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案例(精选8篇)
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对儋州市的一起交通肇事死亡赔偿案做出了终审判决,认定死者为长期城镇居住和工作人口,应以城镇居民标准对其家属进行赔偿,赔偿金额为81300.8元。推翻了儋州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的死者为农村人口的结论和赔偿金额为28985.6元的判决。
今年2月1日,家住儋州市那大镇东兴居委会的吴某在途径一加油站路口时,被个体司机李继传因超载和操作不当撞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死者吴某生于1941年,农业户口,1993年从原居住地儋州市木棠镇大文村委会朗闾村搬至那大镇居住至案发,并在那大镇人民路的某中学附近一直从事自行车维修工作,时间达
1 案情摘要
X年X月X日, 一辆轿车涉嫌与一辆二轮车发生交通事故, 导致二轮车侧翻, 二轮车驾驶人治疗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 轿车驾驶员称自己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有二轮车倒地, 然后就靠边停车, 报警。交警通过现场勘查不能确定轿车是否与二轮车发生过接触, 为此要求对二轮车发生事故时是否与轿车接触进行鉴定。
2 检验过程
2.1 轿车车体痕迹检验
轿车车身颜色为金色, 车身右后车门及右后翼子板见2条擦痕。取右前车门前端与翼子板接缝处为纵向基准线A。
(1) 轿车右后车门、右后翼子板外表面见一条前高、后低、长度约为72cm的黑色带状加层痕迹, 擦痕最大宽度约为10mm, 擦痕起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160cm, 擦痕起点离地高度约为95cm;擦痕终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232cm, 擦痕终点离地高度约为80cm。痕迹面从前向后由窄变宽再变窄, 痕迹面两侧边缘较整齐, 痕迹面羽状毛刺翘起朝向车辆后方 (图1) , 右后车门与右后翼子板接缝处的门框处附着有黑色堆积物质。
(2) 轿车右后车门外表面见一条由前向后形成的前低、中高、后低、长度约为12cm的连续线状黑色加层擦痕, 擦痕宽度均匀, 约为1mm (图1) , 擦痕起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154cm, 擦痕起点离地高度约为95cm;擦痕终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166cm, 擦痕终点离地高度约为97cm。
2.2 二轮车车体痕迹检验
(1) 二轮车左侧把手端部为圆柱状黑色塑料, 将二轮车立放于地面, 左侧把手端部中心离地高度约为92cm。左侧把手端部外表面见一处絮状减层擦痕, 擦痕絮状物堆积于把手端部前缘, 擦痕最大宽度约为11mm (图2) 。
(2) 二轮车左侧把手前部设置有制动手柄, 控制手柄为金属材质, 表面覆盖有黑色油漆, 制动手柄端部为球面, 球面中心离地高度约为93cm, 制动手柄端部左侧见一水平方向由后向前形成的擦痕。
2.3 事故现场痕迹检验
据事故现场照片, 二轮车向左翻倒停于轿车后方路面上, 轿车停于二轮车前方。
2.4 微量物证检验
(1) 提取轿车右后车门与右后翼子板接缝处的门框处附着的黑色堆积物质, 作为I号样本。
(2) 提取二轮车左侧把手端部外表面絮状减层擦痕位置的黑色塑料物质, 作为Ⅱ号样本。
(3) 将提取的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分别经红外光谱仪 (Nicolet 380) 测试, 二者的红外光谱图基本一致。
3 相关痕迹分析
3.1 两车车身痕迹分析
(1) 轿车右后车门见前高后低的黑色带状加层擦痕, 痕迹面从前向后由窄变宽再变窄, 痕迹面两侧边缘较整齐, 痕迹面羽状毛刺翘起朝向车辆后方, 右后车门与右后翼子板接缝处的门框处附着有黑色堆积物质, 符合擦痕由前向后所形成。
(2) 将二轮车立放于轿车右侧并互成一定角度 (图3) , 二轮车左侧制动手柄端部与轿车右后车门擦痕起点在高度位置上相吻合;将二轮车车身向左侧倾斜、轿车相对于二轮车向前移动, 二轮车左侧转向把手黑色塑料端部与轿车右后车门上的黑色带状加层擦痕各部位在高度位置上相吻合 (图4) 。故, 二轮车左侧把手黑色塑料端部及左侧制动手柄端部具备与轿车右后车门覆盖件发生接触的条件。
综上分析认为, 轿车右后车门、右后翼子板与二轮车左侧把手、左侧制动手柄存在发生过接触的可能性。
3.2 微量物证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的透光率, 提取的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的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强度和位置基本一致。综上分析认为, 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属同一种物质可以成立。
综合3.1及3.2的分析、检测结果, 二轮车在发生事故时, 其把手左侧、左侧制动手柄与轿车右后车门、右后翼子板发生接触可以成立。
