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精选13篇)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1

依法治税,优化服务,是税收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和必然选择,这已成为各级国税机关的共识与实践。近年来,我稽查局审时度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紧紧围绕“比重提高、位置前移、形象更新”的工作目标,强化服务理念,坚持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把优化服务体现到依法治税中去,倾力打造执法服务型稽查,举全力支持企业依法发展兴业。

加强管理监督规范稽查行为

为了保证稽查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该局从加强管理监督入手,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

一建立制约机制,强化内外监督。遵照总局《稽查工作规程》,对稽查工作的步骤、顺序、时限、形式和标准等都进行了明确。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做到选案的不查案,查案的不审案,审案的不执行案件,形成稽查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执法过程中,要求稽查人员在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的同时,必须向被检查对象发放《稽查人员执法行为和廉政情况监督卡》及《税务稽查人员守则》。检查结束后,由被查单位独立填写《稽查人员执法行为和廉政情况监督卡》,并将此卡寄给该局监察部门。定期不定期走访被查纳税人,充分了解稽查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态度、程序、服务、廉政等方面情况。同时,还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等,便于纳税人对稽查人员的不良执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二是增强执法责任,狠抓过错追究。制定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操作规程》,对稽查人员在实施行政和执法中存在的未按规定和程序办事,故意刁难,以权谋私等行为,予以责任追究。做到责任与职权相适应,真正实现“过罚相当”,使每个稽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责任意识,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的问题。从而达到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的目的。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稽查水平

工作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活力。该局紧密联系实际,积极稳步推进国税稽查改革。一是推行稽查主查责任制。为了进一步完善稽查执法责任制,该局推行稽查“主查员”责任制,按照业务考试、综合测评和专业资历的总分,从高到低评定稽查“主查员”。通过实施稽查“主查员”责任制,确保了税务稽查的工作质量,极大地促进了税务稽查水平的提高。

二是组织开展执法评议考核。该局定期组织以执法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考核,在稽查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适时组织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全局稽查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外部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评价稽查人员和稽查机关工作好坏的主要依据,并与执法能级管理制度挂钩,奖优罚劣。从而促进了税收执法质量的提高。近年来,该局无一例稽查案件进行行政复议或诉讼,得到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拓宽服务形式引导税法遵从

纳税人因不同的文化程度、价值取向、道德素养、法制观念、社会阅历等原因,在纳税动机、纳税行为、纳税结果上会产生差异,直接影响对税法的遵从度。为了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该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实行分类稽查。按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分类进行检查,对被评定为A、B级纳税信用等级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免查或减少检查次数,对纳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则列为重点检查对象,使纳税人的诚信在税收执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实行“阳光稽查”。实行税收政策、办事程序、稽查业务、处罚标准、岗位职责、工作纪律六公开。在日常稽查工作中,该局坚持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并实施查前辅导。稽查前,通过行业办班、咨询解答等形式,对相关企业、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进行税收政策和有关知识辅导,帮助企业先进行自查。企业在自查的基础上,填报《自查申报表》,主动缴纳少缴、漏缴的税款。稽查结束之前,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制作成《稽查告知书》,发放给纳税人,在听取纳税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后再形成税务处理决定,同时,向纳税人送达《纳税事项调整通知书》,辅导纳税人按规定进行账务调整,帮助纳税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平时,该局还实行首问责任制,规定第一个接待纳税人或举报人来电来访的稽查工作人员,负责答疑或指引,并提供便利和优质服务。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大大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2010年-2011年,有20户多企业在税收自查阶段,自查补缴税款共计300多万元。

打击涉税犯罪维护税收秩序

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该局始终以打击涉税犯罪为己任,以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主线,以查处涉税违法案件为中心,以组织开展税收专项检查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税。一是抓好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建立健全了案件受理、登记、审批、传递、上报等制度,规范了案件办理程序,确保了案情信息渠道畅通。

同时注重加强与地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配合,建立联合办案制度,突出抓好涉税大案要案的查处。2010年6月,与地税、公安部门的成立了打击涉税违法领导小组。2010年以来,共查办案件30件,查补税款、滞纳金和罚款700多万元,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震慑了涉税违法犯罪。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2

沈阳市地税局第三稽查局积极探索提升稽查工作效能的新模式, 自主研发了稽查管理信息系统, 推动稽查工作日常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发展。该系统通过对数据的综合运用, 全面掌握并直观体现稽查流程各个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 防范执法风险, 最大限度地规范执法行为, 促进各项工作精细化管理。一是全面收集、掌握企业纳税信息, 为稽查人员提供实时数据参考;二是赋予审理人员指导权限, 便于其对稽查人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三是强化综合统计, 根据不同工作需求, 产生准确、详实的数据报表, 对稽查工作指标进行分析, 为局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四是对稽查四个环节 (包括补充稽查) 实时跟踪、全程监控, 各科科长、主管局长及局长可以根据各自权限随时掌握每个案件的进展情况;五是增设预警系统, 对不符合稽查工作规程的案件及时提示, 有效防控税收执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执法风险。目前, 该系统已通过专业测试, 进入全局范围试运行阶段。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3

加强用电稽查工作可以减少用电营业差错,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快速高效的解决客户投诉,杜绝电力营销过程中各个环节"跑、冒、滴、漏",是提升电力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1.规范业扩报装,加强用电稽查

从历年的客户用电资料来看,部分供电所不按营业规则为客户投运变压器,存在无验收纪录、《供用电合同》和相关户务资料等现象;有些用电客户为了少交基本电费、变损电费,还更换变压器铭牌,把大容量变压器挂小容量铭牌。电力稽查中应该严把验收关,不论用户增容大小都应按照规程要求验收,严格稽查。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还应该从受理客户的申请开始,到现场勘察、业务审批、收取贴费、中间与竣工检查、《供用电合同》签订、装表接电、立户都严格按《供电营业规则》、《电力公司业扩报装工作流程》规定办理,每个环节都要有人稽查监督。对擅自越权批准客户进网用电、不签订供用电合同就擅自为他人供电的供电所和个人一经查实,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同时,加强业扩报装的稽查力度,可以从客户开始申请时核对用户户务资料,确保客户报装用电数据准确、详实,为以后的客户基础资料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依法签订供用电合同,规范营销工作

供电企业依据《电力法》、《供用电合同》向客户收取电费、进行用电检查是法律赋予供电企业的权利。供用电合同(协议)签约、履行和管理都要依法建立制度,要以供用电合同的形式与客户确立电力供应与使用的关系,明确供用电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拒绝签订《供用电合同》的客户,电力企业可拒绝承担供电责任和义务。供用电合同要实行会签制度,参加会签的部门和有关人员都要在会签单上签署意见。随着客户法制观念的增强,电力企业在与客户签署合同(协议)过程中,应该主动严格地依法办事。对此,电力营销稽查部门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营销单位的供用电合同签约和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作为考核营销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不履行合同会签程序,擅自越权与客户签订合同(协议)或在执行中随意调整电价、更改分类电费结算比例、或不与客户签订合同供电的,用电稽查部门应该督促整改。针对具体问题给予适当经济处罚,并形成一种制度,达到减少供电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从而使《供用电合同》成为电力企业从事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对企业的营销规范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3.合理配置计量装置,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国家打破垄断。不再允许电力企业独家经营计量装置(包括缴纳电能表押金、互感器押金,租用电力企业计量装置的方式),供电企业也不再免费给用户配备计量装置。而市场上经营的计量装置质量参差不齐,致使计费方式不合理、CT精度不够、匹配过大、PT超差运行、电能表计精度偏低,这些问题困扰着电力企业的计量管理部门。另外,计量装置校验合格的标志防伪能力不强,加上不法分子窃电手段五花八门,导致"线损率"居高不下。计量装置的监督与运行逐步分离,相应的管理办法没有出台,也给计量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原来的轮换、抽检工作由于计量装置产权的变化变得难于操作。表计故障,追补电量困难,直接造成电力企业损失。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分时电价政策及居民用?"一户一表"措施的逐步推行,合理配备计量装置显得更为重要。供电企业要严格依据《电能计量管理规程》规定,尽快建立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从准确计量管理的目的出发,建立客户计量档案,及时提示定期现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投入改造资金,更换表计、CT、PT、计量箱(柜)等,也需要稽查部门在各个环节监督。通过计量管理的监督、创新,运用新技术,使其计量装置具有有效防止智能窃电的功能,以遏制客户窃电屡禁不止的势头,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

4.规范变更用电,减少电量、电费损失

变压器的暂停、减容、暂换、恢复;表计的新装、拆表、换表、移表;分户、并户、过户;改压、改类、销户等变更用电,没有填写工作单或工作单填写不全或没有及时传递,在执行中没有按规定办理,因而会出现少收变压器基本电费、丢失电量等情况。 夯实变更用电工作单等基础工作,对减少营业差错有重要意义。营业工作责任事故和差错的发生,电量的丢失、基本电费的少收等均与变更用电工作单有关。需要用电检查工作始终贯穿于供用电工作中,从变压器停、用的现场核实,到计量装置新增、更换的现场勘查,都涉及到用电检查、稽查。因此,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就是,要从基础抓起,按《供电营业规则》中的规定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变更用电工作单的登记、出单、操作、传递、归档等方面严格检查、稽查,把好电力营销电费计算最后一道关口,杜绝变更用电环节中的电量、电费损失。

5.注重抄、核、收过程管理,堵塞跑、冒、滴、漏

由于抄表员工作马虎,卡片填写不规范,估抄、漏抄、错抄或不抄(即多抄低谷电、错算倍率、少收变损),以致出现抄有误、核不准、回收率低的现象。核算员粗心大意,不根据客户的用电申请、变更用电工作单,造成变压器申报暂停实际未停,变压器(高压电动机)暂停及恢复用电期间少收基本电费,分时电能表的表码抄错,电价执行明显错误等疏漏产生。收费员未按《供用电合同》中约定期限及时回收电费,而且电费违约金征收不到位。抄、核、收工作是供电企业在营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营销单位要从抄表本的编制、填写、固定每月抄表日、计费清单、抄表日报、应收汇总凭证等环节抓起,完善电费计算程序的稽查功能,针对性的进行稽查。从而通过售电量、负荷率、功率因数等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减少营业工作责任事故发生次数。

6.把握电价政策,保证依法用电

现行分类电价的细分是以原水利电力部水电财字第67号文电价说明部分为基础,之后又相继细分出了非居民照明电价、城镇商业电价、贫困县农业排灌电价以及各种优惠电价。与之相对应的农村综合电价也做了调整,这对准确执行电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供电企业首先要把握好电价政策。电力营销工作既不能违背上级政策,又要解决好执行的标准问题。把握好电力营销稽查、用电检查工作,要懂得国家的电力法律、法规政策,掌握地方电力公司的方针、政策、规定,保证国家电力政策、法规的正确执行。同时,及时进行电价检查,对电价执行错误,电价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汇报相关领导。面对电力市场中的个体户、民营企业、亏损企业不按期交费,给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留下的难题。供电企业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取得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电力是商品,用电应缴费;另一方面以《供用电合同》、《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列》为准绳,依法对欠缴电费者采取必要措施回收电费。

7.紧抓客户电工管理,确保供电安全

国税稽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研 篇4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新税制体制改革确立了征、管、查三分离的税收格局。其中,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实行以纳税申报为基础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后,税务稽查已成为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成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督的最主要方式。几年来,我市税务稽查部门机制不断健全,队伍不断壮大,查处了一大批偷税、漏税案件,为净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

一、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认为搞税务稽查是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立的 有人认为,税务稽查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矛盾的。搞税务稽查就是要严厉打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则是要减税、免税,少查不罚。进行税务稽查势必会恶化经济发展环境,吓跑投资人。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税收既然是经济环境的组成部分,当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等于少收税、不收税、不处罚、不打击。优化环境,吸引投资,不能以牺牲国家财政利益为代价,单纯依赖减免税扶持经济,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优化环境。优化环境必须从依法治税、整顿税收秩序入手。依法治税、依法稽查落实到位了,才是对投资环境最根本的优化。

2、过分强调服务意识

树立服务意识是政府改进作风的一个明显标志。这几年,服务的口号提得多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认为,税务机关秉公执法、文明办税是应当提倡的,但是超出常规服务范围,是不值得提倡的。税务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其服务理念与服务行业有着本质区别的。税收服务应当立足于履行法定职权,而不应过分夸大服务功能,否则,服务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税务稽查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稽查的问题

目前,在收入任务的困扰下,有些稽查部门眼睛盯着大户、经济效益好的纳税人,年年安排检查,甚至重复检查;而对一些不景气企业、规模小的纳税人弃之一边,有的几年也查不到一次。稽查面分布的不均衡,使得一部分违法纳税人长期得不到查处,而另一部分纳税人疲于应付,怨言颇多,造成纳税环境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到经济环境的优化。

2、惩处职能弱化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有偷税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当给予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这种处罚的尺度远远不够。表现为:(1)大案、小案一样罚。通常的做法是对所查纳税人不区分情节、性质、数额,一律按照最低罚款标准加以掌握(2)即使是最低标准,也不能百分之百达到。税额小的案子,处罚能达到标准,纳税人也不会有太大意见。税额大的案子,处罚难度大,往往只能减轻处罚或不处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稽查机构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达到一定的结案率,对难以承受重罚的纳税人网开一面,牺牲罚款确保税款的;有考虑到社会安定因素,怕围攻、怕游行,怕影响投资环境的;有因为行政干预、长官意志,顶不住压力的。(3)以罚代刑现象普遍。对于稽查中涉及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移送,认为税务机关只要把税收上来就完了,其他的则“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税务稽查职能中,惩处是手段。如果在处理上,偷税少的反比偷税多的罚得多,情节轻的和情节重的罚款一个样,势必导致纳税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扰乱正常的税收心态和秩序;同时,该重罚的轻罚,该移送的以罚代刑,执法软弱严重影响了税务机关的权威,助长了逃避税收现象的滋长蔓延,打击了合法纳税人的积极性。

