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精选11篇)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1

有关仓储合同的法律知识问答

一、问:保管合同与仓储合同有什么区别?

答:

1、保管合同分为有偿与无偿两种,而仓储合同如果没有特别约定一般属于有偿的合同,即存货人需要支付仓储费给保管人。

2、一般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生效);而仓储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保管合同在法学理论上可以解释为要物合同,即合同的成立除了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外,还需要(一般)物的交付才能成立。而仓储合同属于诺成合同,即当事人达成一致了,合同即可成立,不需要以物交付为合同的成立要件。

笔者认为仓储合同应该属于保管合同的一种,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从事仓储的一般更具有专业性。我国合同法第三百九十五条也规定:“本章(仓储合同)没有规定的,适用保管合同的有关规定。”

二、问:如果在签署合同时存货人没有说明,在存货时发现存货人储存的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者易变质物品时,保管人应该怎么办?

答: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存货人储存的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者易变质物品的,存货人应当说明该物品的性质并提供有关资料。

存货人没有说明的,保管人可以拒收仓储物,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损失的发生,因此产生的费用由存货人承担。

同时要注意的是保管人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应当具备相应的保管条件。

三、问:如果保管人在验收后,发现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不符合约定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吗?

答:我国合同法规定,保管人应当按照约定对入库仓储物进行验收。保管人验收时发现入库仓储物与约定不符合的,应当及时通知存货人。

保管人验收后,发生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不符合约定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四、问:仓储合同中的仓单是否可以转让?

答:由于仓单是提取仓储物的凭证。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在仓单上背书并经保管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可以转让提取仓储物的权利。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五、问:如果保管人发现入库仓储物有变质或者其他损坏的,应该怎么处理?

答: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保管人对入库仓储物发现有变质或者其他损坏的,应当及时通知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

同时如果入库仓储物发生变质或者其他损坏,危及其他仓储物的安全和正常保管的,保管人应当催告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作出必要的处置。

因情况紧急,保管人可以作出必要的处置,但事后应当将该情况及时通知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

六、问: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是否可以随时提取仓储物?

答:如果当事人对储存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可以随时提取仓储物,保管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提取仓储物,但应当给予必要的准备时间。

如果有约定期限的,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也可以随时提取仓储物,但是保管人则不可以要求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提前提取仓储物。

七、问: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在储存期间届满后,逾期提取仓储物的,保管人是否可以加收仓储费?

答:我国合同法规定,储存期间届满,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应当凭仓单提取仓储物。如果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逾期提取的,应当加收仓储费。

当然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话,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提前提取仓储物的,不可以要求减收仓储费。

八、问:如果储存期间届满,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不提取仓储物的,保管人该怎么处理?

答:我国合同法规定,储存期间届满,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不提取仓储物的,保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提取,逾期不提取的,保管人可以提存仓储物。

九、问:储存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仓储物毁损、灭失的,是否可以要求保管人赔偿损失?

答:储存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仓储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但是如果是因仓储物的性质、包装不符合约定或者超过有效储存期造成仓储物变质、损坏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2

【问题一】幼儿园租赁的园舍应符合什么标准?

幼儿园租赁的园舍应该符合《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 (试行) 》的要求, 主要包括:园舍、场地应相对

独立, 周围环境无危险、无污染、无噪音;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小于60m2, 还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必须有幼儿生活用房、服务、供应等基本用房, 其中每班活动室使用面积不低于54 m2, 与寝室合并设置的活动室面积不低于90 m2;幼儿生活和活动用房光线充足, 通风透气, 整洁卫生。幼儿园建筑工程应达到竣工验收标准, 包括质检、消防、环境、卫生等质量验收。幼儿园属于公安部规定的人员密集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5条的规定, 公众聚集场所 (幼儿园) 在投入使用、营业前, 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 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本案例中, 圣铭城幼儿园只通过了质检部门的质量验收, 尚未经过消防、环境等整体工程质量验收。如果租赁协议违反了《建筑法》《消防法》等的强制性规定, 则会导致租赁合同无效。

【问题二】租赁园舍要经过哪些法律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园舍租赁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房屋的坐落、面积、装修及设施状况;租赁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交付方式;房屋修缮责任;转租的约定;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条件;违约责任, 等等。

在签订园舍租赁合同30日内, 当事人还应持租赁合同、园舍所有权证书、当事人合法证件到园舍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市、县人民政府房屋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颁发《房屋租赁证》, 作为幼儿园办园场所合法的凭证。

本案例中, 园舍的所有权证尚未办理, 所以不能取得房屋管理部门颁发的租赁证, H幼儿园应与恒利置业集团尽快办理产权证明, 以合法取得园舍租赁证。

【问题三】幼儿园对园舍进行装修时应怎样做?

