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教案设计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灯笼教案设计

灯笼教案设计 篇1

幼儿行为基础

在平时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折纸的兴趣也比较大,能够认真折纸,但是对于看图示折纸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的灵活度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先折“双三角”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彩色方形纸;颜色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片《灯笼》折纸图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气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一只。

3、彩色长纸条、剪刀、浆糊、棉签、颜料。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幼儿学习折叠方法—幼儿操作—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挂在店门口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

2、引导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出示折纸图示,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按操作卡片图

1、图

2、图3折好:图1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图

2、图3把两只尖角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师出示半成品讲解并演示图4“双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间,另一只手对捏两道边后,用手抹平就成图4下面继续图

5、图

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气的灯笼示范吹气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大家开始折双三角,折好再按图

5、图

6、图7折成图8.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一个步骤都要用手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面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子,吹好气以后再把上面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小朋友用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折纸,并指导幼儿粘贴,注意粘贴的部位并保持整洁。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把做好的灯笼悬挂在窗台上,让全体幼儿来欣赏,找出折得好或装饰得好的灯笼,让幼儿说出喜欢哪一个,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较高,当教师示范吹出灯笼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新奇,还给与教师鼓掌,也由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根据图示一点一点的进行活动,而能力弱的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但是整个活动能进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础上能有创新,将灯笼变成了话筒。

灯笼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道灯笼的制作方法,尝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

2、做做玩玩中感受新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生活中已认识灯笼。

材料准备: PPT、人手一份灯笼制作用具、幼儿准备废旧盒子若干、胶水、丝带等

重点难点:

知道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

一、PPT,欣赏灯笼

1、欣赏灯笼照片,认识元宵节。

2、讲讲说说,话元宵:

(1)元宵节的来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讨论话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灯笼上有些什么?

二、制作灯笼

1、出示范例灯笼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画上新年中人们的活动——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中间剪出一条条的分叉(不能将纸剪断)——打开纸张粘合——添上穗子和装饰物。

3、强调制作步骤,分叉不能将纸剪断。

4、幼儿制作,教师帮助巡视。

5、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

三、玩灯笼、装饰教室

1、在音乐声中拉灯笼、玩灯笼。

2、为教师装饰灯笼,感受节日气氛。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制作收集到的盒子灯笼。

灯笼教案设计【3】

活动目标:

1、幼儿按图示将灯笼卡片取下,并做好灯笼。

2、引导将灯笼在活动室,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浆糊,灯笼图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的过年的时候,在我们的家门口会挂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有灯笼)。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老师准备的范例灯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灯笼,到了过年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做的灯笼挂到自己的家门口,这样为新年增添热闹喜庆的气氛。

3、出示制作灯笼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制作灯笼需要哪些材料才能做好一个漂亮的灯笼呢?

师:制作灯笼要用到灯笼图卡,浆糊。

二、老师边示范制作的步骤边讲解制作方法。

1、师:把制作灯笼的卡片取下后,小朋友发现图卡上有什么?(有一条虚线,像折痕一样)。先沿着虚线对折。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一条一条的实线)。我们把这一条一条的横线撕开。

2、再把灯笼图卡卷成筒状并粘贴好。

3、粘贴好后,再把图卡2取下来,粘贴在卷好的灯笼上端口的两边做成提手,这个灯笼就做好了!

三、老师交代作业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个灯笼,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份制作灯笼的材料,浆糊放在桌子的中间大家一起用。

2、小朋友操作,老师观察小朋友的制作情况,帮助能力差的小朋友。

灯笼教案设计 篇2

【关键词】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舞美设计;灯光设计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5.06.013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stage and lighting design in children's drama Red lantern in the Mountain, which include multi-fulcrum stage structure, dynamic changes of light colors and areas.

【Key Words】children's drama; Red lantern in the Mountain; stage design; lighting design

由长春话剧院演出的大型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经过半年的全面改版升级,近期在长春市人民艺术剧场重装登场。

大型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以下简称本剧),讲述了一群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与一个城市孩子之间友情的故事。在北方一个贫困的山村小学里,生活着一群乐观、坚强、善良的留守儿童,城里孩子郑天宇的到来打破了山村小学的平静,孩子们在冲突和心灵的碰撞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共同成长。本剧此次改版升级,吸收了国内顶尖戏剧艺术家的加盟,幕后团队星光璀璨。编剧为国家一级编剧王东风、欧阳逸冰,导演为中国戏剧最高奖文华奖的获奖导演之一李滨,舞美设计为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孙大庆,灯光设计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舞美师周正平。舞美设计整体奉行简约原则,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次回归。

