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信息搜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的方法。
2.掌握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3.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有效的获取信息。
过程与方法:以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为主要活动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教学难点: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有效的获取信息。
三、教学过程: 引入:相信很多同学都喜欢听歌,那么同学们知道怎么从网上下载歌曲吗?如果打算去黄山旅游,你准备怎么安排行程?进行网络搜索,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搜索引擎及搜索技巧。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和研究“搜索引擎及搜索技巧”。
第一步:通过最知名的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来搜索mp3歌曲。通过此环节,重点了解百度的主要功能:百度在搜索mp3、图片、视频、地图上有优势,另外百度知道对搜索问题很有帮助。而谷歌除了基本的搜索外,还有翻译、google earth等功能。(此上功能稍做演示即可,不必详细说明。、第二步:以安排去黄山旅游为题,安排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材料,如来回方式(火车,汽车,飞机)、住宿、旅游路线、当地特色小吃及特产。在以上任务中总结出搜索技巧。如:
1.使用权威网站:如查火车行程,由于火车经常提速,这时去铁道部官方网查询,才能确保获得最新时刻表。如要订酒店,可去携程网。
2、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来比对搜索结果。
3、对搜索关键字进行提炼和简化,或者更换更合适的关键字。
4、用好逻辑命令AND、OR、NOT。
5、利用专业搜索引擎。
6、除了关键字检索服务外还可使用分类检索服务
如要设计黄山旅游景点线路图,可以选择旅游类网站,搜集设计线路图。
第三步:搜索大赛
知道了这么多的搜索引擎,了解了一定的搜索技巧,来进行一场激烈搜索大赛!
[题目1]这里是江北独特水乡,古运河四名镇之一。这里拥有浩渺的湖泊,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四面环水,有石拱桥横卧古运河上,连接着运河两岸的人家。沿运河而错落有致的民居,以船代步的叶叶小舟,千顷荷花与蓝天、碧水、野鸭、苇草,成为度假休闲的绝妙去处。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根据题目,提炼出最能反映它的搜索意图的关键词,然后进行搜索,写出搜索的技巧。
第四步:课堂小结
肯定同学们的表现,指出熟练掌握搜索对我们的信息检索和自主学习帮助极大,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学习,掌握百度和谷歌两大搜索引擎的主要功能,如百度知道,百度文库,谷歌地球,谷歌翻译等。
搜索引擎主要通过网络搜索软件或网站登录方式,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目前常用的信息查询方式有两种: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但也有可能搜索不到需要的信
息,信息资源也是有限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扩充和完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 重点理解两种主要的索引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搜索引擎分类目录、关键词查找的方法和技巧;提升高效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活动, 逐渐感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常用方法;能够根据任务选择恰当的搜索引擎及搜索方法, 以便高效地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有效获取信息的成就感, 逐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增强利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检索两类搜索引擎的特点;搜索引擎中关键词查找的技巧。
难点:对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调查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2.教师以网站的形式提供辅助学习资源 (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常用技巧、常用搜索引擎介绍) 。3.教师用V B程序编写一个小软件 (选择恰当关键词的赛前热身练习) 。4.设计学生活动, 准备活动中要检索的问题。5.多媒体网络机房,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设置情境 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冠”的视频, 请学生仔细观看。
师:这段视频大家很熟悉, 请大声说出来。
生:刘翔2 0 0 4年雅典夺冠的镜头。
师:明年的奥运会就在我们家门口进行, 希望更多的中国运动员拿冠军, 更希望我们的同学以良好的首都中学生的风貌迎接奥运! (提出与视频相关的问题) 奥运会上, 刘翔跨栏的栏高是多少?大家可以利用身边的工具, 上网尝试用最快的方法来查找。
学生上网查找问题的答案, 并把答案发到电子档案。 (活动一)
教师巡视, 观察学生上网查找问题的方法。
学生进行方法交流, 其中搜索最快、最准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搜索结果以及在网上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的) 。
师:同学们网上检索所用的百度、谷歌等都是常用的搜索引擎。对同一个问题, 同学们查找的速度有很大的差别, 这说明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需要策略和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实践, 体会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需要策略和技巧。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7月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中显示:搜索引擎以7 4.6%比例高居网络使用率第二位, 搜索引擎是网上获取信息方式中的代表性应用之一。这份报告说明, 搜索引擎是网上获取信息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权威数据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 使用搜索引擎是网上获取信息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
2. 新课学习 练习巩固
师:那么, 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常用的分类?常用的搜索引擎网址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结合自己平时对搜索引擎的认识进行总结。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总结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以及常用搜索引擎网址。
师:我们平时熟知的搜索引擎网址属于哪个类别呢?
