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共9篇)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文人墨客都对生命进行过讴歌,生命灿烂如花,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而安全则是支撑美好生命的支柱。安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字眼,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无终点的永恒话题,是生命的基石。
安全,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安全,凝聚着人们幸福和平安,安全,维系着梦想和财富。相反,不注重安全则可以摧毁人们精心构筑的幸福、平安、快乐、财富。
地震海啸,火山洪水,矿难火灾,一系列的灾难的发生,一幕幕的血淋淋的事实,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自然的无情肆虐也许我们无力控制,但是对于日常的工作生活,对我们而言,安全,不仅是工作时的基本要求,更应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不厌其烦的举办各类安全知识讲座,进行安全检查,其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做到警钟长鸣,强化安全意识,让美丽的生命之花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出灿烂的花朵。
树立“安全在我心中”的理念,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润物细无声”,必须从小处着眼,细微处着手,从实际工作做起。血的教训证明不重视安全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可行性
0 引言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英文“euthanasia”一词的汉译,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其实,在80年代以前,法学界对于安乐死的争论主要在国外,直到1988年全国和上海的各界专家学者才组织了一次关于安乐死的研讨会,而在同年召开的七届人大会议上中国妇产医学和儿科专业的泰斗严仁英和胡亚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安乐死立法的议案。。”
1 学界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理由。
近年来尽管安乐死合法化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但实践中仍遭到司法界的否定评价和立法者的搁置,持否定意见的仍不在少数。归纳起来主要有: (1) 医学观念上,反对者认为医生的天职在于救死扶伤,挽救生命。这是我国医学上的光荣传统,医生对无可救药的绝症患者实施安乐死,即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 (2) 刑法的目的与刑法规定来看,反对者认为刑法保护一切人的生命,只要未犯死罪,任何人都不能结束他的生命,刑法第1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并没有排斥安乐死,实施安乐死与法不容。 (3) 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国法律,道德,舆论和风俗习惯对痴呆,严重畸形,伤残乃至各种濒临死亡的人普遍采取极其宽容的态度,这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全人类中的普遍体现。安乐死的作法是对人生命权的剥夺,是极不人道的。
2 安乐死在中国的可行性
其实,安乐死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安乐死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与解放前相比,医疗科技水平确实进步了一大截,许多以前视为绝症的病症现在已如同感冒咳嗽那样简单,很容易就被治疗。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无法救治的疾病仍与人类同在。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受到癌症的侵噬。而且,医疗的进步也并没有阻止更为可怕的疾病出现。艾滋病肆虐多年尚未降服,还有非洲的一些地区近年来流行的“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尚不知晓更不要奢谈预防和治疗了。在亚洲,继非典型性肺炎之后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面前,我们怎能眼见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奢求不可预期的新疗法出现呢?那是不尽情理的。其次,安乐死在中国具有可行性的最大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还很不富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人民生活并不富裕而且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并不完善,但是,使用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技术用人工的方法去延续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命,让他长期住在医院,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花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倾家荡产,对于国家和集体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许多病人也正是出于为家庭经济情况考虑而积极要求实行安乐死,但由于安乐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化,一些医院或绝症患者只能采取“自然死亡法”。这实质上就是采取消极的安乐死,对绝症病患者来说却增加了痛苦与折磨。再次,安乐死一词也并非完全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无论是在文化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呢创立的佛教就宣扬“涅槃”的目的,方式与安乐死不同,但“涅槃”所达到的死亡状态是快乐,舒适和安静,在这一点上与安乐死十分相似。据我国历史小说记载:唐太宗的大将尉迟恭见偏将三保被敌兵断去四肢,虽目光仍在流动却已口不能言,气息奄奄。他不忍爱将惨受痛苦,遂刺其胸而死。唐太宗并没对尉迟恭降罪,这也与当代安乐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早在古代人们就渴望摆脱临终的痛苦和渴望尊严的死亡。既然生存是人的权利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享有死的权利。生命短暂才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快乐生存的权利,但当生已无望之际,给予其死的权利也是合情合理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延续人的生命却不能使人得以永生,更何况当这种延续只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时则更是完全不必要的。最后,国外某些国家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和实践对于我国安乐死法律问题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思考意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医学革命得到了复苏,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再度兴起。早在1960年就有人在英国议会提出了安乐死法案。1962年,日本最高法院规定允许早死条例并附先决条件:本人愿意并提出申请,医生诊断患绝症,患者痛苦异常,亲属同意。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通过了《自然死亡法》首次在法律上承认了“死的权利”。世界上第一部安乐死立法是澳大利亚1996年7月1日通过的《垂危病人权利法》。但这部法律在1997年3月25日被废止,总共才实行了8个月。如果减去1996年12月众议院通过中止法案后的三个月时间那么真正生效的时间还不到半年,其间实施合法安乐死者只有四人。2001年4月,荷兰再次通过一项安乐死法案,不但承认安乐死在荷兰的合法性更“惊世骇俗”的是它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权益,该法规定“6到18岁未成年人可以在同家长商讨后一同作出决定”,“对12到16岁的青少年,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作出决定”同成年人一样,未成年人每一例“安乐死”的实施必须有该地区“终止生命监督委员会”签署同意才进行。这在我国又一次掀起了讨论安乐死的高潮,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纷纷提出申请,请求安乐死。
3 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
3.1 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