1 装饰性与写意美共存的舞美设计

本剧布景和道具的设计,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戏曲的装饰味道,同时具有浪漫主义的写意风格,与情节和人物关系更加契合,将构成与装饰、写情与写意相结合,以诗画的意象再现了剧中的典型形象和典型场景。

本剧开场,远山传来隐隐的童谣“大青山高又高,大山脚下是学校,天再黑,我不怕,举起灯笼高高照……”层峦迭嶂的远山掩映着点点红灯,仿佛一幅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跃然纸上。这朦胧如诗画般的意境在剧目一开场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眼球。

尾声处,天宇与大山告别,远处又传来了美妙的童谣声,可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舞台前端具有象征性、写意化的大红灯笼,与大山深处同学们的装饰性的红灯笼遥相呼应,就像孩子们的笑脸和他们心中的梦想。在导演的精心布局和多次强调下,红灯笼已然成为全剧的一个核心意象,它代表了希望、代表了情感,可以照亮孩子们的希望之路。

2 形式感极强的多支点舞台结构拓展演员表演空间

本剧舞美布景主体由以下内容构成:

(1)主体地面为一大块特殊材料制作的“地布”,上面多处开口可以正向、反向掀起,形成象征性的山体效果,中部反向掀起一个矩形面,主要用于“心理空间”表演区域;“地布”边缘有若干土地肌理效果,与具象的松树形象相呼应;

(2)后区上部垂吊若干层“负像”软景,采用特殊的半透明材料,给灯光设计提供营造复杂空间效果的可能;

(3)红灯笼的处理以一个由演员表演中心的蜡烛的放大的“红灯笼”为核心,以突出新颖的形式感,通过虚拟的表演,配合远处空间中逐渐延伸到远方的、星星点点的红灯笼,将山村儿童朴素、纯真的情感、诗意凸显出来;

(4)星空效果通过藏在“负像”软景、“地布”上的亮点装置来表现;

(5)虬枝盘区的大松树、吊挂的教室简易结构及黑板、课桌、条凳等;

(6)可穿戴的山石、灌木等,有时置于地布周边,有时由演员穿戴表演,以突出本剧整体追求的新颖、象征的风格。

《大山里的红灯笼》的主要空间形象是山,孙大庆将“山”设计得既实用,又具有现代构成主义的特征。提线式的山峰设计也是这次舞美设计的一大创新和亮点。

第二场开始,童谣伴着一串闪闪烛光从天边渐渐而近,平铺在舞台的“角”通过吊线提起,舞台上出现前后层次分明的山峰造型,孩子们在大山中嬉戏奔跑。山的出现与演员的表演自然融合,毫无做作之感。而后,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走入教室,此时吊线缓缓放下,舞台两侧推出黑板和桌椅形成教室空间,孩子们开始上课之前的点名,整个空间转化巧妙,流动自然。提线山峰可以随着剧情的推进和情境的迁移,做出相应的变化,同时可以与远处写意化的山峰遥相呼应,调出舞台的纵深层次感。通过不断变换的多个支点,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动作场面,从物质上支持演员动作的展开,使演员的表演区域和表演中心灵活多变。可见,本剧舞美在简化舞台固定装置的同时,仍能为演员的动作空间提供物质支持,舞台设计在考虑环境和情调塑造的同时兼顾功能性,为演员表演留下了更大的发挥余地。

3 灯光风格与舞美呈现融合统一

“灯光是舞台的灵魂”,色彩、明暗是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基调的表达。多变的灯光塑造动态形象,在不同的色彩、亮度、角度的灯光下变换舞台画面的动态构图,强化舞台造型与舞台空间分区,是本剧舞美灯光的突出特點。

灯光设计周正平通过对灯光色彩的冷暖并置、对比与调和,充分展现了演员情感的变化、戏剧情境的变化,对剧情的喜怒哀乐进行情绪的渲染。

清晨,星光褪去,天还未亮,孩子们穿梭在朦胧的山林之中赶往学校,此时,灯光是深沉的普蓝色,大山肃穆厚重;课间,孩子们嬉戏玩耍,舞台画面翠绿明朗,光色中流淌着孩子们的蓬勃朝气;当天宇和铁蛋因草药而产生误会,天宇迷失在大山之中时,蓝光的泛光灯与电脑灯白光光束的结合使用凸显大山的神秘与深邃;当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得到了爸爸的消息,光色变暖,火热鲜红,同时运用光区的控制,突出梦生个体形象的同时又增加了与其他人物的对比,舞台笼罩在温暖与希望之中。

本剧中,通过寻找合适的光位和角度,让时空的停止和流动依靠灯光来调度,实现了导演对时空自由灵活转化的要求,吻合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凸显童趣,使舞台画面与剧情融为一体。舞美灯光根据场景的变化看似都很简洁,但是每个变化都十分到位,每一场景的处理都巧妙自然,有一种朴拙之美。

