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外部环境分析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沃尔玛外部环境分析(精选8篇)

沃尔玛外部环境分析 篇1

企业简介: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NYSE:WMT)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一、宏观环境(PEST)(1)政治—法律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沃尔玛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各种对企业营销影响较大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正,将会为更多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保证。(2)经济因素

中国目前的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的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会进入工业化经济时期,国民收入普遍会有很大的提高,此外产业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居民的收入分配将会更加合理公平,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储蓄减少,借贷增加,在这种条件下,居民的购买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沃尔玛对中国市场开拓无疑是利好的更有利于沃尔玛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3)社会-人文因素

从社会文化方面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和价值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人们更倾向于进入产种齐全,方便快捷的

大型连锁商场购物。社会文化因素中,品牌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在品牌消费时代,品牌可以赋予消费者某些心理暗示。一个强势品牌会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只有品牌变得更强大、更有亲和力,消费者使用起来才会更放心。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时代,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成败与否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而沃尔玛就是这样一个做好自己的品牌,拥有了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印象。(4)技术因素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市场是动态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沃尔玛有着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产品更新换代快,让消费者永远能够到所需所想。

二、微观环境(波特五力模型)(1)行业新加入者威胁

零售业是广大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接触的行业,其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许多的中国的比较有实力的企业都想从这个市场中分一份羹,譬如各类大型鞋业公司开设自己的专卖店,直接与超市形成竞争:不仅是从事本行业产品的销售,而且很多企业还会扩大产品领域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卖场,这些企业就是零售业,也就是沃尔玛的潜在竞争者。

(2)现在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显而易见,零售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国内本土零售企业在上世纪九十

年代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国外的零售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世界零售巨人纷纷进入中国抢占市场。而沃尔玛秉着时间就是金钱,顾客至上的原则一直领先于其他各大零售企业。

(3)替代产品的威胁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面对面提供销售服务的方式面对着网上销售、邮政销售等新兴的远程销售服务方式的挑战,尽管这种称之为虚拟销售的方式还远不如传统的零售企业成熟但却发展迅猛。所以说这也可能成为零售卖场的替代品。

(4)购买上讨价还价的能力

购买者有可能要求降低购买价格,要求高质的产品和更多的优质服务,其结果是使得行业竞争者们互相竞争,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对于大型连锁卖场是统一产品价格的,会议打折、促销等方式给予顾客最大的优惠。沃尔玛长期跟供应商研究,如何把供应链的成本降低,如

何可以可持续发展。沃尔玛是以“天天平价”为主的公司,在价格方面做到百分之百,但是要做到“天天平价”,就必须要做到天天低成本,不是要求供应商给你最低的价钱,而是跟他们长期的合作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可以提高商品的性价比,如何可以让顾客买的更便宜,这是沃尔玛以顾客为主的理念。(5)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沃尔玛外部环境分析 篇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汽车上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了电子控制设备, 这就使得车辆所处的电磁环境在战争中变得十分复杂, 特别是强电磁脉冲作用下, 车辆的生存能力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 因此对电磁脉冲武器作用下车辆附近电磁环境的研究迫在眉睫。车辆外部的电磁环境主要是由作为激励源的电磁脉冲武器引起的, 并受到电磁脉冲武器源的特性和地面因素的影响, 从文献[1]可知对电磁环境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是脉冲武器的作用范围、功率和能量、地面参数等, 因此本文以高空核电磁脉冲武器为例, 主要从此方面入手, 对影响车辆外部电磁脉冲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

1 高空核电磁脉冲的作用范围

核爆炸发生在30 km以上的高空称为HEMP, 瞬发辐射将能量存储在爆炸点下方的高密度空气区域中, 形成电磁脉冲源区, 大致呈中间厚边缘薄的圆饼形, 在地面形成巨大的覆盖区域。HEMP的覆盖范围取决于爆炸高度HOB (Height of Burst) 和当量。高空爆炸产生HEMP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2]。

1.1 爆炸高度的影响

高空核爆炸时, 电磁脉冲从源区垂直向下辐射, 而且还从源区的边缘以不同角度向地面辐射, 因此电磁脉冲的高频分量在地面上的作用范围可延伸到视界范围 (即地面上能够“见到”爆点的范围) , 频率较低的分量甚至能伸延到视界范围之外, 而早期HEMP作用以高频成分居多, 所以覆盖范围以视界范围为最大范围。因此, 爆高在500 km以下时, 爆点越高, 电磁脉冲在地面上的覆盖范围越宽。

以爆炸点下的视界范围计算电磁脉冲在地面上的覆盖半径Rt, 地球半径Re为6 371 km, HEMP爆炸高度与覆盖半径的关系如图2所示[3]。爆炸高度与覆盖半径的计算公式如式 (1) 所示, 所得结果如图3所示。

其中, Rt为切半径 (地表上爆炸投影点与切点间沿地球表面的弧线距离) , θ为Rt对应的圆心角度, 与爆高HOB有关。

从图3中可以看出, 在爆高为30 km时覆盖半径约为617 km, 爆高为100 km时覆盖半径约为1 121 km, 覆盖范围约为4×106km2, 它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非线性递增的。在中国正中心上方爆炸, 当爆高为500 km时能覆盖中国大部分的面积, 当爆高约为670 km时约能覆盖整个中国领土。

1.2 当量的影响

目前, 核弹的当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 当量越大的核弹, 对其使用的要求也就越高。迄今为止世界上当量最大的核弹是1961年苏联制造的, 为五千万吨TNT当量。苏联原计划设计的是一亿吨当量的核弹, 但在当时在苏联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根本没有适合该枚核弹的试验场所。现在拥有核弹的国家都在极力发展核弹小型化乃至微型化技术, 因为十个十万吨当量的核爆远比一个百万吨当量的核爆更具破坏性和可行性。基于这个原因, 当前更趋向于缩小核弹体积与重量, 提高核弹的比威力, 即提高核弹每一单位重量的当量[4]。

