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方法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因材施教方法(精选10篇)

因材施教方法 篇1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核心著作,虽篇幅不长,却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在《论语》当中体现了很多儒家的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循善诱”等。而其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又成为重中之重。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教育方法。

第一,针对于学生的学识水平进行差异教育。

孔子在《雍也》篇当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是孔老夫子强调人性的差异的论断,说人与人的差别是由天性决定的。对此笔者对这句话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这句话当中的“中人”是有中等学识水平的人,而不是由于先天素质所决定的“中人”,它是指人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具备的中等水平的能力。那也就是说孔子说这话的实质意思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学识能力和学识水平对其实施不同的知识传授。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关注这样的一个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具体施教。如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就要有难易的等级层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加到这样的课堂学习之中。

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孔子非常善于观察学生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每一个学生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孔子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差异,针对于此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同一个问题要有不同的回答方式。

例如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听到了就行动’。我被弄糊涂了,敢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求退缩,所以鼓励他前进;仲由好胜,所以让他后退。”

由此,我们看出孔子充分的分析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同一个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却给出了不同教学回答。这对于塑造学生的个性人格和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重大的作用。

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对学生也有着一些了解,也总结了他们的一些个性特征。其中有四类学生使我的印象最深刻。开朗多动型,沉默抑郁型,胆小逃避型,偏执社会型。这四种性格特征的学生,都有其利弊。那么针对于他们的这种个性特征,我想运用《论语》中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最正确不过的了。对于第一种开朗多动型的我认为老师要正面的劝说甚至要严厉的指正,帮他们改正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去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而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学生,老师首先要做到非常的有耐心和谨小细微。要找到形成他们这种性格的问题根源,针对于形成原因循循善诱的去引导。并且引导这种类型的学生周围的同学(例如说前后桌,与他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多多的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帮他们从这种性格中走出来,去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对于第三种胆小逃避型的,我认为就是要让他们更加独立,自主的去面对事情(例如把某些事情交给这类学生去处理),以改掉这一毛病。对于第四种所谓的.“问题学生”老师一定要与他们多交流,多引导,用自身的魅力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拥有一个难忘的高中生活。

第三,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志趣爱好,重点施教

孔子很在意培养学生的志趣爱好,常和他们阅览名山大川,闲座与池边旷野。而且儒家本身也很重视山水诗乐对人的教化陶冶作用。《论语?仁爱篇》记载“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用水和山来形容智者和仁者,是生动而又明智的。山厚重而又敦实,水柔婉而又清灵。厚重敦实的山有一种仁者的厚重,柔婉清灵的水有一分智者的飘逸。山和水汲取天地之滋养,本身就带有自然的灵透,这种天人划一的境界在这句《论语》中淋漓尽致的体现着。足见儒家对自然的崇尚,对在自然性情融入学生志趣爱好的重视。而且当人们面对山水自然万物时,也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和思考。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是孔子基于自然山水而发出的喟叹。同时儒家也很重视诗书礼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避之。曰:‘思无邪”。足见孔老夫子对《诗经》的赞许之情。那么孔夫子会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刻意的培养学生的这种对诗书礼乐,以及自然山水的爱好情感。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於斯致思,无所不致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著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道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渊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施其辨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孔子家浯?致思第八》

我们看,在这段记载当中就表明了当孔夫子带弟子去游览山水时,就会在其中与他们切磋讨论,最后以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点,做以不同的评价和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那这也就启迪着我们当代的一些老师要多多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外鉴赏课,让自己的学生在祖国山河的陶冶中获得心智的陶冶。

因材施教方法 篇2

一、前期准备

摸底: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所在班的学生进行作文水平摸底, 教师通过仔细批改学生作文, 能较全面、较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可以布置两次作文:一次不具有审题难度, 具体做法是, 先在写作前给学生审好题目, 再让学生写作, 目的是能较好的体现学生作文的真实水平;另一次作文审题有一定的难度, 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具体实施方法

