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法和步骤
方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用合作开放式的实践探索研究方法,由教研人员和试验基地校的老师共同合作,选定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交流。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熟悉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实验
2、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文件、报刊、网络等),关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课堂主体等各种因素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思想政治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3、个案研究法。根据课题实践基地校的实际,对不同班级,不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采集,分类研究,对比,分析。不断地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更好策略。
4、问卷调查法。开展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影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进行研究分析,扬长避短,征求良好的教学策略。
步骤:课题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⑴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
确定实践基地学校,建立研究队伍,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形成研究网络。调查研究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针对问题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计划,认真、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⑵实施阶段(2008年7月——2010年7月)
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交流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经验成果。
⑶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
高校是以传播、发展高深学问为目标的特殊社会组织。有专家指出:“高校科研的职能是高深学问得以发展的功能体现,社会服务也是在高深学问支配下,以高深学问为前提的一种服务,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仅满足与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而且应具有前瞻性,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为社会健康发展创造新思路、新机会。”[1]这说明,高校的科研职能、社会服务职能都是在高深学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高校职能的组成部分。这里的高深学问就是由各学科知识组成的高校学术知识,有效管理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效率。
1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概念
1.1 知识管理
美国《财富》杂志于1998年发表了题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该文指出,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激励组织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以培养组织创新能力和集体创造力。其后,知识管理专家Ygoesh Mathotar[2]、Kari Er1k Sveiby[3]、Marinane Broadbent[4]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定义。Thnolas Dave Pnort等人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管理定义,他认为知识管理着眼于促进组织目标,与组织知识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相关。要管理的知识包括显性的、文档化的知识以及隐性的、主观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管理包括所有与知识的鉴别、共享和创造相关联的过程。这就需要创造和为此知识库的系统,以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
1.2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5]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术也有类似的解释,即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
因此,高校学术知识管理就是将高校各学科学术知识进行分析,既把握学科之间各自独立的特点,又明确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贯通、彼此渗透的特点,进而针对性的获得、存储、应用、共享学术知识的管理活动,以提高高校学术效率的工具、手段及方法的组合。它不仅方便高校教师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突出专业发展方向的同时,在学科的边缘和交叉中找出解决学科疑难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把知识和学术推向深入,推向新的高度,而且有利于高校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进而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效率。
2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流程
高校各科学术知识是相通的,又是有区别的,它们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反应同一事物,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就是区别,而这“同一事物”就是知识的本质,整体把握知识的本质,研究其内在规律,寻求知识管理的流程,是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2.1 流程模型
知识管理目的就是要提升组织知识共享与交流的能力,以便利用知识进行科研、生产实践,建立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组织发展,它们是现代组织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推动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下从知识管理的流程角度构建如图1所示的知识管理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知识管理的过程。
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流程是:首先在知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获取,其次对获取的知识进行知识存储,再次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而后是对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是知识利用。同时,从知识分析到知识共享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知识利用,而各个环节的操作也是为了知识利用。