高空核爆炸发生时, 瞬发γ辐射较强。γ射线向上辐射进入密度很低的大气中, 向下方辐射将碰到密度逐渐增大的大气, γ辐射与空气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电磁脉冲源区, 大致呈中间厚而边缘薄的回饼形。电磁脉冲源区的大小是爆高和爆炸当量的函数, 图4和图5分别为十万吨级及百万吨级核爆炸在不同爆高条件下电磁脉冲源区的半径和高度[1,5]。

可看出十万吨级和百万吨级核爆炸在100 km爆高时电磁脉冲源区的半径 (爆点与爆心投影点连线算起平行于地面的距离) 分别为480 km和600 km, 高度 (电磁脉冲源区的高度) 分别为10~65 km和10~80 km, 这是由于大部分γ射线在高约为15~65 km的空气中就被吸收了, 而水平方向上源区的分布范围比较宽。从源区向下当电场能达到的最大稳定值时出现饱和场, 此时仅与空气的基本参数有关, 而与爆炸当量无关。因此由源区向下发射的电磁脉冲在广大的区域内场强变化不大, 从文献[1]中距离分别为100 m, 1 km, 10 km处峰值电场均为50 k V/m也可得到验证。

1.3 地面场强的分布

地面电磁脉冲强度的分布还与地磁场的方向有关[4], 由于地磁场磁力线不是与地球表面平行的圆, 爆点到地球的垂线与磁力线夹角不是直角, 因此电磁脉冲最强区并不是爆点的垂直投影区, 而是γ射线与磁力线垂直的地区。对北半球而言, 最强区是在垂直投影区偏南处, 最弱区是γ射线与磁力线平行的地区。当核爆当量在几十万吨以上, 爆高为100 km~500 km, 爆心投影点位于北纬30°~60°之间时, 以爆心投影点作为坐标原点, 以爆高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 按峰值场强最大值Emax (下文均同) 计算的等场强线, 如图6所示。

图6中当爆高为100 km时, 地面的覆盖半径约为1 121 km, 在420 km到此范围内场强值约为0.5Emax, 而在爆心投影点正北方115km范围内场强值约为0.5Emax, 在爆点投影点正北方50km范围内场强值最小, 约为0.1Emax, 场强最大值范围出现在爆点投影点正南方110 km~240 km, 东西190 km范围内, 约为0.98Emax。

在电磁脉冲覆盖范围内, 大部分地区的电场强度高于0.5Emax。当纬度高于60°, 磁倾角较大, Emax和0.75Emax的等场强线越趋近于围绕地面零点。当磁倾角为90°, 从理论上说, 等场强线可能由一族围绕地面零点的圆组成。当纬度低于30°, 磁倾角较低, 地面上的等场强线将变得更不象圆, 发散的趋势将有所增加。

2 计算地面附近电磁脉冲环境的理论基础

如图7和图8所示, 幅度为E0的任意极化入射平面波可以分解为垂直极化分量和水平极化分量。

如果入射的电场矢量与入射平面构成夹角为α, ψ为入射仰角, h为距地面高度, φ为方位角, 则垂直极化电场分量为Einc=E0cosα, 水平极化电场分量为Einc=E0sinα。在满足斯涅尔 (Snell) 定理条件下, 垂直极化电场分量[1,4,6]:

水平极化电场分量:

垂直极化反射电场分量:

水平极化反射电场分量:

其中, Rv和Rh分别为对应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菲涅尔反射系数。这两个参数均是与地表土壤介质有关的频变参数, 其表达式为:

在距地面高度z=h, y=0处, x轴向的水平电场分量由入射和反射场的极化分量之和表示:

在地面上 (x, 0, z) 处的垂直电场为:

对于具体的瞬态入射电磁脉冲, 首先求出每个频率点上的入射电场谱值E0 (jω) , 然后通过上述表达式求出反射场, 进而求出频域的合成总场, 最后通过傅里叶反变换可得到需要的时域波形。

由高空核爆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 从时间上可划分为早期 (0≤t≤1μs) , 中期 (1μs≤t≤1s) 和晚期 (t>1s) 。其中早期核电磁脉冲 (HEMP) 对电子化系统的破坏起主要作用。目前, 国内外对HEMP辐射环境的描述多是以双指数的形式作为对辐射波形的数学表达式, 如式 (10) 所示:

其中k1为峰值修正系数, Ep为脉冲峰值;α、β为表征脉冲前、后沿的参数。调整α和β, 可以得到不同的半宽度电磁脉冲, 采用美国军标MIL-STL-461F[7]选取:

Ep=5×104V/m, α=4×107s-1, β=6×108s-1, k=1.3, 双指数脉冲的上升时间为2.5 ns, 脉冲宽度为23 ns。

3 地面参数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大地电导率σg通常的取值范围为0.000 1~0.1 S/m, 所以取量级上的变化为0.000 1 S/m, 0.003 S/m, 0.015 S/m, 0.01 S/m, 0.1 S/m。入射仰角ψ为30°, 采用垂直极化, 极化角度α=90°, 方位角φ=0°, 距地高度h为3 m。图9为总电场强度峰值场强与地面参数间的关系, 图10为总电场强度峰值随地面电导率变化的曲线, 表1为大地电导率与电场强度峰值的关系。

可以看出随着地面电导率的增加水平场强峰值不变, 垂直电场强度峰值增大, 总场强峰值在大地电导率为0.1时最大, 在0.01以后变化很小。

对绝大多数土壤来说, 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是最基本的电气参量。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土壤的相对磁导率总是接近于1。表1给出几种常见介质的电导率与相对介电常数标称值。

图11为总电场强度随土壤特性的变化。可看出含有机物粘土的电场强度峰值最大, 湿地次之, 而干地、沼泽地、沙地、碎石土的电场强度峰值几乎不变, 只是脉宽减小。

4 结束语

电磁环境是电磁战场的一部分, 因此必须了解车辆附近的电磁脉冲环境。国内外有关的高空核爆电磁脉冲标准中, 给出的脉冲波形及幅值的表达式是针对自由空间的, 对近地面电磁脉冲环境的研究却不具有针对性, 因此本文以最为成熟且电磁辐射强度最高的高空核电磁脉冲 (HEMP) 为例, 对车辆在高强度电磁脉冲武器攻击下的电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 仿真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高空核电磁脉冲的作用范围可由爆高计算得出, 爆高越高, 作用范围越大, 当爆高为100 km时, 覆盖半径约为1121 km, 覆盖范围约为4×106km2。