中国有句俗话不如赖活者”可是当人们的生命真正面临着好死和赖活的选择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好死。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并非是永恒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的活着,于是人们努力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体现自身的价值。可是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具有纯粹生物意义上的存在或是只能在巨大的痛苦中等待死亡时(生命的质量已大大降低),而医生却硬要拖延使他承受痛苦,实际上这是对病人的一种虐待,恰恰是一种不人道。中国有句俗
3.2 使安乐死合法化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患者主动提出安乐死出于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而在我国患者提出安乐死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出于沉重的家庭负担。在我国医疗保险不十分完善的今天,城市居民或许还享有那为数不多的医疗保障费用,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生病上医院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的事。这就导致了农村的患者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小病变大病,大病更没钱治疗的恶性循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生不如死,而当生命结束时又为其家人遗留下一笔难以承受的巨额债务。我们并不否认生命的珍贵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在讲究经济效益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平衡问题。既然死亡已成为一种必然,我们又何必以牺牲健康者今后正常生活为代价来维持其痛苦的生命。让患者合法而安详地选择死亡。对于国家、患者本人及其家人都好。患者主动提出安乐
3.3 物竞天择, 安乐死适应了自然界的进化规律
“物竞天择, 适者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即便是充满智慧的人类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无论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世界,那些能适应恶劣环境或自然界的各种病毒的生物即适应自然者得以生存并繁衍后代,把这种基因传下去,使种族得以延续。而不适应者就会死亡,灭绝。正是在这种残酷的抉择中人类才得以进化,才从四肢爬行动物进化到现在会使用工具,会思考的人。安乐死正是适应了这一规律。人从一出生就面对着自然的选择,而自然的选择是残酷的,总有一些人是不符合种群优化标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只能使人们在对抗自然的选择时,增加战胜自然而存活的机会,但现代科技不能代替自然的选择使那些不适应的人生存下来。否则人类就永远不能进化。因此,使安乐死合法化,让那些在自然选择中淘汰下来的人平静而安详的离开人世是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物竞天择, 适
3.4 安乐死者是对患者的临终关怀, 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反对安乐往喜爱指责安乐死的实施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不人道的。但是,安乐死的目的正是为了尽早结束病人的病痛,是对绝症晚期病人的一种临终关怀,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从医学上来说,任何一种绝症到了晚期往往是痛苦不堪的,特别是当患者的病情恶化时那种痛苦往往使其难以忍受,只有靠增加止疼药的剂量来缓解,而同时因为服用大量的多种止疼药物又会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使之更加痛苦不堪,而这种痛苦的频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日益频繁,经常折磨得患者不成人形。正因为如此,剥夺绝症患者死的权利使其必须承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是非常不人道的。安乐死对于临终者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反对安
3.5 人的生命的自由
安乐死是一个哲学问题, 这个哲学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完全属于他自己,换而言之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在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的自决权 (Idividual Autonom y) ,个人自决权的概念在生命伦理学的讨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个人具有自己决定外界对其身体作某种医疗行为的权力,辛格曾认为“尊重独立地原则告诉我们要允许富有理性的人们根据自己独立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受强迫或干预.如果富有理性的人们独立的选择去死,那么独立的尊重之心将引导我们帮助他们去做他们选择的事情。”而大多数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动物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要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那么既然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那他又属于谁?既然我们无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为什么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呢?关于自杀问题是否作为犯罪处理,并不存在争论,除了封建时期的教会法以外历来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来处理,自杀最终从一种犯罪变成了人民的权利。那么安乐死其本质上也属于自杀,是自杀行为中极其特殊的一种,理应也不视为是犯罪。我们说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即行为人在享有自由时对他人、社会的合法利益不造成损害。安乐死虽然是人为结束生命的行为却是在病人及其亲友主动要求下,无痛苦的进行,并没有损害社会或他人的权益。既然这种行为只涉及当事人自身权益而当事人又是自愿的,这也是安乐死应当合法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中也有许多痛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承认人们有死亡的权利,让安乐死立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因为安乐死的不合法同样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安乐死既然无法在立法中正名,无法合法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例仍然作为杀人案来处理。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名份”但安乐死在许多病例中又确实存在必要性。这就使那种变相的安乐死或在私底下秘密实施安乐死的情况大量存在,这就更加不利于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
安乐死是人类理性面对现实,探索死亡文明的客观体现,是人类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尽管安乐死的合法化在我国还在研究,还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质疑,但社会现实状况已表明面对这样一个群众日益支持不断的社会问题,立法者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法律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否则所形成的事实不过是法律的放任。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提高,安乐死必将为法律所承认和规范。
参考文献
[1]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2]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3]陈晓青, 李瑾.《论安乐死的法律问题》.摘自《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1期.85-88.
[4]欧阳涛.《安乐死与立法》.摘自《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1996年6期17-24.
[5]赵健雄.《我国早期的“安乐死”思想》.摘自《健康报》1996年10月19日) .
