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学答案

2025-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经济学答案

网络经济学答案 篇1

《微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需求曲线的位置由下列那种因素决定(A)

A.商品的价格;B.生产要素价格;

C.供给时间;D.厂商预期

2.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B)

A.一直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3.以下哪项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A)

A.商品有差别B.信息传输完全

C.资源自由流动D.商品可替代

4.总成本曲线(TC)与可变总成本曲线(TVC)之间的垂直距离(C)。

A.随产量减少而递减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AFC)

C.等于固定总成本(TFC)D.等于边际成本(MC)

5.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家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6.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

A.平均成本是递减的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C.边际成本是递减的D.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7.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B

A.主要由生产者承担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C.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平均分摊 D.全部由生产者承担

8.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D.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9.从长期来看,下列成本范畴不存在的是(D)。

A.TCB.VC

C.AVCD.AFC

10.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A)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11.对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C)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12.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D)。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13.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这说明了(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机会成本的概念D.最优化的概念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5.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是必需具备的条件(B)。

A.分割市场的能力

B.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C.每个分市场上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保持市场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较有弹性的需求时被顾客再售卖

1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C)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17.厂商在盈亏平衡点产点(A)

A.P=SACB.P=AVC

C.企业总亏损等于TFCD.以上都对

18.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D)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19.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垄断者将不再经营(C)。

A.它有经济亏损B.由于政府管制不能使利润最大化

C.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

D.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存在需求富有弹性的区间

C)。

20.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B)P1

43A.向上倾斜的B.向下倾斜的C.垂直的D.水平的二、名词解释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经济成本 :指由于课税而使纳税人被迫改变经济行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又叫税收无谓损失、税收超额负担或者税收扭曲成本。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5.基尼系数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6.供给价格弹性: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供给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供给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三、简答题

1.简述一种生产要素不断增加引起的边际产量变化的三个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2.简述实现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它有以下特征:(1)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2)厂商生产的产品有差别,但存在着很大的替代性。(3)产品的差别包括产量本身的差别和销售条件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是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的垄断成为可能,但产品替代性又促使在市场上同类产量之间激烈竞争。(4)长期来看,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4.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有哪些?1.与完全竞争相比,厂商数目少;与完全垄断相比厂商输入较多。2.产品具有差异性。3.消费者和生产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4.能够一定程度的自由进入市场。(另一份答案:每个厂商的产品存在产品差别,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可差别很小,又具有较高的替代性。厂商数量众多和产品的有限差别使其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但无法相互勾结控制市场价格。

每个厂商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自认为其决策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常独自行事。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行业进出比较容易。

垄断竞争是以产品的差异性为基础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5.简述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对X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该商品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增加一单位的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也即消费者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X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不断减少。这也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6.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缺点/优点:

缺点:

(1)重复建设。但不同意楼上的观点,产品相对过剩不是完全竞争所引起的(2)不利于科技创新。市场者能力有限,难以支持高昂的科研

(3)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4)交易成本过高。

优点:

(1)供给与需求相等,不会有生产不足或过剩,需求得到满足。

(2)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最低,要素作用最有效。

(3)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价格最低,对消费者有利。

7.什么是等成本曲线?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成本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生产者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最大组合的线。数学表达式为:

MPKQKPLQL,因此等成本曲线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为PL PK

8.造成垄断的原因是什么?政府特许。政府为消除私人经营对经济利润追求可能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不稳定,对供水、供电等一些公用失业实行完全垄断。

专利技术。因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产品生产垄断

资源优势。由于具备某些其他厂商没有的资源,而获得在生产上的垄断。自然垄断。由于具备某些行业市场容量较小,或者规模报酬及其明显,只有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就已经能满足市场需求,形成自然垄断。

四、论述题

1、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没人

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3)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网络经济学答案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反倾销措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商务部对倾销以及由倾销造成的损害作出肯定的初裁决定前,不得寻求或者接受价格承诺B.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但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C.在任何情形下,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D.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不得超过4年

2.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境外投资者进行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境外投资者申请将原出资币种由外币变更为人民币的,无需办理合同或者章程的变更审批B.境外投资者可以以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在中国境内并购境内企业C.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使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的资金在中国境内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D.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使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的资金在中国境内用于委托贷款

3.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某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列事项中,董事会有权直接决定的是()。

A.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B.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C.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D.分配利润

4.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所属从事该大型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全资或者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不得向管理层转让B.管理层受让企业国有产权时, 应当提供其受让资金来源的相关证明,不得向包括标的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融资,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者资产为管理层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C.管理层经审计认定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不得受让标的企业的国有产权D.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后仍保留国有产权的,参与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管理层可以作为改制后企业的国有股股东代表

5. 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依次是背书人,戊是持票人。戊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发现该汇票的金额被变造。 经查,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丁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汇票金额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均只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B.甲、 乙、丙、丁均需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C.甲、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丙、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D.甲、乙、丙就变造前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丁就变造后的汇票金额对戊负责

6. 甲出具一张本票给乙,乙将该本票背书转让给丙,丁作为乙的保证人在票据上签章。丙又将该本票背书转让给戊,戊作为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向出票人提示本票。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戊可以对其行使追索权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7.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票据质押背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被背书人可以行使付款请求权B.被背书人可以再进行转让背书C.被背书人可以再进行委托收款背书D.被背书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8. 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甲公司破产申请时,乙公司依照其与甲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已向买受人甲公司发运了该合同项下的货物,但甲公司尚未支付价款。乙公司得知甲公司破产申请被受理后,立即通过传真向甲公司的管理人要求取回在运途中的货物。管理人收到乙公司传真后不久,即收到了乙公司发运的货物。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公司有权取回该批货物B.乙公司无权取回该批货物, 但可以就买卖合同价款向管理人申报债权C.管理人已取得该批货物的所有权,但乙公司有权要求管理人立即支付全部价款D.管理人已取得该批货物的所有权,但乙公司有权要求管理人就价款支付提供担保

9.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债务人及其出资人在重整期间权利义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债务人合法占有他人财产,该财产的权利人要求取回,债务人应当无条件予以返还B.债务人的出资人不能请求投资收益分配C.债务人为继续营业而借款的,不得为该借款提供担保D.经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自行管理财产而不接受管理人的监督

10.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和解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自人民法院裁定和解之日起可行使担保权B.债务人、债权人均可提出和解申请,并经人民法院裁定许可C.和解协议草案未获债权人会议通过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和解程序D.经出席债权人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债权人会议即可决议通过和解协议草案

11.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信息披露工作中应当履行相应的职责。下列表述中,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董事应对公司年度报告签署书面审核意见B.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事应对公司年度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C.非上市公众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对公司年度报告签署书面审核意见D.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事会应对公司年度报告签署书面审核意见

12.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现任监事最近12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B.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C.实际控制人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D.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13.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要约收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收购人在要约收购期内,不得卖出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B.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C.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D.在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前5个交易日内,预受股东不得撤回其对要约的接受

14.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导致股东会的决议无效的是()。

A.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的B.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C.股东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违反法律的D.股东会的会议表决方式违反公司章程的

15. 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甲、乙、丙、丁分别持有公司5%、20%、35%和40%的股权,该公司章程未对股东行使表决权及股东会决议方式作出规定。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该公司股东会会议召开及决议做出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A.甲可以提议召开股东会临时会议B.只有丁可以提议召开股东会临时会议C.只要丙和丁表示同意,股东会即可做出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决议D.只要乙和丁表示同意,股东会即可做出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

16. 甲、乙两个国有企业出资设立丙有限责任公司。下列关于丙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的表述中,不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丙公司监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股东代表B.丙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C.丙公司董事长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D.丙公司监事会主席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17. 某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共9名,监事会成员共3名。 下列关于该公司董事会召开的情形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经2名董事提议可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B.公司董事长、 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时,可由4名董事共同推举1名董事履行职务C.经2名监事提议可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D.董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并在会议召开10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

18. 甲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赵某欠王某10万元债务, 王某欠甲合伙企业5万元债务已到期。赵某的债务到期后一直无力清偿。王某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的是( )。

A.代位行使赵某在甲合伙企业中的权利B.自行接管赵某在甲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C.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赵某在甲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D.主张以其债权抵销其对甲合伙企业的债务

19. 甲、乙、丙、丁设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1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同时丙转为普通合伙人。合伙企业设立之初,企业欠银行5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仍未偿还。下列关于该50万元债务清偿责任的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B.甲、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C.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D.乙承担无限责任,甲、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20. 陈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张某向李某单方面提交了签名的保证书,但未约定保证方式。借款到期后,陈某未清偿借款本息,经查,张某并不具有代偿能力。根据担保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保证合同的效力及张某承担保证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张某可以以自己不具有代偿能力为由主张保证合同无效B.张某可以以自己未与李某签订保证合同为由主张保证合同不成立C.张某须向李某承担一般保证责任D.张某须向李某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1. 甲委托乙销售一批首饰并交付,乙经甲同意转委托给丙。丙以其名义与丁签订买卖合同,丙依约向丁交付首饰, 但丁拒绝向丙支付首饰款。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的转委托行为无效B.丙与丁签订的买卖合同直接约束甲和丁C.丙应向甲披露丁,甲可以行使丙对丁的权利D.丙应向丁披露甲,丁可以行使丙对甲的权利