2.2 模型分析
从知识流程模型可知:利用已有知识对所需知识进行分析,确定它所在的范围,而后利用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然后把获取的知识进行记忆或存储,继而把储存的知识进行整合或通过研究进行知识创新,最后是知识共享,在这整个流程中,知识利用贯穿始终。各个流程具体分析如下:
(1)知识分析:是对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其知识属性,准确定位所需知识所隶属的范围,以方便查找知识源。(2)知识获取:是指从外部知识源中筛选到所需要知识的过程。是将所需知识从专家的头脑中和其它知识源中提取出来,以方便储存利用。(3)知识存储:是指将知识存储在各种载体或记忆下来的过程,不同形式知识的存储载体、运用方法和手段有所不同。知识存储是为共享、利用和发现新知识提供素材。(4)知识整合:是通过对获得的新知识进行学习、吸收和自己具备的知识进行整合、关联、重组,产生新知识,以方便知识共享或创新。(5)知识创新: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或经过整合的新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获得更新知识的过程。(6)知识共享:知识从一个人、群体或组织转移或传播到另一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活动,这一过程重在传播,主要是传播整合或创新后获得的新知识。(7)知识利用:贯穿在知识管理的全部过程,也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在知识管理的流程中,从起点到终点都与知识利用息息相关:首先,知识分析要利用知识分类分析、显性知识载体及隐性知识主体的核心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其次知识获取要利用检索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再次知识存储要利用计算机、学习方法或提炼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图书馆方面的知识;然后知识整合和创新要利用到学习研究的各种手段方法方面的知识;最后知识共享要利用文献编目学、文献分类学、计算机系统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所有利用知识的过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查询知识、利用知识,所以知识利用又是整个知识管理流程的终极目的。
以上知识管理流程的分析,只是对知识本身管理的过程分析,它的对象是“纯粹”的知识,但在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它将涉及更多的主体,它的实施是各种相关资源协调的结果,是有一定的步骤的。下面对其实施步骤进行分析。
3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步骤
高校学术知识的管理不仅涉及到显性知识载体,而且涉及到隐性知识主体,而这些载体与主体之间的网络建立,更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的协助,也需要一定的方案和模式运作,具体管理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3.1 成立一个由图书馆、各院系主要负责人和关键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
这样的工作小组,主要是与高校的整体资源有密切关系的管理者,具体来说,有与知识载体相关的图书馆及各院系资料室的负责人,有与知识主体相关的各院系行政管理人员,前者对知识载体熟悉或对知识载体的具体管理人的情况熟悉,后者对知识主体的整体情况了解,这样的工作小组对建立显性知识载体网和隐性知识主体网起关键作用,他们了解全局,能够准确地建立知识网,对整个高校的学术知识体系有直接的领导权。
3.2 识别显性知识载体和隐性知识主体
这一步是在组建好工作小组后,各学科知识具体的负责人,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本学科知识和人员情况,去识别与辨析关键知识载体和知识主体。这是图书馆员和各院系负责人密切配合的过程,各院系负责人提供具体的资源及人员状况,图书馆员根据这些情况,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识别各载体及主体的核心程度,从而确定核心知识区域、次核心区域等,以便对各知识载体及主体的关键程度做一准确的划分。
3.3 确定显性知识载体网的主要布局,隐性知识主体网的主要分布
由上一步确定的各核心及次核心的知识载体和知识主体区域,给出知识分析网,为整体知识体系的管理确定框架,并根据第四章对知识体系的分析,确定各知识体系载体及主体网的关系和紧密程度,标识出相关学科载体分布网和主体网的关系,给出整体知识网络图。
3.4 明确知识体系管理的条件、目标、层次、方案
根据知识载体网和知识主体网络图,分析高校所具备的知识体系管理的条件,如技术人员状况、软件情况(本文是在图书编目系统的基础上讨论的)、参与工作人员的多少及知识载体网和知识主体网的大致状况,确定知识体系管理的目标,如管理达到什么水平、知识上传的具体要求、管理的知识层次分析、管理的具体方案确定。
3.5 确立各学术知识的管理者、中间人、辅助人、维护者
根据上一步的分析,确定参与人的分工情况,既整体知识体系及具体各学科知识体系的管理者、学科知识主体和建立知识体系之间的中间负责人、辅助人,及知识系统的维护者等,以便更详细的分工。
3.6 总体知识体系网
的概要与重点进行SWOT分析根据人员和知识状况,分析知识体系网的概要与重点,进而用SWOT分析本高校建立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完善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的整体方案。
以上管理步骤可以简化为:成立工作小组、识别知识源、确定知识网络、明确任务详情、确定相关责任人、完善管理方案。如图2所示。
4 结语
本文从知识管理流程和管理步骤两个方面探讨了知识管理的方法。它是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系统共享管理知识的基础,后续篇将对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索。
摘要:基于知识管理定义的介绍,对高校学术知识管理概念进行界定,而后探讨了高校学术知识管理流程模型,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校学术知识管理六步骤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2001年3月22日《光明日报》.
[2]樊治平等.知识管理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21.
[3]张润彤等.知识管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8.
[4]张润彤等.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
一、阅读小说的步骤
1梳理概述故事情节
准确概述故事情节是读懂一篇小说的基础,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概述情节是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情节不能疏漏,否则会影响对主旨的分析。概述情节时可以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小说和记叙文相比,只是对人物和情节进行虚构罢了。概括时,中心要素是事件,遵循从繁到简的过程。
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项链》,基本故事情节可概述为:玛蒂尔德为参加舞会向朋友珍妮借了一挂项链,舞会结束,回家途中她弄丢了项链,夫妻二人因找不回项链,花掉了所有积蓄,放了许多高利贷,买了一挂一模一样的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赔偿给珍妮;此后,夫妻二人付出了十年的辛酸努力,偿清了可怕的债务,最后,玛蒂尔德在公园里同珍妮邂逅,交谈中,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再浓缩即成了“借—丢(失)—赔—知”项链的故事链条。
