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与国王影评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娜与国王影评(共5篇)

安娜与国王影评 篇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s

——the comments on Anna and the king Adapted by a novel and filmed in 1999, “Anna and the king” tells a story of an English widow going to Thailand with her son and teaching King’s sons English,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Except for love and war, this movie reflec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s as a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shock in terms of human rights, concept of privacy and time.As for human rights, western people possess the value of equality;while eastern rank people by their gender and social state.When Anna met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ailand for the first time, she was called “sir” for standing in front of him, which violated Siam’s provision that girls must go down on their knees when meeting the primer.Although she had been advised to touch forehead to floor and bow down to the king, she insisted on greeting by protocol of her own custom, in most respectful way.When Anna saw a slave be chained outside,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painful, she decided to request king to release her.In her opinion, each human being has the right to enjoy full freedom, and slavery should never exist in a modern nation.King admired her humanism and courage and allowed her to stand when speaking to him.Princess Chulalongkorn also learned from his teacher and changed from being superior to respectful, self-righteous to a good listener, and selfish to indiscriminate love Ancient Siam’s polygamy, which is inhumane and deprives women of pursuing true love, also caused conflicts between Anna and king.When king’s new imperial concubine——Tatian was found cheating on king with her lover for being neglected by king, she was lashed in court and was going to be executed.Anna defended for her, which put king on a spot and lead to a tragic ending.Although Anna gets a strong point, it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confront with king’s dignity and feudal polygamy around the whole nation.Cultural conflicts in privacy are skillfully mentioned when Anna met primer for the first time.After primer asked a series of personal questions before getting straight to the point, Anna stressed that her purpose there was to tutor king’s son, and personal questions are unnecessary.In Siam, asking personal questions first is a gesture to be polite and friendly.However, westerners pursue individualism and value the importance of privacy, which is greatly different from collectivism advocated by most easterners.The difference in concept of time is another culture shock in this movie.After Anna came to Siam, she wasn’t called in until the third week, and her request for living outside palace wasn’t worked out immediately.Prime minister explained that everything has its own time in Siam and it will resolve itself in time.However, in Anna’s mind, it is a matter of principle whether one can keep his or her promise, not time.Not only does Anna bring new ideas to Siam, but the culture there has also changed her way of thinking.In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when Louis, Anna’s son, asked her why the king needed her when no one in Siam spoke any English, she answered, the ways the England, the ways the world.However, this sense of superiority faded gradually as she found England, the so called country of modernization and civilization, secretly planned to provoke a war between Siam and Burma for the sake of its own self-interest.As English, she chose to stand on the side of justice, not power.This movie sets a good example for intercultural exchange, where different values ca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finally reform to be a better one.

安娜与国王影评 篇2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 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

来到暹逻三个星期却没受到国王召见, 安娜忍无可忍, 在没有国王的允许下, 径直来到正在召见群臣和外国使节的国王面前, 在威严的国王面前不卑不惧, 坚持国王应遵守诺言, 为她及儿子提供皇宫之外的住所, 以便按英国式的教育方法使自己的儿子成为像他父亲一样的绅士。对于国王的回答:“作为一个父亲, 我了解你的想法。”安娜并不满意, 直指此住所国王之前已同意, 但目前为止还未兑现承诺。国王答道:“你住在皇宫里是我的荣幸。”安娜并未妥协, 直言道:“但不是我的。”国王怒道:“你不能提要求。你应该遵守!”国王的妻妾、子女、大臣见国王愤怒了, 立刻诚惶诚恐地跪下, 而安娜依然不依不挠:“我不得不恭敬地提醒您, 我不是您的仆人, 而是您的客人。”这句话不卑不亢, 既表达了对国王的尊重, 又重申了自己的客人身份。此次交锋充分体现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思维及行为方式的差别。安娜来自英格兰, 深受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 她维护自己的利益, 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即便面对高高在上的国王, 她也没有丝毫畏惧, 直指国王没能信守承诺, 并请国王遵守诺言。而暹逻则是典型的受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国家, 国王高高在上, 所有臣民都要听从国王的旨意, 不得违抗, 面对安娜的不服从, 国王大动肝火, 从来没人忤逆过他, 在他看来自己的决定臣民应无条件遵守。