幼儿园在设计装修时, 根椐《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可知:因使用需要, 在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前提下, 可以对承租房屋进行装饰, 但其规模、范围、工艺、用料等均应事先征得出租人同意并签订书面合同。在装修方面分为形成附合的装修和未形成附合的装修两类。形成附合的装修是指装修成为房屋的重要成分, 非经毁损、变更不能分离或分离所需费用过巨, 因而发生物权变动。合同终止时, 双方对已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的处理有约定的, 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 双方可以重新协商解决, 若出租人同意利用的, 应在利用价值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 租赁期间届满或者合同解除时, 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 未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 可由承租人拆除。因拆除造成房屋毁损的, 承租人应当恢复原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往往属于未形成附和的装饰情形。但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最好与出租方充分协商, 征得出租方的书面同意, 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问题四】承租园舍的幼儿园有哪些优先权利?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 园舍租赁的期限不超过二十年, 超过二十年的, 超过的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 租赁合同终止。合同期满后, 如出租方仍继续出租园舍的, 幼儿园拥有优先承租权。承租人需要继续租用的, 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前3个月提出, 并经出租人同意, 重新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因期满而终止时, 如幼儿园确实无法找到房屋, 可与出租方协商酌情延长租赁期限。

《合同法》第229条规定, 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 旨在保护承租人的利益。《合同法》第230条规定, 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 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 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出租人未按此规定出卖房屋的, 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

有关名人代言广告的法律思考 篇3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广告作为商品借助媒体的一种独特而又有效的宣传手段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明星代言广告在有力的推广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舆论的诱导。那么质量问题后,代言明星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呢?

关键词:公众人物;名人代言合同;广告法;名誉权

一、名人代言的法理概念与范围

(一)名人代言的实质

在我国,公众人物只是社会学名词,在法律上不具有实质性意义。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都规定了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没有赋予公众人物特有的权利与义务。

名人代言商品通常是由其在各种媒体上以艺术化和包装过的形象,通过艺术化表演或者言语来表示对某个商品的支持与推崇,并且以其态度在媒体上暗示了其本人的好恶以达到影响受众感官的目的。

在我国,名人与“常人”都属于自然人,在拥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民事活动,享有充分的民事权利并对自己的行为独立的负担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名人与“常人”毕竟有所不同。在商业活动中,名人在自己从事的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与成就,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常人所没有的知名度,而这种知名度被商业化之后的直接产品便是产品的代言广告。

商品经营者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生产商品的目的是盈利,很显然通过广告、乃至名人代言广告的目的就是通过扩大宣传,从而得到更大的销量,以求利益最大化。经营者不惜血本聘请名人参与到该产品的宣传活动中,那么醉翁之意不在酒,最大限度的利用名人的商业价值,将名人与产品捆绑销售,以求得产品销量的提高。

那么,我们的答案出来了,商品经营者是高昂的代言费是用于获得名人不菲的影响力的使用权。这种影响力实质上就是名人本身的名誉权的使用,是一种商业化的名誉权使用方式,而这种权利的行使会不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呢?

