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外知识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外知识(推荐10篇)

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外知识 篇1

1.古往今来,当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2.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3.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4.搞好西部开发,重要的是做好退耕还林,以期在西北沙漠中兴起绿洲,在戈壁中出现草原,再现《敕勒歌》中的。的景象。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6.《天净沙·秋思》中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的句子是:。

7.《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8.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句①。②。

9.古诗词中描写秋季景色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两句:

①。②。

10.,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1.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4.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15.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16.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17.随风潜入夜。(杜甫《春夜喜雨》).,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9.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3.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5.粉骨碎身浑不怕。(于谦《石灰吟》)26.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7.醉卧沙场君莫笑。(王翰《凉州词》)

28.,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29.,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30.春色满园关不住。(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选择题(10分)

39.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

40.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造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41.某班图书角藏有:①《呐喊》②《子夜》③《安徒生童话》④《骆驼祥子》⑤《女神》⑥《伊索寓言》⑦《柳河东集》⑧《欧阳文忠公文集》等文学作品。拓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欧阳修、安徒生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⑤⑧③b.①④⑦③c.②⑤⑧⑥d.②⑤⑦⑥

42.《灰姑娘》、《小红帽》是哪部名著的故事?()

a.《安徒生童话》b.《格林童话》c.《伊索寓言》d.《一千零一夜》

43.《新课标语文学本》(初中卷3)中最后一个单元是文学大家陶渊明,下面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写的?()

a.《五柳先生传》b.《归园田居》c.《饮酒》d.《醒心亭记》

三、填空题(30分)

4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关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45.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

46.《新语文读本》(初中卷3)中第九单元是聆听泰戈尔。泰戈尔是(国)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有《》等(请写出任何一部)。

47.法国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是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记,这三位大师是:米开朗琪罗、、。

48.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写的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49.对劝学的名联:①勤能补拙。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

50.《语文新天地》(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异曲同工中选了毛泽东和宋代陆游的两首同题诗《卜算子·咏梅》,但两首诗的立意完全不同。请写出下面两段词哪段是毛泽东写的,哪段是陆游写的?

①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②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1.下面是两首诗,请指出诗人写的分别是什么。

①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2.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和,风骚原来是指《》里《》和《》里的《》。

53.按要求填表:(4分)

《朝花夕拾》现代《格林童话》格林兄弟

《繁星春水》冰心《鲁滨逊漂流记》

《西游记》《爱的教育》意大利

54.寒假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部(或一篇)你最喜欢的课外作品,并简要介绍一下这部(篇)作品的主要内容。(4分)

11.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4.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15.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16.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17.随风潜入夜。(杜甫《春夜喜雨》).,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9.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3.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5.粉骨碎身浑不怕。(于谦《石灰吟》)26.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7.醉卧沙场君莫笑。(王翰《凉州词》)

28.,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29.,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30.春色满园关不住。(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选择题(10分)

39.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

40.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造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41.某班图书角藏有:①《呐喊》②《子夜》③《安徒生童话》④《骆驼祥子》⑤《女神》⑥《伊索寓言》⑦《柳河东集》⑧《欧阳文忠公文集》等文学作品。拓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欧阳修、安徒生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⑤⑧③b.①④⑦③c.②⑤⑧⑥d.②⑤⑦⑥

42.《灰姑娘》、《小红帽》是哪部名著的故事?()

a.《安徒生童话》b.《格林童话》c.《伊索寓言》d.《一千零一夜》

43.《新课标语文学本》(初中卷3)中最后一个单元是文学大家陶渊明,下面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写的?()

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外知识 篇2

我们深切地意识到, 学生的大阅读, 除了现代书籍以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纳入学生的大阅读范围。于是, 经过讨论, 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古诗词融进了大语文的学习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经典古诗词博大精深, 包蕴厚重, 意存高远,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中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记忆时间,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 到13岁达到最高峰。让小学生诵读古诗词, 目的是认识五千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开拓视野, 提升语文素养, 陶冶情操。2011版语文新课标“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2条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因此, 我们的“诵读古诗词, 精彩大语文”的教改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

有人说, 这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殊不知, 背诵是儿童的天性。古往今来许多伟大和知识渊博的人, 大多与他们善于背诵、记忆力惊人有关。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我们认为, 学生不读无知, 不背无彩。小学阶段的厚积, 值得学生用终身去消化、感悟与理解。

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古诗词讲究对仗、押韵, 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比较感兴趣。天天诵读一些优秀的古诗词, 反复诵读, 在诵读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形成积累。在刚开始诵读时, 学生是先感知字面信息。再诵读下去, 学生就能慢慢感悟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经过反复诵读, 体会词句整体所表达出来的音韵和意象, 领悟诗词的意境情感。如果没有长期的诵读训练, 学生就不会有这种语感训练过程的积累, 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感的培养。俗话说, “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都统一为诵读古诗文的时间, 意在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读得多了,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古诗词语言文字的能力。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 经常诵读古诗、对古诗文语感好的学生马上就会在脑海中出现这样多姿多彩的画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两只黄鹂鸟伫立在一棵长着嫩绿叶子的柳树上, 欢快地鸣叫着, 黄鹂身上彩色的羽毛在一片绿色中显得分外鲜艳;再抬头仰望, 碧蓝澄清的天空中正飞过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 它们正迎着春光遨游……多美、多令人快乐的一个画面!而如果一个很少接触古诗文、语感不好的孩子, 可能一下子感悟不到诗句中那么多的韵味, 他看到的可能就是文字的外壳而已。