2 高、低权力距离的差异

权力距离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对于各种机构和组织中存在的不平等权力分布的态度, 即对社会等级结构的看法。父母和子女, 君臣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权力距离高低的主要标准。

拥有西方平等自主思想的安娜初来暹逻时在对待国王的礼仪上便表现出了与暹逻本国臣民不同的态度。泰国是一个权力距离比较高的国家, 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 任何人见到国王都必须下跪以示敬意。但来自权力距离指数低的英格兰的安娜则认为用屈膝礼便可表达敬意, 并在影片中一直坚持此种行礼方式。

安娜对待君臣、宫廷的奴仆都一视同仁, 并没有暹逻国民那种等级地位森严的思想。当安娜发现有个贵族家的仆人因为想用钱赎回自由之身而遭主人惩罚, 被用铁链锁着干活, 遭受风吹雨淋后, 她毅然拿出自己珍视的结婚戒指赎出了这个仆人, 并在国王面前与身为主人的刁蛮权贵当面对质, 据理力争, 为那位仆人争取到了自由。

3 刚柔性的差异

刚柔性表示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如何分配的认识。阳刚型社会的文化成员赞扬成就、权力和决断性, 而阴柔型社会的文化成员则强调生活的质量、服务、关心他人和养育后代。

暹逻国王身上清晰地体现了阳刚型社会的特质。他身为几十个女人的丈夫, 58个孩子的父亲, 拥有无尚权威, 意志坚强而又独断专行。作为国家的继任者, 王子也深受男权社会思想的影响, 当他与安娜的儿子路易丝发生争执时, 安娜提醒路易丝:“记住我教过你的话。”路易丝回答:“对不起, 妈妈, 但是这是他先挑起的。”王子鄙视地答道, “在我的国家, 男人从来不会向女人道歉。永远不会。如果你有父亲, 你就会知道了。”这句话惹怒了路易丝, 两个孩子立刻扭打起来。在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路易丝看来, 男性女性地位平等, 不论谁做错了, 都应承认错误。但在东方国度, 暹逻男性的地位高高在上, 女性处于从属地位, 男性的骄傲及自尊决定了他不可能向女性认错, 即便他真正犯了错。这一思想在暹逻根深蒂固, 王子年龄虽小却已深受此思想影响。

《安娜与国王》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在暹逻的经历, 向我们展现了东方与西方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刚柔性等方面的冲突, 为我们研究东西方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来自于不同文化下的人们要想使交流顺畅进行, 就须如安娜与国王一般用包容、开放、友好的态度来理解和欣赏他族文化, 从而达成共识。

摘要:本文从霍夫斯塔德提出的文化维度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刚柔性三个方面分析影片《安娜与国王》, 将以古暹逻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以英格兰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遇时产生的文化冲突以及冲突背后的原因进行阐释, 启迪人们以一种包容、开放、友好的态度来理解和欣赏他族文化, 使跨文化交流得以顺畅进行。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刚柔性

参考文献

[1]蔡东东.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0.

[2]樊葳葳.跨文化交际视听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安娜与国王影评 篇3

摘 要:电影《安娜与国王》是好莱坞据安娜·利奥诺温斯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19世纪泰国(当时称作暹罗)宫廷的故事。电影讲述了英国安娜在暹罗宫廷为暹罗王蒙库的58个王子和公主担任老师期间发生的故事。文章以爱德华·赛义德的“他者”和钱德拉·塔尔佩德·莫汉蒂的“第三世界妇女形象”等后殖民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安娜与暹罗国男性的抗衡及安娜与暹罗国女性的形象塑造差异等方面,对该影片折射出的西方后殖民文化霸权进行剖析,得出东方暹罗国只是作为西方英国存在的一个“他者”,东方男人暹罗王蒙库只是衬托西方白人女性安娜的一个“他者”的结论。