生:新浪、搜狐、雅虎、网易等属于分类目录型检索, 百度、谷歌属于关键词索引型检索。
师:请大家每个类别以两个网站为例, 熟悉这些网站的搜索页面和使用方法。
师:下面进入“实战练习”, 让我们在练习中进一步学习搜索引擎的概念和常用分类。教师布置练习1和练习2, 并探讨使用哪类搜索引擎更合适? (练习1:查找一个有关英语学习的网站。练习2:科学家通过显微镜发现, 蚊子竟然长有牙齿, 那么蚊子有多少颗牙齿呢?) (活动二)
学生分析练习题, 认为练习1需要查找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一类网站, 使用分类目录型检索更方便、结果更精确。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两种方法来查找英语学习网站, 用事实来证明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使用两类搜索引擎检索练习1, 通过两类返回的网页数量差异、检索结果不同进行比较。
师生共同分析练习2, 一致认为练习2是一个特定具体的问题, 用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比较适合, 但怎么使用这类搜索引擎呢?从它的原理进行分析, 用户以逻辑组合方式输入各种关键词, 搜索引擎服务器根据这些关键词寻找用户所需资源的网址, 然后根据一定的顺序反馈给用户包含此关键词信息的所有网址和指向这些网址的链接。它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 那么什么是关键词?怎么选择关键词?对这个问题来说, 能够简要、恰当说明问题特性的词语, 如“蚊子”、“牙齿”是问题的核心词, “有多少”, 不是问题的核心词, 而且太常见。一般来说, 疑问词、连词、介词等或者太简单通俗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 即使你输入它们, 搜索引擎往往也会忽略掉或者返回大量无用的结果, 甚至会导致搜索引擎错误。
学生尝试使用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来检索练习2, 总结分类目录型和关键词索引型两种常用搜索引擎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师:分类目录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 只要熟悉问题的类别, 逐级目录往下浏览就可以。由于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比较灵活, 要使用它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必须掌握搜索的技巧。下面, 我们一起重点探讨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师生通过检索5个具体问题, 初步掌握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常用技巧。 (问题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哪年成立的?问题2:最早的中国人口普查数字大约是多少?问题3:计算机技术或者电脑技术的定义。问题4:想了解姚明的情况, 并排除NBA的信息。问题5: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的简称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 使用逻辑符号, 可以使结果更精确。 (2) 在查询词前后加上双引号 (英文下的) , 可得到精确、不拆字的搜索结果。
师:再学两招, 一是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遇到困难, 应首先求助于帮助系统。二是当网页打不开时, 可以使用网页快照功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 认识两种主要的索引方式及其主要特点, 能够根据任务选择恰当的搜索引擎及搜索方法高效获取信息。
3. 活动实践 小结提升
师:下面, 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搜索小竞赛, 在竞赛之前, 让我们抓紧时间进入赛前热身。
学生用教师提供的软件进行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练习。赛前热身练习由选择题组成, 要求选择使用恰当关键词的选项, 选对选错会有提示, 依次往下做, 直至练习结束, 如果选择错误, 可以单击“查看帮助”。
附:赛前热身练习
练习1:世界自然基金组织的标志是什么?
练习2:据史籍记载,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哪本书中?
练习3:11月19日凌晨爆发了500年来最大的狮子座流星雨, 请问狮子座流星雨的“妈妈”是什么彗星?
练习4:请补充诗的下半句, “露从今夜白, _______。”
练习5:了解“金庸”, 返回结果中不希望出现“武侠小说”。
练习6:查找“信息技术”或者“计算机技术”。练习7:在网上找历届夏季奥运会的会徽图片。正式进入竞赛。教师宣布竞赛要求: (1) 每个学生参与竞赛并填写活动记录表。 (2) 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成绩。 (3) 搜索速度最快、最准确的小组赢得比赛。 (4) 由搜索速度最快的小组介绍搜索方法、选用的关键词及过程。 (活动三)
学生全体参与, 上网检索。由找到答案的小组介绍搜索方法及选用的关键词。选用关键词不恰当的学生用恰当的关键词再尝试检索, 对比不同搜索引擎、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区别。
附:“活动三”的竞赛题
竞赛题1:鳄鱼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动物吗?
竞赛题2:小明住在北京宣武区, 周末想去游泳, 不知道附近有哪些场馆, 价格怎么样。请问用下列哪些关键词可以搜索到?
A.宣武游泳价格B.宣武游泳元
C.宣武游泳收费D.宣武区的游泳馆价格
竞赛题3:众所周知, 只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才能列入奥运会比赛。那么, 您知道夏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一共有多少项吗?
竞赛题4:刘德华从艺前的名字与现在一样吗?