所以, 如果一个学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语感能力, 那么一接触语言文字, 马上就能产生出多方位的意蕴感知。我们的学生往往在一年级以后第一次诵读一首新诗词时, 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这首诗好美啊!”或者, 诵读爱国主义诗词时, 不用老师指导, 他们就自己能判断出哪些词句该强调重音读出来。

“一章十遍读, 一句十回吟”, 如果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 鉴赏能力也一定会随之提高。

二、在诵读中陶冶人文

诵读古诗词, 陶冶人文精神和践行爱国主义教育, 个中道理无需赘述。但作为小学生来说, 这潜移默化的作用实在是不容小觑。

由于年龄特点, 小学生普遍都是单纯、善良、积极向上的孩子。在这个时期,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如果通过引导他们诵读古诗词, 把古诗词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正能量, 化为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上, 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诵文天祥的诗句, 再去读文天祥的事迹, 最后感受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这样的爱国古诗句何其多?爱国忠诚良将何其多?耳闻目染, 浩然正气自会常驻学生心间。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诗人刘禹锡屡遭贬谪, 历尽坎坷, 但斗志不衰, 精神乐观, 胸怀旷达, 气概豪迈。诗句通过具体的形象, 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 予人以哲理的启示。也许小学生还不能尽然理解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 但以后再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这类的诗句一定会给他们以启发和力量。还有李白、苏轼、杜甫……无数的仁人志士的故事和这类述志抒怀的励志古诗句, 如果学生诵读多了, 他们就一定会受到深远影响。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浓浓的思乡之情, 豪迈的朋友之情, 这些诗句随时都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学生诵读这类古诗句, 心里会产生对他人的关怀和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至于描写大自然的古诗词, 更是灿若星河, 学生长期诵读这类诗词, 自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美丽和万物的奥妙奇特, 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文精神, 有时不需要说教和灌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会更理想。

三、在诵读中丰厚文本

诵读古诗词, 除了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 我们还坚持“以读引读”的方法, 即以一带多, 由教材的一首古诗词或一篇课文,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拓展阅读, 把和课内有关的课外古诗词进行搜集和诵读。

在低年段的生字教学, 我们就开始实施这样的“以读引读”教学方法。比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的生字“野”, 学生就会联想到“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然后全班诵读整首诗;第二课中的“追”字, 学生就会联想到“儿童急走追黄蝶”, 接着又是全班诵读整首诗……因此, 学一个生字, 往往能带动诵读一首或几首古诗词, 如此形象记忆, 学生不仅记住了生字, 而且有效积累了古诗词。

在中、高年段, 随着学生对古诗词数量的积累和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 “以读引读”的学习方法他们运用得更为娴熟。比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中的《望洞庭》一诗, 刘禹锡的《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被学生悉数搜集并在堂上诵读。其他诗人写洞庭湖的诗篇, 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可朋的《赋洞庭》、张说的《送梁六自洞庭山》等等, 也都有不同的学生搜集并诵读。

至于教材中的一般性的文章, 学生同样可以“以读引读”, 只要是有和课文相关的古诗词, 学生就一定会进行搜集, 老师堂上组织学生一起诵读。

因此, 到我们学校来听课的老师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是“文化的盛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把传统文化和现代语文课堂能结合得如此和谐自然”……

我们认为, 只要找到一条合适的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有机高效地融合进在语文课堂。这样的融合, 不但大大充实了教材, 把教材变厚, 而且学生几乎每节语文课都有机会浸润在古诗词的意蕴之中, 天天诵读古诗词。如此读、悟、感三维一体的学习, 学生的语文素养怎能不提高?

四、在诵读中添彩习作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诵读古诗词, 孩子们耳闻目染诗词语言的精炼和美感, 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比等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文学底蕴自然而然就日益加深。在每天的语文课堂学习中, 学生已经习惯了“以读引读”的学习方法。同样, 在写作时, 学生自然地将“以读引读”演变为“以读引写”的写作习惯。平常诵读的古诗词, 一不小心就成为了他们笔下的素材, 自然地融合进他们的习作中, 添彩习作。有了这些古诗词的引用, 语言底气就足了, 习作变得灵动有生气。

学生习作片段如下:

1.“‘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开始下春雨了!在我身边的人们都撑着似蘑菇的花伞, 有红、黄、蓝的等等, 五彩缤纷。一阵春风迎面扑来, 春雨顽皮地跳到我的耳朵上悄悄地说:‘大地变绿了, 你也来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世界。’” (三年级)

2.“夏天, 美丽的荷花开了, 有白的、深红的、浅红的……荷花的姿态更美, 有的彬彬有礼, 有的盛气凌人, 有的羞羞答答, 有的一枝独秀, 有的朵朵成群……。看着眼前的这一幅美景图, 我心旷神怡, 真的是‘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年级)

