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论文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作指导论文(精选8篇)

写作指导论文 篇1

任何文章都是由中心、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我们写文章,题目出来以后,首先要进行整体“谋篇”——列出提纲,锤炼主题,整理材料,筹划段落,形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式,就如同新建高楼大厦需要有设计图纸一样,然后才正式动笔行文。

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又说“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这让我们看到了结构谋篇之于作文的重要意义。它是整体驾驭文章、克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毛病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一环。

布局谋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目前,我们考生写议论有三大弊端:一是入不了“格”,二是入不了“理”,三是入不了“题”。常式规范法就是要解决入不了“格”的问题。它是指最常用的也是几乎任何情况下都建议使用的结构。常格掌握了,变格才有可能。

刘勰有言:“设文之体有常,为文之法无方。”作为初学者,首先入“格”,掌握常格非常必要。具体过程如下。

1.稍懂章法,按式布局。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详略、顺序是:破题开篇→描述人、物、事、景(详)→结题收篇。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详略、顺序是:破题开篇→分析论证(详)→结题收篇;即“是什么”→“为什么”(详)→“怎么样”。具体地说议论文的常格是:三五十言,引出论点;六七百言,层层分析,或从正到反,或从古至今,或层层推进,鞭辟入里,分析论证;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再以三五十言,归纳总结,照应文题,深化主旨,或发感慨,或作号召,或警人深省,收束全文。

2.善于切分,拟纲建架。

尤其是议论文,切分建架而成“格”,篇有篇“格”,段有段“格”。除了开头和结尾,一般说来,分析论证部分,每段开头都有一个分论点或提引论点的句子,接着才是分析论证。

如“几种体贴”的主体部分可切分成:体谅别人的心情→体念别人的处境→给予别人多方关照→善于给人面子→巧于给人下台阶……

记叙文,也须切分建架而成“格”。

如“一次体贴”可切分成:体贴的前提(人物环境等交代)→体贴的过程(表现)→体贴的效果→体贴的感受。

3.依纲分层,逐点充实。

有了全文框架,然后对框架的各个层次予以充实。记叙文则多是叙述描写,议论文则多是援例论证。

高中写作指导:寻小搜微选材

题材不怕“小”,还要敢于写“小”!它既是克服材料贫乏之径,也是创造文章新活之途。我们平常多见和最不缺乏的,是生活中的常人小事类材料,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于纷纭大千世界中,是可以静观万物,摄取机微的。取材的范围是没有涯尽的,无论其材料娇艳明媚,或朴素庸常;或沃土温室,或村野虚墟;或雍荣尊贵,或卑微无名。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或能随意裁锦一角,摘花一枝,都一样绽放优美自然的姿容,散发持久沁人的馨香。多少大家的小品文,写的往往是常人小事,有如冬夜炉边的絮语杂谈,或丰厚与笃实,或琳琅与宏博;或闲适,或渊雅,或隽永,或亲切……

当然,寻小搜微法的“搜寻”功夫,最要作者有眼光、思想和感情,有独到的发现与独到的开发,有笃实之情、精辟之识以及空灵之笔,力避随流附众。

高中写作指导:撷英取华选材

撷英取华法,即向名家诗文取料。援引名人名篇名诗名句作为写文章时取之不尽的材料。

平时博览群书,含英咀华,自然会潜藏着丰富的营养;将这些潜藏的储备应用到作文,便是信手拈来,撷英取华了。

这些材料一旦撷取,进而还能为全文构思助一臂之力!

加强阅读积累,进而生成语文能力,将课外阅读引进高考,能写出个性作文。热爱语文,热爱阅读吧,诗意地学习,诗意地作文,诗意地栖居!

高中写作指导:百里挑一选材

写作指导论文 篇2

一、为什么要写时评作文

1.学生们写的记叙文有的像流着清水鼻涕的小屁孩, 低幼;有的像卖肉的大叔, 粗糙;有的像跳广场舞的大妈, 琐碎;有的像某些不学无术的机关领导所作的报告, 虚伪。

2.关于议论文, 用一句俗话概括, 幸福的议论文都是一样的, 不幸的议论文各有各的不幸。虽然不幸的内容千差万别, 但大体可以说, 不幸的议论文基本是僵尸议论文。无论素材、观点、分析, 还是结构、思想, 都是奔着完成任务去的, 没有什么鲜活的震荡、新奇, 甚至击节而起感, 所以, 有一点追求的学生, 又谈议论文而色变了。

