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精选7篇)
一、利用教材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看到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活动课的内容,如“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议一议”等栏目。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数学情境,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七年级教材数学下(北师版)“1.8—完全平方公式”时,我利用“读一读”中的材料“杨辉三角”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计算(a+b) n (n为非负整数) 的每一项,按字母A的次数由大到小排列,从而能得到下面的等式:
(a+b) 0=1。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a+b) 1=a+b。它有两项,系数为1、1。
(a+b) 2=a2+2ab+b2。它有三项,系数分别是1、2、1。
(a+b) 3=a3+3a2b+3ab2+b3。它有四项,系数分别是1、3、3、1。
如果将上述每个式子的系数进行排列,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
这样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学生既了解了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又经历了探索公式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对公式(a+b) 2=a2+2ab+b2的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外到内、由浅入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数学情境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应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那么如何去实现这一模式呢?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围绕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那么不仅能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例如教学“角”的概念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钟表、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如何表示角?……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中,我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展示教材九年级数学上 (北师版) 教材P47: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1)猜一猜,梯子的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2)列出梯子的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3)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并估计梯子的底端滑动的距离比1大,还是比1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在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之后,紧接着我在原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一个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与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足将外移多少米?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学生亲自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进而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同时知识迁移转化能力也从中得到体现。在学生对“梯子问题”有所感受的同时,我又设立如下的开放性问题: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里有一块长为80米,宽为60米的矩形空地,现想在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值花草的面积是整块空地的面积的1/2,请展示你的设计。此问题的参与性很强,每个学生都展开想像的翅膀,按照自己思考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并经过努力,使自己的方案定量化。通过方案的定量化,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不是一个机械的计算,同时明确了解得到的结果必须对具体情况要有意义,即应适当选择“解”和检验“解”。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我鼓励学生将来有机会成为设计师,应为学校和社会作贡献。学生听了,觉得老师与自己很贴近。这时,我进一步鼓励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自编数学题,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创设试误式情境,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针对学生对某些概念、法则、定理、性质等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或在结合中考中的易错易混点,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走进迷魂阵,不断碰壁,再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给其指点错误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吃一堑长一智”,把错误的思维逐渐弃之,正确的思维得到优化。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北师版)利用不等式性质(3)解不等式容易出错时,让学生观察下列过程:∵3>-5,两边都乘以-2得:-6>10,对吗?学生都知道不对,但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经过思考,加深了对不等式的性质(3)的认识: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再如:怎样用刻度尺检查一个四边形零件是不是矩形?有的学生错答:只需用刻度尺量一下对角线长度,如果相等,则是矩形,否则不是。错误地认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而忽视了“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也相等”,这些学生就是对一些基础理论掌握不到位。
四、创设想象情境,由“单一思维”向“多元化思维”方向发展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接受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想象情境,以寻找多种解答的方案或方法。例如,在学习完“一元一次不等式”时,为了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结合起来,调整学生的单一思维,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数学情境。
1. 香蕉的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李共买了香蕉和苹果9千克,付款33元,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
2. 小红有20元钱买学习用品,商店里的笔记本价格是3元本,笔2元/支。
(1)小华用20元钱买笔记本和笔共9件,笔记本和笔各多少?
(2)若买的笔的数量是笔记本数量的2倍少1, 20元钱买笔记本和笔各是多少?
(3)买多少笔记本,多少支笔恰好用完20元?
在这两个题目中,情境1的解决较为顺利。对情境2,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发现了许多问题:问题(2)实际上是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的问题;问题(3)是求不定方程的非负整数解问题,其实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它是特指x为非负整数时,与方程3x+2y=20联立求非负整数y的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通过一步步的探索,学生发现了数学的奇妙,从而大大激发了自主探索的热情。
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变”与“不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反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弱势,我们应加强训练。如在学习“从不同的方向看”时,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存在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好材料,制作一些正方体,然后进行堆砌,并试图画出所堆砌的图形的三视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观察、交流后,从感观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加深了对三视图的理解。又如,在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这样探索: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个点,过这些点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刻度尺量一量这些垂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这一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思考和交流,得出正确结论,万不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探究性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教学中,只有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同时,数学教学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对各科学习都有很大作用,它能使学生一开始有一个形成意向和感知的阶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合作学习”,不但符合今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而且关注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摘要: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 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 展现生命的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适合学生的数学情境, 提炼出数学模型,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愉快地投入到探索学习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 使得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情境,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数学教学实施指南 (初中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4.
