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副总理讲话(精选5篇)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的改革工作,十分关心林区广大干部职工,总书记多次听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情况的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并亲临林区,进行调研指导。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的改革问题。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推进阶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要求深化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工作。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国务院就批准同意今天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国有林区林场改革的重大决策,对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进行动员,作出部署。同时也套开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安排部署当前的国土绿化工作。刚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林业局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相关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生存的资本和根
基,国有林场林区森林面积虽然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0%左右,但天然林面积占一半以上,林木的蓄积量占三分之二左右,并且大多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头,主要水库周围,黄土风沙前线等重点生态的脆弱和敏感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国有林场林区的广大干部职工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工作,为服务经济建设,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国有林场林区,长期功能定位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利,致使森林资源开发过度,民生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生态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这次中央作出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的重大决策,是破解长期以来制约林场林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战略性和根本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的认识、领会,全面的贯彻、落实。
首先,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是更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目前,虽然国有林场林区森林资源长期过度开发的势头,明显有所遏制,但一些重点国有林区,仍然在持续过度的采伐森林资源,可采森林资源濒临枯竭,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大多数的国有林场没有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保护和培养森林资源上来,森林的结构和质量得不到提高。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非法侵占蚕食国有林区的现象明显增多,毁林毁湿开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不仅国有林场 — 2 — 林区会陷入困境,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只有深化改革,明确生态安全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和培育好国有森林资源,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是提升生态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迫切需要。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期盼更多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渴望更清新的空气,更清洁的水源。国有林场林区是我国生态公共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只有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制约国有林场林区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为增进人民生态福祉,提升生活品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第三,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是改善林区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国有林场林区以林业为主,职工主要是护林,性质上与农业农村农民相近。但这些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没有完全覆盖到林场林区,森工是国有企业,但这几年,国家对国有企业也改革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完全覆盖到林场林区,加之,国有林场林区很大分布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滞后,林业职工收入低,就业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落后,不仅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的甚至不如农村。我也去过一些国有林区,的确是非
常困难。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严重影响民生改善,而且还会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因此,只有深化改革,推动林区融入地方,经济融入市场,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机制,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才能增强国有林区发展的活力,让广大林业职工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和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把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增长、生态良好、职工增收、林区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准确把握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中央关于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的总体要求,文件讲得很明确,那就是围绕一个导向,守住两条底线,建立三大机制。围绕一个导向,就是将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确定为国有林场林区的主要功能和基本职能,作为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守住两条底线,就是把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放在首要位臵,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前提,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区民生持续改善。建立三大机制体制,就是要加快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政、事、企分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业机制体制。为此,改革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要任务:一是着力健全森林资 — 4 — 源保护机制和监管机制。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这是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的第一准则,是国有林场林区新的战略和职能定位所系,要完善加强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的实施方案,确保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得下、稳得、不反弹。要根据国有林区全面停止或逐步减少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建立精简高效的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机构。要创新森林资源的管护方法,加快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要强化装备能力建设,提高管护效益。要理顺森林资源的监管机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森林资源监管责任和职能分工,落实国有森林资源所有者的职责,完善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让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我们要本着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每一棵该保的林木坚决保好,把每一寸该守的林地坚决守住。二是着力推进政、事、企分开。国有林林场区政、事、企不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成为制约森林资源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包袱。要因地制宜推进政企分开,对具备条件的地区,把企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一步到位,全部剥离出去,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先在内部分开运行和管理,逐步创造条件将相关的行政职能移交当地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实施,减少对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促进政事分开。要完善
