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深刻寓意的寓言故事
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同情,为她伤心;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难过,为她的孩子竟连母亲的信任都得不到;而当第三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的已是一种反感情绪了。
明天就一定和今天二样吗?
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说他看了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做出了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是这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作文。
从这一点上,这位母亲和巴尔扎克的错误是一样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科学发展史表明,地球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社会发展史表明,社会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经过多少万年的发展才进人奴隶社会,此后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和变化是永无止境的。人不也是如此吗?身体的发育,思维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更改,知识体系的深化,在这之中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变得怎么样?
昨日种种,那不过是今天的起点;明日种种,还要看今日的汗水几何。
狭隘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一种腐蚀剂,消磨了意志,消磨了自信,也就消磨了前进的动力。连动力都丧失了,你的明天就真的销毁了。从这点看,我很庆幸巴尔扎克小时候没有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否则人间就不会有《人间喜剧》了。
1.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2. 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
3. 三人抬不过个“理”字。
4. 天下惟理可服人。
5. 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
6. 田坎服水,道理服人。
7.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8. 无理不能服。
9. 想要凭权力和怒火确立其主张的人,却发现他的理由非常虚弱。——蒙田
10. 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博克
11. 一切暴力都可以不经斗争使对方屈服,却不能使对方顺从。——托尔斯泰
12.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13. 以理服人心服,以力服人身服。
14. 暴力决不能摧毁正义。——英国
15. 有斧砍树,有理说服人。
16. 有理不怕势来压。
17. 愚蠢的人经常显示厚颜的暴力。——爱献生
18.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拉美特利
19. 在我所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爱尔维修
20.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约里奥·居里
21. 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22. 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3.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
24. 厚云才能降大雨,真理才能说服人。
25. 棍子打人骨头疼,理性拿人心尖疼。
26.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27.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28. 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列宁
29. 不要用皮鞭打他,要用真理说服他。——哈萨克族
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你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颗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
也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根本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个人应该像大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了泥土中间,但是依然能够吸收泥土中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有一天成为参天大树后,遥远的地方人们能够看到你,走进你能够给人们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所以这是我们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第二种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是同样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时候会是泥沙,可能慢慢的就会在行进中沉淀下去,一旦沉下去也许你不用在为了前进而努力,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禁不住”,意思是“承受不住”,“抑制不住、不由得”。
的确,总有一些人或事,让人不能承受;总有某种情绪或感悟,让人无法抑制而难以自持。可是,“禁得住”往往才是人生常态。
请结合生活经历或就所领悟到的意思,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学生有话可说 但说好不易
点评人:泉州实验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全志刚
好的作文题,都能“有话可说”。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来看,好的作文题能辐射到每个考生的生活,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考生的生活再单一,可谁不曾有过“承受不住的重压”、“抑制不住的思念”和“不由得想起的瞬间”呢?又有谁不是经历过这样的情形才终于“禁得住”成长中的凄风苦雨、岁月无情地碾压甚至于“天将降大任”的深重?
再从记叙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看,今年的作文题可谓不偏不倚,几乎没有“分别心”。擅长记叙的,可诉说生活里的真实,以诚挚的情感唤起共鸣;偏爱议论的,能纵横捭阖,展开论述。
最后,今年的作文题,毫无悬念地再次以材料的形式来命制,并且沿袭了近几年来“远与近”、“问与答”和“个性与共性”此类思辨色彩较强的关键词设定形式。因而考生调动已有的经验,在审题立意上大多能轻车熟路。
然而,考生要“把‘话’说好”,却并非易事。一方面,考生在大家都有话可说之时,要平中见奇、静水流深,是要有较强功底的。选择新颖的角度或是挖掘深层的.意蕴,与考生的生活累积与自我反思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如果单就“禁得住”一个角度来构思,而完全忽略“禁不住”,文章的层次就会显得单薄。而要两个层面兼顾,且以“禁得住”为重心来谋篇布局,又需要更周全的思考、更妥帖的剪裁和编排。
另外,材料中的关键词虽然还是思辨,但命题人选用的这一对,几乎完美地避开了宿构。作文之时,如若考生想要毫不费力就将准备好的素材套用其中,是有风险的。
展现真实自我 反思自身成长
点评人:泉州一中初三年段长何松茂
今年中考作文题仍然延续去年和前年的命题思路,采取材料作文的方式,命题导向具体体现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材料精炼,指向明确,寓意深刻。
这个题目要求的文体非常明确: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贯彻了初中阶段训练的两种主要文体,而不是像很多地区的中考作文,标明“除诗歌外”;材料作文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审题与拟题能力,审题设置陷阱,很多粗心大意的学生,没耐心看完题目,就简单地将中心定为“禁不住”,忽略“可是”这个转折连词。实际上,也可以从“禁不住”到“禁得住”去构思和立意。但是,“禁得住才是人生的常态”这句话才是作文立意的正方向,弘扬了正能量:“禁得住”,给学生正面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或磨难,把“禁得住”作为每个人应该有的人生常态,能坚强面对每一个困难和挫折,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价值;作文命题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停留在写清一件事情的能力上,还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与反思,要求学生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价值取舍和判断;此外,这样的材料还可以防止套题或宿构,对一些学生喜爱或普遍滥用的亲情、友情的事例,能从题材选择上加以规避。
“一个人的成功全靠机遇。”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机遇造就伟人。”
“机遇改变了人的命运。”
这些议论,有的讲到了点子上,有的未免言过其实,我机遇真有那么重要那么神吗?别再迷信我了,说穿了,我不过是你们人类的作品而已。要把握我,就请先把握好你们自身吧!
与其坐等我的到来,毋宁去创造更好的机会和境遇。即令是寻找,也永远比坐等有出息。
【含有深刻寓意的寓言故事】推荐阅读:
寓意深刻的小故事03-25
寓意深刻个性签名06-19
写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11-01
有趣深刻的寓言小故事04-09
道理深刻的成语故事03-25
有深刻哲理的小故事400字06-29
含有成语的古诗06-01
含有排比的句子09-26
含有数字的成语10-01
含有桂花的诗句古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