2分析确定小说主人公
从上述故事情节的概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玛蒂尔德是小说的主人公。她是故事陈述的主体,因为有了她的一系列心理和行动才有了故事,她是贯穿故事始末、反映主旨的人物。
小说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长篇小说《红楼梦》就有多个主人公。单就表现曹雪芹的爱情观这个主题来说,至少就涉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四个人物。曹雪芹为了打破才子佳人这种传统的爱情观,表达自己“只有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理想愿望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这个观点,在小说中对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个人的家庭出身、性格、爱好、外貌等都做了精细的描绘和详细的交待。
这三个女孩都深爱着宝玉,宝玉也爱她们。如果按照才子佳人、门当户对的标准,宝玉应该首选宝钗。“阿房宫,三百里,比不上金陵一个史;丰年好大雪,白玉为土金如铁。”这是当时描述史家、薛家豪富的打油诗。不仅如此,薛宝钗的知书达礼,她的热情、健康、美丽似乎也在黛玉之上。同样具有诗人才气的史湘云更是美若天仙,其健康美也在黛玉之上。黛玉体弱多病,家道中落,寄人篱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宝玉最终选择了黛玉呢?黛玉最懂宝玉的心思,他们都读甚至一同读《西厢记》这类“杂七杂八”的书,黛玉不像宝钗那样一定要宝玉读正经书,求取功名。宝玉说:“要是她也说那些混账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这说明宝玉爱黛玉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理想愿望。
3联系环境,分析小说主题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居于中心要素的是人物。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离不开情节,对情节的分析也离不开人物。一篇小说,我们大体上通过对人物、情节的分析就可以揭示主题。但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是人物性格形成的依据,是主题是否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尺。环境既有自然环境,又有社会环境。
我们理清了情节,确定了主人公,只要对人物和情节展开恰当的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揭示主题。玛蒂尔德请得起仆人,午餐有肉汤,照理说她的生活也算是小康水平,为什么她对现实家庭生活不满?通过情节,我们知道是因为她一心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为什么她要去借项链而不听从丈夫建议戴鲜花呢?她怕在阔太太面前露穷酸相,同样的原因,离开舞会时,慌乱中丢掉了项链。她在追求物质享乐时,处处向上流社会的贵妇人看齐,这种追求享乐超越现实的心理就是虚荣心。一夜风光换来十年辛酸,这是一个悲剧,悲剧的主观原因就是她的虚荣心,这是人性的一种弱点。从情节发展来看,丢失项链后,她没有选择逃跑,没有选择赖账,而是选择倾家荡产的赔偿,这里可以看出她勇于担当的一面。为偿清债务,她租一个小阁楼住下,承担一切粗重的家务,她变得勤劳、坚强起来。可在情节发展的高潮中,作者又安排她知道项链是假的,让她觉得十年辛劳的付出没有价值,这给她精神上狠狠一击,这是作者对她虚荣心的一种嘲弄和批判。以上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虚荣心的揭露和批判无疑是小说的主题。
我们在分析主题的时候,又不能脱离环境。小说中关于玛蒂尔德出身、婚姻状况的介绍,关于玛蒂尔德梦想和追求的描写,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巴黎社会贫富悬殊,等级森严,上流社会过着穷奢极欲、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不良社会风气诱使玛蒂尔德这个小人物一心跻身上流社会,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一挂钻石项链对富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对穷人来说却要付出一生的幸福,这是对社会不平的抨击,寄寓了作者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综合《项链》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其主旨可概括为:小说通过“借、丢、赔、知(项链)”的故事情节,揭示和批判了人性的弱点(虚荣心),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不公平和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二、阅读小说的方法
1分析情节的合理性和曲折性
故事情节的设置需符合生活逻辑,否则就会让人有失真感。故事情节的设置需一波三折,方能引人入胜。
《项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就是情节设置巧妙合理的典范。请看前文三处伏笔,借项链时珍妮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在寻找卖出的珠宝商时,老板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了这个盒子。”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在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表示她毫不在意。这都说明那挂项链是假的,因而结尾说那挂项链是假的就不显得唐突,这就是符合生活的逻辑。
小说是靠曲折生动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水浒传》写到高潮时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最好的注脚,小说中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悬念环生。《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至少有八十一次波澜。短篇小说如《警察和赞美诗》中,苏比的六次犯罪均让读者的心提到嗓子眼上,他本该被绳之以法,警察却视而不见。当苏比在教堂外进行灵魂的忏悔,准备重新做人时,竟然是“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就连不以情节取胜的《荷花淀》也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小苇庄七人参军,公推水生一人回家告别,这为妇女们去马庄探夫设下伏笔。探夫的情节出现了偶然性——部队转移,不遇而归。途中遇敌,又是一波,摆脱敌人,隐入荷花淀,又巧遇丈夫,并且目睹激战,则是一个转机。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分析人物和环境的典型性
典型人物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并显现出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形象。
典型环境是环绕着典型人物的,是充分体现了特定社会历史氛围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并且具有鲜明特点的具体生活环境。优秀的作品,塑造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阿Q正传》之所以能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共鸣,是因为他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将现实的劣败转化为精神上的胜利——为多数民众共有,只是在阿Q身上有其特有的表现。当一个人在现实中遭遇了挫折、失败,想抗争又无能为力,想反抗又反抗不了的时候,往往为自己找理由开脱,寻求精神上的自我安慰。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个阿Q呢?这就是人物的典型性。
