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1

摘 要:体育教学怎样在情感教学中完成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当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这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把学生的过程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呢?文章就寻找教育的契机,有效地融化师生间的隔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58-01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情感交流多与其他学科,这就意味着“强筋骨”练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师生间心灵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作为一种内动力,在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一、了解情感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学专家特金在谈情感教育时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因为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的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们教学的对象是13-15岁的青少年,他们的情感特征是:情感丰富、兴趣广泛、爱玩好动、易冲动、不善于自制和自控、行为不易预测。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就这些特征来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而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活动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认知便有情感;没有无情感的认识过程。那么,老师在教学中怎样就其情感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把他们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的情感感受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才能使学生练习起来有兴趣,始终在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的高质量完成体育学习。尽量减少单调枯燥的练习,使练习具有游戏性、趣味性、竞争性和新鲜感,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跑步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赛,接力,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因素发生作用,学生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内动力,而这内动力正是学生情感体现,所以我们更应当让学生把这种内动力发挥出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好完成在校的学习任务和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的。根据学生情感特征,充分利用教材、教法及组织形式的新颖性和情趣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意识。例如: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教法及组织形式把他们丰富的情感调动起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真诚情感关怀,互信促成教学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裴顺安平时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从不鄙视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体育差的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用科学的手段训练他们。他所培养的学生赵学恩获得残疾人奥运会跳高冠军,并保持世界纪录。只有象裴老师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以“理”、“情”动之,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师生之间感情融洽了才会有共同的语言,形成了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在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爱全体学生,以情助教与学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起着“润物无声”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又可以增强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面部表情表达着教师的情感和意图,中学生最会跟眼色行事,教师只有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才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例如,在什么情况下,用手势、什么情况下用眼神、什么情况下用表情。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给学生提供著名运动员的个人简介,通过简介了解一些著名运动员的成长史。结合课本,讲一些体育知识,关于体育方面的人和事,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用这些知识来丰富学生感官,联想自己生活中积累的表象,从而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良好的情境中来完成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单纯的机械模仿,到初步掌握动作技术。因此,生动而形象的场景,会使学生感受情感的陶冶,感知和理解过程,会给学生以思维训练,技术的学习,意志的锻炼,舒展而大方的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目的的去创设和美化教学的这种情境,怎能不使体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2

我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大量学生的观察及分析得知, 情感对学生前途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 而且不能忽视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使其发挥其积极作用, 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呢?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 以学生情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依据, 努力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 这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激发和深化学生情感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良好的教师自身情感因素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使者, 一位受学生信任和欢迎的老师,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 使学生学有所得。而这样的老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 精通教学业务, 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精通本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否则, 尽管化学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 教师也无法向学生揭示, 更不能引导学生去揭示, 这就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受到阻碍;其次,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 教师必须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此基础上, 以典型教材为重点, 寓情感教育于化学教学内容之中。

教师自身素质和形象的表率, 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的情感教育。当老师满怀激情地投入教与学的过程时, 学生就会被感染, 从而投入到老师所指引的学科领域中去。老师兴趣盎然地讲课, 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效仿;老师所流露和表现出来的情感、性格动机、意志品质等, 学生会丝毫不漏地吸取;教师在学科教学上有正确的定位, 就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效仿动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发展其学习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开掘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教与学是双边互动的过程。一位只会在课堂上教, 而忽视情感交流的教师, 是建立不起师生情意的。而没有这种情意的教学, 是缺乏教育灵魂和内涵的。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无疑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可见学生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

以重视学生的情感为前提, 教师若能用真情感化学生, 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也就愿接受他的“开发”, 喜欢他的学科, 甚至把他作为偶像藏于心灵深处。只要老师用真诚和爱心在师生之间架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桥梁———哪怕“最坏”的老师, 学生也会给予尊重、给予关爱, 并且报以微笑。这样, 学生就会视老师为亲朋好友, 便会推心置腹地对老师说心里话, 与老师交流思想感情。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往往是紧抓尖子生不放, 而对后进生则不闻不问, 听之任之, 甚至恶语相向。显然这是不合理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只要是自己的学生, 就要一视同仁,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尤其要做好与后进生的交流和沟通。要做好后进生工作确实不容易, 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但首先一点, 必须尊重他们。当然,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也会促进尖子生向前发展。教师必须以人格感化学生, 以情感打动学生, 用现实生活中的道理说服他们, 用渊博的知识让他们心服口服, 用健康的知识教育他们。后进生就像没有被利用的干柴, 一旦被点燃, 他们就会熊熊燃烧, 焕发出青春的动力和华彩。

可见, 教师应积极利用情感因素, 努力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人。教师应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在学习中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 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这样, 学生就会“亲其师, 信其道”, 在进行师生情感交流时积极地学习。