(二)名人代言相关法律关系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01 条规定:“公民、犯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由此可见,名誉权是一种中性权利,单单名誉权本身是不包含褒贬之意的。然而,我国法律在名誉权的规范中忽视了这么一点,就是名誉权的刻意贬低会损害到当事人的权利,但与此同时名誉权的滥用同样会损害到公众利益。

故此,笔者认为,有关名誉权的侵权类型应该增加这样的一种类型,即当事人滥用自身的名誉权致使误导他人,并对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侵权。从法理上来讲,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权利,任何权利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之下行使,而目前随着名誉权的保护力度逐渐加深,滥用名誉权的案件也越来越多。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名人代言广告并非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恰好相反,代言活动在给名人带来巨额利益的同时也给名人带来了同等的义务,那便是充分认识到自己名誉权的行使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从而慎重的行使自己的名誉权。

(三)名人代言法律责任分析

正是由于名人进行代言本身就是一个仅仅依靠自律的商业行为,其广告代言的真实性就理应受到质疑,而因代言的广告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发生后,名人个人究竟需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應当多少份额的责任?

仅仅以拍摄中的劳动化为名人高昂的代言费用是不合理的,那么这笔费用的源于何处?必然是广告播出后对社会受众的巨大影响力,名人的代言收入的绝大多数是为这项资本买单,那么根据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这项资本的增值也必然会有相应的义务产生,那么就是名人应当承担的有限责任义务。

所以,笔者认为名人代言这项复杂的法律行为中,名人一共要承担两大块法律责任,其一是拍摄广告中勤勉劳动的义务,其二是承担广告播出后对公众承担的有限的责任义务。那么名人的这种有限责任的限额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令名人承担与之代言费用相当的产品赔偿责任。

在责任形式上,名人毕竟仅仅是进行了代言活动,而非产品的实际生产商与经销商,他所应承担的责任应当是在商品的经营者能力范围之外的部分。但是,鉴于名人本身具有社会公众人物的特点,名人的名誉直接关系到其本人的收入及事业发展态势,名人在赔偿消费者损失时的迫切性更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所以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名人与商品经营者连带责任的形式,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首先向名人索赔还是首先向商品经营者索赔。

当广告本身为虚假广告,商品的经营销售涉及欺诈消费者,那么在归责原则上就应当加上广告商。这种虚假广告实际上是商品经营者与广告商联合欺诈消费者的活动。在商品的推广宣传上名人对受众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责任同样不能免除。

当名人在涉及药品与医疗器械产品广告之中,不论商品质量如何,广告宣传内容真实与否,一旦以专家或者患者的身份出现都直接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四条“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四)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之规定。

二、结论

名人代言广告是全球广告行业的一种优良的经营模式,同样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可逃避的话题,能否让这种市场经营模式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法律规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目前关于名人代言广告引起的产品责任是否由名人本人承担责任没有一个定论,但不可忽视的是作为最广大的消费者群体发出了自己最真切的呼声,消费者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弱势的一方,自身的权利几乎是暴露在商品经营者的眼下,消费者急需能够保护自己的法律工具,法律界应当有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贺卫方,1998,《名人的名誉权官司》,《南方周末》载1998年4月17日

2003,《名誉权要有界限》,中国民商法律网

[2]魏永征,2000,《舆论监督和“公众人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3期

[3]刘信业,杜文聪,梅龙生等,2006,《人身权法论》,青海出版社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4

房龄:自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开始计算房屋的年限。房屋的使用年限:即房屋的土地的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拿地之日开始算起。比如,开发商拿地,70年使用权,该土地使用期限为至2080年;开发商在该土地建的房子,交付使用。到了,土地使用年限剩余64年(2080-);该房屋的房龄为4年(2016-)。

(1)房龄高的老房子,其同周边的小区相比,价格一般比较低廉。越老越不易出售,时间长了,甚至会贬值。(2)房龄高的老房子,居住的舒适度比较低,各方面都显得比较破旧。(3)房龄越老,剩余的土地使用年限就越短,维修费用也越高,持有成本增加。随着受损程度的增加,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4)房龄越老,贷款的年限就越短,太老的房子,可能银行都不愿意放贷。贷款额度方面,可能也受影响。

比如一套老房子,售价100万,银行评估价80万,按照首付3成来算,银行可以给你发放的贷款最多为56万(80-80*0.3),然而,售价100万减去贷款的56万,就是44万,意味着首付你要支付44万才行。

通常我们喜欢看房产证,来查询这个房龄,但这种方式并不靠谱。房产证上的房龄不够准确,正常情况下房龄通常比房产证登记时间要长两年左右;而且这种方法适合查询第一次在二手房市场交易的房子。如果房子已被多次转手,就不能查询到其真实房龄,因为房产证上显示的是最新的拿证时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二手房房龄。

