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秋节为题的作文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中秋节为题的作文

以中秋节为题的作文 篇1

中秋节这天,我来到外婆家。晚上关键时刻快到时,一群小朋友正在摇色子,他们都在测试一下手气,准备进行激动人心的博饼。大家伙都在等我家的老大——姐姐,她正在不慌不忙的摆好礼品,于是博饼时刻正式开始。

首先状元:现金1000元件等等;大家伙听到那现金1000元都兴奋起来了,而且今年的礼品比去年又丰富的多,所以我必须得“敲诈”一些回家。

姐姐开摇,结果什么东西都没有什么;接着按入座的顺序进行,一圈下来,大家伙都没得到啥;接下来的,除了状元外,其他的就我小姨家拿的最多,其次是我小舅妈家伙;但今天的运气都不是最好,因为状元都还没人摇到呢,怎么会这样?以为大弟就偷偷去了一下卫生间,用泡沫疯狂擦手,想让自己的运气好一些;但我想:弟弟就算去洗手,手气也不见得会比较好吧?结果大大大大地出乎了我的意料,状元就这样被拿走了,这也太不科学了吧?!真惨,我家拿的最少。

中秋节这奇葩事件令我回家后,百思不得其解----状元也需要到卫生间洗手?看来大家还是要多多注意清洁卫生啊!但我相信,一切也是要靠点运气的,所以才让弟弟拿走了状元哦。

以中秋节为题的作文 篇2

从表一核心词汇分析比较表可以看出:

第一,中国的初中生这篇优秀作文涉及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呈现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也即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美国的中学生这篇优秀作文涉及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呈现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关系,也即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二,大海与小溪的关系,群山和砾石的关系比之于昏暗与光亮、下雪与太阳的关系,在哲学的普遍意义上远远不如后者的概括性和理论性,是具象思维在抽象思维面前的相形见绌,这与中国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关注别人、关注外界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愿意歌颂集体的伟大,而这种虚假的歌颂并不能解释普遍规律,也不能唤醒学生自己内部的情感共鸣;而美国学生对于“昏暗时人对光亮的苛求,下雪时对太阳的想念”的揭示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和作者本人的切身的体验和经历密切相关,是真实的,而这样的体验是能引起人的共鸣的;

第三,当下中国的中学作文教学还在搞什么考前背诵“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写进作文来博得阅卷老师的喜欢之类的训练、考场写作把司马迁、项羽、屈原至少一个写进自己的文章增强文章的历史感,这样的训练为什么会让考生在考后忘得干干净净?因为这些训练关注的不是学生自身的体验,是建立在背诵基础上的、和自身无关的材料的堆砌,中国的中学作文教学需要建立新的观念,即关注学生主体[1]。

以愉快的中秋节为题的作文 篇3

今年的中秋恰好正是老姥娘的96岁大寿,家里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共同欢度这美好的一天。早上,我和爸妈买好礼物提早来到了姥娘家,家里收拾的很整洁,屋内也比较安静,不久,客人们陆陆续续的到了,弟弟的欢笑声,也让屋内顿时热闹起来。

突然,“汪汪汪……”咦?原来是“泰迪”也来了,他长大了很多,也十分可爱。大姨准备给它洗澡,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狗,现在竟十分乖乖的站在水盆里,不过小狗洗澡还真囧,身上那卷曲的毛一下变成一片棕色,这么一看,还真像在身上涂了一层泥巴,真有趣。小狗洗澡时更是乖乖的,它也知道洗澡很舒服吧!洗完澡,小狗开始发抖,呵,可真是怕冷!等身上干后,小狗开始不停地跑,谁也追不上它,又变回了原来的顽皮,这只小狗的到来为我们这些小伙伴带来了阵阵欢声笑语。

