他命运的转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请简要概述陈奂生形象的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本文通篇表现了主人公陈奂生完成采购任务后兴奋的心理,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作文
24. 请以“眼色”为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命题人:杨玉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公司要了解一种产品的销售情况,就需要了解顾客群体,需求状况等数据,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统计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统计图统计表 1.总体回顾。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统计的知识?(1)组织学生独立回答.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我们学过简单的统计表,还有统计图。统计表里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统计图里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说一说上述统计图表的优缺点。2.学生自主整理。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以前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下。(1)独立整理(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活动)(3)交流汇报。(师多找几个小组汇报,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整理方法,并完善板书。)
3.师:谁知道统计知识有什么用处?(1)找不同学生独立回答.(1)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统计知识。例如,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经常要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把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再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分析。又如,工厂要了解每天、每周、每月、或者每年的生产进度或产量,就需要进行统计;要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效率,产品的质量,计算产品的合格率等,也需要进行统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统计知识的用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出示例1中的各统计图表:
(1)师:同学们,下面是对六(1)班同学进行调配所搜集的几项数据,分别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第一幅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第二幅是什么统计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分析。.②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和评价。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但不能反映部分的具体数量。(2)第三幅图是什么统计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②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和评价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各部分的数量,也可直观比较各部分的多少,但不能看出各部分总体的百分比。
教学目标 本学期统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101页第12题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的事”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图找出所需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图找出所需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练习十八16题的放大图。总复习12题的放大图。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我们以前学过了统计知识,你们还记得吗?统计过那些东西?今天我们来复习统计知识。
二、出示12题。
指导看图。
同学们星期天做了哪些事?
各有多少人呢?
那些活动最受欢迎?
那些活动人数最少?
喜欢看电视的比喜欢看书的多几人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讨论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三、思考题。101页。
小猪出了个题目考考我们,看我们能不能算出来。
指导看图。
书上的小正方形的数目是怎么排列的?
1个、4个、9个,再后面应该几个呢?
学生各自填写交流讲评。
四指导完成练习十八16题。出示16题。引导看图:
1、 读题,说说意思。
2、 看懂右边的表格。
3、 表格中列出了哪几种水果?
4、 各自调查我们班的每一位小朋友各爱吃那种水果?
5、 把表格填好。
6、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7、 说说爱吃那种水果的人最多
8、 ?爱吃那种水果的人最少?
9、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关键词:儿童 幼小衔接 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从儿童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在学校第一年的生活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对学校生活的态度,甚至会影响到儿童将来的学业和生活。
关于幼小衔接的理论认识,梅菲尔德认为,幼儿从学前阶段跨入小学,阶段的差异将会造成经验衔接上的不连续,因此,必须通过父母、教师、学校政策制定者及关心幼儿的教育者等共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规划。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的一个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对儿童的发展问题有重要影响。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国内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在全国8个试验点实施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项目。该项目认为在学校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应有一个“幼小过渡时期”。浙江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孙建婷针对幼小衔接方面的“环境断层”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童趣环境到成人环境的转变,二是由游戏活动到纯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由多玩伴到少机会的同伴关系的转变,四是由依赖到独立的师生关系的转变,五是由积累经验为主的学习到系统的教育内容、学习方法的转变。