1、到房产管理部门查档,是判断房龄较稳妥的查询方式,可以查到准确的房龄信息。这个需要房主配合,带上房本和身份证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

2、多问问该小区的业主、物业工作人员或者附近的老住户,得到的结果往往更真实准确。

3、从房屋结构上判断,上世纪80年代的房屋,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厅小;上世纪90年代的房屋,在户型设计上开始出现“厅”的概念,两房一厅的房子使用面积大约有80平方米,讲究“大客厅”,客厅在14至15平方米。

4、查看外立面,通过外墙使用材料推测。红砖外墙,外观没有粉饰的住宅楼,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的建筑;水泥外粉墙面的住宅楼,大多是九十年代初、中期的建筑;墙面涂了外墙漆的住宅楼和外贴墙面砖的住宅,应该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的建筑。看到新近粉饰的墙面,可从周围居民或房管部门那里进行确认。

5、看厨卫装修程度。根据一些难以更换的物件(下水管道、卫生间地漏等)来判断房龄;厨卫的装修比较难以改变,也就比较容易判断出房屋的真实装修年代,比如地板的装修就不容易更换,所以从地板的成色及款式就比较容易看出房屋的新旧程度。

6、在二手房交易网上备案的情况下,可以网上挂牌后,输入产权证号,查询相关信息。但一般只有拥有挂牌权的中介公司才能查询。因此,要找正规的中介公司,减少购房者在买房时遇到的风险。

7、楼层高度。楼层数在2到3层多为上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左右的建筑;楼层在8层但是没有电梯的住宅楼约为九十年代中期的建筑;10层以上小高层并配有高层电梯的住宅,约为左右的建筑。

二、卖房人虚构房龄如何担责

《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在二手房买卖中,房屋的房龄,直接关系到房屋的质量、后续使用寿命、房屋安全状况、买房人的居住品质和居住体验、买房人再卖此房时的价格,甚至关系到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一般而言,房龄越长,土地使用权已使用期限就会越长)到期(70年)后买房人是否需要续交土地出让金或者出售此房屋时是否需要再缴纳土地出让金等等问题。因此,房屋的房龄是与订立房屋买卖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如果卖房人故意隐瞒或者假报房龄给买房人造成损失,就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即便没有给买房人造成损失,买房人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付款。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5

对于虚假宣传,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从法律规定看,这种虚假宣传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经营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和经营者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

面对虚假宣传,有以下解决途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虚假宣传解决的途径有五种:

(一)面对虚假宣传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二)面对虚假宣传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面对虚假宣传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面对虚假宣传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机构仲裁;

(五)面对虚假宣传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虚假宣传赔偿标准如下:

首先,对于商家虚假宣传行为,我们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

再次,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一)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6

房产税买房时不缴纳,以后每年交一次,直到不动产权利发生变化或税种取消。

买房子过程中的税叫交易税,交易税是发生交易时才缴纳,交易税包含契税、个税、营业税、印花税。

目前房产税只在重庆和上海试点,还没有进入全国推广阶段,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具体征税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1、上海:上海人二套房,超出部份的百分之70乘以百份之4就是应征税,上海人均面积不超过60平米,超出部分征收,外地人只要买房就征收。

2、重庆:目前只针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

二、买房要交税吗?

买新房也是需要缴纳税费的,具体如下:

1、契税:按房屋总价的1.5%缴纳契税;

2、印花税:按房屋总价的0.05%缴纳;

3、房屋交易手续费按“2.5元/平米×房屋建筑面积”来计算;

4、地籍图=25元/套;

5、产权登记费=100元;

6、产权贴花=5元;

7、抵押登记费=200元。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条件:

1、年满18周岁-65周岁的合法公民;

2、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信用良好,同时具有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具有所购住房全部价款20%以上的自筹资金,并保证用于支付所购住房的首付款;

4、具有银行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足够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并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

5、具有购房合同或协议,所购住房价格基本符合银行或银行委托的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评估价值;