“霎时, 乌云密布, 狂风怒号, 我们立即跑回酒店。我站在阳台上, 望着那汹涌的大海, 海浪像一排排英勇的战士, 勇敢的前进!汹涌的大海像发狂的演奏家, 正愤怒地敲着他的琴键, 发出那雄壮的交响乐, 汹涌的大海像一头凶猛的野兽, 正张开血盆大口在怒吼着。

也许, 曹操也正是看到了我眼前的这幅景象, 才写下了《观沧海》吧?‘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耸峙……’” (五年级)

当看到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时, 看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日益提高时, 我们高兴地感觉到, 我们坚持以古诗词诵读为突破口, 再造大语文学习是可取的, 是有意义的。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59-01

通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诵读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习诗词内容、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边听边想象法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象的方式,来理解古诗词所展示的情景。譬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在教师抑扬顿挫的诵读时,学生静静地听着教师富有表情的朗读,一边想象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景,脑海里仿佛出现了真实生动的画面:一个倒背着双手的男子在波涛汹涌的江水边的礁石上,看着高耸入云的山峰直插云霄,脚下滚滚的波涛拍打着岸边的巨石,卷起千堆雪浪,发出巨大的声响。这生动形象、惊心动魄的场面,就像一幅画面一样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故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听觉空间和想象情境。同时,要教育指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地问题进行引导:在你的听的过程中,你的头脑中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假如你来到了赤壁,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通过引导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想象,将古诗词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头脑中像播放电影一样动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更加容易地理解古诗词内容、品味诗词所描绘的意境。

二、边读边想象法

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坚持以学生诵读为主,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开展边读边想象法。譬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将自己当作是作者,并融入到诗歌的情景中。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在北方八月中秋的季节里,天空中大雪纷纷扬扬地飘洒着,寒风呼呼地刮着,地上白茫茫地一片,好像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开了千树万树学雪白的梨花。雪花飘落下来,把帘珠都打湿了,连帷幕绮罗都结冰了。连厚厚的狐皮裘也再让人感到暖和,就是那锦缎被褥也感到非常单薄。从将军的兽角硬弓来看,也被冻得拉也拉不开了,连都护铠甲铁衣也穿不到身上去了。读着读着,学生仿佛看到了浩瀚的沙漠上放着百丈巨冰,天空上的愁云惨淡凝滞,使天空变得很低。为了给归京的武判官送行,在中军帅中摆下了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谈着胡琴、琵琶,吹着羌笛,翩翩起舞,相互和鸣在大雪纷飞的黄昏中,雪将路都封住了,峰回路转看不到人的踪影,却看到了雪路上马车的痕迹,学生想到脑海中出现的这些画面,就能够感受到作者与武判官的离情别意。因此,采用边读边想象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完全沉醉到古诗词的情景中,让学生将自己当作是作者,融入到古诗词的场景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和意境。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

在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想方设法的增强古诗词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譬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用多媒体将古诗词所展示的场景展示出来:在渭城的早上下着细雨,把路上的浮尘都打湿了,客舍旁边是青翠的嫩柳。两个老朋友正在那里劝酒作别。看着这样直观形象的画面,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到那依依惜别的感情。因此,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古诗词,可以使静态的图画动态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极大地增强古诗词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教学

一是采用开展诵读比赛活动。初中生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教师可以将竞赛因素引入到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精心地准备,全力以赴的参赛,可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古诗词诵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譬如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个人比赛、小组诵读比赛、男女诵读比赛等。二是开展古诗词诵读表演活动。初中生都具有较强的表演欲,都想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赞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展古诗词诵读表演比赛,譬如在教学《木兰辞》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花木兰,用舞台演绎的方式。在诵读表演前,学生为了获得诵读表演的成功,就会想方设法地理解诗词内容及思想感情,并为此做好相关的准备。在进行诵读表演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古诗词中,从而更加正确地理解古诗词,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表演。故此,采用古诗词诵读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表演中学习巩固古诗词,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表演创造能力。

五、结语

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外知识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2.教给七年级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图画法、文字描述法,为以后的赏析诗歌奠定一点基础。

3.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古诗词的学习,以此为引子,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古诗词,培养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古诗词的了解处于起始阶段,几乎没有古诗词赏析能力。通过课外古诗词的延伸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积累古诗词,学习一点赏析诗歌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2.体会诗歌意境。

(二)难点:

教给七年级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图画法、文字描述法。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

图画法

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图画作品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美图我来看,画意诗情入眼来:

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课前我们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是李清照写的《一剪梅》,它是用歌唱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现在请同学们换一种角度,欣赏一幅我们班同学的画。(出示课件)(王维的《竹里馆》)认真观察,看看都画了什么?然后想一想:看到这幅画,你可以想到哪首诗歌呢?

