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篇1

[作者] 居李

[内容]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围绕着同一话题,引起大家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意见分歧,有师生看法不一,有教师观点相左,有教师见解与语文内容或权威观点产生矛盾。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较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如何运用比较法在课堂上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解决学生的意见分歧。学生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致,这在语文课堂上是最为常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常会针对一个话题据理力争,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每遇此况,我都注意认真揣摩他们意见的缘由和思想,去发现他们的“之所以然”,以便对症下药。例如分析“临事而迷”这一成语的词性及关系时,学生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偏正式动词短词、并列式动词短词、偏正式形容词短词、并列式形容词短词。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答案?我只是把四个答案板书黑板上,不急着公布谁是谁非,因为留着悬念倒有利于诱发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临事而迷”的意思,这里关键是弄清“迷”是何义。“迷”是“迷惑、糊涂”的意思,它一般不能带宾语,同时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反映了形容词的词性特点。进而我又组织学生回顾偏正与并列两种关系的特点,加以比较区别。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比较辨析,教师未下判定,学生却已经找到了正确认识,一致认定“临事而迷”是偏正式形容词短语。得出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我还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从而掌握在课堂上已经演绎过的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训练,不仅弥补了有关知识的缺漏,还纠正了以往解题的错误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了分析能力。

解决师生之间的意见分歧。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师生平等。我经常向学生宣传做学问应该不“唯书”,不“唯上”而“唯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认为做学问除了要谦虚外,还要有破除迷信,敢于怀疑,勇于向权威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倘若养成勤思考、常比较、敢质疑的习惯,那么不仅能克服死读书的僵化局面,还有助于他们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自觉辨清问题的是非,提高自学能力。这有助于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同步提高,真正起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积极作用。另外,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他们与教师开展学术争论,并不影响教师威信,反而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更亲近教师,信任教师,这无疑为“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润滑剂,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师生分歧意见的比较,有利于教师捕捉学生偏见的根源,一旦发现,教师就紧追不放,授之以理,这也可以说是“欲擒故纵”吧。当然,让学生充分发表议论,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促进,必须在课前课后多花时间,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处理更科学。有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错误见解,以刺激学生据理力争,在课堂上形成唇枪舌剑的局面,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学好语文这门功课的欲望,而且也造就了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和胆略。

解决教师之间的意见分歧。调换课任教师在教学中是常有的事。新任教师复习旧功课,难免遇上这种情况:对某知识或某问题的看法与前任教师的意见不尽统一,甚至有严重的分歧。那么学生该听哪位教师的呢?面对这种棘手的问题,我的态度很明确,教师的看法不意味着永远正确,它只代表一家之说。面对不同意见,学生自己要动脑筋,比一比,想一想,谁更有理就听谁。记得组织学生复习宋代名家范仲淹的佳作《岳阳楼记》时,翻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句话,我的`译文是:“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的雄伟景象。”或者“这就是岳阳楼(所面临的)雄伟景象。”而前任教师的译文则是“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当学生无所适从时,我坦率地告诉他们,语文老师意见不统一是常有的事,做学问不应盲从,要肯动脑筋,比较两个译文应好中选优。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上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的对象显然是洞庭湖,而不是岳阳楼,那么下文中的“大观也”能说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吗?当学生通过比较获得满意答案后,还认识到学海无涯,文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认识到要想获真知,就要善于比较选择,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全面、更准确、更透彻的理解,从而真正消化和掌握。

解决教师与课文之间的分歧。“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常以此告诫学生要正确对待书本,树立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的观念,这样才能避免死读书。我鼓励他们在虚心学习的同时,对课本里的某些不合理的内容要敢于怀疑,并大胆指出。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教师就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平时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大胆地“以书为敌”,我特别注意去发现书中一些明显的谬误,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去比较鉴别,判断出谁是谁非。课文中对成语“油然而生”作如下解释:“形容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于这个解释,我不敢苟同,查询了几本词典后,更增添了决心否定它的信念。于是,我告诉学生,书上对“油然而生”的解释不妥,并造句说明――假如我们在黑夜时听到怪异的声响,或者突然遭受亲朋好友的误会,那么一种恐怖的心情或痛苦的情绪就难免油然而生了。所造的句子情理上无可挑剔,那么若照课文上的说法,所谓的“恐怖”或者“痛苦”又是属于哪一种好的“思想感情”呢?这种归谬法的推理和比较立即否定了课文中的说法。仅此我觉得还不够,树立正确的观点还要进一步以理服人,我对学生说,“油然而生”原指油在加温时达到一定的温度,其液体自然而然往上涨溢,后来人们借此来形容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刺激,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油然”侧重表现自然而然的精神状态,而不在于限制感情的好坏。我的道理论证让学生心悦诚服了。前几年初中课本中载有朱德元帅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其课文题目为《母亲的回忆》。我把这个题目交付给学生讨论,让他们联系课文内容作比较。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对《母亲的回忆》这个题目产生了怀疑,师生达成共识:只有把题目改成《对母亲的回忆》或《回忆我的母亲》,文章的题目与正文内容才能达到一致。近年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果然改成了《回忆我的母亲》。许多学生在事实面前领悟到,尽管是名家名篇,其 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也并非天衣无缝、白玉无瑕,只要肯于思考,敢于怀疑,勤于比较,读书就能读得主动,读得灵活,读出真谛。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比较法,运用