[2]传汉.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吕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4.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3
一、创设设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思维的积極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情,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问题的矛盾中,跃跃欲试。
新课伊始,教师创设有疑问且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新课引入过程中,创设这样的情境:(师)“请第四排第三列的同学站起”,(同学站起后),(师)“这是用几个数说明了他的位置?同学们能说一下自己在教室的座位位置吗?”学生根据设疑,认识到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发现现实世界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直观形成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为建立坐标系打下基础。然后,进一步设疑:在现实生活中,用某一对数来确定某一个位置的现象还有吗?通过创设这一设疑式情境,把学生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习有了主动性、积极性。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应用就在眼前,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意识。
创设设疑式情境,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可以设疑。这样,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尝试探寻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了知识,提高好能力。
二、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深化感悟
在数学课堂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老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探究性问题,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通过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让他们的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画图、测量、搜集信息、剪、折、移、转、制作模型等活动情境,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巧妙设计这一问题:现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板制成如图所示三块:
问:若到玻璃店配制完全一样的玻璃,三块都带去吗?如果只拿一块去,你看行吗?拿哪一块合适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回答各不相同,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学生动手操作。已知两个角和一条线段,以这两个角为内角,以这条线段为这两个角的夹边,画一个三角形(各组定两角大小,已知线段长度)
2.分组讨论。把你画的三角形与组内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本组所画的三角形都全等吗?(本组自查结果,各组交流结果)
3.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角边角,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SA),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实践,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逐步掌握方法和技巧,开发了潜能,深化了教学内容的感悟。
三、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四、创设直观或实验情境
对某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让学生学习,学生可能不知从何开始,这时教师可提供直观的材料,或通过具体实验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来研究具体的问题,这样学生探究问题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一开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否定了他们的答案,从而很直观牢固地学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又如,火车从车头开始通过一座大桥问题,讲解此题往往是“纸上谈兵”,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不易理解题意,故难点不好突破。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演示这段“火车”过“大桥”的过程,然后要求学生将关键时刻的位置绘制成图形,就能较容易列出正确的方程。例如,在教“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教师先发给学生一张破碎的圆形硬纸片,并说:“机器上的皮带轮碎了,为了制作一个同样大小的皮带轮,请你设法画出皮带轮对应的圆形。”接着让学生用圆规、直尺、量角器比比画画,进行实验,探索问题的解法,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几个圆?当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学习新知识的预备知识,但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还不容易被学生发现时,教师若通过设置具体实验或直观的问题情境,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世平.浅议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J].读写算,2013(29).
—可行性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创设恰当的情境”,把教学情境比喻成学习活动的发动机,其核心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思考、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而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所以,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而且要把有效地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现本人就本课题的可行性作以下分析。
第一、顺应时代的召唤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以及整个社会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逐渐认同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广大初中学生家长对初中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渐地产生变化,比如从单纯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到重点关注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质量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成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无可回避的实实在在的任务和追求,因此让有效情境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顺应时代的召唤,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新课程理念的设计为我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新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可得我们所研究的课题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因而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第三、初中学生对于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望。他们有兴趣去探求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因而我们的教育应投其所好,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给孩子们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自主的发现才更容易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的。
第四,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就已经接受了来自于社会、家庭、小学以及周围环境的许多信息,已有了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孩子们不但有能力提出问题,而且有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教师的情境创设合理,要求适当,初中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性分析、学习。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一、“数学情境”障碍化,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障碍性.也就是说,要具备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从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问题情境不能过于宽泛,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何考虑;也不能过于简单,失去思考价值.要临界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情境状态.以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与小组合作可以完成为佳.例如,在讲“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得到的启示尝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受平行四边形先剪后移再拼的影响,学生一开始可能也用这种方法,发现很难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这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如何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成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这一发现,解决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应是伸手就摘桃,也不宜是跳起来也摘不到桃,而是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二、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让学生从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讲“轴对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一张白纸对折,然后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学生画的是三角形,有的学生画的是蝴蝶,有的学生画的是美丽的图案……再用剪刀剪下来,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来体验轴对称.这样,在理解概念时,学生不再是一片茫然,而是有现实感的,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三、创设古典知识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丰富性
数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引用古典知识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导入方式:《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精典之作,曾经作为古代书院的数学教本,直到今日,书中的一些问题还深深吸引着我们.此书中有这样的一道题: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你知道这道题所表达的信息吗?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四、创设形象化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直观性
