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毛毛虫(推荐11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小班美术教案
二、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小班美术教案提问:
这是什么?(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一、活动的背景
一天, 小一班的孩子们在餐后散步, 突然很多孩子停住了脚步并围蹲在一起, 原来他们发现了一条毛毛虫。孩子们边看边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是什么虫?”“是毛毛虫!它会变成蝴蝶。”“你看它真漂亮, 背上有一道道的花纹。”接下来的日子里, 孩子们到处寻找毛毛虫。
幼儿对毛毛虫的关注让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美术教育价值: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有趣而可爱的毛毛虫。就此, 园美术教研组设计了小班绘画活动“毛毛虫野餐会”的方案, 但试教后发现了许多问题, 集中表现为活动设计对幼儿的经验关注不到位。
1. 对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关注了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但没有关注幼儿关于毛毛虫的经验。现实生活中, 幼儿亲眼所见毛毛虫的机会较少, 使得他们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只有模糊的印象, 造成活动中幼儿无从下手, 只能模仿教师的范画。
2. 对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是要求幼儿用几个连接在一起的圆形表现毛毛虫的外形, 这对小班下学期的孩子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超出已有技能经验的要求既会降低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又会使他们难以成功。
3. 对幼儿已有的操作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是要求幼儿用油画棒绘画的方式表现毛毛虫, 其实, 我园小班美术活动的材料较为丰富, 有棉签、印章等。相比而言, 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操作这些材料的机会远远大于操作油画棒, 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对幼儿操作经验的关注不足妨碍了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创意性表现。
明白了问题所在后, 我们又对幼儿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园美术教研组对原活动方案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形成了新的活动方案, 并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活动分析
1. 活动目标的对比
分析:
从目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第一次活动是引导幼儿模仿性表现毛毛虫, 而第二次活动是引导幼儿自主创意地表现毛毛虫。
2. 活动准备的对比
分析:
从两次活动准备的对比中, 可以看出第二次活动更为关注幼儿的相关经验。
(1) 活动前, 教师在自然角提供了毛毛虫供幼儿观察, 在图书角提供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并组织幼儿共同阅读, 帮助幼儿感知毛毛虫外形的特征。
(2) 教师为活动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 所有材料都是精心选择和设计的, 如提供的蔬菜、水果质地较硬, 便于小班幼儿进行盖印。并且, 黄瓜、藕、玉米、土豆、胡萝卜、杨桃的横切面形状各异, 有圆形、五角形、花瓣形、中间镂空形等, 便于幼儿盖出不同的形状进行创意表现。其次, 所提供的水粉颜料色彩明快, 便于幼儿玩色和配色。再次, 一共提供了6 组颜料, 其中有4 组的颜料都是相近色的 (2组是冷色系, 2 组是暖色系) , 另2 组的颜料都是对比色。目的是让幼儿在无意识玩色、配色中感受冷色系、暖色系、相近色系、对比色系之间的不同, 从而提高色彩欣赏能力。这些颜色都是孩子们以往玩过、用过的,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后, 活动所选用的音乐《森林狂想曲》, 是小班童话剧表演中的背景音乐, 孩子们知道音乐描写了各种小动物在森林里开音乐会。用在此活动中, 不仅可以营造快乐的氛围, 更是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有助于他们的创意表现。
3.活动过程的对比
分析:
(1) 从活动过程的对比中, 可以看出在第一次活动中, 幼儿是被动式学习, 而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通过自主尝试盖印毛毛虫的身体、师幼互动讨论添画的方法和分享式讲评等活动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在经历“经验的过程”, 进而获得更多、更完整的经验。
另外, 在第一次活动中, 幼儿是个体学习, 而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是合作学习, 即4 人在一张背景大画纸上合作完成作品。当然这次合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4 名幼儿虽然是在同一张纸上创作, 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创作, 没有出现两人或几人共同创作同一事物的现象, 但是, 出现了幼儿之间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现象, 这是合作的萌芽。
(2) 作品评价由点评走向分享。第一次活动, 采用的是传统的作品评价方式, 关注的是作品的用色、构图、画得像不像等。第二次活动, 在作品讲评环节, 幼儿是以故事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也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评, 充分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这样的讲评方式是师幼、幼幼之间的分享, 更利于幼儿接受, 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 为后续的创意活动提供了经验支持。
三、活动感悟
1. 活动设计基于幼儿的经验
第二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 得益于活动方案充分考虑了丰富幼儿有关毛毛虫的生活经验。教师将幼儿发现的毛毛虫放在自然角的观察器皿中, 供幼儿观察、记录;组织幼儿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组织幼儿观看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在拼图区提供毛毛虫和蝴蝶拼图材料等, 使得幼儿对于毛毛虫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 活动过程关注幼儿的经验
杜威的经验理论认为:活动的过程就是幼儿“经验”的过程。在活动中, 幼儿借助已有经验, 通过与教师、同伴、材料的相互作用, 以获取自己所需的更多、更完整的经验, 即新的经验。
