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策略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策略(通用8篇)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策略 篇1

林如琰

(福建省福清市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摘 要:科学学习是通过支配材料,引起学生经历活动,从而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准备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科学教师在教学任务繁重的现状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点面结合,科学设计学生应备材料,从而避免教师布置学生自备任务的简单化与随意性。在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学生准备的难度,真正让学生成为有结构材料准备的主力军,让材料准备真正为科学实验探究服务。

关键词:科学课;材料准备;教师指导;有效策略

科学学习是通过支配材料,引起学生的经历活动,从而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学生操作的材料必须是精心设计的,必须有利于学生通过材料观察到与前概念相联系的现象,以形成新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课堂有结构材料的准备意义深远。然而,在平常的科学教学中,由于科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实验室材料不齐全,在有结构材料准备方面任课教师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准备材料作为科学课教学材料的补充不失为明智之举。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听到“带几种纸”“找几块岩石”“找几种植物的果实”“捡几片树叶”等很随意的只言片语。没有具体要求、细致安排,没有分析任务的难度系数,教师的指导呈现随意性。如此布置,要么任务难以完成,学生失去信心;要么带来的材料没有结构性,教师放弃使用,学生遭受挫折;要么材料不规范,利用效果较差,影响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对于指导学生自备实验材料,笔者以为应当从建构课程入手,通盘考虑,深入研究,然后给予学生精细地指导,这样方能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把握全局,点面结合

要提高学生准备材料的使用率及有效性,教师只有对全册的每一课的材料准备做到胸有成竹,充分地酝酿和思考材料准备要注意的每个环节,通览全局、由面到点,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准备,利用材料将学生探究活动引向深入,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放眼全册,面上序列化

所谓“放眼全册”就是教师在开学初要浏览全册教材,对每一课准备的有结构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还要把一个学期内该准备的器材和需要学生准备的材料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类,形成序列,再按实验课的顺序作有系统地排列、整理、打印,并张贴于所执教的每个班级的教室里。这样,教师放眼全册教材,有序梳理材料,学生对自己在这个学期中每节实验探究课要准备什么材料一目了然,也有效消除了学生准备材料的畏惧感。

附:

2.罗列性状,点上具体化

如果学生带来的材料与探究所需要的材料相去甚远,势必造成实验结论的误差,也会影响学生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对不同的.材料可能对实验结论产生的影响有足够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就促使教师对材料的性状,从温度、大小、长短、形状、种类、数量乃至采集的地点等方面都做具体的规定,对每个可能对实验产生影响的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真正让学生准备的材料为有效探究服务。

比如,《了解土壤》一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做“研究土壤的成分”的探究实验。学生把自己采集来的土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却怎么都看不到白雾,这就无法直观地表明土壤中含有水分。通过询问,我了解到这是因为学生所采土壤太干燥的缘故(由于那段时间长时间不下雨,加上冬季天气干燥,学生所采大都是表层土)。为了让学生对土壤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我对学生采集土壤的地点重新做了具体要求: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湖边、水塘边、小河边去采集土壤。这样,到实验时,土壤加热后的白雾上升的现象便非常明显,学生通过观察,清清楚楚看到了土壤中还含有水分。这样点上的具体化要求还很多,从以上《三年级上册实验材料准备一览表》便可以看出,不一一列举。

二、化繁为简,贴近生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的材料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因此,一个高明的科学教师总能化繁杂抽象为具体形象,尽可能地将材料准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教材中学生难以准备的材料转变为学生能够随手可得、信手拈来的生活物品作为探究材料,这样不仅有效提高材料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建立起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极大地降低了学生材料准备的难度。

1.选择学生熟知的材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教学也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有结构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秉承“来自于生活”的原则,这样才能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教材中的探究实验装置是:在锥形瓶中插上一根吸管,再在瓶口塞一块橡皮泥。根据往年的经验,这种装置在小组实验中要耗费大量热水,而且如果热水温度不够,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况且,用过之后瓶口的橡皮泥也不好清洗,因此,笔者以为这不是最理想的探究装置。生活中有没有可替代的实验装置呢?我想到了口服液的瓶子:它不仅容易获取,而且有着现成配套的橡皮塞和吸管,是绝妙的替代品。经过实验,事实证明口服液式的“液体的热胀冷缩探究瓶”瓶体小,吸管细,不用多少热水,瓶中的有色液体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探究效果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既方便又实用的材料,比如气球、矿泉水瓶子等,在许多课中都能用到。就以矿泉水瓶子来说吧,像“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中有什么”“声音的产生”“探究水的压力”等研究中都能用到它。在“空气占据空间”探究实验中,准备一个戳了孔的矿泉水瓶,一个没戳孔的矿泉水瓶,分别在矿泉水瓶口上套上气球,引导学生探究一个气球吹得大,一个气球吹不大的奥秘。在“探究水的压力”实验中,分别在瓶的不同位置戳三个孔,通过观察不同位置喷出的距离的远近,了解不同位置的水的不同压力。矿泉水瓶子对学生而言非常熟悉,随手可得。这样“一物多用”,也让学生懂得:一件普通的东西可以折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科学的探究可以无处不在。