什么是比较法?新课程教学论这样说:“教师提供相应的目标和比较对象, 让学生自己去比较, 通过比较使学生自己明确不同课文思想内容与写作方法等的区别。”[1]所以在此所讲的比较法,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 以学生已拥有的学习资料为基础, 筛选与原资料有关的其他资料读物, 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比较、区别, 从而拓展阅览面、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 我针对如何在教学上运用好“比较法”去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比较法”教学的事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语文科用来作为比较的资料篇幅一般都较大, 如果事前不准备充分, 课堂上要用时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且临时手抄又浪费时间, 使课堂教学目标不能按时实现, 所以事前准备是搞好“比较法”教学的关键, 而怎样做好准备工作又与各校的教学条件是分不开的。

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具做准备, 是最好的办法。比如, 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 可以用电脑下载相关的音频视频, 以备比较朗读或欣赏意境时用;在进行各种文段的教学时, 可以链接或下载你需要的资料以备用, 届时将原来的资料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进行比较;或其他需要学生抄录的东西, 都可以在电脑中储存。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多媒体的教学条件, 所以, 在进行准备时, 可以用手工油印的文稿, 而内容较少的资料, 可以事先抄在小黑板上, 或者用毛笔抄在白纸上 (字号大小视学生视力状况而定, 成本不大, 还可反复使用) ;当然, 如果用来比较的内容较少, 那就不用专门的工具准备, 只需要以教师平时的知识积累做准备即可。有了这样的准备, 上起课来需要学生进行比较时, 就能“有备无患”了。

二、“比较法”教学的范围和内容

比较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可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去安排。

(一) 在字词教学上, 如学习“辍”、“馨”、“湍”、“慑”这类字时, 为了预防学生因字形相近而写错别字, 可分别用“辍—缀—啜—掇”, “馨—磬—罄—謦”, “湍—惴—揣—喘—踹”, “慑—葺—揖—辑”等字来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一比较, 学生写错字的概率会大为减少。

(二) 在诗歌的教学中, 理解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 但有时单纯一首诗歌, 学习起来未免显得单调和抽象。这时, “比较法”教学可就能帮上大忙。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时, 我们可把它与夏完淳的《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和革命先辈陈毅的《梅岭三章》之〈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来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 既可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所抒发的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又可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其知识贮备。

(三) 在进行文段教育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 用比较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 抽取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与《醉翁亭记》的选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来进行比较, 并设计如下习题进行训练“1.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相同的特点: (1) 都抓住______特征和______来写。 (2) 都能把______和______结合起来, 而且各节都是先______后______。2.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不同特点主要有两个: (1) ______不同, 《岳》文段写景______, 《醉》文段写景概括简练。 (2) 同是写情, ______不同。《岳》段写的是______的思想感情, 《醉》文段写的是作者______的心情。3.《岳》文中与《醉》文‘野芳发而幽香’和‘乐亦无穷也’两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语句分别是______, ______和______。4.下列各句相同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不同的修辞手法依次是;______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 _____。 (1)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2)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3)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4)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2]这样一比较学习, 既可以达到巩固对原文知识的掌握, 又可达成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对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四) 在作文教学中, 使用比较法同样能取得好效果。如我在辅导学生写作“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时, 在完成了必要的铺垫后, 我找出几篇同类作文的开头进行比较: (1) 信任, 是一股吹散你烦闷之气的春风, 是一股滋润你情感干旱之地的甘露, 是你在孤单无助时一声带着暖意的问候[3]。 (2) 你被别人误解过吗?你误解过别人吗?你能说出不被信任的感觉吗? (3) 我曾因不良行为而被同学疏远, 并由它而导致心理的自卑和封闭, 但上星期班主任把班会费交由我管理时那番充满信任的谈话, 使我拨去了心头的阴霾, 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学生把自己的写作思路与之进行比较, 很快就安排好了自己的习作开头。有了好的开头, 就成功了一半。

三、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比较法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有人提出疑问:在教学中, 教师过多地列举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 是否会让学生迁就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果真如此, 教师就违背了教学的规律。所以“比较法”不能作舍本求末的比较, 而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领悟能力做力所能及的拓展训练。“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 在语文教学中, 离开教师高质量的主导,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4]所以, 在学习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点拨, 避免学生做没有方向地主动, 既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外, 在进行“比较法”教学时, 教师应熟谙和遵循遗忘规律中的前摄抑制及倒摄抑制的原理。“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倒摄抑制。”[5]所以, 在进行比较时不能只强调对原有材料对象的注意而减少对比较对象的注意, 从而导致徒劳无功的比较;也不能过分强调对比较对象的分析而干扰了对原有材料的识记, 从而导致喧宾夺主的结果。

四、“比较法”教学的效果

我曾经对所教班级做过专项调查, 比如在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 未做比较, 虽也有所强调, 但要求学生说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区别时, 只有5%的学生能做针对性的回答, 而当把它和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了比较后, 这个比例提高到90%。另据问卷调查反映, 100%的学生都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法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一定的针对性, 而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 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挖掘学生的思想深度,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科成绩。

参考文献

[1]周立群, 庞车养.与新课程同行: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169.

[2]符大舜.语文阅读感悟和积累运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8:200.

[3]李肇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复习指导.语文.[M].珠海:球海出版社, 2010.12:110.