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自主尝试用各种操作材料盖印毛毛虫的身体。由于这些材料盖印出的形状各异, 有圆形、五角形、花瓣形、中间镂空形等, 不仅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 同时也为他们后续的借形想象添画提供空间。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评, 充分肯定幼儿的优点与创意。故事式的讲评不仅更利于幼儿接受, 还提供了幼儿联想的机会, 为幼儿新的创作提供了支持性经验, 并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活动结果着眼于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一、好玩的棉签画
幼儿由于年龄小不能专注于某一事物,光凭说教、示范是没有用的,于是美术活动我也从游戏开始,让幼儿在玩中学习。进入小班下学期后,我在开展美术活动时适当多加入了棉签画的方法。棉签画是用棉签蘸颜色作画,对于初学画画的幼儿来说比用毛笔画简单而易行,又比蜡笔画更加有趣,我觉得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如:在《我的妈妈》美术活动时,由于孩子们已经用蜡笔画过人物画,对于基本形态也有所了解,怎样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能力呢?经过思索——棉签画,这是我脑海中急速闪过的想法,而且琢磨后也越发觉得可以尝试下,在准备活动时考虑到孩子还小,颜色不易太多,以单色棉画签来完成作品,活动开始后,经过老师的讲解幼儿对于棉签画的方法有了了解,而且也在自己尝试中发现棉签吸上颜料后画出的线条要比平时用的蜡笔粗很多,所以一定要把画面画的大些才能完成整幅作品,个别幼儿在第一次勾画出现失误后,我及时地给其换纸,并微笑着给予鼓励:“我们再来试试画大些,一定能画一个漂亮的妈妈出来……”最后小朋友每人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个别幼儿在表现线条方面非常棒,直线曲线能很好地进行组合,而且有的画得快的幼儿画完一张还兴趣不减,希望能再画一张。
本次作品画面十分生动有趣。对于幼儿的这些成功作品,我给予了热烈的表扬,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里我可以感受到他们正在回味作画的乐趣,充分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后的几日里,幼儿对棉签画念念不忘,总有人来问:“老师什么时候我们再画棉签画?”于是在我们的桌面游戏中也及时地增添了这个活动内容,请幼儿用棉签画出不同的人物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画得出色的作品我们也展示到了走廊公共区供大家一起欣赏。这些棉签画以它丰富的色彩,突出的效果,给每位经过这儿的家长、老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让我们的小朋友对绘画有了更多的兴趣。
二、有趣的美工活动
美术活动中的手工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中我们的撕纸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创造能力。
在《菠萝》的美工撕贴活动中,老师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后,决定采用撕贴的方法教幼儿操作。为了让画面更完整,除了为幼儿准备好长纸条供幼儿撕贴菠萝的果实外,还用绿色的彩纸为幼儿剪好了菠萝的叶子形状,使幼儿在操作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自己的成果,这样的形式十分适合小班小朋友。孩子们用食指、拇指稚拙地从长条纸上撕下一块块小小的桔色小纸片,贴满在菠萝的格子内,没多大功夫就把菠萝装扮好了,对于自己作品的成功,孩子们的喜悦之情表露无遗,同时对这种撕贴活动的兴趣也越发提高了。掌握方法后,在接下来的撕贴活动中,老师也是不断地提高要求。如我们请幼儿在正方形的纸上撕出圆形并将多个圆拼贴组合出毛毛虫,虽然教学的技能只有一个,但要求有不同,所以孩子们每次活动的参与热情都比较高。撕纸粘贴活动使幼儿进一步有了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体验。
三、生动的蜡笔画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火车”,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火车。有一次在“把大狮子关起来”这一绘画活动中,语嘉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她下去继续作画,而是对她说:“语嘉,你看你的笼子有这么大的洞洞,大狮子一定会从这里逃走的,多危险啊!快把笼子关紧,别让大狮子跑出来。”语嘉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苹果”中,李朝阳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边唱苹果歌,边带劲地涂了起来。
四、重要的欣赏评价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美术作品的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用某种语言来说话)展现出来,才能成为可供欣赏的具体的艺术作品。当幼儿的作品完成后,老师都不会忘记将孩子的作品来进行一个展示,那些作品有序地摆放整齐后能更好地将孩子们带入一个艺术天堂,幼儿也通过自己的眼睛欣赏审视每一个作品,对自己的作品都会赞叹不已,使其在“美”的环境中进行感受、体验、领悟,从而获得由浅入深、情景交融的审美把握,并引起感情上的激动、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越长越大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封闭的圆连接表现毛毛虫的身体。
2、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玩具、记号笔、蜡笔
活动流程
一、 边讲故事边演示
教师:在一片叶子上有一个小小的蛋,它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暖和的太阳照在蛋的身上,啪的一声蛋打开了,钻出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它的身体一节连着一节,身上还有细细的毛,身下有短短的腿。
教师:毛毛虫肚子很饿,它找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吃了下去,毛毛虫慢慢长大了。
二、 创作要求
教师:毛毛虫还想长大,请小朋友一起帮它找食物,看哪条毛毛虫长得大长得长。
三、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要点
1、 注意将每一个图形不封闭地连接,幼儿可能会越画越大,教师可提示:毛毛虫吃得太多了,兔子涨得多难受
呀,让它吃一点长一点,别一下子吃太多。
2、 介绍个别幼儿画得食物,引导幼儿进一步想像。
四、 评价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纽扣贴画
作者: 吴邵萍 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目标:
.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一颗紧挨着一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知道将不用的纽扣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盒中。
准备:
.各色鲜艳的可反复使用的即时贴底板(可用废旧纸盒的内底板贴上即时贴做成)人手一块。