[6]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7]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2015年10月高三年级月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 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 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 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 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 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求: ①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受了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影响吧,现代社会创业要趁早、致富要趁早,我们在走一条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永不停息的道路。
我们走在路上。红绿灯永远不会停止发亮,人流从不停止涌动,路边高档的写字楼里光鲜亮丽的白领从不停止他们嗒嗒嗒的脚步。手表不停转动指针,日历每天翻页,我们光影交错的人生在日升日落的日子里,仿佛也从不停息。
我們两点一线,我们斗志昂扬,我们争分夺秒,我们呕心沥血,我们疲惫不已。
而此时,朋友圈里各式各样精致的美丽的旅游照片更让人觉得伪诈。我们用稀缺的假期花费高价去人山人海的景点玩耍,所做的事情唯有两件:挤啊挤,拍啊拍。人是挤不完的,而拍照似乎也成了这趟旅程的唯一目的,一来向众亲朋汇报假期,二来借以欺骗自我——看吧,我抛却所有,寻找了生命的真谛。不过一趟虚伪而劳累的旅程罢了。
弘一大师写“知止”二字警醒世人,他是哲学大家,落笔二字而意味千重。在现今水泥钢筋的城市里,是告诫我们:快脱掉那些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为自己的忙碌按下暂停键,想一想本真的自我。
暂停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不是背着万全的行李到人流密集处装模作样地拍几张好看的照片,也不是摸床就睡个昏天黑地。而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宁静淡泊,是梁栋“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的寡欲,是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随性,是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情,也是阮元“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幽美闲适。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余师,他厌倦了忙碌的生活,辞去工作带上吉他漂流,做义工,弹乐器,他跨过了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走过了当代年轻人不曾见过的中国。佛山一名高管,年薪过百万,却放弃了总经理的职位,常年隐居于终南山。按下暂停键,不一定需要足够的资金,也不一定要在垂垂老去之时。趁年轻,我们更应该领略人生的宁静,更要感受这个从不停止运转的星球上属于自己的静止。
德川家康遗训有言:“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是的,我们以健康换取金钱,又想用财富换取健康;我们急于成长,却又无视当下的幸福;我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去,死后又仿佛从未活过。我们正在受着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我们需要解放!我们需要停止!我们要背起行囊或将自己囿于卧室,想一想我们活过的岁月,想一想现在,想一想未来,想那些破土而出的幼苗,想它们长成的参天大树。
暂停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吧,这一刻,也许布拉格的电车正在夕阳下驶过,秘鲁大海里的鱼儿正从渔夫手里溜走,你正在变得平静。
得分:52分
点评: 文章从现象着手展开议论,前半部分主要是摆现象,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感与针对性;后半部分围绕现象展开分析议论,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引用论证。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是依赖材料来推动文章,而是靠论证去带动材料,在使用论据材料后能通过对材料的进一步阐述来强化观点,推进议论。诗化的语言也使得文章的表达活泼灵动。这些都体现了作者较强的组织文章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我不知道这是怎样一句深奥的话,或许他人理解的深度我终究不理解,仅以自己的浅见去理解那些生命中无以言说的浅伤,那些沉在岁月里拾掇不起的无奈!
在商场,我和她偶遇。她变得很成熟,成熟得让我怀疑时间是沧桑的,就那么惊异的站着……她穿过人流走过来,臂弯里是睡得很沉的孩子。她讲着别离苦,讲着孩子快周岁啦,讲着生活中的诸多不遂心,我只是讪讪的应着,却终究说不出什么。然后,默默看她穿越人海而去,那背影里,找不回当初模样……
当初,我们一起畅谈理想;当初,我们约好一起去香格里拉……当初啊当初,我们再也回不了当初……
就这么行走在了消逝中……
公交上,遇到他,看着他蹒跚走来,那情形像是错觉。让座后,他用着所有老人都有的慈善与我讲着话。他说:“娃
子,爸爸有来接吧,一个人走路辛苦!”听到那句,我在震撼里沉默了……
他曾经是一位雷厉风行的人物,他的职位与财富让他有资格张扬跋扈,让他有资格颐指气使。所以,小时候,只看到他的高高在上,看不到他的苍老,看不到他的孤独!
可岁月啊,斑白了发,也斑白了心啊。我不知道那些被他欺压的人们想起他是否依然咬牙切齿。然而我,竟除了同情还生了怜悯之心……
人世间再耀眼的人物啊,叱咤风云又如何,终将回归平淡,回归善良……岁月,给不了你永远的骄傲!
老远就看见父亲站在烈日里,摩托停在阴凉的树下。头上,岁月的痕迹愈深,就那么有些板滞的眼光,有些瘦削的模样……沧桑早爬上脸庞!我蹦跳着下车,喊声“爸爸”,然后看见父亲终于释然的笑,那笑,舒展了眉头,却来不及抚平岁月的印记!
我知道,父亲只是站在一个他认为最佳的位置找我,也怕我找不到他,所以,宁愿在日头下晒……可是,他哪里知道,无论哪里,我总能发现他的……
可岁月呵,我们成长了,父母却步入了年迈……拿什么挽留?拿什么能换呢?
第一次坐车没发生任何意外。可是,半途中,一位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却打破了宁静。他说要去黄石的,东西在那辆车上,可是到现在才发现坐错车,已然2:30,他却必须赶三点的火车。
售票员一脸不屑,说车票不能退,让他赶快赶过去。他是急着下车的,身后,售票员的“糊涂虫”,以及其他人为这小插曲的浅笑……
突然感到人情淡漠,他是要去外地打工吧?火车误点啦,会被老板炒,还是等他的亲人已经焦头烂额……痛心,失望,可是,除了扼腕叹息又能做什么呢?