到了中午吃饭时,我们几个小孩一起围坐在桌子周围,要说哪个桌子上的人最享受,那一定是我们这几个小孩,大人不在身边,多喝几杯果汁,想吃什么随意,多爽!这次老姥娘过生日,当然我们这些做小辈的要献上点节目祝寿,那就是唱生日歌。围在餐桌前,面对桌上美味的佳肴和诱人的蛋糕,哥哥用眼神对我示意——这次你领头唱歌,我立即回了个“想得美”的眼神,于是就在互相推选中,我们一起领头唱起了生日歌,老姥娘笑得合不拢嘴,大家也高兴地赞不绝口,个个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吃完午饭,我和哥哥、弟弟一起玩捉迷藏,自然是哥哥捉、我们藏喽。

开始了,我快速的穿过一栋栋房屋,走进了一个小巷,走着走着,听见谁家狗叫声,吓得我赶紧躲开,又听到有人发出闷的声音,不禁让我打了个寒颤,我又气呼呼的走了,最后,我选中了楼栋最里面的`一个空地,悄悄蹲下,心想这回不会来了吧!没过几分钟,一个脚步声,又把我的心提到嗓子眼,猛然抬头,哥哥来了,我大叫一声,把他也吓了一跳,我则在原地哈哈大笑起来。

以中秋节为题的作文200字 篇4

在我的家乡福建,过中秋的方式可谓是千奇百怪,比如说拜婵娥,大多数人都会为婵娥献供品,因为这样过美好的生活。

另外一种是过火仪式,虽然这种传统被淘汰,但在偏远山区,这种仪式还是存在的,就是一些成年的人,要从碳火堆踏过,因为这样会让生活红火。

以快乐中秋节为题的200字作文 篇5

我和妈妈一起搬了两张椅子,放在小院里,爸爸从厨房拿了几个盘子放在上面,盘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水果、食品,有苹果、香蕉、柿子、花生等,当然更少不了今天的“主角”——喷香的月饼,听奶奶说这些都是供给月亮姐姐吃的。

一切摆好之后,就进入到了晚上最重要的环节——燃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焰火在月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娇艳,我们刚放完烟花,远处就传来了邻居家燃放鞭炮的声音,那声音那样的`和谐、悦耳,就像是一首共祝美好生活的赞歌。

以中秋节为题的作文 篇6

一、中秋主题表达:一场微信上的狂欢

微信是一种移动化社交媒介。当前, 微信用户已达6亿,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且以华人圈为主要使用人群。仪式通过主题把参与者紧密地纠结起来。在中秋节期间, 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号积极参与到中秋节庆的狂欢和表达之中, 主要有以下两类。

对公众号来说, 借助中秋节点推出这一主题的文章, 成为公众号吸引受众的一大手段, 文章类型主要分为中秋诗词集锦, 如《最美丽的月亮, 最美的诗词》《古典诗词中的咏月经典》《史上最全中秋节诗词和最美月亮》;中秋习俗传说汇编, 如《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中秋活动预报等。如《盘点沪上中秋赏月佳地》等。

对个人号来说, 中秋节刊发的微信主要有以下几类, 分别是:个人拍摄的月亮照片、个人中秋活动、中秋祝福、中秋感想等。如在笔者的朋友圈内, 有两位摄影爱好的朋友通过自己的相机拍摄了高清晰度的月亮照片, 其中一位还在微信中介绍了月亮拍摄的技巧。在微信上晒中秋个人议程的主题内容较多, 主要有“赏月”——晒赏月的地点、赏月的过程、赏月的体会;“中秋晚宴”——晚宴地点、饭菜等;“中秋感想”——有个人点滴体会, 也有诗词形式的表达;“中秋祝福”——有文字的表达, 也有图片的形式, 也有动画的方式。

二、“天涯共此时”——微信营造的虚拟可能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工具, 其与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其将使用者从互联网端吸引到了移动互联网端, 从而在用户的媒介使用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秋节的微信互动中, 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微信即发挥了巨大的仪式作用。