.足够数量的各色大纽扣。
.绒布玩具毛毛虫。
过程:
一、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出示绒布玩具毛毛虫。谁来了?这只毛毛虫是怎么样的?你们用手来比比看。(引导幼儿注意到这是一条长长的毛毛虫。
分析:让小班幼儿用动作比划“长”,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身体长”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长长的毛毛虫作准备。
.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教师将毛毛虫扭成交叉状。)你们看,它的身体变成什么样了?你们来学学看。(教师用线条画出毛毛虫的交叉造型。
.它又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将毛毛虫的身体变成拱形。)这次,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用线条画出拱形毛毛虫。
.毛毛虫的头也会变。(教师将毛毛虫的头扭向后方。)你能发现毛毛虫现在想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发现:头向后的毛毛虫就好像在向后看。
.如果我想让毛毛虫向地下钻,头应该怎么变呢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幼儿如果能幼儿作品:毛毛虫体会到这一关键点,便可以在后面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同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提示幼儿根据头的方向想象毛毛虫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文档仅供参考
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幼儿在后面黏贴时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今天老师请你们黏贴出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调皮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教师逐一4“r绍纽扣和即时贝占底板。
.谁会将纽扣黏贴在底板上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在即时贴上黏贴纽扣的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贴时,要一颗纽扣紧挨着一颗纽扣。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
.请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并说出黏贴的方法。尤其强调要一颗紧挨着一颗。不用的纽扣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黏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黏贴活动。
三、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教师提醒幼儿将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黏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可用情境性语言引导:”你的毛毛虫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虫的头在转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还是在向后喊朋友?
彩色世界(美术)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颜色并能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头饰、地上画好的圈、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故事《宣纸的故事》、6种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颜色大风吹》的游戏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把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我们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再替换不同的颜色。
2、这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行!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小猫的家是什么………,瞧!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噢,有了,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这是一个好办法:进行染色游戏。
4、利用染好的“小手绢”进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们戴着自己的礼物到小动物家做客——进行区域游戏。科学区进行调色游戏,观察颜色的变化。美工区进行涂色各种颜色的水果,各种颜色的碎纸来添色 语言区进行表演,想一想,红色的物体并说出它的作用。
6、进行户外锻炼,各种颜色的队伍进行比赛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一颗紧挨着一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3、知道将不用的纽扣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盒中。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各色鲜艳的可反复使用的即时贴底板(可用废旧纸盒的内底板贴上即时贴做成)人手一块。
2、足够数量的各色大纽扣。
3、绒布玩具毛毛虫。
【活动过程】
一、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出示绒布玩具毛毛虫。谁来了?这只毛毛虫是怎么样的?你们用手来比比看。(引导幼儿注意到这是一条长长的毛毛虫。
分析:让小班幼儿用动作比划“长”,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身体长”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长长的毛毛虫作准备。
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教师将毛毛虫扭成交叉状。)你们看,它的身体变成什么样了?你们来学学看。(教师用线条画出毛毛虫的交叉造型。
它又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将毛毛虫的身体变成拱形。)这次,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用线条画出拱形毛毛虫。
毛毛虫的头也会变。(教师将毛毛虫的头扭向后方。)你能发现毛毛虫现在想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发现:头向后的毛毛虫就好像在向后看。