三、以化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 创设相应情境, 使学生触景生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这一点,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某一知识点, 若“填鸭式”地讲述, 然后让学生记忆, 学生总认为很难接受, 今天记住了, 明天又忘掉。如果我们把这一知识点通过实验很直观地表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将会过目不忘, 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见,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 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从直观的形象中去把握和感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实验, 即触境生情, 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并且挖掘出学生学习、思维的潜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无机化学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 先让学生自己推断它们的酸碱性, 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 形成认知冲突;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 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 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 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 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 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 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

另外, 在化学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 情感教育不能被忽视, 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方法一旦能够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教育是左右教学效益的巨大力量, 是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肖文娥, 王德林.素质教育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0.1.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3

【关键词】情感交流;师生关系;主体地位;自信心;意志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回顾笔者的教学历程,从当年自己所学的教材到现在所教的教材,不管在内容、形式、编排等方面都很大的改革,教师在使用各自的不同教材时,都离不开情感教学。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的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学习以及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众所周知,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健全人格必备的品质,消极的情感不仅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英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和情感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情感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恰当、合理的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以情动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这一载体,所获得的智能发展,是认知和情感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从这一意义来讲,情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教师通过情感调控,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课堂组织管理艺术。在外语教学中任何注重情感教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而不是对教育教学的结果加以研究。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用统一的要求,培养出整齐划一的学生是一种空想,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为一体,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并正视差生,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素质化。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尊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与学生交谈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重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

其次、要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偏爱好学生,以教师的真挚情感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来感化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使他们身心愉快的参与英语语言学习。

最后,离开讲桌去看学生,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变化,尽力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于学习上要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充分理解他们的情感以及在英语学习上要求进步的需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决不一味批评、训斥,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关注和体谅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距离,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是引导者,是助学者,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学整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知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行开放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一般采用:1、复述(retell)。向学生提供关键词,让他们自己准备,可经过两人讨论后复述;2、自由交谈(freetalk)。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就生活中的事情进行叙述,以次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开口讲英语的胆量;3、口头作文(oral composition)。根据新学的对话和课文,2人或4人一组讨论,组成一组对话,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出设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英语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实施分层教学,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同样一节课中都要有所进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问时应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有机会答对,对于优等生可以适时提高难度以增强语言的新颖性,由此让多数学生都具有成功的体验。此外,課外多找他们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亲其人,信其言”。

适时采用表演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表演锻炼他们说英语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表现自我;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演讲、辩论研讨会等活动,活跃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实践表现欲,进而促进他们运用积极的情感策略,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持久力。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4

出自: 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2年04期

李利荣

情感是体验,又是反应,是冲动,又是行为。它是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是以特殊方式来表现的心理东西。“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不是作为劳动力出现在机器面前,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感情,性格各异,年龄不同的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说是知情交融。

体育教学从注重学生的情感效应入手,是实现新课程的途径之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映。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调节、强化认知活动,提高活动效率,而且具有形成学生个性及行为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潜在功能。

情感教学心理学中的“融情原理”的基本涵义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交融。主要的是从操作层面上讲明了融情原理在教学中的操作技巧,确实是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的良方。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从二方面进行着手:培养师爱;理论指导实践,提升施爱的艺术。

一、培养师爱

“融情原理”运用于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师爱的培养。没有师爱,无法施爱。

1.施爱要在学生急需时

师生情感交融的关键是设法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施爱的时机不恰当,不能满足学生的某些需要,一般是无法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的。所以了解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如学生在学动作遇到挫折时、在比赛中比不过人家时等等。

2.施爱于细微之处

细微之处见真情,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因为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到深切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关心对方的任何一种可能的需要,并及时地给以真心的帮助,就像母爱。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融情原理”时要注重情感的诱发,教师的移情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之一,移情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在教育情境中形成暂时的统一体,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情原理”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时,应教育学生学会感谢。当学生在老师的悉心关怀和教导下获得知识和进步时,就要教他们学会感谢老师;当学生得到同学的帮助时,就要教他们学会感谢同学;当学生感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时,就要教他们学会感谢所有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人;还要教他们学会感谢集体、感谢社会。只有学会感谢他人,他才能学着关心他人,能做到关心他人,才能形成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集体。

二、理论指导实践,提升施爱的艺术

在一堂体育课的组织与教学中,运用好“融情原理”要做到:

1.适度唤醒学生的情绪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自我意识成分和态度品德成分中都不可缺少地包含着情感成分。通过激活情感,启迪学生智慧,教给学生道理,培养学生品质,来达到教学目的。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活学习兴趣首先必须是诱发情感。情感的产生依赖于情绪的唤醒水平,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唤醒学生的情绪,使其心理状态和动力系统处于激发状态,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唤醒水平最佳。

采用以下措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唤醒状态:

(1)利用教学环境,如场地的设计、器材的布置、练习的路线;也可利用录相、幻灯片、体育明星传记等,引发学生进入某种情境,调动学习兴趣,强化其情感体验。

如在一节“过障碍”的课中,我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求学生自已布景场地,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自主性尊重,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中,使学生获得自尊;练习过程由易到难,以避免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自信心也随之提高,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师生情感交融始终很好地体现着。(见下)

教学内容:过障碍

教学步骤: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之路”(规定场地和器材包

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障碍物和一条等长的跑道),障碍顺序自定,四种障碍分别是走过体操凳、钻过跨栏架、跳过跳箱盖和滚过体操垫。

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练习:各小组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有把握通

过的障碍物做做尝试性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练习:选择二个障碍物做尝试性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第三次练习:选择三个障碍(留下一个通过最困难的)

做尝试性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第四次练习:过四个障碍物。

活动要求:场地必须由学生自己布置,当某一学生完成练习后,其他学

生应给予鼓励。

(2)设置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练习目标,以激发运动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情感取向

如在一节耐久跑教学课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提高学生对长跑运动能够培养顽强拼搏精神和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的认识,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常常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障碍,都需要勇敢地克服与战胜。

在提高了学生对长跑重要性的认识后,帮助学生找出俱怕长跑的主

客观原因,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鼓励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如要求某同学首先确定本学期能够在6:30内跑完1500M这一学习目标,然后设计每个月进步的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

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要从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困难情景开始,鼓励学生敢以面对困难,使每一位学生在正确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小困难”,学生随着耐力水平的提高,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使得师生情感交融得到充分体现。

(3)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本身的好奇心。从技、战术结构、练习手段

到提高运动水平都会引起学生的探索精神、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如拓展生存项目练习、“三门球”、“轮滑”等新型项目的教学。

2.丰富情感教学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融并不拘泥与言谈举止之中。如队列队形及体操动作的造型美,师生双方交流过程中流露出的语言、仪表、动作、教态的行为美,动作协调、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的运动美等,都容易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讲解时,教师的语调、语气变化,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教师的一个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目光,一句和蔼关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澜,这种感情的“共振”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也会增强克服困难,战胜阻力的信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多开展合作性和竞赛性的练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有竞争者或异性在场,会提高活动效率。因此,小组成员的

组成部分要运动技能强、弱搭配,也可以根据需要男、女生搭配,这样有利于课堂形成增力性情绪。开展个人或组间的竞赛性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还能增加活动乐趣。学生在通力合作、协同奋进的活动中,加深情感的交流,增进友谊和亲和力,有利于课堂积极情绪的传播。教师用优美的示范动作、用幽默夸张的动作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或者让个别学生做示范等,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学、乐学的情感体验。当学生练习一个动作,多次努力仍不成功的情况下,如果教师默不关心或急躁训斥,都会把学生的情感温度降到冰点。克服阻力完成动作的信心或许遗失殆尽,教学效果之糟可想而知了。而当一名学生完成动作又好又快,满怀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许时,却遭到冷遇,心里该是多失望啊,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遭到破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时间、地点、条件和学生特点,灵活的确定运用,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三、“融情原理”运用在学法指导中可以表现为:

1.情感补偿法

对那些受过挫的学生,更多地关心与爱护,鼓励他们提高勇气,同时创造课堂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氛围,使他们增强克服挫折、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2.降低难度法

包括技术难度和器械难度。即降低动作的幅度和标准,如用像皮筋代替横竿或栏架等。适宜的教学难度会使学生获得愉快感和成就感,在练习中就会乐此不疲,这种情绪又在学生间相互感染,产生共振,形成积极探索、互帮互学、勤学、乐学的情绪气氛。

3.化解突发事件

在教学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忧心忡忡,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教师应该镇静、自信、理智地分析发生事件的成因。加强技术要素,强调集中注意力,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解除学生的顾虑,使情绪恢复常态。

4.情感评价法

教师从情感的角度对教学评价优化处理,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当学生屡遭失败时,为鼓励学生增强信心,教师可给予“中性”的指导语,如“可以”、“还行“等,不论指导动作的正确与否,而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如在上一节技巧课时,对个别积极性不高或不敢做的同学集中起来,从增强信心入手,采用“小步子”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每练一个动作都有成功的体验,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有个身体比较胖的学生完成得不太稳定,我出来让他做示范,这位同学吃惊地看着我,我微笑地朝他点点头,他的脸上立刻出现了笑容,并较好地完成了动作。

5.表象与目标练习法

在组织枯燥的耐久跑时,可以改变跑的形式,如足球场地的对角变速跑、各种距离的变速跑、越野跑、越野变速跑等。在跑前展示给学生有关胜利者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跑步中,想象这些美好的画面。如“到终点,大家为我欢庆的场面”,“我站在领奖台的场面”等。

6.“旁白”增力法

在组织游戏时,教师的“旁白”对学生的情绪也会产生影响。根据学生参与游戏过程的情绪反应,适时的给予鼓励、制止、加以幽默的语言或动作,都可以使课堂增加情绪色彩。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5