2.关注孩子周边的材料

舍近求远不如就地取材。实践证明,材料的选择如果从学生周围的环境入手,更易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如,教学《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时,在学生了解叶的生长方式后,要进一步实地观察“互生”“对生”“轮生”这三种不同的叶生长方式的植物。有的教师选择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公园、野外收集材料。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完成得不尽如人意。我想,为什么不在校园里选择材料呢?于是,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准备材料作业――在校园中寻找不同的叶生长方式的植物,并记下它们生长的位置。这样学生热情高涨,全员行动。立马就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它周围的环境中的事物挂起钩来,不仅为形成“叶的生长方式”正确的认知做了有益的巩固和补充,更给学生一种启示:科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周围环境中,只要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就能有所发现。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参与科学材料的准备不是简单地说一句“带东西来”就算了,要想让学生自带材料成为一种习惯,并为科学探究服务,教师必须经过细心的准备和筹划,再加上有条不紊的安排、持之以恒的落实,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能得到保持,让所备的材料为课堂上的有效探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章兴波。谈小学生科学课实验材料准备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03)。

[3]林兆星。小学科学实验材料准备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09)。

[4][美]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5]沈辽。小学科学设计结构性实验材料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6]王修团。让科学课的材料准备轻松点,再轻松点:基于教科版小学科学的科学材料和仪器的模块化管理[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06)。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策略 篇2

理念先行的策略是指教师在备课前先要考虑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材的特点,学生及教学要求等。具体地说,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文本的特点,考虑可以渗透哪些教学理念,再去建构教学过程的一种策略。

就语文学科来说,它注重朗读与感悟,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让学生在语境中习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理念。但授课内容的不同,教师在备课前考虑的教学理念也应该有所不同,更多的应关注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

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共同的秘密》一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矿工们在帮助死难矿工妻子的同时又严守秘密的高尚品格,以及那位矿工的妻子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教师研读文本后便可从重点语句着手,贯穿学习、积累、运用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教学理念,构建语言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二、正确处理教材的策略

正确处理教材的策略是指教师在备课前要反复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排意图,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明确课时教学内容的关键点、突破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确保备课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策略。

首先,要把握整个小学阶段或一个学段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注意知识的相对集中和能力培养的梯度与迁移,掌握横向的听说读写与纵向的字词句篇在教学中的层递与螺旋上升的关系。第二,要明确单元目标,训练重点,单元中各篇课文在全册教材中的位置与作用,根据课文特点与学生的需要,通过比较、取舍、交融等方式,加强单元整体教学,把握训练的重点与梯度。第三,真正读懂一篇课文,包括了解内容,读懂主题,梳理主线,把握重点、难点,包括并作出全面的分析。

教师正确解读教材是完成高质量备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三、正确分析学情与教情的策略

正确分析学情与教情的策略是指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动机或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以及教师自身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价值观、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来构建教学过程的一种策略。

在学情分析方面,教师备课要心中有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要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着重思考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唤醒学生的大脑积极思考;把握学生认知中的矛盾,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在教情分析中,教师应有把握教材的能力,熟悉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对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深入的思考;了解自我的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预设教案;反思存在的不足。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要不断地调整、丰富、优化设计方案。

四、专业引领的策略

专业引领的策略是指凭借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各种资料以及同伴互助,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疑难问题或共同完成教学方案设计的一种策略。

英语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篇3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即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书面计划就叫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研究、教学内容的确立、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等。针对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和新课程要求,本文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 确定清晰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有效的英语教学目标首先要准确和明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英语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体现在摆脱“应试教育”和“知识中心论”的影响,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适度掌握,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新课程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以知识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需要强调的是,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在每一节课上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所侧重。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学目标也要随着课堂动态变化而发生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小的事件也可以成为教学的一个目标。