如果我想让毛毛虫向地下钻,头应该怎么变呢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幼儿如果能幼儿作品:毛毛虫体会到这一关键点,便可以在后面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同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提示幼儿根据头的方向想象毛毛虫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幼儿在后面黏贴时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今天老师请你们黏贴出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调皮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教师逐一4“r绍纽扣和即时贝占底板。
谁会将纽扣黏贴在底板上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在即时贴上黏贴纽扣的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贴时,要一颗纽扣紧挨着一颗纽扣。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
请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并说出黏贴的方法。尤其强调要一颗紧挨着一颗。不用的纽扣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黏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黏贴活动。
三、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教师提醒幼儿将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黏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可用情境性语言引导:”你的毛毛虫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虫的头在转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还是在向后喊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不足之处:
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毛毛虫》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998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娃娃》含反思》:小班教案《娃娃》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油泥在纸盘上粘贴,制作有表情的纸盘娃娃,让幼儿在制作活动中感受眼睛嘴巴摆放的不同形态所形成的不同表情,体验制作纸盘娃娃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娃娃》含反思教案吧。
一、内容选择游戏化激发参与兴趣
小班幼儿爱玩好动, 认知水平低, 生活经验少, 活动的目的性不强, 特别注重体验活动的过程。 如果所选的内容游戏性强, 那么绘画的过程就是好玩的游戏, 所以我们要多途径收集、选择适宜的游戏化的美术教学内容、形式、题材, 通过整理、筛选、加工, 使小班的美术教学内容成为一种生活化的游戏, 它会直接刺激孩子的操作欲望, 孩子所获得的绘画体验是单调的涂色和艰涩的临摹无法比拟的。
内容方面, 我们坚持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 挖掘幼儿能直接感知体验的题材, 使教育目标恰当地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 我们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猪妹妹的花衣裳”等内容, 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 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做汤圆”、“棒棒糖”等。 在形式、题材方面, 极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玩色游戏就非常适合小班幼儿, 可以收集毛线、菜根、瓶盖、弹珠等特殊材料, 利用五颜六色的水粉颜料, 让幼儿通过拖、滚、印、刷等方式参与操作。
二、操作材料多样化提升创作自信
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一年来, 我挑选了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喜欢的材料作为绘画工具, 借助色彩丰富的颜料开展美术活动, 让幼儿从不同的操作材料和表现手法中感受美术表现的诸多形式, 体验操作的快乐。 如提供各种蔬菜印章开展印章画;提供吸管让孩子进行吹画;提供小汽车蘸上颜料“加油”, 在长卷纸上滚画;提供各色彩纸, 让幼儿撕出爱心炒面……毛线、玩具汽车、珠子、吸管、喷壶、纸团、鹅卵石、瓶盖等丰富有趣的操作材料, 让小班孩子感觉绘画就是“玩”游戏, 既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 又能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当然, 在准备材料时, 我们要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不同发展水平, 如提供“半成品”材料让孩子在老师事先画好的形体上补充, 画出完整的作品;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操作一些难度大的材料, 能力弱的孩子则适当降低操作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游戏化促进技能发展
1.导入方式游戏化
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 抓住兴趣点、发挥他们的主观积极性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我通过设计游戏情节, 营造新奇有趣的活动氛围,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帮助孩子理解并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并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如玩色游戏《彩色雨》, 活动开始我就用蘸满颜料的海绵在长卷纸上玩“下雨”的游戏吸引孩子。 “下雨喽! 下雨喽! ”刚开始, 孩子们觉得好玩, 一个个都看得认真极了, 慢慢地, 他们有点坐不住了。 “谁想来玩一玩呀? ”在我热情的鼓励下, 孩子们跃跃欲试:“我来! ”“我也要来! ”……在这里, 游戏化的导入方式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引领着孩子以十倍、百倍的热情投身到美术活动中, 对活动的最后成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教学示范拟人化
小班幼儿表现欲强, 但尚缺少必要的绘画技能, 教学示范拟人化, 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活动对象, 降低活动难度, 增强活动趣味性。 如美术活动《长颈鹿》中, 我这样讲解示范:“有两个蛋, 一只是恐龙蛋, 它长得又大又圆, 住在纸的中间。 另一只是鸵鸟蛋, 它小小的, 住在纸的左上面 (确定长颈鹿身体和头的大小及位置) 。 它们两个是好朋友, 经常互相打电话 (画长颈鹿的脖子) , 说了很多的话 (画长颈鹿的鬃毛) , 恐龙蛋高兴地伸出四条腿和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尾巴, 鸵鸟蛋也裂开了蛋壳 (嘴巴) 长出了两只角和两个耳朵。”此时, 一头可爱的长颈鹿已基本成型。“长颈鹿!长颈鹿!”孩子们开心地鼓起了掌。 虽然这个活动内容难度较大, 但在有趣的游戏语言的指导下, 孩子们掌握了长颈鹿的基本画法, 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参加或者说“我不会”, 而且作品画面生动有趣、形象稚拙逼真, 效果非常理想。
