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的师德观(精选11篇)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 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一、对学情进行全面分析, 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作为中专学校的英语教师, 首先把着重点放在对学生情况的基本了解, 包括学习程度、来源地、家庭情况等各个方面, 全面了解学生。但同时也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 因材施教, 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进步, 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时期里对英语有初步的理解甚至有更深刻的喜爱。英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 更是一种素质和文化的培养。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 不要轻易地将自己关在英语学习的大门之外。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冲动地做出决定, 往往凭借兴趣决定自己的学习。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这一点尤其明显。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关注基础比较差的学生, 在中专英语的课堂上差生不是个别现象, 为了教学正常进行, 从基础教学开始要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 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把难度降低, 对于他们给予更多关照、多提问、多鼓励、多监督, 讲究技巧, 提问他们一些基础问题, 增加信心, 及时表扬。给全体学生充分的关注, 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获得发展。教师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让其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课后多谈话, 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从基础学起。有问题及时交流意见, 使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
二、认真备课, 解析教材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英语教学目的也逐步转向了实际应用。教材每个单元设计一个语言目标, 分为AB两大部分, 所有的练习紧紧围绕这个主题, 从单词、听力、语法、阅读四个方面展开练习, 逐步深入主题, 在巩固英语基础的同时, 又有生活中语言交流的实际应用。教材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 教学途径仍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传统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它以教师为课堂活动的载体, 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对于本单元的语法、交际用语、常用动词的用法等等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型的了解, 同时教师结合课本, 将所讲的内容应用于实际中, 让学生有更直观具体的感受。再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 提出一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或举行一个对话活动, 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 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同时促进同学间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亲身感知西方语言的文化。
三、注重能力培养, 运用多种方式强化训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交流的。因此, 英语学习中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教学中多应用简单实用的生活用语, 先让学生以四人一组练习, 然后再提问。这样学生运用集体的力量培养了自信, 做起练习来更加从容一些。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中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是很好, 教师应注重基础训练如单词和简单的口语对话, 针对重点短语的造句。培养语感, 配合练习册结合每个单元重点做习题练习, 以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通过以上的练习, 让学生既有实践应用又有理论知识, 同时又将英语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了解了英语这门学科和西方文化知识, 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抓基础, 抓重点培养学习能力
古语说:“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打好基础对于考试需要以及以后的升学方面远远不够。 (1) 从语言抓起, 读背音标。学会自己拼读单词, 并且有计划地背单词。同时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 重视课前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阅读课文发现文章中的知识点并且有条理、有重点地记笔记, 更好地把握重点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要更加细致地为学生制订好学习的步骤。让学生有计划地背单词, 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画出重点单词, 要求学生一定要背会。并同时培养学生查词典的好习惯, 对于不认识的生词和生活中看到的词语都可以查字典。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解决。对于课堂中的问题, 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开始阶段, 可以在学新内容前让学生进行一次热身运动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课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讨论课文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上课时由学生来讲解, 教师做适当引导或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之后, 可以留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文章中的知识点, 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增强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英语学习也有了更强的自信心, 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为更好的交流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在中专英语的学习中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问题, 面对诸多困难更要发掘教师自身的能力将这些问题一一化解, 不断开拓创新, 将有限学习时间高效利用。鼓励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更好地学习英语的同时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使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科学出版社, 1999.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关键词:课程;体验课程;文本课程
过去,我认为“课程”就是按学科需要编制的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自己无权去进行改动,也没有必要思考课程的问题,自己的任务只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忠实而有效地传递学科课程。
那么,我们就从什么是课程说起。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大家对课程都做了同样的解释,宋代的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课程指功课及进程。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升到了一切为了学生,我们的每一个课程环节都要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和生成。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逐渐认识到:我们的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一种“体验课程”。什么是“文本课程”呢?“文本课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什么是“体验课程”呢?“体验课程”则要让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题。
现在,我就以我所教的学科来谈谈我的课程观。在课标培训上我们一线的美术老师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观念,“死中求活”“不死不活”。什么是“死”的,概念是“死”的,什么是“活”的,人是“活”的,方法是“活”的。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自然不会是“灌”给他,而是要把“文本课程”转换成“体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自己去理解和感受,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比如,我们在上湘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五角星》中,在给学生讲到肌理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讲授新课】
1.视觉感受
(1)欣赏冷军的油画《五角星》
由学生自己来谈欣赏作品的感受,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来自学生最直观的体验,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进行绘画创作。
(2)视觉感受不同“五角星”
2.触觉感受
(1)小游戏,“你摸我猜”
请同学通过触摸盒子中的东西,说出给自己的感受,由下面的同学来猜出是什么东西,准确地说出它的名字。
(2)引出“肌理”概念
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如果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课程中应该要传授的知识层面上的内容是肌理,了解和掌握肌理的概念,那么我采取了让学生首先通过视觉感受,说出看到的肌理效果,再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玩在其中,从而体会到肌理的触觉感受。通过实践、体验、观察、叙述,肌理的概念已经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种知识不是死记硬背。
再举一个例子,在《我的卡通故事》中,我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来说自己喜欢的卡通片,并说出缘由。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叙述出了我们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卡通的特点。老师只要一点拨学生马上就能领悟到并且印象深刻。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课程既要有“文本课程”,也要有“体验课程”。我认为,二者互相依托,缺一不可。“文本课程”是基础,“体验课程”是提升。
如果只有“文本课程”,我们的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学,教师没有兴趣教,不是说这样就没有人能学好,而是每个学生各有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体现学生的个人所长,使课程上升到“体验课程”,即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这样的课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参考文献:
[1]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1.