4 导演整体处理与舞美设计构思高度契合

舞台设计者的创作个性必须与演出的其他成员协调一致、风格统一,才能达到演出的完整性。舞台呈现的样式是一出戏的外部形式,因而,必须与导演的构思和处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舞台效果应该是舞台美术家和导演共同探讨的结果。导演李滨善于借鉴戏曲的意象之美。该剧舞台主要为体、面造型的写意布景和装饰道具。李滨把握本剧风格,结合块面结构的舞台巧妙调度,演员部分动作运用了戏曲的表演方式,最大化地利用舞台空间,使层次丰富多变,灯光的色彩模块化与演员情绪完美融合,充分运用舞美在功能上与演员的动作密切配合。

比如,导演设计,演员在吊线山峰之间的穿梭表示在大山之中翻山越岭,过河,逶迤而行,有点类似戏曲跑圆场的方式,轻松几步,即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效果。

本剧自2013年1月首演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普遍欢迎,是一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优秀儿童剧。在2014年10月被国家艺术基金评定为“首届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期待改版后的《大山里的红灯笼》不仅能够带领城市的孩子们走进大山,也希望它带着大山的博大、灯光的温暖和淳朴的关爱走入孩子们的心中。

灯笼果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正确书写和应用课后要求写的生字和词语。3.认识灯笼果植物,了解生长特征。4.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正确书写和应用课后要求写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陈老师给咱们二1班的小朋友上课大家高兴吗?(生: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所以陈老师从我的家乡带来了礼物,装在这个锦囊袋子里,想要吗?(老师伸进袋子里拿礼物)哎呀,袋子破了,看来礼物都丢光了,遗憾吗?(生:真遗憾)

2.但我这个袋子是有魔法的,只要所有的同学眼睛都仔细地盯着我,看着我,我这个锦囊袋里的礼物就会变出来。

3.我知道为什么会丢的,是拉链没有拉好,现在我拉拉好。我需要大家一起来帮我使劲,要干什么,眼睛看着我,念咒语,深吸一口气。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奖给坐得端正的小朋友,问想不想要。(生:想)到底想不想要?大声点(生大声地说:想要)

4.方法会了吗?怎么有魔法?(生:深吸一口气,盯着老师)对了,要有魔法就要大家都盯着我,一个人不看都不行的。

5.你已经知道魔法了,你来试一试,这可是我不告诉别人的秘密。看看有没有,大家觉得有没有?(有)噔,变出来了,这个我就奖给会魔法的小朋友,藏在口袋里。

5、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变?(生:想)待会儿我们上课的时候再变,但你们一定要牢记一点,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我们的魔力才会越来越厉害。我相信今天会变出好多好多东西来,好不好?下面我们就上课。

一、导入

1.看我又要变了,没有变出来?是不是有一个人没有仔细看。老师又变了,看变出什么来了?出示灯笼果的图片(出示:灯笼果)

2.指名读灯笼果,“笼”在这里读轻声,谁再来喊喊来它的名字,一起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灯笼果有关的课文,下面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灯笼果的什么?请同学们自己大声读。出示自读要求:

(1)标出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灯笼果的什么?

都读完了,二1班的小朋友的习惯真好,读得快的同学在耐心地等,读得慢的也能坚持到最后。2.交流:

课文写了灯笼果的什么? 生1:课文写了灯笼果的样子。

生2:课文写了灯笼果的颜色。生3:课文写了灯笼果的味道。

三、扫除文字障碍

小朋友你们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么多的信息,多么了不起,这些词语也难不倒你。1.出示第一行词语: 纱衣 外壳 棱角

(1)指2名读。

(2)教师评价

1、:你读得字正腔圆,不错。

(3)教师评价2:特别是“纱衣”“纱”注意了翘舌音,“棱角”的“棱”注意了后鼻音。2.出示第二行词语: 晶莹 透明 玛瑙

请三个同学读。注意:第一个词语都是后鼻音。大家见过玛瑙吗?没有见过,那我们就要一起去看一看:出示“玛瑙”图,这就是玛瑙,因为他晶莹透亮,所以人们经常把他制作成首饰品,多美呀!一起读读这个词语:玛瑙

美美地读读第二行。3.出示第三行词语:

这一行谁来读:苹果味儿 鸭梨味儿 葡萄味儿 第三行的词语都是(儿化音),读的时候舌头更卷些,谁来试试。

加上节奏更好听了。教师示范,学生齐读。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1.你们读的声音真好听,把灯笼果都引来了,看长什么样? 生1:金黄色 这是灯笼果的什么?生:颜色 生2:它还穿着一件纱衣。