基于文献梳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幼小衔接都忽略了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与联系,导致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较好的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针对幼小衔接现状,笔者选取张掖市甘州区幼儿园、河西学院附属幼儿园大班教师和西街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以及一年级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了解目前张掖市甘州区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方面的现实状况,结合已有的学者对此的研究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幼小衔接视角分析造成这些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二、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适应状况不佳。调查资料显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以完全适应的儿童占一年级儿童总数的20.5%,适应状况一般的占36.4%,有43.2%的幼儿仍然无法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规章制度的不适应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进入小学初期对规章制度的不适应问题特别突出,重点体现在纪律观念及其形成方面。经调查发现上学总是迟到的占72.7%,63.6%的儿童不遵守教师要求,上课时不经过教师允许就跑出去上厕所的占93.2%,上课随便讲话的占88.6%。由此可以看出,对刚入学儿童的常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二)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经历环境改变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交往。调查中有56.8%的儿童不会主动向他人问好,容易和同伴发生矛盾的占88.6%,还有36.4%儿童不主动参与同伴间的游戏活动,这些都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不适应表现。
(三)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在与小学教师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教学方法由自由、有较少约束的游戏活动状态转变为必须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等纯课堂学习模式。因此,进入小学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较差,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基本上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
(四)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针对作业情况,笔者对一年级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做作业的表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仍有11.4%的儿童从来不会主动完成作业,有50%的儿童会主动完成作业。但是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有45.5%的儿童是边写边玩,注意力无法持久;还有4.5%的儿童是玩够了再写,通常完成作业很迟,进而影响到第二天的作息及学习状态。
三、影响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的因素分析
(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内容的片面化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很多家长依然只注重幼儿知识的积累,他们认为提前让幼儿学习拼音、写字和做算数题等,能够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却恰恰相反。儿童进入小学初期,会理所当然认为学习很轻松,进而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知识体系难度增加,儿童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出现适应困难的情况。
(二)小学对幼小衔接不重视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依据,通常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活动性较强。然而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述向儿童传递知识,他们必须按时听课和完成作业,教师很难顾及到儿童个体的心理需要,导致有些儿童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学的学习环境单调,缺少了幼儿园所童趣与温馨感,增添了许多严肃刻板。此外,小学比起幼儿园作业量增大,也致使儿童缺乏积极性。
(三)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调查显示,有84.1%的家长没有给儿童提供专门的学习房间,笔者认为专门的学习房间可以让儿童自由思考,良好的氛围也会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进自己与孩子的情感。另外,调查显示有79.5%的家长非常在乎儿童的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造成他们学习压力大。笔者认为只有家长具有切合实际的期望值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才会对儿童的学业产生有效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蔡菡.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幼小衔接[J].学前课程研究,2007(11).
[2]蔡军.从幼小衔接到入学准备[J].教育学报,2010(2).
[3]黄人颂.学前教育参考资料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课题:如何用扑克牌折收纳盒
教案背景:正月里打扑克是人们的娱乐活动之一,春节已过,人们玩过的扑克牌就变成了废品,扔掉怪可惜的,我发现扑克牌背面的图案一般都很漂亮,扑克的纸张质地也很有韧性。能否把它进行一下废物再利用呢?我记得民间一些老人,用扑克牌做成了精美的收纳盒,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有多边形的。用它来装针线、小工具、小物件„„这些收纳盒实用、结实而美观。于是我便萌生了让学生利用废旧扑克牌进行废物再利用的想法。如何用扑克牌折收纳盒,便成为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主题。
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立要选取贴近孩子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正是基于此点,我把《如何用扑克牌折收纳盒》做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实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收纳盒组件的折法,并能够把基本组件进行组合,组成收纳盒。
2、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准备:扑克牌折收纳盒教程。
学具准备:扑克牌、硬纸板、透明胶、双面胶、剪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做好的收纳盒)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几个收纳盒,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生答:扑克)怎样用扑克牌制作收纳盒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学生自愿分组 三四名同学分成一组
三、探究实践活动
1、观察一个八边形的收纳盒,它是有多少张扑克牌做成的?
(出示成品收纳盒图片,学生观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
2、你打算选择几种颜色的扑克牌做收纳盒?每样颜色的要选几张?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最外层装饰8张可以单独选择一种图案。(2)最外层装饰可以选几种颜色交叉使用。
3、看教程,探究学习侧面环形组件的折法,组合法。
(1)观察收纳盒组件制作教程,尝试操作。(2)汇报学习的结果,即如何折组件。(3)折20对基本组件。
(4)把其中的16对组件组合起来,用透明胶带固定。
4、看教程,探究收纳盒底部制作方法:
(1)观察收纳盒底部制作教程,尝试操作。(用白纸板的制作方法和用扑克牌组合的方法)
(2)汇报并解决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用白纸板的时候要先用笔画出轮廓剪下来,再进行粘贴。如用扑克牌,要把扑克牌一端折起插入环形的口内,再用胶带固定。
5、看教程,探究外装饰折法和组合法:
(1)观察收纳盒外装饰折法、组合法,看制作教程,尝试操作。
(2)汇报学习的结果。注意:要选J、Q、K图案的扑克牌,顺着内边框内折,组合时要上下用透明胶固定。
6、看教程,学习上下三角插的折法和插入法。看教程,学习三角插折法和插法。
7、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适时给与帮助和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展示作品。
2、互相评价。
五、谈谈你的体会和收获。
六、你还能将扑克牌做成其他有用的东西吗?