1. 学生分组。

按照学生的在作文水平及学习能力精心分层、设组。分层和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根据前两次作文批改的具体情况, 并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将学生实施分组, 具体如下:审题组, 内容组, 结构组, 语言表达组, 还要注意每组学生都要注意好、中、差互相搭配 (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 , 将班里的学生重新造册登记, 使每一名学生层次划分一目了然, 这样教师比较容易掌握各组的具体情况, 为以后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每个学习小组设组长一人, 负责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及全组同学尤其是差生的学习帮助工作。 (分层情况不能明确告诉学生, 而是先采取隐性分层的做法, 否则会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 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潜力, 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要求分组。

根据各组作文特点提出不同的作文要求, 具体如下表:

在教学中, 要注意分合结合, 除对不同组进行不同的内容教学外, 还要善于发挥同学的互助精神, 让有写作优势的学生发挥其优势, 让他们在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同时, 还要协助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教与学。

3. 教学内容分组。

作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 小组教学为辅。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一般而言, 共性问题采用班级教学解决;不同组的问题则采用小组教学。根据不同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实现不同组学生的不同提高。现以结构组为例。

结构在高考作文中的要求是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那结构组在复习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第一学生了解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递进式、因果式、并列式、对照式;这些结构可以通过选择典型的课文和高考优秀作文让学生揣摩, 模仿。第二特别注意训练文章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重点段、小结段、总结段、收束段的布局, 从而真正做到层次清晰, 上下有序;精致衔接、有机关联。如训练学生议论文构段能力, 我往往先给学生展示完整段落的框架:中心句+过渡句+举例句+总结句, 再用实例给学生讲解每种句子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模仿典型的文段写片断文章。这样一步步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进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提高学生作文结构能力。

4. 课堂教学分组。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差异教学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教学中采取“大班导学, 小组议学, 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 具有启发性, 及时点拨, 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 让学生“不跳得不到, 跳一跳抓得到”, 只要努力,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如片断作文《一脚漂亮而惊险的射门》, 要求: (1) 对足球破门而入的场面作形象的描绘; (2) 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出射门的“漂亮”、“惊险”; (3)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至少做到一个要求) 。作文能力稍差的学生可能选择第一个要求, 中等作文水平的同学可能选择第二个要求, 作文高手三个目标都能达到。

5. 评价分层。

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涉及学生的各种因素和现象做出的价值判断, 多以作文的等级、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作文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作文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写作。评价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评价的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考虑。作文的评价, 对各个层次的要求要有区别。基本的原则是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

因材施教,浅析中专数学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中专数学      教学 方法     兴趣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涉及生活、工作、科研等各方面。数学是一种工具,为研究其他学科搭建桥梁。数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门必须课程,它会帮助我们理性地处理一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中专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生源比较复杂,再由于近年来职业学校连续扩招,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使教学难度更加加大。下面来谈几点我对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和见解。

一、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

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既然想继续学习,就说明他们还想掌握新的技能,有自己的目标,也就是动机。这就需要中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当中,数学教学往往是比较枯燥的,这也有可能使一些原本有自信心学好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降。所以我建议尽可能在课堂上补充一些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讲及三角函数,再涉及直角,我們就想到勾股定理,勾股定理证明的方法比较多,但没几个人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想出一种方法来证明。这会对提高学生数学教学兴趣非常有帮助。

对一些失去数学兴趣的学生而言,如果辅以数学史方面的知识,他们只会对故事感兴趣,而这批人当中也有人往往会关心自己的前途和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也经常有人会问:“我们不搞科研,学数学有什么作用,只要会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可应付得了。”这种观点只会让人觉得他们的视野窄小,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应用。然而这些数学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关于运筹学方面的课文,讲述合理安排洗衣、做饭、拖地,不停地在课堂辅以贴近生活的实际运用勾起学生的兴趣。而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不少,比如说赌博,用数学的概率来算的话,去赌的人赢的概率永远比庄家低,这样或许可以减少赌博的人数。再如一些买保险搞的活动,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判定出哪种子方案更适合自己。