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创新林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推动事企分开。要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让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集中精力保生态,轻装上阵谋发展。三是着力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只有先解决国有林场林区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能解决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问题。要按照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妥善安臵富余职工,适当提高天然林管护费用、公益林建设的补助标准,加大对森林管护、人工造林和森林改造培育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特色种养、境外采伐、对外合作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职工就业、转岗、增收。要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和林场林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电网、饮水安全、管护站点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期政府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将道路按属性纳入相关的公路网规划,要加快林业棚户区改造和深山、远山的职工搬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解决林场林区的安居问题。要通过国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尽快使林场林区的生产生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四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森林资源逐步恢复和稳定增长,改变国有林场林区经济社会落后的面貌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顺应社会对生态产品需求增长的新趋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立足发展绿色资源优势,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替代产业、接续产业,积极引入新的技术、新的业态、— 6 — 新的商业模式,推进林业的一二三产业发展。要顺应保护生态能力的新要求,更加注重森林资源培育的质量,加快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提升育苗、造林、抚育、防火等林业发展全过程的质量和效益。林场林区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本的前提下,吸引各类资本参与企业改制和经济发展,积极转换发展动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宝贵的森林资源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三、切实抓好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落实工作。中央关于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改革方向、路径十分清晰,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明确改革任务,落实支持政策,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实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一要落实地方责任。中央已经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对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负总责,省级政府对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负全责,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各地要按照负总责和负全责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改革举措和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各省、市、县都要编制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市县国有林场实施方案必须由省里审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方案,须报国家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工作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国有林场林区比较集中的地区,要把这项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亲自
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在编制、预算、政策等重点难点问题上,承担主体责任。要做到林场公益性质明确到位、事业编制落实到位、财政预算保障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安排到位。要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林场林区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要加强国有林场管理机构,特别是省级管理机构的建设,强化行政职能,充实机构人员,更加有力的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更加有效地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和行业服务。各地要将林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投资规划,把棚户区改造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社会事业发展经费等该拿的钱的拿足,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该承担的职能承担好,要保持森林资源权属稳定,要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变化的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约束性指标。把林地的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的考核内容。坚决杜绝破坏国有森林资源的行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做好了,我们五个文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在改革的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改革,确保社会稳定。林场制定改革方案,原则上要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二要强化部门协调。落实中央关于国有林场的一些改革文件,有些还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发展改革,林业、编制、财政、人社、交通、住建、金融等 — 8 — 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责,抓紧出台和落实支持林场林区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国有林业改革发展合力。特别是金融债务的化解、林区道路和管护用房建设等事关林区民生改善的重大问题,要尽快拿出具体意见。根据公益事业单位管理要求和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办法,林场事业编制的问题,要根据所处区位、林地规模、管护难易程度等因素科学核定,合理优化,统筹调剂,努力满足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国有林区编制和人员规模,要符合生态建设的需求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业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帮助各地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抓好督促落实。中宣部对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的宣传报道已经作出安排,各地各新闻媒体要按照部署做好改革方案的宣传解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要注重试点先行。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各地情况的差异性,这次中央出台的文件,为地方推进改革留下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各地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确保民生改善的前提下,选择部分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先行开展试点,积极探索积累改革经验,再逐步推广。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要选择一些森工企业局,先行试点,有序推进,编制的改革试点方案,应上报国家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小组审批。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试点,需要授权的必须先取得授