3、稽查与征管各自为政,关系不顺

税收工作,分为征管和稽查两大块,这种划分只是一种相对的划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其割裂。征管与稽查相互分离,各自职责不同,但是又相互联系,征管是稽查的前提,为稽查提供资料和线索,稽查反过来又能促进征管,发现征管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由于许多管理分局将稽查局查处案件的情况作为对专管员进行考核的一个依据,导致稽查局与管理局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稽查结束后,对案件中发现的征管漏洞不进行总结、交流、反馈、建议,经济动态信息互传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征管与稽查只重分离,忽视分离中的合作的现状,导致纳税人反映突出的诸如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问题无法解决。

4、注重企业存在问题,忽视管理缺陷。目前我们发现的一些偷税行为,纳税人固然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税务机关在日常的征收管理上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如有的企业未经审批擅自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加速折旧,主管局对其行为不纠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企业则认为管理局年年结算,对这一行为既然未予纠正就应视为认可。出了问题,税务机关只处理企业,自身却不检讨,让纳税人心理上很不平衡。治税只能是“法治”,不能搞“人治”,不要总拿税法当“电筒”照纳税人,不照自己,要约束纳税人,更要规范税务人员的行为。

三、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和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收入观念,实现职责与利益脱钩

税务稽查是检验国家税收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和纳税人是否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唯一有力手段,也是同一切偷、漏、避、骗税行为进行斗争的最有力武器。这是其他任何征管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收入观念。(1)由单纯抓收入向促进组织收入转变(2)树立指导性收入任务观念。由于税务稽查的对象、效果带有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下达给稽查机构的收入指标只能是指导性的。必须明确,收入任务是考核稽查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非唯一标准。不能仅依据收入任务的完成状况来对稽查人员进行奖惩,考核应留有余地、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稽查人员的积极性。(3)职责与利益脱钩。稽查执法带来的结果,不能与自身利益直接挂钩,否则必然影响执法行为的公正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经费保障制度,要尽可能给足稽查的办公经费,在基本保证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倾斜。同时要改进稽查方法,提高稽查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改变过去主要依靠上户查账的做法,多采取调账检查等方法。

(二)强化稽查打击力度,推动依法治税,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税务稽查,一要严查,二要严打,重点在处罚上。如果执法主体随意执法,必将导致法律失去尊严和权威,政府形象毁坏,打击诚信纳税人,鼓励违法,扰乱经济发展秩序。税务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就是对经济环境最好的优化。

1、专项检查工作 2009年,xx市稽查部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加大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偷逃税数额较大或者偷税情节严重的纳税人,依照法律从重、从快予以处罚,全年共检查出口退税企业、医药销售企业、大型连锁超市、石油机械配件、CPU出口企业、大小非及IPO解禁减持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企业等7个行业,检查纳税户75户,有问题36户,查补合计186.85万元(其中,国家电网专项检查和家电下乡销售企业检查部署较晚尚未结束)。在开展专项检查之初,市稽查局召开专门会议明确今年专项检查工作的任务、重点和要求,组织培训,抽调精兵强将,并且统一了全市稽查部门的执法文书样式,规范执法行为,对检查中的具体工作程序、证据取得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强化干部执法程序意识,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确保各项执法行为程序到位、手续完备,并且制定了严格的稽查工作纪律,除了执行廉政制度的规定外,要求稽查人员着装下户,自备工作用品及饮用水,严禁在企业吃饭、吸烟等,对违反纪律的人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进一步树立国税稽查的良好形象,对优化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起到的积极作用。

2、税收自查工作

今年,根据省局的工作部署,我局开展了省、市重点税源企业自查工作,两批大型企业团自查工作,定点联系企业自查工作,共计自查企业711户,自查有问题的587户,总计查补税款合计4318万元,其中税款3913万元,滞纳金405万元,已入库税款、滞纳金4313万元。一系列的自查,增加了大量的税收收入,同时,这种形式等同于给企业一个改过的机会,只补税,不处罚,不仅强化了企业的纳税意识,也避免了许多税企之间的矛盾,使我市的纳税环境得以净化,纳税人之间更加公平,经济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3、按照省稽查局的工作要求,我局开展了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按照工作安排,我市共选取140户企业开展发票检查工作,已检查126户。组织开展了对建筑安装、商业零售、修理修配、废旧物资等4个行业发票使用情况的检查,共检查企业75户,对有问题的2户企业已及时与公安部门联合办案,与公安部门联合办案3户,截止目前,我市各级稽查部门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假发票线索5条,移交前都做了认真的分析,移交时都有移交文书,并经双方交接人员签字。我市共采集发票2029份,发出协查函未回复的63份,其他均未发现异常。查补增值税、所得税共计20.6万元,正在组织入库中。我们对在税收执法中发现的线索,积极会同公安机关和电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同时向公安机关和电信部门主动提供涉税违法信息样本和关键词组,建立起阻截发票违法信息的工作机制。

(四)要重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做好对纳税人税收政策宣传工作。向企业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是税务部门提供纳税服务的途径之一。近几年,税收法规、政策的的变化较为频繁,税务人员要想及时、全面的掌握都需要时间,纳税人的财务工作人员就更为困难。我们稽查部门在近几年的检查工作中,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下户检查前,检查组必须做好检查预案,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状况和特点,并在检查中对针对企业的特点提醒企业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宣传相关的税收法规和政策。在检查结束后,如果存在涉税违法问题,帮助企业进行账务调整,得到了企业的众多好评,改善了税企关系,同时也树立了国税稽查的良好形象。

烟草专卖稽查工作规范化途径 篇5

烟草专卖稽查作为烟草专卖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各个环节都包含着行政执法的要素。由于监督行政主体法律关系的日益完善,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程序合法为基础,规范专卖稽查管理的各环节。针对当前烟草专卖稽查在无证经营的管理、经营场所的检查、违法行为的追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完善等问题,结合现状我们应该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收集确凿证据,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经营卷烟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违法行为追溯的有效期限为两年。但目前的烟草专卖稽查,在无证经营的管理和违法行为的追罚两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执法不彻底:先卖烟后办证的畸形“行政许可审批程序”,严重的影响了零售许可证的含金量;只处理正在发生的案件,不处理过去已经发生过的案件,使违法违纪业户长期存有侥幸心理。烟草专卖稽查要想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就必须狠抓无证经营的管理和违法行为的追罚,强化执法的严肃性。而这其中,充分收集确凿证据,是对这一稽查管理手段最强有力的支撑。另外,在检查过程中,制作勘验笔录、收集必要的视听资料,也有利于准确地界定经营场所,确保查处案件不至于违法,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2、规范专卖稽查管理的各环节,确保程序合法

我国虽然没有颁布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但在《行政处罚法》中对办案的各种程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违反程序规定,对整个案件的处理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执法日益规范的今天,我们的烟草专卖稽查管理必须力求在询问、送达、听证、复议等各个执法环节不出现任何的纰漏,确保程序合法。

3、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

烟草专卖稽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涉烟管理相对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再违法违纪。这一使命间接地要求专卖稽查管理人员在处罚时,必须考虑涉烟管理相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意味着专卖稽查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要以“打击一部分、管理一部分、教育一部分”为总的案件处理原则,合理的运用自用裁量权,从而更好地达到管理的目的。

4、做好文字材料的整理,确保案卷制作规范

烟草专卖稽查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手段,它只有通过文字材料才能够得到痕迹化的体现,而这其中案卷的制作更是这一体现最典型的表现形式。这也就意味着案卷制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专卖稽查管理的优劣,甚至是合法与不合法,将案卷制作好坏提升到合法与不合法的高度,也是形势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在专卖稽查管理当中必须要确保案卷制作的规范。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6

局令

第 号

〘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肖 捷

二○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保障单位、个人依法检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以下简称税收违法行为)的权利,规范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工作(以下简称检举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税收违法行为检举是指单位、个人采用书信、互联网、传真、电话、来访等形式,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收违法行为线索的行为。

采用前款所述的形式,检举税收违法行为的单位、个人称检举人;被检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称被检举人。

检举人使用与其营业执照、身份证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名称、姓名检举的,为实名检举;否则为匿名检举。

第三条

检举管理工作坚持依法行政、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严格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

市(地)及市(地)以上税务机关稽查局设立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以下简称举报中心),其工作人员由所在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没有设立举报中心的县(区)税务机关稽查局应当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工作,并可挂举报中心牌子。举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受理、处理、管理检举材料;

(二)转办、交办、督办、催办检举案件;

(三)跟踪、了解、掌握检举案件的查办情况;

(四)上报、通报举报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及检举事项的查办情况;

(五)统计、分析检举管理工作的数据情况;

(六)指导、监督、检查下级税务机关举报中心的工作;

(七)负责本级检举奖金的发放和对检举人的答复工作。

第五条

税务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中心的电话(传真)号码、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设立检举箱和检举接待室,并以适当方式公布与检举工作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检举事项处理程序。

第六条

税务机关应与公安、信访、纪检、监察等单位加强联系和合作,税务系统内部应当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检举管理工作。

第七条

检举税收违法行为是单位、个人的自愿行为。单位、个人因检举而产生的支出应由其自行负担。

第八条

检举事项经查证属实,为国家挽回或者减少损失的,对实名检举人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奖励。

第二章 检举事项的受理

第九条

举报中心受理检举事项的范围是: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收违法行为。

第十条

实名检举和匿名检举均须受理。检举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地址、联系方式或者不愿公开检举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

检举人应当至少提供被检举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税收违法行为线索等资料。

检举人检举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实事求是,对提供检举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诬陷、捏造事实。

举报中心受理实名检举,应当应检举人的要求向检举人出具书面回执。

第十一条

受理检举的税务人员应当文明礼貌,耐心细致,正确疏导,认真负责。

鼓励检举人尽可能提供书面检举材料。

受理口头检举,应当准确记录检举事项,交检举人阅读或者向检举人宣读,经确认无误以后由检举人签名或者盖章。检举人不愿签名或者盖章的,由受理检举的税务人员记录在案。

受理电话检举,应当细心接听,询问清楚,准确记录。

受理电话、口头检举,经检举人同意以后,可以录音或者录像。

第十二条

不属于举报中心受理范围的检举事项,举报中心应当告知检举人向有处理权的单位反映,或者将检举事项登记以后按照分类处理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税务机关管辖的检举事项,由所涉及的税务机关协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税务机关决定受理机关。

第三章 检举事项的处理

第十四条

举报中心将检举事项登记以后,应当按照以下方式分类处理:

(一)检举内容详细、税收违法行为线索清楚、案情重大、涉及范围广的,作为重大检举案件,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或者本级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由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直接查处或者转下级税务机关稽查局查处并督办,必要时可以向上级税务机关稽查局申请督办。

上级税务机关批示督办并指定查办单位的案件,原则上不得再下转处理。

(二)检举内容提供了一定线索,有可能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的,作为一般案件,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批准,由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直接查处或者转下级税务机关稽查局查处。

(三)检举事项不完整或者内容不清、线索不明的,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批准,可以暂存待查,待检举人将情况补充完整以后,再进行处理。

(四)不属于稽查局职责范围的检举事项,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批准,移交有处理权的单位或者部门。

第十五条

上级税务机关举报中心对下级税务机关申请督办的重大检举案件,应当及时审查,提出办理意见,报该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批准以后督办。

第十六条

检举事项的处理,应当在接到检举以后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特殊情况除外;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办理。

第十七条

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或者本级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举报中心可以代表稽查局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向下级税务机关督办、交办或者向有关单位转办检举事项。

第十八条

对上级税务机关稽查局及其举报中心督办的检举案件,除有特定时限者以外,承办部门应当在收到纸质督办函后3个月内上报查办结果;案情复杂无法在限期内查结的,报经督办部门批准,可以延期上报查办结果,并定期上报阶段性的查办情况。上级不要求上报查办结果的交办案件,应当定期汇总上报办理情况。

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直接查办的检举案件,除有特定时限者以外,承办部门应当在收到纸质交办单以后3个月内将查办结果报告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并回复举报中心;案情复杂无法在限期内查结的,报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批准,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同时将阶段性的查办情况报告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并回复举报中心。

第十九条

已经受理尚未查结的检举案件,再次检举的,可以作为重复案件并案处理。

已经结案的检举案件,检举人就同一事项再次检举,没有提供新的线索、资料;或者提供了新的线索、资料,经审查没有价值的,税务机关可以不再检查。

第二十条

对实名检举案件,举报中心收到承办部门回复的查办结果以后,可以应检举人的要求将与检举线索有关的查办结果简要告知检举人;检举案件查结以前,不得向检举人透露案件查处情况。

向检举人告知查办结果时,不得告知其检举线索以外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不得提供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及有关案情资料。

第二十一条

上级税务机关稽查局对下级税务机关稽查局报告的督办案件处理结果,应当认真审查。对于事实不清、处理不当的,应当通知下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补充调查或者重新调查,依法处理。

第四章 检举事项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

税收违法行为的检举材料,由举报中心统一管理。税务机关其他部门收到的检举材料,应当及时移交举报中心。

第二十三条

暂存待查的检举材料,若在2年内未收到有价值的补充材料,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批准以后,可以销毁。

第二十四条

举报中心必须严格管理检举材料,逐件登记检举事项的主要内容、办理情况和检举人、被检举人的基本情况。

税务机关不得将收到的检举材料退还检举人。

第二十五条

督办案件的检举材料应当确定专人管理,并按照规定承办督办案件材料的转送、报告等具体事项。

第二十六条

检举材料的保管和整理,参照〘全国税务机关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对于检举案件和有关事项的数量、类别及办理情况,每应当进行汇总分析,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举报中心。

上级税务机关举报中心要求专门报告的事项,应当按时报告。

第五章 权利保护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及其举报中心应当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依法保护检举人、被检举人的合法权利。

第二十九条

举报中心工作人员与检举事项或者检举人、被检举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检举人有正当理由并且有证据证明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回避的,经本级税务机关稽查局负责人批准以后,予以回避。