单纯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进行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前提下,情感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方式,情感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渐渐地被人们接受,从而成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高中的英语教学伴随着语言教学,更有情感交流的加入,倘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不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情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小觑。

1高中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相互关联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6

随着科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教学方面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将其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即可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尤其是老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根本不会投入到课堂当中。多数教师所营造出的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根本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些学生甚至不参与任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语文对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现如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形式收效甚微。很多学生遇到学习或是生活上的困难时,都不愿意向老师请教,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发表言论的机会,在课后也不与学生沟通,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些学生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感,即便在学习中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也不愿意告诉老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不利。

3.分层教学法的使用

3.1备课分层与教学分层

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教学质量紧密相连,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做好备课工作是关键。在分层教学中,要求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备课,教师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教材,达到即备教材又备学生的目的。准备课堂问题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多个角度来提问学生,从而破解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分层次教学法,要求对A类学生主要以引导为主,对B、c类学生主要以辅助为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课堂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通过幽默的语言吸引B类和C类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分小组讨论问题,而A类学生教师可在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扎实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独立去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备课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授课,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适当减少学生的压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2布置作业时进行分层布置

在布置作业上,大多教师都不重视这块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安排所有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同样的作业,这样布置作业不但容易养成学生抄袭的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还会造成压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布置作业。例如,将作业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练习,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通过基础知识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主要是一些综合类型的题目,布置的对象为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在教师或者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下完成,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第三层为探索题,难度比较大,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完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层次的`作业都不相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布置作业时,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布置。每一层次学生所得到的作业都不相同,教师容易掌握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日后教学的展开,教师可针对性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3.3进行分层评价与分层辅导

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常常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评价可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进行教学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评价,首先需要将学生分为A、B、c三类,每一类学生所给的教学评价都不相同。例如A类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教师可采用竞争性的评语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时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对学生要求严格,从而促进成绩优异的学生倍加努力。对于B类学生,评价时主要是采用激励的评语,即表示学生不足之处,也对学生优秀之处表示赞扬,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至于c类学生,则需要采用表扬的评语进行评价,此类学生大多数都存在自卑心理,表扬的方式可有效消除学生的自卑心里,树立信心。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还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课后辅导也需要进行分层,例如,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课后辅导的内可由A类学生指导B类学生,并告诉其解决问题的需要方法,而C类学生可由类学生直接指导,或是B类学生进行指导,相互探讨解决问题,对于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课后辅导可由学生自己进行,提高自学能力。

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激励的作用,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消除自卑心理的作用。

4.结语

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体验,课堂气氛

语文科目作为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学科, 不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在学生求知发展和人格塑造方面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教学要求, 决定了它承担着培育和发展学生情感的独特功能。语文教学既要给予学生非常多的汉语言文学常识,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又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然而,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 重智育、轻徳育和重视语言的逻辑性而忽视语言的情感性等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活跃因素之一, 是维持教学的情感纽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是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被激发。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契机。因此, 我们应在重视语文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感悟、个性和审美情操, 实现读书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具有培育审美情趣, 净化人的心灵, 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本质。教师要净化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情感, 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相应情感要素, 运用充满情感的语言, 去唤醒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即把学生置身于教材的“此情此景”之中,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使之“陶醉其中”, 让学生学会读书、明理、做人,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必须由于它的重要地位而迈出新步。所以, 我觉得,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显得尤为重要。

一、设置导语, 引入感情氛围

导语就好像一台戏前的序曲。导语的设置为课堂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就是写的导语切入的效果。例如, 在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我设置的导语是:“同学们, 你知道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是什么吗?你又曾仔细的观察过你的父亲的背影吗?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学者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对儿子的那份亲情。”开篇导语定下了饱含深情的基调, 唤起了学生的深情回忆, 打下了阅读课文的感情基础。

二、加强学习主题的情感体验

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启动情感的闸门, 才能引起学生理性的思考, 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过程来看, 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是学生对概念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由于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性格的个体, 他们的价值、情感、意志和审美等评价标准不同, 而这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维持、调节的作用, 所以, 学生得到的感染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精心设计导学案, 组织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环节, 丰富教学内容, 让教学的每一步骤都有利于学生经历情感过程, 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升华, 并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更加促使学生情感逐步丰富, 而且得到多方面的陶冶。以《桂林山水》为例, 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小问题:“你们去过桂林吗?欣赏过那儿的山水美景吗?或者在电视里看到过桂林山水的美景吗?想去看看吗?”于是, 我就像一名导游, 把学生引到享有美景甲天下的桂林, 设身处地让学生身临其境遨游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中。学生不仅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美景, 还欣喜地交流了初步的感受, 因此, 学生也愉快地进入了对课文的阅读和探究。通过朗读和感受, 学生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使学生和作者一样因为桂林山水秀丽的风景而惊喜、激动。学生陶醉在其中, 情感得以流露。