权,需要报批的必须按程序报批。要认真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防止在改革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要依法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央有关部门要指导和支持各地国有林区改革试点,及时把各地的成功探索总结好、推广好。四要加强督导检查。国有林场改革要确保2017年底完成。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要在2020年底以前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林场林区改革要坚持速度服从质量,要对改革进展进行全面督查,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国务院要对各省改革情况进行督查,各省也要逐级建立督查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对需要完善的改革措施,及时研究完善。要抓紧研究制定改革评估验收办法,逐地评估验收改革结果,对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在推进林场林区改革的过程中,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要抓紧制定国有林场条例和国有林区监督管理条例,确保国有林场林区改革顺利进行。
四、扎实做好当前国土绿化的各项工作
国土绿化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第一,搞好“十二五”国土绿化任务的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的谋划。当前全国从南至北正陆续的进入造林绿化的黄金期间、关键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安排部署,搞好组织动员,切实完成好今年9000万亩以上的造林任务,打 — 10 — 好“十二五”的收官之战,确保“十二五”目标如期实现。同时要科学分析国土绿化事业面临的新形势,理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绿化工作的思路,精心编制好“十三五”国土绿化的发展规划,特别是要抓紧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土绿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以及国土绿化的转型升级工作的谋划,并力争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中有所体现,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绿化事业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抓好重点区域的国土绿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搞好这些重点区域的国土绿化,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要求,也是加快国土绿化重大工程发展的需要。要着力抓好三北、沙区、沿海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构筑更加牢固的“一带一路”区域生态屏障。要着力建立健全京津冀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合作机制,加快首都经济圈国土绿化步伐。要大力抓好大江大河源头、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的绿化,加快完善长江经济带国土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要着力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步伐,持续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第三,着力提高国土绿化的质量。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科学、务实、经济、勤俭的国土绿化道路。牢固树立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对山、水、林、田、湖实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综合治理,尽快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资源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草
原、湿地、农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严格保护天然草原和沙区植被,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古树名木的资源保护,严格防控森林草原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着力巩固国土绿化的成果。第四,全面激发国土绿化发展活力。加快创新国土绿化的体制机制,吸引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全面总结全民义务植树的活动经验,与时俱进的创新形式,完善举措,健全机制,提高义务植树的效果和尽责率。积极探索国土绿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的新形势、新途径,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力量,突破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加快完善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实施机制,鼓励各部门为国土绿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抓紧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范,促进国土绿化发展法制化的进程。第五,不断提高国土绿化工作水平。要将国土绿化工作纳入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根据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创新,努力提高工作成效。各级绿化委员会要对国土绿化工作统筹谋划,实行一盘棋布局,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各区域之间要加强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土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当前,要认真筹备中央领导义务植树活动,切实办好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纪念百名将军等植树活动,筹备办好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指导做好2019年北京世园会相关筹备工作。
搞好扶贫开发,努力消除贫困,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扶贫开发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科学判断上来,把思路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安排上来,绝不能因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而放松扶贫开发工作,绝不能因为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伟大成就而减少扶贫开发投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更加注重强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不断增进贫困人口福祉。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靠发展缓解贫困、靠科学发展消除贫困,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按照“划定一条线、锁定一群人、圈定一批主战场、确定一种衔接关系”的崭新思路,全面执行新的扶贫标准,更好地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有效实现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推动扶贫开发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发展。抓紧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形成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加大各部门投入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倾斜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平均增幅不低于今年。切实增加信贷对贫困地区的投放,逐步增加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规模,支持发展小额信贷,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事业。加强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扶贫开发资金到户扶持机制,全面推行扶贫开发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和投入强度。
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讲话精神的情况