[4]郭根福.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法[M].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4.5:102.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篇3

一、作家的比较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立足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首先要知人论世。因而第一单元就是知人论世,全面地了解作家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才能更好的欣赏文学作品。在这个单元里介绍的作家有:白居易、屈原、鲍照、陆游、陶渊明、杜甫和李白等,课本把他们的诗作放在一个单元。那么,在讲课时,先总体了解作家环境与其风格特点,为了让学生的记忆有条理,因此在介绍作家就使用了比较教学法。就先把李白和杜甫进行比较,一个浪漫豪放,一个沉郁顿挫,虽说生活的年代相同,但是作品风格不同。在讲解作家时,就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来介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同一时期的作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之后,又将白居易、陆游、陶渊明、杜甫和李白比较,让学生了解,同一时期的作家的诗歌语言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样,知人论世,全面了解作家,把握作者的生活时代,才能更好的分析作品,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诗境的比较

诗歌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体,那么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就必须借助物象,通过物象营造一个意境来体现。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对于鉴赏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就选读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岳阳楼记》和王维的《积雨辋川庄记》等。如在教学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进行比较赏读,《夜归鹿门歌》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归隐的情怀志向,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一种独到的意境。而《归嵩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将作者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体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路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归结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在讲课过程中,就先制作一个表格,表格分别从景象、物象、意境和情感几个方面将这两首诗进行比较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将诗作从这几方面进行填空。最后总结《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点,区分彼此的差异。

三、艺术手法的比较

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形象性,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艺术形象在不同艺术作品中有复杂的表现形态。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四单元所选的六篇散文都以形象性取胜。《庖丁解牛》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项羽之死》是一篇传记散文,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出项羽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讲解本单元时,就将这两篇散文的两个形象拿出来进行比较学习,特别是塑造他们的形象的手法。庄子善于通过动作、场面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庄子的笔下,庖丁解牛的动作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让人感受到庖丁解牛动作的熟练。而司马迁塑造的项羽,则是另外的一种风格了。《项羽之死》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垓下之围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形象,东城快战主要通过语言刻画项羽勇猛无敌的形象,乌江自刎中通过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在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时,也可以采用比较法教学,通过比较观察,体会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把握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

四、语言的比较

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因此语言是文章的精髓。比较教学《六国论》和《伶官传序》,这两篇文章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创作于同一个时代,所以在比较中可以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在此,就语言方面来比较。《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论点明确,论证严谨,切中时弊,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言简意赅,采用了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为了论证的需要,文中有时直书径言,有时设问辩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而《伶官传序》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的政论文,为在世和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没有生硬的说教,语言上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在叹惜庄宗败亡时,也没有惋惜之意和责难之意,反而义正辞婉。全文从“呜呼”起笔,一叹再叹,以叹贯穿始终。在文章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使文章抑扬顿挫,对仗工整的骈句运用,造成的对比气势,整散句的结合,错综有致。文笔酣畅委婉,语言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内容的更新,把比较法用于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能进行多篇课文的学习。比较教学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也能激发学生钻研的兴趣,启发他们拓展知识的广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篇4

要会货比货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运用的探讨

四川省渠县龙凤乡中心学校

罗江锋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已昭然若揭,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水平。那么,如何化知识为能力呢?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竭尽所能,教法层出不穷。我认为比较法仍是一个可取之法。

在思维过程中,依比较的形式可分为前后比较(纵向比较)与同时比较(横向比较),也可以分为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这些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操作运用这些比较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却是一个“永不止境”的话题。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做法是:

一、化整为零,进行分解比较

事物是复杂的,由许多部分组成。其内容越是艰深、广泛,比较的难度越大。由于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和比较经验的限制,在复杂的“整体”面前往往会显得茫然不知、无从下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影响

4文大钱,突出了孔乙己高傲不能,不复聊生的惨状,揭示出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

不同课文之间,也可以进行点的比较。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与《变色龙》进行比较,抓住两文主人公性格的共同特征“善变”这个点比较。《我的叔叔于勒》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变色龙》围绕”金钱“而变,比较归纳出《变色龙》一文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安塞腰鼓》与《观舞记》也可以从某一点上进行比较,前者描绘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的一场表演,其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蕴含了旺盛的生命力;后者以卡玛拉姐妹婀娜身体传达的不可言语的美的旋舞。两者形成对比,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两种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本质区别,又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抓住关键,从点比较,以点带面,能够克服“大而全”、讲不完、道不尽的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并给学生以春风拂面,别有洞天的感受。

三、涉及范例,迁移比较

迁移比较是指教师找准具有可经比性的题目,根据比较的目的确定探求的问题,精心设计范例的学习步骤和方法,供学生学习时参照比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发展思维能力。正如某大学教授说:“我们给学生的不仅是猎物,而给学生了一把狩猎的猎枪。”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比较意

些图画分别写上“不知狗的主人是谁”、“将军家的狗”、“不是将军家的狗”、“是将军家的狗”、“又不是将军家的狗”、“将军哥哥家的狗”。利用图画把奥楚蔑洛夫变“色”的情态展示出来,通过直观比较,认识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奴性。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利用网络搜集图片,展示罗布泊两个时间段的图片(昔日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今日鸟飞不下、寸草不生、神秘的荒漠),展示两个时间段的胡杨,再展示青海湖、月牙泉的现状图。在强烈的视觉对比中能够让学生明白开发要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要有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达到环保宣传意图。„ „