板书设计:
如何用扑克牌折收纳盒 折 粘 插 组合
教学反思:
洗袜子(2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洗袜子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袜子、肥皂、脸盆若干。
三、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洗袜子的技能,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通过洗袜子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手部肌肉.3、理解并学说词语:揉搓 漂洗
四、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洗袜子的程序。
分层教育:A组:独立洗(2只袜子)B组:在老师的帮助下洗。(2只袜子)C组:在老师的手把手帮助下洗。(1只袜子)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问:“你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啊?”(洗脚)换下的袜子是脏的,怎么办啊?(把它洗干净)对了,今天老师就教你们怎么来洗袜子,好吗?(出示课题在黑板上:洗袜子,学生跟读)教师:小朋友在家里会做哪些事情?(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朋友在家里自己洗过袜子吗?(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洗袜子。
教师:因为脚上会出汗,袜子每天都要换洗。袜子的什么地方最脏?(出示一双脏袜子,让幼儿观察,并能说出袜跟、袜头等处最脏。)
教师讲解洗的方法:先将袜子浸湿,再涂些肥皂,然后来回搓,尤其是脏的地方应多搓几次,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1、接下来我们先看看电脑里的阿姨是怎么样洗袜子的,眼睛看仔细了(学生观看光盘,第一边完整观看,第二边边看边提问洗袜子的程序,并丰富词语:揉搓,漂洗,结合崇明话解释)
3、我知道刚才有的小朋友还没看仔细,现在再看范老师洗一遍。(边洗边复习揉搓,漂洗)
4、下面请小朋友上来学洗,看谁的本领最大。(教师提要求;把袖子卷起来,尽量不要把水溅到外面)
5、学生按老师所说的程序洗。
6、学生操作。
学生每人一双袜子、一只脸盆,学习洗袜子。教师巡回指导。
7、组织学生晒袜子,并进行讲评,让幼儿自己说说哪几双袜子洗得最干净。知识和技能:
1.初步学会洗袜子的技能。2.理解并学说词语,揉搓和漂洗。3.发展学生的手部肌肉。
教学反思:
认识调味品
年 月 日 星期
活动名称:认识调料
活动设计初衷:生活体验是丰富幼儿知识,提高生活技能的生动的课堂。通过这种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随着活动的展开,在做好家园配合的基础上,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生活习惯的培养。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锻炼幼儿用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辨别的功能。
2、通过对调料的认识,使学生学会简单的使用方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和提高生活技能。
3、培养学生努力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1、白糖、味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蒜泥等调料分类放好。
2、黄瓜、西红柿、豆腐皮、葱、胡萝卜、火腿、白萝卜等切好分盘。
3、筷子、透明口杯若干。
4、环境布置“宝贝厨房”一处。活动过程:
一、布置活动室,将调料分盘放好。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欢迎大家到宝贝厨房来做客,先请小朋友参观一下宝贝厨房的调料大世界。”音乐起,学生直接进入宝贝厨房参观已准备的各种调料,提醒学生用各种方法感知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味道,注意参观时的秩序和卫生。
二、学生参观探究各种调料的名称和特点,并利用调料制作简单的凉菜。
1、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是哪些调料?”学生回答:“白糖、鸡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再请学生说出是如何知道这些调料的,引导学生分别从嗅觉和味觉、视觉的感受说出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例如糖甜、盐和酱油咸、味精鲜美、醋酸、油香等。