6、符合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关于涉及建设用地的有关法律问题 篇7

关键词:建设用地,依法行政,管理

建设用地涉及诸多法律问题, 因专业性强且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之中, 为行政机关的宏观管理和依法行政带来不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建设用地纠纷会大量出现。因此, 通俗而又系统地分析设计建设用地的有关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建设用地的依据———规划和“三证”

1.1 规划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协调省域内各城镇发展, 保护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综合安排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未在限期内完成的省、自治区, 不得进行各省、自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这表明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要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不一致的, 可以适当调整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般而言, 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 而城市详细规划、农村及镇规划又分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细化且具有可操作性。这些不同位阶的规划, 不仅编制和实施主体、审批和修改程序不同, 而且法律效力也不同, 低位阶的规划非因特殊情况在一定期间内不得与上位阶的规划相抵触。所有不同位阶的规划均为建设用地的基本依据, 也就是说, 不符合规划要求, 不在规划范围的不得不申请建设用地。

1.2“三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用申请用地的, 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 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 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 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用地批准证明 (批准文件) 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 方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行文后, 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 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 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证”是建设用地合法化和开工建设的必备要件。凡在城市规划区内, 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 批准文件无效, 已占用土地由政府责令退回;凡在城市规划区内, 未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的, 属违章建筑, 予以处罚。

2 建设用地的前提———土地的征用和申请取得

2.1 征为国用土地

土地的权属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因此属集体所有的土地的, 须先征用为国有, 使农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在批准权限上, 一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大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涉及农用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另外征用基本农田, 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或者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也由国务院批准;二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及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 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以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 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三是一二项规定之外的农用地转用,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当然, 批准农用地转用后, 是否另行办理征地审批手续, 也有明确规定。

2.2 征用土地的公示

国家征用土地的, 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 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2.3 征用土地的补偿

征用土地的, 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其中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主要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 其标准均有明确规定。

2.4 建设用地的取得方式

建设单位持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文件向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经审查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 建设单位以出让 (如招标拍卖) 等有偿使用的方式取得土地属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或者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等法定情形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可以划拨给建设单位使用。一因此, 建设用地的取得主要包括出让和划拨两种形式, 具体的操作要求有明确规定。

3 建设用地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诉讼

调解、仲裁、诉讼时解决社会纠纷的基本途径, 而诉讼则因最据权威性和中局性, 被法制社会普遍接受并广泛采用。人民法院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机关,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涉及建设用地的诉讼, 主要有以权力制约为根本目的的行政诉讼和以权益保障为根本目的的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最为常见。

3.1 行政诉讼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复议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 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 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规定, 由管辖权的人们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 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对于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 中级人民法院可以“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为由直接作为一审行政案件管辖。

3.2 行政诉讼的应诉与举证

人民法院立案后将在5日内向行政机关送达起诉状副本, 送达可以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等法定方式, 均合法有效。行政机关应在10日内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 并提交答辩状。行政机关积极主动的应诉答辩将减轻对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 有利于行政诉讼的解决, 被动消极不仅不利于解决行政纠纷, 而且会处于被动, 因为不提交答辩状, 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行政诉讼有别于其它诉讼, 举证责任由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机关必须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后果。行政机关不应诉, 或者不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视为没有举证;行政机关经两次合法传唤,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这些应引起重视。

3.3 行政诉讼的结果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将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如下四种处理:

一是判决维持。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符合法定程序的, 予以维持。

二是判决撤销或是部分撤销。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违反法定程序, 超越职权以及滥用职权, 符合其中之一情形的, 将被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并可以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三是判决限期履行。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者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的, 将做如此判决。

四是判变更行政处罚。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应当注意的是, 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一则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有损行政机关的执法形象;二则增加了对行政相对人的管理难度;三则容易引起行政赔偿。因此,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前一定要慎重从事, 依法进行。

一房二卖的有关法律问题探析 篇8

关键词:一房二卖;物权变动;房屋归属;损害赔偿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75-02