4 结论
在交通事故中, 如果没有证人的证言或没有相关监控视频资料来确定两车是否发生过接触, 此时, 可以在事故现场痕迹, 两车车身痕迹相互吻合的情况下, 利用两车痕迹表面相互交换的物质进行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根据以上两种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就能够大大提高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韩均良.痕迹检验[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2]GB/T 19267.1—2008《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一部分:红外光谱法)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3]GA 41—2014《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关键词:学生伤害事故 过错责任 监护责任
2008年3月5日晚习课间,七年级2班学生刘某某和张某打斗时,造成刘某某手臂粉碎性骨折,花费八千元。张某某家长认为发生在学校里,不愿承担责任。刘某某家长无奈之下将张某家长连同学校一块告上了法庭,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用法不当用法不当《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学生在校受到伤害的,应由侵权人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来承担责任,行为是致害主要原因的应承担主要责任、是致害次要原因的应承担次要责任,对致害没有过错的,不承担责任。在法院的主持调解下,张某学生的父母依法对受伤学生进行了赔偿,而学校没有承担赔偿责任。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不少人也都这样认为,学生走进校门,监护权就发生转移,家长不再承担监护责任,因此,校方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到底学校改负怎样的责任呢?
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生伤害事故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把学生伤害事故仅仅理解为"学生在学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或者"就是校园内发生的事故"等等,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就本案来说,虽然此事发生在学校,但这种学生伤害不是由于学校造成的,学校安全制度详尽,该班的班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初中学生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预计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这种情况,张某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主要责任,学校无法律责任。
虽然本案中学校并无过错,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校园安全问题应该警钟长鸣,如何减少学生伤害事故是每个中学应该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我们学校重新审视了安全管理制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会对学生本人及学生家庭所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对学校、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事故的防范上,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具体对策包括:1.要在学校、教师、家长中大力强化事故防范意识,切实落实各项安全保护措施;2.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设备。很多事故的发生,都与学校的设备陈旧有关。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增加教育投入的方式才能解决。3.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学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二、 明确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部出台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界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就从立法角度重新确认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即改变了以往家长、社会对学校责任无限扩大的错误认识。依照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后处理这些事情将采取过错责任原则。学校有过错才承担责任,没有过错,即使在学校发生也可不承担责任。