[2]杜威.民主主義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
新时期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师德,大多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等等,只要教师珍惜教育岗位,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对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你就是一个师德合格的老师。然而,新时期的师德应该是教师在完善自己人格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要尊重学生。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其职业道德包括博大的师爱、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高超的育人技巧以及堪为人师的高尚风范,即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师德,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新时期师德的思考:
1、人文关怀,精神建构。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我们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3、乐于奉献,实现自我。教师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要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在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时期的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应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师德呢?我认为“爱心、知识、人格、理想”是师德修养的四要素。
“以爱心为教育前提”: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师爱就是师魂。所以我们要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以广博的知识增强教育的力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言而无文,则行之不远”。因此,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现代科学精神武装的头脑,才可能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真正高尚的道德修养。
“以独立的人格影响学生素质”: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教师不仅要在讲授课程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记得我第一次演讲是初三的时候,那时候是我们班级组织的一次演讲,首先演讲前的准备很重要,经过几次修改,我写了属于自己的演讲稿,这样一来,记忆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因为演讲时是要脱稿演讲的,眼神要跟观众交流,演讲前一晚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想象着在班级演讲,就这样一遍遍在脑海演练着,当我真正身处讲台进行演讲的时候,我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因为我在梦中已经排练过,抑扬顿挫的言语,再加上适当的动作,我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一阵阵掌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之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也深刻的理解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演讲,之后也参加过很多演讲比赛,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大学的演讲比赛,连续两年我都代表我们系参加院的师范生综合素质演讲比赛,那时候先是班级竞选,再是系里竞选,接着到院里初选,最后来到院里的决赛,同学们和老师的支持是我勇往直前的动力,过关斩将似的一步步走来,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是如此美好!
安塞初级中学
高春秀
近20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的懂得,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关键就是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性格、爱好、兴趣、家庭状况、家庭教育情况、思想学习动态、与任课老师的关系等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有的放矢,才更有效果。下面谈谈我与学生所做的谋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吸烟、上网是中学学生通常的恶习,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禁止。我在班级组织学生举行告别网吧、禁止吸烟的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烟酒对学生的危害》、《吸烟低龄化,危害警世录》、《上网的利与弊》。学生自己找材料,自由演讲吸烟的危害,吸烟与疾病的关系,青少年吸烟产生的后果;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弊,从而杜绝上网聊天、玩游戏现象。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认识到吸烟、上网对青少年的危害,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对他们敲响警钟,使他们产生共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常性深入学生的宿舍,餐馆及学生自由学习的场所,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某天到学生公寓里检查卫生,迎面而来阵阵鞋子、袜子的臭气。走近一看,被子凌乱、脏黑、饭碗不洗。针对学生卫生习惯差的特点,以次为契机,班级开展“卫生知识讲座”,讲述个人卫生与传染病、皮肤病的关系,春天如何预防传染病,让学生勤洗手、定期理发洗澡、晒被子、换洗衣服等。通过讲座,学生知道了卫生常识,意识到卫生习惯差产生的后果。之后学生都很注意个人卫生,养成一定卫生习惯,加上班主任和学校公寓管理员的监督,他们的卫生习惯大为改善。
用心去了解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赏识、信任的基础上。要教育好我们的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只把精力放在抓学习上,必须学习、生活习惯多方面一起抓,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首先,要了解学生家庭概况,比如: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最后,要了解孩子的教育背景,知识积累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只有我们用心去了解了学生的一切,我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教育他们、关怀他们。
二、.用爱去关怀学生,用信任温暖学生