总的来讲,有了兴趣或渐渐有了兴趣,就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也会使得教学顺利很多。各专业的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的侧重方向,他们学习数学主要是为了在专业课中顺利入手和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二、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学校我们所学的知识主要是要用于以后的就业当中,所学的内容主要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如,建筑系可以侧重立体几何、高等代数的教学,画法几何还可以借用计算机来辅助几何作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工程类可以侧重逻辑代数那一块,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经济系可以把概率统计那一块讲深一点。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我们要把知识教活,重点是要让学生学到他们想要学的和对他们以后有用的知识。再者,以后在就业中,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想深造或者转行。很多人会对经济类和计算机类工作感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当中应尽量多地去教一些与经济和计算机有关联的知识或更深层次点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怎么样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可接受性,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把握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难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防止因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还有不同程度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当中要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语言挑起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活跃起来。有些学生有心理包袱,对课堂不是很积极,教师应该通过周围同学去鼓励他们,对他们施以肯定、表扬,逐步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进而上台表现自己,逐步学会学习,提高能力。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不可能总是一种毫不费劲的愉快学习”。此外,加强课外辅导,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加以分析,对他们感兴趣的方向加以指导,让他们自己去学习,逐步培养出自学能力。这样一步步来,最终会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的来讲,同时还应该教出数学的精髓(数学思维),这看上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其实当我们学了数学之后,它或多或少地作用于我们平常的思维当中。说实在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找规律的方法,一种直觉。数学思维会教会我们观察、比较、猜想、分析、综合一切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然而多数学生存在着数学思想方法缺乏、学习目标缺失、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不会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教学当中,尽量的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养成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三、结论

因材施教方法 篇4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霍华德·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学、教育学教授。1983年,他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人类有着多元的、完整的智能“光谱”,而不是一元的、单元的智能。此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加德纳教授逐渐完善了自己的理论,明确提出人类的多元智能可分为8种,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教授认为:现有的流行于世界的之上测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不符合人类智能发育与发展的现实。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与特点各不相同,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将使具有不同特点与天赋潜质的孩子,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人类社会各领域杰出人物的诞生,都在于他们强势智能的开发。比如数学家陈景润,他的数理逻辑智能是强势智能,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王冠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却连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英年早逝;再有“国宝”陈镜开,他的肢体运动智能是强势智能,他以他的强势智能为国争光,九破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空前绝后。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孔老夫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我想孔子说的这个“材”也就是孩子的强制潜能,作为家长,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材”之所在,而后为其“材”的充分、和谐、可持续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在这里有几点建议:

一、为人父母者,应注意尊重孩子的成长风格,正确认识孩子的长处,因势利导,为其强势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创造适宜的环境。

二、作为学校、教育机构,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同时,应开设音乐、绘画、舞蹈、跆拳道、手工、科技制作、书法、围棋等选修课程,为学生发现自己的强势智能,展示自己创造机会、提供舞台。

因材施教总结 篇5

一个演员在演出前,对这首歌曲的内涵要充分地理解再创作等等,才能上台演出,但这只是做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面对什么样的观众,少年、青年、老年、中国、外国等观众。要了解他们的欣赏能力、欣赏方向、欣赏层次,中医上有句话叫对征下药,所以演员应该先了解观众需要什么,再去选择歌曲,这样才能走进生活、走进观众,观众才能喜欢你。对于教学来说,你是教哪一类的学生,他们每一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班容量又大,如果不考虑这些具体情况,自我陶醉、口若悬河、非常心苦地讲完一节,学生可能认为你勤劳、朴实、有能力,在教学上兢兢业业,学生考不好也不会瞒愿你,家长也不会,学生可能还会夸耀你,其悲惨的结果是:“你费了好大的劲,这个题我讲了n遍,你们怎么又错了昵?”学生也会怪自己,为什么我们这么笨,没有记住呢?就跟哪个自我淘醉的演员一样,他唱的很淘醉,可观众没什么感觉,他会认为观众的欣赏水平差,观众也许会给他掌声,这种掌声是一种出于礼貌的,不是发自内心的,以上是一种旧的模式。面对现在的新形式,要改必需改。