如果说法国上流社会的奢靡之风是玛蒂尔德悲剧性格形成的典型社会环境,那么全民抗战的社会背景就是《荷花淀》中小苇庄一群青年成长、成熟的典型社会环境。孙犁在小说中间接反映了这种环境。水生对女人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也不能全靠别人。”水生的父亲拉着小华对他说:“……你放心去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全村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在这里全民支持抗战,就是当时典型社会环境的折射。
3分析作品的时代意义
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着;同样曹雪芹的爱情观和孙犁在《荷花淀》中表现出的一群青年男女勤劳纯朴、团结互助、爱情忠贞、爱家爱国等美好的人性,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存在着,优秀的作品能跨越时空,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上粗略地谈了谈鉴赏小说的步骤和方法,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望同仁斧正。
企业一般应在每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着手编制下一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时应根据本厂情况分别向各生产车间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布置。各车间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和工会订出车间的具体安全计划。由厂安全部门审查汇总,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综合平衡,在厂长召集有关部门领导、车间主任、工会主席或安全生产委员会参加的会议上明确项目、设计和施工负责人,规定完成期限,经厂长批准正式下达计划。对于重大的安措项目,还应提请厂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讨论通过,然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核定批准后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
第一,《周易》是一部由卦象和系辞两个部分组成的典籍。学习《周易》的第一个难点,也恰恰在于此处——对卦象的熟悉。最基本的就是在卦象和卦名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见名知象,见象知名。
第二,《周易》形成乃至传承的历史非常悠久而漫长,保守的说至今也有不少于50左右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易》的体系本身,还是《易》的使用方法,还是关于它的种植停挤⑸诵矶嗫俺浦卮蟮谋浠蛘咚笛萁6庑┍浠胙萁窒蠊糯偶R谎煌潭鹊睦奂圃凇吨芤住返脑模簿褪墙裉焖档呢源呛拓炒侵小
第三,《易传》的思想笼罩和导引了后世对《周易》的解读,换言之,《易传》本身存在的问题,对后世解易者,学易者产生了诸多的误导。尤其是,其对六十四卦排序的理解,对理解和运用《周易》,造成巨大的阻碍。使后来者,由于不知其用,而难得其解。
1 企业生产汽车总装线主要参数确定的要点
1.1 确定总装汽车的参数
总装汽车是整个汽车总装线的目标工作物, 要对其外形、特点进行全面掌握。一方面, 要确定总装汽车的三维空间, 从结构上确定汽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这有利于企业掌握汽车的实际规格, 便于在汽车总装线上进行深层次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 要对总装汽车的分部重量和总重进行全面掌握, 以便为总装过程中移动、运输和加工做好准备。
1.2 确定总装的工艺参数
要对汽车总装线中关键的工艺和生产环节进行确认, 特别对于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部位更要组织好对新元素的学习和消化, 使新元素发挥出更为全面的价值, 在提高汽车总装线效率的同时, 提升汽车总装线的质量。
1.3 确定总装的生产要素
要确定汽车总装线上的工人密度;确定汽车总装线每班工作时间;确定汽车总装的工作班制;确定汽车总装的定额;确定汽车总装线年工作的天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了解可以科学设计年时基数, 确定汽车总装线的生产节拍, 控制汽车总装线的工作工度, 为汽车总装线的设计工作打下全面的基础。
2 汽车总装线的分段
2.1 汽车总装线分段的作用
一方面, 汽车总装线分段有助于生产, 通过在不同分段内实行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组织形式, 可以提升分段内的工作效率, 实现有针对性的工艺控制。另一方面, 汽车总装线分段便于维护和管理, 容易处理汽车总装线分段的故障和问题, 提高汽车总装线分段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汽车总装线分段工作一般将整个汽车总装线分为三段, 这有利于对汽车总装线进行管理。
2.2 汽车总装线分段的方法
一般来讲汽车总装线分段的方法是以工艺为主, 汽车总装线主要的工艺是内饰装配、底盘装配和基本设备装配。在内饰装配过程中要做好汽车仪表盘、车内附件、各类线束、踏板和棚靠的装配。在底盘装配的过程中要重点对汽车油箱、汽车轮胎与悬挂系统、轮胎和前后桥进行工艺强化, 这关系到汽车的行车安全。在基本设备装配过程中要对汽车发动机、操作系统、电路系统、座椅等重要设备的装备进行强化, 这是整个汽车总装质量形成的关键。
3 汽车总装线工艺形式的确定
要根据汽车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汽车市场的情况选择汽车总装线的应用工艺, 提高汽车总装线上输送链的速度, 提升汽车总装线人员装配熟练程度, 在提高汽车总装线生产产量的同时, 以技术和工艺的手段实现汽车总装线生产质量的提升。
4 汽车总装线输送形式的确定
总装线前低工位段选用单行地板链带随行支架, 这有利于汽车总装线实现车辆的车身输送, 要对输送机板宽度进行控制, 并对随行支架高度进行调整。总装线高工位段选用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系统, 悬挂链分慢链和快链两条, 装配工作段为慢链, 空抱具返回段为快链。车身在总装线三条输送链上的转链工作由两台升降机完成, 输送链和升降机均设有单机手动和联机自动按钮, 并在三段均设有急停按钮站。
5 汽车总装线布置的确定
5.1 汽车总装线平面布置形式
做好汽车总装线的设计需要科学布置汽车总装线的平面形式, 总装线的平面布置一般有直线形、U形、S形、矩形、多层布置等形式, 要结合汽车总装线的实际需要展开平面布置。
5.2 汽车总装线平面布置的方法
汽车总装线平面布置主要是根据总装线工作长度来考虑如何布置既满足装配要求, 又节约厂房面积, 更主要的是物流要顺畅, 同时还要考虑汽车总装线的经济性, 在满足上述条件情况下, 布置总装线使其输送链最节省。特别是改造原有老厂房, 还应同时考虑厂房的原有格局和结构, 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
根据汽车总装工作的经验和本研究对汽车总装线设计工作的分析, 能够看到汽车总装线设计工作的重要价值, 应该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特点和汽车市场供需实际, 以工艺为切入点, 展开对物力设备、人力资源、资金财力等各方面的控制, 形成汽车总装线效率的提升和汽车总装工艺的优化, 在提高效率、保障质量、方便流动的基础上实现汽车总装线更好地设计, 这是汽车总装线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与基本需要, 也能够发挥出汽车生产企业在总装线上最大的优势, 达到对市场的占有和对自身发展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献金, 陈晓乐.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3) :14-15.