师爱是社会关系中一种特殊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职业情感。师爱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育中,如果缺少了教师对学生真情的投入,缺失了真诚的关爱,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的相遇、相通与交融。但是,师爱并非是盲目的,师爱的表达也要恰当,否则,不但对学生无好处,反而会成为一种伤害。另外,师爱要全面、公平,不能有失偏颇,不能无原则的造就和放任自流,更不能对学生护短。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好似家长。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小家庭,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重视程度不一,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学生们在各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让“好学生”享受一些特殊待遇,这样的做法容易加剧学生两极分化,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后进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作为班主任,要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激励每个同学健康发展。比如:对后进生给予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对易骄傲的学生,适当地来一点“挫折教育”。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盎然,开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的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班主任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使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学习的热情。的确,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在学习上有些困难,有的同学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再加上自己贪玩,家长过于溺爱,教育方式不正确,造成了学习成绩及各方面都比较差,常受到同学们的鄙视。作为班主任,笔者对于这些特殊学生,首先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尊重和帮助,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三、用人格打动学生
在学校,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深的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作表率。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它犹如一粒种子,一旦撒播在学生的心田,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学生的一切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如要求学生不随地扔垃圾,老师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使用剩的粉笔头不能随手乱丢;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自己上课就要守时准时;要求学生讲话文明,教师首先要讲话文明,不说脏话,掌握文明用语。这样,“润物细无声”,班主任的能力威信和情感威信就会逐步树立起来。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时刻提醒自己,几十双学生的眼睛时刻在盯着自己,要使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地体现我们教师的表率作用。
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我们所要教育的学生,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果我们的班主任多用心去了解我们的学生,用爱去关怀我们的学生,用信任去温暖我们的学生,用人格去打动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尊、自立、自强,健康、愉快成长。
四、以身示教,率先垂范 通过与学校相关科室联系,安排我在开学第一周、第二周亲自担任该班钳工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发挥自己在专业技术上的特长,利用实训教学特殊的教学环境熔讲道、授业、解惑于一体,以我的技术特长征服学生,热爱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做到诲人不倦,特别关注“差生”。有个学生叫成某,母亲早逝,高一时调皮捣蛋、逃课厌学,是这个班有号召力的所谓“头头”。但我发现他在实训时很多内容一教就会,于是安排他加快进度,单独教他正常教学以外的内容,例如修理台虎钳、钻床,磨钻头、錾子等,让他明白学习上他不是“优生”,但在技术能力上他能成为“尖子”,促进其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我又不失时机的在课堂总结中对他进行表扬、激励。这个学生越学越有劲,不仅自己学,还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主动教其他学生,两个星期下来完全判若两人,他所获得的成就感,增强了他的信心。以后上课他也知道做课堂笔记、做作业,上课不讲话,再未发生与老师对抗事件了。学生都很聪明,这样最坏的学生都被矫正了,何况其他人呢?很多班主任都有一个共识,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二周实训,我与全体学生打成一片,天天与学生搅在一起,零距离接触。以我的技术能力、过硬的作风,以我对学生的真诚与一视同仁的教育,感染、熏陶每一个学生,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潜树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对班主任老师产生了期望与依赖。这为我以后进一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教师人格的特殊魅力在一定成度上是学生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
五、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营造学习氛围
学生习惯包括:上课习惯(上课带书包及学习用品),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对部分缺乏学习意识的学生(初中期间长期旷课,进校不带书包)要求他们进校带书包和学习工具。学生背着书包就会意识到自己还是学生,应该按时到校上课。其次,要求学生上课写笔记,集中学生精力使他们渐渐进入学习状态,课后要求学生按时作业,巩固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后的督促,提醒和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独立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级风貌的基础。我班张某,王某以前长期没有书本、笔记、学案和书包。高兴就来上课,不高兴就上网吧,全无学习意识。老师与家长联系,给孩子买来书包等学习用具,老师、家长控制上学、放学时间,每天检查书包、笔记和作业。学生背着大书包不便出入不恰当场合,加上老师控制与约束,最后,学生能够坚持每天上课、写笔记、做作业,渐渐进入学习状态。
五、扬长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班主任老师爱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要帮助学生找回自身的动力,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使学生在我学习、我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给学生介绍俄罗斯的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是一塌糊涂,连加入少先队都成为老大难,但他是“孩子王”,他就以“孩子王”自居,坚持学习,大学毕业后当上了特工头子,而今成为俄罗斯总统。本班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例如林某同学爱好书法,柏某同学爱好写作,翟某某同学爱好钳工,郑某某同学爱好电工,钱某同学爱好汽车,钱某某同学爱好电脑,阮某某同学爱好说笑话等,我不断寻找机遇,让他们在各种场合分别去发挥自己的专长,取得成绩,增强学生自信心。例如:柏某同学2009年在校寒假征文中获一等奖,扬某同学2010年在校“迎十运、爱家乡”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等。让学生重新找回自我,树立信心,鼓励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发挥,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禀赋、有潜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后进生呢?