运用比较方法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比较的知识内容要有可比性,不能牵强附会,比较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突出重点,不必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二是比较要先确定标准。没有标准,无法进行比较;标准不一致,也无法进行比较,否则会产生错误。

比较导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5

[内容提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教学机制理论和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比较导读法”的四点策略:①移花接木——努力创设可比的语言环境;②瞻前顾后——努力挖掘课文内的可比素材;③牵线搭桥——努力联系课文间的可比层面;④旁征博引——努力借用课外的可比素材。实践证明:“比较导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从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源头。

[关键词]:比较导读 阅读教学 四点策略 正文:

《苕溪渔隐丛话》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唐朝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而后,又想把 “敲”字改用“推”,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动作。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就向他说明原委。韩愈经仔细思考,说用“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选用最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表达情感。

其实,“推敲”就是比较。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了解事物的共性和个性,认识事物本质。

在阅读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阅读大量语言文字材料,去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语言现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规则,最紧要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

“比较导读法”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恰当、合理的比较,引导学生透视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这一方法的运用,能帮助我们“透过各种语言现象发现和掌握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敢比、善比的意识和习惯。

几年来,通过自己教学实践,觉得在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运用“比较法”导读。

一、移花接木——努力创设可比的语言环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内容,能体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其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我们可以变换相应的内容,营造新的语言 环境来比较、体味。主要方法有替换字词进行对比、调换语序进行对比、删减字词进行对比等。

1、替换字词进行对比。

替换句子中的字词,把替换后的句子与原句对比,能清晰地展示被换字词的作用和含义,使学生体会语言的分寸感。

例:课外阅读课文《视死如归》一文开头讲了王若飞被捕后,敌人要他“招”出党的机密。王若飞坚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为了理解“抠”的意思和在文中的作用,可这样比较导学: 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抠”的意思。(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挖。)

②句子中,如果不用“抠”,还可以用什么字?(还可用“擦”、“涂”、“拿”、“划”等。)

③引导学生一一代入句子中,联系上下文朗读比较体会。

经过比较,学生体会到用“擦”、“涂”、“拿”、“划”等词不如“抠”字有劲,一个“抠”字凝聚着王若飞对叛徒的憎恨,对党的忠诚,充分表现了他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品质。

教学时,多进行替换字词的训练,对于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当,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无疑是有效的。

2、调换语序进行对比。

调换原语言的顺序,把调换后的句子与原句进行对比,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例:《草船借箭》中有一句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教师在朗读时,可调换语序,把“一定不敢”读成“不一定敢”.这两句话虽语序微异,但语义却大不相同。“不一定敢”是一种猜测,表明诸葛亮把握不大;“一定不敢”表示非常肯定,表明了诸葛亮胸有成竹,料事如神,从而突出他的神机妙算。

3、删减字词进行对比。

有时,为了体现某一字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和作用,可先把这个字词删减,使原句与删减后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其含义和作用,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使学生体会语言的情味感。

例:《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晚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为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好像”一词在文中的作用,可这样教学:

①出示“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今晚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让学生细读。

②问:花生米增加了吗?(学生觉得并没有增加。)

③让学生把“好像”一词加上,细细体会句子意思。问:花生米增加了吗?学生认为花生米增加了,但增加得很少,少得让人看不出来。通过删减“好像”,前后对比,学生了解到,即使多了一个人吃,总理吃的花生米还那么少,可见,平时总理吃的还要少。作者借助“好像”突出了周总理一夜劳苦工作后的俭朴生活。

二、瞻前顾后——努力挖掘课文内的可比素材

单就一篇课文而言,其中就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内容和可比的素材。教学时如果能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进行比较,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领会其写法上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比较中发展了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1、抓住内容类似处进行比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小学儿童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差别。”即所谓的比中求同,同中求异。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指出:只有比较,才能为“求异”打开通道,在“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中切磋推敲,以达到发展语言、激活思维的目的。研究文章内容的类似处、相同处,进行剖析比较,让学生在比中求同,同中求异,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中求异 通过挖掘、比较文章中一些内容相同处,可以深刻揭示其所蕴含的不同含义。

例:《林海》一文中“亲切、舒服”共出现了三次,尽管其字面上并无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三个“亲切、舒服”,可运用比较,让学生在相同的语言中领悟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可抓住“什么使作者感到亲切、舒服?”这一问题来教学,而后比较三次“亲切、舒服”作者是缘何而发。

“亲切、舒服”第一次出现是当作者走进森林,看到兴安岭的美景后发出的,这是触景生情,由景而发,情绪虽然激动,但是纯自然的;第二次出现是当作者得知这景的美并“不空洞”,是和“社会主义建设结为一体”时发出的,这就不是纯自然的了。这种由事而发显然要比第一次的由景而发深刻得多,丰富得多;第三次这种情绪的抒发最为深刻,因为他是为这时的“人”之所为而抒发的。这时的人没有自毁资源,而是“一手砍,一手栽”,“综合利用”,这是对民族、对后代的高度负责,是值得大力称道的“义举”,因此作者这时更感“亲切、舒服”。“亲切、舒服”虽不是文章的中心,但经过它层层比较,迭次提示,最终与“兴国安邦”这一主题联系起来,且又将原本不相关的段落联系起来,使整个教学深刻有力,自然顺畅。