市委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茂名视察时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发表的重要指示,给全市旅游行业干部职工以极大鼓舞。我局通过认真学习贯彻汪洋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围绕“打造茂名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有力措施,特别是加大对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开发建设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旅游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我们通过引导旅游企业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茂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示,调整发展思路,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新精神,积极消化今年上半年风雪冰冻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1-9月,全市共接待旅游者318.45万人次,同 1
比增长4.8%,旅游收入42.71亿元,同比增长6.1%。
(二)招商引资工作有新进展
我们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入手,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和外地大型投资集团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今年1至10月,共吸引社会投资旅游业达3.7亿多元,与2007年同期比增长5.6%。李宁局长先后多次跟随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日娣同志组织的洽谈组到东莞、河源等地拜访了一些旅游投资商,与广东富盈集团洽谈在茂投资建设五星级酒店项目(总投资13.5亿元),目前,该集团征地工作已全面展开。还计划开发我市的两个温泉项目。这些如能顺利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我市旅游的接待条件,提升我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
(三)景区建设有新突破
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进一步加强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鸡岛海上游乐世界投入3000多万元, 修建了避风塘、游客码头、游客休息区、12公里长观光环岛路和环岛海堤,绿化面积500多亩,可供游览的景点有情人桥、黄金龟等20多个,对外开放后吸引了大批入茂游客。电白御水温泉旅游区开发建设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建有别墅19幢、楼房4幢,接待床位500个,风景亭16个、大型冲浪池一个、各式温泉池50个,池区面积2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龙头山旅游区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重新开发建设。旅游景
区的游乐项目建设,提升了我市的旅游形象。2008年10月,在广东省旅游局、《广州日报》社、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选美广东”活动中,我市被旅游者和旅游专家评为广东十个“我最喜爱的旅游城市”之一。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中国第一滩”在“选美广东活动”中获“广东最美的旅游区”(全省仅十个景区)称号。
(四)星级饭店软、硬件建设有新突破
化州星河大酒店投资2亿多元,已开始对外招聘员工培训,准备开业。市东园大酒店8月底经省星评委评定为四星级饭店。市国际大酒店9月通过了省旅游局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的的考核,10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五星级评定,正式成为我市首家五星级饭店。
(五)市场开拓有了新突破
今年1 至10月份,我市财政投入宣传促销经费60多万元,全市旅游企业累计投入促销费400多万元,加大了宣传促销的力度。一是组织旅游企业走出去,在珠三角地区及大西南地区,举办了五次较大型的客源地促销。二是积极请进来宣传推介,举办“茂名旅游推介会”、“茂名特色景点摄影大赛”,邀请珠三角地区、大西南地区及以湖南、湖北旅游界组织的“中国龙马旅游联盟考察团”等客源地旅游企业负责人、媒介记者到茂名踩点。三是在主流媒体上做广告宣传。先后邀请了南方电视台、《环球游报》等媒体记者来茂名现
场采访做电视节目,在广州电视台、《精彩广东交通旅游图》等主流媒体和杂志上刊登茂名旅游宣传广告。四是举办了“茂名旅游发展论坛暨茂名旅游摄影大赛”,国内知名旅游专家为我市旅游行业干部职工作了两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增强了大家做好工作的信心。五是投资更新了“茂名旅游网”,使其功能更为完善。六是进一步加强了“两广十市”旅游客源的互动,以及在茂湛高速公路设置四个景区指示牌,有效地扩大了我市海滨、海岛、农业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等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来茂散客的渠道。据2008年1到9月份统计,在我市接待的入茂游客中,商务、观光散客占旅游总人数的43%多,比2006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游客占入茂游客的36.5%。据2008年“十一”旅游黄金周统计,全市接待旅游者39.49万人次,同比增长6.36%,接待过夜人数6.42万人次,同比增长5.07%,一日游人数33.07万人次,同比增长6.61%,旅游总收入1.5亿多元,同比增长7.96%。入茂散客的不断增长,标志着我市旅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既直接增加旅游经济的收入和扩大社会就业,也间接拉动了我市第三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六)全市的旅游安全有保障
8月份以来,我们先后共召开了2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集中对行业管理人员进行了强化安全生产的培训,在旅游行业中积极开展了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系列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四期有饭店、景区、旅行社管理人员参加的互相观摩学习活动和考察学习国内先进的酒店、景区、旅行社的活动。全市旅游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参训率达96%,有效地提高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安全执法检查和市场规范化工作的领导。局领导先后10多次带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安全生产,组织力量开展了5次安全生产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的大检查,严肃处理了违法违规的行为和各种安全隐患,规范了旅游市场的秩序,刹住了“黑车、黑团、黑导”等安全生产的隐患,旅游业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广大游客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确保今年来没有发生过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七)旅游企业的改革有新发展
我们通过现场检查、星级访查、星级复核等方式积极加强旅游行业的管理,帮助旅游企业不断深化了内部改革。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办法,促进了我市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全年先后有1家旅行社退出了市场,2家旅行社进行了购并,2家新成立旅行社挂牌营业。新评五星、四星级和三星级的酒店各1家,完成了股份制改革的三星级酒店1家,撤销星级资格的酒店3家。引进香港伯恩集团收购的中英大酒店更名为茂名花园酒店,引进香港中旅维景酒店集团管理茂名海景湾维景国际大酒店。目前,待评高星级饭店有海景湾维景国际大酒店、粤龙大酒店、高州大酒店等。
(八)旅游扶贫工作有新进展
今年来,我市又有4个景点获得了省260万元旅游扶贫
资金和160万元的旅游建设专项资金的扶持。旅游扶贫开发点从原来的4个增至7个。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旅游扶贫景点的发展,先后投入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改善了景区的交通、通讯、通水、通电条件,建设了一批住宿、餐饮、游览等设施,村民通过在旅游区就业、销售土特产等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学习汪洋书记讲话《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心得体会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
2011年1月6日至8日上午,我省在广州市召开了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在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汪洋作了题为《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总结讲话。学习汪洋书记的讲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现结合本职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学习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汪洋书记的讲话,要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是在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汪洋书记在全会的总结讲话中强调,“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他的讲话高屋建瓴,说理透辟,现实针对性强,对于我们如何办好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自己重大政治学习任务,深刻领会汪洋书记讲话的精神,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二、以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开展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汪洋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市委也提出要加快建设幸福**。应该说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教育部门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布局调整工程。加大力度完成“六大建校 工程”:**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小学扩建、**中心小学异地扩建、**中学撤并扩建、**中学异地新建、**中学异地新建等工程,同时加快农村小学的撤并工作步伐。通过抓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服务民生的成效。