(学生观察说出看到和想到的;画的主人谈一下自己画的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可以借助于图画来进行,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讲解两个概念:

物象: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意象:“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引进两个关于诗歌的概念,让学生理性认识诗歌的一些常识。为下文学习做以铺垫。

中国古典诗歌是很讲究是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赵师秀的《约客》,以此为支点,一起领略古诗歌的魅力。

二、课中美文我来赏,寄情画意解诗文

1.学生自读诗歌,找找看,作者写出了哪些物象呢?(学生边读边找,自己将找到的写在黑板上。)季节:夏季

黄梅时节

雨,青草,池塘,蛙,棋子,灯花,还有一个等待朋友的我。

设计意图:用举例子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教师介绍的概念的理解。为赏析诗歌做一点准备。

2.再读诗歌,你觉得诗歌通过这些物象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你从哪个物象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同桌之间讨论完成。每个组推荐一名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准备的材料:

天气特征:黄梅时节的家家雨。写出江南雨季特别的景致。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通过环境描写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夜的“寂静”。

第三句点题,“有约不来过夜半”,“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也明白客人不来的原因是下雨出行困难。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动作描写,体会独处的诗人的落寞、无聊、惆怅。抓住“闲”这个词语,体会含义。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3.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美读诗歌,读出诗人的落寞、无聊。教师先范读,学生个别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美读。品味古典诗歌的情感美。

三、简笔勾勒绘美图,诗中画仙脱颖出

四人一个小组,用简笔画勾勒诗歌内容。(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完成,课中修订)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请四个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方法。学生在绘图时,一定能有所体会。)教师给予学生评出的画仙赋诗一首,算作奖励。

设计意图:尽量鼓励学生,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来。在活动中让学生领悟诗词魅力。教给学生可以借助图画来凸显诗词的内容,这是诗歌赏析的一种方法。

四、披文入境揣意境,笔端含情韵味生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教师给出)

要求: 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用优美的语言将诗歌的内容描绘出来,描绘时一定注意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做到情景交融。

(学生利用给出的一些物象,体会作者的心情。独立完成,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分享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还是需要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用优美的文字再现诗歌的内容,进行诗歌的赏析。这是诗歌最基本的方法。

五、收获满满我来谈,诗词学习方法多 学生先自己谈,然后教师归纳。鼓励学生要学习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图画法

文字描述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归纳学习方法,再次复习学到的方法,为以后课外古诗词赏析能力的培养做一些准备。

六、课后美文我来赏,魂牵梦绕翰墨香

推荐:1.苏轼的《浣溪沙

斜风细雨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2.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4.司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5.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要求: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利用课堂教的方法,图文结合,赏析诗歌的意境。纸张大小为A4纸。

2.可以借助于网络,亦可请教美术老师。

3.课余举办古诗词赏析比赛,人人参与,个个进步。

(学生先自读,扫清字词障碍。有时间教师可以范读,然后让学生齐读。)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一些优秀的课外古诗词,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教师寄语学生:

学海遨游勤做舟,经风历雨弄潮头。莫言十载寒窗苦,来日凌云壮志酬。

设计意图:用古诗词的方法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就在我们身边。板书设计:

约 客 赵师秀

雨,青草,池塘,蛙,棋子,灯花——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闲敲棋子落灯花”

——动作描写,无聊,惆怅 方法归纳: 图画法

文字描述法

《约客》课堂实录

导入:

师:同学们,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课前我们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是李清照填的词《一剪梅》,它是用歌唱的方式呈现的。现在请同学们换一种角度,欣赏一幅我们班同学的画。进入本节课第一个环节:课前美图我来看,画意诗情入眼来。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看看都画了什么?然后想一想:看到这幅画,你可以想到哪首诗歌呢?

生:月亮,竹子,一个人,还有琴,可以想到王维《竹里馆》。师:可以背诵吗? 生:可以。学生齐背。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下面请画的主人谈一下自己画的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张天赋同学:我画的是王维的《竹里馆》。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在一个安静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功利的羁绊,表达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与作者淡泊的心态。师:看来张天赋同学对这首诗歌认识很深刻,画得也不错。老师把一首诗歌送给你,希望你喜欢。你来读一下。

生:张家得女子,天赋自为名,睿智难题解,遐思美韵生。书能藏万卷,悟更胜一层。多有怜惜意,雕琢大器成。师:老师希望你努力学习,终成大器。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竹子、月亮等,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物象。那么什么物象呢?请看大屏幕。和物象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概念是意象。

生:朗读教师给出的物象、意象的概念。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意象:“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师:老师给同学们就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物象和意象。

例如我们经常读古诗词会碰到“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送,为什么呢?希望被送走的人能“留”下来。在“柳”上寄与古人的一种思想。我们将这些寄与思想的就叫做意象。以后随着同学们知识越来越丰富,你会知道很多的意象的。

师:中国古典诗歌是很讲究是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赵师秀的《约客》,以此为支点,学习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课中美文我来赏,寄情画意解诗文。

师: 同学们自读诗歌,找找看,作者写出了哪些物象呢? 老师举一个例子:雨

生1:青草,池塘,青蛙,棋子,灯花,师:你觉得还应该有什么呢? 生2:我觉得还应该有一个“我”。

师:非常好!为这个同学鼓个掌。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思考:你觉得诗歌通过这些物象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你从哪个物象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生1:我觉得诗人通过物象告诉我们江南梅雨季节的特生。表达的情感应该是失望、寂寞。从灯花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油灯点的很久了,所以才会有灯花的跌落。生2:我觉得想通过青蛙的叫声,写出雨夜的安静,也写出诗人的无聊。生3:我觉得通过青草、池塘、蛙声,写出诗人无所事事。

生4:我觉得作者通过热闹的蛙鸣等环境描写,想要衬托夜的寂静。……

师:我们一起了解了诗歌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预习时你们画的图画,在四个人一个小组,修订一下,使之更能很好的表现诗歌的内容。然后每个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分享。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简笔勾勒绘美图,诗中画仙脱颖出。看看那个同学能成为画仙?