竞赛题5:我们学校处在天桥街道, 那你知道老天桥的区域么?请同学们查找老天桥地图图片。
竞赛题6:据说黄山的冬季是云海出现最多的季节, 雪景也非常美丽。因此小王计划利用春节的假期去黄山旅游, 但由于不了解黄山地区的天气状况, 他不知道该带什么样的行装。你能告诉他黄山地区历年来二月份的平均气温吗? (摄氏度)
A.零度左右B.零下十度左右
C.十度左右D.无法从网上获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 体验在网上获取信息活动中的操作, 提炼出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主要搜索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师:让我们对获胜的小组表示祝贺, 其他组虽然没赢得比赛, 没关系, 我们同样在活动中体会和感受了常用的搜索技巧。今天初步学习搜索引擎, 所以老师出的竞赛题不很难,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使用搜索引擎一步得到答案, 大多数时候都是经历多个步骤, 所以在网上获取信息, 需要掌握技巧, 更需要多体会、多总结, 也需要永不放弃的精神, 对待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应如此。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 使其逐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增强利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师:通过前面的练习、竞赛等活动, 同学们对搜索技巧有了更多体会, 请大家一起来总结搜索技巧。
学生交流总结搜索技巧——
窍门1:准确提炼关键词很重要。
窍门2:用好逻辑符号“+” (和) 、“-” (排除) 或AND OR NOT
窍门3: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窍门4: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 这一方法在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时格外有用。
窍门5: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 遇到困难, 应首先求助于帮助系统。
……
师:搜索技巧还有许多, 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不能囊括所有的技巧, 搜索技巧也和其他技术一样, 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4. 巩固所学 总结拓展
教师提供两个网站:www.se-express.com、www.sowang.com。
师:这两个网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搜索引擎的知识, 学到更多的搜索技巧。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
师生一起总结这节课学习掌握的内容。
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多练习、多实践, 掌握更多、更好的搜索技巧, 从而能够在网上更高效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更好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请大家将自己所学的搜索技巧、要跟同学们共享的小窍门以及搜索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 以“定稿”的形式发到电子档案。
点评
本节课教学有三大亮点:
首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 清晰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开始, 教师即以刘翔雅典奥运会夺冠的视频文件, 创设了让大家热血沸腾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提问与视频相关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体验“实战练习”、“赛前热身”、“搜索竞赛”一系列活动, 探究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在活动中逐步掌握教学目标。
其次, 教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能够把学生已经认为掌握的技巧讲全、讲透, 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拓展学习的网络资源。在各小组进行搜索竞赛前利用教师自编的软件进行热身练习的设计, 起到了巩固知识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次, 教学评价的方法用得巧妙。针对我校特点, 在日常及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都用到了“学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来即时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对部分学生也是一种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简单来说,整合搜索或者叫通用搜索(Universal Search)指的是,在搜索结果中提供普通网页、新闻、图片、视频、博客、地图等各种形式的内容。整合搜索不是简单地把搜索结果罗列在一起,而是经过单纯的页面搜索、垂直搜索摸索之后,把不同类别的搜索结果排好顺序,再按照用户习惯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更高阶段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搜索体验。
过去,人们搜索网页只能得到按照“相关度”排序的干巴巴的文字,或是没有详细注释的孤立图片。整合搜索技术是让与关键词相关的信息、新闻、地图、图片有机结合在一个网页里,而且可以按照任何一种方式排序。比如,搜索史蒂夫·乔布斯,搜索结果的页面会这样呈现:中间是和他相关的网页,右侧会出现图片、百科、视频、新闻等相关结果,左侧会列出来“扩展搜索”、“相关人物”等搜索建议。
整合搜索的理念基本上就是把所有的搜索都融合在一个搜索页面里。当你搜索的时候,应该有图片的时候图片就会出来,应该有下载的时候下载就会出来,应该有新闻的时候新闻就会出来。这样一个聪明的整合所有资源的搜索,就是它的目标。
整合搜索把搜索引擎带入了3.0时代。首先,这是一个智能化搜索,搜集并分析使用者的搜索意图,提供优化后的搜索结果:其次,这是一个整合平台,在网页搜索和垂直搜索中使用的技术有很大差异,但现在开始整合到一起,令众多习惯了文字搜索的网络用户眼前为之一亮。
整合搜索是谷歌2005年提出的一个呈现搜索结果的新方式,即将谷歌的网页、图片、新闻、视频、本地、地图等类别的信息放在同一个搜索结果页面,不同信息的排序则按照相关性和关联度,通过复杂的机器算法实现。近期,谷歌全球推出了包括视频、地图、图片在内的5个类别的整合搜索,中国目前只推出了一个类别——焦点搜索。焦点搜索以新闻资讯为主,当用户搜索某一个媒体报道的热门词汇时,谷歌的搜索结果中会有一个相关焦点,包括一张新闻图片、一条包括导语的新闻标题以及两条相关新闻的标题。谷歌很快将发布更多类别的整合搜索,比如图片搜索、图书搜索等。
搜索引擎功能的推陈出新表示着搜索引擎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用一句话来说。未来的搜索引擎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把合适的信息提供给合适的人。试想一下,搜索引擎的结果不再是单纯的网页链接,而是整合了来自各种语言的网站的图片、视频、地图、新闻等不同类型的内容,并且按照你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了准确的排序,那将会是一件多美妙的事情。