三、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及时救助,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对于家长"公堂上见"的做法,也不要认为当被告是不光彩的事。 学校要依法治教、依法施教,必须坦然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校园伤害诉讼。孰是孰非,谁应当承担责任,法院会依据法律作出公正判决,校长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法制社会才有的这种新情况。以下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作参考。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九条:"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第十条:"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第十三条:"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四、学校为每个学生入校方责任险,鼓励学生自己入学平险。参加保险,可以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转移学校教育风险,是走出学校面临的学生伤害事故困境的一条出路。
被告李伟(化名,19岁)驾驶被告李成(化名,44岁)名下一辆轿车行至人行道,适逢原告赵莉(化名,77岁)在人行横道内横过马路,人车相碰,致事故发生原告受伤。原告受伤后立即被送至医院治疗,但一度昏迷,无法脱离危险。交警支队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被告李伟驾驶机动车经人行道时未停车让行,该过错行为与本起事故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被告李伟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原告赵莉不承担事故责任。
案发后,因就赔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故原告起诉被告至法院,要求两被告连带赔偿医疗费156,426.70元、护理费10,080元。被告表示其所垫付的医疗费190,000元及给付原告的现金10,000元应在法院确认的赔偿款中予以扣除。
经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被告李伟作为机动车方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而被告李成作为机动车所有人也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据此,原告起诉要求两被告赔偿医疗费及护理费,于法有据,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一百零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判决被告李伟、被告李成赔偿原告赵莉医疗费346,426.70元,护理费10,080元,合计356,506.70元。扣除被告已垫付的医疗费190,000元及给付原告现金10,000元,余款156,506,70元。
1990年6月6日12时许,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学前班学生杨洋,男,6岁。中午放学爷爷接他站在校门口准备过路回家,这时他妈妈站在路对面喊他,杨洋就挣脱爷爷牵他的手,向马路对面跑去,刚跨进马路两三步,就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北京牌吉普车撞倒并从身上碾压过去,当场死亡。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痛心的故事呀,一个刚刚6岁的小男孩,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丧命在车轮之下。虽然政府已经发给了每个小学生一顶小黄帽,可它的试用期只有1年。在这一年中,学生的交通事故达到了零的突破,可过了一年,一起起的交通事故又发生了。我没怎么样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应该告诉每一个小学生,过马路时要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时要看清来的车辆,是否与自己相差200米远,如果车速快,应该在400米左右时过马路,而且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马路时不要玩游戏或是踢足球,也不要跑,如果是大车就要等它过完了,在过马路。