生1:我画了一副棋盘,还有一个人。生2:我画了柳树在雨里摇曳,还有落花。生3:我画了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个人在下棋。

生4:我画的是荷塘,有很多的青蛙在叫,因为诗里有“青草池塘处处蛙” ……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几位同学说的,还有黑板上的画,评出心目中的画仙。生:某某同学

师:老师依然送给你一首诗歌,希望你喜欢。生:读“行韵有诗篇,放眼苍穹千万年。回眸一笑间”

师:同学们分享了的美图,老师为同学们的表现叫好。老师提出一个建议,同学们可以学一下国画,国画配古诗词,那才是绝配。

诗歌学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披文入境揣意境,笔端含情韵味生。就是品味诗歌的意境。

生:齐读:“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师:同学们,现在拿起你手中的笔,在便利贴上完成诗歌意境的描述。用优美的语言将诗歌内容描绘出来,描绘时应注意体会诗人 的心情,做到情景交融。

生1: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成了烟雨世界。青蛙成了耳朵的主角。夜深了,客人还没有来。实在无聊,敲着棋子打发时光,竟然震落了灯花。

生2:江南的雨,催熟了梅子。青草染绿,还有池塘和青蛙。与友约弈,约时已过半夜。独自一人,闲敲棋子。无聊至极。生3:梅子成熟了。斜风细雨柳如烟,传来阵阵蛙声。已过半夜,有约的客人还没有到。闲着无聊,敲着棋子,打发时间。

生4:在梅子成熟的季节,细雨蒙蒙。长满了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的蛙声。朋友还没有来,可能是因为下雨出行不便的原因吧。怎么打发无聊的时间呢?只能是敲着棋子。

……

师:同学们都抓住“闲”这个字了。它用动作描写,写出诗人无聊、落寞、惆怅的心情。

师: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个探究题:苏轼的《承天寺夜游》里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秦观的《浣溪沙》里有“宝帘闲挂小银钩”,这两句话都有一个“闲”字。下去好好品味一下,看看“闲”的含义是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把你在便利贴上写的文字贴在你的画的留白处。课下交上来,我们将举办展览,分享学习成果。

师:同学们,相信此时此刻你们一定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学们可以自由朗读诗歌,用你的声音传达出作者的心声。

生:自由朗读。齐背。

师:本节课我们以《约客》作为例子,学习了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进入第五个环节收获满满我来说,诗词学习方法多。

生1:诗歌可以用歌唱的方法。生2:还可以用图画法。

生3:我觉得还可以用文字描述法。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学习诗歌,不仅仅要能背诵,会默写。更应该在理解诗意、诗情的基础上,有自己对诗歌的赏析。今天我们实践了图画法,文字描述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好好应用,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一定会有所得的。

师:心无旁骛致情专,举一融通能反三。学习要有举一反三的本领,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课后美文我来赏,魂牵梦绕翰墨香。

师:发放教师推荐学生课后学习的诗歌内容。推荐:

1苏轼的《浣溪沙

斜风细雨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2.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4.司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5.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出示要求: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利用课堂教的方法,图文结合,赏析诗歌的意境。老师推荐五首诗歌。

2.可以借助于网络,亦可请教美术老师。3.举办古诗词赏析比赛,每个同学都要参加。

师:老师在课的最后送给同学们一是诗歌。这是老师给予你们殷切的希望,希望你们通过努力,实现凌云壮志。

生:齐读。

学海遨游勤做舟,经风历雨弄潮头。莫言十载寒窗苦,来日凌云壮志酬。下课。

《约客》教学反思 古诗文诵读,教师一般的教学方法停留在背诵、默写的范围。我觉得这样的学习,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单薄。中华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学生应该对诗词赏析有所涉猎才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要求“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在初中三年的时间里,教师帮助学生慢慢形成。我认为初中起始年级就应该在这些方面予以关注。

《约客》属于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文,本节课我主要是想以此为支点,教给学生一点赏析诗歌的方法。我认为,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过,诗词赏析不是一节课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的。

本节课的亮点是:

1.通过图画法让学生在遵从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笔来勾勒诗词的意境。这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学生要把它画出来,肯定会仔细研究诗歌的内容。学生参与度极高,几乎都能用笔勾勒自己心目中的诗歌内容,化无形于有形。虽然他们的画笔还显稚嫩,这没有关系。只要他们喜欢就行。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画得更好。以后还会与美术老师沟通,教给学生中国画的画法,有理由相信,中国画和古诗词,一定是最好的搭配。

2.文字描述法,学生能够从自己学的诗词内容出发,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的意境。我认为孩子们各有特色,甚至有的孩子利用古诗词来解读诗词,真的很好。

3.我对一些孩子的评价,也是用古诗词进行的。孩子们对这样的评价方式非常的喜欢。孩子们很是崇拜我。亲其师才可以信其道。课余,还有一些孩子问我索要诗词。课堂的预设性诗词发给孩子。至于他们需要,依然会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孩子的愿望。

4.古诗词素养需要“熏”。即使现在孩子不懂得古诗词如何押韵,如何平仄?那有什么关系。教师只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熏陶,相信有很多的孩子会喜欢上古诗词,能做好前文明的继承;还有个别的孩子会通过学习会作诗填词,那就是传承了。多好!