一、一房二卖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

王泽鉴认为:“一物数卖,自古有之,在物价波动之际,最为常见,而此多于出卖人罔顾信用,图谋私利。”[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物数卖现象越来越多,而其中最突出的即为一房二卖。一房二卖是指在房屋交易过程中,房屋出卖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将同一房屋出售给两个或两个以上买受人,与其分别签订买卖合同或者事实上成立买卖合同的行为。由于出卖人对买受人都负有交付房屋所有权的义务,而此义务只能对一个买受人履行,所以其必然导致出卖人对其他买受人构成履行不能的后果,引发违约责任以及房屋归属等问题的纠纷。一房二卖纠纷产生的根源在于买卖房屋这一行为同时包括了债权上的买卖合同签订行为与物权上的所有权变更行为。

二、一房二卖中买卖合同的效力

我们知道,在我国,买卖合同的效力与是否完成房屋所有权的转移无关。同时,由于实践中出现的一房二卖现象较多,一房二卖中买卖合同的效力已经通过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了规定。2003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买卖合同的效力,但是从出卖人需对前买受人承担违约责任可以看出该合同被认定为合法有效。而2009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五条更是明确规定了:“出卖人就同一标的物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合同均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买受人因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请求追究出卖人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012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从以上三个条文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房二卖中买卖合同都为有效的结论。

三、一房二卖中房屋最终的归属与损害赔偿问题

我国现有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没有对一房二卖中房屋的最终归属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基于实践中该现象的复杂性,笔者在综合了有关法律规定和各级人民法院的判例、会议纪要以及其他论文的基础上,对房屋归属问题进行以下归纳。已经办理了房產过户转移登记的优先,不论买受人是前买受人还是后买受人,只要其办理了房产过户转移登记,则房屋的最终所有权将归属于他。其依据是《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在双方都没有进行房屋过户转移登记的情况下,则依据《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办理了预告登记的买受人优先享有房屋的所有权。但是,这里的买受人应指前买受人,因为预告登记的作用是为了向社会大众表明房屋的物权变动状况,而若后买受人进行预告登记,则预告登记不能对前买受人达到其本应具备的公示效果,前买受人在签订买卖合同之时并不对此知情。同时,前买受人进行预告登记也应在出卖人与后买受人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否则对后买受人也起不到预告登记所应有的公示功能。若买受人既未办理房屋过户转移登记手续,也没有进行预告登记,则已交付占有房屋的买受人享有房屋的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对房屋的转移占有,视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使用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使用后由买受人承担;买受人接到出卖人的书面交房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的,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书面交房通知确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其中的“转移占有视为交付使用”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将占有视为具有公示公信作用,同时基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买受人在承担房屋毁损、灭失风险义务的同时也应当享有对房屋的所有权。因此,交付也可以看成是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一个重要判断条件。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实践中对优先效力判定也不是绝对的,还应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出租人就同一房屋订立数份租赁合同,在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承租人均主张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顺序确定履行合同的承租人:(一)已经合法占有租赁房屋的;(二)已经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三)合同成立在先的。”此条文虽然规定的是一房二租的情形,但是由于租赁权是由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所延伸出来的权利,承租者享有物权四大权能中的占有、使用、收益三大权能,故笔者认为可以将此规定类推至所有权,即一房二卖之中也应适当考虑占有与登记之间的冲突,不盲目确认登记的效力。《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城镇房屋买卖纠纷案件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中也写到:“按照不动产物权要公示公信的基本原则,登记是房屋买卖中确认所有权归属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是绝对的和唯一的。公序良俗、诚实信用是民商法领域最基本的原则。”在占有与登记发生冲突时,其第一条也规定:“前买受人已实际占有房屋,后买受人办理了过户,如前买受人已对房屋进行了公开、善意的占有和使用,则应保护前买受人先行占有的事实状态。”在实践中当预告登记与交付发生冲突时,有的法院将交付优先于预告登记作为对房屋归属权的判断条件,{1}笔者认为以上这两种作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交付与预告登记这两种方式都具有公示公信效力的前提下,返还已交付房屋不符合经济上的效益性,同时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中的“帝王原则”,也应保护已占有房屋的前买受人的利益。在以上这些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形下,对于房屋最终的归属问题还应考虑是否进行了网签,因为网签的效力在实践中被一些法院视为具有相当于预告登记的效力。除了网签之外,还有交付房款多少、买卖合同签订时间先后等考虑因素。

综上所述,解决一房二卖中的房屋归属问题应由法官根据《物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适当发挥自由裁量权,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而不能生搬硬套前有原则。