教师板书:纱衣 会学习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写的。见过纱衣吗(生;没有)展示图片:看姐姐穿着纱衣,那灯笼果的纱衣是什么样的?谁来读这句话?(声音真响亮。)

2.听了2位同学的朗读我们知道纱衣是(软的),而且还有几个(棱角),你们能从图上找到它的棱角?请2位同学上来指。

看来同学们对棱角真的不太了解,请大家睁大眼看图,这就是灯笼果的棱角,灯笼果就藏在棱角后面和我们捉迷藏呢。齐读一、二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的余下自然段

1.灯笼果它躲,我就去找。我是怎么找的呢?谁来读,请一个同学读。

2.其他他读得都很好,就一个“剥开”读”bao ”要注意了,请这位同学读。教师评价:你看你自己会纠正了错误,了不起。

3.再请一个同学读。我是怎样去找灯笼果的?指名说。

4.怎么剥?做做动作。手举高,最后剥开成了这个样,谁能加上动作来读?有点难度,谁能挑战。

大家学着他的样子加上动作来读一读。真棒。

5.原来我是这样找到灯笼果的,我剥开纱衣,什么露出来?一起告诉我。生:果实

6.“实”是一个生字,上下结构,宝盖头,小手准备好了吗?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说:实是上下结构,宝盖头,大头大头有礼貌,总把脚儿往回收。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书空。有没有把脚收回去了?齐读:果实。剥开纱衣就能看到果实。

看看果实是什么样?自己读。谁发现果实里有什么? 交流: 生说:有“籽儿”,儿化音,指名读,速度快一点。什么样的籽儿? “儿”读得轻快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读。

7.问题来了,我们怎么会看到了这细碎的籽儿? 生:因为皮是透明的。为什么皮是透明的?再到这句话里去找找

生:因为它特别薄,所以我们看见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所以看上去是那么圆,那么亮。请两位同学读。

灯笼果的果实像珍珠,像玛瑙,又那么圆,那么亮,文中的一个词就是“晶莹透亮”。一起读这个词

8.学习生字“晶”

(1)“晶”是这课的生字,看图:原来“晶”表示闪闪发光的星星,现在变呀变呀,变成现在这个“晶”,放大看看,这个“晶”有三个“日”,那怎么写才好看呢?谁来做小老师来提醒一下。

(2)生:上面的日宽,下面的日窄。上面的日宽吗?有人有不同意见? 你注意了它上下的位置,看看位置怎么摆?生:上窄下宽,怎么宽了?下边两个日,一个日在竖中线的左边,一个在竖中线的右边,还有一个日在横中线上面,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日的不同位置。

还有什么提醒?老师提醒下边两个日,看谁火眼金睛。

教师小结:左边“日”小,右边“日”大,上要居中,左上偏小,右下偏大。(3)教师示范:边写边说:

第一个“日”要居中,左上稍小,右下稍大,最后“晶”成一个三角形。这叫品字形结构。(4)同学们拿出写字纸,描一个写一个。(有些同学的写字姿势真端正,这样写出来的字真肯定特别好看。)写完坐端正,写时尽量不用橡皮。

(5)展示一个同学的作品:看这个同学在写“晶”时有没有做到我们说得几点。“上要居中”有没有做到?

“左上稍小”有没有做到?“右下稍大” 有没有做到?最后这个“晶”有没有写成一个三角形呢?这个同学都做到这四点了,那得四颗星。老师给这位同学的建议就是可以把下面两个“日”移下一点。

(4)现在请同桌互相打打五角星。提提意见。

(5)评完还给同桌,再写一个“晶”,相信这次你写得更好。这次最少给自己打四颗星,自己看看有进步了没有。

有人已经给自己打上了四颗星了,请同学们轻轻地把笔放下。这个“晶”我们会写了吗?我们以后用这个方法来写写,让你的同桌和你一起提高,好不好?

(6)齐读:一起读这句话。

9.滚圆晶莹的果实看得我忍不住咬一口,赶快读一读,看看它是什么味道? 大家都知道的味道,一种是?一种是?还有?一个灯笼果既然有这么多的味道,10.学习生字“味”

(1)“味”也是一个生字,仔细瞧瞧,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未”

怎么记“未”?生: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们现在才十岁不到,我们活到七、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未来的日子太长太长了,所以第二横要长。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写 “味”时口写在左上格。

(2)教师范写:“口”写在左上,不能太大,太大了“未”没有地方写了。(3)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口”的位置,“未”的二横的长短。

(4)这课还有好几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同学们自己去研究研究,好不好?轻轻地放下笔。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学习了灯笼果,知道了灯笼果穿着一件(纱衣),还知道它的果实(滚圆滚圆),还知道它(晶莹透亮),知道它的味道很好。

2.可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么说:

教师范读最后一个小节: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在自己的练字纸上再好好地这3个学过的字。

大班教案《挂灯笼》 篇4

我们现在开展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就在前几天我们也过了一个节日――国庆节。节日上来,孩子们纷纷来告诉我们节日里看到了什么去了哪里玩很开心,而在之前的环境布置上,孩子们也常常好奇的问我,为什么要在教室里挂灯笼……等等。发现孩子们对此兴趣十分的浓厚,而区角活动中也有挂灯笼这个活动,但是孩子们的操作情况一般,很多幼儿对5以内的加法还是比较陌生。因此结合《我是中国人》中“欢腾的国庆节”这一站点,利用孩子们的兴趣点,渗透5的加法,设计了这一活动――挂灯笼。

活动目标:

1、通过挂灯笼庆国庆的活动,比较灯笼的不同特征,探索5的分合,了解5的加法,发展幼儿思维的正确性。

2、乐意参与活动,感受中国的传统风俗,体验庆祝国庆节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4以内数的组成经验

2、活动墙、PPT、分合图4副、试题卡、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体验国庆节的愉快

1、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国庆节,大家是怎样庆祝国庆?――挂彩旗、彩灯、气球、灯笼等

小结:国庆节是我们祖国妈妈的节日,大家一起张灯结彩,快乐的给祖国妈妈过生日。

二、比一比――探索5的分合并与题目配对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挂灯笼好吗!出示PPT

1)一共有几盏灯笼?用数字几表示?――一共5盏,用数字5表示

2)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形状等

3)现在要请你们帮帮忙,听清楚要求:

a、请你们分成三组,每组5个人

b、使用1号材料,互相商量一下尝试把这些灯笼分家家,能有几种分法,并记录。

4)幼儿交流,教师总结,出示PPT

a、你们是怎么分的?(追问如: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或那你把5分成了几和几?……)――边讲边出示

b、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

c、那现在看看5一共有几种分法?――四种

这四种分法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如:原来2和3、3和2数字一样,位置交换了一下,看到2和3

你就马上想到――3和2。

小结:5有4种分法,我们只要记住2种就把4种分法都记住了。

2、出示试题卡,请个别幼儿将题目与5的分成找朋友。

追问:为什么?――如:因为2和3合起来就是5,所以2+3=5。

小结:原来这些加法题目就是这样变出来的!

三、点一点――了解5的加法

1、看!屋檐上的灯笼要亮起来了,请你们一起来帮忙点灯,好吗?

2、交代任务

点的时候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加法题目找到相应答案的蜡烛,点错了,

灯可就不亮啦!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将完成的幼儿作品摆放到活动墙。

讨论:看看灯笼都点亮了吗?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昨天是怎样的天气吗?同学们在回家时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利用课件播放:寂静无人的野外,傍晚时分,狂风骤起,乌云翻滚,下着滂沱大雨。天色渐渐暗下来,四周一片苍茫。)

2.设问:请同学们再看看,如果在这样一个夜晚,假如你一个人卡在土井中出不来,你会怎么样? 3.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真实,也很感人,图画中的情景是作者邹德学童年亲身经历的一场灾难,那么当时幼小的他又是怎么脱离险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起走进现场,亲身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我们继续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

4、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复习巩固

1、(首先,请同学们看看是否还认识上节课我们认识的这些生字朋友)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抢读。

三、讲授新课

1、男女生开火车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讨论2提出的问题:

(这个故事分两部分写,首先写“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定会前来援救;再写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出了“我”。)

4、板书:坠井

得救(多指名学生说说)

5、分析课文2自然段。

(1)、生思考:我是怎么坠入那口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在课本上标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同时反复读课件上出示的重点词句,进行拓展训练:我是怎么喊的,会喊些什么?“抠”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做抠的动作)(2)、指导朗读。

师:黑夜漆漆、狂风肆虐、大雨滂沱,身临险境,举目无亲,这是何等的可怕与绝望啊!应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请把动词读得稍稍重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处于本能地哭着、喊着,挣扎着,希望能爬上来,可能这样做能够解决问题么?不能!那我该怎么办呢?