再有,司机朋友都要注意了,每所学校前面都会有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的,前方是学校,请慢行。可有的司机却不把这块牌子当回事,便嗖得一声开了过去。运气好的,什么事也没有,运气不好的,就又要麻烦警察叔叔和120一次了。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我去上学,校门前堵得非常厉害,车几乎都不能动了,观后感《交通事故案例观后感》。◆分享好文◆我也没有看看其它的车,就从这得夹缝中间走了过去,碰巧,这时,车移动了以来,幸亏司机看见我了,一个急刹车,没有把我撞倒。要是换一个喝了酒开车的司机,那我就不能坐在电脑前敲打着这篇文章了。
还有一次,是绝对的事故了。一天放学,我看见了一个我非常讨厌的朋友,那时我正在过马路,也没看前面有没有车,就直接跑了过去。谁知,一个刚放学的小伙子一边骑车子,一边还在听mp3,也没有注意到我,就连人带车一起倒了。不用说,我也受了伤,只不过是手和腿擦破一点皮罢了。
08月01日07时许,...(女,14岁)驾驶电动二轮车从家出发到东城区由南向北行至...市...镇...村碑处,与由西向东...驾驶的鲁F...号小型普通客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致...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事故原因:...未满16周岁上道路行驶,行经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未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驾驶机动车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二者对该交通事故的发生所起作用相当,根据我国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事故处理程序相关规定,暂定...负事故同等职责,...负事故同等职责。
情绪波动
案例1煤矿冒顶致死事故
事故经过某矿炮采工作面某采煤班的班长, 在放顶回柱时顶板垮落被砸遇难。事故当日夜班零点, 1名老工人和另外2名青年工人正在该矿的采煤面放顶回柱子, 柱子为金属摩擦支柱。此次作业共需回8根, 已回掉7根, 余下最后1根, 由于最后1根柱子受较大压力, 用回柱绞车拉了几次未拉动, 于是老工人提议先清理柱子的底部, 然后再用回柱绞车拉。这时, 该班班长过来看工作进度, 得知很长时间未能回掉这根柱子, 很是恼火, 便说:“你们几个真没用, 给我拿锤来!”几位工人都说:“顶板压力很大, 用锤打, 危险!”该班班长不听劝阻, 并说:“你们都闪开!”于是猛地一锤砸下去, 柱子落下, 但顶板随即冒落下来, 该班班长被砸在下面, 当即遇难身亡。
心理原因分析个人生活事件对情绪的影响:一是该班班长一个月前被任命为生产班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上任后常想提高产量, 显示自己的能力;二是该班班长的妻子在几天前生了一个男孩, 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班长更是表现得情绪高涨。在事故当天上班前, 他已向区队领导请好假, 准备上完最后一个班, 回家庆贺。这种兴奋的情绪, 使他笼罩在一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气氛之中。情绪过于高涨, 会使人的注意力广度下降, 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 警觉性下降, 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此外, 还有个性心理因素:该班长24岁, 工龄3年, 常以冒险行为炫耀自己的勇气, 工作热情虽高, 但时而违章作业, 这是他此次不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基础。同时, 该单位有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 生产任务压得很重, 这也可能是他冒险作业的心理原因。
案例2电气烧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16时, 电工甲、乙两人受单位领导指派, 前去处理某综合办公楼的意外停电故障。电工甲负责变电所拉闸停电, 乙直接去故障现场的一个小型配电室进行现场检查。当电工甲拉完闸回来后, 两人便打开现场开关柜准备检修, 当电工乙用工具试拆线路时, 突然冒出一团火球, 当场将乙的右手烧伤, 险些造成重大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心理原因分析电工甲、乙两人均属于持证上岗的正式职工, 并且按规定参加了安全培训, 而且培训合格, 平时工作中也很注意安全, 没有明显地违章行为记录。其中, 电工甲32岁, 高中文化, 从事电工10年;电工乙40岁, 大专文化, 从事电工工作20年。但最近一段时间, 电工甲与妻子产生严重矛盾冲突, 事发前一天几乎吵了一夜, 妻子甚至提出要与其离婚, 导致电工甲情绪十分低落。调查结果表明, 电工甲在变电所拉闸停电时, 误将与维修无关的另一路电停掉, 而真正需要维修的综合办公楼的电并未拉下, 造成事故。此次事故主要是由于电工甲情绪低落造成的感知失误及注意力分散所致。