22. 甲有件玉器,欲转让,与乙签订合同,约好10日后交货付款。第二天,丙见该玉器,愿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甲遂与丙签订合同,丙当即支付了80%的价款,约好3天后交货。第三天,甲又与丁订立合同,将该玉器卖给丁,并当场交付, 但丁仅支付了30%的价款。后乙、丙均要求甲履行合同,诉至人民法院。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民法院应认定丁取得了玉器的所有权B.人民法院应支持丙要求甲交付玉器的请求C.人民法院应支持乙要求甲交付玉器的请求D.第一份买卖合同有效,第二份买卖合同、第三份买卖合同均无效

23. 个体工商户甲将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一并抵押给乙银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 抵押期间,甲未经乙银行同意以合理价格将一台生产设备出卖给丙。后甲不能向乙银行履行到期债务。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该抵押权因抵押物不特定而不能成立B.该抵押权因未办理抵押登记而不能成立C.该抵押权虽已成立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D.乙银行有权对丙从甲处购买的生产设备行使抵押权

24.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向乙借款5万元,甲向乙出具借条,约定1个月之内归还,乙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借条出具之日起计算B.甲向银行借款100万元,乙提供价值8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银行实现对乙的抵押权后,会导致剩余的20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C.甲向乙借款10万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1个月乙因车祸不幸去世,尚未确定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该事项导致诉讼时效中断D.甲向乙借款15万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1个月乙通过快递向甲寄送催款书,快递签收单上仅有甲的配偶签名,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QFII)制度的管理环节中,属于中国证监会职责范围的有( )。

A.QFII资格的审定B.投资额度的审定C.投资工具的确定D.持股比例的限制

2.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反垄断民事诉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人民法院受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以反垄断执法机构已经对相关垄断行为进行了查处为条件B.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原被告双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一至二名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C.原告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被诉垄断行为的,诉讼时效从其举报之日起中断D.原告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已经持续超过2年,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3.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对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有( )。

A.国有资本 保值增值 率B.总资产周 转率C.利润总额D.经济增加值

4.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汇票背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背书人在背书时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被背书人再行背书无效B.背书附条件的,背书无效C.部分转让票据权利的背书无效D.分别转让票据权利的背书无效

5. 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债权人会议表决的下列事项中,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且未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人享有表决权的有( )。

A.通过重整计划B.通过和解协议C.通过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D.通过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

6. 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管理人的下列行为中,应当经人民法院许可的有 ( )。

A.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B.转让债务人全部库存产品C.决定履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D.代表债务人参加仲裁

7.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须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有()。

A.甲上市公司拟向某境外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股票B.乙上市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C.现有200名股东的丙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拟将其股票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D.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票的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股东197名)拟向3名风险投资人定向增发股票

8.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在债券存续期内,下列情形中,债券受托管理人应当召集债券持有人会议的有( )。

A.发行人不能按期支付本息的B.发行人减资、合并、分立、 解散或者申请破产的C.发行人提出债务重组方案的D.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本期债券总额10%以上的债券持有人书面提议召开的

9. 2015年7月,甲公司决定分立出乙公司单独经营。甲公司原有负债5 000万元,债权人主要包括丙银行、供货商丁公司和其他一些小债权人。在分立协议中,甲、乙公司约定: 原甲公司债务中,对丁公司的债务由分立出的乙公司承担, 其余债务由甲公司承担。该债务分担安排经过了丁公司的认可,但未通知丙银行和其他小债权人。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丁公司有权要求甲、乙公司连带清偿其债务B.丙银行有权要求甲、乙公司连带清偿其债务C.小债权人有权要求甲、乙公司连带清偿其债务D.甲、乙公司不得对债务分担做出约定

10. 甲是某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因飞机失事死亡,其子乙12岁为唯一继承人。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乙因继承当然成为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B.乙只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C.经全体合伙人同意,乙可以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D.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甲的财产份额退还给乙

11. 2014年4月1日,甲将房屋出租给乙,租期为1年。 2014年7月1日,甲在未通知乙的情况下将该房屋出售给丙。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乙请求甲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B.乙请求甲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C.乙请求确认甲与丙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D.乙请求确认甲与丙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2. 郑某开办公司资金不足,其父将3间祖屋以25万元卖给即将回国定居的郭某,但其父还未来得及办理过户手续即去世。郑某不知其父卖房一事,继承了这笔房款及房屋,并办理了登记手续。随后,郑某以3间祖屋作抵押向陈某借款10万元,将房产证交给了陈某,但没有办理抵押登记。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郑某的父亲与郭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B.郑某享有房屋的所有权C.郑某在其父亲去世后,有义务协助郭某办理房屋过户手续D.陈某对房屋不享有抵押权

13. 吴某和李某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吴某名下。 2015年2月1日,法院判决吴某和李某离婚,并且判决房屋归李某所有,但是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3月1日,李某将该房屋出卖给张某,张某基于对判决书的信赖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入住了该房屋。4月1日,吴某又就该房屋和王某签订了买卖合同,王某在查阅了房屋登记簿确认房屋仍归吴某所有后,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于5月10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5月10日前,吴某是房屋所有权人B.2月1日至5月10日,李某是房屋所有权人C.3月1日至5月10日,张某是房屋所有权人D.5月10日后,王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14. 甲公司委托业务员张某到某地采购一批等离子电视机,张某到该地后意外发现当地乙公司的液晶电视机很畅销,就用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和空白合同书与不知情的乙公司签订了购买200台液晶电视机的合同,并约定货到付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乙公司有权基于狭义无权代理行使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 从而使得整个代理行为归于无效B.乙公司基于狭义无权代理行使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时,甲公司有权基于表见代理要求乙公司履行买卖合同C.乙公司基于表见代理要求甲公司履行买卖合同时,甲公司可以以无权代理为由进行抗辩D.乙公司基于表见代理要求甲公司履行买卖合同时,甲公司不得以无权代理为由进行抗辩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1】

甲公司以1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订购一台机床,根据合同约定,2014年4月1日,甲公司签发一张以乙公司为收款人、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人为A银行,到期日为2014年7月1日。

2014年4月4日,乙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丢失,被B拾得。4月5日,B伪造了乙公司的签章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知情的丙公司,C以乙公司为被保证人进行了票据保证的记载并签章(保证人C在票据上记载了“保证”字样并签章)。

4月10日,丙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善意无过失的丁公司,以支付货款。4月12日,丁公司在戊公司的胁迫下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戊公司。

7月4日,戊公司持票向A银行提示付款,A银行在明知戊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况下,仍向戊公司支付了100万元的票款。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丙公司是否取得了票据权利?并说明理由。

(2)丁公司是否取得了票据权利?并说明理由。

(3)A银行在明知戊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况下,仍向戊公司支付了100万元的票款,丁公司的票据权利是否因此而消灭?并说明理由。

(4)假设丁公司对戊公司提起票据返还诉讼并胜诉,丁公司重新取得票据后,如果丁公司向承兑人A银行请求付款而遭到拒绝,在保全其票据权利后,丁公司能否向乙公司和B行使追索权?并分别说明理由。

(5)假设丁公司对戊公司提起票据返还诉讼并胜诉,丁公司重新取得票据后,如果丁公司向承兑人A银行请求付款而遭到拒绝,在保全其票据权利后,丁公司能否向C行使追索权?并说明理由。如果C对丁公司承担了票据责任后,C可以向哪些当事人行使再追索权?

【案例2】

2014年4月1日,甲融资租赁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份融资租赁合同。该合同约定:甲公司(出租人)按照乙公司(承租人)的选择,从丙公司(出卖人)购进一套医疗设备租赁给乙公司使用;租赁期限为10年,从设备交付时起算;年租金400万元(每季度支付100万元),从设备交付时起算;租期届满后,租赁设备归乙公司所有。

2014年4月10日,承租人乙公司取得了该医疗设备的经营许可,但出租人甲公司未取得该医疗设备的经营许可。

2014年6月1日,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交付了该医疗设备。乙公司检验合格后出具验收合格通知书,甲公司据此向丙公司支付了货款。

2014年7月10日,因该医疗设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致使患者胡某死亡,乙公司依法向胡某的家属赔偿120万元。 此后,乙公司向丙公司行使索赔权,同时拒绝向甲公司支付该医疗设备的租金。遭到丙公司的拒绝后,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2014年7月20日,该医疗设备遭雷击全部报废。

已知:甲公司和乙公司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对租赁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承租人欠付租金时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条件等问题均未做出明确约定。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人民法院能否仅以出租人甲公司未取得该医疗设备的行政许可为由认定融资租赁合同无效?并说明理由。

(2)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说明理由。

(3)乙公司拒绝向甲公司支付该医疗设备租金的做法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是否应当对胡某的死亡承担责任?并说明理由。

(5)该医疗设备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承担?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支付租金的主张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6)如果乙公司未按期支付租金,甲公司在何种情形下可以提出解除该融资租赁合同?