对于核电磁脉冲武器来说, 在中国领土覆盖范围内, 北纬30°~60°范围内的电场极化方式以水平极化为主, 在北纬4°~30°范围内的电场的极化方式以垂直极化为主。

随着地面电导率的增加水平场强峰值不变, 垂直电场强度峰值增大, 总场强峰值在大地电导率为0.1时最大, 在0.01以后变化很小。对绝大多数土壤来说, 含有机物粘土的电场强度峰值最大, 湿地次之, 而干地、沼泽地、沙地、碎石土的电场强度峰值几乎不变, 只是脉宽减小。

摘要:车辆外部的电磁环境主要受到电磁脉冲武器源的特性和地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以高空核电磁脉冲武器为例从武器的作用范围、功率和能量、地面参数等方面入手, 对影响车辆外部电磁脉冲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高空核电磁脉冲的作用范围可由爆高计算得出, 在中国领土覆盖范围内, 北纬30°60°范围内的电场极化方式以水平极化为主, 在北纬4°30°范围内的电场的极化方式以垂直极化为主。随着地面电导率的增加水平场强峰值不变, 垂直电场强度峰值增大, 总场强峰值在大地电导率为0.1时最大, 对绝大多数土壤来说, 含有机物粘土的电场强度峰值最大。

关键词:高空核电磁脉冲,车辆,电磁环境,地面参数,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1]D.V.Giri, F.M.Tesche.Classifcation of Intentional Elec tromagnetic Environments (IEME) [J].IEEE TRANS 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 TY, 2004, 46 (3) :322-327.

[2]周璧华, 陈彬, 石立华.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3]魏晓东.高空核爆炸电磁效应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4]Glasstone S, Dolan P J.The effects of nuclear weapons[M].United States:Sci.Mon., 1977.

[5]卜格鸿, 焦彦平, 陈波.美军天基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卫星系统能力评估[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8 (6) :37-40.

[6]江伟华, 张驰译.高功率微波[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独立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篇3

一、国际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视野看,各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通过知识创新、科技创新,通过造就大批各种类型的人才,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素质,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并在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逐步加快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人才开发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核心竞争力及实现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这无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强大动力,也为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无论从国际视野、还是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看,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据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演讲所言,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2020年要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从2002年开始剧增,到2008年达到20年内的最高点。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为8200万人,如果此时的毛入学率为40%,则有3280万人要求入学。要完成这样一个目标,仅靠公立高校远远不够,必须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主要是靠大力发展新制独立学院。从我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需求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变化,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多途径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建立法律规范

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理论引导,政府应提供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做好民办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的基础工作,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完善各项政策和法律规范,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并担负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独立学院大部分是在政府尚未出台相关规章和政策的情况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办学的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布的2003年9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教育部2003年4月24日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各省制定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只对民办教育办学做了具体的规定,而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管理和投资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这与独立学院已有的办学规模和建设发展是不相适应的。由于民办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和权益尚未得到保证,民办高校运作的完全市场化和享受政策上存在着与公立学校不公平的矛盾,给民办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许多困难。在现实生活中,尚存在许多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如民办独立学院与公办高校同属教育机构,民办独立学院作为社会团体,要到民政部门登记并接受其管理,而公办高校则不必;政府发文件讲级别,公办高校是厅局级,民办独立学院则没级别,往往对学校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民办独立学院按公办高校标准为教职工交“三险一金”,但教职工退休后却不能享受公办高校教职工的退休待遇,以致使民办独立学院很难引进专职教师,引进了也留不住等等。

因此,要使独立学院稳步发展,就要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确保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和权益,明确民办独立学院的“公益性企业法人”地位,规定合理水平的投资回报,使独立学院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民营化运作方面有法律保障。同时,民办独立学院不仅是一个企业化的组织,而且是一个营利的单位,承认独立学院的盈利性和公益性是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的动力所在,即使将来独立学院完全独立以后,这种定性仍然适合。总之,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立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为独立学院稳步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法律规范,为政府的规范管理和学院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2.界定明晰的产权关系

任何产权关系的规范,最终都应以制度的方式出现。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产权归属、财产比例、利益分配等问题必须做到协议完备、界定明晰。这也是保护投资者、办学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之必须,是独立学院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必然。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多主体投资办学的新模式,要明确其产权,就必须尽快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产权制度,以有效回避申请高校和合作者之间的产权纠纷和国有资产流失。

独立学院的产权关系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与独立学院的产权关系。一方面,对于属于国家政策性行为如税收优惠、建校用地的优惠等形成的财产,产权应归独立学院所有;另一方面,如果是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经济性扶持,如为独立学院的举办而出的启动资金、设备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明确两者的产权关系。二是独立学院获得公办高校品牌的使用权。这一无形资产的产权应界定为公办高校,独立学院应为使用这一品牌而支付给公办高校相应的资金;对申请高校投入的品牌、声誉等软资源,必须进行估价,高校的品牌、声誉等软资源所值的金额,可以由合作方买断,高校也可以以此入股,获得收益权;公办高校对独立学院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投入的无形资源所有权应归属于公办高校,收益权归属于从事教学管理的个人或组织。三是根据《若干意见》,合作者负责提供独立学院办学所需的各项条件和设施。根据“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土地等办学设施的产权应归合作者所有,合作者也因拥有产权而取得相应的收益。同时合作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政府的服务与监督管理

独立学院进一步的健康稳定发展,与政府提供服务性的指导信息和有力的监管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采取类似于西方国家财政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如及时公布生源信息、专业紧缺与过剩情况、存在问题的预警,以避免问题的发生。政府提供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机构,在管理的同时提供信息咨询,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人才需求状况、结构、预测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引导,形成合理发展的秩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对于独立学院,包括对其他民办高等教育,需要建立类似公办高等教育的评估评价体系。评估评价工作应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同公办高等教育一样,每五年进行一次,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实施独立学院的问责制度。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独立学院按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确保独立学院办学各方责任的到位,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也可尝试建立教育拨款中介组织,为政府制订民办高校整体财政计划,明确各民办高校使用经费应承担的义务,分配经费与评估结果挂钩。这样,既有利于政府拨款的公正性,也有助于民办高校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建立国家对各类教育中介组织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其活动建立在法律基础上。