第三十条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检举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保密规定:

(一)检举事项的受理、登记、处理及检查、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压、销毁检举材料。

(二)严禁泄露检举人的姓名、身份、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情况;严禁将检举情况透露给被检举人及与案件查处无关的人员。

(三)调查核实情况时不得出示检举信原件或者复印件,不得暴露检举人的有关信息;对匿名的检举书信及材料,除特殊情况以外,不得鉴定笔迹。

(四)宣传报道和奖励检举有功人员,未经检举人书面同意,不得公开检举人的姓名、身份、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情况。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将检举人的检举材料或者有关情况提供给被检举人及与案件查处无关的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打击报复检举人,视情节和后果,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税务机关在检举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推诿、敷衍、拖延的,上级税务机关应当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检举管理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工作造成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第三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规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三十六条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7

关键词: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成份趋向多元化,作为征收税收和流失税收的税务征纳矛盾日益突出。在经营方式的多样性与个人收入渠道多元化的今天,税收征管难度不断增大。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款流失,税务稽查部门作为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建立起科学严密的稽查体系。

1 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

1.1 两者的区别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国家税收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因此,为纳税人提供优良的纳税环境是国家的法定职责和义务。而税务稽查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一种形式。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服务措施,主要包括以税法宣传辅导、政策咨询及税务公告、服务热线、服务网站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咨询服务;以简并纳税程序、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限时服务、首问责任、多元化申报纳税、税银库一体化服务、避免重复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税收程序性服务;以公开办税、依法兑现税收优惠政策、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施纳税救济为主要内容的税收维权服务;以提供公平公正、便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纳税环境服务。

1.2 两者的关系

税务稽查是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保证税法的实施。税务机关代表国家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部门,履行上述职责,开展一系列税收征管稽查活动。而纳税服务的目的是为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从结果来看, 两者都是为创造优良的纳税环境。

作为税务稽查主体的税务机关是执法机关,要规范执法保障税收。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让纳税人知晓税收法律法规,坚持稽查和服务并重的执法理念,在服务中实施稽查,在稽查中体现服务。税务机关公正、文明、严格执法就是对纳税人最根本的服务。因此,优化纳税服务既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也是税务机关转变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2 税务稽查中存在的问题

2.1从税务稽查部门角度

2.1.1 部分税务稽查人员思想观念存在误区

首先,按照传统税务稽查模式,税务干部偏重管理和执法,忽视纳税服务,没有意识到在税务稽查工作中同样需要纳税服务,且“以纳税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形成。其次,部分税务稽查人员认为纳税服务是税务大厅的工作,与己无关,且认为稽查局强调纳税服务,会削弱管理,影响执法。最后,部分税务干部在落实纳税服务工作时,没有将服务观念融入稽查工作中,对纳税服务的理解停留在简单层面,将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看作为税务部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上,对纳税服务认识较为肤浅,没有充分认识到税务稽查部门的纳税服务是在稽查过程中确保纳税人知法懂法,依法纳税,指导和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一种手段。

2.1.2 税务稽查中的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重视纳税服务工作,在税务办税大厅和征管部门逐渐强调抓好纳税服务工作的同时,纳税服务工作并没有系统铺开,在机构制度、细化操作、考核奖惩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首先,在稽查工作中,纳税服务的管理和考核具有不易量化和不易操作的特点,导致纳税服务工作总是浮于表面,不易做实,稽查部门只能通过回执表等单据获取纳税服务评价,评价工作无法全面展开;其次,缺少简单易行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指标,对税务干部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主要停留在语言、态度等表面层次,在执法行为上,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且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统计和量化分析,纳税服务评价具有表面性;最后,缺乏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制约机制。目前,对纳税服务的监督仅停留在对纳税人举报税务人员不廉洁的行为层面,而在税务人员稽查不作为、程序不到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办法。

2.1.3 稽查业绩与考核指标制约稽查工作的服务性

对税务干部而言,一方面,要将纳税服务融入日常稽查工作中,依法规范执法,在纳税人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受稽查业绩考核指标的制约,为稽查业绩和考核指标,部分税务干部对企业的稽查影响企业正常运营,还有部分稽查人员采取的稽查手段过于强硬,导致纳税人的强烈不满。

2.2 从纳税人角度

2.2.1 纳税人偷税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存在不记账的现象,且在购货物时,极少有人索要发票,导致税务人员在稽查时,无账可查; 其次,部分企业存在记两套账和做假账的现象。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部分企业对必须开发票的设一套账,对不需要开具发票的,另外设一套账,对内使用真账,而对外则使用假账,应付税收人员查账, 使税收人员无法获得企业真实收入的信息,导致重大偷税漏税案件的产生,严重影响国家收入。

2.2.2 对纳税人涉税指导不足

在现行税收管理制度下,通常每个税收管理员要管理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企业,难以实现精细管理,不能对每户企业都进行事无巨细地沟通。部分企业在稽查部门下达检查通知书时,才和税收管理员联系,导致税收工作滞缓。

3 改进稽查方式的对策

3.1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

第一,税务稽查部门要彻底转变与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不相适应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稽查人员要实现由单纯的税收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转变,每位稽查干部在税务检查工作中,要克服官本位思想,认真对待工作,敬业、讲原则。第二,稽查工作要实现由“查处打击型”向“执法服务型”的转变,牢固树立税收管理服务新理念, 把纳税服务作为税务执法的组成部分落实到稽查工作中。第三,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治税,加大税务稽查惩处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诚信纳税环境,并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第四,在执法过程中,既要把税收法律规定宣传到位,又要尊重和考虑企业的合理诉求,既要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公事公办,又要注重言行举止文明服务。第五,在稽查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稽查工作规程规范操作,强化执法权力的制约。

3.2 实现规范执法,提高纳税遵从度

纳税人在税收法律关系上享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随着公民纳税意识不断提高,纳税人对执法者的涉税行为要求也不断提高。实行规范执法,是对新时期税收执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首先,稽查部门要不断在规范制度和教育培训上下功夫,通过教育学习,不断提高稽查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增强稽查工作者的责任心,转变其观念;其次,要加大廉政建设力度,从根本上铲除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的现象。再次,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提高对行为规范的约束力, 使工作人员严格按法律、按制度办事。最后,在处理涉税案件时,要坚持公正原则,重事实、重证据。力争使执法者与企业形成一种和谐的税企关系,使企业积极配合税务人员的纳税检查工作,接受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在纠正涉税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3.3 提高选案质量,改进稽查方式

从稽查实践情况来看,稽查人员检查时间过久,不仅会严重影响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及情绪,也会影响征纳双方的成本效率。因此,稽查部门要探索稽查工作新方法,努力改进稽查方式,提高稽查效率,强化税务稽查服务。此外,还要提高选案质量,科学制定稽查计划,避免无效检查给纳税人造成不利影响,提高稽查选案的准确性和稽查计划的科学性。

3.4 加强管理宣传,做好纳税辅导

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税务稽查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围绕纳税服务需求开展有效服务。第一,税务机关要加强税务辅导教育,使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纳税,避免因不懂税法而误偷税、漏税, 从而强化税收征管,防范执法风险。第二,在稽查工作中,加强宣传、做好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规避偷税现象的发生,促进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同时,节约税收征纳成本,更好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第三,税务机关要建设科学、规范、高效的纳税服务体系,运用现代化手段,打造一条流畅的沟通渠道,提高税收政策的辐射面,及时有效化解税企矛盾。第四,广泛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政策咨询、纳税辅导,普及纳税知识,进一步提高办税效率,降低征纳双方成本,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法制有效的良好税收环境。第五,检查人员在稽查工作中,还要做到稽查宣传两不误。应紧密结合稽查工作特点,将税收宣传、规范执法及文明服务融入整个税务稽查工作中,实现执法、服务在税收稽查工作中的有机结合,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法能力和税务稽查的质量。如稽查人员在进行纳税检查时,可以带着宣传材料进企业,对企业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活动。这样做既能得到企业的积极配合,便于开展下一步稽查工作,又能发挥宣传作用,引导企业提高涉税遵从度。

3.5 创新思想工作,联系执法宣传服务

税收宣传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依法治税的重要推手。在税收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税务部门也在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寻找税收宣传新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以更加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从1992年起,国家税务总局把每年的4月定为全国税收宣传月,今年已是第二十四个税收宣传月。全国纳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增强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促进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对税收宣传月活动实施有效管理,能提高税务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举办税收宣传月活动过程中,让税收宣传、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等观念深入税务稽查工作,一方面,能发挥税收宣传优势;另一方面,也能规范管理,完善制度。这种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一体”相结合的行为,既提高检查人员对自身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又使其树立全局意识,让检查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流程办事,既彰显规范执法的威力,又推动税务稽查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卫红.税收征管模式的变革和启示[J].新西部:下半月,2008(11).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8

我为党徽增光添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却又是一名不甘于平凡的基层稽查局长。工作中,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忠实地践行作为一名国税干部“为国聚财、为民稽查”的思想,带领全体稽查干部始终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以实际行动时时保持和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扎根基层,服务稽查,为党徽增光添彩。

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他时刻都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越是艰险越向前。2010年9月他来到尖草坪国税局稽查局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驱,他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件事便是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他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稽查局的主要负责人,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能落后,要为大家带一个好头、树一个榜样。而作为一名国税干部,要想担负起这个双重角色的重担,就要时刻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执法”的理念,他和他的稽查干部们一道负重爬坡,按照全局的工作部署,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勤政为民,永葆先进,以豁达的胸怀为人处事,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不辱没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的名字。新的2-

满地完成了各项稽查任务,稽查各项指标创历史最高。2010年共检查172户,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1261万元。完成全年稽查任务的189.05%,2011年,尖草坪稽查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承载新的挑战和任务。在工作中他们继续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干的精神,赶的勇气,超的气魄,做到提前规划,合理部署,打破以往岁末年初稽查工作进入“整休调整期”的规律,时刻保持防范、查处、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高度警觉性,多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1-6月共查补入库598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210万元,完成全年稽查查补指标的105.28%,超进度65.28%。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年稽查收入任务,是历史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的一年。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国税干部,于他而言,就是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原则与方法、创新与服务、效率与纪律的关心。它时刻把基层稽查局的工作同全局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联系起来,识大体、顾大局。

他通过想点子、找突破、树品牌,探索推行“三段式稽查服务”努力实现稽查服务零距离。他围绕着如何树立“公开、公正、文明、高效”的国税稽查执法新形象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打造了“阳光稽查”新模式,进一步规范了稽查执法行为,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工作要想见效率,就必须在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这个前提下完成,在他面前,纳税人的利益至高无上。在-3-

稽查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先后建立了查前告知约谈制,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建立了事中纳税辅导制,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建立了查后建议反馈制,规范纳税人财务管理,切实把纳税人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行百里路半九十。他深知,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是各级领导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是对他今后工作的鞭策,他从不把领导的赞扬当作炫耀的资本,他将不负领导厚望,更加拼搏进取,永葆干事激情,奉献无悔人生。他时刻要求自己在基层要做一名让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线上勇立新功,为党徽再添光彩。

当他每收获一份荣誉的时候,同时为他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回首过往,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在尖草坪区国税局的这段日子里,他和他的稽查干部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他们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请允许我代表每一位税务干部,向在座的每一位为了国税工作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谢谢你们!

地税稽查案例稽查案例 篇9

在南开区注册的某广告公司因对外开具“大头小尾”发票,被市地税局第一稽查局查处,追缴偷逃税款并处于罚款105万元。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开具“大头小尾”发票,隐匿经营收入,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属于偷税行为。

市地税局第一稽查局在对某银行的税务检查中发现,这家银行收取的某广告公司开具的发票联金额为168.37万元,而这家广告公司上报税务机关收入金额仅为1.4万元,与开票金额存在百余倍差距,税务机关即刻对该广告公司开展检查。这家广告公司为躲避税务处罚,相关人员编造事实,提供虚假线索。为此,税务稽查人员选取与这家广告公司有票据往来的金融保险、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单位,对发票填写、合同签定、资金支付及实际开票金额进行核实,查证出该广告公司真实经营状况。近两年来,该广告公司涉案发票共计59张,记账联金额合计1.88万元,发票联金额合计216.83万元,少计经营收入214.95万元,税务机关依法对该广告公司追缴所偷逃税款,并进行了罚款。

地税稽查局稽查科简要事迹 篇10

我局稽查四科现有7人,其中6名党员、1名非党积极分子。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1人。从事税收稽查10年以上3人,全科平均年龄34岁。两年来,全科完成了300余户企业的税务稽查,查补税款1500万元,各种稽查指标均达到和超过上级规定的要求。该科~年被评为市局 “文明单位”,~年被团市委评为“青年文明号”,1人次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公务员”,6人次荣获“优秀税务工作者”称号。他们的做法是:

一、规范稽查,以公正公平公开打造良好的软环境

依法治税是一面双刃剑,不仅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同时也要求征税人规范执法,通过公正公平的税务稽查,为纳税人在同一市场经济竞争中创造规范、有序和平等的纳税软环境,引导更多的纳税人遵从规则,促进发展。

