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喜字》案例(共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学习双喜字的剪制方法,尝试剪出各种有创意的喜字。
2、过程方法:在剪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了解与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初步学习双喜字的剪制方法。教学难点:剪出有创意的双喜字。教学准备:剪刀、纸、铅笔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探究…实践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都参加过许多婚礼,结婚贴喜字是中国人的习俗,颇有讲究,嫁女的一方贴禧字表示一种喜庆吉祥。而娶媳妇的一方则要贴双喜字,意思是喜上加喜。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喜字。在欣赏中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剪纸作品大都使用哪些颜色?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喜字周围加上了一些吉祥纹样(鸳鸯、百合、龙凤等),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表达人们对新人的一种美好的祝愿,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喜字以前都是自己剪或请亲朋好友来剪。现在都是花钱买的,擅长剪纸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正在我们的身边一点一点的消失。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剪纸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做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它进行继承和保护。这节课学习一下喜字的剪法。
讨论:
展示喜字的剪品,分析其结构特点。
(师问)比较喜字与双喜字的异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个喜字与我们所学的这个喜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就是两个单喜字简单地连在一起呢?
教师小结:这个喜字,是我们老百姓集体创作的字,它不是简单地将两个单喜字连接在一起。它还根据剪纸作品讲求虚实变化对比恰当,图文简洁且相互连接不断开的特点,把断开的笔画进行连接,有些重复的笔画进行了简省。不仅如此,我们看,这个喜字在结构上还具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
双喜字的剪制方法,喜字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而这个对称纹样,我们怎么来剪?
双喜字笔画较多,但却有规律可循,发现之后要剪出来易如反掌。看谁的眼力最好,能发现(教师提示:这半个喜字共有几个缺口?左边几个,右边几个?先哪边,再哪边?)
三、实践: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自己尝试折叠纸张,根据自己的观察,剪制喜字。总结:同学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剪喜字的口诀: 剪双喜,不用愁,关键剪好七道口,先剪右边三道口 再剪左边一道口,绕回右边剪两口,左边一剪喜成功
四、欣赏:欣赏各种喜字的变形作品
探究: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喜字主要是在原来哪些地方进行了变化?请同学上来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五、实践:
喜字的变化是无穷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表现吧!作品展评:
将喜字粘贴在展示板上。评选优秀作品。
六、小结:
关键词:探究,自主,创新
新课程强调,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 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新教材。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但不是长官, 不是警察, 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在欣赏、评述教学时, 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 这就需要老师的调控、引导, 做到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鼓励、表扬。
1 有关背景
笔者是一位年轻教师, 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小学美术教学, 在教学工作中能努力钻研, 积极探索。一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摆脱“书本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地学习, 并能提高欣赏与评述能力。在品质课堂的评选活动中, 我所采取的是我校美术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探究方法—启发创意—创作表现—展评拓展, 我左思右想怎样把民间美术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让学生关心民间美术发展, 加强社会责任感弘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我选择了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班级来上这节课。
2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活泼好动, 参与性很强。观察、记忆、想象、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 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不断增强, 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 案例描述
3.1 走进剪纸
1) 师生问好, 视频展示过年的喜庆的活动,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民俗文化,
师提问:春节期间, 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进行哪些活动表现喜庆的气氛?学生回答有 (剪纸) 通过大家都喜欢的节日引导学生对剪纸的认识。然后欣赏很多剪纸作品。