三、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举办独立学院不仅仅是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高校、投资方和独立学院管理者关心和重视的事情,不仅仅是独立学院学生家长和学生要关注的事情,独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和支持。近年来,一些独立学院陆续有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独立学院本专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遇到歧视与冷漠。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毕业生学历证书将完全使用独立学院的专用证书,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录用独立学院毕业生。这不仅挫伤了独立学院本专科毕业生求职的信心与热情,对独立学院在读学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小,甚至还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影响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用人单位应转变选才观念,要量才而用,而不应唯文凭选才,认可、接受独立学院的本专科毕业生,支持独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独立学院也应加强与高校之间和与包括媒体、其他公共机构、研究咨询机构在内的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形成有利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探索植根于民间的大学行业整合模式,在完善内部自律机制上,增强独立学院在社会环境中的话语权,有效地维护私立高等教育整体的合法权益。

四、形成区域高等教育集聚效应

高等教育的集聚极大激发了民间、个人投资或捐资办学的激情,使得不同层次的公、私(民)办学校在区域内共存,共享教育资源和当地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从而更加有利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产生良性循环,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诞生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是教育大省,武汉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为满足更多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前几年得到迅猛发展,教育部所属和湖北省所属的院校都举办了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院校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获得较快的发展,一些独立学院已经逐渐找到自己的办学定位,显示出独立的办学特色。目前有全省已该类学院31家,占全国独立学院总量的1/10。随着政策的逐渐明确和经验的积累,高等教育的集聚效应会越来越发挥优势作用。独立学院作为地方的特色和资源,应充分放大资源优势,壮大教育资源,为地方的高等教育集聚效应发挥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中平,郑能波,任淑华,杨宁,郑彩儿.独立学院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NEW 篇4

经济因素

充足、完善的场地设施是武术馆校办学的必备条件。调查表明,百色市有几所馆校有属于自己的较完善的室内、室外教学场地设施,但也不能满足目前需要;有20所馆校有属于自己的但比较简陋的室内、室外教学场地设施;另有20所馆校是租用的场地设施,且大部分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真正拥有专用的高标准的场馆、教室、电教室、语音室、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等设施的馆校还没有。这一情况说明百色市武术馆校的办学条件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百色市武术馆校的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而且通过调查得知,大专以上学历的多为兼职或专职的文化课教师,兼职的文化课教师多为离退休人员,专业课教师则多为留校生。由于文化课兼职教师较多,教师敬业精神普遍欠佳,责任心不强;再加上专业课教师多为留校学生,文化层次偏低,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受到一定局限,因此,使得各馆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普遍较低。

技术因素

武术馆校的管理状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职能部门对各馆校的管理状况;另一方面是各馆校内部的管理状况。

国家职能部门对各馆校的管理主要是体现在审批和日常管理上。调查表市主管部门批的,还有的是县主管部门批的。审批的部门也不大一致,有的是在体委报批,有的是在教委报批;有的是向体委群体部门报批,有的是在体委下属的武协报批;有的是在教委中职处办理,有的是在教委社会力量办学部门审批;有的还涉及到公安局、工商局、民政局、文化局、人事局等。在日常管理上,国家各职能部门对各馆校基本上是放任,偶尔进行检查和评估工作也大多流于形式。虽然1995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颁布了《经营性武术组织的管理规定》,但在百色市并没有产生大的作用。在对武术馆校实行“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的体制下,致使各部门都只看重经济利益,该批的批,不该批的也批,只负责审批不负责管理的现象严重,各职能部门对各馆校的管理总体上是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事实上,与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相比,武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历史沉淀极深,有着数千年的传承,普通国人大都耳濡目染,而跆拳道大约在公元1368年前后,因中国武术传入朝鲜,与当地搏击技术结合而形成,空手道和柔道则大约于公元1500年左右,中国武术传入日本,与当地搏击技术结合而形成;二是国家对武术发展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于1956年成立中国武术协会,并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建立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可以这么说,跆拳道也好、空手道也好、柔道也好,根本就没有资格与武术相提并论。说好听点,充其量也就相当武术中的某一个门派甚至一个拳种。要知道,目前仅保留下来的,中国武术协会统计到的拳种就多达129种,任一拳种在健身方面不输于舶来品,在技击方面更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武术馆教练员来自少林寺,传播少林真功夫。我们的武术馆校师资力量雄厚,校风教风严谨、环境优美、是培养特长成就梦想的理想场所

社会人文因素

武术产业化是我国武术发展到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武术市场的发展程度主要受到武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武术自身资源优势主要包括武术文化内涵资源优势和功能性资源优势 ,加强对武术自身资源优势开发、需要建立和健全武术产业的管理体系、法律体系 ,建立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队伍 ,建立中国武术开发公司 ,设立中国武术专项发展基金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武术承担着对中国文化继承的历史责任;武术展示了东方体育所特有的体系,在当代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和

功能;武术产业化的价值也在不断地显现出来;武术科学化对提升当代武术价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政治法律因素

中国武术的过度简单化、全面现代化、强制世界化的发展选择,正在加剧中国武术的自身文化的贫瘠化、传统体系的另类化、民族个性的消失化。中国武术的文化危机正在形成,并且有加剧不懈的倾向。中国武术发展走进了一个问题重重的时代:体育化后的中国武术不会成为武术发展的救命稻草;重西轻中的武术专业教育对于中国武术继承和发展是无利的;夹杂在体育课程中的学校武术教育不利于中国武术的普及。中国武术要成为世界的武术,要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我们必须坚持武术的特色,绝不能让武术跟在西方体育的后面跑,不能按照西方体育的标准去改变自己,否则,武术也只能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次级产品。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武术产业具有可持续发掘、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文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产品资源、技术资源等。丰富的人才资源是武术赖以传播和武术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间拳师已达数万人,高级武术教练员人数达百人,高水平武术运动员1000余人;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达200余人。此外百色本地具有不少的分散的各式培训班,缺乏统一的指导,学习不规范,收费不合理,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这就使得学习一种技能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在个别不规范的学习培训班学习,还会遇到学习方法不当造成人员重伤的现在,缺乏政府批准正规教学的不法分子就会推卸责任,因此,应该通过政府批准,建立一个有规模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武术馆,把这些培训班集合起来,给百色武术培训一个规范,帮助各个年龄段的人学习武术,强身健体。