课外古诗词诵读 篇5

(二)(展示)

初一(18)班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准确背诵并默写诗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体会不同的秋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中字词的表达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悲秋是古诗词的常见主题,比如说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比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但是今天这首诗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刘禹锡是如何爱秋的,有请第十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秋词》。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

1、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

2、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有《李义山诗集》。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是诗人写给对方的复信。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 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3、陆游

陆游(1125—1210年),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诗风豪迈、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4、谭嗣同

谭嗣同(1865.3.10—1898.9.2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之一。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潼关》是谭嗣同14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

(三)诗意及赏析和主旨

1、《秋词》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这首写秋的诗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运用对比手法,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2、《夜雨寄北》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本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诗歌结构设计精妙,创意十足。从空间上看,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西山,往复对照;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 对比。诗人把巴蜀之地的秋雨夜景与思念的愁绪结合起来写,抒情达意丝丝入扣。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4、《潼关》

自古以来高云簇拥着这座古城,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黄河流过广阔的平野犹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突兀而起,争奇斗险。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四)课外延伸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人物典故 ——剑胆琴心

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五)作业布置

1、收集整理自己学过的关于写秋的诗句。

2、背诵诗歌四首

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外知识 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词句中的重点词语含义及词句的内容。

2、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体会词句的含义及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出词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1、板书课题:

2、引入语:本首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作。词人所作《采桑子》共十首,是一组联章小词,从不同角度歌咏西湖四时美景,从中折射出词人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情怀。该词是组词的第一首,写泛舟西湖的总体观感,具有“引言”的意味。全词以轻快淡雅的笔调,描写春天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词人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移景换,风景与心情,动态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将“西湖好”的题眼诠释得淋漓尽致,读来清新可喜,充满诗情画意。

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三、熟读并背诵该词。

四、释词正音: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棹[zhào]:桨。西湖:这里指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逶迤[wēi yí] 形容道路或河流弯曲而长。堤[dī] 笙[shēng ]歌: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涟漪[lián yī]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五、翻译词句内容。

1、上片: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译:驾轻舟划短桨,西湖风光多么美好,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笙歌好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运用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声音结合,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2、下片: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译: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感受。“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以静写动,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景象。“惊起沙禽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其幽静。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增添了词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在艺术上,词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出西湖之美景,犹如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同时,注重了动静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动写静的方法,把西湖清新可爱之美表现得美不胜收,并寓情于景,令读者想象而思考。

六、巩固练习:

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上片第一句总摄全篇,为该词的题眼,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上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1)词的下片运用了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前一句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衬托出水面之“静”。后一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之“动”。动静结合、相互映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外知识 篇7

一、中职语文课程中古诗文诵读问题

(一 )诵读观念淡薄

目前,在古诗文讲学中,教师一般重视古诗文的翻译,忽视诵读。诵读在实际教学中成了一种形式、过场或是用来填补翻译剩下来的空余时间,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古诗文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古诗文的教学过程往往是老师与学生各范读一遍,接着分析诗文句子及翻译,最后学生齐读一遍。教师这种以讲代读的方式,忽视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诗文的过程,活生生地将古诗文深刻内涵演变成死记硬背, 致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灌输知识。然而学生在这种生硬的教学方式下,不仅不能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反而失去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古诗文成了应付形式,更谈不上诵读。

(二 )诵读时间不足

中职学校课堂时间一般为40至45分钟, 而在古诗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讲解分析所占时间几乎占据全部,留给学生自由诵读的时间不足10分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点名诵读的方法或让学生齐读, 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在自主诵读中领悟诗文内涵, 轻视诵读对理解诗文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课堂,充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降低学生对古诗文的独特情感。

(三 )诵读水平不高

在教师“灌输式”教学下,学生诵读古诗文往往较随意,不明确诵读的具体目的,且方法欠妥当。大多数学生将诵读理解成朗诵或朗读,甚至将诵读演变成死记硬背,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缺乏正确指导与规范性要求。教师点名学生诵读时,往往在乎学生读准字音且读得流利, 鲜少注意诵读过程中所带诗词的情感、韵律与节奏。即使有的学生能够体会诗文中带的情感,却不知道如何区分语调高低、语气的轻重、停顿长短及节奏的快慢,致使作品中的意境难以得到体现。由于诵读的缺乏与上课习惯默读,导致学生的诵读水平难以提高,对古诗文作品难以投入情感。

(四 )诵读习惯缺失

其实许多学生对古诗文诵读具有浓厚兴趣, 但因教师不够重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对古诗文进行讲解分析,致使学生缺乏诵读时间。又因学生缺少科学、有效的诵读指导与训练, 学生无法真正体会诵读古诗文的乐趣, 继而丧失诵读兴趣,所以不用说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诵读,更不用说养成诵读的习惯。