关键词:汽车;总装线;设计步骤;方法
中图分类号: U46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77-2
0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其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内部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进一步提升汽车企业在汽车生产制造行业当中的竞争力,作为企业生产制造方,必须从企业内部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如此一来才能够从根本上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汽车总装线是汽车生产工艺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证汽车质量的最关键环节。在该工艺环节内通过各项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实现系统的流水线式组装作业,完成汽车生产的总装。
因此,在该工艺环节内设计步骤和组装方法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是保障汽车生产的关键因素,也是控制汽车质量的必须手段。
1 汽车总装线参数确定设计及方法
汽车总装线参数确定主要是在整个汽车总装线的工作流程中对其总装目标的外形和特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构建“两个确定”。
第一,确定总装汽车的三维空间。根据汽车总装线的目标物从其结构上对汽车的长度、宽度、高度三方面对其三维空间结构进行确定,从而对汽车的实际生产型号的标准进行确定。汽车总装线汽车总装三维空间参数的确定能够为汽车总装线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准确的空间数据信息,使其步骤设计更加精确。
第二,确定总装汽车各个部分的重量。该参数的确定主要是根据目标汽车的生产需求对其各个环节的重量和总重实施参数确定,从而实现在汽车总装线设计工作过程中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移动运输,完成总装的准备工作。
汽车总装线的设计参数确定除了“两个确定”外还需要对其总装线的工艺参数和生产要素进行确定,从而更加准确地为其总装线的设计和实施实提供参数。
首先,在汽车总装线的工艺参数确定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目标汽车所使用的材料和需要进行组装的工艺部分进行处理,充分发挥总装线材料与工艺的实质性,促进汽车总装线工作质量的提升。
其次,在汽车总装线的生产要素参数确定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汽车总装线的工作人员数量,对其进行整体生产人员要素的控制。此外,在汽车总装线中对汽车的总装定额、生产节拍、工作强度、工作时间进行规划,实现生产流程参数化执行,改进总装线的工作效率。
2 汽车总装线分段的设计及方法
汽车总装线的分段生产能够有效地促进其生产效率和生产工艺的提升,从而掌握汽车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和方法。
汽车总装线分段生产的价值在于实现不同分段内不同生产工艺和组织形式生产,提升分段工作效率。汽车总装线分段生产根据不生产目标汽车的需求对其进行分段生产线处理,从而根据每一个组装的需求性对其工艺进行确定。例如,在汽车总装线工艺内的汽车底盘装配分段内根据汽车的型号和底盘的高度选择空间总装的方式,以悬挂式将汽车的前后轮胎进行装配,实现工艺技术的加强。
此外,汽车总装线的分段设计能够提高总装线的维护效率。传统的一体化总装线在其日常维护上维护内容较多,维护方式复杂,需要兼备各个总装线流程和工艺的专业人员和有经验的人员对其进行故障点进行定位,进而对其故障进行排除和维护,使用的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维护的效率。此外,如果对总装线的维护和故障处理上不具备高效性和稳定性则会降低汽车总装线工作的整体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影响汽车的总装。
目前汽车总装线分段设计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汽车的结构对其实施分段设计,其中以内饰装配、底盘装配和基本设备装配三段式为主要应用方法。在该三段式汽车总装线设计工艺中实现了分段、分结构、分工艺的汽车总装工作,有利于整个总装线的管理和维护,具有应用价值和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生产线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方式的完善,汽车总装线分段设计融入了工程分段管理理念,按照汽车总装的先后顺序,建立了顺序分段总装线工艺,实现了结构和顺序双重分段组装工艺,为我国汽车总装线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3 汽车总装线工艺的设计及方法
汽车总装线流水线内需要不同的总装工艺,这样才能够完成总装线的根本设计。因此,汽车总装线工艺的设计需要根据汽车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汽车市场的整体情况,对其进行选择。例如,大众汽车的生产战略为中端汽车消费行业,其在总装线工艺中更加强调的是总装线总体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因此,其总装线工艺设计的要点是对总装线流程的实施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规划,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汽车总装线工艺。而宝马汽车企业注重的是高端市场的发展,其在总装线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的是高端品质和各个部件的品质。因此,总装线的工艺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处入手,完善细节和整体总装技术,其总装线的工艺流程应该更加细致化,从而实现汽车的总装。汽车总装线的运输链的速度和装配人员的熟练度是其汽车总装线日常生产总量和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其方法改进的过程中必须强化转配人员的熟练度,提升总装线运输速度,缩短总装线时间,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4 汽车总装线布置的设计及方法
汽车总装线布置设计的步骤主要是根据总装线的平面形式将其布置成直线型、U型、S型、矩形、螺纹型几种方式,从而实现汽车总装线的平面布置设计,为其流程的优化奠定基础。
汽车总装线布置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汽车总装线的工作长度、汽车总装线的工作场地空间、汽车总装线的生产需求、汽车总装线的流畅性、汽车总装线的经济型五个方面对其实施设计。目前我国汽车总装线的工作步骤设计主要是采用旧厂房改造的方式,按照工程的格局和总装线的经济价值对其进行总装线布置设计,往往会忽略总装线的工作长度需求和生产需求。因此,在其工艺方法改进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以改革总装线布置方法的需求对其进行方法改进。汽车总装线布置工艺的切入点是以汽车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为基础,在满足总工艺的生产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的同时,实现工艺的优化,发挥汽车总装线的工作价值和意义。
5 总结
汽车总装线是汽车生产完成装配中的收尾环节,同样在整个汽车生产的流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当前我国现代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在汽车总装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上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汽车总装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以汽车工艺为入手点,提高对设备、人员、财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从而为我国汽车生产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高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我们要发展自身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以企业的生产目的为根本,实现企业总装线生产工艺的规划,保障各个环节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性,从而促进我国汽车批量生产质量的提升,达到我们自身发展的目标要求。
参 考 文 献
[1] 齐相龙,刘晋飞,陈明.汽车线束预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优化和仿真[J].机械设计,2015,01(01):68-72.