企业社会责任与使命

人才招聘网站外部环境分析 篇5

一、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企业宏观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 政治体制与政治的稳定性• 经济体制• 产业政策• 投资政策• 反垄断法规

• 与重要大国之间的关系• 地区关系

• 世界性公约,条款• 财产保护相关法律 • 劳动保护法• 公司法 • 合同法• 行业竞争法

• • • • • • • • • • • • • 政府的管制和管制解除政府采购规模和政策政府补贴水平特种关税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特殊的地方及行业规定进出口限制税法 专利法

环境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地方政府相关法规行业公约

(1)国家大力支持

随着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综合实力,国家对网络经济的重视程度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要高,随着过信息产业部、国际电子商务协会等信息机构的建成,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对高新企业的优惠政治促进网络企业快速发展。

(2)行业发展自律

2005 年首届“中国网络招聘行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人事部、中科院的领导 以及国内众多招聘网站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等自发组织,为了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反对恶意竞争,参会人员共同签署了《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科学发展规约》,进一步完善招聘行业发展体系。

(3)地方行业法规

为规范和完善人才网络招聘,促进人才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网络招聘行业的服务质量,各地方招聘行业协会出台行业法规,如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起草了《上海市人才网络招聘行约行规》等。

2、经济环境

• • • • • • •

GDP及其增长率贷款的可得性可支配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储蓄)倾向利率水平及预期汇率 及其波动预期 通货膨胀率

• 规模经济

• • • • •

消费模式

失业率及其趋势劳动生产率水平证券市场状况

商业周期的所处阶段

• 进出口增长情况及其趋势• 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间的收入差别

• 价格波动

(1)人才竞争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国家、地区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只靠资本投资和规模经济等传统方法,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企业对人才重视达到新的高度,如何招聘优秀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2)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中国网络市场的服务深化

根统计,2007 年中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440 万家,中小企业主要由公司和注册的个人经营者组成,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公司的增长率比个体经营者的要略快,主要是因为经过2004年到2006 年的火爆以后,每年新产生的个体经营者的数量会减少,同时,发展较好的个体经营者会变成公司。中小企业的兴起为社会提供大量基业岗位的同时,也为招聘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3)城市化人口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再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巨大人口流动潮。人才求职求职市场随着人口流动变得更加活跃。

3、科技环境

• 国家对该领域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 • 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

• 该领域研究开发费用总额• 该领域重要技术拥有者 • 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 • 专利及其保护情况

• 技术更新速度与生命周期

4、文化环境

1.21世纪是一个电子信息化的时代,目前百姓对于网络也越来越熟悉,百姓使用网络来聊天,交友,查资料,玩游戏,网购等等;电脑也变成了家用电器,人们从最初的不懂互联网到,现在涌现出众多互联网界的大亨。人们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知识进步,推动了互联网创新和社会进步。

2.在国家良好的政策下,国务院不断大力的推广互联网发展业,使互联网发展得突飞猛进。从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四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份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穿越长城,走向世界)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再到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到今天整整十六年的光阴,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中国人不断的刷新互联网网民数量记录,现在中国网民的数量早已超过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一了。

3.在如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从而慢慢告别传统的书信传达信息的方式,而转向环保,快捷,安全的互联网,随着人们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对互联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互联网在中国的更好更强地发展 4.随着网络年龄结构的年轻化,互联网行业应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网络上对青少年不利的东西尽量摒弃,国务院近段时间在整治互联网市场上做了很大的动作,但是其目的是为还给互联网一个整洁的世界,履行国务院应负的责任。最后,每一个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它们常常具有高度的持续性,这些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是历史的沉淀,通过家庭繁衍和社会教育而传播延续的,因此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一些次价值观是比较容易改变的。每一种文化都是由许多亚文化组成的,它们由共同语言、共同价值观念体系及共同生活经验或生活环境的群体所构成,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态度、爱好和行为,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不同的消费行为。

5、社会与物质环境

• 人口总量及结构 • 生育率与死亡率 • 性别比例• 特殊利益集团数量• 结婚与离婚数量• 人口出生、死亡率• 人口移进移出率• 社会保障情况 • 人口预期寿命

中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篇6

曹建海

sdd

汽车产业包括汽车制造业、汽车批发零售业、汽车服务业三个门类。汽车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涉及的因素很多,如经济、政治、技术、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借鉴麦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归纳了生产要素供给、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企业结构和产业竞争状况、经济发展阶段、政府政策等六个方面的因素。以下分别展开分析。

一、充裕且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供给

完备而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我国汽车劳动力供给较为充裕且价格便宜,这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然而,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与其所需要的劳动力结构存在较大偏差。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着从业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严峻现实。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关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人才需求量大增。

然而,与充裕的劳动力条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中企业家人才极为匮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当然所谓汽车行业的风云人物,多为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员,缺乏企业家所需要的产业预见力、个人信念和冒险精神。因此,培养并引进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家队伍,是未来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重点。

当前,汽车制造技术起步低、自主开发能力弱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总的来看,目前中国的汽车企业只能做一般性的技术开发,与发达国家在产品开发上的差距明显大于生产方面。

汽车工业初始资金需求量巨大,因而是一个规模经济十分明显的行业。但由于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长期保护国内企业,我国汽车企业资金规模普遍很小,且大量企业只掌握一般汽车加工技术,最重要的产品研发、设计等核心技术反而未获重视,因而短期内根本毋需投入大量资金致力产品开发。目前中国发展汽车工业并不存在资金问题,关键是缺乏必要的具有国内品牌和设计、制造技术。