六、构建和谐班级
班主任老师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接任该班班主任之前,我已经将所有学生电话号码全部落实,这样便于老师与家长及时联系。一般问题我尽量不告诉家长,能自己解决并能起到一定效果的尽量在班级处理,这样避免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如果学生有严重违纪行为时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主要还是面对面交流为妥,并且当着学生面一分为二的评价一个学生,而不是向家长告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要充分了解情况后,指出问题以得到家长支持。与家长交流要诚心诚意,让家长与学生能同时理解班主任老师确实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打动家长及学生的心,使他们愉快的与你合作。该班赵某某同学一向无心向学、惹是生非,他在上数学课时捣乱,而被数学老师打了一下,他趁机发难,打算找学校评理,刚好那天他与其他同学闹着玩将手摔断,我与数学老师及时到医院问候,家长及学生深深感动,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学生终于明白自己的无理取闹是导致老师无心之失的重要原因,回校以后,他变得很诚实,再也不起哄了。事实证明,老师的诚意比讲一百个道理更有效。职业学校学生生原素质之所以很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教,我经常召开家长会,在会上将每一个学生情况进行通报,将班级整体状态向家长们坦白,让每一个家长都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班里的位置、状态,促使他们从教不严、养不教到教养结合,力求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只要班主任老师能作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并改善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过程、学习过程、思想过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珍视学生的个性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激情,并增强为下一次行动继续努力的决心;让每一个学生懂得一个集体的繁荣,既要依靠个体,更要依靠集体,只有当全班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不要强求一致,则不会出现差班,差班也一定会被扭转,一定会创建出一个和谐的班集。
摘 要:
歌唱教学中的发声技巧训练是每个教师引领初学者迈入声乐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是基础也是保证。在声乐技巧训练的学习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气息用不上,位置挂不住,声音散、白,过多用嗓等难以解决的技巧问题。本文本着笔者对歌唱艺术的热爱,结合自身学习的实践经验,介绍主要阻碍歌唱学习中技巧提升的因素,然后结合笔者歌唱学习实践经验提出笔者对歌唱学习中的技巧训练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歌唱学习
技巧
发声
声乐是强调以人体歌唱器官为乐器,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歌声的音乐艺术。它是一种基本的、以人的嗓音来表达传递感情的音乐形式,与人类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因为得到语言的辅助,它比舞蹈或其它器乐演奏等形式都更适合演绎特定的感情和概念。即使是那些仅仅抒发感情的无词歌,由于嗓音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也使其成为人类感情交流方便又重要的手段之一。
歌唱教学的目的是使学者能够掌握歌唱的发声技能,而唱歌技巧则是学者学会歌唱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是学者借声乐语言来表现情感的手段。为此笔者选取以声乐初学者唱歌学习中技巧的训练为命题提出几点浅见。
一、歌唱发声内在品质要求
(一)情感、情绪的把握
情感和情绪品质是指声乐学习者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在学者的情绪发生时有机体外部发生的明显变化,称之为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学者的歌唱发声活动和他们自身的情感、情绪息息相关、在进行歌唱发声活动之前,学者要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即兴奋、积极、饱满向上的精神状态,除特殊作品表现的需要外,大都不要在情绪忧郁、无精打采、神情疲惫的状态下进行发声练习。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一般在情绪
高涨时进行发声训练会感觉很通畅,而情绪低落时即便是强迫歌唱也达不到良好效果。
(二)性格、意志力及想象力表现
声乐学习者的性格品质是声乐学习者对现实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中的意志力是学者练习发声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困难与挫折常常考验着他们,因此,达到学习的目标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千方百计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特征是学者能否继续学习下去的保证;同时由于发声练习中生理特点的非精确性的特征,声音的色彩、重量、质量、形状等等描述都是经过学者的大脑感官想象后表述的,而学者接受到这些信息后又要以想象的形态把它还原成声音的效果,这期间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在具体音乐作品中,想象力是歌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必要手段,艺术歌曲中的情景描写以及歌剧作品中人物的场景表现、心理活动等都离不开歌唱者经过想象加工之后的音乐表现。
(三)乐感、表现力的要求
声乐学习者的乐感的品质在具备了学习的性格、意志力之后开始形成的。人们常说学习音乐需要天赋,那么学声乐就更需要天赋。现在有些音色还不错的人们,张嘴唱歌总是跑调缺乏美感;相反,有些并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尤其是年龄较低的牙牙学语的小孩,在听到音乐时准确的晃动身体,更有能在无意中哼唱完整的旋律„乐感就是那一对长在天使身上的翅膀,有了它才有在学习道路中有所作为的能力。