二、什么叫时评

就是时事评论, 对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 它是公民表达自己见解的武器。时评关注社会生活, 紧扣时代脉搏, 针对当下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 做出迅即的反映, 及时解析, 当即评判, 在依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深开掘、精加工, 发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颖而有价值的东西, 洞幽烛微, 言人未言, 这样的文章, 当然会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三、写时评注意点

1.好好审阅作文材料, 得出立意, 然后寻找时事新闻。这决定了作文的生死。

2.所寻找的时事, 可以是一件事, 也可以是一类事, 也可以是某个现象。最好是有厚度, 可纵深挖掘, 可引人思考, 可拷问社会理性、良心, 如山西长治河流重污染, 中国兽首追讨, 十面“霾”伏, 亟须从吐槽走向行动, 切忌不要采用奇闻琐事, 如婆媳纠纷、赌钱妻离子散、七十老翁冬泳等。

3.切忌大谈政治, 如谈政治、谈民主、谈选举、谈官员的腐化堕落等。

4.切忌以质疑和抨击为主调, 建设性和参考价值不足, 开不出“药方”, “正能量”不足。

5.语言要新颖活泼, 忌套话说教, 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 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 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如果语言灵动幽默犀利, 那善莫大焉了。

四、如何写高考时评作文

1.严审材料, 得出立意。

2.发现可值得一写的时事。标准是这个立意贴合这件时事。所谓贴合, 就是无论在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还是提出解决之道时, 重心都要落实在立意上。

3.在具体操作上, 要遵循一个原则:用立意及该立意派生出来的子观点包裹住这件时事。万不能信马由缰, 尽情乱说。

4.先概述该事件的大概。切忌把事件来龙去脉, 叙述清楚, 要干净利落, 三两下敲定。一件事, 如“2008年12月, 天地壹号公司正式与35名研究生签订工作协议。大学生养猪、卖肉、擦皮鞋、沐足、当保姆究竟是浪费人才还是转变择业观念的体现?对此, 各方众说纷纭。”几件事, 或是一种现象, 如“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 钱没有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 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的台词。“钱不是问题, 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两段话都跟钱有关, 很能引起我们的感慨。

5.分析时事的影响。现以大学生卖猪肉为例进行分析。 (正方) 大学生卖猪肉的这种主动选择, 为当前莘莘学子们的就业提供了可鉴的范例。时下, 众多大学生为就业难而头痛, 尽管这有多方面原因, 但不排除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 自以为满腹经纶, 看不起低职位的工作, 一味地强求自身的学识价值与社会就业价值对等, 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的这选择说明,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重要的是改变就业门槛观念, 在拚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方) 劳动无贵贱,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 从个人角度讲, 大学生想干什么职业, 那是他们个人的私事, 也是他们的自由, 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不过, 他们的举动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惋惜甚至失望。我个人以为, 大学生选择卖猪肉, 只是长了自己志气, 却将知识颜面扫地, 无疑会起到不良影响, 引发“读书无用论”的争议, 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又何在呢。倘若这样的新闻人物不断出现, 必然会葬送了知识的命运与前程, 大学生选择卖猪肉的新闻还是少些为好。

6.分析原因。这是重点, 时事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 但记住, 学生是在写高考作文, 是在穿着铠甲跳舞, 这铠甲就是高考作文审题方面的限制。所以, 不论原因多少, 只取“一瓢饮”, 这瓢水, 就是中心立意。在2010年某卫视某期娱乐节目中, 一个叫马诺的女孩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此言一出, 竟然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

原因分析, 注意要写出中心立意。马诺的言论, 金钱至上, 好逸恶劳, 本该为社会唾弃, 但结果却“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马诺现象不是偶发现象, 而是代表了当前社会中具有拜金主义的不少的一类人。这里不仅有当婚当嫁的女孩, 还有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男女老少;他们唯利是图, 金钱至上, 把金钱当作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甚至为了钱, 不惜跨过道德的底线。这表明, 不仅在婚姻爱情中, 还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拜金主义思潮都在潜滋暗长, 甚至大行其道。中心立意是:拜金主义作怪, 要批判这种思潮。具体分析的时候, 可以这样展开。

拜金主义的产生, 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有另外一面, 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春秋时期的杨朱, 就公开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 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姐妹, 或者说, 拜金主义是附着在资本主义身上去除不掉的毒瘤。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由此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而物质建设的速度大大超越了精神文明的速度。少部分人暴富及炫富打破了人的内心平衡, 导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由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自爱、勤劳、朴素等精神道德品质日益滑坡甚至沦丧。