6、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课件出示问题)(生读后抽生回答问题,课件在学生回答后出示答案)师:多么聪明的孩子!遇到意外在一阵慌乱之后马上冷静下来,动脑筋思考,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保存体力,坚持着(师板书:坚持)

(2)、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我们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亲人”指的是那些人?(读后请生回答,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7、学习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读出我的勇敢。

(2)、(讲解“仍然”的意思,并请学生用“坚持”造句)(课件出示)

(3)、师小节:在大雨后泥泞的野外,卡在井口的孩子,毕竟人小力单,无法摆脱困境,但是他的勇敢,他的聪明,他的坚强信念,使他对于险恶的环境毫不畏惧,他具有一定的自救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这种自救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多么希望别人的帮助呀。所以同学们当别人遇到困难,请你伸出你的手去帮帮他们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课件出示这八个字)

(4)、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你又是怎样克服的呢?举例说一说。师:同学们谈得都很真实,有真情实感,在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在废墟中坚持三天、五天,终于被营救出来的人。他们都有自救的意识,他们是了不起的人。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可能遭遇挫折和意外。当然我们都不希望有什么灾难或意外,但意外却不会因为我们不欢迎而不降临,那么在遭受意外的情况下,我们要有自救意识,要保持冷静,动脑子想办法脱离险境。

8、分析课文6-8自然段。

(1)、师;孩子的险恶处境牵动着外婆的心,牵动着亲人的心,牵动着全村人的心。听!“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2)、指名读第6-8段,思考:结果怎样呢?亲人们是怎样来救我的呢?(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4)、指名读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5)、师:是啊,这一部分也许是同学都倍受感动的地方,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最后竟然是满山的灯笼火把,多少感人的一幕啊!那“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呢?泪如泉涌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说明了什么呢?(来的人之多,我的危难牵挂着全村所有的人)(6)、板书并释义:泪如泉涌

(7)、在危难中我看到了光亮,看到了满山的灯笼火把,这是生命的曙光,这是爱的见证,那么,爱是什么?(板书:爱,并画心形)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的生活,因为有爱拥抱着我,才让我看到了阳光闪烁。

(8)、师:听了这首深情而感人的曲子,也许我们的心情特激动,那么请同学们就用感激的心情来朗读第六自然段,除了读出感激之外,还应读出那种死里逃生的惊喜。(重音:大,越)(9)、听师读第七自然段,生思考:我流的是什么样的泪呢? 师:我怎么能够不感动呢?当我看到我坚信的事实果然出现时,我感受到了周围人们对我的关心、关怀和疼爱,我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热泪。虽然全身已经冻僵,但是那眼泪却是热的。这是亲人、乡邻的关爱之情温暖了我,这是感动的眼泪,这是感动的热泪!

10、最后一段,注意标点符号,这是作者对这种浓浓亲情重重地又描上了一笔,这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感情。齐读,读出浓浓的深情。

11、拓展延伸

学完了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逻辑狗教案-泰迪的灯笼 篇6

一、活动目标

1.辨别灯笼上图案的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2.排除灯笼的干扰,辨别不规则的图形。

3.喜欢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4.练习涂色,培养幼儿的手眼脑协调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引导语: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小熊泰迪为我们提来了什么呀? 2.让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几盏灯笼呢? 3.灯笼上的图案一样吗?每个图案像什么?

二、引导方法。

1.方法一,观察题目栏中每个灯笼上灯光映出的图案,排除颜色干扰在答案栏中找到与之相同的图案。

2.方法二,观察答案栏任意图形,与图木栏中的灯笼进行匹配。反思:

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篇7

1、理解满山遍野、抽搭、拽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是人们的爱让小作者脱离危险。

3、学会感谢他人的爱,并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句子包含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

学习内容:学习课文3――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词,开火车读词。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谁能用一句简短的话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通过朗读回忆当时的情景:

5、出示句子齐读: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扣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

二、品读课文重点段,悟语悟情悟境。

(一)学习3――5自然段。

1、抓住重点句,自主学习

自由读3――5自然段,思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却仍然坚持着,坚信着,我在坚持着什么,坚信着什么?

2、悟情悟境,品读句子。

出示句子:我不再哭,也不再喊,只是抽搭着,全力拽住井口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坠。

(1)、换词理解:“拽”的意思。

(2)、指名表演抽搭的样子,理解词语。

(3)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为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指名读后互评朗读。

3、出示句子:我知道亲人们一定会很快就来救我的。

(1)、谈话:同学们,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你的亲人会来救你吗?

(2)、带着这样的信念读句子。

(3)、拓展说话:小作者这样坚信自己的亲人会来救自己,说明他的亲人平时对他怎么样?他的亲人平时是怎样关心他的?出示说话练习:

(1当我生病时,外婆。

(2当我时,。

4、出示句子:

虽然四肢已经发麻发硬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坚持着,坚信着。

(1)指导朗读:正是亲人的爱让“我”坚持着,坚信着,让我们带着这份爱读句子。

(2)指名读后分组读。

(3)齐读。

(二)、学习6――7自然段。

1、自主学习,读练结合。

正像“我”坚信的那样,我的亲人来救我了!这时,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我听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我看到的句子。

2、指法,阶梯朗读。

(1)你能通过朗读,表现这声音的.不同吗?指名读,体会声音由远到近的变化,及声音的特点。

1)隐隐约约的喧哗

2)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

(2)我们读好了关键词就能读好句子,让我们把这些声音放到句子中去,读句子。

3、出示句子: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隐隐约约的喧哗,听到了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这声音是“我”急切渴望听到的,指名读并自我后,会读的同学起立读。

(2)、拓展说话:听到这喧哗声,我想来找小作者的人一定很多,哪些人会来找他?