在加强税收软环境建设中,为了把握服务的角度和加大纳税人满意度,我局曾通过座谈了解许多企业厂长、经理后得知:“公正、公平、公开”被赋予了最佳纳税软环境的标志。用纳税人的话说:我们做生意不怕竞争,就怕不讲规矩乱来。“公正、公平、公开”的税务稽查,就是对我们发展经济扩大投资最有力的帮助,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投资有信心,生产有效益,赢利有希望。因此,该科把规范稽查,以“公正、公平、公开”为目标,打造良好软环境,作为服务的基础,满意的关键。该科在加强税收软环境建设中,突出从治理稽查随意性入手,严格规范执法,落实制度,提高稽查的严肃性,塑造了服务加满意的形象。稽查随意性主要表现在:稽查下户随意性、稽查内容随意性、稽查处罚随意性。由于这些稽查随意性,往往给纳税人造成了稽查的不公平。对此,该科在下户前都提前与纳税人电话预约,告之应准备的资料、凭证和账薄,下户时明确稽查来历,着税装、亮税证、递送纳税检查通知书,解决稽查下户随意性问题。检查时主动递交《纳税人相关权利与税务检查注意事项公示书》,明确稽查内容、程序、时限,请纳税人监督行政执法和廉政行为,解决稽查内容随意性问题。检查结束时,依据涉税事实和违法情节,准确定性,经科长把关检查,形成稽查报告,提出正确处理建议,解决稽查处罚随意性问题。国际合作大连分公司主营货物转口贸易业务,原在大连亚惠定时供应午餐,每当货运繁忙时,许多员工在港口码头吃不上饭,而快餐却放在办公室无人问津。前年公司将快餐取消改发误餐费每人每天10元。该科查帐时依据税法规定将误餐费并入工资计税,追缴税款10万余元。在最近审计局进行的税务稽查质量审计中,该公司对此提出陈述,不应补交个人所得税。审计人员一方面肯定该公司发放误餐费合情合理,另一方面更肯定了该科在运用法规追缴这项税款的合法准确。在合情合理但不合法上,该科稽查人员凭着对税法和政策的正确理解,规范执法,做到了不乱查、不乱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笔税款,应收尽收,维护了良好的纳税秩序,赢得了纳税人的好评。最后连国际合作大连分公司的会计2191.cn也敬佩地对审计人员说:大连地税稽查分局科依法治税没说的,我们服气、愿缴税款。

二、执法服务,以齐抓共管助推良好的软环境

税务稽查履行“外反偷逃,内促征管”的职责,一方面打击偷逃税者,震慑违法犯罪,纠正“跑、冒、滴、漏”,为纳税人规范财务管理服务;另一方面透视涉税案件,提示税收征管薄弱环节,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服务。税务稽查中的执法服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要齐抓共管,两者并举,做到在稽查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该科对此经历了由认识到行动的转化过程。科里开展了“税务执法刚性有余柔性不足你怎么看?”、“执法与服务是一对矛盾还是一对统一体”的专题讨论活动,从而使大家认识到刚性执法与文明服务是税收管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看到税务稽查打击的只是少数主观故意、情节恶劣的偷逃税者,服务面对的是大多数诚信纳税人,不能因为履行打击偷逃税职责而忽略更多的税务稽查服务;大家感到稽查是手段,服务经济是目的,严格执法和文明服务都是税收征管的有效措施,税务稽查必须着眼于服务、服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软环境建设年”这个大局。在此基础上,大家在税务稽查中的态度变得更为“耐心、热心、诚心、虚心、好心”。税务稽查前,视纳税人为诚信纳税人,无纳税过错者,把纳税人作为服务对象,将税务稽查视作服务过程。税务稽查中,虚心听取陈述,对非主观故意漏税者,以教育为主,给人自我改正机会。税务稽查后,采取知识服务形式,一对一就纳税人经营涉及的有关税法规定进行讲解,使纳税人知道错在哪、正确做法是什么,如何将错误帐目进行纳税调整,进而实现更多的纳税遵从。在稽查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是该科遵循的理念,又是他们最深切的体会。集团是全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在大连投资房地产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现位于星海湾马栏河畔的“花园”住宅群,已成为大连楼盘标志性品牌。该科在~年对房地产大连分公司税务稽查中发现,其建房资金由四川总公司从银行贷款2.4亿元给大连分公司使用,利息发生额1千6百万元,按税收政策规定,税前扣除利息只有1百多万元,尚需追缴企业所得税5百多万元。通过纳税人陈述得知,纳税人确实使用这笔贷款用于房地产开发,而外地企业在大连当时很难贷到这么一大笔款项,若企业以大连分公司名义到四川银行贷款,银行也不可能将款贷给他们用于大连房地产开发。该科考虑到这是吸引外地投资的一个重要项目,纳税检查事关投资软环境建设,不能简单就帐查税。于是及时准确将新希望大连分公司纳税检查遇到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当公司总经理看到《税务处理决定书》允许将1千6百万元利息全部税前扣除后握着该科稽查人员的手感激地说:在我们初到大连投资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们积极为我们反映情况,支持我们经营和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大连投资软环境的希望,这么好的税务稽查服务真是让我们太满意了。并表示冲着这么好的投资软环境,还将在大连投资第二个花园。

三、更新观念,以全面过硬素质创建良好的软环境

规范执法,稽查公正公平公开,税务稽查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这些都来自

我们观念的更新,认识的提高和素质的增强。首先从基本不相信纳税人向基本相信纳税人转变,从重查处打击轻管理服务向二者并重转变,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向平等的法律地位转变。其次充分认识到纳税人是经济建设的“主角”,充分认识到纳税人是诚信者、无过失的,充分认识政府机关与公民、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本质上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税务稽查的公正公平公开是最大软环境。再次,增强业务素质,提高查帐能力,提高运用税法能力,服务纳税人;增强文化素质,文明执法,优质服务,赢得信任;增强廉政素质,塑造良好形象,秉公执法,提高公信力。为此,该科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掌握为纳税人服务创建良好软环境的本领。我们知道,没有过硬的税务稽查能力,就无从谈起为纳税人服务和创建良好软环境。乱查乱罚,就是对纳税人最大的不尊重和对软环境建设的伤害。为此,全科同志把提高业务水平作为服务之本、创建之源,在时间上抓好三个半:抓好每天早上半小时业务交流,抓好每周五下午半天稽查报告分析,抓好每月半天以案说法沙龙。在内容上突出“高、精、深”,选用高等财经院校指定教材学习,力求高起点,精选与稽查紧密相关的内容学习,力求学以致用,深刻领会法条、政策规章内涵,力求准确把握。在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以老带新,传授多年积累查帐本领;以高补低,将研究生在读知识传授给大专本科生;以考促学,排定每次参加上级业务考试名次,奖优罚劣。两年来,该科提交的三百份稽查报告,查处事实清楚,依据法条准确,实体程序合法,每年人均完成90余万元的税款查补任务,取得了珠算市局个人第1名,1人获得全国征管法知识业务考试市局第11名,计算机考试荣获二等奖。

二是廉洁自律提高政治素质,养成清正廉明秉公无私的高尚品德。执法者的廉政性,对内反映了政治素质的高低,对外影响软环境建设的氛围。如果税务稽查人员利用职权向纳税人“吃拿卡要报”,服务与满意只能是一句空话,甚至是笑话。该科结合学习《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的若干规定》,提出了防微杜渐,坚持“四自”与“四慎”的要求,用好稽查权。实行廉政执法“三到底”,倡导要把税服穿到底,不让庄严的税服沾上铜锈,不给神圣的税徽抹黑,让全科每个税务人员的税服永远保持“不退色”;永远牢记入党誓词,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远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把党费交到底;珍惜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家庭幸福,把阳光和自由享受到底。针对纳税人单独找主查或副查联络的现象,该科采取一岗两责,既对稽查质量负责,还对廉政执法负责,主副查相互监督、相互追究,科组长共同签约、共同负责的办法,有效地保障了“政治合格”。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11

根据《关于报送2009年稽查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精神,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明年的工作思考和计划进行深入讨论,现就明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0年稽查工作面临的形势

经过十多年税务稽查,企业及企业会计很熟悉税收政策及税收管理模式,大多娄都能按照税法的规定申报纳税,而且税收征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稽查要想从企业中查出偷漏税次数和金额越来越少,因此,明年完成上级局每年按县局收入任务的百分比给稽查任务有较大的困难,同时根据近两年的经济情况,要完成稽查收入工作目标,面临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稽查案件质量管理考核指标选案准确率要达到85%,对稽查工作也很被动。

二、2010稽查工作的思路、措施

1、抓好税收专项检查。一是选取房地产行业、摩托车销售行业和锰业加工、调拨行业等三大行业,作为明年专项检查范围,特别是对房地产企业的检查,在检查中主要核实完工产品是否按期结转,从建设局、房屋管理局、银行方面多了解项目进度和完工销售情况,检查销售产品收入是否按期结转申报缴税。二是选取五企业进行重点检查。三是农副产品收购行业作为专项整治区域。

2、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要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对查实偷税案件的处罚一定要在50%以上。查出的税款百分之百的入库,综合处罚率达到20%以上;

3、做好稽查各项基础工作。一是准期上报各项税务稽查报表,报表各项目数据准确,逻辑关系正确。按照《全区国税系统税务稽查要情报告若干规定》(桂国税发〔2005〕65号)及有关稽查工作报告制度的要求,及时上报各项税务稽查工作计划、方案、总结、案例、分析、报告、公告等材料。二是案件协查工作达到新要求。三是加强稽查信息宣传工作,力争在国家级、区级和市级多上上信息稿件。

4、加强干部队伍和廉政建设。一是组织稽查人员认真学习税务稽查案件复查若干规定和税务稽查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加强税务稽查的制度建设。二是实施“阳光稽查”,在坚持税务稽查打击涉税违法基本职责的前提下,采取“查前告知、查中辅导、查后建议”的稽查方式。三是认真履行“一岗两责”职责,密切与监察部门的联系,抓好“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树立稽查部门公平、公正和文明执法的社会形象。

三、稽查建议

1、对各县(区)重点、支柱企业进行交叉检查。

2、给稽查一些稽查经费审批权。

平乐县国家税务局稽查局

优化稽查服务 规范稽查行为 篇12

【发布文号】国税函[1996]468号 【发布日期】1996-08-02 【生效日期】1996-08-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涉外税务稽查工作贯彻《税务稽查

工作规程》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

(1996年8月2日国税函〔1996〕4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搞好涉外税务稽查工作,现就贯彻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国税发〔1995〕226号)(以下简称规程)中的有关具体问题明确如下:

一、规程是对全国税务稽查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文件,各地涉外税务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涉外税务稽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有关问题,请仍然按照《国家税务局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国税发〔1992〕237号)、《国家税务局关于贯彻<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2〕24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涉外税务检查规程>的通知》(国税发〔1993〕144号)以及其他有关涉外税务稽查工作的规章、制度执行。

二、根据规程第五条的规定,鉴于涉外税务稽查工作的政策性、专业性均较强,同时,涉及跨国查询和查证,为适应对外开放,涉外税务稽查工作应由涉外税务部门的稽查机构集中统一管理。需要变动涉外税务稽查工作范围以及机构等,应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三、根据规程第六条有关税务稽查工作要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规定,涉外税务部门应尽快建立、完善稽查机构,充足和调配合格人才,有计划、分步骤地对稽查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以提高涉外税务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根据规程第十七条的规定,下述涉外税收偷、避税等案件,须经由国家税务总局参与或组织查处:

(一)纳税人采用转让定价等手段进行避税,经当地税务机关初步认定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税收入额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案件;

(二)偷税、骗税、欠税、抗税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初步认定数额在100万元及其以上的案件。

(三)涉及到对国际知名人士偷税、避税等处理,需要外交协调的案件;

(四)对跨国纳税人偷税、避税等案件的审计调查,需要同外国政府税务当局谈判、磋商联系,情报交换以及需到境外调查取证的案件。

五、根据规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已作出行政处理,决定需要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涉外税务案件,应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执行。

抄送: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稽查题库 篇13

一、判断题

1、复查取得的证据材料由重新作出税务处理决定的稽查局归档保管,原税务处理决定的证据材料仍由案件原处理单位归档保管。(√)

2、国税局(稽查局、税务所)与地税局(稽查局、税务所)、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联合调查的涉税案件,应当根据各自的法定职权,经协商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得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3、稽查工作规程规定,税务稽查工作应当按照选案、实施、审理、执行等程序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税收法律、法规。(×)

4、受理口头举报(含电话举报)应当作笔录或录音,笔录经与举报者核实无误后,由其签名、盖章或者押印。(×)

5、税务稽查对象确定后,可以分类建立税务稽查实施台帐,跟踪考核税务稽查计划执行情况。(×)

6、复查取得的证据材料由案件原处理单位归档保管。(×)

7、组织复查的稽查局应当将税务稽查案件复查结论书面通知案件原处理单位;复查结论认定原税务处理决定违法或者不当的,应当责令案件原处理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按照复查结论重新作出税务处理决定,情况特殊的,组织复查的稽查局可以根据复查结论直接作出税务处理决定。(√)

8、复查中对原税务处罚意见原则上不再改变。(√)

9、对于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上级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派员前往案发地区督促检查,或选派人员参与办案,必要时要求主管领导到上级单位汇报。(√)

10、下级单位办理涉及其他地区的重大案件,可以报请上级单位对该案件进行督办。(√)

11、举报中心可以代表本级税务机关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向下级税务机关或者同级有关机关交办、转办举报事项。(√)

12、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

13、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共同办理的税务案件,若要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的权力,可以共同作出相关具体行政行为决定。(×)

14、调查取证应当两人以上,所取得的证据应当注明来源、提取时间和地点,并有证据提供人、提取人的签名。(√)

15、书证的原本、正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书证的副本不属于书证的原件。(×)

16、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十日内审理完毕,但就有关政策问题(书面)请示上级的时间不包含在内。(×)

17、依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18、我省规定,凡列入当稽查计划,并已查过的企业(单位),应当作为当年稽查回访的主要对象。(√)

19、跨管辖区域稽查的,可以采取函查和异地调查两种方式进行,采取函查时,为了减少邮件在途时间,可以在批准实施稽查前先发出信函,请求对方税务机关调查。(×)

20、地税机关可以依法进行现场检查,收集证据,即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生活场所和 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21、对涉嫌犯罪的税务违法行为,执行部门应当制作《税务案件移送书》,报经(局长)批准后,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22、税务案件举报奖励对象包括匿名举报人。(√)

23、税务机关可以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的(应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24、稽查人员在某企业检查时发现一记帐凭证,上面记载以物易物,帐务处理为借:原材料 贷:产成品-A 纳税申报收入中无A产品销售收入。据此,可认定该企业少计销售A产品收入(√)