注意力分散
案例1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下午, 某建筑施工工地的临时工小赵, 在搭设脚手架时, 从3 m高处坠落, 造成腿骨骨折。
心理原因分析在事故当天的班前会上, 班长安排工作并强调要注意安全, 其中小赵被安排负责搭设某处脚手架。会议刚结束, 小赵就急切地向班长请假:“正在谈对象, 今天搭设完脚手架, 要去见女朋友。”班长批准了, 可就在任务将要完成时发生了上述事故。在对事故进行调查时, 小赵表示:在脚手架搭设即将完成时, 他分心走神了, 想着和女朋友见面的事。
案例2行车起吊物撞人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临近上午下班时, 某工厂车间行车司机在起吊装有设备的大木箱过程中, 发生一起因木箱撞挤造成1人重伤的事故。
心理原因分析事故当天上午, 该厂车间运来一个装有上吨重设备的木箱, 因距离下货处有20 m, 需行车超吊。行车司机在按响警铃后, 未看下边是否有人, 就以很快的速度将行车启动, 将在地面推小车的职工撞至墙边, 以致重伤。调查表明, 该行车司机工龄已11年, 持证上岗。家有女儿上小学, 当天事故发生时, 正是小孩放学的时候, 该司机想着抓紧干完活去接孩子, 因注意力分散以及心急造成了这起事故。
叠加性心理压力
案例1冒险空顶作业致死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里端放顶线位置, 工人甲将回撤支护材料从里侧后退过程中, 被突然冒落的矸石击中头部, 当场身亡。事故当日, 他上早班, 属于整修班, 领导安排其和另外2名工人掐削转载运输机和回撤巷道支架。随后, 工人甲对另外2名工人说:“今天我们要抓紧点, 干完活我得休班回家。”可在当天工作期间, 赶上变电所检修, 耽误了半个小时。在电力恢复后, 掐削完转载刮板输送机, 已接近12点, 这时工人甲有些着急, 还有4架棚需要回撤, 在掐削转载刮板输送机时, 碰倒了一架工字钢棚子, 他在没有重新扶棚支护的情况下, 空顶作业冒险进入里侧回料。当他把第一架棚回掉后退时, 由于顶板活动, 原倒棚位置顶板冒落, 击中其头部, 致使当场死亡。
心理原因分析工人甲50岁, 工龄30多年, 家中母亲已70多岁, 体弱多病且卧床, 2个孩子读书, 1年学费占去其大半年收入, 而且妻子患有严重慢性病, 家境较困难, 为了增加收入, 坚持在井下工作。因背负着多重压力, 他心力憔悴, 时常精神恍惚。在事故当天, 他已准备好上井后回家休班, 但心里又担心着干不完活会晚下班, 其注意OSH Overview力已分散。另外, 工人甲年高体衰, 一班下来体力消耗得很大。如果重新把碰倒的棚子扶好, 不仅需要时间, 还需要花费不少的力气, 这两点都是他不乐意干的事, 以致造成了空顶冒险作业。
案例2处理拒爆不当致重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2名爆破工在处理拒爆时发生爆炸, 致1名矿工左眼失明, 另1名矿工一只眼失明另一只眼弱视。当天早班上班不久, 某掘进工区进行采煤切眼掘进作业, 而按规定需要处理上个夜班未处理完的拒爆炮眼。就在打眼施工前, 放炮员乙劝告甲要先点选炮眼再打, 而放炮员甲不听, 抱起煤电钻就打, 结果钻头打滑, 打入拒爆炮眼中, 一声巨响, 两人同时被爆炸物击中倒下, 最终2人均受重伤。
心理原因分析放炮员甲从事放炮工作已有很多年, 工作认真且技术过硬, 从未出过差错。他家住农村, 2个男孩上学, 父母年迈多病, 妻子一人务农并操持家务, 家境贫困, 借债不少。放炮员甲在当天上早班之前, 家中打来电话告诉他妻子病了, 已住进医院, 让他马上回家。他就在上班前请好假, 又向同宿舍的工友借款300元, 并把行李收拾好, 将其放置在矿门口的一家商店内, 准备下班后马上回家。可以分析, 放炮员甲如此冒失地工作, 实际上是为了节省时间, 干完工作想早点升井回家, 这应是他不先点炮眼位再打眼的冒险行为心理。同时, 在事故发生的当天, 放炮员甲的情绪明显低落, 家境已然十分困难, 妻子又生病住院, 对他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多重负性压力事件使他的情绪低落忧伤。而人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 感知、判断和思维能力都会明显下降。他在打眼作业时, 妻子生病住院的愁事难免在心中萦绕, 使其分心, 这也很容易导致动作失误。导致当天事故的各种心理因素均来源于放炮员甲所面临的多重心理压力, 特别是妻子生病住院的消息, 更是一个急性压力源。
侥幸心理