[2] 王元.汽车总装生产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05):79.
[3] 王龙飞.汽车总装线上加注制动液泄漏故障分析[J].汽车科技,2016,02(01):93-99.
[4] 董萌.浅谈汽车工厂与汽车工艺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6(07):113-115.
[5] 胥红光,姚文.采用PLC集成故障安全系统的汽车总装车间ANDON系统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3,10(06):35-37.
[6] 李向兵.汽车总装线设计步骤和方法[J].现代零部件,2014(02).
[7] 叶蓓华,周宏峰.轿车总装线质量检测系统的规划与开发[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2(04).
不同的研究人员对市场调研步骤的划分虽说“大同小弄”,但不同之处可体现出研究人员对市场调研的认识差弄。而有些认识的偏差我认为是需要及时纠正的。
把市场调研这样复杂的工作,简单清晰地分为若干步骤,其本身是有误导作用的。但为了书面沟通的需要,我们不得不这样做。至于工作步骤划分有粗有细,也十分正常的。然而,我发现对市场调研步骤的划分出现了各种偏差,当这些偏差常见诸于报刊书籍时,其误导作用更显得不容忽视,窃以为应该迅速加以纠正。以下列出了几条市场调研的步骤的偏差:
偏差之一:为追求步骤的具体化,而把某种特殊调研方法的步骤当作一般的市场调研步骤。
最常见的是把问卷访问法(Questionnaire)的步骤具体化,称之为市场调研的步骤。这样就很容易使读者和刚进入该行业的同仁误以为问卷访问就是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方法常用的有二手资料收集法(Secondary Research)、访问法(SurveyResearch)和实验法(ExperimentaI Research)。而问卷访问只是访问法的一种而已。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严格认真的话,实际上,问眷访问只是一种收集信息的技术,早已有更多的调研技术可与之平起乎坐,如观察法(Observation)、态度量表法(Attitude Scales)、投射和深度访谈(ProJective Techniques and Depth lnterviews)等等。
出现这种认识偏差的同仁,可能是对市场调研没有全面了解,对先进的调研方法和技术知之甚少。
偏差之二:详述次要环节,丢弃重要步骤。
我见到这样的调研程序设计,其第一步骤便是“调研方案设计与提交”。我还见过这样的调研程序,第一步是“客户的要求”,第二步便是“计划建议书的提交”。我认为这些操作者属于就调研而调研的人士,他们忽视了市场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市场调研的目的是为经理人员更好地决策提供有效信息。调研程序设计中缺少“背景情况的认识”和“调研问题的明确”这两个重要步骤,恰恰反映出现阶段大量的调研不能帮助经理们决策的原因所在。
我认为正确的市场调研步骤应该这样设计划分:
1.明确客户所面临的管理决策问题,也就是背景情况的认识。
这一步骤在经理人员无法清楚理解和表述其问题所在时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客户似乎提出了其面临的决策问题,但还是要根据背景情况分析。
H国一著名汽车厂家要在我国投资建立一摩托车生产厂,他们一开始提出的决策问题是“哪里投资环境好?”,并且把浙江萧山定为调研对象,这是个实地考察的调研方案。然而,调研刚开始就发现他们的决策问题首先应该是“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摩托车政策是什么?”,从而成为一个只需二手资料收集法就能解决的问题。
2.把管理决策问题转化为市场调研问题,也即调研问题的明确。
管理决策问题是指经理人员要做的决策,而调研问题是指能帮助更好地决策的信息提供。
浙江省一软件开发商推出一个家教软件,同时他开始面临投资多少资金开发市场的决策问题。市场调研公司要帮他收集什么信息呢?这次的调研问题是:国内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愿意购买家教软件的比例是多少?对该类软件的接受价位如何?
然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其中的毛病。第一个问题应该改为:国内在用并且配置能支持该软件的家庭电脑有多少?第二个问题也得改为:其中愿意购买正版家教软件的比例是多少?