三、教师有情感的朗读会给学生赏心悦目的美感

语文教师标准的普通话、流利的语言表达、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学生由此会对教师产生由衷的钦佩, 会情不自禁地被教师带到课堂教学的情景当中去。教师通过对课文信息的再加工, 把文章中最美、最具表现力、最吸引学生的句子或者段落、最富情感的地方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进而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理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富有感情的朗读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连心桥, 它会让语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体现,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 情趣盎然。

四、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潜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想方设法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爱动脑筋、积极获取知识、增长聪明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对教师而言, 不能心存偏见, 更不能歧视后进生, 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要一视同仁。其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闪光点, 教师要积极地发现和利用。教师在说教中不能挖苦、讽刺学生, 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树立起自信, 让学生从心底里尊敬和信服自己。而且, 教师要有耐心, 要不厌其烦的讲解, 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及生活上的绊脚石, 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五、要及时帮助学生, 为他们排忧解难

学生不论在平时的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 教师要热心帮助学生, 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学生中比较复杂的矛盾, 教师更要有耐心, 要更体贴、关心, 帮助学生很好的解决。在这过程中, 师生之情会油然而生, 并能得到长久的保持。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针对初中生的情感教育,他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代,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对社会以及人生的丰富情感,对今后的发展将会有着积极影响。在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在实际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提高文化品味,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情感教育进行着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情感管理的原则

情感管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一种情感与思想交流方式,应该遵从以下两个原则:

1.以关心学生为原则

首先,作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主要从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了解。其次,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体贴入微,以便深入到学生这个集体中去,促进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其所急、所想、所愿。再次,学生难免会犯错,作为教师要体谅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地加以责备,而应该帮助其改正错误。

2.以尊重学生为原则

首先,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本,确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居高临下。不可以以自己是班主任的身份来使学生听从于权威。教师要与学生拉近距离,断不可摆出自己班主任的架子。其次,学生之间有成绩好坏之分,但是教师也不可因此而有特殊对待,要做到一视同仁。太过关心优生难免会使其骄傲自满,太过忽略差生难免会使其自暴自弃。再次,班主任要善于听取来自学生的意见,加强班级的民主作风建设。

二、情感教学的具体措施

1.创设亲切、和谐和愉快的人际情境

创设亲切、和谐和愉快的人际情境,也就是说为整体的课堂教学渲染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课堂气氛,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教师与学生“敬而远之”的距离感和生疏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愿意亲近他们的学习活动,愿意聆听他们的思想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创设这样一种人际情境,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上好第一印象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节课,可能教师因为习惯了带学生,所以可能会对新教的班级没有太大的激动,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整个学习的过程都是只有一次,因此对每一门新的科目,每一个新的阶段,每一个新的老师,都是充满好奇的,因而那节课他们是最认真的,要想让学生接受这堂课,在情感上喜欢某种学习方式,那么第一节课将是成败的关键,这种第一印象是很难通过后期去修补和改善的。在教学中必须使用礼貌用语,因为这是学生获得自尊和自信的重要一步,其次要善于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倾听他们的表达,最好还要尽可能地记住他们的名字等。

2.以教师自身的感情经历作引导

在现今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改善,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面无表情,这样做虽然教师可能是无意而为之,并且对维持课堂秩序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实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现今的苏教版教材强调情感教学,教师就更不能在45分钟的课堂上面无表情,不能够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进行教学,而需要和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善于利用自己的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表达自身内心的情感。

3.从心灵上感化学生

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断不可缺失的便是学生的信任。如何获取学生的信任,一方面班主任应该始终坚持宽容理念,当学生犯错误,违反纪律的时候,应该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予以劝诫。同时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尽量不要公开,以免伤其自尊,也是为了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总之,要让学生在班主任语重心长的教诲下从内心领会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对于班上一些叛逆、不服管教的学生,教师也断不可放弃,而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并引导其放下心理负担,以朋友的身份增进情感交流,及时找出引起学生叛逆的原因,然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情感感染下去改善自我。

总之,在初中教育情感管理中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心中的正面情感并消除其负面情绪,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情感管理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苏丽.浅谈初中语文如何进行情感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6).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9

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中心小学校 王贞扬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激励性评价提出更高也更符合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的要求。通过激励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激励的教学效应。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激励性评价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恰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可谓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水平高低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关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性格发展。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激励的教学效应。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给学生以有效的激励性评价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运用激励性评价,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上,我常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样的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在一次朗读课文中,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起来读一段课文,读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顺。于是,我说:“你很有勇气,很高兴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师指出错误)你愿意再读一边吗?”生又读一遍,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你读的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乐意地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读的真好,掌声送给你!”我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这样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如何使激励性的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催化剂呢?教师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时,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既可以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又系统客观地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及进步历程。这是对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二是建立学生网络学习讨论区。网络的交互性,为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设立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讨论区,在这里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心得。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对于学习专题中所持的意见和一些作业作品、发送到网上,与其它同学交流。同学间通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网络交互的`功能更体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到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家长评价区。新的评价体系更体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强调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利用网络环境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家长参与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具广泛性。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更全面的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啦啦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刘悦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三中学)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啦啦操运动的内涵与本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啦啦操运动能够进入中学生体育课堂的原因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符合中学生体育课程标准,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已经成为可能。