案例1顺槽施工冒顶致死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的基建单位掘进队在运输顺槽施工中, 发生了1起冒顶事故, 死亡2人。该巷道掘进支护采用工字钢梯形支护。在发生事故的巷道, 施工中遇断层, 工作面基本是岩石。事故当天, 安全检查员巡查时发现已空顶2 m, 并且巷道掘进高度之上顶板冒落高1 m。对此, 安全检查员要求立即支护后方可进尺。但施工人员在对顶板进行充填挂网、背板处理过程中, 并未将其刹实甚至存有大的空隙, 留下了随时会发生继续冒顶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 当班作业人员又进行了进尺两架棚。最终, 经2个班施工作业, 共搭设了8架5 m长的顶棚。当天晚上, 施工人员在放完第1茬炮后, 经检查后棚并未倒, 这时怀着侥幸心理打眼放第2茬炮。随着第2茬炮一声脆响, 8架棚梁被风化后离层的2块巨石砸倒, 1名35岁和1名27岁的矿工当即遇难身亡。
心理原因分析该事故主要心理原因是侥幸心理。作业人员对过断层掘进冒顶事故多发并非不知, 遇难的2名矿工工龄已有多年, 对于搭设的8架棚支护不良存有隐患, 其心知肚明。但由于当时并未出现顶板冒落现象, 因此抱着侥幸心理继续违章作业长达20多个小时, 最后导致不幸结局。
案例2职工烫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 一家电解铝厂电解车间阳极工张某, 在进行“转接阳极母线”操作时, 左脚站在电解槽旁边的地面上, 右脚踏在电解槽内液体电解质壳面上, 双手用力往上托母线, 突然, 右脚皮鞋“踩”破壳面, 插入滚烫的电解质液体内, 壳面上的铝氧粉“扑”向皮鞋和小腿, 造成右脚背及小腿部分烫伤。
心理原因分析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规定, 操作者双脚都应踩在槽沿板外侧地面, 或者一只脚踩地面, 另一只脚踩在电解槽的槽沿板上。通常情况下, 电解槽里电解质液体表面上有一层较坚硬的结壳, 按规定应打破结壳。虽然脚踏上去作业属违章行为, 但由于这种行为不是每次都出事, 该职工怀着侥幸心理, 将一只脚踩在硬壳上工作, 以图方便省事。而这次操作, 偏偏硬壳不够硬, 脚踩下去导致壳破。万幸的是, 由于操作者按照规定穿了劳保皮鞋和劳保裤, 而且心理上提防着可能踩破壳面, 加之反应灵敏, 迅速提脚, 皮鞋踩破壳面的同时, 壳面上的铝氧粉首先“扑”向皮鞋及小腿, 还起到了隔离缓冲“保护”作用, 只是造成右脚背及小腿部分烫伤。否则, 高温电解质液体将很快“吃”掉脚和小腿, 导致终身残疾。
疲劳与睡眠不足
案例1绞车过卷致操作者遇难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夜班采区斜巷发生1起绞车过卷挤人事故, 致1人遇难。该巷坡度大, 距离长, 事故当班 (夜班) 人员出勤少, 只有1名绞车司机和2名信号把钩工进行联络巷提升, 即上下车场各1名信号把钩工。当天3时, 下车场信号把钩工挂上钩头后, 发出开车信号, 上车场把钩工将信号转发给绞车司机, 绞车司机听到提升信号后开动绞车开始提升, 随后该司机抑制不住困意打起了瞌睡。当矿车提升到上车场时, 该司机仍未醒来, 因而未采取刹车操作。这时, 上车场把钩工发现此种情况大声喊“停车!”, 但该司机并未惊醒, 致绞车过卷, 最终酿成了将自己挤死的悲剧。
原因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所致。该司机家在农村, 当时正值麦收大忙时节, 未顾得上好好休息就帮家里麦收, 忙了一天后, 晚上又赶去上班。连续的劳作使他身体极度疲劳和缺乏睡眠, 以致信号把钩工大声喊都未能将其唤醒。
案例2绞车工瞌睡致设备损坏事故
某煤矿掘进工区1名青年绞车工, 在早班前, 由于无节制的娱乐活动一夜未睡觉, 导致严重睡眠不足。上班后, 这名绞车工在斜巷顶盘开绞车拉矸石, 绞车启动后, 便打起了瞌睡。当矿车拉至上顶盘时, 他猛然惊醒, 慌乱中手足无措, 加之操作不熟练, 未能紧急停车, 以致矿车爬上滚筒, 烧坏电动机, 造成设备损坏事故。该事故主要原因是该绞车工瞌睡状态下的意识昏沉和惊慌下的行为混乱。
冒险逞能心理
案例1铝厂设备损坏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 铝厂铸造车间天车工张某在操作天车从抬包车上吊下铝水抬包作业中, 将吊钩上挂着的电子称一起掉进了铝水抬包内, 烧坏电子称, 损失1万多元, 还影响了正常生产秩序。
心理原因分析张某是由别的岗位转换过来当天车工的, 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技术训练, 处于实习阶段。按相关规定, 没有师傅监护是不能操作的。但是, 张某好胜逞能, 想利用这次操作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本事”, 就自告奋勇独立操作。由于他没有操作经验, 从抬包车上吊下铝水抬包时, 将吊钩上挂着的电子称一起降落掉进了铝水抬包内。
案例2建井工程施工放炮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建井工程处的1个掘进班正在进行运输大巷的掘进施工, 已经打完眼, 开始装药。这时有个工人对放炮员老王说:“王师傅, 你放炮多年, 经验丰富, 今天是你退休的最后1天, 拿出你的绝活让我们开开眼界。”王师傅笑着说:“没问题。”当炮联好后, 其他人开始撤出, 这时王某喊了几声“放炮了”, 就躲到扒装机后面扭动了放炮器。王师傅本人被崩出的石块砸成重伤, 并致终身残疾, 而其他人由于刚撤出不到30 m, 其中有2人也被崩出的岩石砸成重伤, 造成一起严重人身事故。
心理原因分析放炮员王师傅属典型的冒险倾向性格, 平时就常有冒险行为, 喜欢逞能, 好表现。曾因发生事故, 受过多次轻伤。这一次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因冒险逞能心理导致的。