25、稽查局税务干部李某的弟弟自营一个体企业A,因业务往来B企业欠A企业20万元一直未归还。李某利用《税收征管法》赋予他的检查权对B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帐户进行查询,然后告诉他的弟弟。李某的行为是合法行为。(×)

26、全省地税机关在按照简易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不适用《税务案件证据暂行规定》。(√)

27、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在审理委员会审理前三天,将有关案件材料送发审理委员会成员。案件审理会议须有审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

28、县或县以上税务机关的稽查局设立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

29、举报中心受理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30、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31、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均须受理。(√)

32、税务稽查案件的复查分为案卷审查和实地调查。(√)

33、案卷审查发现原税务处理决定有重大问题或者明显疑点的,必须进行实地调查。(√)

34、复查发现新的违法问题与原税务处理决定没有相关的,只对新的税务违法问题作出处理决定。(√)

35、原税务处理决定处罚偏重或者偏轻的,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再改变。复查定性为偷税且原处理未处罚的,应重新予以处罚。(√)

36、复查取得的证据材料由重新作出税务处理决定的稽查局归档保存,原税务处理决定的证据材料仍由案件原处理单位归档保存。(√)

37、原税务处理决定实体部分没有错误,但程序部分有错误或者缺陷的不作处理决定,可责令案件原处理单位限期改正或者补证。(√)

38、原税务处理决定涉及少缴、未缴税款的,应当依法追缴;涉及多收税款的,应当依法退还,或者征得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他应纳税款。(√)

39、复查发现新的税务违法问题与原税务处理决定有相关,属于原税务处理决定错误的,予以纠正;属于同一时限、同一项目的数量增减变化的,应当在重新作出税务处理时注明原税务处理决定的相关内容。(√)

40、复查组在复查过程中应当注意听取案件有关的纳税人或者其他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重要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复核(√)。

41、对被查对象认为应当回避的,稽查人员是否回避,由上级税务机关的局长审定。(×)

42、对未经立案实施稽查的,如果稽查过程中发现已达到立案标准,不要补充立案。(×)

43、稽查结束时,应当将稽查的结果和主要问题向被查对象说明,核对事实,听取意见。(√)

44、《税务处理决定书》所援引的处理依据,必须是税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并应当注明文件名称、文号和有关条款。(√)

45、调查取证时,不能取得原件的,可以照相、影印和复制,但必须注明原件的保存单位(个人)的出处,由原件保存单位和个人签注“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由其签章或者押印。(×)

46、对公众关注的大案要案,在调查终结或处理完毕后,适时予以报道。(√)

47、稽查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时,必须书面告知,不能口头告知。(×)

48、税务机关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纳税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49、税务机关受理口头举报应当作笔录或录音,笔录经与举报者核实无误后,必须由其签名、盖章或者押印,以示负责。(×)

50、在税务检查中,立案是一个必经程序。(×)

51、凡未经立案的案件,检查实施中又确实未发现属于立案范围的,可不经过审理环节,由检查人员直接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或《税务检查结论》。(×)

52、上级税务机关认为需要由自已查处和下级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请求上级税务机关查处的案件,可由上级税务机关查处或统一组织力量查处。(√)

53、税务稽查对象确定后,均应当分类建立税务稽查实施台帐,跟踪考核税务稽查计划执行情况。(√)

54、原始证据是指从税务违法事实的最初来源获得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书证、照片、录音、录像等。(×)

55、税务机关即使有根据认为纳税人的生活住宅区有隐瞒或隐藏的帐证等与纳税有关的资料,也无权直接进行检查。(√)

56、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在实施税务稽查前,稽查人员都应提前以书面形式向被查对象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这是实施税务稽查的法定程序。(×)

57、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实施税务稽查中,证人更改证人证词后,原有关的证人证词不得销毁,但可退还给出证人,新的证人证词应收入税务稽查案卷。(×)

58、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凡是对被查对象实施税务稽查并已终结的,无论是否立案,稽查人员均应按要求制作《税务稽查报告》。(×)

59、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对所有涉税案件,必须先立案再实施稽查,对未经立案的涉税案件,税务机关不得实施稽查。(×)

60、凡是稽查实施部门调查终结并移送审理部门的税务违法案件,审理部门均应受理。(×)

61、对经检查有违法行为的未立案案件,审理部门应按规定进行审理,制作《审理报告》,连同《税务稽查报告》,报稽查局领导审批。(×)

62、案件权限属于案审委员会审理范围的,审理人员应提出案件初审意见,制作《案件审理报告书》,经稽查局领导批准后,将案卷材料一并送案审委员会审理。(×)

63、税务行政处罚听证会应当在税务机关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15日内举行。(√)64、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十日内审理完毕。(×)

65、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税务处理决定书》应当(必须)援引税收法律、法规作为处理依据,并应当注明文件名称、文号和有关条款。(×)

66、对已作行政处理决定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税务案件,税务机关应当在移送前将其应 缴未缴的税款、罚款、滞纳金追缴入库。(√)

67、对定为撤案、免诉和免予刑事处罚的,税务机关还应当视其违法情节,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加收滞纳金。(√)

68、重大或者其他具有典型意义的税务违法案件,以印发新闻通稿或者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公告。(√)

69、税务违法案例公告应当实事求是,详细介绍税务违法事实和调查审理过程,写明税务行政处理决定的主要内容及其适用的法律、法规依据。(×)

70、纳税担保人同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须同纳税人(税务机关)签订《纳税担保书》,写明担保对象、担保范围、担保期限和担保责任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7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责令限期缴纳税款,但最长期限为7(15)日。(×)

72、税务司法强制执行的程序发生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当事人对税务处罚决定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也不予履行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司法强制执行措施。(√)

73、税务稽查执行人员对于税务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应当及时制作《执行报告》。(√)

74、采取暂停支付存款、扣押、查封措施后,纳税人或担保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定额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税款或银行转回的税票后48(24)小时内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75、一般税务行政处罚的税务稽查案件,案件档案保管期限为10(15)年(×)76、税务稽查案件终结后,在稽查各环节形成的各种资料应当统一送交审理部门,经审理部门整理于结案后的一个月内立卷归档。(×)

77、税务稽查案卷应当包括工作报告、税务稽查底稿和有关证据等三类资料。(×)78、税务稽查审理与税务行政复议都是税务机关内部一种事后补救措施。(X)以下各题应注意加线部分内容(以下各题答案均为正确)

79、计算机选案是指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工检查经验标准化和数据化,根据计算机占有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排列和组合,从中发现异常,发出警报,列出税务检查的重点对象。(√)

80、举报是指个人或单位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向税务机关报告偷税、骗税等税务违法行为的一种方式。

81、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受理公民举报。举报中心设在所属税务稽查机构。

82、税务稽查实施部门接到税务稽查任务后,应及时登记《税务稽查实施台帐》,并指定两名或两名以上稽查人员具体负责税务稽查的实施工作。

83、在实施税务稽查的过程中,如遇各种特殊的情况,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稽查任务的,稽查人员应及时填写《税务稽查延期审批表》,报经批准后予以延期。

84、税务违法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税务违法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税务稽查实施的基础和核心。

85、税务机关在实施稽查中,需要调取帐簿及有关资料的,应当填写《调取帐簿资料通知书》 《调取帐簿资料清单》,并在三个月内完整退还。

86、对稽查人员提交的经查未发现问题的《税务稽查报告》,审理人员审理后确认,制作《税务稽查结论》一式两份,报经批准后,一份存档,一份交被查对象,有疑问的,退稽 查人员补充稽查,或者报告主管领导另行安排稽查。

87、税务稽查中,审理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公正审理的情况时,可以申请回避。答案:申请回避

88、在税务稽查中,全面反映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的书面总结文书是《税务稽查报告》。89、税务稽查中的工作报告包括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税务处理决定执行报告等。

90、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的罚款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10000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之书》,告之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并告之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91、税务稽查执行是税务稽查执行环节根据审理环节作出的稽查案件处理意见,将税务处理决定文书送达被执行人,并督促其依法履行税务处理决定的活动。

92、税务处理决定受送达人是法人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人负责收件人签收。

93、税务处理决定受送达人是其他组织的,应当由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组织的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人签收。

94、直接送达税务处理决定的,以签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或者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95、税务处理决定采用委托送达的,受托行政机关责任人应在送达回证上签字备注,并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96、税务处理决定采取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函件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视为已送达。

97、税务违法案件公告,是税务机关以公告文体或者其他形式将已经生效的税务违法案件行政处理决定进行公告。

98、纳税担保人同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须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签订《纳税担保书》。99、税务机关实施扣缴税款强制措施前,应向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送达《扣缴税款通知书》。

100、税务行政强制措施执行的适用范围不包括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101、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必须坚持告诫在先的原则。

102、税务稽查案卷应当按照稽查对象分别装订立,一案一卷,统一编号,做到资料齐全、顺序规范、目录清晰、装订整齐牢固。

103、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查阅税务稽查档案应当征得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本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查阅税务稽查档案,应当经本级税务机关局长批准。

104、税务稽查案件的复查必须案卷审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具体复查方法根据复查对象情况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

1、上级稽查局对于下级稽查局进行复查时,复查面不能低于上年结案数的(A)。(b)A、5% B、10% C、15% D、20%

2、《稽查规范化建设意见》中规定举报案件试行(B)级分类跟踪管理。A、两 B、三 C、四 D、五

3、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十日内审理完毕。下列哪项时间应计算在这十日之内:(B)

A、重大案件报经上级税务机关审理定案时间

B、审理人员拟定《审理报告》和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时间 C、稽查人员增补证据等资料时间 D、就有关政策问题书面请示上级时间

4、税务稽案件终结后,在稽查各环节形成的各种资料应当统一送交(B),经(B)整理于结案后的60日内立卷归档。

A、执行部门 B、审理部门 C、综合部门 D、计划部门

5、对于只补税未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或者经查实给予退税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B)。

A、5年 B、10年 C、15年 D、永久

6、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经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但是税务机关必须在(C)内退还。

A、一个月 B、三个月 C、30天 D、90天

7、举报案件实行A、B、C分类跟踪管理。A类举报案件每隔(15天B)天落实阶段性查办情况。B类举报案件每隔(30天C)天落实阶段性查办情况。C类举报案件需要查处的(60天D)天内落实查办情况。

A、10 B、15 C、30 D、60

8、重大举报案件实行督办管理。对举报案件初步证实属大要案的,举报中心要专门造册登记,定期落实查处进度,除上级有明确督办要求的外,每(A)个工作日督办一次。具体承办单位对举报中心督办要求应在对应时间内反馈。

A、10 B、15 C、30 D、60

9、凡举报案件(含上级或有关部门批转案件),应在收到或受理的当天造册登记,建立台帐,举报案件受理后(A)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提出立案查处具体意见,报局长批处。

A、2 B、3 C、5 D、10

10、对上级交办、有关部门转办、协办的案件实行回函管理。各级举报中心在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后,(C)个工作日内向交办单位回函。A、2 B、3 C、5 D、0

11、各级举报中心应在举报案件办结后,(C)天内通知举报人领奖。A、10 B、15 C、30 D、60

12、对每一户纳税人的专项检查,一般不超过(B)个工作日,特殊情况经局长批准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0A)个工作日。

A、10 B、15 C、30 D、60

13、采取函查的,应当于批准实施稽查后发出信函,请求对方稽查部门调查,省内函查的受理函查单位一般应在收到协查函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回函。

A、10 B、15 C、30 D、60

14、稽查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D)日内作出税务处理或处罚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经稽查局长批准可延长(C)日,批准延长期限届满后仍不能结案的须报县以上地税局长批准。A、10 B、15 C、30 D、60

15、按照税务稽管辖权的有关规定,发票案件由(B)税务机关负责。A、被查对象户籍所在地 B、案发地

C、被查对象生产经营所在地

D、发售发票的税务机关所在地

16、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被告人陈述的共同之处在于(D)A、都是直接证据 C、都是本证

B、都是原始证据

D、都是言词证据

17、对企业进行稽查时,应区分纳税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稽查方法。对于那些账簿不健全,进货、销货情况不清,财务核算工作混乱的企业,应(B)。

A.以账面检查为主,实地检查为辅 B.以实地检查为主,账面检查为辅 C.采用单一的询问方法进行检查 D.采用单纯的查账方法进行检查

18、企业的罚没收入应计入(B)账户 A、盈余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管理费用贷方

19、交办案件是指由上级党政机关或(A)交办查处的各种偷、逃税或有关案件。A、上级税务机关 B.同级税务机关 C.下级税务机关

D.同级政府各部门

20、在税务案件中需要确认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据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是:(D)A、涉案的已办理工商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B、涉案的未办理工商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C、涉案的不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D、以上都是。

21、稽查人员在对某企业检查时发现,其以出租、出借的形式收取的包装物押金逾期未退还在“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科目核算,其正确的核算科目是(C)。

A.产品销售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其他应付款

22、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一般税务行政处罚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B)年。

A、10 B、15 C、20 D、永久

23、根据《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规定,对实际追缴税款18万元的举报案件,应按(D)标准掌握发放举报奖金。

A、1%-5% B、2%-5% C、3%-5% D、4%-5%

24、我省规定,单位偷税、逃避追缴欠税在(B)万元以上,自发现或接到之日起10日内向省地税局报告。

A、50 B、100 C、150 D、200

25、全省地税机关在(C)时,不适用《税务案件证据问题暂行规定》。

A、案件检查取证 B、审查处理税务案件 C、按照简易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 D、审查处理税务行政复议案件

26、我省规定,稽查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B)内作出税务处理或处罚决定,情况

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经批准,可延长期限。A、30日 B、60日 C、90日 D、180日

27、收集取得、审查判断税务案件证据应当遵循的原则(B)。A、合理性 B、关联性 C、有效性 D、完整性

28、税务机关需要将已开具的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被查验的单位和个人开具(A)。A、发票换票证 B、专用收据 C、发票 D、调取帐簿资料清单

29、凡定性为伪造、倒卖、虚开、非法代开发票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为(D)。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永久