其次教学目标还要体现一定的层次和弹性。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的差异正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体现,教师应尊重并将其视为一种资源,一种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真正有所发展的基本依据。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情景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所以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必要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最后教学目标还要体现发展性,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发展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语言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英语语言的掌握轻学生的发展,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与认同。

要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实施发展性教学,需要教学目标有发展性,这种发展性的教学是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完整的教学。它注重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这也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 研究并理解学生

如果说脱离学生已有经验基础的教学都是低效的,那么在课堂准备阶段对学生的调查就是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把备课的重点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首先要深入地研究学生,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其次准确地理解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尊重并欣赏不同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偏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第三,差异地适应学生,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确保最低标准后,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精心设计多种类型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渠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一切适切性的教学,把英语课堂变为学生喜欢并向往的语言学习和活动场所。最后积极地期望学生,信任学生,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长处,向学生传递对他们成功的信心和积极的期待,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保证他们达到老师的期望,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不过分强调成绩与位次。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再确定适用的教学主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深度、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应该是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例如,牛津英语7A uint2这一单元,可适应不同学生制定以下练习。

1.根据课文对话填空。

A:Does Millie _______model planes?

B:No, she doesnt .She ______books.

A:Does Sandy _______music?

B:Yes,she does. Shealso _______badminton.

A:Do Simon andDanmiel _______letters?

B:No, they dont . They ______e-mails.

2.选择正确词汇、正确形式完成短文。

( spend , like, start, do, begin, be,)

The school day _______at eight every morning. We ________ morning exercises first. Our lessons _______at 8:25 a.m. My favourite lessons ________Chinese and English .I _____maths too. I _____about two hours a day doing my homework.

3.用所给词汇,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school life.

分析:第一组题属于基础知识,所有学生都应掌握。

第二组题难度稍有提高,学生辨析词汇用法,要求大部分学生掌握。

第三组题则有点儿难度,是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可要求部分对英语极有兴趣、反映灵敏的学生完成。

三、 钻研教材,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英语教材是实施英语教学的依据和凭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有效地处理教材是教学准备的核心工作,要善于把教材中客观的内容转变成教师教的内容和学生学的内容,所以教师一定要在理解和掌握教材上下功夫。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结合学校、学生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具体来说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替换、补充相关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等等。如在讲授八年级英语下册8B时就可以调整unit3(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和Unit 4(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顺序,因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这几个与被动语态相关联的时态集中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再如,七年级7AUnit 4的话题是谈论食物,此过程需运用目标语。

What size pizza 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 on it?Id like…但是农村学生和部分城市学生对“比萨饼”很陌生,更别说用英语来讨论了。若用这些词汇进行目标语训练,学生会觉得很难,效果也不好。因此,在教授这一单元时,将谈论的食物“比萨饼”改为“月饼”,同样可运用目标语:What size mooncake 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 in it?Id like…这样稍一改革,学生感觉就熟悉多了,也比较容易接受。在学生能流利使用目标语之后,再介绍“比萨饼”,把词汇与句子两难知识分开掌握,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积极开发并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并以教学内容为重点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尽可能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英语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报纸杂志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

四、 制定明确完整的教学内容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英语教学内容细化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包括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策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保障;文化包括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得体的保证,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五个部分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克服以往只注重语言知识和能力,忽视其他方面的内容的做法。确定教学内容要全面清晰,这五个方面不可或缺,因为教学内容的偏失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就更谈不上有效教学了。例如以往教学没有让文化意识的教育“显性”出来,最多是比较一下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异同,很少关注文化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文化意识的自觉意识,使得学生在交际方面打了折扣。刚学英语的人都会说Thank you,然而学生们是否意识到英语民族使用该词的频率和范围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买件东西后,你要说声“Thank you”,营业员也会说“Thank you”;谢绝他人的邀请和帮助说一声“No,thank you”;对他人的赞语,你也说“Thank you”;对他人的帮助你要说声“Thank you”,即使夫妇俩也不例外,这是一个语言的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另外跨文化交流更离不开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没有文化意识就会导致在跨文化的交流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会使交流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解,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例如曾有一位美国友人邀请一位中国学者到家吃饭,中国学者在电话中不停地说“Thank you”,最后还加上一句“I will try to come.”这使美国友人十分纳闷,并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知道这位学者到底是来还是不来。这个例子表明,不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失败。有人认为,在同外国人交流时,他们一般能容忍我们出现的语音或句法错误,而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它不合他们的交际规则,在其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甚至在价值体系上产生冲突。

综上所述,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明确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同时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5.