各种法律法规监督监管不完善, 社会保障系统的脆弱不济, 无法给大多数人提供体面生活的现实条件和正确对待金钱的心理支撑。

7.解决办法。时评的精髓就在于解决问题, 下面还是以这则材料为例。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 重建道德体系。主流媒体、学校必须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净化社会和生活环境, 才能进一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监督监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时评体形式的作文, 无疑为目前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时下学生议论说理时沉闷、单调、枯燥的气息, 从形式到内容均将影响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习惯。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时评写作 篇3

一、为什么要写时评作文

1.学生们写的记叙文有的像流着清水鼻涕的小屁孩,低幼;有的像卖肉的大叔,粗糙;有的像跳广场舞的大妈,琐碎;有的像某些不学无术的机关领导所作的报告,虚伪。

2.关于议论文,用一句俗话概括,幸福的议论文都是一样的,不幸的议论文各有各的不幸。虽然不幸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大体可以说,不幸的议论文基本是僵尸议论文。无论素材、观点、分析,还是结构、思想,都是奔着完成任务去的,没有什么鲜活的震荡、新奇,甚至击节而起感,所以,有一点追求的学生,又谈议论文而色变了。

二、什么叫时评

就是时事评论,对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它是公民表达自己见解的武器。时评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当下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做出迅即的反映,及时解析,当即评判,在依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深开掘、精加工,发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颖而有价值的东西,洞幽烛微,言人未言,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三、写时评注意点

1.好好审阅作文材料,得出立意,然后寻找时事新闻。这决定了作文的生死。

2.所寻找的时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类事,也可以是某个现象。最好是有厚度,可纵深挖掘,可引人思考,可拷问社会理性、良心,如山西长治河流重污染,中国兽首追讨,十面“霾”伏,亟须从吐槽走向行动,切忌不要采用奇闻琐事,如婆媳纠纷、赌钱妻离子散、七十老翁冬泳等。

3.切忌大谈政治,如谈政治、谈民主、谈选举、谈官员的腐化堕落等。

4.切忌以质疑和抨击为主调,建设性和参考价值不足,开不出“药方”,“正能量”不足。

5.语言要新颖活泼,忌套话说教,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如果语言灵动幽默犀利,那善莫大焉了。

四、如何写高考时评作文

1.严审材料,得出立意。

2.发现可值得一写的时事。标准是这个立意贴合这件时事。所谓贴合,就是无论在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还是提出解决之道时,重心都要落实在立意上。

3.在具体操作上,要遵循一个原则:用立意及该立意派生出来的子观点包裹住这件时事。万不能信马由缰,尽情乱说。

4.先概述该事件的大概。切忌把事件来龙去脉,叙述清楚,要干净利落,三两下敲定。一件事,如“2008年12月,天地壹号公司正式与35名研究生签订工作协议。大学生养猪、卖肉、擦皮鞋、沐足、当保姆究竟是浪费人才还是转变择业观念的体现?对此,各方众说纷纭。”几件事,或是一种现象,如“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有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的台词。“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两段话都跟钱有关,很能引起我们的感慨。

5.分析时事的影响。现以大学生卖猪肉为例进行分析。(正方)大学生卖猪肉的这种主动选择,为当前莘莘学子们的就业提供了可鉴的范例。时下,众多大学生为就业难而头痛,尽管这有多方面原因,但不排除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自以为满腹经纶,看不起低职位的工作,一味地强求自身的学识价值与社会就业价值对等,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的这选择说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重要的是改变就业门槛观念,在拚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方)劳动无贵贱,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从个人角度讲,大学生想干什么职业,那是他们个人的私事,也是他们的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不过,他们的举动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惋惜甚至失望。我个人以为,大学生选择卖猪肉,只是长了自己志气,却将知识颜面扫地,无疑会起到不良影响,引发“读书无用论”的争议,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又何在呢。倘若这样的新闻人物不断出现,必然会葬送了知识的命运与前程,大学生选择卖猪肉的新闻还是少些为好。

6.分析原因。这是重点,时事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记住,学生是在写高考作文,是在穿着铠甲跳舞,这铠甲就是高考作文审题方面的限制。所以,不论原因多少,只取“一瓢饮”,这瓢水,就是中心立意。在2010年某卫视某期娱乐节目中,一个叫马诺的女孩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此言一出,竟然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