2、出示一盘调好的菜,请学生品尝并说出菜中用到的调料。教师总结各种调料的味道和作用:人们使用调料是为了做菜时使菜的味道更好吃。简单说明调料的其他用途:醋可以用来杀菌消毒;盐可以加水稀释用于伤口或皮肤消毒;如果有烧伤和烫伤可以用酱油涂抹,减轻伤痛;涂抹香油可以减轻婴幼儿口疮等痛苦。
3、出示各种切好的菜类,先请学生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这些菜的吃法,调制凉菜。
教师:“今天,我们用这些调料和蔬菜自己来做凉拌菜好吗?”请学生分四组进行活动。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调料和蔬菜到桌子旁,在注意卫生方法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将各种菜加入调料用筷子进行搅拌,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学生味道搭配合理,甜和辣的冲突,每一个菜有其突出的特点,四组小朋友的菜尽量不重复。搅拌完毕之后幼儿试尝,然后根据不足进行补充加料。如淡的加盐,咸的加点鸡精或醋等。教师提醒幼儿不要将调料撒到外边,如果有用抹布随时清理。
4、请学生将调好的菜装盘,为菜起名并做简单介绍。介绍的语言形式为:我们的菜名是* * *,用的主料是* * *,调料是 * * *。希望大家喜欢。菜品名称参考:西红柿拌白糖(火烧冰山)、凉拌豆腐皮(可加入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又名三彩丝。)、黄瓜火腿(红点点、绿点点)、糖醋萝卜丝等。
三、请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品尝,教师表扬幼儿爱劳动,友好合作。提议学生在家帮爸爸和妈妈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教学反思:
巧灭蚊虫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蚊子与疾病的知识。
1、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流利地读课文并能简要地复述。
2、创新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深入研究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明确是非,懂得善恶之分。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蚊子与疾病的知识。
2、蚊子能传播什么疾病,如何传播的是本课难点。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夏天就要来临了,我们又可以脱掉沉重的大衣,身着飘逸的衣裙走在阳光下,走在绿荫间,可是一到晚上,我们就会遭到一个个小型“轰炸机”的袭击,真是苦不堪言。你们知道这给人增添麻烦的小东西是什么吗?
二、谁知道有关蚊子的资料?
(蚊子喜叮哪些人?
一、出汗多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这些物质的气味就食欲大开。
二、肺活量大的人。肺活量大 的人呼吸自然深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较多,蚊子嗅到后群集而来。
三、皮肤色深,穿深色衣服的人。肤色或衣着颜色越深,对蚊子无反光作用,易受蚊子叮咬。因此,在盛夏时节,以穿浅色衣服为宜。)
三、蚊子会传播哪些疾病?
除了书上说的还有一种很厉害的疾病——登革热4月28日网上最新报道:印尼登革热扩散迅速已死亡300多人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蔡建新):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发言人27日在雅加达说,近日印尼各地登革热疫情扩散迅速,因患登革热而死亡的人数已上升至322人,另外还有1.8万多名登革热患者。
这位发言人说,印尼部分地区自上月17日出现登革热疫情后,疫情迅速扩散到了全国30多个省。他还说,医学专家怀疑一种毒性更强的登革热病毒已在印尼出现,并正为此进行检测。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呼吁全国各医院向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登革热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在日内瓦发表的新闻公报,印尼今年初以来已有260人死于登革热。公报还说,世卫组织已在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向印尼提供了的援助。登革热是通过蚊子传播的热带传染病,其症状为突发高烧并伴随畏寒及头痛等,死亡率约为5%。
四、如何消灭蚊子?