声乐学习者在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素养与技巧之后,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怎样去表现音乐了,但是同样一个作品不同的人来演绎就会有不同的差异,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因此,表现力的大小也是学者学习歌唱发声的重要环节。歌唱是学者用以抒发和交流思想的最自然、最亲切、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歌唱正确发声的主要对策
(一)歌唱中气息的控制与流动
说到气息,一直流行一句常被人引用的说法:“谁知道如何正确呼吸,就知道如何歌唱。”这句话表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所以有很多初学者学习发
声时就花了大量的时间练习吸气和呼气,可是到了真正进行歌唱时却发现,练了一通气在唱歌时几乎用不上,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者在歌唱发声时,为了保持住气息时而死憋气,经常造成呼吸不畅的笑话。那么,学者真正歌唱的呼吸又是怎样训练的呢?笔者认为,控制气息是保持气息的正常呼吸流动状态,憋气的方式当然不可行。
要声乐学习者保持自身气息的呼吸状态笔者的具体建议就是:在体会气息时,要尽量少用腹部绷紧那种类似抬桌子之类的死力,声乐演唱过程中的气息是建立在合理、适度用“力”的基础上的。死命的使蛮力本身就是对歌唱中气息支持的错误理解,所以强调歌唱过程中气息流动状态的保持才能真正避免“死用力、用死力”的误区。
(二)声音的高与低的把握
在实践中发现,学者们在进行歌唱发声训练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学者状态好的时候,平时不敢唱的高音也能轻松的唱上去了,低不下去的音似乎也可以唱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学者在无意识中协调好了声带与气流的关系的结果,但是学者们基本不明白发声有时候高一些有时候又低一点的原因,其实这样通常就是混淆了“高位置与支点”的关系的原因。打个比方,比如说放风筝,风筝飞的越高并不是拿风筝线的人站的位置高,而是放风筝的人(或者说线板)与风筝之间的距离加大了;这就像学者发声时一样,一定是要拉开位置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位置不低且支点不高,高与低指的是歌唱过程中的这一条平衡线,协调好它们声音才能在低中高各声区统一音色。
从生理学角度来考虑,音高的改变就是改变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的关系。当音高上升时,“各个方向拉扯喉的颈肌在建立纵向张力中帮助环甲肌,舌骨甲状肌本能地把甲状软骨拉向舌骨,这时那些上提舌骨的肌肉本身也扯紧,整个喉就上升;然而,环状软骨板是部分地靠食管以及靠气管和肺的重量来稳定的,就把声带拉紧。”①从而为气流提供了较大阻力,导致较大的气息压力使声音上升,同时响度增强。而这时,过多的强调声音的高位置而不去关注低支持,这样失去了支点的高音也就不算是高位置,最多可以说是高声大叫而已;而如果只在意低支点不关注高位置,不只高音唱不上去,而且歌唱的声音会偏低。这就要求我们学 ①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7月.P80
者在进行发声学习过程中既要保证歌唱的支持点落下平稳,又要注意加强高位置的声音共鸣以保证音色的饱满有力。可在歌唱过程中先将支点放于高位置,然后在歌唱中将气息往下至胸腔走。
(三)真假音的把握教学
在学者进行歌唱发声练习时,单纯的真声或者假声歌唱,不仅学者的音域会受到极大地限制,而且无法有统一的声音效果。真假混合声就解决了这种声音难题,有人概括这种发声关系为:“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既真又假,真假结合。”②在笔者看来就像北方人吃面食前的和面一样。和面首先要有面粉和水,面粉就好比真声,水就好比是假声,把面粉和水揉在一起就像是把真声与假声混在一起,从音区上来说笔者的感觉是低声区面团要硬一点高声区面团要软一点,越高越软越低越硬,也就是说低声区真声可以稍多一点(可将支点放低一点,往胸腔内唱),高声区假声稍多一点(将支点放于较高位置)。
因而我们学者在歌唱发声时,所用到的音都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使用面团加工食品的过程,所不同的是每个音相对于别的音来讲都对面团的软硬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学者的学习过程中有老师的指导及耳朵的帮助,慢慢适应混声的比例并掌握它。
参考文献:
清泉初中陈丽明
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与一个班主任有很大关系,不同的班主任即使在同一层次上分出的班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因而从目前教育的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家长有择校择班主任想法也属于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所以很多学校都十分注重班主任的培养和选择。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班的发展走向,甚至影响整个班学生的未来。显而易见,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心得和感悟,下面就班主任效应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管理的阶段效应。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确定自己所带班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总体目标确立后即行具体的阶段目标。比如初中班主任,你就要让学生知道初一该做什么,初二该做什么,初三该做什么。目标明确后,班主任就要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初一阶段应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培养习惯,思想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初一学生年龄偏小,向师性占主导,关爱是初一班主任工作的主题。初二是学生思维的转型期,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一阶段班主任工作难度大,应理解、关爱、疏通并重。理解是前提,关爱是基础,疏通是关键。利用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与学生交谈讨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使自己更多的了解、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效果会很好。初三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同时升学的压力和忧虑也无形的加重。这一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应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为学生分忧解难。班风是建设重点,一定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班主任管理的深水效应。