网上搜索资料的 14 条技巧心得总结
(一)很多人现在都是活在网上,而在网上搜索资料更是每日必做的功课。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粗浅的搜索资料上的技巧和心得,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教。先来一句话总结:精选搜索引擎,用其利者,避其不善!具体细分如下:、分析状况,思考一下网搜是不是最快最合适的方式我估计不少人搜东西一般首选百度、Google、Yahoo 等搜索引擎,直接输入,一堆资料蜂拥而至。但是在海量搜索结果中精确捞出所需要的结果,就得有一定功力了。最恐怖的不是海量筛选,而是没搜到自己想要的!百度、Google 再神通,也搜不到网上没有的内容,有些内容网上虽有,却成为漏网之鱼。所以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前,该先花几秒种想想:我要找的网上有吗?如果有,可能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含有哪些关键字?有些资料你根本用不着上网,比如要找某公司某政府部门电话,打 114 查询更省事,比搜索引擎快得多,你只要知道了一个电话号码,就能问出一串相关的,何苦在网上费劲儿找呢?还有些问题可能你想不到合适关键字搜索,或不能直接用搜索引擎搜到,那你不妨尝试向精通这个问题的朋友请教,或者上这方面的热门论坛来问,要相信网友中卧虎藏龙啊!这种方法也比较省事儿。要记住,网络不是你寻找资料的唯一途径,你身边的朋友、老师、记者、其他媒体同仁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图书馆、资料库,当然也别忘了书籍,必要时跑趟附近图书馆。你确定了要找的信息适合通过搜索引擎寻找,那你需要的掌握的就是技巧了。、根据各搜索引擎特点,选择恰当搜索引擎选不对搜索引擎,就像选了不合脚的鞋一样,能走路,但艰辛痛苦,也跑不快走不远。使用搜索引擎首先要了解各种搜索引擎特点,否则你可能浪费大量时间。这次搜索,你应该使用百度还是 Yahoo ? Google 还是百度?分析你的需求,选根据需求找拥有相应功能优势的搜索引擎。这里介绍一些:(1)从行业入手查找,比较好用的是“百度产品大全”(点击首页“更多”选项即可):行业报告 —— 各行业官方报告、评定、专家解读,行业与单个品牌市场综述、分析,行业与单个品牌数据、过往新闻。当然这个不乏广告成分,所以需要鉴别,当心受骗。(2)寻找特定领域的人了解情况、寻找合适采访对象,如专家学者、老一辈,想熟悉某个领域或了解某个城市、历史、词条 „„ 这些比较细致的东西,可以用“百度百科”,网友们集体贡献的智慧是无穷的,而且网友的料也是无穷的,你往往能有意外收获。另外 wikipedia(维基百科)也是巨型资料库,而且更新很快,如果有时打不开,可以用代理服务器上。(3)Google 有一个实用搜索功能是“大学搜索”,要知道现在多数有点名的所谓专家学者都没少在大学挂职,各种研究所、实验室、官方组织的这个那个不少也扎根大学,而大学又是产生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用这个搜索可以一网打尽和某所大学有关的所有东东。(4)现在有一些新开发的搜索引擎,它们可以对网页库中的某类专门的信息进行一次整合。有人称之为:元搜索引擎。这种搜索引擎的特点是大大减少了你整合资料的时间。比如比比猫(Bbmao)。这个搜索引擎的特点是:自动分类整理、自动去掉重复结果、汇集五大搜索引擎结果。智能分类,你可能在分类中发现一些你不曾想到的东西。不过元搜索是不是好用,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只要适应了这种新方式,会给你带来很多方便。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学会了利用IE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的基本方法,为了让学生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本节课,快速检索信息资源的工具---搜索引擎的学习成为必然。本课主要内容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方法及设置IE浏览器的默认主页。重点、难点是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两种基本方法。此前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利用浏览器浏览信息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如果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自己学习中需要的一些信息,让其切身感受到互联网已成为学习的必备工具,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以西方的名侦探福尔摩斯探案为载体来导入课题。以现在的福尔摩斯用什么来查找资料更方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然后一直用班级里的“摩尔摩斯”这条线来设置教学任务,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设置两个教学任务,一个是“一个关键词”的确定,另一个任务中“多个关键词”的确定。用一个关键词来搜索中国的原子能之父这个任务,让学生体会关键词的重要性。用多个关键词来搜索杂志人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个关键词确定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最后通过完成五个任务,让学生去完成问题,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关键词的搜索,从而学会搜索引擎。五个问题的设置涉及到“一个关键词”的确定与“多个关键词”的确定,通过五个问题的搜索答案达到巩固练习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学中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注重的是与实际应用情境的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网上下载信息并不陌生,但是却容易忽略对下载好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及合法的使用,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收集、整理下载的信息,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是本节课的难点。本课采用笔者所在学校所开展的“生本教育”模式,主要步骤是“前置学习――小组合作――展示学习――评价超越”,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通过前置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所了解,通过主题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成果展示、讨论交流让学生突破超越,并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一步,复习旧课,完成关键词的提炼,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APEC”。问题一:APEC领导人水立方晚宴着特色“新中装”――关键词()。问题二:让APEC蓝转变为永久的“北京蓝”――关键词()。第二步,播放并观看视频《APEC的前世今生》。
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第一步,前置学习。阅读课本第35页至第42页,了解并掌握如何在网上下载信息。以下知识点如果你已经掌握,请在下表中的“是”画上“√”。第二步,讨论交流。出示“小试牛刀”任务:“①http://我想收藏APEC2014官网首页,你能帮助我把整个网页下载到‘桌面/素材文件夹/网页’里面吗?③为了向大家介绍“新中装”,我需要从不同网页中下载部分文字和图片,你会操作吗?”第三步,动手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前置学习掌握的下载方法,在网上下载“APEC”的相关信息,汇总向大家介绍“APEC,我知道的那些事”。