关键字:中学生体育课程标准;啦啦操运动;中学体育

伴随着我国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壮大,体育赛场的啦啦操运动也逐步走向成熟,激情四射和富有情感的各高校啦啦操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为紧张赛场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课程计划)确定的中学生体育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的体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了深入贯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授课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中学生的体育课逐渐形成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确立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课程目标。中学体育课领域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任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啦啦操就不知不觉的走进了中学的体育课堂,实践方面取得过一定的成果,而理论方面还处于匮乏阶段,人们对其发展状况不甚了解。因此,针对啦啦操这样一个富有潜力的运动项目,深入探讨其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极具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啦啦操的内涵与本质

1.1 啦啦操的定义及其内涵的理解

黄楚姬认为: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身体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的最高境界。啦

啦操运动最早出现的形式是观众为本队加油呐喊,也是健美操的一种,但是相对于健美操而言又比较容易,一直以来是作为球赛或其他一些比赛中场休息时候的表演,后来就开始形成一种项目进行比赛,中国的啦啦操运动要数两广地区的比较出名。啦啦操运动在我国通常称为“啦啦操”或“啦啦舞”。作为一种典型的青年人运动,反映出参加者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因此,啦啦操运动正以全新的面孔走进我国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它的形式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符合大学生的天性,它的技巧性激起大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并磨练意志和耐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热情奔放、自由豪迈的音乐结合简单易行的动作,在中学生的体育课堂中使得啦啦操运动将成为一项具有独特魅,具有广泛舞台的新型项目。1.2 啦啦操的分类

按啦啦操的动作内容、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展示舞蹈技巧和体现团队精神,以健身为目的亦称为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操包括彩球、高踢腿、爵士、道具;结合技巧、体操、舞蹈动作的表演称为技巧啦啦操。按比赛的类别分类,目前,国内比赛分为:大奖赛、冠军赛、明星赛、分区赛、挑战赛、总决赛等等。按目的分为竞技啦啦操和大众啦啦操,竞技啦啦操是以竞赛夺冠、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的高水平啦啦操项目,它是在大众啦啦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提高范畴。2 啦啦操的本质特征

啦啦操运动是健美操的一种,既是一种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健身方式,又是一项集体性的竞技运动项目。因而体现健与美成为啦啦操运动的主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人体美的要求,是体操、健美操、舞蹈、音乐逐步发展结合的产物,又以其独特的风格给人们不同的运动体验,啦啦操的本质注定会倍受中学生的喜爱亲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体现了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运动实现的产物。啦啦操动作套路的不断创新及其动作创新的新颖变化,都会使欣赏者感受到千变万化的动作表象,使人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振荡和启示。中学生正如处于清楚发育期,好奇多动、善于表现自己的本性迎合了啦啦操对美的塑造。⑵集各种舞姿为一体

啦啦操运动不拘泥某一种舞蹈素材,凡是对身体健康发展和形态有益的舞蹈都能兼容并序融为一体。它既吸取中国古典舞蹈和武术动作,还大胆运用拉丁舞、国标舞、芭蕾舞和街舞动作,精取其中有益成分巧妙地组合,在优美乐曲和节奏鲜明旋律中做

幅度大、动感强、造型美的动作,展现啦啦操的艺术魅力。在掌握啦啦操的基本技术之时,也为塑造中学生形象气质做出了相应的贡献。⑶表现体魄的健与美

啦啦操运动既有美学中的健,又有舞蹈中的美,它是以表现健美为主要特征、以节奏为中心、以人体自然动作、舞蹈和自我表现为基础,在乐曲伴奏下进行身体综合练习的集体性健美操。它需要通过人体形态及动作韵律,充分展示人体健美的体态和优美的动作。啦啦操有着自己较为成熟的训练理念,而中学生的身体姿态还未定型,因此更应该注重正确的培养理念、进行科学化教学。⑷内容丰富、节奏欢快

音乐是啦啦操运动之魂、动作则是它的表现形式,而韵律是表现人体美的动态过程,它把运动美的灵魂装饰化,以各种形式、技术展现艺术手段,遵从技术动作内容需要,将每个动作、舞姿、形象及练习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达到动作与音乐间的和谐融洽、自然形成完美的动作效果,使中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享受美。3 啦啦操运动能够进入中学体育课堂的原因