“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物体的直观形象,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同时能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并进行思考,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所以,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初中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及图片展示的数学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五、创设美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何谓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有效”应该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并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有其实在的意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像一个好的导演一样,在课中创设有效的情境,从而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乐”中发展语言能力。针对本次主题式对话话题简单谈谈我的想法: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前提。
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现行的数学教材又作了一定的修正:形式上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内容总量上进一步删减降低了难度;教材不仅在内容选择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感且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教材的修正体现了教改精神,那么,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线教师就更应应承课改思想,脱离“依纲依本”的思想,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在钻研教材时,我们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的组织、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适当的“裁剪”,或取或舍,或增或删,或提前或延后,使教材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在备课时,对于语言点的重组、训练方式的改进都需做到“心中要有一杆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创设有效情境的前提。
二、适时、恰当提问是良策。
情境这个词所涉及的面很宽泛,从广义上看,开展一个游戏,组织一次活动,评讲一个故事„„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对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我则更钟情于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
“学贵有思”。提问是课堂教学启动的点火剂,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催化剂和润滑剂。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强学生表达的欲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要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教师必须提炼最有价值的问题且能做到适时提问。
(一)问在导入时,导入新课时我们往往可采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
(二)问在过渡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
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三)问在重难点处,设计的课堂提问抓住了重难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现象。备课时,应找出重难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
三、精选互动话题是关键。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看学生的技能是否得到训练,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因此,我认为精心选择互动话题是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关键一环。
话题的选择宜整忌散,宜精忌滥。设置情境进行教学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得让大部分或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然,由于禀赋,教育影响和兴趣爱好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自然也会呈现出差异,因此在设境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有自己的位置,有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另外,由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尽量减少组织教学环节及重复的训练环节,赢得时间让学生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话题的选择宜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忌生搬硬套。帮助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要寻找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于真实的场景中,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创设有效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努力探索。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选精讲,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读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有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通过多读多做多想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多做练习。
二、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62本,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也就是“162本比四年级修的多31本”,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提问的巧妙性并能让学生口述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小明家养了32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6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32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2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7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四、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8>7”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解答“五一班有学生63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再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像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选取恰当的教学素材,设置合理的情境结构,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环境。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 对初中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几种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和论述。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种方式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揭示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密切关系。只有不断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会激发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我们可以在上课伊始或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几个有思考价值和讨论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极为强烈的关切感和渴望感,而且还可以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又为本节课接下来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适当的难度,要与课本内容保持一致,而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如果问题不当或者运用的比喻不恰当,只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阻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
比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14.3《等腰三角形》中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内容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在△ABC中,两条边AB和AC相等,如果我们一不留神在上面撒了墨水,仅剩下了一个底角∠B和底边BC,那你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三角形修复完整。于是,学生开始低头深思,一会儿各种各样的画法出现了,有的学生说:“可以先用尺子把∠B的度数量出来,然后把BC当作一边,C为顶点作出与∠B相同的度数∠C,接着,沿着∠B、∠C对其两条边进行延伸,两条边相交的一点则为顶点A。”也有的学生说:“作底边BC的中点D,沿着D作BC边的垂线,垂线与∠B一边相交的点为顶点A。”……当然,要判断学生的这些说法正确与否,就需要运用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中的内容了,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机,顺利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再次提问:“同学们所画的三角形肯定是等腰三角形吗?”进行二次引题,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画法的实质以后,用简单的几何语言概括出本节内容的实质:在△ABC中,如果∠B=∠C, 那么边AB=AC。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研究获得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 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生动、具体,教学工具也仅仅局限于粉笔+黑板, 直尺+圆规,因此,数学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留下的是枯燥、难懂、 乏味的印象。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自控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性格特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鉴于此,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视频、图文、图片于一身,可以以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向学生传递数学信息,同时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并将数学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增加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进行转变。而且,通过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比如,我们在学习九年级上册23章《旋转》的教学内容时,如果我们只是利用传统教具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以及口头语言的描述,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定义,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有关“旋转”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如,汽车方向盘的转动、电风扇扇叶的转动、钟表指针的转动等等,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而且,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学生对“旋转”的定义也有了较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并由原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目的。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实践情境,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学生也只有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观察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作为学生探索新知的教学素材。