3.技能练习情境化
美术是操作性活动, 情境化的技能训练能帮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接受技能的训练, 又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所在。 如在练习线条和圆圈的技能练习中, 我设计了《逛公园》案例, 活动开始我告诉孩子们今天去逛公园:“公园里有哪些景点呢? ”孩子们可来劲了, 纷纷抢着回答, 他们在我课前准备好的作业纸中找到了亭子、小桥、花园、池塘等不同景点, 并按我的要求用记号笔把景点用封闭的圆一个个圈画出来:“逛公园喽! ”记号笔画出的线条从这个景点“逛”到那个景点, 每一个景点都没有拉下, 在新奇有趣的“逛公园”游戏中孩子们轻松完成了圆圈和线条的操作练习, 没有丝毫的倦怠, 反而觉得其乐无穷。
4.巡视指导趣味化
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画到哪里算哪里, 往往是主要形象画好后就不愿意动手, 造成作品画面单调, 缺乏美感。 这时我会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加以提示、指导和鼓励, 帮助孩子完善作品, 丰富画面。 如积木拓印《汤圆》活动中, 孩子拓印好“汤圆”以后, 拿着油画棒的手迟迟不动, 我凑上去闻了一下“汤圆”:“怎么不够香啊? 快点给它撒上糖桂花啊! ”看着他们动笔了, 我还不忘“煽风点火”:“有点香味了, 还不够, 再多画点就更香了。 ”一番指导后, 孩子终于完成了添加“糖桂花”的操作, 纷纷缠着我问个不停:“老师, 现在香不香了? ”
四、评价方式游戏化点燃创作激情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 评价作品时我会收集一些与绘画内容相关的材料配合讲评。小朋友画的花朵很漂亮, 我会给他贴蝴蝶贴纸, 还会笑眯眯地鼓励他:“太美了, 蝴蝶闻到花香也飞来了! ”我还利用孩子们喜欢动物的情感, 用玩具、指偶等和孩子们互动。 如《小鸡造房子》的评价环节中, 我出示小鸡手偶, 以小鸡的口吻感谢小朋友的帮助, 使他们有机会好好玩一玩小鸡手偶。 在《猪妹妹的花衣裳》的评价中, 我请小朋友帮猪妹妹选出最漂亮的衣裳, 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 大胆地说出理由。
多角度多层面的游戏化评价方式就这样把孩子的积极性一一调动, 每一次讲评, 他们都充满期待, 因为生动有趣的评价方式给予了孩子意想不到的鼓励, 让他们获得了成功和满足的情感体验, 大大点燃了他们的创作激情。
涂涂抹抹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和经历过的事。对刚入园幼儿来讲,他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墙上、地上、纸上进行涂鸦。由于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手部小肌肉群发育不够完善,手部力量不够且动作不够灵活等原因,再加上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又没有一定的技能做基础,所以小班幼儿常会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的兴趣任意进行。
另一方面,在小班初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玩色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不需要高超的绘画技法,只需运用自己的身体或现有的工具在画布上随意印拓,与色彩互动,满足于各种形状与色彩的交融过程。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大胆选择了绘画工具的创新方向进行探索,最终确定了以游戏性更强的脚印印画方式,设计了本次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踩、压、轻移的方法印出自己的鞋印,初步感受鞋印颜色及圆点图案的美。
2.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手指点画,尝试丰富画面内容。
3.愿意参与印画活动,初步体验用鞋子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窗帘欣赏范例一幅。
2.拍摄参与此次活动的幼儿家中的窗帘照片做成PPT,教师示范印画过程的视频。
3.各色颜料若干、抹布若干、画有彩色线条的白色画布人手一份(0.2米×1米左右),并事先在地面上固定好;长绳子及夹子若干,供幼儿最后展示作品用。
活动过程:
1.欣赏生活中窗帘的ppt。
(1)谈已有经验:自己家的窗帘是什么样的。
师:孩子们,你们家的窗帘上有什么?(结合孩子的讲述教师出示PPT,出示这位孩子家中的窗帘照片)
小结:每幅窗帘的颜色不一样,图案也不一样。
(2)欣赏脚印窗帘。
师:这幅窗帘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这幅窗帘上有不同颜色的鞋印,还有圆圆的小点点,它们都是不一样的颜色,真漂亮!
评析: 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自己家中窗帘照片的出现,激起了幼儿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幼儿家庭中的窗帘素材,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不仅激发出孩子的创作激情,也为教师在梳理经验的环节中提供了具体的扶手,使幼儿充分感知了窗帘的颜色及花纹的多样性。
2.探讨印制窗帘的方法。
(1)观看印制窗帘的录像。
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幅窗帘上的花纹是怎么画的?
(2)总结:刚刚老师是怎么做的?踩——压——移开,再用小手指蘸上不同颜色的颜料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
(3)请个别幼儿来尝试(单个示范)。
师:想试一试吗?哪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重点提醒幼儿注意印完后,一定要在抹布上踏踏脚,擦去鞋底上的多余颜料。
评析: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坚持时间短,注意点容易分散。因此,我们仿照类似“智慧树”手工节目的形式,录制了整个脚印印画的视频短片,并给画面配上了清晰的讲解说明。因为视频镜头把画面集中在教师的脚部动作上,更容易引起幼儿对操作细节的关注,从而加以模仿再现。
3.幼儿创作。
(1)先印小鞋印。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块画布站好。然后我们就开始印窗帘喽!
(2)用手指点画。
师:好,你们的小鞋印印好了,接下来就用小手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吧!
评析:对幼儿的操作形式,我们也做了深刻的思考。考虑到简约原则,我们首先将画布缩小到适合孩子单独操作的大小。将原有的集中合作印画大窗帘的形式变为先个人创作再整体组合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的调整,也同时减少了小班孩子在空间分享上的困难。其次,我们在画布的周围铺上了报纸,并将抹布移动到报纸的边缘。这样当孩子鞋底颜料不够时,可在利用报纸走回颜料盘重新沾色,印画结束后,再集中用抹布擦拭鞋底。因为换色时擦脚的次数会增多,相对常规程序也会复杂。所以我们只提供一种颜色让幼儿进行印画,但是用什么颜色可让幼儿自选。
4.幼儿欣赏完整作品,教师评价作品。
师:你喜欢我们一起做窗帘吗?你最喜欢哪里?让我们一起把这幅窗帘带回去打扮娃娃家吧!