[2] D·P·AtlStbel.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 Second Edition.New York:Holt,Rinenart and Winston.1978,1.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考准备的作文 篇4

夏天到了,妈妈带着我到风景如画的乡村去游玩。

我们来到河边,看见远处山脉连绵不断,峰峦起伏,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小鸟在空中飞翔,啁啾矫婉地啼叫着好像在唱一曲赞歌;池塘边的柳枝随风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荷花的花瓣围着一个圆圆的、淡绿色的莲蓬,花瓣顶部是深红色的,渐渐往下就是粉红色的了。荷花旁边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活像一个熟透了的大桃子。荷花周围尽是撑开的绿伞似的荷叶。鸭妈妈带着小鸭,一会儿潜到水里,一会儿躲到茶叶后边,好像在捉迷藏。

走进了美丽的乡村,就像走进一幅美丽的画,使人留恋忘返,让你深深地陶醉在这美景之中。

小老鼠历险记

有一天,小老鼠正在河边散步。忽然,他看见几位小朋友正在小河里划船。小老鼠越看越羡慕。于是,小老鼠也想要只小船。

刚好他看见草地里有半个背掏空了的西瓜皮,他想:嘿,正好给我当小船于是,小老鼠把半个西瓜皮推进了小河里,然后自己跳进了西瓜皮里向河中央划去。小老鼠玩得好高兴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转起圈来……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小老鼠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啃起西瓜皮来,不一会儿,最上面的一圈被他啃光了。小鱼看见了,着急地说:“别啃呀!再啃下去就会掉进河里的!”可小老鼠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啃下去。不一会儿,西瓜皮被小老鼠啃得只有一个底了。小鱼急得大喊:“别啃了!船要沉了!”可小老鼠还是理都不理小鱼。

危险终于发生了,“咕咚”,小老鼠掉进了河里,他拼命地挣扎,可是身子却不听他的指挥,慢慢地沉下去。小鱼赶紧游过来,把小老鼠推向了岸边。小老鼠爬上了岸,气喘吁吁地对小鱼说:“谢谢你救了我”

蚂蚁的力量

今天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米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它急急匆匆地到米粒旁边,那样子好像是一个三月滴水未尽的饿汉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想将食物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力,却只搬的动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语道。蚂蚁“吃”心未死,它又紧抱米粒,一晃身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就像一个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样,毫无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

“唉,毕竟是只蚂蚁!”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气大,那……”我刚要起身回家,惊异便把我拉了过来:刚才的蚂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马。一阵瞠目结舌后,我平静了:蚂蚁力量太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我讥讽着这些小生灵,觉得它们是痴心妄想。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二蚁连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象是返乡归国似的移向蚁穴。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策略 篇5

在一节体育课中,准备活动虽然不是课内的主要部分,但它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安全和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在激烈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一直被大多数体育教师忽视。然而对于教师来说,它不仅能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为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服务,而且也能作为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手段;对学生来说,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并能起到防止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作用。

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及对策:

一、准备活动要具有小学特点

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具有起独特的特点。但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认真做准备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共识

体育教师应巧妙地把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者在课外活动时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设计成问题,如跑步时的腹痛、肌肉痉挛、脚扭伤等常见的运动损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在这里要注意,就是体育教师在提问时,最好是问班上曾经受过伤的学生,或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得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最终让学生明白做准备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然后再把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做准备活动不仅仅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能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避免运动伤害事故,最主要的是把他们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

三、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接手新的教学班级时,体育教师要利用机会向学生了解以前上体育课时他们的准备活动是怎么做的,从而为自己设计准备活动打下基础,尽量避免重复,并认真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从电视上、资料里汲取“营养”。更主要的是体育教师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努力编排出适合学生的.各种准备活动。

2.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中来,如果要做到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或者游戏都不尽相同,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恐怕这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感到头疼的事情。那么怎么办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那么多的学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能源库。我们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资源不利用呢?也许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是我们低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学生们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假如我们在开学上课的第一天,跟学生们讲清楚准备活动的编排原则和方法,要求学生们按照学号顺序轮流带准备活动,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收看电视中健身、文艺表演、健康节目p体育等,引导学生去查阅体育类相关书刊,帮助并指导学生把所看、所学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有机组合起来。在一开始学生们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这时候体育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甚至对学生所犯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要多帮助学生、多鼓励学生,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口气对待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相信用不了多久,经过充分的准备,学生准备活动中就可能会出现诸如健美操、搏击操、徒手操、各种各样的小游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感觉到,学生编排出来的东西出乎你的想象,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同时,我们教师从中也得到不少启发,真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3.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学生大都好胜心较强,体育教师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在开学的第一节室内课上,就向全班学生宣布设立如“最佳体育委员组织奖”、“最佳体育委员创意奖”、“最佳体育委员表演奖”、“学期最佳体育委员”、“年度最佳体育委员”等相关奖项,并与校团委合作,把学生的获奖姓名、班级在橱窗内、校报上予以公布,或在每学期的体育课成绩计算上根据相应奖项实行加分制,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成功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走向社会。