关键词:《安娜与国王》;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07-02

一、影片介绍

电影《安娜与国王》是好莱坞据安娜·利奥诺温斯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19世纪泰国(当时称作暹罗)宫廷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新近丧夫的英国年轻寡妇安娜·利奥诺温斯到暹罗为暹罗王蒙库的子女担任家庭教师其间发生的故事。

安娜处处蔑视泰国宫廷礼仪和习俗,而这种藐视以当时国家间逐步升级的政治冲突为背景。大英帝国把其保护国缅甸当作跳板,骚扰暹罗人的村庄。蒙库王忧心如焚,努力保持暹罗的独立,为英国使节安排了一场外交礼仪的盛大宴会。不久,国王派遣军队远征,制止缅甸对暹罗村庄的骚扰,却发现表面忠心耿耿的大将军阿勒实则骚扰的策划者。而后,国王新纳的妾塔恬为爱私奔,抓捕回来后,以“变节”之名被处死。万分惊骇的安娜准备离开暹罗。此时,表里不一的阿勒的欺诈行为被揭穿,王室受到威胁。安娜毅然决定留下帮助王室成员逃至安全地点。路上,大家遭遇叛徒阿勒,安娜又将蒙库王从危难中拯救出来。暹罗恢复了正常秩序。最后,安娜离开了暹罗。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

文章主要借用爱德华·赛义德的“他者”和莫汉蒂的“第三世界妇女形象”进行评析。

(一)爱德华·赛义德的“他者”

爱德华·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指出:“东方”这个概念是被人为的建立起来的一种话语,“是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东方学作为西方的产物,是为了控制、重构和压迫东方的一种话语系统。它是西方霸权主义在知识—权力关系的体现。东方主义把东方看作仅仅为了西方而存在,为了西方而展示某种时间和空间上凝固不变的东西。东方成了西方的参照系,东方是被观察者,西方是观察者。从根本上说,东方主义是蔑视东方的,其所理解的东方和东方人是带有“他者”印记的。

赛义德指出,19世纪英国小说只写了海外殖民地人们的驯顺和服从,而对当时兴起的反殖民斗争只字不提,这个历史事实在东方主义文本中被遮蔽,这说明文化权利压制了某种他们不愿听到的声音。这实际上是以文学形式对海外殖民地进行美学控制。

(二)钱德拉·塔尔佩德·莫汉蒂的“第三世界妇女形象”

钱德拉·塔尔佩德·莫汉蒂在其后殖民批评经典之作《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学识与殖民话语》(1984)中,对第一世界白人女性主义批评在评述第三世界女性形象及处理第三世界妇女问题时流露的东方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她指出,西方白人女性主义者视“第三世界妇女”为铁板一块,是一个同质的群体,且与第一世界的女性形成一种二元对立的区分:第三世界妇女=守旧=传统=无知,而西方妇女=文明=进步=聪慧。

在后殖民理论看来,作为他者形象,东方的贫弱只是验证西方强大的工具,与西方对立的东方文化视角的设定是一种文化霸权的产物,是对西方理性文化的补充。在西方话语看来,东方充满原始的神秘色彩,这正是西方人所没有但感兴趣的。于是这种扭曲被肢解的“想象性东方”,成为验证西方自身的“他者”,并将一种“虚构的东方”形象反过来强加于东方,使东方纳入西方中心的权力结构,从而完成文化语言上被殖民的过程。

三、《安娜与国王》的后殖民分析

影片成功塑造了安娜这一西方世界的白人女性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后殖民下的西方文化霸权悄然无声的渗透到暹罗的每一个角落。

(一)影片中描述的殖民国女性的安娜与濒临被殖民的国家的男性间的种种抗衡,折射出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后殖民