身边陌生的老人看到我有些痛苦的表情。说:“孩子,不要总为自己的糊涂找借口宽慰自己,你糊涂了,就已经犯了错,人生,没有那么多机会给你补过!”“呵,谢。”
还能说什么呢?糊涂也是错啊,惩罚的是自己啊,我们只有更谨慎的不让自己糊涂了……
同在屋檐下躲雨,她已然记不起我。我说:“嗨!”她有些疑惑。我告诉她我的姓名,她惊异的叫出来:“好几年前你在我家门前躲雨”,“嗯,你爸爸还送我回家,你们人都很好。”“你的好朋友还介绍我们认识“,“嗯,是F啊”。“你变啦,爱笑啦”,“你没变,自信没变“。
她曾经就很优秀,谈到理想,我说走一步算一步,慢慢来,不急。她说:“一中,武大,考研。”她总说惊异于我始终如一干净的文笔,我却将永慕她的自信!
如今,她都实现了,要保送考研的。可我,在这个小城里静静数着岁月……
或许各人都有自己的极限,没有所谓如果当初……也没有所谓遗憾让自己去琢磨。
祝福她,也祝福自己,走好将来的路……
那样一种祭奠曾经无悔青春的心情,只有碰上她才会如此清晰吧!
许多时候,自己也不懂为何总为一些深微处的无奈感伤……
那些无奈,那些别人读不懂的心情,只在记忆里模糊又清晰,清晰又模糊了……
生命,总有些不可承受之轻,在岁月里泊着……靠不了岸呵!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丰收祥和的场景中,却参杂着一丝不和谐。不知从何时起,农民伯伯在处理收割完的秸秆时仍用落后的火烧。一把火虽然可以烧毁秸秆,让它的灰烬肥田,但由焚烧秸秆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接踵而至。
清晨我们在一片烟雾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袅袅上升的烟雾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然而刺鼻的烟味却在提醒我们这是悲惨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心似乎被什么攫住了。
夕阳西下放学归来的孩子在一片烟雾中皱起了眉头,早早的跑开了本该讨论、游戏的乡间小路,飞也似的奔回各自的家中。天灰蒙蒙的,漫天的烟雾给白云披上了黑衣,活力十足的太阳也仿佛无精打采了,只想尽快的回家。漫天的烟尘落在头发上,衣服上,挥之不去而又无可奈何。
夜幕降临了,田埂上、沟壑间一堆堆火焰照亮了夜空,随风传来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令人心惊。看着映红了的半边天,我却体会不到火把节的快乐,有的只是一种莫名的惆怅。
除此以外许多意外事件也不停的敲打着我们的神经。某某被火烧伤了,谁谁因为烟雾阻碍视线撞伤了。每年因焚烧秸秆带来的致死致残事件层出不穷。
2011年3月10 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青海省社科联、青海省心理咨询协会承办的《“1+1心联行动”西宁市、玉树州心理骨干教师生命教育培训班》在西宁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承受生命之重,活在当下---参加“生命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的培训,我们在来自宝岛台湾纪洁芳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分别学习了生命教育内涵、生命教育教学法、生命教育教学资源等相关课程。纪老师舒缓而悠扬的语调为我们讲述了一幕幕关于生命教育的感人事例。与此同时给我们展示了关于“生”和“死”的鲜活影片资料。可以说纪老师的团队为我们三天的学习准备了营养丰富、多姿多彩、回味无穷的生命教育大餐。谈起“生”和“死”都是非常沉重的话题,但是在纪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生的喜悦和生命意义的深远。
目前各个学校都开始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配备了专兼职的心理老师,作为这支队伍的一员面对众多的学生,我曾经无数次找寻过打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起点和突破口。但是自从参加了这次关于生命教育课程,从纪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也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让心理课在我们的学生的生活中丰富起来,在我们学生的生命中绚丽多姿起来。这是我这次参加培训过程中反思最多的一个问题。纪老师有一句话是:“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在当下,把各自角色的意义扮演好”。的确,把握好现在,过去只是我们可以借鉴的记忆,未来只是我们编制的梦想,只有现在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把握住的,只有脚踏实地实践才能编制出更加多姿多彩的梦想。所有现实的走过就是不断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从一定层面上,我们在教育学生提高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完善自我人格的塑造,但是如果学生不去珍惜距离自身最近的事物,不去爱护为我们完成现实目标的事物,那我们何谈心理的完善,心得体会《承受生命之重,活在当下---参加“生命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认识自我之前,请一定不要忘记,学习珍惜和爱护距离我们自身最近的生命。我们的学生要从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了解生命之重,请爱惜、珍惜自己的生命。孔夫子讲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也指出了我们立足现实,完成自己使命的根本。毛发和皮肤都要珍惜呵护有加,原因是他们来自于我们父母的恩赐,那更何况我们的生命。懂得了这一层道理,我们自然会明白怎么去面对现实,怎样让我们的生命长河去滋润使命,陪伴我们去完成最终的目标。所以关爱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们目前中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课的第一课。根据卫生部门在2003年9月10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是我国公民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自杀更是中国15—34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这组数据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去珍惜,认为存在的意义一文不值,那么何谈健康,何谈发展。不要去追忆,不要去梦想,活在当前最重要。
承受生命意义之重,活在当下,我们用实际力量去赢得挑战。完成自己的生命课题,通过生命意义的答辩,从珍惜生命开始。
从纪老师的课程核心内容得知除了“爱自己的生命之外,还要爱别人,爱大自然。这是多符合我们现代人生存的需求,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法则。这一点定要让我们的学生从“了解—感知—实践”从而达到成长的目的。现如今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模式也是“4+2+1”,而这个1就是我们的学生,这个1在家里是关注的焦点,是备受宠爱的对象,是家里的核心,但是往往这个1内心生态系统很脆弱,如果遇到一点外来因素,不适合他的环境,那么就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他们更要学会的是悦纳他人,更需要学会的是换位思考,要知道这个世界中有他、有别人才能助你走上成功的彼岸。所以更要去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绪体验。要有一种善待他人的气度,更要修炼一种悲天悯人的大境界。这其实是最基础的做人态度,这个人做好了,你的世界也就好了。
127小时是尼波尔筹备2年惊世新作, 这片自世界各地公映后, 被所有国际殿堂级传媒广泛睇好, 《蜘蛛侠》型格男星詹姆斯法兰克更连夺多个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 刚刚更获得机会角逐金球奖影帝, 风头直指来届奥斯卡最高殊荣!