四、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五、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

准备活动不只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因此上课时必需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

成功购物中心运营策略及前期准备 篇6

主力店不是商场的租金来源。因为商场牺牲租金给主力店,所以要从类群店赚租金。纯租金导向伤害主力店也伤害类群小店。要把类群和磁场做起来,最后谈租金,租金是结果,绝对不是门槛。

具有长久生存力的主力店策略

在一个磁场里,主力店和次主力店关系着购物中心的来客数。如何具有一个长期生存的主力店,首先对主力店要有清楚的认识。主力店的意义即针对目标客层打造商品的品类。世界标准主力店的面积在25%。国外在做购物中心的时候首先看的不是主力店,而是商品的品类。顾客到购物中心都会买些什么?吃,穿,用,行,首先要求具有完整的布局,再去找品牌。其次,主力店与逻辑性附属店群是骨干与肌肉的关系,大店会带出边际的小店。

主力店不是商场的租金来源。因为商场牺牲租金给主力店,所以要从类群店赚租金。纯租金导向伤害主力店也伤害类群小店。要把类群和磁场做起来,最后谈租金,租金是结果,绝对不是门槛。很多人招商都有门槛,那是大错特错的,一定要有非常弹性的租金组合策略。

具有互补性的主力店群:超市、百货、家居、娱乐、电影院、Outlet(品牌折扣店)、大书店、大药房、精品主力店、手机大卖场、体育大卖场、3C大卖场、母婴超市、大品牌餐饮美食街、餐饮街、娱乐场、大服饰店等。

超市有精品超市;娱乐有儿童职业体验馆;母婴超市,未来5年会有爆发式增长,但目前仍缺乏主导型品牌;美食街是可以投资的,香港和新加坡的美食街与购物中心及大百货公司的结合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但是一定要有创意,要有招商;餐饮街,非常值得看好,中国的百货非常可惜的一点是,往往都忽略了食品的元素。并非开一个大卖场,小超市,有很多食品品牌就可以了,你可以有精品的蛋糕柜,精品的巧克力专柜,精品的水果等。在食品方面可以参考日本的商场。

平衡的租户组合

根据购物中心国际标准,零售店,即非主力店占69%的面积。娱乐店占到25%。餐饮占6%。国内的娱乐所占比例很小,餐饮占比15%,可以说,中国靠餐饮救购物中心。

平衡的租户组合,首先,做到服务的平衡。在这里娱乐店群扮演顾客延长停留时间与多次餐饮消费的功能。

其次,配套类别店群租金为主力店的3到4倍。如珠宝、食品店租金、书店、音像店。

第三,美食街+餐厅群+高端餐饮群+电影院=国内Mall(购物中心、购物街)成败元素。

第四,40%的配套类群店:一个类别低于5%。像香港人的招商,大型的购物中心都会变成一个小聚落。比如把手表,招十个精品品牌表,变成一个小的聚落。

最后,国际服饰大店成为仅次于主力店跟娱乐店第三大次主力店。现在这些主力店征服了台湾最好的商业面积。

处处皆策略

Mall(购物中心、购物街)的成功也需要其他的重要策略。一是租户的面积与布局。一个地方想拿某个业态做聚合的品牌部落,首先要坚持,不要随意租掉。开店的成功不是成功,开店后的调整力是关键。

二是购物中心长期维护运营计划。购物中心首先要拿出一个形象预算,对于购物中心里公共空间的布置,节日期间的氛围布置,娱乐布置,表演项目以及邀请什么样的嘉宾等诸多考虑因素来讲,长期的投资非常重要。拿出形象预算而不能都放在口袋里,在优质的环境里得到顾客与租户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竞争导向的相对定位策略。购物中心也好百货公司也罢,竞争都是资源的竞争,不管是代理商资源还是品牌资源。