啦啦操表演最初的功能是调动观众热情、为本队运动员加油助威,现在它的观赏性逐日提高,人们开始用啦啦操的惊险动作娱乐观众,烘托一种比赛氛围,伴随着它操化动作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得啦啦操运动更多地适应比赛项目的需求。另外,啦啦操队员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淋漓尽致的表演各种体操、舞蹈、技巧等难度动作,因此啦啦操运动极具锻炼价值(如: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表现力、身体姿态、身体控制能力、领导能力),对我国大学生人格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1 开展的灵活性很强

啦啦操运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没有性别、运动技能的好坏之分。首先,只要场地可以容的下脚就能锻炼,增强体质、塑造体型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其次,着装只要宽松舒适就好,鞋子也不用做特殊要求,男女老少皆宜。再次,各工薪阶层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闲暇时间内进行活动,有条件可以使用音乐进行锻炼,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啦啦操运动具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技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价值;在社区和各级企事业单位,组织啦啦操活动可以促进成员之间融合、协调的发展。

3.2 望子成龙望女乘凤的思想

家长花钱购买大量的光碟、影视,为了更早的发现并挖掘孩子的舞蹈潜力;各种企业通过啦啦操运动的表演,推广自己的产品,塑造自身的品牌。社会的发展催生了预防医学,使得人们注意到预防各种疾病才是当前最关键的事情,以啦啦操运动为主的有氧健身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以夫妻档、家庭档的锻炼方式的出现;科学技术和网络时代对啦啦操运动的发展进程的助推与润滑,这些现象都表明该项目深入民心。4 啦啦操运动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生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感知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环境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必然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

4.1自卑心理: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后进生往往由于成绩、操行方面弱于其他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或是基础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因为环境不佳,经过努力后仍然得不到改善,于是责怪自己,怨恨自己,最后选择在体育课上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

4.2自满心理:有的孩子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有的孩子学习总是名列前茅,这些孩子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总是比别人强,眼高于顶,看不起别人,跟同学讲话的语气总是居高临下,老师的偏爱和家长的溺爱更是自满心理的添加剂。因此,中学体育教师担负着很重的责任,力求在进行啦啦操体育教学中抚平孩子的怨气。

4.3逆反心理:有的孩子因为学习或表现较差,老师经常批评,有的家长甚至动手打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对老师和家长产生了对抗情绪,你说东他偏向西,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身体姿态练习,是中学生在欣赏音乐的痛还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

4.4依赖心理:现代城市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当惯了小皇帝,什么事自有家长包办代替,不用自己操心,这种孩子缺乏独立性,不要说做家务,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体育教师通过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自主。

4.5妒忌心理:有些孩子喜欢与别人攀比,常在一起比成绩,比吃穿,比玩具,甚至比谁的家长官大。在进行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安排体育竞赛,使得学生认真学习,精心准备比赛;在收获成功当中,认识到通过努力学到真正的本领,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J].中国学校体育,2005,(5).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11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政治;教学;运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认识操作系统和动力调节系统之分,在动力调节系统中情感是一个重要因素。轻松愉悦的情感不仅能够调节人的内驱力,而且能够使人乐观,自信地看待人生旅途上的种种困惑和挫折。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学习,而且这种情境越好,学习的效果也越好。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待命的状态,易于接受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时个体潜在的创造力也是最佳的,这也完全符合现代的情EQ理论。

根据材料统计,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不健康因素。笔者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他们卸下心理上的包袱,让他们轻松上“阵”,而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便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方面的责任尤为重要,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怎样才能够做到育人、育好人?一方面需要政治课教师善于营造一个适合于书本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一举手一投足等情感流露使学生深化知识,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也应该是一名情感艺术大师,能够通过一切表达情感的因素如语言、表情、手势等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一个有血有肉的榜样树立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从内心感觉到“需要学”,而且认为政治课确实有实用性。一堂好的政治课也应该是情景交融的,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更注重实效性和启发性。达到师有情、生动情,情、意融融。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政治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语境

一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两组人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听同样的一句尖锐刻薄的批评话,第一种环境是十分温馨、优雅的,还放着轻音乐,第二种环境十分嘈杂、冰冷、尘土满天飞扬,结果第一种环境中的人90%能欣然接受批评,而第二种环境中的人只有20%勉强接受了批评。可见,外在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心理环境,影响他们的发挥,所以运用音乐、背景等手段创造一个好的语言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动画,音乐来创造一种语言外环境,把哲学的抽象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这使学生们既掌握了理论,同时又增强和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效果就非常好。

二、政治课教师要善于用非语言因素调和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别思研究表明:信息效应=7%的文字+38%的声调+55%面部表情,语言本身是没有“活力”的,要想让“死”的语言活起来,形象生动的表达内容,使理论更有亲和力,除布置一定语境外,语言语调和面部表情也是不可少的。这首先得掌握自己的语调,不能如一滩死水,应有轻风疾徐,抑扬顿挫,注意根据课本内容变幻语言的节奏,让学生感觉到语言的气势或“风平浪静”或“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或“雄浪排空”,语言吸引住了学生,语意也自然孕育其中。其次,用一定的面部表情和手势配合,使内容更生动更深刻更易于理解。一个学生在跟笔者谈心时说:“我最喜欢你讲课时穿插的那些手势,感觉很形象,生动亲切比刻板的讲效果好多了”。