30、《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D)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31、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D)内审理完毕。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32、税务稽案件终结后,在稽查各环节形成的各种资料应当统一送交审理部门,经审理部门整理于结案后的(A)内立卷归档。

A、60日 B、90日 C、二个月 D、三个月

33、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理的案件应在(B)个工作日内完成,经审理委员会审理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可适当延长审理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C)天。

A、7 B、10 C、40 D、60

34、每年提交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的案件未达到总局规定比例的,有关部门要及时调整标准,以确保每年不少于(B)的税务案件由审理委员会审理。

A、5% B、10% C、15% D、20%

35、举报中心在收到局长对举报案件批处意见后,于(A)个工作日内将举报材料隐略举报人地址、姓名的复印件及局长批处意见的复印件移送具体承办单位查处。

A、2 B、3 C、5 D、7

36、举报案件实行(C)天查结制;对案情复杂、无法按时查结的,经县以上地税局长的批准,可适当处长时间。

A、15 B、30 C、60 D、90

37、案件审理要限时办结、审理部门接到《税务稽查报告》后,(B)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审批定案后(A)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处罚告知书》或《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提请书》、处罚告知期满(A)个工作日内制作《处罚决定书》。特殊案件经局长批准可适当处长。

A、5 B、10 C、15 D、30

38、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应自签发之日起(A)个工作日内送达、委托送达应在收到委托书后(A)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及时将送达回证寄回委托机关。

A、5 B、10 C、15 D、30

39、稽查案件的处理结果在法律文书送达生效后,定期或不定期予以公告,公告面不得低于(A)。A、5% B、10% C、15% D、30% 40、稽查案件执行完毕,应根据执行情况和税款缴库证明,(A)个工作日内写出执行报告,经审理部门审核后报局长批准后归档。属于审理委员会审理的案件,必须在执行完毕后(A)个工作日内向审理委员会书面报告。

A、5 B、10 C、15 D、30

41、稽查案件应在(D)内执行结案,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稽查局长批准延长(C),批准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执结的,报县以上地税局长批准。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42、冻结存款应在实施后(B)天内书面通知纳税人。A、1 B、2 C、3 D、5

43、举报事项的移送,重大案件的报告,应当在接到举报后的(D)内办理;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办理。

A、1日 B、3 日 C、5日 D、7日

44、对上级税务机关及其所属举报中心交办并要求查报结果的举报案件,除有特定时限外,应当在(C)内上报查办结果;案情复杂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应当上报阶段性的查办情况。

A、10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45、对本级举报中心移送或者领导批办的举报案件,除有特定时限外,承办机构应当在(C)内将查处情况回复举报中心或者报告批办的领导。

A、10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46、兑现举报奖金应根据举报人提供证据、线索价值的大小确定。按照实际追缴税款(含各费、滞纳金、罚款)数额的比例一般以以下标准掌握计发奖金。(B)以内按4%-5%计发;(D)以内按3%-5%计发;(D)以上按2%-5%计发。

A、10万元 B、20万元 C、30万元 D、50万元

47、匿名举报案件查查实后,经举报中心认为可以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比照上列标准的(C)计发举报人奖金。同一违法行为被多个举报人分别举报,主要奖励最先举报人,其他举报人提供的情况对查清该案确定直接作用的,按照规定标准的(A)计发奖金。

A、10% B、30% C、50% D、100%

48、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经查实并依法处理后,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按照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A)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没有应纳税款的,按照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B)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每案奖金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十万元。

A、5% B、10% C、15% D、20%

49、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经查实并依法处理后,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按照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百分之五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没有应纳税款的,按照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十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每案奖金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B)。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50万元

50、举报人应当在接到举报中心领奖通知后(C)内,持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放弃权利。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51、上级局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须经稽查局领导批准才能查阅,并在阅卷室查阅,查阅时间一般不超过(A)天。A、2 B、3 C、5 D、7 52案卷审查和实地调查的数量比例,由组织复查的稽查局根据复查对象情况进行确定,但实地调查的案数不低于复查总案数的(C)。

A、10% B、30% C、50% D、100%

53、案件原处理单位应当自接到复查报告之日起(C)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54、以下属于实施税收保存措施时,需要时要侧重告知纳税人的是(B)A.、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纳税申报之前提出申请

B、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 C、受托代征单位和人员如果以税务机关的名义依法征收税款的,纳税人可以拒绝 D、纳税人通过银行缴纳税款的,委托银行不得开具完税凭证

55、关于税务稽查公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税务稽查人员执行公务时要告知纳税人有关权利和义务

B、税务处理(含处罚)结果大部分可公开,税务处理结果应当按规定公告 C、要公开执法办案的实体规定 D、要公开执法办案的程序规定

56、除税法另有规定的外,税务案件的查处,应当由(A)的税务机关负责。A、被查对象所在地 B、案发地 C、最先查处 D、上级指定

57、下列选项可以不立案查处的是(C)。A.偷税、逃避追缴欠税 B.骗取出口退税

C.纳税人避税数额巨大 D.查补税额在20000元以上的

57、全查法和抽查法是税务稽查实施方法分类中,按(B)所进行的分类。A、稽查的程序 B、稽查的内容和范围 C、稽查资料的内容 D、稽查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58、将税务违法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是根据证据(B)进行的分类。A、来源 B、与税务违法事实的关系 C、表现形式 D、提供者的身份

59、在税务检查中下列证据,既可称作原始证据,又可称作实物证据,也可称作书证的是(C)

A、证人证言 B、库存现金 C、记帐凭证 D、照片

60、对跨管辖区的金融、军工、部队和尖端科学等保密单位实施税务稽查时,应当使用(D)

A、稽查机关填发的《税务稽查专用证明》

B、稽查机关填发的《税务稽查专用证明》和税务检查证 C、被查对象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发的《税务稽查专用证明》 D、被查对象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发的《税务稽查专用证明》和税务检查证

61、审理部门将检查部门移交过来的税务案件在(B)上登记,进入待审理阶段。A、《税务案件移交单》 B、《税务案件审理登记表》 C、《案件审理提请书》 D、《税务稽查报告》

62、对于大案、要案或者疑难税务案件定案有困难的,应当报经(D)审理后定案。A、本稽查局领导 B、县以上税务局长 C、市以上税务局长 D、上级税务机关

63、《税务处理决定书》所援引的处理依据,必须是(A),并应当注明文件名称、文号和有关条款。

A、税收法律、法规、规章

B、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 C、税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人大法规

64、税务案件处理决定受送达人是公民的,应当由本人直接签收;本人不在的,交(D)签收。

A、其邻居 B、其单位领导 C、其单位收发 D、其同住成年家属

65、税务案件处理决定采用留置送达方式,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理由和日期,并由(D)签名或者盖章。

A、送达人 B、见证人 C、受送达人 D、送达人和见证人

66、税务案件处理决定委托送达主要适用于(D)

A、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税务代理人、代收人拒绝接收税收处理决定的情况

B、受送达人是公民 C、一般税务违法案件

D、受送达人不在本税务机关辖区内经营或居住的情况

67、税务案件处理决定采取公告送达的,自公告之日起满(D),即视为送达。A、3天 B、7天 C、15天 D、30天 68、税务违法案件一般由(D)稽查局或其主管税务局负责公告。A、省级 B、地级

C、县级 D、省、地、县三级 68、税务违法案件公告不得泄露(D)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个人隐私 D、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69、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A)退还。A、10日 B、3日内 C、7日内 D、30日内 70、税务司法强制执行的程序发生的条件是(D)A、当事人对税务处罚决定不服

B、当事人对税务处罚决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C、当事人对税务处罚决定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

D、当事人对税务处罚决定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也不予履行 71、税务机关行使场地检查权是为了了解纳税人、扣缴义务人(A)A、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与其帐务处理的一致性

B、帮助纳税人搞好生产经营

C、协助工商管理机关查处违法行为

D、协助公安机关查处违法行为

72、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存款账户必须经过(A)批准。A、县以上税务局长 B、县以上税务局

C、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长 D、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

三、多项选择题

1、税务稽查案件复查的主要内容:(A B C D)A、调查和审理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B、定性处理适用依据是否正确适当 C、税务文书使用是否正确规范

D、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 E、税务处理决定执行是否及时得当

2、《稽查规范化建设意见》中关于规范稽查制约机制的要求包括:(A B D E)A、稽查业务公开 B、稽查回避制度 C、岗位轮换制度 D、稽查案件复查制度 E、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3、下列案件,可由上级税务机关查处或统一组织力量查处的有:(A B C D E)A、重大伪造、倒卖、非法代开、虚开发票案件以及其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B、上级税务机关认为需要由自己查处的案件;

C、下级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请求上级税务机关查处的案件; D、群众举报确需由上级派人查处的案件; E、涉及到被查对象主管税务机关有关人员的案件;

4、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有:(A B C D E)A、促进依法纳税; B、保障税收收入;

C、依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查处税收违法行为; D、维护税收秩序; E、保证税法的实施。

5、税务稽查案卷应当包括几类?(B C E)错误

A、外调资料; B、工作报告; C、相关原始记录; D、有关证据; E、来往文书;

6、税务机关在发票管理中有权进行下列(A、B、C、D)检查。A、检查印制、领购、开具、取得和保管发票的情况

B、调出发票查验 C、查阅、复制与发票有关的凭证、资料 D、向当事各方询问与发票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7、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下列(B、C、D)情形分别认定。A、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B、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C、鉴定结论、检查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 人证言

D、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8、认定纳税人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偷税的,应当具备下列(A、B、D)证据。A、纳税人所伪造或变造并据以计税的账簿(账页)、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B、反映纳税人真实生产经营状况的记录及其他资料 C、纳税人伪造账簿、记账凭证的,还应当取得鉴定结论

D、纳税人设置多套账簿的,还应当取得其除作计税账簿以外的其他账簿

9、实施稽查前应当向纳税人发出书面稽查通知,告知其稽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情况等,但有下列(A、B、C)情况不必事先通知。

A、公民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B、稽查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C、预先通知有碍稽查的 D、企业以前存在税务违法行为的

10、税务机关在审理税务案件时可以直接作为定案证据的证据材料是(AB)A、财政机关的决定、意见书 B、审计机关的决定、意见书 C、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D、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

11、税务机关对举报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严格为其保密。以上物质奖励不适用于(ABC)。

A、税务、财政、审计人员 B、工商行政管理人员 C、公安、检察机关人员 D、企业财务人员

12、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下列(AB)情形分别认定。A、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B、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C、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D、数个种类不同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13、稽查人员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检查应包括(ABC)。A.对产品销售收入发生时限的检查 C.企业产品销售退回的检查

B.对产品销售折让、折扣的检查 D.出租包装物的检查

14、在税务稽查方法中关于抽查法叙述正确的是(ABE)。

A.抽查法是对被查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有关纳税资料有针对性地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B.该方法针对性强,省时省力,稽查效果明显 C.以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结论比其他方法更准确 D.一般适用于经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不多的纳税人 E.抽查法一般适用于会计核算比较健全的纳税人

15、稽查时可根据会计报表和账簿资料,采用以下哪些方法,对商业企业是否存在账外销售收入进行分析判断(ABCD)。

A.销售收入与以前相比是否变动较大

B.将商品销售毛利率在月份、或者同行业之间对比,看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C.将“商品销售成本”账户与“库存商品”账户比较,看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D.将“经营费用”中与商品购销业务量相关的项目相比较,看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16、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D)A、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 B、原告只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C、原告应当提当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D、原告提供证据的时间是开庭审理前或人民法院指定交换证据之日

17、税务人员在实施税务稽查时根据需要和法定程序可以采取(ABCD)等方式进行。A.询问 B.实地稽查 C.调取账簿资料

D.异地协查

18、税务机关在冻结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或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前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BC)。A、责令纳税人限期缴纳税款 B、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C、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D、责令纳税人提供保证金

19、对已作税务处理决定需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案件,税务机关应当在移送前将其应缴未缴的(ABC)依法追缴入库。

A、税款 B、滞纳金 C、罚款 D、加处罚款

20、需要跨管辖区域稽查的,可以采取(A C)方式进行。A、函查 B、实地稽查 C、异地调查 D、调取帐簿资料

21、执法过错责任的追究形式为(ABCDE)

A、批评教育 B、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C、通报批评 D、责令待岗 E、取消执法资格

22、实施检查必须按计划进行,未列入检查计划的不得检查;必须两人以上持证上岗,主动出示(AD)。

A、税务检查证 B、税务工作证 C、居民身份证 D、税务检查通知书

23、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十日内审理完毕。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内:(ACD)

A、重大案件报经上级税务机关审理定案时间

B、审理人员拟定《审理报告》和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时间 C、稽查人员增补证据等资料时间 D、就有关政策问题书面请示上级时间

24、要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力争做到查(A C),就规范(A C)。A、一个行业 B、一个企业 C、一个地区 D、一个区域

25、税务稽查工作应该按照确定(ABCD)等程序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税收法律、法规。

A、稽查对象 B、实施稽查 C、审理 D、执行

26、税务稽查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A、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B、必须以税收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 C、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D、必须加强与司法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联系和配合

27、实施检查时,以下如果需要,应侧重向被查对象告知的是(ABCD)A、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要加收滞纳金 B、纳税人可以依法书面申请减税、免税

C、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D、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入或者所得额明显偏低,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28、税务稽查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ABCD)A、税务稽查执法的范围、职权、依据、程序;

B、受理举报、控告、申诉和行政复议、国家赔偿等制度规范; C、被稽对象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D、税务机关及其稽查人员的执法规范和纪律规范,对税务机关及其稽查人员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控告的途径和方法;

29、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规定,下列发票案件中哪些应当立案查处(ABC)A、私自印制、伪造、倒卖、非法代开、虚开发票 B、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放空白发票 C、伪造、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的 D、领购的普通发票丢失不报

30、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下列(ABC)关系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查对象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A 稽查人员与被查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B 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