毛泽东主席说过,文艺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体验生活,接近群众,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体现时代的感觉,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冼星海同志在抗日最艰难的岁月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不近震撼了中国,而且传遍了世界,因为他写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团结起来反对侵略。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老师、领导等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定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分析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绝对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发现有个性的学生,更大的是有可能压抑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时侯,他们思路特别活跃,他们有许多奇思妙想,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是这些青少年的翅膀,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青少年最大的特点是,极富想象力,所以我们老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思想,让他们走上讲台,说出他们的心声,老师才能总结出学生喜欢的东西,所以说,我们老师必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也谈因材施教 篇6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曾水清

如果让你回答,“因材施教”的“材”是指什么?是学生,是教材,还是教师,抑或其他。也许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是指学生,是指教育的对象。这当然没错!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因材施教”之“材”是否也该“与时俱进”,是否也该有所变化呢!笔者以为,“因材施教”之“材”应该赋予更多方面的涵义:

其一,“材”确是指学生。孔子善能育人,被誉为“因材施教”的鼻祖。语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同是孝,孔子却说法不一,为何?朱熹在其集注中注解说:“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由此可见,“材”之初即指学生。即便现在,学生理应成为施教的首要对象。如果没有把学生作为施教的目标和对象,教育岂不成了“无的放矢”吗?

笔者以为,“因材施教”之“材”还应该指教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媒介。通过教材,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思想、知识等做有效的传承;借助教材,教师可以将做人、求知、为善、敏行等人生观逐步培养;根据教材,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设计得当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因此,教材也不仅是指课本,还应包括所引用的相关文字、媒体资料等。

再想,“因材施教”之“材”理应包括教师本身。人,当然巴望自己是全才,希望各方面都能有特长,但这也是不可能的。人总会有自己相对薄弱的方面。试想,作为教育行为发出者的教师,丝毫不考虑自身特点,不权衡个人的特长和劣势,不根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必然很难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况且,教师如果要和自己过不去,不回避或改进自己的不足,一味将自己“赶鸭子上架”,必然东施效颦、弄巧成拙。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势必也要量一量自身之“材”。

细想,家长和家庭不是其“材”吗?社会环境、时事变化不是其材吗?如果能够一并珍视,施教方能如鱼得水。

因材施教方法 篇7

第一, 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施行相应的教育。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 采取不同的方法, 进行不同的教育,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如我在《蓝球技能》教学中, 对学生实施多练少讲, 告诉学生只要努力,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练习时, 要做好课堂巡回指导, 及时反馈信息。在练习时, 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我们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及解决, 会使我们的学生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后退。教师一发现问题就应迅速解决, 而且是面对面地进行, 这样学生的运动水平才会提高。教师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建议, 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做练习。

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合适自己的体育锻炼, 避免了有些学生由于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从而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事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练习, 使得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运动水平提升的喜悦, 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使之得到全面发展, 学有所长。因材施教的本质和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优势和弱势及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然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取不同的措施,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通过这一教学法, 大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朱熹指出:“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真正来源, 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也说明了这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现代教学中更是值得探索和坚持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把全班分成若几个兴趣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按兴趣上课, 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 体育教师针对个人的特长进行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 培养体育骨干。这样, 学生由兴趣开始逐渐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因材施教方法要求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备课要求, 着重于不同类别的学生, 实施中速推进, 兼顾优差两头, 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学生类别进行反复练习, 提高熟练度。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 教师就要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 及时帮助各水平段的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各种练习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练习, 发现新问题, 及时矫正。