分为三个阶段:
一、利用蚊子产卵的阶段
二、利用蚊子的幼虫变成蚊子的阶段
三、越冬阶段
正确掌握灭蚊驱蚊方法。专家指出,人们在使用气雾剂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是使用量过大,这样效果反而不好。效果好坏关键看喷的位置,应向蚊子的隐藏处喷药,适量即可,不要满屋子喷。蚊香使用时要放在上风口,最好在睡前二三个小时开始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盘香的质量好坏主要是在于涂的药物是否够量和是否易断,不是产生的烟越大越好,微烟最好。
对付蚊子的其他武器
蚊帐和纱窗 使用蚊帐的优点显而易见,但蚊帐内的空气不太新鲜,平时应勤洗勤换,目前家庭使用不多,代之以纱窗。
驱蚊花露水 驱蚊花露水的使用原理是将防蚊液涂抹在皮肤上后,药剂就会随体温的蒸发形成保护膜,使蚊虫不敢靠近。孩子使用防蚊液应特别留心,最好使用避蚊胺的浓度
小于10%的防蚊液。成人则应选用避蚊胺浓度为10—30%的防蚊液。
电蚊拍 通过电能在网面上形成一层电网,击中物体时会发出一声清脆的“爆响”。但成效不大,建议不作为灭蚊主要“武器”使用。
电子灭蚊灯 电子灭蚊灯,主要原理是点上后会产生蚊子害怕的光线,使蚊子远离。驱蚊效果一般。
土法灭蚊 驱蚊土法很多,如吃大蒜、用清凉油、将晒干后的残茶叶燃烧等都可以驱蚊。服用口服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也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还可在卧室内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在室内摆一两盆盛开的茉莉花、米兰或玫瑰等,蚊子会因不堪忍受这些气味而逃逸。(晓卫)有小孩的家庭灭蚊注意什么
由于气雾剂和蚊香都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所以家有小孩或老人,在灭蚊驱蚊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喷药时人要离开房间。专家建议,最好在小孩睡前两三个小时使用电蚊香,因为电蚊香比较来说更安全、干净。
五、总结:学完这课后,我们对这小小的蚊子可不能掉以轻心,碰到一个就消灭一个,使我们的身体免受侵害,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六、作业:搜集有关蚊子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板书设计:
蚊子与疾病
一、利用蚊子产卵的阶段
传播疾病 消灭干净
二、利用蚊子的幼虫变成蚊子的阶段
三、越冬阶段
教学反思:
翻绳游戏
(一)年 月 日 星期
一、活动主题生成背景:
从近期发放的综合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有关“玩”的内容非常喜欢。的确,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个快乐的、天真活泼的。而孩子们玩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但是,该怎样玩,玩些什么呢?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了有关“玩”的一系列活动,翻绳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意在让孩子们有意义地玩、有目的地玩,创造性地玩、安全地玩,使学生在玩中发展,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愉快和充实。
二、活动具体目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与不同年级的伙伴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实践活动中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在玩中体验乐趣,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知识目标:
在体验玩的乐趣的同时,对各种各样的翻绳游戏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简单的翻绳游戏的玩法,自创出新的翻绳方法。
能力目标:
在活动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探究,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结构及时间安排
活动既可以分低、中、高年级进行,也可以低中高年级混合进行活动。活动时间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活动过程:
1、讨论交流策划表
2、现场探究,进行实践
3、交流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4、发放《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为下续活动做好准备
翻绳游戏
(二)年 月 日 星期
活动目标:
1、通过翻、勾、拉、压、撑、挑等一些精细动作翻出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图案。
2、提高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发展思维灵活性,激发幼儿创造能力。
3、会念儿歌《翻绳谣》,读对儿歌中的儿化音。活动重难点:
通过翻、勾、拉、压、撑、挑等一些精细动作翻出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图案的基础上会念儿歌。
活动准备:
各色翻绳若干、翻绳的录像。活动过程:
一、播放翻绳的录像,引导幼儿观察。
1、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你想试一试吗?你知道怎么翻吗?