【案例3】

自2014年初以来,A公司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况。2014年7月1日,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受理了A公司的破产申请,并指定了管理人。在该破产案件中,存在下述情况:

(1)A公司应付甲公司货款200万元,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为2014年6月1日。2014年4月1日,A公司向甲公司提前清偿了该笔债务。2014年7月11日,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清偿行为。

(2)A公司应付乙公司到期货款500万元,A公司以其机器设备设定了抵押担保(该机器设备市场价值800万元)。 2014年4月1日,A公司向乙公司清偿了该笔债务。2014年7月12日,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清偿行为。

(3)2013年11月,A公司向丙公司租用机床一台,租期1年,租金已一次性付清。2014年5月,A公司以120万元的市场价格将该机床售与知情的丁公司,双方已交货、付款。丙公司获悉该机床已被A公司卖给丁公司后,要求丁公司返还该机床,遭丁公司拒绝。

(4)2013年12月,A公司向戊公司租用挖掘机一台,租期1年,租金已一次性付清。2014年6月5日,该挖掘机因水灾受损,获保险赔偿金60万元。人民法院裁定受理A公司的破产申请时,该保险赔偿金已经交付给A公司。戊公司向管理人主张取回6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

(5)2014年3月30日,A公司和庚公司订立一份100万元的买卖合同。根据约定,庚公司将一台机器设备卖给A公司, 交货日期为2014年4月1日,付款日期为2014年9月1日;在A公司付清全部价款之前,该设备的所有权归庚公司所有。A公司已经支付货款60万元。人民法院裁定受理A公司的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该买卖合同。

(6)A公司欠缴税款1 000万元,在破产案件受理前因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为80万元,在破产案件受理后因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为2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清偿行为的主张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清偿行为的主张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丁公司是否有权拒绝丙公司返还该机床的请求?如果丙公司依法追回该机床后,因丁公司已支付对价而产生的债务,应如何处理?并分别说明理由。

(4)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的内容,戊公司是否有权主张取回6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如果戊公司不能取回6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戊公司因财产损失形成的债权,应如何处理? 并分别说明理由。

(5)根据本题要点(5)所提示的内容,当庚公司要求管理人及时支付剩余的40万元价款时,管理人能否以该债务尚未到期为由提出抗辩?如果管理人无正当理由未及时支付40万元的价款,给庚公司造成损害时,庚公司是否有权主张取回该设备?并分别说明理由。

(6)根据本题要点(6)所提示的内容,A公司因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应如何处理?

【案例4】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公司”)于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普通股总数为5亿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大华公司净资产额为16亿元,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分别为3 000万元、2 600万元和1 300万元。

2015年3月,大华公司董事会拟订了以下几种融资方案:

(1)向原股东配股。该方案的部分要点如下:1配股2亿股,拟筹资6亿元;2由主承销商甲证券公司和承销商乙证券公司包销。

(2)公开发行优先股。该方案的部分要点如下:1发行优先股3亿股,拟筹资5亿元;2第一年股息率为6%,此后每年根据市场利率调整一次;3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股息率分配股息后,还可与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

(3)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该方案的部分要点如下:1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4亿元,公司债券的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100元,公司债券的年利率为5%;2拟申请一次核准、分期发行,即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首期发行,剩余数量在24个月内发行完毕;3由丙公司为本次发行提供担保并担任本次债券发行的受托管理人。

(4)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该方案的部分要点如下:1发行认股权证和公司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8亿元,公司债券的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100元,公司债券的年利率为3%;2每张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最终认购人可以同时获得大华公司派发的23份认股权证,每张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为人民币3.40元/股。

财务顾问四维公司认为,以上方案均存在不符合证券法律规定之处。因此,大华公司董事会未将上述方案提交股东大会表决。由于融资无望,大华公司股价持续走低。

2015年7月,大华公司董事会提出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该方案的部分要点如下:1大华公司向其控股股东华贸集团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2亿股,用以购买华贸集团公司持有的小华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2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价格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6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5%;3对于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华贸集团公司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4鉴于大华公司的股东分布在全国各地,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股东大会对该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进行表决。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华公司董事会拟订的配股方案中,有哪些不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在大华公司董事会拟订的公开发行优先股方案中, 有哪些不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在大华公司董事会拟订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方案中,有哪些不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4)在大华公司董事会拟订的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中,有哪些不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5)在大华公司董事会拟订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有哪些不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经济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2. D3. A4. D5. D6. A7. B8. A 9. B10. A11. D12. A13. D14. A15. C16. C 17. D 18. C 19. B 20. D 21. C 22. A 23. C 24.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2. BCD3. CD4. CD5. AD6. BC 7. AB8. ABCD9. BC10. CD11. BC12. ABCD 13. BD 14. AD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1】

(1)丙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根据规定,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者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在本题中,丙公司明知B伪造了乙公司的签章,仍受让票据,不享有票据权利。

(2)丁公司享有票据权利。根据规定,尽管丙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但是由于其形式上是票据权利人,在其向丁公司背书转让时,丁公司善意取得票据权利。

(3)丁公司的票据权利并未消灭。根据规定,如果付款人未尽审查义务,对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票据付款,或者存在恶意或者重大过失而付款的,付款人的义务不能免除,其他债务人也不能免除责任。也就是说,票据关系并不因此而消灭, 真正票据权利人(丁公司)的票据权利仍然存在,各个票据债务人(包括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仍然继续存在。

(4)1丁公司不能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根据规定,在假冒他人名义的情形下,被伪造人(乙公司)不承担票据责任; 2丁公司不能向B行使追索权。根据规定,由于伪造人(B)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在票据上签章,因此不承担票据责任。

(5)1丁公司可以向C行使追索权。根据规定,如果被保证人的债务因“形式要件”的欠缺而无效,保证人不承担票据责任;如果被保证人的债务因“实质要件”的欠缺而无效(如签章伪造),则不影响票据保证的效力。在本题中,被保证人乙公司的债务因“实质要件”的欠缺而无效,但保证人C仍应对票据权利人丁公司承担保证责任;2C对丁公司承担票据责任后,有权向出票人甲公司、承兑人A银行行使再追索权。

【案例2】

(1)人民法院不能仅以出租人未取得该医疗设备的行政许可为由认定融资租赁合同无效。根据规定,承租人对于租赁物的经营使用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人民法院不应仅以出租人未取得行政许可为由认定融资租赁合同无效。

(2)乙公司无权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根据规定,租赁物不符合约定或者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但承租人依赖出租人的技能确定租赁物或者出租人干预选择租赁物的除外。

(3)乙公司的做法不能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根据规定, 承租人对出卖人行使索赔权,不影响其履行融资租赁合同项下支付租金的义务,但承租人以依赖出租人的技能确定租赁物或者出租人干预选择租赁物为由,主张减轻或者免除相应租金支付义务的除外。

(4)甲公司对胡某的死亡不承担责任。根据规定,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

(5)1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乙公司承担。根据规定,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承租人(乙公司)承担;2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支付租金的主张可以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根据规定,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承租人承担,出租人要求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对承租人欠付租金时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未作出明确约定,如果承租人乙公司欠付租金达到2期以上,或者数额达到全部租金15%以上,经出租人甲公司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甲公司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案例3】

(1)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规定,破产申请受理前1年内债务人提前清偿的未到期债务,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已经到期,管理人请求撤销该清偿行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该清偿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前6个月内且债务人有 《企业破产法》第2条第1款规定情形(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除外。在本题中,A公司提前清偿的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前6个月内且A公司有《企业破产法》第2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该清偿行为可以撤销。

(2)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6个月内,债务人对以自有财产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进行的个别清偿,管理人依据《企业破产法》第32条的规定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债务清偿时担保财产的价值低于债权额的除外。在本题中,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6个月内,A公司对以自有机器设备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进行的个别清偿,由于担保财产的价值高于债权额,该清偿行为不能撤销。

(3)1丁公司无权拒绝丙公司返还该机床的请求。根据规定,由于丁公司(因恶意)不满足善意取得的要件,丁公司并未取得该机床的所有权,该机床的所有权仍属于丙公司, 因此,丁公司无权拒绝丙公司返还该机床的请求;2因丁公司已支付对价而产生的债务,作为普通破产债权清偿。根据规定,债务人占有的他人财产被违法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已向债务人支付了转让价款,但依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未取得财产所有权,原权利人依法追回转让财产的,因第三人已支付对价而产生的债务,如果转让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之前,作为普通破产债权清偿。

(4)1戊公司无权主张取回6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根据规定,债务人占有的他人财产毁损、灭失,因此获得的保险金已经交付给债务人的,不能行使代偿取回权;2戊公司因财产损失形成的债权,作为普通破产债权清偿。根据规定,债务人占有的他人财产毁损、灭失,因此获得的保险赔偿金已经交付给债务人的,不能行使代偿取回权;如果财产毁损、灭失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之前,权利人因财产损失形成的债权, 作为普通破产债权清偿。

(5)1管理人不能以该债务尚未到期为由提出抗辩。根据规定,买受人破产,其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的,原买卖合同中约定的买受人支付价款或者履行其他义务的期限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买受人管理人应当及时向出卖人支付价款或者履行其他义务;2庚公司有权主张取回该设备。根据规定,买受人管理人无正当理由未及时支付价款,给出卖人造成损害,出卖人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6)在破产案件“受理前”因欠缴税款产生的80万元滞纳金属于“普通破产债权”;在破产案件“受理后”因欠缴税款产生的20万元滞纳金,不属于破产债权,在破产程序中不予清偿。

【案例4】

(1)1配股的数量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拟配售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2承销方式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配股应采用代销方式发行。

(2)1拟发行优先股的数量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公司已发行的优先股不得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50%;2采用浮动股息率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公司,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规定采取固定股息率;3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还可以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不再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

(3)1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之一是,发行人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1年利息的1.5倍。在本题中,大华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2 300万元)未超过公司债券1年利息 (2 000万元)的1.5倍;2由丙公司担任本次债券发行的受托管理人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为本次发行提供担保的机构不得担任本次债券发行的受托管理人。