评价交流,总结提升 小组展示作品,向其他同学介绍“APEC,我知道的那些事”。请同学们互相评价小组的作品。与学生交流讨论:针对我们的主题,怎样来对素材进行分类更加有效?突破本节课难点。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来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小结本课学习知识点。同时,对巡视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醒、补充。如“发现一些同学们查找到的信息没办法下载下来”是因为版权的问题,说明网上的信息也受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要合法使用他人的成果。最后与学生分享国际上正式定义的“信息素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检索、评价和使用所需信息。
教学反思
第一,生本教育提倡“先学后教”,学生的“先学”被提到了重要位置。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笔者将前置学习放在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通过前置作业让学生养成阅读课本、自学的好习惯。
第二,以最近时事热点“APEC的前世今生”报道引出本节课任务主题,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形成应用课本知识内容解决身边问题的意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并拓展学生的视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最终达成“信息素养”“审美素养”与“学习素养”等综合提升的效果。
第三,生本教育提倡教师“少教”,“少教”是为了保障学生“多学”。通过小组讨论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小组协作能力;通过主题任务的完成,充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在展示成果时,通过讨论交流“怎样更加合理建立素材文件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第四,生本教育中,评价是引领。通过自评、小组互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主动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他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本节课,比较欠缺的就是评价做得不够到位,小组捆绑评价机制还未落实,导致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合作意识、组与组的竞争意识都还比较弱,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制度,检查落实,真正让评价引领课堂,让课堂活起来,真正让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结束语
两年的生本实践,笔者感受到,模式不是最重要的,理念是关键。转变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并把它作为自己教学的自觉行为和习惯,这样,学生会更加喜欢课堂,课堂也必将更加精彩、更加高效。
当前Internet信息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如何从网络上有效、及时、准确地搜索信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传统的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Fast、Alta Vista和GoTo等工具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Web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但也正面临巨大的挑战[1]:一是Web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搜索引擎无法索引所有页面;二是Web信息资源的动态变化,搜索引擎无法保证对信息的及时更新;三是传统的搜索引擎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的日益增长的需要。面对这些挑战,各类适应特定人群需要的“专业搜索引擎”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网络上存在部分用户对网上信息的及时性有特别的要求,例如:企业通过某些特定的网站随时获得商品原材料的供求信息;求职者在特定网站上了解最新的招聘单位信息;个人用户动态获取航班信息以及商品价格动态变化情况等等,这一类用户对信息的获取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目标网站明确集中,目标网页涉及特定的主题,对信息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信息搜索网格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Stanford大学的JATLite平台设计和实现了该信息搜索网格,对Web信息实时地进行分布式监控。
1基于Agent的信息搜索网格模型
1.1基于Agent的信息搜索网格模型
当前网格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含义和内容不断在发生变化,不同场合以及不同的群体用不同的名称称呼自己的网格。简单地讲,网格是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网格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本文所述信息搜索网格模型是基于Agent技术构建的,是从及时性角度对现有搜索引擎的重要补充,主要针对中、小型网站提供实时监控,自动监控现有和未来的信息,并使用Internet网络中空闲的计算资源,及时将获取的信息推送给需求客户。该模型如图1所示。
网格中某个用户针对某网站发出搜索请求,该请求发向服务器,服务器利用Spider(网络蜘蛛),从Internet网上抓取该网站的内部链接,平均分配给网格中其他空闲用户,其空闲的判断是通过用户当前的计算机是否处于屏幕保护状态,获取了任务的用户使用Spider(网络蜘蛛)中的bot包对分配到的网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满足要求的信息出现,则反馈给发送请求的客户,并通过GUI或者短信Agent通知该用户搜索到的信息的详细地址。
1.2任务分配算法
网格中一个用户发出搜索监控请求,服务器使用Spider获取网站的链接,采用平均分配算法,将获取的链接平均分配给网格中的空闲客户。
其中客户端的空闲状态是根据其是否处于屏幕保护状态决定,若客户端状态:
(1) 进入屏幕保护状态后,无任务状态,等待任务;
(2) 进入屏幕保护状态后,有任务,执行任务;
(3) 执行任务的客户端恢复忙碌状态,任务未完成,通知服务端对未完成任务重新分配。
2系统的Multi-agents架构
Agent是能自主学习并可适应环境的软件实体。多Agent为实现预定目标可进行通信,以协调各自的行为,Agent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信息搜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本系统是由服务端和客户端程序组成,服务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服务Agent以及短信平台组成;客户端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流程如下:
(1) 用户使用传统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的网站;
(2) 提交待监控的网站或网页,以及待查询的关键字,向服务器发送监控请求;
(3) 服务端获取网站的链接,并将任务分配给网格中空闲的用户,由其共同进行信息的监控,并及时将更新的信息传递给查询用户。
系统中Agent由服务端TMA1..TMAn(任务管理Agent)、SMA(搜索管理Agent)、SMS(短信Agent)以及客户端的UIA(用户界面Agent)、IMA1…IMAn(网络监控Agent)组成。
UIA(用户界面Agent)通过GUI与用户交互,可与相应的Agent通过KQML消息交互,其中UIA与服务端各自的TMA进行消息的传递,进行任务分配和相应结果的返回;
SMA(搜索管理Agent)使用Spider抓取网站的链接地址,并与TMA相互通信,进行任务的分配;
SMS(短信Agent)是用于发送短信的Agent。当搜索的结果到达时,将其相应的地址通知给相应的客户,并可接受客户的请求直接进行短信的发送;
IMA(网络监控Agent) 是对网页进行实时监控的Agent。每个用户都有一个IMA,用于从TMA接受任务,并对相应的链接地址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客户。
以上Agent都是构建在JATLite平台上,Agent之间采用KQML协议进行通信,服务端使用Spider包抓取网站的链接地址,客户端Agent使用bot包对网页分析,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获取已有的信息,还能够获取未来出现在网页中的信息。
2.1Agent的构建
如果从零开始构建Agent,Agent底层的通信和Agent本身的构建都是费时费力的工作,设计者没有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多Agent思想的实现上[3]。本文构建Agent系统的一个出发点是利用Agent平台构建Agent,选用Stanford University 的JATLite作为构建Agent的平台,它提供了一种快速构建Agent的方式,使系统设计者不必关心Agent底层的通信,并且JATLite平台本身也是用JAVA语言开发的,和本文的开发语言实现了无缝链接。
JATLite平台是Stanford 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用Java开发的轻量级的开发包,用户能够方便使用其进行Agent的开发,快速生成在Internet上通信的多Agent系统。出于灵活性考虑,JATLite平台提供了从抽象层到路由层的五个不同层次。如图3所示。
整个平台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从上到下依次为:协议层,路由层、KQML层、基本层和抽象层。JATLite平台提供大量预定义的Java类,从thread类扩展,具备Agent的运行自主性,并且通过封装机制使用户无需关心Agent底层的通信实现,为用户快速构建Agent提供了模板。Agent之间的通信采用标准的Agent通信语言KQML语言,为异种平台之间的Agent通信提供标准,编程者对多Agent的交互编程时,只需实现各个Agent中相应的方法,从而实现多Agent之间的通信。
JATLite的层次化、模块化的特点,使得基于该平台开发的项目具有易扩展、易维护的特点,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从平台的不同层次进行扩展。但通过该平台构建的Agent本身不含“智能”的成份,“智能”成分由用户自己加以实现。构建的具体过程略。
2.2多Agent之间的交互
在多Agent系统中,各个Agent相互协商、合作求解,这就需要一种规范来统一Agent间的通信。国外许多专家提出了一些通信标准,其中以知识查询和操纵语言KQML(Knowledge Query and Manipulation Language)规范最为成熟。KQML是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知识共享计划的一部分,作为用于交换信息和知识的语言和协议,它提供了标准格式来支持Agent间的实时通信,可用于两个或多个Agent及应用程序间的协同处理[5]。KQML规范定义了可扩充的行为原语(performative)集合,行为原语是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获得的,能够对知识和目标进行各种操作,并以此为基础开发Agent间更高级的通信模型,例如,合同网(contract net)、谈判机制(negotiation mechanism)等[5]。一条KQML消息是由行为原语和参数关键字构成,表示成ASCII串。
系统任务分配以及结果的返回是通过Agent之间的交互进行贯彻。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扩展了KQML的原语,自定义了多Agent之间的交互协议,其协议分为两个部分:
1) KQML提供的标准原语:
Register、Connect等用于Agent向AMR的注册和连接等功能;
2) 自定义KQML原语。
Agent之间的交互主要体现在用户登录、搜索请求、任务分配、结果返回、短信通知等多个过程。下面以任务分配为例说明多Agent之间的合作过程:当用户针对具体网站发送监控请求时,由UIA发送搜索请求,TMA接受请求后,通知SMA,SMA抓取链接地址,通过TMA分配给各个空闲用户的IMA进行信息的监控,搜索到新的结果后及时返回给需求客户的 UIA。
(1) (:perf search :content(String website,String keywords)) Sender UIA Receiver TMA
(2) (:perf Request_search :content(String website,String keywords)) Sender TMA Receiver SMA
(3) (:perf Task :content(String Links )) Sender SMA Receiver TMA
(4) (:perf result :content(String result_link)) Sender IMA Receiver TMA
(5) (:perf result :content(String result_link)) Sender TMA Receiver SMA
(6) (:perf result :content(String result_link)) Sender SMA Receiver UIA
其中SMA获取链接地址后,将任务平均分配给网格中空闲用户的TMA,空闲用户使用自己的IMA执行相应监控任务,当监控到新的结果时,通过SMS或GUI将信息的链接地址返回给需求客户。
3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信息搜索网格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式信息监控系统。该系统在搜索过程中,使用多Agent之间的协作,共同形成信息搜索网格,充分利用网格中的空闲计算资源进行信息的搜索和监控,为用户及时、快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搜索引擎是一个综合性和跨学科的课题,在实际的研究中存在很多难题有待解决。该系统还处于原型阶段,存在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该系统中引入用户模型,进一步引入Agent技术,将使该系统更为完善和人性化。
摘要:针对现有搜索引擎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中、小型网站的实时监控的分布式搜索网格模型,利用网格中空闲的计算资源进行网络信息的实时监控,并使用Agent思想在JATLite平台实现该模型。
关键词:搜索引擎,网格,JATLite,Multi-agents,KQML
参考文献
[1]Shorter F.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Parallel File Systems[D].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Clemson University,2003,8.