二、不断成长且规模较大的本国汽车市场需求

根据2000-2003年的增长惯性,假定2004-2010年汽车保有量按16%的速度增长,则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735万辆左右。另外,假定新增汽车需求量与汽车保有量呈线性关系,如果汽车更新量为汽车保有量的6%,我们可以推算出2010年汽车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33万辆左右。市场规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市场吸引将使汽车产业链中的诸多环节,如整车装配、部分零部件生产和研究开发等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形成专业化优势,而且为众多的跨国公司和相当数量的内资企业提供了充分的市场空间和竞争结构。不仅如此,消费者对产品的极端挑剔,也会迫使汽车厂商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应用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生产经营体系,这对提升

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十分有利。

三、健全的相关和支持产业

一般而言,当上游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时,可以使下游企业在来源上具有及早反应、快速、有效率、甚至降低成本的优点。与上游的相关产业相比,汽车整车企业的运用能力更为重要。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下游的汽车整车业,需要通过扶植政策促进其尽快向全球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重庆等汽车产业集群,对于打造汽车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和支持产业体系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四、良性的企业结构与产业竞争

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一般来说有如下要求:第一,要求企业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的战略;第二,要求企业和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对产业的忠诚度;第三,要求国内市场处于活跃的竞争状态,使企业从主动性客户、转换不利因素等要素中产生竞争优势;第四,不断有新的竞争者进入;第五,公平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不存在各种人为制造壁垒的关税、配额和反倾销行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显著加快。作为典型的全球化产业之一,汽车的全球化体现在:第一,汽车产业链的全球性配置;第二,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汽车贸易的管制政策,对来华投资的外国企业实行限制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保护了国内汽车企业免受国外产品的直接冲击,但竞争不足的环境使国内企业失去了竞争的动力和能力。要推进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要求政府应创造条件促进汽车产业的国内竞争环境的真正形成。

五、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机遇

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是影响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可变因素。目前,住宅、汽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支持的服务业,正在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高增长行业。其次,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投资前景所吸引,纷纷在中国本土设立生产基地和产品供销体系,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汽车资产重组活动。如何处理好与政府、汽车跨国公司、本土汽车企业之间的战略关系,是关系中国汽车产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再次,随着全球能源供应局面的日益紧张,传统燃油价格呈长期上涨的趋势,而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开发的加深和商业化模式的逐步形成,正在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汽车动力形式。如果能够把握好燃料电池产业化层面的竞争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在发动机研制方面实现跨越。

六、通过微妙的、观念性的政策影响汽车产业发展

税收筹划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篇7

一、税收筹划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 法律环境。

税法, 即税收法律制度, 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是广义的税收“法律”的简称, 即不仅包括税收法律, 还包括税收法规、条例、决定、通知等。它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 是实现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的法律保证。税法是调整人们经济利益和收入分配方面的重要行为规则之一, 规定了纳税人和征税机关在税收征管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筹划的基本技术有很多, 企业要充分理解税法的相关规定,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税收筹划, 随时关注国家税法和相关政策的动向, 掌握好“度”的界限, 决不能因为筹划而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这样就会违背了税收筹划的初衷。

税收法律制度作为贯彻国家权力意志的杠杆, 不可避免地会在其立法中体现国家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导向意图, 会在公平税负、税收中性的一般原则下, 渗透税收优惠政策, 如不同产品税基的宽窄、税率的高低, 不同行业、不同经济事项进项税额的抵扣办法, 减税、免税、退税政策等。因存在税收优惠政策即税式支出, 使某种税在实际执行中的差异造成了非完全统一、非中立性的税收法制, 无疑为企业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财行为, 即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客观条件, 企业可以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实现税收筹划利益最大化。

税收征管过程中征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业水平也是企业所面临的很重要的税收筹划外部环境。如果其整体素质和执业水平较高, 能够做到严格依法监管、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公平高效, 保证税法在具体执法环节及时、准确到位, 形成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 就会促使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 而不是进行偷逃税等违法行为。偷逃税行为不仅会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失, 更会为企业带来被税务机关查处而遭遇惩罚的风险。相反, 若是执法标准不一, 弹性空间大, 违法也不会受到惩处, 纳税人就不会煞费苦心的采取有成本的税收筹划。

(二) 自律环境。

税收筹划市场的健康发展会对税收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促进税制的完善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国外成熟的税收筹划市场, 其拥有的不仅是成熟的市场群体和筹划意识, 更重要的是整个纳税筹划行业存在行业自律性组织进行自我监管;拥有众多专业报刊, 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辅以一定的资格认定制度, 为行业入门设置较高的“门槛”;多年经营形成了优胜劣汰机制, 留下的都是具有较高信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从业人员。这些都是我国市场需要借鉴学习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尽快成立由行业资深人士、学者、专家和企业界共同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 定期举办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 增加行业期刊和报纸的出版, 扩大税收筹划的影响, 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实践氛围, 同时积极与国外同行交流学习, 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促使税收工作和纳税筹划步入一个新台阶。

(三) 职业保险。

税收筹划虽然不是法律所禁止的, 但也不是法律明文规定允许的, 它是在税法规定的边缘性操作, 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税收筹划可以称得上是把双刃剑。毕马威就因为“滥用避税产品”招来不必要的官司。因此风险转嫁问题也是企业税收筹划面临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的责任保险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初,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形成独立的会计师责任保险。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 注册会计师保险已被许多国家列入强制保险的范围, 如澳大利亚对税务代理行业推行的是强制保险制度, 法律规定从事税务代理的机构必须投保责任保险, 目前保险费率一般为3‰。我国的责任保险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职业责任保险的推出, 仅是最近两年的事情。200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适时开发的国内第一款注册税务师执业责任保险产品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为以后的大力推广奠定了必要基础。但是, 职业保险的推行还任重道远。职业保险的出现使得出现赔付问题时保险公司可以承担一部分经济责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无所顾忌地进行税收筹划。