一、“断臂逃生”改编自真实故事
127小时改编一本自畅销真实自传故事《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电影中, 描述03年4月一个晚上, 年仅26岁的登山专家, 在一次独自旅行过程中意外坠入大漠深谷, 一只手臂被两块大石的缝隙卡住。现场风光明媚, 他却叫天不应、叫地不闻, 竭尽全力也未能逃生。被困后, 他回想昔日的女友、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以及意外发生前还跟两位漂亮女单车手相遇、玩乐的场景, 百般滋味在心头。在127个消失中, 主人公只能以极少粮水生存。最后, 他决定断肢自救, 还要徒手爬上60尺高的悬崖, 走过13公里辽阔山谷, 在生死边缘间终获救的故事。整个历险过程, 不只是生与死战斗, 而是对生命的反思。
二、垂直简单的剧情建构
本片讲述了一个人发生意外被困127小时的整个经过。在这类型的遇难片之中, 如果是坠机在热带雨林或是漂流到神秘荒岛, 或许观众们还能期待主角脱困的过程会充满各种惊险的遭遇, 像遭逢丛林凶兽或是恶劣地形之类的。偏偏本片的主人公艾伦是被卡在石缝中间, 上也不行、下也不能, 场景及所谓的冒险旅程都受到大幅度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 丹尼鲍伊不但未让电影陷入沉闷, 甚至还使整部片以一种既灵活多变又活力充沛的方式在进行, 在这其中扮演最大功臣的, 我想就是他那用影像说故事的纯熟功力了。
导演将主角在这长达127小时的落难经历中, 所遭遇的困难、极力求生的过程, 以及各种情绪、思考、回忆、甚至是幻觉, 都巨细靡遗的用相当洗炼的剪辑效果呈现, 在多变的摄影视角、流畅的影像拼贴、以及带点迷幻感的分割画面的共同堆砌下, 不但让整部片子洋溢着充沛的活力, 也突破了单纯的直线形叙事, 让回忆的片段不断的在电影进行中穿梭而过, 精巧的用摄影机捕捉住主角在这漫长的落难经历中各种身理及心理的感受, 并立体的传达给观众。同时也让人清楚的感受到洋溢在主角求生过程中那流动不息的生命能量。
举一段我印象相当深刻的桥段作例子:在艾伦受困的第一个晚上, 荒野剧烈的温差让他的遭遇更显艰难, 他必须尽全力保持体温直到隔天的太阳升起时。当黑夜终于结束后, 导演用非常细腻的影像带出黎明的到来:和缓的阳光悄然渗入阴郁的岩缝中, 洒向受尽夜晚苦寒侵袭的旅人, 艾伦科迫不及待的伸出手, 感受那暂停在岩壁上的暖意, 眼中流露出一股带着迷惘的满足。接着场景切换到他儿时与父亲一起观看日出的回忆, 父亲温柔的为儿子戴上眼镜, 然后在小孩子半睡半醒的表情当中, 父子俩人一起被初升起的破晓晨光浸透, 伴随着宁静平缓且充满温度的配乐, 构成了一幅既美好又温暖的画面。最后镜头又回到了在岩缝中孤单取暖的詹姆斯法兰科。
这一段完全没有对话的戏, 凭着导演充满感觉的镜头以及男主角十分到位的表情, 把单纯的一个取暖的过程表达得层次感十足, 不但令人切实的感觉到那种破晓阳光的温度, 更借着主角的回忆, 让那股暖意悄悄的渗入了心里, 久久不散, 拍得非常的传神。
三、独角戏
一本电影杂志曾经评论这样评论“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对白, 四分之三的时间镜头里都是悬崖峭壁和天空, 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男主角一个人的流浪和挣扎, 六分之六的时间画面里都有他的脸。”看过影片的同学也不难发觉, 本片主要可谓是一部独角戏电影, 而这在通常的电影中是很少见的。从导演的角度来分析, 他希望用主观镜头引导观众从艾伦的主观角度出发, 铺陈出个人传奇, 并以视点表达其内心挣扎和转变。我相信导演并不希望把这部作品拍摄成一般的野外求生传奇, 作为观众, 我们希望看到艾伦能够找到超越个人勇气的泉源。
四、有缩有放的情节设置
全片最令人不安的部分是艾伦为自己“实施手术”的过程。在不降低真实性的情况下, 截肢的画面得益于犀利精湛的剪辑, 将“破坏性”降到最低, 但是也却有那么几个画面使得常人难以安宁, 所幸时间并不长。
影片并未截止在艾伦获救的场面, 华丽的三镜头描写将生命的意义通过艾伦未来的生活展示放大到了极致。一种神圣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就像是每一个观众同样经历了127小时的人生洗礼, 这也许才是127小时想要寄托的。
五、美轮美奂的摄影技巧
