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经典唐诗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绅经典唐诗(共2篇)

李绅经典唐诗 篇1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悯农》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李绅经典唐诗 篇2

1.1 已有研究

进入课题, 检索发现对唐诗意境进行分析的著作虽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 但多是从文学欣赏和美学的方式来进行的;国外框架理论应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诗, 国内目前对框架理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介绍和综述等方面, 也不否认有学者把框架理论的理论的某些特点应用到了中国文化中, 但极少涉及到意境, 尤其是中国经典唐诗意境的研究上。孙彩芹 (2010:18-24) 对框架理论发展35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 从理论来源、内涵等方面对框架理论进行了概述, 并对框架理论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理论综述;此外, 还提出了目前框架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指出框架理论的研究前景;邹幸居 (2010:67-70) 撰文论述了框架理论的相关知识以及框架理论对古诗英译的启示和策略;周颖 (2008:117-120) 根据框架理论中认知框架会因个体认知角度不同而不同提出了在相同框架和不同框架的情形下隐喻翻译应采取的方法。

1.2 理论基础

框架理论因涉及认知主体在组织信息时注意力的分配问题, Ungerer和Schmid把它列为认知语言学三大路向中的“注意路向”。“框架”这一概念来自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 不过当时并不叫框架, 而是叫图示。计算机专家Minsky后来把心理学的这一图示理论应用于人工智能研究, 并将“图示”改称为“框架”, 他把框架定义为“表征常规情景的知识结构”, 框架理论以此为发端。但最先把框架概念介绍到语言学里来的是Fillmore, 他认为框架是认知结构, 是作为词语概念的先决条件的知识。这样, 框架概念就逐渐从语言结构过渡到了认知结构。

形成框架的各个默认值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且各默认值间关系十分密切, 任何一个框架默认值一经提及, 就可以激活整个认知框架。以[银行]框架为例, 当[取款]激活了整个框架, 框架中的其他默认值 (柜台服务员、取款单、取款机、信用卡、安全线、利率表等) 也就不言而喻了。框架是基于文化而约定俗成的知识构型, 框架内储存的知识通常会被一个语言团体中的一部分人所共享。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会假设缺省的存在, 他们有能力提供缺省的内容。如果被省略的内容与语篇内容有关, 就叫做语境空缺。如果被省略的内容属于语篇之外的文化背景知识, 就是文化空缺 (cultural default) 。这种知识往往无法在语篇内找到答案, 它是以社会框架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但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成分所激活的同一个框架有认知视觉的差异。视角是ungerer和schmid针对因选择同一框架中的不同动词而导致句子成分对象的调整而提出的。视角的不同会导致对同一框架中动词进行不同的选择。也就是说用语言表达同一个事件, 认知视觉不同, 语言表达也不同。

框架的形成除了与个人经历和知识有关系外, 还与文化息息相关。一是世界上大部分文化都共享的框架, 如[银行]、[乘飞机]框架;二是文化间共享但成分同中有异的框架。在西方, “餐具”框架的默认值是“刀叉”, “饭菜”框架的默认值是“牛排”或“烛光晚餐”等;而在中国, 前者的默认值是“碗筷”, 后者的默认值是“米饭”等;三是某种文化特有的框架。如[春节][京剧]等框架就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中。认知框架的差异多种多样, 可以是主次框架的差异、框架范畴差异、框架成分同中有异、语言表达式相同而框架迥异等等。

2 从框架理论看意境陌生化的认知表现

2.1 结构陌生化

在实际语言应用中, 框架会随着话语的展开而相应的发生变化, 即结构陌生化。它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原有框架切换到新信息激活的认知框架中;即框架的更新, 指的是原有的框架不能够充分的、完全的帮助解释新的意境, 此时原有的框架需要做些调整, 以致于变化后的框架和新信息的解读之间能够更加一致和协调, 但是原有的框架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如“绿垂风折笋, 红绽雨肥梅”。这种蓄意而为之的结构并不影响人们的阅读, 因为读者读知道该框架默认的各个范畴的具体表现, 而且也都知道这是诗人为了使诗富于诗意而故意使用的倒置手法, 是为了符合平仄韵律, 也为了突出了风中折断的笋和雨中韧绽的梅的形象和色彩。这些常识框架帮助读者们理清诗句的本来顺序和逻辑, 即风折笋垂、雨肥梅绽和笋绿、梅红, 因而整个意境欣赏得以按常规进程进行下去。