三、基于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文诵读与赏析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与改善。如:

躬身示范:新课标指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学中,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外,也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古诗文教学中,学生以教师为示范者,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范读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更具影响力,更能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范读容易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更易将作品中的意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作品。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纠正错字读音,领悟作品的停顿与诵读节奏,还可以在自己诵读的时候融入从教师范读中获得的经验与情感,从而诵读自己的独特感受,感悟诗文作品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与艺术形象。教师对了解的古诗文,可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并消除学生对诵读诗文的胆怯心理; 对于不了解的古诗文,可与学生一起学习,例如开展诵读竞赛等,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旁征博引:在古诗文解析中,教师利用熟悉的古诗文以诗解诗,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满腹经纶的形象,还能让学生受到教师诵读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例如当教师讲授柳永《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时 ,其中诗人为何借“杨柳”之景抒离愁之情呢? 这时,教师可体现“杨柳”在古典诗词中抒发“离愁”的重要意义。如最早借柳抒发离愁的《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或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中的“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等。

在教师充分带动学生诵读兴趣与指导学生诵读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如陶渊明《对园田居五首(其一)》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该课的学习要求,在大致了解田园诗及其代表作家知识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本诗,体会陶诗的意境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加强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还需贯穿课堂内外,延长诵读时间。如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课外诵读时间;充分发挥教室文化作用,营造诵读氛围;引导学生自主诵读、独立理解等。

四、结语

加强鼓励学生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古诗文习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摘要:语文在中职教学中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是学生日后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前提。中职语文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中职语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语文活动课程古诗文诵读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意见。

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探究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诵读;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特别是教材选材,更是历代中的佳作,其韵律协调、词句优美、意蕴深刻,能够感染每个时代的人。那么我们应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充分提高诵读古诗文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呢?笔者联系中学生的特征,并在教学中试行,取得可喜的效果。下面笔者介绍试行的方法,供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一、使用一些趣味的导语激发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精彩、动人心弦的导语,能够很快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学习《三峡》可引导学生联想起李白《朝发白帝城》这首诗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接着问:“谁曾经见过或领略过三峡磅礴的景象?”将学生引入三峡壮阔雄迈的景象中,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峡的向往之情。而讲授《曹刿论战》一文时,可用“一位缺乏军事才能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来引出文章的内容。好的导语能够使学生先入为主,并且为诗文诵读创设一个前提条件,驱使学生尽快产生想学习的好奇心。

二、诵读为主,浅尝辄止

展开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其是建立在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量的前提上。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除了背诵古诗文之外,还应该将释义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如此一来就会导致诗文诵读的质量大大降低,削弱了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因此笔者觉得在展开诗文诵读的活动当中,可依据“诵读为主,浅尝辄止”的原则进行。

学习、赏析诗文,自古以来就使用的方式,即“吟诵”,跟如今的“背诵”“熟读”“朗诵”如出一辙,即用顿挫有致的声调,有节奏地将诗文诵读出来。其有利于理解古诗文的含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吟诵熟练之后,诗文中所蕴藏的高尚品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流畅地运用。

三、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语文的诵读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学习语文,愿意上语文课,消除对古诗文的恐惧感,笔者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感觉到古诗文的课堂并非如想象中那么沉闷无趣。如,在讲授《核舟记》一文时,课前要学生准备好画具,并在大概了解课文的前提下,凭借自己的理解,将“核舟”重新画出来。很多学生顿时就有兴趣,不过也有部分学生认为“难度太大”“看看书再画吧”。这时学生就充满求知欲,教师适当通融一下,这样就能调动起课堂的气氛,从兴趣变为想学,从想学变成能学,从能学变成会学,学生一下子就能熟读诗文内容,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置疑激趣,提高学生学习与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笔者在讲授古诗文前,分别采取了设悬念、提问题、讲故事、猜谜语等措施,悉心激发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好奇。

讲授王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笔者联系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先编制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的故事:岑参是当时有名的将军,从小就怀揣着建功立业,保卫国家的志向,在岑参第二次出塞,他的好朋友武判官被调回京城工作,而岑参在轮台为他践行的时候,跟武判官谈起自己在塞外的生活,在塞外八月就开始下雪了,大风一吹,雪花漫天飞舞,有时候会错认为是梨花绽放,这里的天气非常寒冷,就算穿着狐裘也被冻得哆哆嗦嗦,客送到路口,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岑参心想: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在回去的路途中岑参即兴写下了这首诗歌。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诵读的时候反复想起这个故事,兴致勃勃,取得较佳的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古诗文诵读的教学中得到了一些相关的成果。笔者认为播散传统文化的种子,假以时日一定能够铸造新的成效,并能够充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计划再往前出发,继续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尽量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结果。

参考文献:

江家华.试论以“诗教”培育青年学子的人文素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第二中学)

毕业班古诗词和课外知识复习 篇9

1、描写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描写夏天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小池》)

3、描写秋天的诗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

4、描写冬天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雨表(唐柳宗元《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的古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地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描述军旅生活的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7、描写月亮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8、描写友情(离别、送别)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0、咏物言志诗: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12、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游《示儿》