对这类由一人担正角的电影来说, 可谓成也摄影, 败也摄影。故此, 导演聘请两位摄影师以不同风格一同摄制, 透过把不同摄影技巧混合, 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获选的两位摄影师是《一百万零一夜》的摄影师安东尼·多德·曼妥, 以及《28周后》的摄影师Enrique Chediak。导演表示, 既然只有一位主角演戏, 摄影机便要采取主动, 透过不同摄影师走位, 杂糅不同风格。此片是普通、数码摄录机和相机罕有地互相配合使用, 令画面新鲜感觉层出不穷。全片节奏快, 色彩非常丰富, 配以辽阔场景, 令艾伦成为整个大自然的焦点。
六、熟练的剪辑手法
127小时是一部非常视觉的电影, 导演利用流畅而多变的运镜技巧, 以及各种炫丽的剪辑手法, 把一部独角戏占了五分之四分量的片子拍得多彩多姿、活力十足, 可以说是近来的电影之中, 拍摄手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
比如片头屏幕被等分为三屏、快速流畅的剪辑切换不仅使得每一屏信息量得到提升, 整体画面的观赏性也是十足爆棚。多镜头处理的画面, 当每一屏幕出现的场景不同, 信息量也相应的在相同时间内增加到三倍, 而诠释一个场景时, 又能从多角度去观察,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法了, 但是配合上到点到位的画面剪切, 观赏影片的爽快度立马上了一个阶层。
七、美轮美奂的色调
除了优异的剪辑及运境技巧之外, 本片的色调美感也相当值得称道, 以蔚蓝的万里晴空, 配上桔黄色系的辽远旷野, 色彩简单利落, 充满强烈的对比, 加上犹他州荒野那原始而天然的壮阔景色, 营造出许多极富美感的画面, 十分的赏心悦目。峡谷的黄色与天空的蓝色相衬在一起, 镜头非常干净明快, 像极了明信片上面的风景画。服装方面, 艾伦的衣着也尽量选择了红色, 为的是给画面增添一份色彩。
八、表演功力
127小时的拍摄手法十分成功, 而独挑大梁演出的男主角詹姆斯法兰科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从一开始自信、风趣的阳光型像, 到受困之后的愤怒、懊悔、绝望、自省、以至于坚定, 都诠释得相当传神。
艾伦是一个不服输甚至有点自傲的美国青年。他不愿接母亲打来的电话, 也不愿打电话过去, 他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要去哪里探险。这直接造成了他的右手被巨石卡住后, 没人来解救他。艾伦只能想各种方法脱离。当他开始发觉也许他会孤独的死在这里, 他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历程。片中他不断的对摄像机讲话, 一方面留下自己的遇难记录, 以防万一, 同时也借这种方法保持自己的思绪清晰, 以维持求生的能力及信念。然而, 随着不断与摄像机对话的过程, 他过去的生活也开始一幕幕的投影在他的面前, 那些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习惯性忽略的生活中的点滴, 也许是父母不厌其烦的叮咛, 也许是前女友指尖的温度, 也或许只是单纯的阳光, 在这127小时中都成了最珍贵、也最令他怀念的存在。同时, 他也看见了因为对于野外活动的熟悉而过度自信的自己。整个自省的过程, 在男主角那独特的忧郁眼神更显得非常有说服力, 同时也令人不时的省思起自己是否也不够懂得珍惜过去的美好生活。导演的画龙点睛之处在于将艾伦的回忆、幻想以及梦都编织在一起, 潜移默化的展示了由于缺少食物和水, 艾伦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除此之外, 导演的大男孩特质的独特视角如升降机将电影观赏性送到了一个高度。
九、配乐
负责本片配乐的是曾经与丹尼鲍伊在《贫民百万富翁》合作愉快的配乐家拉曼, 这次在127小时之中, 他再次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无论是原创或是选用的音乐都非常的到位, 将丹尼鲍伊风格强烈的影像衬托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片中有一段让肖邦夜曲由回忆的片段延续到艳阳高照的原野更是神来一笔)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段描写阳光暖意的音乐, 我也非常喜欢一段“暴风雨”的配乐, 节奏强烈的吉他拨弦配上狂风烈雨的场面, 让整个画面充满动能, 非常有感觉!