因为西方白人女性安娜能接触到男女社会地位悬殊大、等级制度严的东方古老暹罗国的权威人物,且能为自己争取女人的自由权和话语权,这与“第三世界妇女形象”的暹罗女性形成鲜明对比。以安娜与暹罗国蒙库王及首相瓜拉洪的相处为例:

与暹罗国王初次见面时,安娜不畏等级,勇敢争取曾许诺给她的“真正的英式居所和私人空间”。话语权上,作为唯一的女性,国王允许安娜能在其面前站着说话,且允许她有话直说,这是包括暹罗国首相在内都没能享有的权利。就连宴请大英帝国上流人物这等攸关国家发展的要事,国王都放心的委任于安娜。对拥有森严等级父权男权制度的尚未开化的国家来说,这些是绝不可容忍的。而一个西方白人女性的要求却能被满足,在她眼中,没有什么男权、父权、权威,只有寻求自己的平等权力,用伊莱恩·肖尔瓦特的话说,就是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而这些对“他者”视角下对立的东方主义下的男性来讲,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暹罗国王对这个解构了传统父权、男权中心主义的女性的欣赏达到极致的事件便是将攸关民族存亡的国家大事倾心告知这个来自随时可能把暹罗国变成其殖民地的大英帝国的白人女性。这点更好的印证了西方对“他者”的东方的蔑视。

与暹罗其他王妃相比,安娜在国王心中有无以伦比的地位,她跟国王的感情也非传统父权制度下不平等的感情。国王对安娜的爱慕是一种欣赏与尊重。安娜能勇敢直白的表露情感,用伊利格瑞的话来说,就是以一种特殊的“女人腔”在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这对“他者”视角下对立的东方主义下的女性来讲,更是不可能实现的。endprint

暹罗发生皇室内部叛变、政局动荡不安之时,视男权等级制度为重的首相瓜拉洪竟亲自出面求安娜不要离开暹罗,“请,老师,请,你一定要留下来。国王认为你智慧,你也是唯一一个能说动他也藏起来的人”。连男权社会里的首相都没法做到的事,一个白人女性竟能做到,足以看出影片的对东方主义下的东方人的文化殖民。

影片最后,尽管国王对安娜依依不舍,安娜仍执意回国,这种道别,更让人感受到安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姿态,完全颠覆了东方主义中女性玩物的形象。

(二)影片中对西方强国白人女性的安娜与东方尚未完全开化国家的女性的差别化形象塑造,折射出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后殖民

暹罗的本土女性是莫汉蒂《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学识与殖民话语》中界定的典型的第三世界女性形象。

据赛义德的“他者”,暹罗的本土女性是西方世界眼中的东方女性。这些女性的塑造,看似是描述东方女子,实则为了用这些东方女子来衬托西方白人女性安娜,因为安娜代表的是和“他者”对立的所谓的先进文明的女性。

影片中虽屡屡出现皇妃们的形象,但她们都是被观看和被玩耍的角色。在英国上流阶层眼中,他们是落后的东方迷信崇拜的代表。晚宴时东印度贸易公司的金先生“你的子民如此迷信,你的妻妾身上挂满了避邪的东西,是害怕我们这些外来的妖魔鬼怪吧?”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在国王眼中,皇妃只是取悦于他的玩物,是为他繁衍后代对象。国王对金先生“国王,你们父慈子孝,子孙繁衍。那么多女人伺候一个男人。”一问的骄傲回答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影片中能看到成群的衣着华丽的皇妃,但几乎没有他们的话语描述,皇妃们被刻画成了一群“失声”的群体。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娜形象的塑造。时时处处,安娜都是以跟众皇妃们迥然不同的形象、举动、话语,出现在银幕上的。影片一开始安娜的出场,就给人以一种压倒的气势:打着阳伞穿着高雅华贵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曳地篷裙,与过分矮小以至形如侏儒的泰国皇室后裔们相比,俨然一种鹤立鸡群的脱俗与高贵。就连小公主花英去世时,皇妃们都只是默默地站在旁边哭,而安娜却能同国王一道,送小公主最后一程。