[2]张云勇,等.移动agent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Nwana HS,Ndumu DT.A Perspective on Software Agents Research.In The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1999,114(2):1-18.
[4]Finin T,Labrou Y,Mayfield J.KQML as an agent communication lan-guage.In jeff Bradshaw.Software Agents.Cambridge:MIT Press,1997.
[5]WEBER F,et al.Draft specification of the KQML agent-communication language,computer science[Z].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BaltimoreMD for Current Status.http:www.cs.umbc.edu/kqml/kqm/spec.ps.
我们所关心的,不仅包括人们最关注的性话题和性烦恼有哪些,还有他们寻求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对于这个问题,倒是有非常清晰的数据可以作答。《时尚健康》、时尚网、新浪网、天涯社区等多家媒体曾经发起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收集了100多万份的回复,对于“遇到性问题或困惑时你会从哪里寻求帮助(多选)”这个问题,有65%的男性和66.6%的女性选择了“互联网”。
于是,我们先打开了百度。
百度“不”知道
搜索关键字“性”,将筛选来源设置成其问答类频道“百度知道”,你可以看到“相关性最强、点击率最高”的提问。
这些性烦恼包括特定年龄段的女性性欲、早泄、女性性高潮、如何拒绝恋人的性要求和如何请求恋人进行性生活。但令人疑惑的是,尽管这些问题点击率很高,但对于其答案,点击“觉得有用”按钮的网友并不多,大多只有个位数。
难道说对于这些性话题,相比提问和表态,中国人更愿意默默观看吗?
不一定。壹读记者猜测,可能是因为这些热门提问的标题都非常“宽泛”,比如“性!!!”、“关于性生活”、“性生活问题”,因此它们最容易被搜到,也造成了“点击率最高”的并不真的“有用”的结果,或许很多真正解惑的回答,已被淹没在了庞大的问题库中,只有有相同烦恼的人精确搜索才找得到。
但同时,百度也“悄悄地”知道一些事。搜索某知名成人网站的名字,虽然会有不少联想关键词,但显示出来的依然是零结果。只有“AV”(成人电影)有自己的词条,有趣的是,大部分“求种子”的提问下,都躺着一条从不同角度循循善诱“手淫危害身心健康”的回答。
“孩子,你的这种冲动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头”
而来到另一个问答类社区知乎,搜索进行得就相对顺利。搜索关键字“性”时,系统会建议你进入“两性关系”话题下的“性生活”子话题。
在“性生活”话题下选择“动态”,便能看到当时最热门的提问。2014年1月14日最热门的提问是“哪部AV适合女友初次看”。该问题下最受欢迎的答案提到了一位年轻的欧美色情电影女星,获得了499个“点赞”。第二个热门问题是“当你从处男/处女变成非处,自我感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该问题下最受欢迎的答案有将近3000个“点赞”,回答者用很长的篇幅讲述了自身经历,并鼓励人们应该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初夜。
还有一个关于性欲望的问题,其中一个颇具哲理的回答几乎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问题是:“为什么和女朋友在一起时总是想和她做爱,所有男生都这样吗?还是心理变态?”这大概是全世界年轻人共同的疑问了,最受欢迎的那句回答是这样的:“孩子,你的这种冲动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头,你GF(女朋友)的矜持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天涯—虚构的性指南
前几年,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房事上天涯”。前两句不难理解,而第三句则是说在天涯这个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论坛式社区里,一些关于性的私密问题更容易得到“神通广大”的各地网友的解答。
在天涯论坛搜索关键字“性”,第二层筛选条件按照“标题”+“按点击率”,出现的基本上都是与性相关的长篇情感故事,包括网络小说连载和打着“直播帖”旗号的虚构类文学作品,偶尔也有明星八卦和养生相关的帖子。
如果将第二层筛选条件换成“标题”+“按回复数”,在自动剔除一些“人性”这样的干扰词汇后,出现的结果依然是情感故事。只有一个题为“老公工作累压力大,是否会影响性趣”的帖子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仔细看后会发现,海量的回复数主要由于发帖人乐于交流,从而在帖子里引导出了一个良好的聊天气氛所致。
书籍只会说应该用感情解决性问题
如果说网络欠缺专业性,那么就看看图书是如何为人开解“性惑”的吧。从最受欢迎的性知识读物中,能否归纳出中国人的性烦恼?