四是Mall(购物中心、购物街)在淡旺季的促销与行销策略,包括客数行销、氛围行销、欢乐行销。

五是租户营运管理的细则。包括专业、形象、礼仪、安全、服务。

购物中心前期开业准备

一个购物中心拥有不同的业态,每一种业态类别都不一样。做购物中心,首先问自己要做那一种业态。购物中心的业态大体分为六种。第一种是社区型购物中心。第二种是城郊结合部大型购物中心,这在国内非常适合。第三种是专业市场型的购物中心,这种购物中心过去在国内非常合适。第四种是生活体验型购物中心。第五种是市区中心型的购物中心。第六种是主题性的购物中心,例如最近上海如火如荼打造的迪尼斯里面的大型购物中心。

在定位的分类上,有以奢侈品高端品牌为主要的模式,另外一种是中高端品牌,没有奢侈品,做一线到一点五线或者第二线品牌的组合。第三是主力店加品牌店。还有娱乐餐饮型的综合购物中心,主力店集群超级的购物中心,生活功能导向的社区购物中心,以行业导向为主题或者市场型的购物中心。

做购物中心管理开业前的准备工作,是一项大工作。这其中包括开业前的营运筹备管理服务,财务管理,前期的分析,投资回报,这是做老板必须要做的。物业管理的体系、要事先筹备好。商业营运的体系,商场推广的筹备,要先把工作做好,什么时候开始做推广?一个购物中心要在开幕之前的一年开始做推广。除此之外,还有开业前的准备及员工的培训,人力资源体系跟行政管理的制度,承租户装修的管理,招商的管理,初期设计的管理。

初期设计准备包括:前场平面空间规划、后场规划、标识指标系统、广告宣传设施、停车场管控、公共区域装饰装修、停车落客、根据业态对各系统设备设施应用于实施、设备保护措施方案、保洁绿色方案、节能技能源再生措施、废品管理、设计遗漏分析。

定位做好了以后,要有品牌招商策略。品牌招商的实施,要有培训的招商队伍,整体品牌的招商实施方案,主力租户,品牌的租户,招商审批,制定代理中介。

承租户的装修管理需要考虑工程细则、协调、押金、动线。市场推广筹备包括:制定项目市场战略、推广规划,制定项目的市场推广预算,制定项目开业市场推广方案,制定项目的媒体宣传策划。现在的媒体跟以前的媒体不太一样,以前的主要媒体是报纸,现在都变成年轻人的微博行销、网上行销为主体。现在也有专门的PR(公共关系活动)公司,公共关系的公司,会帮你办活动。招商前可以办一个Party,有很多PR(公共关系活动)公司是帮助品牌做推广计划的,他们对品牌非常的熟悉,找到这样的公司可以做一个非常高档的酒会,对你是非常有帮助的。

商业运营体系的筹备:要有营运预算方案、租户管理体系规划、租户服务体系规划。

物业管理体系的筹备:有综合验收与工程交接,物业管理团队要在开业前8个月就要进去,每个细节,每一张图纸都要进行掌控,一定要经过政府验收将来才能维修。

英语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篇7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 即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 (如书面计划就叫教案) 时所要做的工作, 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准备教学时, 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 (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研究、教学内容的确立、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等。针对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和新课程要求, 本文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确定清晰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有效的英语教学目标首先要准确和明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英语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体现在摆脱“应试教育”和“知识中心论”的影响,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适度掌握, 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 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即新课程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三维目标进行整合, 以知识能力为主线,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需要强调的是, 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在每一节课上都要面面俱到, 而是要有所侧重。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性与生成性, 教学目标也要随着课堂动态变化而发生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小的事件也可以成为教学的一个目标。

其次教学目标还要体现一定的层次和弹性。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差异,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的差异正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体现, 教师应尊重并将其视为一种资源, 一种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真正有所发展的基本依据。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情景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所以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一切为了学生, 必要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最后教学目标还要体现发展性, 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 致力于人发展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语言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 重英语语言的掌握轻学生的发展, 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与认同。

要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就要实施发展性教学, 需要教学目标有发展性, 这种发展性的教学是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完整的教学。它注重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这也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研究并理解学生

如果说脱离学生已有经验基础的教学都是低效的, 那么在课堂准备阶段对学生的调查就是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求教师把备课的重点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首先要深入地研究学生, 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其次准确地理解学生,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允许、尊重并欣赏不同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偏好, 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第三, 差异地适应学生, 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确保最低标准后, 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 精心设计多种类型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渠道,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提供一切适切性的教学, 把英语课堂变为学生喜欢并向往的语言学习和活动场所。最后积极地期望学生, 信任学生, 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长处, 向学生传递对他们成功的信心和积极的期待, 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 保证他们达到老师的期望,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努力与进步, 不过分强调成绩与位次。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再确定适用的教学主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深度、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满足学生的需求,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 应该是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例如, 牛津英语7A uint2这一单元, 可适应不同学生制定以下练习。

1. 根据课文对话填空。

A:Does Millie_______model planes?