四、结语

影片将安娜这一代表强大、先进西方文明的女性塑造成了一名能左右东方国王、拯救东方国家的命运舵手形象,旨在掩盖拍摄者意欲向观众渗透的后殖民西方文化霸权,即:东方国家暹罗只是作为西方国家英国存在的一个“他者”,东方男人暹罗王蒙库也只是衬托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方白人女性家庭教师安娜的一个“他者”。

参考文献:

〔1〕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王宇根.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5〕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张小虹.后现代/女人:权力,欲望与性别表演[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7〕王逢振,盛宁,李自修.最新西方文论选[M].漓江:漓江出版社,1991.

〔8〕石亿.女性的语言:法国人的探索[J].文教资料,2007(7).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篇4

看过电影之后我和老妈讨论,这部电影之所以被拍这么多次,是因为一向没有一个十分成功的版本让所有其他翻拍的欲望望而却步,就像《乱世佳人》那样。好吧,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首先从表现形式上来说,电影借用了很奇怪的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有点像《罗密欧与茱莉叶》那样。但是既然是用电影这样的媒介来表现这部文学著作,那么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电影表现的长处呢?比如说火车进站的场景,赛马的场景,很明显就看出来是能够营造的假背景。这让人觉得很失望,好像预算不够而充数的感觉。1847年的俄罗斯,书中描述的广阔的农村景象,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这些都是半真半假。既然有银子请那么大牌的演员,干脆就再多花点钱好好拍拍外景不是更好吗?当然其他的一些场景还是很精致华丽的,比如机场舞会,歌剧表演之类的。

再聊聊演员吧。先说安娜。我以前在网上搜了一下之前的版本,觉得相比较之下嘉宝的版本是最接近安娜的。凯拉奈特莉是个漂亮的女人,但是她从气质上来说并不接近安娜。(veryok)安娜是个丰满却又灵活的女人,就应透着高贵和灵动,以及和儿子在一齐的时候的母性美。但是凯拉似乎更多了些疯狂和神经质,她脸部的表情,过于平坦的胸部,还有本来就应是****之一的难产的时候过于平静的表现--安娜那个时候出于死亡的边缘,她的举动就应是疯狂的,而不是像她演的那么理智而平和。当然,和之前的版本多些的可能是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情欲戏,但是按此刻的标准,也毫无突破可言。,

裘德洛一开始我以为他是饰演渥伦斯基的。这么个大帅锅来演卡列宁让人大跌眼镜之余还感觉有点浪费人才。可能是裘德洛自我本人厌倦了总演帅哥了吧,他要不断的突破自我。但是本片给卡列宁的镜头真是不算多,也难得有震慑人心的时刻。

渥伦斯基,无论是在原著,还是在电影里,都是最被关注的男人。这个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认认真真的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是有意思的事。AronJohnson,这张脸还是够帅的。尤其是他用那双天蓝色的眼睛凝视安娜的时候,还是挺打动人的。但是他还是有点太嫩了。渥伦斯基虽然比安娜年轻,但是他也就应是个年轻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导演选Aron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个比自我大23岁的老婆吗?

国王的演讲影评 篇5

看完《国王的演讲》以后,谈起对这片子的评价,影友推荐我读去年《看电影》杂志上的奥斯卡专题报道,我找来读过,原先有诟病这片子的资料,摘来大家看看:“影片四平八稳,毫无个性,往低了说是在勇气与放下间徘徊的励志俗套,往高了说是用爱化解口吃的陈词滥调。。。‘国王’虽逝,女儿犹在,八卦起来有生命危险,于是很私人的口吃毛病被上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就好像说话流利的乔治六世亲自赶跑了希特勒的铁血大军一样”。文中对奥斯卡的评奖结果大为不满,称《国王的演讲》问鼎而《社交网络》落马是“矮子称雄,高个断腿”。显然这是《社交网络》的拥趸愤愤吐槽,见仁见智的事就不提了,但是《国王的演讲》在当时欧美评奖季中获得不低于40多个重要奖项,得到大多数专业人士的认可,绝不是偶然的。不作具体分析,用轻佻和刻薄的话语简单的称之为“陈词滥调”,这种不负职责的大棒作风不能令人认同。