(4)1公司债券的发行数量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得超过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额的40%;2大华公司的可分配利润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应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在本题中,大华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2 300万元)低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2 400万元)。

姜诗明 为经济问号寻找答案 篇3

在中央电视台办公楼17层《中国财经报道》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位和蔼的中年男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便是在经济类栏目中叱咤风云的姜诗明。运动鞋、休闲裤、干净的浅色衬衫,眼前的姜诗明和想象中搞财经报道的精英形象似乎不太一致。

“快请坐,我们还没搬到央视新楼去,办公环境比较简陋,呵呵!”的确,与北京那些豪华高档的写字楼相比,这里的确非常普通,但就是在这,姜诗明从记者做到制片人,一直坚守着如今央视财经频道的老牌栏目《中国财经报道》。

记者、导演都属于主持人后面的角色,而作为整个栏目的灵魂人物,制片人更是身处幕后的幕后。或许是处在这样的位置,姜诗明很低调,这种低调不是故弄玄虚,欲拒还迎,而是渗入到骨子里的沉稳与内敛。“咱们打电话的时候我就说,我很普通,也没什么可写的,你能来北京找我聊聊天,非常欢迎,但就别提什么采访了,我又不是什么明星!”一贯的作风,这可能也是网络上很少有姜诗明专访的缘故。

人们常说: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姜诗明做节目确实很高调,而做人也足够低调,这种反差在他身上异常地和谐,让我这个旁观者更加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制片人,一个纯粹的姜诗明。

第一部幻灯片放映机

40多年前,姜诗明住在辽宁省丹东市的一座普通居民楼中,那里是全亚洲唯一一座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生态宜居是每一个丹东人为之自豪的事。或许是在这样的城市长大,姜诗明从小就喜欢记录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

那个年代,家里还不可能有相机这样的新鲜物件,但这并没有阻挡姜诗明对光影艺术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小时候我的第一部幻灯机就是自己亲手做的。我把一块玻璃用钳子夹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在上面涂上水彩,这样就会有光的各种反射、折射发生,能够产生很奇妙的现象。开始做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挺多的,但是慢慢向别人请教,一点一点解决问题也就做成了。”姜诗明的第一部幻灯片放映机就是这样诞生的。

初中时,姜诗明被抽调到市里的摩托艇运动队训练,如此一来,高中毕业时他便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大的选择:留下做运动员还是参加高考。“自己当时也想过,不过很快就决定还是要去参加高考,因为我很向往大学,很希望能在大学中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航标,让人们跟随着自己的心。1982年,从小痴迷光影艺术的姜诗明顺利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那一年,这个专业在全省只招了两个人。

我是个标准的“三门人员”

1986年,姜诗明大学毕业,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用姜诗明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标准的“三门人员”:从中学门直接进入大学门,又从大学门直接进入单位门。所有在很多人看来似独木桥一般的道路在姜诗明脚下都显得异常顺利,或许这就是“冥冥中的定数”吧。不过,姜诗明在每一次跳跃之前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工作毫不做作,蕴藏在他平时生活的一点一滴中。1996年,又一个机会摆在了这个幸运儿面前:他被任命以制片人的身份创办一档财经节目——《中国财经报道》。

1996年7月1日,《中国财经报道》正式开播,十五年来,在众多节目纷纷落幕的时候,这档节目一路成长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财经节目之一,它就像姜诗明的孩子一样,出生、成长、成熟……

坚持是我们的秘诀

“打开经济问号!”是姜诗明为《中国财经报道》制定的栏目宗旨,他希望用新闻人特有的敏锐来审视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解读这些变幻莫测的经济现象背后的内涵。“我们整个团队都在这档节目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十五年对一档电视节目来说已经算是高龄,电视观众都是喜新厌旧的,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与其说姜诗明是在跟其他栏目竞争,倒不如说他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是那些自己过去创造的辉煌。“电视节目播出过了就已经成为历史,只有不断地创新,挑战自己才能进步,才能生存。媒体是个很残酷的领域,不进则退的道理永远不会变!”

从最初的财经新闻播报类节目到如今节目时长一个小时的深度报道,《中国财经报道》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很多,“这一点上我要感谢我的所有同事。”为了让节目更加好看,姜诗明并没有把《中国财经报道》变成专业性很强的栏目,或者说他是在以老百姓的视角,通过大家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着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我们做的很多节目都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经济问题,《空置我心》通过精细的调查提醒人们,太多的投机客成为推高房价的‘生力军’;《营业部的心跳》则是用普通股民的视角讲述了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我们的记者为了做那期节目在营业部里连续待了20个小时……”

《国情备忘录》让我们了解中国

有人说姜诗明有着一颗阮国忧民的心,他自己不喜欢说得这么夸张,“我只是想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经济,了解中国的各个领域,我们在发展,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我要做的只是把一切都以老百姓能够很快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许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姜诗明担任了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总编导,这是一部从人口问题、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解读中国国情的纪录片。

据说,这部纪录片的配套书籍还成为大学思想政治课的配套读物,以此来让中国的未来了解自己的国家。“这一点我特别高兴。年轻人是我们的希望,他们应该了解中国,能够通过《国情备忘录》让他们全面地认识自己的祖国,对他们的未来应该会很有帮助。”

幸福感是生活的终极目标

《经济生活大调查》是央视财经频道的又一创举,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十万张明信片式的调查问卷。毫不夸张地说,这项调查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样本最大、回收率最高,同时最为全面科学的百姓经济生活调查。“第一次《经济生活大调查》是2006年搞的,当时觉得我们一直在用媒体的眼光审视经济的变化,多少带有主观色彩,而想要知道老百灶心中对经济状况到底有着哪些感受,只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整个大调查是经济频道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邮政合作进行,统计局的参与确保了问卷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而邮政系统的参与又能够保证问卷的准时送达和高回收率。

六年来,《经济生活大调查》的各项数据已经成为很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这些调查,人们能够最直观、最真实地看到百姓关心的事和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

在《经济生活大调查》中,姜诗明特别关注

的是对于居民幸福感的调查,“之所以把幸福感加入问卷调查,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人们生活的终极目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老百姓对GDP的提高并没有直接的感受,只有他们觉得幸福,才能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在工作中缓解压力

在姜诗明的眼中,做栏目制片人就像开出租车的司机一样,“开出租车每天要交‘份钱’,做栏目也一样,每周都会有一个窗口等着你去填充,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十五年好像过得特别快似的”。

当我问起这位资深制片人想不想休息的时候,他深深地点了点头:“特别想!”说这话的时候,这个叱咤风云的中年男人幸福得像个孩子,看得出,他的确很累。难得能有休息一下的闲暇时光,姜诗明喜欢打球、游泳,在家听听音乐,也会跟好友小酌几杯,以此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最令人佩服的是,姜诗明居然会用连续工作的方法来为自己减压,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他的确一直这么做。“其实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最好的办法还是工作。有压力说明你肯定还有很多没有做到位,持续不断地把工作做好,压力也会轻一些。至少这样能把繁重的工作稀释到平时的每一天中,让自己有个缓冲,能够更好地安排时间。”

或许正是这样独特的减压方式,让姜诗明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经济栏目领域的王牌制片人。他的朋友常常开玩笑,说姜诗明是“经济领域中最懂电视的,又是电视领域里最了解经济的,总之是综合实力最强的”。

业余寄情歌词创作

“微不足道,虽然我有些迷惘,可我也想找到,梦想的航标;微不足道,虽然我有些困扰,可我也想看到,坚强的微笑……”这是姜诗明为《经济生活大调查》创作的主题歌《微不足道》。如果说写这首歌是自己分内之事的话,那为阿里郎组合所写的《兄弟》和《天与地》等歌曲,可就纯粹是业余爱好了。

“其实写歌词跟写文章一样,灵感来了的时候,特别快。并不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和很长时间。”

阿里郎组合曾经参与过姜诗明所执导的节目,当他们邀请姜诗明为自己写一首公益歌曲的时候,姜诗明一口应允。“他们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在外地开会。我觉得公益歌曲应该是关注入和自然的,在填词之前,他们已经写了一首曲子给我听,当时很有感触,在宾馆写了那首《天与地》。”

“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是天地互动信息;每一棵小草,每一条小溪,都顽强伸向天际;坚定向大海奔去,天地共创着奇迹……”至真至纯的歌词,把无限情感丝丝缕缕地嵌入音乐之中,正是这种细腻才能够让姜诗明制作的节目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

有几年女儿对我的印象很模糊

姜诗明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至今让他感觉最为亏欠的便是自己的家庭,特别是对女儿。“有一次跟女儿聊天,她说小时候有几年对我的印象不是特别深,听了觉得特别对不起她!”同住一个屋檐,但姜诗明总是伴着女儿的梦乡回到家中,在女儿还没有睡醒时便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加之记者的职业特点经常出差,可想而知,姜诗明所打造的一个又一个成功栏目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

网络经济学答案 篇4

【137009】对今天的经济学家思想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经济学家是(D. 亚当·斯密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37011】资源配置是解决(A. 生产什么;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的问题。

【137012】可以归入实证分析的表述是(A. 降低货币增长率才能降低通货膨胀率 ;C. 任何社会都面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E. 低利率鼓励工作和储蓄)。答案: A,C,E

【13701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包括(A. 人都是合乎理性的;B. 具有完全信息 ;E. 市场出清)。