原因分析,注意要写出中心立意。马诺的言论,金钱至上,好逸恶劳,本该为社会唾弃,但结果却“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马诺现象不是偶发现象,而是代表了当前社会中具有拜金主义的不少的一类人。这里不仅有当婚当嫁的女孩,还有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男女老少;他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把金钱当作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甚至为了钱,不惜跨过道德的底线。这表明,不仅在婚姻爱情中,还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拜金主义思潮都在潜滋暗长,甚至大行其道。中心立意是:拜金主义作怪,要批判这种思潮。具体分析的时候,可以这样展开。

拜金主义的产生,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有另外一面,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春秋时期的杨朱,就公开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姐妹,或者说,拜金主义是附着在资本主义身上去除不掉的毒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而物质建设的速度大大超越了精神文明的速度。少部分人暴富及炫富打破了人的内心平衡,导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由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自爱、勤劳、朴素等精神道德品质日益滑坡甚至沦丧。

各种法律法规监督监管不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的脆弱不济,无法给大多数人提供体面生活的现实条件和正确对待金钱的心理支撑。

7.解决办法。时评的精髓就在于解决问题,下面还是以这则材料为例。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重建道德体系。主流媒体、学校必须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社会和生活环境,才能进一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监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时评体形式的作文,无疑为目前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时下学生议论说理时沉闷、单调、枯燥的气息,从形式到内容均将影响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习惯。

毋庸置疑,时评体与一般的议论文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它所具有的许多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却是目前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所欠缺的。当我们沿着一条老路走久了的时候,不妨尝试走一走新路,也许它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喜悦。

写作指导论文 篇4

以上谈各类命题的审题,主要是在“切题”的准确上、在“范围”的限制上,即从消极方向审核;而审题还有一个更值得提倡的积极方向,那就是在保证能“切题”、合“范围”前提下,进而开拓出广阔的可写视野,了望到辽阔的驰骋空间。这两个方向的审题是相辅相成的,而要写出有创新意思的作文,这后一个方向的审题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心力。

如何从积极的方向去开拓可写空间呢?下面提示几种方法以资借鉴。

1.虚实选取法

有的作文命题很实,实者则虚之:如“肩膀”,从实在的人体部位的肩膀角度就难写,那么由肩膀联想到“依靠”“担子”“责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肩负其历史使命”“个人的肩膀”“民族的肩膀”等,可写的空间就大大地拓宽了。

有的作文命题很虚,虚者则实之:如“感悟大自然”,“大自然”是个范围很大的抽象概念,只想到对整个大自然的感悟,就虚而难写,倘“万中取一”,尝其一“脔”,或只写水,感其千变万化;或只写山,悟其奇崛险怪;或只写树,感其万种风情;或只写云,悟其千姿百态;也可写夜望星空,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感悟“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也可写流星,想到“不要追求短暂的闪光,而要追求永恒的光辉”;也可写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命的无穷力量;哪怕只写蝉鸣,也会感悟“四年的黑暗劳作,才有短短一个月的欢唱”;哪怕只写小草,也会感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无不合“感悟大自然”这个大话题。

2.多义联想法。题目的词语常有多种意义,对“多义”的玩味与选择,最是表现审题的智慧。

如“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中的“息”,既指身体的休息,还指奋斗的停辍或中止,因而可写的范围大大加宽:懒惰者念着“生有所息”,一生碌碌无为;勤奋者懂得“生无所息”,取得辉煌成就;蒋筑英、罗健夫等知识分子坚信“生无所息”却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人生该“有所息”还是“无所息”?高速奔跑的时代战车令人想“息”也“息”不下来;不同时代的“有所息”、“无所息”是进步还是退步……对生命的这些思考与探讨,都是源于对“息”这个多义词的理解。

如“雕琢心中的天使”中的“雕琢”与“天使”,都具有多义性。“雕琢”可以理解为“促成”“实现”“树立”“培养”“塑造”“发掘”“实践”……;“天使”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愿望”“远大的理想”“完美的目标”“善良的心地”“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境界”……

且随着对这些具有多义指向的词语的理解,可写的内容对象便不胜枚举了,凡是用心创造美的,均可成为话题写作的范围,这样看来,本话题的开放空间实际是很大的。如: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虽然是标题作文,却有话题作文般广阔的空间。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

1、从水的形态展开联想,水有晶莹的水滴,也有汩汩的清泉,也有潺潺的小溪,还有辽阔的海洋。联想到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