第二,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但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 备好课。不仅备教材、教法, 更应该备学生, 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来调整教法以及训练手段。其次, 上好课。在课堂中, 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 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 指导学生活动, 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 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练。再次,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体育课的必要环节, 没有反思就不会提高, 没有反思就不会看到长处及短处。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 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应树立特色意识, 形成教学个性, 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 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 切实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第三, 体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教学中, 教师应开动脑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对此我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发现男学生偏爱球类、游泳项目, 女学生喜欢健美操、羽毛球项目。学生所喜欢的项目一般是从兴趣出发, 且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的差异对项目的选择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有了兴趣, 便有了学习的动力, 各项活动就能顺利开展。

因材施教方法 篇8

关键词:职业高中;音乐;层次;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2.3

音乐对于人类的思维启迪和智力的拓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职业高中的课程中隶属于美育的范畴,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全人格的构筑至关重要,音乐欣赏在其浸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美的情怀、理的体悟、智的开发,在不同的学生理解欣赏层次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身心健康发展。

一、职业高中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音乐基本素养分析

职业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生理期和心理期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他们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心智都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于外部事物、社会现象等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正在初步形成,在这美好的青春时期,职业高中学生渴望接触社会,在这期间学生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思想独立,也是心态不稳定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充分重视职业高中学生这一群体,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不要让他们陷入错误的心理状态和自卑的情绪之中。因此,可以借助于学生所喜爱的音乐课程,帮助他们增加音乐知识素养,提升音乐理论知识,通过各种音乐艺术团体活动、音乐竞赛等活动,增强学校的艺术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修养和人格修养。

二、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及因材施教的音乐教学思想

音乐欣赏课着重于情感体验,它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倾注丰富的情感,对于职业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要注重音乐欣赏的体验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音乐的联想可以说是最为广域的,它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通过瞬间或长期的体验,增强学生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音乐作品给人的听觉不同的撞击体验,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直接相联,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思想与精神的升华。由此可知,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不同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体验的过程,它疏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渠道,使学生在不同的音乐认识、评价和鉴赏的过程中,提升其审美水平。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原则,它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对职业高中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知识构架、学习兴趣、特长等有所了解;第二是教师要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内因分析,找出他们的症结所在,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疏导和教育;第三是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第四是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的基础。

三、职业高中音乐因材施教的层次化教学

1、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

为了体现职业高中音乐教学的因材施教方法,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重点,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尊重学生主体的不同个性化差异,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组织活动中去,根据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和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精心准备好第一课。

职业高中的音乐课要精心设计第一课,由于职业高中的学生都对音乐课抱有期冀,因而教师要重视音乐第一课,为后续的音乐方案个性化制订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精心准备几首不同类型的歌曲,然后再演奏著名的钢琴曲,学生在教师精致而优美的音乐第一课中沉浸在美丽的境界之中,感觉是如此的随意和轻松,因而很快就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再经过引导,让学生毛遂自荐,有唱歌特长的就唱、有跳舞表演特长的就表演,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同时也展示出了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音乐艺术能力,教师在观察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3、结合职业高中专业设置,设计音乐欣赏内容

由于职业高中的教学专业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欣赏设计。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职业高中学生,考虑其专业特点,以后有可能成为一名导游工作者,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能有才艺所长,因而,在音樂欣赏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美丽的草原”为题,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之时,结合专业旅游地理知识进行讲解。

4、引入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的导入,可以使音乐作品富有直观形象的概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创设轻松热烈的音乐教学气氛。如:在《独特民风》音乐课中,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将西藏、蒙古、新疆三个不同地域的服饰、民俗风情展示出来,学生在欣赏视频图片的同时,也了解了我国的不同地域的特点,极大地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兴趣。还有《非洲歌舞音乐》一课,也可以将网络媒体上的非洲黑人的演奏、舞蹈等形式制作成视频课件,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伴以模打的节奏的配合,使音乐课堂学习极富意趣。