麻痹好奇
案例1电工触电遇难事故
事故经过某矿电工在维修井下绞车电气开关故障时, 触电身亡。当日中班14时30分, 采区提升小绞车发生故障, 无法启动。小绞车司机请示电工老李维修。该电工停下绞车上级电源, 上好闭锁, 并打开绞车电源开关开始检修。然而, 他并没有完全按照电器维修的规程执行, 在打开绞车电源开关后, 并未按规程中所要求的“用专用验电笔验电, 并放电后再进行维修”规定去做, 而是直接用手验电准备维修, 导致触电身亡。
心理原因分析本起事故直接原因是该电工的违章冒险作业行为, 而在行为的背后是受害者的麻痹心理。该职工受过电工安全技术培训, 从事电工工作也有10多年, 自称技术高超。但他麻痹心理严重, 常不按规程作业, 也有过侥幸事故发生的经历。这次维修前, 他能停掉上级电源并加上闭锁, 说明在执行规程上有些自觉性。而由于他的麻痹轻视心理, 没有把相关规程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这是造成此悲剧的主要心理因素。
案例2短路电弧导致重度烧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回采工作面1名实习电工带电操作, 形成短路性电弧, 造成重度烧伤事故。当日早班, 该实习生与其带徒师傅一起检修电器开关, 检修完毕后, 设备达到完好状态。师傅为教其学习维修技术, 又再次打开开关进行演示, OSH Overview告知整定方法, 并让他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去做, 严禁带电作业, 不可有半点马虎。当天, 师傅有其他事暂时离开, 告知实习电工不可乱动。但师傅走后, 该实习生好奇心强, 又打开电气开关, 试图学师傅搞搞测量。然而, 该实习生在设备带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元件时造成短路, 产生电弧, 将他面部及身体裸露部位严重烧伤, 酿成不幸后果。
心理原因分析受伤者为技校刚毕业的实习电工, 性格外向, 做事粗心好冒险, 好奇心强, 喜欢表现自己。本起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受伤者的好奇心理和冒险性格所致。
惊慌
事故经过
案例1一处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即将发生大冒顶, 冒顶现场发出巨大声响, 工友们大声呼喊“快跑!”大家都迅速地往正确的逃生方向跑去, 却有1名工人行为惊慌失措, 朝冒顶方向跑去, 结果被冒落的顶板埋压, 致死。
案例2某工地1名木工, 因私自接电锯电源开关时不慎触电倒地, 电工刘某发现后惊慌失措, 忘记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和用不导电的绝缘物件救助触电者等规定, 而是立即伸手去拉触电木工, 自己也触电身亡。
关键词:调车作业;事故;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U2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31-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的不断改进和铁路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铁路交通事故呈现出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但铁路调车事故仍然居高不下,调车作业安全是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根据一起典型事故案例对铁路调车安全进行分析,对铁路调车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二、案例经过
2009年6月3日22时56分,某局车务段在Y站调车作业未按规定对临时停留在站内到发线7道1组5辆车采取防溜措施,致使该组车辆发生溜逸。溜逸车组经由Y站41#、39#、37#、19#、9#、7#道岔,越过Y站下行进站信号机97m进入区间,溜逸过程中将37#、19#道岔挤坏,走行891m,构成机车车辆溜入区间一般C类事故(C11)。
三、原因分析
(一)Y站调车长在调车作业中严重违反《技规》第242条“一批调车作业中临时停留的车辆,须拧紧两端车辆的人力制动机或以铁鞋(止轮器)止轮”和《技规》第232条“调车作业摘钩时,必须停妥,采取好防溜措施,方可摘开车钩”;违反了《行规》第61条第2点“配有调车机车的中间站到发线、调车线的停留车辆,须按规定采取拧紧两端车辆的人力制动机或以铁鞋(止轮器)牢固固定”;以及《站细》第77条第二点“一批调车作业中临时停留车辆,应拧紧人力制动机或使用防盗铁鞋止轮,遇人力制动机故障时,使用防盗铁鞋或紧固器止轮”,违章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Y站所在局调车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附件3第四款第五点提出的“作业中,必须严控临时停留车的防溜措施;作业后,把关人员必须督促调车人员对停留车按规定做好防溜措施”,Y站未对该批调车作业防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盯控,造成现场调车作业严重失控。未采取有效的盯控措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四、铁路调车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制定调车作业现场细化措施。