调研问题的明确决定了调研数据是否精确有效,而在调研设计中把这一重要环节“省略”的操作者,正是无效调研报告的始作涌者。
3.调研方案设计。
在这里,我们要估计调研信息的价值,确定提供什么精度的信息,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测量技术,根据调研方法确定地点、对象、抽样规则等,还要确定数据分析方法和报告提交方法。当然,时间、费用和人员安排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把所有这些内容写入调研提案。
4.现场收集信息。
现场不仅可以是被访者家里,也可以是商业区,也可以是自己公司的监控室里,甚至任何合适的地方。
5.信息处理分析。
指信息从现场回到项目研究经理手上以后到报告撰写前的所有处理程序,又根据不同的调研方法会有不同的步骤。如,座谈会有审核、分类、编码、整理音像带、补充、统计(半自动)、制图表、打印、归档等。问卷法有审核、分类、编码、录人、缺失检验、分维度统计、制图表、打印、存档等等。
6.报告形成、提交。
分析报告的形成也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很多客户会提出,要在现场部分’工作完成后,数据处理前先提交中期报告。有的客户则会要求项目经理作解释讲演,那就需要一份讲演稿。这些形式的报告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最终报告均有较大区别。
7.总结反馈。
这一步骤也是很多同仁“省略”的对象,似乎交了报告就一了百了,全然不顾调研的真正目的是否达到,也不顾客户对调研的意见和建议。这不仅使自己失去进一步提高的机会,而且往往也失去了客户的订单。
最后,我想说明,咱们如此罗嗦地计较市场调研步骤的设计和划分,目的在于想让广大同仁正确认识“市场调研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为调研而调研”。
一、房地产市场调研的含义
房地产市场调研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及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营销决策,而客观、系统地收集、整理、研究、分析房地产市场有关信息资料,将其转化为决策所需信息的工作过程。
房地产市场调研的作用
1)有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2)有利于房地产企业适时开发新产品,抢占新市场;
3)有利于企业制订正确的营销策略;
4)有利于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房地产市场调研的内容
(一)宏观投资环境调查
(二)城市房地产市场概况
(三)目标客户群消费行为与市场需求容量调研
(四)项目基本状况调查
(五)项目所在区域市场状况
(六)项目开发策略建议
(七)营销策划和营销推广、销售执行阶段的市场调研
宏观投资环境调查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思想观念、办事效率、政策法规等。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环境如何,将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经济环境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发展状况;能源和资源状况;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人口分布、区域划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金融、证券市场情况;商业零售与贸易状况、居民消费结构、居民储蓄和信贷情况等。
社会文化环境
居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职业构成、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社会文化往往对整个社会有深刻影响,尽管文化有相对稳定性,但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生活习惯,审美观念往往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城市房地产市场概况
1、一级市场土地出让情况,包括土地出让数量及其规划用途、土地价格、土地出让金收缴情况;
2、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空置面积及结构;
3、全市房地产价格走势,不同区域和物业类型的价格情况;
4、全市主要发展商开发销售情况,包括开发量、竣工量、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
5、三级市场交易情况;
6、当地房地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三、目标客户群消费行为与市场需求容量调研
1、消费者行为调研
2、市场需求容量调研
消费者行为调研
消费者包括房地产商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消费者行为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社会阶层与数量、年龄构成、收入构成、家庭人口构成、居民居住现状与住房消费倾向、房地产购买偏好、购买动机、购买特点等。
市场需求容量调研
需求容量,是指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容量。只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现实的市场容量。
商品住宅市场需求容量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城市人口、家庭数量及变化趋势;
2)购买力,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储蓄余额、财产状况;
3)居民居住现状及改善目标,包括自有住房成套率、居住房型、人均居住面积等;
4)居民日常消费支出水平与消费结构;
5)不同社会阶层和收入水平的居民数量及其对不同类型房地产商品的数量、品质、功能、价格的需求特点。
四、项目基本状况调查
(1)宗地基本状况资料
包括宗地界址、面积、土地附着物分布、权属、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历史与现状资料、项目合作开发条件、土地获得成本、用地规划条件、与项目有关的投资及开发经营税费政策;
(2)项目所在区域市场状况
项目所在区域城市功能、区域建设发展规划、人口分布、居民收入水平、商业、文化氛围、项目周边环境、市政管网设施、交通状况、公建配套与生活服务设施、项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与竞争水平,主要竞争对手所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种类、数量、品质、特点、营销手段、销售状况等,潜在竞争对手出现的可能性。
其中竞争对手调研又包括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水平、资源状况、市场竞争地位、产品地理位置、种类、开发规模、产品品质、成本、价格、营销水平、销售状况、物业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与发展新产品的动向。
(3)项目开发策略建议
1、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调研;
2、产品定位,包括产品类型、功能、品质、项目总体规划研究;
3、开发策略分析,包括项目开发规模、开发周期、成本控制、价格策略等。
五、营销策划和销售执行阶段的市场调研
1、宏观经济环境研究
2、市场供需与竞争对手动态调研
3、消费者调研,包括: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服务包括物业管理的评价、意见和要求,客户满意度调研;
4、企业自身产品与服务调研,包括:产品优劣分析,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地位分析,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销售潜力分析;
5、价格调研,包括:产品最适宜的售价、新产品的定价、老产品价格调整及消费者和竞争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本企业产品价格与竞争企业同类产品价格的差异分析。
六、房地产市场调研程序
(一)调研准备阶段
(二)正式调研阶段
(三)结果处理阶段
调研准备阶段
1、确定调研目标
2、初步情况分析
3、制定调研计划
正式调研阶段
1、确定资料来源
2、确定资料收集方法
3、调查表及调查问卷设计
4、抽样调查
5、现场实地调查
结果处理阶段
1、资料整理分析
2、编写调研报告
七、房地产市场调研方法
(一)调研方法
1、全面调查法
2、重点调查法
3、抽样调查法
(二)资料收集方法
1、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查询、交换、购买、索取、委托情报网收集
①二手资料的收集程序 ②二手资料的收集来源
二手资料的收集程序
首先应确定需要什么资料。
第二步工作是从企业内部搜寻二手资料。
第三步工作是从企业外部进行搜寻。
第四步工作是对拟收集或已收集的二手资料进行评估,即评估资料的效度。
最后一步是确定需要收集的原始资料。只有决策所必需的,但又无法从二手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才有必要去收集原始资料
二手资料的来源
1、内部来源:
本人资料库、企业档案(会计记录、销售报告、其他数据资料)、企业内部专家。
2、外部来源
(1)组织机构,包括图书馆、外国使团、国际组织、本国政府机构、商会或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公会、出版社、研究所、银行、消费者组织、其他公司。
(2)文献资料,包括文献目录、工商行名录、贸易统计资料、报纸和期刊、综合性工具书。
(3)电脑数据库、互联网
(4)企业外部专家
(5)营销调研公司
2、商业资料获取方法:向市场调研公司购买
3、原始资料的收集方法:
(1)访问法:①面谈调查 ②邮寄调查 ③留置调查 ④电话调查
(2)观察法:①直接观察法 ②间接调查法
3、温度:百合生长、开花温度为16~24℃,低于5℃或高于30℃生长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长,超过25℃时生长又停滞,如果冬季夜间温度低于5℃持续5~7天,花芽分化、花蕾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开花甚至盲花、花裂。
4、浇水:浇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润,但生长旺季和天气干旱时须适当勤浇,并常在花盆周围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盆土不宜过湿,否则鳞茎易腐烂。
5、施肥:百合对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长开始及开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国外一些栽培者认为,百合对氮、钾肥需要较大,生长期应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对磷肥要限制供给,因为磷肥偏多会引起叶子枯黄。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
6、虫害:百合花的常见病害有百合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斑点病出现时可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1次,防止蔓延。
7、修剪:为使鳞茎充实,开花后应及时剪去残花,以减少养分消耗,影响其他花朵的绽放。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制作;步骤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67-1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它大多以5~8分钟的短小视频呈现,主题突出,内容精简,资源容量较小,容量仅需几十兆,可下载到电脑、手机、MP4等电子终端设备上使用。微课大多由“音乐+文字+画面”组成,轻松的音乐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精简的文字聚集了学习者的注意力,精彩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作为广大微课粉丝中的一员,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牢牢把握住因需而“微”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成果。那么,如何制作微课?