5、贴近生活的音乐欣赏,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体验

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喜爱流行音乐,在流行音乐的节奏之中,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跟唱,音乐情感得以自由的发泄。例如:与生活情境相符的《天亮了》,这首歌是根据真实的生活故事而创编的,学生在听到教师讲述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后,都被伤感的旋律所打动。由此可见,与生活内容紧密相联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的内心情感的激发力量越大,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体验上,更容易感知音乐、体悟音乐。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思想和爱好的差异,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生活作品,让他们欣赏,使他们体验到不同的音乐魅力。

总之,在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选取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辉.浅谈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J].青年文学家. 2012(12)

[2]王海英.音乐与各综合学科之间的关系[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

[3]马林华.摒弃"蛇尾",追求"凤尾"——高中音乐鉴赏课结尾的探究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

031因材施教总结 篇9

茶安铺中心小学二(丙)班

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水平千差万别。作为老师,不可能用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去教全班几十个学生。一个学期以来,我对每个同学都进行了个别教育。同学们在各个方面尤其道德素养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现在结合几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谈一谈。小雯。由粗心到细心,期末语文考了100分。这孩子,一直以来成绩不错,就是得不到满分。这也许是她粗心造成的,但我不想对孩子进行说教,就一直没有批评她。这个学期不久,班上大部分同学的写绘作品的文字都越写越多了,有的同学每天都写出很长的故事来。而她,仍旧是每幅图画短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句子也越写越短了。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心里想,莫不是她的家长太关注她的错别字而引起的?于是打电话给小雯妈妈。一问,真的如此。于是跟她说了不能过多关注孩子错别字的道理。我说,孩子现在读二年一期,认识的汉字非常有限,写故事时出现错别字是很正常的。如果你一味地指责她,取笑她,她为了减少错误,就会尽量少写或者不写句子。小雯妈妈说她经常笑雅雯“白字先生”呢。难怪这孩子现在总不肯多写一句话的了!我在电话里听到,小雯妈妈当即就跟小雯道歉说:“以后妈妈再也不笑你‘白字先生’了!”从那以后,孩子真的就变了,开始进步了。慢慢地,写绘故事开始长起来,直到这次期末考试,她的语文得了100分!

小军。小军在刚入校时是很另类的孩子,妈妈是精神病人,爸爸因为穷所以娶了妈妈。2008.9.11检查背诵第4课。53号举手了。我想,这孩子会不会又是瞎举手呢?喊起来,居然真的会背,而且语气好,还流畅!立即奖红花,给他在课本上打“背”字,并全班“表扬”。这一次抽背,真正能背的只有三几个人,他算一个。多棒啊,我怎么能不表扬他呢!那天检查的第10课和第11课,他也是最早背诵的孩子之一。

其实9月10日的课堂上,我就发现他他读书时与上学期迥然不同了。他在课

堂上已经能指到老师读的每一句。当时我心里就觉得他进步了,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见效了啊!上学期朗读,老师读的哪里,他虽然认真在用手指到,可总是指不到该读的地方。我也曾焦急过,怀疑过,但我还是稳住了:不着急,不着急,“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儿开放”啊!因为他特殊的家庭环境,自一年一期以来,我一直在耐心等待着他的进步。我相信他一定会读的,一定会写的,就算要等到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才会,我也能等。为了他在学习成绩上的最终进步,我一直保护着他的自信,培育着他的快乐。上学期,他被评为“课堂发言积极分子”,本学期,他荣获“学习进步奖”。尽管考试成绩还是不及格,但是已经提高很多了。我深信他一定会更进一步!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哪一位同学的身上没有倾注老师的深情?哪一位同学的进步没有凝聚老师的心血?提起二丙班,我可以闭着眼睛列出一大串孩子的名字:黄孟洋、舒凯、何柯霖、戴文谦、向婉琴、卢浩坤、龙坚毅、黄泽龙、熊勇、谢晶思、刘松、龙丕刚、陈国军„„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过许多感人事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呕心沥血的精心培育„„敖双英2009.1.12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集体研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竟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竟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竟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教学中如何开展“集体研究式学习”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更新观念是根本。