C 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 D 被查对象认为应当回避的

31、税务稽查对象中经初步判明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均应当立案查处(ABC)。A、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 B、纳税人非法提供银行帐户导致税收流失 C、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放空白发票 D、罚款额在5000元至20000元以上的

32、税务稽查实施包括(ABC)的实施。

A、专案稽查 B、专项稽查 C、日常稽查 D、突击稽查

33、税务违法证据的完整性包括(CD)

A、客观力 B、说服力 C、证据力 D、证明力

34、在税务稽查调查取证时,可以确定为被询问对象的有(ABC)A、被查对象的法定代表人 B、被查对象的主管人员 C、被查对象的直接责任人员 D、被查对象法定代表人的配偶

35、《税务稽查报告》中的“税务稽查实施认定的税务违法事实”部分应包括(ACD)A、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 B、违法行为发生的地点

C、发生违法行为的动机、详细经过及方法 D、具体的违法事实和产生的实际后果

36、税务稽查审理的内容包括(ABCD)。A、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B、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C、适用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得当 D、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37、税务稽查审理中发现(ABC)等情况,应当通知稽查人员予以增补。A、事实不清 B、证据不足 C、手续不全 D、处理不当

38、税务稽查审理中,审理人员对不同意《税务稽查报告》的,可作如下处理(BCD)A、通知稽查部门实施人员限期补正 B、补充或重新稽查 C、另行安排稽查 D、另行提出处理意见

39、经过审理认定《税务稽查报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不同意(ABCD)A、主要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B、法律、法规、规章错误 C、违反法定程序 D、处理意见不当

40、认定原《税务稽查报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理人员应当另行提出处理意见(BCD)

A、由于稽查人员循私舞弊或者严重失职而出现案件查处不合法、不公正现象的 B、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 C、拟处意见不当 D、数据计算错误

41、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保全措施有(ABCD)A、限期缴纳税款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 C、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D、阻止出境

42、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BD)A、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 B、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C、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D、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43、收入超过(ABCD)的部分,税务机关应退还给当事人。A、应抵缴税款 B、应抵缴滞纳金 C、保管、拍卖费用 D、应交税收罚款

44、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司法强制执行时,应注意(ABCD)A、要以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名义申请

B、被申请人必须是受处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当事人 C、被申请人不履行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 D、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

45、书送达方式包括(ABCD)。

A、直接送达 B、委托送达 C、邮寄送达 D、公告送达

46、种税务稽查案卷,超过规定的保管期限,可以按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销毁的是(BCD)A、定性为非法代开发票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 B、一般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 C、只补税未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 D、经查实给予退税的案件

47、种税务稽查案卷,按规定应永久性保管的有哪些(AB)A、定性为偷税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 B、定性为追缴欠税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 C、只补税未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 D、经查实给予退税的案件

48、问税务检查当事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A、应当有专人记录

B、告知当事人不如实提供情况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C、《询问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核对无误后,由当事人签章或者押印 D、修改过的笔录,应当由当事人在改动处签章或者押印

49、稽查对象一般应当通过(ABC)方法产生

A、计算机选案分析系统进行筛选

B、据稽查计划按征管户数的一定比例筛选或随机抽样选择 C、据公民举报、有关部门转办、上级交办、情报交换的资料确定 D、其他方式

50、税务稽查立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A、要有一定的税务违法事实 B、要有明确的税务违法人

C、依法应当或者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D、属于税务机关管辖范围

51、税务检查过程中发现(ABCD)情况,应当报经批准后中止税务稽查的实施 A案件当事人死亡且其无债权、债务法定继承人的 B同一案件已由其他有管辖权的机关立案查处的 C被查单位倒闭,稽查实施工作确实无法继续实施的 D案件当事人长期外出,稽查实施工作确实无法继续实施的

52、税务稽查审理物证一般应着重哪几个方面(ABCD)A、审查税案物证是否真实; B、审查税案物证的来源;

C、审查税案物证与税案事实有无客观联系; D、审查税案物证的特征。

52、税务机关依法可以采取的保全措施有(ABCDE)

A、限期缴纳税款 B、提供纳税担保 C、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 D、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E、阻止出境

四、计算题

(一)王某将自家城内营业用房出租给某企业,每月取得租金8000元,每月缴纳各种税费1400元,2003年5月实际开支修缮费1500元,王某2003年5月和6月应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解:王某5月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1400-800)×(1-20%)×20%=928元 王某6月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1400-700)×(1-20%)×20%=944元

(二)市某公司2002年在减员增效过程中解除了该公司职工黄强(其在该公司的实际工作年限为18年)的劳动合同,并同时支付给黄强一次性经济补偿金85000元,该公司在支付该项补偿金时按相关规定代扣并实际缴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失业保险费计10000元,该公司应代扣代缴黄强个人所得税多少元?(注:我省规定2001年在岗职工(不含厦门)年平均工资为11140元,2002年在岗职工(不含厦门)年平均工资为12427元。)

解:免征额=11140×3=33420元

月应税所得=(85000-33420-10000)÷12=3465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3465-1100)×15%-125 ]×12=2757元

(三)某公司2001年发生以下应税项目:

(1)与甲企业签订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受托为其加工一批产品,原材料价值80万元、辅助材料价值20万元由该公司提供,向甲企业收取加工费30万元,各项金额均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分别记载。(2)与乙企业签订一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记载金额1000万元,其中含相关费用100万元。施工期间,公司将价值200万元的水电安装工程转包给另一施工企业,并签订了转包合同。(3)与丙企业签订一份技术合同,记载金额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为100万元。(4)与丁企业签订一份运输合同,记载金额共计500万元,其中货物价值400万元、运输费50万元、装卸费30万元、仓储保管费20万元。请计算该公司2001年应缴纳的印花税额。

注:购销合同税率0.3‰ 加工承揽合同税率0.5‰ 建筑安装合同税率0.3‰

技术合同税率0.3‰ 货物运输合同税率0.5‰ 仓储保管合同税率1‰

解:(1)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

(200000+300000)×0.5‰+800000×0.3‰=250+240=490元

(2)建安合同印花税 10000000×0.3‰+200×0.3‰=3000+600=3600元(3)技术合同印花税(5000000-1000000)×0.3‰=1200元(4)运输合同印花税 500000×0.5‰=250元 仓储保管合同印花税 200000×1‰=200元

该企业应纳印花税 490+3600+1200+250+200=5740元

(四)某市商业银行2003年第2季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向生产企业贷款取得利息收入600万元,逾期贷款的罚息收入8万元。(2)为电信部门代收电话费取得手续费收入14万元。

(3)4月10日购进股票800万元,购进债券200万元,6月25日以760万元的价格卖出股票,以260万元的价格卖出债券。

(4)受某公司委托发放贷款,金额5000万元,贷款期限2个月,年利息率4.8%,银行按贷款利息收入的10%收取手续费。

请计算该银行2003年第2季度应缴纳和应代扣代缴的营业税。

解:

1、(1)利息、罚息收入应补营业税(600+8)×5%=30.4万元

(2)手续费收入应缴营业税14×5%=0.7万元

(3)买卖股票、债券收入应缴营业税[(260-200)+(760-800)]×5%=1万元(4)货款利息收入5000×4.8%×2/12=40万元

手续费收40×10%=4万元

受托贷款手续费收入应缴营业税4×5%=0.2万元 二季度应缴营业税32.3万元。

2、应代扣代缴营业税 40×5%=2万元

(五)市某电子公司2001经主管地税局确认亏损35万元;2002年应纳税所得额24万元,其中从本市联营企业分得利润7万元,从厦门某外商投资企业分得利润17万元(该外商投资企业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03年应纳税所得额14.25万元,其中从厦门某外商投资企业分得利润12.75万元,本市联营企业未分利。2003年已预缴企业所得税0.5万元,问该公司2003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多少元?

解:2002年可弥补亏损17÷(1-15%)+7=27万元 2002年尚未弥补亏损35-27=8万元

2003年厦门分利还原税前所得12.75÷(1-15%)=15万元 2003年该公司本部所得14.25-12.75=1.5万元

先用本公司所得弥补上年亏损,再用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弥补亏损,弥补后2003年所得额为 1.5+15-8=8.5万元

2003年应补企业所得税8.5×27%-8.5×15%=1.02-0.5=0.52万元

(六)市某私营电缆厂(有限责任)账证健全,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2003年该厂有关生产经营情况如下:2003年产品销售收入15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5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1000万元,产品销售费用200万元(其中当年发生广告费用30万元;2002年产品销售收入1000万元,实际发生广告费35万元);财务费用50万元(其中对外投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30万元);缴纳增值税8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7万元;管理费用150万元(其中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万元,提取风险准备金20万元,缴纳省工商联会费10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其中通过某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向某贫困地区高中学校捐赠5万元,通过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捐赠15万元,资助非关联的高校进行新工艺研究10万元);其他业务支出350万元;资本公积新增60万元(其中接受某风险投资企业专项资助40万元,无法支付应付账款20万元);补贴收入50万元,属于财政拨款专项用于当年技改购置国产设备,该厂经税务机关审批技术改造购置国产设备200万元,税务机关确认其当年实际购置生产设备160万元(其中使用财政专项补贴50万元)。税务机关确认其2002年应纳企业所得税60万元,当年已预缴企业所得税35万元,请计算该厂2003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多少元?

解:(1)2002留抵的广告费 35-1000×2 %=15万元

(2)2003允许税前列支的广告费限额(1500+500)×2 %=40万元

(3)2003已列支广告费30万元,上年留抵的广告费可在2003年抵扣10万元,尚留5万元结转下年抵扣。

(4)财务费用中对外投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30万元允许税前列支。(5)管理费用中提取风险准备20万元应核增应纳税所得额。

(6)允许列支的业务招待费 1500×5‰+500×3 ‰=9万元,应核增应纳税所得额 10-9=1万元。

(7)缴纳的增值税不能在税前扣除。

(8)营业外支出中通过某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向某贫困地区高中学校捐赠5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

(9)通过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捐赠允许全额在税前扣除。

(10)资助非关联的高校进行新工艺研究费未通过中国境内国家指定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进行捐赠,应全额核增应纳税所得额。

19(11)“资本公积”中接受某风险投资企业专项资助40万元和无法支付应付账款20万元,均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12)补贴收入50万元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3)2003应纳税所得额

1500+500-1000-(200+10)-50-7-(150-20-1)-(80-5-10)-350+60+50=299万元(14)应纳企业所得税 299×33%=98.67万元

(15)购买国产设备允许抵扣的企业所得税(160-50)×40 %=44万元(16)2003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 98.67-60=38.67万元

(17)38.67万元 < 44万元 允许在2003抵扣的企业所得税为38.67万元(18)2003年应补交的企业所得税 98.67-38.67-35=25万元

(七)税务人员于2004年5月份对某医药企业2003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缴检查。该企业2003财务决算报表中产品销售收入2500万元,利润总额300万元,已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55万元,现有职工500人(包括医务人员10人,计税工资标准800元/人.月,工会经费未按规定上缴)。

2003发生的相关业务如下:

(1)全年发放职工工资、奖金600万元(其中医务人员工资12万元,已按财务制度规定记入有关科目),提取职工福利费84万元、工会经费1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2)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与经营有关的招待费12.5万元。(3)2003年12月30日银付31号凭证: 借:管理费用 2.8万元

贷:银行存款 2.8万元 经核实,为该企业支付给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委培费

(4)在“销售费用”中列支广告费210万元(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业机构制作、已取得发票,并通过媒体传播);列支个人佣金130万元。(该个人有权从事中介服务,企业已取得发票);列支广告性质礼品15万元。

(5)财务费用”中列支借款利息25.7万元。经核实借款协议:a、由于经营需要,向××公司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0%,支付利息20万元,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年利率为5.7%。b、购进未交付使用的生产设备,向银行贷款100万元,在当期损益中列支利息5.7万元。

(6)“营业外支出”科目,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捐款5万元,为支持教育事业直接向××小学捐款1万元。

(7)管理部门2002年第四季度少提取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于2003年第一季度补提。(8)在“管理费用”中,代××公司垫付电话费5万元。

(9)2003年,按照国家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金,同时又为职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金50万元,支付职工人寿保险及家庭财产保险10万元,列入“管理费用”。(10)销售货物,在“销售费用”中支付给购货单位经手人5万元回扣。(11)2003年12月31日银收51号凭证:

借:营业外支出 12万元 借:银行存款 68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80万元

经核实,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科目年初借方金额为80万元,占A企业8%的股权,该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3年12月31日,该企业将所持有 的A企业的股权全部转让给B企业,转让额68万元。(A企业20003未向该企业分配利润,该企业无其他股权投资项目。)

(12)该企业2002年应纳企业所得税30万元(其中查补税款10万元),2003年企业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银行贷款购进国产先进设备400万元(设备符合规定范围并取得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

根据以上情况,请检查确定该企业2003应纳税所得额及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不计算滞纳金数额)。

1)计税工资为800*(500-10)*12=470.40万元

超列工资(600-12)-470.4=117.6万元

超列福利费84-470.40*14%=18.144万元 未按规定上缴工会经费12万元,不予税前扣除

企业支付给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委培费2.8万元不能在管理费中列支,应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超列职工教育经费:

9+2.8-470.40*1.5%=4.744万元

小计:152.488万元 2)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1500*0.005+(2500-1500)*0.003=10.5万元

多列业务招待费12.5-10.5=2万元 3)允许扣除的广告费2500*8%=200万元

多列广告费210-200=10万元

允许列支个人佣金2500*5%=125万元

多列佣金130-125=5万元

允许列支业务宣传费2500*0.5%=12.5万元

多列业务宣传费15-12.5=2.5万元

小计:17.5万元 4)向某公司借款超列的财务费用20-200*0.057=8.6万元 未交付使用的设备借款利息5.7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小计:14.3万元

5)向红十字会事业捐款5万元可税前扣除,直接向小学的捐款1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6)未计提的折旧费10万元,不允许在以后补提