一、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是制作微课的首要环节和起点,科学的选题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本人在教学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的内容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离子共存问题”这一知识点理解困难,这方面的练习出错率高,而这个知识点不但是这一课题内容的重点应用,而且是历年中考的必考点。于是,决定制作一个关于这一知识点的微课,让学生回家后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资源准备
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为求本微课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必须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参照一般的教学设计,我精心构思教材概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自我检测。教学过程按照由理论到实践、化难为易的思路设计,依次为以下五个环节:进入课题、理论探究、捷径指引、实战演练、小结升华。由于“离子共存”这一知识点抽象深奥,因此,本人设计了形象直观的FLASH动画,使复分解反应中离子间生成沉淀、气体或是水的过程跃然眼前,指导学生利用生成沉淀、气体或是水来判断解答“离子共存”的题目。
教学结束前,设计了一则规律口诀来解答这一知识点——“反应物中有酸可不溶,无酸需都溶;生成物中气体、沉淀或是水三者有其一”。最后,还精选了三道针对练习,供学生看完微课后进行自我检测。
三、制作课件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本课题我采用了引导——归纳——运用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判断四组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来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微观上去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是构成反应物的微观粒子在溶液中形成了沉淀、气体或是水。通過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附录(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阅读,然后总结得出常见的会发生反应的离子对(即“七沉淀二气体一是水”)。再通过典型的离子共存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直观逼真的课件能令教学如虎添翼,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用FLASH软件做了动画版的离子反应,使离子共存问题的变化规律一目了然。练习讲解页面配上动画,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四、录制微视频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常见的微视频获取方式有外拍式(借助DV等拍摄设备录制)、录屏式(通过屏幕录像软件自动录制教师对着电脑讲授的内容或操作过程,同时录制声音)、软件合成式(利用图像、动画、视频软件制作或合成动画或视频)。微课《离子共存问题》主要采用了录屏式视频获取方式,用自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本人对PPT的讲解:启动Camtasia Studio,选择“录制PowerPoint”。打开PPT,单击“录制”按纽,PPT就进入了放映状态。点击“单击开始录制”这一按纽,程序便开始对PPT进行视频录制了。本人一边放映PPT,一边讲解PPT上的内容。PPT放映结束后,“停止录制”,点击“生成您的录制”,选择“自定义生成设置”,勾选“创建MP3文件”,然后一直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视频就初步制作出来了。为增强感观效果,有必要对视频进行修饰和完善。再次开启Camtasia Studio,导入刚刚做出来的初步视频,把视频片尾的空白部分分割移除,最后,为视频的片头和片尾配上背景乐,一个精美的微视频便诞生了。
五、发布微课
发布应用是制作微课的最终目的。本人把自我检测的练习题从教学设计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一文档,连同课件、微视频一同上传到班级QQ群,布置学生周末回家复习时观看并完成其练习。然后,根据学生对该微课的使用情况及效果,对本节微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后,把微视频与教学设计、课件、配套练习、教学反思等一起打包上传到学校网站,供老师们借鉴使用、研讨批评。
从使用后的效果看,本节微课成效显著,学生老师均收益甚多,在随后进行的两次中考模拟考试中,我班学生离子共存问题的答对率达到了90%。学生们希望,以后多提供此类资源供他们学习使用。学校科组活动时,老师们对本微课进行了研讨。他们均表示,微课能切实帮助学生攻克重点,化解难点。他们也已下载了该微课供他们的学生学习。老师们认为,微课,不但能用于学生课后复习的析难解疑,而且能用于课前预习,甚至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还能用于课堂教学,改变单一地由任课老师讲授的模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课题研究方法和步骤】推荐阅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12-18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06-01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05-31
教学研究课题选择的原则与方法09-07
课题研究的收获和体会10-12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和科研工作计划07-27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1-24
作文课题研究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