中秋微信仪式有一个过程。在中秋之前, 公众号较多公布中秋活动信息、提前发布中秋诗词等内容, 为中秋预热。其中转发量较大的是中秋诗词, 首先通过公众号发布, 进入个人号朋友圈转载。9月8日中秋节当天的公众微信号也有大量的应景文章, 如“斯塾“的文章《良辰》, 点击率为2034, “三联生活周刊”的微信文章《中秋品诗:天将今夜月, 一遍洗寰瀛》, 点击率为54909。

在中秋节当天, 大量微信用户在个人微信号上图文并茂发布感想、转发文章, 在微信群内发布祝福, 相互点评、评论, 尤其在9月8日晚达到高潮, 大家在即时的互动中, 达到中秋仪式的狂欢, 在微信营造的虚拟空间内共享同一轮月亮, 分享“天涯共此时”的喜悦。

三、维系价值——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传统和仪式, 中华民族也是如此, 我们自古就有优秀的祭月、赏月传统, 中秋是全球华人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的文化标志和文化仪式。然而, 在现代生活中, 狭义上的传统渐渐被现代化和全球化冲淡了。而从仪式的视角看, 微信这类社交工具担当起了联系人群的纽带, 让分离各地的人通过微信, 共同分享中秋的文化意义, 参与并卷入到中秋的仪式中来, 并在微信的中秋仪式中, 完成中华文化的人同和华人身份的重新建构。

此外, 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微信这一媒介与文化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能够理解节日仪式的网络传播的意义, 并在仪式中使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各种想象落到实处, 以建构起文化的“想象共同体”, 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建构中焕发现代意义。

摘要:本文从仪式观的视角出发, 以中秋节微信互动为例, 观察微信中秋节庆中的仪式功能, 对唤起华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 建立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仪式观,微信,文化认同

注释

以中秋节为题目的作文 篇7

吃完晚饭,我在阳台上赏月,可是月亮妹妹一直躲在云层后面,怎么也不出来。过了一会儿,它可能是有些寂寞了,才慢慢地从云层跑了出来。看着月亮,我隐隐约约想起了“嫦娥奔月”这个传说,不知是不是真的。这时,我看到月亮上出现了一个黑影,可能是嫦娥正在遥望人间,觉得广寒宫不及人间温暖吧!

这时,妈妈拿着烟花走了过来,亲切地说:“儿子,不高兴吗?不如我们放烟花吧。”看着妈妈拿着烟花,我欣喜地跑下了楼,开始放起了烟花。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月亮可能有点害怕了,赶紧跑进了云层里。过了一会儿,他可能又觉得没事了,才蹦了出来。

一到中秋节,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就是吃月饼,其实吃月饼是有来历的。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约定在八月十五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渐渐地,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以中秋节快乐为题目的初二作文 篇8

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今天的中秋节而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所以又称为团圆节。

在中秋节,人们常常会在窗台前或院子里,摆上月饼,水果,供奉月亮。

月亮有许多美称,如:素娥、顾兔,婵娟等等。

浩瀚的夜空中,一轮皎白无暇的明月高高挂在空中,身边有许多调皮的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在玩耍。寂静的暗夜里,不时传来几声蝈蝈的叫声,此情此景,好不美丽,也令我深深陶醉其中。

月亮像一杯浓浓的甘醇,说不完,道不尽。

以中秋团圆夜为题的感人作文 篇9

夜,伴随着“簌簌”的树摇声和中秋每家每户的团圆,悄悄地来了。

“儿子,爸爸今天公司有许多顾客,晚上就不回家了。嘟嘟……” “儿子,妈妈晚上要加班,不能回去了,嘟嘟 ……”这就是爸妈给我的电话。我兴冲冲地去接,失望地离开。爸!妈!今晚可是中秋节呀!难道你们就不能回来陪我吗?我一想到中秋夜,将独守空房,不禁叹气起来。