【137014】西方经济学里,分别完成了两次大的综合或折中的经济学家是(A. 阿弗里德·马歇尔 ;C. P·萨缪尔森)。【137015】引发经济学上“边际革命”的经济学家有(A. 英国的W·S·杰文斯;B. 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人L·瓦尔拉斯 ;D. 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

【137016】选择就意味着成本,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东西——货币的和非货币的。答案: 正确 【137017】“增产可能不增收”。答案: 正确 【137018】“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答案: 正确

【137019】人的思想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千差万别,而付诸行动时,人的行为却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因为前者不承担代价,后者却要付出成本。答案: 正确

【137020】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相对优势。薛兆丰搏士这段描述可以看作是对“比较优势原理”的简短解释。答案: 正确 【137021】市场交易能使参与交易的双方都获益,只是获益程度大小有差别。答案: 正确

【137022】广告能使所有企业受益,涨工资能使工人们增加收入,每个人多储蓄,社会财富就会增加,每个人都能从关税保护中受益。答案: 正确

【137023】第一个不等于第七个。答案: 正确

【137024】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答案: 正确

【137025】你享受的所有物品服务都来自资源运用,而资源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说似乎对,但不全是这样。例如,抢东西就没有成本,或者说成本低,至少抢东西比买卖成本低。答案: 错误 【137026】警察越多,交通越拥堵。答案: 错误

【137027】佛罗里达州死亡率很高,住在那里一定对健康有害。答案: 错误 【137028】大规模广告宣传,增加了消费需求并提高了美国生活水平。答案: 错误 【137029】破案率上升表明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答案: 错误

【137035】某商品的原料价格上涨,则该商品(B. 供给曲线左移)。【137036】企业产品价格的上升将引起(D. 边际收益增加)。

【137037】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会(D. 降价,总收益增加)。答案: D 【137038】均衡价格随着(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答案: D 【137039】正常利润是(D.)。

【137040】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征税将(C. 全部由消费者承担)。【13704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C. 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137043】当价格和收入既定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C.)。【137045】消费者剩余是(D.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与总支付的差额)。

【137504】有关企业成本的表述,不正确的说法为(D.平均成本曲线通过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答案: D 【137505】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处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B. 左端)。【137506】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137507】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B. 不变)。答案: B 【137509】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下列描述不对的是(D. 企业是亏损状态)。【137510】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下列不正确的是(D. P≠LMC)。

【137511】所谓“囚徒困境”指的是在涉及两方的简单博弈中(D.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做决策,结果双方都没有没有得到最好结果)。

【147105】均衡价格就是(A、B、C)

【137512】下列行业在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B. 水稻)。

【137514】政府提供国防这类公共物品的经济理由是(A. 只有政府有能力提供)。【137515】市场失灵是指(C. 市场对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答案: C 【137516】某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经济利益,但其他人不为此利益支付费用,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C. 外部经济)。【137518】经济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性质的含义是(A.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137519】公共物品消费的性质是(A. 非竞争性与非排它性)。

【137520】消费物品非竞争性的含义是(D. 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答案: D 【137521】消费物品非排它性的含义是(B. 不支付价格也能获得消费权利)。【137522】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B. 税收)。【137523】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A. 投资=储蓄)。

【137524】从国内生产总值减下列哪项成为国内生产净值(C. 折旧)。【137525】政府雇请公务员所支付的工资属于(C. 政府购买)。

【137526】把所有厂商支付的劳动者的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来计算GDP的方法是(B. 收入法)。【137528】如果人们没有消费掉他们所有的收入,购买了国债,则这部分钱(A. 是储蓄而不是投资)。

【137529】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储蓄”(S=I),是指(C. 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137530】如果投资支出突然下降,则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D.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的下降量)。

【137531】若实际的GDP高于均衡水平,则说明(A. 从收人流量中漏出的储蓄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13753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周期性失业)。

【137533】如果某人因为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B. 结构性失业)。【137534】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A. 摩擦性失业)。

【137536】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答案: D 【137537】GDP被普遍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B. 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137538】要研究一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应该考察的指标是(D. 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37539】投资的重要性在于(A. 投资可以为新增劳动力提供机器设备,使其能就业)【137541】经济增长率的提高(C. 需要国民收入中消费的比例降低)。

【13754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C.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13754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C. 完全竞争)。【137545】不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D. 货币供给)。

【13754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A. 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137560】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D.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需求量的关系 ;E. 交叉弹性就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37561】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 ;E. 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答案: B,E 【137563】汽油涨价,对汽车(大排量)的需求会下降。答案: 正确

【137564】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答案: 错误

【137565】价格是商品之间交换的比例,出现货币以后,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答案: 正确 【137566】某种商品对人越有用、越重要,价格就越高。答案: 错误

【137567】供求决定价格,供应相对于需求越是稀缺,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物以稀为贵”。答案: 正确

【137568】定价太低,商品会供不应求,因为,低价剌激需求量而抑制了供给量,买者竞争必然使价格上升,商品的价格与人们对它的需求量成反比、与人们对它的供给量成上比。答案: 正确

【137569】只要不考虑外生变量,均衡一定会出现并稳定下来: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求缺口越来越小,直到供求相等,形成稳定均衡,这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答案: 正确

【137570】有人说: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会上升,涨价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这又导致价格下降,结果,价格始终是不变的。同样,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降价使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又会导致价格上升,价格又回到从前。所以,无论供求状况如何,商品的价格都不会改变。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说得对吗?答案: 错误

【137571】生产要素的需求(A. 是引致需求;B. 具有共同性的特点 ;D. 是生产者的行为)。答案: A,B,D 【137572】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答案: 正确

【137575】为某商品大做广告使对该商品的需求沿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答案: 错误

【137577】假定已知某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P=4,现在需求曲线左移,新的均衡价格将会等于或小于4。答案: 错误 【137589】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B. 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总效用减少 ;C. 边际效用递减 ;E. 边际效用会小于零)。答案: B,C,E

【137590】序数效用论不同意基数效用论的哪些观点(A. 效用可用基数加以衡量;C. 效用可以加总)。答案: A,C 【137593】若张某消费牛奶和面包时的边际效用之比为1/4,即最后那个一单位牛奶的MU相当于1/4最后那个单位面包的MU,则(B. 牛奶价格为1,面包价格为4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D. 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应增加面包的消费)。答案: B,D 【137594】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总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所有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之和。答案: 正确 【137595】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下降。答案: 正确

【137597】总效用(TU)决定商品的价格,边际效用(MU)决定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答案: 错误 【137598】同一杯水尽管价格(市场价格)相同,但效用却不同。答案: 正确

【137599】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的支付意愿或愿付价格也是递减。答案: 正确 【137601】总效用减去消费者支付成本,即消费者总剩余。答案: 正确 【137602】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答案: 正确

【13761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MC小于AC时,AC下降; D. 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答案: B,D 【137615】厂商利润最大化是指(A.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 ;D. 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答案: A,D

【137616】固定成本是指厂商(B. 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 C. 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不变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E.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答案: B,C,E 【137617】一般来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A.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每一点都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D.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在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答案: A,C,D

【137619】生产函数是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答案: 正确

【137620】边际收益递减是因为,仅投入一种生产要素,所能利用的其他要素越来越少,故边际收益递减。答案: 正确 【137621】边际产量(收益)与总产量(收益)的关系类似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答案: 正确 【137622】边际产量始终小于平均产量。答案: 错误

【137623】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交点是平均产量的最高点。答案: 正确 【137624】只要总产量上升,边际产量一定为正,反之为负。答案: 正确 【137625】边际收益递减是因为规模收益递减。答案: 错误 【137626】规模收益递减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答案: 错误

【137627】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答案: 正确 【137628】生产函数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答案: 错误

【137629】企业使用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显成本。答案: 错误 【137630】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答案: 正确 【137631】企业使其利润最大化意味着使其亏损最小化?答案: 正确

【137632】当企业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代点低于其价格时应该立即关门。答案: 正确 【137635】固定成本与产量变动无关,变动成本只与产量变动有关。答案: 正确 【137636】总收益等于成本时,厂商正常利润为零。答案: 错误 【137641】因为,P=MC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MC由P来代替时,MC曲线就表现为价格和产量之间的正向关系,相当于厂商的供给曲线,当MC被看作是厂商的供给曲线时,是在MC与AVC交点之上。答案: 错误

【137655】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B. 是厂商均衡决策的原则;C. 是厂商确定产量水平的依据; D. 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 E. 适用于一切市场类型)。答案: B,C,D,E 【137656】当厂商依据市场供求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产量时,意味着(A. 该厂商是一个价格接受者;E. 该厂商是一个完全竞争企业)。答案: A,E

【137657】完全竞争厂商短期获得超额利润时(A.平均收益高于平均成本 ;D.平均收益高于边际成本)。答案: A,D 【137658】完全竞争厂商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答案: 正确

【137659】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对市场微不足道,他面对的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而销售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答案: 错误 【137660】完全竞争厂商的P=AR=MR。答案: 错误

【137661】完全竞争横型只有理论意义,没有现实意义。答案: 错误

【137662】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利润为零,厂商会选择退出该行业。答案: 错误

【137663】产品同质假设,意味着完全竞争企业的产品商标、专利、品牌等都没有意义。答案: 错误 【137664】单个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加总形成行业需求曲线。答案: 错误