2) 师说:课前我安排你们去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阅关于剪纸的知识, 现在分小组来汇报一下查阅情况,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说 (大屏幕出示一些剪纸的问题: (1) 什么是剪纸? (20剪纸的流派及特点? (3) 剪纸的寓意?) 课前安排学生查询关于剪纸方面的资料, 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有个学生在查到剪纸的寓意时, 让我感受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大, 她先讲诉了剪纸蕴含了很多深刻的含义, 为了方便理解出示了两幅图片, 让全班同学明白了喜上眉梢和鱼跃龙门的剪纸涵义, 她还说道:“剪纸蕴含了丰富的民间风俗涵义, 是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我们有义务去了解和弘扬剪纸文化。”这种结合图片讲解的方式, 就是我下一个环节要讲的内容, 这样从学生嘴里说出来, 让我心里暗暗叫好, 我对这个同学连声赞好, 用了很多“你真棒”“你准备的很充分”等表扬的词语, 全班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不光学生学得很深刻, 同时让我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作为教师不能什么都大包大揽,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3.2 探究方法
我上美术课习惯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比如这一环节不采用示范讲解, 而是让学生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自我尝试学习。师说:同学们刚才所贴的图案就是剪纸的装饰纹样, 这些纹样都有一个形象的名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出示各种装饰纹样) :月牙纹、锯齿纹、水滴纹、柳叶纹。
师说:想一想这些纹样是怎样剪出来的, 现在大家拿出自己的材料小组讨论并尝试剪一下。学生都兴趣浓厚, 纷纷尝试。看到有的学生在不断尝试, 有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有的学生还迷惑不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师说:你们在剪纸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马上就有学生举手, A学生说:我在剪月牙纹的时候怎么也剪不对称, 很容易把纸剪坏, 还有那个锯齿纹那么细小怎么剪呢?这些问题提的太好了, 让我很欣慰, 说明这个探索的过程很成功, 学生们都在认真地思考问题。话一落地, 马上就有B学生举手起来说:“其实我觉得“月牙纹”用对折的方式进行剪, 看像我这样。”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经他这样讲解, 好多不会的学生就轻松多了。C学生又说道“锯齿纹”可以用小刀子进行刻的方法来做。讨论到这里时, 我再结合我的方法进行提示:先表扬了这些学生, 善于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并乐于解决问题。其实我们在剪的时候在结合我们的画的方式就更好了, 可以先画、折、剪、刻的方法进行剪纸创意。这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就解决了剪纸的一些难点问题。经学生自己探索实践得来的知识, 能更加记忆犹新。
3.3 启发创意
我课前收集了大量传统剪纸和现代表现手法结合起来的图片, 让学生感觉原来剪纸还可以这样, 欣赏大量的现代剪纸作品, 及剪纸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各种剪纸造型及图片启发学生的创意。
3.4 创作表现
师说:拿出你上课前画的图样, 运用剪刀或者小刀子制作一个窗花, 每一张都有一个空白的纸窗户, 请你们小组共同合作, 被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 我们进行比赛, 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而且遵守约定, 最后评出优胜小组, 教师巡回指导。
3.5 展评拓展
师说:把做好的作品拿到黑板上展示, 可能有的没有贴好, 粘贴要平整。展评这一环节很重要, 一般是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引导学生用标准的美术语言去评价。如所创作的剪纸主题是什么, 构图怎么样, 体现什么寓意。比如A组学生剪了太阳、人、草地, 他们组的寓意为“朝气蓬勃”。学生运用传统的方法结合现代的构图, 把传统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创意。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剪纸的基本剪法, 其实呢, 剪纸与我们日常生活还有这着紧密的联系。除了这种单色剪纸外, 还有彩色的、立体剪纸、皮影形象等多种形式, 外国也有自己的剪纸艺术, 所以我们平常多留意一些, 多收集一些, 可以把自己的眼光放的更高远些。我出示许多各种类型的剪纸, 开阔学生的视野, 看到学生们啧啧称奇的神态,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再去关注剪纸文化。
4 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也是本学期的“挂牌听课”课例之一。
一、导入激趣。(略)
二、初读感知
1、范读课文。
【评: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教者范读课文的做法值得赞赏,也应当提倡。】
2、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⑵读通顺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⑴选择正确的读音(小黑板)
择(zé zhái)菜 刁难(nán nàn)
机灵(línɡ linɡ) 薅(hāorǔ)草
数(shǔ shù)九隆冬 三伏盛(shènɡ chénɡ)夏
⑵从以上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⑶读一读(小黑板)
小屯 喂猪 刁难 岂知
庄稼 驮着 啃食 清爽
质疑:以上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懂?(同学互助)
【评:教者并没有让学生查词典,而是通过同学互助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但对“岂知”的意思不应简单告知,应当让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
4、指导写字:
⑴“刁”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⑵“岂”是上下结构,下部是什么?
⑶“爽”的笔顺是什么?