由于使用“性”作为关键词,在各种图书销售网站的分类里更容易找到“人性”、“理性”这样的结果,因此此处的关键字换成了“性爱”。
在当当的图书库中,销量最高的“性爱”书籍是素黑的《一个人不要怕》。事实上,这是一本“情感治疗类”书籍,入选的原因是副标题:教会女性爱与正能量云云。第二名是一本来自日本的男性养生类书籍,旨在提高男性性生活持久度。接下来还有《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3(性爱篇)》以及一些中外的情感类鸡汤书籍和少量小说。
而位居京东“性爱”书籍销量榜榜首的,终于是一本与性直接相关的书了。这本名叫《完美伴侣:缓慢性爱》的书针对的是“一个严肃看待性事、并想认真学习性爱技巧的男人”。从目录看,这本书确实介绍了一些技巧。而《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3(性爱篇)》则在京东位居销量第二。《金赛性学对话》、《性爱与婚姻》(罗素著)等一些学术类书籍。
遗憾的是,这些书似乎都无法真正解决大多数人的性烦恼。
“为什么和女朋友在一起时总是想和她做爱,所有男生都这样吗?还是心理变态?”“孩子,你的这种冲动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头,你GF(女朋友)的矜持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医学网站只管“病”,不解“惑”
或许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寻找更专业的信息源,比如医学论坛。
壹读记者登录了“好医生”网站,发现其模式是直接输入病症,再寻找对症医生。唯一的线索是,在生殖相关的“科室”里排名靠前的医生多数都回答过若干“不孕不育”相关的问题并都获得了好评。
而在另一个专业医疗社区“丁香园”中,所设板块也更偏向于“病”,而非“性烦恼”。这里也有不少医生和医学院的学生在为网友解答问题。在生殖相关的版面,提问中大多是专业的医学术语,其内容主要涉及性的结果,也就是生育。
所以,到最后还是要依靠抽样调查式的学术研究。潘绥铭和黄盈盈在抽样调查中就询问了一些具体的性烦恼,并对各类不同性烦恼的占比进行了统计。
其中,男性从2000年到2010年,增加最多的烦恼是没有“晨勃”,而“早泄”的烦恼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女性担心自己表现不好的烦恼越来越多,难以达到高潮的烦恼越来越少。
不管结论如何,这项调查的前提是:对象都是在过去的12个月里有过性生活的男女。没错,“至少你得有个女(男)朋友”,也就是说,这项调查忽略了那些缺乏实质性接触的人群的困惑。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以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三章《利用因特网获取和交流信息》中第四节《网上下载信息》入手,本课教学活动以英特尔未来教育理信念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追求目标,注重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会了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走进因特网、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知识。本节课的教学一方面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同时为了让全体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还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共同提高,完成教学任务。
预设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已有的保存文档的经验,借助于“文件”菜单命令实现网页内容的保存。
2.能够运用已有的保存网页内容的经验进行网页文字的下载以及部分文字的复制与粘贴。
3.能够灵活运用右击弹出快捷菜单将网页中的图片下载。
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下载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保存网页内容、网页中的文字和网页中的图片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在网上下载信息的快乐感觉吧!
一、保存网页内容。
[话题导入]:有个小朋友叫亮亮,他没有去过上海动物园,但是他想看看动物园里的可爱的动物,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他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问]:用哪些方法来登录“上海动物园”的网站呢?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任务一。(板书:保存网页内容)[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请学生演示,并引出问题]:(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速度还真快,你们在课后找几个有价值的网页,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练一练。
我们一起完成了“任务一”,细心的同学你发现它和保存文档有什么不同吗?
(板书)保存的类型是:“web页”,同时生成两个东西—— htm文件和同名文件夹。
二、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师打开同名文件夹]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任务三。(板书: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学生尝试操作] [学生演示,教师点拨](板书)JPEG、GIF等图片文件
三、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话题导入]:我们学习了将网页中的图片保存下来,那么,网页中的文字可以单独保存吗?
[学生回答](板书: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及时指导] [学生演示,师生小结] 保存文字:
[教师点拨]: “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保存网页内容”很相似,只要在保存类型中选择“文本文件(*.txt)”这个选项,就可以将网页的所有文字都保存起来。
[学生互相讨论、介绍] [学生回答]:(板书:)保存文字时的类型是“文本文件”
[师生小结]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如果只需要网页中的部分文字,应该如何下载保存呢?
[教师演示] 介绍部分文字的复制与粘贴以及图片的复制与粘贴。[课堂延伸] 我这里就有几个小朋友用这种方法在WORD中做的“动物简介”,上海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一定有你最喜爱的动物吧?请你选择一种动物,也来做一份图文并茂的动物简介,保存到E盘。
[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师生共同反馈] 教后反思:
本课的学习内容,教材中有很详尽的介绍,在上课时尽量少一些讲解,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个,提高从网上下载信息的能力。
教学下载网页时,对网页文件及其与文件夹的思考,是锻炼学生与他人或探究能力的好机会。和组员一同尝试,一同思考,得到的结论自然印象深刻。下载图片时,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在自学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
【网上信息搜索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网上搜索教案12-05
网上搜索教学设计02-01
获取网上信息教案07-28
参观网上动物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2-08
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自查报告11-30
职称评审1:网上申报填写个人信息说明12-19
《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教学设计10-13
《网上114》教学设计03-14
网上教学论文02-16
网上教学系统概要设计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