【137665】在存在外部性时,企业的总成本既取决于自己的产量,也取决于行业的产出状况。答案: 正确 【137666】垄断企业通过控制产量来控制价格。答案: 正确

【137668】垄断企业、垄断竞争企业,寡头企业的供给曲线不能给出,不存在唯一的关系。答案: 正确 【137669】垄断厂商不必像垄断竞争厂商那样采用广告战略,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答案: 错误

【137688】外部影响分为(A. 生产的外部经济;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答案: A,B,C,D

【13769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D. 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高于社会最优水平)。答案: A,D 【137694】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答案: 正确 【137696】公共产品避免不了搭便车现象。答案: 正确

【137697】外部成本的存在会导致该产品产出水平倾向过多。答案: 正确

【137699】如果对私人汽车排放征税,会减少对公共运输服务的需求。答案: 错误 【137700】存在外部经济时,厂商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答案: 正确

【137707】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包括(A. 价格水平; B. 收入水平; C. 对未来的预期;D. 税收)。答案: A,B,C,D 【137708】国内生产总值包含以下含义(A. 是市场价值的概念;B.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C. 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E. 计算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答案: A,B,C,E

【137711】支出法核算的项目包括(A. 个人消费支出; B. 私人国内总投资; C. 政府购买支出;D. 净出口)。答案: A,B,C,D 【137712】根据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净投资=个人储蓄。答案: 错误 【137713】总投资=净投资与折旧之和。答案: 正确 【137714】购买股票、二手房都不算投资。答案: 正确 【137717】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同方向变化。答案: 正确

【137719】在不存在所得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同时转移支付等量增加,则GDP的增加量即为政府增加的购买量。答案: 正确

【137720】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于税收总额乘数。答案: 错误

【137721】如果S=200,预算赤字为50,贸易赤字为10。则投资为160。答案: 正确

【137734】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内容正确的有(A. 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C.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答案: A,C

【137735】关于平均消费倾向说法正确的是(A. 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B.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 C. 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答案: A,B,C 【13773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两部门经济均衡的条件是在利息既定的条件下得出的; B. 若利息率发生变动,均衡国民收入也会相应的变动;E. 若储蓄发生变动,均衡国民收入也会相应的变动)。答案: A,B,E 【137738】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假设(A. 潜在国民收入不变 ;C. 价格水平不变;D. 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而无限扩大)答案: A,C,D

【137739】消费函数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举足轻重。答案: 正确 【137740】总人口和社会总资源的变动不能改变社会的消费函数。答案: 错误 【137741】家庭收入的变动可以改变社会的消费函数。答案: 错误

【137742】在消费函数C=100+0.8(Y-T)中,(Y-T)是可支配收入,而100为自主消费。答案: 正确 【137743】在可支配收入中,边际消费倾向为0.4,则边际储蓄倾向必定小于0.4。答案: 错误 【137744】边际消费倾向与投资乘数、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答案: 错误 【137745】政府国防开支增加可以提高国民收入和就业。答案: 正确

【137746】边际消费倾向为0.8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或投资乘数)为5。答案: 正确 【137747】当C=100+0.8时,投资乘数为4。答案: 错误

【137748】若不考虑所得税,当C=100+0.8y时,转移支付的乘数为4。答案: 正确

【137749】若不考虑所得税,当C=100+0.8Y,政府支出增加400亿,增加的国民收入为1 800亿。答案: 错误 【137750】当不考虑所得税时,I=500亿,C=100+0.8y,均衡国民收入为3 000亿。答案: 正确 【137751】税收乘数为负,表示税收增加,国民收入按乘数或相应的倍数增加。答案: 错误

【137755】当C=100+0.75Y时,意味着增加1元的收入有0.75元用于消费,即b=0.75。答案: 正确 【137758】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均衡稳定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属于均衡移动分析。答案: 正确 【137759】增加转移支付将增加GDP。答案: 正确

【137760】所得税增加将会增加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国民收入也是增加。答案: 错误 【137762】自主消费增加,将付储蓄增加。答案: 正确 【137763】边际消费倾向既影响消费又影响投资。答案: 正确

【137775】通货膨胀按照形成的原因可分为(A.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 结构性通货膨胀)。答案: A,B,C 【137778】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在(A. 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有利于变动收入者;B. 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有利于实际资产持有者;C. 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D. 通货膨胀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答案: A,B,C,D 【137780】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答案: 正确 【137781】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答案: 正确

【137782】通货膨胀率从6%降至4%,根据费雪效应,名义利率下降2%而实际利率保持不变。答案: 正确 【137783】“滞胀”是指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答案: 正确

【137784】菲利浦斯曲线证明了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答案: 错误

【137785】失业率是通过失业人口除以就业人口与没有工作又正在找工作的人的和得到的。答案: 正确

【137786】2010年1月1日物价指数为100,2011年1月1日物价指数为104,则通货膨胀年4%。答案: 正确 【137787】通货膨胀的快速下降可以通过一次严重而短暂的经济衰退实现。答案: 正确 【137789】物价上涨或许可以增加就业。是相对于降低或削减工资的方法而言的。答案: 正确 【137790】决定通货膨胀率的三个因素是:货币供给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产出增长率。答案: 正确 【137791】当其他因素不变时,货币供应不增加,物价水平就不会上升。答案: 正确 【137792】菲利浦斯曲线表明,降低通货膨胀率会付出提高失业率的代价。答案: 正确 【137794】通货膨胀是指零售商品指数超过6%。答案: 错误

【137797】弗里德曼作为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认可菲利浦斯曲线,即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交替关系。答案: 错误 【137808】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A. 自愿出口限制; B. 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C.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D. 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E. 进口许可证)。答案: A,B,C,D,E 【137811】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A. 商品贸易收支 ;B. 服务贸易收支; C. 资本项目收支)。答案: A,B,C 【137812】一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A. 融通资金;B. 外汇管制; C. 汇率浮动; D. 调整经济;E. 限制进口)。答案: A,B,C,D,E 【137813】衡量经济增长的两个指标是:实际GDP和人均GDP。答案: 正确 【137814】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凯恩斯的储蓄投资相等为基础。答案: 正确 【137815】经济增长是指潜在国民收入的提高。答案: 正确

【137816】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长期中储蓄增长导致的投资支出将提高经济增长率。答案: 正确 【137818】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通常要求 降低国民收入中的消费比例。答案: 正确 【137819】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益处在于提高生活水平。答案: 正确

【137821】经济增长主要的机会成本是降低人们未来的消费水平。答案: 错误

【137822】人口红利消失,政府立法保护环境、资源和能源价格上涨等,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的原因。答案: 正确 【137823】资本产出(量)比率下降意味着资本品生产能力下降。答案: 错误 【137824】名义GDP的增长总是伴随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答案: 错误

【137825】当经济处在某一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时,产出进一步增长需要能力的扩大。答案: 正确 【137829】当前消费与资本积累是此消彼长的。答案: 正确

【13783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使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实际增长率必须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答案: 正确 【137832】经济增长极限论和怀疑论,都没有考虑技术进步、资源替代,只是根据不变条件下已探明的资源消耗来作出预测。答案: 正确

【137833】如果资源和技术不变,单纯资本和人口的增长必将最终达到增长极限,人均收入增长也会停止,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终将发生作用。答案: 正确

【137844】属于政府转移支出的有(A. 机关用品支出;B. 社会福利支出; D. 对失业支出)。答案: A,B,D 【137845】根据征税的对象不同,税收可分为(A. 财产税;C. 流转税; D. 累进税)。答案: A,C,D

【137847】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政府应该(A. 增加公共工程支出;B. 增加福利支出;C. 减少税收)。答案: A,B,C 【137848】要消除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有(B. 提高再贴现率; C. 卖出政府债券; D. 劝说银行减少贷款; E. 提高法定准备率)。答案: B,C,D,E 【137849】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降低准备率和贴现率。答案: 正确 【137850】紧缩性货币政策要求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降低率银行存贷款利息率。答案: 错误 【137851】货币政策的作用大于财政政策。答案: 错误

【137852】扩张经济,增加货币需求作用有限而货币供给作用对总需求影响大。答案: 正确 【137853】随着市场利率上升,政府债券贬值。答案: 正确 【137856】当实际利率很低时,货币政策无效。答案: 正确

【137857】削减个人所得税,增加实际国防开支,短期内会增加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答案: 正确 【137858】巨额的国债可能损害对创新和投资的激励。答案: 正确 【137861】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更快。答案: 错误

【137862】实行买进债券将使利率下跌,投资上升、国民收入下降、就业增加。答案: 错误 【137863】货币政策的作用能均衡地影响总需求的各个方面。答案: 错误

【137864】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对利率的反应是一样的,敏感程度相同。答案: 错误 【137865】货币政策无效是因为利率水平处在凯恩斯陷阱区域。答案: 正确

【137867】乘数原理表明,转移支付与政府支出的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同的。答案: 错误 【137868】政府支出增加1元,若这1元来自税收,其对经济的扩张作用比这1元来自公债更大。答案: 错误 【137872】货币供给(M1)为活期存款和公众持有通货之和。答案: 正确 【14498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 资源配置)。【144984】垄断企业始终能依靠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答案: 正确 【144985】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D. 边际效用为零)。【144986】经济波动主要是(C. 国民收入波动)。

【144987】在以下四种政策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C. 货币政策)。【144988】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答案: 错误