“叮咚,”我打开门,邻居家的妹妹站在门口。她举起玩具熊说:“哥哥,我爸妈回来了。他们给我买了好多玩具。有……咦!你怎么了?”“噢,没事,你快回去吧。”“再见。”望着活蹦乱跳而又渐渐模糊的背景,我心中阵阵酸楚。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心里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低下头拭泪时,不经意间看见几只匆匆忙忙地抬着面包屑的蚂蚁。怎么?连你们也急着和家人团聚。我又趴在冰凉的桌上哽咽起来。

这时,大门被打开了,伴随着熟悉的脚步声,两道身影飘然而至。“爸妈?!你们怎么回来了。”“当然了,再忙也不能丢下宝贝儿子。”我一下子跳起来,向爸妈狂奔,融入他们的怀抱。我“怒气冲冲”地说:“原来你们骗我。”爸爸爱抚地摸摸着我的`头:“儿子,拎菜。”“唉。”我答应着。说话间,饭菜也准备好了,一家人吃的津津有味。饭后爸爸还唱起歌来,可他的歌喉让人捂住耳朵,妈妈扭着肥腰跳着迪斯科,使人忍俊不禁。我的“魔术”也一下子被识破了……我原先的泪水也被笑声烤干了。

以中秋月儿明为题目的作文 篇10

大家好!

在三年前,我带着未知和好奇心踏进了育才小学。是好奇心让我坐在课桌前认识了许多知心的好朋友。一直以来我都以“三好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平时我待人有礼貌,见到长辈、老师、同学我都会亲切地打个招呼,热心地问候。我外向大方、活泼开朗,所以班上同学都都愿意与我做朋友。我多才多艺,在画画,手工,唱歌口才上,在班级名列前茅。也许是因为我叫肖桓熠,意思是在人群中成为一颗闪亮的星星,所以上帝得知了才为我打开了画画、手工之门。

我勤奋好学,早上晨读总有我朗朗读书生,晚上12点,有我台灯下看书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也令人满意。今天我竞选班长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希望成为班组的领头羊,带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是一件事情的发生,触动了我的心。

那是我读三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是徐老师。有一天我去老师办公室,只见老师皱着眉头咽下难吃的饭菜,办公桌前放在一堆的还未批改的作业。我走过去低头一看,饭菜不再冒着热气。我满脸疑问:“徐老师,你……”老师看见了,咽下饭菜说:“没什么,我只是有点饿。作业太多了,没来得及吃饭。”看着那冰冷的饭菜,老师也忙碌的身影,我顿时感慨万分。我走出办公室,眼泪流了下来,从此刻起,我就决定要努力学习,当老师的左右手,让老师轻松点。

以中秋之夜为题目的学生作文 篇11

又是中秋佳节,我和家人像往年一样来到楼顶赏月。不一会儿,月亮羞滴滴地从云缝里探出头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她踌躇了一会儿,终于鼓足勇气冒了出来。楼顶顿时亮得跟白昼一样。月亮是那么的大,那么的圆,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它折射着太阳光,却远没有太阳那么刺眼。相反,它非常柔和,比丝绸还要滑,让人爱不释手,却又无法把它抓住。月饼也是圆圆的,我拿起一块,尝了尝,不住地点头称赞。

我望着天上的月亮,它是那么的大,那么的`亮,此情此景似曾相识,我不断地在脑海里回忆着,对,那是爷爷还在的时候,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不知爷爷在天堂是否安好?是否能吃上美味的月饼?

我望着天上的月亮,思绪飘啊飘,来到了古代,只见一位词人在月光下举杯痛饮,哦,原来他就是著名词人苏轼啊。只见他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来这著名的词是这样来的。

“小红,快来吃月饼。”爸爸的叫声把我从古代拉了回来。望着这轮圆盘似的月亮,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自古以来,又有多少人能像这轮月亮一样团团圆圆呢?如今祖国还未统一,台湾还未回归,有多少海外同胞无法与亲人团聚,在海峡两岸饱受相思之苦?还在月下祝愿亲人身体健康?

上一篇:春天的花草小学一年级作文下一篇:公司任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