活动反思:
一、好素材来源自生活,生活处处有创造
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创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此外,幼儿绘画,特别是小班幼儿绘画,形式应多样化,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绘画工具,这样容易导致幼儿失去新鲜感,减弱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游戏是基本活动,教学时时玩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首先,要选择带有游戏性的教学内容。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美术活动常当作—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比起一些物体或景物再现题材的美术活动,幼儿更喜欢具有游戏性的创作内容。
其次,选择的材料要有趣,让孩子觉得学习就是在游戏。幼儿期儿童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以很好的画面效果轻松获得成功。
再次,要使用游戏化的语言提示。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绘画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幼儿一样拥有较好的理解力、坚持力。这时,教师的语言提示就成了尤为重要的调节手段。如:在鼓励幼儿大胆在画布上移动印脚印时,教师这样说道:“小布条是座小桥,小脚要来过小桥喽!”一句简单的话,就使幼儿迅速摆脱了在画布上踩脚印的小心谨慎情绪。一次不行再过一次。在“过桥”的游戏情境中,孩子的脚步变化越来越多,表现激情也越来越高涨。
三、细节把握很重要,习惯刻刻不放松
细节的把握对于每一节活动都是很重要的,但也是年轻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这次的活动设计中,在怎样为幼儿提供最方便的操作方面,我们花费了大量的心思,每种材料的选择及呈现方式,甚至摆放位置等细节工作都经过层层考虑。如:怎样保证颜料不浸到幼儿的鞋面上,我们用上了海绵垫,既保证了颜料的充沛,又可控制颜料的液面高度不高于幼儿的鞋边;抹布总是摆在颜料盘的对面,是因为考虑到幼儿走画布后刚好需要擦鞋;至于地上铺报纸的最终决定,也是暗暗告诉幼儿颜料不能到处乱印,还要注意保证环境的整洁。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园教师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尤其是让年轻教师们充分体会到了上好一节课不光是有精致的活动设计和活动准备,更重要的是贴近幼儿生活、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抓住开启教学宝藏的钥匙——游戏,才能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需要,被他们所喜欢。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欣赏,感知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动态。
2、学习用印章印毛毛虫,用棉签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
3、感受图书的有趣情节,体验在印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绘本PPT,印章、棉签人手一支,作画纸、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PPT,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与颜色。
1、观察图一,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与颜色。
师:这是什么啊?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绿色)
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弯弯的)
它的身体是怎么连在一起的?(一节一节的紧紧连在一起的)
毛毛虫身上还有什么啊?
2、观察其余图片,了解毛毛虫的动态。
图二:了解毛毛虫爬行时的姿态。
师:毛毛虫在土地上干什么呢?爬的时候它的脚是怎么样的?
图三:了解毛毛虫直立时的姿态。
师:现在毛毛虫想干什么啊?
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它想找东西吃,急的站起来啦。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小脚在哪里啊?(直直的)
图四:了解毛毛虫有大小不同。
师:毛毛虫吃饱了,猜猜看它变成什么样子啦?(它胖胖的、大大的,肚子里都是好吃的东西)
二、幼儿尝试绘画,感知、了解绘画工具。
1、讨论学习印画毛毛虫的方法,幼儿示范,教师指导。
师:那我们今天来印画毛毛虫,请谁来帮忙啊?出示小布丁。
小布丁怎么来帮忙?谁来试试看啊。
指导语:小布丁在颜料盘里沾一下,还要在颜料盘里舔一舔。轻轻的印一下,够不够长啊?
师:毛毛虫好孤单啊!我们再给它找个好朋友。从哪里爬出来呢?
别忘了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小脚。
要点:
(1)学习用印章画毛毛虫的身体,强调一节一节要连在一起。
(2)学习用棉签添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毛毛虫的身体要连在一起,小布丁沾过在颜料盘上舔一下。
三、作品评价。
指导语:你们喜欢哪条可爱的毛毛虫,它在干什么?