翻来历史,乔治六世确实是英国历史上一位勤奋而有职责心的君主,他的哥哥爱德华八世执意要娶辛普森夫人,而这美国女人粗俗、暴戾、行为放荡,长的也不漂亮,更可怕的是她支持希特勒法西斯,在与爱德华交往之中,还跟纳粹政要莱布特罗伯关系暧昧,此人之后成为希特勒的外交部长,英国军方一向怀疑有重要情报透过辛普森夫人流向德国,其实爱德华八世是被逼迫退位的。艾伯特(乔治六世)临危受命,当然作为王子有很多性格上的弱点,但他即位后立刻进入主角,克服自身的弱点,矫正口吃只是其中一个资料,利用小事件折射大时代,这本来就是传记片通常的表现手段,以此来诟病该片,显然是不厚道的。

再说二战时期乔治六世的国王演讲,在历史上就十分著名,当时德国经济实力雄厚,具有世界最强悍的军队,英国国民士气低迷,在这样一种战争中特殊的背景和环境下,这次演讲不是一般的听觉上的盛宴,他要向全国军民表达一种决心,一种肩并肩在一齐,同生死共患难,不屈不挠不放下的高昂气势,他并且拒绝了张伯伦让皇室离开伦敦躲避战火的要求,决心留在伦敦与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国王的这次演讲以诚恳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种凛然正气,对挽救国家低迷状态注入了极大的能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他1952年去世的时候,丘吉尔送给他四个字“勇者无敌”,足以说明乔治六世在英国危亡历史时期的重要影响。

影片是从国王矫正口吃这个侧面来表现这段历史的,乔治六世真的结巴,会有一种严重的生理反应,这给他的王者生涯带来困扰,他透过语言矫正师罗格的治疗和帮忙,克服障碍,重获信心,顺利完成危难时期的国家演讲,故事是很简单的,重点是对两个人物的刻画,一个国王和一介布衣,然而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性,显然国王儒雅、高贵的贵族气质掩盖不住人性的弱点,他羞涩自卑,怯懦而缺乏自信,也会因为自尊心受到损伤而狂怒爆粗口,而罗格医生却显得沉稳自信,它不但有特立独行的高超医术,而且善解人意,具有睿智、思考敏锐,有较高的修养。他在国王面前不卑不亢,决不屈从权势者的压力,而总是循循循善诱,他不但对国王进行生理上的治疗,也从洞察国王心理变化过程给予恰如其分的剖析和精神上的支持,他为了弥合国王性格上的弱点并使其增强信心做出各种尝试,最后获得这位虚弱的强人由衷地信服,这两个不一样阶层的大男人建立了不一样寻常的友情。有位影评人的评价十分精准:“国王和医生诊疗互动的过程完全同历史事件、国王人生以及思想的重大转变有机结合在了一齐,不仅仅让人看到国王战胜口吃的惊人毅力,同时也让人看到他实现国王身份的心理认同的伟大转变”。国王最后那段精彩的演讲正是这种伟大转变的

完美体现。

科林费斯的演技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他饰演的乔治六世,英俊、潇洒、高贵,却又谦卑、怯懦、暴躁,把一个上等人和普通人两面性格的复杂心态演绎得惟妙惟肖,个性是在就职演讲时口吃的表现,涨红了脸,细密的汗珠在额头渗出,微微张嘴却说不出话来,那样一种憋闷、尴尬、自卑而又恼恨,从眼神和面部肌肉的神经点上都很精细的表现出来,而他在最后最后作出一份成功的演讲后,那种踌躇满志,坚定自信却又压抑住感情释放的神态,这一切表演真能够用“炉火纯青”来形容。科林费斯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真的实至名归。

上一篇:加强县级党校意见下一篇:期中考试总结大会高二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