(3)、创设情境:如果你就在这寻找的人群中,如果你就是小作者的外公、外婆、是他的哥哥、姐姐,是他的小伙伴------,你会怎么呼唤他?请你来试着呼唤一下吧。

(4)、深化理解,再读句子。同学们,从你们的呼唤中,我听到我多少焦急、担忧、多少关爱啊!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段话。

3、自主品读:我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该怎样读?出示句子: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

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

(1)学生自由品读

(2)指名朗读,自我,互相。

(3)齐读。

(4)课件展示火把由一线,然后看到一片,一大片最后变为满山遍野的景象。相机深化理解“满山遍野”一词。

(5)拓展说话:

1)、满山遍野的。

2)、请用“满山遍野”说一句话。

4、天色越来越暗,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如果是你掉在这井中,听到这声声呼唤,看到这火把满山,你是什么心情?带着体会读句子:顿时,我泪如泉涌。

(1)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读己的感受。

5、配乐朗读第六段。

6、是啊,这泪水中包含着多少成功,多少激动,真是百感交集,此时我的身体是冰冷的,心却是温暖,泪更是热的,同学们,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来学习第七自然段吧。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本来以为只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会来救自己,可是,让他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句子:

2、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

2)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

3、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句子: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

4、指名读,齐读。

三、情感升华,再读课题。

1、在这寂静的黑夜,看到这满山的灯火,也许你感受到的是它的绚丽,但在此时,在小作者的心中,看到这满山的灯笼火把意味着什么?

2、指名带着体会再读课题,读己的感受。

四、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1、课文学到这里结束了,爱的传递却没有结束。作者在这灯火之夜得到了一份浓浓的爱,因此写下这文章感谢人们的爱。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定得到过很多爱。

2、说话训练:

让我为那些关心、爱护过我的人:

1)、唱一支歌

2)、诵一首诗

3)、写几句话

4)、……

3、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练说,再指名说。

五、。

六、布置作业:

像小作者那样,把自己得到关心、爱护的事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坚持听到

哭喊抽搭泪如泉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 篇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

活动目标: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活动过程:

一、谈话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

1、认读加法题:1+4=5,4+1=5,2+3 2 5,3+2 2 5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 千图库图片素材_千图网qiantuku.net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四、认读交流:

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

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4、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延伸:

生活中的算式题。

灯笼教案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

1、认读加法题:1+4=5,4+1=5,2+3=5,3+2=5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

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四、认读交流:

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

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4、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

【活动延伸】

1、生活中的算式题。

2、思考:3+2=5还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3、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我们平时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

反思: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去,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还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灯笼》教学设计 篇10

讨论:2+3=5,这根绳子上挂了几个灯笼?为什么挂5个?2个红灯笼表示哪个数字?3个黄灯笼表示哪个数字?

小结:2了红灯笼加上3个黄灯笼,一共是5个灯笼。可以用算式2+3=5表示。

讨论:2+3=5,1+4=5。这根绳子上挂了几个灯笼?为什么挂5个?

小结:原来同样5盏灯笼可以用不同的算式题表示。

2.个别幼儿操作。

按照画面上的式题,在绳子上挂灯笼,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

看!城墙上的灯笼要挂起来,请你们一起来帮忙。

小灯笼教学设计 篇11

李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灯笼》,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使学生能选择适当的词语和乐器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与鉴赏。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一年当中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说到夏天,我想问问同学们喜欢夏天吗?谁来说说为什么喜欢夏天?你们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生:游泳、吃雪糕、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

师:夏天是有趣的多彩的,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那个时候已经放了暑假,可以去跟家人外出旅游度假,到了晚上可以去散步、在广场上跳跳舞,健健身····)

1、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来来活动活动吧,注意老师脚上的动作,脚也要动起来,(生跟老师来跳舞,放伴奏音乐)同学们跳的真棒。那你们感受到这个音乐是几拍子的了吗?

生:三拍子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弱

2、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好不好听?想不想用乐器为它伴奏呢?