活动分析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
毛毛虫是由《好饿的毛毛虫》绘本延伸出的一节美术活动。本次活动利用绘本中的图片让幼儿感知毛毛虫的外部特征和动态,巧妙地结合海绵印章小布丁,印出圆形的图案的特点,用小布丁印画、棉签添画的方法,让幼儿来进行玩色活动。一个个紧紧连接的圆形图案构成了毛毛虫的身体,无论是直的、弯的、胖的、瘦的都可以表现毛毛虫身体的各种动态。小小的黑点就成了毛毛虫的眼睛、鼻子、嘴巴、腿。幼儿在轻松的玩的游戏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二、关于活动的设计
1、关于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中美术方面的教育目标的规定,从认知技能、行为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来设计活动的目标:
(1)通过图片欣赏,感知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2)学习用印章印毛毛虫,用棉签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等。
(3)感受图书的有趣情节,体验印画的乐趣。
2、关于活动的过程
首先,利用绘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颜色和外形特征,以及毛毛虫的各种动态形象。从而让幼儿知道毛毛虫的身体是长长地,有时直、有时弯,有时大、有时小。身体是紧紧的连在一起的。
其次,教师指导幼儿来示范毛毛虫的画法。让幼儿示范能帮助幼儿建立信心,知道自己也可以像示范的幼儿那样做到。幼儿示范了毛毛虫的创作手法后,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拓展,鼓励幼儿多画几只毛毛虫,画出不同的形态。
再次,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幼儿将身体紧紧的连在一起。并提示幼儿从不同方向创作不同的形态。
最后,对幼儿的作品从体态上进行评价,强调身体连在一起。
三、关于活动后的反思
通过活动的具体开展,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反思如下:
1、在活动的准备环节
在选择作画纸时,本来是选择的宣纸。但是因为宣纸的颜色是白色,印过后宣纸会邹,就选用了包花纸。但是它的特性是吸水性不强,要将颜料调的较干一些。在小布丁考虑到干的海绵做的,会吸很多的颜料,就把小布丁弄潮可以减少颜料的吸收浪费,还可以让幼儿沾颜料时减轻操作难度。而在幼儿操作时,有的小布丁吸水太多,使得颜料变稀。印出的画水份太多,张贴在黑板上会有颜料留下来。下次活动时,可以每个小布丁检查一下,将水分捏掉。
2、在图片的观察引导环节
《好饿的毛毛虫》在活动组织前已经让幼儿观察过绘本中的毛毛虫。幼儿的话比较多,我对每个幼儿的的话进行回应、解释,使得时间拖延。还没有学会掌握活动的节奏、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幼儿的各种回答。在引导幼儿认识、总结毛毛虫的特点时,在语言的组织上还欠缺,不知道该怎样引导幼儿,提示幼儿发现特点。另外,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有时强调举手,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让幼儿集体回答,幼儿回答在问题时直接说,有的幼儿一直不动嘴巴,显得比较混乱。
3、在幼儿的操作环节
平时对于幼儿的绘画活动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常规。为了指导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展现出绘画作品。我让先画好的幼儿先去拿小玩具玩,重点指导动手能力较弱、动作慢的幼儿。在这次活动中,收作品时,幼儿出现了因没有完成的作品而哭闹。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应养成良好的常规。
4、在对于作品的评价的环节
评价时还不知道从那些点来帮助幼儿提升,只能强调创作中的要点。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多次试用绘画材料,确保每种材料都能适合教学;加强语言的组织能力,做到精炼、简洁;学会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有效回应、提升;按照要求,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美术活动常规。周纯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还是很适合小班孩子的,活动效果也很好。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锲机,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活动中有四五个幼儿参与活动不太积极,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细节考虑得不周全。比如孩子对于如何对画面进行布局还不清楚,在印花时习惯于将图案排成一排,画面单调了自然会影响他们活动的积极性,这时,我应该适当提醒他们,找空的地方印,尽量不要让图案排得那么整齐,这也是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
小班优质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含反思这篇文章共7728字。
相关文章
《小班活动教案《红绿灯》》:小班活动教案《红绿灯》适用于小班的活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尝试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产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活动《红绿灯》教案吧。
《毛毛虫散步》这本读本画面清透简明,形象简单,具有趣味性和预测性,而且带有词汇和点数的整合。在第一次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阅读了大书,使幼儿简单熟悉了故事内容,同时也感觉到幼儿对散步的概念还不能深入理解,为此我们自创设计了一本图书,它具有全新的翻阅方式,随着故事的情节逐一伸展,像一条长长的小路,使幼儿置身其中也随毛毛虫去散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的引领下激发幼儿积极预测猜想,较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毛毛虫去散步途中发生的事情,从而使幼儿更直接地获得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经验,学会观察,体会故事细节变化,能直观地正确点数,从而帮助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经验。
活动目标:
1、喜欢这个故事,对阅读大图书感兴趣
2、熟悉故事内容,理解路过、遇到、碰到、看见的基本含义
3、在教师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如何与他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大图画书
幼儿经验准备:
之前和老师一起阅读大书,了解简单的故事内容
老师和家长带幼儿散步,积累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从幼儿生活经验切入,以散步为话题,唤醒经验
有效提问:
1、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平时都会到哪里去散步呢?
2、散步时都路过哪些地方呢?
3、想一想散步时碰到、遇到过什么人呢?
4、散步时还看见过什么呢?