本案中,未执行调车联控,未落实防溜措施,调车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及措施未落到实处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确保调车安全,务必制定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一是研究制定站段调车关键作业环节安全控制细化措施,从作业组织、计划编制、计划传达、作业前检查、准备进路、信号显示、侵正调车、速度控制、车辆防溜、作业过程监控、规章制度执行等关键环节上控制不安全因素,堵塞管理漏洞。二是对关键时间、关键设备、关键岗位、中间站侵正、防溜、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无调车信号折返或压调车信号原路折返等关键环节细化卡控措施。确保调车作业的安全。
(二)提高调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本案中,“两违”问题突出,调车长在整个调车作业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蛮干,严重违反《技规》、《行规》、《站细》等多项规定。
部分车站调车作业量少且没有发生过事故,还有部分车站某些时间段调车作业量也相对较少,从而造成职工缺乏忧患意识,对调车作业不够重视,作业中易产生违章违纪现象,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最终影响作业安全。
因此,定期开展调车安全专项整治,查找职工“两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和先进管理单位表彰会的形式,通过“正反典型”对比,吸取事故教训。
采用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机制,促进调车人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和提高实作技能。学习和培训要突出必知必会、应知应会和应急处理办法等内容,优组合,提高班组整体作战能力。
调车工作是具有脏、险、苦、累等特点,又处于事故多发区域,高素质合格的调车作业人员能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能注意作业进度,把握关键钩数,遇到问题及时提醒和解决,保证调车安全。
(三)强化调车作业中的干部盯岗。
本案中也侧面反映了Y站干部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对调车作业防溜工作进行重点盯控,及时督促调车作业人员按规定对调车作业过程中停留车采取防溜措施,致使现场作业严重失控。
在调车作业过程中,盯岗干部采用通过远程监控、流动监控、现场指导等形式检查、指导、写实、考核作业全过程,规范干部管理行为和职工作业行为,帮助职工养成自觉遵章守纪良好的作业习惯,逐步实现作业中自控、互控和他控有机结合。
(四)增大对调车设施的投入。
车站站场设计时,偏重于接发列车,线路的配备主要从接发列车方面考虑,不设牵出线和没有足够的隔开设备容易造成事故瞬间发生。
对调车机车安装监控记录和防撞土挡装置,集中区调车实行钩钩联控,非集中区执行要道还道装置,为作业量大的中间站配齐平面调车灯显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都有利于提升调车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蒋玉国.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分析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09(03)
[2]张涛.浅谈中间站调车安全[J].铁道运输经济.2002(09)
【交通事故案例】推荐阅读:
交通事故案例讲解01-16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案例标准案例11-30
交通事故与工伤赔偿案例12-08
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12-12
车辆交通事故案例分析01-07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07-07
18 防止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11-06
《交通事故法律指南》06-03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06-25
交通事故办案程序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