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力量。因此,要不断完善自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在探讨学生管理方面经常听到诸如:这个班的学生不遵守就寝纪律,哪个班的学生在打架,又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某个学生又不做清洁之类的议论。要我说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做到位,也就是要下深水,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记得在2004级的那一届学生中,我班有一个姓付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每天晚上都会溜出去到网吧上网,由于他很好掌握了学校管理时间上空挡,很难发现,同寝室的同学反映也没有充分的证据,我找他谈心,他也不认这个点子,我说相信你没去,并嘱咐好好学习。于是我便从当天晚上开始,每晚12点以后悄悄到寝室检查,很快就把他逮个正着,在事实面前他服了,他也为我的做法感动,并改正,毕业后顺利的升入了高一级学校。还有一件事到如今也令我记忆尤新,2008级的女生的就寝纪律不理想,老是根治不了,批评无济于事,追查起来,同学间关系又融洽,怕造成矛盾,也弄不出一个究竟。于是我就选择了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晚上,在学生还没有下晚自习就到女生寝室的卫生间呆着,听她们谈论、吵闹、嬉戏,一直到学生就
寝半小时后才出来。我没说什么,只与同学们打了一个招呼就走了,第二天违纪学生自动找我,我只是笑笑。从哪以后女生寝室纪律便有很大的改观。我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有一种无声的强大的教育力量。班主任们请用自己能下深水实际行动,伴之以生动透彻的说理,才能产生感染、陶冶学生情感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出一个出色的班来。
三、班主任管理信息整合效应。如果想培养出良好班风,把班级建设成班级成员引以为荣的的集体。那么,班主任就要有及时整合信息的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的总统,总统的任务之一,就是处理、整合班上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学生与家庭之间的信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信息。班主任只有通过信息掌握,合理公平的处理各种信息才能有利班级的健康发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公正,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而无论成绩高低,表现好坏。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信息的整合为全面正确的教育学生提供保证。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好,教师要有包容一切的博大的胸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老师的信任、尊重和关怀,班主任的信息整合得好可以唤起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和希望。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使学生走上歧途。
敬爱的党组织:
时代不同,要求入党人的动机也不同。在革命战争时期,人们的入党动机可以说壮怀激烈,视死如归。1920年,***一经建立,陈独秀就阐明观点,不搞职业革命,也不学苏联,***只作为一个党派生存,这就是当时入党人的动机。1927年,以毛泽东为首的***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此时入党人的动机,是*****,解放劳苦大众。1937年,国共第二次握手,这时***人的入党动机是赶走小鬼子,不做亡国奴。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会,阐明***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小日本子投降了,***不容***生存,此时***人的入党动机就是**老将,解放全中国。
和平建设年代,毛泽东倡导全党保持“两个务必”。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那时的***员是那样的单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襟怀坦荡,大公无私。大批***员的入党动机是浪漫的,高尚的,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人们的入党动机也经历了一个由茫然到一切向“钱”看的过程。那时人们的观念,行为逐渐觉醒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先富了一批人。在地方,有些党的组织机构是不管 “白猫”“黑猫”,只要条件差异不二,都可以成为党的一员;在高层,这个问题就争议到了党的十五大了若干年后,中国***诞生了三个代表理论。有了这个理论,***队伍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理所当然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把中国***的基本性质提升到了一个更新的政治高度。
在新时期中国***的组成成分和过去不同了,它不单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有无产者,有产者,中产者,资产者都可以成为中国***的组成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富翁排行榜中前一百名,一半以上是**党员,这些率先富起来的人,的确支撑着改革开放的框架,是滚滚经济大潮的中流砥柱,他们不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的确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中国***在执政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新的理论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变化,这是举世瞩目的,毋庸置疑的。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占据了上层建筑,知识精英走上领导岗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理论,力求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随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发展壮大的一面,也存在令人忧患,焦虑的一面。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艰巨使命,以一个够格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轻信,不盲从,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抉择。当代不仅是我们成长的关键期,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转折点。稳定压倒一切,促进民生和谐无疑愈发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厦的基石,薪尽火传,共尽绵薄之力。