二、教师示范翻绳,讲解翻绳方法。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首先,用双手手掌将绳子撑开,掌心相对。左右手手掌依次穿绳后,两手中指再依次穿绳后,两手撑开。
2、捏住撑开后的两个交叉叉,然后压住上面的两根直线两手撑开。
3、用两手小指交叉勾住中间的两根面条后再用两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向上挑起。
4、带领幼儿分步操作。
5、幼儿自己联想翻花样,师重点指导。
6、用照相机照出小朋友翻出的各种花样,引导幼儿根据他们的形象给他们起名字。
三、学习儿歌《翻绳谣》。
1、根据学生起的名字师示范念儿歌《翻绳谣》。
2、学生边翻花样边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儿歌。
3、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儿歌中的儿化音。
4、鼓励学生边念儿歌边展示翻绳。
四、活动延伸
还可以开展更丰富多彩的翻绳花样,利用翻绳开展摆画、摆数字、摆拼音等游戏。附:翻绳谣 翻,翻,翻绳儿,翻的花样真逗人儿。你翻一个大鸡爪儿,我翻面条一根根儿,先翻一张小雨网儿,再翻一个洗澡盆儿。翻呀翻,翻绳儿,赛赛宝宝的巧手儿。
教学反思:
巧插蔬菜
年 月 日 星期
设计意图:《巧插蔬菜》一课,是用蔬菜作材料,来插制小工艺品。安排本课,意在通过创造性劳动,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体会创造性劳动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
技术要点:
1.蔬菜插制小作品的步骤:先构思设计作品,然后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蔬菜作材料,接着对材料进行剪切、雕刻,最后用牙签把他们连接在泡沫塑料板上。
2.认识蔬菜的色泽、形状和质地。
3.左右手配合使用剪刀、水果刀和竖刀,对蔬菜进行剪切和雕刻。课前准备:
蔬菜插制的工艺品、各种蔬菜、牙签、水果刀、小型切菜板、剪刀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出示蔬菜插制工艺品:同学们这些用蔬菜插制的工艺品你喜欢吧,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仔细看看每一幅作品用什么蔬菜插制的。
二、想一想
1.怎样用这些蔬菜制作成工艺品呢?(学生讨论)2.制作这些工艺品需要哪些工具?
3.构思设计一幅美丽有意义的画面,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蔬菜,接着是剪切、雕刻,最后是拼插。
三、说一说
制作蔬菜工艺品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1.设计方案确定后,根据什么选择蔬菜?(根据形状、色泽和质地选择蔬菜)2.怎样把蔬菜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对蔬菜剪切、雕刻以后,用牙签连接在泡沫塑料板上。
四、做一做
想不想亲自插制一件蔬菜工艺品? 好吧,看谁的作品最精美、最有新意!
注意:工具不要碰伤手,垃圾不能随地乱丢,不要刻坏桌面。
五、评一评
你给自己插制的作品起名字了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学习:
生活中很多废旧物品可以代替蔬菜作为插制工艺品的材料,请你调查一下,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用他们插制什么作品合适?
教学反思:
多彩的拉花
年 月 日 星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拉花,能学会看示意图及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现不同的拉花方法,并能想出多种用途。
3.感受制作拉花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拉花的多用性
教学难点:各种拉花的剪制方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年段:一年级
五、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彩色纸、剪刀、胶水、订书机、拉花应用作品,课前安排好学生位置。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激发探究(6分钟)
1.师直接出示剪好的但未拉开的各种彩纸。
教师出示作品后,让学生来试试:哪个小朋友想过来试试。
2.师:“这些可以拉动的彩纸漂亮吧!有趣吧!谁来给它们起个名字吧,想想看叫什么好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拉花”。
设计意图:教师直接展示各种美丽的拉花是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
(二)新课教学,简易入手(6分钟)
1.师:“小朋友,我们光看还不过瘾,这么好看的拉花是怎么做出来的,想不想学一学?”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长条彩纸,用剪刀来回剪上几刀,打开来,出现一条相连的拉花,马上展示给学生看,问学生:“长条的纸老师是怎么剪的?”
生回答左右来回的剪。
2。师:“在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当场剪一个失败的拉花,问学生:这个为什么打不开来呢?”然后教师再往里剪剪,拉花就做好了,通过演示,让学生很直观的知道拉花剪制成功的窍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研究寻找方法来揭示答案,是为了学生在接下去剪制的环节里能更好的完成做铺垫。
(三)尝试合作、自主探索
第一次剪制:
1.师出示教材中的其他两种拉花及剪制图,并示范折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仔细找一找现在的两种拉花和刚才两种拉花有哪些地方不一样,那些地方是一样呢?”
生回答教师小结,刚才的纸没折,现在的有折;折的方法不一样,剪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2.师:“那你们想不想试试剪剪这两种新的拉花呢?”