二、税收筹划内部环境分析

(一) 会计师事务所环境。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接受企业的税收筹划业务, 注册会计师从客户的利益出发, 代替纳税义务人设计可替代的或不同结果的纳税方案。因此,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水平、法律意识也会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一个考虑因素。注册会计师不应为利益所驱动, 要严格执法, 遵循税法的规定, 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达到节税的目的。安然的财务丑闻就是在安达信事务所的推动下, 一步一步的形成的, 安达信事务所因此也遭到了毁灭的命运。另外, 毕马威也因为兜售避税方案而使政府税收减少, 在同意支付4.56亿美元给政府后, 才避免了销售非法避税方案给客户的刑事指控。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 会计师事务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会改变工作方法, 减少业务程序, 从而减少税收筹划成本, 这样会导致职业质量下降, 从而引起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不满。更有甚者, 为了迎合客户的要求, 编制虚假发票和原始凭证, 通过“伪税收筹划”欺骗税务机关和社会公众。因此加强注册税务师的素质培养也是税收筹划的重要环境因素。另外, 当纳税人因税收筹划问题引起行政诉讼时, 相对于税务机关, 纳税人会成为劣势方, 为保护纳税人利益, 税务律师人才也是必须的。

(二) 纳税人环境。

纳税人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管理层以及财会人员进行税收筹划所面临的因素。可以分别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 内部管理层。

在现代企业环境中, 公司的出现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为了实现股东与管理层目标的一致性, 管理层激励措施被广泛应用, 业绩与绩效的挂钩, 使得管理层为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而竭尽心力。越来越多的经理人员意识到税收筹划的好处, 纷纷加入到税收筹划的行列。但是, 税收筹划不是简单地利用税法的漏洞, 而是做到有法可依, 事先筹划、事中安排、事后总结, 最终达到筹划目的, 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也就是胜任能力、政策水平。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经营者, 其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体现更为明显。管理层做出指令, 下面的会计人员依令行事, 某一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导致“满盘皆输”的后果。因此税收筹划时要慎重, 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纵观全局。同时, 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也很重要。如果高层对税法理解偏差, 不能区别合理与违法的税收筹划, 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因为税务违法是要承担责任的, 包括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不管是哪种处罚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另外职业经理人的名誉也会受损。

2. 财会人员。

企业财会人员在进行税收筹划时, 不仅要了解熟悉税务机关的程序, 更要具备税法、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并全面了解企业的投资、经营等活动,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在既定的方案下严格执行。同时要注意税法与会计对同一交易业务的不同处理。另外, 环境总是在变动之中的, 这也要求税收筹划人员关注国家税法动态, 从而及时调整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 不能用过时的税收政策指导企业的税收筹划, 因为那样可能会造成违法行为的出现。作为会计人员要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 遵循税法, 不能只是接受指令, 而不去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

沃尔玛外部环境分析 篇8

摘要:外部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与市场环境。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创新,实现战略目标与措施的有效调整,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文章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对“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移动依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战略创新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创新;影响;案例分析

一、 引言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对自身发展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目标的谋划和决策。当前,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得越发复杂、动态多变,企业战略制定及其实施管理变得越发困难。外部环境的动态多变,使企业不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只专注于单一的战略,相反,企业战略有效期被压缩,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战略更新和变革,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定位,以确保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企业战略创新已逐步成为国内外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例如,有些学者研究了企业战略创新的动因和必要性,并探究了企业战略创新的本质内涵;也有学者研究了战略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此外,有研究表明,战略与环境动态性的匹配调整,能够更好地抓住顾客偏好和竞争突破点,赢得长期竞争力,等等。本文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环节分析,从外部环境变化的视角,研究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创新的影响,并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为例进行分析。

二、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环节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建立完善的愿景和使命,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发展目标、决策并对其进行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环境的变化主动变革战略,并坚定不移地推动战略的有效执行。总的来看,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分析、制定、实施、评估与控制等一系列环节。

战略分析是战略制定的前提。战略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能力分析两部分,内部能力可看作是广义的发展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竞争环境等。而内部能力涉及企业文化、组织与流程、产品与研发、销售与渠道、市场运营与服务、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人员、成本、投资等多个不同维度。通过对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和竞争对手发展动态进行全方位监测,加以前瞻性思考和分析,能够了解企业发展的外部压力与动力;通过内部能力分析,能够清晰了解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状况(优势与不足),认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企业相关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战略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战略加以选择的过程。要对企业发展给以清晰的战略定位,确定哪些事是必须要做的,哪些事是要放弃的。在明确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应提出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目标。目前市场环境变化普遍较快,企业战略要能够及时反映时代和环境的特点,要在企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清晰地描绘企业将要竭尽全力进入的事业,使整个组织有一种目标感。企业战略定位要遵循差异化理念。差异化就是如何能够做到与众不同。波士顿顾问公司的奠基人布鲁斯·亨德森认为:任何企业想要长期生存,必须通过差异化而形成压倒所有竞争者的独特优势。勉力维持这种差异化,正是企业长期战略的精髓所在。

战略实施就是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以实现战略目标为目的,明确战略实施方案,同时,将战略方案进行分解,形成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战略实施计划,明确战略实施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并明确每项具体工作的责任部门,使其变成可操作、可考核的工作计划,推动战略得以真正落地执行。

战略实施评估是战略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是进行战略目标调整和战略方案、战略措施等滚动制定的基础。有效开展对战略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可以清晰认识企业的战略思路是否合理,企业组织是否具备必要的能力来执行它,拟订的战略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企业的长期成功。

通过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环节分析可以看出,内外部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环境(内部能力与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外部环境则往往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化。系统地分析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企业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强化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预警,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 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

战略选择理论认为,战略更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制于外部的环境力量。权变学派指出,企业能否运营成功取决于对环境适应效果的好坏。企业的所有竞争优势能否得以延续,就在于企业能否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制定符合环境要求和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以追逐新的竞争优势。

宏觀环境是影响企业供求的主要因素。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也应随之对其发展战略加以调整与创新。宏观环境主要采用PEST(Political - Economic - Social -Technological)分析方法,即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企业发展不可避免要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它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运作效率,这其中又以政策法规(如产业政策、行业监管政策等)对企业的影响最为广泛,最为实际,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最具指导意义;在经济方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经济条件等,如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生产率、消费模式、税率、通货膨胀情况等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定位。社会经济条件、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方面,如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人口状况等社会因素,以及地区或市场的地理、资源、生态等因素也影响着企业战略的确定。这些因素与相关产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此外,企业发展战略还要考虑到企业产品相关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研发能力、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指出,技术变革是竞争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所有能够改变竞争规则的因素中,技术变革属于最显著的一种因素,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所必须着重考虑的。

