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学用字词句》教学设计(精选2篇)
这是一项富有趣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练习。本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字词句、运用字词句的效果,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让学生咨询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戏剧脸谱方面的知识;搜集有关人物的故事。
三、教学流程
1.认一认,连一连。
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导语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尔后,出示“关羽”、“包公”、“孙悟空”、“秦桧”这些人物的名字让学生认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查麦兔。为了提高识字的效果,可以把其中的一些生字,单独出示让学生认读;这些字词只要认识即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学习了字词以后,再出示课本中的5幅戏剧脸谱,让学生结合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资料来认一认,连一连。之后,交流连线的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简要地说说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学习字词是重点。
2.说一说,写一写。
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的脸谱的颜色和造型是很有讲究的,不同颜色的脸谱就代表着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为了加深学生对戏剧脸谱的认识与了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来说说这些脸谱的颜色与所代表的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写,完成第二项的练习。在这个环节中,应该把引导学生在整合搜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的交流作为重点。
3.议一议,讲一讲。
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目标。为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围绕“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的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讲讲人物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讲演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议和讲的多边活动中,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感染。
四、设计意图
1.目标的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使这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内容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理念,整合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对话的质量。
3.形式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认、连、说、写、议、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过程的有效性。
在一次市级研讨活动中, 我执教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练习7学用字词句》一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磨课过程中, 我和我的同事们通过一磨、二磨、三磨,让集体智慧充分融合,让教学理念平稳着落,磨出了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 磨出了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和谐着落的理想课堂。
初上:迷失“自我”———一节四不像的语文课
《练习7学用字词句》的内容是综合性实践活动 ,教材本身打破学科界线,把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紧密结合起来。编者在书上的文字画旁边做出提示:
瞧,一幅文字画! 你一定能看得出是哪几个字。把相应的字写下来。
发挥想象,将这幅文字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能跟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画吗?
参照以上提示,教学时我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一、插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书上插图。
2.这幅文字画里藏着许多汉字 ,请你动脑筋想想 ,究竟是哪些字呢?
二、写字练习,感受字形
1.把这些字正确、美观地写在练习7插图中的田字格里。
2.实物投影部分同学的铅笔字 ,评价反馈。
三、理解字义,想象绘画
1. 如果请你把这幅文字画变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你想画些什么呢?
2.把自己想到的画下来 ,比比谁画得最漂亮。
四、连词成句,介绍作品
1.四人一小组 ,组内轮流介绍自己的画。
2.实物投影几幅有创意的画 ,并请他们上台介绍。
五、补充拓展,课外延伸
1.补充出示一些象形字 ,让学生揣摩猜测。
2. 赠送象形字卡片给学生 , 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猜猜是什么字。
第一次试上给备课组的老师们听, 我居然花了50多分钟的时间才下课, 原因是在指导学生绘画的环节耗时太多。大家一致认为:整节课的教学脉络比较清晰,活动比较充实,但是“语文味”欠缺,感觉像是一节美术课。语文教师怎能“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一磨:准确定位———这是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第一轮磨课,我和备课组的老师们反复思考:这些象形字在本册书之前的课文中就陆续出现过,是“熟字”,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本课将这些象形字再次以文字画的形式集中呈现, 难道仅仅是为了画好后面的那幅风景画吗? 不是! 这是一节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要努力通过这节课教给学生明确的语文知识, 训练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体会汉字的优美。
一、告诉学生明确的语文知识
象形文字是一种会意文字, 通过文字所体现的图形来传达意思。这节课,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并牢记象形字的特点:“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1.看图导入时。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老祖先非常聪明,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简练地记下来, 从而创造了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板书:字→画)
在《练习7》中也有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象形字,你能找出来吗?
2.课中拓展时。
师:刚才,我们通过书上的文字画认识了很多汉字,知道了一个字就是———
生(接后半句):一幅画。
师:你能认出这些画表示什么字吗?
生 :我认得是 “羊”字 , 因为上面 的两只角 , 就是“羊” 这个字的两个角。
3.变字成画时。
师:对了,一个字———(生接后半句)就是一幅画。
如果老师把这幅文字画改成一幅风景画的话,老师会画一座高高的大山,山下再画一条清清的小河。如果请你来画,你会画些什么呢?