7)代某公司垫付电话费5万元,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关,不允许税前列支 8)给购货人的回扣5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9)企业因转让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该企业无其他投资项目,所发生的转让损失12万元不能在当年扣除,可无限期向以后结转扣除。10)本次查补所得额为152.488+2+17.5+14.3+1+10+5+5+12=219.288万元 11)税务机关查补的2003年所得税款不得计入可抵免的新增企业所得税额 2003年比上年新增所得税额300*33%-30=69万元

2003年技改购进国产设备400万元,可抵扣企业所得税400*40%=160万元 当年允许抵扣69万元,结余可在5年内抵补 12)应纳税所得税额: 219.288*33%=72.365万元

应补纳的企业所得税为:72.365-55=17.365万元

六、案例分析题

(一)某县地税局接到匿名电话,举报某企业1997年有重大偷税行为,县局安排县局稽查局任真、陈实前去稽查。2003年6月30日检查组一行二人前往该企业进行税务稽查,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稽查通知书。该企业财务科长以检查组事先未通知为由拒绝检查,后又以稽查员任真与该企业某职工为远方亲戚为由申请该同志回避。检查组同志一致认为企业申请检查人员回避的理由站不住脚,坚持要求企业配合检查,组长仍由任真同志担任。税务检查组检查该餐饮服务企业的纳税情况时发现,该企业1996采取隐瞒收入等手段,偷逃营业税税款8万元。据此,该检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如下:

1、补税8万元;

2、依法加收滞纳金3万元;

3、处以偷税金额0.5倍的罚款4万元。补税罚款合计15万元(假设以上数字计算正确)。7月3日,稽查局根据税务检查组的意见下达了《税务处罚决定书》,填开税务处罚决定书交给其法人代表,责令该企业10日内补税8万元,缴纳罚款及其滞纳金7万元。由于企业拒收处罚决定书,税务人员直接将处罚决定书放在法人代表的办公室,并邀请当地国税局同志签字,以示证明。纳税人逾期未缴纳税款、罚款及其滞纳金。7月20日,稽查局执行人员王小民经稽查局长批准,通知企业财务人员到场扣押该企业商品一批,价值约20万元。7月23日,该企业缴纳税款及滞纳金110000元。7月25日,稽查局归还其商品,发现其中大约30000元的商品由于天气原因已经变质。7月30日,企业口头电话向县地税局申请复议。8月7日,县地税局以未书面提交复议申请为由,书面作出拒绝受理的决定。8月10日,该企业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①撤销税务行政处理决定,退还全部税款;②撤销税务行政处罚决定,③提出赔偿要求,要求税务机关赔偿直接损失30000元与影响生产经营的间接损失70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纳税人在本案中存在哪些问题?

2、税务机关在本案中存在哪些问题?

3、纳税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法? 答案:

1、纳税人在本案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不得以事前未发通知而拒绝检查。根据规定,举报案件的稽查,事前可不通知纳税人。(2)申请检查人员回避的理由不充分,申请回避的检查人员应与被查对象有近亲属关系,而非一般的亲戚关系。

(3)隐瞒销售收入,造成少缴税款行为,违反了《征管法》的规定,已经构成偷税。

2、税务机关在本案中存在的问题:

(1)处罚时效不合法,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时效是两年。本案只能追征税款,而不应处罚;

(2)对法人处10000元以上罚款,必须下达告知书,告知纳税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3)税收保全措施违法,纳税人未发生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税务机关无权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4)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应该经过县地税局局长批准,稽查局长无权批准。

(5)在扣押企业商品时,应当由两名以上税务人员执行。应该通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到场,而不应通知企业财务人员,违反了《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三条的规定。(6)本案保存商品金额超过所欠缴的税款及滞纳金的金额,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只限于扣押查封相当于纳税人应纳税款以及滞纳金的部分,对于罚款应当申请法院执行。

(7)解除扣押查封时间不及时,纳税人在交清税款后的24小时内,应当解除保全,本案7月23日交清税款,拖至25日已经明显超过时限。

(8)在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的过程中,县地税局的处理不正确。《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县地税局以“未书面提交复议申请”为由,作出拒绝受理的决定不对。

(9)县地税局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并书面答复是否受理复议申请。本案中,县地税局超过期限对是否受理复议申请作出答复。

3、纳税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法问题:

(1)“撤销税务行政处理决定,退还全部税款”的诉讼请求不合理,依照《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有权追缴税款;

(2)“撤销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诉讼请求合理,原因一是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已经超过处罚的追诉时效;二是税务机关在查处过程中的查处程序违法;

(3)提出赔偿要求的诉讼要求部分合理,其中,要求税务机关赔偿其直接损失30000元的要求是合理的,至于影响生产经营的70000元是间接损失,依照《国家赔偿法》规定,不属于赔偿范围。

(二)某市地税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市某酒家有偷税行为。为获取证据,该地税局派税务人员王某等四人扮作食客,到该酒家就餐。餐后索要发票,服务人员给开具了一张商业零售发票,且将“饭菜”写成了“烟酒”,当税务人员问是否可以打折时,对方称如果要白条,就可以打折。第二天,王某等四人又来到该酒家,称“我们是市地税局的,有人举报你们酒家有偷税行为”,并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依法对酒家进行税务检查。检查中,该酒家老板不予配合。检查人员出示了前一天的就餐发票,同时当着老板的面强行撬开吧台抽屉,从中搜出大量该酒家的自制收据和数本商业零售发票。经核实,该酒家擅自印制收据并非法使用商业零售发票,偷逃营业税等地方税费5万元,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有关规定,依法作出如下处理:补税费5万元,并处所偷税费1倍的罚款5万元。在履行告知程序后,该酒家第二天即要求举行听证会。税务机关接受了这一请求,并在规定期限内由王某主持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上,双方激烈争辩,听证主持人认为该酒家法定代表人态度不好,不能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当场决定对其偷税行为按其所偷税费罚款2倍。税务机关当场开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经宣告后交给企业法定代表人。该酒家不服,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税务机关在本案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1、检查行为不合法。本案中税务机关强行打开当事人抽屉,从中搜出大量的自制收据和数本商业零售发票。这实际是变相的“搜查”行为。税务机关作为税务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该行为,于法无据。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第(二)项规定,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根据,即行政机关根据未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证据所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是不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中属于应予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

3、对偷税只能针对所偷税款进行罚款,对于附加不能进行处罚。

4、税务机关经听证,对该酒家偷税行为由原来处以偷税费1倍罚款变更为2倍罚款的决定,违背了“不因申辩而加重处罚”的原则。

5、听证会不能由负责调查本案的王某主持,而应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6、听证会不能直接作出处罚决定。

(三)2003年6月20日,A县地税局查实某建筑企业2003年5月份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偷税20万元,依法定程序分别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补缴税款20万,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并处所偷税款2倍的罚款。该企业在缴纳15万元税款后(未提供纳税担保),于6月25日以“不服税务机关作出的补税决定” 为由,向市地税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于收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以“未缴纳罚款为由”决定不予受理。该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向人民法院上诉,又不履行。县地税局在屡催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定依法定程序实行强制执行措施,扣押并拍卖了该企业相当于应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了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请分析说明:

1、请说明税务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

2、该建筑企业的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3、A县地税局、市地税局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有哪些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 答案:

1、该建筑企业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规定。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补税、加收滞纳金决定有异议的,应先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纳税担保,然后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税务机关的罚款决定不服可直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故该建筑企业应在缴清税款及滞纳金或提供担保后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单独就行政处罚一事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地税局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的理由不能成立。该建筑企业以“不服税务机关作出的补税决定” 为由向市地税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应以“该建筑企未按规定缴清税款及滞纳金、也未提供纳税担保” 作出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理由,市地税局以“未缴纳罚款”作为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理由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3、地税局超出法定期限作出不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因此,市地税局于收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才对复议申请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是不合规定的。

县地税局强制执行罚款有误。税务机关可以对该企业未缴的税款及滞纳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该企业曾提起行政复议,因此税务机关不能对该企业的罚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应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基本案情:某装饰装修公司系私营独资企业,主要从事私人家庭装饰装修业务,无需使用发票,遂未办理税务登记,也从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税务机关也一直没有察觉。

2005年10月,某市地税局稽查局根据群众举报,对其实施检查。该企业没有账证,公司法定代表人傅某拒不交出收入记录。在此情况下,稽查人员根据举报线索,依照程序对业主进行了询问,并作了笔录。傅某承认,在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期间,他公司共取得装饰装修收入120万元,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傅某表示愿意补缴税款,接受税务机关处理,并在《询问笔录》上签了字。稽查局在无法查到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根据纳税人口供,对高某作出了追补营业税36000元、城建税1800元,并根据当地个人所得税代征率1.5%追缴傅某个人所得税18000元,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4条第2款的规定,对傅某不申报纳税造成的不缴处以2倍罚款计111600元的处理。

傅某没料到要补缴这么多税款,而且还被罚款了十几万,感到承受不了。于是将稽查局告到了法院。在法庭上,傅某以稽查局对其补税罚款证据不足为由,要求法院撤销市地税局稽查局的行政决定。对此,稽查局除提供傅某签字认可的《询问笔录》外,无法提供其他证 据,最后,法院以事实认定证据不足为由,判市地税局稽查局败诉,市地税局稽查局原税务处理、处罚决定被撤销。

问:该市地税局稽查局败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答题要点:该地税局稽查局败诉就败在仅凭口供定案、证据不足上。口供是必要的,但仅凭口供远不能证明纳税人的违反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事实,还必须要有与之相互印证的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首先,口供极易翻供,该案纳税人提出的两条诉讼理由,就否定了原来的供述。其次,仅凭口供证明不了违反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事实的情节和性质,使税务处理不易做到“处理适当”,该案偷税情节就显不清。第三,仅凭口供定案违背“以事实为依据”的法律基本原则。

(五)基本案情:A县地税稽查局接群众举报称某建筑公司采取少列收入、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进行偷税,2005年6月20日,县稽查局派两名稽查员对该酒店实施了检查,稽查员在出示税务检查证后,对帐簿及记帐凭证进行核查;同时经县地税局局长批准,对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进行了查询。查实了该公司利用收入不入帐方式、虚假纳税申报手段偷税20万元的事实。在取得证据后,地税稽查局于6月30日作出了补税、加收滞纳金的税务处理决定和处以1倍即2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该企业不服,在缴纳20万元税款后于7月25日向市地税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于收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以“未缴纳罚款为由”决定不予受理。该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向人民法院上诉,又不履行。县地税局在屡催无效的情况下,申请人民法院扣押、依法拍卖了该企业相当于应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了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问:1、地税部门在该案处理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2、该建筑企业的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3、如该建筑企业对不予受理的裁决不服,可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答题要点:

1、地税部门存在以下违法行为:

(1)未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税收征管法》第59条规定:税务机关派人实施税务检查时,应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该案中,稽查局既未下达稽查通知书,又未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

(2)查询储蓄存款没有合法手续。《税收征管法》第54条第6款规定: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必须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进行查询。县地税局局长无权批准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3)处罚程序违法。《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及理由,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本案中,稽查局未履行这一法定程序。

(4)市地税局超越法定期限作出复议申请是否受理的裁决。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税务机关应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5日内不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可推定为已受理。市地税局在接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才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属无效决定。

(5)市地税局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的理由不能成立。根据《税收征管法》第88条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以“未缴纳罚款”作为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理由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6)县地税局申请强制执行有误。《税收征管法》第88第3款规定,对行政处罚税务 机关可强制执行,也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税款及滞纳金应按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自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不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该建筑企业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规定。根据《税收征管法》第88条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补税、加收滞纳金决定有异议的,应先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税务机关的罚款决定不服可直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故该建筑企业应在缴清税款及滞纳金或提供担保后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单独就行政处罚一事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3、如该建筑企业对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不服,于接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六)基本案情:2006年5月18日,接群众举报某公司采取发票开大头小尾方式进行偷税。该县地税局遂立案检查,5月19日县地税局派人对该公司依法实施了检查,查实其偷税5000元的事实。A县地税局遂于5月25日依法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及处以所偷税款1倍罚款的决定。

问:税务机关实施检查时应遵循哪些规定 答题要点:税务机关检查应遵循下列规定:(1)税务机关应派两名以上税务干部实施检查;

(2)根据《税收征管法》第59条规定,派出的税务人员实施检查时,应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3)应按《税收征管法》第54条规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查。

(七)基本案情:2004年7月11日,某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派检查人员对某建筑工程公司2001年至2004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查明该公司2001年3月份,由于计算错误少扣缴分包工程涉及的营业税及附加4.95万元。该县地方税务局对该公司作出向该公司追缴2001年3月少扣缴的分包工程涉及的营业税及附加4.95万元,并对应追缴的营业税、城建税处以2倍罚款(本题不考虑附加费罚款问题)的处理(处罚)决定,并按规定告知企业。企业接到告知书后依法提出听证申请,但该局坚持告知书中的处理(处罚)意见,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企业不服,在按规定提供纳税担保后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了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AB)

A.税务检查通知书 B.税务检查证 C.税务事项通知书 D.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

⑵你认为税务机关对该公司少扣缴的营业税及附加正确的处理或处罚应该是(D)A.可以追缴营业税及附加,加收滞纳金,但不能处以罚款; B.可以追缴营业税及附加,但不能加收滞纳金,也不能处以罚款; C.只能处以罚款,但不能追缴税款和加收滞纳金 D.既不能追缴税款,也不能处以罚款。

⑶根据《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_____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_____前将《税务行政处 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A)

A.15日,7日; B.10日,3日; C.15日,3日; D.10日,7日。

⑷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规定,对该公司提供的符合法律规定的以下担保方式,该县地方税务局应当予以确认。(ACD)

A.质押担保; B.抵扣担保; C.保证担保; D.抵押担保。

⑸本案中,复议机关在收到纳税人的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D)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A.3日; B.7日; C.10日; D.5日。

(6)若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你认为最可能的是由于(B)

上一篇:人生三种境界下一篇:园林专题会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