比中求同 在研究类似处的比较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出文章在内容上、写法上的许多相同点。特别是发现文章写法上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但在比较前,要有大量细致、巧妙的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下面是一则精彩的教学实例:

《火烧云》的4—6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作者分别把火 烧云比作“马、狗、狮子”。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大家看着第4自然段。我问,大家答。(教师连问三个问题:“天空出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它是怎样变化的?”由于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对答如流。)

师:还记得老师刚才问了哪几个问题吗?(学生回答)大家看着第5自然段,我请一位同学像刚才老师那样问,其他同学答。

一学生把刚才老师问过的三个问题重新问一遍,其余同学根据第5自然段作答。

第6自然段教师则让同桌按照上述三个问题互问互答。

师:到现在为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生踊跃举手)

生:我发现这三个自然段都先写了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再写它的形状,最后写它的变化。

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从“扶”到“放”作好铺垫,最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这三个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水到渠成,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和背诵。

2、联系前后变化处进行比较。

文章的变化主要指文章中文字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围绕同一主题引申演变的。教学时,抓住这些变化处比较分析,能更好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中心和主题。

例:《小珊迪》一文开头写小珊迪请求“我们”买他的火柴。其中小珊迪的三次变化的语言最能表现他内心的感受。抓住这三次语言进行比较剖析,能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小珊迪饥寒交迫的困境。

①找出小珊迪的三次语言,读一读。

A、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B、“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孩子可怜地请求着。

C、“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②找出三句话中描写小珊迪语气的词,比一比。

学生细读比较,很快感受到小珊迪从“请——请求——乞求”的语气变化。第一次是“请”别人买,第二次是“请求”别人买,第三次是“乞求”别人买。透过这些变化着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小珊迪是多么希望卖掉一盒火柴,用来换点吃的,缓冲一下饥饿对自己的折磨。通过比较,突出了珊迪的可怜,唤起学生对他的同情,对剥削制度的痛恨。

3、研究语意潜匿处进行对比。

有的课文里有些句子从表面上看是对事实或景物的描述,实际上可能饱含丰富的情感,潜匿着深刻的内涵。在这些语意潜匿处进行研读,抓住可比素材进行剖析比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准确性

例;《少年闰土》一文中把一个聪明、健康、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展示给读者。课文一个显著的写作特点,就是将两个孩子——“我”与闰土 对比起来写。闰土知道的事多,会干的活多,知识丰富,而“我”却“素不知道天下有如许五色的东西”;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却生活在“只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高墙大院中„„

课文对闰土的描述较为详尽,但对“我”的描写却只有只言片语。因此可引导学生挖掘文中潜匿的语言素材,展示一个完整的“我”,并与闰土进行对比,来突出人物各自的特点。教学时可如下操作:

①闰土是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归纳。)②与闰土相比,“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少年闰土 —— “忙月”的儿子 —— 海边农村 —— 知识丰富 —— 健康活泼„„

“我” —— 少爷—— 高墙大院 ——“素不知道”—— 体弱神呆„„

③为什么同是少年,“我”和闰土相差会如此巨大?

这一研读比较,不但完整展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挖掘了人物特点形成的根源,培养了学生概括、归纳、比较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牵线搭桥——努力联系课文间的可比层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教师或学生,对一篇文章、一个单元的教、学情况,对其它文章、单元的教、学毋庸置疑地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加强课文间的联系,加强课文间字、词、句、段、篇的比较,能使学生从知识的整体结构把握所学内容,从而使教学达到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统一,局部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1、加强课文间字、词、句的比较。

例: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单元阅读训练目标是认识过渡句(段)。教学完这一单元后,为了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一单元训练目标,可联系其余课文中的过渡句(段),进行比较归类。

①要求学生找出本单元中过渡句(段),能找几句就找几句。(8人为一组)

②学生课后划找,组间互相交流。

③学生比较过渡句(段)的异同,归类。

通过前后联系、比较、归类,学生自然而然发现了过渡句(段)的一些基本规律,这对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益处颇多。

过渡方式举例 用关联句过渡

①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② 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海底世界》 用问句过渡

①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世界》 ②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鲸》 按地点的变化过渡

①穿过大厅,走进了大礼堂。——《参观人民大会堂》

②离开果园,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秋游景山》

③我们从坝顶乘电梯下了大坝,钻进水电站的心脏——电机房。——《参观人民大会堂》

按时间的变化过渡

①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将相和》

②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我盼春天的荠菜》

③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三顾茅庐》

用过渡词过渡

①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庐山云雾》 ②特别是太阳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绚丽动人。——《庐山云雾》 ③最美丽的是那鲜艳多彩的池水。——《五彩池》

2、比较课文间写法上的异同。

文与文之间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的方法和写作特点。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规律,促进其读写能力的提高。

如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里有几篇写人的记叙文。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异同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提问:《我的战友邱少云》、《少年闰土》、《三顾茅庐》都是写人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篇的写法?三篇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外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的神态?这些侧重点都是根据什么样来确定的?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索,人人动脑、动口。在分析、比较、鉴别中,不仅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口头表达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到了这类文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同时又使他们感受到“文无定法”却“有法可循”;“有法可循”却又“文无定法”,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旁征博引——努力借用课外的可比素材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有些课文中的一些难点,教师尽管讲的透彻,但学生依旧似懂非懂,如能巧妙地借鉴课外的一些人或事,进行比较辨析,能收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例:《赵州桥》一文中,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与作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赵州桥与一般的桥对比进行教学。

出示“赵州桥”与“一般的桥”的图片。

师:大家看“赵州桥”与“一般的桥”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赵州桥和别的桥不一样,一般的桥桥下有桥墩,赵州桥没有桥墩。

师:赵州桥只有一个什么呀? 生: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师:对,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想想有桥墩与没桥墩有什么区别?