行业与市场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措施制定的主要因素。基于市场竞争分析,可以了解市场容量和市场增长情况,了解行业内有多少竞争者并预测市场变化的情况,等等。由此,可更好地调整企业的发展目标及战略举措。通常可使用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模式、波特五力分析法(五种力量分别为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3C”(Customer、Competitor、cost)方法分析行业与市场发展环境。其中,SCP框架是基于行业表现、依靠行业结构和行业经营这个假设建立起来的,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范式。在常用的静态SCP模型基础上,考虑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因素,如政府部门政策或者规则改变、生活方式或体验的改变、技术创新与突破等等,可以建立动态SCP模型,以便更清晰地分析行业结构与行业表现。通过波特五力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防御五力的冲击,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它们。通过“3C”分析,可以清晰了解客户需求及购买产品的动机、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与成本、为满足客户需求的成本情况、为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的成本情况、如何保持成本优势,等等。通过行业与市场环境的分析,可以制定更为有效的战略举措,促进企业更好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四、 基于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战略创新的必要性

管理大师波特教授指出,企业应根据对环境的分析来确定自己的战略。战略专家明茨伯格也强调企业战略必须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企业来说是最活跃、最不可控的因素, 环境动态性会导致企业行为的变动,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复杂的动态环境对企业战略选择及绩效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战略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任务。战略管理担负着企业战略研究、制定、分解、执行及评估的重任,要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应与时俱进,调整或重新制定发展战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业务领域、顾客、技术、市场等进行全新的设计和考虑。

(2)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增强竞争优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升核心能力的关键在于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依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战略创新,重新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寻求新的发展需求增长点,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及控制系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并形成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现代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企业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当企业现有战略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时,就需要推进企业进行战略创新。也就是说,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战略层面重新确定客户群体,重新确定自己的价值实现路径,重新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等等,由此确保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 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为例,对该公司从“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创新的相关情况加以简要介绍,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对该公司战略创新的影响。

1.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情况的简要分析。从“十五”(2001-2005年)、“十一五”(2006-2010年)到“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国移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宏观环境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环境总体形势向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通信市场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技术方面,从“十五”期间开始,以宽带、分组交换模式的IP骨干网取代电路交换网作为核心,成为网络演变的主旋律。“十一五”期间,通信信息与媒体服务等产业的融合趋势加快。到“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及其与工业化的融合和三网融合带动新一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宽带、3G 、LTE和云计算等技术日渐成熟并广泛应用。行业环境方面,“十五”期间,新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挂牌成立,促进电信业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转变。“十一五”期间,《电信法》的出台使电信行业监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信市场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电信管制逐步强化,到“十二五”期间,电信管制更加严格。此外,“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电信行业竞争范围、手段与层次发生了变化。到“十一五”期间,电信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型IT公司已经涉足通信领域。到“十二五”期间,通信产业结构呈现出移动替代固定加剧、宽带化进程加快、3G市场快速成长三大发展趋势。电信运营商在传统领域及新领域均受到严峻挑战,“被管道化”趋势明显。三网融合带来的广电、电网等构成基础通信领域的潜在进入者。物联网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行业应用迅速增长,等等。

2. 企业战略创新的主要历程。“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电信企业外部環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相关分析,中国移动不断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演进,分别确定了“服务与业务领先”(“双领先”)、“新跨越”、“可持续发展”为这三个时期的发展战略重点,以确保企业实现基业长青。

“十五”期间,中国移动主动与世界一流通信企业对标,找到存在的差距,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公司将自身定位为“移动通信专家”,不断锻造企业核心能力,积极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双领先”)战略重点。在服务领先方面: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针对目标客户群,突出差异性,使服务始终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在业务领先方面:围绕业务创新,努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业务,创造高价值的技术先进的产品,使业务始终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

“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进行了战略创新演进,提出了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战略重点,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的更广领域的战略定位,以及从“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到“做世界一流企业”的更高层次战略目标。推动企业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其中,成为移动信息专家方面:不断扩大移动通信的信息提供份额和生活服务份额,长久保持移动信息专家地位和领先优势;做世界一流企业方面:使企业具有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领先的运营效率,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确立行业主导地位,全面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移动持续进行了战略创新演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铸就国际领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移动改变生活”的战略愿景。公司致力于构建国际领先的创新机制,国际领先的核心能力,国际领先的业务与服务。在同行业中保持国际领先的发展速度,国际领先的运营效率,国际领先的管理水平,并拥有和谐有利的生态环境,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移动改变生活”,满足移动化、宽带化和信息化的市场需求,保持公司价值增长,铸就国际领先企业。

六、 结束语

基于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变化的系统分析,来优化与创新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不断提升发展能力、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由此,才能使企业战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效抓住发展机会,努力规避发展风险,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例如相关政策、产业、竞争、客户和技术等)的变化越来越快,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必须保持对外部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及时掌握外部环境发展趋势,进而对发展战略思路不断加以调整,持续推进战略创新,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艳梅.战略更新的概念界定与必要性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58-61.

2. GINSBERG A.Measuring and Modeling Changes in Strategy: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Direction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6):559-579.

3. 曹红军,王以华.动态环境背景下企业动态能力培育与提升的路径——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11,1(25):1-7.

4. 陶茜.环境动态性、制造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商业时代,2012,(28):76-77.

5. 王翔,李东,张晓玲.企业战略更新路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结构学派的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

6. 王翔,李庆华,项保华.共同演化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更新引擎机理研究:主体及其角色.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

7.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8. 高遐.“军民结合”战略实施的制度环境与组织变革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

9. 王鑫鑫.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

10. 江成城.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1. 李烨.动态环境下企业业务转型与持续成长研究.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5.

12. 王翔.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6.

13. 李大元.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持续优势.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常态下江苏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研究”(项目号:14JD002)。

作者简介:李东(1961-),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王茂祥(1967-),男,汉族,江苏省句容市人,博士,東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管理。

上一篇:贾岛寻隐者不遇下一篇:武术操比赛开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