【评:在指导写字时,也应当对其他字的结构特点作适当强调。】
5、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分段。(略)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3)。(略)
五、课堂小结。(略)
六、布置作业。(略)
评课: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剪纸”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充分体现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步骤一般可分为四步。作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粗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步一般是从学生自己读课文开始,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弄清课文大意,划出不懂的词句。
教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完成了以上教学任务,同时引导学生精读了课文第一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广结善缘的善良品格。纵观教学过程,本节课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教师的示范作用明显。
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教学观摩,乃至一定层次的公开课,绝大多数教师热衷于使用录音磁带、网络视(音)频资料来代替教师范读课文。而本节课的教者面对这篇篇幅较长的课文,仍然坚持范读课文,且读得声情并茂,值得提倡和赞赏。同时,尽管是六年级,教者还是坚持对“爽”等生字的示范书写。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
在在过程中,教者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读书、自由思考、各抒己见。教者既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又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培养能力。
三、教学手段简单朴实。
作为平常的课堂教学,本节课教者没有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而是使用了常用的小黑板,虽然简单,但是适用。本节课教者先后两次使用了小黑板,遴选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既成功地让学生达到识字的目的,又有效地检查了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情况。
剪喜字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红红火火……”电视机里唱着这首《好日子》。嗯,有了这首歌曲也就有了这样一件好事情――
“喜字临门!”“哇,太棒了!今天美术老师教我们剪喜字!”……教室里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起来。“我想剪这个喜字。”“我想剪那个喜字!”大家交流着各自的想法。
老师讲了一会儿,又请了一位学生上去剪了一个喜字,然后就叫我们动手剪了起来。尔后,大家就专心致志地剪起了喜字来。我想我剪那一种喜字呢?对了,就剪这个喜字吧。接着,我将一张红色的卡纸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我在对折的纸的一端沿着边剪下一个小长方形。再隔开一段距离又剪下了一个小长方形。我继续剪着,按照事前画好的`图样剪了下去。然后,我在另外一边剪去两个长方形,只是下面一个长方形要比上面的大一些。剪了好一会儿,我终于把喜字前好了。于是,我就把剪好的喜字打开一看。
“呀!怎么搞的?”原来,喜字的一横断了。没有办法,只得重剪。这回我可小心多了,照着刚才的样子又剪了一个喜字。我迅速打开一看。嗯,真好,和书本上的喜字简直一模一样。
剪好以后,时间还多,于是我趁着好心情编了一首儿歌:
小妞妞,剪喜字;
对折后小学作文 ,再对折;
左三刀,右一刀,
左二刀,右一刀;
红喜字,真漂亮!
双喜临门乐开怀!
我把剪好的喜字交给老师。老师夸我的喜字剪得好,还奖励我一张银星卡。这下可把我乐得……
李海琴
教学题目:剪喜字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剪出不同的双喜字。
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并激发学员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员对
民族剪纸的兴趣,加深对剪纸艺术的了解。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员初步了解并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教学难点:双喜字结构的把握。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铅笔。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学员们,你们喜欢剪纸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剪纸作品? 下面我就教大家另外的一种剪纸艺术——剪双喜字,大家想不想学?出示红“双喜”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贴喜字是中式婚礼必不可少的环节。
民间剪纸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双喜字》
二、认识工具和材料:
教师展示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铅笔、橡皮,并简单讲解各自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三、教师示范,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教师边教边剪并总结步骤: 第一步:准备一张正方形红纸
第二步:然后对折
第三步:然后第二次再对折 第四步:喜字的结构用笔描出来
第五步:再顺着笔描的结构剪下
第六步:打开之后,完整的喜字就出现了
板书:剪纸的折法——对称折
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 把这双喜字剪下来,好吗?
(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训练:教师演示折叠双喜,以及喜字的其它形式。
1、心形剪纸的折叠及剪法。
要点:心形外形要饱满,喜字最下面的口字变化成一个微笑的嘴巴形状。
2、双心形喜字的折叠及剪法。
要点:突出双喜的口字都变化成心形,寓意心心相印,增添喜庆气氛。
作品展示及小结: 师:请剪好的学员把作品举起来,(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剪得很漂亮!让学员展示剪好的双喜字。
大家都非常棒,把你们剪好的双喜字带回家,留作纪念,如果遇到亲戚朋友结婚大家可以展示一下自己学到的新技能,并送上自己的祝福,这是最好的礼物。
谢谢大家!下课。
《对称的美—剪喜字》
教
案
主讲人:李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