14、心情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 游《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 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早发白帝城》

15、歌颂母爱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游子吟》)

16、勤奋学习的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17、珍惜时间的名言: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说明谦虚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8、谚语:(气象)

(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农业谚语)(1)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学习谚语):(1)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对联:

(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联):桃李满天下,四海皆学子。

(春联)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爆竹一声除旧岁 梅花数点接新春;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格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景区联)风景这边独好 江山如此多娇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做人联)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20、歇后语:

(夸奖赞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三国歇后语)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1、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孔明三所周瑜》

2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小故事有《猴王出世》《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高老庄收伏猪八戒》《真假美猴王》

23、施耐庵《水浒传》的小故事:《景阳冈》《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

24、曹雪芹《红楼婪》的小故事:《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

25、《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丑小鸭》《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 26、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吉祥物: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谐音“北京欢迎你”)分别是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金燕。

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腾。

27、奥运知识:“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格言。

28、第一届奥运会是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至今共举办28届。奥林匹克会旗为白色、无边,中央有5个互相套连的圆环,颜色自左至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29、5个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平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罗格

修改病句复习指导:⑴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⑵ 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⑶ 这道题最后终于被解答出来了。

⑷ 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⑸ 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⑹ 既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骄傲。⑺ 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30、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 篇10

枫香小学

潘光凤

经典诵读教案

1、元

(宋)王安石

教学内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4、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点:明白古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元日:春节(大年初一)

2、一般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屠苏

2、曈曈日

3、新桃

4、旧符

三、句子理解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背诵古诗

2、江 南 春

(唐)杜牧

教学内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作者描写了江南的春天的哪些景色

二、重难字的理解

1、莺啼

2、酒旗

3、南朝

4、楼台烟雨

三、句子理解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背诵古诗

3、春夜喜雨

(唐)杜甫

教学内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春夜喜雨: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好雨

2、润物

3、野径

4、锦官

三、句子理解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背诵古诗

4、游 园 不 值

(宋)叶绍(shào)翁

教学内容: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值”该怎么理解?

游园不值:说诗人游园的时候,想去拜访老朋友,可是老朋友不在家,所以没有见到他,不能进园观赏。

2、那么诗人在这不遇中又遇见了什么呢?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怜屐

2、柴扉

3、关不住

4、红杏

三、句子理解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背诵古诗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教学内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林子方是谁,为什么要送他?

2、诗人和作者有什么感情?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毕竟

2、映日

3、接天

4、四时同

三、句子理解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背诵古诗

6、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教学内容: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四时指什么?

2、诗人现在的感觉如何?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绩麻

2、各当家

3、未解

4、桑阴

三、句子理解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背诵古诗

7、清 明

(唐)杜牧(mù)教学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清明是几月几日?

2、一般我们是怎样过清明的?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纷纷

2、欲断魂

3、牧童

4、杏花村

三、句子理解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背诵古诗

8、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轼

教学内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指谁?

2、晚景是什么意思?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春江

2、蒌蒿

3、芽短

4、欲上时

三、句子理解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四、背诵古诗

9、枫桥夜泊

(唐)张继

教学内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枫桥夜泊指的是什么?

2、枫桥是在哪里?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月落

2、愁眠

3、姑苏

4、客船

三、句子理解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四、背诵古诗

10、望天门山

(唐)李白

教学内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要用“望”这个字?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楚江

2、碧水

3、相对

4、孤帆

三、句子理解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背诵古诗

11、塞下曲

(唐)卢纶

教学内容: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zhú),大雪满弓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塞下曲的“塞”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古诗描写的地方在哪里?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月黑

2、遁

3、轻骑

4、满弓刀

三、句子理解

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四、背诵古诗

12、凉 州 词(唐)王翰(hàn)教学内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凉州是什么意思?

2、古诗描写的地方是哪里?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夜光杯

2、欲饮

3、醉卧

4、征战

三、句子理解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背诵古诗

13、凉 州 词

(唐)王之焕

教学内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â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这首古诗与上一节课学的古诗有一样的名字,回忆一下,那首诗描写的场景。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孤城

2、万仞山

3、羌笛

4、玉门关

三、句子理解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背诵古诗

1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教学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元二使是什么职位?

2、这是一首什么诗?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渭城

2、雨浥

3、更尽

4、无故人

三、句子理解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背诵古诗

15、芙(fú)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教学内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辛渐是谁?

2、找出古诗中描写静物的字、词。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寒雨

2、平明

3、相问

4、玉壶

三、句子理解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背诵古诗

16、出 塞(sài)

(唐)王昌龄

教学内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出塞的“塞”字,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秦时

2、未还

3、飞将

4、不教

三、句子理解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背诵古诗

17、登黄雀楼

(唐)王之焕(huàn)教学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黄雀楼在什么地方?

2、作者登上黄雀楼,看到了什么?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白日

2、海流

3、欲穷

4、更上

三、句子理解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背诵古诗

18、江畔(pàn)独步寻花

(唐)杜甫

教学内容: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江畔独步寻花是什么意思?

2、作者晚上散步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倚

2、无主

3、黄师

三、句子理解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上一篇: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半年总结报告下一篇:工程招投标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