(二)抓好均衡发展工程。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我们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民生工程,今年主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特别是加快镇(街)中心幼儿园建设。二是继续抓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三是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扶贫助学工作,多种渠道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四是切实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一定要把“防流控流”工作抓实、抓出成效。五是扩大特殊教育规模,并进一步完善学校配套设施,让我市残疾少年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三)抓好和谐平安工程。一是坚定不移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努力建设安全文明校园。二是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校舍 安全工程实施“路线图”,完成我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把学校建成全社会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三是认真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强化学校一把手的责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四是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四)抓好德育工程。进一步规范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方位发挥育人功能,实施“校园育人”、“课程育人”、“团队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工程。特别是要认真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怀,留得住,学得好,健康成长,让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更加放心。
(五)抓好强师工程。一是以师德建设为载体,突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讲团结、讲协作、讲守信、讲友爱、讲宽容的新风。二是以教师发展为本,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开展“金种子工程”骨干教师培训;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发展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三是实行人文管理,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建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四是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干得开心,活得自信,过得幸福。
(六)抓好廉洁工程。一是创建收费规范县,建立和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规范学校经费的管理使用,禁止组织一切以考察学习为名的教师公款旅游,提倡艰苦创业,厉行节约。二是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大“双向评议”的力度,促进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的建设。三是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及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反腐倡廉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七)抓好质量提升工程。牢固树立“质量兴教”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为突破口,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力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质量,让**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日期:2008年6月1日 来源:广东日报
http://
在全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5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汪 洋 粤办通报(第26期)
这次全省推进“双转移”工作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充实,效果很好。会上,黄华华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主题报告,大家对会议印发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精神振奋、反响热烈、踊跃发言。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作出“双转移”的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会议的规模大、规格高,显示了省委、省政府抓好“双转移”工作的气魄、决心和力度;出台的《决定》以及配套文件,含金量高、指导性和操作性强;黄华华同志的报告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强调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同时认为,推进“双转移”工作既是一次加快发 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种责任和压力。各地各部门的同志表示,回去后要召开专门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落实意见和政策措施。与会代表还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推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先建后转,实现有序转移,避免珠三角产业“空心化”;要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大型工业园要有新的规划理念,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结合起来;劳动力培训不一定都集中在发达地区,可以在欠发达地区展开培训、到发达地区就业,等等。刚才,深圳、河源作了经验介绍,广州、东莞、韶关作了表态发言。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明确了任务,凝聚了力量,必将形成促进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全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希望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把这次会议精神认真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对于如何推进“双转移”工作,黄华华同志在报告中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安排,我完全赞同。下面,从抓好落实的角度,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抓好“双转移”工作落实,必须厘清认识,明确方向
我们常说,认识有多高,行动就会有多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为此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实行“双转移”是对过去抓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 施的继承和发展,是这次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重大成果,是我省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事关全省发展大局,事关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败。“双转移”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还有利于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可以一举多得。各地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增强落实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具体地说:
第一,必须认识到,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制度安排,是政治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区位、政策优势和改革创新,奋力进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实现富裕。而粤东、粤西和北部山区,由于区位环境、基础条件差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社会仍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状况。目前,我省经济总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区域发展差距过大,“最富的区域在广东,最穷的区域也在广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检验我省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主要标准,考验党委、政府能力、水平最重要的依据,不仅要看如何让珠三角健康发展,而且要看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所以,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不是施舍,而是责任,是制度的安排。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同时还要看到,过去欠发达地区在提供资源、生产要素、农副产品等方面,对发达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支持欠发达地区也是一种责任和回报。现在珠三角地区先富起来了,不但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省委、省政府推进“双转移”,就是要按照这种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发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和促进粤东、粤西和北部山区加快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全省协调发展。
同时,要用更广阔的眼界,从服务全国的要求出发,也要对周边省份、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施以援手,将他们也纳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范围,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制度上的责任。
另一方面,要强调的是,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先富帮后富不是先富包后富,依靠帮扶但不能依赖帮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欠发达地区同样要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等、靠、要”、“怨天尤人”等消极思想,树立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自主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推动本地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第二,必须认识到,打破按行政区域配臵资源的格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从秦代废分封建郡县开始,就以行政区划来配臵区域发展的资源,这有很长的历史传统。解放以后我们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更强化了这种格局。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自己划定的行政区划内考虑资源配臵问题,在发展问题上往往划地为牢,这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格格不入,造成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市场分割、恶性竞争等问题。市场经济强调开放性和统一性,鼓励市场主体多元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臵。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要增创发展的新优势,就必须在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上走出一条新路。必须破除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思想和体制,跳出以物为本、划地为牢的束缚和局限,以人为本地研究资源的配臵问题;必须克服仅仅利用地缘优势和在本行政区域内配臵资源的思维定势。推进“双转移”实际上就是促进资源、要素和产业的跨区域流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各地要着眼长远,不要只看眼前,要算大账,不要只算小账,积极推动按行政区域配臵资源向按经济区域配臵资源转变。
第三,必须认识到,实行不均衡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有先有后,有强有弱,不可能同步发展,不均衡发展是规律使然。从我省珠三角、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各区域的情况看,由于各自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区位条件不同,也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因此,对不同的地区要有不同的发展要求,要实行不均衡发展战略。从我省欠发达地区来看,也要实行不均衡发展战略,要把提高城市和产业的集聚度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实现重点突破。推进“双转移”也要适应这个规律。一方面要通过产业发展重点带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把有效的资源向城市配臵,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实力,以城市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另一方面,结合产业转移,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聚;通过抓好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定位和方向,科学论证选择好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产品,进行集中、定向招商引资,提高产业集聚度,做大做强块状经济。如果大家都齐步走,各个县都发展工业,遍地开花搞工业园,结果可能会把有限的资源平分了,最终会扯住大家,谁也上不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是全国发展最快的经济大省,但实际上也就珠三角七个市成为比较富裕的地区。如果当时是齐步走,那跟计划经济没什么区别。所以,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调整思路,放弃搞工业园,把培训和配臵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任务,采取其他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四,必须认识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虽然它使我省实现 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规模和总量的壮大,但随着发展阶段和形势的变化,忽视社会成本、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影响我省科学发展的路径依赖。如果不超越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的发展将难以为继,科学发展无法实现。这在珠三角表现得更为突出。有些地方已出现“四个难以为继”,即“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源难以为继,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难以为继”。因此,珠三角地区要有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所以这次转移产业,不是只对欠发达地区有利,也为发达地区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通过“腾笼换鸟、造林引凤”,把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转移出去,腾出发展空间,创造优良发展环境和产业配套环境,吸引承接高端产业和人才。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要减少人口数量特别是低素质的劳动力,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均水平。从东莞的情况看,GDP排全省第四位,但人均GDP排全省第六位,主要是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依附了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因此,“双转移”也为珠三角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地域空间,为减少城市人口,建设宜居城市创造了社会和环境条件。这对珠三角是一件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也有优化人口结构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承接珠 三角的产业转移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村人口,提高人均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人均差距。所以说,推进“双转移”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我省的产业竞争力。
二、抓好“双转移”工作落实,必须把握关键,突出重点