另一种就是将新旧信息整合而确立新的认知框架, 即框架的重构;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整首诗上, 一般是以旧的认知框架为模型创造一个新的框架来, 此时, 原有的认知框架不是完全没有用, 而是被当做一个模型再激活与语境相吻合的认知框架。这样, 新的认知框架与旧的认知框架便形成了一种隐喻关系。以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为例“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 后两句议论, 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从表面上来看, 这首诗激活的框架是[颂蝉]。然而若要对诗的做出全面的鉴赏就不能脱离与诗人相关的信息。虞世南何许人也?他是唐初的政治家, 所以结合语境来看, 虞世南不可能毫无缘由的拿蝉消遣, 于是原有的认知框架与语境发生了冲突, 这就需要认知者以虞世南的性格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为切入点, 以原框架为模型重新建构一个框架:蝉的“垂緌”有点像古时的官帽, 代指作者自己, “饮清露”则象征着作者像蝉一样的清廉。“非是藉秋风”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 声名远播, 并不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 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德高”的缘故。诗中露出作者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 甚至带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

2.2 意象陌生化

规约意象作为一种认知对象, 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受情感的诱导还愿被感知的表象或物象。为了实现文学语言陌生化或使诗词意境富有新意, 诗作者在创作时常常混合运用比喻、夸张、拟人、通感、对偶、叠字等修辞手法, 增加意象的属性, 或把一种意象影射到另一种物象上, 或取代其原有的内涵, 构建另一种意义。这种方式实现的是对规约意象的部分偏离。“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按常理, 愁情是抽象的, 看不见也摸不着。而在这里崔颢以水的视觉感、触觉感沟通心中那不可摸的愁绪, 以通感的修辞方式表示愁之深、情之切, 把“愁”的感受影射到流水上, 使“愁”成为“看、摸”的规约意象, 发生偏离陌生化。

完全偏离规约意象的新创意象没有固定的涵义和文化背景, 全凭诗人情感所发, 想象所致, 即‘瞬间呈现给人们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它在诗词创作中主要是通过比兴手法实现的。“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以梨花比杨贵妃的容貌, 比雨比泪。“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边塞战场悲凉肃杀的景色。“江南有丹桔, 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张九龄《感遇》) 以丹桔喻自己的坚贞品德, 表现出诗人一种独特的情思。“空里流霜不觉飞”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突出月夜的寒冷和幽寂。空里飞霜, 本违反常理, 但作者得于心, 览者会于意;它比实际的现实的形象更真实典型, 因而更美。

意象也是源于生活, 所以即使它在感情色彩和内涵上会发生偏离规约意象的现象, 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们对它的欣赏、品味, 因为偏离的意象与熟悉的意象在审美思想上是相通的, 而且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相互解释的。两个审美意象虽然激活的是不同的框架, 但是框架的默认值却有重叠性, 所以当激活其中一个框架, 与此默认值相关的另一框架也就相应的被激活。正如“流水”框架和“愁情”框架都有个默认值叫做“绵延不断”, “莲花”框架和“君子”框架都有“高洁”默认值, “圆月”框架与“思乡”框架都暗含默认值“团圆”。默认值的这个特点也表明虽然熟悉与陌生是相对的, 但是二者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 框架理论视角下意境陌生化功能