汇报人:党团范文网
2011年5月28日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如何发展自我思想汇报
说实话,关于“我的教育风格”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想过,不过这次作为“国培”作业之一提了出来,肯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还是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回顾我20多年的教师生涯,这一路走来,要说形成独特教育风格恐怕还不是那么凸显,因为我作为一名教师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只能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的养成了带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教学风貌。
现从我个人的理解角度简单归纳如下:
1、态度端正:初中政治教材尽管从社会发展简史到法律常识、到公民、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到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变化,我也是在反复的教,但从来没有懈怠,课前都要认真备课,阅读教材,翻阅参考资料,书写教案,每年的备课笔记都在更新、完善;上课更是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任务;每次作业从布置到批改都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学校安排的任务总是尽心尽力的去完成,从来不抱怨或消极对待。虽然我不是很优秀,也不突出,但是我的踏实工作态度为我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在教学中更能驾驭,更有信心,工作也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肯定,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的那种快乐和愉悦。
2、平等民主:在与其他兄弟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中,总能感到有些老师对待学生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是那些“重点学校”的老师,当然很多家长也还是认同的,认为这是“严”的表现,严才能出高分,也许会出高分这我不否认,但我认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这种不平等、不尊重的教育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以后正确思想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显然违背了我们教育的目的,但在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一些学校、一些老师的身上却习以为常了。也许我一直在农村中学,也许我的性格使然,我对待学生始终做到尊重人格,民主平等,不歧视任何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本人总是面带微笑,用平易近人的语气神态与学生交流对话;摒弃“师者为尊”,让每一个学生有被尊重的体验;做学生的“大朋友”,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
师生关系。我也从中收获颇多,比如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在批评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时、在安排班级工作时,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显然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3、朴实平和:我性格不太张扬,但对自己的课堂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精心准备、潜心研究,理解并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研究并设计好教学的细节,40分钟的课堂,师生不带有高度紧张的情绪,但却有逻辑严密的思维构筑,师生在朴实平和之中,感受教与学的快乐,我的课堂不求目标多高多大多全,但求内容亲切实在,一节课下来,要有所收获。所以我的课不敢说学生非常喜欢,但起码我走进教室学生还是欢迎的,每次检测,学生成绩虽不是很突出(我不推卸责任,但真的原因很多),但也还算能说的过去吧,尤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让他们终身受益。
4、学教互动: 我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理解和合作,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的统一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与学是双向的,互动的,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境互动。我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同时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互动教学中,提供足够的针对性服务,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智能建构。
5、注重基础:我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梳理,注重构建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堂课40分钟效率,不搞花架子;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求学生梳理一节课的要点,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我自己也会常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6、注重整体,条理清晰:我上课非常注意知识的整体框架结构以及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的引进、新鲜的学生感兴趣材料等等,这让我的教学更符合当今社会发