三、政治课教师应学会用学生的口味包装书本知识

理论是枯燥的,但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学生把传授知识看成“精神的摧残”无疑是政治教师的悲哀,那么,怎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呢?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包装书本内容,让他们真正感到理论离我们很近,甚至就坐在我们身边,这就要做到两点:一是理论通俗化,把高深莫测的理论大众口味化,例如在讲“认识是在事物变化中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我就舉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要想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我们只有一个途径,吃”,而吃就要改变事物,事物性质才会暴露无遗,学生一下就理解了这一条。又如采用辩论、演讲、“实话实说”等形式效果也很好。

四、政治课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事物的倾向,学习认识的动机95%来自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拄着兴趣的拐杖去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捷径。政治教师除课上用多种因素来调动课堂气氛,增强情趣和跟学生的感情交流外,课后也应多走近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政治理论并不是夸夸其谈的理论,而真正地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总之“师有情、课有情、学生动情”才能在一个融融的气氛中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正象罗曼·罗兰所说的:“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理,先得自己有阳光”,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表现“态度和蔼一些,声音起伏一些,表情随意一些,行为浪漫一些,讲解生动一些”。这些情感投资也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芳.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系列谈之二政治教师如何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08).

[2]朱秋红,贡和法.教学无痕情智共生——浅谈无意识教学在思政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06).

[3]曹红菊.中学政治教师要在德育中唱主角[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07).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篇12

一、分析运用教学, 发挥情感效应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 要善于整合政治教材中情感资源, 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 挖掘和捕捉教材里的情感因子, 让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得到交融。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欣赏中国美丽自然风光, 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迪的同时, 培养爱国情怀, 同时也让学生内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感净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要多实践和思考, 用教材中的情感去陶冶学生,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丰富学生的情感, 启迪学生的智慧, 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我们传达给学生, 学生就会有追求进步的热情和冲动, 心灵得到陶冶。

二、真情相拥相染, 求知欲望升腾

教师要用好体态语来开启学生的心扉, 激发学生的心志。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 用微笑传情, 用手势提醒学生认真, 用幽默让学生开心。当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教师不必大声训斥, 教师可以用一个温柔的手势或者动作暗示, 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而当学生考试不好、遇到挫折的时候, 我不是去批评他, 而是给他一种鼓励的目光, 这样, 学生很可能就会不断进步。教师必须用真情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 创设和营造爱的氛围, 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世界, 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和体验, 让学生更加自信, 更加从容, 更加自强, 教师要用真情呼唤激发求知欲望, 提升教育境界, 在平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 发挥爱的魔力, 实现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成长共同进步, 这样, 学生心中也会涌动着爱的暖流, 教师真情的鼓励, 将会成为学生勤奋拼搏的动力, 让学生收获学习的幸福和快乐。所以说, 教师的真情相拥相染, 焕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辉煌。

三、教师激情评价, 师生情感升华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充满激情, 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充满情感, 充满激情,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师生互动, 共同进步。综合起来说, 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环境, 形式和方法将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教师可以从下面三方面来优化评价质态:

1. 用丰富的情感, 感染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修养, 潜移默化学生的情感世界, 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对思想品德课充满热情, 这样, 才能延伸出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课的热爱, 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让学生的情感交流从课内到课外延伸, 发挥教师情感的作用, 感染学生。

2. 用人格的魅力, 凝聚师生的情感。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实施情感教学, 对教学评价的方法、手段、内容的实施, 如果注入教师丰富而美好的人格魅力, 那么师生的感情就会得到凝聚, 师生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这样也会更加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增进师生的情感, 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3. 用创新的理念, 摸索评价的前方。

教师要充分学习情感教学的理论, 运用好创新的教育理念, 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创造出教学水平的新境界。教师可以用多种评价方式, 创设师生感情互动,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要求,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鼓励他们, 更多给予肯定和支持, 这样学生会有自信心而进步更快, 对优秀的学生运用激励教学, 让学生更加优秀。教师的眼神, 动作, 表情, 都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 感悟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和交流。

总之, 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和初中学生共同提高, 促进共同追求发展。发挥情感教育的因素, 师生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着深刻的意义。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实施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用思想品德教师的真情和热情, 让思想品德课这块肥沃的土地上, 开出绚丽的情感教育之花。

摘要: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 组织学生认知时, 发挥情感作用, 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 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才达到和谐统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要追求快乐, 用情施教, 情感与内容交融。

上一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下一篇:表达极度伤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