B:No, she doesn’t.She______books.

A:Does Sandy_______music?

B:Yes, she does.She also_______badminton.

A:Do Simon and Danmiel_______letters?

B:No, they don’t.They______e-mails.

2. 选择正确词汇、正确形式完成短文。 (spend, like, start, do, begin, be, )

The school day_______at eight every morning.We________morning exercises first.Our lessons_______at 8:25 a.m.My favourite lessons________Chinese and English.I_____maths too.I_____about two hours a day doing my homework.

3. 用所给词汇, 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school life.

分析:第一组题属于基础知识, 所有学生都应掌握。第二组题难度稍有提高, 学生辨析词汇用法, 要求大部分学生掌握。

第三组题则有点儿难度, 是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 可要求部分对英语极有兴趣、反映灵敏的学生完成。

三、钻研教材, 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英语教材是实施英语教学的依据和凭借, 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有效地处理教材是教学准备的核心工作, 要善于把教材中客观的内容转变成教师教的内容和学生学的内容, 所以教师一定要在理解和掌握教材上下功夫。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 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结合学校、学生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 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具体来说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替换、补充相关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等等。如在讲授八年级英语下册8B时就可以调整unit3 (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和Unit 4 (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 的顺序, 因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这几个与被动语态相关联的时态集中学习,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再如, 七年级7AUnit 4的话题是谈论食物, 此过程需运用目标语。

What size pizza 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 on it?I’d like…但是农村学生和部分城市学生对“比萨饼”很陌生, 更别说用英语来讨论了。若用这些词汇进行目标语训练, 学生会觉得很难, 效果也不好。因此, 在教授这一单元时, 将谈论的食物“比萨饼”改为“月饼”, 同样可运用目标语:What size mooncake 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 in it?I’d like…这样稍一改革, 学生感觉就熟悉多了, 也比较容易接受。在学生能流利使用目标语之后, 再介绍“比萨饼”, 把词汇与句子两难知识分开掌握, 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积极开发并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并以教学内容为重点线索, 延伸、拓展课程资源,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 使学生尽可能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 英语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报纸杂志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

四、制定明确完整的教学内容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英语教学内容细化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 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包括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策略,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保障;文化包括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得体的保证, 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五个部分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克服以往只注重语言知识和能力, 忽视其他方面的内容的做法。确定教学内容要全面清晰, 这五个方面不可或缺, 因为教学内容的偏失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就更谈不上有效教学了。例如以往教学没有让文化意识的教育“显性”出来, 最多是比较一下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异同, 很少关注文化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文化意识的自觉意识, 使得学生在交际方面打了折扣。刚学英语的人都会说Thank you, 然而学生们是否意识到英语民族使用该词的频率和范围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买件东西后, 你要说声“Thank you”, 营业员也会说“Thank you”;谢绝他人的邀请和帮助说一声“No, thank you”;对他人的赞语, 你也说“Thank you”;对他人的帮助你要说声“Thank you”, 即使夫妇俩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语言的问题, 也是文化问题。另外跨文化交流更离不开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没有文化意识就会导致在跨文化的交流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有时会使交流出现障碍, 甚至产生误解, 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休克” (cultural shock) 。

例如曾有一位美国友人邀请一位中国学者到家吃饭, 中国学者在电话中不停地说“Thank you”, 最后还加上一句“I will try to come.”这使美国友人十分纳闷, 并感到不知所措, 因为他不知道这位学者到底是来还是不来。这个例子表明, 不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就会造成交际失败。有人认为, 在同外国人交流时, 他们一般能容忍我们出现的语音或句法错误, 而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 因为它不合他们的交际规则, 在其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 甚至在价值体系上产生冲突。

综上所述, 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 明确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 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 努力将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 同时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5.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策略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前准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60-02

要想提高 40 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即“必须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直接决定这一节课的成效。教师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既要深刻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又要深入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还要对学校场地、器材进行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师只有抓住了课前的这几大环节,才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备学生

(一)全面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

体育教学过程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他们现学习阶段的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对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在课前备学情的环节,就要对学生现阶段的起点能力进行具体分析,即要充分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内容。课堂教学要以此为依据,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观察模仿能力、自学能力、性格、兴趣、态度等,并在此基础上弄清楚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哪方面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什么样难度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什么知识是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才能掌握的,教师如何指导才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