2、由滴水穿石,联想到学贵有恒,学贵有专。

3、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联想到善于接纳别人、虚怀若谷才能壮大自己。

4、由水流不断向前,奔腾不息,联想到人生应积极进取,人生应不断追求。

5、由波涛动荡,起伏不定联想到人生有起有落,要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6、由海浪拍打岩石联想到为人不可太刚,刚者易折,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7、由湖泊、沼泽、池塘安于平静而逐渐干枯联想到人生不能只追求安稳。

8、由瀑布从峭壁上一跃而下联想到人生不应在平坦中徜徉,越是遭受挫折,越要放声高歌。纵然碰上一百次崖壁,拐上一千道弯,跌上一万个跟头,目标不变,信念永恒。

9、从水的形成过程看,由高山上的雪,融化成水,蒸腾成水汽,变幻成不同形态的云,最后又变成雨落到地面。一滴水的形成要经过多方面的酝酿,一个人的一生也必须经历种种艰难曲折的过程才会成熟。

10、从水的作用看,能滋润万物,那么人也要像水一样,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1、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明智的人要善于以小见大,以所见知所不见。

12、水晶莹清澈,好人一生平安,心灵纯洁、晶莹剔透的人,最终能有七彩的人生。

13、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拥有自我。

14、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领导者,要取信于民,依靠民众。

15、水往低处流,人类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会自食恶果。

16、水能冲破堤岸,泛滥成灾,人类如果不加约束,只想得到彻底的自由,一定会害己害人害社会。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18、从水的性质联想,水装进什么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为人处事应随和,富于变化。但是,从反面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见风使舵,这种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大多数人所鄙视的。

19、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做人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这样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不公,化解怨愤。

20、从水的经历看,高山的雪水,穿越悬崖峭壁,经过层沙积土,有巉岩阻挡,有暴风雷霆,但也有芳草斜阳,夹岸桃花。我们的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快乐中要感谢生命,痛苦时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

3.变换表述法。有的作文命题,或借助形象、或利用比喻,如浙江作文命题曾有“一枝一叶一世界”,江苏作文命题曾有“风头·猪肚·豹尾”。这类命题越形象,考生理解却越含糊,往往成为考生之最怕。命题本义不明说,让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考生需要合理转换表述,即“剥壳”一番,“翻译”一下,使其意义变得赤裸,使其面孔变得亲近,审“透”而生出一些实质性的意义之后,就不难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内容。

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话题,“出人意料”指某种情形没料到,或某个结果非同寻常,“情理之中”即事出有因,符合常情;整个的转换表述成赤裸意义,可以是“偶然性中有其必然性”,可以是“不平凡(或没料到的)的成就(或恶果),有其内在的原因”。

如话题“跑的体验”,见仁见智,可写的也是很多的:可有感于“发展”,可有感于“自由”,可有感于“方向”,可有感于“极限”,可有感于“局限”,可有感于“超越”,可有感于“险阻”……

如话题“曲径通幽”,“曲径”,是弯弯曲曲的小路,可理解转述为常人少走的路,不同寻常的途径,超乎寻常的手段,婉转的方式,巧妙的方法,别具一格的手法……;“通幽”可以理解转述为:达到理想的目标,达成满意的效果,创造美妙的境界……这样分解着,“剥壳”着,“翻译”着,“赤裸”意义就出来了——选择不平凡的途径,或用超乎寻常的手段,或采用别具一格的手法……而实现理想的目标,取得满意的效果,达到美妙的境界……它可以写为人处事的策略,可以写理想的做法,可以写文学艺术中的技巧……当然不排除可以写实景而去记叙一处自然的或人文的景观。

高中写作指导:题意作文审题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成为高考作文命题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它一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有人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后话题作文”或“题意作文”,即必须与材料内容意义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有联系。这里姑且叫它“题意作文”。

1.话题作文与题意作文的区别

(1)话题作文有话料,题意作文有材料,话料和材料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二者一致。所不同的是,话题作文的话料已提炼为话题,题意作文的材料没有提炼为明确的话题,还须自己从中提炼。

(2)话题作文出示有明确的话题,范围边界明显,不可越雷池半步;题意作文没有出示明确话题,范围的边界模糊。

(3)题意作文常是由事(材料)入理的升华(契合),话题作文是由一(话题)到多的发散(相关)。

(4)题意作文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为特征,让审题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调动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2.题意作文的一些特征

通过转换比较,可以看出这种题意作文的一些特征:

(1)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写作范围对象是与材料的内容或其某个方面的含意有关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不失之宽泛,较之纯话题作文,其写作对象范围相对窄了许多。

(2)给定的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里考生可以不管材料的过“宽”的弊端。

(3)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通过揭示材料内容某一方面的含义来拓宽写作范围,搭建写作的思维平台,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考生提炼出话题的能力。

考生在难以界定题意作文的写作对象范围时,不必着急,因为从思维起点上看,可写的对象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不像过去的纯材料作文一定要正对材料主旨(即原材料实际上间接地规定了文章主旨)而不能就材料的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去写,现在的题意作文,只要涉及对所给材料的感悟、体验的,是都可以写的。

如北京卷作文题: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此题大致可以从这几点立意:

1.学无止境;2.变与不变;3.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结果;4.思维的魅力、思维灵活性;5.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等等。

自己选取一个好的切合题目的立意,可以写一篇思辨议论文,也可以写成优美的散文。

3.题意作文的审题关键

题意作文的审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中各意象即发散性思维的起点,思维起点是多样化的,材料如同“庐山”,只有一个,而侧面或角度则“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便决定着思维的多样化,从各角度观察分析各意象,从多个点触发多样化思维,也能较大地拓展命题的立意范围,但始终只能是对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从某个侧面或角度的感想。

高中写作指导:话题作文审题

话题作文虽然淡化了审题,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是不要审题,审题同样是第一关,不得不审,一定要绷紧心弦,要懂得,命题中给出的文字都是必要条件,必须符合这些条件去行文,千万不能马虎!认真揣摩命题的四个方面,各有各的用处。

1.审材料

(1)材料帮助理解话题的。

如“和而不同”有人就不理解,这就需要材料和提示语。

如广东高考作文“纪念”话题: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这些材料或提示语“是什么……”“不同于……”“真正的……”在帮助你、告诉你对话题意思的理解,对话题近义词的分辩……

(2)材料是可用可不用的。

常规的话题作文命题里的材料只是举一些例子,作一点提示,给一点启发……考生行文时是可用可不用的,最好不用。如:

苏格拉底让一群寻找快乐的年轻人造一条大木船,从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其中有苏格拉底一句话:“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到。”请以“寻找快乐”为话题……

考生如果用这则材料,无论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立意,或是将材料作为议论论据,构思行文都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材料中苏格拉底所言,只是一种为我们少见而难以论述的寻找快乐的方式,而寻找快乐是有很多常见而又易于论述的方式的。

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可以说,在弄准了话题之后,材料和提示语的任务基本完成。

2.审提示

这几年话题作文,常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用处是对话题构思行文思路的开拓,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作文提示的方向,指引的范围,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

3.审话题

(1)话题才是核心。

原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在《谈话题作文》中说:“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在于帮助考生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写作指导:如何开拓写作思路 篇5

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

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叙述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

注意事项:作文过程中,必须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一、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三、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写家里事的作文类型

1.写家里的日常生活,表现家庭生活中有意思或有意义的内容;

2.写参加家里的劳动或跟家里人学习家务;

3.写发生在家庭中的一件事,反映出家庭成员的个性素质或思想品质;

4.写我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明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和启发;

写人作文写作指导、写作素材 篇6

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1。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人。用人物的外貌服饰姿态和神情刻画人物,可以是静态的,可以是动态的。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人。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可以选择具体的,典型的富有特征的行动的来显示人物的性格个心理活动。

4。通过人物的心里活动来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怨恨,惊恐,嫉妒等。

5通过人物活动的环境来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写好人物生活的环境对写好人物很重要。

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写人,学会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通过相关人物的评价,反应,间接的从侧面烘托主要任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结合使用。

写作素材:

写人就离不开写事,事情让你感动,此事一定会让你留下深刻印象,那怎样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要写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可以从三点讲开来:

(一)、抓住特征写外貌

写人物的长相和身材,都要抓住特征和神态,做到写像,使读者如见其人。外貌绝不只是面容和身段,衣着打扮也很重要,一个人年龄,性别职业甚至学历爱好等都能从衣服上分辨出来,甚至能显示出性格来。例如:同是写老人的片段就各不相同,还有写老师,清洁工的片段等。