生:河中有桥墩,费石料。

生:而且桥墩容易被船只撞坏,从而影响桥的寿命。

生:赵州桥没有桥墩,来往船只可畅通无阻,而且拱形的大桥洞看上去也很美观。

师:继续比较,还发现了什么?

生:一般的桥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赵州桥有。师:两边?哪两边?讲清楚好吗?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对,这是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再仔细观察,联系课文,想想小桥洞有什么作用?

生:小桥洞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而且当大水来时,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更安全、“长寿”。

对比后,学生很容易找出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以及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比较导读,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方法。

如在教学《时光老人的礼物》时,可结合实际,让学生谈谈与课文中所要求的相比,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在对比中找出差距,催人奋进;学完《小珊迪》、《小音乐家扬科》、《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课文,可让学生联系自身与文中的主人公的遭遇进行对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在平时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也可运用比较法来教学。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读一读,比一比下面句子的异同.A、李刚是学生。

B、李刚是四年级的学生

C、李刚是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D、李刚是北京市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开始指导学生理解四个句子,并回答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接着提 问:请大家比一比,你们认为四个句子中,哪一句好?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第四句好,它写得具体;有的说第四句太罗嗦,第一句精炼、简洁;也有的认为第二句或第三句好。一时争论不休。

这时,教师重新提出“哪一句好”的问题。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句子的简炼和具体的程度,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实践证明:合理运用比较法来导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艺术精品集》 主编:王深根 宁波出版社

2、《语文教学例话》 主编:朱松生 金陵书社出版社

3、《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集萃》 主编:陈国雄 崔山东教育出版社

4、《21世纪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 主编:林乐远 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篇6

[摘 要]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的认知基础,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孩子在这基础上总结、组合、提升,从而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丰富的知识要传授给幼儿,不可避免的与“灌输”相关联。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幼儿被动的接受方式。幼儿接收到的概念往往是苍白、模糊、容易混淆的。

而采用“比较法”为抓手则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的思维、分辨来发现概念的本质,区别模糊的概念和经验,有效地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是上下互通,生动有个性的。充分发挥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着想。但我们也要避免无效的、盲目的比较。

[关键词]比较法、做中学、概念、内化、提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比较法”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的。而要区别就要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和本质上都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现象上的同一和差异一般来说是容易识别的,而本质上的同一和差异就不那么容易识别。在教学活动中,它将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的认知基础,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孩子在这基础上总结、组合、提升,从而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丰富的知识要传授给幼儿,不可避免的与“灌输”相关联。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幼儿被动的接受方式。幼儿接收到的概念往往是苍白、模糊、容易混淆的。

而采用“比较法”为抓手则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的思维、分辨来发现概念的本质,区别模糊的概念和经验,有效地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是上下互通,生动有个性的。充分发挥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着想。但我们也要避免无效的、盲目的比较。

一、认知冲突激发幼儿自主的比较

比较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科学概念的真正内化却需要幼儿自主地比较鉴别,这就需要老师找到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幼儿自主的比较学习。

金秋,园内一丛丛的一串红正绽放着娇艳的红色,煞是好看!孩子们每次排队经过花坛,总会被这团红色吸引,还忍不住要伸手摘上几朵。孩子们虽然喜爱一串红,可还未认识过一串红,看来一串红是孩子们一个认知的兴趣点,于是我及时组织幼儿开展一串红的认知活动。

一串红的名字很形象,与花的外形十分贴切,于是我先从一串红的外形入手。我把一串红的外形分解成茎叶和零散的花朵(其中花朵的颜色、花形多样)让孩子自己来拼贴成一串红。

首先从花朵中挑选出一串红的花朵,孩子们由于具备了观察经验,所以很容易就能成功完成了。其次是把花朵拼放在花茎上。花朵在花茎上生长的位置是孩子平时观察的盲点,也是认知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回忆和猜想进行摆放,有的把花朵放在花茎的梢上,有的把花朵拼成一团花球,有的把花朵连接成一条长长的花链。到底一串红的花朵是怎样长的呢?孩子们的不一致激发了孩子更大的探究欲,急切地想要知道正确答案。

带着疑问我再次让孩子们观察。这次的观察孩子们尤其地仔细,专注地看,用心地记。这下孩子们自信地拼出了一串红的样子,和一串红实物比较,终于成功了,孩子们别提多开心啦!这时老师加以总结:红红的花朵在花茎上整齐地排列成能一串,我们叫它一串红。孩子们一下就对一串红有了深刻的认识!