引导策略:
通过问题帮助幼儿回忆生活中散步的情景,借助提问中的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引导幼儿表述出散步时所经历的事情,唤醒幼儿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充分表达,使词汇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印象,为下一步构建故事做一铺垫
二、阅读自制图书,逐页翻阅,梳理经验
1、教师逐页展开图书,以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引导幼儿大胆预测猜想,观察画面
引导策略:
教师以关键词汇路过---碰到---遇到---看见为线索,引导幼儿大胆预测猜想,毛毛虫散步途中的故事情节,重复运用词汇提问,强化幼儿对词汇的理解并会初步运用,例如“毛毛虫散步路过哪里?碰到谁?遇到谁?看见了什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去猜想,引发幼儿头脑中积极反应画面,用语言表述出来。
图书逐页展开,像是向幼儿呈现了毛毛虫散步的小路,顺序性强,故事线条清晰,便于幼儿直观体验、观察与理解。
2、教师运用选择预测、谜语式猜想帮助幼儿掌握猜想方法,总结经验
引导策略:
考虑到小班幼儿独立猜想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设计了选择预测、谜语式猜想2种指导途径,如你们猜猜碰到的是小鸟还是蜗牛呢?教师说谜语让幼儿猜出遇到的是谁?有几只蜗牛?有几只蝴蝶?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点数,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猜想兴趣,让猜想正确的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既树立了自信,又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预测猜想、言语表达双重经验。
通过这样的指导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猜想的方法,逐渐从教师引导猜测过渡到独立猜想。
3、通过角色表演,帮助幼儿了解如何与他人使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交流,提升经验
引导策略:
表演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表现方式。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猜想毛毛虫和好朋友见面时会说什么,孩子们纷纷回答是问好,于是我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表演出小动物们见面的情景,让幼儿相互交流,与同伴充分互动,使幼儿直接的体验与他人如何交流,掌握并运用礼貌语言,提升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相关经验。
三、阅读大图画书,总结、提升经
1、以问题作牵引,与幼儿再次阅读大图画书讲述故事,温习故事内容
2、提升经验:
活动中,教师将对关键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联结,虽然这几个词汇在意思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有的幼儿还是能通过教师的重复提问、引导、观察理解词汇并会运用
选择与谜语式猜想的指导方式,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动态的想象,从而过渡到抽象的、独立的猜想,增强了幼儿自信
帮助幼儿掌握一个一个点数的正确方法
掌握并学会用礼貌语言和他人打招呼问好、交往
3、引导幼儿今后在散步时继续发现有趣的事情,与同伴一起分享
拓展活动:
1、角色游戏:小动物去散步
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根据教师的编排的情节,表演在散步过程发生的事情
2、美工活动:好玩的指印画
3、体育活动:毛毛虫去散步
1.复习画直线、斜线、圆圈,学习用蜡烛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
2.大胆使用刷子进行上色。
3.积极参与活动,享受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刷子,各色水粉,白色蜡烛,水粉纸。
2.事先排练好“卷炮仗”的舞蹈。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活动室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
教师:今天老师就和宝宝们一起来跳“卷炮仗”跳舞,好吗?
2.幼儿随音乐舞蹈。
教师:宝宝们,我们快找个位子坐下来吧。
二、回忆舞蹈的情景,并用线条来表示
1.回忆舞蹈的情景。
教师:你刚才是怎么跳舞的?
(走直线、走斜线、走圆圈、螺旋线)
一起学一学。
2.用线条来表示舞蹈的情景。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线条画出来。
请幼儿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
三、迁移经验,绘画螺旋线
1.教师出示白蜡烛笔,示范画螺旋线。
教师:宝宝们,看,谁来啦?这个长长的白色的是蜡烛,平时我们过生日的时候点过,今天蜡烛宝宝跟我们学跳舞呢,我们拍手欢迎它加入吧!
教师:我们看看蜡烛宝宝是怎么跳“卷炮仗”舞的呢?
教师示范:“卷啊卷,卷啊卷,一圈一圈往外卷,跳舞跳得真快乐”。
2.帮助幼儿掌握从里向外一圈一圈往外面画螺旋线的方法。
教师:我和蜡烛的舞蹈你们看不到?宝宝们,你们也去教蜡烛跳舞,试试看能不能找出你和蜡烛的舞蹈吧。
教师:宝宝们能找吗?找不到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地方试试看。多教几次试试看哦。多用一点力气,绕得大一点试试看。
幼儿在轻音乐中画螺旋线。
四、涂鸦魔术,变出舞蹈
教师:宝宝们,刚刚我们都教蜡烛跳了舞蹈,那怎么在纸上却看不到它呢?
教师:那是因为蜡烛宝宝很调皮,它在和我们玩躲猫猫的游戏呢。
教师:不过我有个好办法,我请好朋友来帮忙,它一定能找出来,大家仔细看。
1.教师出示小刷子和水粉颜料,示范为水粉纸刷色,幼儿学习刷色方法。
教师演示:这是我的好朋友,小刷子和水粉颜料,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颜色呢?
教师:宝宝们你们找到了吗?让我们再到没找的地方来找一找好吗?
教师:我们还能换一种颜色朋友,看这是什么颜色?还有哪里我们还没有找呢?宝宝们一起说‘小刷子,亲一亲,靠一靠,来到纸上找一找。’
2.幼儿操作,纸上进行刷色。
(教师播放轻音乐)
教师指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刷色,不留空隙。
五、展示讲评,结束活动
1.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教师:宝宝们,你们都找到了吗?来告诉大家你和蜡烛怎么跳舞的?
播放“卷炮仗”音乐,律动离场。
活动延伸:
【小班美术毛毛虫】推荐阅读:
小班美术帽子09-10
小班美术特色方案06-06
小班美术:开火车09-16
小班美术:画太阳10-23
小班美术区域活动教案07-08
小班幼儿美术教案07-19
小班美术:秋天的果子09-10
小班手工美术教案09-10
小班美术教案反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