【144995】以下哪些是收入法核算的项目?(A. 工资和其他补助;B. 租金收入; C. 公司利润; D. 间接税;E. 折旧)答案: A,B,C,D,E 【144996】当利率对货币供给量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时,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答案: 正确 【144999】通货膨胀使债权人受益而债务人受损。答案: 错误

【145114】以下哪些情况为外部经济的表现?(A. 企业绿化周围绿地 ;B. 企业对建筑进行外部装饰;C. 居民清扫附近道路上的积雪)答案: A,B,C 【147093】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A. 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 经济联盟)答案: A,B,C,D 【147094】政府关于使储蓄等于投资的政策将致使经济的增长率趋于稳定。答案: 正确

【147096】下面哪种情况指的是边际效用?(C.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单位,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答案: C 【147099】假设企业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增加了购置新机器和修建新厂房的总额。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B. GDP会上升,消费支出也会上升)。

经济学答案 篇5

答:(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2分)

(2)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3)税收变动。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2.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2分)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2分)

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2分)

3.什么是加速原理?如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答: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2分)

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3分)

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1分)

七、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国务院参事陈全生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一论坛上表示,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主要集中在出口基地广东,使得失业人数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失业率攀升更是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不到8%,这一数字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低值。

陈全生敦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弥补因出口萎缩及政府过去控制增长所流失的就业机会。为拉动内需,北京2008年11月出台价值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失业?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什么?(3分)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失业?为什么?(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失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什么定律?(4分)

4.为了治理失业,政府采用了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其原理是什么?(4分)

答:1.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2分)。衡量失业的指标为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1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时期出现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3分)。

3.失业加剧了中国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将会降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分)。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2.5或3)个百分点(2分)。

4.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2分)。其原理在于“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总需求(2分)。

1、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凯恩斯认为:(1)企业投资水平决定于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市场利息率的对比。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2)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3)由于货币的流动偏好的作用,利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4)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率的下降受阻,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1、所得税降低对产出和利率有何影响?

所得税降低使乘数增加,从而使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产出增加,均衡利息率提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1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1)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提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由此导致利息率上升;(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利息率会下降。但由于价格水平会提高,而价格水平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因此,利息率的下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名义工资提高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它表明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提高造成利润下降,迫使企业降低产量。(2)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表明技术进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企业愿意增加产量。

3-用AD-AS模型比较两种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2、发生通货膨胀价格水平过高,对付通货膨胀就是要使价格水平降下来。根据AD-AS模型有两种方法,一是抑制总需求,AD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二是增加总供给,AS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从理论上讲,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好。但实践中,增加总供给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旦通货膨胀来得比较快,采用的更多的仍是第一种方法。从长期来看,为防止通货膨胀,应采取措施改善供给尤其是有效供给。

1、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价格水平为P。求:

(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答:(1)由Y=C+I得IS曲线:r=60-1/8Y 由M/P=L得LM曲线:r=-100/P+0.4Y 联立两式得总需求曲线:Y=190/P+114.(2)根据(1)的结果可知:P=10时,Y=133;P=5时,Y=152。

(3)由Y=C+I+G得:Y=190/P+162 P=10,Y=181;P=5,Y=200。

(4)LM曲线为:r=0.4Y-140/P,再结合IS曲线r=60-1/8Y,得:Y=267/P+114

1、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S=-50+0.25Y。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答: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S,故0.25Y+2000r=245;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故0.4Y+1.2/r=200;

联立得:Y=500, r=0.06。

3.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为c=800+0.6y,投资需求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1000y-10000r,价格水平P=1,试求货币名义供给为6000亿美元时的GDP。(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本小题6分)

2.解:根据y=c+i,得y=800+0.6y+7500-20000r,整理得IS方程为

y=20750-50000r„„„„„„„„(2分)

根据M/P=L,得LM方程为:y=6+10r„„„„„„„„(2分)联立IS与LM方程,得:r=0.4,GDP=y=10„„„„„„„„(2分)

3.假设一个经济的商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c = 5 + 0.75(y – t)i = 6 – 0.25r t = 4,g = 18 货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L(r,y)= 0.2y – 2.5r 名义货币供给M = 40(1)推导总需求方程(有关运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假如在短期里,价格固定为4,试求国民收入以及利率

解:(1)根据已知条件,得:y=c+i+g=5+0.75(y―4)+6―0.25r+18,整理得IS方程为y=104-r„„„„„„„„(2分)

令L=M/P,得LM方程为:y=200/P+12.5r„„„„„„„„(2分)

联立IS与LM方程,并进行整理,得总需求方程为:y=96.3+14.8/P„„„„„„„„(2分)

(2)将P=4代入总需求方程,得GDP=100„„„„„„„„(1分)再将100代入IS或者LM方程,得出利率r=4%„„„„„„„„(1分)

4.(1)某经济社会三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0%、12%和15%,为了使每年的实际利率为4%,那么三年的名义利率应分别为多少?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是多少?(有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名义利率为10%,而实际利率仅为5%,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多少?(本小题6分)

4.解:(1)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每年的名义利率分别为14%、16%、19%„„„„„„„„(3分)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为16.3%„„„„„„„„(1分)(2)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所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5%(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b)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C.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c)。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B.增加,同时消费提高; 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

4.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

A.is,L>M; C.i>s,LM 5.在IS-LM 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c)。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

6.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IS曲线将(c)。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7.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b)。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8.(a)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A.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 B.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 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9.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10.经济周期的实质是(d)。A.失业率的波动; B.利息率的波动; C.价格水平的波动; D.国民收入的波动

四、判断命题的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GDP的变化取决于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GDP的基期价格。(f)2.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会使均衡产出增加。(f)3.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f)

4.中央银行大量卖出政府债券会使利率上升、产出下降。(t)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刺激投资需求,推动国民产出增长。(f)6.一般来讲,相对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t)7.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f)8.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都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f)

9.如果宏观经济的均衡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之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t)

电大西方经济学答案 篇6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C.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D.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满分:2 分

2.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

满分:2 分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满分:2 分

4.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 C.平均成本 D.隐成本

满分:2 分)

5.消费者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

A.向左下方移动 B.向右上方移动 C.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 D.不动

满分:2 分

6.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 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 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满分:2 分

7.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

A.汽车和轮胎 B.花生油和豆油 C.棉布和化纤布 D.大米和面粉

满分:2 分

8.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不变 C.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满分:2 分

9.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A.有效市场理论 B.看不见的手 C.科斯定理 D.逆向选择

满分:2 分

10.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AVC >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 > 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SMC≥AVC那部分SMC曲线 D.SMC≥AC那部分SMC曲线

满分:2 分

11.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

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 C.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D.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满分:2 分

12.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A.30000

B.5Q-Q2 C.5-Q D.30000/Q

满分:2 分

13.供给的变动引起()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满分:2 分

14.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

A.总利润减少

B.总利润增加 C.对利润无影响 D.使单位利润减少

满分:2 分

15.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 C.一直趋于增加

D.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

满分:2 分

16.形成垄断竞争市场最基本的条件是()

A.国家赋予特权 B.只有几家厂商 C.产品差异 D.完全信息

满分:2 分

17.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

A.是限制的 B.是提倡的

C.不管的 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满分:2 分

18.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A.会计成本 B.隐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满分:2 分

19.所有产品的收入弹性()A.都是负值 B.都是正值 C.绝对值总大于1 D.不一定

满分:2 分

20.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以上都不正确

满分:2 分

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

A.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B.扩大固定资本的存量

C.保持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只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 E.以上说法都对

满分:4 分 2.外部不经济是指()

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人补偿的危害

满分:4 分

3.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

B.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 C.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 D.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

E.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满分:4 分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 = MC B.P = MC C.AR = MC

D.AR=AC E.TR=TC

满分:4 分

5.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满分:4 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MC>AC,在其右侧,MC<AC。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垄断竞争厂商的AR曲线和MR曲线相互重合。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AP曲线的最高点和AC曲线的最低点相对应。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A.错误 B.正确

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三级价格歧视:()

A.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B.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满分:2 分

2.需求规律:()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

3.效用:()

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满分:2 分

4.均衡价格:()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

5.等产量曲线:()

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满分:2 分

6.洛伦兹曲线:()

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B.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C.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D.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满分:2 分

7.需求的交叉弹性:()

A.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满分:2 分

8.限制价格:()

A.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满分:2 分

9.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A.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B.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C.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D.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E.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F.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满分:2 分

10.消费者均衡:()

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网络的经济学特征分析 篇7

网络经济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规律。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经济形态, 一种是社会化的迂回经济, 一种是社会化的直接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全部经济学, 都是建立在迂回路径上, 大量的耗费物成本, 而不可能出现零成本的低物耗现象, 这必然要对传统经济进行修正, 由新的网络经济所代替。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的结构,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交流和商业运作的模式, 以网络为主体的网络经纪时代即将到来临。

1 网络经济为生产要素报酬递增规律

工业经济学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而网络经济则是边际报酬递增规律。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 具有有形要素不具备的特征:即共享性、可重复性和可组合使用。在生产过程中, 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识的共享性, 表现在—种知识是可以被许多人使用, 无论增加或转让给多少人使用, 原来拥有的人都不因此失去知识, 越是先进的知识技术, 越被更多的人使用, 其产生的价值越大。