总结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可行性
0 引言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英文“euthanasia”一词的汉译,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其实,在80年代以前,法学界对于安乐死的争论主要在国外,直到1988年全国和上海的各界专家学者才组织了一次关于安乐死的研讨会,而在同年召开的七届人大会议上中国妇产医学和兒科专业的泰斗严仁英和胡亚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安乐死立法的议案。。”
1 学界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理由。
近年来尽管安乐死合法化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但实践中仍遭到司法界的否定评价和立法者的搁置,持否定意见的仍不在少数。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医学观念上,反对者认为医生的天职在于救死扶伤,挽救生命。这是我国医学上的光荣传统,医生对无可救药的绝症患者实施安乐死,即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②刑法的目的与刑法规定来看,反对者认为刑法保护一切人的生命,只要未犯死罪,任何人都不能结束他的生命,刑法第1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并没有排斥安乐死,实施安乐死与法不容。③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国法律,道德,舆论和风俗习惯对痴呆,严重畸形,伤残乃至各种濒临死亡的人普遍采取极其宽容的态度,这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全人类中的普遍体现。安乐死的作法是对人生命权的剥夺,是极不人道的。
2 安乐死在中国的可行性
其实,安乐死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安乐死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与解放前相比,医疗科技水平确实进步了一大截,许多以前视为绝症的病症现在已如同感冒咳嗽那样简单,很容易就被治疗。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无法救治的疾病仍与人类同在。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受到癌症的侵噬。而且,医疗的进步也并没有阻止更为可怕的疾病出现。艾滋病肆虐多年尚未降服,还有非洲的一些地区近年来流行的“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尚不知晓更不要奢谈预防和治疗了。在亚洲,继非典型性肺炎之后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面前,我们怎能眼见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奢求不可预期的新疗法出现呢?那是不尽情理的。其次,安乐死在中国具有可行性的最大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还很不富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人民生活并不富裕而且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并不完善,但是,使用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技术用人工的方法去延续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命,让他长期住在医院,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花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倾家荡产,对于国家和集体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许多病人也正是出于为家庭经济情况考虑而积极要求实行安乐死,但由于安乐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化,一些医院或绝症患者只能采取“自然死亡法”。这实质上就是采取消极的安乐死,对绝症病患者来说却增加了痛苦与折磨。再次,安乐死一词也并非完全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无论是在文化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呢创立的佛教就宣扬“涅槃”的目的,方式与安乐死不同,但“涅槃”所达到的死亡状态是快乐,舒适和安静,在这一点上与安乐死十分相似。据我国历史小说记载:唐太宗的大将尉迟恭见偏将三保被敌兵断去四肢,虽目光仍在流动却已口不能言,气息奄奄。他不忍爱将惨受痛苦,遂刺其胸而死。唐太宗并没对尉迟恭降罪,这也与当代安乐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早在古代人们就渴望摆脱临终的痛苦和渴望尊严的死亡。既然生存是人的权利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享有死的权利。生命短暂才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快乐生存的权利,但当生已无望之际,给予其死的权利也是合情合理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延续人的生命却不能使人得以永生,更何况当这种延续只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时则更是完全不必要的。最后,国外某些国家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和实践对于我国安乐死法律问题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思考意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医学革命得到了复苏,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再度兴起。早在1960年就有人在英国议会提出了安乐死法案。1962年,日本最高法院规定允许早死条例并附先决条件:本人愿意并提出申请,医生诊断患绝症,患者痛苦异常,亲属同意。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通过了《自然死亡法》首次在法律上承认了“死的权利”。世界上第一部安乐死立法是澳大利亚1996年7月1日通过的《垂危病人权利法》。但这部法律在1997年3月25日被废止,总共才实行了8个月。如果减去1996年12月众议院通过中止法案后的三个月时间那么真正生效的时间还不到半年,其间实施合法安乐死者只有四人。2001年4月,荷兰再次通过一项安乐死法案,不但承认安乐死在荷兰的合法性更“惊世骇俗”的是它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权益,该法规定“6到18岁未成年人可以在同家长商讨后一同作出决定”,“对12到16岁的青少年,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作出决定”同成年人一样,未成年人每一例“安乐死”的实施必须有该地区“终止生命监督委员会”签署同意才进行。这在我国又一次掀起了讨论安乐死的高潮,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纷纷提出申请,请求安乐死。
3 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
3.1 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者”可是当人们的生命真正面临着好死和赖活的选择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好死。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并非是永恒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的活着,于是人们努力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体现自身的价值。可是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具有纯粹生物意义上的存在或是只能在巨大的痛苦中等待死亡时(生命的质量已大大降低),而医生却硬要拖延使他承受痛苦,实际上这是对病人的一种虐待,恰恰是一种不人道。
3.2 使安乐死合法化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患者主动提出安乐死的申请在国外或许出于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而在我国患者提出安乐死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出于沉重的家庭负担。在我国医疗保险不十分完善的今天,城市居民或许还享有那为数不多的医疗保障费用,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生病上医院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的事。这就导致了农村的患者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小病变大病,大病更没钱治疗的恶性循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生不如死,而当生命结束时又为其家人遗留下一笔难以承受的巨额债务。我们并不否认生命的珍贵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在讲究经济效益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平衡问题。既然死亡已成为一种必然,我们又何必以牺牲健康者今后正常生活为代价来维持其痛苦的生命。让患者合法而安详地选择死亡。对于国家、患者本人及其家人都好。