(二)典型事例写人品

什是典型事例?就是有代表性、有意义的事。人品就是人物的思想品质,也就是通过一件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中国有句俗语“什人做什事”,在写这件事的过程中,人物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也就是通过他的.行动和语言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谈到写事,这是有必要讲,写人的文章所事与写事的文章中的事不一样。记事文的事要交待六要素,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人的记叙文是根据人品、性格的特点来写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或者只写一件事的片断。总之,这些事是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进行取舍的。例如:有一个故事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物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带有典型的特点。“贝利是世界足球之王,是世界上“脚功”的人。因此贝利一记漂亮的勾球动作:顺手拿起,轻轻一勾,正好头一顶,落到原处,丝毫不差,就是的身份证明(他就是足球之王)。”

(三)深层展示写心理

我们说内心世界更能展示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文中的心理活动分两种:一种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写,沉思、默想、联想都能表现其思想和品格;另一种是作者的心理描写。最明显的就是“我想”直接表物心理活动。这是作者的思想表现,合理想象也是作者的一种心理活动,第三点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要写好稍稍难一些,可不必要。例如:我气恼,我愤恨――怎一生下来就是裂唇。就是作者是直接表达心理活动。

写作素材:

写我自己的参考词句

白净/苹果脸/瓜子脸/酒窝/黑发/黑亮黑亮的/水灵灵/水汪汪/明亮的眼睛/粗粗的眉毛/修长/鼻尖/挺直/沉默不语/专心致志/不急不躁/拐弯抹角/大方整洁/光滑细嫩/粗糙/宽大有力

1.我,圆圆的脸,稍稍有些发黄的头发自然地卷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中间有一颗小红痣,这叫“双龙戏珠”。

2.我的鼻子比较大,好像衬得脸小了许多。

3.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很惹人喜爱,就是有一点美中不足:鼻子有点塌。

4.李阿姨给我起名叫“白雪公主”,因为我一降生,全身的皮肤就白嫩嫩的。

5.我光着洁白的脚丫跟在后面拾草,细嫩的脚板被麦尖刺得钻心地疼。

6.我故意装作很惊讶的样子,然后微微一笑,把“马”用力往棋纸上一放,而后挺得意地看着父亲。

7.我越读声音越小,到了最后,几乎都听不见了,我这时也已经满头大汗。

8.我非常害怕,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想画画。”

9.我拿起一支粉笔刚用力一写,粉笔折断了,我就又换了一支,但怎么样也画不像,急得我都要哭了。

写作指导浅议 篇7

一、精讲课文,习得方法

小学文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优、内容生动的好文章,有的充盈着生活的情趣,有的寄予着做人的哲理,有的蕴含着处世的智慧,有的真实具体,在叙述中说理,有的想象丰富,在故事中抒情……玩味欣赏,是写作的最好借鉴,也是教师指导写作的典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要言不繁地精讲课文,在巧妙处点拨,在动情处诱导,在疑惑处讲解,力求一课或数课有意识地解决一两个典型的写作问题,使学生在理解内容、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习得写作的基本方法。

二、大量阅读,积累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应用。教学生写好作文,应提倡为写而读,注意多渠道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材料。实践证明,一个人读得书越多,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也就越多,写起文章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如有神助。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荣。”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读的“耕耘”,就无写的“收获”。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文学习推荐课外读物,进行拓展延伸,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感与习惯。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实践,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古人云:“蜂采百花酿成蜜,人破万卷知深理。”只有勤读多读,才能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缺乏观察的作文则缺乏灵气。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能源。”要想写好作文,必须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观察与思考中获取真知,增长智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光怪陆离的自然风光,妙趣横生的自然景观,还有那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及其城乡各异的风土人情,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宣示着某种潜在的美的启迪。这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愉悦之情,怎能不使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呢?辽阔的大川,会令人心旷神怡;俊俏的山峰,会使人振奋不已;一泻千里的江河,会让人激情奔涌;变幻无穷的云霓,会给人无限遐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用眼、用脑去观察、理解、思考、感受生活,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真善美,自然就可积累丰富动人的生活材料,自然就陶冶性情,提高认识。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厚积言有物,常写笔生花。”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若再以日记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自然就可写好人事景物,抒发真情实感,何愁“无米下锅”,何愁不出佳句美文呢?