老师出示三角铁,这是什么乐器?(三角铁),谁来试一下怎样让他发出声音?怎样把三角铁加到乐曲当中?(老师哼唱)很好,老师这有一种演奏方法,因为三角铁一般适合演奏长音,所以我们这样加到乐曲当中(老师演示一遍)请同学们空手先来试试,老师再出示串铃,这是什么乐器?(串铃),有谁来试试怎样用串铃为这首乐曲伴奏呢?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看老师的这种打法好不好,左手拿铃,右手敲击左手手腕。

下面请同学们轻轻拿起座位下面的乐器,我们一起来演奏一下,三角铁是强拍,串铃是弱拍(老师喊着123,指挥着来两遍)

3、我们能给刚才的这首乐曲伴奏吗?(同学们演奏的真棒,请同学们轻轻放下手中的乐器)

二、整体感受歌曲

1、师:那这么好听的乐曲中描绘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范唱歌曲《小灯笼》,师:歌曲中描绘的是什么?

生:萤火虫,为夏夜点灯笼·····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描写萤火虫的歌曲《小灯笼》,请同学们再来听听,听完告诉老师你有怎样的感受?(放视频《小灯笼》)生:谈感受

三、学唱歌曲

1、(1)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的跟唱歌曲《小灯笼》,出示歌谱。

有谁发现你们最后又重复演唱了歌曲哪一部分? 生:第一部分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歌谱中出现了DC.Fine这个符号,这是一个反复记号,它在歌谱中是提示我们歌曲从头唱到D.C处,再从头反复唱到Fine结束。

所以这个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 生: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三个部分是相同的(2)师:好,请同学们再来跟唱一遍歌曲

2、歌曲重难点处理。

师:你们觉得歌曲中的哪一句比较难唱?(或老师刚才听到同学有唱的不准确的地方)

生:(1)“那是小小的萤火虫,它在夏夜点灯笼” 先听老师范唱一遍,同学在跟唱一遍,师:同学们,萤火虫在夏夜里快乐的飞舞时,是忽高忽低的,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自由自在的萤火虫···老师打着手势演唱这一句

(2)“飞到西来又飞到东”声音悠起来

(3)“你为夏夜添美景,就好像挂在天边的小星星”

添美景这个地方是弱起小节,“就”字要弱唱,老师打着手势教唱这一句。

跟钢琴把这几句完整演唱一遍(第二部分完整唱一遍)

3、歌曲情绪处理。

师:一起来看歌曲第一句。“快来看,夏夜里,一盏盏小灯笼····想象一下是你在夏夜里,突然发现了许许多多的萤火虫,赶紧叫小伙伴们来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急切、兴奋、欣喜、激动,眼睛里都要带着那股惊奇劲。那这一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生:用高兴、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师:那我们来唱唱试试,看看乐谱当中黑色的倒三角符号,这是顿音记号,这个符号就是提示我们要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它能更好的表现歌曲,表达我们兴奋、惊喜的心情。

萤火虫除了像小灯笼,还像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在夏夜闪闪发光,非常的可爱。接下来再唱唱第二句,整体把第一段演唱一遍。

歌曲第二部分是赞美萤火虫的?看看歌词为什么要赞美萤火虫?

生:因为它给夏夜增添了美景,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师:那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才能表达对萤火虫的赞美之情呢?

应该用抒情、优美、柔和、连贯、圆滑的声音发自内心的去演唱、去赞美,身体可以晃晃···跟钢琴演唱第二段

第三段的情绪又回到刚开始那种欢快、活泼的情绪了。

4、那下面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讲的,每一段用不同的情绪,有表情的再完整演唱一遍。(跟伴奏)

5、分组表演(跟伴奏)

请出几位同学用乐器伴奏。

四、延伸

同学们,夏天是有趣的、多彩的。天气也是多变的,就像小孩子们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并不是每天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经常也会伴有暴风雨、有雷鸣闪电,有一位外国的作曲家,用一首乐曲描绘了他眼中的夏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边听边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动作来表现乐曲)

1、初听《雷鸣电闪波尔卡》,请同学们谈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夏天?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这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波尔卡是一种流行于欧洲节奏欢快活泼的乡村舞蹈,这首乐曲描绘的就是人们在欢度节日的时候,突然遇到雷鸣电闪,但人们却依然兴致不减,越跳跃欢的情景。

2、那同学们知道乐曲当中的雷声和闪电声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吗?生可以自由回答,出示课件,定音鼓,铜钹,分别听听音色(请同学们来模仿演奏一段定音鼓、铜钹)学生分别用动作模仿

请同学们再来听听乐曲中的雷声和闪电声分别是用这两种乐器中的哪个乐器演奏的?

生:雷声是定音鼓,闪电声是铜钹

师:每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上都会奏响这首著名的《雷鸣电闪波尔卡》,请同学们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欣赏现场演奏的。并提出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任选一种乐队中你最喜欢的乐器来模仿演奏!

上一篇:九月开学的搞笑句子下一篇:个人劳务用工合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