分析:

在一串红的认识活动中,我一改以往老师为“导游”带领幼儿按照老师的“路线”来被动认识的模式。采用挑出孩子探究点的方式,激发孩子自主地探索比较认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模式。

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经常观察一串红,对一串红的颜色和花形应该是记忆深刻,如果把孩子已知的经验作为认识的重点,那无异于“炒冷饭”,孩子一定觉得索然无味,探究欲不但不会被激发,反而就被泯灭了。因此,我没有把这作为重点,而把孩子观察的盲点(花朵的生长位置)以过孩子的自主操作、比较暴露出来。孩子在自主的活动中发现了争议和疑问,这无疑成为孩子想要进一步探索的催化剂。为了寻求答案,孩子的再一次观察更有积极性,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疑问的最终答案是孩子们通过努力自己寻找到的,孩子们更有成就感,对于自主探究活动更加青睐,积淀了孩子好的学习方法、探索精神。

二、运用多通道多感官比较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法”往往是单一通道的,比较的途径局限于观察、思考、分辨。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满足不了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建构自己的概念体系是通过多通道、多途径、多感官来整合的。

如比较认识水果的活动中,教师没有立即出示水果实物,而是拿出了水果的黑影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果?

幼儿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纷纷猜测讨论。幼儿:“是苹果。”教师:“你怎么知道的?”“我家里有的。苹果就是这样圆圆的。”立刻有幼儿附议,“是的,我也见过的。”“我还吃过呢。”“是苹果。”

但也有幼儿提出了异议:“是橘子!”教师:“怎么又是橘子了?你怎么知道的呢?”幼儿:“橘子是圆的!”此时也有幼儿附议。并且争论的声音更强了。

“不对的,橘子上面没有那个小柄的,苹果才有呢!”这个细小的发现给了许多幼儿定论的依据。

“到底是那种水果呢?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老师这才拿出实物苹果。孩子们立即欢呼雀跃起来“噢!~我猜对了,就是苹果。”

老师把苹果传给每个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再尝一尝水果。却没有立即要求让幼儿来表述什么。

接下来,老师出示橘子的黑影卡片,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是橘子!”老师问:“为什么你们都说是橘子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骄傲自信地说出其中外形的不同之处。这时老师拿出橘子实物,孩子们一片欢呼,活动室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老师再把橘子传给每个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再尝一尝。这次让幼儿讲一讲,橘子和苹果的不同。“哪种水果摸上去光滑?”“哪种水果是酸溜溜的?”“哪种水果果肉里的水多?”“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你还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

由于有了比较,孩子们的发现更多了。“苹果的皮薄,橘子的皮厚。”“苹果的肉是一大 1 块的,橘子的肉是一小瓤一小瓤的。”“苹果硬,橘子是软的。”……

其余几种水果,老师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区分不同水果概念。幼儿的认识兴趣由于水果的变换,小话题的变换而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通过自主比较,幼儿能抓住水果外形的不同特征,在不断地比较、辨别、认知、表述下,幼儿对不同水果的概念有了更清晰更深化的认识。教学效果明显好而有效了。

分析:

对于幼儿来说,接收新信息是多通道多感官的。教师正是迎合了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求,通过视觉的比较、触觉的比较、嗅觉的比较、味觉的比较来丰富各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有效地区分了概念间的不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采用“比较法”,围绕水果的不同特征,由幼儿自主地通过多纬度、多感官的比较,来抓住不同水果间最本质的区别,从而建立和深化水果的概念。

三、同中求异

在原有经验上进行知识累加或更新,从而获得的新概念。比突然进入幼儿认知领域的新概念更容易让幼儿接受。老师又选择得将新知识和幼儿的相关经验罗列出来,引导幼儿自主比较,帮助幼儿提升原有概念。这样做为幼儿掌握新概念搭建了脚手架。

比较点:

1、不同颜色的花朵

2、不同的花形(主要是花瓣形状和花瓣数量)

通过前期的观察,幼儿对迎春花有较深的印象,在活动中,孩子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认识状态。

我出示了许多不同花色、花形的花朵任幼儿观察比较,从中挑选出迎春花,通过观察比较,幼儿首先选出了所有黄色的花朵,看来,孩子对颜色的认识很敏感、很深刻。

在剩下的黄色花朵中,孩子挑选出近似迎春花的花朵,这过程里,孩子对花瓣形状出现过分歧,花瓣到底是圆的还是尖的,在出现分歧时,我没有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我让孩子们观察迎春花的放大照片,比较一下各种花片和照片中的花形,通过比较,孩子们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花瓣是稍尖的。

孩子们挑出稍尖的花瓣花形,满以为花朵找对了,任务结束了,就不再注意观察更细致的地方,这时,我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这些花难道真的都是迎春花了吗?再仔细看看哪里不一样?

经过老师的提醒,孩子们发现花瓣数不一样,有的三瓣,有的五瓣,有的六瓣,使哪一种呢?孩子们一下茫然了。“我们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孩子们说:“只要再看看照片就知道了。”于是大家再观察起照片,通过与照片的比较,数一数,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迎春花。

分析:

孩子们在不停地观察、比较、挑选中认识了迎春花的花形特征,在熟悉的花色花朵中比较鉴别出不同的花瓣形,在相同的花瓣形中比较鉴别不同的花瓣数,幼儿就是在不断地观察、比较、鉴别、挑选中不断调整,渐渐清晰,完善了对迎春花的认知、比较,帮助幼儿对事物进行鉴别,而鉴别的过程恰恰是幼儿对事物本质认识、区别、记忆的过程。

在熟悉的花色花朵中比较鉴别出不同的花瓣形,再相同的花瓣形中比较鉴别不同的花瓣数,幼儿就是在不断地观察、比较、鉴别、挑选中不断调整,渐渐清晰、完善了对迎春花的认知。