四、指导模仿,写作片断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蛛网人们学会了织渔网,从兽穴人们学会了盖房屋,从蜻蜓飞行人们造出了直升飞机……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写作如学走路,不可一步登天。我们应指导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应从写句、写片断开始,可结合单元作文要求进行仿写,通过照例写句、写片断,搭建起作文的桥梁。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从小的一个片断写得像了样,再去写规模完整的东西就不至于手忙脚乱,漫无把握了。”可见,学写片断是写作入门的基本训练手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当然,仿写的目的在于创新,我们应在照例仿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新,想人之未想,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来;发之人未发,体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来。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篇8

[关键词]写作;兴趣;阅读;实践;思考

关于写作《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里充分强调了写作在语文中的作用,地位及对写作在教学中的要求。

但作文教学至今仍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常常是费力不讨好,教师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未见提高。下面结合新课标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

一、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这其实就是了解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难度,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一旦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对写作由“怕写”到“乐写”就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作文教学应从题目上入手,就是作文的题目不必定死。可以让学生依据以往的学习要求,自拟题目,这样能触发他们的生活感受,往往能达到“无题胜有题”的作用。

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就是要放手让学生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内容。要有意放宽选材范围,降低选材难度,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作文教学应从平时写作入手。平时写作并不是选拔性考试,是为考试作准备,是为了学会写作,所以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要目的,作文题目可以不必定死,喜欢写人,我们可以把题目定为《我喜欢的一个人》。而不必定为《我的同桌》,《我的姐姐》,《我的叔叔》…。可能学生身边并没有这样的人,或者有但这时对学生的感触并不是很大,没有触动情感,没有调动写作兴趣,结果可想而知。有时为了写一篇作文,只有胡编乱造,说假话写假事,有事情的堆砌,而无情感的流露,很难想象可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久而久之,也造成了写作文不动脑筋的坏毛病。

二、注重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要求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常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阅读量多少决定了其写作的宽度,学生的阅读的质的区别决定了其写作的厚度,在阅读中也可以借鉴他人的写作成果,免去自己的摸索过程,所以,要指导学生写作必先指导学生阅读。要充分重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1.阅读应有针对性

书籍之多浩如烟海,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读之书未必及九牛之一毛,要学会浏览和略读,还要有选择地读,有针对性地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特征进行定位挑选自己的专题。

2.阅读应系统全面。围绕一个主题应该广泛搜集相应资料,专项知识完整,视野开阔,这样能供写作的专项知识,选择空间大,有利于发现新角度,也有利于积累素材。如果光是蜻蜓点水式的浏览与泛读,占有材料少而简,写作则是少有创见,落入一般。

3.阅读应熟练。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咏。可见熟读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要对阅读作品的结构形式特征和内在精神特征等烂熟于心,要在这种浸染熏陶,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贴近专题,那么在写作中自然就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质,这样就立意新颖,选材准确,行文流畅而又有特色。

三、加强实践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提法,符合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

加强实践就是鼓励多动笔,经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不少学生怕写作文是怕在不会写,与无东西可写——病根是写不出,而非写不好,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多写意义非同寻常。

首先应鼓励学生多写,写作是面对全体学生,目前学生的现状是:除了少数几个学生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外,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而多写是消除这一心理的好方法。多写是教他们如何把作文写长,写得多,哪怕是一些废话,这也是根据学生实际而放宽标准的,试想学生连废话都不会写的时候,却提出遣词造句,层次过渡,结构安排等高要求,教他写精品佳作,其道理如同小孩学走路,在小孩连走都不会走的时候,就让他学跑,结果肯定是摔跟头,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加剧学生对作文的畏难乃至厌恶之情。

四、善于思考

作文指导不仅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而且要遵循认识规律,正确处理教师的点拨、学生的实践、认识的飞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精心安排一系列练习,巧妙促进“物——意——文”间的转化,使指导内容真正发挥作用。

第一层次的练习是温故知新。从学过的课文中寻找实例,教师点拨,同时随着讨论的深入渐补充,完善提示规律的板书,让学生 从知识的来龙支脉和产生过程,使感性认识升华,实现读写知识的沟通和转化。

第二层次的训练是凭借范例,如上面的例子,先让学生观察鸟,通过拟文题,找重点为联想定向,再启发学生 按板书所示规律拓宽思路,用愉悦、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 脑子中的有关知识和表象,学生浮想联翩,跃跃欲试。

第三层次的练习是深化反馈,勾勒作文轮廓。即放手让学生 按习作要求独立构思,根据自选的材料自拟文题,编拟重点部分内容提纲,教师选择实例组织导评,启发学生 再次高速自己的构想。

总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文又是一种综合性特别强的习作练习,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生在写作中所存在的困难,找出相应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还应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博采众长,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人教版)[M].

[2]中学语文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展业三原则下一篇:禁毒的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