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虽然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但总跳不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出题你做题”的怪圈,问题就在于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转变,所谓的“主动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教育观念,首要的是学生观。在整个教学教程中,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带着焦虑、畏惧甚至厌恶的情绪学习,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是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探索研究新知识。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年国庆节,我们外语分校一年级有50名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需要买一些红绸做红领巾,如果让你当采购员,你打算怎样做?学生有的取下自己的红领巾测量、讨论,有的目测、估计,最后把问题归结为要学会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我接着引导: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小数学家,利用手边的学具,自己拼一拼,小组同学可以讨论,看谁能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夯实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是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当今重大的科技发明无一不是高度合作的结晶。合作学习与独立探索并不矛盾,相反,它充分尊重学习个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合作探究可以采取以下的形式:

1、小组主题讨论。在小组主题讨论时,每人负担一项工作,如主席、记录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讨论。比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角色扮演。针对某一项主题,模拟真实情境,由小组成员分别担任情境中的各个角色。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通过模拟情境解决应用问题的讨论。

3、称之为“头脑风暴”的讨论。讨论时,请各组成员尽量把想到的点子写下来,越多越好。然后,一一讨论各组所提出的想法,产生思维的火花。比如,教学题多解、一题多问,就用到这样的讨论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还会出现几个强者独霸一方,其余同学旁听的局面。可以通过师生讨论规定小组合作规则,如:学习合作中不讲无关的话,要求人人参与讨论,认真听他人发言,不随意批评别人的意见,等。

四、适时点拨是关键。

“集体研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以教学活动主宰者的面目出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点拨:为避免学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识疑难之处、学习受阻之时作引导点拨、精讲释疑,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二是激活: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部分学生对集体产生依赖心理,及时激励评价。有些老师担心:放手让学生探索会走弯路,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这里可以引用社会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话作答:“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获得明天的成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深化是必然。

目前使用的数学教材,其中的习题几乎都具备完整的条件和问题,解题的任务是寻找唯一的答案。这样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满足于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于解题思路的多样性,问题的内在因素都缺乏进一步地研究的探讨。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用新大纲的新理念,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练习的设计既要重视双基的训练,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以前面讲到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例,在围绕新知识的巩固练习完成以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当好采购员,完成采购任务?”学生计算出了做50条红领巾所需的红绸,有的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有的说:“采购时还要比较一下红绸的质量和价格,‘货比三家’再决定买哪一种。”有的说:“裁剪过程中有损耗,所以答案应该是‘至少买这么多红绸’,实际要多买一些。”热烈的讨论,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也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需要说明的是:“集体研究式学习”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教材性质、课堂类型灵活安排教学流程。例如:起始教材教学可略去“复

浅谈因材施教 篇10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首先,多层次的学生群体要求分层教学。根据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结果都指出,人的资质千差万别,这是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造成的。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使人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行为习惯,情感表达,审美观和生活观念等等,所以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学生群体,我们的教学显然不能整体划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

其次,社会的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分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日趋势繁杂的分工,必然需要有不同特长的人来完成。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为社会尽快和尽可能多的培养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资质,进行分层教学。

第三,教学分层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尊重人的个性、理想和愿望,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尽量满足人的教育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挥教育“关照和促进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 的功能。

第四,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提高民族素质,也就是要极大地、最有效地使人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和发展,使人在人格、道德、智力、身体等诸方面健康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质的人,所以必须实施分层教学。

二、课题研究对象及目标:

本课题以农村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效为目标。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途径:

1深入了解做好分层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处置的机器,故为师者要做到分层教学,就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特长等),还要分析研究造成差异的家庭、社会、历史的各种原因。根据了解分成高层次、中层次和低层次三个层次如下表:

附表1

组别素质性格、认知水平等因素

高层次全面乐观、顽强、豁达、踏实积极主动参与自我意

识较强。

中层次较全面较踏实、能主动参与、有一定自主意识。低层次一般自制力差、意志力不高、被动参与。

附表2

组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高层次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目标:可超出教材,进一步拓宽,深化巩固提高。

中层次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能力中等目标:掌握基本知识、能够完成教

材所达到的要求。

低层次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基本目标:基本能够完成教材所达到的要求。

附表3

组别教学方法

高层次主要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拓宽知识的能力。中层次主要实行引导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理解、动手能力。

低层次主要以学习应知就会的知识为主。

2实施分层教学。

2.1.1实施教学内容的分层教学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

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为使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提得当,我做到摸清学生的最近情况,这样使得自己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学生的“强项更强”,“弱项加强”,以免因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而影响以后的继续学习。

低层次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靠教师“扶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重于“学”,即以教师的“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再适当加以学法指导。讲课内容主要是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多数知识只要求他们能识记或简单理解,在能力方面主要达到“模仿”的层次;中等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主要靠教师“领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和“学”应并行,但应更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尽量缩减“教”的时间,增加“学”的时间。讲课时应着重放在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上,使他们切实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内涵,在能力方面达到“学会”的层次;高层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学习上可“放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学”重于“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多进行学法指导,讲课时要突出重点,画龙点睛,重点向他们讲解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以及实验、创新的能力,在能力方面达到“综合运用”的层次。

2.1.2作业难度分层,做到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造目标的统一

小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了解每类学生的最近情况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低层次学生降低难度,确保完成基础目标。

作业难度适当降低,使之指向于基础目标,后进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摘录描写小男孩诚信的语句”的作业给后进生做,这些作业难度较小,易找易做,后进生通过完成此项作业,就会感觉自己完成了目标任务,就有了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2、中层次学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

这类学生可塑性较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努力一把也许就能跨入优等生行列,但如果松劲一些也许就会退入后进生行列。因此,布置作业时,须注意作业应有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也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有感情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的作业给中等生做,其中“抄写生字新词”的量只须后进生的一半即可。

3、高层次学生增加难度,努力实现创造目标。

这类学生基础扎实,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强,布置作业时就有必要给他们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还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根据情节,写写《我与小男孩比童年》”的作业给优等生做,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各类学生的不同学情,难易有度,分别适应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各类学生练有所得,有所提高。

四、结论

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建立了以达到以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要求的新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正在变成现实;从教学内容来说,改变了过去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千篇一律的模式,教学内容因学生层次有了适当的变化;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来看,多层次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我们多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成了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充分调动各层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不同层次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学困生。由于分层教

学客观上把学生分层了不同的层次,这样的教学能够实现因材施教,较好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从下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实施分层次教学之后取得的效果是可喜的。

作业完成情况统计表

组别人数实施前完成作业%人数实施后完成作业%优秀1917.27%3834.5%

良好4137.274944.5%

一般5045.45%2321.0%

月考成绩统计表

组别人数实施前月考成绩%人数实施后月考成绩%优秀2421.82%3229.09%

良好3935.45%5650.90%

一般4742.73%2220%

从上面的两个表格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参与人数为110人。

从作业完成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前后优秀人数百分比由17.27%提高到34.50%,良好人数百分比由37.27%提高到44.50%,一般人数百分比由45.45%减少到21.0%。这充分说明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的完成作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从月考成绩统计表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前后优秀人数百分比由21.82%上提高到29.09%,良好人数百分比由35.45%提高到50.90%,一般成绩人数百分比由42.73%下降到20%。这更能说明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上一篇: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下一篇:我爱我的祖国的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