在解决了房屋归属问题之后,必然会出现出卖人与房屋归属权人以外的买受人之间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的问题。关于违约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根据该条文,可将违约损害赔偿范围具体分为两部分,即实际损失和预期可得利益。落实到一房二卖之中,实际损失包括已付房款、缔约费用等,预期可得利益包括房屋涨价之后的房款价差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该条文将违约损害赔偿范围分为了实际损失与惩罚性违约金两部分,惩罚性违约金数额不超过已付房款的一倍。两条规定带来了一个问题:违约损害赔偿中的预期利益损失和惩罚性违约金能否共存呢?笔者认为,为了平衡买卖合同双方间的利益,预期利益损失和赔偿性违约金不能共存,买受人只能要求出卖人就其中一项进行赔偿。实践中,法官的做法也倾向于只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赔偿。{2}

四、对预防一房二卖带来的风险的提示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有关房屋归属问题的讨论,买受人在与出卖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之前,应当尽可能地对房屋进行考察,考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资料考察与实地考察。资料考察要求买受人确定出卖人是否为所出售房屋的现任所有人,所出售房屋是否已经办理了预告登记或者存在抵押权等瑕疵;实地考察要求买受人确认所出售房屋并未被出卖人以外的他人以所有者身份占有,也并未存在其他阻碍房屋所有权转移的因素。在签订了买卖合同之后,买受人要立即办理房屋转移过户登记手续,若实在无法立即办理转移过户登记手续,也应办理预告登记或网签等程序,并尽快实现对房屋的现实占有,从而减少可能因一房二卖产生的风险,保护自己对房屋的所有权。在不幸出现所买房屋存在一房二卖情形时不要慌张,提出确认之诉请求法院确认房屋的所有权,在未能获得房屋所有权的前提下,选择实际损失与赔偿性违约金两者中较高的一项要求赔偿,最大程度上维护自己的利益。

注 释:

{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庄河支行与潘玉庆等外人撤销之诉纠纷上诉案。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大民撤终字第2号。

{2}福建高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疑难问题的解答》(2008年7月25日)第6条:“买受人同时请求出卖人赔偿房屋涨价损失和承担不超过一佶购房款的赔偿责任的,应当支持两者中赔偿数额更高的诉讼请求。

參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四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62.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9

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房屋原值-原契税-本次交易所缴纳税等合理费用)×20%。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卖方能在地税系统中查到房屋原值,或能提供房屋原值等费用。

2、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卖方不能在地税系统中查到房屋原值,也不能提供房屋原值等费用,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

二、二手房个人所得税可以免除么?

个人所得税在二手房税费种所占比例较高,但这笔钱也是可以省的。只要符合满五唯一两个条件,购房者就不必支出这部分费用:“满五”是指房产证出证日或契税票出票日算“起始日期”,时间满五年或超过五年;“唯一”是指业主在该省份内,登记在房屋权属登记系统里的只有这一套房子,有的限购城市是以家庭为单位“唯一”。

确定房产满五年的方法为:

1、如果是按市场价格购买的住房,需要看《房屋产权证》上记载的日期和《契税完税证》的填发日期,哪个在前面,按哪个的日起开始计算;

2、如果是按房改政策购买的住房,需要以《房屋产权证》上记载的日期、《公有住房购买契约》的签定日期和付款收据时间为计算依据,同样以时间靠前者为计时依据;

3、如果是继承或直系亲属赠予取得的住房,购房时间可以从原产权人购房时间连续计算;

4、如果是非直系亲属赠予取得的住房,购房时间就要从受赠产权时间开始计算。

如果房屋满五或唯一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购房者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当然如果卖方所售房屋是非住宅类房产,不管什么情况都要按规定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10

1、以公司名义购房是需要缴税的,而且所需缴纳的税目较多,计算较为复杂。

2、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在北京市成为购房主体。如果购房人想以公司作为购房主体,要认真核实“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确认是否符合在京购房政策,中国大陆公司在京购房,除个人独资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外企(外企在京设立分公司的除外)的购房受限制外,其他的公司/单位购房均不受限制。但外企在京购房则不是无限的,根据规定,外企在中国大陆仅能在公司注册所在地购买一套非住宅商品房。