四、异中求同

许多事物表面看起来没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着共同点,这对幼小的小班孩子来说不易发现和掌握。运用比较法就能解决幼儿面临的难题。

在认识“雨具”的活动中,雨具的防水性是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老师:“在下雨的时候为什么要带这些雨具?” 幼儿:“因为他们不怕雨。” 老师:“怎么会不怕雨?” 幼儿:“因为他们没有洞。” 老师:“这件衣服(牛仔服)有洞吗?” 幼儿:“有,没有。”(意见不一)老师:“哪里有洞?” 幼儿:“看不见洞。” 老师:“你的衣服能挡雨吗?” 幼儿:“不能,会湿的。” 老师:“雨衣会湿吗?” 幼儿:“会,不会。”(意见不一)

面对幼儿迷茫的经验,我决定用比较实验来解决,先让幼儿摸一摸雨衣、雨伞、雨鞋,说说是什么样的?什么感觉?

幼儿:“滑的,光的,没有洞……”

老师组织幼儿做了三个小实验,把干燥的餐巾纸放进雨衣、雨鞋、雨伞里,然后放进水里,请幼儿观察这些雨具能否保护餐巾纸的干燥。许多幼儿都很担心这些雨具的防水性,可实验结果让他们兴奋不已。

分析:

活动中,比较法成为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雨伞防水性是在比较法中发现的,各种雨具的外行特点大不相同,可是他们之间却有着共同的防水特性,这个本质共同点也是在相互的比较中呈现出来的,比较得越多越细致,得到的答案就越丰富越全面。比较有助于幼儿总结经验,找到科学现象的本质原因。

中学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篇7

地理课, 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比较法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使用较多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类比法

就是把同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 就是以学生已学过的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为基础, 与新讲的地理知识进行比较, 以引导学生发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个性或共性。

二、自比法

就是对同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因为这种比较是从时间跨度上进行的纵向比较, 所以也称纵比。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自我比较, 可以揭示其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各个异同点, 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现在和过去, 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并分析研究其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

三、专题比较法

就是对一个单元、几个国家或几个地区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某一地理知识形成完整的概念, 便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且能够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四、综合比较法

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有关的地理要素作系统比较和全面分析, 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理要素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在讲述中亚及其国家时, 教师可采用列表的方式, 分别从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征、主要物产等几个方面与东南亚及其各国的有关地理要素相比较。运用比较法应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 在运用比较法时, 教师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2. 被比较的内容应该是同类地理事

物和现象, 切不可把无任何共性的两种或多种事物和现象随意加以比较, 否则, 将适得其反。

3.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难易

程度,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恰当选择与运用各种比较的方法。同时, 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尝试, 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使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篇8

一、求同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诗歌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重要板块,使用比较阅读法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悟诗歌的经典魅力。一是将比较法运用于诗歌主题思想的归纳方面。比如,在学习《卜算子·咏梅》时,我组织学生同时阅读王安石的《咏梅》,然后比较两位作家在梅的寓意上有何相似点。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首先是梅花绽放皆是在断桥边和墙角这些清冷之地;其次是梅花开放之际往往是无人欣赏之时;最后是两首诗皆突出了梅花之香气。二是在诗歌意象的归纳总结上。学完李清照《声声慢》后,笔者就有意识地遴选出其“姐妹”篇中的相关诗句,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在这些诗句中,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皆提到了同一物象——梧桐,然后笔者追问学生,梧桐有何共同寓意,通过求同之思,让学生体悟出“梧桐”有凄苦和悲伤之寓言。三是用于归纳作者的风格特征。有些诗或词人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或词,其中不乏不同风格的诗词,但总体来看,个人风格在其绝大多数名篇中皆有表现,洞悉诗人或词人在不同诗词中流露出的共性风格,有助于了解作者其它作品之内涵,如李白表现得飘逸浪漫,而杜甫显得沉郁顿挫,王维则有恬淡超然之性等等。

二、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如果说求同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那求异则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尤为重要,培养发散性思维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义,更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考量着教师处理文本和选用教学手段的能力。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为普遍,以小说散文阅读为例,在剖析人物形象或性格时,求异法往往能帮助学生抓住最佳切入点,厘清人物的鲜明形象,并以此为支点,在脑海里构建出人物形象的脉络图。

在讲授鲁迅的《祝福》时,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重点之一,学生往往无法全面了解,很难深入地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笔者便提醒学生比较祥林嫂两次去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候的差异。学生得出以下意见,第一次:祥林嫂是“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不过第二次是这样:“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顺着这个思路,笔者便引领学生再次用比较法进行深度阅读,祥林嫂两次做工时的表现有何差异?很显然,第一次,她很勤快,什么都做,人人都说她比男人还勤快,但第二次却是“手脚已没有先前那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最后再比较人们对祥林嫂前后的态度差别等等,通过这些细节上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所受到的来自个人命运和社会压迫所带来的双重迫害,同时在比较中进一步引申出文章的宗旨,命运对她来说是不公的,但社会对她的迫害更加残忍。

三、求同和求异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并用

求同和求异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教学思维方法,各有所长,究竟是采用哪一种方法,要看具体的阅读文本,这两种方法本身也不是互相矛盾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时这两种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兼而用之,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

上一篇:青协竞选部长演讲稿下一篇:公司合作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