师:“你们也选择其中一种拉花把它剪出来。请各组小组长,把相应的纸发给你们组的小朋友。”
3.引导学生分类剪制拉花,教师巡视。
(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进行剪制尝试时可能会出现剪断或剪出一种拉花的情况,教师可运用对比的分析以及教其演示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努力找出原因和方法。对于剪断折断的拉花我事先准备了定书机和双面胶等,把学生的拉花连起来。把失败的作品重新组合。)
4.让剪制完成的学生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第二次剪制:大胆创新
1.师:“小朋友们真棒能剪出这么多的拉花来!老师还希望小朋友可以动动脑筋,剪出和我教的不一样的拉花。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形状的彩纸,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试着折折、剪剪。请各组的小组长拿出袋子里的纸放在桌子上让小朋友自己选。”
(动手能力差点的学生也可以再剪刚才的拉花,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去创新。)
2.学生尝试创新制作,教师鼓励指导。
3.让学生一剪完拉花,就用吸铁石展示到黑板上。
(在剪纸的时候用音乐来做背景,让学生知道音乐一停,再听到一、二、三的口令,马上要把手上的剪刀放下来坐好。)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三个剪纸环节,先从简单的入手,让学生逐步掌握书本上的拉花制作方法,而第三次的剪制是为了鼓励大部分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通过教师的鼓励及方法引导使小组合作得以进行,从而促进学生间的情感及思维活动交流,进而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自由发挥想
1. 请学生说一说:你做的拉花有什么用呢?(美化生活,如:服饰上、头饰上、教室装饰上)
师:“我们的拉花真是多姿多彩啊!”出示可“多彩的”以示完整课题“多彩的拉花”。
2.出示课件,欣赏课本中学生拉花运用的图片,拓宽思路。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想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制作的拉花是有多种用途的,把课堂教学和生活相结合。
(四)课堂总结(4分钟)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剪出这么漂亮的拉花啊!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下课后小朋友们可以拿走自己的拉花,把拉花装饰到教室里、家里、自己的房间里、自己的身上等等。”
师:“老师还用不同的材料利用拉花的方法制作了很多东西,想不想知道老师做了什么吗?”
师出示制作的作品实物及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再创作欲望。
师:“那你们今天的美术课上得高不高兴啊?为什么高兴?”
学生总结。(出示课件 □ 我学会了剪拉花 □ 我知道了拉花有多种用途)
师:“如果两样都会了的小朋友下课以后可以到老师这里领个小奖章贴到自己的美术书上。”
(课后让每组的小组长收拾好自己组桌子上的多余的彩纸和废纸,放入垃圾桶,小组长可以把多余的纸分给上课认真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拉花的应用广泛,让学生了解拉花在我们甚或中到处可见,然后用教师的拉花应用作品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生动的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编制绳
(一)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研究彩带制作的技术原理,了解彩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初步学会彩带的编制方法,完成1-2条美丽的彩带。
3、能合理评价彩带的制作质量,并利用彩带布置教室。教学准备:
铅笔、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各种彩色的纸。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彩带在生活中具有的广泛的使用价值。我们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彩带。
2、模仿做彩带;
(1)请同学动手做一个彩带,看看谁做得最好看。(2)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这个彩带的。
(3)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做彩带。编的动作;折的动作;圈的动作示范。(4)学生根据要求折、编一条象书上的彩带。(5)评一评,看谁做得最好看,和书上的最象。
3、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做一条彩带。
(1)可以用玻璃丝、缎带、丝绒等材料。(2)多条彩带组合,做不同的彩带。
(3)比较,怎样的手法可以做出漂亮的彩带。
4、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编织绳
(二)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的:
1.学生进行 “编纸绳”技法的训练,对编织辫子的方法有较高的要求。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用彩色皱纸做材料——剪下材料——分成三条线——分组合作编织。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三条线搭配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让学生联系实际扎辫子来想想怎样编织绳子。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
法,开始很可能编织得不整齐,不均匀,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
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三、开展作品展评活动
作品完成后,张贴在教室墙报栏中,比比谁的辫子编得最美观有趣。
教学反思:
纸绳蔬菜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了解与折纸相关的知识,知道纸绳的生活应用价值。巩固纸绳编织技术,掌握围绕、盘贴等制作技巧。认识蔬菜的抑扬价值,养成不挑食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胶水、剪刀、笔、单色纸绳若干,铅画纸。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用纸绳来制作我们爱吃的蔬菜。”
二、动手做爱吃的蔬菜。
1、说步骤,学技法
看课件:“同学们,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蔬菜,你介绍一下你爱吃的蔬菜吗?”