展是要求,更能够被学生接受,也更能增强教学效果。
8、注重反思:通过创设情境,采用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解题方式及其过程等进行主动反思,从而在主动反思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升华品质。
9、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思品课的生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实际、社会生活的实际,用学生身边的事来解读书上的理,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教学的生活化、有趣性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吸取知识的营养,使学生对学习的结果理解得更深刻更牢固,实现三维目标有效整合。
我对“务实”的解读,一是教师自身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有效的方法。多年来,我形成了备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意识,努力做到知识结构由浅入深,教学设计贴近实际;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整体效益,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使他们在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相关能力也得到发展。
我之所以想到上这样一堂课,甚至还敢拿去让杂志发表,更主要原因还是我想对当下的小学文言教学表达一些个人想法。我很想借这个大众熟知的教学内容的来厘清一下小学文言教学的价值、策略和边界究竟在哪里?尤其是站在儿童生命发展的高度,探讨一下小学生该有怎样的文言文学习经历?当然个人能力有限,课堂的遗憾也是显而易见。
这篇文章是人教版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是学文言文的第一口奶。我相信作为启蒙的第一次文言文教学,它的味道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结合本课教学及日常观察到的文言文教学现状,笔者有一些思考,和大家讨论。
一.文言文启蒙在语文教学版图中应有合适的位置
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有一代之语言。文言作为过去农耕时代的产物,代表的是一种慢生活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它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更加复杂、更具逻辑性、信息量更大的世界。但文言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我们仍需保持一份温情和敬意,更何况其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对于文言教学在儿童语文学习中该占的份量及学习方式,各路学者因自身经历及所据立场不同,不少结论如同水火两立。笔者以为,夸大其词和拔高要求,视而不见和弃如敝帚,这都是对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小学语文的学习必须要给予文言合适的定位,而不是如当下的教学现状,只是一种点缀和装饰。
小学文言启蒙首要的是材料。材料质地需清浅、有趣、典雅。除诗词外,文言文首选小故事,特别是机智幽默类文言是上上之选,比如这篇《杨氏之子》就是佳作。
二.文言文启蒙教学要遵循以朗读为核心的基本阅读规律。
文言言简义丰,单音而韵长,讲究音律的起伏流转,因此文言文大多读起来琅琅上口。而儿童对音韵的感受优于成人,所以当他们初读文言时,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义,而是音韵。通过放声朗读,可获得对文章整体的初步感知。
文言的读,必须扎扎实实,从严要求,力求正确流畅。诚如朱熹所言:“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本课一开始教师的反复范读及学生的跟读,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但读忌单调,防止引起学生的认知和审美疲劳。文言的读因目标指向不同,形式也大有迥异。猜读、跟读、正读、对读、诵读等等,均可顺势而为。
如前面教例所示,随着课堂的推进,朗读需与文本理解、情感体验交融进行。朗读不仅是感受语言的音韵句读,更能获得人物形象和叙事情节。以实现读中体验,读中求义。诚如曾国藩所言:“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三.文言文启蒙教学更要有游戏精神
人天然有趋利避害的动物性本能。孩子更甚。他会被愉悦吸引,而抗拒枯燥乏味。如何让文言吸引孩子,是教师的专业考量。
本课我力求体现自己一贯提倡的游戏精神。比如把三个学习任务并不高明地改装成为了三个游戏。从教学的现场来看,学生还是因为这样的转换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当然课堂本身的安全感、愉悦感和习得感都是游戏精神的核心要素。
面对离学生现实遥远的另一种语言范式,如何开发整合文言文本中的游戏元素,如何把文言内容加以游戏化学习的包装,如何在教学行进中秉持自由与快乐的追求,都是我在本堂课教学中思索的问题。
个人认为,让学生把文言学习与好玩快乐画上等号,这才是基于儿童认知科学的文言启蒙。
四.文言文启蒙教学要有边界意识
学生学习文言绝不是为了用这种过去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当代的生活及情感。其价值首先是与过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沟通,其次是学习优秀文言典雅蕴藉、言简义丰的语言风格。儿童的文言启蒙的重点在于让孩子看到文言能够产生一份亲切,而不是避而远之;是能够持续喜欢,而不是追求字词句的精确答案。因此,厘清文言启蒙教学的边界对于一线教学现场很有必要。
笔者以为,文言教学的边界大致应是“感受文白异同、读通文本、粗通大意、感受形象,乐意亲近”,这是从儿童认知学习的特殊性和对其未来文言学习预期做出的判断。这也是我本课的教学追求。比如本课开始时,让孩子感受文言与白话的异同,就是想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文言的认知模式。
对当下的语文学习来说,文言对于孩子的精神和言语生命有价值,但不是最主要的。对于浩如烟海的文言和过往的学习方式,我们绝不应神神叨叨的“复古”,而应坚持拿来主义,让其成为儿童语文素养和精神版图中的一块拼图。
作者:莫国夫
【谈我的师德观】推荐阅读:
浅谈我对师德的认识12-27
也谈我的班级管理之道11-13
浅谈我的初中英语作业评语12-21
关于我的师德观心得体会12-27
浅谈我对法律的认识06-21
浅谈我对合格党员的认识06-26
师德观10-22
浅谈我对教学设计的认识07-28
浅谈我对新农保工作的感受09-28
浅谈我眼中的中学生心理问题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