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虽然要以课本为主源,却不能受课本知识的禁锢,而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这就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比如,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教学内容时,我就没有一上来就给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而是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观察操场边上的电线,一旦空中的火线和地线相交,就会出现短路现象。但是这两根电线这么长,却没有相交,你们知道原因吗?”学生听完我的话以后,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我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说:“这两根电线之所以没有相交,因为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平行吗?”学生明显地对我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接着说:“你们再去学校其他地方观察观察,看看还有没有可以体现‘平行’这一含义的生活现象。”这样,我们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讨论、分析“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的窗口,学生随着在实践过程中对数学活动的猜测和推理,逐渐发现了数学王国的奥秘。当我们结束实践活动,正式回归课堂时,学生就能做到真正的入情入境了,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情境教学恰好是实现此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当然,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情境”教学策略还有很多, 在这里我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举例。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对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和总结,以创新探索出更多可以实现“情境”教学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亮点纷呈,活力四射。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向大家进行详细论述和探讨,以供其他教学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学情境;创设;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好动的阶段,其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达到高效呢?
一、明确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促使高效课堂的构建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真实地体验,是情境教学的关键。情境教学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从产生到形成的过程,从而能够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产生积极的探究兴趣,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二是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增强学习体验的真实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明确学习方向,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初中数学更是如此。初中数学不仅是对小学数学的升华,也是为学好高中数学做好铺垫,因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将指明学生学习方向为目的引导学生学习,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这也是因为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总会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情况,如果此时能得到教师的启发而理清思路,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设置的启发性问题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但多个问题之间必须存在关联,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梯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为学生做到良好的铺垫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难题,体会思考带来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理清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而又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为例,笔者将教学导入环境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谁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呢?它的图象是怎样的?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回答后,再出示一个问题:小华家与小龙家相距4000米,他所驾驶摩托车行驶的速度为x(米/分),与时间y(分)的关系式是( ),如果他的行车速度是每分钟450米,则( )分钟即可到达小龙家。
三、激发探究潜能,巧创探究情境
当代初中生都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探究欲。
因而作为教师应充分借助这一点,将学生摆在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上来,并参与到学习问题的探究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使其通过探究学会主动积极的求知,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此,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为目的,巧妙地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使得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苏教版中“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个学生在画等腰三角形的过程
中,因为不小心,这个三角形的一部分被他擦掉了,只留下了一条底边及其中一个底角,看谁能又对又快地画出这个等腰三角形。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立即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被有效激发起来。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之间的关系,借助量角器,很快地将另一个底角准确地画了出来。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探索性情境,以引领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
四、巧设开放性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直接关系着问题探讨的价值。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开放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不仅学会用一般的方法解决问题,而能够更多地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一是这样创设的生活情境,学生会因为比较熟悉而产生一种亲切感,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而距离,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积极地学习数学。二是有利于学生真实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春天就要到了,隔壁班的三角形花坛非常漂亮,我们班也想要在墙角的空地上种一些花草,为了显出对称美,我们班的花坛也要设计与隔壁班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这与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又有什么联系呢?这样将知识的讲授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顺利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
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数学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研究与实践,明确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促使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学习方向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巧设开放性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以创设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昊.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2).
[2]漢桂贤.谈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
[3]刘恒洋.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1(2).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07-20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计划06-0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听课反思07-05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10-20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07-13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07-03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07-01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11-18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06-01