教师投影出示作品,根据回答板书:画、涂、粘
2、回顾步骤:
(1)画什么?(画轮廓)
你能不能画一个你爱吃的蔬菜的轮廓?请你拿出一张纸来,马上画下来。画的时候要画在纸的中间,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画好了,请你把纸举起来。比一比,谁先画好。
(2)画好了轮廓,要干什么了?(涂胶水)
请你涂上胶水,涂在轮廓的里面,注意涂均匀。
然后,请你挑选一根和你爱吃的蔬菜颜色差不多的纸绳再做。注意了,要把结剪掉。
在做之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我们要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最文明,做得又快又好。如果有困难,可以向小组里的同学请教,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老师。最后,如果听到了钟声,你就要停下来。
3、学生做第一个蔬菜
教师巡视,作简单的评价。
三、拓宽思路,设计未来的蔬菜
你想想看,我们未来的蔬菜什么地方会发生改变?
板书:颜色、大小、形状
想不想进行一场设计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能干?请看比赛规则。”
四、作品展示,并评比。
1、请每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认为除了自己组以外,哪一组完成的最好?就请每组选一位小朋友来上做评委,你认为哪一组最好,就把手中小红花贴在相应的菜地里。
2、随机采访:你为什么选了这一组?你觉得哪一件作品最有创意?
3、这一件作品的主人是谁?你做的这个是什么蔬菜?它和一般的XX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4、请这一组获胜的小朋友起立,“你们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胜利,你们的心情如何?”“你们取得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5、把掌声送给第X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纸绳来制作蔬菜。那么,我们还可以用纸绳来做什么?(学生口答)好,我们课后,就请你去做一做,好吗?
栽盆葱
年 月 日 星期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植物的分株繁殖方法,初步掌握葱的分株栽种。
2、初步学会用分株法栽种盆葱的操作技术。
3、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在亲自动手、动脑、尝试、探究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取得劳动成果的快乐。
二、教学(活动)过程:(1)活动前准备:
A、布置让学生课前调查,搜集有关盆葱栽培的资料。B、把学生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确定小组负责的组长。C、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准备好活动工具和材料。
D、组长负责,小组同学课外讨论金点子,并准备废旧容器,排水孔由家长或老师帮助打,为了安全,千万别让学生自己打孔。
(2)课内活动
(一):
A、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教师的介绍,使学生对栽盆葱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B、指导学生探索课本中巧手站的操作。
C、组长负责合作尝试栽盆葱一盆(每组一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尝试操作情况。D、教师根据学生尝试操作情况,进行讲解、示范、纠正学生操作错误等。E、组长负责组内合作,每组盆栽若干盆。
F、讨论聪明泉的问题,布置养护要求,作好养护日记。G、布置家庭盆栽活动的要求。(3)课内活动
(二):
A、各组布置小看台,展示组内学生所栽盆葱,展示家庭盆栽采摘的葱叶。B、交流养护日记。
C、谈谈活动中的感想、体会与收获。D、比一比、评一评,谁养的盆葱最健壮。E、教师总结、评价、表扬。
F、后续活动,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确定。
3、活动建议:
(1)活动形式:可以设计成单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分为校内活动和家庭活动,校内活动应以小组合作操作为主;家庭活动应以与父母合作进行为主,当然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单独操作。
(2)活动时间:应从开学初第二(或第三)周开始,到第十五周(或十六)周基本搞一个段落,历时三个月左右,这时盆葱已经可以采摘食用,期间校内可安排2-3课时开展活动。
【统计--一年级下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设计07-11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分类统计-苏教版06-19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说课稿10-18
一年级《统计》优秀说课稿10-23
小学一年级统计练习题01-27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06-0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01-01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统计》教案01-05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备课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