3、以公司名义购房,购房人要准备的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

2)、税务登记证副本;

3)、组织机构代码副本;

4)、公司公章;

5)、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6)、代理人身份证;

7)、授权委托书。其中要特别注意授权文件中的授权权限及受托期限,确认自身具备签约权限,而且合同中要加盖公司公章。

4、以公司名义购房所需缴纳的税费

1)、契税:契税一律要按照3%缴纳,不享受优惠契税政策;

2)、房产税:每年房产原值×70%×1.2%;

3)、土地使用税:建筑面积×30元/年

4)、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未按时缴纳,需要按照每日万分之五缴纳滞纳金。

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篇11

关键词:未成年人;量刑;特点;法律意识;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49-01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及量刑标准

未成年人犯罪顾名思义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是一个社会学或者法学的概念。法律上,未成年人即是未满法定成年年龄的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率近年来逐年上升。例如,据贵州省统计,2001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05人,其中,未成年人416人,所占比例为16.06%;2005年元月至6月,抓获犯罪嫌疑人1705人,其中,未成年人为451人,所占比例为26.45。虽然此处只显示两年的情况,但是五年的统计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逐年增加。

(二)多为激情犯罪。由于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而突发犯罪。许多未成年人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容易发生以下犯罪:一是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二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三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作案手法,讲哥们义气,以致发展到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三)从犯罪形式看,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但多为偶合性共同犯罪。一些未成年人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

(四)从犯罪手段来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了智能化、成熟化和作案手段多样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如因死亡、离婚、分居、遗弃或因打工、入狱服刑等原因,导致父母一方或双方缺损,家庭结构残缺不全,形成单亲家庭,教育管理不能到位,思想寂寞却无法正常交流。

(二)学校因素。一是教育内容问题。如有的片面强调教书应考,从而淡化和忽略了教书育人;有的重文化知识教育,轻法律知识教育。二是教育方法问题。如善待优等生,歧视“差等生”,导致一些学生形成了自卑感和对立情绪。三是教育管理问题。有的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学校管理或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对学生放任自由。

(三)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 可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其中也涉及很多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青少年对于此类内容没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容易受其不良影响。而社会上一些媒体断章取义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无疑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四)自身因素。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往往不理解自己思想、意识、情感的目的和意义,情绪不稳定,喜欢寻找刺激,喜欢各种交往,喜欢东跑西窜,聚团结伙。所以,一方面由于欲望的强烈,感情的冲动,一方面由于身体的巨大剩余能量等待释放,再加上某些特定的条件和诱发因素,就很容易犯罪。

四、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方面的对策。

1.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立法先行。应针对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和非刑罚措施执行过程中的法律规范进行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理念上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教育和保护,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2.扩宽司法干预的范围。未成年人司法的管辖范围应当从案件处理进行扩展,从主体年龄来看,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作为刑事管辖的下限。但是司法范围没有涉及年龄在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触犯刑法的行为如何处理, 仅仅以综合处理中的行政处理处罚措施进行处罚,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助长这个年龄大的未成年人为非作歹。因此,需要扩展司法干预的范围,实现对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司法关怀。

3.法院建立少年法庭。少年法庭对未成年人犯审判罚教结合,寓教于审,延伸帮教,辅以特邀陪审员制度的设立,有案时参加陪审工作,无案时结合本职工作,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少年犯要建立必要的回访和考察制度,协助有关单位落实帮教措施。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方面政策。

1.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介入制度。家庭是未成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学校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二道防线。就家庭的社会组织制度性介入来说,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连接,从而规范性的制度性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法官尚秀云建议父母家长,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酗酒、夜不归宿、旷课,早恋等十种行为,这十种行为虽然都是生活当中的小事,但是这些因素就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开始,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的预警机制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措施。

总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国家一个系统工程。全党全社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形成全党抓教育,全民齐参与的局面,做好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正生.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法治论坛.2013(2).

[2]张远煌、姚兵.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J].法学论坛.2010(1).

[3]张中剑、黄云康、赵俊.少年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8).

上一篇:生命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800字下一篇:随风而逝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