(二)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快慢跟学生的参与程度成正相关,它是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一种认知。一个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他不可能主动参与学习,在体育课堂上更不会去体验和感受。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引导。课前,教师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具体分析,关注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设计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对一些体型肥胖的学生,在跑跳内容的学习阶段他们属于学困生;在投掷方面,他们就非常突出,此时,教师如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示范一些技术动作,并加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就感,那么就会极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有些学生对所有的体育项目都缺乏热情,练习的时候也是装模作样地做给老师看,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对这些特殊的群体进行全方面了解,找到引导的切入点,让学生首先喜欢你,然后喜欢你上的课,再慢慢的爱上运动。

二、备教材

(一)关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突破新知识的重难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教授的新知识与技能,需要学生反复模仿、改进、巩固、提高,才能掌握这些运动技能。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部分学生是不愿意去尝试与体验新的运动技能的,特别是学困生,他们觉得学习新技能非常吃力。在课前,教师如能剖析所教技术动作跟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点与技术点有相互贯通的地方和不同之处,对新旧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技术的相同性是学习新板块内容的基本,两者的不同点是新技术的重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运动技能基础,设计出适宜的方法,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而获取新知识。如,在跳远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立定跳远知识,指导学生,从而找出跳远和立定跳远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逐渐导入跳远技术学习。

(二)找准教材重点,结合学情确定难点

一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要看这一节的重难点有没有得到解决。相同的一个技术动作,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会有差异,这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重难点的定位一定要准确。确定了教学内容后,教师要吃透教材,理顺各技术环节的关系,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抓住新旧知识与技能的衔接点,把学生需要掌握的新技能中与旧技能不同的点当作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来教,帮助学生掌握要点,也就是说,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掌握技术动作关键点。然后在课前进行全面分析,围绕重难点,寻找突破口。如在立定跳远技术环节中的落地动作,一般来说,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双脚落地的技术要领,但没有掌握好前伸小腿的技术要领。他们从理论上也懂得小腿向前伸展后落地,成绩会好很多,可是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很难做得到,因此,如何来完成前伸的这个动作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找准了教学重点,在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一一地进行指导,那么学生就能更快地习得知识,掌握技能。

(三)了解个体差异,合理地选择方法与手段

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以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如体育尖子生,教师有意识地补充一定量的课外学习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和补充。对体育学困生,适当地调整教学目标,把复杂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逐一地讲解和练习,在每一次课上让他们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让他们看到希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教授跨越式跳高时,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和要掌握的技术要领,教师适时地进行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分解示范、点拨诱导等。对体育尖子生,可以通过增加横杆的高度或者要求他们在过杆的时候摆动腿内旋下压,使臀部迅速移过横杆等更多的技术要求;针对过杆有恐惧心理的部分学生,在设计第一次课的教学时可告诉学生一个“斑马与栏杆”的理论,即动物园里的斑马跳得很高,栏杆很矮,但是斑马从来没有想过跨过栏杆逃走,因为在它眼里栏杆是很高很高的。鼓励同学们要做一匹扬鬓驰骋的骏马,跨过心中的“栏杆”。比如进行第一次练习时,可用橡皮筋代替跳高横杆或者降低横杆的高度,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与体验,同时做好运动保护与安全的工作,以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

三、备场地和器材

(一)安排和布置好场地和器材

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物质保障。教师如能在教学设计时合理设计和布置体育场地、充分利用器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因为场地和器材的原因出现过多或不合理的停顿及中断现象,使学生学练活动正常、有序,氛围活跃。相反地,如果场地安排不合理,器材布置不合理,器材的利用率就不高,紧接着就会出现教学组织中断,进而影响体育教学。比如要学生进行越过障碍物的跳跃练习时,课前就应该摆好障碍物,定好障碍物的高度、起跳线距离障碍物的距离、障碍物的摆放位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学生能很快地进行練习。

(二)课前排查场地和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体育课堂中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场地和器材的安全预防,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师在课前必须考虑的大问题。教师课前就要检查好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进行实心球教学时,要考虑到面对面投掷的安全距离,要保证投掷的区域与其他运动项目的活动区域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一堂好课,需要准备一辈子。”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就必须学会因材施教,未雨绸缪。只有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海明.提高布置与利用场地器材有效性的五点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2012(6)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初中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吴善虎.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前准备[J].江苏教育研究,2012(5)

上一篇:光伏电站项目实施方案下一篇:给同学的一封信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