推进“双转移”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强分类指导,找准着力点,集中力量,力求在解决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是营造优良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发展环境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关键是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我们推动产业转移搞了多年,有的地方好一些,有的地方差一些。除了硬环境的原因外,服务等软环境也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最近,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对珠三角营商环境的问卷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回应公司对珠三角未来两年的营商环境感到悲观。在受访的港资企业中,由于营商环境的变化,36.3%的企业考虑将生产线搬迁。在有意搬迁的企业中,有52.3%希望迁移到我省较落后地区;就地转型的企业中,有52%准备提升设备与技术、44.1%考虑发展高增值产品、33.5%考虑拓展内销市场、25.7%考虑创建自己的品牌。无论是就地转型升级,还是将来生产线搬迁,都对营商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我们要像当年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创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珠三角各市一方面要适应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效能,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良好的金融、信息服务,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要为有意搬迁的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走得满意,也不一定都转到对口的县、市去。东西北地区要树立“重商、亲商、敬商、扶商”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投资“洼地”,营造一个公正、安全、高效的发展软环境。要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该落实的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该放的权必须坚决放,该开的“绿灯”必须坚决开。各地各部门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政策门槛,克服“事难办、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适当时候要在全省开展整治机关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的活动。 推进“双转移”过程中,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理念,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安排产业发展,优化产业资源的空间配臵,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珠三角重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西两翼地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临港工业、装备制造业。粤北山区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定向发展制造业,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要 遵循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通盘考虑,精心谋划,有序转移,梯度推进。第一步,先把珠三角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制造环节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向泛珠三角地区转移;第二步,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转移出去,珠三角重点从事这些产业的研发、设计以及销售等。这样,既能够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珠三角的产业,又可以带动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
二是加强培训,创造条件,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臵。推进“双转移”,坚持产业合理布局与人力资源优化配臵相结合,这是既重“物”,又重“人”,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具体体现。我在韶关调研时强调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更好的条件配臵物质资源,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便可以面向全省全国配臵人力资源,实现人民生活的较快改善。如过去五年,江苏省通过推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转移了苏北的农村劳动力近四百万人,有效地促进了苏北人均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又如深圳福田区,这几年通过发展高层次服务业,实现了土地零扩张、人口负增长、经济还在高位运行。这充分说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是可以实现人口减少的,在人口减少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可以继续提高的。目前我省人口规模庞大,劳动力总量过剩,但技能型劳动力短缺;全省吸纳了1000多万外省劳动力就业,而本省还有几百万剩余劳动力未能实现转移就业。究其 原因,就在于我们相对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配臵,本省劳动力素质不高,创业意识和竞争力不强。
因此,要把控制甚至减少常住人口作为广东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我省的人均水平和产业水平,有利于提高自然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有利于减少公共服务的压力。要下决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注重建立有利于配臵人力资源的制度保证。要注重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减少用人,用高素质的人。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像抓物质增长、抓GDP增长一样,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努力办好各类教育,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训、高等教育等,尤其是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人口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为我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长期以来为珠三角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优秀农民工,各市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关于做好优秀农民工入户城镇工作的意见》文件(“双转移”《决定》的配套文件)精神,切实保证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民工能够在工作的城市安家落户,这不仅可以提高珠三角各市的市民素质和城市竞争力,也会进一步增强优秀农民工对所工作城市的归宿感、认同感,进一步激励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优秀农民工在珠三角落户,可以带出一个家庭,有利于减少欠发达地区的 人口。这一点,珠三角各个城市一定要认真贯彻,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必须落实。有关部门对此要加强监督。同时,优秀农民工落户珠三角所形成的示范效应,会激励家乡青少年的文化学习,以及其他农民参加技能培训,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有条件的市要把在城镇入户的优秀农民工纳入享受廉租房的范围,这些人户籍转出后,如本人要求保留在农村的承包地,可以先不退。
三是改革创新,建立合作互动机制。推进“双转移”是互利共赢的事业,要坚持互相帮助,建立互动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立区域合作、互动发展新机制。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固有利益格局。从目前一些发达地区的情况看,政府对产业转移还是有积极性和紧迫性的,但有一些阻力,主要来自基层特别是村级和当地一些群众,担心原有的既得利益受损,而不愿意产业转移。对这个问题也要高度重视,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搞好政策和制度设计。其次,要创新政府扶持机制和方式。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要从扶持经济增长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转变,从缩小经济总量差距向缩小生活水平差距转变。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完善激励型财政政策,增加和规范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创新扶持方式,鼓励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怎么干,不取决于上面怎么计划。省里决 定推进“双转移”的扶持资金,要采取竞争方式来投入,面向各市招标,请专家进行论证,谁的方案好,谁的效益大,谁就先用这些资金。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各市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再次,要完善互动合作机制。发达地区要继续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一方面要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发达地区创造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搞好劳动力培训,为发达地区提供高素质工人。要利用好“山洽会”、粤港澳等合作平台,推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和人才、技术合作。