诗词语言只有在受到阻碍、发生碰撑才能产生新的生命力---诗意。那么这种撞击是如何产生的呢?从诗词意象的象征功能来看, 规约意象可以激活的情感框架间存在着不同的色彩质感、韵律、内蕴反差。然这些规约意象不是毫不相干的离奇的组合排列, 这种组合是使框架内规约意象与框架外隐含的情感达到内在沟通, 发生撞击可能的关键。以黄庭坚《寄黄几复》一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为例, 诗中的物象都是反复出现的近乎俗套的意象, “桃李”、“春风”、“一杯酒”激活的情感框架的默认值是少年得志, 风华正茂, “江湖夜雨”、“十年灯”激活的默认值是余生失意漂泊、凄苦孤独, 两组意象对比映衬, 这样构成的有情感色彩差异的意境框架中, 既包含慨叹自己动荡的命运、飞逝的青春, 又加强了意象的情感浓度。这里的新奇感是在词语的不同情感色彩的对比中产生的。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己的身世、对友情的一种较真切的感受, 再结合了一定的表现技巧, 这句诗才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有意违反常见文学框架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语用手段。但只有配合着新奇感受, 对语言的技巧处理才有存在的意义, 否则就成了玩弄文字技巧, 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诗境可言。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中的一句诗是“绿垂风折笋, 红绽雨肥梅”。正常语序是:风折笋垂绿, 雨肥梅绽红。但这既不符合平仄, 也没有多少诗意。而倒置的手法既符合了平仄韵律, 更主要的是突出了[风中折断的笋]和[雨中韧绽的梅]框架的形象和色彩。“绿”和“红”被放于句首得到充分强调, 这反映的是诗人对雨后春景的鲜明、奇特的感受, 这里的“绿”和“红”呈现给读者的是自然界的生机和诗人欣喜的心情, 所以诗人是把他感受最强烈、最鲜明的事物作强调, 他对规约文学框架的违反是基于新的感受的需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 是诗人在试过”到”、”过”、”入”、”满”之后才敲定的。春风本是看不见的, 一个名词用作动词的”绿”, 把感觉切换成视觉形象, 使留在读者心里的印象更加鲜明。

就认知对象发生调整的机制而言, 唐诗意象及结构的调整会对认知者现有认知框架产生挑战, 不可否认, 这也是意境陌生化的结果;但另一方面, 它召唤着认知者调动所有已有文学框架去重构它和理解它。这种手段可以深刻认知对象的形象, 拓展和补充与认知对象相关的文学框架。譬如由于“柳”和“留”谐音, 古人常用柳树暗语离别, 所以柳树便成了触发[离别]框架的规约意象, 殊不知柳树还因为多种于檐前屋后而被看做激发[故乡]框架的触电, 而柳絮的飘忽不定也使之成为[愁情]框架的典型意象。

4 结束语

诗词语言在本质上是概念化的, 而蕴藏在诗词语言符号中的情感和审美却是非概念化的。诗词作为一个语言艺术品, 它的功能就在于用概念化的语言传达非概念化的情感体验, 用艺术手段加工非审美材料以创造审美意境, 获取审美效果。正所谓只有深切感受到的美才会持久, 这也正是有些唐诗被颂为经典的缘故。陌生意境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就是意象, 经典意象、新创意象能否激活诗共享的认知框架的认知过程。中国经典唐诗陌生化意境的处理程序应该是:语言或内容陌生化—意境陌生化—调整原框架—框架转换。该文的探讨对提高诗词学者对中国经典诗词理解能力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诗词学习者应丰富自己的框架知识, 从而能在欣赏古典诗词的同时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Ungerer F,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205-246.

[2]John R, Taylo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 tic Theory[M].2nd 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81-96.

[3]Fillmore.Frame Semantics[M].Seoul:Hanshin Publishing Co, 1982.

[4]高文成.The Essentials of Linguistics and Learning Guid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60-411.

[5]邹幸居.框架理论对古诗英译的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0 (3) :67-70.

[6]刘敏.诗歌欣赏的意象解读---认知诗学框架下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 :70-72.

[7]周颖.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2008 (2) :117-120.

上一篇:电梯安全员岗位职责下一篇:预备党员个人总结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