3.3 物竞天择,安乐死适应了自然界的进化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即便是充满智慧的人类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无论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世界,那些能适应恶劣环境或自然界的各种病毒的生物即适应自然者得以生存并繁衍后代,把这种基因传下去,使种族得以延续。而不适应者就会死亡,灭绝。正是在这种残酷的抉择中人类才得以进化,才从四肢爬行动物进化到现在会使用工具,会思考的人。安乐死正是适应了这一规律。人从一出生就面对着自然的选择,而自然的选择是残酷的,总有一些人是不符合种群优化标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只能使人们在对抗自然的选择时,增加战胜自然而存活的机会,但现代科技不能代替自然的选择使那些不适应的人生存下来。否则人类就永远不能进化。因此,使安乐死合法化,让那些在自然选择中淘汰下来的人平静而安详的离开人世是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
3.4 安乐死者是对患者的临终关怀,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反对安乐死者往往喜爱指责安乐死的实施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不人道的。但是,安乐死的目的正是为了尽早结束病人的病痛,是对绝症晚期病人的一种临终关怀,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从医学上来说,任何一种绝症到了晚期往往是痛苦不堪的,特别是当患者的病情恶化时那种痛苦往往使其难以忍受,只有靠增加止疼药的剂量来缓解,而同时因为服用大量的多种止疼药物又会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使之更加痛苦不堪,而这种痛苦的频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日益频繁,经常折磨得患者不成人形。正因为如此,剥夺绝症患者死的权利使其必须承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是非常不人道的。安乐死对于临终者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
3.5 人的生命的自由 安乐死是一个哲学问题,这个哲学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完全属于他自己,换而言之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在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的自决权(Idividual Autonomy),个人自决权的概念在生命伦理学的讨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个人具有自己决定外界对其身体作某种医疗行为的权力,辛格曾认为“尊重独立地原则告诉我们要允许富有理性的人们根据自己独立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受强迫或干预.如果富有理性的人们独立的选择去死,那么独立的尊重之心将引导我们帮助他们去做他们选择的事情。”而大多数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动物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要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那么既然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那他又属于谁?既然我们无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为什么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呢?关于自杀问题是否作为犯罪处理,并不存在争论,除了封建时期的教会法以外历来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来处理,自杀最终从一种犯罪变成了人民的权利。那么安乐死其本质上也属于自杀,是自殺行为中极其特殊的一种,理应也不视为是犯罪。我们说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即行为人在享有自由时对他人、社会的合法利益不造成损害。安乐死虽然是人为结束生命的行为却是在病人及其亲友主动要求下,无痛苦的进行,并没有损害社会或他人的权益。既然这种行为只涉及当事人自身权益而当事人又是自愿的,这也是安乐死应当合法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中也有许多痛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承认人们有死亡的权利,让安乐死立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因为安乐死的不合法同样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安乐死既然无法在立法中正名,无法合法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例仍然作为杀人案来处理。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名份”但安乐死在许多病例中又确实存在必要性。这就使那种变相的安乐死或在私底下秘密实施安乐死的情况大量存在,这就更加不利于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
安乐死是人类理性面对现实,探索死亡文明的客观体现,是人类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尽管安乐死的合法化在我国还在研究,还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质疑,但社会现实状况已表明面对这样一个群众日益支持不断的社会问题,立法者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法律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否则所形成的事实不过是法律的放任。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提高,安乐死必将为法律所承认和规范。
参考文献:
[1]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2]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3]陈晓青,李瑾.《论安乐死的法律问题》.摘自《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1期.85-88.
[4]欧阳涛.《安乐死与立法》.摘自《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6年6期17-24.
[5]赵健雄.《我国早期的“安乐死”思想》.摘自《健康报》1996年10月19日).
[6]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 《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7]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三元宣布猛攻酸奶市场,蒙牛结盟全球最大的乳品工业用菌种供应商丹麦科汉森有限公司大力度推广LABS益生菌酸奶,三鹿牵手瑞典爱克林公司共同推广“新鲜壶”酸奶,光明、伊利也不甘示弱各自都推出了一系列酸奶新品,地方强势品牌重庆天友宣布将向西南酸奶市场进军,新希望华西也花巨资打造年产6万吨的酸奶工程以期进一步巩固其在西南酸奶市场的地位,其他企业不论大小也纷纷跟进……
酸奶,似乎让众多饱受价格战折磨的乳品企业看到了新的曙光、找到了新的兴奋点。
酸奶,乳业市场新的希望 笔者认为,就整个乳业市场而言,酸奶的确是乳业市场实现新一轮突破的希望。有四大因素,将促成酸奶成为乳业市场的新希望。
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铭泰・铭观的最新统计,目前国内乳品市场主要以纯奶和奶粉为主,酸奶仅占整个乳品市场分额的15%左右。而在国外成熟的乳品市场,酸奶的比例一般会达到40%左右。抛开其他因素不考虑,单从数据比较看来,国内酸奶市场潜力巨大,还有将近两倍左右的上升空间。
毛利率较高
几轮价格战打下来,许多地区白奶市场的价格底线几乎被击穿,做白奶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赔本赚吆喝。
目前白奶的行业平均毛利率顶多在20%左右,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白奶的毛利率能控制在30%左右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而酸奶则不同,酸奶的行业毛利率可以达到35%至40%左右,经营稍好的企业酸奶毛利率一般都在40%以上,在一些企业,某些品项的酸奶毛利率甚至会超过100%,
市场增长速度快
纵观全球乳业市场,酸奶增长速度高于白奶是大势所趋。近两年,全球酸奶平均增长率为20%左右,而白奶只有10%左右的增长率。国内乳业市场这种趋势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国内白奶市场经过几年高速发展以后,这两年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增长速度由前两年的30%以上跌至26%左右,但酸奶的产销量一直都保持直线上升趋势,近两年国内酸奶市场增长速度都保持在30%以上,果粒酸奶等品项的增长率更是达到40%以上。
物流压力相对较小
业内人士都知道,300公里是鲜奶物流配送的一道坎,超过300公里则很难保证鲜奶的新鲜程度。300公里配送半径的问题,成为许多地方城市型乳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其向周边区域辐射扩张。由于酸奶的保质期相对鲜奶要长且消费者对酸奶新鲜与否的关注程度要远远低于鲜奶,因此,酸奶的配送半径一般可进一步扩大到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以上。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推荐阅读:
鸡汤不可信07-26
不可忽视的细节07-07
不可忽视的问题12-09
爱不可及杂文随笔12-05
不可企及造句-成语造句06-26
爱生 德育工作不可缺少07-22
成语典故:不可同日而语10-09
不可或缺的企业文化11-28
不可救药成语典故及造句06-13
机不可失作文350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