四是加强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臵和要素的快速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有序推进“双转移”的基础与前提。当前,我省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配套,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许多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难以转移出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承接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我们必须从广东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出发,加快建立全省一体化交通网络,尤其是要加大对东西北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加大公路、铁路等传统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尤其要注重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占领经济社会发 展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全省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突破“地理空间“的传统思维,积极构筑“网络空间”,打破时空距离的限制。如沃尔玛是全球性大公司,总部设在阿肯色州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但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全世界资源的调度,没有什么时空界限。
三、抓好“双转移”工作落实,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推进“双转移”,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形成省级统筹、部门配合、地市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稳妥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一是要深刻领会《决定》精神。会议讨论中,大家对《决定》里扶持“双转移”的400多亿元资金比较关注,感到精神振奋,很受鼓舞,但《决定》中比这些钱更有含金量的,是这个文件所体现的思想和思路。如,《决定》明确人均水平的考核目标,这是非常有含金量的,而且是对珠三角地区非常有压力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会促使大家有动力去转移产业。《决定》还明确了缩小各地区的差距主要是缩小地区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这也是个重要的思想和思路,文件里好多措施都是围绕这个考虑。过去我们讲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总量差距,这在有些地方是永远做不到的。如和广东相比,西藏发展再快,将来经济总量差距仍难缩小。能做到的,是缩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差距。地区间经济总量差距可能继续扩大,但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财政转移支付等,人均生活水平差距可以相对缩小。《决定》还明确了政府手里的资源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去配臵。《决定》中的400亿几乎都是政府掌握的资源,但是这里面很多资源都是用市场经济的方式竞争去配臵的。这也是新的思路。竞争来的钱与分配来的钱,使用效果是不一样的。你参加竞争,你就要作承诺,承诺了你就要负责。因此,通过竞争配臵的资源才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再比如《决定》强调要继续实行不平衡发展的战略,不是齐步走。把这些东西都理清楚了,将来大家在制定实施办法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贯彻这些思想。这也需要解放思想,而不是只盯着这里面有多少钱。怎么把这些政策用足用活,对大家也是一个挑战。总之,要贯彻好这个文件,就要理解好这个文件的精神,不但要看到有形的东西,还要看到无形的思想和思路。
二是要不断探索实现协调发展的新举措。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双转移”会议精神和省里出台的政策,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意见和细则。这个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省里一个文件,只能解决一般不能解决个别,21个市、67个县(市),各自情况都不一样。各地必须把精神和实际结合起来,探索解决本地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的政策措施。落实“双转移”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还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完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什么要解放思想?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好多东西都是下面创造的,好多制度创新都是自下而上的。只要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事,就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做,不一定非要上边来要求。比如现在搞产业转移,如果你建一些标准厂房租给中小企业,转移成本很低,过去就能生产,就会很快转出去了。同时,还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发现和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根据工作情况,与时俱进地调整政策,如下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均生活水平。先富帮后富既然是制度设计,珠三角各市将来还可以多尽一点责任。江苏的做法是,由苏南五市与苏北五市根据实力强弱,分别一对一建立挂钩合作关系,从2002年开始,每年签署一次挂钩合作协议,制定产业转移项目、干部交流、县区挂钩帮扶、共建开发区等方面的具体目标任务以及落实措施。南北17个县(市、区)之间也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根据工作进度,我们将来也不排除一对一帮扶,共同富裕。
三是要加强统筹与协调。各地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抓好工作落实。省里正在考虑将来要建立一个领导机构。对于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反映的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合作的组织层次偏低,领导同志没有挂帅,组织比较松散,没有约束力。对此要认真考虑,否则考核目标过不去。加强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把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要求逐一分解落实到地市和省直部门,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同时,要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及时反馈信息,总结推广经验。
四是要制定落实考核奖惩措施。江苏省推进“双转移”成效大,很关键的一条,就是省里对各地各部门制定了一套奖惩考核措施。在这方面,我们也拿出了举措,将来要严格考核、严格执行。除评价与考核地方各级的工作外,还要评价考核省直部门的工作。要实行下级部门对上级部门、被扶持地区对扶持地区的评价,并面向社会机构和社会公众进行民意测评。省委、省政府每年要召开会议,与各地各部门进行一次“秋后算账”,每年要算一次账,看你们到底干得怎么样。通过年年考核,年年算账,鼓励先进、批评后进、改进工作。要根据每年对账情况,完善相关文件。如今年通过检查“双转移”的效果,完善“双转移”的政策举措,后年再看围绕区域协调发展还需要出台什么举措。
五是要加强干部人才支撑。思想路线决定后,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要加强省直部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地市干部交流,加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县一级的干部交流。发达地区要加强选派干部到对口扶持的欠发达地区任职、挂职。欠发达地区的后备干部、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也可组织到发达地区锻炼和学习。同时注意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 省属企业选派干部到欠发达地区任职或挂职。
六是要形成推动“双转移”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积极宣传“双转移”《决定》及其配套政策,对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进行专题报道,对贯彻执行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可以发动社会各界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一些创新性的做法要有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让大家对推动“双转移”形成广泛社会共识。
【汪洋副总理讲话】推荐阅读:
汪洋同志在换届选举中的讲话10-19
汪洋同志在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07-07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29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07-01
副总裁_副总经理个人简历07-27
工程副总职责09-10
温总理演讲10-09
生产副总11-03
周总理事迹12-03
温总理的演讲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