就这样,一节课下来,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的特点已深入学生内心。
二、要有敏锐的语言训练意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要着力训练一年级学生“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硬性教学指标。
师:你会画些什么呢?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讨论。 )
第一轮磨课后, 课堂上的语言文字气息果然浓郁了许多,但由于我驾驭低年级课堂的能力相对较弱,磨课时经常出现老师上得投入,学生玩得起劲的现象。面对这群活蹦乱跳的小娃娃,我如何俘获他们的心,是我最大的挑战。
二磨:“目中有人”———学习主体是一年级学生
第二轮磨课,我们特邀了一、二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来听课。她们俩有着多年的低年级任教经历,“降服”这群小家伙是手到擒来。她们听完课后指出,我的教学语言缺乏儿童化和趣味性,指向也不够明确。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走进他们的内心,从而有效地引领他们。
一、巧妙的语言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言是交流的中介,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语言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我要小施伎俩“忽悠”他们。
1.课前谈话 ,听唱儿歌。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首歌,名字叫做《粗心的小画家》,想听吗?
(播放《粗心的小画家》视频 )
师:小朋友,你愿意做个粗心的小画家吗? (生齐:不愿意。 )
师:不愿意的小朋友用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学生迅速坐正,师生问好,上课。 )
2.学生写字 ,教师巡视。
师(有意大声表扬某个同学):小朋友不光字写得漂亮,坐姿也特别端正。老师送你两颗红五星。 (其余学生闻声再次端正了坐姿,我窃喜! )
二、形象的语言评价,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 善于创设一些情境,能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使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1.教师范写生字。
师:在认出的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学生均说是“燕”字。 )
师:“燕”字的笔画最多,而且容易写错笔顺。写的时候,我们先写上面的“廿”字头,这个“廿”字头就像是小燕子的头和脖子;再写中间的“口”,这个“口”就像是小燕子的身子;两边的部分,加起来是一个“北”字,就像是小燕子的翅膀;下面的四点底,是小燕子的尾巴,写的时候四点要分开。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边提醒边范写, 学生边看边书空。
2.实物投影学生的铅笔字 ,予以评价。
师:你把“鱼”的最后一横写得较长,就像是小鱼长长的尾巴稳稳地托住上面的身体;这个“人”字撇有尖,捺有脚;你的“水”字竖钩写在了竖中线上,很挺拔。老师给这些字打上红五星。
第二轮磨课后,我的教学语言多了童趣,多了形象,多了表扬,甚至有些夸张。小朋友们渐渐“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我的心情也随之荡漾起来。
三磨:精雕细琢———育人理念寓于细节之中
第三轮磨课, 我们邀请了由其他学校的省特级教师组成的专家组来听课指导。这次,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曾经被当作教学亮点的导入环节也被放大,被观察出了背后教学理念的偏差。
1.老师今天想和我们班的两个小朋友进行一场画画比赛,看谁画得快。
先画一个人,谁快呀? (老师快)
再画一棵树。呵呵,还是老师快。
最后画一个太阳。呀,老师第一,老师三局三胜。
2. 为什么总是老师画得快 ? 因为老师今天用简单的线条,快速突出了事物的形象。我们的老祖先曾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给记下来, 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哟。这类字就叫作象形字。
3.在《练习7》中也有一些文字画 ,你能猜得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吗?
在此导入环节,我试图采用师生绘画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发现汉字创造的过程。
该教学设计背后的设计意图是: 关注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努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让抽象的汉字与具体的形象建立联系, 打通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如“人”,先建立“人”的形象,让“人”转化为一定的词汇———“人”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就这样,从字过渡到词,从词语过渡到句子,再从句子过渡到段落。
专家组对我的想法予以了肯定, 但是对导入时具体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教师让学生参与画画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是陪衬? 是靶子? 体现学生不如教师? ”
我恍然大悟:尊重学生,源于细节。这一轮磨课后,我的导入部分又作了改动。
1.谁是咱班的小画家 ? (指定两名学生 )老师请你们俩到黑板上来画两幅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山的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山)请你们用粉笔,用最简单的线条来画一座山。
小朋友,你们用一些流畅的直线表现了山的形象,画得真好!你们知道吗? 我们的祖先就曾经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现“山”这个字。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山”的实物图、象形字、汉字。
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 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简练地记下来,从而创造了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在《练习7》中,就有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象形字,你们能认出它们是哪些汉字吗?
修改后的导入部分,教师既充分尊重了学生,又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亲历(绘画)—提炼(总结)—运用(观察)。通过探究,自然地发现了象形文字表形的特点,水到渠成地正确掌握了识读象形字的能力。
通过三次磨课, 我的最终课堂实践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肯定! 对语文课的准确定位、教学中要目中有人、雕琢每一细节等,是我此次磨课的最大收获。“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教学理念如何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细节中和谐着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练习7学用字词句》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五年级下册字词句练习06-27
历史练习7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0-20
练习7第二课时06-20
7下15课练习09-29
第7章1练习题及答案07-22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教案07-18
《练习8》教学设计06-13
《练习1》教学反思10-09
练习5教学反思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