知识的可重复使用, 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时, 可反复运用, 而没有追加额外资本投入, 没有物质消耗。主要消耗的是研究开发费用和人工成本, 投入使用后的连续投入费用为零, 报酬递减规律不再起作用。在重复使用中, 以网络为载体的知识可被共享和改进, 将获得更多的投入报酬, 表现为报酬具有递增性。

2 网络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在工业经济中, 财富的直接载体的资本是物质, 因此获得财富, 就必须占有各种物质资源。虽然财富从根本上说是人造成的, 但不占有能创造财富的生产资料要想创造财富是侈谈

在网络经济中, 创造财富的首先是知识, 而知识存在于人脑中, 因此, 掌握了知识的人比物质资源更重要。物资是不能自己增值的, 而人脑中的知识是可以不断增值的, 人的社会价值大大提高了。

马克思早就指出, 生产力中人是第一因素, 但是, 只有到了网络经济时代, 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 人才不仅是观念上而且在物质现实上也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第一因素”。

网络经济的智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使用的生产体系中采用了计算机这类智力工具, 智力工具的基础是可以延伸人脑的功能或突破人脑的生理极限, 只要有支出智力的场合, 就可以借助电脑等工具。在网络经济时代, 需要支出的是大量脑力而不是体力。工业经济中采用的主要是延伸体力的工具, 当人的脑力超过负荷极限时, 体力工具的效用就不能真正发挥。

另一个表现就是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 依靠不断改进的知识和技术来取得, 而不是依靠大量占有有形物。工业经济运用知识的方式, 一般需将知识外化为实物的形式即机械设备, 再由体力劳动者操作这些设备。知识的体现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在网络经济中, 人的作用和知识的作用却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的, 体现为价值, 其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3 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网络经济的基础是无所不在的计算机为主体的网络, 经济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延伸到地球的任何角落, 地理距离所造成的空间障碍不复存在。任何一个企业通过网络, 都可以共享全球资源, 都能与消费者沟通, 企业的经济活动空间不断扩大, 这与以市场分割为地域性经济, 形成鲜明对照。所以, 在未来的网络经济中企业的经营具有全球性特征这就是美国提出“网络新政”的缘由。网络经济的全球性, 将形成新的经济格局的“游戏规则”。网络经济的全球性, 使得国民经济的概念将越来越模糊。

4 网络经济是“虚拟化”经济

实际可虚拟化操作是指, 当以快速、廉价和及时传送信息方式来处理经济事务时, 就可在实物真正运行之前先进行精密安排。比如, 一个顾客要求购买一个产品, 在工业经济中, 是先将这个产品生产出来, 再与这个顾客进行交易, 即首先要有实物存在, 如果这个产品没有投产前就向顾客销售, 这就是实物的虚拟化, 这可以在网上订货, 建立虚拟社区、虚拟城市, 虚拟银行等等。虚拟化操作的最大好处是利用信息作为实物的“替身”, 先消耗的信息, 只要信息的消耗是廉价的, 就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在工业经济中, 企业是实的, 产品也必须是实在的, 顾客也要有与实物对应的货币。

在网络经济中, 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费用很低, 信息的沟通, 无须增加买卖双方的支出。所有经济要素和生产过程都可以“虚拟”。

5 网络经济的企业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

在新的数字化经济中, 知识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往往和创新相结合, 网络化的经济要求权力分散。在完成总体目标时, 需要每个人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在工业经济中, 是命令或强迫性的管理办法, 要求高度集中。统—指挥, 在实现目标中, 要求标准化、规范化。

网络经济使生产方式, 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是非标准, 人性化、分散的管理, 即量子化 (比特) 管理形式跳跃性和波动性占重要地位这就要求经营者要采用新的经营管理办法, 去管理网络化的公司。

6 网络经济是“速度”经济

首先, 因特网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使企业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效益。由于因特网的渐趋完善, 商业流通中间渠道的功能逐渐减弱乃至衰退, 商业活动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其次, 速度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企业顺应市场作出反应的时间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 对成功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进入市场的时机”, 而是进入市场的速度, 产品生命周期短, 生产与经营的速度成为主流。体现的特点:是知识积累速度日益加快, 近30年来全世界所创造的知识, 相当于人类在此以前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知识总和, 真可称为“知识大爆炸”。

客户主导成为这一时代新的规则, 在因特网环境下, 信息的急剧膨胀和获取信息的快捷性, 使客户的行为特点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获取大量的信息, 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也因而变得越来越没有足够的耐性和容易满足。这种情况导致企业要以客户为主导, 通过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市场更加细分化, 格局时常变动, 必须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而工业经济是“生产者主导”经济。

综上所述, 网络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经济学特征, 网络已极大的影响着经济活动, 通过对网络经济的研究, 必将极大的丰富经济学理论, 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网络贸易[M].长春出版社, 2000.

[2]陈湛匀.改变世界的网络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网络经济学答案 篇8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等院校正在加紧进行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但目前平台建设存在许多不足,与实际使用有较大差距。为提升教学水平和深化教学改革,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平台;以专业性资原为主;体现教师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85-0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以其灵活性、交互性给《公共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动力。但目前网络资源良荞不齐、内容不丰富、组织不科学等弊端,也严重阻碍了师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探求,急需构建良好的《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一、《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注重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所有学生几乎都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内在愿望,如好奇、成就感等。因此,在《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内容上重视学科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能够举一反三。

2.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引导对话从哲学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对话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在对话理论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设计应注重交互性,同时具备用文字和语言交互的能力;倡导一种超越主题的关系思维方式,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都不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彼此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对话、沟通和交流;强调师生与生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挑战原有的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3.后现代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要随时考虑到流动、变化、干扰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目的是主动适应不断变革的需要,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参与者都是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创造者,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仅仅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主要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倡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当的是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知识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彼得·德鲁克对知识管理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公共经济学》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很多都为隐性知识,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战略性目标主要围绕着如何发展核心能力,这就要求教学平台不仅要关注网络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更要关注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不足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是师生利用资源、组织资源进行学习的平台,包括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分为教学文件、教学辅导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包括教师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参考文件;教学辅导含学习指导、作业练习、历年试卷、答疑解惑及案例库等辅导资料;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IP课件和教学录像。目前《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库数量明显不足,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在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52%的学生有此同感。致使现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

2.质量不高

教学资源是整合课程知识体系与媒体技术的系统化资源,不仅从教师的教学供给角度去开发建设,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者所需的是来自真实情境、技能训练、典型案例与问题处理等方面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从现有《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质量来看,仅是教材内容的堆积,内容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明显,资料过于陈旧。教学资源不能适应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课外扩展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67%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对学习的帮助意义不大,难以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此导致了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没有养成登录教学平台寻找答案的学习习惯。

3.层次不清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层次应该着重突出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与增值性,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需求差异。现有学生层次非常清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专业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二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态度以及未来的择业方向不同,三是学生本身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涵养不同。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43%的学生认为《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没有体现出层次性,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而设计出学习共同体、情境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主要网络学习模式,缺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设置学习界面、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

4.使用不便

比较好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该能够提供便利的搜索引擎和自动信息挖掘支持,支持多种关键字搜索,并能根据使用者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信息挖掘,在相应栏目中显示可能需要的相关资料。从总体上看,目前无法实现统一的信息检索和无法单点登录获取所有的教学资源,这也影响了学生使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另外,平台建设的形式较为单一,以静态形式的资源为主,没有为学生提供及时支持服务的互动交流平台。正因为如此,在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40%的学习者认为《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使用不太方便,分类不太合理,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能查询的学习资源非常有限,平台资源的可查询量和实用价值不高。另有88%的学生期待能够建设答疑解惑的交流平台,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

1.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平台

在动态的开放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上,教师能够基于网络资源方便有效地组织、合成、浏览、检索这些多种有机信息,并通过教学平台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进行动态合成与学习。这样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共同提高网络资源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根据时间和形势的发展,形成更多的更为丰富的资源,同时允许师生反复对同一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推动螺旋式发展。

2.网络资源的选择应以专业性的资源为主

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网络资源,使所选网站的内容、表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和阅读水平。首先,要利用现代技术,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专业化处理,利用网络资源中的关键词、主题词以及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其次,对网络资源进行深加工,有针对性地根据章节编制各种文摘、综述、题录等,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第三,根据不同学生专业的学生需求,主动及时地提供新颖、准确、有价值、实用的专业性网络资源,包括对专业性的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后,编制出的二、三次文献等。

3.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体现教师对现实经济社会的反思

反思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的有效工具,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设计必须考虑能促进教师的反思活动。具有时代感、较强时效性的网络资源需要教师去仔细观察、分析和思考,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了解其特殊情境及其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性等,才能转化为教师自身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其中内在本质。因为这些网络资源很可能正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会倍感亲切,学习的动力也就会更高,自然教学效果也就会更理想。当然,在网络资源的选编过程中,并不排斥距现实经济社会有一定距离的经典网络资源,尽管内容稍显陈旧,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或启示并不过时。

4.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该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除了在课堂进行直接的教学与学习外,更多的要选择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种网络资源,让师生围绕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和拓展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效率,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网络资源在内容选择和组织时,应注重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将真实世界中的实践活动与在网络平台上的互动交流活动相结合的网络化学习方式,形成师生教学相长和科研水平提高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董少林.网络资源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理论,2011,(13).

[2]王晓艳.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4).

[3]李雄鹰.后现代课程理论视域中的我国大学课程改革[J].煤炭高等教育,2011,(4).

上一篇:楼宇抵押贷款申请书下一篇:研发人员培养进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